音乐拯救语言能力(共3篇)
音乐拯救语言能力 篇1
幼儿教育需要全面的、启蒙的教育, 各领域之间并非各自独立的,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整合的。整合式教育从不同角度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 还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所以, 在幼儿教育教学中, 应寓语言教育于音乐活动之中。
一、意识导向: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 课前导向意识。
如, 歌曲《王老先生有块地》, 在教唱这首歌曲时, 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片, 把自己看到的讲出来, 然后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在一个农庄里, 一位王老先生有块地, 他在地里种了许多辣椒、茄子、大白菜, 看到辣椒、茄子、大白菜长得那么好, 他每天嘴里高兴地唱着小曲“咿呀咿呀呦”。为了消灭地里的虫子, 他在田边养了许多小鸡, 这些小鸡每天捉虫子, 做游戏, “叽叽叽, 叽叽叽叽, 叽叽叽”地叫着, 快乐极了。这样就给幼儿创造了说的机会, 自然也就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互动导向意识。
在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 加大师幼的互动———幼儿亲自参与讲故事。由于“课前导向”的激趣作用, 已激发了幼儿的说话欲望, 这时只需幼儿大胆地去讲。期间, 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教师要及时地以奖励“智慧星”、拥抱、送大拇指、鼓掌以及口头表扬等方式给予肯定, 同时以点带面刺激其他幼儿也积极举手发言;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幼儿, 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 而是要进行个别交谈, 一步一步地去引导, 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 从能站出来———能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独立说———大声地说, 最后大胆地与人交谈, 让幼儿在“互动导向”活动的支配下自觉地发展语言。
3. 游戏导向意识。
在游戏中学习语言, 特别设置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积极地用语言交流, 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如, 歌曲《王老先生有块地》的音乐教学, 让幼儿学做小鸡游戏“叽叽叽, 叽叽叽叽, 叽叽叽”地叫着。然后提问 (1) 故事里的谁在唱歌? (2) 你听到王老先生唱了什么?请幼儿说说、唱唱。 (3) 还有谁在唱歌? (4) 小鸡是怎样唱的?当幼儿学会唱这首歌后, 就让幼儿模仿编歌词, 引导幼儿说出看门的狗“汪汪汪”, 抓老鼠的猫“喵喵喵”, 让幼儿边说动物边编歌词和动作。在每次音乐教学活动中, 多给幼儿留一些机会, 让他们进行想象, 进行表达, 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关系导向: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 要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
幼儿歌曲, 既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 又体现语言学的初步生成规律和特点。这是幼儿绝好的语言学习材料, 所以, 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 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如, 在教唱歌曲《王老先生有块地》之前, 先选一段手指游戏———《我的小手和小脚》:小手小手拍一拍, 小手拍一拍, 小手小手藏起来, 小手藏起来。小脚小脚跺一跺, 小脚跺一跺, 小脚小脚停下来, 小脚停下来。正好和《王老先生有块地》的节奏相符合。教师先和幼儿表演这段节奏操, 第一遍边说手指游戏边打节拍, 第二遍边说儿歌边打节奏。在幼儿玩得最高兴的时候, 教师引出活动主题, 这时幼儿学习兴趣很高, 歌曲的旋律又与游戏关系密切, 学唱歌曲时幼儿自然也接受得很快。在学会歌曲后, 让幼儿戴上小鸡头饰自编动作表演歌曲, 幼儿边游戏边唱歌, 最后, 让幼儿自己创编歌曲、表演歌曲。这样, 幼儿学唱歌曲就不会那么枯燥乏味, 同时, 也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平台。
三、渗透导向:把语言教育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因此, 互相渗透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活动中, 可以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了什么, 然后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来。如, 在欣赏乐曲《郊游》时, 当幼儿初步欣赏了几遍, 感受理解了乐曲的情绪后, 让幼儿根据乐曲自编故事, 并相互讲述, 有的幼儿会编得特别好:“春天来了, 大地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裳, 有一群小朋友手拉着手去郊游, 他们来到了小河边, 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河水哗啦哗啦地流着, 小燕子在天空飞来飞去, 小朋友们高兴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通过教学, 使音乐与语言有机结合, 幼儿通过感受音乐,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编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 既发展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又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活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音乐拯救语言能力 篇2
1、早上不想去上班的时候马斯奈: 泰伊思暝想曲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谭组曲德弗夏克: 幽默曲
莫扎特: 嬉游曲(k136)
2、下班后不想回家的时候
圣桑: 天鹅(选「动物狂欢节」组曲)贝多芬: f大调浪漫曲
韩德尔: 「弥赛亚」之「哈利路亚」
3、给上司责骂而情绪低落的时候
罗德里格: 阿兰费兹吉他协奏曲第二乐章克莱斯勒: 美丽的罗斯玛琳
莫扎特: 第21号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韦瓦尔第: 调和的灵感马斯奈: 泰伊思暝想曲
4、工作效率不佳,而没有自信的时候霍斯特: 木星(选自「行星组曲」)海顿: 「皇帝」第二乐章
柴可夫斯基:花之圆舞曲(选自「胡桃钳」芭蕾组曲)艾尔加: 威风凛凛进行曲
5、情绪低落,而人际关系不顺的时候萨拉萨迪: 流浪者之歌艾伯塔诺尼: 慢板贝多芬: 爱格蒙序曲比才: 斗牛进行曲
6、心理焦急,而精神无法集中的时候柴可夫斯基: 斯拉夫进行曲西贝流士: 芬兰颂
贝多芬: 「 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巴赫: 第二号「布兰登堡协奏曲」
7、心理不安,而不能入睡的时候德弗夏克: 「新世界」交曲第二乐章舒伯特: 小夜曲巴赫: g弦上之歌舒曼: 梦幻曲
8、工作不顺,而沮丧抑郁的时候贝多芬: 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 「热情」钢琴奏鸣曲莫扎特: 单管协奏曲(k622)韩德尔: 席巴女王之进场
9、当职业妇女,工作家庭两头烦忙,心中快要燃烧起来的时候
莫扎特: 第40号交响曲(k550)巴赫: 第2号「管弦乐组曲」韩德尔: 水上音乐组曲
巴赫: 第5号「布兰登堡协奏曲」
10、这样听,就能消除紧张
韦瓦尔第: 「四季」小提琴协奏曲肖邦: 第1号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莫扎特: 单管协奏曲(k622)巴赫: g弦上之歌
11、会产生旺盛的食欲
约翰.史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莫扎特: 嬉游曲(k334)
海顿: 「时钟」交响曲第二乐章
12、奇怪,今天的酒,味道特别好肖邦: 风的妖精
莫扎特: 第一号长笛四重奏
Ralph Vaughan Williams:绿袖子幻想曲多普勒: 匈牙利田园幻想曲
13、早上起床,要让今天非常清醒的时候德彪西: 「梦」钢琴奏鸣曲德彪西: 棕发少女
莫扎特: 第21号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k467)德弗夏克: 幽默曲
约翰.史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葛利格: 清晨
14、要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持续力的时候约翰.史特劳斯: 「春之声」圆舞曲
柴可夫斯基: 「天鹅湖」芭蕾组曲第一幕雷哈尔: 「风流寡妇」圆舞曲
15、激发潜能,要拿「创意」和「灵感」的时候莫扎特: 长笛与竖琴协奏曲第二乐章(k299)穆索尔斯基: 荒山之夜
肖邦: f小调幻想曲(作品49)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海洋与辛巴达的船
16、把自己改造成明朗的性格罗尼西: 「威廉泰尔」序曲韦伯: 邀舞
苏佩: 轻骑兵进行曲
李斯特: 第2号「匈牙利狂想曲」
17、高层领导者,要听这种音乐来创造领导魅力罗尼西: 「威廉泰尔」序曲马勒: 「巨人」交响曲贝多芬: 艾格蒙顿序曲
18、过度紧张的人,休息一下如何?
柴可夫斯基: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门德尔颂: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莫扎特: 第21号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k467)
19、背景音乐,让你驾驶安全、舒适并防止车祸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天方夜谭」组曲古诺: 圣母颂(行车顺利时)德弗夏克: 幽默曲舒伯特: 乐兴之时(在高速公路时)
韦瓦尔第: 「调和的灵感」小提琴协奏曲莫扎特: 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20、能让一家人和乐融融的背景音乐莫扎特: 「费加洛婚礼」序曲奥芬巴赫: 船歌
音乐拯救语言能力 篇3
但从笔者多年的听课观摩中发现, 现在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忽视这一点, 大多数的音乐课还等同于唱歌课, 一堂音乐课下来除了教会学生唱歌之外, 学生不能形成综合的音乐能力;教师们的教学也往往只关注歌曲本身, 而忽视了“歌曲也是音乐”这一音乐本质, 经常会让自己的歌曲教学显得手段单一、形式单一, 从而导致音乐课堂教学的枯燥与乏味。换而言之, 如果教师能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把“唱歌课”上成“音乐课”, 关注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 知晓听觉能力在音乐中的作用, 那么就算是简单的歌曲教学也能很好地让学生的听觉能力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锻炼。
一、借用柯达伊手势和音符打招呼———培养良好的音准感觉
音乐的听觉能力培养中音准是一项看似简单却又十分艰难的任务。音乐中所有流动的旋律都是由一个个分散的具有固定音高的乐音有规律的组合, 如果听不准声音的准确高度也不可能唱准歌曲, 更听不出音乐中的旋律的美感。解决音高感觉 (音准) 问题许多老师比较惯用让学生跟琴模唱, 当然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但这样的做法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而言略显枯燥。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动, 喜欢游戏, 我们为何不在游戏中渗透音高培养的技巧呢?
当我给低年级的小朋友上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 我通常会让小朋友认识“1”和“5”这两个音。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 这两个纯五度音是最容易唱准的, 这或许和很多乐拉弦乐器的定弦有某种关系。认识“1”和“5”不仅是要认识这两个音符, 还要非常熟练地唱出它们的唱名, 并且在钢琴的帮助下让学生听辨模唱这两个音的音高。当学生能熟悉唱并准确地唱出后, 我会在投影里出示和这两个音相关的柯达伊手势图 (“1”对应拳头手势, “5”对应拇指在上小指在下的手掌直立手势) ,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手势图的图形特征并跟琴演唱“1”和“5”这两个音, 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两个音高带给自己的形象感觉去匹配他们认为合适的手势图, 结果出奇地一致!因为他们觉得“1”的感觉很坚实, 感觉更有力量, 很像拳头。于是我再让学生用手势和音符打招呼并用唱名呼喊这两个音, 并强调:一定要唱到各自的高度, 否则相应的音符不会答应 (老师做音符的回声, 在钢琴上弹出这两个音以便校正和比对) 。接下来我把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角色表演, 两组分别扮演“1”和“5”, 另外两组分别比划“1”和“5”相对应的手势并唱出相应的音高;当他们唱出音高后, 教师在钢琴上进行比较, 如果手势组唱的音高是准确的, 那么扮演音高的学生就要唱出相同的唱名和音高去答应他们。用这样的手势很容易就能让学生掌握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走向, 因为动作记忆属于形象记忆, 很适合低年级学生。
二、巧用奥尔夫体态律动对应音符长短———培养正确的节奏感觉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 音符是音乐的血肉, 不同的音符按照不同的长短有机组合在一起便有了旋律, 便有了音乐。音乐能力的培养中节奏感觉的培养绝对是不可忽视的, 节奏就好比音乐中的“规矩”, 没有“规矩”何来“方圆”?但是在很多教师的眼里潜意识地觉得节奏仿佛和听力无关, 似乎只有听辨音高、听辨音色、听别音程和和弦等才属于听力的培养范畴, 所以在我们所观摩到的音乐课里, 几乎所有的教师在训练节奏时都会不自觉地预先出示节奏记号, 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节奏记号拍打或者念出具体节奏,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完全是看着念、被动念, 耳朵在里面发挥的作用很小。事实上节奏作为音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很多时候是需要用耳朵用心去听辨的;特别是在单位拍里出现长短不同的音符组合的时候, 听力的训练就显得异常重要。而这些能力的具备与否也会直接影响到歌曲教学及欣赏教学的成功与否。当然, 用眼睛观察认识区别不同的节奏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训练方式, 但是要把听觉的结果对应成我们所看到的节奏型, 这必须要通过听觉的训练。
学习和养成已经成为课标的要求, 音乐课堂不能再是简单的热热闹闹、蹦蹦跳跳了, 在热闹的背后一定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色, 要让孩子们在有音乐性的音乐课堂上获得音乐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要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充分体现“音乐性”, 这才是音乐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
摘要: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听觉能力对于一个学习音乐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项必须具备的第一基本能力。要想让孩子真正的热爱音乐并在音乐中寻找到乐趣, 听觉能力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