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塑造雕塑艺术

2024-08-20

城市形象塑造雕塑艺术(精选12篇)

城市形象塑造雕塑艺术 篇1

当前社会中, 城市之间相互比较的内容主要是城市文化水平。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魂魄, 而城市的形象决定了城市的品位。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能塑造一种比较独特的城市风格。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底蕴, 城市的文化能使城市的形象更加鲜活, 也能将城市的无形资产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扩大, 可以将城市的内涵提升。在艺术美学的视角之下思考和塑造城市的形象, 这样能将城市的软实力提高, 也能将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使城市的凝聚力增强。

一、城市文化

(一) 城市文化的含义。城市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 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类文化。有相关研究学者认为, 文化和文明在某个方面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整体, 主要包括知识、信仰、法律和习俗等很多方面。而城市文化是由城市中的居民在角色互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也是在特殊的环境背景下产生的。每一个城市在其自身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中因为其地理位置、交通环境和发展程度上的不同而产生不同文化特质。城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 不单纯指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方面, 还和城市中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受教育的程度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城市文化包括城市中的所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些总体作用的景象。与此同时, 城市文化也是综合认识的一种结果, 不仅仅是一个人对城市的认识, 也不是一群人对城市文化中的某个要素的认识, 而是大部分人对这个城市总体上的认识。

(二) 城市文化的特征。城市文化随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形成, 并在自然经济等因素之下形成一些特征:

首先城市文化有一种集中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中, 城市文化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的文明发展史中, 城市文化都发挥了其载体和存储流传上的作用。城市文化对城市市民产生的是一种凝聚性, 当城市将市民用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凝聚成一个文化上的统一整体时, 城市本身的形象也就构建出来。而城市形象不但能够显示城市的个性, 也是凝聚市民精神的一种力量上的来源。城市也正是有这种凝聚力量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 才能在众多城市中标新立异, 脱颖而出。

城市文化还有一种层次性, 因为城市文化是一个层次比较多、综合性很强并且比较复杂的统一体。不同的城市文化层次的功能和目标都是不一样的, 也正是这些不同的层次使城市文化有着动态上相互关联的特点。城市文化的层次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状态上的多样性, 也正是这种多样性让城市文化有内在蕴含的张力, 这种张力的存在对文化的发展会起到一种很强的驱动作用。对一个城市的认识, 也要从这种内部存在的张力中深入的认识。

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地域性, 鉴别文化要充分考虑其地理上的因素。城市文化是历史性的一种进程, 因为各个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气候条件上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上都是存在差异的, 所以说不同地方的地域文化也是不尽相同的。城市文化的地域性是城市文化能产生一定的认同感的基础, 同时也是城市的个性形成的决定性原因。

二、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种文化上的感知, 也是城市整体上给公众的印象, 是城市文化在景观这一方面的一种反映。城市形象塑造的核心内容就是城市文化, 它给城市形象赋予了很美好的品质。城市形象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城市中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凝聚在一起, 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内涵。

三、艺术美学视角下以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种文化上的感知, 也是城市中历史内涵和外在的表现特征的一种综合性的表现, 是城市给公众的一种印象。城市形象还是城市风貌和精神的一种具体的表现。表面上的城市形象具体表现在城市中的建筑风格、居民的民俗风情等特征习惯上;而比较深次的城市形象主要体现在市民的日常行为举止以及精神风貌这两个方面。

我国的艺术美学有比较明显的民族特征, 在提升城市形象的时候也是有着很独特的角度。要从各个感官的感受上塑造城市的形象, 这样城市给公众的形象才会更加鲜活和灵动。现在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艺术性, 其实城市形象的构建就是一种艺术文化, 艺术美学的相关思想, 能给城市形象的塑造工作一种启发。

具体而言, 城市文化在城市形象的塑造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 使城市的历史精华得到传承, 使城市形象得到延续。城市中都有历史的精华存在, 这些精华部分往往在比较老的城区和街道中保存着。但是这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也是最容易被破坏的部位, 这些历史遗留下的精华如果被破坏, 那么一定不复存在, 无法恢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可以将原有的旧式的建筑进行维修以及比较小的改造, 将原来规划的布局尽量保留。这样既能将原来的建筑风格保留下来, 也能使开发城区的目的实现, 这样来达到一种双赢。所以说, 城市历史中精华的部分能给城市形象的塑造起一种推动的作用。

(二) 营造城市的文化环境, 使城市的形象得到传播。城市文化的环境是城市文化的一种外在上的表现, 每一个城市塑造自己城市的文化环境的时候, 首先要谨记的是将历史继承, 并在当代的情况之下对未来进行展望。一定要在自己城市的文化基础之上建设城市文化, 这样能准确的体现城市的文化精神, 而且能将城市的文化精神落实在城市文化环境的要素之中。

(三) 塑造城市的魅力, 将城市的形象进行提升。每个城市的形象和自身内涵都是不同的, 最有文化魅力的城市一定是有着特殊的文化品格。城市形象和城市特色的形成, 都是历史的积累中得来。近年来打造城市魅力已经逐渐成为了提升城市形象的主要内容。要打造城市魅力, 主要有如下方面需要注意:第一个是要使城市中的人文设施特点突出, 这样利用城市的人文设施将城市的文化品位进行一种反映, 也使城市文明得到延续;第二点是要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要重视群众的反应, 尤其是比较特殊的群体的相关需求;第三点是要使城市中充满健康积极的社会风气;第四点是要构建一种结构上比较合理、资源也充裕的人才环境。

结语:城市形象的建设中需要采用艺术美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这样才能建设出有魅力和品位的城市。同时要注重城市文化的创造和保持, 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城市形象加以提升。城市文化能塑造城市形象, 能给城市形象一种美好的品质, 也能使城市形象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董奇, 戴晓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2]刘堃, 金广君.当代城市设计实践中的城市空间调研方法论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1) .

[3]任绍斌, 吴明伟.西方城市空间研究的历史进程及相关主题概述[J].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5) .

[4]王智勇.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3.

[5]何序君, 陈沧杰.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述评及展望[J].规划师, 2012 (10) .

城市形象塑造雕塑艺术 篇2

摘 要 西安形象的塑造对于西安构建国际化大都市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符号学角度、城市宣传片的创作角度、民俗文化的视角,对西安旅游局官微发布的西安城市宣传片进行解读。结合西安市旅游发展新形势,通过对西安城市宣传片传播的分析,为促进西安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建言献策。

关键词 城市宣传片;西安形象;西安旅游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1-0080-02

近20年,城市宣传片在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上发挥的作用,被各地政府、旅游局等部门重视和支持,各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渐从经济转向文化,城市的宣传片中文化元素占比重越来越大。城市管理者通过对城市发展实际进行分析定位,通过新媒体积极推广宣传,来塑造城市的形象。在众多的新媒体平台中,微博成为了首选。在当下,新浪微博已经成为网民了解全方位信息首选的网络传播方式之一。根据新浪微博官方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可以了解到,截至2017年9月,新浪微博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3.76亿,并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本文选择了粉丝数量达到115万之多的西安旅游局官方微博,对官微发布的西安城市宣传片进行分析,同时,对这些宣传片呈现出的西安形象进行分类和总结,为西安形象的更好塑造提供支持。研究综述

1999年,中国的第一部城市宣传片出现在观众视野中,虽然每年市场上都有大量作品涌现,但是对于城市宣传片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定性分析的方式,在中国知网上以“城市宣传片”为主题进行搜索,共检索出456篇论文,其中关于西安的有6篇。从新媒体渠道入手分析城市形象宣传片的论文,更是寥寥无几。文献数据图显示,从2000年1篇到2017年的73篇,我们对于城市宣传片有越来越强的关注,从2008年开始人们对于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研究,?缀趺磕瓿蚀蠓?度上升趋势。因此,本文以西安市旅游局的官方微博为例,去分析西安城市形象宣传片中所构建的西安形象是有价值的。

1.1 从符号学角度进行分析

单文盛、甘甜在《符号学视阈下湖南城市形象宣传片视觉传播策略分析》中,从符号学角度出发,以符号表意的三个层次为分析维度,重点对宣传片中符号的分类、符号的内涵意义、符号关联手法的运用特点、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城市:作为符号与表征――文本现代化视域中的文化产业》作者金岱对广州进行分析,从学术、艺术、学习、宗教等来阐述广州市的符号文化。

1.2 从议程设置角度分析

在西博会期间,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成都发布”,对相关新闻信息进行了系列发布。其中,“重庆市长黄奇帆参观考察成都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认为东区既保留了原汁原味工业元素,又充分融入极具现代气息的音乐元素,创意十足”这一次发布,对城市形象做了正面传播,吸引了大批粉丝进行微博关注,也将成都元素的魅力扩大了影响。

1.3 从城市传播学视角分析

陈琦在《传播学视阈的西安旅游形象研究》中提到,在旅游形象传播的过程中,传播本体为旅游地内形象信息及符号系统,传播主体是旅游形象符号系统的设计创造者,传播客体为旅游的游客或潜在游客即对旅游形象进行信息处理的人。《论城市形象宣传片的晶牌传播策略》中,陈奕和周园芳探讨了城市宣传片的品牌传播策略。官微发布的城市宣传片类型分析

城市宣传片是按照宣传目的分为城市形象宣传片、城市旅游宣传片、城市招商宣传片、城市综合宣传片和大型活动宣传片5类。根据对西安旅游局官方微博2017年发布的西安城市宣传片的分析,基本涵盖历史、人文等多方面,上述的5类,官微中的宣传片都有涉及。因此,本文从符号学、城市宣传片创作角度、民俗文化视角对官微中的宣传片进行分析。

2.1 从符号学角度进行分析

《诗梦西安》这部宣传片,运用了“能指”和“所指”,对城市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古代建筑、历史景点进行展示。它将唐大明宫、大唐芙蓉园与唐朝诗词相结合,带着观众尽情感受长安之美、唐朝之盛、诗词之美,大量的视觉形象和视觉符号开始显示城市独特的文化。

2.2 从议程设置角度分析

《大西安》这部宣传片,开片第一句就是总书记亲自配音的:“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回顾历史,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的亲切!”为这部宣传片提升了高度。片子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关键――“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层层展开对西安这座城市的展示,为这部宣传片增加了广度。

2.3 从城市传播学视角分析

城市宣传片的制作,多是由政府来主导实施的,因为其多用于国际宣传或招商引资等大型场合,所以宣传片声势浩大,面面俱到,将城市的过去现在全部囊括,最重要的是向受众描绘出城市未来的美好前景。《历史上的西安人》这一部西安城市宣传片,从西安的历代君王着手,用生动的动画人物和风趣的对话,将西安的历史娓娓道来;又比如西安旅游局荣誉出品的城市宣传片《欢迎来西安》,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地道的陕西话,向大家介绍了西安的美食、历史、人物、景点等特色产业,非常有吸引力和亲切感。例如《2017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既展示了通航大会的地位之高,也展现了西安这座城市的科技实力。研究结论

西安,是一座集聚了历史人文和物质资源的古城,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和名胜古迹等各方面都有极大地优势,西安旅游业也是全省特色产业之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一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今后西安发展旅游产业的指导思想是将西安建设成为最具东方神韵的世界古都旅游目的地城市。到2020年将西安建设成为最具东方神韵的世界古都旅游目的地城市,实现“西方罗马、东方西安”的宏伟战略目标。

本次调查的西安旅游局官方微博,它自2011年6月20日开通微博,缩短了和消费者的距离,提升自身形象的同时,为西安市旅游增加了线上宣传力度,有效地传播了西安市的旅游形象,对城市的经济、交通、社会、民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推动。

但在研究分析后可以得出:官微发布的西安城市宣传片传播诉求比较模糊,景观选择大多类似,宣传片中的城市定位未能与时俱进,宣传片的制作大多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性和想象力,容易产生“千片一面”的效果,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出现的问题,结合西安市旅游发展规划,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立足西安实际;挖掘准确城市定位,体现城市特色;制作时学会做减法,重点突出特色;传播渠道优化配置,线上线下多样传播;突出文化形象特色,风俗代表性人物;重视受众观后反应,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坚持“一带一路”,重视本地特色文化。

展望未来,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如何利用好互联?W平台和线下宣传,每一个城市在宣传中都应该重视。西安想要在众多城市中一展风采吸引更多国内外消费者,在宣传片的制作推广上,更是要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为城市的发展赢得更大的舞台。

参考文献

城市形象塑造雕塑艺术 篇3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城市视觉形象 城市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2-1130-02

从时间来看,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现代化的推动下,社会发展和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在经济、教育、科技、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丰硕的成果。综合实力得到以稳步提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外来传统艺术形式与发扬自身艺术形式上变得更加理性,能够合理地解释与接受其艺术形式的发展,因此,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便有了施展的手脚。

一 城市形象的定义

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以其自身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程度、贸易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社会形态、社会文明程度等要素作用于城市的使用者,并使其形成对某城市的印象。这一印象的总和形成了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同时城市形象还代表了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展现。不论是从自然、经济、社会、安全等角度,都应是一个平衡且和谐的状态。

二 公共艺术设计的体现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去考虑,公共空间环境是一个变化并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开放、公开等特质。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如图1、2)

三 针对城市形象塑造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公共空间中几乎不可能存在只作为纯观赏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几乎不可能只存在于公共空间作为纯公共艺术品的欣赏。公共艺术设计是前提,协助的形式完整的环境,实现和交付对象的位置和东西、人和事、对话的人、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市空间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基本载体,从本质上说,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城市的空间内,在严格意义上说通过一个共同所有的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元素在空间环境艺术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需要以人为本,公共艺术设计也要以“人”为核心,从人们的需求,具有文化、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可以让公众获取失去了归属感和身份感。

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的表达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城市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也是景观表达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与公共艺术设计贴合的城市环境设计主要和方便的一个表达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的艺术品位,具有营造居住环境与艺术环境的特点。(如图3)

1 运用人机理论塑造城市形象

所谓人机理论,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面积、比重、重心,和人体各部分的關系活动和人体结构的特征参数,如范围;还提供了,人体的每一部分的输出,和行动的习惯身体的功能等特征参数,分析视觉、听觉、触觉、感觉器官和功能特征如皮肤感觉;分析在使用各种生理变化时,能量消耗、疲劳机理和人民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劳动负荷;讨论了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效率的影响等。

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对人机理论的运用,直接影响到了产品或作品的用户体验感及舒适度,对于城市形象来说这一理论的运用实在细节上的升华,要做到不仅看着好看,还要用的舒适。例如图(4、5)

2 运用设计心理学理论塑造城市形象

运用设计心理学理论来营造一种艺术表达方式,设计师运用色彩对比、空间对比等手法营造不同的视觉感受,心理学解决的是人心里的问题,是一种抽象的方式,将设计与心理学相结合,营造空间氛围,达到一种抽象与具象的统一。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城市形象塑造中设计师为了满足设计的需要,会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实际的情况对被设计的物体进行改造,让其满足功能上的需求的同时更加符合使用者的视觉需求和心理需要。在现今的社会中,设计师们将设计心理学作为设计中的重要理论依据,城市形象设计同样要以设计心理学作为重要依据。设计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这个设计的内涵上,它不仅让这个设计看起来更舒服,同时也会让这个设计变得更加富有内在的东西,是一种内心的升华。运用好了设计心理学理论会让整个设计富有生机,让不同的使用者拥有不同的感受,同时在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上更加富有韵味。

3 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设计心理学理论的应用会起到以下几点作用:

(1)让城市形象更加根深蒂固,形象更加突出,更加容易辨别。

(2)在城市形象的表达上具有多样性。

(3)对于城市整体形象塑造上设计心理学的运用会让城市形象更加富有感染力及内在含义。

(4)会让城市形象的塑造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城市形象不能脱离艺术,同时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入,心理学的主要就是研究人心理的学科,所以设计心里学的应用会让城市形象中的艺术表达更接地气,更加符合实际,更有针对性。

4 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

良好的城市形象,成为了资源和环境,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形象既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

nlc202309030749

如人的形象和企业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与凝聚力。国内外大型体育比赛场址的选择,与其环境状况、文化氛围分不开;而世界不少名城,仅旅游带来的直接效益也十分可观。构划城市未来形象,研究优化城市形象的途径与策略,对城市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灵魂所在,一个城市的城市形象是这个城市的嘴巴,城市依靠城市形象来向外界传达着信息,同时城市形象决定了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也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城市地位。

5 公共艺术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主题

城市主题文化与城市发展理念和价值观的特点为核心,组成的自然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目标和价值标准的重要性。每一个独特的城市,孕育一种特殊的文化基因,成为城市发展的灵魂。基因是由城市独特的自然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由独特的特征是城市文化的主题。城市主题文化最集中体现是一个城市,是城市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景观特点,精神的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城市的目标和价值标准,它决定城市发展的方向。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主题文化,它是这个城市的独特创造,和角色的塑造和城市的发展,监管框架和城市发展方向,更深刻地启发和引导城市独特的创造力,从内心的规则,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方向对其形成一个独特的主题。(如图6)

6 艺术设计美化城市形象

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最初是简单的,因为当初城市的建设主要为了民众的安全,为了温饱问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局势的稳定,开始出现各种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随着文明的变化,最终城市变得更加高级,逐渐地形成了现代文明的城市。这时人们的需求不再是解决安全,温饱问题,而是更加追求精神上的东西,城市形象随之产生,并在这种追求上升的过程中,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追求也随之增长。相对而言,曾经的城市中“美”的概念相对较弱,但也是存在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和经济需求也不断提高,发展到现在的公共艺术,是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形象和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公共艺术审美影响公众审美取向,社会文明的进步会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走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如公园、街道、广场等,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在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环境,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如图7)

结语

在当今快速的社会来看,人民大众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高,接受非物质文化的能力越来越强,曾经的城市依靠硬件设施实力胜出,现在的城市的发展讲求的是城市的综合实力。覆盖范围广泛的公共艺术,参与艺术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现代城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重要内容,艺术城市公共可以使城市变得更加多样化,三维的、个性化的和综合的人体艺术形式。公共艺术渗透的路径与人民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各类艺术手法和一个精神引导人们看看他们的城市,同时建立新的城市环境艺术,并创造新的文化的城市,城市风格形成的助推器。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城市。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一个叫法是环境艺术“(伟大)的艺术”,“干预”的艺术,这是不合理的。

经过对以上论文的探讨与研究,对于塑造城市形象而言,公共藝术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关系到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好与坏,同时也体现了人们使用及欣赏的好与坏。

城市形象塑造雕塑艺术 篇4

关键词:景观雕塑,城市形象,城市发展,协调发展

一、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可以从城市的文化、自然景观和历史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解, 但是, 城市景观雕塑能够给人们带来较大的视觉冲击, 从而给人们留下最直观的城市印象, 因此, 城市景观雕塑是人们了解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文化形象的提升作用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能够使得人们更好地了解城市的文化, 当人们看到城市景观雕塑时, 能够自然地将景观雕塑与城市的文化进行关联。因此,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文化形象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第一, 我国的各个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而城市景观雕塑是根据特定的城市文化进行设计的, 因此城市景观雕塑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 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 城市景观雕塑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的重要方面, 人们通过观看一个城市的景观雕塑, 能够回想起这座城市经历的历史变迁, 能够看到一个城市曾经的历史风貌。所以说,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的文化形象起到了重要的提升作用。

(二)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经济形象的提升作用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是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的重要产物, 因此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经济形象同样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第一, 城市景观雕塑可以帮助城市树立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该城市寻求发展, 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第二, 城市景观雕塑能够为该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从而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开发, 同时还可以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交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 因此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协助城市的经济发展, 进而对提升城市的经济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环境形象的提升作用

城市景观雕塑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城市景观雕塑在设计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到了城市的环境因素, 因此对于城市的环境形象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第一, 一些沿海城市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如青岛是我国一个沿海城市, 其景观雕塑设计能够体现出青岛碧海蓝天的环境形象, 从而满足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进一步提升了一个城市的环境形象;第二, 在一些城市景观雕塑的设计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和气候, 不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从而达到环境效益与艺术效果的完美统一。

二、促进城市景观雕塑设计与城市形象协调发展的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文化、经济和环境形象起到了提升作用, 因此需要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到与城市形象的协调发展, 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注意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宝贵财富, 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第一, 在对城市景观雕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重视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防止在设计的过程中产生一些破坏性的行为;第二, 在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与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协调性, 现代的城市景观雕塑需要体现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元素, 塑造城市协调发展的良好形象。

(二) 注重城市个性特色的展示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需要依靠一定的文化背景, 需要突出城市的整体风格, 注重城市个性特色的展示, 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与城市形象协调发展的景观雕塑。为此, 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点进行充分了解, 只有充分了解城市的文化背景, 才能设计出更好的城市景观雕塑, 才能促进城市形象的进一步提升, 突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第二, 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设计, 避免进行生硬的模仿。在一些城市景观雕塑设计中, 生硬地引入西方建筑的特点, 模仿气息过于严重, 使得城市缺乏民族色彩, 同时也不具有整体特色。

(三) 充分展示城市的文化和活力

城市景观雕塑对城市形象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因此为了更好地展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活力, 必须要对城市景观雕塑进行更好的设计。第一, 以城市文化为重要载体, 同时在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加入现代化的文化气息, 使得城市景观雕塑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而且能够体现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第二,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城市的文化也受到其他文化的重要影响, 因此, 可以在城市景观雕塑的设计过程中, 合理引入其他文化元素, 进而体现城市的包容性和文化的多元性, 同时也展示了一个城市在发展中的无限活力。

(四) 巧妙利用自然环境进行设计

城市景观雕塑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应该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为此, 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的设计过程中, 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在充分了解城市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景观雕塑的设计, 使得景观雕塑与自然环境的色彩、色调等相得益彰, 将城市景观雕塑特色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突出城市的自然景观, 更好地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环境形象;第二, 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 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参考文献

[1]陆娟.中国城市景观艺术的意境研究[D].东南大学, 2007.30.

[2]黄力夫.城市机关的雕塑设计——“景物共生”[J].重庆邮电大学学院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

初探路灯对塑造城市形象的影响 篇5

金 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学院 武汉 430079)

摘要:路灯作为城市的公共照明设施,即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又是朔造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元素。它以独特的灯光效果和造型款式打扮着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传递城市文化信息的媒介。文章试图探寻路灯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因素,使之发挥路灯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关键词:城市路灯 文化特色 影响

Study on effect of shaping images of city using street

lights

Hui Jin(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College

Wuhan 430079)Abstract: Street lights as the city’s public lighting facilities, is not only the way to show images of city, but also the important element to create overall image of city.The streets and lanes of city have been dressed up and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city has been transmitted by street lights with their unique lighting effects and modeling style.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playing a role in shaping images of city, the effect of street lights has been explored.Keywords: city lights, cultural features, effect

路灯具有城市眼睛的美誉,它既反映城市的经济实力,管理水平,市容市貌,文化品位,又承载着城市长期沉淀的文化信息。在包罗万象的城市形象元素中,路灯通过形态,色彩,灯光等要素表达思想情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一、城市路灯的诞生与沿革

城市路灯的诞生与沿革经过了漫长的历程。西方在17世纪末威廉三世迁移宫址后,因经常晚上步行回圣詹姆斯宫时天色黑暗而危险,并令工人在途中安装油灯,成为有记载以来英国最早的街道路灯。

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为保障海德皇家公园的夜间安全,在公园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公园路灯。

1883年,上海由路灯替代了煤气灯,成为有记载以来中国最早的路灯。1888年清政府改装了紫禁城乾清宫和长安街的油灯,换上了路灯,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宫廷路灯。

1906年,北京成立了京师华商电灯公司。首次在京城内建设配电线路安装路灯,改写了北京居民夜间提着灯笼出行的历史,成为中国最早的居民区路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路灯已进入太阳能、风能和LED时代。路灯拓展了城市居民的生存空间,亮化工程美化了城市夜间的自然景观,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促进了城市的商贸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二、路灯与城市的有机融合

城市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公共环境设施、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城标建筑及地域文化特色,给路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素材,如何有机的将路灯设计融入城市环境设计之中,让市民全面透彻的理解和领悟路灯创意的文化内函,避免城市路灯千城一面,万灯一孔的格局,传递各自城市形象的差异性,以成为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下和谐的路灯造型设计具有长治久安的符号特征,成为现代文明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具有红色记忆特征的北京城市路灯

北京路灯给市民以美好的记忆和心理感应,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遗存着原汁原味的区域文化底蕴,象诗歌、音乐、画卷,抒情、优美、绚丽的记忆着城市路灯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科研、教育和国际交往中心和陆空交通枢纽的地位。其城市路灯的外观造型和照明设计,运用了当年“抓革命,促生产”等概念。如“棉桃灯”,“莲花灯”设计,清晰的反映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及文化大革命等红色记忆的时代特色。铭刻着以农业为主导的历史痕迹。

长安街的路灯以棉桃的外形为元素,运用具象的造型手法,分别依次将顶部单个球体,中部四个球体,底部为八个球体,形成十三球的棉桃灯,构成了宝塔式的数字排列组合。象征“四面八方,拥护中央”的文化含意。“莲花灯”设计迎合了市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心理,具有和和美美、国泰民安的寓意。五十厘米直径的灯罩设计,向世人展示了北京华灯的东方魅力,它主题形象生动雄伟、庄重大方,满足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年年盈丰的视觉心理需求。一排排路灯认同一串故事,诉说着城市的沧桑岁月和文化内涵,在市民心中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图-1)。

北京的路灯设计材料从1958年至今在不断的更新,白炽灯,电磁头灯、感应无极灯、汞灯、纳灯,路灯内部的发光体及工艺和科技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路灯的外观形态、尺寸大小、位置样式始终保持原有风格,构成了北京城市路灯的完整形象,使那一段红色历史被物化为城市路灯的特色,保持着北京最美好的红色记忆。

(二)引领时尚的上海城市路灯

上海城市路灯以时尚见长,让市民获得最新潮的心理满足。国际大都市的城市路灯,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与西方物质文明元素融为一体,具有浓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西方文明的印迹。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路灯设计折射出的上海城市的饱容和时尚性,融世界路灯文化之大成,其造型设计处处传达出低碳环保,节能降耗,“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不同功能的场馆道路的路灯形态、色彩,选择适合节能降耗的材料,在路灯设计和制造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图-2)火箭般的造型,通体发光,赋予了路灯的科技时尚气息。运用太阳能和风能及地热发电技术,满足了低炭的环保要求。外观造型在夜色中酷似一只 矗立的中国毛笔形态,巧妙的将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科技元素有机的融为一体。

现代城市路灯不仅只是过去满足照明的基本要求,它通过塑造灯光空间立体组合的照明方式,充分利用泛光、轮廓灯、内透光的技术,在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和大型活动的整体设计中大放异色。(图-3)如吸引大众眼球的建筑物体通透发光,桥梁上的霓虹灯在夜幕中变成了一道横跨两岸的彩虹,照亮了上海的夜空。

(三)彰显儒雅风范的南京城市路灯

城市路灯设计运用传统的南京彩灯为造型元素,根据道路的功能特色,将古老的灯笼元素运用到路灯造型之中,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合理安装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场所和街道。当路灯在夜幕中齐明绽放,(图-4)秦淮河道路的路灯以葫芦掉坠式的造型,运用中国红的色彩,在如画的街道中具有画龙点睛功效。

路灯的主题设计融合了传统的灯笼元素,使市民徜徉在秦淮河、夫子庙、明孝陵、中山陵等历史遗迹中,漫步在六朝古都的记忆里,构成了南京厚实的文化底蕴。在不知不觉中把市民带到了秦淮人家风花雪月的时空隧道,仿佛看到到风尘女子和江南才俊对赋作诗的浪漫情境。隐约的领悟到夫子庙里孔圣人传经授道的智慧火花。

(四)苏杭私家园林宫灯的地域特色

苏杭具有园林山水隐居文化的地域特色, 直接表现为纸醉金迷的偏安繁荣。丰富多彩的私家园林庭院宫灯,奠定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为城市的路灯创意主题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5)路灯外观造型设计,融入了古代宫灯的四方、六方、八角、圆珠、花篮、方胜等传统造型元素,传递了闻名遐迩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信息,苏杭人杰地灵的文化历史底蕴通过路灯形象表达得淋漓尽致。

(五)个性突出的昆明城市路灯

(图-6)昆明四季如春,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其城市路灯设计语言以花卉为设计元素,对花的形态、色彩进行更理想化的排列组合,形成更典型的花都语汇,传递出花海城市的路灯文化特色。

(六)特色突出的景德镇城市路灯

景德镇的城市路灯设计运用笔筒型、腰鼓型、花瓶型等造型元素,展示了陶瓷之都的特色。制作工艺具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美誉。继承和运用了民间故事、民俗文化、古老的传说、植物动物、虫鸟花卉等陶瓷的装饰纹样等文化素材,传递了浓厚陶瓷特色。

(图-7)以陶瓷造型为标志,使城市路灯洋溢着浓郁的地方人文气息,从城市路灯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处处闪烁着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在商业繁华的街道使用花瓶式路灯,寓意古色古香的商道文化。(图-8)笔筒型花瓶路灯安装在文化用品为主的商业街道,阐释了路灯符 号与商业街区的关联性。(图-9)运用青瓷路灯打扮政府写字楼街道,表达了平平安安欣欣向荣的城市风貌,将能工巧匠世代薪火相传制陶技术,凝聚成一盏盏城市陶瓷华灯,使陶瓷路灯的造型,色彩、结构、功能、科技、材质、品种和品质迈向了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

三、结语

城市形象塑造雕塑艺术 篇6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竞争力;城市形象定位;泉州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时代是竞争的时代,城市文化与形象的竞争日益成为世界城市竞争的主要方面。任何一个城市要想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争得一席之地,其前提就是要有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形象。[1]另一方面,城市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研究城市形象的定位对发展旅游、商贸服务业、推销城市、经营城市,提升城市软实力,参与全球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体现,除了体现在城市建设上,现代城市更加注重城市文化的竞争。城市文化是城市综合实力中最重要的“软实力”,是构筑城市差异化竞争力的重要资源。[2]

泉州是著名侨乡,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三角地区经济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全国综合配套的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泉州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连续15年一直占据着福建省GDP第一的位置,但是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却不如厦门和福州,加之城市形象定位不明确,导致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并不高,“东亚文化之都”的头衔给泉州带来了新的生机,发展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以此提升泉州的城市竞争力,符合泉州的城市特点。笔者以历史文化为竞争力,定位泉州城市形象。

二、城市形象与城市竞争力

城市形象是能够被城市顾客感知的城市综合素质和品位 ,是推销城市和参与城市竞争的工具 ,是吸引城市外部流动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推动城市发展的锐利武器。[3]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反映了城市在竞争中的优势和其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水平。总而言之,城市形象与城市竞争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城市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是生产力,能够实现城市资产增值、提高城市知名度、创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味、繁荣城市经济,从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优化城市的功能。另一方面,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会促进地区产业的高度集聚,有利于各种资源的整合,促进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发展,从而使城市的整体综合实力得到提升,进而给世人感受到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

三、城市形象的定位

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城市形象管理的基点,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能够反映一个城市的特色和优势,激发城市的内在潜力,为城市特定时期的发展提供目标指向。[3]如果城市形象的定位不够准,就不可能塑造出具有魅力的城市形象,对城市整体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准确地定位城市形象对城市形象塑造和城市竞争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准确地定位城市的形象,需要对城市的历史演变、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层的理解和研究,深层次挖掘出城市所蕴含的内在要素。总结起来,定位城市形象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城市形象定位策略及其借鉴

1.城市形象定位应与城市职能与功能性质相吻合

城市职能是从城市性质中提炼而来,而城市定位是对城市发展主题的归纳和总结。现代城市的功能可以分为主导功能、一般功能与基本功能三类,而城市的地位、性质和职能包括城市产业、服务、管理、建设和发展方向等几方面。[4]城市职能与功能性质影响乃至决定着城市形象定位的准确性,反过来,城市形象又决定着城市职能的实现与发挥。因此,城市在形象定位时,要与城市功能性质相吻合,与城市地位保持协调一致,同时以城市的主要功能为依据,将其贯穿城市形象定位、建设的整个过程。

2.突出城市特色,彰显地域文化

城市形象源于地域,源于环境,源于历史,也源于时代,是城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人类行为和自然要素相结合作用产生的城市形象定位。[5]在城市形象定位时,要注意从这些元素出发,准确把握城市的发展进程,在对城市内、外环境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现状和未来,对城市的形象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突出城市特色,彰显地域文化。

泉州因其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海交贸易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地方建筑特色,而被称为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多元化文化且建筑风格多样的历史城市。“四山两江”(清源山、桃花山、紫帽山、大坪山和晋江、洛阳江)形成了泉州山水合一的自然环境;红砖碧瓦、燕尾脊、出砖入石构筑了泉州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中山路、东西双塔、西街、涂门街、状元街描绘了泉州文化浓厚的古城风貌;清净寺、府文庙、圣墓、草庵彰显泉州包容开放的宗教态度。“海上丝绸之路”的美誉和“十八景”不仅为泉州的旅游文化添上了亮丽的色彩,还推动了泉州的经济发展。上述列出了诸多泉州城市特色与地域文化中的元素,在进行泉州城市形象建设时,就应重点围绕这些方面做文章。做到城市形象的定位既保持时代风貌,又能突出城市特色;既有新的创造,又有旧的保留,从而彰显地域文化,塑造一个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

3.坚持以人为本和民众参与,进行科学定位

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是人活动的场所。城市本身就是人为了自身的各种需要而创造的一种聚居形式,如果没有人的创造和需要, 城市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6]在城市形象定位的过程中,不仅要突出城市特色这一外在因素,还要考虑“人”的内在因素,即坚持以人为本、民众参与的原则。此外,城市的形象定位应从实际出发, 科学合理,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如果定位过高,不能付诸实施,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会挫伤城市消费者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泉州人骨子里流淌着“爱拼敢赢”的血液,性格中带着坚持与刚毅,这些都是“泉州人”这一群体的特征。闽南话、泉州小吃、泉州民俗传说、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泉州人”的创造有着密切相关。因此,在对泉州城市形象进行定位时要充分考虑“泉州人”的意愿。他们希望自己的城市展示给别人更多的是历史文化还是精神特质?希望别人对自己城市及市民的评价是豪爽大气还是坚强刚毅?这就要求城市领带者在城市形象定位时,集思广益,除了专家学者参与外,还要发挥全体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充分商讨、明确和宣传城市形象定位,保证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建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泉州城市形象的定位

针对上述泉州城市形象定位模糊、不清晰的问题及城市形象定位的策略,将这两部分内容进行整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定位泉州城市形象。

1.“爱拼敢赢”的泉州

实体经济是泉州的根基,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泉州民营企业经过披荆斩棘的艰苦创业和砥砺奋进,为泉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生的改善奠定了牢靠的物质基础。正是凭着泉州人那股“爱拼敢赢”的劲儿,30年的创业历史中,泉州形成了石化、纺织、服装、鞋业、石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7个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7]如今,安踏、利郎、劲霸、特步、361度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周围,已聚集了成百上千家代工企业,稳定了一大批就业岗位,进一步优化了产业链条。这一系列经济上的成就,奠定了泉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著名侨乡,泉州人遍步世界各地,泉州人也把“爱拼敢赢”的精神传承下来、传播出去。因此,将泉州的对外城市形象定位为“爱拼敢赢”的泉州是再合适不过了,它准确地反映了自古就有的泉州人的“输人不输阵”的精神特质。

2.东亚文化之都,旅游休闲胜地

泉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多处,其重大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在不仅完整地保留下为数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且孕育了底蕴深厚的闽南文化。泉州正是以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等,打动了评审专家,从10个初审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唯一入选城市,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 [12]东亚文化之都是世人对泉州历史文化的肯定。历史文化的深厚为泉州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和活力,借助“东亚文化之都”的称号,打造中国海峡西岸旅游休闲名城正当时。

泉州十八景,开元寺、清源山、府文庙、崇武古城、西湖公园、深沪湾、牛姆林、清水岩、太后宫、五里桥、东湖公园、洛阳桥、黄金海岸、仙公山、蔡氏古民居、岱仙瀑布、涂门街、郑成功史迹,此外还有圣墓、清净寺、草庵等宗教遗址。这些景点从宗教、民居、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展现了泉州的特色,给泉州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的底蕴加之景点的多样化,将泉州的城市形象定位为“东亚文化之都,旅游休闲胜地”是文化精神上的最好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如林,朱喜钢,张晔.城市魅力风采:大理城市整体形象的定位与塑造.云南旅游网.2010-6-12.

[2]中共泉州市委统战部.泉州城市建设中文化特色的塑造[Z].2010-5-11.

[3]林姗姗.基于SWOT分析的泉州城市营销策略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27(5):54 - 55.

[4]康宇航,康建卓.城市营销的市场策略探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2(148):22-24.

[5]李平平,漆跃辉,程谊等.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设计策略[J].传媒论道,2008,6(05):87-89.

[6]陈玉珍. 过去今天未来、泉州古城重塑城市个性[N].泉州晚报海外版,2011-5-5.

[7]尹建权.泉州:二次创业[J].民生周刊.2012,(32).

作者简介:

城市形象塑造雕塑艺术 篇7

一、城市品牌形象与新媒体艺术

(一) 城市品牌

美国杜克大学凯文·莱恩·凯勒 (Kevin Lane Keller) 教授在《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城市品牌”的概念, 他认为像产品和人一样, 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我国策划学家陈放在《品牌学》一书中写道:“品牌学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品牌学、城市品牌学、国家品牌学及企业品牌学。”“城市品牌”这一概念在近几年的研究中, 成为继企业品牌学后的热门研究领域, 也突显了其重要价值。

城市中的各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联合积累, 形成了城市品牌的资产联合。城市自然环境、城市发展历史、文化底蕴、人文风情、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等因素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经过综合、概括、筛选、比较和抽象等方式逐渐凝练, 形成城市形象发展的特定符号。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在对自身城市形象定位分析的基础上, 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所在, 将城市的传统文化、历史、民风民俗以及居民生活特点、城市特色等因素融合成可以感受到的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城市品牌资产对于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与提升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 能够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知名度, 而城市品牌形象的形成和塑造对于城市品牌资产的发展有良好的宣传推动作用[1]。形象对于城市来说不仅是一个供人们识别的标志, 也是人文底蕴的体现, 更是指人们对一座城市的空间意象和文化印象的综合评价。因此, 城市品牌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 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整体印象。

(二) 新媒体艺术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 美国新媒体理论家列维·曼诺维奇在《新媒体语言》一书中指出:新媒体的范畴是“因特网、网站、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游戏、CD-ROMS和DVD, 虚拟现实”[2]。澳大利亚当代艺术评论家苏珊·阿克里特曾给新媒体艺术下了个定义, 她认为新媒体艺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 其主要特征是先进的技术语言在艺术作品中的使用, 这些技术包括电脑、互联网及视频技术创作出的网上虚拟艺术、视像艺术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和行为。这个观点体现了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特性, 即“技术化的艺术”。

“新媒体艺术”就是综合运用当代通讯和电信技术、计算机、互联网 (站) 、多媒体互动软件、光盘、数据库、虚拟现实技术和其他现代科学最新研究成果, 进行艺术构思、创造与传播, 体现新技术手段与艺术思维的融合, 带有交互式、沉浸感与“仿真”性质的、体现科学技术理念与人文精神双向互动的艺术形态;它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 在创作、承载、传播、鉴赏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 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出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这种有别于传统媒介的艺术形式, 采用新的艺术技法和表达媒介, 彰显人文关怀与艺术反思, 表现出鲜明的生态文化特征和信息文化特征。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 是城市的总体特征和风格。国内在“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效应下, 不少新媒体互动装置与城市空间相结合, 走入公众的视线。本文着眼于将新媒体艺术引入广州城市形象塑造, 以探讨新媒体艺术与城市形象塑造的跨专业融合。

二、广州城市品牌形象的总体分析

(一) 广州的城市排名

城市品牌形象是一个城市各项指标和因素的综合外在表现, 就以下两个方面的城市排名对广州进行整体的评价。首先是经济排名, 2014年5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4年城市经济竞争力蓝皮书》指出, 香港、深圳、上海、台北、广州、北京、苏州、天津、佛山、澳门, 分居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十强, 在大陆地区广州排名第三。这项排名也反映了广州在之前的10年内无论在城市经济总量方面还是经济竞争力方面的领先地位。

2010年, 由新华社、中国市长协会、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旅游卫视共同主办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活动中, 有包含成都、南京和杭州在内的10座城市入选首批“中国 (大陆) 国际形象最佳城市”[3], 而广州竟榜上无名。境外人员入境数量方面广州排在第四名, 加上广交会在国际上有着中国对外贸易窗口的作用, 这些都能证明广州具有很高程度的国际化。但是城市国际化程度不能代表城市的国际形象, 调查分析发现, 广州的国际形象远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高, 据一些境外人士反映, 他们对北京、上海、西安的城市形象有较为具体的认知, 而对广州的城市形象只有比较模糊的印象, 尽管广州有着悠久的对外通商历史, 但始终没有比较清晰的城市形象符号。究其原因, 广州在历史上没有作为中国的首都, 在政治和文化影响力方面远不如北京、西安、南京等城市, 自古至今无论国内外对广州的定位主要是商贸中心, 因此如何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是广州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 广州的城市品牌形象现状的评价

广州的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目前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在应用新媒体艺术方面还不够专业, 缺乏参与性、系统性与规范性, 忽视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地方特色。广州市政府曾委托专家组对广州形象建设进行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地区形象”概念, 解释地区形象是表示一个地区的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这个地区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前进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与综合评价。近年来,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灯光节、广州塔激光音乐秀、新年花市等活动也都采用了许多新媒体艺术的手段, 对于广州的城市品牌形象和格调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对广州城市形象的总体评价, 不同的被调查对象有不同的表述。问卷显示, 有53%的市民认为广州目前的城市形象“较好”, 26%的市民认为“一般”, 12%的市民认为“很好”, 9%的市民认为较差。与2001年的调查数据相比较, 说明广州的整体城市形象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但依然存在问题, 必须采取相应手段进行优化。在调研过程中, 有超过一半的市民认为广州城市的中心是天河区, 这与广州城市中轴线转移的事实是相吻合的。然而在古代, 北京路始终是广州古城发展的中轴线[4]。

随着广州的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广州的中心区逐渐转移到世贸中心和环市路一带。进入20世纪90年代, 天河体育中心一带逐渐成为了广州新的城市中心。《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明确了自燕岭公园经天河火车站、体育中心、中央大道、海心沙岛到赤岗塔为广州城市发展的新的城市景观轴线 (如图1) 。

新轴线转换的过程说明广州新城市中心崛起, 而传统的城市中心逐渐弱化, 对于拥有两千年建城史的广州而言, 独特的岭南文化是塑造广州城市形象的生命力。粤语、粤剧、广东曲艺、岭南书法、岭南画派、岭南诗歌、岭南建筑、岭南盆景、岭南手工艺以及岭南民俗和岭南饮食文化, 皆在广州老城中留有踪迹。南海神庙的古朴、陈家祠的玲珑、南越王墓的神秘、镇海楼的雄浑, 还有广彩的辉煌、骨雕的精细、功夫茶的韵致、粤菜的风味, 造就了广州这座城市独特的岭南文化品格。广州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五羊雕塑、六榕寺花塔等由于城市的扩张发展逐渐失去了其原来的标志性地位, 人们更多地把当代的建筑物作为城市的标志。但是这种空间上的标志物是以体量和高度取胜, 文化内涵较少, 换句话说, 这类建筑“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要塑造鲜明而有魅力的广州城市形象, 关注点应该包含天河新城市中心和代表广州历史文脉的传统城市中心, 传统城市中心的形象需要优化提升。

广州拥有众多的“广场” (如:天河城广场、海珠广场、荔湾广场、中华广场等) , 这些广场大多数是商业性的, 从文化内涵方面评价, 这些广场几乎没有能代表广州的。另外在空间设计上, 这些广场不具备“市民公共休闲空间”的特征, 基本上都是紧邻街道, 除了其商业功能之外, 没有能与市民产生互动的特色设计。随着举办2010年广州亚运会而兴建的花城广场, 可以说是目前广州最受关注的城市公共空间, 被誉为广州城市客厅。花城广场是联系中央商务区 (CBD) 内39栋大型建筑的户外空间, 对周边景观进行了整合, 形成了良好的城市景观区。其中西塔 (450米) 与东塔 (在建) 成为广州市最高的大楼, 与南岸的广州塔形成城市天际线的最高点。海心沙岛与珠江南岸的世界公园组成临江景观区域, 位于中轴线的交叉处, 形成了“珠江帆影”和“世纪之光”的城市意象景观。新中轴的形成是广州城市发展的见证, 也是新时期广州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综合看来, 广州的城市形象现状相比过去已有很大的提升, 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过程中, 在物质形象建设方面投入很大, 但对广州地域文化的体现力度不够, 城市形象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以下就利用新媒体艺术的优势对城市形象和景观塑造进行分析, 新媒体艺术在城市中的发展有利于大众文化的传播以及公共文化的发展与城市文化魅力的提升。

三、新媒体艺术在广州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的应用

课题结合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和居易的“感受系统”理论, 对新媒体艺术在广州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以期探索出适合于广州地域特色的城市品牌形象塑造模式。在本课题阶段性成果《城市意象视角下新媒体艺术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中, 把“城市意象”理论融入新媒体艺术对现代城市形象塑造, 从城市规划的高度将城市意象五要素作为新媒体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具体应用模式。课题在后期阶段, 主要探讨将这种模式加以深化, 从而形成以点、线、面视觉形态构成的广州城市形象, 即“视觉感受系统”。对广州市的一些重点景观形象进行评价, 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一) 视觉感受系统:点状形态

点状形态主要包括标志物和节点。标志物是城市中让人影响最为深刻的重要元素, 作为人们对于所在环境的外部参考点, 在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是对于一个城市最直观的表达。国内外许多城市最早都是以某个标志物闻名而被人们熟知的, 例如很多人也许没去过巴黎, 但是一提到它脑海里首先出现的就是埃菲尔铁塔, 当我们谈到自由女神像, 自然就会想起美国纽约的城市意象。这就是标志物的巨大魅力, 它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精神, 对强化城市个性、丰富城市情趣、激发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比如广州塔、五羊雕塑、中山纪念堂等, 都是这些城市最具魅力的视觉景观, 也是其城市个性最为鲜明的象征。

图2广州塔新媒体艺术表演

新媒体艺术能强化城市标志物的特征, 近年广州塔 (如图2) 也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向外部彰显着广州这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魅力。广州塔的灯光设计分为LED塔身照明系统和激光表演系统。该项工程使用33万颗飞利浦LED灯珠, 让全世界在亚运会上欣赏到了“小蛮腰”的变幻万千的绚丽多彩。330, 000颗LED与广州塔交相辉映, 为人们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 与众不同的新地标。广州塔新媒体LED照明的最大特色是采用了泛光照明手法, 将灯具安装在立柱后侧, 打亮柱体, 利用漫反射的原理形成剪影效果。同时由电脑控制LED灯具变幻出百万种色彩, 灯光投射到塔身上制造出流动的效果。在一些重要节日的夜间, 在整个花城广场休闲的市民都能欣赏到广州塔的灯光表演和与灯光互动的音乐表演。

新媒体艺术与体育事件的互动极大地提升了广州的城市形象。2013足球亚冠决赛决战前3个小时, 很多人都在关注广州恒大和首尔FC谁将“登顶”亚洲之巅。广州塔在其官方微博上写道:“广州塔为广州恒大队助威”。11月9日当晚, 塔身灯光不定时地出现“中国加油”、“广州加油”、“恒大加油”的字样, 当恒大队进球时, 塔身灯光将会立刻闪烁红色与大家一同欢庆。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 广州塔的新媒体艺术项目是很成功的, 新媒体艺术灯光设计增添了广州塔的现代气息,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结合本文第二部分对广州城市形象的评价, 作为广州的地标性建筑, 应该适当反映出城市的地域文化和特色, 建筑“表皮”以外的新媒体艺术和视觉表现被认为“花哨”和“无内涵”, 广州塔的LED彩色灯光动态效果基本都是以色彩渐变为主, 这类效果显得比较庸俗, 显然是非专业视觉设计人员制作的。据了解灯光设备的供应商主要是飞利浦公司, 而整个设计团队基本是工程师组成, 缺少专业的新媒体艺术家和设计师参与, 所以造成了整个效果变成了LED产品秀, 一味地突出飞利浦的LED的产品特色, 以为色彩越多就是美, 没有考虑视觉美学, 更不用说要表现广州的文化底蕴了。对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其夜间灯光效果并不会出现五颜六色的视觉效果, 反而是相对“单纯”的白光、黄光, 大部分时间是静态的光效, 间歇式出现闪烁和有节奏感的动态, 这样的设计反映出法国文化的优美和高雅。广州塔的新媒体表现直接影响到城市形象的关键环节, 城市管理者应当让“艺术家”和“设计师”共同参与, 不要将工程设计等同于艺术设计, 为了要继续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就必须首先解决这些认识上的偏差。

五羊雕塑作为广州的传统城市标志, 有着非常高的地位。相传, 周夷王八年, 广州人民辛劳终日, 难得温饱, 有一天, 天空中仙乐缭绕, 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 骑着五头山羊降临广州, 体察民间疾苦后, 驾祥云而去, 口衔“一茎六出”谷穗的五羊遂化身巨石, 永留广州。五羊仙子的美丽动人的传说世代相传, 千百年来, 广州因此在海内外人们心目中赢得“羊城”、“穗城”的美誉。位于越秀公园内的五羊城雕已有50多年历史, 其所在的空间位置与如今市民的主要活动场所相距甚远, 许多广州的“新移民”对其的认知度不高。对比新加坡鱼尾狮城雕, 位于新加坡的城市景观中心——滨海湾之中, 鱼尾狮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 与大众的互动程度高, 具有强识别性, 在媒体和旅游业的推动下, 即使没有去过新加坡的人也都知道鱼尾狮的形象符号。加上夜间灯光新媒体的作用, 鱼尾狮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因此, 应该制作新的五羊雕塑, 放置在新的城市中心, 增加与市民的互动可能性, 并以新媒体艺术加以塑造和包装, 使其焕发新的光彩, 呈现现代特色。

另一方面, 亚运会期间利用新媒体艺术对五羊雕塑形象进行了很大力度的宣传, 将这一物质形象转化为数字传播的符号。由我校师生创作团队设计的“祥和如意乐洋洋”亚运会吉祥物 (如图4)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形象分别取名“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羊羊”, 表达了广州亚运会将给亚洲人民带来“吉祥、和谐、幸福、圆满和快乐”的美好祝愿, 也同时传达了本届运动会“和谐、激情”的理念。以五只羊作为吉祥物, 充分体现了东道国、主办城市的历史底蕴、精神风貌和文化魅力。

数字媒体动画片《祥和如意乐洋洋》 (如图5) 也是由广州美术学院师生团队所创作, 该系列动画片在亚运期间通过网络和电视等媒体播出, 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动画片以广州古老传说为开端, 以吉祥物五只小羊的冒险故事为主线, 通过关注环境、生态、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以诙谐有趣, 积极向上的故事情节, 传达“吉祥、和谐、幸福、圆满和快乐”的美好祝愿。同时还通过介绍广州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与名胜, 充分展示了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力和魅力, 以新媒体动漫的形式将广州亚运的理念形象生动地加以推广, 这是对广州历史文脉的一种传承与创新。

节点是点状形态的另一种形式。节点是在城市中人们能够由此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 是人们往来行程的集中焦点, 也是路与路、路与河流、路与林、河流与河流的交汇点。它们首先是连接点, 交通线路中的休息站, 道路的交叉或汇聚点, 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转换处, 也可能只是简单的聚集点, 由于其某些功能或物质特征的浓缩而显得十分重要, 比如街角的集散地或是一个围合的广场。

城市节点中的新媒体艺术具有流动性和公共性, 艺术品的设置也比较灵活, 能够反映城市主流思想与时代风貌。广场的新媒体公共艺术具有主题性, 带动了广场其他的活动节目, 聚集了人气, 例如近几年在花城广场和海心沙等节点举办的广州国际灯光节获得了良好的反响。第一届灯光节的北部入口利用65棵棕榈树, 借用镭射膜等手段, 以蝴蝶成群组, 向南延伸, 引导游人进入广场观影;而在广场中部地铁出入口, 则利用投影仪在地面投射出熔岩流动的效果, 游客走在地面仿佛走在地下熔岩一般;在广场东西出入口的人行小路将用LED串灯铺就, 做成一条300米的视觉长廊。并且结合广场的四大文化建筑进行灯光表演, 用投影设备在少年宫的侧面超大LED屏幕上表演画和手影艺术;而大剧院建筑表面也用投影设备上演皮影戏;新图书馆和博物馆区域遥相呼应, 将使用数台投影机结合LED技术, 在这两座建筑的外表面轮流播放《中国五行》、《敦煌飞天》、《印记》等节目, 投影面积将达数千平方米。

运用立体造型和灯光相结合创作的灯光榕树 (如图6) , 每棵高达数十米, 榕树树体用LED灯扎成, 可以发出各种彩光, 而垂下的“树枝”则用光纤做成, 每棵树光影变幻有三种模式, 富于变化又绚丽多姿, 别有一番趣味。喷泉广场附近布置了两组高6米、宽33米的灯笼墙, 每堵灯墙由数千个传统宫灯组成, 色彩变幻, 与喷泉水影交错。广场的人工湖里用LED灯做成整片“灯光芦苇” (如图7) , 湖边的草坪则布置了人俑、动物、器皿等形态各异的古代灯具造型。每一株“灯光芦苇”用不锈钢做成灯杆, 底部固定在湖底, 而顶部则用LED灯做成芦苇造型, 到了夜间成片的“灯光芦苇”在水中明暗交替闪烁, 形成人工湖中独特的风景。灯光节的活动, 使得花城广场在亚运会之后, 成为了真正的广州市公共活动的中心。在20天的活动展览中, 花城广场聚集了数万人, 广州市民纷纷到广场看灯光喷泉表演, 给广场带来了活力。灯光节活动的管理模式属于“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政府提供花城广场这个平台, 让企业自行组织活动, 这种方式不仅使得企业宣传了自己的文化, 也为广场增光添彩。城市新增不同味道的景观场所, 是一种好的管理模式, 值得未来推广。

(二) 视觉感受系统:线状形态

线状城市形态主要包含道路和边界。道路是城市的筋脉, 贯穿连载各个节点, 亦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人们往往都是通过道路来开始认识城市的。广州的公路高架桥 (如图8) , 像巨大的“植物根系”交织游走在城市上空。人民路高架、东濠涌高架到最大规模的内环路高架, 至今广州的高架桥长度近50公里, 导致旧城区城市空间发展步入恶性循环。随着国内各城市兴起的“亮化工程”, 广州也相继在一些立交桥路段安装了大量的灯光设施 (如图9) , 这些“亮化”出现了千桥一面的问题, 首先采用的灯光几乎都是管状白色照明, 由于有些灯管损坏, 经常出现整个照明带断断续续。另外只是简单的“亮化”而没有关注地域特色和人的感受, 在不同的路段可以运用不同的新媒体艺术手法, 以凸显广州文化的丰富内涵。美国伯明翰市的高架桥的新媒体艺术案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比尔·菲茨基本斯是美国著名的新媒体公共艺术家, 他为美国伯明翰市所创作的作品“Light Rail” (如图10) 是运用新媒体艺术重新塑造了伯明翰市靠近铁路公园附近的第十八街高架桥形象。通过LED和程序控制创造了色彩连续渐变的视觉效果, 让代表着城市扩张和工业化面孔的高架桥空间充满着艺术气息和人文关怀, 作品关注的是道路的使用者 (市民) 与实际物质空间的和谐关系。

(三) 面状城市形态:区域

区域是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 是城市内部展开的城市景观, 如市场、居住区、文化区、旅游区、公园风景区均属此列。区域是二维平面, 人们从心理上有“进入”其中的感觉, 因为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这些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 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在一定程度上, 大多数人都是使用区域来组织自己的城市意象, 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把道路还是把区域放在主导地位。以广州“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 (如图11) 为例, 分析新媒体艺术对于区域城市形象塑造的作用。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以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为依托, 在现磨碟沙隧道顶部及沿江区域建设成为“啤酒文化广场”和“沿江啤酒街”, 力求建成一处具有观赏性、娱乐性、教育性、艺术性、开放性、国际化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 成为广大游客了解啤酒文化历史的旅游观光胜地。艺术区建设有:啤酒主题公园、工业雕塑公园、艺术长廊、私人典藏馆、艺术展览馆、奢侈品展览馆;配套啤酒体验区、红酒艺术画廊区、雪茄品鉴区、餐饮美食区等具欧陆风情的元素和功能, 同时已建好游艇码头, 可供珠江日夜游游船停泊。该艺术区已成为广州市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和休闲中心之一, 乃至成为海珠、广州旅游的新名片。2012年南方现代音乐节活动中, 利用3D建筑投影在琶醍的珠江啤酒厂的厂房上做出了令人惊叹的3D视觉效果, 与音乐节活动构成了一场视听盛宴。该区域还把原来工厂的一些建筑及设施加以改造利用, 并采用LED灯光艺术和艺术设计加以包装, 更加体现出“文化创意艺术”的主体区域的特色。例如, 用LED将工厂的烟囱包裹起来 (如图12) , 到了夜间起到了良好的指引作用。沿着珠江边的许多酒吧和餐厅的设计都有自身的创意, 例如设置了会发光的座椅和茶几 (如图13) , 在夜幕下透露出温馨而又新奇的感觉。

图11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

广州的太古仓码头艺术区也是一个成功区域改造的案例, 将滨水的旧仓库改造成艺术展厅和文化功能的区域, 运用投影、LED和公共艺术雕塑等形式提升其艺术品位。区域作为视觉感受中面的形态, 综合了点 (标志物、节点) 和线 (道路、边界) 的多元化的特点, 在广州未来城市形象的建设过程中, 不仅关注点都在新城市中心, 应多注重旧街区、旧工业区和传统商圈的改造和设计, 将其历史性通过新媒体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将是未来持续探讨的课题。

四、结语

“城市品牌形象”是对市场经济时代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方式的一种体现, 是一种价值和承诺, 也是一种风格和个性, 它凝聚和体现着城市的功能、理念、整体价值取向以及由内向外的辐射力和由外向内的吸引力。把新媒体艺术作为提升和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一种有效途径, 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的方向, 也符合广州这座充满活力的沿海开放城市特点。新媒体作为迅速发展中的一种媒介和手段, 将会越来越表现出其交互性和连接性的优势, 在当代公共艺术和城市形象建设中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每个城市都有着自身的独特个性和地域文化, 而新媒体艺术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高科技的形式, 它介入到广州城市形象塑造的实践中, 以突出城市个性和参与地域文化的传播, 为市民大众创造出更多具有可感知的、可操作的、互动的趣味作品, 从而真正推动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和城市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波.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与提升[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1

[2]Lev Manovich.“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2001:19

[3]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1-03/112321406762.shtml[EB/OL].2010-11-03

[4]林树森.广州城记[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3.414页

城市形象塑造雕塑艺术 篇8

关键词:高职,形象设计,实践,创新

一、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设置的背景

上世纪90年代末, 我国美容美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 初中占50%, 高中占30%, 大专占18%, 本科占2%。美容美发、化妆行业的从业者文化素质、知识结构偏低, 操作技能单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提高, 这种简单地把人分割开来的修饰包装——美容、美发、化妆, 已远远不能完整地塑造人的整体形象, 精通化妆、发型并且拥有高学历的全面型人才成为社会需求热点。就无锡地区而言有众多美容美发培训机构, 但仅仅注重一个方面, 只顾技能的培训, 没有把它纳入学科建设, 上升到艺术设计专业来构架。无锡地区也没有开设形象设计专业的高等学校, 高职院校培养这方面人才也几乎是空白。针对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 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 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来满足社会进步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及提高大众生活质量。为此,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顺应市场需求, 打破了只讲技术、缺乏理论作为后盾的现状, 主要培养灵活、创新、艺术与技能相结合的全新形象设计人才。从发式、化妆到服饰的整体和谐以及个人气质的培养, 扩展至化妆造型、装扮艺术、美甲、美发造型、摄影、首饰、时尚服饰设计等, 这些课程相互协调构成一个整体, 培养学生成为高技能应用型的人才。

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架

(一) 知识结构的构架

形象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文化修养、艺术素质及较强的形象设计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岗位群为整体形象设计师, 高水平的化妆师、发型师、服饰搭配师、色彩顾问、礼仪指导、美容导师、营销人员。因此在编订专业知识结构中,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重视实践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人物形象设计能力为重点。在专业建设中, 我们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 以培养高素质特色人才为目标, 以适应行业对人才的“精品”需求。根据行业的过去、现在、将来预测等, 寻求专业生存与发展的更广阔空间, 避免了培养目标中的急功近利。在基本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审美情趣的培养的同时, 加大人文学科知识与市场调查、公共关系学、礼仪知识、形体训练的培养。开设传统文化、音乐欣赏等方面的选修课, 以综合化的教育来构架这一新专业。建立以课题案例为中心的模块式的设计教育体系, 将相互关联的课程组合成若干教学模块, 融合跨学科或专业领域知识。只有根据形象设计专业的实际, 在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程安排上注重基础课、专业课、修养课以及创作课的有机结合, 并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 教学总结,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架

1. 创造性的课堂

改变老观念, 死教条。形象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 所以教学要紧密地与生活相结合, 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 分析了解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角色特性、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思想情感等, 有了生活的积累, 才能够更好地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在教学上, 培养学生掌握表现生活中人物形象的本领是核心目标。形象设计专业永远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掌握它的运动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了解、分析和研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仪容、仪态、仪表等综合性训练, 使学生懂得人物造型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基本规律, 为形象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服饰配件设计课程, 本课程是服饰装饰品从设计, 制作到完成的过程。造型的美感通过着装与首饰等一系列装饰物的搭配, 产生整体妆扮的艺术效果。在授课时, 教师准备大量的服装图片和视频, 让学生学习多种服装的设计风格, 观察了解时尚服装的前沿, 以及不同的服装所展示的不同妆型。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念, 让学生在了解最新流行时尚的基础上去观察与服装相搭配的佩饰、发型和妆型的设计。在学生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后, 再进入造型设计阶段, 创造出完美的形象。最后以实践的方式, 让学生结合不同的服装类型设计出不同的整体形象设计。摄影课程是形象设计专业学生所开设的考察课程, 课时数相对较少。在学习过程中, 先让学生懂得照相机的功能与用途, 然后让学生了解光色, 理解妆型、发型、服型和摄影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具备化妆专业基础的同时, 了解并学会运用摄影知识拍摄自己的化妆作品。像近年来流行的电脑合成, 暗房冲洗, 数码影像技术等特殊技术处理, 让学生掌握其基本技巧, 并帮助学生学会对画面、场景、光线变化的调整技术, 为以后一部分去影楼就业的学生打下基础。鼓励学生在室内摄影棚大胆尝试各种造型技法, 每次课程建立个人技能档案, 以照片、光盘、录像等形式记录, 方便教师与学生一起观摩点评, 在课程结束之时清楚的看到自己专业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学会较强的技能、技巧, 娴熟的技术, 是实现整体形象设计的基础。在教学上, 应当加强这一方面内容的训练, 不容忽视。但是, 教育不能只停留或满足于这一点, 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整体形象设计创作课, 来引导启发学生增强创造意识, 只有向创造型发展, 才能成为时代需要的思维敏捷的创造型形象设计人才。在课堂教学和专业实习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这一点, 引导学生通过举一反三来确定创作题目, 让他们大胆地去展开想象, 充分发挥创造潜能, 才能使学生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

各种艺术展览、美术展览、民间工艺等, 都可能成为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 定期去关注和学习体会相互之间的联系。为了不至于让观摩成为形式, 之后组织讨论或用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 加深对观摩对象的认识。我院对面的蓝印花布博物馆为国内私人博物馆, 博物馆集中展示了馆长多年来精心收藏的上千件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 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民间蓝印花布实物精品3000多幅, 时间跨度从百年前直到如今。专业教师多次组织08级形象班同学去参观交流, 馆长的热情接待与讲解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2. 强调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树立起课堂就在实验室、工作室, 而实验室、工作室同样是课堂, 社会和市场也同样是最好的大课堂的观念。改变让学生死背教条, 采取“实战”法的教学模式, 把专业中大部分课程放在实训室和社会活动完成。例如整体形象设计课程, 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筹办形象设计大赛活动, 从分组策划、租赁服装、制作配件、设计造型、走秀, 贯穿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课程。同时找社会上行业内知名的造型师、形象设计师做评委点评打分, 在此过程中, 学生一是增加乐趣, 二所涉猎的相关知识不是单纯的在课堂所能得到的, 益处不言而喻。

在首先保障专业总体计划和学院目标实施的前提条件下, 根据专业特点和行业需要, 积极寻求课程计划与文艺活动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带领本专业学生, 经常参加文艺演出、时装表演等社会实践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巧, 又激发艺术创造灵感, 初步掌握不同人物造型的特点, 积累经验。人物形象设计班在化妆老师带领下, 为我院团委对外诗朗诵比赛, 学校新生入学晚会承接化妆与造型任务, 在实际操作中练习, 认识不足, 提升技能。下图为化妆老师带学生观摩金大国际美容美发学校举办的苏锡常三地化妆大赛, 近距离接触模特, 了解T台秀快速换妆流程, 直观地感受到专业的气氛和震撼力, 加深对专业的认知。

3.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形象设计专业扩建、改建校内实训基地多处, 包括化妆室、美发室、形象设计中心、室内摄影棚、画室等, 在实践教学方面已经形成了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实验、实训、实习仿真环境。并与校外多家影楼、影视公司、美容院、服装设计公司、广告设计工作室等合作, 建立一种稳定的实习关系。

4. 开展社会培训

目前, 全国美容美发机构已超过120万家, 从业人员达600万人, 在短期内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仅凭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开展社会化培训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安排、鼓励教师参加国内知名影楼、美容院、设计工作室、艺术剧院的实际工作, 基本达到两学期有三个月或半年时间实训, 主要跟踪时尚界流行的新应用技术的研究、调查。积极聘请行业专家、社会各界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 作为兼职教师、客座教授, 定期或不定期来学校讲课, 以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操作技术的应用等。由于形象设计专业的流行性和时尚性的特点, 决定了专业教师不能吃老本, 需要不断跟上时代步伐, 做到知识的快速更新。所以, 客观上就要求专业教师教的是观念, 是规律, 是创造, 而决不是书本里的条条框框。同时, 又由于专业的特性导致了教材内容始终滞后问题, 所以, 与社会上的专家的密切交流, 可以让专业教师在堂课上增加行业当前信息。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 把握专业信息动态, 对学生的未来也大有裨益。

三、结语

虽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在无锡城院刚刚起步, 只要我们虚心吸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继续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 借他山之石, 纳百家之长, 使我们的办学更具特色, 教学更有特点, 学生更有特长, 为地方经济腾飞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组.职业教育是什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城市形象塑造雕塑艺术 篇9

一、荥阳市城市形象塑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内部优势和劣势分析

1、优势

(1) 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 从区域地理位置看, 荥阳处在中国之中部、中部之中原、中原之中心, 从河南省域的地理位置看, 它又处于中原城市群、郑汴洛工业走廊的中心地带, 贯通南北, 连接东西。

(2) 交通优势。荥阳交通便捷, 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

(3) 资源优势。荥阳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分布广, 开发前景广阔, 已探明储量的有20多种。土地资源、水资源、煤电资源丰富, 丰富的资源为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4) 产业优势。荥阳工业基础扎实, 结构合理, 配套能力强, 产业链比较完善。形成了汽车、阀门、建筑机械、医药等七大主导产业。荥阳农业条件优越, 特色农业突出。荥阳山川秀丽, 旅游资源丰富。

(5) 历史文化优势。荥阳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荥阳文物古迹众多, 共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4处。荥阳文化积淀深厚, 人才辈出, 荥阳被誉为“中国诗歌之乡”。

(6) 综合投资成本低优势。土地、劳动力、水、电等生产要素价格, 不仅远低于沿海地区, 也低于郑州市区。综合测算, 目前荥阳的综合投资成本, 比东南沿海地区低40%以上, 比郑州市区要低20%以上。

2、劣势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不够强。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区域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二是三产结构不够合理。第三产业规模偏小, 比重偏低, 主导作用不太明显。三是城市形象管理缺位。在城市形象塑造中, 存在着重视节会、赛事等轰动效应, 忽视了形象的内在建设;重视政府的强力推动, 忽视了民间力量的参与。

(二) 外部机会和威胁分析

1、外部机会

(1) 城市形象塑造的国内环境。政治环境上, 目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市场信心增强, 从而给城市营销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上, 受金融危机影响, 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调控措施, 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完善, 外商投资环境日益改善。

(2) 城市形象塑造的区域环境。河南省委提出了实现中原崛起, 构建中原城市群, 打造郑汴洛工业走廊的战略, 荥阳正处在中原城市群“十字架”结构的核心区, 有利于加快产业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当前, 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正呈加速趋势, 荥阳市处在承东启西的节点位置。

2、威胁

周边城市发展迅速, 各具特色, 对荥阳城市形象产生了一定影响。荥阳周边的新郑、登封、巩义、中牟, 都具有鲜明的城市个性;荥阳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二, 前有标兵, 后有追兵, 稍有松懈就会落伍。

三、荥阳市城市形象塑造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个性化原则, 城市形象贵在个性化, 只有独特的东西才有生命力, 才有存在的价值。二是系统性原则, 城市形象设计必须考虑多种形象要素的综合发展和最佳组合, 以全面的系统化设计实现城市形象最优化。三是客观性原则。城市形象设计必须接受客观现实的检验, 为广大公众所认可、所喜欢。四是稳定性原则, 城市形象设计应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把握城市发展变化的脉络, 反映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 精心塑造和维护城市的美好形象。五是外显性原则, 要重视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 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作业, 塑造出充满美学理念和文化内涵, 魅力无穷的“城市形象橱窗”, 起到直观的显示作用和公共关系目的。

四、荥阳市城市形象塑造的思路与对策

(一) 制定适合荥阳市城市形象建设的相关政策

1、借助国家中部崛起战略, 依托大郑州为城市发展定位

随着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圈战略实施的加快, 荥阳应以主动的姿态融入郑州, 接受大郑州的辐射和带动, 依托郑州的知名度、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各种资源来发展壮大自己。因此, 荥阳在城市的发展方向上, 必须坚持“东引东进”主战略, 必须依托大郑州, 围绕大郑州做文章。“东引”就是要承接郑州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城市“退二进三”产业转移;东进, 则是要把荥阳与郑州连为一体, 使荥阳成为郑州市区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 把荥阳打造成郑州的新城区和“西花园”。

2、围绕城市定位出台优惠政策, 吸引外商投资

扩大对外开放, 增强对外开放竞争力, 要围绕城市产业优势出台优惠政策, 吸引更多的公司及金融机构来荥阳投资兴业。一是制定奖励政策。把引资任务分解, 使人人肩上有担子, 用目标“逼”出招商的积极性。二是发展园区经济。用科学理念规划园区, 用市场杠杆建设园区, 发展一批管理科学、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工业园区。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利用“天下郑氏出荥阳”这一宝贵资源, 成立“荥阳市人民政府世界郑氏联谊中心”, 增强荥阳对郑氏的凝聚力和向根力。四是搞好政策宣传。知名度的提升离不开宣传。要利用“象棋之都”、“诗歌之乡”这些城市名片, 多渠道、多载体宣传本地优越的区位、优惠的政策、丰富的资源、丰厚的底蕴。

(二) 打造独具特色的荥阳市城市形象

塑造城市形象是增强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 也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必然选择。只有打造城市形象, 才能使城市取得竞争优势, 在众多竞争对手中独树一帜。

1、充分发挥交通、资源、旅游优势, 打造郑州新城区和“西花园”

良好的区位优势是一个城市的品牌。荥阳可以借助郑州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优势, 围绕建设郑州市新城区, 借力省会, 转型发展, 加速与郑州的“融城”步伐。借助郑州“三化两型”城市建设的对外辐射带动能力, 与郑州核心区发展形成互动互补, 使地缘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围绕建设郑州“西花园”, 像怀柔作为北京的“后花园”一样, 把荥阳打造成郑州的“西花园”。

2、围绕文化强市, 打造象棋之都、诗词之乡、慈善之城品牌

城市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塑造,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离不开文化力量的支撑。一是围绕建设“象棋之都”, 使“楚河汉界”成为荥阳城市品牌营销中的金字招牌。二是围绕建设“诗歌之乡”, 充分发挥刘禹锡公园和李商隐公园这两个文化主题公园的阵地作用。三是围绕建设“慈善之城”, 开展“全民慈善”活动, 健全各级慈善组织。

3、借助产业强市, 打造阀门之乡、建筑机械之乡、河阴石榴之乡等

经济实力是一个城市的底气, 特色产业是一个城市吸引力的重要内容。荥阳市是全国阀门之乡和建筑机械之乡, 阀门和建筑机械占到全国30%市场。要打响这块品牌, 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扶持, 打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把科技进步作为我市阀门和建筑机械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促进企业间的强强联合, 大力培育支柱产业, 统一规划工贸园区, 成立阀门和建筑机械行业协会、打造河阴石榴品牌, 要狠抓河阴石榴品牌保护和宣传, 加大河阴石榴产业的开发和研究, 保护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开发产品”和“中国石榴之乡”这两个金字招牌, 把现代休闲与古老历史文化有机融合, 打造河阴石榴的文化品牌。

(三) 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传播作用

1、用好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 提高荥阳知名度、美誉度

新闻界是实现城市公共关系目标的主要媒介, 城市的发展, 需要借助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渗透力, 多角度、多层面地将荥阳的城市品牌信息进行对外传递。一是做好“请进来”战略。二是瞄准高端媒体, 吸引新闻媒体前来主动报道, 逐渐提高城市形象知名度及美誉度, 打造城市形象品牌。三是制作反映荥阳历史文化的专题片、纪录片、电视剧等, 达到形象宣传的目的。四是加强电视台、广播电台这些市内媒体的对外宣传力度, 积极主动地宣传荥阳形象。

2、用好网络等新兴媒体, 加强政府危机公关能力

用好网络等新兴媒体, 一是要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加强政府危机公关能力。二是要建好外宣网站, 充分发挥互联网作为第四新闻媒体, 组织策划, 丰富网上宣传形式和手段, 努力把楚河汉界荥阳网建设成为荥阳新闻门户网站。

3、发挥外宣画册、形象广告等外宣品作用, 充分展示荥阳魅力

一是应以形象广告为主, 通过广告技巧, 对荥阳“中国象棋之都”、“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慈善之城”这三个城市品牌进行概括和加工, 提炼形象广告片, 以提升荥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邀请专家创作设计介绍荥阳的旅游宣传品, 三是举办象棋节会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四) 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服务质量

1、增强城市形象塑造意识, 加强政府对城市形象塑造的规划和管理

政府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加强对城市形象塑造的规划和管理, 把城市定位列入城市发展规划, 成立城市营销管理办公室, 统筹协调荥阳市的城市品牌及营销工作, 把城市看作一个大型企业来营销, 确定统一的形象识别系统, 确定统一的传播渠道。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形象的设计、管理和法律保护, 对城市的特色品牌, 如象棋之都、郑氏祖地、石榴之乡、诗歌之乡、阀门之乡、建筑机械之乡、丝绸之源等, 严格遵循专业规范, 予以注册保护和监测管理, 以充分体现城市品牌的特质和精神。

2、创新会展营销、节会赛事等营销载体, 让世界了解荥阳

一是举办有影响力的节会、赛事。荥阳市抓住楚河汉界在荥阳这一品牌优势, 举办中国象棋文化节、中国象棋文化论坛, 万人同场下象棋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等, 应创新出更多的营销载体, 不断扩大荥阳影响, 提高荥阳知名度。二是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既要注意学习对方城市建设、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 提高荥阳市的管理水平、发展质量。又要注重优势互补, 在互惠互利的交往中增强互知互信, 努力宣传自己, 了解对方, 搭建对外开放的桥梁。三是组织会展营销。荥阳市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 大力发展会展业。首先要积极培育知名产业的行业协会和专业的展览公司, 其次要加速会展营销的网络化。

3、加强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塑造城市良好的外感形象

城市的外感形象, 包括市容市貌、交通、能源、自然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城市建筑、旅游景观、城市规划、市场体系等, 体现着城市特点、城市功能和整体视觉的特点, 代表着城市的个性。塑造城市良好的外感形象:一是要搞好城市的规划, 建立城市特色规划机制。城市规划既要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整体可持续协调发展, 又要尊重自然, 突出文化, 符合市情, 体现特色。二是要做好城市建筑的设计。城市建筑文化蕴涵着城市的活力、魅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反映了城市精神状态。荥阳要打造“中国象棋之都”, 就可以在城市雕塑、游园设施等方面从象棋的角度去规划设计, 打造独具荥阳特色的“地标”。三是要加强城市的管理。加强城市管理, 要健全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 对城市管理职能的单位实行大部制, 对城市管理职能进行统一管理和综合开发, 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效能。

4、加强学习型、文明型等城市软件建设, 塑造城市精神形象

城市精神形象, 又称城市素质形象, 包括城市文化教育水平、管理者素质、政府机构法制观念、居民素质、文明礼貌、创新开拓精神、企业素质、服务质量以及城市治安状况等, 是城市“三个文明”建设成果有效性的必然反映。塑造城市精神形象, 重点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创建学习型城市。二是创建文明城市。三是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荥阳应重点发展乡村旅游, 重点打造经典文化、魅力生态、绿色休闲等精品景区, 高端策划打造古镇、温泉、露营地、滑雪等休闲旅游新项目, 全力打造郑州都市绿色“周末家园”。四是打造诚信城市。加强诚信城市建设, 政府部门应广泛推行承诺制, 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制, 简化办事程序, 提高办事效率。企业要坚决杜绝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坚持以诚兴业。金融机构应建立诚信档案, 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监管。强化市民的诚信意识, 规范市民的诚信行为。

摘要: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中小城市形象塑造也提到了重要议程。着重分析了中小城市形象塑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提出了形象塑造的思路与对策。

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探讨 篇10

城市的这种中心地位、创造功能, 决定了它对一定区域的影响、辐射、导引和示范作用。一定意义上某城市的文化形象反映和代表着其所在地域的文化形象, 决定着该地区文化形象的选择和走向。

1 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基本内涵

城市文化形象的基本内涵包括城市文化形象的概念、构成要素、指标、结构机制及操作体系。

所谓城市文化形象, 指一定城市以其外观建筑、公共设施、机关、学校、企业、商业、道路、交通、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秩序、治安状况、人际关系及内部的法律、制度、治理方式、价值观念、城市精神、生活、工作、行为方式等所形成的城市氛围, 作用于社会公众主观意识综合后所形成的基本印象。

构成城市文化形象的基本要素有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科技文化、城市自然文化、城市制度文化与城市精神文化, 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 它们构成了文化形象的物质基础与基本条件。

2 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中国地域辽阔, 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城市类型亦有很大差别。按城市在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所处不同的地位进行划分, 可分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和县级市。按市区非农业入口数量划分, 又可分为大、中、小三级城市。按城市职能划分, 还可分为综合性城市、经济性城市、金融城市、旅游城市、革命纪念地、边境城市等等。如果仅用几个要素、参数或标准是很难塑造合理的城市文化形象的, 必须要有一系列包括各方面有代表性的参数组成指标体系, 并用科学的建构方法, 才能够塑造出符合本地地理与历史、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城市文化形象, 要达到这一点, 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2.1 准确的把握城市性质定位

在城市文化形象设计时, 许多城市的管理者都把自己城市设计目标定在“国际化大都市”上, 其主观意图是要与世界接轨, 使自己所在城市尽早实现现代化。但由于脱离本地、本市实际、这个设计目标基本达不到。如前所述, 各个城市的规模、性质是不一样的, 历史、文化、传统、地理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都要当“国际大都市”或“国际化大都市”, 实际是不可能的。因为国际大都市不是自封的, 也不是通过形象设计和短时间的建设就能够建成的, 国际化大都市有其严格的客观标准。所以, 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时, 首先一个原则, 就是要正确地把握城市性质定位。

把握城市性质定位, 就是要依据城市的地理、历史传统、资源条件, 确定城市的文化形象基调。比如: (1)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可以把自己的文化形象定位于国际大都市, 向东京、纽约看齐, 按照自已的民族风格, 城市传统, 现代化标准, 设计未来城市的国际大都市形象。 (2) 有些城市可以把自己定位于像佛罗伦萨那样的国际名城, 如西安、南京、洛阳等。 (3) 有些城市可以把自己定位干象威尼斯那样的国际旅游城市。如苏州、无锡、桂林、杭州等。 (4) 有些城市可以把自己定位于区域性大城市。如沈阳、长沙、武汉、成都、兰州等。 (5) 有些城市可以把自已定位于滨海边境城市。如大连、青岛、丹东等。 (6) 有些城市可以把自己定位于特色工业城市。如鞍山、抚顺、石堰、攀枝花等。总之, 还可以依据各城市的历史传统、地域特点, 找准城市定位, 这样设计城市文化形象就有了参照标准。

2.2 把握城市文化形象设计的现代化标准

无论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城市定位, 在进行文化形象设计时, 都要按照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的标准进行设计、改造或发展。要悉心搜集、掌握和研究现代化城市的功能经验, 避开其发展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 不走弯路。要有战略眼光, 现代化意识, 条件不具备, 可以先设计、规划, 但不能仓促上马, 随意乱建。建筑物是现代化城市文化形象的主要构件, 设计时要做好总体规划布局, 建筑的式样根据城市特点, 在基本风格的基础上百花齐放、造型各异。现代化的设计还要求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树木、绿地、色彩、铺地的图案, 道路的景观, 加上合理的用地布局、便捷的交通路线和便利的生活、文化设施, 这些都是必须坚持的基本标准。

2.3 保持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色

个性是城市形象塑造的生命, 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生命力。无论哪类城市, 之所以能够被人们区分开, 就在于它自身的特点。每一座城市或长、或短、或大、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 这就需要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时充分把握这一传统、风格和特色。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当年在设计这座城市时, 沙俄吸取了花园城市的成果, 学习巴黎的圆形广场和辐射道路, 计划将大连建成远东的自由商港城。这样, 大连的城市文化形象就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城市的欧式海滨城市基本景观。大连市政府在塑造大连城市文化形象时充分考虑到这个地方个性特色, 发挥大连自然环境的优势, 整理大连建筑的历史遗留, 从中吸取、借鉴、提炼、简化、抽象、隐喻利用有价值的部分运用到新建筑的设计中去。推倒公园围墙, 把绿地、公园与市区连结起来, 栽植鲜花、绿地, 有效地保持了大连的传统地域文化风格, 体现出了大连海滨城市的个性文化特点。

2.4 必须要有一流的公共文化空间

无论是哪类城市, 要挤身于现代化的行列, 公共文化设施是必须要有的, 而且在水平上必须是世界一流水准的。要在规划、设计上给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影剧院、文化宫、体育场、青少年文化宫、会议中心、学术交流中心、音乐厅、现代科学文化中心、娱乐城、公共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以位置。一时资金不多, 宁可暂时不建, 待到资金到位时, 就建一座象样一座。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绝不能搞同水平的复制。有了一流的公共文化设施, 还得培养一流的管理与技术人员。只有这样, 公共文化设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塑造城市浓郁的文化氛围。

2.5 要有自己地方、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化节

塑造现代化城市文化形象, 除了硬环境建设, 还必须要有软文化空间。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等构成的城市文化空间, 属于静态的外观文化空间结构。这种静态的文化空间还要有活动于其中的动态文化空间相配合, 除了城市人民的工作学习、休闲活动以外, 应有属于本城市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这是一个城市文化形象的精神、风情的动态体现和象征。象金华市的“火腿文化节”、维坊的“风筝节”、大连“服装节”、沈阳“秧歌节”等等已造成了一定的文化影响, 体现了这些城市一个方面的文化形象。对文化节的设计, 一定要从本城市特色出发, 一定要有历史传统, 不能人为的制造。只有同时有群众基础的、有历史传统的、民族、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 才是有生命力的, 才会有感人的文化节庆气氛。如彝、白、傈僳、纳西、拉枯等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

3 结语

现代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不仅仅是系统设计, 更在于形象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发动全民参与, 开展全面工作, 并借助多种活动和传媒的力量, 全面构筑城市独具特色的良好形象。城市精神的设计与培育, 应与城市形象的设计与建设同步进行, 需要经过市民广泛讨论, 有关部门对城市文化资源深人调查, 建立专门班子结合城市形象定位和在对传统文化特色、区域文化特色确认的基础上, 精心开掘、提炼、策划和提出, 这样逐步形成城市人们的共识, 真正成为带有强烈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城市文化个性, 形成能够凝聚人心, 鼓舞斗志, 催人向上的强大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涂在齐.试论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塑造[J].理论月刊, 1998, (2) .

城市形象塑造雕塑艺术 篇11

摘要:城市形象是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随着城市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形象的规划控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大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特色鲜明的苍山洱海的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聚居、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特色,而作为现代城市功能聚集的下关镇区,却面临着城市形象失控、风貌特色缺失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城市形象与城市设计的内在空间关联,以大理市下关镇为例,通过引导城市总体风貌形象、梳理城市外部界面、构筑内部空间体系、建立文化识别体系几个方面构建城市形象的控制体系。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形象控制体系;大理下关镇

1.城市形象与城市设计

1.1城市形象的概念和内涵

关于城市形象的定义很多,城市形象的内涵涉及一个城市的历史沿革、自然风貌、文化遗产、精神传承、都市文明、经济基础、市民素质、城市风尚等等,也涉及城市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模式、生活质量等,是城市内在气质神韵的外在体现。对城市形象内涵的界定,国内规划领域较常见的是引入CIS理论层面的介绍,即城市的理念形象、视觉形象、行为形象。城市理念形象主要指城市的精神理念;城市视觉形象主要指城市的外在形象;城市行为形象主要指城市行为规范。本文所探讨的城市形象主要为城市的视觉形象,即通过视觉的语言传播建立的静态的、具体化的、视觉化的识别符号,通过城市空间载体,将城市理念、文化特征、城市精神面貌、城市定位等转化为具体的符号。

1.2 城市视觉形象与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审美在城市建设上的思想实践,古已有之,可以说从城市诞生开始,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一直走到今天;城市设计的整体目标与本质特征,重在建构城市空间特色及对城市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的时空表达。城市设计与城市视觉形象的表达密切相关,它引导城市空间重合理有序的发展的同时,将城镇历史文化、精神气质通过外在的视觉形象表达出来。因此,城市视觉形象的建构,在价值取向与操作方法上与城市设计的本质特征产生了内在的空间契合。

在规划体系的构成中,城市形象规划是一种典型的探究型非法定规划,其作用是为法定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基础,其形式与地位与城市设计最为类同,形象规划具有系统的综合特点,而城市设计则更多的是发挥其对于空间结构引导的渠道作用。形象规划能够从宏观上明确城市设计在不同层面规划编制的意图,并通过与城市设计的互动,形成更加明确的规划意图。

2 基于城市设计的城市形象体系思考

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城市空间形象控制引导而言,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的风貌形象控制、自然山水界面、人工形态格局、建成区的风貌、环境景观等。具体到城市形象而言,其控制体系的体现可以通过城市总体风貌形象、外部界面形象、城市内部空间系统和城市文化内涵的表达来体现。

城市总体风貌形象是城市像外界呈现的总体印象。城市外部界面是城市形象的脸,通过城市与其所一村的山水的空间关系展示城市作为人工环境的外部形态。城市内部空间系统是城市的骨架,通过三维的空间系统承载表达城市形象的物质载体。城市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通过对城市文化的注入使物化城市空间承载精神内涵。

3下关镇现状城市形象评价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瑰丽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苍山、洱海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观,下关镇是大理市的中心城区。近些年来,随着西部大开的深入推进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大理市城市规模不扩大,旧城更新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快速的城市建设导致了大理市原有的城市特色不断褪色。

下关城区现状城市风貌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城市特色缺失:城市形象对城市气质与精神表达不足,未能充分反映民族与地域特点,对城市文化的隐含效益发挥不足。

2.山水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大理拥有苍山洱海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然而下关镇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对景观资源造成的过度利用,城市开发侵蚀了自然山水界面,使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正在迅速的去独特性。

3.内部空间形象的系统性不足:下关镇中心形象不突出,缺乏公共空与轴带联系。城市空间的迅速蔓延造成用地混杂,主要道路、河流两侧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市政设施用地交错;城市建筑高度分区不明确,整体空间架构不突出,各高度建筑空间布局混乱。新建高层以自我为中心,未能充分考虑城市建筑协调、统一性,对城市风貌造成破坏。

4城市形象控制体系构建

城市形象控制体系基于城市设计的空间体系,包含城市总体风貌形象、城市外部界面形象、城市内部空间体系、形象文化识别体系四个方面。

4.1城市总体风貌形象引导

4.1.1提炼城市形象定位

城市的形象定位是城市的灵魂与原动力,是对城市总体形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出定位,确定城市对社会独特的贡献点,并依此提炼出城市的发展理念。下关镇是大理市现代城市功能的主要聚集区,是滇西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域,以功能和职责为引领,结合山水资源禀赋研究,确定下关镇城市形象定位为“现代高原滨湖城市”,可体验的湖滨城市,可游憩的花园城市,可持续的山地生态城市,可感知的幸福城市。

4.1.2确定城市风貌分区

根据自然山水格局、主导功能、现状空间特性和文化特征,将镇区划分为不同的风貌分区,每个分区都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特征,对城市形象体系的要素控制亦是基于各个分区特色而各有侧重。

图 城市形象空间结构 图 城市风貌分区

4.2 控制城市外部界面形象

城市外部界面主要体现在城市与周边自然山水的空间分隔与联系,规划重点控制山体界面、湖湾界面,体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对话。

对山体界面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控制山体的边界、保护山峰标志点、保护山体山脊线、保证山体生态基底的规模与范围、控制临山建筑高度几个方面。通过对山脊线绿化连续性的保护,禁止开挖、切坡、填方等破坏山脊线的建设行为,保持苍山面向洱海的山体生态界面的通透,突出山体入城及环城环海特色。

对湖湾界面的控制旨在建立以洱海为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间形象,体现洱海湖湾价值。通过引导城市公共活动从城区内部逐步向湖滨延伸,形成湖滨公共活动带;留足城与湖的缓冲地带,打通山湖绿脉,实现山城水相融贯通。同时通过对湖滨沿岸开发建设的控制与引导,塑造风格和谐的城市空间和有序的城市天际轮廓线,提高主要景观节点的亲水性,打造多样化的水岸空间。

临汾市城市形象塑造问题研究 篇12

1 用雕刻大型雕塑的方式展现临汾市的历史文化

临汾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不可胜数的山川名胜。有反映旧石器中期人类文化的丁村遗址;四千多年前, 又因古帝王尧在此建都, 人们把临汾称为华夏第一都;除此之外, 还有道教圣地姑射仙洞、侯马晋国遗址等等。但令人遗憾的是, 始终没有出现令人深刻印象并能反映临汾城市形象的大型雕塑, 来直接表现城市文化形象, 体现城市的悠久历史。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城市几乎都有反映其城市文化的大型雕塑。如纽约的“自由女神”、丹麦的“美人鱼”、新加坡的“鱼尾狮”等。可见, 一座成功的雕塑就像是城市的文化名片。对于临汾市大型雕塑的塑造问题, 我们可以建立尧帝塑像。尧帝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始祖, 尧文化标志着华夏文明的孕育形成时期, 如果以“尧帝”作为临汾的代表雕塑, 是以最低的成本、最快速的方法、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反映临汾城市风貌与文化内涵的最好选择。

2 确定标志性建筑

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对于传播城市形象极为重要, 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 比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伦敦的大笨本, 北京的天安门等。那么, 临汾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呢?华门、鼓楼, 尧庙, 还是铁佛寺?一些相关的调查报告表明, 华门、鼓楼、尧庙均被看作是临汾市的标志性建筑。为大幅度提高临汾城市形象, 可以考虑放弃鼓楼、尧庙, 把华门定为临汾唯一的标志性建筑。在城市的形象传播上, 华门的雄伟高大更具有震撼力和美誉度, 更能深入人心。

3 对临汾市的主干道、商业街进行适当改建

近年来,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临汾市的城区建设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原有的道路宽度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甚至逐步变为限制城市发展的因素, 所以必须扩建城市主干道, 如鼓楼街、平阳街、迎春街等。若以道路的美观、形象等因素综合考虑, 分别在道路两旁逐年加种一些花期、绿期长的数种, 逐步改变临汾以病虫害多的果树作为行道树的形象。

4 用精致广告栏、海报直接展示临汾的历史文化与旅游景点

临汾山河秀丽, 大自然孕育了许多的山川名胜, 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吉县壶口瀑布, 我国著名的明代迁民遗证洪洞大槐树, 反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中期人类文化的丁村遗址, 中外闻名的侯马晋国遗址等。若进行大力宣传, 不仅能提升临汾市的城市文化形象, 还可以直接带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在临汾市的一些节点, 如火车站、汽车站、重要十字路口、广场, 设有精致的广告栏、宣传海报, 这些既可展示临汾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点, 本身还是一种对环境的点缀。

5 对临汾市的一些重要节点进行适当改建

5.1 火车站、汽车站

作为交通枢纽的火车站、汽车站, 是城市对外联系的最好门户, 能够很好地展现城市的物质文化。近年来随着临汾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上升。火车站和汽车站的原有造型设计和内部设施均已显得简陋且缺乏美意, 使初来临汾的外来人员对临汾城市印象大打折扣。为此, 我们应对火车站、汽车站这些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适当改建, 重新规划停车场, 改善车站附近的街区环境, 为其注入新鲜感, 旨在凝练城市的理念、文化和个性, 塑造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象。

5.2 广场

广场是城市道路枢纽, 是城市中人们进行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活动的空间, 如果在广场中布置显著建筑物, 往往能集中表现城市的文化形象。广场在体现城市建筑、文化这些显著特征的同时, 如再添加植物景观为特色, 更能体现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回归。

临汾市的主要广场有平阳广场和鼓楼广场, 在建设中都缺乏地域特色, 很难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形象吻合。平阳广场空间比例不协调, 建设中盲目求大, 实际因街道的分割, 供市民娱乐、休憩的空间却很小。

结合现状, 我们应合理布局广场, 美化广场景观, 改善整个广场的环境质量, 同时以广场为载体, 发展临汾市文化产业, 从而使广场成为展示临汾城市形象的窗口。

5.3 十字路口

针对临汾发展现状, 为有效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提高城市形象, 不仅要采取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 还应对十字路口进行局部工程改造。如增加车道数, 拓宽十字路口, 减少交通拥堵, 提高通行力等。

6 突出天人合一, 注重城市与环境的和谐

优美的城市环境是提升城市形象, 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 临汾市的城市环境质量已有所改善, 但城市化过程带来的环境污染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不容忽视。为此, 在城市规划中, 加强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 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应用在城市规划中, 重点分析城市化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 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建设优美的城市环境, 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

摘要:城市形象塑造能直接表现城市的文化水平, 体现城市的悠久历史, 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发展水平。针对临汾市城市形象塑造的现状, 提出若干问题, 并对临汾市城市形象塑造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市形象塑造,现状,对策,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下一篇:提高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