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问题(共12篇)
城市形象问题 篇1
当前, 停车设施作为城市建筑的一部分, 其空间规划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精神面貌, 是一个关系到城市形象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家庭汽车价格大幅度降低, 另外, 由于国家大力发展小车的政策导向, 小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已成为现实。那么急剧增长的小汽车数量与发展之后的城市停车位的数目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将使大城市中停车难的问题更加突出。由此可见, 停车难的问题将成为今后城市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的“瓶颈”。
我国停车设施在空间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 与人们潜在的对公共空间的高品质追求不相适应。如今, 迎接08奥运的首都北京正准备以全新的面貌与最佳的城市形象展示世人, 要改变停车难的状况, 协调好停车公共空间功能与停车功能, 停车设施从空间规划方面着手的工作刻不容缓, 势在必行。
1停车需求预测的必要性
纵观我国的停车场的建设, 由于在城市文化的认识上及价值观点的定位上存在着很多不足, 导致停车设施的空间规划与建设的滞后, 基本都是被动的增加停车位来满足停车需求的增加, 而不是以停车需求控制用地, 以停车位的供给控制交通量, 只是一味地被动建设, 缺乏前瞻性的主动引导。因此, 理性而有远见的停车场规划对城市停车与城市发展是意义重大的。“停车需求预测是城市停车场规划的重要内容, 是确定停车场发展规划的依据, 也是制定停车场设施建设方案及停车场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进行停车需求预测要求对停车系统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 掌握其发展的内在规律, 并运用科学方法正确预测停车需求的发展前途, 然后据此对停车场规划与管理做出详细周密的安排。停车需求是伴随着交通出行而产生的, 是交通出行过程中的一种从属性需求, 停车需求的发展与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状况、中心商业区的面积和吸引强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尤其是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停车者出行特征这三个因素对一个城市总的停车需求以及各分区的停车需求预测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停产需求预测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建立它们与停车需求的关系得到未来的停车需求。
城市静态交通主要表现为城市停车问题。停车场的规划与布局总的说来就是在整个北京城规划区域内:
①根据北京不同规划区域的特性和要求合理选择停车设施的位置布局;
②选择各规划停车场的合理建造型式, 对各停车场的出入口位置和长度进行设计, 分析相关情况下的交通影响;
③给出各规划停车场的泊位规模和数量;
④给出各选址方案的综合评价, 保证停车场的建设既能满足近期需求, 又能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2停车设施布置的基本原则
(1) 因地制宜结合城市地段、地貌、现实状况等来选择合理的停车方式;
(2) 注重综合效益, 停车方式的选择、停车场的布置应从其直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间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可持续性等方面来衡量;
(3) 在我国当前的状况下, 停车场地的布局要尽可能的与停车需求相适应, 按照一定的停车场停车位指标来建设停车空间;
(4) 合理布置与选址, 使停车步距控制在服务半径为300 m的合理范围之内。
3北京城市停车方式分析
见下页
4加强停车诱导设施的完善及其使用的普及性
“方向是比速度更重要的因素”——对于如何做好城市停车以提高城市的空间形象, 我认为除了采取停车方式的多样话和系统化之外, 城市停车诱导系统的构建与实施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据驾车者的行为统计显示, 中心城区路边停车场方便程度高于路外停车场, 路边停车场使用者步行距离在通常情况下要小于路外停车场。首选路外地面停车场者过半, 首选停车场熟悉程度影响停放选择, 首选停车场最关注距目的地距离, 停车后步行距离忍受值上限200 m, 对于停车后步行距离超过200 m的停车场, 人们一般不将其列入考虑范围而直接实行路内停车。现今, 城市停车位不足造成城市车辆不考虑道路宽度及其容量, 多数选择路内停放, 虽说有某些停车场的停车泊位供不应求, 但仍出现部分停车场库使用率极低, 泊位空闲严重。路边停车带的设置较少考虑周围地区路外车位的供给状况, 未能与路外停车场的布局相结合。由于路边合法停车位比例过高, 客观上造成路外公共停车位的大量闲置。停车空间本来就少, 又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从而使得城市交通空间秩序性进一步恶化, 严重影响交通运行效率和城市空间形象。
城市停车诱导系统作为ITS (智能交通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欧美等交通发达国家已经有广泛的应用。在我国,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 城市汽车拥有量急剧上升, 停车难的问题日趋浮出水面。特别是北京城市的CBD地区, 停车情况存在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这已经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增加停车场数量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普遍做法。通过导入智能停车诱导系统, 城市CBD地区的交通会明显改善, 停车难的问题将迎刃而解。针对CBD地区停车难的情况, 结合实际资源情况, 利用现代通信技术, 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个系统从根本上整合了分散的停车场资源, 使之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达到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 通过解决CBD地区的交通混乱问题, 提高北京城市的整体形象, 为创建高效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打下基础。
5城市停车规划应结合城市空间形象的提升而进行
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停车规划都是被动地增加停车位的数量来满足停车需求的增加, 常常导致停车设施的空间规划与建设的滞后。不少停车场在设计时仅仅考虑车辆停放的功能, 公共设施、景观以及文化娱乐和商业形式等未能配套发展, 从而忽视了停车场的景观形象及其对人的心理影响, 致使停车场不能发挥同时作为公共空间的功效。无序、不文明的停车现象同北京这个现代化城市的定位极不协调;而机械性地根据停车需要来随机建设城市硬质化的停车场地也是大大地降低了城市的品位。
目前, 我国很大一部分停车场都是由灰黑色的水泥或沥青地面加上几根简单的白色线条所组成, 在景观方面的考虑往往仅侧重于构造“硬质景观”。 从形象风格上看, 我们停车设施缺乏个性特色, 互相照搬模仿, 很少有鲜明、独具一格的作品。对于各类缸砖、花岗岩、石料、不锈钢等硬质材料, 给人以很生硬的感觉, 因此, 在北京市的停车规划中应揉入诸如绿地、草皮、林木花卉、河地水体雕塑等充满生机活力的“软质景观”;在空间规模、宏观布局、交通组织等方面也应该妥善规划, 体现规划的可持续性与思想的前瞻性, 尽可能让旅客一下车即看到一副环境优美、景致宜人的景象, 防止造成停车场内车辆拥挤, 秩序紊乱等问题。这样, 旅客便会受到北京市城市环境积极、乐观、以人为本等积极作用的影响。
6结语
目前北京市停车空间的建设在国际大城市中尚处于较低水平。因此, 对当前北京市停车问题而言, 开辟停车空间, 确保基本停车需求得以满足是当务之急的;然而, 我们的要求远不仅如此, 我们提倡停车规划的前瞻性与空间的可持性发展;另外, 注重结合北京市城市形象进行停车场风格与特色的规划, 这是我们更高层次的追求。
摘要:根据我国停车设施在空间规划方面存在的共性, 探讨北京城市停车问题与人们对空间高品质的追求不相适应的现状, 提出北京城市停车规划中应结合停车需求预测, 遵循一定的停车场规划原则, 因地制宜, 采取最人性化、最益于城市发展的停车方式与停车管理手段, 加强停车诱导设施等智能系统的完善。最后, 北京城市停车系统规划应该结合北京市城市空间形象的提升而进行。
关键词:城市停车,停车需求预测,交通,停车诱导系统,城市空间形象
参考文献
[1]关宏志中心商业区停车设施开发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城市规划.2000 12
[2]吴涛, 晏克非.停车行为研究[A]畅达新世纪的城市交通———99上海国际城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同济大学出版社
[3]停车行为的调查与数据分析.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
城市形象问题 篇2
作 者: 崔燕高二(5)班
指导教师:翟军宣城中学
我的家乡宣城东邻江浙,西连九华,南倚黄山,北通长江,是安徽的东南门户。这里公路四通八达,物产丰饶。近年来宣城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宣城城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却一直都没有得到改善。
1995年10月,原宣州市政府因原莲西垃圾堆放场周边群众矛盾激化,城区垃圾无处可倒,为解决垃圾出路之急需,在南郊夏渡林场境内选址建设了夏渡垃圾处理场,工程投资200余万元,原设计采用堆肥和焚烧方法综合处理城区生活垃圾,但由于时间紧,工程上马前的可行性论证不足,科研不尽完善,处理工艺和技术不成熟,加之处理成本高,该处理场建成后一直未能按设计工艺正常运行。因此,宣州区几年来只能在夏渡厂址采用填埋法处理现有的城市生活垃圾。该处理场原征地10亩,为保证垃圾填埋的需要,现已扩大到50亩,目前也已基本填满,如继续扩大填埋范围,将会使污染范围扩大而无法控制。
目前宣州区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是:垃圾处理场的建设与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能配套,垃圾处理只是采取自然堆放的简易填埋;城区中转站短缺,垃圾转运车辆不足,处理设备老化;填埋场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对填埋场下游村庄的污染赔偿逐年增加,虽通过
打井、引水、修筑截污坝等工程的建设,以解决村民饮用水和控制污染,但不彻底,垃圾填埋场附近居民的生活已经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干扰。城市垃圾处理不当会带来以下危害;
(1)垃圾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释放,严重污染了大气和城市的生活环境。
(2)严重污染水体。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形成有机物质,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为一体的污染源,雨水淋入产生的渗滤液必然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3)生物性污染。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同时垃圾往往是蚊、蝇、蟑螂和老鼠的孳生地,这些必然危害着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
(4)侵占大量土地。据初步调查,2003 年全国 668 座城市中已有 2/3 被垃圾带所包围全国垃圾存占地累计 80 万亩。
(5)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随着城市中有机物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只采用简单覆盖易造成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易燃易爆。
城市垃圾如不妥善处理不仅会影响当地的环境和卫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有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更会损坏城市的形象。因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有效地分类回收垃圾。
将垃圾箱分成“可回收物”和“废弃物”两面。并对可回收物和废弃物的分类进行普及。如: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
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等。具体的如:加大相关的宣传。在学校,社区内的进行相关主题的讲座,普及分类知识。并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进行全方位,宽领域的宣传,让广大市民了解如何将垃圾分类,以及将垃圾分类所带来的好处。从而使市民可以自觉的对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另外,政府应鼓励垃圾回收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对纸张,电池等回收再生产的企业,给与税收的优惠和政策上的倾斜,鼓励其扩大生产规模。企业可将果皮,食品残渣等有机物进行集中处理,将其转化为肥料支持农业的发展。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回收垃圾不但美化环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垃圾。
二、焚烧
焚烧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大型的配备有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的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由于顺应了回收能源的要求,正逐渐上升为焚烧处理的主流。目前国外工业发达国家主要致力于改进原有的各种焚烧装置及开发新型焚烧炉,使之朝着高效、节能、低造价、低污染的方向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深圳、乐山等城市建设垃圾焚烧厂的成功,也为我市应用焚烧技术提供了经验;沈阳、鞍山等城市对医院垃圾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焚烧,也走出了特种垃圾处理的新路
三、垃圾发电
垃圾发电是把各种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其中:一是对燃烧值较高的进行高温焚烧(也彻底消灭了病源性生物和腐蚀性有机要
物),在高温焚烧(产生的烟雾经过处理)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气,推动涡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二是对不能燃烧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厌氧处理,最后干燥脱硫,产生一种气体叫甲烷,也叫沼气。再经燃烧,把热能转化为蒸气,推动涡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采用新型气熔炉,将炉温升到500℃,发电效率也由过去的一般10%提高为25%左右,有毒废气排放量降为0.5%以内,低于国际规定标准。当然,现在垃圾发电的成本仍然比传统的火力发电高。专家认为,随着垃圾回收、处理、运输、综合利用等各环节技术不断发展,工艺日益科学先进,垃圾发电方式很有可能会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技术之一。从长远效益和综合指标看,将优于传统的电力生产。我国的垃圾发电刚刚起步,但前景乐观。
其优点是:
(1)处理垃圾范围广泛 能够处理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医院垃圾废弃物、废弃橡胶轮胎等。
(2)燃烧热效率高 正常燃烧热效率80%以上,即使水份很大的生活垃圾,燃烧热效率也在70%以上。
(3)运行维护费用低 由于采用了许多特殊的设计以及较高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因此运行人员少(包括除灰渣人员在内一台炉仅需两人),维护工作量也较少。
城市形象问题 篇3
第一种叫防御说。《吴越春秋》一书有这样的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城以墙为界,有内城、外城的区别。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城里住着皇帝高官,外城里住着平民百姓。
第二种叫集市说。这种说法把“市”字看得重,它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手里有了多余的农产品、畜产品,需要有集市进行交换。进行交换的地方逐渐固定了,聚集的人多了,就有了市,后来就建起了城。
第三种叫社会分工说。这种说法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一个民族内部出现了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专门从事农业。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人需要有个地方集中起来,进行生产、交换。
问题:你能解释城市是怎么起源的吗?
探究:(1)城市的出现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这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劳动分工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2)材料中的三种说法都能成立。第一种防御说强调的是军事,建筑城郭的目的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第二种集市说是从经济意义上讲城市的起源,有的认为城市是长距离贸易的产物,有的认为城市起源于集中了内部交换过程的区域中心。总之,由于市场贸易引起的高度集中才兴起城市。第三种社会分工说,强调社会分工,所以有了农业的分工和商品交换才有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总结:城市是我们的祖先在生产、生活中,根据需要,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不断创造建设起来的。后来,随着历史发展,城与市的功能及作用越来越大,城市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如今,城市终于成了“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并且日益发展成为“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材料2:网易2005年3月11日转载《国际金融报》称:最近不少专家认为,尽管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还比较低,但是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排头兵,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作为世界第六城市群将出现“逆城市化”。为了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上海市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后,目前已经达到了可以走“逆城市化”的阶段。
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长三角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探究: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高,大城市地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而乡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
(2)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达到了现代人们生活的要求。
(3)高速公路、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出现,家庭汽车的逐渐普及和交通、通讯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和郊区之间的距离。
(4)城市产业由于地租的不断上扬,也不断迁往郊区或其它地区。同时城市中心房价很贵,人们就迁移到房价比较便宜的郊区。
材料3:按照国际惯例,国家城市人口达到60%,那么从城乡人口构成上可以认为是达到了现代化指标。我国“十一五”期间就是要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建设。城市化将使中国的多数人改变自己的生存地和生存方式,所以今后居民的主要生活地是城市,不是农村。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能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职业和就业形势呢?他们过去会种地,他们到城里来,年龄大一些的人会不会打工来维持生存?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怎么样来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问题:快速的城市化会产生哪些三农问题?
探究: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快速的城市化将会产生的主要三农问题有以下几种。
(1)土地问题。城市化过程就是郊区变成城市,农业用地变成城市用地的过程,所以城市化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怎样处理农村土地问题。例如,占用农民土地怎么来补偿,农民失去土地后还能不能有一个比较有保障的生活。
(2)产业(就业)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农业用地变成城市用地的过程,“农民”将变成“工人”,由从事第一产业转变成从事二、三产业,能否适应现代化的这种职业和就业形势,收入和生活是否稳定。
(3)移民与本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本城传统市民与农民工的关系,这是和谐问题面临的最大挑战、最大困难。
基于城市更新的城市转型问题研究 篇4
一、城市转型的概念和内涵
(一) 城市经济转型
早期的学者认为城市转型就是城市的经济转型, 对于城市转型的研究也是从经济转型的角度进行的, 主题分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城市发展问题。这个阶段的城市转型问题, 实际上是对经济体制转型的研究, 将城市发展的机制变化放在重要位置。
(二) 城市危机转型
有的学者认为, 城市转型是就资源性城市的转型, 这种观念本质上是将城市转型问题定义为了危机转型。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上, 国内外都将解决资源型城市遇到的问题作为主要目标, 但是, 我国与其他国家研究的侧重点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国外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城市转型政策、社会互动、社区归属感、城市发展周期、人口结构等方面, 而我国的研究视角比较宏观, 主要研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方向、形成机理和空间优化等方面。
(三) 生产方式的转变
有的学者认为, 城市转型实际上就是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 认为城市转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不仅包括经济体制的转变, 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生产方式的转变。还有的学者城市转型看做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的转变, 这种转变主要包括由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向生态城市的转变, 以及有低层次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高层次发展模式的转变。
(四) 综合转型
近几年来,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资源和环境面临着较大压力, 新一轮的城市转型开始展开, 城市转型也有了新的含义, 学者认为城市转型是多方面、多领域和多层次的转型, 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在一定的发展时期之后, 城市发展将会由产业结构的转型逐步发展成为社会、文化、经济、城市建设等多方面转型的需要。
二、影响城市转型的因素
影响城市转型的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大方面。城市创新与城市转型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无论是城市功能的完善, 还是摆脱对资源的依赖, 都要通过创新来实现。政治因素在城市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转型带有鲜明的政治特性, 政治领导和改革观念对城市转型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 政治要发挥好宏观管理职责, 在城市转型过程中起到引导和帮助作用。城市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导产业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的发展脚步也逐步加快, 但是随着主导产业的衰退, 城市的发展停滞不前, 因此, 要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城市的进一步转型和发展, 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城市转型分为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两个方面, 要建立和完善中产阶级崛起、产业转型和制度创新体系, 为城市转型提供支撑和保障, 实现城市的顺利转型。
影响城市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模式的转变;第二, 弹性积累机制和专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第三, 资本在全球扩张速度的加快;第四,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全球化力量、市场取向的制度转型和城乡迁移是城市转型的主要动力。
三、城市转型的模式
相关学者对城市转型的模式进行了研究, 认为城市转型模式主要包括危机转型、政府转型和整合转型三种类型。其中, 危机转型指的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经济衰退型城市的转型;政府转型指的是全球化趋势下的城市转型, 在这种转型模式下, 政府要从制度、观念和实际行动出发, 使政府的决断力、适应力和执行力得到提升。整合转型指的是将城市整合融入全球区域分工, 能够有效防止城市边缘化现象的产生。
从经济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来说, 城市转型模式可以分为增长转型、制度转型和发展转型。增长转型指的是由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集约式增长模式的转变。制度转型指的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发展转型主要包括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
从转型侧重点的差异来说, 城市转型可以分为社会转型、经济转型、生态壮行三种模式, 其中, 社会转型包括文化、人口、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的转型。经济转型是促进城市产业进化的重要因素, 产业转型是经济转型的核心。
根据城市转型内容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制度转型、发展转型和空间转型三种模式, 城市制度转型和城市空间转型是城市发展转型的前提和条件, 城市发展转型则是本质和核心, 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四、城市转型的主要方向
近几年来, 我国城市发展迈入了整体转型的阶段, 然而, 各个城市的转型模式、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 因此, 城市转型的方向也是不同的。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 对城市转型的方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从单一城市外向化的角度出发, 对城市转型方向进行研究后发现, 目前我国的城市转型方向是从内向型城市向外向型城市、再向国际型城市转变的过程。国际型城市主要指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具有较强的调控和服务能力、在国际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国家地位较高的城市。国际型城市的形成是在外向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是外向型城市发展的产物。对于我国来说, 外向型城市不仅是我国城市发展的目标, 也是城市发展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 外向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不可逾越的城市发展阶段。
从产业结构转型的角度出发, 对城市转型的方向进行研究可以看出, 有些城市需要从制造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转变, 有些城市需要从资源型向加工制造型转变, 而有些城市需要向文化创意型转变。
从城市竞争的角度, 对城市转型方向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 城市转型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包括由人才竞争形式向模式竞争形式的转变, 从市场竞争形式向战略竞争城市的转变, 从权力竞争模式向规制竞争模式的转变, 从资源竞争模式向知识竞争模式的转变, 从对抗式竞争模式向合作性竞争模式的转变。
还有的学者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出发, 对城市的转型方向进行了分析, 认为城市转型的方向主要是从过物质化到减物质化、从传统要素到自然要素的变化、从关注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到关注自然生产率的变化。
对城市转型的最终目标进行研究时, 往往将城市转型集中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方面, 因此, 城市转型目标就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世界银行发布了从计划到市场的文件, 将转型的目标确定为能够提高生活水平的市场经济, 并且指出市场转型是对指导管理体制和行为规范机制的转型, 是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结合。
跨越式发展才是城市转型的主要目标, 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是城市转型的来源, 因此, 让城市摆脱发展困境才是城市转型的主要目标, 要通过城市转型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和发展, 培养新型主导产业, 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使城市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 我国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 新技术和能源的应用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我国开始进入城市转型的新时期。如何认清城市转型方向, 实现城市的顺利转型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 我国要对城市转型的概念和内涵有充分的了解, 明确推动城市转型的动力和影响因素, 并且掌握城市转型的主要发展方向, 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动城市转型目标的实现,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翠花, 刘鹏飞, 杨琨.基于城市更新的城市转型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 2011 (32)
[2]韩科峰.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研究综述[J].宁夏农林科技, 2012 (03)
[3]李彦军, 叶裕民.城市发展转型问题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 2012 (05)
[4]徐振强, 张帆, 姜雨晨.论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名城, 2014 (04)
城市物理环境问题 篇5
城规0801 章玲玲
200804130127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带来新的城市建设高潮的同时 ,也对城市的物理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通过分析物理环境损害的因素 ,探讨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城市物理环境
噪声污染
光污染
热污染
目前对城市物理环境研究比较多的集中于以下三方面:一是城市噪声的危害;二是光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三是城市热环境效应。
噪声污染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目前在发达国家空气污染、水污染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噪声污染改善不大。噪声污染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环境污染控制的主要问题。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
我国目前对城市居民影响最大的噪声是道路交通噪声,约占各类城市噪声的40 %。工业噪声范围约占城市面积的20 %。近年来,强噪声的污染范围有向郊区的小城镇扩散的趋势。噪声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可以使人听力衰退,引发多种疾病;同时,还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降低劳动生产率,另外对动物也有不良影响,且特强噪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也具有危害。
现今,我国商品住房大量建设,城市住宅声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城市住宅声环境污染主要表现有:①城市交通噪声日趋严重。②住宅墙体、楼板的隔声质量有下降的趋势。③住宅配套设备噪声有增多趋势。④居住区内环境噪声问题。还有居民室内家用电器直接造成室内噪声污染。家庭中家用电器的噪声对人们的危害越来越大。此外,多层住宅楼内,住户间生活噪声相互干扰,在我国是一个普遍问题。
噪声的传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传播途径包括反射、衍射等形式的声波行进过程。控制噪声的原理,就是在噪声到达耳膜之前采取多项措施,尽力减弱或降低声源的振动,或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掉;或设置障碍使声音全部或部分反射出去,以减弱噪声对耳膜的影响,从而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而降低城市环境噪声还是治本之道。在建筑物中,为了减小噪声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隔声和吸声。隔声就是将声源隔离,防止声源产生的噪声向室内传播。在马路两旁种树,对两侧住宅就可以起到隔声作用。在建筑物中将多层密实材料用多孔材料分隔而做成的夹层结构,也会起到很好的隔声效果。另外,建筑物周围的草坪、树木等也都是很好的吸声材料,所以我们种植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同时也防治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虽然噪音是世界四大公害之一,但它还是有用处的,如噪声除草、噪声诊病、噪音测温等,噪音还可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速度。
光污染
光污染问题最早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国际天文界提出,他们认为光污染是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发亮造成对天文观测的负面的影响。后来英美等国称之为“干扰光”,在日本则称为“光害”。一般认为,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从波长十纳米至一毫米的光辐射,即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
广义的光污染包括一些可能对人的视觉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事物,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书本纸张、墙面涂料的反光甚至是路边彩色广告的“光芒”亦可算在此列,光污染所包含的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多为由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司机的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的不适。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存在光污染。城市光污染意味着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都无法再用肉眼看见银河。光污染会导致能源浪费,并且对人的生理、心理健康产生破坏,如伤害眼睛、扰乱生物钟此外,过度的光污染,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且对交通安全、航空航天科学研究也会造成消极影响。光污染还会破坏植物体内的生物钟节律,有碍其生长,导致其茎或叶变色,甚至枯死;对植物花芽的形成造成影响,并会影响植物休眠和冬芽的形成。
光污染虽未被列入环境防治范畴,但它的危害显而易见,并在日益加重和蔓延。因此,人们在生活中应注意,防止各种光污染对健康的危害,避免过长时间接触污染。防治光污染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①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改善工厂照明条件等,以减少光污染的来源。
②对有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的场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③采用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是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人类离不开光,却适应昼夜交替、有明有暗的生活,休息需要暗一点的环境,工作需要足够的亮度,这才是遵从自然规律的生活。减少光污染并不难,它是最容易消灭的污染类型。就个人而言,仅在必要时使用照明,且选择遮光性能好的照明设备,就能有助于大幅减少人工白昼现象。我们头顶上方的点点繁星,不仅对天文学家而言是无价遗产,对全人类来说也是如此。热污染
热环境,是指与热有关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因素组成的一个物理条件的总体。在城市化地区聚居了大量的非农业人口,有高强度的经济活动,覆盖着特殊的下垫面,这些特征使空气中增加了许多有害的成分,也影响了城市气候。在城市环境中,考虑到传热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再加上水蒸汽的潜热输送,城市热环境是以空气温度和下垫面表面温度为核心,包括太阳辐射、人为产热以影响热量传输大气状况和下垫面状况共同组成的一个影响人及人类活动的物理系统。
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热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危害热环境的现象。城市热污染成因主要是温室效应、城市下垫面的改变和人为释热。若把人为排放的各种温室气体、臭氧层损耗物质、气溶胶颗粒物等所导致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这一特殊危害热环境的现象除外,常见的热污染有(1)因城市地区人口集中,建筑群、街道等代替了地面的天然覆盖层,工业生产排放热量,大量机动车行驶,大量空调排放热量而形成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农村的热岛效应;(2)因工业冷却水所造成的水体温度升高,使溶解氧减少,某些毒物毒性提高,鱼类不能繁殖或死亡,某些细菌繁殖,破坏水生生态环境进行而引起水质恶化的水体热污染。
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趋严重。环境热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大多是间接的。环境冷热变化首先冲击对温度敏感的生物,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然后以食物短缺,疫病流行等形式波及人类。危害的出现往往要滞后较长时间。
充分利用工业的余热,是减少热污染的最主要措施。利用水能、风能、地能、潮汐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即解决了污染物,又是防止和减少热污染的重要途径。另外,在城市加强绿化,统筹规划交通,控制使用空调,建筑物淡色化,公路铺设具透水性等都有助于减少热污染。
努力营造健康型的城市物理环境
城市写作与空间问题 篇6
对城市文学写作而言,空间问题始终是其潜在而巨大的焦虑的来源和症结所在。城市区别于乡土农村的重要方面表现在,它的空间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而这也就决定了城市文学具有某种内在焦虑的成分,这一焦虑随着现代性社会的到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日趋明显,已于有形无形中制约着城市文学写作的发展和流变,其在当今更是催生了城市文学中的一个亚种类,即所谓的“城市移民文学”的出现。
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不是一种自发演变的结果,它是在西方的船坚炮利的冲击下被迫展开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城市文学发展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它首先是在一种援中入西的框架里展开,民族救亡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传统与现代、落后与文明等二元对立的选择和思考重心,这样一来,城市文学的内在焦虑和身份认同问题实际上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作为支流或潜流若隐若现于城市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新感觉派和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海派,某种程度上成为其重要代表。1949年以来,这一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彼时,城市文学的内在焦虑常常以一种悖论的形式呈现,即,城市常常作为生产空间的象征,而被有意遮蔽其消费和娱乐功能,城市单一形象的背后显现的是对城市流动现代性的恐惧。这一状况至1980年代的改革文学和城市题材电影中仍有延续。对于彼时的文学/文化而言,为挣脱这一政治宰治下的城市文学写作,文化作为一种策略被提出,“文化塑城”因此也一度主导了城市文学写作的主流。文化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城市空间的代名词,诸如《废都》 (贾平凹)、《美食家》 《小贩世家》(陆文夫)、《寻找“画儿韩”》《烟壶》《那五》《话说陶然亭》(邓友梅)、《雕花烟斗》(冯骥才)、《钟鼓楼》(刘心武)、《裤裆巷风流记》(范小青)等等是其代表。
诚然,文化的出现,确实使得城市的政治气息日减,城市也似乎顯得底蕴深厚、气韵生动,但其本身所携带的浮躁凌厉的一面并未因此而消弭,它只是被有效遮蔽。一旦文化不再作为政治的“他者”出现,浮躁凌厉便随着90年代以来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而日益凸显,城市已然成为欲望的代名词,韩东、朱文的有关创作(诸如《我爱美元》、《美元硬过人民币》等等)是其典型代表。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城市文学写作成了全球化时代第三世界民族寓言的鲜明象征,韩东的《美元硬过人民币》和《中国情人》显现出来的正是这一民族寓言的演变过程。如果说《美元硬过人民币》表征的是第三世界落后国家的民族寓言的话,那么《中国情人》中北京这一意象所呈现的则是全球化时代同质性空间的象征。中国自90年代末而至于新世纪这十余年的巨大发展带来的是中国特殊性的消失,以至于自美国归来的主人公张朝晖在面对北京繁华的现实时,竟茫然不知所措以至于仓皇溃逃。随着欲望书写而来的,还有另一个问题,即欲望的内在匮乏问题。从欲望与城市间的错综关系来看,这一匮乏显示出来的,其实即城市空间身份认同的焦虑问题:欲望如潘多拉的魔盒,一旦被城市的刺激所开启,便再难收束。某些作家据此展开了思考,但他们并没有把这一欲望问题同城市空间的内在焦虑结合在一起,因此,他们的创作,比如说韩东的近作《欢乐而隐秘》(2015),只能从佛教之类精神层面的角度展开一厢情愿式的自救(自我救赎)救人的思考。
二
就城市文学写作同空间之间的关系而论,城市文学写作的关键与其说是城市的独特性表征,不如说城市空间所指涉的身份问题。但作家和评论家们却似乎倾向于第一个问题,他们总是在呼唤或强调城市文学的地域化或风俗化特征,似乎城市文学只有表现出了地方性,才是真正的城市文学。
须知,就城市文学而言,其之所以称之为城市文学,这里的规定性表现在,是以城市作为表现对象,还是体现在城市作为故事背景,也即发生于城市中的故事背景?换言之,城市在这里具有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此外,城市文学之为城市文学,还在于它同古代市民文学的区别。事实上,关于城市文学这一名称的由来,也确实是近现代才有的现象。在古代有的只是市民文学,诸如“三言”、“二拍”、《水浒传》《金瓶梅》和《红楼梦》等等。这里的区分比较明显。对市民文学而言,它强调的是以市民为表现对象和服务于市民的文学趣味,至于故事的背景,则是无关宏旨的,其可以是市井,也可以是山野。但对城市文学而言,空间却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也就是说,这是发生于城市而非乡村的故事的表象。我们常常不把建国后的工业题材小说视为城市文学(如孟繁华),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工业题材小说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城市文学写作,因为首先,它所反映的工业生产是一种现代化的工业大生产,是一种典型的城市现代性的产物。虽然说工业题材小说中很少涉及城市的消费功能,但它却明白无误地彰显出现代城市的工业生产的功能。这是现代城市区别于古代城市的地方,只不过,这样的城市写作中,城市的特征被简化成单一的面貌,有本质主义之嫌。城市的丰富性被刻意遮蔽。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否定城市写作的地域性或者风俗化倾向,而只是表明,城市写作的地域性必须融合进有关城市的身份认同当中,才能显示其现代意义。以京味小说为例,比如说《烟壶》《那五》,这些小说确实写得极富文化气息,北京味十足,但终究,这里的文化或者说北京味,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传统味,因此,这里的北京实际上也就充当了老中国或者说传统中国的象征。京味小说如不能彰显北京的现代性内涵,而只一味沉浸于怀旧式的猎奇搜古之中,这样的京味小说仍只是市民小说的现代翻版。这是在寻根文学浪潮影响下的城市文学写作。他们以文化为符号,其显现出来的是城市的“文化化”倾向。文化符号下的城市表象,其某种程度上表明的是身份认同的模糊和泛化。与之相反,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小说,以及诸如《一九三七年的爱情》《驰向黑夜的女人》(又名《很久以来》)等,显现出来的则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南京书写。叶兆言的南京书写,向来有极鲜明的地域意识。南京的衰败、繁荣,以及因之而生发出来的有关南京的文化乡愁,在叶兆言那里,始终都是在放在传统中国向近现代演变的进程中表现。同时,他也有意把南京置于北京和上海这样的时空中加以比较,所谓旧都新都、繁华落尽,有关南京的文化认同正是在这种历史时空的比较中粲然浮现。另外,像夏商的《东岸纪事》和张怡微的《你所不知道的夜晚》也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们所从事的有关上海的文化身份的建构,也是放在历史时空的交叉对比中逐次展开的。对于这些作家和作品而言,城市不仅是背景,更是人物性格塑造和命运转折的内在力量,它们有效地参与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塑造过程当中。或者说,在这些作品中,城市不仅是一种地域因素,它更是作为主人公性格和命运变迁的内在形塑因素存在。
nlc202309082000
三
就城市文学的空间现代性及其身份认同所引起的内在焦虑来看,它也催生出一种可以称之为“城市移民文学”的出现。城市移民文学的产生是伴随着现代都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并不意味着有了农民向城市的移民,或市民城市间的移民就会产生城市移民写作。城市移民文学并非一种题材上的城市移民写作,比如说像晚清的《海上花列传》(韩庆邦),虽涉及到空间流动和移民现象,但并不是城市移民文学。城市移民文学不仅仅指涉空间上的位移,它还涉及到一种内在的身份缺失或焦虑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城市移民写作是全球化时代的产物。全球化进程一方面造就了空间上的流动的频繁,城市的新移民频频出现,另一方面又制造出所谓的全球性空间和地方性空间,这一城市空间等级秩序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移民和及其“原住民”间的文化差异,有关城市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随之产生。
虽然说,这一城市移民写作还不是很明显,但它在当前文学创作的表征却不容小觑。就中国当前城市文学的写作中,王安忆可以称之为城市移民文学的代表,其作诸如《流水三十章》《富萍》《纪实与虚构》 《伤心太平洋》《遍地枭雄》 《启蒙时代》《匿名》等等皆此典型。另外,还有诸如文珍的以北京为背景的系列小说,如《第八日》《安翔路情事》等,徐則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西夏》和《耶路撒冷》,等等。以王安忆为例。随着共产党及其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王安忆实际上是作为新上海的主人的身份,同她父母一起进入上海的。但悖论的是,政治上的主人的身份,却并不必然带来文化上的上海主人公的形象。这在她的小说诸如《纪实与虚构》和《启蒙时代》中表现尤其明显。节假日,别的居民可以走亲访友,而像王安忆这样的南下干部家庭,却只能走访同志的家。这样一种错位,在特别敏感的王安忆及其主人公(如《流水三十章》)那里,则塑造了她们特别孤独的内心。她们犹如城市的陌生人的形象。这样来看《启蒙时代》就显得意味深长了,“文革”的爆发,简直就是那些南下干部子女的嘉年华。此前的岁月,他们作为上海人,往往只是一群特殊的风景,而被有意隔开。有供他们上学的名校,有他们经常出入的场所,但他们与长期以来形成的海派市民文化却是格格不入的,或者说他们想侧身其中而不得法,一个是政治新文化,一个是市民文化,虽然说政治占据了上海的上层,但作为影响更大且无时无处不在的市民文化却占据更广大的中下层,两者间已于无形中壁垒高筑。是“革命”以政治的激进而浪漫的姿态打破了这壁垒,他们借此机会也终得以进入其间并得以显示他们作为城市新主人的身份和存在。小说中,那些革命的后代经常出入于上海里弄老市民的弄堂,及其引起的风波,就是最为鲜明的表征。
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城市移民写作的出现是伴随着城市身份认同危机的出现而出现的,因此,身份认同危机带来的内在焦虑就成为城市移民写作的核心问题而被提出。这不仅仅是重构有关城市的身份认同的问题,它还是一种焦虑的表象问题。对于有些作家,如文珍和徐则臣,这一焦虑往往化作主人公文化性格的内在血肉,影响或塑造着主人公的情态行止,而对于有些作家,如王安忆,则是把这一焦虑直接化作她的创作的内驱力。因此,某种程度上她的创作就成为克服她的内在焦虑和身份认同危机的方式方法。比如说她的小说中最为温婉秀丽的《上种红菱下种藕》,只有把它放在同《纪实与虚构》的对比中,才能明白作者为什么要把小说的故事背景放在绍兴柯桥一带,同样,也只有从这一逻辑出发,才能理解作者会在其近作《匿名》中再一次有意无意地把她的主人公投放到浙江一带的深山老林。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浙江绍兴(柯桥)是王安忆在《纪实与虚构》中所苦苦追寻到的所谓故乡。对于作为无根之上海人的王安忆而言,故乡的有无并非无关紧要的事情,不然她也不会在花费冗长的篇幅完成了母系寻根的《纪实与虚构》之外,还要写作《伤心太平洋》去寻找父系之根。可以说,王安忆以她的创作,塑造出来的其实是一个处于焦虑和身份认同危机状态下的作者形象。或者反过来说,这一内在焦虑的作者形象,某种程度也使得她的小说创作格外多变而不稳定。她的创作至始至终都处于某种摇摆和实验的状态,她永远都是在探索,作品的风格一变再变,而这,恰恰也从另一方面表明作者的始终不得安宁。可以说,王安忆的写作集中了城市写作中的空间现代性的几乎所有问题,城市现代性的悖论一定程度上也就是王安忆的悖论。
作者简介:
徐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
城市交通问题与城市地下物流系统 篇7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地域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日趋庞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繁荣背后,诸多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城市交通问题更是让人体会深刻。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以后,我国城市交通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车变多了,路变宽了,人们出行的选择更多了。然而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城市居民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交通困难。
据专家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以小汽车为背景的城市交通问题将有一个大发展,并成为城市问题的第一号难题。如果不从政策、投资、建设、管理和规划上认真加以解决,必将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及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在享受交通带来的便利时,对此严峻形势一定也会有十分深刻的感受。那么,现代城市交通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首先,在城市交通自身发展、规划与布局上,存在一系列问题。○1城市交通流量增长迅速,道路设施的建设滞后;○2以小汽车为主的私人交通发展迅猛,公共交通发展缓慢;○3城市路网规划缺乏前瞻性,布局比较混乱,比如武汉市的轻轨建设,路线选择以及运营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4城市道路枢纽建设的重视程度低,客货流的连接以及交通方式转换的能力较低;○5由于前面的诸多原因,也导致城市公共交通结构单一,混合交通秩序混乱,进而引发低效和安全事故等问题。
其次,城市交通带来许多“次生问题”。○1交通拥堵,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而且导致时间损失以及生产率的降低(乘客旅行时间的延滞与心情的影响);○2交通事故,车与车、人与车“争道”,交通事故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闻;○3交通污染,城市居民暴露在废气与噪音里,与它们不得不发生“亲密接触”;○4由此引起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仅关乎现代城市的形象,更给城市未来发展提出了挑战。
最后,在人、货分流的运输体制下,运输工具基本做到了“各行其是”。然而,道路规划与运营大多并未明显区分,导致客、货争道,更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问题。尽管许多城市作出了货运的管制规定,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交通拥堵状况,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城市货运的受限与低效。
2 现代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新途径——城市地下物流系统
针对以上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建议,许多城市也实施了各自成功的方法,诸如城市路网的规划与布局、货物流通中心的设立、交通管理措施的改进、汽车排放技术的更新与排放水平的限定、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等。显然,这些措施会在现有基础上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可是由于城市人口与地域的高集中化以及急剧膨胀,城市地表空间的利用率很快就会接近上限。尤其对于特大城市,城市交通在地表与空中之外,必须寻找“第三空间”,否则将会使其陷入困境之中。
地下交通由此受到学界与官方的青睐,地铁、管道,作为最常见的地下客、货流通方式,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长足的发展。而最近兴起的地下物流系统,则给城市交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野和解决途径。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在地下物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上,给现代城市作出了成功的表率。
经验表明,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相比传统运输方式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占地面积小,与地面交通互不干扰;更好地连接各种运输方式,也使城市与郊区货运联系更为便利;不受气候的影响,几乎无噪声和空气污染、能耗低;可实现全自动、智能化、连续稳定运行;运行速度快、准时、安全;运载工具寿命长,不需频繁维修;使城市地下空间得到开发和利用,拓宽了城市发展空间,促进了城市发展。
3 国内外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发展现状
地下物流的建设源于国外,最早出现于管道运输与地铁邮件传送,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从目前来看,中外学者更多从理论上认同其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建设性作用,但由于其涉及到投资、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因此实际应用并未得到广泛的发展。
无疑,许多国家与城市在这个领域已经走在了前列,许多欧美国家和日本就是其中的典范。在理论构建上,地下运输物资种类、驱动力类型、应用领域、城市物流系统框架模型、地下物流系统构建等方面,他们都作出了相应的研究。
第四届地下物流国际研讨会(ISUFT2005)主席Henry Liu发文指出,目前各种类型的地下物流运输在一些国家取得了明显的成功,比如日本的PCP(气力囊体运输管道)、荷兰的AGV(自动牵引车)、德国的AGV(自动牵引轨道);同时应用PCP运输的物资主要包括矿产、固体废弃物、包裹、集装箱。Michael A P Taylor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城市物流体系框架,并将地下货运系统单独列出,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2008年于印度举办的IEEE国际研讨会上,则有学者撰文构建了地下货运系统,该系统由管理信息中心、货物中心、地铁运输、操作工四部分共同组成。
在实际应用当中,荷兰与比利时的最新成功案例将会给我们指明一些必要的方向。荷兰最近实施了OLS-ASH(连接荷兰Aalsmeer Schiphol Hoofddorp三地的地下物流系统)试点工程,它将鲜花市场Aalsmeer、Schiphol机场、Hoofddorp铁路中转站三个不同的地点,通过自动地下运输系统连接起来,以运输鲜花等时效性强的物品。比利时Antwerp港的集装箱运输业务日趋繁忙,从1995年到2005年业务量增长了两倍,并且占到所有货物运输量的75%以上,运力紧张的问题使当地部门想法构建了地下物流系统,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并使港口业务得到持续发展。
相比国外,国内更多停留在理论构建与应用论证阶段。许多学者从缓解交通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构建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城市地下物流系统构建的思路。还有学者从国外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实践中寻求解答,而在城市建设中讨论比较多的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尤其是北京市对于地下物流系统构建关注的程度最高也最引人注目,并已出了相应的规划。
总之,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理论趋于成熟,实际应用则方兴未艾。而国外的成功案例证明其突出的优点,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这种“新兴”的物流方式一定会在中外的城市共同得到发展。
4 我国发展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
结合我国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现状,笔者以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并对其提出尝试性的对策分析:
4.1 初期成本
尽管各国对地下物流系统的建设标准以及所采用的运输方式各不相同,导致建造成本存在差异,但相对于地面物流系统而言,初期成本依然较高,并且适宜运输的货物范围相对较小。单纯管道式运输,适宜的货物自然受限,而现代正兴起的其他地下物流方式,货物范围则更为广阔。从目前各国的研究与使用情况来看,地下物流系统与地面物流系统相竞争的直接经济效益还比较薄弱。
针对此,我国各地要切实根据自身情况,对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综合考虑与分析其对城市物流、经济、生态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决策与建设提供依据。
4.2 投资方式
城市交通建设在我国一般属于政府公共项目,其投资也往往采用政府直接投资或发行债券的方式。然而,由于地方财力限制,以及后期运营成本回收缓慢,不可避免使政府决策产生疑惑与困难。因其效益不仅仅在经济方面,并且未来城市的发展也迫切要求越来越多的地下物流系统建设和运行,使我们对其投资的方式不得不进行更多的思考。
借鉴其他项目工程建设投资的成功经验,笔者以为,可以实行下面几种投资方式:○1“政府投资+社会融资”的参股方式,根据参股比例的大小,可以选择由政府或者其他社会实体来进行主导经营,而其他投资主体则以后继利益分享的方式来获得投资回报。○2“政府主导投资+企业租赁经营”的企业制方式,政府以土地、地下交通设施作为主导投资,将其租赁给企业,并将地下物流系统设备购置以及具体运营交由其负责与完成,在一定年限内政府只是收取相应的租金与管理费用,期满以后则整个地下物流系统归属于政府部门。这样既降低了政府投资成本,也使其运营更具灵活性和市场针对性。○3“地下物流系统+物业”的方式,诚然地下物流系统对于整个城市的交通改善与经济发展作用巨大,但其直接经济回报预期并不理想,在政府投资建立地下物流系统并对其运营实行管理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其对城市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对制造业、商业、地产等领域的推动作用等,从而以“物业管理”的方式对其征收一定费用,实现双赢效果。
4.3 技术角度
地下物流系统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并且其运作过程复杂,在工程制造、路网布局、交通转换、智能监控等方面技术难度大,且要求较高。尽管我国近年来城市管网与地铁建设获得了一定经验,给未来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建设提供了一些借鉴。但由于技术的相对落后以及实际经验的欠缺,我们依然要十分慎重,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与实证工作,争取技术突破与综合调度。杭州地铁工地塌方事件、许多城市路网盲目规划,更给我们提出了必要的警示。
4.4 运营方面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的运营手段相对单一,经济效益明显偏低,投资回收期漫长甚至长期亏本经营。同时,如果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则需要提高物流系统使用者的使用成本,这无疑会使他们转而使用地面方式,而使得地下物流系统的综合效益更加难以发挥。如何发挥综合作用,并提高其经济效益,我们必须在运营方面作出更多的思考。
结合中外学者的研究以及城市实践,笔者以为下列方式有助于提高地下物流系统的运营效益:○1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通过科学地设计线路与网络,使其不仅应用于物流,更可使其他基础设施部门共同受益,北京市的地下管网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2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在物流之外,适当扩展地下空间,为城市的商业、娱乐、文化等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3货运场站的建设与运营,地下物流系统与地表的交接之处,既是运输线路的中转,往往也是运输方式的中转,在此货物的集散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通过货运场站的投资建设(或共同出资)与运营,既为系统本身的运作提供了支持,也拓展了其运营盈利能力。
5 结语
城市地下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物流方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我国理论与应用领域也已进入到实证与建设阶段。它具有较传统物流更为明显的综合优势,但其本身在成本、投资方式、技术、运营等方面依然存在系列问题。借鉴于其他物流方式的运行,以及国外的成功经验,只要我们认真切实地科学论证与分析,就一定能够找到有效的建设与发展途径。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发展不合理并导致一系列问题,同时人货分流的运输体制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现象。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城市地下物流系统方面的研究与建设,给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结合国内外的现状与趋势,文中指出了地下物流系统的综合优势,对我国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建设的主要问题作出了分析并尝试提出了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地下物流系统,主要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钱七虎.建设特大城市地下快速路和地下物流系统-解决中国特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新思路[J].科技导报,2004(,4).
[2]马祖军.地市地下物流系统及其设计[J].物流技术,2004,(10).
[3]张敏,杨超,杨珺.发达国家地下物流系统的比较与借鉴[J].物流技术,2005,(3).
[4]张明聚,钱七虎,唐珺.现代地下货物运输系统折研究与进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11).
[5]李鹏,朱合华,王璇,彭芳乐.地下物流系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2).
[6]Hugo Gordijin.Underground Freight Transport In The Netherlands In The Next Century[J].Tijdschrift voor Econon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1999,Vol.90,No.2.
[7]Arjan Van Binsbergen,Piet Bovy.Underground Urban Goods Distribution Networks[J].Innovation:Th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00,Vol.13,No.1.
[8]Ben-Jaap Pielage.Underground Freight Transportation:A new development for automate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 the Netherlands[J].2001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2001.
[9]Henry Liu.Use of Pneumatic Capsule Pipeline for Both Underground Freight Transport and Tunnel Construction.Invited presentation at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Underground Space(IACUS)Beijing,China,November18-19,2006.
[10]Bert Vernimmen et al.Underground Logistics Systems:A Way to Cope with Growing Internal Container Traffic in the Port of Antwerp-[J].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Technology,August2007Vol.30,No.4.
城市问题探讨 篇8
物质流:物质的流动包括看得见的, 也包括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像桌子、建材、食品等, 看不见的像空气等。能量流各种能的相互转换, 热能由高到低的传递, 各种运动中的物体所具有的动能等;信息流:信息流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对于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 红黄绿灯等等;人流:在交通工具日益发达的今天, 人的流动也得到极大的促进。农民工进城与返乡, 不同城市间洽谈合作, 在家和工作地点之间往返, 快递人员投送快递等等;价值流:价值一般是由金钱衡量的, 这里价值流也叫货币流。往银行里存取钱, 公司之间的交易等等。当然, 货币流也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流。
2一旦城市生态系统中出现“流”的中断或者不平衡, 城市问题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
2.1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出现的客观原因是工业时代的到来, 人类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在生产“有用”主产品的过程中, 也产生了“无用”的副产品, 也就是所谓的垃圾。同时,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 出现了浪费等现象, 也产生垃圾, 环境垃圾的出现促使环境污染。
溯本求源, 追其根本, 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本的原因是“流”的中断。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物质由生产者、消费者流通到分解者, 再在分解者的作用下流通到生产者。这个自然工程之所以能够一直稳定的进行就是保持了“流”传播。而在现代的城市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生产的速度过快, 消费的速度更快, 很多物品一次消费完之后就被扔掉, 但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却是少之又少, “流”传播被打破了, 物质在被消费之后、分解之前的状态——即所谓的环境垃圾或者环境污染物状态被搁置、堆积, 从而出现了环境污染。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必须认清“流”的作用, 并维持“流”传播。下面以DDT的简介循环来说明:
1) 首先, 自然界中本来是没有DDT的, 所以, 以前没有DDT的 “流”平衡可说;如果从另外一个层面说, 有关DDT的“流”是平衡的, 因为没有产生与DDT有关的问题。
2) 其次, 为了某种原因, 人类创造出了DDT, 使世界上从此有了有关DDT“流”的循环。当然, 刚开始产生DDT的时候, 这种与DDT有关的“流”平衡被打破了, 但这种情况下“流”平衡是可以回复的, 只要分解者把其分解了就可以了。原理很简单, 设DDT的产生量是A, DDT的分解量是B。在刚开始的时候, 产生量A与分解量B很容易就能满足A<=B, 此时, 分解量大于或等于产生量, 与DDT有关的“流”循环满足平衡。
3) 后来, 由于批量化生产, 这时A<=B一般不会被满足, 更多情况下是A>B的情况, 此时, 分解量小于产生量, 被创造出的DDT会有剩余, 因此就产生了与DDT有关的环境污染问题。而DDT又对人体等有害, 会随着生物富集, 因此, 危害极大。
2.2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的产生也是由于“流”平衡被打破的缘故。
1) 首先, 交通问题。交通问题的产生, 是在某一时间段、某一路段由于大量人或者车在短时间内聚集, 没来得及分散而产生的。
2) 其次, 就业问题, 工人失业。一是, 因为人员太多, 人流的平衡被中断, 才能无地可施;二是, 自己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 信息流的平衡被中断, 自己无“技”可施。不管属于哪一种情况, 都是“流”传播被打破的缘故。
3) 最后, 社会治安问题是指威胁、破坏社会秩序安定有序的人或事。治安问题的产生相对比较复杂, 包含物质流、能量流、货币流和人流, 还包括信息流。这里前四个“流”的不平衡是治安问题产生的导火索, 而信息流的不平衡则是直接和根本原因。大部分治安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肇事者人长时间得不到正面的积极的信息, 从而在自己内心产生了人生观、事业观和价值观的扭曲, 以至于做出危害或者威胁到社会治安稳定的行为。所以说, 社会治安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流” 传播被打破。
2.3资源问题
1) 资源问题也是近代随着工业发展而产生的自然资源量的急剧减少的问题。资源的减少, 首先是整个地球圈中“流”传播被打破的表现, 包括资源物质的减少, 能量的耗散, 也包括历史纵向的“流”的不平衡。 我们将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变得枯竭, 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就面临着无资源可用的危险。所以, 资源问题的产生也是由于“流”传播被打破。
2) 与资源相关的是能源问题。与能量流有关的能源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因为我们现在所用的能源大部分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作用才形成的, 而且是不可再生的, 可以说, 用多少, 地球上就少多少这种能源。很明显, 这里也包括两方面:
(1) 能源量的减少, 打破了能量流的平衡;
(2) 能源品质的降低, 由高品质的生物、化学能转化为低品质的热能, 最终被释放到空气中, 破坏了“流”传播。我们的地球外围是真空大气, 而热的传递, 又需要介质的作用。所以, 我们释放到空气中的热能, 最后都会因为缺乏向外传递的介质而被吸附在我们的地球周围, 最后一点点将我们的地球变为一个火球。
3结语
人类生态系统在人的主导下, 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流”传播被打破的缘故。因此, 我们要认清人类生态系统中“流”传播的机制, 为更好地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理论方法。
摘要: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1]。城市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特殊性, 人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从而促使其系统内的“流”也出现了一定的转变, “流”的传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出现。本文从“流”的角度, 对城市现存问题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以便为合理科学的解决城市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流”
参考文献
[1]陈亮, 王如松, 王志理.2003年中国省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生态位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 (8) :1794-1800.
城市形象问题 篇9
当前, 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 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 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 沙尘雾霾天气加重了北方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1.生活废气
生活废气主要是由于人们烧火、取暖、沐浴等燃烧燃料所产生的, 是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一部分。在城市里, 居住区规划较集中, 大量炉灶和锅炉密集于居住区内, 燃烧设备效率低、燃烧不完全, 大量燃烧产物低空排放, 尤其在采暖季节, 污染物排放量更多, 造成城市大气的严重污染。
2.工业废气
随着城镇人口迅速膨胀, 城镇中工业废气 (二氧化硫、烟尘、粉尘等) 排放量明显增加, 导致大气污染加重。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占废气排放总量的85%以上, 而城镇化引起的非农产业集中与快速增长又是工业废气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1990—2009年的数据分析表明, 在诸多影响因素中, 城镇化对工业废气排放的影响最大。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 而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6.12%, 工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73.9%。预测表明,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 废气排放量增长0.55%。
3.交通废气
目前汽车已成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汽车排放的大量废气聚集在城市区域上空, 而其浓度又和道路的宽窄, 建筑物高度, 车流量和构成, 以及交通高峰期等因素有关。
二城市大气污染与城市规划的联系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 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在城市规划中树立全面协调, 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观,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在科学规划中解决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 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而且是从根源上科学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比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关联。我国城市大部分应用的是“四个阶段”交通规划方法, 即按照出行生成、出行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量分配等四个步骤来预测未来交通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交通规划方案。其考虑因素一般是社会经济因素, 而忽视了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曾经是自行车王国, 但现在却因为城市交通规划长期只重视满足机动化出行的需求, 而忽视了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系统的建设。许多城市机动车道越修越宽, 而自行车车道越修越窄, 有的甚至与人行道合并, 导致自行车和步行这两种零污染的交通方式越来越不受人们青睐。
三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
合理的城市布局, 能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净能力, 减轻环境空气污染程度。可按照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等不同功能区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区划布局, 制定相应环境质量标准。考虑到减少人们出行的迁移率和降低局部地段车辆的拥挤与阻塞, 商业区不宜过分集中。根据城市的主导风向, 工业厂址应选在下风向, 而且厂址应选在空气流畅、利于废气扩散和稀释的地方, 并与居住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 应注意道路两侧的建筑物错落有致, 尽量避免夹道建设。除此之外, 还应避免形成过于封闭的街道, 应专门留出通风廊道。通过“风走廊”, 可将市郊新鲜洁净的空气导入城市, 市区内的原空气与新鲜空气经湿热混合之后, 在风压的作用下导出市区, 从而使城市大气循环良性运转, 提高环境空气的质量。
2.改善城市交通体系
首先, 为了使油得到充分燃烧, 应改进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汽油的燃烧质量, 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次,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定位交通规划, 充分考虑人的可达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城市交通体系应以这样的优先顺序考虑:步行, 自行车, 公共交通, 出租车, 私人机动车, 货车, 摩托车, 应为自行车步行这两种出行方式提供更多的方便。再者,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不同的交通工具的运载效率与占用的交通空间都不同, 其中公共交通的运载效率最高, 占用的交通空间最小, 造成的污染也最少。所以优化交通结构,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从而缓解交通压力, 减少大气污染。
3.大力发展城市绿化
植物不仅美化环境, 而且可以调节气候, 降解、转化有毒气体, 减轻空气污染和防尘杀菌、降温增湿、调节气候、减弱噪音、防止沙尘。茂密的林丛可以降低风速, 使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有的树叶表面粗糙不平, 有的有绒毛, 有的能分泌粘液与油脂, 所以可以吸附大量沙尘。如此的往复阻拦和吸附尘埃, 空气得以净化。建议对公路两侧边坡和中央隔离带等地方进行绿化时, 耐污染且净化效果好的植被应优先考虑。同时加大商业区及生活区的绿化治理。要严格执行车辆的排放标准并限制运载车辆在住宅区运行, 加强生活区和商业区的规划建设, 加宽商业区的公路, 适当缓解交通对空气的污染。
4.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
被称为“建筑的第五立面”的屋顶, 在我国一直处在一种被忽视的地位。它属于城市立体绿化带, 既能兼顾建筑景观, 又能节约城市用地, 吸收大气污染,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国际上对于屋顶绿化的通俗定义是一切脱离了地气的种植技术, 它的涵盖面不单是屋顶种植, 还包括露台、天台、阳台、墙体、地下车库顶部、立交桥等一切不与地面、土壤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特殊空间的绿化。人们根据建筑屋顶结构特点、荷载和屋顶上的生态环境条件, 选择生长习性与之相适应的植物材料, 通过一定技艺, 在建筑物顶部及其他特殊空间建造绿色景观。城市中心区的屋顶因无法进行经常性管理, 绝大多数屋顶成为蓄积粉尘的场所, 是二次扬尘的重要污染源, 也是造成PM2.5指数升高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把处于闲置状态的城市中高楼的屋顶都加以应用, 大气污染也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四结语
综上, 面对城市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 作为城市发展风向标的城市规划无疑会对城市大气污染的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能为人居环境和城市的健康发展做出长久的贡献。在城市规划中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也渐渐会被更多的人认同。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城市规模不断扩张, 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正以相同或更快的速度在城市中凸显。近年来, 汽车尾气排放的NOx、CO及随后形成的光化学烟雾, 使得许多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恶化。究其原因, 污染气体的排放是直接祸首, 但城市需要发展, 排放一些污染气体在所难免。本文笔者探讨了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解决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
城市形象问题 篇10
一、城市色彩的定义及意义
一个城市的面貌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地方特色、民族特征和文化传统等诸多信息,城市色彩是其中的重要信息之一。所谓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物质环境通过人的视觉所反映出的总体的色彩面貌[1],它包含城市的历史、气候、植被、建筑等因素。
城市色彩设计是将现代色彩学运用于城市环境设计而产生的一门新的色彩研究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色彩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创造个性化城市形象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城市的色彩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主管部门、科研机构与规划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与普遍关心。
二、我国城市色彩的现状分析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城市与建筑大都有着鲜明的地方传统色彩。如故宫建筑群采用的金黄屋顶、大红墙柱、洁白栏杆,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而江南建筑多采用粉墙黛瓦,黑白分明。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传统建筑正被不断涌现出的新建筑群所淹没,很多历史名城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色彩面貌,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而产生了变异。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城市色彩运用的不当。总结我国现代城市色彩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千城一面”,色彩雷同。
城市特色日益缺失,“千城一面”现象尤为严重。以居住建筑为例,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居住建筑从色相、明度及色度等方面分析存在太多雷同结果,这使得中国传统民居地域特色在今天几乎不复存在。究其原因在于建筑材料的发展使色彩的局限性大大削弱,先进的交通和信息技术加速了流行建筑风格和色彩在全国的普及,使得各地区的色彩趋同问题日益突出。
(二)色彩混乱。
一些城市缺乏有效的色彩规划与设计方法,没有确实把握城市的主体色调,使得单一建筑的色彩过于突出,且不相协调,新建筑景观常常与城市历史风格与主体色彩不相吻合,使得城市色彩出现混乱。此外,各种广告、招牌的形式、形象、色彩等因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也干扰了城市色彩的统一协调。所有这些都产生了严重的视觉污染问题,给城市形象塑造形成了负面影响。
(三)色彩弱化。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和高新技术材料的发展,现代技术方法和理念支撑着我们的世界,虽然我们在文化上仍然努力坚持本土特色,但在时代之风吹拂下,城市建筑色彩存在着逐步弱化的现象[3]。
三、城市环境色彩设计中要遵循的原则
对城市建设者来说,如何较好地结合传统与现代、地域特色与国际潮流是相当艰巨的任务。国际上的许多大都市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这样实践着, 它们都有自己鲜明的色彩个性。如波士顿以承载着历史的暗红色砖为主调;纽约光怪陆离的霓虹灯色尤为突出;华盛顿灰白的花岗岩色与湛蓝的天空色构成了首都明朗的主色谱[4]。那么,作为龙的故乡中国又该怎样表现自己的城市色彩呢?
(一)延续历史文脉,建立和谐主色调。
每座城市都有自身的历史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色彩或色系,这就要求在进行城市色彩设计的时候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确立自己独特的色彩体系,避免与其他城市趋同。而色彩的整体和谐原则决定了城市的主色调在城市色彩设计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必要性。要设计一座城市的主色调,需要有城市规划、环境美学、色彩学、文化学等专家对城市的诸多因素尤其是对历史文脉充分讨论,研究,并可通过一定问卷调查征集市民意见,才能最终确立,切忌随意拍板。如北京城的皇家风范,青岛的碧海白浪,苏州的粉墙黛瓦等都有其不同的色彩主调。每个城市都要学会珍视这些独特的色彩特质,利用历史文化留下的城市特色,来塑造有个性的城市。
(二)“变化统一”中打造局部功能区域的色彩亮点。
城市的色彩基调可以起到很好的色彩统一作用,但是统一不等于同一,美学观点认为,构成和谐色彩的基本法则是“变化统一”。因为一个城市的建筑景观不能也不可能只有一种颜色,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到城市的分区功能,如居住区的色彩应相对素雅宁静事宜居住,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跃些,行政区的色彩应凝重端庄些,等等,这些原则是城市色彩规划的通则,要力求达到色彩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三)与城市自然景观相结合原则。
亲近自然是人之本性,在人们心中或许自然的本色才是最美最易接受的,因此,城市的色彩与城市自身的自然色相协调,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例如,海滨的城市色彩要与海洋的碧蓝搭配;依山的城市以黛青的山色来衬托;湖多的城市以湖面的色彩点缀城市色调。城市特色,只有结合地理自然景观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才能相得益彰。
四、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的方法
(一)调查方法。
目前,国际上多采用法国巴黎“三度空间色彩设计事务所”的色彩大师让·菲力浦·朗科罗和日本CPC机构共同确立的调查方法,并结合各国的具体情况展开,具体的内容如下。[5]
1. 制定设计计划———确立具体的调查对象和调查计划。
2. 预备调查———对调查对象摄影与色彩的采集。
3. 模拟分析比较———以原有建筑和环境的色彩作为新建筑色彩设计的参考,同时找出基地现状色彩的配置比例确定其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组配依据。
4. 调查使用色标的制作。
5. 实际调查———在调查现场利用色标测定色彩,并将调查状况予以记录。
6. 制作色度图———通过现场记录的色标和现场所拍照片
的对照,制作调查色彩表格,将所测色标计算成孟赛尔色彩数位,并制作出色度图。
根据这个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的现场测试资料,再加上对建筑材料的材质、所用色彩的面积比率,以及地方发展方向,市民意象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就可提出设计计划[6]。
(二)设计方法。
就一般方式来说就是设计者在对城市背景、文化综合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分析,并结合发展趋势制定出城市景观色彩的总体发展策略,在此方法指导下,从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的整体出发,逐渐深入到其他部分直至细节,再从细节回到整体的辩证和设计过程。具体做法可以根据色彩概念配套方案和现场验测结果归纳总结出推荐色谱,通常包括主色调、辅色调、点缀色调的色谱及其组合效果,并按照色谱数据制定出该区域的色彩方案。
(三)管理方法。
要创造和谐的城市环境色彩,对城市环境色彩进行管理是必需的,严格的城市色彩管理体制是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根本保障。按照一定的规章管理、控制城市色彩,以防视觉污染泛滥成灾。
1. 制定科学合理的色彩规划和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即要对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公共设施、广告招牌等色彩进行统一管理。
2. 制定和完善有关规定条例,使城市环境色彩设计处于有据可依的状态下。
3. 加强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宣传工作,提高市民的色彩修养,调动市民参与管理。
五、结语
城市色彩在时间的积淀中汇聚了历史人文、民族风俗、气候地理、宗教伦理、建筑风格、等众多信息,可以说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悠远。因此,城市色彩设计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特色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周立.城市色彩——基于城市设计向度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 2005.
[2]王莹.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州:中山大学, 2005.
[3]黄涛, 曾刚.浅谈城市规划中色彩的控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6, (4) .
[4]王东.关于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的探讨[J].建筑科技, 2006, (11) :80-81.
[5]辛艺峰.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的研究[J].建筑学报, 2004, (5) :18-20.
[6]尚磊.城市色彩文化与色彩控制向导[D], [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4.
[7][美]埃德蒙·N.培根著.黄富厢, 朱琪译.城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业, 2003, 8.
[8]傅荣国.城市特色与色彩控制[J].规划师, 2003, (1) :39-42.
从系统角度破解城市问题 篇11
时隔37年,2015年12月20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召开。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最高规格的“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中央层面再次将城市工作列为重大政务主题来研究,因此格外受到关注。
在受访的专家看来,此次中央城市会议的召开,预示着中国的城市发展思路将由碎片化发展转向系统化发展模式,从着重建设城市转向城市治理模式,从而破解目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发展的新时期
此次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当前中国城市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判断:在经过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后,中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
同时,会议明确提出未来城市工作的六大原则: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和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
此外,会议还提出,将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同时会议还为城市发展划定了“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六条红线。而城市的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也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在《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看来,从中央层面召开此次会议是一项战略性、总体性、全局性的安排,是基于现在城市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遵循了顶层设计的完整思路,会上提出的一些观点,也非常具有现实性、紧迫性和创新性。
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看来,此次会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了城市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提出了城市本身的系统性和城市工作需要遵循的系统原则,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现在强调不仅仅是制度要创新、理念要创新,理论也要创新,我觉得这就是理论创新的标志。”
他表示,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要有更高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思路,而系统性也正是城市社会和农业社会最本质的差异。“这次是从中央层面,而且是从最高决策层,从方针政策层面来提出城市工作的系统性,我感到非常欣慰。”石楠说。
近年来业界对于召开全国性城市工作会议的呼声一直高涨,2010年9月底,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研究报告,包括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化空间布局、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住房制度和房地产发展、城市建设资金来源以及农民工市民化后承包地和宅基地处置等在内的一些重大问题均有提及。
同时,《中国发展报告》课题组建议,每年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统筹研究城市化发展中的新问题,制定城市化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政策,部署农民工市民化、城市群发展、城市产业、城市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实际上,早在上一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基本清定了此后约30年时间中城市建设和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
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时隔37年的两次会议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都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需要。
“1978年,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世界差距很大,当时面临的城市化问题没有现在复杂和紧迫,那时候讨论大中小城市问题,更多的是看到西方存在这些问题;那时候讨论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主要是受苏联经验影响,希望按照生产资源和生产力配置来组织安排城市布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吴唯佳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道。
当时,中国刚开始搞市场经济,城市化水平很低,经济发展水平也很低。而现在经济形势则完全不同。
“大的环境变了,才导致我们可能需要一系列新的政策、新的举措、新的理念。”石楠分析说。
在他看来,这两次会议,中国面临的挑战也不同。1978年的时候,经济发展是中心任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把经济搞上去,是压倒一切的大局,所以那时候的重点是赶上发达国家,尽快实现经济的增长和腾飞,能够把总量做大,采取了改革开放政策,采取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种差异化的政策。
“从经济关系角度来讲,现在一方面要继续增长,继续做大蛋糕,另一方面是怎么切蛋糕,怎么实现经济分配更公平。”石楠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现在已经实现了第一步,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正开始进入第二步,就是让剩下的一部分人跟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这是很大挑战。
“现在是很重要的时间点。随着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越来越大,工业经济、服务业经济比重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依存度也越来越密切,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城市发展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正处在一个交汇点上,在这个时候,停下来仔细思考研究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十分有必要。” 吴唯佳表示,这次会议能将城市工作提到中央的高度,可以说对新时期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城市发展和城市工作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地位发出的了一个明确信号。
城市化和“城市病”
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在总结欧美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把城市化的轨迹概括为拉长的S型曲线。
他把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城市化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也较慢,农业占据主导地位;二是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三是城市化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城市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使得大城市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对三个阶段的划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起步期;30%~70%为快速发展期;70%以上为稳定期。其中,快速发展期以50%为界,分为两个阶段:50%之前是增速发展阶段,50%~70%是降速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社科院2015年9月发布的《城市蓝皮书》,截至2014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4.8%,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60%,到2030年将达到70%左右。
“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已经到了快速发展的降速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会逐步下降,不能再人为推动加速城市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积极推动城市化的同时,要把质量提升作为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实现速度和质量并重,而且更加注重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北上广等特大城市,造成这些地方的公共服务资源越来越紧张,本地居民和外来移民之间的矛盾也愈加激烈;楼房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贵;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又造成城市拥堵和效率低下;空间越来越小,环境越来越差,空气越来糟糕。当人们一窝蜂涌向大城市和城市时,却发现“城市”这个曾经承载着梦想的词汇,逐渐变成了一场噩梦。
“这是‘城市病。”有人发明了这个词,残酷却又精准。
对此,吴唯佳却没有这么悲观,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城市总是处在基础设施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之中。城市本身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动力,经济增长的同时总会带来一些负面的问题,需要通过发展和转型来解决。
“城市化不完全是个数字和百分比,也不光是户籍制度。在未来,也许有一部分人在农村生活,却从事城市的工作和劳动,不能以城市边界划定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吴唯佳说。
在石楠看来,城市发展到现阶段,一些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都会暴露出来。现在已不仅仅是供需总量矛盾的问题,而是结构不平衡,效益不高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有了新的诉求,不仅要拥有自己一部分财产,更重要的是参与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参与到社会治理的过程,由此也出现了很多社会矛盾,而“城市病”只是一个表征现象。矛盾的解决不能只靠城市里的每个个体,不能只靠某一个政策、某一个文件、某一个部门解决,必须是靠系统的思路,靠规划,综合地解决。
市民化的关键在县域和小城镇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石楠认为,应该从制度层面提出来加以解决。“我们在过去3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将城门打开让农民进城,却并没有真正给他们一个平等的安家乐业的机会,很少关注这2亿多农民工是否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权利和机会。”
但他同时指出,除了制度,还需要原有的城市市民转变观念,真正从心理上接纳他们。
目前中国在城市生活的有7亿多人口,其中5亿是城市居民,2亿是农民工,占城市人口的1/3,因此,能否真正从心理上接受农民工成为市民,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对此,吴唯佳表示,城市化率主要是看常住人口,但实际上常住人口中的常住外来人口,也即农民工的比例还很高。我国以城市户籍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也只有40%左右。从城市人口的流动状态来讲,由于人口流动是城市的主要特点,市民化就不能追求百分百,因为这不符合城市人口流动的规律。
“不可能所有人都成为城市市民,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我们国家还需要一定比例的农业人口。对于城市而言,一年大概有多少常住外来务工人口转为市民,需要遵循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安置能力等基本条件,根据各地发展状况来决定。”吴唯佳表示。
那么,应该在哪儿实现市民化?是北上广这样的特大城市吗?对此,石楠给出了否定答案,在他看来,全国有600多个城市2万多个镇,从导向来讲,不能把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作为农民工市民化的主体,而是要把县域城镇化,县城以下的建制镇城镇化,作为农民工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最主要流向。
“但问题是这些县域和镇本身承载力是否足够,有没有一定的吸引力?如果吸引力不够,承载力不够,就业也不够,怎么能吸引农民往那儿去?大家还是会往特大城市拥堵,所以需要相关制度和政策的配合,甚至还需要一些具体措施。”
石楠解释说,比如有关政策资源、资金和人才、项目等,要给予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更多倾斜,还要加大培训力度,帮助农民工提高素质、提高技术、提高能力,这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一起来做。“市民化是关注社会长治久安的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一定要从制度层面加大力度。”石楠说。
让市民参与规划治理
此次会议对城市工作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基本囊括了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受到了业内和学者的普遍赞同。
其中,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最为核心,旨在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这也将城市工作的落脚点最终放到了“人”的上面。
“这就是一种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思路的落实。”石楠认为,整个城市工作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很多领域,而大量的行为主体是企业,中国处于市场经济逐步完善阶段,市场主体在很多时候起关键作用,政府只是搭台,制定规则和弥补市场失灵,民众才是社会最关键的参与者和管理者,不能简单看作人民城市人民建。
“这也是下一步城市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石楠认为,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城市意识,使大家意识到自己生活在城市社会,需要一套新的城市治理理念,不能按照管农业社会农耕文明的思路管理城市,这无论是对决策者和相关部门,还是对于企业和社会公众,都是需要特别强调并关注的。
城市环境问题探讨 篇12
(1) 空气污染加剧。
长期以来,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各城市主要燃煤量在整个能源结构中一般占80%以上, 很多已经超过90%。煤含硫和灰份较高, 许多都没有经过脱硫处理, 直接燃烧, 加之城市居民家庭小炉灶直接低空排放, 产生了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导致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迅速的城市化伴随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 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机动车尾气污染, 形势严峻。
(2) 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短缺。
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水环境恶化状况也相当严重, 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将成为我国城市在21世纪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城市水污染主要由工厂排水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造成的, 近年来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为7%, 有50%的污水量是从家庭排放的。
水资源严重短缺由于城市增长快, 经济高速发展, 城市用水集中、量大、增长快, 因此缺水现象首先反映到城市。我国目前660多座城市中, 有300多座城市缺水, 日缺水量达1600万吨以上, 重点缺水城市108座, 严重缺水城市50多座, 每年因缺水而影响的工业产值达2300亿元。
(3) 固体废物排放量大, 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 我国城市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垃圾, 年产量已超过5亿多吨, 并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 综合利用和处置率非常低, 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2%, 大多直接堆放在城市郊外, 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以上, 占地5万余公顷, 形成了垃圾围城的恶劣情况, 影响城市景观, 污染了城市的水源和空气, 滋生着各种传染病菌, 同时又潜伏着资源危机。
(4) 城市噪声污染严重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 噪声已成为城市一大公害,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城市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和建筑工地。目前我国约70%的城市人口遭受到高噪声的影响, 在70个有监测的城市中只有60%的主要城市达标, 而一般城市只有33%达到噪声控制标准。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不到50%, 90%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过了70分贝, 社会生活噪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大量的统计研究表明, 长期处在高噪音中的人, 容易造成精神紧张、耳聋等疾病, 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5) 天然植被减少, 城市绿地覆盖率低。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城郊农田、城郊天然植被和市区园林绿地等三部分组成, 对促进城市生产的发展和保证居民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城市发展建设, 自然环境被开发利用建设工厂、住宅、道路、广场、果园、菜地等, 自然环境中的植被被不断地砍伐、清除, 代之以稠密的人口、建筑物, 城市绿地的多种环境功能正在逐步丧失, 已经成为尖锐的环境问题。
(6)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多, 排水设施落后。
首先, 我国目前有50%城市没有排水管网, 现有设施1/3老化;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率低;有1/4城市垃圾粪便不能日产日清;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左右。其次, 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没有着落, 虽然在有些城市已开始向单位和居民收取污水处理费, 但所收的费用远不能维持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此外, 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的实际情况亦很不乐观, 由于技术的原因, 很多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还处于实验阶段, 时断时开, 运行不稳定, 处理率极低。
(7) 大量耕地被占用。
城市的发展使大量耕地丧失, 50年代以来, 全国由于城市用地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48万亩, 1981年-1985年, 全国每年减少约100万亩。90年代以后, 全国每年减少约500万亩。
(8) 城市通风廊道没有, 热岛效应严重。
大多数城市在建设中缺少总体规划, 没有从城市整体的角度充分考虑空气的流动性、散热性, 城市通风廊道没有或建设不好, 空气流动缓慢, 污染的气体不能及时排掉, 热量散发缓慢, 造成热岛效应。
2 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1) 明确城市扩展的空间模式。
有些地方在“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指导下,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盲目追求城市空间扩展, 采取“摊大饼式”的开发模式, 一味追求城市建成区的扩大。其结果是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 水、电、路网建设严重滞后, 不仅影响了居民生活, 还浪费了大量土地, 把城市景观弄到“城市不像城市, 农村不像农村”的尴尬境地。这种低效率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 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是严重不符合的。我国的城市建设应走“紧凑型”的模式, 集约利用土地, 努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城市建设一块, 基础设施配套一块。
(2) 做好城市环境规划, 严格控制环境污染。
城市环境规划应以城市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为指导,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通过对多种方案的比较分析, 最后选择出最优方案, 以实现环境与效益的统一。其内容包括人口控制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资源管理规划、污染控制规划、环境影响预测规划、建筑布局及交通规划等。对噪声污染严重区域应加强监管, 配合交通部门做好交通线路的布局、改建, 保证车辆畅通, 减少污染。加强对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粪便的严格管理, 对城市饮用水源地更要超前保护, 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
(3)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城市化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发展的但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不仅资源、能源消耗大, 而且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极其严重, 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我们再也不能走那种“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 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大力发展金融、商贸、科教、旅游等第三产业。工业生产中应逐步淘汰污染重的产业,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 建立起低消耗, 高效益的社会结构。大力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把对环境影响大的工业集中布局到特定园区内生产, 以利于污染物的集中控制和治理。
(4) 完善环境立法, 建立有效的环境收费制度。
一方面加强和完善环境立法, 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 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让公众更加了解环境法律的要求和自己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和义务, 自觉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目前, 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 如排污许可证制度、各种环境保护补贴制度。
参考文献
[1]马彦琳, 刘建平.现代城市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2]朱铁臻.现代城市管理, 21世纪管理学的重课题[M].城市管理, 2003.
[3]王明浩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保障[J].现代经济探讨, 2004.
[4]郑登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J].宜春学院学报, 2004.
[5]同济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R].中国城市规划应选紧凑型, 2006.
[6]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现代化城市管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