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翻译的特点

2024-09-25

新闻翻译的特点(共12篇)

新闻翻译的特点 篇1

新闻编译是国际新闻的重要来源和传播方式。我国报道的国际新闻主要是向国际新闻社订购, 编译后呈现给受众的。国际新闻编译就是对蕴涵在另一种语言中的信息进行发掘、加工和再次传播的过程。国际新闻中的信息内容多样, 信息的功能也各不相同, 有的提供实际的服务、有的提供娱乐、有的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国际新闻编译工作者要从每日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国际事件中挑选出适合和满足国内受众需要的信息,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编译的条件。

从新闻翻译的特点来看, 新闻翻译实际上是“编译 (adaptation) ”。编译本身隐含了“改变”, 即“为了译文的目的, 译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文的内容与形式”。诺德 (ChristianeNord) 认为, “任何译本都或多或少含有编译成分。编译是目的论的体现”。纽马克认为编译的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 在译入语文化情境与源语不一致或语义有差异时, 往往要采用编译的方式。

由于功能派译论是针对目的语文化受众的, 所以在针对传播信息为主的新闻翻译方面是很适用的。新闻属于信息型文本, 无论哪一家媒体编译新闻的最终目的都是传递信息, 为读者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或内容。功能学派认为, 任何翻译都是有一定目的或是要实现一定功能的, 而译文忠实与否往往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此外还要考虑译入语与源语在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差异。依照翻译的目的, 局部的不忠实, 增益、删减甚至改写就可以解释为合理的。编译后的新闻信息与原文并不完全等值, 而是有选择性地针对特定的要求或环境传递信息, 完成新闻所负载的职责。以功能派翻译理论为依据研究新闻的编译, 不仅可以指导新闻编译的实践, 还能够有效地解决新闻编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如CCTV-2《经济信息联播》中的国际财经新闻, 主要是将来自路透社、美联社等国外的通讯社的国际素材进行编译, 通过调动各方资源, 按照本节目的要求进行信息整合, 编辑播出。中西文化差异是编译时常见的难点, 如有些报道中的“lawmakers (立法者) ”就可以译成“议员们”, 因为在三权分立的国家, 议会有立法权, 议员即立法者, 这类将解释包含在翻译中的方法符合国内受众的认知特点。

新闻编译的策略有: (1) 解译, 即用常规的表达法把原文中非常规的文字解读出来; (2) 大量的注释, 对目的语读者不了解或不熟悉的事件或事物加以注释, 增加背景材料等。在原作者和译者意图不一致的情况下, 译者要在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还是忠实于读者的问题上作出选择。新闻编译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原文的意思用译语重新表达出来, 使看不懂原文的读者通过译文获得原文的信息。基于这一观点, 必须考虑译文受众和原文受众的差异, 即读者的接受性。要在精神上彻底融化原文, 甚至可将原文置于一旁, 按我国受众的思维习惯来调整结构, 重新组织;否则, 必将出现支离破碎、不知所云的现象, 将原文的美感丧失殆尽。只有抓住原文的精神, 忠实传达原文的意义, 才是真正好的新闻译文。

如《国际先驱论坛报》有篇文章The Rise of China to Rival U.S.may Take Longer as it Sorts out Domestic Issues (崛起的中国需要解决国内问题) , 原文有25段, 《参考消息》编译后的《我国仍需首先关注国内问题》仅为11段, 删除的段落多为涉及国家政治上的敏感问题及有关国家未来政策方面的内容, 甚至有些错误的、偏激的观点和描述。这篇文章显然是带有“中国威胁论”的偏见, 歪曲我国的国际形象, 我国的迅速发展招致一些人的不满, 进而批评我国内政和民族政策, 干涉我国内政。译文的主要目标读者是国内的广大群众和一些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读者, 树立我国正确的国际形象是发起人的主要意图。译者必然要根据此翻译纲要对其进行编译, 剔除原文中不实的部分, 汇总新闻要义, 打破原文中的中国“威胁论”, 证明中国的发展、中国内部事务, 是有利于世界稳定的。新闻编译的主要目的是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 灌输新闻媒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国际新闻传播活动应按照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遵循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原则, 促进全世界新闻传播的双向化、合理化。

“9·11”后, 国际新闻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开始出现不断剖析、先入为主的倾向, 事件的报道往往很偏激, 特别是西方主流媒体, 报道也迎合国家利益, 采取一种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态度, 甚至不惜采用失实的手段歪曲新闻内容。国际反恐行动使战争可以直播, 特别是伊拉克战争 (Iraq War) , 更是引发了一场世界媒体大战———电视直播、报纸特刊、网络资讯、广播报道等纷繁复杂, 观点各不相同, 这时就需要编译者坚定自身媒体的立场, 本着平等、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新闻进行编译, 让国内受众从客观角度认识该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演变。我国新闻媒体对冰冻灾害、“5·12”地震、奥运会的报道虽引用了西方主流媒体的评介, 但对于某些明显对事实的歪曲和造谣及时进行删除编辑, 使整个报道符合国内受众的价值观和文化倾向;而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报道, 则是追根究底, 剖析其实质, 强调我国的作为和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 让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越来越多地带有“全球化”印记。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成为历史的大趋势, 因而国际新闻传播活动应反对新闻垄断, 促进全世界新闻传播媒介的均衡分布, 使新闻信息流动双向化、合理化, 提倡新闻传播的积极作用。新闻工作者应宏观把握我国国情和我国的方针政策, 对国际新闻进行深刻的剖析, 针对受众设计产品或提供服务, 适合不同阶层的特色, 满足各阶层的需求, 编译出有价值的新闻。

参考文献

[1].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anc hester:St Jerome.1997.

[2].曹明伦:《谈英语报刊新闻的基本特点及其翻译》, 中国翻译, 2005 (6) 。

[3].http://www.baidu.com

新闻翻译的特点 篇2

撰稿人:XXX

学号:XXXXXX

指导教师:XXX

日期:2012年3月24日

英语俚语的特点及翻译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出国旅游或者是留学,美剧、英剧等英语剧在我国也越来越流行,人们接触到英语俚语的机会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很多人在翻译英语俚语的时候存在诸多问题,这样就使得人们无法正确理解英语俚语所表达的意思。本文基于这个目的,先是介绍了英语俚语的定义以及特点,接着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最后提出翻译的方法,希望在翻译英语俚语的时候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准确的翻译出俚语所要表达的意思。

关键词:英语俚语;翻译技巧;俚语特点

1.引言

当前随着国际间关系越来越紧密,很多人都会选择出国旅游或者是游学,大部分都会选择欧美地区,那么就免不了和当地人接触了。在欧美地区,英语作为主要的语言,被用于日常的生活中,但是日常生活并不是严肃的文学作品,日常交谈更加具有口语化,而这个时候英语俚语的使用次数就会增多。英语俚语的意思与英语单词本来的意思是不相同的,这就给听者的翻译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不利于交流。

另外,如今大量的美剧、英剧也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喜爱,在观看美剧或者是英剧的时候,也会听到很多俚语,如果不能够理解俚语真实表达的意思,那么就不能够理解这个情景设置了,这对于观众欣赏电视剧也是不利的。

英语俚语与标准词语存在差异,相对于标准词语来说,英语俚语“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生动新颖性、带有感情色彩与修饰色彩、具有简洁性”[1]。正是因为英语俚语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俚语在翻译上更加的复杂多变,这也就导致译文经常会存在错误,为此在翻译英语俚语的时候需要“准确理解原文、再现原文特色、再现说话者的个性”[2]。

2.英语俚语概述 2.1 英语俚语的定义

英语俚语在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经常使用,但是关于英语俚语的定义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最知名、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解释来自于《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在这本词典中明确表示俚语是“一般用于朋友或同事间的谈话,但是不能够用于写作或正式场合的字词;特别指某一阶层人士的习惯用语”[3]。

说起俚语,总是不可避免的联想到暗语、黑话、行话,这是因为最早的俚语源自于暗语、黑话以及行话,不过后来随着俚语的不断发展,俚语与这三者有了很大的差别。暗语指的是“某一阶层、宗派等所用的惯用语、隐语或术语,目的是为了保守秘密防止他人知道而采用的一种语言形式”[4];黑语指的是“为数很少的人才能理解的语言”[5];行话指的是“因形式不好或者说得不好而让人很难懂的话”[6]。

英语俚语的来源非常的广泛,除了上文所述的暗语、黑话、行话,还源自于其他语种或者是从标准词汇转变而来。但是俚语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非常的快,其具有“流行性”的特点。

2.2 英语俚语的特点 2.2.1 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英语俚语开放性非常的强,不单单可以吸收标准词汇,还可以吸收其他国家的语言。例如“drag”这个词语是一个典型的标准词语,表示“拖、拽”,但是在俚语里面,可以使用这个词语来表示“街道”[7]。再就是“sotto voce”,这个词语来自于意大利语,代表着“低 声地”的意思。有些汉语拼音也能够发展为俚语,“shanghai”这个汉语拼音代表的是“上海”这座城市,而在俚语之中可以使用这个来表示“绑架”的意思。很多外来词汇先是出现在俚语之中,等到人们熟悉之后就会成为标准词汇的一部分[8]。最典型的例子当属“cold war”,代表着“冷战”的意思。这个词语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那个时候苏联与美国之间展开了冷战,人们使用这个词汇来表达冷战的意思。不过,该词汇刚刚诞生之初是俚语而不是标准词汇,不过随着时间流逝,这个词语成为了标准词汇的一部分。

2.2.2 生动新颖性

如果经常使用标准词汇的话,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其枯燥乏味,不再生动新颖,而俚语相对于标准词语来说就会显得生动新颖多了。使用英语来表示嗜酒的人,可以使用“heavydrinker”或者是“drunkard”这样的标准词语来表达,也可以使用“bottle-man”这个俚语词来表示[9]。相对于前者来说,后者更加的形象贴切,也更加的生动新颖。“Bottle-man”可以翻译为“酒桶”,自然就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嗜酒的含义。21世纪科技发展迅速,电子产品比比皆是,所以很多人都离不开手机,那么就可以使用“phone freak”来形容那些手机控;当形容那些搞不清楚状况的人的时候,可以使用“dog watching TV”;形容宅男、宅女可以使用“otaku”以及“otake girl”。

俚语的生动新颖来自于俚语不断的变化,如果时尚那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俚语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被淘汰,但是如果使用较多那么就会变成标准词汇;随着新鲜事物的出现,新的俚语也会随之出现。俚语更新换代的速度使得俚语相对于标准词语来说更加的生动新颖。

2.2.3 带有感情色彩、修饰色彩

英语俚语往往带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或者是修饰色彩,能够真实的表达出话语者的情感。例如情侣之间称呼的时候有“honey”与“darling”两个词语可以使用,不过前者相对于后者来说更加的亲密,表示“亲爱的,宝贝”等意思[10]。除了感情色彩之外,还有修饰色彩,修饰色彩指的是委婉、滑稽、讽刺等意思。例如,“baby-snatcher”,其中的“snatcher”指的是“绑架者”,而这个词语直译的话就是“婴儿绑架者”,但是在俚语中却表示“老牛吃嫩草”,代表那些与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人结婚的人,这是一种诙谐的表达方法[11]。

2.2.4 具有简洁性

英语俚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简洁性,往往能够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很长的意思。例如“lifer”,简简单单的一个词语,但是其表达的意思却是“终身监禁或终身监禁的人”。当然了,想要表达这个意思也可以使用标准词汇来表示,其表述为“life sentence or a man serving alife sentence”,相对于“lifer”而言,标准词汇的表达繁琐很多,不利于表达,因此简洁的俚语就应运而生,而随着俚语的使用频率逐渐提高,其往往会成为标准词汇的一部分。

2.2.5 数量繁多

英语俚语的数量非常的多,往往表达一个意思可以使用很多俚语。美国出版了《美国俚语词典》,在这本词典之中如果查找“醉了的”俚语,那么可以找到300多个。俚语之所以数量繁多,是因为不同亚文化群体针对同一个事物创造了不同的俚语。例如表示“混血女郎”,黑人会使用“banana”这个词语,但是白人会使用“yellow girl”这个词语[12]。俚语之中数量最多的词语是和性、食物等相关的,这是因为这些词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自然使用频率也是最高的。

3.英语俚语的翻译

英语的翻译方式有很多,包括直译、音译、意译等等,在翻译英语俚语的时候自然也是可以使用这些翻译方式的,不过相对于普通的英语翻译来说,英语俚语的翻译更加的困难,这是因为俚语具有上述五种特点。因为英语俚语的翻译方式有很多,在这里只 是介绍意译这种翻译方式。

3.1 意译论述 所谓的意义,指的是联系上下文以及语境来判断其表达的真正含义进而进行翻译[13]。如果在翻译的时候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够直接找到相对应的表达,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意译这种翻译方法。除此之外,有些英语俚语所蕴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其真正的意思甚至是与表面意思完全相反,那么这个时候直译就不能够表达出其本来的意思,就需要采用意译的方式。

在英语俚语众多的翻译方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意译,这是因为英语俚语涉及到了使用的语言环境以及文化,所以很多时候直接翻译并不能够表达出真正的含义,更何况英语俚语还会使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

3.2 英语俚语的意译

当翻译“Don’t pull my leg”这个句子的时候,如果使用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那么就可以翻译为“不要拖我的腿”。但是,这个句子在俚语中并不是这个意思,其真实的意思是“别开玩笑”[14]。

“Turn the table”也是一个俚语,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短语,即使一个人的英语水平比较低,也会翻译,这代表着“弄翻桌子”的意思。但是,现如今这个短语已经不单纯的代表这个本来的意思,而是指“扭转局面,反败为胜”[15]。如果说一个人扭转了局面,完全可以使用“He turns the table”。当然了,这个俚语不会无缘无故的使用,都会存在前因后果,所以翻译起来也不存在很大的麻烦。该俚语存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已经进入了标准词汇,在相关的翻译软件上输入直接就会显示其比喻义。

除了这些使用时间比较长,已经逐渐过渡到标准词汇的俚语之外,还有很多俚语因为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翻译上更加的困难。

例如在翻译“hands-chopping people”的时候,可以直接翻译为“剁手族”。前者在英语文化中非常流行,后者则是在汉语文化中非常流行。随着网络购物的时兴,很多人都会在网上购买大量的产品,这就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消费,所以经常会说“再买就剁手”,这也是剁手族的来源。由此可以看出,俚语和汉语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很多内容都是相通的,所以在翻译这个俚语的时候不用翻译为“剁手的人”,而是翻译为“剁手族”,这也符合了我们的流行。

再比如“jet setting lifestyle”,指的是那些经常乘坐喷气客机的人,那么完全可以翻译为“土豪”,毕竟普通人无法经常乘坐这样的客机。还有“easy like”,指的是那些经常点赞的人,所以可以翻译为“点赞狂人”[16]。

3.3 英语俚语意译注意事项

通过对英语俚语的意译可以发现,在翻译英语俚语的时候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首先,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多俚语都存在比喻的现象,例如“wearing two hats”,这个俚语如果不结合上下文的话就指的是“戴两顶帽子”,但是如何结合上下文就知道指的是“身兼两职”。在翻译俚语的时候,不要单纯的对俚语进行翻译,重点是结合上下文的语境,了解事情的前后因果。当然了,有很多俚语因为使用频率比较高,已经逐渐演变为标准语,这样的俚语在翻译的时候就基本上可以直接表述其意思,而不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

其次,需要了解发言者的说话风格。不同层次的人说话风格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翻译的时候需要了解发言者的说话风格。每个人的语言都有自身的特点,例如有的人说话就非常的直白,所以很少会出现那些偏僻的俚语,一般都会使用众所周知的俚语,所以完全可以放心翻译;但是有的人说话风格比较幽默,使用的俚语不一定具有很广的传播度,需要听者或者是读者自行进行翻译。再次,需要熟知当地的文化。俚语是一种流行性非常强的语言,世界上说英语的国家有很多,但是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甚至是一个国家不同的地区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而俚语是诞生于日常生活文化中的,所以如果熟知了一个地方的文化,那么就完全可以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之中,理解当地人所使用的俚语自然也就十分方便了。

最后,需要整体翻译。意译并不是死板的一对一进行翻译,只需要形象生动的传达出俚语的含义即可,所以在翻译上限制没有很多,不一定每个词语都对照着其本来的意思进行翻译。英语俚语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理解并且翻译,毕竟一个俚语如果把每一个词语分开来看的话根本就无法理解其真实的含义,所以翻译的时候整体性是必不可少的。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俚语的特点十分的鲜明,但是这些特点也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便之处,导致在日常的交谈或者是阅读相关文章的时候无法了解发言者真实的意思。英语俚语的翻译方式有很多,在这里重点阐述了意译这种翻译方式。所谓意译,重点是传达其所蕴含的意思,而且有的时候能够在中文中找到与其意思相近的流行词汇,那么完全可以使用流行词汇翻译,这也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了。不过,无论选择什么方式翻译俚语,都必须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还需要了解发言者的说话风格,再加上要熟知当地的文化,这样才能够理解发言者的真实意图。

参 考 文 献

浅谈新闻标题的特点和翻译方法 篇3

【关键词】新闻标题 特点 翻译 方法 题目

一、新闻标题的特点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能够将新闻和受众进行合理的连接在一起,人们可以直接从标题中将新闻的重要核心和思想进行了解,同时,标题能够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新闻报道锦上添花。新闻的标题通常有基本的三个特征:新闻标题是对新闻的高度概括、新闻标题从属于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标题对新闻可以评说事实。下面就将新闻的标题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说明:

1.新闻标题与新闻报道的一致性。新闻标题本来就是属于新闻的,新闻最大的特色就是要根据客观事实报道,新闻标题最重要的依据就是新闻本身,意思就是新闻标题必须要将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出来,将新闻中的重要思想、核心内容进行表现,因此,新闻标题与新闻报道必须要高度一致,这也是作为新闻标题最重要的特点,也是最基础的特点。一致性不仅要求标题内容和新闻内容的一致,同时还要求拟定的标题必须要在新闻中有充分的论据进行说明,也就是指标题对新闻内容的概括及评论一定要有充足的新闻事实作为依据,不能随心所欲。

2.准确性。新闻就是要根据客观事实报道,标题也必须要能够准确的反映新闻内容。评价新闻的观点要准确,运用文字时要精准,同时新闻评论标题的态度一定要明确,但同时不能跨越新闻的作用,将新闻中的精彩部分作为撰写标题的重要依据,将新闻中的最重要的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内容在标题中充分表现出来。

3.简洁易懂。新闻标题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吸引受众的眼球,要求用最短的时间获得受众的注意,因此,一则好的新闻标题应该简洁易懂,让受众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最多的新闻信息,了解新闻中的内容和信息。如果标题冗长、复杂,那么受众在第一眼看到标题的时候就看不懂,没有兴趣,那么受众就不会过多的注意整篇新闻报道。因此,新闻标题力求言简意赅,使受众记忆深刻。

4.新颖生动。精美的新闻标题富有魅力,能够使人拍案叫绝。让受众喜欢的标题,多次出现在说中的视野中,就会丧失趣味,因此,新闻标题还注重新颖,新闻标题的内容、形式、文字都要新颖生动,这样才能借助优美的形式吸引受众。

5.较强的逻辑性。新闻报道信息量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因此,在新闻的选择中多采用组合的方法,因此也就导致新闻标题种类也复杂多样。但是,重要的是新闻标题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以免造成受众误解。较高的逻辑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来将新闻的内容、思想表达出来。

二、新闻标题的翻译方法

在新闻标题应用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翻译的难题,怎么才能将其他国家的新闻标题进行准确的翻译,才能使得新闻标题更加显眼、富有吸引力,这里就仅仅将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讨论。

1.直译或基本直译法。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就是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将新闻向更多的人“推销”,但是不同的语言有其自身的特色和独特的用法,音、形、义等不同,新闻标题所表现的精髓也不同。直译或基本直译就是直接翻译,不改变标题的风格。例如:

Lord,Keep Her from Harm译为:主啊,保佑她不受伤害。

直译法,就是不改变标题标题的风格,如果利用直译法不能将新闻标题中的内容进行正确的表现,那么就要采用意译法。

2.增词法或减词法。一般来说,英文标题语言都相对简洁、质朴、平淡,但是汉语中强调辞藻华丽,在新闻标题中将人名、地名、人物身份和国籍、主题背景等都会进行重点描述,但是在英文标题不会,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的进行增词,这样才能使得标题充分、完整的表达意义,例如:Here Comes the Son(子承父业的小布什)。

三、结束语

新闻标题有其鲜明的特点,能够较好的吸引受众注意力、营造阅读兴奋点、争夺受众必读率。要想拟定出较好的新闻标题,就必须要将新闻标题的几点特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熟悉,充分把握新闻标题的重要性和特点,不断更新新闻观念,提高创新新闻写作水平。同时在进行标题翻译的时候,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特色,翻译过程中翻译的方法主要就是直译或基本直译法和增词法或减词法。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特色要求要在充分了解该国的语言的用法和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翻译,贴近语境,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将标题的重要思想和内容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董立.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汉译对策[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4).

[2]顾维芳.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浅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 篇4

英语新闻标题特点

词汇特点

简洁是英语新闻的基本特点。要使行文简洁, 新闻写作人员就得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浓缩、精简语言。因此在新闻标题中, 读者会发现许多短小精悍的简短词、诙谐幽默的新造词、令人困惑的缩略词, 所有这些词语都有精简语言的作用。

大量使用简短词。众所周知, 报纸杂志等的版面有限, 新闻从业人员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版面容纳最大的信息量。因此新闻作者尽其所能使用最少的语言传达最多的信息, 他们会在英语标题中使用一些简短而具有极强表意功能的名词和动词。所以标题语言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独特的新闻术语。这些词虽然短小, 却有很强的表达力。美国语言学家H.L Mencken曾经把报刊上使用的小词描述为synonym of all words (万能同义词) 。例如:Pioneer colleges Face Axe (一些实验学院面临砍屑, axe=dispensation) ;Sino-US Venture Expands Biz in China (中美合资企业扩大在中国业务, biz=business) 。

灵活使用新词。新闻语言的生命力在于“新”。当代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新的社会现象、思想观念、发明创造等, 都需要新词来命名。许多新事物、新思想首先出现在新闻媒体上, 表达这些新事物、新思想的词就是“新词”。如junk mai (垃圾邮件) 、cyber love (网恋) 、suicide bomber (人体炸弹) 、reality show (真人秀) 等, 无一不是通过报刊等媒介为人们所熟知。在美国的“水门 (Watergate) 事件”后, -gate (门) 成了表示丑闻的后缀, 许多新词被造了出来, 如克林顿的性丑闻 (Zippergate) 、查尔斯王子的性丑闻“卡米拉 (情妇) 丑闻” (Camillagate) 。医学和遗传学的飞速发展同样带来了很多新词汇, 如genetic code (遗传密码) 、clone (无性生殖, 克隆) 等。

大量使用缩略词。英语新闻标题中大量使用缩略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新闻标题忌讳换行以节约版面, 因此缩略词成为新闻文体简练的重要标志。

语法特点

新闻标题须言简意赅, 为此英语新闻标题就有自身独特的时态, 以使动词既传神达意又具时间感。

较多使用现在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情, 因此英语新闻标题的时态主要采用一般现在时。英语新闻标题中大量使用一般现在时来代替其他时态, 因为一般现在时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现实感和生动性, 缩短读者与阅读对象的情感距离。这也正是新闻学中的“新闻现在时”。其作用就是增强所报道事件的新鲜感。例如:Tremor Rocks Ecuador, Peru (厄瓜多尔和秘鲁遭遇地震) 。

大量使用非谓语动词。英语新闻标题用词须以小的空间容纳多的信息。因此, 英语中的非谓语动词被频繁地使用。英语标题中常用不定式结构来表示将发生的事情。例如:Chinese Leader to Visit U.S (中国领导人将访美) 。同样, 英语标题中也用现在分词描述正在发生的事件, 以代替现在进行时。此外, 英语新闻标题表示被动语态时常将过去分词直接放在动作的承受者之后, 而不用表被动语态的结构“be+过去分词”, 而且也不用“by”来表示动作的执行者。例如:Workers Checked After Radiation Leak (workers Were Checked After Radiation Leak) (辐射泄漏后工人将接受体检) 。

词语的省略。省略是新闻标题的一大特色。新闻标题常常只用实词, 省略较多的是虚词。省略的目的是尽量缩短标题的长度, 节省版面。有些实词如go可以与很多介词、副词搭配, 构成意义不同的词组, 这样的实词往往会被省略, 而与其搭配的介词或副词却不能省略。但有时为了习语和词组的完整性, 虚词则不可省略, 如China Ready for Leap into Orbit (中国准备进入太空) 。

修辞特点

英语新闻标题在简洁的原则下追求吸引力, 而修辞恰好是达到此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英语新闻标题中常出现的修辞主要有:

各种修辞格。修辞种类繁多, 英语标题中常使用的有比喻、头韵、对比、借代、讽刺、双关、重复、夸张等修辞格。例如《Pei’s Pyramids Puzzle Paris》 (《贝氏的金字塔使巴黎困惑不解》) , 这是《时代》周刊报道巴黎卢浮宫的扩建和改建的一篇文章的标题, 此项工程选择了著名建筑师、美籍华人贝聿铭 (I.M.Pei) 的设计方案, 其中有一组构思奇特、匠心独运的金字塔。这篇文章标题里的四个词都以“p”开头形成头韵, 作者标题的灵感很可能来自“贝氏” (Pei) 、“金字塔” (pyramids) 、“巴黎” (Paris) 这三个词, 而作者的匠心表现在他所选用的“puzzle”一词, 它不仅使标题构成了头韵, 而且表现出贝氏作品的惊人程度。

使用习语典故。英语标题的制作要尽量追求语言的生动活泼, 要充满趣味性和幽默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标题中还经常使用各种习语典故, 体现文化韵味, 以增强标题的表达力。例如:Farewell to SARS! (永别了, 非典!)

使用俚语俗语。新闻标题为了吸引读者, 还时常使用俚语俗语, 以营造一种活泼风趣的氛围。所以一些形象化的俚语和俗语在英语标题中不断出现, 不仅使其生动活泼, 而且还妙趣横生。例如:The E-conomic Slider (经济滑坡) 。

新闻标题的翻译技巧

通过对英语新闻标题特点的分析, 译者在翻译新闻标题时, 还应注意中英文标题在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表达差异, 兼顾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遵循忠实、通顺的原则, 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

英文标题的汉译

英文标题汉译时, 应力求做到言简意赅, 富有创意和文采。汉语字义丰富, 成语和典故很多, 标题空间富裕。英文标题汉译时, 可采用直译、意译、增词法或减词法等基本的翻译手段。

直译或基本直译法。文章标题的主要目的就是它不仅要向读者“推销文章”, 还要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 所以中英文标题无不在音、形、义上做文章, 以体现文章的精髓。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基本相同, 对客观世界有类似的体验, 这种思维逻辑的相对一致性导致了语言表述逻辑的相对一致性, 因此, 在英语的表达方式与汉语完全或基本相同, 直接翻译成汉语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障碍时, 可以采用直译或基本直译。但直译不能影响达意, 不能破坏标题的风格。例如:Lord, Keep Her from Harm (主啊, 保佑她不受伤害) (直译) 。

意译法。如果文章的标题采用直译后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或者直译后可读性不强, 不易理解, 则采用意译法。如“For a Muslim woman from Two Cultures, Swimsuits Are Tricky”, 如果直译为“处在两种文化之间的穆斯林女士穿泳装是困难的”, 译文则冗长乏味, 读者的兴趣会降低。有人将其翻译成“泳装, 穿还是不穿”, 该标题则引人注目, 耐人寻味。

增词法或减词法。英文标题语言简洁、质朴、平淡, 汉语标题注重讲求文采, 注重交代新闻事件关涉的人名、地名、人物身份和国籍、主题背景等, 而英文标题有时会忽略这些细节。因此汉译时需要采用增词法作补充性介绍, 使标题更加趋于汉化, 意义更趋完整。例如:Here Comes the Son (子承父业的小布什) 。此外, 为使英语新闻标题语言简练, 可尽量减少标题中的虚词、代词、系动词或者省略标题中的次要信息。例如:The Battle Of Human Versus Computer At Chess (人机象棋大战) ;Through A Window:Thirty Years With The Chimpanzees (透过心智之窗) 。

中文标题的英译

直译法。汉语和英语的所指常常相同, 具有相同的语言功能。这是因为人类各民族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活动有着某些共同的体验, 因而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思想和概念。这就为直译提供了理论基础。许多中文标题都可以用直译的方法。如:东方时空 (Oriental Time and Space) 。

意译法。译者有时会受译语的束缚, 不得不舍弃原语的字面意义, 而采用意译的方法, 以便译语读者更直接地理解标题的含义。例如:妇女———一个永恒的话题 (Woman———The Debate Goes on) 。

转换语言形式。中英文标题的制作受制于各自的语言特点, 在翻译时, 中文标题的语言结构往往要做调整以符合英语标题的语言特点。可以将汉语的句子转换成英语的短语, 将汉语的偏正结构转化为英语的“名词中心语+后置修饰语”结构, 将汉语标题中的引题和主题合二为一。例如:美国不要做干涉他国内政的事情 (USTold to Stop its“Interfering”) 。

结语

作为新闻报道的“眼睛”, 标题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要达到同样吸引读者眼球的效果, 作为新闻翻译工作者, 如果能把握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并掌握相关翻译技巧, 能以最简明扼要的形式向读者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那么必将能使国内读者用新闻的眼睛更好地观望世界。

参考文献

[1].董立:《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汉译对策》,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0 (4) 。

[2].顾维芳:《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浅析》, 《东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2) 。

新闻翻译的特点 篇5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闻翻译研究

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向大众传递信息,因此新闻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言文化交流.在新闻翻译中,信息接受者即译语读者是译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强调译语读者和译语语境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它的译文,也决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因而能有效地指导新闻翻译.

作 者:肖萌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刊 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H059 关键词:新闻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   翻译过程  

简述外宣翻译的特点 篇6

关键词:外宣翻译;翻译策略;特点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因此我国的对外交流也随之频繁,外宣的重要性也就尤为突出。在外宣工作中对其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翻译的质量,进而发挥出外宣翻译的重要作用。

一、外宣翻译的特点

1.并非需要逐字翻译

外宣材料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并且信息量较大,其内容包括了人们生活的各方面,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政策文本、科学技术说明、散文评论、文学作品等。在党的十八大文件翻译原则中,现实翻译是一门极具创意的艺术。这种原则的出现给翻译提出了两个较大的难题:第一便是将翻译资料中的重复文字和多余的部分删掉,使翻译在极大程度上做到天衣无缝;第二便是将原文字中所隐喻的意思挖掘出来。中文中具有修饰性的词语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将其省略。所以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切忌逐字翻译,且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

从外宣的翻译资料看,外宣的题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表达型的官方文告类,第二种是信息型的新闻报道和发布类,第三种是呼唤型的公共宣传品类。后两类是外宣翻译的主体,主要以文化和读者为中心。这种现象的产生便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外宣翻译的策略和方针:若想使外宣翻译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其翻译的政治目的和社会功能,就必须对本土文化和读者的心态有所了解,着重研究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外宣工作者应以本土文化为主要出发点,对语言文化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

2.政治性较强

外宣的主要内容便是宣传我国,因此其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外宣材料中经常会涉及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方针,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军事、经济的利益得失,是我国较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反复推敲和深思熟虑,进而将外宣资料进行准确的翻译。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必须维护我国的主权。

二、做好外宣翻译的策略

1.明确读者群体

外宣翻译的实质便是将中国的新闻翻译给不了解中国国情或者是不太了解中国国情的人去看,其和文本翻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外宣中需要让外国人对中国的国情、文化有所了解并且逐步接受中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工作习惯。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避免差异或者是减少差异,让读者能够较为准确地了解到中国的相关信息。

2.较强的目的性

笔者认为,外宣的主要目的便是让不了解中国的人了解中国,让不认同中国观点的人接受中国的观点,逐步提高中国的知名度和形象。所以在进行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3.采用读者较容易接受的手法

要让外国人切实了解和接受中国所发布的新闻,就必须学会使用西方人的思维进行思考,采用他们的写作方式进行翻译和宣传。西方国家对中国了解得较少,他们的习惯与中国的习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我国若想将本土文化进行有效宣传,是十分困难的,必须要采用不同于我国的报道要求。外宣工作者在看待事件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承着客观、可信、公平、公开以及公正的心态,并且不断朝着符合西方国家的要求逐步改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外宣工作对于中国对外宣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外宣工作者承担着宣传我国的重要责任,即积极向世界宣传我国,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外宣工作者还能有效地将中国的文化、观点表露出来,塑造出较好的中国形象,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时也将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蔡强,凌征华.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的特点与汉英翻译理据探析[J].中国商论,2013(23):113-114.

[2]曾薇.汉英国际会展外宣平行语篇的修辞特点及其翻译原则[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3(1):132-136.

浅谈新闻翻译的特点及技巧 篇7

新闻所包含的范围很广, 主要是指电视, 电台, 互联网记录, 传播, 反映时代及当下现实的一种文体。常见的新闻种类有很多, 比如政治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娱乐新闻,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等等。新闻以其特有的时效性, 传播性, 准确性, 通俗性而受大众之喜爱。早在民国时期, 上海就有报童在街头卖报, 并且喊着今日重大新闻头版头条以吸引街上的路人, 可见新闻历史悠久, 受大家所钟爱。

二、新闻翻译的特点

语言总体风格是大众性、趣味性和节俭性。新闻翻译要保证通俗易懂, 精简准确, 这样才会使读者愿意读, 听者能够听得下去。因此, 在新闻翻译时, 要避免句式过长, 词汇过于繁琐, 保证新闻的精简性。但是, 过于严肃又不免使读者觉得索然无味, 因此, 新闻翻译时, 还要尽量增添文章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同时, 在新闻翻译用词上, 翻译工作者还应注意语言准确鲜明清晰, 避免漏译, 曲解, 模棱两可, 晦涩难懂, 而要增强新闻翻译文本的感召力, 表达力, 号召力。

( 一) 词汇特点

第一, 新闻翻译的词汇有特定的新闻风格。通常在任何一个领域中都会有所谓的专业术语, 新闻翻译也是如此。经过大量的翻译后, 某些词汇被定为特定的表达意思, 以此来表达事件与事实。这些词是经过严格筛选的, 由于大量新闻翻译与语篇中使用, 因此, 也就约定俗成转而变为固定的新闻翻译表达。例如, horror一词是新闻标题中常用的词, 用以表示不幸事故和暴力行动, 再如nadir常指“两国关系的最低点”。此外, 新闻报道中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套语, 如according to sources concerned ( 据有关方面报道) , cited as saying ( 援引……的话) 。

第二, 新闻翻译侧重于使用小词。小词 ( midget words) 即简短词, 一般为单音节词。小词能够是新闻语篇显得简练精悍, 这正符合新闻英语翻译特点及要求。其次, 是由于小词的词义范畴很宽, 这样能够是文本看起来生动灵活。如back ( 支持) , ban ( 禁止) 等。

第三, 大量使用缩略语。这样能够节省篇幅, 避免了很长的机构名称, 突出新闻事件的重点。比如WB ( world bank世界银行) , ASP ( American selling price美国销售价) , biz ( business商业) 等。

第四, 新词新意, 临时造词。新闻报道要跟上时代潮流, 时代脚步。新闻时效性就是强调新闻媒体要着眼于当下, 体察当下时政。比如在最新美国大选中, 就出现了一些相关术语。Flip flopper指改变立场的人, 政策骑墙派。

( 二) 语法特点

第一, 时态的使用。在英语新闻中现在时被广泛使用。为了造成事件正在进行中的效果, 给人以真实感, 无论是标题或是正文都常常采用现在时代替过去时。另外, 甚至在said, told, reported, added等动词过去时后面的that宾语从句中, 过去时也常常为现在时态所替代。

第二, 较多使用扩展的简单句。由于报刊篇幅有限, 新闻文体在语法方面一个重要特点是句型的高度扩展, 结构严谨, 将丰富的信息压缩在有限的篇幅中。常见的方法有使用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语言成分扩展简单句, 有时还较多的使用插入语代替从句, 从而简化句子结构。

第三, 前置修饰语高度浓缩。新闻文体为了使句子结构紧凑严密, 大量使用前置修饰语修饰名词, 如a hand grenade and machine gun attack.

( 三) 文化语言特点

由于中西方文化发展差异, 文化背景差异, 国情差异, 因此, 新闻文本也会出现不同。翻译工作者需要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 了解国际时事政治, 这样有利于扩展新闻翻译视野, 增强翻译文本的可读性, 时效性。

三、新闻翻译的技巧

( 一) 编译

由于中西方读者所关注的不同, 新闻翻译时就需要找到翻译的侧重点, 有的放矢地进行编译。比如, 在一些篇幅较长的新闻中, 如果当下对其关注度不高, 则完全可以进行缩减, 采用将长篇幅的文字处理成图片成的方式。这种方法不仅会使新闻文本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吸引读者, 同时也会省出一些版面, 留给其他新闻。

( 二) 译者注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因此, 翻译工作者在对一些中国特色词汇进行翻译时需要加上注解, 对其进行解释。新闻要求通俗易懂, 清晰明了。译者注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 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阅读影响。具体说来, 有关历史事件、地理名称、我国独有的机构、节日、习俗、行话、套话和历史典故等都需要采用解释性的翻译方法。比如“巴金”译作“Chinese writer Ba Jin”, 又如“江苏”译作“Jiangsu in east China”, 以便让外国读者了解以上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四、结语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与翻译 篇8

1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

1.1 词汇特点

由于新闻版面或字数的限制,英语新闻标题的字数偏少,追求简约,经常省略虚词,比如冠词、介词、连词、代词等,阅读英语新闻标题时需要自动填补省略的虚词。

例1.(The)Forecast of Mexican Quake(is)Accurate,but(it is)Ignored

例2.(The)Divorce(of)New York Style

英语新闻标题中大多数词都是名词,因为与形容词、动词、介词短语等相比,名词形式简单,意义清楚,字数较少。

例3.Borderline Insanity

例4.Monkey Boy Comes Back from the Wild

例3可用一句话解释,“Something insane took place on the borderline.”例4中“Monkey Boy”的意思是“the boy like a mon⁃key”,由此可看出运用名词简单易懂。

英语新闻标题中经常使用缩略词,新闻的编者通常会在新闻正文中解释标题中缩略词的意思,使用缩略词既能节省版面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

例5.NEET Generation(NEET=not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

例6.Hollywood Helps CIA Come in From the Cold(C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阿拉伯数字是世界通认的数字符号,比相应的英文数字易读易写,占用版面空间少,阿拉伯数字常被用在英语新闻标题中来凸显主要信息。

例7.Uk’s Oldest Person Dies at 115

例8.Militants Kill 29;Weak Peace Shattered

为了节省版面,英语新闻标题中用标点符号来代替单词。

例9.UN,Iraq Talk on Refugee Aid(“,”→“and”)

例10.Health Survey:New Yorker Fitter,Slimmer(“:”→“In⁃dicates”)

英语新闻撰写者会在标题中使用习语、俗语、俚语,套用文学作品、电影之名或其中人物形象,以此来吸引读者的注意,使标题生动逼真,贴近生活。

例11.Has Packaging Gone Bananas?

例12.An Ode to Failure(The Economist,Feb 24,2005)

当读者看到例12时,会立刻想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不朽名作《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新闻主要讲如何面对现今世界激烈的竞争,此标题在原有诗歌标题上稍作改动,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13.My Big Fat Green Wedding(The Guardian,Aug 17,2004)

有一部美国电影名叫《我盛大的希腊婚礼》(My Big Fat Greek Wedding),此标题巧妙地把字母“k”换成“n”,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2 语法特点

新闻所述的事件多半是刚刚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按照语法规则应用动词的相应时态。但为了使读者感到“新闻”而不是“旧闻”,因此常用一般现在时(周学艺,2010:67-68)。英语新闻标题通常使用一般现在时代替过去时,旨在向读者传达“新近发生”这层意思。

例14.Battles in Afghanistan Leave over 40 Dead(Left)(The New York Times,May 18,2006)

例15.British Servicewoman’s Body Comes Home(Came)(The Times,May 19,2006)

新闻标题中常用现在进行时,但一般会省略be动词,仅用现在分词表示现在进行时。

例16.Sand of Time Running out(Beijing Review,N0.24,2005)

新闻标题经常用动词不定式表示将来时。

例17.Sino-Arab Forum to Focus on New Partnership(China Daily,May 18,2006)

1.3 修辞特点

英语新闻撰写者通常会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把标题写的简洁、新奇、幽默,以此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英语新闻标题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有明喻、暗喻、拟人、头韵、双关、对偶等。

明喻是英语新闻标题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修辞手法。

例18.Like a Tree,Unbowed(The Guardian,Oct 9,2004)2004

新闻讲述了一位在200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肯尼亚环保主义者的故事,标题中明喻的使用彰显了获奖者坚强的性格。

与明喻相比,暗喻更加富有感情色彩,逼真生动。

例19.Children under Parents’Wings(China Daily,Otc 8,2002)

例20.The Dragon and Its Neighboring Tigers(The Econo⁃mist,Jan 23,2005)

例20中“Dragon”指代中国,“Neighboring Tigers”指代与中国临近的几个国家。“Dragon”and“Tigers”的相同之处就是凶猛,“dragon”和“tigers”的运用暗指中国与临近几个国家激烈的竞争关系。

拟人能给没有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思想和感情,使读者感同身受。

例21.Red Plant’s Lure May Prove Costly(The New York Times,Feb 18,2005)

“Red Plant”指火星,“Lure”体现了火星就像一个美女一样既神秘又有魅力。

头韵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新闻标题不仅是眼睛的盛宴,更是耳朵的盛宴。

例22.Recourses to Riches?(Beijing Review,No.8,2006)

例23.Going for Green(Beijing Review,No.19,2006)

双关通俗来讲就是一词两意,人们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判断词的意思。新闻标题中使用双关会产生幽默的效果。

例24.Sole Survivor(Time,Nov 8,2004)

这条新闻报道了一家美国著名的制鞋公司,它历史悠久,追求创新,在当今世界制鞋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仍然立于不败之地。“Sole”有两个意思,作名词时,指一个人的脚底或鞋底,作形容词时,意思是“唯一的”。新闻标题巧妙地运用“sole”的两个意思,不仅向读者表明公司的产品,而且体现了制鞋公司的成功业绩。另外,此新闻标题也用了头韵,使标题读起来朗朗上口。

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体现鲜明的比较。

例25.Old Friend,New Partner(Beijing Review,No.9,2005)

新闻报道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经济合作。“Old”和“New”表明两个老朋友又有新的合作了。

英语新闻标题在词汇、语法和修辞三个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了解这些语言特点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准确地理解标题的意思,并有意识地欣赏标题在用词和修辞上的巧妙,对正确翻译英语新闻标题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新闻翻译属于应用翻译,以传达信息、吸引读者注意力为目的。《译学词典》对新闻翻译的要求是“语意显豁、朴质平易、求新求异、符合习惯”(方梦之,2004:131)。美国的赛弗林·坦卡德曾说:“大众传播,顾名思义,要传播到尽可能多的受传者,所以必须写得(或用其他形式表达达到)尽可能地明白易懂(坦卡德,1985)。”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也遵循“明白易懂”这个原则。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意译、增词法、创译法等。

2.1 直译

直译是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最常用的方法。时政翻译的文本功能要求翻译要尽量紧扣原文,这种“紧扣”从更多意义上说,是“紧扣”原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贾文波,2004:73)。

例1.Sino-Arab Forum to Focus on New Partnership(China Daily,May 18,2006)

中阿论坛将聚焦新伙伴关系

来自22个阿拉伯国家的外长将聚集北京参加第二届中阿合作论坛,为期两天的会议将讨论中阿的合作伙伴关系。直译此标题就可以让读者了解新闻的大意。

例2.New Rules for Air Cargo(The New York Times,May 18,2006)

空运新法规出台

例3.Rally for Rights(Beijing Review,No.20,2006)

为权集会

2.2 意译

意译指舍形式而取内容,用贴切的译文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翻译新闻标题时译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标题的全篇大局着眼,进行适当的补偿,以确保主要信息的传递。

例4.Gone With the Wind?(Beijing Review,No.8,2006)

能源短缺随风飘去?

我国江西省是中国内陆能源最为缺乏的省份之一,境内鄱阳湖的老爷庙水域由于狭管地形风力强大,江西省计划大力发展风能,鄱阳湖区被作为“最佳开发地”。此标题使用了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传世之作《飘》(Gone with the Wind)作为标题,增强了标题的吸引力,使标题和内容更加契合。如果直译,读者会不知所云,使用意译法,可使读者了解此条新闻的大意,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例5.Sands of Time Running Out(Beijing Review,No.24,2005)

中国土地沙漠化告急

新闻讲述了我国土地沙漠化严重,我们应及时采取措施拯救中国的土地。意译此标题使新闻内容清楚明白。

2.3 增词法

英语新闻标题追求简约,经常省略冠词、系动词、量词等,翻译成汉语时,译文需要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所以需要增加一些词,做到增词不增意。

例6.Person Shot dead at US Border(The Sunday Times,May19,2006)

一人在美边境被击毙

例7.620,000 Evacuated as Chanchu Closes in(China Daily,May 18,2006)

台风珍珠逼近,约62万人撤离

例6和例7分别在译文中增加了“一”和“人”,使译文符合中国读者的语言习惯。

2.4 创译法

创译又称改译,是指再创造,创译已基本脱离原标题而是根据新闻内容和译入语的文化习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标题。创译法以目的性原则为理论基础,旨以一种非常手法使标题译文传达信息,同时吸引读者的眼球。

例8.Boom or Bust?(Beijing Review,No.3,2006)

中国棉花:夹缝中生长

新闻主要讲述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与以前相比明显减少,本土生产的棉花没有美国棉花受欢迎,中国自身的棉花产业呈现出萎缩趋势。此标题运用了押头韵的修辞格,表明了中国在棉花生产方面所面临的抉择。译文放弃了英语原有修辞格,根据新闻内容创译标题。

例9.Hero is as Hero Does(Beijing Review,No.17,2005)

新时代的英雄

新闻报道了各界人士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被称为新时代的英雄。译文放弃了原文的意思,抓住了新闻的内容。

2.5 标点符号的翻译

为了节省版面,英语新闻标题中经常使用标点符号来代替单词,翻译这些标题时最好将标点符号所代替的单词翻成相应的汉语。

例10.Indon Envoy Back Soon―Downer(The Sunday Times,May 19,2006)

澳外长称印尼驻澳大使将不日返澳

例11.Bush:More Agents and Temporary workers(WWW.CNN.com,May 19,2006)

布什说:边境急需巡警和临时工

3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英语新闻报刊、杂志、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为我国民众提供了各种角度和媒介了解国内和国际事件,通晓世界风云。熟悉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能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标题,高效选择新闻来阅读。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对汉译标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闻翻译工作者一定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与世界的交流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新闻的翻译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周学艺.英美报刊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7-68.

[3]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31.

[4]赛弗林·坦卡德.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新闻翻译的特点 篇9

1 英语医学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

1.1 词汇特点

1.1.1 简短词

众所周知, 受时效性和空间 (版面、网页等) 的限制, 新闻标题尽可能采用简洁明了的小词。如果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示, 则尽量选用字母较少的词。如:用start代替commence, 用try代替attempt, 用get代替obtain, 用ban代替prohibit, 用back代替support, 用OK代替approve。

例1:Europe OKs First PD Inhibitor, Nivolumab (选自Medscape, 2015-4-24)

试译:欧洲批准首个程序性死亡因子抑制剂Nivolumab上市

标题中的“OKs”可用“approves”替换。

1.1.2 医学术语

医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 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 各类媒体, 尤其是医学专业媒体, 在涉及医学专业知识的报道中, 会大量使用医学术语。这些术语意义明确、单一, 确切含义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理解, 但也有很多专业术语已经深入人心, 并被广泛使用, 变得不那么“专业”了, 如:“SARS” (非典) , “clone” (克隆) “, flu” (流感) 。

1.1.3 缩略词

新闻标题使用大量缩略词, 可以节省空间, 并且便于快速识别和理解。英语医学新闻标题中常用的缩略词有3 类: (1) 按音节读的截短词, 如:flu (influenza) 、scope (microscope) 、doc (doctor) 。 (2) 按字母分别读出的首字母缩略词, 如:ICU、CT、MRI、WHO。 (3) 按音节读的首字母缩略词, 如:AIDS、SARS。

1.1.4 新词

新兴事物出现以后, 多是伴随着新闻报道而为人们所熟知。因此, 新闻报道中常会出现一些新兴词汇。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 因此, 新闻标题中常会出现医学专业新词, 有的新词经过传播已广为人们熟知, 渐渐不那么“新”了。比如, “SARS” (非典) 、“H5N1” (禽流感病毒) 、“Ebola” (埃博拉) 。

1.2 语法特点

1.2.1 时态

新闻标题中, 时态的表示方法与普通文章不同, 特点鲜明。总的来说, 采用以下语法手段表达过去、现在和将来发生的事件。

1) 用一般现在时表达已经发生的事

与传统语法不同的是, 新闻标题多采用一般现在时, 即“新闻现在时”, 表示已经发生的事件, 以拉近与受众的情感距离, 增强新鲜感。[1]

例2:Yoga may benefit men with prostate cancer, study finds (选自MNT, 2015-11-21)

试译:研究发现瑜伽或对前列腺癌患者有益

“发现”是已经发生的事, 这里用“find”的一般现在时表示已经发生的事。

2) 用现在分词表达正在发生的事

英语新闻标题中用现在分词描述正在发生的事件。

例3:Antibiotic Shortages Worsening in United States (选自Medscape, 2015-4-23)

试译:美抗生素短缺加剧

美国抗生素短缺的局面正在加剧, 标题中用worsen的现在分词形式表示事情正在发生。

3) 用动词不定式表达将要发生的事

英语新闻标题常用“不定式”表示即将发生的事件。

例4:Apple Research Kit Data to Be Used in Three Clinical Studies (选自Medscape, 2015-10-16)

试译:苹果公司Research Kit数据将用于三项临床研究

Research Kit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开源研究平台, 数据将被用于三项临床研究, 这里用动词不定式表示这一事实即将实现。

1.2.2 语态

英语新闻标题使用主动语态的比例远远超过被动语态, 只有在时间或动作的接受者比执行者更重要时才使用被动语态。使用被动语态时, be动词一般被省略, “过去分词”可直接表示被动意义, 并且通常也不用“by”来引出动作的执行者。[2]

例5:Daratumumab Approved for Multiple Myeloma in US (选自Medscape, 2015-11-16)

试译:美批准Daratumumab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参考新闻内容发现,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上述药物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而谁批准的并不是这则新闻关注的焦点, 受众更关心的是多发性骨髓瘤多了一种治疗药物, 因此使用被动语态突出该药获批这一事实。

1.2.3 省略

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突出核心内容, 新闻标题常常把冠词、助动词、系动词、人称代词、连接词等一切可以省略的成分省略, 而只用有实质内容的词。

例6:Sitting Time Not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Death? (选自Medscape, 2015-10-21)

试译:静坐时间与死亡风险无关?

标题中“not”前省略了系动词“is”。

1.3 结构特点

英语新闻标题简洁精练, 微言大义, 就其结构来讲, 主要有以下几种。

1.3.1 短语型标题

英语新闻常使用名词性短语作为标题, 其目的也是节省空间、简洁明了。

例7:Calcium Supplementation Associated With Macular Degeneration (选自Medscape, 2015-4-10)

试译:补钙与黄斑变性相关

标题可视为名词性短语“calcium supplementation”联用过去分词短语“associated with macular degeneration”。

1.3.2 句子型标题

句子型标题包括简单句和复杂句两种类型。

1) 简单句

简单句标题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标题, 主要包括陈述句和疑问句形式的句子。

(1) 陈述句

在信息爆炸和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下, 许多受众常常只浏览新闻标题, 因此, 标题中应尽可能包含客观、平实、准确的信息, 而陈述句更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 新闻标题应更多使用陈述句。英语标题中大量使用陈述句, 不再举例。

(2) 疑问句

新闻标题中使用疑问句, 主要是为了吸引受众阅读。

例8:What is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nausea during cancer therapy? (选自MNT, 2015-11-13)

试译:心理因素与癌症化疗期间恶心有何关联?

标题为“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例9:Could you predict your own health? (选自MNT, 2015-11-15)

试译:你能预测自身健康吗?

标题为一般疑问句。

2) 复杂句

在简单句不能提供足够信息量的时候, 英语新闻标题中也会在不超出空间限制的情况下, 使用复杂句, 以提供更多信息量。复杂句标题又包括并列句、复合句和句群标题。句群标题比较少见。

(1) 并列句

例10:Amphetamine Doesn’t Make a Terrorist, but It Contrib-utes (选自Medscape, 2015-11-19)

试译:安非他命不“制造”但“协助”恐怖分子

标题为“but”连接的并列句。

(2) 复合句

例11:Scientists uncover mechanism that explains how singlegene drives brain development (选自MNT, 2015-11-19)

试译:科学家揭示单个基因如何驱动大脑发育

标题包含一个“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中又包含一个“how”引导的宾语从句。

(3) 句群

例12:You’re Allergic to What?New Food Allergies Emerging (选自Medscape, 2015-11-12)

试译:你对什么过敏?新的食物过敏源出现

标题可视为一个疑问句联用一个陈述句, 后者在“emerg-ing”前面省略了系动词“are”。

1.4 修辞特点

标题追求吸引受众眼球, 而巧妙使用修辞是达到此目的的手段之一。英语医学新闻标题中常用的修辞格有用典、押韵、比喻、借代、设问等。

1.4.1 用典

例13:AIDS pandemic at“beginning of the end, ”say campaigners (选自MNT, 2014-12-1)

试译:专家称艾滋病大流行“方兴未艾”

标题引用了丘吉尔在1942 年11 月10 日发表了他对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的著名评论:“Now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目前不是战争的结束, 甚至不是战争结束的序幕, 但或许, 这是序幕的结束。)

1.4.2 押韵

例14:Worry less, be happier - just by going to bed earlier (选自MNT, 2014-12-8)

试译:只需早眠少忧多欢

标题中“happier”和“earlier”押韵。

1.4.3 拟人

例15:Sugar and carbs are the obesity culprits, not lack of exercise (选自MNT, 2015-4-23)

试译:糖类而非缺乏运动是肥胖元凶

标题中把“sugar” (糖) 和“carbs” (碳水化合物) 拟人化为“culprit” (罪犯) 。

1.4.4 借代

例16:“Love hormone”nasal spray could reduce calorie intake in men (选自MNT, 2015-3-9)

试译:“爱情激素”喷鼻剂可减少男性热量摄取

标题中“love hormone”借代“oxytocin” (催产素) 。

1.4.5 设问

例17:More money, more sex, more happiness? Not necessarily, study says (选自MNT, 2015-11-19)

试译:钱多, 性多, 幸福多?研究称未必如此

标题是给出问题和答案的设问句。

2 英语医学新闻标题的翻译

2.1 标准

医学新闻翻译属于非文学翻译的范畴, 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 刘其中建议将新闻翻译的标准确定为“信、达、简、雅”。“信”是指“忠于原文”, “达”是指“顺达流畅”, “雅”是指“保持原文文风”。“简”是指“标题要简明精练, 导语要言简意赅, 文字要简洁流畅, 通俗易懂, 适合于再次传播, 易于为广大受众迅速理解和接受。”[3]这些标准也同样适用于医学新闻翻译。

2.2 方法

“翻译新闻稿的具体方法, 主要有直译、意译两种。”“直译指在译语语言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在翻译时使用的既求准确转化原语新闻的内容、又尽量保留原语新闻语言形式的翻译方法。”[4]意译是因直译得到的译文不理想, 为了更好地转化原语新闻的内容, 吸引受众阅读, 而不得打乱、增删、改编原语新闻语言形式的翻译方法。

人类心智相通, 对相同事物的表达也大致对应。翻译医学新闻标题时, 多数情况下, 能直译则直译, 但要防死译;不能直译则意译, 但要防乱译。[5]

总之, 如果通过直译进行语言转换, 得到的语言形式能够满足目的语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 并且最大限度地与原语风格保持一致, 则可以直译。如果经直译得到的语言形式佶屈聱牙、晦涩难懂, 则可以意译, 使译文更能为目的语受众所接受。

2.2.1 直译

例1-4、6、7、9-12、14、16、17 采用的是直译。有的译文虽然改变了原文的语序, 但意义基本与原文对应, 归为直译。

2.2.2 意译

例5、8、13、15 采用的是意译。例5 中, 译文将原文中的被动语态译为主动语态, 属于意译。例8 中, 若直译, 则译文是“心理因素对癌症治疗期间恶心症状的产生发挥什么作用?”, 显得冗长, 因而不如结合新闻内容进行意译。例13中, 结合新闻内容, 原文大意是一组活动组织者认为针对艾滋病大流行的活动取得一定成绩, 但尚未结束;直译起来比较困难, 采用结合新闻内容进行意译的方法比较合适。例14 中, 原文中“sugar and carbs”直译应为“糖和碳水化合物”, 但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是个更大的概念, 涵盖前者, 因此应将两个词合起来意译为“糖类”。

2.2.3 小结

总之, 无论选择何种翻译方法, 均要使译文达到“信、达、简、雅”的标准。此外, 由于原标题中一些名词尚无标准中文译名, 译文中直接采用了原文形式。

3 结束语

英语医学新闻标题在词汇、语法、形式、修辞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 汉译时要认真阅读原标题, 准确理解其意义, 注意中英文表达习惯的异同, 遵循“信、达、简、雅”的标准, 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 以期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伊革.英语新闻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73.

[2]廖志勤.英语新闻标题及其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 2006, 19 (2) :46.

[3]刘其中.英汉新闻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11-13.

[4]刘其中.英汉新闻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89-90.

新闻翻译的特点 篇10

(一) 英语标题的选词

英语新闻标题语言精练, 它总是用较少的词来传递更多的意思。因此, 在节约篇幅的基础上, 英语新闻标题的词汇就显得简明扼要而又不失生动形象。英语新闻标题在选词上尽量使用简短形象, 给人想象空间的小词。例如, "Annan Reaches Bagdad in Last-minute Peace Bid"的意思是“安南抵达巴格达做最后一刻的和平努力”, 这里的“bid”和“attempt”的意思相同。同样, “Moscow's Food Price Soaring”的意思是“莫斯科食品价格飞涨”, 这里“soar”和“increase dramatically”同义。

(二) 英语标题的语法结构

英语新闻标题通常使用一般现在时来代替其它的各种时态。这是因为一般现在时让读者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实感, 拉近了读者与新闻之间的距离, 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例如, “Wall Street Takes a Dive”使用一般现在时, 表示“华尔街股票出现跳水行情”。“Sprint Agrees to Sell Majority Stake to Soft Bank”意思是“斯普林特同意将其最大的股东出售给软银”。

另外, 英语新闻标题使用主动语态的频率远远大于被动语态。这是因为主动语态表达的意思更加直接, 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 赋予标题更大的感染力。然而当新闻事件非常重要时也会使用被动语态, 这样起到强调的作用。这时通常会省略掉“be+过去分词”中的be动词和动作的执行者。例如, “Workers Checked After Radiation Leak”意思是“辐射泄漏后工人将接受体检”, 它等于“Workers Were Checked After Radiation Leak”。

(三) 英语标题的修辞手法

在语言精练的原则下, 英语新闻标题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通常会采用种类繁多的修辞手法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因此, 英语新闻标题通常会使用比喻、头韵、对比、借代、讽刺、双关等修辞手法。例如:"Slow Lane Is Safest On Currency Issue"意思是“在货币问题上走慢车道最安全”, 这里使用比喻的手法。“Pain in Spain”译为“西班牙的痛苦”, 使用了头韵的修辞手法。“Fit or Fat”译为“健康还是肥胖”, 修辞手法为对比。“Hollywood Survives”意思是“美国电影复苏了”, 修辞手法为借代。使用讽刺的修辞手法的例句如, “Democracy of the Big Stick”, 译为“大棒民主”。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例句是“Soccer Kicks Off with Violence”译为“足球开踢, 拳打脚踢”。

二、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方法

鉴于英语新闻标题以上的特点, 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下几点。第一, 尊重原标题的意思。第二, 在不改变原标题意思的基础上发挥汉语的语言特点。第三, 译文要照顾读者的感受, 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感觉。为了达到这些要求, 我们在翻译中可以使用直译、意译、音译、增词法和注意原文修辞手法等方法进行翻译。

(一) 直译法或意译法

直译和意译二者都是翻译的两大策略, 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更是如此, 译者的目的就是让读者能够快速而又准确地了解译文的意思。所以不同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例如, “Baby Geniuses Save the World”就可以直接翻译为“神童拯救全世界”, 这样翻译尊重了原文意思, 读者也对译文一目了然。然而, “Tackle Iraq or We Will, Says Bush”, 如果直接翻译成“处理伊拉克, 我们会, 布什说道”, 就显得莫名其妙。我们就可以意译为“布什声言:教训伊拉克各国有份, 你不参与休怪我单独下手”, 这样的译文让人能够马上了解新闻的大意。

(二) 音译法

所谓音译法, 就是按照英文单词的发音把标题翻译成中文, 这些词有点类似于我们经常见到的音译外来词。例如, OPEC翻译成“欧佩克”, 即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 Countries, 意思是“石油输出国组织”。DINK翻译为“丁克”, 全称是“Double Income, No Kids”, 指那些夫妻有双份收入, 没有小孩的家庭。

(三) 注意原标题的修辞手法

英语新闻标题很多都有自身的修辞手法, 我们在翻译时应该在尊重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尽量发挥汉语的语言特点, 让读者看到译本时就像看原文的感觉是一样的。例如, “Middle East:Cradle of Terror”这里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就可以译为“中东:恐怖主义的摇篮”, 保留了原文的修辞风格, 非常形象。再如, “Courage Knows No Gender”翻译成“勇气不分男女”, 保留了原文拟人的手法。

结语

总之, 英语新闻标题不同于其它的文体, 它有自己的特殊性, 语言精练, 内容高度概括。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特点才能在翻译新闻标题时做到准确而不失生动。好的译文也能够给你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让人印象深刻。译者应该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向读者展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让读者能从新闻的角度更好地观望世界。

参考文献

[1]沈志和.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研究.柳州师专学报, 2003年09期.

[2]阮小燕.浅谈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及汉译[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年06期.

[3]资芸.谈新闻英语标题的语言特点[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年04期.

[4]刘莉琼.《参考消息》新闻标题的翻译:问题与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07期.

试析外事词汇翻译的特点 篇11

关键词:外交词汇;政治性;文化性;时代性

随着外交关系的发展,外事一般泛指国家、地方、部门和单位涉及国外、境外的事务[1]。顾名思义,外事翻译就是外事话语的翻译。它具有其它文体的翻译所不具备的特点,比如政治性和政策性,严谨性和分寸感,时效性和较大的文化信息量等。外事翻译文本的特点无一不是透过词汇来表现出来这些特点的,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传承文化信息的细胞。本文试图从词汇的角度去分析外事翻译中的独特性和专业性。

一、政治性

在外事翻译过程中,译文除了要严格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意义外,更重要的要仔细推敲,认真选词去表达原文的立场和态度,所以说外事翻译是一种政治翻译。在外交界,因某个词汇而引起国际争端的事情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外交词汇的严谨的政治分寸和相应的政治涵义。译者在涉及到国家的重大利益或领土主权时,更要把握好分寸。

二、文化性

外事翻译旨在进行跨国间的文化交流和有效沟通,这也就意味着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表达和理解,所以外事翻译承载着很大的文化信息量。如中国2008年申奥成功后,提出了一个“新北京,新奥运”的奥运口号,初译为“New Beijing,New Olympics”。但遭到国际奥委会的质疑:中国要重新制定奥运规则吗?原因是:在中英语言中,“新”的文化内涵是有差异的。中国文化中的“新”强调的是新水平、新气象,而英语中的“new”具有更新、重建的意思[2]。所以,为了避免误解,后来就改译为“New Beijing,Great Olympics”。这就说明,中英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的缺失是造成误解的关键,译文中的“great”不仅传达了原文本的内容,而且准确地传达了原文本的精神。又如“社会治安”一词,被译为“public security”、“social order”、“security of society”或“public order”,但由于文化的差异,西方英语国家里相同的习惯表达则是“law and order”。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语言的交流即是文化的交流。在外事翻译中,本着文化交流和沟通的目标,采用借用的办法把异国的文化融入到我国的文化中也是一个不错的处理方法,于是在十六大报告中“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译为“tak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to maintain law and order”[3]。此译本简洁明了,英语国家的人们一目了然,提高了文化交流的效率和沟通的有效性。

三、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外事翻译中很多的词汇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时译者就要对当前的形式和过去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刻地了解,这样才能对它进行及时合理的纠正,体现外事翻译的“与时俱进”的前进性和动态性。如,“民族”一词,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一直沿用前苏联的用法,把“民族”译成“nationality”[4]。由此产生了“中国各族人民/the Chines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和“各少数民族/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的译法。而“nationality”这个词在二战之后发生了变化,不再指民族,更侧重于指“国籍”。在国外人类学的文献中“民族”一词的表述是“ethnic group or community”。Nationality除了指“国籍”和“民族”外,还有“国民”和“国家”的意思,有时可与nation通用。如果将“民族”译为nationality,很容易引起误解。[5] “民族”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译法,如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就译为“national unity or 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而各民族間的团结,则译为“unity among ethnic groups”。于此同时,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国特色的词语逐渐走入国际舞台,但因文化的差异而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英语词汇。译者只有深刻理解这些中文词语的内涵,才能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才能为英语国家的人们表达出清晰明了的内涵意义。

四、结语

外交语言是一种特殊领域的话语形式,最重要的特点是政策性强,政治色彩浓厚,往往关涉国家利益和对外关系。因此,在外事翻译中,基于外交词汇的政治性、文化性和时代性,要以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或态度为原则,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凸显“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实现不同文化间的顺畅和有效交流,达到外事翻译的“政治等效”。

参考文献:

[1]姜秋霞.外事笔译[M].2011.

[2]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中国翻译,2003,24(3):18-21 .

[3]窦卫霖.政治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语言策略[J].外国语,2007,(4):20-27.

[4]涂和平.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J].上海翻译,2005.

新闻翻译的特点 篇12

一、新闻英语的特点

(一) 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

(1) 特定的新闻词汇运用。很多的词汇是有着比较多的新闻特点。运用词汇表达相应的新闻事件, 有些词汇因为使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就会约定俗成的新闻用语或者和新闻报道有着密切的连续,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闻体词语。例如, horror, 经常会在标题中出现, 主要是指一些暴力事件或者不幸的故事, 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想让语气更加强烈一点可以运用夸张:Campusshootinghorror:4die。又如story一词, 在传统的词汇解释中指故事, 但是在新闻词汇中是, 指newsreport。但是使用story不使用newsreport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词结构感强烈, 所以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 让读者在鲜明的词汇影响下对新闻报道感兴趣。

(2) 常用的小词。小词是运用简单的词汇表达多种含义, 小词能够让读者对英语的连接有着很好的运用, 小刺运用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变现手法更加的生动灵活, 并且有着比较强烈的传播性。例如, move指代plan计划。这些词会让大部分的读者接受其相关的教学内容, 并且可以运用最少的词汇表达其更多的含义, 因为新闻报道的字数不能太多都是有一定限制, 所以还能节约版面费用和篇幅。

(3) 比喻词的应用。新闻不但要有真实性, 还要有相关的内容趣味性, 比喻让内容更加灵活多样, 所以针对比喻词的应用要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但是比喻词的运用要有其简单性, 英语翻译的最高境界不是艰涩难懂, 是要让大家都能看懂。纪实性的过程中更加要体现文字的美感, 所以在原文表达的基础上, 要对比喻和修辞手段灵活的应用, 这样会增强报纸的可读性性以及生动性, 有效地吸引读者, 加强新闻的传播效果。修辞的运用会让整个句子的结构更加灵活, 并且更显得幽默诙谐。例如, flu一词的用法:“Catching the Asian Flu”华尔街患上“亚洲流感”, 美国《时代周刊》出现了这样一篇题目的文章,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亚洲经济危机对华尔街股票的影响。可以看见的是, 1998年以泰国为核心的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亚洲地区, 所以对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一金融危机代表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出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全球的经济都在一个发展进程中。所以这个标题把亚洲金融危机看成是流感, 运用流感的传播性比较强的性质传播关于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美国就像感染了“亚洲流感”。标题的设置应该说是匠心独运, 把幽默和风趣都表现在字面上面, 但其引申的含义和影响也表达的非常到位, 让读者真正地做到耳目一新。

(二) 新闻报道的句法特点

(1) 一般现在时和进行时广泛应用。时态方面, 新闻报道习惯于用一般现在时和进行时这两种时态。实践发展的事件能够很好地在这两种时态中得以表现, 有真实感以及现实感。例如, A Ground War Begins (一场地面战打响了) ;Deposits, Loans Risingin HK (存贷款额在港回升) ;甚至在said, told, reported, added放入that宾语从句中, 过去时也不断地取代现在时态。

(2) 省略句以及扩展的简单句的使用。因为报道在篇幅中有一定的限度, 新闻文体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要在句法上高度的拓展, 形成比较严谨的结构, 让读者阅读以后有着强烈的事件感, 把信息压缩, 新闻有很强的时效性, 所以语言特点要做到短小精炼。可以通过同位语、分词短语等词语的使用, 让句子结构简化, 插入语代替从句, 句子结构鲜明。但是新闻标题运用的时候很多部分会省略, 如冠词、介词以及连词。

(三) 语言的总体风格特点

从语言风格上, 刊物运用的语言风格不同, 所以文体特点也不同, 但是写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相同的方面, 所以新闻英语特点会形成。第一, 新闻刊物是一个大众传播的媒介, 读者对内容的涉及面是比较宽泛的, 所以新闻语言要符合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 要运用读者的阅读语言——大众性是其中一项。第二, 西方新闻界在阅读中加入趣味性和玩笑性的东西。趣味性的主题和语言会让读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也让内容变得多样化, 适应读者的语言便好。第三, 简练是英语新闻报道的另外一个特点, 因为新闻是要运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阅读量, 同时也是为了篇幅的需求。大众性、趣味性和节俭性是新闻英语在语言总体风格上的特色体现。

(四) 英文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

(1) 现在时态的广泛运用。在英语标题中要广泛地运用现在时, 特别是一般现在时代替出现的时态, 这是英语新闻的标题的一个很重要特点, 现在进行时能够有效地拉近读者和阅读者之间的情感距离。

(2) 非谓语动词的广泛应用。非谓语动词主要包含不定式、分词以及动名词。英语有着很多丰富的表达形式, 这样可以让新闻工作者有更多选择。例如, Five Ways To Be Romantic浪漫五法中的英语新闻标题运用的是动词将来时will+动词原形的表达方式, 但是因为动词不定式和前面的名词连用会表达将来的试题, 所以会出现系动词be被省略的情况。

二、新闻英语的翻译技巧

(一) 透彻理解词汇的特定含义

有些词汇是有特定的表达含义, 把原来的含义省略变成和新闻词汇相互联系的词汇。例如, dove不能翻译成本意“鸽子”, 在新闻英语里面是“鸽派, 何解派”;egg也不能翻译成“蛋”, 要翻译成“炸弹, 手榴弹”。翻译的时候就要先了解特定的新闻词汇含义, 像新闻当中的“说” (say) 有50多个同义词和近义词。含义和修辞特点会有很大的差别, 但大部分的含义是“说话”、“发表意见”:admit (承认) , add (又说) 。

(二) 有效结合典故

汉语的语言特点是精妙, 可以用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 汉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发展, 所以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典故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根深蒂固。在开展英语新闻翻译的时候有效地运用典故表达一些相关的内容, 会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 也加入了中国元素, 让中国的读者感兴趣的同时加大其传播效率。

(三) 巧妙应用注释

在翻译的时候对于有些省略可以酌情加上逻辑主语、新闻人物的国籍、消息的事发地点等, 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很好地了解基本情况。总之, 兼顾中西翻译文化中的不同, 要增补一些内容介绍、注释性词语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理解得更加透彻。翻译因为文化的不同会出现文化的误区, 龙在西方是邪恶势力的代表, 但是在东方是神物, 如果不通过注释阅读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歧义。例如, Quake death toll tops 5000. (日本神户地区) 地震的死亡人数超过5000。这种语言使用是非常独特的, 简明真实地表达了内容, 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是不能够让读者有兴趣的, 新闻的传播要依靠关注率。英汉文化的不同, 在传播方面有很多关注点也会不一样, 所以翻译会出现简化的情况。作为英语翻译者, 要看情况在翻译中加一些注释, 让翻译工作变得游刃有余。

(四) 采用多种翻译模式翻译英文新闻标题

新闻传播具有很强的真实性, 加上中西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所以对于那些对西方文化不是很了解的中国读者来说, 有些内容理解起来很困难, 内容的精彩因为自身的理解不到位就会错过。标题翻译的时候要先了解表面的基本含义, 深层次地挖掘里面的真正内涵, 通过新闻事件能够折射出当局的什么情况和政府的那些新的举动, 还要不断地对东西文化的差异性东西进行挖掘。在翻译的时候尽量转译, 这样读者读起来表达含义更加明了;翻译时语言简洁精炼, 生动传神地把握词汇运用特点, 让读者在看见题目以后先了解到阅读要点。

四、结语

要想让新闻翻译达到言简意赅、生动活泼、幽默隽永的表达效果, 那么就要求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编辑们在了解新闻英语特点的基础上对翻译技巧进行了解。翻译过程中要了解新闻的语言、结构和语法特点, 把握翻译技巧, 在新闻翻译的一般规律上, 还要掌握翻译特殊性。

参考文献

[1]姜奕杉.浅谈新闻英语的文体特点及其翻译策略[J].海外英语, 2011 (03) :13-15.

[2]殷传晟.浅析新闻英语翻译策略[J].中国外资, 2013 (22) :3-5.

[3]李丹.新闻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版) , 2010 (08) :16-17.

上一篇:干部人事下一篇:中小学的组织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