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翻译策略(精选12篇)
新闻翻译策略 篇1
新闻编译是国际新闻的重要来源和传播方式。我国报道的国际新闻主要是向国际新闻社订购, 编译后呈现给受众的。国际新闻编译就是对蕴涵在另一种语言中的信息进行发掘、加工和再次传播的过程。国际新闻中的信息内容多样, 信息的功能也各不相同, 有的提供实际的服务、有的提供娱乐、有的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国际新闻编译工作者要从每日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国际事件中挑选出适合和满足国内受众需要的信息,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编译的条件。
从新闻翻译的特点来看, 新闻翻译实际上是“编译 (adaptation) ”。编译本身隐含了“改变”, 即“为了译文的目的, 译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文的内容与形式”。诺德 (ChristianeNord) 认为, “任何译本都或多或少含有编译成分。编译是目的论的体现”。纽马克认为编译的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 在译入语文化情境与源语不一致或语义有差异时, 往往要采用编译的方式。
由于功能派译论是针对目的语文化受众的, 所以在针对传播信息为主的新闻翻译方面是很适用的。新闻属于信息型文本, 无论哪一家媒体编译新闻的最终目的都是传递信息, 为读者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或内容。功能学派认为, 任何翻译都是有一定目的或是要实现一定功能的, 而译文忠实与否往往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此外还要考虑译入语与源语在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差异。依照翻译的目的, 局部的不忠实, 增益、删减甚至改写就可以解释为合理的。编译后的新闻信息与原文并不完全等值, 而是有选择性地针对特定的要求或环境传递信息, 完成新闻所负载的职责。以功能派翻译理论为依据研究新闻的编译, 不仅可以指导新闻编译的实践, 还能够有效地解决新闻编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如CCTV-2《经济信息联播》中的国际财经新闻, 主要是将来自路透社、美联社等国外的通讯社的国际素材进行编译, 通过调动各方资源, 按照本节目的要求进行信息整合, 编辑播出。中西文化差异是编译时常见的难点, 如有些报道中的“lawmakers (立法者) ”就可以译成“议员们”, 因为在三权分立的国家, 议会有立法权, 议员即立法者, 这类将解释包含在翻译中的方法符合国内受众的认知特点。
新闻编译的策略有: (1) 解译, 即用常规的表达法把原文中非常规的文字解读出来; (2) 大量的注释, 对目的语读者不了解或不熟悉的事件或事物加以注释, 增加背景材料等。在原作者和译者意图不一致的情况下, 译者要在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还是忠实于读者的问题上作出选择。新闻编译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原文的意思用译语重新表达出来, 使看不懂原文的读者通过译文获得原文的信息。基于这一观点, 必须考虑译文受众和原文受众的差异, 即读者的接受性。要在精神上彻底融化原文, 甚至可将原文置于一旁, 按我国受众的思维习惯来调整结构, 重新组织;否则, 必将出现支离破碎、不知所云的现象, 将原文的美感丧失殆尽。只有抓住原文的精神, 忠实传达原文的意义, 才是真正好的新闻译文。
如《国际先驱论坛报》有篇文章The Rise of China to Rival U.S.may Take Longer as it Sorts out Domestic Issues (崛起的中国需要解决国内问题) , 原文有25段, 《参考消息》编译后的《我国仍需首先关注国内问题》仅为11段, 删除的段落多为涉及国家政治上的敏感问题及有关国家未来政策方面的内容, 甚至有些错误的、偏激的观点和描述。这篇文章显然是带有“中国威胁论”的偏见, 歪曲我国的国际形象, 我国的迅速发展招致一些人的不满, 进而批评我国内政和民族政策, 干涉我国内政。译文的主要目标读者是国内的广大群众和一些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读者, 树立我国正确的国际形象是发起人的主要意图。译者必然要根据此翻译纲要对其进行编译, 剔除原文中不实的部分, 汇总新闻要义, 打破原文中的中国“威胁论”, 证明中国的发展、中国内部事务, 是有利于世界稳定的。新闻编译的主要目的是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 灌输新闻媒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国际新闻传播活动应按照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遵循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原则, 促进全世界新闻传播的双向化、合理化。
“9·11”后, 国际新闻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开始出现不断剖析、先入为主的倾向, 事件的报道往往很偏激, 特别是西方主流媒体, 报道也迎合国家利益, 采取一种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态度, 甚至不惜采用失实的手段歪曲新闻内容。国际反恐行动使战争可以直播, 特别是伊拉克战争 (Iraq War) , 更是引发了一场世界媒体大战———电视直播、报纸特刊、网络资讯、广播报道等纷繁复杂, 观点各不相同, 这时就需要编译者坚定自身媒体的立场, 本着平等、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新闻进行编译, 让国内受众从客观角度认识该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演变。我国新闻媒体对冰冻灾害、“5·12”地震、奥运会的报道虽引用了西方主流媒体的评介, 但对于某些明显对事实的歪曲和造谣及时进行删除编辑, 使整个报道符合国内受众的价值观和文化倾向;而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报道, 则是追根究底, 剖析其实质, 强调我国的作为和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 让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越来越多地带有“全球化”印记。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成为历史的大趋势, 因而国际新闻传播活动应反对新闻垄断, 促进全世界新闻传播媒介的均衡分布, 使新闻信息流动双向化、合理化, 提倡新闻传播的积极作用。新闻工作者应宏观把握我国国情和我国的方针政策, 对国际新闻进行深刻的剖析, 针对受众设计产品或提供服务, 适合不同阶层的特色, 满足各阶层的需求, 编译出有价值的新闻。
参考文献
[1].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anc hester:St Jerome.1997.
[2].曹明伦:《谈英语报刊新闻的基本特点及其翻译》, 中国翻译, 2005 (6) 。
[3].http://www.baidu.com
新闻翻译策略 篇2
人们常说,“看报先看题,读书先读名”,其实就很相互地道出了标题的重要性。由于新闻反映的是变化中的事物,有极强的时效性,而在同一张报纸或杂志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既要设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又要尽量“瘦身”以适应版面的要求,新闻的标题必须做到简洁、准确、抢眼(eye-catching)。
由于我们谈论的是英语新闻的标题,由于文化和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一些特殊的标题变化常常令初学者反倒觉得英语新闻的标题不易理解。现在的标题一般都是复合结构的,就是说不但有主题,还有副题。我们来看以下新闻标题:
《金融时报》在2000年1月27日的评论版上刊登20国集团主席、加拿大财长保罗·马丁 的文章时用了这样一个标题: Contagion, then complacency World leaders at the Davos forum must join the G20’s efforts to reform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says Paul Martin.其中第一行的三个字“contagion, then complacency(危机蔓延与沾沾自喜)” 是文章的主题,下面的一行小字“保罗·马丁说参加达沃斯论坛的世界领袖们应该与20国集团共同努力改革世界金融体系”是副题。本文的主题很简练,但若没有下面的副题似乎很难读懂。看来这个复合标题的确不可或缺。
副题是对主题进行补充、解释和印证。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副题的作用,请看下面一些由主题和副题组成的复合标题例子:
Bush Heads to Michigan in Glow of Big Victory McCain Licks Wounds After South Carolina Rejects His Candidacy-Feb.21, 2000.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布什乘大胜之风挺进密歇根 麦凯恩南卡州失利痛舔伤口
本文由西安译佳翻译公司编写。
西安译佳翻译公司为西北地区专业资深的翻译服务机构,现有专职译员30多人,各领域的兼职译员100多名。西安译佳翻译有限公司以其先进的服务理念、严谨的工作质量、合理的服务费用、周到的贴心服务及完臻的质量体系、工作流程及独特的翻译程序,并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各种适宜的翻译辅助工具及其支持软件为全球各类机构提供全程、高端翻译服务,并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赞誉。
公司优势
公司强大各类专业人员团队长期和极其丰富的专业经历和经验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所以,无论是“海归派”带来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在世界500强企业和机构拥有多年优秀的职业生涯业绩,还是在各种不同项目上的锤炼和经验都将能让客户“称心如意”。从而,客户的“回头”也将是必然的。
翻译方向和专业领域。
新闻翻译策略 篇3
关键词:英语新闻 翻译策略
一.英语新闻
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新闻已有很深的了解,但是却对新闻给不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尽管许多的新闻工作方面的学者致力于给新闻一个最终的定义,但是截至目前,仍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相对来说,人们普遍接受的是:新闻指的是对刚刚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或者即将发生的某一事件的的及时报道。英语新闻应该真实可信、公正、引人关注。
新闻来源于真实事件,但并不是们每一个真实事件都能成为新闻,除非他们有价值。人们通常会关心一些最新的时事事件,像一些政治的变化,一些主要的经济信息和技术发明。让人意想不到的各种趣闻轶事、自然灾难、犯罪、道德婚姻和一些激发人们怨恨和牢骚的突发事件。显然“新闻报道来源于人类生活和能够不断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和利益的东西”。
英语新闻更具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许多类,然而最能够反映新闻本质的还是新闻的内涵。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把新闻分为事实性的、促进性的、说明性的和人物性的。
二.英语新闻翻译
根据英汉新闻翻译,英语新闻翻译是把一篇英语新闻用汉语重新写出来。中国大众媒体对翻译版本这样解释,中国读者将不仅仅获得原来英语文本的信息,并且还要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启发和娱乐。新闻翻译有以下几种特征:首先,新闻报道不仅仅是强烈的,还是及时的。新闻翻译像新闻报道一样重要。一篇相对高质量的新闻翻译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就需要译者们不仅仅掌握源语言的策略,而且应该精通新闻实战。。第二,翻译新闻应该用汉语新闻的形式传达源语言(英语)的信息。这种新闻的特殊形式可以使中国读者更易读懂和接受。第三,对于文学和技术的不同形式,英语新闻应该根据重新传送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完全或部分的翻译。我们甚至也可以去适应而重新去编写新闻。总之,很明显,英语新闻翻译并不像传统的“字对字”的翻译,而是一种基于各种条件的不同的翻译,要依据中西方不同的理想、价值、文化和语言障碍的差别。
三.英语新闻翻译的步骤
英语新闻翻译的步骤有以下三步:首先,我们应该首先大致的了解一下英语新闻。在作出翻译之前全面的理解文章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一个成功的英语新闻译本理解来说,理解他的组成成分很重要。其次,应该使用各种翻译技巧,在翻译的过程中灵活使用。译本必须传达出汉语新闻写作的各类信息。最后,译本完成之后,我们应该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这一步不能被忽略,因为在一篇文章中修辞是必要的。我们不仅要检查这篇文章的叙述和中心思想是否与源语言一致,还要是译本的语言能够符合汉语读者的需求。
语言学研究的案例:经济学家认为语言应该平实。经济学家的这一要求可以被接受,换句话说可以用对话、图片等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像人们最普遍的相互之间的谈话,交流会等来记住和表达。这就保留了文章的形式。经济学人渊博的写作知识确保了对各种事件的有效分析。清晰的写作通常会有清晰地思想。因此想你所要说的,然后尽可能简单的把它说出来。词汇特点:一般来说,一些小词汇、外来词汇和首字母缩略词都可以通过观察来猜测其意思,已达到英语报纸简短的效果。英语报纸最显著的词汇特征就是一些小词;我们所举的例子也毫不例外。它们很容易拼写,也很容易理解。新闻写作的另一个特征——大量的外来词被发现。使用外来词的最主要的目的一方面是是表达的意思更为接近,另一方面就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经济学人的作者们假设他们的读者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也很少去添加解释。首字母缩略词通常是一些特殊名称、专业术语、或者短语。就像前面说的新闻写作一般会节省空间,读者也会更趋向于读节省时间的文章。首字母缩略会很大程度上节省英语新闻的空间和读者的时间。因此,他们经常在英语新闻中被应用。
语法特征:简单句被频繁的扩大:在英语报纸中英语新闻的语法特征之一就是将简单句延伸。在句子结构中简单句从不会孤立地出现。对于表达复杂的想法意见,是将简单句扩大时最好的选择。在延伸了的简单句中,定语、同位语和状语通常被加在简单句中,有时候也会适当的加上插入语。
举例:Vehicles enter the Blackwall Tunnel, the main river crossing in east London, at a rate of around one a second in each direction.每个方向大约一秒钟时间就会有车辆进入跨越伦敦东部的隧道内。
在这句话中“the main river crossing in east London”是同位语从句来修饰“the Blackwall Tunnel”,状语从句“at a rate of around one a second in each direction”来修饰“Vehicles enter”。作者用一个扩大了的简单句来代替几个单独的简单句,因此传达的信息页更加简明清晰。
时态的灵活使用:新闻编辑者在写新闻稿件时更加趋向于使用灵活的时态。现在时态通常作为第一选择,因为他可以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而,英语新闻也并不局限于对传统语法的规则,即使在一篇很短的新闻中,各种时态也会被混合使用。
例如:Although Crossrail survived the budget cuts, the financing of the Distract, Cricle and Hammersmith Line upgrades is not assured, and the Bakerloo and Piccadilly Line upgrades have been postponed indefinitely.
在这句话中包含了不同的时,有过去时、现在时、过去完成时。这样的安排会使新闻更加的生动和更有逻辑,比在整句话中运用同一时更加使人感到真实。
语态的混合使用:在英语新闻报道的标题中我们不难发现使用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加频繁。很简单因为主动语态会表达的更加强烈,这样的标题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简洁的感觉。
翻译策略。
例如:Growth is straining London’s infrastructure.
High house prices make life difficult for Londoners and threaten the city’s prosperity.
Growth has brought foreigners, and foreigners have brought growth.
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灾难像战争、紧急事件这样的,读者的薪资更加吸引人对于报道者而不是决策者。因此,被动语态就会被经常地使用,在下面的句子中,被动语态可以可以更好的对信息进行接收。
In August last year her house was burned down and all her possessions, including her husband’s ashes, were lost.
翻译策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相依着提出三个翻译的基本要求:(一)传达原文的语言及内涵信息;(二)译语通顺,自然;表达形式恰当、易懂;(三)是目的语读者长生与源语言读者基本同样的反应。第一,如果一个封闭的、正式的翻译,对于一个尚未明确的意思就会造成误解,这种改变一定要将专业术语放到里面,要么在直译的时候一定要加上脚注,否则可能会引起误解的。第二,如果一个封闭的、正式的译本毫无规范,例如一篇语义模糊的文章,除非源文本故意这样做,才可以在文本中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脚注解释会非常有用、也非常公正。第三,一个封闭的、正规的译文对于每一个译者来说很难在语义学和句法学上去理解它,尽管在加入的介绍或者脚注能够暗示这一点,但是适当地改变应该要有依据。第四,一种封闭的,正式的译本对于源文本相关意思地误解或者是对源文本的写作价值适当的评价,尽管对于源文本的相关价值做一个推断很有必要,但有时也可能造成很大的丢失。评价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谈论的场合要将写作形式与修辞相匹配。第五,译者的翻译习惯对于做出客观的评价也有很大的影响。第六,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态度去翻译源文本,与源文本所要表达的观点尽可能吻合。需要考虑到一下几个方面:音系学,词汇学,句法学和语义学。
以上六种原则是我们在翻译时的理论指导。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译者们需要牢记两件事情:首先,他的基本任务就是对于所给出的文本重新复述,而并不是去改进;第二,调整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的语读者。
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有时候也会采用异化(直译)和归化(意译)的方法。直译就字面理解的意思来说,就是在形式和内容上跟源语言保持最大程度的相似。直译不仅仅在内容上而且在文化内涵上,而且在修辞效果,源语言的句法表达上都应基本一致。 尽管东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异,人们仍然会在生活情感、经历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大部分的英语词汇也能在汉语中找出与他们对等的。因此,直译通常会在英语新闻的单词翻译中被使用。
综上所述,由于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英语新闻要做一些替换。因为英语新闻最本质的功能就是通知读者。为了保持英语新闻的原始意义,译者们应该对于各种句子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种翻译策略, 他们可以将英语新闻的内容极大地满足汉语读者的需求。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全球化的的时代,如果我们想跟上时代的发展,那么信息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新闻经常会报道一些刚刚发生的或者是最近发生的事件,通过新闻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情。通过对某一事件的报道,我们可以自己去判断是与非、对与错,而不是依赖他人,用他人的思想观点。因此,我们应该也必需掌握英语新闻翻译。通过分析一些英语新闻的例子和别人的翻译版本,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理论策略在英语新闻翻译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根据以上研究,我们知道,如果一个译者想要做出一个更好的翻译文本,他就必修确保读者可以理解他的语言,最重要的,他必须要避免在翻译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冲突和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灵活使用翻译相关理论中的各种方法,以使得翻译的文本更好。
参考文献
[1]黄顺铭.新闻价值理论研究在中国——一个文献研究的维度[D].四川大学,2002:3.
[2]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见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新闻工作文献》[J]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4):21.
[3]李毅鹏.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研究概述[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239.
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策略 篇4
不同的英文字典对于新闻标题的定义各不相同。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edition 1976, p495) :“title or subtitle in large type in newspapers, summary at beginning of broadcast news bulletin.” (简明牛津字典:在报纸上以大字体形式出现的标题或者副标题;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edition 1975, p527) : “a head of newspaper story or article, printed in large type and devised to summarize the story or article that follows.” (韦氏词典:新闻故事或者新闻报道的开头, 以大字打印体形式出现, 用来概括之后所要描述的报道内容) 。
由于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策略是紧密相互联结的, 所以笔者认为若本文既详细描述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又详细描述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策略将不仅不能取得令人期待的效果, 反而会让笔者和读者产生啰嗦重复的感觉。所以, 这里笔者将会在英语新闻标题语言特点和翻译策略的紧密结合下去突出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策略, 让英语新闻的读者能够更加深层次地去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策略。
二、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策略
1.翻译方法
翻译方法可分成两种, 即直译和意译。翻译方法的选择没有特定规定之说, 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大体来讲,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基本采取直译法。这不仅保存了原文语义和情境, 而且还遵循了简练原则。
(1) 直译。
直译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如果英语新闻标题以明了直接的方式展示出来, 且译文通俗易懂, 那么英语新闻标题最好采用直译方法。
例如:New earthquake rattles northeas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pril 8, 2011) 地震再次袭击日本东北部地区
这个新闻标题是关于日本在自3月11日后所经历的最强地震, 采用了直译方法。
(2) 意译。
有时候由于直译多少会带给读者一些困惑感, 所以意译法便应运而生了,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一些英语新闻标题将其隐含的信息放在更深一层次而不是表层, 这需要读者或者译者彻底地去分析这些标题。
例如:Autumn leaves falling (The Economist, Nov.26, 2011)
英国经济危机来袭
在这个新闻标题下, 读者不应把标题的含义理解为实际的秋天的落叶, 更加更深一层次地把秋天的落叶联系到一种萧条的情境, 预示着英国经济的不景气。
2.翻译技巧
(1) 缩略词的翻译。
缩略词是英语新闻标题词汇中的主要一种形式。由于报刊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局限性, 缩略词则能够节省报刊空间, 突破这种局限性。该论文部分将讨论一些缩略词的翻译技巧。
①根据发音翻译。如UN adopts declaration to set ambitious new targets on AIDS (VOA, June 12, 2011)
(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艾滋病, 即后天免疫缺陷综合症)
联合国宣布关于防治艾滋病的新计划
②逐字母翻译。
鉴于不是所有的缩略词都是根据发音而译, 所以有时候译者最好逐字指出每个首字母所代表的单词词义。
例如:ECB raises interests rated: first since 08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pril 8, 2011)
欧洲央行自08年以来首次调高利息利率
这则新闻标题中的“ECB”全称为“European Central Bank”。
(2) 新词的翻译。
随着世界科技不断飞速发展, 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加深, 越来越多的英语新词汇诞生于世。为了贴近社会生活, 抓住时代脉搏, 吸引读者眼球, 新闻报道需要去创造大量的词汇来适应反映新的社会事务、社会思想、社会现象以及新社会流行习俗, 这类词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旧瓶装新酒, 即赋予旧词以新的含义。例如“clone”原先表示“无性系繁殖”, 后来其含义被扩展到“复制”;“bug”最初指代“机器的毛病”, 而现在主要表示“计算机千年虫问题”的意思;9月11日由于恐怖主义袭击美世贸中心而被赋予新的特殊的含义。另一种则是全新出现的词语, 主要出现于科技领域, 如“Internetese”“com”“e-mail”“e-commerce”“cyberspace”“bio-chips”“techno-millionaire”等。
(3) 短小词翻译。
短小词是指那些常在新闻标题中出现的具有较短音节的动词或者名词, 它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新闻标题。在这一点上, 译者应该去找出与这类词相对应的中文。
例如:Report Backs Methadone for Addicts (The New York Times, 1998)
报道支持吸毒者使用美沙酮镇定剂
这则新闻标题中, 动词“back”比同义词“support”更简短, 所以新闻标题选择了字母较少的动词而不是后面较长的词汇。
(4) 标点翻译。
新闻标题通常在结构上简明化, 所以标点符号在新闻标题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有时候, 特定的标点符号能使新闻标题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译者在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该关注这些标点符号的实际意义。
①逗号。
逗号在新闻标题中被用于表示前后两部分句子之间的停顿, 为了节省空间, 它常被用于代替连接词“and”, 主要是表达“和”的意思。
②冒号。
在英语新闻标题中, 最吸引眼球的信息往往被放在最前面, 而后冒号的补充信息是为了补充主语信息。英语和汉语在表述方面的相同点为汉语提供了一系列对应的内容。
③引号。
总体而言, 单引号而不是双引号常用于英语新闻标题之中。为了与中国传统表达方式一致, 译者最好在新闻标题英译汉的过程中将英语新闻标题的单引号转化为汉译后的双引号。
(5) 修辞的翻译。
新闻标题为了表达其含义,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通常会采用一些修辞手法, 比如头韵、押韵、暗喻、双关、典故、夸张, 等等。由于不同作者和读者之间不同文化背景、知识水品、个人经历的差异, 新闻标题的翻译变得非常困难。为了不使中国读者产生困惑感, 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必须保留原文的修辞特点。译文同时在将英语新闻标题汉译时应该注重所翻译译文符合中文新闻标题的特色以及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①头韵和押韵。
英语新闻标题经常运用头韵和押韵来创造一种特别效果, 使氛围夸张化, 同时又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在将英语新闻标题汉译时, 由于中英文头韵和押韵完全对应非常困难, 所以一些特定的修辞模式必须用合适的汉语表述来代替。
例如:The media and the mouth (The Economist, March 3, 2012)
媒体和舆论
在这则新闻标题中将两个词“media”和“mouth”串联在一起运用的押头韵的修辞手法, 媒体和舆论两者本身就是存在着一种十分微妙的关系。
②暗喻。
暗喻通常指代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这个比较不应只是陈述而已而是具有隐含寓意的。暗喻包括修辞手法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恰当使用能够使标题更加生动, 更有震撼效果。
例如:The price of cooking the books (The Economist, Feb.25, 2012)
捏造假账的代价
这则新闻标题运用的是暗喻的修辞手法。它是关于阿根廷的通货膨胀问题, 关于新上任的女总统以及最重要的物价飞涨等问题。
③双关。
双关是指以一种有意思的方式将一个词或词组自身内产生两种不同意思, 或者是指那些具有相同声音却表达了不同意思的词语。双关是以围绕词语, 通过对它们形式和含义的调整来达到一种幽默的效果。在翻译这类词语或词组时, 译者必须根据标题中具体信息所在的语境进行汉译。
例如: No Bill, No Bell (The Times, April 2000)
美以首脑会议不欢而散
这则新闻标题是关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但与会双方最终没有在一些事物上达成共识。我们知道, “Bill”是克林顿的名字, “Bell”是纳塔尼亚胡的名字。在双方会面期间, 他们俩谁都没有直呼对方的名字说明当时会上气氛并不融洽。编者用这个作为标题表明了这次双方会谈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④典故。
典故是指那些耳熟能详的知名人物、事物或事件。它对于增强标题大意的清晰度和重要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这些典故对于读者非常熟悉, 所以译文也便可以承袭原先的汉译版本。
例如: A Tale of Two Hearts
双心计
这个新闻标题所要表达的是关于一个病人接受人工心脏植入的故事。这个标题很明显也是模仿了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名称“A Tale of Two Cities”。
⑤夸张。
夸张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修辞手法一来有助于增强情感, 二来有利于提升人或事物的崇高地位。同时, 它的形式又能随着不同词组、句子、段落的变化而变化。译者在将英语新闻标题汉译时, 应译出相似的语言效果。
例如:Leap of faith (The Economist, March 9, 2012)
强烈的信念
这一则新闻标题是关于朝鲜核问题的进程。近来朝鲜最新领导人金正日已经向美国做出妥协, 同意停止一切核测试, 所以这用这个标题明显有些夸张化。
三、结语
新闻翻译策略 篇5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闻翻译研究
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向大众传递信息,因此新闻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言文化交流.在新闻翻译中,信息接受者即译语读者是译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强调译语读者和译语语境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它的译文,也决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因而能有效地指导新闻翻译.
作 者:肖萌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刊 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H059 关键词:新闻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 翻译过程
新闻英语与翻译美 篇6
新闻英语是英语中常见的实用文体之一。它用词范围广,变化多;题材涉及社会政治生活、金融商业、军事冲突、科技发展、外交斗争、文体动态以及宗教、法律、家庭等各方面。目前对新闻英语及其翻译的研究多基于新闻传播学、文体学、语言学等的理论,从普通语言学和文体学的角度研究较多,却很少涉及翻译美学的理论。本文拟从翻译与美学的关系入手结合新闻英语的特点对其汉译过程中的审美和审美再现进行研究。
翻译与美学。纵观中西方的翻译理论史,不难看出,多数不同的翻译理论背后,都有与之同时代的哲学——美学思潮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在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中,“几乎所有的议论命题都有其哲学——美学渊源”,认为“历史定势和文化整体形态的发展促使翻译学与哲学尤其是与美学联姻”。①
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审美再现。新闻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行为,涉及新闻原文、译者、译文三方面。译者要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还要把新闻原文中美学要素转嫁到译文中去。刘宓庆提到过翻译中表象要素或者是非表象要素的转换:表象要素,是语言的形式,而非表象要素是语言的内容,不仅包括语音、语义语言所反映的现实,还包括语言中所隐含的情态、韵味、意境等。所以,审美价值的吸收与再造就成了不可或缺的艺术实践。
英语重形合,从构词、构语、构句到语段的连接都偏重于使用形式或形态因素,句型结构严谨、界限分明,表达讲究简洁流畅和准确严谨;而汉语则重意合,句子疏于结构,重在达意,表达风格上,多用“四言”“八句”,多对仗。修辞手法形式美主要体现为:英语中,对照均衡美,比喻形象美、简洁美,排比气势美,诗歌的韵律美等;而汉语对偶、排比等,比英文更显突出。
所以从语言美学角度来看,忠实通顺而措辞无法展现原文风采的译文,就没有达到审美的要求,算不上好译文。下面结合实例,从形象美、形式美和修辞美三个方面探讨新闻英语汉译中的美学分析和审美再现。
形象美。形象思维是翻译中对源出语联想所產生的鲜明意象的形象感受,形象美的再现要求译文能生动形象地进行等值转换。一般应遵循下列三条原则:保留原文形象直译,寻求形式对等;更改原文形象换译,寻求信息内容对等;省略形象补偿意译,寻求功能对等。
1.Palestine,a tiny place,straddles one of the world’s political faultline.The crack from the small point threatens the peace of larger nations,the economy of every oil importer.——巴勒斯坦这块弹丸之地,坐落在世界政治的某个断层之上。断层上的一小点裂缝,就会威胁许多比它大的国家的和平,威胁每个石油进口国的经济。“faultline和crack”具有生动的视觉形象,可使读者产生视觉美,直译出其喻义即可实现形象美。
2.“The Chinese are nation of merchants.”said a Japanese diplomat,with distain mixed with fear that the no-holds-barred Chinese brand of commerce eventually could overwhelm the more controlled Japanese model.——一位日本的外交官轻蔑地说:“中国人很有商业头脑。”话语中流露着害怕中国人那无孔不入的经商方法最终会压倒较拘束的日本经商模式的语气。“no-holds-barred”的原意是“没有船舱被关闭的”,若此句比喻直译成“没有船舱被关闭的经商方法”,读者将不知所云,显然有悖汉语表达习惯。因此,翻译时替换喻体为“无孔不入的经商方法”,传神达意,使形象美的信息内容对等。
3.I do not have a crystal ball.I cannont predict how long it will take. ——我不能预见将来的情况,所以不清楚会谈将持续多久。“crystal ball”指的是水晶球,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将其译成“我没有水晶球。我无法预计它会持续多久”,不了解文化背景的读者将无法理解。在西方文化中,水晶球是占卜者借以预见未来的工具,而汉语中无此文化对等,处理时省略原文形象转为意译,寻求功能对等。
形式美。语言结构、词序、语序等是语言表达的外在形式。语言的形式美能体现作者不同的风格,也能表现出语言的逻辑美,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尽可能地再现原文中的形式美。
1.save and save or stuff and starve.标题采用了押头韵修辞格,同时使用了平行结构,既有韵律美,又有形式美,翻译时要兼顾。“要么当牛做马拼命赚钱,要么大吃大喝最后挨饿”。
2.Year of the Citi in China?——花旗招展之年?使用反问句式,翻译时采用字数对等,同时又巧妙地将花旗银行的“旗”字引申为旗帜,读起来比“中国的花旗之年?”更朗朗上口。
修辞美。英汉语言中都有丰富的修辞手段,尽管用法有异有同,但均可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新闻英语中使用多种修辞方法可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可读性。译者应善于感受,发掘原文中的修辞美,在汉语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审美等值。
1.FedEx Taking off like“Rocket Ship”(比喻)——联邦快递:像“火箭”一样图腾飞
2.New Coach,New Look;New Nets Still Lose(对照)——新教练,新阵容;新网球队失败依然
3.Too Much Cash;Too Little Innovation(对比)——钞票多多,创新寥寥
4.Grammy Apple of New York’s Eye?(典故)——格莱美奖:纽约人心中的最爱
英语新闻的翻译不是语言间的简单转换,还包含了美的识别和再现,译者应依照不同的新闻题材和风格,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识别新闻英语中的美学价值,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在译文中最大程度地再现其审美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鲁东大学)
论翻译英文体育新闻标题之策略 篇7
如今, 在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代, 观众或读者的选择越来越多, 新闻标题起着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 体育新闻的标题也是如此。本文主要就英文新闻标题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并列举大量的实例来支撑翻译策略研究, 旨在帮助英文新闻翻译工作者更好地翻译新闻标题。
一、增加背景知识
当翻译体育新闻标题时, 译者不仅要完全懂得新闻标题的本意, 还要通过翻译表达给目标观众或读者。
如:Lewis, Xie Voted World’s Top Two.路 (易斯) 、谢 (军) 当选世界十佳 (运动员) 前两名。
有时需要在英语原文标题中省略某些不重要且不影响表达标题意思的词汇。如果译者用直译的方式, 没有增加适当的背景, 除了从事体育的专业人士或是十分关注某一体育的观众之外, 其他的观众或是读者会很难理解。
二、强调关键词汇
在翻译体育新闻标题时, 译者必须仔细精简标题中的重点内容, 其关键内容也许是一个人, 或是一个时间, 抑或是重要的数字。
(一) 关键词汇:人物
在新闻标题中, 人物作为读者或观众的关注重点。
如:Sharapova Knocked Out of French Open.法网莎娃遗憾出局。
莎拉波娃是否赢得网球比赛是观众或读者关注的重点, 当观众或读者浏览新闻标题时, 在看到他们所关注的词汇时, 就会继续看完整个新闻的内容。
(二) 关键词汇:事件
此类标题占体育新闻标题中的大多数, 因为多数新闻报道都是以体育事件为中心内容的。
如:Hong Kong Advanced Into Next Round Asian Cup Qualification.香港足球进入亚洲预选赛下一轮。
当翻译体育新闻标题时, 尽量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来进行翻译来表达原文的意思。
(三) 关键词汇:数字
数字对于体育新闻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数字可以表达体育比赛分数或是其他数据。在翻译的过程中, 能够正确使用数字就会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能够有效地吸引眼球。
如:Pistons Stop Heat In Game Of Five.NBA东部决赛第五场:活塞阻止热火拒绝五场出局。
由于NBA赛制, 比赛场数集中且每天的赛事也比较多, 所以表达场次和比分的数字就十分抢眼。
三、标点符号的应用
标题中运用标点符号是一个趋势。在标题中适当增加标点符号, 就可以将新闻内容和主题自然结合起来。标点符号的实用能够使标题看起来简单但非常有效果, 使标题充满感情以及情绪, 这样能够帮助读者或者观众更全面地估量新闻的内容。
(一) 感叹号
众所周知, 感叹号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用在标题当中, 同样也可以表达新闻所想表达的情感。
如:The Sister VS The World Taunts!Tantrums!Talent!姐妹军对垒全世界辱骂!奚落!天才!
当一对黑人姐妹花从一直被白人所垄断的网球界当中脱颖而出时, 一些人开始注意到这两个黑人姐妹。所以《泰晤士报》 (The Times) 在标题中用这三个能够形成头韵的修辞手法词汇再加上三个感叹号的方法, 将编辑对这两个黑人姐妹的敬佩和惊讶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 逗号
逗号在标题中的应用也逐渐开始多了起来。
如:Olympics Begin In Style, Swimmer Takes 1st Gold.奥运盛会开幕泳将喜夺首金。
这个逗号很技术地将两个信息连接起来并表达完整。这也是新闻标题的基本特点:及时性和实效性。
四、口语表达
英文体育新闻标题的另一特点就是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口语化些, 以保证大众观众或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消化。有一些口语化表达流传性很广, 能够被大众所接受。
如:Rich And Famous, Yes, But Also Spoiled Kids.有名有利, 是的, 但也是一群被惯坏的孩子。
口语化词汇表达了对这些像大孩子般无视足球比赛规则要求的无奈语气。
五、结论
如何更好更准确译出好的英语体育新闻标题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译者除了需要透彻地理解原文内涵, 还要注意其信息受众的接受性, 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将新闻标题准确并原汁原味地翻译出来。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英文体育新闻标题的翻译策略, 并分别将人物、事件、比分数字等作为关键词来翻译标题, 都作了举例说明。此外, 文章就翻译技巧还给出了以使用标点符号和口语表达来翻译标题的策略, 使译文清晰明了, 更表现了原语言的趣味性。
关键词: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翻译
参考文献
[1]陈冬纯.选择就是意义——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1]陈冬纯.选择就是意义——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刘路.新闻标题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2]刘路.新闻标题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论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篇8
1 英语新闻标题具有显著的特点
1.1 词汇特点
英语新闻标题使用的词汇具有特殊性, 多数词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中都能接触到, 但其含义却远非那么的简单。其用词特点倾向于简捷, 短小, 新颖, 生动。使用最广泛有小词、缩略词和名词。
1.1.1 多用小词
小词在英语新闻标题有着广泛地使用, 因为英语新闻标题一般忌讳移行, 为了能使有限的刊头空间纳下标题, 小词必不可少。小词一般具有生动灵活, 字母少且词义宽泛等特点。毋庸细说, 这样的词汇特别适合报刊的版面要求, 所以在英语新闻标题中这类词所占的比例很大。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相当的此类词汇, 才能做到真正读懂和翻译新闻的标题。
例1:Strikers in Clash with Po lice (用clash来代替conflict, skirmish等)
例2:All live stock banned across Europe (用ban来代替restraint, prohibition等)
1.1.2 常用缩略词
缩略词是新闻标题中主要的构词手段, 它造词简练,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英语缩略词的构词是选用词的数字、字母或适当音节对原词加以简化或省略而成的。例如:
香烟cig (cigarette)
医院hosp (hospital)
商业biz (business)
原子弹atobomb (atomic bomb)
直升机copter (helicopter
电影pix (pictures)
1.1.3 常用名词
由于名词能够在英语中充当多种词类, 含义也极具概括性, 因此很适合英语新闻标题要求简约明了的特点。不过单纯强调名词的使用, 又常会引起歧义现象, 造成读者理解的不便。
例1:Pressure for peace in Presevo (用词组代替句子, 用名词代替动词)
例2:Clinton’s suspect pardons (连用名词)
1.2 语法特点
英语新闻标题要在极少量时间和空间给读者想要并且需要的信息, 因此, 必须尽量保持简短。另外, 英语新闻标题在选词的时候不但要考虑语言的简洁, 而且要讲究结构的紧凑。这样, 英语的语法就发挥了它的独特优势。英语新闻标题常涉及的语法包括时态、省略和标点符号。
1.2.1 时态
为使动词既传神达意又具时间感的目的, 英语新闻标题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时态特点。一般包括现在时使用和非谓语动词使用等。
1.2.1. 1 广泛使用现在时
英语新闻标题常常用现在时代替其他时态。这一方面是受传统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事件的新鲜感和现实感。
例1:A Yippie Comes in from the Damp (Time) 浪子回头
例2:Mr Nott calls it a day (Guardian) 纳特 (英国前国防大臣) 辞职
例3:Death Takes No Holiday (Time) 死神无假期 (美国假日车祸多)
1.2.1. 2 广泛使用非谓语动词
例1:使用分词:Signs of Rifts Appearing in Argentina’s Junta (WP) 阿根廷军人政府出现内讧现象。
例2:使用不定式:Telecom to be Privatised (Guardian) (英国) 电讯通讯公司将实行私人企业化。
例3:使用动名词:Decoding the Volcano’s Message (Guardian) 揭开火山活动之谜。
1.2.2 省略
一些无实意的词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经常被省略, 以缩短长度, 做到简明。如省略动词、连词、介词、冠词等等。例1:Losing, Whoever Wins (Time) : (He will be) losing, whoever wins.
1.2.3 标点符号
英语新闻标题一贯注重结构精练, 并不使用所有的标点符号。现简要介绍一下英语新闻标题中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1.2.3. 1 逗号常被用来代替连词“and”或表示强调。
例如:Guangzhou Fair Closes, Trade Booms (The Guangzhou Fair Closes And The Trade Booms)
1.2.3. 2 破折号常用来提示说话对象或授受关系。
例如:Economy Grows Slowly As Unemployment, Inflation Rise-Economist s. (Economist s Say That The Economy Grows Slowly As The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Rise.) 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率及通货膨胀加剧使得经济增长缓慢。
1.3 修辞特点
修辞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为求形式的新颖以吸引读者, 为了增添表达效果, 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特点几乎是每一份英美新闻报纸追求的目标。英语新闻标题常见的修辞手法如下:
1.3.1 使用押韵、排比、对偶等
例1:Torture Trial in Tucson (Time) 头韵排比例2:Davy’s gravy (CSM) 后韵对偶例3:Forlani Forlorn (Eonomist) 头韵对偶
1.3.2 使用双关语、比喻、夸张、讽刺、幽默等措词
例1:On“The Rock” (Newsweek) 困境中的古巴关塔纳摩基地 (双关语:On the rocks是个成语, 有“遭难”的意思。美国驻军称该地为“The Rock”) 例2:Liberty, Equality-And Insecurity (Newsweek) 自由、平等、不安全 (改自“自由、平等、博爱”) 例3:A Vow to Zip His Lips (Time) 誓要守口如瓶 (夸张) 例4:Accusers accused (Economist) 原告成了被告 (幽默)
1.3.3 使用典故
例1:Tokyo’s Own Gang of Four (FEER) 日本的“四人帮”例2:A Tale of Two Hearts (典出狄更斯《双城计》A Tale of Two Cities, 此标题译为“双心计”)
1.3.4 使用俚俗语
例1:招牌“Sorry, No Gas”, 抨击美国油荒例2:Sorry, No Smut (Time) :“Smut”的意思是“秽语”, 这里模仿加油站的例3:Grammy Apple of NewYork’s Eye? (典出《圣经》apple of one’s eye, 意为“珍爱之物”, 此标题译为“格莱美奖:纽约人心目中的最爱?”)
2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时应重点关注的策略
2.1 力求简洁
人们早已公认英语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以致许多人怀疑汉语是不是也应该走拼音化的道路。但是, 随着计算机汉字录入技术取得突破, 人们欣喜地发现, 电脑输入速度最快的语言其实是汉语, 更重要的是, 汉语蕴含着最丰富的信息。一般来说, 英语上一大段话, 几个汉字就能概括。所以, 简洁就是文约而事丰, 例如:“What Does Chip Mean For You?”本着简洁的原则, 不译成《微型集成电路块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而应该翻译成《集成块的意义》。
2.2 直译
如果英语新闻标题的含义直接, 明白, 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致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 则可直译或基本直译。
例1:Looking Back to Look Ahead.回首往昔, 展望未来。
例2:America’s Careening for Foreign Policy.摇摆不定的美国对外政策。
例3:Comeback Gives China Sensational Thomas Cup Win.中国队反败为胜, 荣获汤姆斯杯。
2.3 意译
如果英语新闻标题寓意于某种修辞手段, 如比喻、押韵、双关等, 翻译成汉语之后中国读者也能同样感受得到, 则尽可能体现原标题的修辞特点, 不能保持原修辞格时, 可换用其它修辞格或采用意译。
例1:Soccer Kicks Off Violence (双关) 足球开踢拳打脚踢保持原修辞格)
例2:Middle East:A Cradle Of Terror (比喻) 中东:恐怖主义的摇篮 (保持原修辞格)
例3:Liberty Mother Of Invention (借用典故) 自由是发明之母 (保持原修辞格)
例4:After The Boom, Everything IsGloom (押韵) 繁华好景不再, 萧条接踵而来 (保持原修辞格)
例5:Courage Knows No Gender (拟人) 勇气不分男女 (意译)
2.4 翻译中添加注释性词语
正如刘宓庆先生在《文体与翻译》中说的:“即使是明白、易懂的新闻标题, 我们在汉译时也常需加上逻辑主语, 或电讯中有关的人的国籍、事件发生的地点等等, 总之必须增补介绍性、注释性词语以利中国读者的理解, 避免读者产生误会”。英语报刊的新闻标题往往是为了吸引本国读者的眼球或迎合阅读需要, 而且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 英语新闻标题的表达方式会与中文的表达方式有较大的差异。因此, 英语新闻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读者的阅读心理和中西方的文化的差异。同时, 对国人可能不太熟悉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不符合国内读者阅读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必要的变通, 该删则删, 该增则增。
例1:Lielected Cppcc Head贾 (庆林) 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
例2:Quake Death T olltops 10000 (孟加拉国) 强震, 造成上万人死伤
例3:MichaelPhelps, Zhang VOTED WORLD'S TOP TWO菲尔普斯, 张怡宁当选世界最佳男女 (运动员)
3 结束语
新闻刊物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 其文章的写作目的与手法大体一致, 即“用尽可能有趣的方式将一定的事实展现出来”。总而言之, 对英语新闻的学习和翻译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更及时了解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信息, 有助于学习者学习当代英语。
摘要:英语标题具有重点突出, 言简意赅等特点, 他不仅能概括全文的重要信息, 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给人印象深刻。我们在翻译时, 要仔细斟酌, 正确理解, 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 充分利用丰富的汉语词汇, 使得翻译生动, 准确, 句子通顺贴切, 使读者一目了然。该文针对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 提出了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的重点策略。
关键词: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特点,策略
参考文献
[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2]江小春.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J].科技信息:外语教研, 2008 (13) :269.
[3]马玉红.英语新闻标题的关联性翻译[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9 (2) .
新闻翻译策略 篇9
一、软新闻翻译的主要理论依据
传统的翻译理论是对等翻译理论,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翻译主要是忠实地传达原文信息。而软新闻可读性强、易被广大受众接受的特性,要求译者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在忠实原文信息的基础上使翻译更具趣味性、娱乐性和接近性,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所以,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必须摒弃对等理论的束缚,寻求新的翻译理论,以新的翻译理论作为依据。因此,重视翻译目的和翻译效果的 “目的论”应时而生,主要包括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诚法则三个主要法则。
目的法则指翻译的时候不但要传达原文信息,还要符合具体语境与译语文化,尽量使翻译符合译文受众者的需要或习惯;连贯法则主要包括语内和语际的连贯,译文要与译文受众者的交际情景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易于译文受众者更好地理解;忠诚法则主要指译者在翻译时,要同时尊重原文作者和译文接受者。
信息全球化时代,翻译学和传播学蓬勃发展,虽然都具有传播性质,但是翻译学要求同时驾驭两种语言和文化,进而实现更好地传播。软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重要模式,其翻译的目的就是提高译文受众者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了解中国的社会、生活、文化、道德、精神等方方面的信息。因此,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以“目的论”作为理论依据,选用具体的翻译策略,通过适当的删除、增添和重组等一系列编译手段,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软新闻翻译策略
1.做好语言层面内容的传递。软新闻翻译要严格按照语言词汇对应关系,做好新闻确切含义的翻译和传递,其次才是寻找合适的目的语巧妙传递软新闻要表达的信息。因此, 在软新闻翻译中,译者应根据作者源语提供的信息,认真翻译软新闻中的重要字词,采用前后调整、删减、增添等翻译策略,一方面着重保留最有效的、核心新闻信息,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一方面使译文更加合理,以达到预期的新闻传播效果。如在软新闻《人间六月天伦敦太极鲜》中,在对“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通过伦敦中医孔子学院的推波助力,及进一步对哲学内涵的了解,相信太极拳一定会在六月的伦敦开出最鲜艳的花朵”一段进行翻译时,译者可突破源文局限,选取主要内容进行翻译,将之译为“Tai Chi fist,as a Chinese national sport,is spreading its charming to foreign friends all over world.By unveiling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philosophy meaning,it is believed that Tai Chi fist must be in full bloom on London June.”这样一来,读者就能从译文中获取所需的主题信息。
2.关注信息的文化背景。中外语言植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许多词语的范畴、功能意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也有所不同,要想使源文与译文形、意相通,译者必须在软新闻翻译中关注信息的文化背景,对有关信息的文化背景做出解释,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获得近乎原语的信息量, 加深对文化信息的理解。如在China daily刊登的一则软新闻是:农历九月九,是两阳重逢之际(both the 9th month and the9th day of the month all belong to “Yang”),故称之为重阳。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九月重阳,金风送爽,这一节日是登高远眺的好时机。在这一天,人们会佩戴茱萸,携酒登高,畅游欢饮。在新闻翻译中,降低译语读者的理解难度,译者必须关注新闻的文化背景,合理解释中国传统的“阴阳”文化,讲述人们对重阳登高这一习俗寄托的美好意愿——不只是登高观景,更多的是希望通过登高来驱邪避灾,祈求健康长寿(avoidance of evil spirits and disasters)。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重阳节。
3.淡化新闻的意识形态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在翻译界是一个敏感话题,无论哪个国家的译者,在意识形态问题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特定的政治制度作用下,译者要根据社会意识形态对源文中存在意识形态差异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如敏感词汇删减和变换等,过滤相关的反映不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元素,淡化意识形态问题, 以免给读者带来不良影响。如许多西方报纸和杂志上刊登的许多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中,历来是反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许多信息还都会涉及国家制度、人权、政见、中国威胁论等敏感问题。在翻译这些新闻时,译者要尽可能多地过来那些与我国意识形态相悖的思想和观念,有针对性地进行新闻翻译。同样,我国译者在翻译国内新闻时,也要采用较为灵活的翻译方法对新闻进行翻译,如在介绍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上海租界时,可将“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等词汇剔除,用更加中性、中立的方法进行新闻翻译,以淡化译文的政治色彩,增强其可接受性。
摘要:软新闻翻译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为了缩小原文和译文的差距,软新闻翻译应该结合新闻翻译理论依据,运用新闻翻译策略,进行新闻翻译和传播。文章分析了软新闻翻译的主要理论依据,并就软新闻翻译策略做出了研究。
新闻翻译策略 篇10
德国功能派理论家诺德在功能和忠诚的基础上给翻译作了如下定义:“Translation is the production of a functional targettext maintaining a relationship with a given source text that isspecified according to the intended or demanded function of thetarget text.Translation allows a communicative act to take placewhich because of existing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barriers wouldnot have been possible without it.” (Nord, 2006)
“诺德强调了原文和译文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 这种联系的质量和数量由预期译文功能确定, 它同时也为决定处于特定语境的原文中哪些成分可以保留, 哪些则可以或必须根据译语语境进行调整甚至改写”。 (陈小慰, 2000) 一般认为, 翻译不能随便删减, 改译不能算是翻译, 只有符合某些标准的作品才算是翻译。对此, 诺德指出:“This adjustment or“adaptation”ofthe source text to target-culture standards is a procedure that ispart of the daily routine of every professional translator.We couldmake a methodological distinction between“translation” (in thenarrower sense of the word) and“adaptation”but doubt whetherthis will get us any further.I would prefer to include the featureof adaptation into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i.e.the users and initiators of translations!) understand whattranslation is really about.” (Nord, 2006)
因此, 根据译文的功能调整翻译策略, 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是功能派的翻译原则之一, 它为各国的新闻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对外新闻与美国新闻中对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因其翻译目的不同, 策略也有所不同。
2 中国对外新闻对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
对外新闻翻译是中国新闻机构发布的以国外读者为对象的有关中国的新闻。对外英文新闻报道是一种跨国家、跨文化、跨语言的传播。它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对外报道的受众是对中国事物知之甚少的一般外国受众, “他们的兴趣、需求、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等都与国内读者相去甚远。” (陈芳蓉, 2008)
基于对外报道的目的及其受众特点。我国对外新闻对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一般采取“解释性翻译”。一般采用以下策略:音译+注释;直译+注释;删减性翻译。这在实践中可以找到许多例证。
2.1 音译+注释
(1) 广西南宁
NANNING, the ca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 southwest China, is a beautiful city with a lively cultureand centuries-old history.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the Tropicof Cancer and has a sub-tropical climate.Abundant sunshineand precipitation fill the city with luxuriant plant life.Its lushgreen landscape has earned Nanning the name of Green City. (China Today, November, 2011)
南宁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 但对于对中国事物知之甚少的一般外国受众来说, 中国一个省或自治区的首府只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名, 为了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则新闻, 编者对该词作了较详尽的注释。
2.2 直译+注释
(2) 《知青的回忆》, 一本由真实故事写成的系列丛书在今年年初在北京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The Recollections of Chinese Educated Youth, a non-fiction-al series published by the China Workers’Publishing House inBeijing earlier this year, is one such record.All six books in theseries were authored by former Zhiqing, or educated youth, whoparticipated in the“going down to the countryside, ”campaign, launched by Chairman Mao Zedong more than 30 years ago. (Chi-na Today, July, 2001)
“知青”是我国特定时期的产物, 加上适当的注释后比直译为“educated youth”更易于英语读者理解, 达到宣传效果。
2.3 删减性翻译
(3) 如果从空中俯瞰张家界的群山, 景色更加壮丽, 就像万丛珊瑚出于碧海深渊, 深不可测, 奥妙无穷。如果说, 一座山峰是一个音符, 那么, 整个张家界就是一曲气势恢弘的交响乐, 纵使是莫扎特, 也难以谱写出这么神奇的乐章。
An aerial view of the peaks presents an even more impres-sive view--a veritable forest of corals in a blue fathomless sea. (China Today, May, 2003)
对外新闻翻译的关键是如何做到正确清晰, 以增加传播效果。上面这段文字是对张家界景色的介绍。如果逐字翻译, 将群山比喻成交响乐章, 不仅有损译文清晰度, 还会使译文生硬, 产生负面影响。
3 美国新闻对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
笔者将从美国《纽约时报》这一美国发行量较大的报纸中了解美国新闻对中国的报道情况和对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
由于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不同。美国新闻在选择、编辑中国的报道时带有明显的倾向性。采取的翻译策略也和我国对外新闻翻译有所不同, 对文化负载词很少采用意译。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完全音译、音译+注释、完全直译、直译+注释。
3.1 完全音译
(4) 风水
“Chinese fengshui doesn’t like a Dragon Year, ”said HeFan.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1, 2012
3.2 音译+注释
(5) 户口
tem that limits migration into cities, as well as other policies thathave long favored urban over rural development. (New YorkTimes, January 7, 2012)
3.3 直译+注释
(7) 纵向看问题
“zontally, ”he said.“You have to look at it vertically”—mean-ing, historically.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1, 2012)
4 思考与启示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 我国对外新闻翻译考虑中西文化差异问题和别国的国情及价值标准, 力求给国外读者提供易于接受的译文, 从而提高传播效果, 翻译策略倾向于归化策略。而美国新闻记者和编辑在翻译中国文化专有项更倾向于异化策略, 在翻译中采用音译或直译方法, 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色。笔者认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译文受众, 即读者
中国对外报道的目的是以中国人的视角和观点报道发生在中国的事情, 让外国人获悉这些新闻事件, 了解中国人的观点, 并能因此而帮助树立有利于中国的国际形象, 创造有利于中国的舆论环境。其受众是对中国事物知之甚少的一般外国受众。中国媒体现在处于弱势, 其受众不广泛。所以要输出中华文化, 必须采取归化策略。
以英语为传播媒介的美国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 其新闻受众不仅有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或英国人, 也包括有着各种文化背景的移民以及懂英文的中国读者。这些读者有在外留学的中国学生, 也有在中国学习英语的教师和学生。正如王祥兵所说, 这是为了“让中国读者在阅读其中国报道文章时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近感, 拉近与中国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增加其灌输的美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中国读者潜移默化的影响。” (王祥兵, 2002)
4.2 新闻用语习惯
一方面, 我国新闻媒体在肩负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职能的同时, 更加重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导向与社会管理职能。外宣翻译更需要翻译工作者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 (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 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的原则。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西方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大, 也出现了诸如“中国威胁论”等观点。这就要求我国对外新闻报道的措辞严密, 以中国人的视角和观点报道真实发生在中国的事情, 让外国人获悉准确的新闻信息。
而“美国新闻期刊的一大语言特色就是措辞大胆, 追求标新立异。撰稿人常常根据新闻主题, 上下文语境别出心裁地创造新词, 以便吸引读者的注意。” (顾静, 2005) 这样做无非是用“与众不同”来吸引读者。
4.3 国家利益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 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不管是中国对外新闻还是美国新闻对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 为本国民众或政府考虑。
在中国, 对外宣传按照国家的意志, 承担着促进中国以积极的形象走向世界的使命。其翻译自然是以比较正面的视角把中国积极向上, 民主法治, 文明和谐的一面翻译给西方读者。
而美国一直警惕中国和平崛起影响其超级大国地位。美国维护霸权不是因为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 纯粹只考虑到美国的利益。而中国的发展稳定和迅速, 实力的增长都对美国的“核心利益”形成强大的冲击。中国和平崛起, 世界接受中国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也就决定了美国报纸中一些有关中国的报道抓住中国发展中出现的不和谐的一面, 并采取异化策略, 翻译不充分, 将中国丑陋化、荒谬化。
比较中国对外新闻与美国新闻报刊对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 可见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作为英语学习者, 我们在阅读引用美国报刊中的中国新闻时应批判性的接受, 不可盲目迷信。另外, 我们要从丰富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吸收养分, 只有提升我们自身的中国文化修养, 拓展知识面。才能在对外报道中全面准确地宣传真实的中国, 更好地对外交流。
摘要:功能派的翻译理论为各国的新闻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文分析了中国对外新闻翻译和美国新闻对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剖析了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功能翻译原则,新闻翻译策略,中国文化专有项,启示与对策
参考文献
[1]Nord C.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M].Amsterdam:Rodopi, 2006.
[2]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 c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
[3]China Today[N].2001-2011.
[4]New York Times[N].2011-2012.
[5]仲伟合, 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 1999 (3) :47-49.
[6]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J].中国翻译, 2000 (4) :9-12.
[7]顾静.透视美国新闻期刊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J].上海翻译, 2005 (1) :57-60.
[8]陈芳蓉.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报道解释性翻译[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8 (3) :104-107.
[9]王祥兵.论《时代》周刊中国报道文章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 2002 (2) :19-22.
浅析中韩新闻翻译 篇11
【关键词】新闻翻译 汉韩翻译
【Abstract】News translation covers various fields with rich contents and involves dozens of terminologies. Thus,the rendering can be tough sometimes. It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come to grips with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in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on. Besides,the translator should get the know-how of the strategies and theories,which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lation work.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traits of news coverage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to find out some common rules in translating news. These rules will in turn serve as the golden rules in Chinese-Korean news translation.
【Key words】News Translation;Chinese-Korean Translation
一、汉韩新闻语言特点
汉语是无形态语言,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各种语法关系。汉语不习惯使用长定语,一般定语比较短,句子短小精悍,简单明了。新闻报道的句子以正确、明了、和简洁为原则。但韩国的新闻报道句子并不简洁,据调查,韩国新闻报道的句子平均字数为62.3字(朴甲沫,1971),超过70字的长句子也大大存在,这给新闻报道的理解造成了巨大的障碍。韩国新闻报道句子的标准长度应该在50字左右(朴甲沫,1985),这样才能增加句子的可读性,便于读者理解。
韩语新闻报道的句子长度与其句子的结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韩语新闻报道段落短小,基本上一句一段。其句子结构多采用“扩展的简单句”和复句结构。因为有时新闻记者为了在一个句子内写进较多的新闻事实,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不得不打破单句结构,或采用合并句子的方法,将原来两句或两句以上句子才能表达的事实压缩在一个句子中。
二、句子的衔接与整合
基于以上对汉语新闻和韩国语新闻语言特点的分析,汉韩翻译中应当十分注重汉语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做到合理、适当的衔接,使得译成语更符合韩国语表达习惯。例子如下。
原文:在韩国,2011年12月,大邱市的一名中学生因不堪忍受校园暴力而自杀,举国震惊。
译文1:2011?12? ???? ? ???? ????? ??? ??? ??? ??? ??? ????.
译文2 : 2011?12? ?? ???? ? ???? ????? ???? ??/??? ?? ????.?? ?????? ???.(×)
解析:原文中中学生自杀的事件导致了举国震惊,是轻微的因果、顺承关系,所以应该用?/?/?连接两个分句。译文2翻译成了两个句子,读起来多少显得赘述,不简洁。降低了新闻句子的可读性。
原文:在韩国,绝大多数民众会去购买本土品牌,除了保守、爱国等因素外,本土品牌灵活的购车政策也起了很大作用。
译文1:??? ?? ??? ???? ???? ???? ???,?????? ?? ???? ??? ????? ? ?? ??.
译文2:???? ?? ?? ???? ???? ????. ?? ? ?? ? ??? ??? ?? ???? ??? ??? ? ??? ??.
解析:原文意思是在韩国绝大多数民众会去购买本土品牌(的原因),除了保守、爱国等因素外,本土品牌灵活的购车政策(这一因素)也起了很大作用。汉语语言简洁,存在很多省略现象,在翻译成韩语时,应该十分重视省略成分,从省略成分中找出汉语上下句之间的连接点,适当进行补充与整合进行翻译,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语
汉韩新闻语言的特点的不同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译者翻译实践中的方法与技巧。新闻报道注重交际性、传递信息量以及可读性。这就要求译者充分把握新闻报道文章中句子与句子之前的关系以及链接点。在充分理解、融会其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适当进加词汇与语法的添加与删减,对句子进行整合与重组。使得译入语更加符合新闻报道表达习惯,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参考文献:
[1]曹志颖.基于“目的论”的软新闻翻译研究 .
[2]韩国语新闻报道翻译小议[D].中央民族大学 .
[3]目的论指导下《卫报》中软新闻的汉译.
[4]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中韩语言转换——以整体思维为中心.
新闻翻译策略 篇12
1 形合与意合和新闻文体的特点
形合和意合是英语和汉语语言组织的常用手段。“形合” (hypotaxis) , 又称“显性” (explicitness/overtness) , 指借助语言形式, 主要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 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 (parataxis) , 也称“隐性” (implicitness/covertness) 或“零形式连接”, 指不借助于语言形式, 而借助于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语篇内部的连接[1]。
新闻根据其报道的内容可分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娱乐新闻等, 其语言风格非常独特, 既严肃、严谨, 又简洁、明了, 有时候还不乏幽默和趣味性。新闻文体的结构特点是重要的事实尽量排在前面。
翻译新闻时, 首先要考虑得是新闻的传播功能, 考虑新闻读者或观众的感受。总体来说, 汉译英时正确地运用形合, 恰如其分地使用连接词可以突出其逻辑层次分明的特点, 在连贯性的表现方面更明确、更紧凑, 避免不必要的语义含混。英译汉时发挥汉语通过意义表情达意的特点, 理清英语文本的层次脉络, 通过内容表述突出其连贯性。
但是英语、汉语都有形合与意合的组织手段, 把形合与连接对应, 将意合与连贯等同是对形合与意合关系的片面理解, 好的译本, 尤其是新闻文体的英汉互译上应该是充分发挥形合的紧缩简化, 融合意合的传情达意, 做到形中有意, 意中有形, 才能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
2 新闻文体的翻译策略
2.1 从形合与意合的差异看新闻翻译的基本策略
2.1.1 英译汉时形合向意合转化
新闻文体英译汉时常常需要发挥, 使译文向汉语的意合方向转化。一般情况下, 在翻译新闻英语时, 首先理解英语句子结构并将之拆解, 提取关键信息, 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重新安排, 从而使句子结构从形合向意合转化。例如最近一则关于美国一名7岁的女孩在飞机坠毁后徒步近两公里自救的新闻中的描述:
原文:She was dressed for Florida—shorts, no coat—not for slogging through the January cold of Kentucky.Wilkins got her on his couch and called 911, alerting authorities that a plane had gone down andthere was at least one survivor.
译文:时值冬季, 小女孩没有穿外套, 只穿着短裤, 完全一副佛罗里达州的装扮, 根本无法抵御肯塔基州一月的寒冷。威尔金斯让小女孩进屋后, 赶紧报警, 告诉警察有飞机坠毁, 至少一人幸存。
译文当中, 我们首先调整了语序, 先描绘了着装, 让读者对佛罗里达州的气候有了具象的理解, 准确传达原文的意图。另外在处理shorts, no coat的表达时, 增加了动词“穿”, 使句意更为完整, 体现了翻译过程中有形合向意合的转变, 创造完整的语境意义, 以便中国读者理解。其次, 对于第二个句子, 英语原文的主干部分是Wilkins got her on his couch and called 911, 带出状语从句alerting authorities that…, 而英译汉时分解了原文的主从关系, 转而变成了汉语的线性结构, “让, 坐下来”、“报警”以及“告诉”等动词是通过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展现其递进关系的, 并没有使用多余的连接词。更多例子如:
原文:LONDON, OCT.20 (Reuters viaXinhua) —London markets closed mixed on profit taking after a higher opening in fairly active trading, it was announced here.
译文:【新华社转引路透社伦敦10月20日电】此间人士称, 伦敦股市开市时股价上扬, 交易相当活跃。由于一些持股者获利后抛股, 收盘时有涨有跌。
这个例子很明显地展现了英语属于形态型语言, 通过动词close、mix的ed形式和take、open、trade的ing形式变化表达了当日伦敦股市的变化;而汉语译文没有词的形态变化, 侧重意义的表达。同时, 根据英语是解释性语言, 以London markets closed开首, 后面解释如何closed的, 汉语是总结性语言, 先描述一天下来股市的变化, 最后总结收盘, 也是符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的。
2.1.2 汉译英时意合向形合转化
了解了汉语的衔接主要是依赖于意义脉络的关联, 而英语则多使用连接功能的词语作为衔接的手段。在汉译英时有意识地使用连接词, 就会让英语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原文。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在《澳金融评论报》, 题为《开创中澳关系更为精彩新篇章》时的讲话为例:
原文:中澳分别地处北半球和南半球, 分属东西方文化, 两国关系能达到今天的高度, 最重要的经验是双方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原则, 以对话增进互信, 以合作实现共赢, 以交流筑牢友谊。
译文: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that China and Australia, an eastern cultur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a Western culture in the Southern, have been able to bring bilateral relations to the current height is that they have followed the principles of mutual respect,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promoted mutual trust through exchanges.[2]
源语表述说明了两件事, 一是中澳友谊达到了一定高度, 二是说明这样的结果缘于遵循了平等互利的原则, 两个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 但是并没有使用“因为, 所以”的字眼, 靠的是以意统形, 通过意思整合两个分句, 突出的主题是“平等互利原则”。而“以对话增进互信, 以合作实现共赢, 以交流筑牢友谊”则是对平等互利原则的解释, 三个短语的排列显示了汉语线性结构的语言特点。
由于英语重形合, 造句注重形式接应, 句中多用关联词语, 译文当中第一个that引导出主语从句, 第二个that引导出表语从句, 突出其句子结构就是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is这样的主谓结构, 其他都是从属成分。译文注重形式连接, 通过关系词形式把词与词或句子与句子连接起来。而mutual respect,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作为后置定语, 通过介词of的连接修饰the principles。更多例子如下:
原文:最新一款在美国面世的智能镜子是Memory Mirror, 它通过扩充实境的办法, 向顾客展示衣服的适合程度。顾客只要轻轻滑动手指, 就可以改变试穿的款式。
译文:The latest t be rolled out in the US is the Memory Mirror that uses augmented reality to show how clothes will fit, and lets shoppers change outfits with the swipeof a hand.
英译文通过连接词that、and和how把两个汉语句子连接成一个句子, 意合结构向形合结构的转变十分明显。
原文:2014年, 中国文化产业领域出台了不少禁令新规。其中不乏广为大众认可的规定, 例如禁止教师收礼, 也有引来一片争议的禁令, 诸如禁播部分美剧。
译文:This year many new prohibitions have been issued in cultural fields.Some of them were well received, such as prohibiting teachers from accepting gifts, while others triggered heated buzz, such as the removalof several US TV shows.
译文使用while把两个分句连接起来, 并表明了两者的转折关系, 从意合到形合的转变, 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 汉语是强调主题的而英语是是强调主语的语言, 前者通过词义、句意取得内容上的连贯, 后者通过形式上的连接词、介词等达到形式上的整合, 把握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 翻译时遵循英语侧重形合, 汉语侧重意合的原则, 就可以减少或避免翻译腔的出现, 让读者感觉读起来拗口或产生异化的感觉。
2.2 从形合与意合的融合看新闻翻译的最佳策略
将英语与汉语和形合与意合完全等同, 生硬地将英语与意合割裂或认为汉语就没有形合, 是不够客观全面的。
2.2.1 汉语的形合现象
汉语造句注重逻辑顺序, 强调以神统形。但是如果说汉语表达根本不使用关联词语, 这样的说法是不全面的。如:
原文:“Hand-chopping people”are bigonline spenders who self-mockingly say that they would like to chop their hands off after buying too much online.
译文:“剁手族”其实就是网购大户, 他们自嘲地表示, 因为在网上买了太多东西, 他们恨不得将自己的手剁下来。
这个例子不管中英文都是符合新闻文体开门见山的特点, 通过“剁手族”和“Hand-chopping people”, 一个被媒体评价为2014年英语新词的短语开首, 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原文以S-V结构行文, 带一个定语从句, 是树形结构, who引导的定语从句带出一个较长的修饰语, 修饰先行词spenders。译文根据汉语的线形结构特点, 把较长的英语修饰语拆分成几个分句, 同时并不忌讳“因为”这个显性连接词, 突出了“剁手”的缘由, 与句子开首的“剁手族”前后呼应, 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做到了形合与意合的融合。而在汉语译文中, 之所以采取形合法来连接, 主要是由语境决定的。如果译文不用对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 则肯定无法表达出明确无误的逻辑概念。
原文:Conversion to electric power represents a practical means of transferring geothermal energy, but the price of the conversion is a substantial loss of energy, and further losses occur in transmission andin the subsequent use of it.
译文:诚然, 将地热转换为电能, 是输送这种热能的可行办法, 但是, 这样的转换要以大量的能量损耗作为代价;更何况在输送以及日后使用过程中, 还会有更多的耗损。
汉语译文中使用了“诚然”、“但是”连接词, 实现了篇章结构的承上启下, 表明了句子之间的转折关系, 同时“更何况”一词表明前后分句的递进关系, 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 理清了其中的逻辑关系, 突出了前后照应、承接转折的连贯性。形合手法经常应用于科技新闻当中, 通过连接词构建篇章, 可以更清晰地表明内在逻辑关系, 更利于读者了解或理解其表述的内容。
2.2.2 英语的意合现象
汉语有形合现象, 英语也有意合现象。如美国国务卿克里在2014世界海洋日致辞是说道:
原文:…our ocean today is at grave risk, and the damage is not happening by accident.Human activity is the cause.Harmful fishing practices, even illegal fishing;giant garbage patches;hundreds of dead zones;and rising carbon dioxide levels—all of it threatened life under thesea.
译文:我们的海洋今天面临严重危机, 这样的损害并非出于偶然。人类活动是其中的原因, 有害的捕捞活动, 包括非法捕捞;大批垃圾堆积;数百片死海区;日益上升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所有这一切都对海洋的水下生物造成威胁。
原文“Human activity is the cause.”是主题句, 后面的hundreds of dead zones;and rising carbon dioxide levels都是其拓展成分, 表面上没有显性的连接词, 如同汉语的流水句, 呈线形结构排列, 而不是千篇一律通过including一词带出, 作为Human activity的后置定语, 或是通过it作为形式主语引导出一系列危害海洋生物的行为。但是这样的隐性结构同样表明了分句之间的并列逻辑关系, 并不影响篇章的前后呼应。通过系列描述, 提醒人们对各种危害海洋生物存活的行为, 创造了一个有效的语义环境, 加强了观众对上下文的理解。
以下例子英语译文是没有使用显性连接词的:
原文:飞机撞上米兰摩天大楼, 估计与恐怖袭击无关。
译文:Plane hits Milan skyscraper, terrorruled out.
原文:一项新的国际研究发现, 工作繁重会导致饮酒过量问题, 两者就像饼干和奶酪一样密不可分。
译文:Too much work and too much winego together like biscuits and cheese, a new international study finds.
3 结束语
潘文国指出:纯粹用意合或纯粹用形合的语言都是少见的, 各种语言都使用意合手段, 各种语言也都使用形合手段, 只是使用的范围、程度各不相同[3]。所以说, 没有孤立的形合与意合, 只有相对的形合与意合。汉英两种语言使用者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在语言形式上, 英语多运用形合法, 即借助词语的变化或通过关系代词、副词实现句子与句子的连接, 而汉语更多是采用意合法, 借助意义构成行文的连贯, 汉语更侧重词、句的语用功能和意义, 句子往往是意义群体的汇合体, 行文措辞富有弹性及灵活性, 体现出自然随意的特点。其主谓难分, 形散神聚, 重在以意统形。
而新闻文体强调传播功能, 语言简洁明了, 组织结构严谨, 有时为了突出主题, 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省略不必要的形合结构, 只使用关键词语或简单句式或开门见山, 或总结陈词的方式也比较常见。在类似科技新闻的表达上, 为了表明其内在逻辑关系, 理清层次,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 恰当地使用显性手段连接句子是常用手法。总之, 在翻译时用辩证的思维分析, 根据不同语言读者的需要, 以新闻传播为出发点, 做到形合、意合有所侧重, 形中有意, 意形融合, 则能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
摘要:随着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 各种报刊及网络新闻的翻译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性。形合与意合是英语、汉语篇章组织的常见手段。根据新闻文体的特点, 本文对新闻文体的形合与意合现象进行分析, 提出形合意合各有侧重, 意形结合的最佳翻译策略, 以期对今后新闻文体的翻译实践起到抱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新闻文体,翻译策略,形合与意合
参考文献
[1]余泽超, 对“形合”、“意合”的再认识——英汉对比与翻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3) .
[2]开创中澳关系更为精彩新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572f040102v5la.html.
[3]晁福林.先秦民俗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张洁.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与新闻导语翻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
[5]冯树鉴.浅析科技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J].中国翻译, 1990.
[6]文嘉 (导师:何洪亮) .译者主体性在新闻翻译中的体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论文, 2008.
[7]余泽超.对“形合”、“意合”的再认识——英汉对比与翻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
[8]党玲玲.形合、意合的英汉对比与翻译[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9]郭丹 (导师:杨华) .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