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化与损失

2024-09-18

贫化与损失(精选4篇)

贫化与损失 篇1

1 概述

1.1 露采开采情况

该金矿开采历史悠久, 据上杭县志记载, 在北宋康定年间 (1040年) 即有采金活动。金矿于20世纪90年代初介入该矿开采以来, 不断进行科技与管理创新, 1997年以后转为大规模露天开采。该矿采用高陡帮组合台阶开采方法, 台阶高度为12m或15m, 目前以形成1.2km2开采面积, 高差超过300m的大型露天采场。该矿年产金超过10t, 设计服务年限为15年。

1.2 生产现状

金矿自硐采转入大规模露天开采以来, 不断加强科学管理, 优化生产工艺, 生产规模逐年增加, 2005年 (1~6月份) 采剥总量达800万m3, 年处理矿石量1000多万t, 出矿平均品位0.72g/t, 半年产黄金达6.5t, 采剥总量、入选品位及吨处理成本等几项指标在我国单体黄金矿山中保持领先水平。

2 损失与贫化的关系

2.1 损失率与贫化率的概念

矿山企业的持续发展, 矿山资源的利用年限, 无不与矿石的损失与贫化有关。合理利用矿石的损失与贫化的关系, 能延长矿山企业开采年限和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

在讨论损失率与贫化率的关系之前, 首先了解损失率与贫化率的概念。

矿石开采损失:指在企业经营期间, 未从矿藏中采出, 或未进入下一步加工工序的位于开采境界内规定应采出的平衡表内储量。计算矿石的损失率为开采损失的矿石量与地质储量的百分比。紫金山金矿的损失率公式为:R= (Q2-Q+Qw) ÷Q2×100%。R表示矿石的损失率;Q表示采出的矿量;Q2表示二次圈定的地质储量;Qw表示采出矿量中的围岩量。

矿石贫化是由于采矿过程中混入废石、溶解或因富矿散失等, 造成采出矿石的平均品位通常比矿体平均品位低的现象。矿石贫化率 (P) :指采矿过程中采场工业矿石的品位降低程度用百分数表示, 即采场工业矿石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与采场工业矿石品位的百分比。计算贫化率的公式为:P= (C2-C) ÷ (C2-Cw) ×100%。P表示为矿石的贫化率;C采出矿石的平均品位;C2二次圈定矿石的平均品位;Cw混入围岩的平均品位。

2.2 损失与贫化的关系

在矿山生产中, 矿石的损失与贫化的管理是矿山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矿石的损失既浪费了矿山的矿产资源, 又缩短了矿山的服务年限;而矿石的贫化将增加矿石的处理成本。因此, 矿石不论是损失还是贫化都是矿山生产中必须克服的不利因素。但是, 由于各种地质条件和技术原因, 矿山开发过程中, 必然导致矿石的损失与贫化。其中一部分具有必然性, 是不可避免的;另一部分则具有偶然性, 是可以避免的。

然而, 矿石的损失与贫化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指标, 采好矿、富矿, 矿石的贫化程度是小了, 矿石的损失却增高, 损失了可利用的矿石资源, 缩短了矿山开采年限;倘若想把资源管理好, 一味追求不损失矿石, 这样虽然损失会降低, 但贫化就高, 处理资源的量多, 成本就相应地增加。可见, 矿石的损失与贫化是一对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的生产指标, 而损失率与贫化率又是公司对矿山生产的考核指标。合理利用损失率和贫化率之间的配备关系, 能有效地降低吨矿生产成本, 增加矿山企业的生产利润。

2.3 举例说明损失率与贫化率的关系

金矿生产指标是:矿石的贫化率为45%, 损失率为1%。而2005年上半年 (1~6月份) 的损失率 (如表1) 是在1%以下, 而贫化率一般都会超过45%的指标。矿石的贫化偏高, 主要是因为采矿的技术水平和在采矿过程中利用了大量的含金废石 (0.30~0.50g/t的矿石) , 而算损失率、贫化率时计算0.50g/t以上的矿石, 这样损失率是提高了, 贫化率当然会超过指标。为降低矿石的贫化率采取了极为有效的挑大块措施, 减少矿石的处理量, 提高经济效益。

2005年上半年利用含金废石多达50万吨, 产金0.25吨。虽然处理含金废石的成本比处理0.50g/t以上的矿石要高, 但也有利可图。

从表1中可看出, 矿石的损失率很低, 说明金矿充分利用了矿石资源, 主要是含金废石资源。金矿对降低矿石的损失率采取了极为有效的手段, 就是在矿石中挑出废碴的手段, 就2005年上半年就挑出大块量41.08万吨, 为金矿业节省了数目可观的矿石处理成本。

3 体会与说明

3.1 工作体会

在金山工作两年多以来, 从事地质工作一年有余, 从地质构造格局和成矿物质来源分析矿床成因, 金矿为热液火山或次火山成因型矿床。并对局部矿化地段进行了多次编录, 分析其地质成矿条件, 在矿区西部 (19线) 和南部有大量未矿化的青灰色云安玢岩, 致使爆堆炮孔粉样的品位未能真是代表该处矿石的品位, 矿石的品位严重偏低。并且这些矿段经常作为可凝矿化矿段, 经常需要取样验证矿石的品位, 对金矿开采速度快的特点就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严重影响开采速度和生产任务的完成。

在一年多的地质工作中发现, 采用挑大块的方法确实能降低矿石的贫化, 确保矿石充分被利用。但是, 在矿区南部和西部燕子沟出有大量的未矿化的中细粒花岗岩和云安玢岩, 这些所谓的大块和青块, 其品位均在0.10g/t, 炮堆粉样平均品位在0.30g/t以上的矿段, 有了大块和青块的贫化, 致使该矿段的平均品位下降。

假如某炮堆粉样品位为ag/t, 而大块和青块的平均品位0.10g/t, 矿石量与大块和青块量之比为n, 整个矿段的总量为q, 就可以算出该炮堆的矿石平均品位为C=a+1/n*a, 一直以来地质函都把a为该炮堆粉样的品位, 并不经过处理, 用能真实反映该炮堆矿石的品位提供给采矿厂采矿车间现场管理人员, 致使一些高品位的矿石当作低品位处理, 致使选矿人员不能真实了解矿石品位, 不能正确采用选矿工艺。

在矿体边缘可凝地段, 应该采取在炮堆上取矿石样验证、未爆之前对陡帮进行编录的方法、综合考虑炮粉样品位、验证样品位和编录样品位, 确定一个能真实反映矿石的品位。

结束语

矿石的损失和贫化在所难免, 但是要合理应用矿石的损失和贫化, 就能减少矿石的处理成本, 回收更多可利用的资源, 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景河等人, 地质报告.

[2]刘荫桐, 陈希廉.矿山地质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5.

[3]曾宪辉.浅谈紫金山金矿低品位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利用[J].黄金, 2002年 (23卷) 8月增刊:38-40.

铅硐山矿矿石损失贫化的控制措施 篇2

【关键词】矿石贫化损失;围岩控制;废石管理;顶板管理;品位台账

1、矿山生产概况及贫化损失管理面临的问题

陕西铅硐山矿业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生产中段有1430m中段、1380m中段、1330m中段、1280m中段及1230m中段,其中1430m、1380m中段已转入矿柱回收阶段,主要采用中深孔爆破回收,矿石贫化损失控制难度大;1330m、1280m及1230m中段为主采中段,以留矿法和空场法为主要采矿方法,这些中段地质构造复杂,矿块中夹石较多,节理发育,上盘千枚岩破碎,回采过程中废石剔除难度大,采场上盘围岩及顶板不好控制。相对于矿山初期而言,目前的生产现状要求贫化损失管理工作必须更加精细。

2、贫化损失的控制措施

在矿石的开采过程中,其中采场的采幅边界控制不到位,顶板的监测、支护,采场出矿的方式不合理、矿石运输人员的意识淡薄、地质专业对相关台账的建立不完善以及采矿设计考虑不全面、测量实测不准确等是造成矿石损失率与贫化率的主要方面,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制定了以下管理措施:

2.1加强矿山技术服务工作

(1)结合现场实际,优化设计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损失贫化指标。

(2)采准切割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矿体界线与设计变化较大时,及时联系设计人员进行方案调整。结束前,提交坑道实测图和探矿工程地质编录资料、刻槽取样化验结果,做好科学详实的资料准备。

(3)加快矿柱的回收进度,避免矿柱长期承压变形,导致在回采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地质、测量技术人员必须做好检查回采边界和矿柱界线的工作,严格执行采掘工程、炮孔和采场的各项验收制度。

(5)在施工中深孔时,要确保炮孔角度、深度和方位三要素的质量要求。炮孔打完后技术人员要认真验收,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必须要求封堵或补孔。

(6)如过采场节理发育,岩层稳固性较差,在确保回采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强采、强出,避免上盘围岩垮落混入矿石中。

(7)严格按设计和作业计划进行凿岩爆破,浅孔采矿应认真控制采幅,减少落矿的损失、贫化。

2.2加强落矿、放矿、运矿管理

(1)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避免因多次转运矿石引起的粉矿损失,对采场要加强残矿和粉矿(特别是高品位富矿)的回收工作,从而减少资源损失。

(2)加强对掘进过程中的废石管理工作,杜绝人为掺废。

(3)浅孔落矿时,要严格控制采场周边的炮孔,防止破坏上、下盘围岩与矿柱。

(4)电耙道和平底堑沟出矿,出矿进路和斗穿应均匀出矿,避免由于出矿不均造成的上层覆盖围岩的混入。

(5)在溜矿井口安排专人负责人工手选废石,并做好记录工作,从而降低贫化。

(6)加强采场出矿管理,配备必要的出矿管理人员,制订相应的责任和管理制度,认真采取措施,降低矿石损失、贫化。

(7)加强采场出矿的计量、取样和化验工作。采用崩落法时,应根据采场出矿的计量、取样和化验结果及时调整放矿计划,指导放矿工作。

(8)改进底部出矿结构,推广使用无轨装运设备和振动放矿设备,加强出矿管理,以提高矿石回采率,降低岩石混入率。加强底部结构的维护,减少二次破碎对底部结构的破坏作用,确保底部结构能将采场矿石全部放出。

2.3加强对采场顶板及上盘围岩的控制

(1)根据采矿方法和工程地质条件,合理确定采场允许跨度和暴露面积。

(2)建立顶板管理制度,设置专人负责顶板管理工作。顶板管理人员和安全人员应经常检查顶板,及时处理顶板松石。

(3)缓倾斜矿体的空场法采场,应保持上盘稳定,打眼不允许破坏上盘围岩。在现有设备条件下,人员需出入的采场,其高度应控制在2~3米。

(4)采场顶板不稳固时,必须采取护顶措施。采用锚杆护顶时,必须在出矿前安装,采场顶板应保持平整。

(5)在留矿法采场进行对上盘围岩锚杆加钢丝绳的保护工作实验,防止上盘围岩垮塌引起贫化,为以后采场贫化损失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2.4完善矿山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矿石损失、贫化的台帐

按月、季度、年对采场、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并按统一规定的计算指标分季度、年度呈报并建档。同时应附有必要的说明,分析矿石损失,贫化的原因,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内容及格式(如下表1-1和1-2)

(2)认真做好附产矿石的管理工作,矿岩应分采(掘、剥)、分出。

(3)安排专人负责矿山的品位管理工作,建立品位台账,定期安排人员取样,及时整理化验结果,随时掌握井下各出矿点的矿石品位,科学安排井下出矿。

(4)安排地质专业人员每季度对矿山的三级矿量进行核销,结合该季度的出矿、附产矿和硐口排废,计算该季度各个中段矿石的损失贫化率,据此指导以后的出矿和配矿工作。

(5)对降低矿石损失、贫化做出显著成绩者或对矿产资源造成严重损失浪费者,应分别给予奖惩。

3、结束语

贫化与损失 篇3

矿床开采过程中矿石的损失与贫化, 不仅关系到国家矿产资源能否充分利用, 同时也直接影响矿山企业产品的质量, 从而影响其产品的价格, 销售状况和矿山的总体经济效益。矿石贫化增加了铁路运输和提升系统的压力, 增加了矿石的开采成本, 而且对后续的选矿和冶炼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并且造成尾矿金属的损失;混入岩石经采选加工处理后以废石或尾矿的形式被排掉, 排废不仅花费巨大, 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 我国95%以上的能源, 80%以上的工业原料, 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矿产资源。现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 是对能源和矿物原料需求量增长最快的经济发展阶段, 但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 能源和主要矿产品的短缺和矿床品位的降低, 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矿床开采过程中降低矿石的损失和贫化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虽然矿床开采中矿石的损失和贫化是客观存在的, 但在一定的条件下, 不同的采矿方法、采矿工艺和生产管理水平, 其回采率和贫化率也是不同的。如果采矿方法选择不当、采矿工艺不合理、生产管理水平差, 损贫指标必然高, 甚至还会发生采场大面积塌方等恶性事件, 使开采难以进行。

(一) 根据矿山的实际生产情况选择优化并改造采矿方法和施工工艺, 进行矿床低贫损开采

我国大量矿山开采实践表明, 因不合理开采方案、采矿方法、开采工艺以及由于井下诸如塌方、涌水、灾害和矿床随开采深度增加而出现的矿床分岔、品位降低、开采环境恶化等是导致矿产资源损失和贫化大的一个主要原因。虽然资源地质条件是不能改变的, 但采矿方法是可以选择的。例如凤凰山银矿初期设计全部采用全面浅孔留矿法开采, 但在回采过程中发现矿体厚度较大且倾角小于60度时, 放矿较困难, 粉矿损失和平场处理浮石工作量也较大, 劳动生产率降低, 特别是矿石顶板暴露面积过大,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而且大量矿石贮存在矿房不能及时放出, 影响了公司资金周转。最后放矿时由于矿体顶板的围岩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垮塌, 废石混入矿石中, 为了保证出矿工业品位, 矿山不得不采取以损失换品位的做法, 这又造成了珍贵矿产资源的严重损失, 增大了矿石的损失率和贫化率。回采周期过长也影响了矿柱的回采, 有些甚至不能回采, 这也导致矿石的损失进一步加大。2005年矿山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以及经过综合技术分析和评估认为用全面浅孔留矿法开采厚度在6米以上的矿体时技术经济效果不理想。于是决定矿体厚度小于6米的矿块仍采用全面浅孔留矿法开采, 并将采场天井以及人行和通风天井全部开凿在下盘脉外。在富矿段为了减少矿石损失全部采用混凝土底柱, 其施工方法是先将底柱按高度要求一次性采出, 再用料石砌筑放矿巷道和漏斗颈, 然后再在放矿巷道上部用人工浇注混凝土约1.5米厚, 同时漏斗也砌成喇叭口形, 并采用金属锚杆加长锚索支护顶板围岩, 在矿体顶板较破碎时可以用混凝土喷浆机喷射约5厘米厚的混凝土加强顶板的支护, 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了富矿石的损失。矿体厚度大于6米的矿块则改变为无底柱分段空场法开采并在矿块的采准工作中通过采场天井, 切割巷道, 沿脉运输巷道和穿脉巷道对矿体边界进行二次圈定, 为开采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这个开采模式充分利用崩落矿岩依靠自重的自然移动规律, 改变传统采场结构与放矿方式, 充分利用矿岩流动空间的连续性, 采用“转段回收”的方式使矿石摆脱废石的掺杂而以纯矿石的形式放出, 并充分回收上分段暂时残留于采场的矿石。开采实践证明:采用分段空场采矿法开采6米以上的矿块, 大大提高了矿块回采落矿能力, 缩短了矿块的生产周期, 减少了由于顶板围岩垮塌而导致的矿石损失与贫化, 并为矿块间柱与顶柱的及时回采羸得了时间, 使矿石损失率降到了12%, 贫化率降到了10%以下。因此正确的采矿方法必须是满足生产安全, 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低、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主要要求。

(二) 选择合理的中深炮孔排列形式, 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 并提高中深炮孔的质量和验收精度

1.凤凰山银矿由于矿体的倾角较大, 崩下的矿石容易发生滚动, 因此采用无底柱分段空场法回采厚度较大的矿体时, 采用倾斜扇形中深孔进行爆破落矿。选择这种崩矿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放矿时椭球体发肓良好, 便于加快放矿速度, 提高放矿能力, 而且用倾斜扇形深孔进行崩矿可增大爆破自由面, 是垂直扇形中深孔爆破自由面的1~2倍, 可以有效改善爆破效果, 崩矿效率高, 崩落矿岩的大块率可减少到3%~7%, 粉矿产出少, 大大减少了粉矿的损失和矿石品位的降低。

2.根据采用的采矿方法和采场结构以及矿石的性质, 决定采用YGZ90型凿岩机钻凿上向倾斜扇形中深孔, 孔深为6~15米, 最大不超过18米, 排间距即最小抵抗线为1.3~1.5米, 孔底距与最小抵抗线相等, 炮孔邻近系数为m=1.0~1.5, 前后排炮眼错开布置;单位炸药消耗量为0.43kg/m3, 采用人工装药, 并在同排炮孔孔口间实行交错装药;装药长度根据扇形炮孔分布的疏密程度和使炸药量分布均匀的原则确定, 以保持凿岩切割巷道眉线良好, 避免带炮, 埋孔和矿石后冲等现象, 起爆方式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多排微差挤压爆破。生产实践证明:所选用的爆破参数和孔口交错装药, 微差挤压爆破技术能将炸药均匀地分布在需要崩落范围的矿体内, 使爆破后的矿石能完全崩落下来, 大块矿石产出率低, 二次爆破工作量少, 出矿效率高, 粉矿少, 回采成本低。

3.提高中深炮孔位置参数 (每个炮孔孔口的三维坐标值和用于计算出孔底的这些值的值) 的设置和验收精度。具体方法是: (1) 用平板仪按设计的炮孔排面走向在凿岩巷道两帮各画上一个点, 并写出扇形炮孔组放射中心与一个点的距离, 在安装凿岩机台架时使放射中心与这两个点同高。 (2) 在台架的立柱和圆盘上各钉上一片量角器, 前者用于按设计的炮孔排面倾角放置台架, 后者用于按设计的炮孔排面内转角转动凿岩机。 (3) 验收时用平板仪测量每排炮孔中每个炮孔孔口的三维坐标值, 以及每个炮孔的倾向, 倾角和深度。 (4) 根据验收的数值制作炮孔实测图并与设计图进行对比以检查炮孔质量并决定是否需要补凿炮孔。

通过提高中深炮孔位置参数的设置和验收精度, 可以有效控制矿体的采幅, 降低了矿石的损失率和贫化率。

(三) 加强矿山采矿生产管理工作, 并健立健全相应的生产管理制度

1.凤凰山银矿在生产过程中编制和实施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矿山采掘计划, 搞好采探、采掘、采充等工作的协调, 并在生产组织方面以矿块为回采单元, 采用“三强”即强掘、强采、强出的管理办法组织生产;集中作业, 安排平行交叉和连续作业, 矿块生产从采准工作到出矿结束一包到底;加强技术管理, 技术人员直接服务到队组;做好放矿管理, 改善落矿质量;改进运输系统, 将原来的独头式穿脉运输系统改为环形运输系统, 提高阶段的运输能力以保证强出;做好材料供应, 及时满足生产要求。通过实行强化开采使矿块的切割, 落矿和出矿工作能力大大提高, 缩短了矿块的生产周期, 减少了由于顶板围岩垮塌造成的矿石的损失和贫化。

2.由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和地质人员每天对矿石开采损失贫化进行管理和分析研究, 并加强放矿试验研究工作, 设置快速分析等监测装置, 以便及时掌握出矿品位变化的情况, 指导放矿工作。同时以采场为单元建立出矿数量和质量管理台帐及档案, 严格控制出矿品位。

(四) 矿柱的回采

1.用浅孔留矿法回采的矿块在矿房回采完毕后即将上阶段的底柱回采与下阶段的顶柱回采同时进行。在采场上采至与上阶段平巷底板还有一分层 (即顶柱) 的高度时, 首先检查上阶段采场的漏斗和底柱的安全情况, 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然后利用上阶段的沿脉运输巷道对上阶段的采场底柱进行打眼, 当上阶段采场底柱的炮眼与下阶段相对应采场顶柱的炮眼全部打完后, 用微差爆破进行落矿, 将顶柱和底柱回采的矿石连同矿房的矿石一起放出。在矿房放矿的同时利用采场天井作为凿岩天井向采场间柱钻凿浅孔, 等矿房放完矿石后, 采用非电微差爆破从下往上一次性爆破回采间柱, 采下的矿石主要通过振动漏斗放出。

2.用无底柱分段空场采矿法回采矿块的矿柱回采:当矿房回采至最后一个分段时利用与矿块顶柱标高相同的矿体下盘空区外的脉外沿脉巷道向矿体顶柱钻凿扇形中深孔;回采间柱的炮孔在矿房回采前提前钻凿, 等矿房放完矿石后即与顶柱一起回采。回采采用微差爆破落矿, 爆破顺序是先间柱而后顶柱。采下的矿石通过出矿进路用电动装岩机出矿。

贫化与损失 篇4

矿山在开采过程中矿石的损失及贫化越低, 同时提高回采率, 这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是由于矿石开采的品味总是越来越低, 如果低品味矿石在开采中损失较多的话, 相当于丢掉了很大部分的利益。所以应该综合企业的经济效益, 尽量降低矿石的损失, 保证企业的长期经济效益。

1 矿区地质及采矿技术对矿石损失及贫化影响分析

1.1 矿区地质因素

矿区的地质因素影响比较大, 并且因素多, 比如矿区矿石品位分布、矿石产状、断层密度、断层大小、围岩性质以及开采深度等等。我们可以将可开采的矿山按照中段水平来划分, 将矿山的各项地质因素罗列出来, 然后将能够获得的贫化损失率中去除掉那些因为企业决策、经营中不合理的损失部分, 利用统计方法来分析矿山地质同矿山损失及贫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相互关系法我们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清晰的将矿山地质因素同矿山的损失贫化之间的函数关系反应出来, 这个系数也能够作为矿山开采中贫损指标的重要依据。

1.2 矿山开采技术的影响

我们结合相关矿山开采的统计数据能够知道, 利用空场采矿法一般矿山的矿山的矿石损失率大约为20%左右, 贫化率大约在10%左右;利用留矿法矿石的损失率则是3~19%之间, 贫化率的浮动也在6~30%之间;利用崩落法开采的损失率大约在15~30%左右, 贫化率10~30%左右;削壁充填法的损失率在10%以内, 贫化率大约为15%。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开采方法对矿山的矿山损失及贫化影响是不同的, 虽然受到企业的决策、经营以及管理因素影响, 但是开采技术的选择对矿山的开采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相对来说, 削壁充填法开采的损失及贫化比较低。

2 如何降低矿石的损失、贫化, 提高矿山的回采率

矿山如果要降低矿石的损失及贫化, 提高矿山回采率, 加强开采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它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结合许多矿场开采的经验,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对矿山的开采进行科学管理。

2.1 做好地勘工作, 计算矿山储量

对于矿山的地质勘查工作来说, 除了钻探及坑探等传统的措施以外, 还可以扩大地球物理勘探的范围, 比如航空物探、地下物探、地面物探等方法。结合空中、地面以及地下等全方位的勘探, 明确矿山的矿产资源。此外, 相关的技术人员还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地勘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然后将资料中数据合理的利用到矿山资源的开采中。

2.2 选择科学的开采方法

矿石的开采与开采设备、开采工艺、开采能耗、劳动力成本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到了矿石的损失、贫化。矿山在进行开采前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将来的回采以及降低矿石的损失及贫化。通过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法, 企业能够大大降低贫化率, 相应的提高回采率, 在降低矿石损失的同时, 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也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此外, 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法还能将矿山大部分的矿体开采出来。

2.3 优化采矿工程的设计及施工

(1) 优化矿块的结构参数;尽量增加开采的阶段高度, 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 能够减少矿柱, 然后确定出电耙道、放矿漏口等的流通断面。 (2) 矿块底部结构的选择;为了能够降低矿石的损失、贫化, 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我们可以采用预制管、坑木等措施来替换矿石底柱进而提升回采率。同时, 要选择合理的底部结构, 优化矿石的放出效率, 提高生产效率, 进而降低放矿巷道维护的费用。 (3) 提高爆破技术;矿山爆破技术一般都是按照能量、质量以及时间三个因素来进行计算分析。我们也应该接触一些新的技术, 如岩体内氰化、高压破碎、凿岩车深孔爆破等等技术。同时, 一些技术较先进的企业已经利用计算机进行爆破作业, 将岩石破碎的成本不断的降低。同时, 还要进行深孔爆破的计算与分析, 因为矿石的损失及贫化与深孔爆破的孔距、密度及分布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 (4) 顶板的管理;顶板管理对矿石损失及贫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同时也是矿石开采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回采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冒落现象, 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有着严重的影响, 同时也会损失大量的回采矿石, 同时顶板中的废矿石混入到矿石中产生严重的贫化。工作人员必须要强化顶板的管理工作, 可以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等方式来加强顶板管理。

2.4 加强放矿的控制

放矿对矿石的损失及贫化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过程, 如果采用崩落法开采, 必须要高效的控制放矿, 才能降低废石混入到矿石中, 进而降低放矿过程产生的损失贫化。在实际中, 我们的技术人员对放矿理论上的研究也已经很深入, 振动放矿机在矿山中应用也比较广泛, 为企业创造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同时, 矿山在开采前要确定出合理的放矿方案, 做好放矿的图表, 从技术、管理等不同的角度出发, 加强放矿控制, 降低矿石的损失、贫化。

2.5 企业的技术改造

矿山企业还要加大开采技术的改造投入, 根据矿山地质情况、矿山品质以及企业效益等因素进行调整, 在大力推进机械化开采的同时, 还要积极引起其他先进企业的先进技术及设备。因此, 企业必须要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前提下,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优化矿石的生产成本, 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还要注意劳动力保护、环境保护等工作。企业在实施技术改造时要注意这些问题: (1) 技术改造方案的选择, 可以利用经济分析法来确定; (2) 合理的开发利用企业的各项资源; (3) 开采中要注意生产成本, 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4) 加强企业的设备管理, 保证生产的稳定, 提高产品质量; (5)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优化开采, 同时还要培养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

2.6 地压控制监测

矿山的地压控制监测分为整体检测以及局部监测, 对于金属矿山来说要重视局部的检测, 特别是采场以及顶板的压力监测。在监测的过程中, 要以物理监测为主、几何方法为辅, 力学、电子仪器为主。对于监测的内容来说, 重点监测垂直位移。矿山低压监测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 尽量利用自动化的仪器, 结合现场的情况, 保证矿山开采的安全。

3 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为了能够保护好矿产资源, 我们必须要积极的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 这也是为了矿山开采的发展方向。矿山的开采必须要坚持开发中保护以及节约的原则, 提升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我们国家的金属矿山大多都是伴生矿。因此, 矿山在进行地勘时就要做好矿山的评价及开采方案等的技术资料, 不能搞单一化开采, 进行综合的回收, 对于已经开采的矿石要加强选矿的工艺管理, 提高矿石的回收综合利用, 尽量回收利用。当前, 我们国家的金属矿床综合利用与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方面我们要提升自身的生产管理水平, 同时还要积极引进那些先进的技术, 缩小差距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总结

对于金属矿山来说, 降低矿石的损失及贫化, 提高回采率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生产管理水平, 同时还要积极改造开采技术, 在降低损失、贫化的同时, 充分的做到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做好环境保护的同时, 保证矿山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毋喜顺, 宇洁.浅谈矿山的矿石损失与贫化管理[J].采矿技术, 2011, (11) :59.

[2]董稼祥, 邹健, 等.《冶金矿山地质技术管理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6.

[3]孟庆森.矿石损失贫化定义及计算公式的评述[J].中国矿业, 1989, (6) .

[4]王文玉.加强管理减少矿石损失贫化[D].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2000.

[5]王玉斌.降低矿石损失与贫化的综合措施[D].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2000.

上一篇:教学交流平台下一篇:科技档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