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团队

2024-08-14

物流团队(共4篇)

物流团队 篇1

近年来, 随着港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传统物流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港口物流管理工作的需求, 在这种环境下新的管理理念不断出发, 物流活动的组织结构也逐渐从传统的强调以“物流职能”作为核心逐步朝着强调“物流过程作为核心”。当前港口物流组织正在使其运作向着更好的支持以过程为导向的管理发展, 而且不会受到功能集成以及功能分割的影响。其中在以过程为导向的水平素质结构中, 职务是围绕着小组教学设计的, 这样就形成了物流教学团队。物流专业群的建设能够更好地对港口物流工作进行管理, 提高了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更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

1 专业群与港口物流团队

在“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 连云港是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港口城市, 将更加需要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来为经济的发展、“港、产、城联动”发展带来充足而必要的人力资源。这个千载难逢的政策资源给连云港高职院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其中之一就是专业群的构建, 围绕新兴市场主要产业群构建专业群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而港口物流产业群正是在连云港新形势下出现的朝气蓬勃的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也是高校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 唯如此, 高校与地方才能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与高校的科学发展。所以, 江苏沿海高校构建港口物流专业群迫在眉睫。

1.1 物流专业群

在物流教学课程体系当中, 物流专业指的是将若干个共同或者相近的专业课程、物流知识以及在物流技术领域当中比较邻近的专业共同构成的一个群体, 在进行物流教学的过程中, 一般会将某一个特定专业作为物流专业群当中的建设核心。在进行物流专业的过程中, 通过建设物流专业群, 能够使物流教学工作形成集群优势, 并且能够将学校的优质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通过将理论教学工作和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融合, 能够在培养高端人才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高素质物流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 在物流人才培养中, 通过专业群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 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国高端物流人才稀缺的现状。

1.2 物流专业团队

一般而言, 专业的团队具体指的是在相同的专业中拥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相同理想的人员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在团队进行分工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团队当中每一位团员的能力以及其优势, 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共同目标而组成的一个团体。随着我国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 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由一个人独立完成一项具体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通过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项具体工作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不断完善, 为了进一步提高港口物流教学的工作效率, 港口物流教育工作正在形成团队分工、协作模式, 正在由传统的个体完成教学工作向着团队之间相互协作, 更好地完成物流教学工作。这样也从对个人能力的注重逐步发展到注重培养物流教育团队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目标的转变。

2 存在的问题

目前, 江苏一些高校特别是沿海高职院校逐渐意识到港口物流产业群正在成为市场经济的新兴产业, 并从专业布局上采取了一些措施, 例如;多家学校近几年新增专业为港口物流、报关与国际货运等, 虽然从专业设置上体现了港口专业特色, 但是, 没有明确提出港口专业群概念, 也没有设计港口物流专业群未来发展的科学规划, 物流专业教师还处于分散教学的传统范式, 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物流专业教学团队, 但仅仅局限在单一的物流专业上, 而不是港口物流专业群, 并且呈现出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 “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 教师实践能力较差, 缺乏高水平专业带头人, 教学团队整体意识不强, 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教师培训力度较弱, 教学团队缺乏竞争机制等缺点, 这些决定了研究港口物流专业群及教学团队建设具有紧迫性。

3 港口物流团队建设的特征分析

3.1 核心建设

以全面提升港口物流专业群团队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 以专业梯队建设为重点,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以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 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需要, 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双师”素质高、“双师”结构合理的港口物流专业群教学团队, 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高技能水平的物流专家讲授的机制。以教学工作为主线,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区级、院级重大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为目标, 以专业群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 构建以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港口物流专业群教学团队。

3.2 高效合作

高效率的港口物流教学团队必须是有高素质的专业物流人才和专职教师组成的, 每一个物流团队中的组成队员都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实现共同目标进行相互合作。高效率的物流团队不仅需要具有十分丰富的物流专业知识, 并且每一个队员自己的职业能力都是不同的, 通过团队协作能够切实解决物流团队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物流团队除了要具有丰富的物流知识外, 还应该具有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相互协调的能力。有精湛的物流技术的人才在物流教育中能够如鱼得水, 而高效率的物流团队中还要求队员能够和谐处理团队关系。

3.3 长期目标

以区级教学团队建设为长期目标,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使团队的专业结构更加优化, 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 形成结构合理、学术氛围浓、协作精神佳、创新精神强的教学团队。提高港口物流专业群教学团队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提高专业群中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促进专业群的迅猛发展。

3.4 团队沟通

在教育成为一项服务时, 那么在提供服务过程中, 很多情况下企业和学生也会参与到物流教学方案设计、物流教学方案设施以及评价过程中来。因此, 港口物流教学团队不可避免的要与企业进行沟通, 并与上下游环节岗位工作进行了解, 这也是当前团队必须具备的特质。此外, 在团队中健康的信息反馈也是良好沟通的重要特征, 有助于对团队成员行动进行管理, 促进其更加有效地工作。

4 基于物流专业集群的物流团队建设分析

4.1 选择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

通过对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明确指出, 在团队当中, 团队领导对于发挥整个团队潜力, 帮助团队解决突发事件和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难题, 确保物流教学团队对学生的服务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进行物流团队建设的过程中, 正确地选择团队负责人十分重要。在现代港口物流专业群教学模式当中, 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与物流专业有关的专业知识, 学生的知识面也更加广阔。在进行物流团队负责人选择的过程中, 不仅要求负责人有着十分专业的物流专业知识, 同时, 也必须认识到在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中, 团队负责人一般负责与企业以及学院进行交流, 为此团队负责人还必须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港口物流教学团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高低与团队工作效率有必然关系, 而一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以及团结程度则与团队负责人有着直接关系。因此, 在进行团队负责人选择的过程中, 不仅要求其具备有专业的物流知识, 良好的沟通能力, 同时也要求负责人有很好的领导能力以及人格魅力, 能够确保团队成员在其影响下形成一个纪律鲜明的团队。

4.2 合理的配置教学团队成员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深化, 社会分工也在不断细致, 因此, 传统的依靠一个人独立完成一项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更多的是依靠团队, 通过合理的分工, 由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港口物流教学团队正式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形势而提出的。因此, 在进行物流团队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要明确不同团队成员的不同教学工作合作完成。这样在进行教学团队组建的过程当中, 才能根据岗位的需要招聘校外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同时, 在进行人员安排的过程中也必须综合考虑到团队成员的性格特质等因素是否与其团队工作要求相符合, 这样才能建设高素质、高效率的物流教学团队。

4.3 在团队建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在物流团队当中, 高效率的物流团队除了拥有很高的职业素养, 良好的执行能力和合作能力之外, 也要求物流团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工作的过程中, 要求物流团队成员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 对自己的团队忠诚。只有在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基础上, 团队工作人员才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 逐步对自己的团队形成归属感, 这样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才能发挥团队成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提升服务水平。在物流团队工作的过程中, 整个团队就像一个机器, 每一个成员都是这个机器中的一个零件, 而良好的职业道德则能够将这些零件进行连接, 充分发挥出机器的作用。因此, 在进行物流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加强团队成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4.4 企业基地建设

物流企业基地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 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物流企业专家认为, 职业定位——重视第一份工作、求职态度——正确看待晋升机制、专业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职业精神——培养吃苦耐劳品质, 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可以提升物流管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学院始终致力于行业引导的校企合作共建机制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建设规划, 坚持提升就业质量为导向, 深化校企合作,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培养适应江苏区域经济新常态和港口产业新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物流技术人才。

5 结语

港口物流专业群为核心物流团队建设中, 港口物流专业群教学团队培养路径、港口物流专业群教学团队校企结合产学研有效, 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区级、院级重大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为目标, 以专业群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 构建以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港口物流专业群教学团队。对于提升港口物流教育, 提升经济效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 当前港口物流教学团队在建设中由于对物流管理教育工作的具体需求认识不足, 导致物流团队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严重影响港口物流教学团队作用的发挥。本文主要以物流专业群建设为指导, 详细分析了如何加强港口物流的团队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安宁, 覃慧芳.北海职业学院港口物流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市场论坛, 2013 (05) .

[2]范飞飞, 招耿春.港口物流教学团队建设与社会服务的相关研究[J].时代金融, 2012 (18) .

[3]顾波军.港口物流供应链及其柔性化运作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03) .

[4]胡碧琴.宁波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研究[J].港口经济, 2014 (04) .

[5]靳荣利, 王贵斌, 陈艳玲.基于港口服务供应链的高职港口物流专业群建设实践[J].物流技术, 2014 (21) .

物流团队 篇2

口号是“供口头呼喊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简短句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口号作为意识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一种反映,不同性质口号起着不同作用。下面是物流团队激励口号,请参考!

物流团队激励口号

1、永不言退,我们是最好团队!

2、成功决不容易,还要加倍努力!

3、因为自信,所以成功!

4、相信自己,相信伙伴!

5、一鼓作气,挑战佳绩!

6、因为有缘我们相聚,成功靠大家努力!

7、今天付出,明天收获,全力以赴,事业辉煌!

8、目标明确,坚定不移,天道酬勤,永续经营!

9、经营客户,加大回访,用心专业,客户至上!

10、赚钱靠大家,幸福你我他。

11、每天多卖一百块!

12、不吃饭、不睡觉,打起精神赚钞票!

13、多见一个客户就多一个机会!

14、每天进步一点点。

15、失败铺垫出来成功之路!

16、团结一心,其利断金!

17、团结一致,再创佳绩!

18、忠诚合作、积极乐观、努力开拓、勇往直前。

19、大家好,才是真好。

20、众志成城 飞越颠峰。

21. 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唯才是举,唯能是用。

22. 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创新机制,创新局面。

23. 把生命注入到产品中去,产品就会在市场上活起来。

24. 制造须靠低成本,竞争依赖高品质。

25. 用心血融铸经营理念,让企业文化生生不息。

26. 树立核心价值观,而且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造。

27. 质量是企业生命。]

28. 品质—企业致胜关键。

29.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30. 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

31. 百尽竿头,更进一步。

32. 今天付出,明天回报。

33. 筑质量大堤,迎世纪挑战。

34. 让高质量产品乘着环宇风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35. 让环宇风帆载着优质产品,跨越21 世纪。

36. 跨越今日视野、扩展21 世纪眼光。

37.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38. 走进质量天地,带来无限商机。

39. 质量存在于人类生存一切地方。

40. 质量—带给你看得见未来,说不出精彩。

41. 跨过ISO9000 门廊,进入21 世纪殿堂。

42. 贯标九千,飞越二千。

43. 时代精神演绎民族灵魂,优质精神构筑时代精神。

44. 效益来源于服务社会回报。

45. 质量是企业生命,为保护您生命,请为您企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46. 市场如水,企业舟,质量象舵,人是舵手。

47. 顾客信誉是企业发展源泉。

48. 效益靠质量,质量靠技术,技术靠人才,人才靠教育。

49. 产品质量是拓展翅,航程无限,辉煌有期。

50. 创新是根本,质量是生命,务实是宗旨,效益是目标。

51. 质量为先,信誉为重,管理为本,服务为诚。

52. 优质产品,是打开市场大门金钥匙。

53. 多创优质产品,提高企业形象。

54. 优质产品,是走向世界桥梁。

55. 优质产品,是市场竞争必胜保证。

56. 重视产品质量,加强企业管理。

物流团队 篇3

永恒力作为行业内低碳先锋,以其“低碳能源、生态环保、高效安全、创新活力、引领发展”的品牌特征,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肯定,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和2010年上海世博盛会,并成为世博园游客津津乐道的“零碳排放”汉堡之家城市展馆最佳“低碳”拍档。

为了壮大永恒力集团壮大亚洲管理团队,从201 1年1月1日起,原永恒力中国区总经理Jan Willem Jongert (荣延伟)将致力于扩大永恒力在亚太地区的销售业务,不再担任总经理一职。永恒力中国区总经理一职由Alexander zbahadir (欧亚雷)接任。

欧亚雷从2007年3月开始在永恒力上海任职,在这期间他先后担任过涉及叉车租赁、二手车业务等多个职位,出任总经理前他担任永恒力中国区销售和市场总监。荣延伟在过去的几年中除了担任永恒力亚太地区副总裁之外,还兼任永恒力叉车(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从201 1年开始将以上海为基地,致力于扩大永恒力在整个亚太地区的销售业务。

物流团队 篇4

当前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作用,需要大量的应用性物流人才的支撑,物流管理作为新兴的应用型专业,怎样才能保证培养出大量满足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创新性物流人才呢?湖南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改革和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湖南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创建于2004年,是湖南省内第一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该专业立足学科,面向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需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和突破口,大力推广产学研合作,推进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近十来年的发展,形成了学科建设带动、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支撑、专业建设稳步推进的良性互动新局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喜爱和好评。已有的建设改革成果有:湖南省、中国物流学会等研究和示范基地3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个,校企共建实验室2个,2010年物流管理专业成为湖南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湖南商学院试点专业,2011年度成为湖南省资助建设专业,2012年成为湖南省内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当前的主要工作和任务是,根据物流产业对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在已经拥有良好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从教学体系、教学团队建设、产学研结合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等几个方面着手,对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1 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

地方本科院校不同于传统的研究学术型大学,也有别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它实现了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结合[2]。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正确处理专业教育和就业培训的关系,注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科学区分专业教育计划与就业培训计划的本质差别,不能将专业教育等同于就业培训,既要着眼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要,又要兼顾毕业生终身的专业发展及其他发展机会。根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观点,知识和能力不是传授的,而是建构的。美国工程院Smerden院士的研究表明,在信息时代,当代工程知识的半衰期是2.5~7.5年。如果只是授学生以“鱼”而不是授学生以“渔”,那些“鱼”知识很快会过时,学生的应用能力无从培养。当前,我国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基本上实行以专业为单位,这样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形成,严重地阻碍了创新性人才的涌现。因此,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注重全方位的社会需求,更广泛地紧密结合实际工作与生活,并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在课程教学上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在课程设置上,要按照重能力、厚基础、宽口径、大专业、多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系统整合的原则。如果课程教学过于注重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灌输以及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工程思维的培养、工程方法的启迪、创新精神的培育,在教育性与训练性之间失去了必要的张力和平衡,就会导致学生的视野狭隘、工具功能突出,发展潜力明显不足[3]。

湖南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首先减少了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了选修课和人文社会课数量,并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选修课程。通过增、减、合、补等方法,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删减重复内容,压缩不必要的课内学时。在教材的编制方面,以四性(系统性、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为指导思想,以四精(精心布局、精选实例、精练文笔、精讲多练)为原则,以集主教材、实验教材、实验方案、电子教案、考试于一体。例如根据应用型物流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需求结构,把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划分为知识、技能、知识和技能兼有三种类型,对于一般知识型知识,准备编制一本类似《物流手册》的知识汇总手册,作为平常读物和工具书,并采用机考的形式要求学生掌握。通过各学科知识的融合、渗透和整合转化,形成多视角的创新思维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空间[4]。

其次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针对专业学科特点、课程特点和实践应用需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双语教学等方法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尽可能多地使用符合企业需要的教材和教具;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视频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速物流知识的传播和更新;注重案例的筛选,以达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良好配合的效果。

第三,注重实践性教学,建设高校物流实验室并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构筑学生实践创新的平台,从而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由于物流专业较强的实务性和实践性,本校已经正在组建高水平的物流实验室,它必将成为我校物流教学的重要硬件资源。“物流系统仿真模拟实训中心”和“物资学实训室”等则能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系统仿真模拟实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操作训练以及物资的认知实习,这样既可以提高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质。学生通过在与国药控股等企业合作共建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学习和实践,全面提高了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本专业通过校内外的认知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模拟实习、毕业实习、撰写调查报告、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一系列的实践性环节教学,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和实践能力。

第四,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教育,鼓励他们参加其他辅修专业学习,参加外销员、报关员、物流师、高级物流师、国际经纪人、国际助理商务师、国际商务英语考试等考试;设立创新创业学分,鼓励学生参加物流设计大赛、学术论文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英语演讲赛、“三下乡”、学生社团、文化体育活动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因此,对于物流管理这类实践性强更贴近产业的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应更加注重系统分析和学科交叉融合,从而避免专业口径过窄导致学生适应性差的问题;要结合科技发展要求适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使学生所学知识、方法不落后于当前管理实践,从而防止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用水平与社会需求脱节;为了让学生掌握最新、最适用的东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结合科技发展、管理现场应用技术和个人的科研成果,进行研究性教学。应该让学生明白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持续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才是每个学生在现代职场中的立业之本。

2“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构建

“成天下之治在于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成天下之教化在教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教师应该既要具备较高的学历、较扎实的学术功底,又要具备较丰富的实践能力,其最理想的情况是每一位老师都是“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可分为“理论学习成师”、“教学实践成师”,其成长路径如图[5]。现阶段本科院校的教师,一般都是在精英教育环境下学习、成长起来的,又身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高校现实环境中,所以往往缺少的都是实践经验,因此如何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关键。一直以来,大学教育在“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思想的支配下,逐步形成了较少约束、突出个性的自主化的教育教学传统,大学课堂成为“教师的独立王国”,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教师的“领地”。但人才的培养更具有群体合作性的特点,需要群体合作才能完成人才培养这一系统工程。因此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着眼于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提高,但如果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具备“双师”资格不仅不切实际,而且会导致师资建设成本过重,教师压力过大。因此,需要从教师队伍整体构建上思考,立足于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这反过来也能促进教师个体“双师”素质的提高。

为提升专业课程教师的实践能力,一要建立健全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实践、学习交流的机制;二要改变过分学术化的评价倾向,进一步完善、调整、优化专业教师教学、科研、产业实践能力水平的评价体系;三要借鉴国外“实践教授”模式,建立一支数量质量稳定、来自生产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健全专兼结合、校外专家兼职授课机制;四要提倡、鼓励、促进教师进一步密切与产业界的联系,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如积极参加产业界的考试认证、承担企事业单位的项目规划设计、检测、鉴定、咨询等技术服务项目等。

湖南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围绕地方商科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需要和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依托湖南省重点学科“企业管理”、湖南商学院申硕立项授权建设学科“工商管理”,以湖南省现代流通理论研究基地、湖南商学院中小企业物流研究所、湖南商学院快递业研究中心和校企合作实验室为平台,坚持“教学、科研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以综合改革为契机,开展创新性工作,教学水平达到省内同类学校一流,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和示范效用。

首先,物流管理教学团队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根据目前共有专职教师19人、企业导师13人,团队中专职教师80%以上成员是博士(含在读博士),所学专业主要为经济学、管理学(含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专业)、信息和控制,兼职的企业导师全部为物流公司及与物流业务相关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并具有相当扎实的理论知识。该团队学缘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特长、梯队结构、专兼比例科学合理。其次,强化“团队”意识,制定共同的团队目标,互动互补、团结协作,展示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切实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团队负责人的凝聚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保证团队有效运行的关键。再次,以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为切入点,作为培养“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按照“加强校企合作、引聘技术专家、培养教师骨干”的原则,通过“内部培养、生产实践、同行交流、企业引进”等方式,构建实训基地教师交流双向机制。和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建校企实验室,团队成员利用物流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教学研究成果为政府、企事业单位解决现实问题并提供相关的咨询管理服务。最后,以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努力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中去开拓课程建设的新境界,提升课程建设的层次与质量。本团队科研成果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团队教师开设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教材编写、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和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等方式转化为教学并取得突出成效的。

3 结论

从湖南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可以看出,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树立创新性的办学理念,改革专业课程体系,编制应用性教学计划与课程教材,加强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学校发展模式,建立适切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应用性的科学研究和以“应用性教育”为主旨的教育科学研究。其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创设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建设一支既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在理论和实践结合层面胜任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障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摘要:结合物流管理综合试点改革专业建设,文章论述了教学体系建设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对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作用,提出了高校教学质量工程改革形势下教学体系设置的原则和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

[2]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主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3]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4]刘宏江,王鹏等.军队院校创新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

上一篇:根治性胃切除下一篇:师生的沟通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