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歌

2024-09-18

二十四节气养生歌(共6篇)

二十四节气养生歌 篇1

“不治已病, 治未病”是中医非常重要的思想。“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观点早在《周易》、《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论述[1]。《易传》载:“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由此可知太极源于易, 衍生八卦。八卦以阴阳二爻, 描述世间万物阴阳变化的规律。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说:“不知易, 不足以言太医”。明代张介宾也明确指出:“医不可无易, 易不可以无医, 设能兼而有之, 则易之变化出乎天, 医之运用由乎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始终也, 死生之本也, 逆者则灾害生, 从之苛疾不起”;《素问·宝命全形论》也说:“天覆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由此可见, 若要做到“治未病”, 若要“顺时养生”, 必定要首先知晓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从二十四节气在太极图上对应的位置和卦形入手, 分析全年的阴阳变化, 不失为一个既形象又易懂的好方法。

1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战国时期, 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个节气, 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至秦汉年间, 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 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现行的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始见于《淮南子·天文训》, 距今两千多年[2]。现将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及含义阐述如下:

现代天文学认为,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 共经历二十四个节气, 每月两个。其中, 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 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十二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 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 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 上半年在6日、12日, 下半年在8日、23日, 前后相差1~2天。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立春就是春天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 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 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 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 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 但还未成熟, 只是小满, 还未大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至”不做“到”解, 而作“极”解, 指当天的夏季日影最长, 并开始炎热;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夏天的结束;白露:天气转凉, 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 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 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 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变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 太极图与十二消息卦

太极图又称先天图, 相传为宋代陈抟所作, 实根于《易传》之文。《说卦》曰:“天地定位, 山泽通气, 雷风相薄, 水火不相射, 八卦相错。”乾为天居南, 坤为地居北, 离为火居东, 坎为水居西, 艮为山居西北, 兑为泽居东南, 震为雷居东北, 巽为风居西南[3]。十二消息卦又叫十二辟卦, 是由八卦的相邻两个卦象叠加而来。十二辟卦之说最早出自汉代孟喜[4], 即指:

复卦十一月中冬一阳生临卦十二月中冬二阳生

泰卦正月中春三阳生大壮卦二月中春四阳生

夬卦三月中春五阳生乾卦四月中夏六爻皆阳

姤卦五月中夏一阴生遁卦六月中夏二阴生

否挂七月中秋三阴生观卦八月中秋四阴生

剥卦九月中秋五阴生坤卦十月中冬六爻皆阴

十二辟卦将太极图中抽象的阴阳变化用阴爻 (--) 和阳爻 (—) 量化, 反映出自夏季热极之时 (夏至) , 为阳盛之极 (六爻皆阳) , 自此时阴开始萌生, 随着阴渐盛而及秋而冬;冬季寒极之时 (冬至) , 为阴盛之极 (六爻皆阴) , 此时阳开始萌生, 随着阳渐盛而及春而夏, 循环不休。将陈抟太极图、十二消息卦与二十四节气相重叠, 就会得到下面的关系, 见图1。

由图1可知, 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与十二消息卦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而“节气”则介于相邻两卦之间。搞清楚了这种相互对应的关系, 就可以根据阴阳消长及所对应的卦形推断各个节气中天地间阴阳二气的变化规律并用之来指导养生了, 同时也有助于对二十四节气命名的理解。

3 对应关系及养生策略

在此仅以十二“中气”为例进行分析:

3.1 春分

对应泰卦, 坤卦在上, 乾卦在下, 呈阳降阴升之态, 阴阳交感而天地万物化生。泰卦六爻之中三阴三阳, 阴阳相半,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 。春分时节, 万物化生, 花草繁茂的同时细菌也开始快速繁殖, 流行性传染病增多, 呼吸道传染病易行。此时正值天地之气始交之际, 天气变化较以往剧烈, 气候的骤变会导致人体的平衡失调, 体弱者易生病, 有旧病的人易复发。所以春分前后“夜卧早起……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 予而勿夺, 赏而勿罚”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5]避免情绪波动, 调畅情志, 多做户外运动, 以应春季生发之气。此节总的饮食调养原则是忌大寒大热, 力求中和。故吃寒性食物对应佐以温热之品, 服益阳之品对应佐以滋阴之物, 以保持阴阳平衡[6]。

3.2 谷雨

对应大壮卦, 震卦在上, 乾卦在下。雷动于天, 震而动起出, 万物生机盎然。大壮卦六爻之中四阳二阴, 较之泰卦多出一阳爻, 少一阴爻, 呈阴消阳长之态。阳气增, 温化作用变强, 气候渐暖, 地下湿润之气随雷而出, 雨量开始增多, 故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由于此时气温的升高和雨量的增多, 湿疹成为多发之症。因此饮食方面应适当进饮一些清热解毒、养血润燥的汤水[6]。另, 谷雨时节万物生长, 蒸蒸日上, 空气特别清新, 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机会, 适合外出游玩, 但要小心花粉、柳絮一类的过敏, 过敏症在这一时期也很常见,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

3.3 小满

对应夬卦, 兑卦在上, 乾卦在下, 呈阳蒸阴成雨落地面而为泽之意。此时五阳生, 气温开始升高, 雨水开始增多, 故民间俗谚云“小满小满, 江满河满”。因此, 小满节气的到来往往预示着夏季的闷热潮湿天气即将来临。所以小满节气的养生中要做好“防热防湿”的准备, 防热要多饮水, 且以温开水为好,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规律生活, 运动以每天早、晚凉快时为好且避免剧烈运动;防湿则注意不要被雨淋, 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 选择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 日常饮食应以清淡的素食为主, 忌海鱼、羊肉、狗肉以及冷饮等[6]。

3.4 夏至

对应乾卦, 六爻皆阳, 天地间的阳气达到极致, 进入盛夏, 在此以后, 阳将渐消而阴逐渐增长。夏至日当天白昼最长, 黑夜最短。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 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 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 夏季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 因为此前是阳长阴消, 此后则转为阳消阴长, 此时盛阳覆于阴上, 阴始生于其下, 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开始死去 (如夏枯草) , 阴阳交错, 人易生病。嵇康《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 常如冰雪在心, 炎热亦于吾心少减, 不可以热为热, 更生热矣。”意为我们应当使心神安静, 不可让外界的燥热扰乱心神。此节应晚睡早起, 利用午休来蓄养阳气, 及时补充水分, 忌冷水冲头、淋浴, 饮食以清淡为宜, 多食杂粮以寒其体, 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

3.5 大暑

对应姤卦, 乾卦在上, 巽卦在下, 风中携阳热之气。自夏至六爻皆阳后“重阳必阴”转为阳渐消阴渐长之势, 姤卦一阴生, 从太极图上看, 一阴于外, 包阳于内, 阳疏散不畅故闷热难耐——大暑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由于暑气逼人, 人的心气易于亏耗, 故预防中暑是本时节的养生重点, 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避免在烈日下暴晒, 注意室内降温, 保持充足睡眠。也可适时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热利湿的方剂, 如用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 g, 飞滑石、炒麦芽各30 g, 甘草3 g, 水煎代茶饮[6]。另外, 暑在五行中对应火, 而火生木, 肝应木, 故暑热易动“肝火”, 肝火过旺则乘脾土, 则致心烦急躁、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异常表现, 应在饮食调理的同时积极采取“心理暗示”的方法调整情绪。

3.6 处暑

对应遁卦, 乾在上, 艮在下, 二阴生。乾为阳, 艮为山, 土属性, 意示阳渐潜于地下。历书云:“斗指戊处为处暑, 暑将退, 伏而潜处, 故名也。”预示着炎热夏天的结束。阳蒸地表, 故而干燥, 处暑节气的显著气候特征是干燥少雨、空气湿度小。在此节气, 易发“秋燥”, 多表现为咳嗽少痰、口鼻干燥等。此外, 某些疾病, 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在秋燥的作用下易复发或加重[6]。故处暑养生贵在防燥, 保障睡眠、适度晨练, 饮食方面应多吃些含维生素的碱性食物, 如西红柿、茄子、葡萄、梨等, 少吃油腻肉食。

3.7 秋分

对应否卦, 乾在上, 坤在下, 三阴生, 阴阳相半。卦中三阳爻三阴爻, 继春分后再次阴阳平衡, “昼夜均而寒暑平”, 故古时称之为“日夜分”或“宵中”。秋分时节, 自然界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 故作息要作相应能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中说:“秋三月……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5]顺应“秋收”之气。在饮食上, 因秋属肺金, 酸味收敛补肺, 辛味发散泻肺, 所以秋分节气间宜收不宜散, 应尽量少食葱、姜等辛散之品, 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 如有条件可饮些润肺养阴的汤水。

3.8 霜降

对应观卦, 巽在上, 坤在下, 四阴生。“气肃而凝, 露结为霜”故名霜降。此时气候已渐寒冷, 夜晚下霜, 晨起阴冷, 昼夜温差变化大, 体质弱或原有慢性疾病的人易因此而感冒、发热或旧病加重。此外由于人体血管受到寒冷刺激后会出现相应的收缩, 使血压升高, 故在此季节心脑血管的发病率也开始上升。要预防上述疾病, 保暖成为关键。另外, 此节气期间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6]。因此, 切忌暴饮暴食和醉酒, 同时应避免服用对胃肠黏膜有刺激的药物。

3.9 小雪

对应剥卦, 艮在上, 坤在下, 五阴生, 仅一阳爻。此时空中阳气上升, 地中的阴气下降, 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 所以万物失去生机, 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在此时节, 保暖变得很重要, 尤其是要适时增加衣物, 其原则是以穿衣不出汗为度, 以逐渐锻炼机体的抗寒能力, 这对于体弱者预防感冒极为有益。小雪节气中五阴一阳, 故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 人的情志受天气影响, 易引发抑郁症或是加重患者的病情。有关研究表明, 冬季日照时间减少, 使得人脑内与抑郁症相关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功能也随之减弱, 进而会使人出现失眠、烦躁、悲观厌世等一系列抑郁症状[6]。此时应多晒太阳, 并进食含有能帮助人脑产生5-羟色胺的食物, 如香蕉。

3.10 冬至

对应坤卦, 六爻皆阴。此时, 由于失去了阳气的温煦作用, 花草树木枯萎凋零, 万物生机皆闭, 昼短而夜长。阳气深藏于地下, 使树木的根向下生长, 为来年孕育生机。此时人的养生也应顺应此理。“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 “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 此冬气之应, 养藏之道也”[5]。根据冬主闭藏的规律, 冬令进补易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 滋养五脏[6]。进补并非一味使用温燥之品, 应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补阴、补阳或阴阳双补。运动则以微微汗出为度, 切勿汗多泄气, 有悖冬季阳气伏藏之道。另外, 冬至至大寒一段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 应慎防冻伤。

3.11 大寒

对应复卦, 一阳生, 坤卦在上, 震卦在下。在经历了六爻皆阴的冬至之后阳气开始逐渐恢复, 但此时, 其强度还是远远小于阴, 属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故称“大寒”。卦形反映出雷 (阳) 动于地下之势, 但由于此时阳之力较弱, 天气仍然寒冷, 且阳不足以蒸阴以达地表, 故空气比较干燥。所以这个节气的天气特点就是晴冷而干燥。这种干燥的空气条件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特别是老年人;不仅如此, 持续的低温也会使人体的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心脏工作量增大, 易诱发高血压和心脏病[6]。因此, 在此节气期间应特别注意保暖保湿, 早晚多开窗透气, 必要时可用功能性空调或加湿器等, 以增加空气湿度。大寒期间的饮食除坚持饮食的一般原则外, 还应强调热量供应充足, 饮食以温热性的食物为主。常用的补气食品有莲子、大枣、糯米、鸡肉等, 补血食物有猪肝、龙眼肉等, 补阴食物有木耳、芝麻、兔肉、鸭肉、龟肉等, 补阳的食物有羊肉、猪肉、鹿肉等。

3.12 雨水

对应临卦, 二阳生, 坤在上, 兑在下。阳自地下蒸阴上达地表, 东风解冻, 冰雪皆散而为水而化为雨。天气回暖, 降水量逐渐增多了, 并且降水形式也由雪渐渐转化为雨, 故名“雨水”。雨水时节空气湿润, 又不燥热, 是养生的好时机, 而此时养生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调养脾胃, 应根据自身的基本状况选择饮食、药物和起居劳逸调摄。雨水时节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 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初春为万物生发之始, 阳气发越之际, 故雨水期间应少食酸味, 多吃甜味, 以养脾脏之气, 并避免肝木生发太过, 克伤脾土[6,7,8,9,10,11]。

4 结语

中医注重养生, 注重“治未病”, 把握一年四季的天气变化规律对指导养生至关重要。以太极八卦来分析二十四节气, 有助于加深对节气命名及特点的认识, 使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另外, 本文所分析的以北方及中原地区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为准, 临床应用中切记因地、因时制宜, 不可盲目生搬硬套。

二十四节气养生歌 篇2

欲求健康乐逍遥,起居养生有诀窍。黎明即起庭院扫,散步打拳做做操。踢腿甩臂伸伸腰,摇头晃脑多跳跳。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定时解便莫憋尿,二便通畅疾病少。一日三餐要定时,饮食有节勿过饱。素食为主莫厌荤,平衡膳食瘦自高。少量饮酒应戒烟,远离烟酒病自少。运目眨眼常远眺,不要躺着看书报。增减衣服随气候,被褥常晒消毒好。春来不要忙减衣,秋到不必早穿袄。劳作有序莫疲累,超支过度精气耗。安逸好闲气血滞,体弱多病命难熬。居室洁净通风好,空气清新健康保。

春季养生歌

立春一过春季到,由冷转暖起步了;季节转换循序进,春捂两字须记牢; 衣服切勿随便减,下厚上薄保暖好;养阴防风时刻记,春季养气为首条; 不急不怒不气闷,心情舒畅乐陶陶;早睡早起有规律,生物钟须掌握牢; 所穿衣裤宜宽松,冷水洗脸更加妙;解除春困晒大阳,踏青出游清头脑; 养肝为先定饮食,甜可多点酸要少;百合山药加果蔬,营养平衡是正道; 慢跑体操太极拳,适度锻炼意志傲;户外运动挑佳时,清晨练功不宜早; 肌体尽量少裸露,护住膝盖更重要;足三里和太阳穴,定期按摩有奇效; 养生环节条条扣,春光健体乐道遥。

夏季养生歌

夏季最是炎热天,心烦气燥要避免。健身要领为养心,始终平心与静气。气候燥热阳气盛,清燥解热是关键。暴燥易患心脏病,心态平衡常怀喜。烈日之下不暴晒,以防久之会中暑。出门要带防暑药,仁丹凉油放身边。室温原则定念三,勤开门窗空气鲜。夜里不要睡得晚,起床之后可锻炼。室外健身不过早,太阳出来最适宜。多吃开水和果蔬,冷饮过量伤身体。少吃油爆咸甜物,食品清淡酸苦点。外出休忘遮阳品,平时多穿浅色衣。睡眠不足午睡补,憩足一时不再延。夏季养生六原则,落实行动应牢记。少食少欲与少色,少怒少卧与少言。天热更须讲卫生,常洗澡来勤换衣。哮喘鼻炎防复发,冬病夏治好时机。要防皮肤肠胃病,饮食把关定记住。切忌大悲和大喜,乐观心静体常健。

秋季养生歌

秋季三月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长。秋高气爽胜春光,万物成熟百果香。秋天属金肺气旺,切勿悲戚莫忧伤。秋时养神志安康,除却烦恼情绪良。秋时睡眠顺阴阳,及时寝睡早起床。秋日锻炼渐增量,动静济济得益彰。秋天气候变无常,斟酌冷暖增减装。秋季饮食宜增酸,秋主收敛宜养肝。秋气多燥损肺津,可食芝麻以滋阴。秋有余热湿气盛,肠炎痢疾应早防。秋多燥病舌咽干,药粥补养能化痰。秋时保健灭蚊蝇,摈弃腐变拒冷生。秋气肃杀菊傲霜,身体强壮志愈刚。秋风萧劲颐养刚,人生未老乐重阳。

冬季养生歌

冬季万物皆闭藏,养生敛阴又护阳。顺应天时保康泰,衣食住行有文章。胃部腹部要保暖,慎防脚下寒气凉。冬令进补忌过量,辨证施治重营养。生冷黏硬不可食,补充水分要经常。烟酒御寒不可取,反使体温更下降。室内温度要恒定,暴暖暴冷宜严防。起居作息顺自然,老幼早卧晚起床。冬练增强耐寒力,锻炼意志更坚强。冬练日出最佳时,雾中练身不提倡。雾露天气臭氧多,紧闭门窗安无恙。冬季养生讲科学,平衡膳食保健康。老人过好严冬关,五福降临寿无疆。

寡欲清心永乐天,素食淡味胜灵丹。逸劳相结早眠起,识时知足常开颜。烟酒不见除恶嗜,勤读书报促心宽。陶情冶性祛污染,鹤算龟寿自可图。

一、食衣住行四要事,样样都应随心意,食物营养很重要,精神营养不可少。

二、吃好睡好身体好,精神信仰很重要。

精力充沛干事业,工作定有好成效。

三、人老始从腿开始,走路能把病制止。

运动更是要坚持,早晚步行半小时。

四、慢步快走由自己,定时定量很随意。

预防为主身体好,至少活到一百一。

五、人生有缘才相聚,相互理解多珍惜。

宽容理让礼为先,不为小事发脾气。

六、世上事情万千种,唯有一条要牢记。有了健康才快乐,健康还要靠自己。

七、烟酒伤身不可用,不嗜烟酒好身体。

唱歌书法多走路,看书上网写日记。

八、骑车爬山心情好,还要经常去游览。

国内国外都走遍,身心健康眼界宽。

三叟长寿歌

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 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 住足问三叟,何以得此寿 上叟前致辞,内中妪貌丑 中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 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精神养生歌

书法练习情趣浓,大宇小楷美其中,量力运动益处多,健身益脑就延年。三五知已聊聊天,谈天说地乐无边; 儿孙孝顺绕膝前,天伦之乐乐颠颠。夫妻恩爱胜美景,患难与共忧不见,不良嗜好要克服,不贪杯来不抽烟。无忧无虑晚景好,宽容大度似神仙。养生十二气歌

多读书以养胆气,少忧虑以养心气,戒发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惟谨慎以养神气,顺时令以养元气,须慷慨以养浩气,胸豁达以养正气,傲冰霜以养骨气,当忍让以养和气,应谦恭以养锐气,莫懈怠以养志气。

养生歌

做过之事不埋怨,走过之路不遗憾。成败得失心平衡,功名利禄看得淡。与人善处莫嫉妒,谈荡胸怀明若鉴。人生道路本不平,幸福感觉自体验。锻炼修养贵坚持,乐观自信保康健。以动为钢静结合,戒烟少酒勿贪恋。闲读诗书勤动脑,执帚庭院乐休闲。无忧少虑勿熬夜,自由潇洒定延年。三七养生歌

吃饭:三分肚饥七分饱;遇事:三分忧虑七分欢; 吃菜:三分咸度七分淡;外出:三分坐车七分行; 饮食:三分荤菜七分素;健身:三分娱乐七分练; 穿着:三分凉意七分暖;交际:三分性急七分宽; 夫妻:三分相别七分伴;情欲:三分欢乐七分免。《抚内歌》:

“老当知老,规律自找。杂粮蔬稻,变换常调; 少吃多餐,食勿过饱;慢咽细嚼,护齿胃好; 不嗜烟酒,五脏灾消;温中抚内,青春永葆。” 自省养心歌

养生保健歌 篇3

翩翩起舞关节活,旋转颈椎心脑康。

仰天长啸肺量大,瓜果宜时辨温凉。

精神愉快多劳作,恬淡虚无寿而康。

说起养生保健,河南中医学院原针灸推拿系主任刘茂林侃侃而谈,他将几十年临床工作经验整理成上述的养生保健歌,与大家分享。

转动腰椎健五脏

双腿分开与肩宽,两手交叉抵住腰部,左转10次、右转10次为1组,共5组。在这慢慢地转动过程中,五脏(心、肝、脾、肺、肾)及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都能恢复到最佳的状态,有益于脏腑的功能恢复和健康。

拳打四方筋骨壮

双腿分开站立,在左右出拳和向前出拳的同时要握紧拳头,并用力振臂,使血脉通畅,筋骨肌肉都能得到充足的气血,具有强筋健骨的效果。

翩翩起舞关节活

舞蹈动作类似于东北的秧歌,双手高举左右摆动,手指手掌旋转,随着舞蹈动作,腿脚尽量跳跃,使周身关节快速颤动,反复100次。由于周身整体的摆动跳跃,全身的关节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

旋转颈椎心脑康

双脚自然站立,双手交叉置于脑后,协助颈椎及头部转动,以颈椎无摩擦声音为宜,左转10次、右转10次为1组,共5组。颈部除了颈椎外,还有颈动脉、神经、肌肉等,所以保持颈椎的健康状态,是保证心脑血管和神经通畅的关键。

仰天长啸肺量大

双脚自然分开,双臂下垂,吸气时挺胸,双手向前慢慢举过头顶,尽力向后上方伸展。此时肋骨上提,膈肌下降,胸腔自然扩大,提起脚跟迅速深吸气,呼气时两臂慢慢放下复原,同时向后伸过臀部,两肩向前弯腰呈鞠躬状,最大限度地排出肺部气体,反复50次。最大限度地进行深呼吸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瓜果宜时辨温凉

瓜果有温凉之分,人体也有阴阳之别,如西瓜、香蕉、梨、柚子等性偏寒凉;樱桃、桂圆、荔枝等偏温热。吃水果要适应季节及体质,一般要吃当季的瓜果。中医认为,要辨明水果的温凉属性,与人体的阴阳体质相适应,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精神愉快多劳作

工作充实,精神愉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健康养生的关键。生命在于运动,还要注意多劳作,多锻炼。

恬淡虚无寿而康

二十四节气歌 篇4

(一)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二)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一月有两节,一节十五天。

平凡有趣的养生歌 篇5

实际上2000年前,《黄帝内经》早就提出过类似的观点,认为养生的要旨在于“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精神内守、不妄作劳”。这些养生法则涵盖了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并且更强调行为养生,可以说中华养生提得更早、提得更好。

可惜千百年来,这些经典语言很少在群众生活中流传。其原因方方面面,其中可能有一点,是古汉语的语境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大,人们不习惯在日常起居中张口闭口“之乎者也”。

所以在多年的科普工作中,我特别喜欢编“歌诀”,把古人的养生精髓思想与现代人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编成通俗有趣的歌诀,使它们能在群众中口口相传。

养生防病智慧歌

《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堪称经典。如今,“治未病”思想深入人心,“治未病”中心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如果你觉得“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句话拗口,也记不住孙思邈所说的:“常需安不忘危,预防诸病”,那么来唱一唱《养生防病智慧歌》吧!

养生防病智慧歌

看病难来看病贵,

治未病是大智慧。

养生防病最实惠,

大大节省医药费。

自己身心少受罪,

家庭亲人少拖累。

和和谐谐好社会。

今天投入预防几十元,明天节省医药费百千元,后天节省抢救费上万元。怎么样?这样一说,你记住了吧?

“养生四有”动静歌

我从事中医诊疗50年,从事中医科普30年,在研究实践感悟中华养生,提炼出“养生四有”的心得——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根据“养生四有”法则编的歌诀很多,这里难以一一呈现。且拿“动静有度”一说。《中外卫生要旨》里说:“劳心者,不可不劳手足。”看不懂?记不住?“三好学生”的概念很熟悉吧—— “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德、智、体、美、劳”,也耳熟能详细吧?对了,就是这个“劳”,不是操劳、劳苦,而是操作、运动。

劳有度歌

德智体美劳有度,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

这里再推荐《健身动腿三步曲》和《两游一拳歌》。

健身动腿三步曲

第一步——逍遥自在是散步

第二步——世上最好是走步

第三步——健身健心是跑步

两游一拳歌曲

健身健美的运动——游泳

怡情快乐的运动——旅游

动中养静的运动——太极拳

怡情养生快乐歌

“养生四有”法则中,我认为“心胸有量”最重要。喜在心里,笑在脸上,笑由喜起,喜由趣生,妙在情趣,时时感受生活的情趣,疾病愁苦无从乘虚而入。《黄帝内经》里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这意思。

相传,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布鞋,小女儿卖雨伞。老太太天天长吁短叹:如果下雨,大女儿的布鞋难卖;如果天晴,小女儿的雨伞难卖。有个聪明人见她总是愁眉苦脸,便劝了她一句:“您的运气真好,下雨的时候,您小女儿的雨伞卖得好,天晴的时候,您大女儿的布鞋卖得快。”老太太听了,立刻开怀大笑。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熟悉,说的是心态左右心情,退后一步天地宽的道理。所以,先送大家一首《不气歌》

不气歌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怎样才能这也不气、那也不气呢?很简单,就是要放宽心,心知足常乐心常宽。没事多唱唱《宽心谣》吧!

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退休金,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美也御寒,丑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作者简介:

马有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创始人之一。近期科普著作:《大众养生妙法》、《健康人生 快乐百年》、《奇妙中医药——家庭保健顾问》、《家庭中医顾问》《医中百误歌浅说》。

二十四节气养生 篇6

寒露节气在每年的公历10月8日前后。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的节气,此时大部分地区渐入深秋,北方红叶染霜,南方蝉噤荷残。

寒露节气的习俗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节日“重阳节”。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与“久”同音,九九重阳,有长久长寿的含义,且秋季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古书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风上记》:“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唐诗宋词中有不少关于重阳的诗词佳作,如王维的那首令人耳熟能详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起居运动防寒凉

寒露季节,北方寒凝凉燥,南方秋雨渐收。此时节已经不适合剧烈运动、汗出如露。

肝肾在此时节相对弱势,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体容易被寒或湿气侵入,引起大小关节不利。所以柔和的拉伸运动最适合多风的秋季,可以在市内选择瑜伽、太极拳、五禽戏等各种自己喜欢的运动。

每天时间不需太长,但是要养成习惯,以身体感到温暖为宜。同时“切忌贼邪之风以伤孔隙,勿冒风邪”,避风防寒,防止外感的发生。

叶落秋凉防悲忧

秋季对应五情之悲忧。寒露时节,气候渐冷,日光减少,风起叶落,因而时常引起人们心中的凄凉之感,产生悲忧的情绪,不利于身体心理的健康。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心态也是这段时期养生保健的主要内容。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势利导,积极宣泄,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登高望远、弈棋书画、访亲探友等不失为保持愉悦、排解忧郁的良法。如果不幸被烦恼缠上,不妨将嘴角上翘,你会发现,心情也会逐渐随之开朗起来。

霜降

每年的公历10月23日前后时值霜降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天气变得寒冷,水汽凝结为霜而下降,所以称之为霜降。每当霜降时,我国南方地区就进入了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而黄河流域一般多出现初霜。民间常有“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霜降无霜,碓头无糠”的说法。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与冬季之间的过渡时期。随着霜降的到来,我国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大风天气将不断光临,温度迅速下降。

霜降节气的习俗

谚语云:“补冬不如补霜降”,意为秋补比冬补更重要。霜降这天的民间食俗很有特色,比如以姜、枣为佐料煲羊肉、煲羊头,男女老幼皆可食用。以前由于此时鲜菜上市接近尾声,我国北方有腌菜以备过冬的习惯。现在由于种植、保鲜技术的发展,腌菜的人少了,不过由于此时温度较低,食物不易变质,菜价也便宜,还是会有人腌制些小菜用来佐餐。

季秋宜淡补调胃

中医学认为“四季五补”,即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文补。霜降为季秋之时,与长夏同属土,土合脾胃,因此,霜降宜淡补调胃。应选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物,正如“春天吃花,秋天吃果”所言,白薯、山芋、山药、藕、荸荠等都是这个时节适宜吃的食物。还要注意胃的保暖,食温热熟制的食物,以汤类、粥类为最宜,既营养滋补,又利于吸收,可增强体质,保持旺盛活力。预防和减少疾病。秋季天气干燥,胃喜润恶燥,可适当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雪里蕻,以润燥和胃。如可将白果若干粒、白萝卜100克、糯米100克熬粥共食。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边煮边将白萝卜切丝焯熟以备用,待米开花再煮10分钟,然后将焯熟的萝卜丝拌入粥中即可出锅,可依个人口味加入蜂蜜或白糖等,此粥具有固肾和胃、补肺止咳平喘的作用。

霜降九月中坐功

霜降在农历九月,为避免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可做些伸展和缓的运动以舒展身心。可选择一些导引术,如《遵生八笺》提倡的“九月中坐功”。方法为:清晨平坐,伸展双手攀住双足,随着脚部的动作用力,将双腿伸出去再收回来,如此反复5~7次,然后叩动上下颌牙齿36次,缓慢吸气并吐出,调节气息,将津液咽下,想象津液下行至丹田,反复9次。此法具有和调五脏、行气利水之效,可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腹痛等疾病不适。

古语箴言

季秋之月,草木零落,众物伏蛰,气清,风暴为朗,无犯朗风,节约生冷,以防疠病。二十八日,阳气未伏,阴气既衰。,宜进补养之药以生气。卦剥,剥,落也。阴道将旺,阳道衰弱,当固精敛神。生气在申,坐卧宜向西南。

——《遵生八笺》

九月佩茱萸,饵糕,饮菊花酒,令人寿长。

上一篇: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研究下一篇:健康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