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脑梗塞

2024-09-09

糖尿病脑梗塞(共8篇)

糖尿病脑梗塞 篇1

据相关数据显示,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各类疾病中最多的, 超过100 种, 其中脑梗塞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也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积极研究针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对该疾病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1,2,3]。该院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4 年2 月—2015 年2 月该院接收的80 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为研究组和常规组。 研究组共40 例患者, 26 例男性, 14 例女性;年龄为53~70 岁, 平均年龄 (61.36±5.31) 岁;病程为9个月—12 年, 平均病程 (7.65±2.11) 年。 常规组共40 例患者, 25 例男性, 15 例女性;年龄为52~71 岁, 平均年龄 (62.11±5.28) 岁;病程为9 个月~13 年, 平均病程 (7.68±2.13) 年。 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护理方法:对该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 包括血糖监测、饮食与休息指导、日常生活护理等。 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2.1心理疏导糖尿病患者需长期依靠药物控制病情, 因此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孤独等负性心理,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带来更严重的不良影响, 患者会承受更大的压力。为此, 需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 引导患者学会积极地暗示和鼓励自己、及时宣泄内心的不良心理和消极的情绪, 同时, 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多给予患者关怀和鼓励, 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1.2.2健康宣教积极实施健康宣教, 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有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知识, 包括糖尿病发病因素、脑梗塞的危害、疾病治疗方法、相关的注意事宜等, 同时要加强患者对治疗期间血糖监测、科学饮食、合理作息的重视, 增强患者的自律性, 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护士人员要了解患者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知识认知和掌握水平,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 对控制体重、遵医嘱用药等方面的知识要重点强调并详细地讲解, 当患者存在疑虑时要耐心地为其解决困惑。

1.2.3 饮食和用药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降糖药物和治疗脑梗塞药物的基本原理、 用药方法和有关的注意事项, 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不能自行更改药量或者停药。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关键, 因此要加强饮食护理, 针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首先, 根据患者的体重、体质强弱以及营养情况计算出患者每天应摄取的总热量, 制定饮食计划, 调整不合理膳食习惯。 其次, 要合理搭配, 饮食要以少糖或无糖、低热量、高纤维为主, 高纤维食物可以促进肠胃蠕动, 可以避免患者因长时间卧床而引起便秘;建议多食用青菜、冬瓜、豆类、瘦肉、鱼等食物, 禁食或者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虾、动物肝脏等食物;每次进食要以适量为主, 建议少吃多餐;对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应采取鼻饲流质的方式, 同时要做好相应的防止误吸护理。 最后要提醒患者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比如抽烟、喝酒、熬夜等, 忌食油炸、辛辣等刺激性较高的食物。

1.2.4 生活护理要做好患者住院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病房内要按时打扫干净, 经常开窗换气,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床单、被褥等要勤换洗、曝晒, 按时消毒。 加强患者的口腔和皮肤护理, 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可指导其用生理盐水漱口, 对无意识患者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其进行口腔清洁工作, 预防口腔黏膜溃疡、 肺部感染等。 向患者强调清洁的重要性, 鼓励患者做好洗澡、修剪指甲等清洁个人清洁卫生。 对无意识的患者要每天用温水帮助患者擦拭身体, 及时修剪手足指甲, 并定期为其翻身、拍背防止发生褥疮。

1.2.5 功能康复指导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受到疾病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 语言功能障碍等,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早进行功能康复指导。 对意识不清的患者需对其实施被动的功能康复锻炼, 如帮助患者屈伸手指、四肢等, 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则指导其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语言功能康复锻炼可采取命名、复述、发音、肌群运动等训练方式, 四肢功能康复锻炼可进行适量地屈伸运动, 并且每间隔3~4 h需按摩足心、承山、腿部、足三里等部位。 在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时必须注意适量、循序渐进, 避免患者出现肌肉或者关节部位拉伤的现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和肢体肌力恢复情况。 肢体肌力评分分为以下几级:I级:无法主动进行任何运动, 完全瘫痪;II级:无法产生动作, 仅能看到肌肉轻微地收缩;III级:仅能够抵抗地心引力离开创面;IV级:能够抵抗外界阻力做运动但是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V级:肌力处于正常水平, 能够自主做自由运动[4]。

1.4 统计方法

通过软件SPSS19.0 处理数据, 用 (±s) 、 (%) 依次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 前者检验依据为t, 后者为χ2, 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 表示[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

护理前, 两组患者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别,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血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比常规组要高,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肢体肌力恢复情况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肢体肌力水平没有太大差别,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肢体肌力水平均得到改善, 其研究组肢体肌力恢复水平明显比常规组更佳,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3 讨论

在人口老龄化加快、 生活方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 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高的趋势非常明显。 糖尿病病期漫长, 并发症发生率高, 脑梗塞是糖尿病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病死的危险因素[6,7]。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都具有突然性, 发病后语言、意识、行为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以及精神上的多重压力, 对疾病的治疗十分不利。 因此, 护理人员要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 消除或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 勇敢面对疾病, 积极地配合治疗,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8,9]。 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加强心理疏导, 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 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加强饮食和用药指导, 使患者能够重视按时按量用药, 科学饮食。 加强健康宣教,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加强生活护理, 防治其他并发症出现。 加强功能康复指导, 使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得到有效地改善[10,11]。

该研究中为研究组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护理干预, 主要根据糖尿病以及脑梗塞的疾病特点而实施的。 研究结果, 在护理后, 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肢体肌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实施心理疏导、 功能康复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促进患者肢体技能的康复,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许素贞.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 (14) :140-141.

[2]王威.浅析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 2015, 9 (7) :191.

[3]陈鸿尔, 葛庆青, 沈玲利.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 (9) :797-798.

[4]刘莉.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6) :153-154.

[5]方敏, 刘忠梅, 陈庆.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4, 23 (4) :469-471.

[6]Liu Y, Han ZP, Zhang SS, et al.Effect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o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their role in prommotion of tumor angiogenesis in colon cancer[J].J Biol Chem, 2011, 286 (28) :25007-25015.

[7]杨旻星.2型糖尿病伴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 (13) :1999-2000.

[8]杨玉芬.糖尿病台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 3014, 25 (7) :41-43.

[9]白春杰.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 (60) :175.

[10]张丽玥, 顾萍.82例高龄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循证护理体会[J].社区医学杂志, 2014, 12 (24) :73-74.

[11]Akohoue SA, Patel K, Adkerson LL, et al.Patients, caregivers and providers perceived strategies for diabetes care[J].Am J Health Behav, 2015, 39 (3) :433-440.

糖尿病脑梗塞 篇2

【摘要】 糖尿病并脑梗塞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发病率较高的非传染性疾病。笔者主要介绍了糖尿病并脑梗塞发病特点,药物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治疗模式进行了探讨。为糖尿病并脑梗塞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糖尿病并脑梗塞;发病特点;药物干预;护理干预

【中圈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4-0033-03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急剧改变、生活环境的恶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上升。糖尿病是国内最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据2010年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有近12%患有糖尿病,而前驱糖尿病的患病率大约为50%,已经成为全国最主要的疾病负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疲乏无力、肥胖及各种并发症。糖尿病根据其发病原因和机理的不同,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又称1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又称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约占总人数的75%-95%,其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复杂性病变,并极易与脑梗塞、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癌症形成并发症,成为威胁生命健康最主要的因素。

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CI)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而2型糖尿病易造成血液流变学代谢紊乱,进而造成脑梗塞,这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1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发病特点

1.1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发病人群 笔者对近5年来部分关于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文章进行统计分析,由表1可知,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且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在患脑梗之前,多伴有多年糖尿病病史,并均为2型糖尿病。故在此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脑梗塞发病的可能性,其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4倍。此外,糖尿病发病多与胰岛素分泌功能低下有关,并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故糖尿病有更多的家族史。其他环境因素还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家族史等。

1.2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理特点 有较多研究证明脑梗塞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关。而2型糖尿病则由于糖代谢紊乱往往能引起微血管病变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尹更生等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刚性指数、聚集指数、Fib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的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白蛋白的糖化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进而导致血管结构改变、功能障碍、基质增生、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此外,糖尿病患者的压力感受器容易失调,大脑自动调节功能不能代偿灌注压的改变,易致脑局部血液下降,增加脑梗塞危险。

临床观察发现,合并糖尿病的脑梗塞类型以腔隙性梗死为主,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梗塞部位则多在基底节、放射冠区,其他分布在颞叶、顶叶、额叶等区域。

在临床表现上,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除具有糖尿病一般的病症外,还会表现出意识障碍、完全肢体性偏瘫、不完全肢体性偏瘫、进展性脑梗塞等特症。故糖尿病合并脑梗塞预后明显差于非糖尿病组,这是因为糖尿病可以潜在地对脑血管和脑功能的多个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急性的血糖漂移(发作性的低血糖以及低血糖后的反应性高血糖症引起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损害、胰岛素抵抗等)。

2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药物干预

由于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情复杂,相互影响,故在药物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到对单个症状的作用及叠加影响。在治疗脑梗塞的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降糖。目前治疗药物可以分为西药和中药两大类,同时辅以其他治疗手段。

2.1 西药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干预 目前,治疗脑梗塞的药物主要有溶栓类药、抗凝类药物、抗血小板类药物等,以软化血管、增强脑部供血为主。而最常见、最常用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Insulin,INS)、胰岛素类似物及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胰鸟素类似物分为短效类似物和长效类似物,具有与胰岛素类似的生物效应,不易与胰岛素抗体结合,避免了抗体引起胰岛素耐药。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包括:赖脯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包括: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胰岛素分泌促进剂可分为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肠促胰岛素等,代表药物主要有:格列美脲、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和依西那肽等。何黎等通过观察72例老年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发现,在给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同时,做扩血管、降低血粘度和对症处理,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梗塞面积与血糖水平有一定的关系,血糖越高,梗塞的面积越大,梗塞的个数也越多;朱艳栋等人利用尤瑞克林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发现,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糖大幅下降,认为尤瑞克林可作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早期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刘杰军等通过观察3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发现,烟酸占替诺治疗该病的效果要优于传统药物川芎嗪。

此外,常见的西药降糖药物还有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胰岛素生长因子等,对2型糖尿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等,均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

2.2 中药功效成分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干预 中医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症”。《素问》、《灵枢》中就记载了“消渴症”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之消渴篇对“三多”症状亦有记载。西药降血糖作用强、起效快,但往往缺乏整体的协调性,且具有明显的副作用,不利于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目前已发现多种中药功效成分具有降糖或舒张血管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不同中药来源的多糖成分具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抗免疫损伤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如黄芪多糖、大黄多糖、当归多糖、黄精多糖、石斛多糖等。毛先晴、王苑铭、李成军等发现黄芪多糖、大黄多糖、当归多糖具有降糖、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中药中的皂苷,如人参皂苷、三七皂苷、白芍皂苷等同样具有直接的降糖、调节血脂、改善免疫系统等作用,可用来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比如脑梗塞。此外,中药中的黄酮类物质、生物碱、生物素也具有类似的功能。史丽谨等研究发现丹参素可以促进促纤溶因子t-PA含量及mRNA表达升高、抑制因子PAI-I含量及mRNA表达降低。作用强度随丹参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果表明,丹参素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脑梗塞大鼠血浆纤溶功能;朱晓兵研究发现,云南灯盏花具有溶栓、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通过注射提取液可以改善脑梗塞病症,其主要功效成分为黄酮。

除功效成分外,复方中药亦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方邦江等对56例糖尿病并脑梗塞患者临床实验发现,复元醒脑汤具有明显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结合西医治疗本病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单用西药的76.78%,同时还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王永山利用清代黄连温胆汤复方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症,连用5d后,除言语仍不够清晰外,其他主症均明显减轻。继以前方化裁治疗月余,血压、血糖均降至正常范围,言语清晰,肌力恢复,痊愈出院。

3 糖尿病并脑梗塞护理干预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情复杂、反复、持续时间长,对生活和饮食细节要求多,护理在其康复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3.1 心理干预糖尿病并脑梗塞患者由于担心以后的生活问题及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多数会出现恐惧、焦虑、害怕、自卑等情绪,甚至会消极治疗。如果不解决患者的心理负担,不但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加重病情。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耐心培养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提供有关疾病的全面信息,找其心结和担忧点,并尝试通过沟通、树立榜样等方式,使其正确面对,改正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3.2 饮食干预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不管是在治疗期间,还是在以后的康复期,都应严格遵照医嘱,食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宜多食蔬菜,增加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忌暴饮暴食,避免过度肥胖,忌烟、酒,认真控制主食量,要定时定量,不宜吃油炸、煎炒、烧烤烹调食物;忌食甘、甜、腻、辛辣、过咸等食品。脑梗塞患者在进食上存有一定的吞咽困难,进食时应准时、定量、保质。糖尿病并脑梗塞患者的饮食应有利于血糖控制、辅以调整代谢紊乱、增强免疫等功能为目的。此外,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需长期卧床,易造成便秘,可多食高纤维食物,既可润肠促便,又可减少胰岛素释放及增加周围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3 功能恢复护理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进行功能恢复训练,可协助肢体部分功能丧失患者进行训练,包括瘫痪肢体被动伸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皮肤营养及肌张力,能下床活动的患者,鼓励多下床活动。同时由于脑梗塞会出现语言障碍,应积极鼓励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

3.4 其他护理由于糖尿病并脑梗塞患者需长期卧床,皮肤、口腔等生活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要勤擦拭身体,保持身体干爽,注重个人卫生。此外,还应加强用药指导、健康教育指导、康复后的指导等护理干预。

4 展望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人的健康指导 篇3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塞,健康指导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 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终身疾病。糖尿病病人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很高, 与糖尿病心脏病和糖尿病肾病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三大原因。而糖尿病病人发生脑血管病变又以缺血性脑血管病为多, 高血糖、高血脂、高凝状态是脑梗塞发病和复发的危险因素, 因此,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 糖尿病的综合治疗要“五驾马车”并驾齐驱, 即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和健康教育[1]。只有积极配合治疗, 患者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 现将健康指导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3年10月 , 该院收治糖尿病合并脑梗塞48例 , 作为指导对象 , 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 , 年龄50~76岁, 平均年龄64岁。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全部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年版) 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脑梗塞的诊断主要是依据症状、体征及头颅CT或MRI的检查。

2 方法

2.1 健康指导

2.1.1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现阶段的健康教育手段多样, 近年来有一种颇受关注的健康教育方式—“看图对话”式糖尿病健康教育正在兴起, 该方法是用4幅图分别以“与糖尿病同行”、“什么是糖尿病”、“健康饮食和运动”及“与胰岛素同在”为主题, 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呈现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 糖尿病饮食与运动知识, 胰岛素相关知识等。通过互动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增添更多的糖尿病知识[2]。也有研究[3]表明, 子女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 提高子女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 在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监督、提醒、鼓励与支持作用。因此, 应对患者的子女、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以促进子女、家属更好地参与糖尿病管理, 在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1.2掌握自我监测的方法脑梗塞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病死率较高。因此, 一定要把防范脑梗塞放在重要位置。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 其次要积极防控危险因素“五高一低”, 即高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高瘦素血症和低脂联素血症, 这些都是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高血压和高血脂。因此要让患者及家属熟悉血压、血糖、体重的控制标准, 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测量方法, 同时要让患者持之以恒, 配合治疗。

2.1.3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饮食计划。要求定时定量进餐, 少量多餐。具体而言在热量分配上按早、中、晚餐1/3、1/3、1/3或1/5、2/5、2/5的三餐分配比例[4], 对于热量要懂得计算。强调饮食遵循以控制总热量、低脂、低盐、低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食物的原则, 戒烟、戒酒及避免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达到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糖的作用。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 主要是由于食管吞咽的肌肉瘫痪引起, 患者在吃饭, 尤其是喝水时出现呛咳, 此时要注意不能勉强让患者进食水或药物, 对轻型患者可让其进食粘稠食物, 如糊糊、软饭等, 避免过干过稀的食物, 这样容易被吞下。

2.1.4指导患者合理正确服用药物建立用药档案, 让患者熟悉掌握自己服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时间及注意事项, 同时教会患者及家属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和方法, 并告知其低血糖的一系列表现及对策。在做好降糖药物管理的同时, 还要兼顾降压药、降脂药、抗凝药物的使用; 在患者出院后仍需按医生嘱咐坚持服药, 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只有科学用药, 才能有效预防脑梗塞复发。

2.1.5合理地安排运动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减肥, 还能提高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增加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 增强其心肺功能, 延长或避免各种并发症。但运动量应因人而异, 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应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每日运动时间尽量安排在餐后1~2 h进行运动, 运动方式包括步行、慢跑、做操、骑自行车、太极拳、气功等, 因此时人体血糖高不易发生低血糖。一般不宜在空腹时运动, 如确有清晨锻炼的习惯, 也应在运动前适当进食。

2.1.6对发生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指导脑梗塞形成后会留下许多后遗症, 如偏瘫、失语、头晕头痛等, 多数通过积极、科学的综合康复治疗, 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生活自理, 脑梗塞的康复治疗宜早进行, 病后六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机。急性期卧床期间保持患者瘫痪肢体功能位, 帮助其进行患肢及关节的被动运动, 每隔2 h为患者翻身一次;病情平稳后, 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训练, 先上肢后下肢, 运动量由小到大, 幅度由弱到强, 时间由短到长, 循序渐进, 不可间断。对于语言障碍患者的训练, 应尽早让病人消除紧张心理, 给患者播放适量的听说信息及新闻, 鼓励患者说话, 多与人交流, 刺激其大脑活动, 有利于语言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2.1.7加强自我保健向患者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即生活作息规律, 避免过度劳累, 不饮酒, 不吸烟;保持精神愉快, 做到情绪稳定;注意个人卫生, 勤修剪指甲, 不穿过紧鞋、袜及衣物, 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每天早睡早起, 保证充足睡眠,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 注意保暖,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要注意加强御寒锻炼。还要注意饮食调理, 保持每日大便通畅。同时, 要告知患者脑梗塞发作前可能出现一些先兆表现, 如血压升高、波动, 头痛, 头晕, 手脚麻木、无力等, 要有所警觉, 及时就医, 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2.2 观察指标

监测患者的体重、血压、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 (HbAIC) 、尿蛋白排泄率 (UAER) , 并进行健康指导的前后对比。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

3 结果

48例患者健康指导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见表1。

4 讨论

糖尿病是需长期治疗的终身性疾病, 其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对于脑梗塞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在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的恢复治疗。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干预和健康指导, 让患者了解限制饮食和合理运动对康复的意义, 特别是对脑梗塞患者预防再次复发意义重大。

该文通过对该院4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指导, 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较健康指导前明显提高, 通过健康指导后,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相关行为明显改善 (P<0.05) 。而且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5 结论

健康教育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 以提高患者对疾病以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方法, 进而采取健康行为生活方式, 对稳定血糖、控制血压、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对于合并脑梗塞的患者, 只要病情平稳, 就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 以免发生二次损害。因此, 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 减少因无知而付出的惨重代价,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注:各项指标健康指导前后比较均 P<0.05。

参考文献

[1]潘长玉.糖尿病学[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徐文聪, 黄梅, 李华云.新型糖尿病教育工具看图对话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2, 10 (2) :176-177.

[3]万巧琴, 李飞颖.家属参与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3﹚:159-161.

糖尿病脑梗塞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性别与年龄

糖尿病组中,男性35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3.5:1。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3.77岁。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男女比例2:1。年龄61-91岁,平均年龄71.90岁。

糖尿病组意识障碍9例,偏瘫14例,头痛、头晕21例,失语2例,四肢无力8例,面瘫1例,恶心呕吐10例,抽搐2例,病理征阳性11例。对照组意识障碍10例,偏瘫19例,头痛、头晕18例,失语6例,四肢无力6例,面瘫2例,恶心呕吐10例,抽搐1例,病理征阳性15例。

1.1.2 糖尿病病程脑梗塞为首发表现而就诊者9例,占20%,糖尿病病程1~4年者7例,占15.6%,5-9年者9例,占30%,10年以上者11例,占24.4%。

1.2 诊断依据

糖尿病诊断按1997年ADA标准在脑梗塞急性期前后至少两次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随机血糖大于11.1 mmol/L,或经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脑梗塞根据临床表现和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算术平均数标准差,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

2 结果

(1)糖尿病组偏瘫、失语、病理征阳性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意识障碍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糖尿病组FBO、TG、Fbg、BU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l、P<0.05、P<0.05、P<0.05),(3)糖尿病组单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双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基底节区脑梗塞总体上在两组问无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多发性、复发性脑梗塞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4)高血压、冠心病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在糖尿病组有显著增多(P<0.05)。(5)患者入院后给于扩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稠度、抗血小板聚集及对症处理,有脑水肿表现者应用脱水剂。糖尿病组根据血糖及并发症情况给于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经以上治疗糖尿病组病情基本痊愈、明显进步及进步者合计21例,占46.7%,无变化及恶化者8例,占17.8%,1例合并高渗性昏迷而死亡。对照组病情基本痊愈、明显进步及进步者合计16例,占35.6%,无变化及恶化者5例,占11.1%,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已证实高血压是脑梗塞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有关文献报道,高血压患者脑梗塞的发生率比非高血压者高6倍[1]。

糖尿病是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一个主要危险因子。研究表明发生脑血管事件的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达13%-36%。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文献报道为3.6%-6.2%,明显高于非DM患者2-3倍。本组资料显示糖尿病组中年龄在65岁及以上患者占90%,2型糖尿病所占比例高达97%,可见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主要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糖尿病痫程的延长脑梗塞发病率逐渐增高,但5年内总发病率可高达53%,因此须早期积极防治脑梗塞的发生。意识障碍在两组问无显著差异,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但偏瘫、失语、病理征阳性等定位体征在糖尿病组较少,可能与糖尿病存在弥漫性血管病变易多发双侧小病灶,尤其腔隙性梗塞有关。本组病例显示糖尿病组基底节区脑梗塞发生率略高,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可能与样本璧不足有关;双侧基底节区脑梗塞发生率、多发灶、复发灶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以上提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特点为:偏瘫等定位体征相对较少而易于漏诊;梗塞灶多位于白质深部,以基底节区多见.各脑叶相对少见:梗塞通常由小的深穿支闭塞所致,故以小梗塞为主,尤多见腔隙性梗塞;双侧性、多发性梗塞所占比例大,且易复发。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在血糖控制不佳者更多见,血TG、LDH-c多明显升高,HDL-C多降低,Fbg可见明显升高。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与长期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和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1)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因高糖血症、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缺血性中风原因[2]。(2)微血管病变:因一氧化氮(NO)途径异常、内皮素(ET)及血管紧张素II(AII)作用、前列腺素(PG)依赖的血管扩张作用减弱、氧化应激与非酶蛋白糖基化作用等,促使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堆积于血管壁使血管狭窄,终致微血管病变。(3)血液流变学改变: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血纤维蛋白增高可引起血浆粘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低下;血小板粘附、聚集能力增加,易粘着于血管壁;血浆内韦氏因子增加:高糖血症产生的大量AGEs能使内皮细胞表面抗凝血酶的表达减少,增加促凝血因子的活性,导致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失衡:使血栓调节素合成减少,促进血栓形成;糖基化白蛋白能增加细胞间粘附分子-l(ICAM-1)表达,增强白细胞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性,造成白细胞淤滞[3]:这些原因使糖尿病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因素持续存在,血栓易于反复发生。本维30例中有14例是复发性脑梗塞,发生率占本组47%。Naess H等对青年人脑梗塞的一项研究也证实复发性脑梗塞与塘尿病密切相关[4]。糖尿病弥漫性微血管病变发生于直径50-100μm的血管,与腔隙性梗塞累及直径40-500μm的血管有部分重叠,故易多发双侧小病灶,尤其腔隙性梗塞。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塞后血糖均较梗塞前增高,这可能与丘脑下部及脑干的葡萄糖调节中枢缺血等因素加重糖代谢异常有关。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后早期亚急性阶段的高糖血症与加重的脑水肿程度相关,并对短期预后产生不良影响[6]。糖代谢的进一步紊乱又增加脑梗塞的风险及影响其总体预后。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因易于同时存在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而增加治疗难度,如并发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则更可增加死亡率。此外,糖尿病时NO、PGI2、乙酰肉毒碱等减少及ET、AII作用增强可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同时存在血流变异常及血管病理改变,均使神经发生缺血缺氧性损害,故一旦发生脑梗塞侧枝循环代偿不足,神经功能恢复较非糖尿病脑梗塞患者差,整体预后相对不良。

因此,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应以良好控制血糖为基础治疗,尤在急性期宜严密监测血糖,迅速控制高血糖,防止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发生。糖尿病脑梗塞病人住院期间应力求控制空腹血糖稳定在6.4-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维持在7.8-11.1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0%。研究发现,即使在正常的范围内,这些指标的测定值越高,则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6]。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肝、肾功能减退或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时,易导致药物蓄积过量并会延长其有效血药浓度时间,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因此,在应用胰岛素时丌始只能用计算量的l/2~l/3,根据血糖变化来加、减调整。合理使用扩张血管药、脱水剂、改善脑细胞代谢的药物以及辅以对症支持处理。合并脑栓塞的糖尿病患者并发动脉血栓性疾病的机率是非糖尿病者2倍,故宜积极抗血小扳聚集、降低血液粘度。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塞后脑损害严重。无论是神经机能预后还是生命预后均较非糖尿病脑梗塞为差。

因此,积极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严格控制血糖,同时认真控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血液高凝状态等不利因素,纠正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物行为,对于减低脑梗塞发生率及急性期病死亡、致死率有一定意义。

摘要: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分析,力求对该疾病做到早期诊断、早期防止。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塞45例(糖尿病组),与同期非糖尿病脑梗塞45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探讨该疾病的一些特点。结果 糖尿病组血生化及凝血谱测定示糖尿病组FBG、TG、Fbg、BU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1、P<0.05);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在糖尿病组有显著增多(P<0.05)。结论 在血糖控制不佳者脑梗塞更多见。宜在积极控制血糖基础上综合治疗以降低致残率、死亡率。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塞,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潘旭东,刘风林,韩仲岩,脑血管疾病与动态血压监测[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4,27(5):261

[2]史轶蘩主编,1999.协和内分泌和代谢学(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l337.2.

[3]Moore TC,Moore JE,Kaji Y,et a1.The role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in retihal microvascular leukostasis.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3,44:4457-6420.

[4]Naess H,Nyland HI,Thomassen L,et al.Long-term outcom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young adults.Acta Neurol Scand,2004,110(2):107-112.

[5]Dora B,Mihci E,Eser A,et a1.Prolonged hyperg]ycemia in the early subacuteperiod after cerebral infaretion:effects on short term prognosis.Acta Neurol Belg,2004,104(2):64-67.

糖尿病脑梗塞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69.6岁, 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有缺血性病灶,所有患者均于病发72 h内就诊。该组患者排除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昏迷患者。

1.2治疗方法

急性脑梗塞治疗: 给予患者丁咯地尔注射液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 .糖尿病治疗 : 对全部患者行常规降血糖治疗, 结合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血糖水平给予患者胰岛素进行治疗,并每日监测记录患者血糖值,根据血糖情况及时对其胰岛素的剂量进行调整。14 d为1个疗程。

2结果

该组患者急性脑梗塞治疗效果,见表1。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甘油三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患者血 糖得到有 效控制 , 空腹血糖 为 (6.5±1.2) mmol/L,餐后平均血糖为 (7.1±0.9)mmol/L。

3讨论

急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为: 患者脑动脉壁伴有糖尿病性小动脉内膜变化,形成血栓,或大动脉壁血栓脱落的小栓子栓塞, 造成脑出血,脑缺血导致其脑组织软化、坏死[1]。糖尿病患者相比非糖尿病者更易引发急性脑梗塞,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高血压、高血脂以及中、小动脉硬化,使其病情易于发展,从而导致较小血管的病变, 较小血管病变则可能导致患者多部位的脑梗塞发生[2]。因此 ,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梗塞部位多发、梗塞易再发,使其治疗的效果比非糖尿病者差。

对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做到有效的血糖控制 ,以防患者出现机体代谢性水电解质紊乱,导致酸碱失衡,血液变粘稠,血液成分聚集性增强,造成患者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再发脑梗塞。因此,在对患者糖尿病的治疗中,如果患者血糖值明显偏高,并已经出现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应及时给予其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并根据患者糖尿病病情的变化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如果患者的糖尿病程度较轻,可以给予降血糖药物以控制血糖,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量。此外,轻度糖尿病患者还应合理饮食和适量进行运动,有利于对其的血糖控制。治疗期间,患者应禁食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禁烟酒,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还应定期对其血糖值进行复查,医护人员也应定期对其进行随访检查,以保证治疗效果。

丁咯地尔具有多重药理作用的血管活性药物机制: 1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使血管扩张。2抑制血小板聚集。3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4非特殊性和弱钙拮抗作用。丁咯地尔通过抑制患者α 肾上腺素受体,能松弛其体内和体外的血管平滑肌,可以提高对患者末梢血管和脑部缺氧组织的血液供应量,提高及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及滤过性,降低患者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 明显改善患者脑血管功能不全的情况, 并加强三磷酸腺苷的产生。使损伤部位的神经功能得以有所恢复[3]。该组患者在使用丁咯地尔治疗后,患者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甘油三酯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使用安全,疗效显著。

糖尿病脑梗塞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 年10 月—2015 年10 月接诊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80 例, 男性44 例, 女性36例, 年龄55~75 岁, 平均年龄 (58.7±12.1) 岁, 病程6 个月~20 年, 平均病程 (8.45±2.4) 年。所有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脑梗塞, 存在神经功能缺损, 空腹血糖水平均大于正常值。

1.2 研究方法

对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身体情况、病情进展进行分析总结, 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措施: (1) 常规护理: 指导患者按时服用降压药物,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叮嘱患者多进食可控制血压的食物, 定期为患者监测血压、血脂及各项生理指标。 (2)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交流的过程中态度和蔼可亲, 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并对其疏导, 表达对患者的关爱, 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告知患者疾病的起因与发展, 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培养患者对待疾病的信心, 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开展治疗。 (3) 血糖控制: 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一旦发现血糖水平异常, 及时分析原因, 给予患者降血糖药物, 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 (4)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给予患者高纤维、有机食物, 叮嘱患者避免使用高糖份的食物, 并向患者讲解这些食物对疾病的影响, 加深患者对注意事项的理解。 对80 例患者进行60 d护理干预后,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 对比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

1.3 疗效评定

采用神经功能评分表 (ESS) 对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及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以控制血糖水平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 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2 结果

经过60 d的护理, 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后的ESS评分及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优于护理前,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的改变,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4]。 根相关数据统计, 在国内成年人中有12%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5]。 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国内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是指因胰岛素相对性缺乏及胰岛素抵抗, 造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异常。 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疲惫无力、肥胖等。 临床上根据糖尿病发病原因的不同, 将其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为1 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称为2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占糖尿病发病人数的75%~95%, 是一种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引发的复杂性的病变, 2 型糖尿病患者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梗塞、 冠心病、高血压, 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6]。 脑梗塞是由于大脑血液供应发生障碍, 使脑部出现缺血及缺氧, 造成脑组织软化或缺血性坏死的情况。 2 型糖尿病会使血液流变学紊乱, 增加了脑梗塞的发生, 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3.1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发病特点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脑梗塞与血液流变学代谢异常有直接关系, 而2 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会使患者出现微血管病变, 改变血液流变学, 血浆白蛋白中的糖分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进一步使血管结构发生改变, 出现血管功能障碍、基质增生以及血栓。另外, 糖尿病患者因较大的压力会造成感受器功能失调, 大脑的自动调节功能无法代偿灌注压改变, 使脑部的血液下降, 发生脑梗塞[7]。

3.2 糖尿病脑合并梗塞的护理干预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病情较为复杂, 病程长, 对于患者日常生活及饮食细节要求较多, 所以, 合理的进行护理干预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3.2.1 饮食干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措施。 无论是治疗期还是康复期, 患者都应严格遵医嘱进食, 避免高糖分的食物, 食用少盐、低脂、高维生素的食物, 多食用青菜, 增加食物中的膳食纤维, 保持大便通畅。 护理人员应时刻提醒患者不可暴饮暴食。 合并脑梗塞的患者出存在吞咽困难, 在日常生活中进餐需定时定量[8]。 另外,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养, 由于长时间不活动, 经常出现便秘, 可多食用高纤维食物, 润肠通便, 同时还可以降低胰岛素的释放。

3.2.2 功能恢复护理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功能恢复训练, 护理人员应协助肢体功能丧失的患者训练, 主要有瘫痪肢体的按摩与被动伸屈, 促进患者的血液、淋巴循环, 改善代谢情况, 增加皮肤的营养, 对于能下床活动的患者, 应多鼓励其下床进行适当活动。 由于脑梗塞的发生会使患者出现语言功能障碍, 所以还应帮助患者训练语言功能[9,10]。

3.2.3 其它护理因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需长期卧床休养, 患者的生活护理非常重要, 要经常帮助患者翻身及擦拭身体, 保持床铺的整洁及患者身体的干燥, 避免发生压疮, 注意个人卫生。

根据该次研究结果, 经过60 d的护理, 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后的ESS评分及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优于护理前,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了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是常见的老年疾病, 发生率较高, 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 积极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单若莹.丹红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 (16) :118-119.

[2]刘莉.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6) :153-154.

[3]陈鸿尔, 葛庆青, 沈玲利, 等.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 (9) :797-798.

[4]徐春富, 谬从庆.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危险因素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2) :1911-1992.

[5]程水红, 黄冰.复发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及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 2012, 27 (12) :1124-1125.

[6]胡圆圆, 叶山东.吸烟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J].国际病理率科学与临床杂志, 2011, 31 (1) :64-68.

[7]李光伟.关注血糖达标与低血糖风险之间的平衡一谈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降血糖治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2, 28 (1) :1-3.

[8]黄东英, 张一丹.2型糖尿病高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6) :57-58.

[9]曾慕阳.临床综合护理措施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7) :100-101.

糖尿病脑梗塞 篇7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塞,老年患者,整体护理

糖尿病与脑梗塞均为老年群体常见的疾病, 两者合并存在, 可增加病死率, 临床需给予高度重视。我院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治疗中, 除了给予对症治疗外, 还对部分患者给予整体护理, 其护理效果较佳,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5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 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患者, 男17例, 女13例;年龄64~87岁, 平均 (67.17±12.28) 岁;病程7个月~21年, 平均 (8.25±2.51) 年。对照组28例患者, 男16例, 女12例;年龄66~89岁, 平均 (69.80±12.44) 岁;病程7个月~22年, 平均 (8.36±2.64)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即引导患者科学饮食, 忌暴饮暴食;注重休息, 确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防止劳累过度;加强血糖监测等。实验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 其护理方法如下: (1) 心理护理: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的病程较长, 其恢复时间久, 且易产生多种并发症, 患者需反复服药或反复住院, 极易出现焦虑、悲观、绝望的心理情绪, 对此护理人员可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加强心理辅导, 向患者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及护理知识, 告知其只有正确认识疾病、调整好心态以及提高信心, 方可促进疾病治疗[1]。 (2) 血糖监测护理:30例老年患者均于治疗期间严格监测血糖, 让病患控制摄糖量, 把血糖控制在一定的标准:空腹血糖应小于6.4mmol/L, 餐后2h血糖在7.8mmol/L之下[2]。早期及时有效控制血糖是根本的治疗措施, 在患者合作下空腹、餐后2h或睡前、凌晨3:00该时间段进行多次血糖监测。 (3) 饮食护理:饮食需控制, 甜品、糕点含糖分过高的食品应禁食, 可适量吃含糖分较低的水果, 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同时可参照患者实际的病情, 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 引导患者定时、定量就餐, 使其机体及时获取能量, 促进代谢, 稳定血糖[3]。进食功能发生障碍的患者, 需借助胃管, 采取鼻饲流质的措施, 为满足患者对能量及营养的需求, 营养师可在流质食物中适当添加蔬果汁。排便困难者应以高纤维食物为主食, 如燕麦、薏米、小麦等, 以助于排便, 同时可调节胰岛素, 稳定血糖[4,5]。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1.0软件包实施统计学分析, 定量资料均以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SS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后, 其ESS评分均有所上升, 与护理前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护理后ESS评分上升更明显, 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护理前相比, #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 *P<0.05

2.2 空腹血糖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后, 其空腹血糖均有所下降, 但与护理前差异不明显, 无统计学意义 (P>0.01) ;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是医院常见的疾病, 其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可达30%以上, 对老年群体影响巨大, 不容忽视。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 除了给予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外, 还需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 给予整体护理, 包括心理、血糖监测、饮食、功能锻炼等护理。整体护理从多个方面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 使其ESS评分显著升高, 同时可有效控制与稳定血糖, 促进疾病治疗。本研究实验组30例均给予整体护理, 其护理效果较佳, ESS评分升高明显, 血糖平稳, 证实了整体护理有助于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疾病治疗。综上所述, 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治疗中实施整体护理, 可有效提升ESS评分, 同时可控制及稳定血糖, 有助于疾病治疗,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伟.56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1, 6 (4) :550.

[2]郭静.脑梗死并发糖尿病98例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7 (20) :14-15.

[3]周健, 丁迎晓, 张建.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护理体会[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1, 8 (10) :841-842.

[4]黎玉媚.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75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5 (2) :120-123.

糖尿病脑梗塞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0.1±8.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治标准,经过头颅CT或者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塞。在治疗中以保守治疗为主,逐渐恢复患者脑功能、改善微循环、降血糖等,在中医治疗中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配合针灸治疗。

1.2 方法

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在情志护理中,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不安以及恐惧等情绪,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让患者一直保持好的心理状态,起到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配合治疗,提高起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在饮食护理中,告知患者饮食护理的重要性,教育患者注意饮食协调,预防疾病的加重,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合理饮食情况,向患者定时定量提供食物,尽量少吃或者不食用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尽量采用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降低患者的胆固醇,促进患者快富的恢复。患者可能出现排便问题,因此在饮食护理中需要配合按摩方法。针对阴虚火旺者,鼓励患者多食用绿豆和小米等事物,针对阳虚怕冷患者,鼓励患者多食用胡萝卜等事物。在饮食护理中若是发现患者出现低血糖情况,遵照医嘱及时补充糖水,为避免患者在锻炼中出现低血糖情况,建议患者携带巧克力或者是其他糖类等及时补充血糖。

在生活护理中,保持患者室内的清洁性,床上用品以柔软的棉质床单,减少床单等带来的刺激,若是患者出现肢体麻木,采用热水袋热敷。告知患者清洁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勤洗澡,保持皮肤的整洁性,做好口腔和双足的情节工作,避免出现感染情况。

在康复指导中,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锻炼,采用抗痉挛体位,多采用侧卧位和仰位,指导患者采用功能锻炼,在锻炼中避免损伤患者肌肉和关节,在锻炼中每隔4 h就需要按摩一次,按摩的部位主要包括足三里、承山、足心、腿部等部位,紧贴治疗部位,以腕关节为轴心做屈伸动作,嘱咐患者采用热水浸泡患肢,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针对恢复后期的患者还需要叮嘱家长定期做功能培训,并指导患者家属配合功能训练,禁止患者出现长期卧床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KPS评分。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患者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

患者护理前KPS评分为(52.4±3.4)分,护理后KPS评分为(85.7±4.6)分,患者护理前后KPS评分得到明显提高(P<0.05)。

2.1 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变化见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护理前后患者血糖指标明显降低(P<0.05)。

3 讨论

糖尿病长期存在影响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和脑血管储备容量,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注意脑梗塞的预防工作,还需要注意并发症的护理,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缓解患者的病情。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比较复杂,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在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并不能满足康复要求,因此,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理护理计划,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该研究中可以看出护理前后患者的血糖指标变化明显降低(P<0.05),护理前后KPS评分得到明显提高(P<0.05)。在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好出院事项安排,避免患者出院后根据自身的体质情况进行锻炼,调整患者的饮食健康,出院前要求患者定期来进行检查,并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识别病情发作的特点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推动患者的身体康复。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2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症状评分变化。结果 患者护理前后KPS评分得到明显提高(P<0.05),护理前后患者血糖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临床护理在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中,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糖尿病,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贾云清.急性脑梗塞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1):11 8.

[2]李华,钱光蕃,熊小莲.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急性脑梗塞40例临床探讨与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0,5(23):90,33.

上一篇:高职院校实验室下一篇:硅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