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平衡

2024-10-08

课堂平衡(共12篇)

课堂平衡 篇1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课堂管理主要依靠严肃的、刻板的纪律去约束学生,使其安静听课。毫无疑问,这样的约束是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但同时也存在难以避免的弊端,那就是将课堂中真正的主人———学生排斥在外,学生在刻板纪律的约束之下,虽然表面上循规蹈矩,正襟危坐,但内心则可能或心不在蔫,或思维沉闷,从而降低听课的效率,难以充分发挥潜能。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为了体现“学生主体”的理念,我们提倡必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发挥思维的主动性、活跃性和创造性,结果又造成有些课堂气氛显得特别“活跃”:学生之间或争夺发言机会,或为了某个问题无休止地辩论,或闹闹哄哄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有的时候要声嘶力竭地呼叫,才能够使课堂安静下来。这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气氛活跃,至少是对这个要求的误解。人在学习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宁静环境的,这是学习心理特征所决定的。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学生之间通过对学习问题的平等自由的交流而实现的,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认真的倾听以及有秩序地谈论、质疑和辩论。

由此可知,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在课堂上需要纪律,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纪律的约束而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必然扼杀学生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犹如一个天平,控制和自由就是两个托盘上的砝码,无论是哪一方过重,这个天平都将失去平衡,课堂教学也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既不能一味的以控制为主,而忽略了自由性;也不能毫无控制的随意自由,而忽略了控制性。正确的做法是既要注重课堂的控制,也要注重课堂的自由,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也就是把握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的平衡。那么,教师如何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呢?

一、制定人性化的课堂纪律

我们过去某些课堂纪律,诸如“不讲小话,发言一律举右手,不敲响课桌”,“坐姿端正,左手臂向下,右手臂搭在左手臂上,双手平放在课桌边”,“听课不许插话”等等,对学生约束太多,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受到压抑,这种课堂纪律再好,学习效率也不会高。

制定人性化的课堂纪律,是把握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两者平衡的前提。而这种课堂纪律最根本的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理念,能够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激励学生,使课堂管理符合当今时代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也不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过度的约束,而是创造出一种“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课堂教学氛围,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人性化的课堂纪律内容的制定要经过师生共同讨论与协商,要体现大多数学生的想法与意愿。惟有这样,这种人性化的课堂纪律才能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为。

二、掌握实施课堂控制的策略

教师实施课堂控制的策略能够使课堂教学有序化和规范化,避免课堂失控,这是教学目标实现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保证。教师实施课堂控制的策略主要有:1.目标明确法,即每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教与学的目标,并且整个教学活动能够围绕教与学的目标进行,以此增强学生的注意力。2.内容魅力法,即丰富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既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魅力,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对学习的兴趣。3.适中控制法,即教学的难度不难不易、教学的密度不密不疏、教学的速度不快不慢,课堂训练的强度不强不弱,以此消除学生对学习的畏惧感,并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4.表扬批评法,即正确地运用表扬与批评,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效果进行及时地反馈,让学生明确地知道是自己的哪种课堂行为受到了表扬或批评,进而维持课堂教学的有序化和规范化。5.节奏控制法,即教学节奏要体现“低、小、多、快”的特点,即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节奏,也就是将课堂教学过程分解成几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几分钟、十几分钟不等,听、说、读、写、记忆、演算、操作等学习方式交替进行,手、耳、脑、眼并用,以此解除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提高学习的效率。6.暗示控制法,即对于上课爱讲话或爱做小动作的学生,通过注视、摇头、手势,讲课过程中的突然停顿、咳嗽,走近违纪学生或轻敲桌子等方法暗示学生要遵守课堂规范。7.机智处理法,即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教师作了多少充分的准备,课堂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这就要或因势利导、或随机应变、或以静制动、或掌握教育分寸地妥善处理,也就是运用和发挥好教师的教育机智。8.合同管理法,即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与其约法三章并郑重其事地签定一个书面“合同”,“合同”要对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并包括奖励和处罚的有关条款;对于违纪较多的学生可以选择某一违纪行为作为起点,然后用一系列“合同”逐步规范直至达到理想目标。9.后果自负法,即让违纪学生承担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可以课前与学生约定,违反哪条纪律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当某生有所违反时就让他自觉承担因违纪而带来的后果,这能够促使学生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而减少课堂违纪行为。

三、掌握实施课堂自由的策略

教师实施课堂自由的策略能够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言行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以便促使学生个性飞扬和思维活跃,有利于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实施课堂自由的策略主要有:1.营造氛围法,即让甜美的微笑装点自己的面容,用亲切的话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自信,教态要自然大方,从容不迫,随时保持与学生的目光交流,用真情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2.教学民主法,即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发挥教学民主,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重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3.多向交往法,即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度依赖师生单向交往方式的状况,积极实施师生双向交往、生生多向交往的方式,以此活跃课堂气氛。4.鼓励评价法,即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注意运用鼓励评价的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深入探究的兴趣;教师还要支持和引导学生自己参与评价,在评价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提高自己的自信心。5.幽默教学法,即教师在课堂上的幽默,不仅能够敲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和融洽师生感情,进而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使之个性飞扬和思维活跃。

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灵活合理地实施好课堂控制的策略和课堂自由的策略,把握好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两者之间的平衡。当然,把握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两者之间平衡的理想境界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无痕性”,也就是无论是实施课堂控制的策略,还是实施课堂自由的策略,都要做到像一只无形而有力的手,不留痕迹地牵引所有的学生共同学习,有条不紊地去实现教与学的目标。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之间的平衡,并达到理想境界,关键是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锤炼教学基本功,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应变能力……

课堂平衡 篇2

平衡计分卡反映了财务、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长期与短期目标之间、外部和内部、结果与过程、定量与定性等多个方面的平衡,所以能反映组织综合经营状况,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利于组织长期发展。

(1) 财务、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平衡计分卡不仅有财务方面的指标,也有非财务方面的指标,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统一于战略目标下。

(2)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传统的业绩评价系统偏重于对过去活动结果的财务衡量,控制短期经营活动,以维持短期的财务成果,这导致公司在短期业绩方面投资过多,在长期的价值创造方面,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成长的无形资产方面投资过少,从而抑制了企业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而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计量方面则克服了这一弱点,通过设计出一套监督企业在向未来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的指标使企业了解自己在未来发展的全方位的情况。

(3)外部(股东和客户)和内部(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之间的平衡:传统业绩评价方法通常只注重企业内部,而平衡计分卡将评价视野扩大到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关注如何吸引股东、如何令股东满意和如何赢得顾客等,

同时,平衡计分卡还将内部流程和员工的学习和成长这些企业的无形资产作为评价企业成功的因素,作为将知识转化为发展动力的一个必要渠道,从而实现了内外部衡量的平衡。

(4)结果和过程之间的平衡:企业应当清楚其所追求的成果(如利润、市场占有率)和产生这些成果的原因――即动因(如新产品开发投资、员工训练、信息更新)。只有正确地找到这些动因,企业才可能有效地获得所需的成果。平衡计分卡正是根据因果关系,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划分,制定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几个子目标,这些子目标是各个部门的目标,同样各级目标或者评价指标可以根据因果关系继续细分直至最终形成可以指导个人行动的绩效指标和目标。

以管理促平衡 实现课堂的双赢 篇3

那么,如何寻找到初中课堂教学的平衡点呢?我认为学校管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加以探索:

一、从技术层面的管理来寻求教与学的平衡

1、站在科学的高度,努力探求教学规律以实现教与学的平衡。

如果学校教导处和教研室重视让老师们在常规教学之余多加反思,并组织教学骨干对师生关系、学生学习模式、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那么,定能有益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改变按部就班的做法,把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放到课堂前十五分钟的黄金时间来灵活处理。比如,像洋思中学那样先学后教、兵教兵,像杜郎口中学那样让学生大胆演示、相互观摩学习,像昌乐二中那样有组织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虽说这些学校尚难说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但是,他们的改革都重视了教学规律的探索,重视了努力促成师生教学的平衡,而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许,适当改变传统的做法,尝试科学的新发现,会让师生都收到意外的惊喜。

2、盘活校本化的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平衡打下根基。

教师的智慧是一所学校潜力无限的教学资源,要经营好这一资源,必须做好集体备课的管理。集体备课是很重要的教学研讨形式,老师们分工合作,思维碰撞,最终达成共识。若组织得好,往往会带动一个教师团队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几年的辉煌业绩就与我们摸索出来的“三案定教”的集体备课形式密不可分,“三案定教”的基本操作过程为:(1)教案拟稿:分工到个人,由个人设计出教案发给所有老师;(2)集体议教:备课小组和科组分别就初稿和研讨课进行讨论,最终形成更合理的方案;(3)个性补教:老师们再根据自己的风格和所需设计出个性化的最佳教案。

这样的形式能充分挖掘出教师的集体智慧并为我所用,使老师们互相取长补短,平衡发展,必然能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语文科组在教授诸葛亮的名篇《出师表》的过程中,由于这是初中最长的一篇古文,字词多、难度大,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曾经走过一些弯路、耗时长,而且讲得很琐碎,效率较低。但是经过这几年的研究,我校教师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好的方案:第一课时完成背景介绍、诵读训练、字词积累和翻译理解课文大意等任务;第二课时则抓住以下主问题来展开阅读活动:请用一个字概括诸葛亮在全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并从文中找出印证这一感情的句子或内容。这样来教学,能够循序渐进又高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概括课文内容和梳理全文结构的活动中来,因为文中所写的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三条治国建议以及回顾回顾历史、表达出师的决心等等事件都出自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耿耿忠心。这被老师们称为“点穴通经”模式。

如此坚持不懈地钻研和积累下去,形成自己校本化的资源库,教学平衡、双赢课堂的实现便有了根基。

二、从管理层面来努力促成双赢课堂的教学环境和制度

教学平衡、双赢课堂的实现不仅涉及到教材处理、课型设计等环节,对于初中生而言,学生的状态、师生关系的协调才是关键之关键。只有教学设计合理并且课堂内外的气氛达到了理想状态,课堂才能真正地实现双赢!那么,如何促成课堂的平衡呢?美国布鲁斯坦博士认为:双赢的课堂不仅要让教师的角色“从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者”,而且还要专注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和课堂文化的打造。因为“师生关系是学生取得学习进步的基本背景要素,而且是唯一最重要的因素”。的确,在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中和优质的师生关系之下,不仅那些破坏性的学生行为很难或者无法对教与学产生干扰,而且,学生全情投入,愉快地参与,学生的智慧必然会在教师的协调和引导下绽放出最绚烂的火花。我们的课堂当然就能在平衡与和谐中良性发展。难怪布鲁斯坦博士还强调:“要创造积极的课堂文化——即使暂时以牺牲课程进度为代价!”

课堂是平衡的艺术 篇4

以下一些关于“平衡”的“断想”,有关对语文课堂的不成体系的思考,而无关对吕龙、何皓两位老师的课堂的褒贬,权作抛砖引玉之论。

一是“开放”与“封闭”的平衡。语文课堂要走向开放,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开放不是放任,真正的开放背后是提供了相对“封闭”的“结构性学习材料”。用魏智渊先生的一个比方,教师当似如来———学生恰如在教师手掌上跳舞,而不是用唐僧式的紧箍咒牢牢控制学生。如此看来,吕龙老师技高一筹,他放手让学生找寻“文言情味”的教学环节值得推崇。

二是“教师经验”与“学生经验”的平衡。这又要防止一种情况的发生,我形象地称之为“教师看文本时很近,学生看教师时很远”,教师的“开放”遭遇了学生的不买账。吕龙老师“精选的意象”“诗词的情味”“冥想的状态”这三个课堂落脚点,不得不说离学生真的很远。而何皓老师此时的封闭、字斟句酌,倒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在课堂中帮助他们更进一步,恐怕永远都是最好的选择。

三是“意义”与“意思”的平衡。朱自清的文字,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被赋予了“微言大义”的使命,诸如《荷塘月色》和《背影》。问题是,《绿》何尝不是朱自清的“秋日私语”“呢喃情话”?我们为何不关注朱自清散文“诗歌化”的密码?为何“绿”就简单地成了“生命活力”的象征了呢?关注了太多宏观的意义,文字本身的情趣就会变得索然,而无趣则是语文的大敌。

四是“技术”与“享用”的平衡。有人问白岩松:影响你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答曰:《新华字典》。此中有语文的真意。在何皓老师不徐不疾地带领学生识读字词时,我想到了这个故事。当字词这些“技术”传递到学生手中时,他们自会“享用”语文的大餐。很多时候,语文教师不应该好高骛远、大而无当。再有,我们向来对语文课上出现音乐的元素保持警惕,但不知为何,我总———感觉《绿》这样的文字,朗读时配点音乐才能完美。技术的介入,与其说是平衡,不如说是选择的适合。

五是“局部”与“整体”的平衡。面对一篇文本,选择怎么上,真是一门深刻的学问。用“全息性教学”的观点评价课堂,局部的选择应该能代表整体的全部(或无限接近全部)信息。问题往往是两个极端:“全息”的选择纲举目张,课堂上让学生“目无全文”,可谓窥一斑而知全豹;片面的选择,往往就成了词句教学,课堂上让学生断章取义,在狭义的修辞上日复一日地兜圈子、炒冷饭。那么,《绿》的“局部”的最佳选择又是什么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论平衡不平衡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篇5

平衡是矛盾双方在斗争中暂时的相对统一的一种表现,不平衡是矛盾双方在斗争中不均匀、不随和的一种状态。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正确理解平衡与不平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林伟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刊 名:兰州学刊 英文刊名:LANZHOU JOURNAL 年,卷(期): “”(3) 分类号:B025.9 关键词:平衡   不平衡   作用  

课堂平衡 篇6

关键词:信息课堂;教学平衡;课堂规则;学习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国际化也越来越明显,对课堂教学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一言堂”的教学时代已经过去,减负增效一直是教育界努力的方向。在课堂上实现教和学的和谐平衡,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才是每一位教师实实在在要做的事情。

我是名一线的教师,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情:信息课开始了,在点名时,发现2个孩子没来,A学生说:B同学和C同学被老师叫

去补数学,做题目去了。下课了我去了解情况,原来这两个孩子因为在上课时没有好好听课,所以练习题不会做。任课老师为他们着想,就留下来给他们补习补习。过了一段时间,这两个孩子又被语文老师留下来了,还是因为在课堂上没认真学习,老师要留着他们补习。等时间一长次数多了,这类孩子不光有了特殊的待遇,还有了这样的想法:反正课堂上不会,下课了老师会给我补课,我不听也没关系,养成了不重视课堂学习的习惯。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良好的课堂规则——教与学平衡的前提和保障

尊重他人,尊重课堂。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会有很多孩子会因一句不相干的话在课堂上议论半天,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听课;有时,老师话说了一半,有些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插嘴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时,当某个孩子不会操作时,其他人就偷偷地嘲笑他笨……这些现象虽小,却都是不尊重他人、课堂的表现,最能扰乱课堂。若能做到尊重他人、尊重课堂。孩子们会认真的倾听,因为认真的倾听他人的话语是尊重别人的最基本素养之一;孩子不会被他人嘲笑,会得到他人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二、指导孩子关注学习方法——教与学和谐平衡的源泉

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需要教师教的帮助,

只有两者和谐平衡,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1.及时的实践操作很关键

信息技术课堂里,操作技能类知识的学习较多。操作技能的特点:看着简单做着难,时间一长容易忘。在课堂教学中,肯定会存在学习速度慢的孩子,当我已经进行下一个内容的教学时,他还没有完成上一个内容的学习。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容易出现的现象有:(1)只顾着自己原来的操作,不听老师新内容的讲解。

(2)听完了老师新内容的讲解后,不及时操作新内容,等操作完了原来的内容回过头来操作新内容时,已经忘记了如何操作。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一定会先给孩子讲述一下他的学习过程,让孩子先想一想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然后和他一起总结出问题的答案:没有对新授的内容及时进行操作实践,结果不会操作。所以,对新授内容要及时操作,等操作完了回过头去把原来的内容补上。这种学习方法,对各种技能类学习都有效果。

2.认真倾听是法宝

学生在任何一个课堂上认真倾听,是必须的。操作性强的信息科技课更应该认真倾听。神经学习过程包括四个基本步骤:

信息输入,模式加工,动作输出,注意事项。其中,信息输入是学习的开端,知识信息只有被大脑接收到了,大脑才能进一步的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课堂上,我经常给孩子们列出不认真听课导致的不良结果。

适时地给孩子们一定的方法指导,提醒他们:老师在讲解新的知识时,应该放下手中的鼠标,一心一意听好新知识。设计听课评价表,对认证听课进行巩固,让认真听课成为习惯。例如,在讲解知识点时,认真听课的小组会得到一个漂亮的五角星,不认真听课的组将会被删除一颗星。小组积满10颗五角星可以换取5分钟的“益智小游戏”时间。

3.仔细观察很重要

根据信息科技学科的特点,很多时候教师操作演示的细节需要孩子们自己观察出来。在电脑操作上,也有很多细节只要孩子们掌握观察点,就能得到相应的信息。例如,在教学Word时,如果鼠标停留在某个工具按钮上时,电脑会出现相应的提示信息,这些信息会帮助我们更有效的操作。当两个相似的窗口出现在面前,学生可以对比观察一下它们的差异。这些都是促进学习的好方法。不放过每个细小的变化,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操作信息。

和谐平衡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只有单方面的努力一定是不成功的教学。一次不经意的校级公开课让我对此有了顿悟。本节课里的一个学习任务是:设计奖状。备课时,我考虑到三年级学生能力还很有限,一定需要老师引导他们如何进行有序的设计。所以,我在课堂的开始就出示奖状让孩子们观察,让孩子分析并明确一份奖状由哪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在真正要设计奖状之前我又列举了几个典型的奖状图,请同学相互间说一说准备如何设计奖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并用powerpoint列出设计的步骤在投影上明确演示出来。(教师只是没说每个人一定要按照这个步骤来设计)结果让我出乎意料

的是:在我巡视的过程中,还有5%左右的学生对设计过程很模糊。他们问:“老师,我把奖状的形状设计好了,接下来要设计什么呢?”我听了心里在想:假如我没有讲述清楚设计步骤,那么,powerpoint投影上也清楚地列举了出来。只要能用眼睛接收信息,就能明白操作内容。让我叹息的是我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信息,但还是有学生在课堂中不知如何来提取信息,等着老师直接把答案告诉他。

对于师生来说课堂是我们共同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学习效率的有效性是我们共同的关注的问题,达到最优化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相信只有抓住课堂,关注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法、关注教师的教学主导能力,注重课堂“教和学”的平衡发展是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阳光大道。

参考文献:

刘耀明.均衡的教学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5.

构建平衡态的课堂 篇7

一、知识与知识的平衡态

知识并非凭空拔地而起, 知识与知识之间总能找到某些内在的联系, 即寻找知识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 即把他视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连接已知和未知的纽带。[2]找到了这点, 即找到了与学生要学知识差距最小的阶梯, 这样学生在学习时, 知识就可以平稳地过渡, 这也就是平衡态的课堂。责怪学生上课没听, 甚至是怪学生不聪明的老师, 其实是自己没有找准那个最近发展区, 所以也就破坏了这节课的平衡。人的生理平衡打破会生病;课的平衡打破学生就会听不懂, 久而久之就会使听不懂的而原来又优秀过的同学厌学。所以我们要找准知识与知识的接口。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节课的教学, 我是这样为学生搭“脚手架”的。首先边画图1边问:“电阻的概念是什么?”学生答:“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再问:“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很快说出是电压和闭合电路。于是, 我在图中标上电压符号U和流过的电流I (如图2和图3) 。那流过的电流会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很容易猜出是电压和电阻。紧接着追问:“你能证明自己的猜想吗?”学生回答:“通过实验测出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这时我画出图4……这样就把前后知识衔接在一起, 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 找到知识与知识的平衡是构建平衡态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师与知识的平衡态

真理是永恒的, 因材施教是永远不变的教学规律。因此, 我们要驾驭课堂必先学会“因标施教”, 新课标提供给我们的任务很明确, 我们如何将这个任务传给学生呢, 这就要求我们吃透教材, 即探明学生的认知结构并据此进行教学。正如奥苏伯尔所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只有这样, 才能设计活动使学习者在已知和未知内容之间建立真正的联系[3]。有时针对某个知识点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突破。如在探究电表变化的过程中 (如图5) , 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 电压表读数怎样变化?这个难点很难突破, 我们不妨采用多种方法来击破。首先, 当碰到两个量都在变时, 我们就选取另一个R0来研究 (如图6) , 这也是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学生已有的知识)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 分电阻R1变小, 总电阻也减少,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所以通过R0的电流也变大, 而电阻R0不变, 所以R0两端的电压变大, 而电源电压不变, 因此电压表的读数变小。第二, 假若将R0换成电灯,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 电阻变小, 电流变大, 灯变亮, 灯两端的电压也变大, 而电源电压不变, 因此电压表的读数变小了。第三, 我根据分压原理得出变小。因为当滑片向右移动时R0不变, 而R1变小, 故分到的电压也小了, 因此电压表的读数变小。此外, 我采用极值的方法得出变小的。图5中的电压表有读数, 当滑片向右移, 若将其移至最右端, 则此时变阻器R1为零, 电压表测导线两端的电压也为零, 电压表从有读数到零, 因此是变小的。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 在短时间内把这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教学内容给解决了。因此, 构建教师与知识的平衡是平衡态课堂的核心。新课程需要老师去体认、创造、落实。[4]教师必须具备驾驭知识的本领, 且方法多样,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学生与知识的平衡态

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是在白纸上画画, 学习总要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 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 (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 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 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 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 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 从而获得自己的需要。学生与知识间还有跨学科的联系。比如在语文课中“大自然的语言”讲到的“物候”, 正是运用科学中的比热等知识来解释的;科学中也经常用科学知识解释一些诗句, 如“高处不胜寒”。可见, 当我们找准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时, 学生就会应用自如。对语文感兴趣的同学, 我们可以将其引导到语文当中, 即可以将他们引导到所喜爱的科目上, 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也会起到减负的目的。再则, 这是从学生需要出发来构建知识, 正是符合“生本教育”的理念。

四、学生与学生的平衡态

新课程倡导的是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是在学生之间, 这种合作是平等的, 只有这样, 才能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并且最好提出的问题是趣味性浓且开放的或有争议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问题的解答时间的长短决定效率的高低) 。例如, “如何判别池塘里的水是否受污染?”针对这一问题同学展开讨论, 最后我们总结提高, 首先思考运用哪些知识点来解决 (密度、熔点、沸点、酸碱性、溶解氧、比热等知识点) 。其次是采用哪些方法来解决 (观察、对比、实验、测量等) 。这样他们的收获就很大了。但在自主和合作时, 作为优秀生不可以随意否定学困生的观点, 如果同伴不假思索地否定, 学生承受的压力比来自老师的批评还要大得多。因此, 我们在放开手脚让学生探究时, 一定要选好组长, 并注意将性格不同的学生进行艺术地组合, 而非转过头去就可以自在地合作、探究。学生发挥好了, 教室里不再是一个教师, 可能是十个、二十个, 甚至“老师”人数比学生还要多呢, 这样我们还愁学生学不好嘛!其实, 学生也只有在这种平衡态的课堂中, 才能说出自己的观点, 才能发挥出自己最高的效率。

五、学生与教师的平衡态

建构主义认为,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转变, 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不重要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降低了, 而意味着教师起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已不同于传统教师。相反,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 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教师课下所做的工作更多, 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更高, 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 更要熟悉学生, 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 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充分利用人类学习资源, 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 善于设计教学环境, 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宏观的引导和具体的帮助。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因此, 在构建平衡态课堂中, 我们应仔细探测教师“使知”、学生“想知”及“未知”之间的偏差, 使课堂教学更有效。[5]同时, 教师要投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如学习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后, 我们可以和同学一起感受和体验其大小与重物高度的关系, 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 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6]于是老师可以带头做:举高笔, 使笔尖向下, 然后让其自由掉在手心上, 从不同高度落下……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在缩短, 甚至可以达到零距离, 那我们的教学就是最有效且高效的。再则, 古人有云:“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 不如樵夫之一足。”这正是教学回归生活、回归自然的重要性。这样的平衡态课堂是“舒心课堂”, 也是“智慧课堂”。

六、教师与教师的平衡态

新课程提倡知识的整合, 同科目的知识点之间, 不同科目的知识点之间, 教师都要了如指掌。教师情绪主导课堂教学, 教师情绪的平衡是课堂平衡的前提。[7]不要以为这不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就敷衍了事, 更不应该因为这个知识体系不是自己科目的内容而推卸责任。如当我们在七年级第一章教测量时, 好多老师就埋怨数学的科学计数法没有上而不好教。此时我们可以提前给学生搭好“脚手架”, 在上新课前把科学计数法简单地介绍一下, 尽量使学生减轻负担, 这种方法也是可取的。再如光的反射、杠杆的平衡等都用到数学中的知识, 所以我们要随时为学生搭好“脚手架”。这也是平衡态课堂需要的课课平衡和科科平衡。

万事万物均讲求平衡, 一旦打破, 轻则伤元气, 重则消亡。因此平衡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恪守的。平衡态课堂的构建是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的, 是和谐教学的保障, 正是有了小平衡才可成就大平衡, 以至于使学生获得快乐学习。再则, 平衡态课堂是将学生从生活带入课堂, 又从课堂回归自然生活, 一切是自在流畅, 体现出知识“合一”和师生“合一”。如果开头的艺术是为将学生更好地引入课堂的胜境之中, 以满足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的话, 那么结尾的艺术就是将学生学习的小课堂带入到社会人生的大课堂之中, 将教学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 以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这也是新课程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攀峰.教学活动的本质: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10) :34-39.

[2]张楚廷.由《几何原本》说到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9) :17-21.

[3]德里斯科尔.学习心理学———面向教学的取向[M].王小明,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98-125.

[4]袁运开, 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5]于龙.阅读教学的起点探测[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9) :41-46.

[6]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 1993:225.

课堂平衡 篇8

从生态学上看, 课堂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是一个由学生、教师和教室等特定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课堂教学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命运动, 学习内容与各种信息都在这个由师生、生生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流动、交融和深化。当然, 这种生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生物与其居所的关系”, 而是经过浅层到深层的发展, 并融入了人的认知与感悟后形成的新生态概念。

生态课堂包含三个基本的因素:一是影响师生课堂学习与成长的物质环境和课堂时空, 包括所有的教学硬件设施, 构成课堂教学的客观空间和学生感知的主观空间;一是教师与学生间呈现出来的师与生、生与生、人与物、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包括他们共同遵守的课堂活动方式, 教师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 教材所蕴含的文化理念, 以及相互间的活动、交流、合作等;一是师生内心世界的感受与领悟, 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观念、方法、专注程度、合作意识、独立精神等。

生态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主动学习, 围绕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命成长, 各种因素有机整和与协调平衡, 师生、生生互相激发, 合作交流, 共同参与, 在幸福的体验学习氛围中实现从文化到精神的和谐发展。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核心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恰到好处的有机整体, 是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独有的时空场所。在系统中三个因素实现最优整合, 从而创设出最理想的课堂生态系统, 最优化的课堂学习成长生态场。

生态课堂的评价主张动静结合, 但更看重动态过程, 包括学习过程、合作过程、交流过程、展示过程;生态课堂评价师生兼顾, 但更看重对学生的评价、学习的评价、学习品质的评价、生命成长质量的评价。

不难想象, 这是课堂的极致, 是教学的至高境界。但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正确处理好学生、教师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找准坐标, 正确定位, 协调发展, 生态课堂的实现并非不可能。

一、确立学生在生态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保证学生权利回归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更是课堂的核心与灵魂, 教师的一切行为必须最大限度地服务学生。那么教师首先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堂权利, 具体表现为:

1. 自由表达与展示的权利

学生既然是课堂的主体, 那么就必须享有足够的话语权, 即自由表达思想、情感、观点、意见的权利, 只有让学生自由表达、自由展示, 这些主导因素才能充分活跃起来, 成为真正的主导。

2. 随时质疑与争辩的权利

在动态的课堂学习、探究和交流过程中, 学生可以随时对同伴、对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每个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意见, 提出自己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维互动、优势互补、心智碰撞、多重提高。

3. 内容自选与活动自由的权利

在新课程标准下, 我们所提倡的生态课堂允许学生摆脱不感兴趣的或已经学会的知识, 重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 甚至可以走出教室, 到大自然、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中去, 自由涉猎, 自由学习。

4. 允许出错与偶尔“越轨”的权利

学生也是普通的人, 不是产品, 出现错误是正常的, 出错后也不能盲目地批评, 应该充分尊重学生, 允许他们在不断尝试错误与失败后, 总结经验, 从而不断进步。

5. 自我评价与同学互评的权利

生态课堂更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 不以终结评价为标准。为此,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学生自评, 也可以分小组互评;考察内容学生可以自己决定, 自己检测。形成一种开放式、多元化的评价格局, 把教师从终结评价中解脱出来。

把这些权利归还给课堂主体, 并落实到实处付诸实施, 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得到充分的保证, 原生态的生态课堂才能形成。

二、确定教师在生态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标准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必须重新定位。教师是知识的先知者、传递者、引导者, 为此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自身角色的转化与定位:

1. 从“老师”向“导师”的转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服务者。要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创设自由、和谐、快乐的生态体验场, 让他们在快乐中尝试学习, 体验学习, 切不可以“师者至尊”自居, 否则, 这样的课堂只能是“驯化教育”的课堂。

2. 从“前台”向“后台”的转变

在课堂上, 教师要利用自习、预习帮助学生学习, 指导学生学习, 提供各种学习服务, 点拨学生学习中的困惑, 建议采用形式多样的学习形式, 教师是幕后的军师, 是导演, 是场外教练, 在“台后”要求学生像老师备课那样认真学习, 反复实践。

3. 从“善讲”向“善喻”的转变

教师应回归到“教”的本义上去, 以“善喻”为追求, 一个眼神, 一句暗语, 一个恰到好处的旁敲侧击, 就可以拨动学生灵动的心弦, 课前辅导做到巧妙引导而不牵制学生的思维;疑难解答做到适度启发而不直述答案;练习答题做到规范要求而不压抑自由与个性。即使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 教师若能恰倒好处地设“喻”, 学生就能在教师创设的新颖独到教学方法下, 快乐学习。

4. 从“短视”向“远视”的转变

生态课堂要求教师关注的焦点从关注学习转向关注成长, 从关注眼前的学习成绩转向关注学习者的生命状态, 关注学生的能力形成, 关注每个生命个体在生态场中的情绪变化, 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让每个生命体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实现了这些转变教师就会主动地围绕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设计课程, 开发课程资源。

课堂平衡 篇9

生态学的“边缘效应”理论告诉我们, 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生物群落交汇处, 生物因激烈竞争而有活力。这对课堂生态的启示有两点:第一, 在一个班级内, 我们不仅要关注少数的优等生和学困生, 更要较多地关注学困生和优等生之间的多数中等生, 因为这些中等生往往具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和发展潜力。在对教师就“您往往能叫出哪些学生的名字并对其比较了解”的调查后发现, 90%以上的教师往往能叫出那些成绩出色、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或调皮捣蛋的学困生的名字, 而一大批中等生往往处于教师注意力的边缘地带, 成为“隐形人”和“边缘生”。第二, 要想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必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压力和课堂竞争, 注意“鲶鱼效应”, 把一些新鲜的刺激引入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利用“边缘效应”, 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教学主题, 挑战思维定势。运用常见的生活实例质疑, 插入奇闻趣事, 变换教学方式和场所等策略给课堂注入活力。使课堂充满挑战、新奇, 从而使学生处在刺激、兴奋、快乐的氛围之中, 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正如奥修所说:“当鞋合脚时, 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之时就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工作之时。[1]在“忘我”的时刻, 学生的能量就不会被其他的东西 (包括教师的说教、烦人的竞争) 所消耗, 真正进入着迷的境界。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课堂, 当课堂适合学生了, 我们就可以看到学生在“忘我”地学习, 这时学生的内部力量就发挥出来了。

2. 摆脱“限制因子”, 促进课堂生态的良性发展

教学是一个包含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及社会心理影响的复杂系统, 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必须对课堂教学系统的变量进行研究和分析, 找出其中的限制因子, 加以改善和消除。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讲, 发现并准确判断现状与标准状态或设计状态的偏差就是寻找限制因子, 尽量摆脱限制因子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或者把限制因子转变为非限制因子。

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生态的限制因子主要有班额过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信息量过大、教具或多媒体短缺、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缺失等。这些限制因子制约着高效课堂教学的生成。作为课堂生态中具有能动性的人———教师和学生, 应当努力把限制因子转化为非限制因子, 对一些不能转化的限制因子, 采取措施减小其对课堂生态的限制和束缚。例如教师可以自己制作教具来改变教具不足的状况, 可以通过变换教师在教室中的位置来缩小与部分学生的空间距离, 可以通过同事间的听课、研讨来增进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技巧等。

需要注意的是,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微观的生态环境, 是由多种生态因子所组成的, 因此, 影响课堂生态的因素也是多方面、多方向的。但是, 诸多的环境因子中有一个对生物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子, 即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发生变化, 但主导因子不是固定的, 在不同的事件中有不同的主导因子[2], 这就要求教师在摆脱课堂“限制因子”的同时, 抓住课堂教学的主导因子, 并使各方面的因素形成合力, 才能不断改善和优化课堂生态系统, 使之处于良性发展的轨道。

3. 遵循“耐度与最适度”原则,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生态学的耐度定律表明, 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耐受性范围, 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间才能生存。课堂中的个体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对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的适应上限和下限, 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够很好地发展, 否则将走向反面, 这就是教育的最适度法则。信息负荷理论也指出, 个人处理输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任何时候都只能投入有限的精力去注意这些信息。当输入的信息超过个人的处理能力时, 就会发生信息超载, 其中有些任务的绩效就会降低。长时间的注意后会引起信息超载现象, 导致个人注意力的暂时分散, 很难再去完成那些继续要求集中注意力的工作。[3]这些都提醒我们, 教育和教学要切实贯彻最适度原则。

课堂教学贯彻最适度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信息都要在学生的接受耐度范围内, 即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作业量应控制在大多数学生的共同耐度范围内, 超过这个范围的教学和习题量都不利于学生有效掌握课程内容。其次, 不同类型的学生, 其耐度范围不尽一致, 教师应对不同耐度范围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布置其最适度的习题。针对耐度范围和最适度明显偏离平均值的“特殊学生”, 单独制定合适的学习要求和习题量。

4. 依据“阿利氏定律”, 实行小班教学, 合理编排座位

阿利氏定律表明, 种群密度过疏或过密对种群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不利的, 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班级学生群体也都有自己最适当的群聚度, 不适当的密度会对课堂群体的活动和效能的发挥产生影响。目前, 我国中小学班额过大引起的种种弊端日益显现, 由于人数过多, 空间有限, 教学活动往往呈现固定、统一、封闭的特点, 教学的整齐划一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堂无法呈现开放、动态、有生命力的特点。

首先, 从字面上看, 小班教学就是指在规模较小的班级中进行教学, 但从实质上讲, 则属于教学组织形式的范畴。小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具有灵活性, 小班教学为其他教学要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可以使教学活动呈现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4]其次, 小班教学为学生之间的课堂交往提供了可能。从绝对意义上说, 班级人数的减少并没有改变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总量。但是, 每个学生平均拥有的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却增加了, 而个体平均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增加到一定程度必定会引起整个教学质的飞跃。因此, 在小班教学中, 教学时间相对地得以延伸, 教学空间也相对地得到拓展。从这个意义上说, 小班教学正是因为班级人数的减少, 引起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和空间组合的变化, 从而间接地对学生的发展和整个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 小班教学只不过为教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在大班条件下无法给予的广阔“平台”。而要真正发挥小班的潜在优势, 关键在于教师转变自身教育教学观念及如何把握和利用这一“平台”, 并付诸实际教学行为。

小班因为人数的减少, 使学生的个人空间相对增加, 这为学生座位排列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在小班中, 我们可以采取“马蹄型”的座位排列, 这种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相等的空间, 因此, 同样的时间里能为大多数学生和教师提供视觉通道。我们也可以采取“分组型”的座位排列, 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学的多变互助,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5]

摘要:课堂作为一种微观的生态环境, 由多种生态因子组成, 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运用生态学思想审视课堂, 寻找课堂的不和谐与不平衡因素, 用生态学理论指导和调节课堂, 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和谐与动态平衡的状态。

关键词:生态学,课堂,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8.

[2]徐陶, 彭文波.课堂生态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10) :37-40.

[3]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66-75.

[4]毛放.“小班化教育”是小学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革命性变化——上海市“小班化教育”试点与推广工作概述[J].上海教育, 2000 (5) :4-5.

课堂教学中的“生态平衡” 篇10

课堂教学活动的平衡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设施等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为了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必须研究课堂教学中诸多因素的相互关系,力求优化组合,和谐发展,强化诸因素之间的“互补”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要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必须协调好、把握好、保持好各要素之间的“生态平衡”。

畅说与静思的平衡。顾名思义,畅说就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说、敢说。在课堂教学中,畅说几乎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说,学生质疑需要“说”,解疑需要“说”,交流需要“说”,评价更离不开“说”。学生在“说”中提出并解决问题,在“说”中交流思想和感情,更在“说”中不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当然,畅说并不是要让学生毫无节制地说,更不是仅仅为了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才说,而是为了学生素质训练和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围绕教学主题才说。因为在畅说的同时,还有一种制衡力量———思考。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考的学习就会导致迷惘和无知,没有思考的畅说就会导致瞎说、胡说。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没有思考的一堂课,那是肤浅而没有智慧的一堂课;没有思考作基础的读书和交流,那是低效、乏味而又苍白的。

提问与质疑的平衡。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即注重学生自我学习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会不断地用自己事先预设的问题牵着学生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极富有个性的,也是极有学习能力的。教学中要改变这种失衡的现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大胆地提问,并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提问和质疑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保持提问与质疑间的平衡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

合作与独立的平衡。合作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形式的合作,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但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识、相互接纳。合作与独立是辩证的关系,合作以独立为基础,合作的前提是独立。合作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方式,它更关注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把合作与独立对立起来。在合作学习之前,必须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才能奏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意识强化和锻炼,注意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预设与生成的平衡。预设是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预先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作出的一系列设计,这种预设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预设的同时需要生成。生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状况、课堂教学环境等情况,对预设进行灵活调整,开展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资源的平衡

传统的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及教参,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造性的发挥。《新课标》拓宽了知识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特别是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指明了提高学生学习素养的途径。新课程理念倡导创造性地处理教学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学习思路,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文本与拓展的平衡。文本即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依托,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平衡的生态课堂教学中,文本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对教材进行不断的更新、拓展与补充。为更好地拓展文本,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与文本有关的资料,获取必要的信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课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知识的盲点去拓展和补充;课后,教师可以把课堂中还需探索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带出课堂,让学生继续研究。当然,拓展文本必须有一个度,要立足文本,合理拓展。

课内与课外的平衡。课内即课堂教学,它是培养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建构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因此,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广度和密度,提高课堂上每一分钟的效率,对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课外即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它是课内的合理延伸和有益补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人称之为第二课堂。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学生而言,要使他们能够学有所用、会用,教师就要注意把握好课内与课外的平衡,重视学生课外的实践锻炼,把他们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为能力。

传统板书与媒体使用的平衡。传统板书与现代媒体是目前教师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两种教学手段。这两种手段各有优势和不足,如何充分发挥它们的优点,使之做到有效结合,是每一位教师所关心的问题。媒体的使用确实能够扩大教学信息量,并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传统板书的设计和使用,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动态生成。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是备课、授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把握好传统板书与媒体使用的平衡,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和活力。

课堂教学对象的平衡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在一定意义上讲比教师的“教”更为重要,教只是一种手段,学才是教的目的,这符合当前所提倡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但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众多,个性特征、能力水平、思想觉悟等又各不相同,教师如何才能把握好这样的教学对象的平衡,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认知与情感的平衡。认知体现了学习知识的“工具性”,情感则体现了学习知识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叶澜教授曾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要改变这种课堂教学状况,教师就应该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现代教育思想作为基本理念,时时处处关注学生,从根本上对人的生命存在给予关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品格、学习智慧和个性发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探索历程,从而进行有效学习。

共性与个性的平衡。从辩证思维角度看,人应该获得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个性是共性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可言,但个性中又都包含有共性。教师在对待教学对象上,应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和发展学生个性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发现并尊重学生的兴趣、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同时也要坚守个性中的共性,以形成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平衡

课堂平衡 篇11

一、应该怎么制订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在一节课内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新课程标准》实施已久,其理念应该早已广为人知。原来的教育目标是以掌握知识为主,现在应该是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所以,我们不应该把讲授了多少书本知识当成是课堂教学目标,而是应该把目标定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上。

二、掌握“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精髓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等几个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情感与能力协同发展的课堂。

三、有效组织小组活动

在我们英语备课组内的讨论中,许多老师认为交流展示与互动探究两个模块最浪费时间。因为在交流展示模块,要求学生要在上课时板书、展示、交流、发言、质疑、互动,而且形式不限。此模块的要求是:交流展示的同学要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板书的同学要书写规范,图文清楚,符号准确,尽可能精炼表达。要突出表达清楚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其余同学要注意主动质疑和补充,促成课堂生成。教师要注意倾听并关注同学们的反应,不要频繁打断学生的发言,注意总结与归纳。另外,在互动探究模块,也要求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先个人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形成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组长组织组内认真讨论,逐步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按照方案解决问题,还可以讨论形成本组的交流展示方案,为交流展示做准备。而教师的任务是巡查各组,指导、参与各组的讨论。

从这两个模块的操作要求就可以看出,这两个模块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可是有时候因为学生的水平或者性格问题,小组活动进行得非常缓慢,耽误了时间,导致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

小组活动经常会出现下列问题:

1.有时候的小组活动仅仅是形式。学生分小组坐好,可是大家都是各顾各的自习,并没有展开有效的讨论。有时是因为学生的问题,有时则是老师设计的活动内容与目标不好造成的。

2.有的优生会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可是差生很少张口或从不参与讨论。时间长了,别人都习惯于差生的旁观了。老师为了把课上得更加精彩,会在一节课里多次提问到优秀的学生,差生只好“旁听”。

3.小组之间的水平相差太大,让许多小组都没有了竞争的热情。

针对上面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更加有效地组织小组活动,让小组活动进行得更加流畅。①教师自己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充分掌握教学所用教材,了解自己所教学生和明确教学目标。②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到各种关系:男女的比例关系、好生与差生的比例关系、学生与学生的私人关系、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关系、主动学英语与被动学英语的关系等。只有分组合理,学生才有了公平竞争的基础,才会有活动的激情。③精心设计小组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不可以每次的小组活动都使用一样的方法与程序,要进行及时的更新。对活动内容的难度也要小心把握。太难或太易都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难度要适中,活动要让学生可以完成且具有挑战性。④精细分工到每个人,提高小组的合作效率。⑤对小组的活动成果给予激励性评价,甚至给予小小的物质上的奖励,以激励学生的活动热情。

课堂平衡 篇12

一、简述课堂生态平衡的构建原理

生态平衡是英国植物生态学家谭斯利于1935年首次提出来的,它包括个体生态平衡、群体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适应与协调的动态之中.课堂是一个微观的特殊的生态系统,在课堂生态系统中,课堂生态主体(师生)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存在着各种生态联系,实现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流通,它们共同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达成一种动态平衡关系,从而共同发挥课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育人功能.课堂生态平衡主要体现为课堂结构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输入与输出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平衡.主要特征体现在动态的平衡、整体的平衡、相对的平衡、开放的平衡四个方面.课堂生态平衡的构建不但有助于教学实效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品质,张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风采,还让每一个学生有尊严地学习,让每一个生命个体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二、生物教学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及分析

在当前的生物教学中,课堂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教与学的失衡及应试教育目标与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失衡.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主宰教学过程;学生为客体,扮演听者、记者、知识容器的角色.教师的霸权地位忽视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阻碍了主体的个性化参与和探索性自觉建构,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教师的教学目标重在分数和升学率,课堂教学演变为一种机械训练的模式运作,忽视了学生的生命灵动和个别差异.课堂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无法从中体会到幸福和享受,只能承受负担与折磨.以下是我们常见的几种生态失衡的课堂模式:

1.简单的知识课堂

(1)教学目标被简化成单纯的认知.在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纯粹的知识学习只能完成其中的认知任务.这样的课堂唯知识独尊,别的从不涉及.教学过程沦为了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对知识背后的经验的感受,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忽视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素质的培养和开发,这样的课堂培养的是片面发展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

(2)效率为先,忽视生命.课堂教学注重短期可见的效果,注重立竿见影的效果,用普遍客观的知识来塑造和加工活生生的生命体.对教学的结果偏重量化的评价,教师关注的是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多少知识,能考多少分,上课就是为考试服务的.师生关注的是正确答案,而不是答案是如何得出的过程.学生只能是学会了,永远也不会学.

2.霸道的师本课堂

(1)话语霸权.语言是“温和的暴力”.教师侵占了学生的话语权,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和想法,而这是课堂中最为关键的东西.教师经常说着正确的废话,不知不觉中掠夺了学生发问的机会,错过了倾听学生的言说,错过了由学生创生的精彩.教师在课堂上的满堂问、学生的满堂答,似乎是给了学生发言和表达的机会,而教师提的大多是无需进行思索的问题,不能激发起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不能激起学生发自生命深处的诉说的欲望.

(2)思维剥夺.教师设计了非常严谨的教案,学生只能在其中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师的提问往往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让学生沿着其铺设的思路思考.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主参与和选择教学内容的机会,他们围着教师的问题转,与其说是思考,不如说是为寻找问题背后的正确答案而苦心琢磨教师的心思,怎样回答才能符合老师的胃口.教师提的问题的封闭性剥夺了学生开放的、发散的思维,久而久之,只能塑造学生奉迎、遵从的思维惰性.我们的学生习惯于接受别人的结论,这是教育的悲哀.

3.生硬的模式课堂

(1)教案独尊,教学封闭.教师严格执行教案的设计,一般不随意更改和增删,其设计越完美,对课堂生命的控制也就越残酷.

(2)忽视差异.模式的课堂追求的是模式化和标准化,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共性代替个性,以规律代替特色,结果是使思维走向僵化.

4.悲哀的孤独课堂

(1)精神的迷失.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为被课堂教学遗忘的角落,书本世界的独尊,使学生沉浸在各种符号的逻辑演算之中.教学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学生成为书本知识的奴隶.学生学到的是知识而不是智慧,掌握的是应付考试的技巧而不是应对生活的技能.学生的潜能一直处于沉睡的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出来的学生大多是“有智商缺少智慧,有前途缺少壮志,有知识缺少思想”.

(2)情感的疏离.师生的孤独还来自情感上的疏远.教师是孤立的课堂独裁者,学生也处于一种被控制的孤独地位.教师不了解学生从生活中都带来了何种的体验和情绪,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会默默不语、兴奋喜悦、伤心愤怒.学生也不理解老师为什么爱唠叨,为什么有时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师生缺少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三、生物教学中课堂生态平衡的构建和优化策略

生物教学中课堂生态平衡的构建首先应确定生态化的课堂教学目标,使课堂生态真正趋向平衡;其次应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形成人文生态的教学情境,创建和谐自然的课堂情境,形成自然生态的教学氛围;再就是要变革教学方式,实现课堂生态动态发展的平衡,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放与收、动与静、得与失、死与活四大关系,确保课堂生态达到最佳的平衡.

1.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立要由一维到三维

学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教学就应该尽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技能,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完善个性和道德情操的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不同的维度是一个统一体,共同指向了促进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这一目的.课堂是一个包含了理智感、审美感、道德感在内的真、善、美的统一体.理智生活是以认知过程为基础的,学生在伴随着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理智感的体验与满足,常产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疑难问题的执著和坚持,对成功解答的高兴和自豪.道德生活是建立在意志活动基础上使学生获得一种求善的道德感的体验.“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就是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课堂的教学交往,让学生受到高尚品行的感染,学习处理自然和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获得道德情感的提升和道德行为的锻炼.审美生活主要建立在情感活动之上,是学生完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角色

变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学习成果的评判者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引导者、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及学生的伙伴.学生与教师建立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而充实,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个性,欣赏每一个学生,主动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学生可以与老师自由交换意见,分享各自的经历和人生体验.教师要包容学生的不成熟,包容学生暂时的不完美,宽容的师生关系才能使课堂洋溢宽松、自由的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激情.教师的宽容特别体现在学困生身上,尊重、理解、亲近他们,鼓励他们敞开心扉,走出自卑或自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基础,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加强“小组协作、分层辅导”,目的在于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将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进而分层施教、分层练习,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既有统一活动、又有区别对待的分层教学活动和既面向全体、又面向小组的教学活动,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设置弹性作业,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地发展

3.教师在教学中应变革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教师应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起点,关注学生的需要.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生学力的基础上,预先假设学生会在何处何时有疑问和困难,设计更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环节,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讲究“留白”和“弹性”艺术.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思维的自主权,教师只是学生思维的领路人,真正具有价值的思考过程不能由教师代劳.“留白”就是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操作,教师的“讲”要让位给学生的学.教学方案设计得太严谨太规整,课堂的生命活力就会因此而黯淡.课堂上不能一味执行教案,完全拘泥于预设的固定程序.再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拥有话语权和探究权,教师要尊重并善待随时发言和插嘴的学生,必须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发问,多思考,鼓励学生突破现成答案,大胆质疑.学生的大脑不是等待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参与、体验、分享、整合、应用,亲自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

上一篇:风光摄影中的构图技巧下一篇:中国信用卡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