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用卡发展问题

2024-10-08

中国信用卡发展问题(精选12篇)

中国信用卡发展问题 篇1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 美国信用卡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蔓延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 对中国本土的信用卡产业也带来了巨大冲击。为了使中国信用卡产业更好地发展, 本文简单分析了中国信用卡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供了一些解决思路, 期望可以对中国现行信用卡市场的研究提供一些个人的思考。

近年来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现今银行业已经逐步摆脱了传统的以存贷款等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利息收入占据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的传统业务型盈利模式,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发展迅速, 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逐步从对公业务转向了个人金融业务。然而长期以来, 由于体制的或历史的原因, 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模式基本上以传统业务为主。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 居民个人所拥有的财富不断增加, 居民个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正从一般的存贷款、代收代付业务向增值性的理财服务转变, 个人金融业务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因此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 今后竞争的焦点在于日益庞大的个人银行业务, 而个人银行业务的综合载体就是信用卡。

信用卡业务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高额的利息收入、交换费收入和手续费收入, 而且可以通过吸收存款增加贷款等方式促进表内业务利润增加。毋庸置疑, 商业银行之间个人业务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对信用卡业务的争夺。尤其是在作为传统的个人银行业务重点的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市场持续萎缩, 风险层出不穷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把竞争的核心转向盈利能力强、市场空间大的信用卡业务。可以说, 信用卡的发展对于重塑我国银行业产业结构具有战略性影响。但是作为一种新兴市场, 我国的信用卡市场尚未出现规模效应, 整个产业的经营成本较高, 各个机构规模较小, 市场进入的“门槛”较低, 因此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很高。目前国内17家发卡行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并且随着新的发卡机构不断出现, 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更令国内发卡机构担忧的是, 2007年是中国金融零售业务对外开放的第一年, 外资银行正式进入中国, 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 中外资银行间竞争的主要领域将是面向个人的零售业务, 而这恰恰是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缓慢的我国商业银行的“软肋”。信用卡以其收益高、市场渗透力强和品牌影响广泛等特点, 不仅成为了当前国内银行业竞争的焦点, 而且已经成为外资银行和企业抢摊中国市场的先遣业务之一。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 已与这些国内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有着长久合作关系的外资银行将获得正式的发卡资格, 并且与中资银行享受同等待遇, 这就意味着中外资银行将在同一个平台上直接竞争。外资银行将利用其在产品和系统开发、市场营销、风险控制和品牌资源等方面的明显优势, 与国内银行展开全面竞争。

就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竞争方式看, 价格几乎全部达到底限, 没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 这既是我国对信用卡价格进行管制的结果, 又是价格管制的体现。与此同时, 经过多年的发展, 信用卡产品的差异逐渐缩小, 尤其是在消费者的心目中, 呈现高度同质化。因此对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用卡竞争是在几乎一致的价格水平上, 利用几乎无差异的产品进行的。其市场绩效的直接表现就是信用卡利用率低, 死卡休眠卡占据绝大比重。同时我国信用卡业务的盈利能力非常低。面对日益激烈的中国信用卡市场竞争, 国内外尚缺乏有关中国信用卡市场竞争的完整深入的理论以及实证分析。同时在中国信用卡市场价格的规制条件下, 中国商业银行如何在信用卡市场上进行差异化竞争并不断提高信用卡业务的市场绩效, 依然是目前国内相关研究需要不断深入的问题。

由于中国的信贷市场尚不成熟, 银行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也异常薄弱, 对于高风险且受经济波与国外相比, 信用卡在中国出现时间相对较晚, 但受中国不断扩大的需求提振, 政府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 以及银行的积极推动, 近年来已呈迅速发展势头。

消费信用评估公司费埃哲中国董事总经理近期曾表示, 近期中国的消费信贷在飙升, 但中国的信贷市场尚不成熟, 银行间很少共享信息, 市场中没有统一的信贷积分体系, 加之银行薄弱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使得消费信贷可能成为中国金融业值得担忧的问题。信用卡支付拖欠数量飙升就是危险的信号。国内有研究人士也表示, 信用卡是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 其风险本身就比普通贷款高, 受经济波动也较为明显。加上世界经济走势尚不确定, 收入水平和就业形势尚不乐观, 因此信用卡坏账率持续上升。

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 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 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 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营销策略、价格营销策略、渠道营销策略和促销营销策略, 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一、中国信用卡市场的现状

(一) 中国缺乏自主独立的信用卡品牌

国内信用卡品牌从最初起步时以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长城卡”、“牡丹卡”、“龙卡”、“金穗卡”开始, 到现在包括国内多家股份制银行遍地开花的“招商银行信用卡”、“光大银行信用卡”、“浦发银行信用卡”、“民生银行信用卡”等。中国信用卡市场经历的20年巨变中, 信用卡品牌也从最初的独立信用卡品牌, 到现在针对不同细分客户的多产品信用卡品牌。品牌传播诉求也从突出产品功能, 到突出产品服务, 及目前逐渐凸显品牌个性及差异化的时代。

现今中国各银行发行的信用卡都是附属VISA和MASTER CARD两个国际品牌, 并没有创新推出拥有稳定的用户群体的优质信用卡。中国的信用卡市场想要发展和扩大, 必须建立自主的优质信用卡品牌。

(二) 信用卡营销策略吸引力不足

我国的银行虽然有相对详细的战略市场的区分, 也有名目繁多的各类信用卡, 如大学生卡、与各大著名高校联办的名校卡、与著名城市联办的名城卡、与著名大型企业联办的名企卡、还有各种专题卡等等。但是各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却没有根本性区别。目前我国信用卡品牌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着品牌意识较差的普遍问题, 大多数还是依靠信用卡数量的扩张来扩大客户, 真正靠服务、靠品牌来进行竞争的并不多。把品牌构建简单等同于广告宣传、卡面设计、礼品促销等;在整体品牌建设方面还没有从战略上进行系统规划;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同小异, 品牌定位缺乏个性特点;诸多银行在营销的过程中被迫只能频繁地大打价格战。这样的后果就是既无法提高本行信用卡业务的收入, 也不利于整个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 缺乏优质的信用卡服务和成熟的经营策略

由于国内各银行信用卡发行缺乏对市场的经营和管理策略的研究, 存在严重的信用卡资源浪费的现象———大量的休眠卡坏账。很多用户表示除信用卡的透支业务外, 他们对怎样更好的使用信用卡来为他们服务或是一无所知, 或是由于信用卡用户体验的不便利不高效而很少使用信用卡, 没有培养起如香港或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使用信用卡习惯。大量睡眠卡账户还涉及日常计、检索、汇总、查询、账务处理等环节, 影响了其他账户的正常交易活动, 降低了银行的工作效率。同时, 大量“睡眠卡”的存在还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严重。

与外资金融机构相比, 金融品牌是国内银行的短板, 而外资金融机构的金融品牌的建设和扩张比我们成熟和早得多。比如瑞银集团, 它通过兼并收购, 在世界各地迅速扩张。为便于推广业务, 简化品牌形象, 瑞银集团聘请了声誉显赫的品牌策划公司和广告集团为其推广品牌和代理全球广告活动。

而信用卡品牌则正是银行品牌发展很好的突破点。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性金融支付工具, 是传统金融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这一消费方式大大减少了消费支出中的现金流量, 有效节约了社会成本, 极大地刺激了消费。加快银行卡产业发展, 打造更加强有力的民族自主品牌, 是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比如, 招商银行的服务网点虽然很少, 但由于它的信用卡业务和品牌发展很好, 它迅速成长为投资者和消费者心目中最好的中国银行之一。

(四) 市场营销策略没有形成完整的价格体系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各种信用卡虽然种类繁多, 但是每种信用卡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没有形成完整而有效的价格体系, 阻碍了信用卡的发行。例如, 建设银行发行的龙卡汽车卡坚持每年年费200元, 可是许多的客户并非拒绝缴纳汽车卡年费, 只是交纳了年费却有许多功能用不上, 所以觉得不值。龙卡汽车卡的单一年费却成了其发行的最大障碍。如果把龙卡汽车卡的年费划分不同的档次, 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信用卡。

(五) 市场营销策略缺乏个性化服务

哈里森的《金融营销服务》一书中的研究表明:每一个客户均不相同, 存在生活背景、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个人喜好等各方面的差异;每一个客户所能带来的利润均不相同, 取决与其对品牌的认知程度和忠诚程度。信用卡的获利并不取决于客户是否愿意持有这张卡, 而在于他使用的程度。例如, 从客户的信用级别出发推出金卡和普通卡, 对信用级别较高的客户, 金卡一方面可以满足这类客户的大额消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吸引优质客户, 带动相关业务的发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虽然几年前很多商业银行就已经制定了金卡、VIP卡持卡人的服务标准, 但真正贯彻执行的不多, 使金卡、VIP卡客户得不到差别服务。如果国内商业银行不能改进其对优质客户的服务, 必然会导致优质客户的流失。

(六) 市场营销策略缺乏便利的刷卡环境

我国可以受理联网信用卡业务的特约商户仍然较少, 并集中于大型城市, 客户在中小城市刷卡消费仍然很不方便。突发性异常拒绝和差错经常发生, 而节假日期间, 交易成功率不高、交易速度慢的现象尤为突出, 经常出现交易信息通道拥挤、刷卡失败等差错, 商户对POS联网这种形式产生了技术不信任, 而不断向POS服务中心投诉。此外, 跨行交易费, 异地取款手续费等情况也被很多消费者所不满。

二、如何发展我国信用卡市场

(一) 加强信用卡的品牌建设

目前中国消费者对信用卡的忠诚度仍很低。发卡行提供的月均授信额度是1.1万元, 但客户每月人均刷卡消费仅为1400元, 大部分的客户根本用不完授信额度。由于客户使用率低、银行手续费收入低、营销成本增加等因素, 一半以上的客户很难给发卡行带来盈利。国内信用卡营销一开始并不是打品牌战, 只是搞人海战术和价格战, 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大规模的营销战之中, 大量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赠送礼品, 客户办理信用卡的动机并不是来自于其消费需求, 这导致了大量睡眠卡和卡透支行为的产生。

此外, 消费者对信用卡品牌感知不明显, 现有信用卡品牌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和品牌风格。虽然目前少数银行信用卡品牌已经树立一定的品牌差异化形象, 比如招行给大家的感知是“服务好、人性化”, 工商银行给消费者的品牌形象则是“稳重、有实力”等, 但信用卡品牌形象感知是基于对银行品牌感知的基础之上产生的, 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区隔于银行品牌形象的信用卡品牌感知。

(二) 个性化信用卡服务

目前国内银行信用卡品牌价值在功能满足需求、安全性和亲和力上表现突出, 而在促销活动实惠与创新和个性化方面表现较弱。其实消费者对信用卡品牌的诉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产品功能层面, 还希望通过品牌来表达自我, 通过品牌投射出自我, 对于信用卡品牌的核心价值诉求也从“安全、便捷、高额度”等功能利益上升到“人性化、时尚、个性”等情感利益主张。

目前, 招商银行白金卡的发卡量已达20万张左右。如果仅仅以3600元的年费计, 仅此项年费收入就达到7.2亿元。可见高端客户的钱显然要容易赚得多。招商银行在打造最佳零售银行的同时, 信用卡也同样选择了高端路线。

民生银行信用卡品牌发展坚持走“独立路线”, 寄望公司制构建成熟信用卡品牌。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从成立伊始就是一个独立事业部。现在, 民生银行又准备设立信用卡公司, 要把信用卡"独立路线"坚持走下去。

(三) 有效拓展延伸服务、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创新

在信用卡促销大战中, 消费者看到的是精美的卡片、诱人的优惠条件、丰厚的礼品和动人的广告词, 然而隐藏在其后的却是高超的营销策略和巧妙的金融创新。

运通卡拓展后续服务的做法主要有这样几个途径:一是赠送旅行保险;二是租车保险;三是用运通卡购买的商品可以延长“三包”期;四是每月付10美元, 持卡人可以享受法律咨询服务;五是持卡人可办理信用卡保险, 若持卡人失业, 该保险可代付每月最低的到期还款金额。

在香港大学校园内, 东亚银行采取的是更加细致、深入的营销策略。东亚银行推出专门针对香港大学生及教职工的港大智能卡。港大智能卡最特别的功能是:兼作大学学生证和教职员证

(四) 拓宽营销策略渠道

为适应市场竞争, 国内发卡机构必须不断拓宽发行渠道, 逐步采用国外流行的直邮、电话行销、邮件销售、互联网销售以及委托专业化的行销公司代理销售等新的营销方式, 开发新的营销平台。值得一提的是, 伴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日益成熟, 信用卡和互联网的结合成为必然选择。互联网的用户群体多为年轻人, 拥有较好的经济实力或学历水平, 为网上申请信用卡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五) 推行外围业务改革

近年来, 我国信用卡取得了快速发展, 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也为信用卡外包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银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发卡等核心业务上去, 而把自己信用卡的一些外围业务, 如邮寄卡片、后台处理、催收以及ATM、POS系统的维护管理等包销出去。这不仅是一条降低成本的捷径, 更为重要的是, 外包是银行从产品导向到客户关系导向的转变, 包含了银行业务流程再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和客户忠诚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银行实际上只是“产品”的供应商。至于以客户为导向, 上门寻找客户, 推介信用卡, 则是信用卡行销公司的特长, 他们能更为专业地向现有客户和未来客户介绍信用卡的用途和功能。同时, 外包方式可望使信用卡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和标准化。例如, 卡片个人化过程, 如果由银行自己进行, 平均每张成本2.7元, 而委托专业化服务公司成本只有0.4元左右。

(六) 提高服务诚意和质量

完善信用卡基本服务和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是发卡能吸引和稳定客户的重要手段, 要依靠科技投入改善用卡环境。如花旗新一代自动柜员机除提供一般自动柜员机所具有的提取存款、支付信用卡数、转账等服务外, 还增添了多项以往在银行才可办理的服务。在信用卡市场竞争的初期, 银行往往比较注重基本服务质量的提高, 如提高ATM通存通兑的便利性, 增加POS联网的范围, 完善开销户、挂失、补卡等服务。随着竞争程度的日益增强, 服务重点就要转到增加信用卡的附加增值服务上来, 如信用卡附带购物折扣、购物消费分期付款、预订服务以及全球医疗紧急救援等。在我国银行业完全对外开放之际, 信用卡业务作为零售金融业务的重要产品和利润来源, 必将成为中外商业银行拼抢的焦点。只要我国商业银行真正树立起市场营销策略观念, 以市场为导向, 以客户为核心, 努力开展信用卡的市场营销活动, 我国的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必将迎来乐观的前景, 并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信用卡发展问题 篇2

摘 要:文章介绍了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探讨了推动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信用卡;机遇;环境;挑战;模式中图分类号: F6

1文献标识码: A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以“鼎”作为设计主元素,充分体现了精诚守信、一诺千金的内涵,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鼎立为您”的服务承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中心自2007年3月成立以来,一直进行信用卡业务的市场发行工作,目前已逐渐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回顾1·1 服务理念创品质自2008年信用卡发行以来,邮政储蓄银行以服务已有客户为主进行市场开发,普卡年费实行免费策略,金卡年费也低于同业水平。在青藏高原及大漠草原,邮政储蓄银行免年费的信用卡纷纷进入当地市场。作为一家成立仅4年的银行,虽然利润较低,但依然能够心系客户,毅然打出免费的旗帜,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抢眼,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1·2 宣传理念创品牌邮政储蓄银行在信用卡品牌经营理念上不断探索, 2010年5月金卡推出市场之际,在央视黄金时段滚动播出了“24K金质生活”金卡塔罗广告,社会反响良好。全国各级分、支行和银行网点也通过当地媒体和营业大厅进行滚动播放,为金卡产品的市场推广创造了良好氛围,取得了较好的品牌宣传效果。

1·3 产品开发求创新在产品品种上,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产品涵盖普卡、金卡、白金卡、联名卡、公务卡等多种类别,产品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在产品功能上,邮政储蓄银行高度重视信用卡产品的功能开发,金卡产品———24K金质礼遇,彰显了持卡者时尚、尊贵的品质。1·4 客户管理上台阶2010年,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积分系统成功上线,标志着广大信用卡客户可以通过网站、客服等途径成功兑换自己喜欢的时尚礼品。此外,邮政储蓄银行还通过“中秋国庆喜刷刷,邮储好礼乐翻天”活动,有效激发了信用卡客户的用卡积极性。

1·5 风险防控上水平邮政储蓄银行明http:///shuokong/确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将风险管理工作渗透到业务的各个环节,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风险控制,而是成为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保障了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机遇近几年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开拓的初级阶段,其在市场拓展中不追求“跑马圈地”粗放式的规模扩张,而是努力保持稳健发展。从绝对量上看,我国信用卡行业的发展规模可跻身世界前列,可人均拥有量不足0·2张,是发达国家人均拥有量的几十分之一,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竞争的加速以及行业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信用卡行业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信用卡支付创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受理环境的持续改善,未来几年我国信用卡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信用卡渗透率也将稳步提升。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和推广,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对于发卡行自身而言,信用卡的发行促进了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信用卡的使用降低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提升了国内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对社会信用文化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1 凭倚“天时”

展望未来,拉动内需仍将是政府最重要的一架马车,而作为消费信贷的信用卡将会获得非常好的发展环境,“风雨过后是彩虹”的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这也给信用卡产业带来了更多机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也将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发展背景下,迎来旺盛的发展态势。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新规划背景下,“城镇化,技术进步,法律及用卡环境改善”等有利因—11—第4期邮 政 研 究第27卷素,为信用卡业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1·1 城镇化为信用卡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约为47%,并且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于信用卡业务的发卡量和刷卡金额将产生积极影响。

2·1·2 技术进步为信用卡发展提供支撑支付方式多样化成为信用卡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芯片卡逐渐取代磁条卡,为信用卡的支付方式打开了新篇章。磁条银行卡存在信息存储量小、易被复制和伪造的缺点,金融IC卡抵御复制、盗刷的能力更强。因此,金融IC卡的推行将大幅提高银行卡的安全性能。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全国第三大发卡银行也将更好地推动银行卡的芯片化进程,通过不断注入高科技元素,带动中国信用卡服务水平整体提升。2·1·3 信用卡用卡环境逐步改善随着信用卡业务的高速发展,我国银行卡受理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ATM和POS机的普及率显著提升,用卡环境得到改善,持卡人刷卡消费意识不断增强。

2·1·4 信用卡法律环境不断完善在信用卡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之配套的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9年以来,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陆续下发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尤其是2011年1月银监会颁布了新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规范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2·2 坐拥“地利”

2·2·1 客户基础广泛经过20多年的发展,邮政储蓄在我国金融市场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成立以来,秉承贴近平民、贴近社区、服务“三农”、低调务实的服务理念,在零售业务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 80、90后http:///年轻人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消费的主要力量,并且大多数人被网上支付的便利快捷所吸引,因此网上支付的潜力巨大。如何开发网上支付的功能,设计更好的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将成为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2·2 营业网点众多邮政储蓄银行目前拥有36 000个储蓄网点, 45 000个汇兑网点,具有强大的地域优势,同时也是目前城乡二元经济体系渗透最广、服务城乡最深入的金融机构。

2·2·3 网点转型不断推进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已经启动了网点转型工作,将在全国推出一批旗舰店级的精品网点。服务网点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信用卡业务的服务水平。转型后邮政储蓄银行庞大的客户资源,将为信用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2·3 尽享“人和”

人和代表了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只有不断地丰富、完善企业文化,信用卡业务才能实现长足发展。千年邮驿、百年邮政本身具有深厚的企业文化积淀,根植于中国邮政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力求在2011年广纳行业优秀人才,不断推出具有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中心特色的人才吸引措施,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不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服务质量好的信用卡专业队伍。

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诸多问题待解 篇3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防范和惩治失信行为,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维护正常社会经济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政府部门依法履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需要各地区、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中央银行,是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牵头人。

2008年,国务院明确人民银行承担“管理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职责,并牵头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十一五”时期,人民银行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与各部门、各地区共同努力,稳步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活动中,逃废债务、拖欠贷款、偷逃骗税、商业欺诈、非法集资等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对社会经济秩序和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什么某些现象在信用体系初步建成后仍然屡禁不绝?如何完善国家信用体系?《小康》杂志就此采访了业内學者、律师、企业家,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人民银行承担的主体地位、如何打造中国信用体系等问题提出了不同观点。

如何解决信息割据问题

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制度,推动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的依法记录、登记、展示、共享,以此来为各部门、各地方开展行政执法和信用建设提供服务,督促企业和个人更好地守信。

人民银行在制度建设方面,重要工作之一是推动《征信管理条例》的研究制定,使征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009年10月13日,国务院法制办将《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1年7月22日,第二次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关于《条例》,业内以公益诉讼著称的、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认为,“征求意见稿对于信用信息的法律定位不够明确,对个人法人信用信息和金融机构信用信息的征集、评价,以及对违规征集、发布和使用他人信用信息的法律责任不够明确。”

迄今为止,围绕着金融机构单方面收集、记录个人银行卡交易、使用信息记录引发个人信用“黑名单”的争议还没有很好解决。董正伟认为,把个人信用记录作为惩罚性的依据,会造成对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二次惩罚。

因此,董正伟建议在《条例》总则中增加一条:“本条例规定的信用信息仅仅是对客观形成的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真实记录,不构成对信用主体的否定性评价。征信机构、信用信息使用者不得利用信用信息记录对信用主体人格尊严进行攻击、贬损。”

在信用制度和顶层设计层面,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认为,现在要改善社会信用体系,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来提升国家的整体水平和素质。

“这就需要国务院来统辖,但是现在国务院还没有专门部门来管。现在的状况是,信息在部门之间互相不能兼容,形成了信息孤岛和信息割据,这是很大的浪费。”

章政认为,要解决信息割据的问题,需要建立联合征信系统。各部门实现互通互联,在总体的政策框架下,各司其职。

“国务院把建设国家信用体系的任务交给人民银行,但是它怎么也干不来这个事。央行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一方面要代表自己的利益,同时还要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这就会打架。部门干不了整体的事情,地位的尴尬,反映到现实中,就出现了行为的尴尬。”章政认为,解决此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会之上成立一个信用管理委员会,替代人民银行,发挥整合、统筹、协调作用。

为什么不对商业银行信用评价

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运行的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

该系统于2006年建成,并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覆盖机构和人口数量最多的信用登记类机构。截至2010年底,该系统已分别为近1700万户企业和7.77亿多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

“为什么只是建立个人、企业的信用档案,而不建立商业银行的信用档案?人民银行没有做到公平对待商业银行、企业和公民,这是不平等的。”律师董正伟认为,人民银行推动征信系统建设的出发点是保护商业银行的利益,而没有履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义务。

“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不诚信的就是商业银行!经济危机都是从金融垄断利益集团的欺诈和投机开始的。而中国商业银行乱收费引发的诚信危机远远没有消除。所以,征信中心应当每年向公众征求一次对大型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并向社会公开。每5年向社会公众征求一次全面系统的大中型商业银行信用评价,并向社会披露报告。对连续3年被公众信用评价的为低级的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应当给以行政处罚。”

律师董正伟认为,每年由公众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和服务进行一次诚信评价是督促商业银行依法诚信经营的保障,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

西方评级体系移植到中国存在先天性缺陷

近年来,人民银行以信用评级为重点积极推动了征信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从事信用登记、信用调查和信用评级的征信机构已近200家,基本上都是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一批评级机构已具备从事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和企业债、金融债、结构融资债等长短期债券信用评级能力,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公信力。

在近200家征信机构中,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简称“大公国际”)是中国最权威的信用评级与风险分析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是面向全球的中国信用信息与决策解决方案的主要服务商。

大公国际董事长关建中认为,目前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模式制约了中国信用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抓住时机毫不犹豫地对现行评级体系进行改革,避免重蹈美国因评级体制和机制错误导致国家信用体系崩溃的覆辙。

现行中国信用评级体系是学习美国的产物,那么,这样一种舶来品带给中国的将会是什么呢?

“现行的中国信用评级体系肯定不能充分揭示信用风险,承担不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赋予的责任,影响国家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评级不能真实揭示风险,还有可能引发类似美国的金融危机,中国这样的超级经济体一旦爆发危机必然演变为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国各方面的损失将最为惨重。”关建中对《小康》说,西方评级体系模式移植中国存在先天性缺陷。

例如,在体制方面,中国评级机构过多;评级标准建设缺乏制度保障;评级监管多头负责。如何建立体现信用经济本质要求和适合国情的中国评级体制一直没有提上政府的工作日程。

在机制方面,竞争机制使信用级别买卖公开化、合法化,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评级收费模式把评级机构与受评对象利益结合起来,增加了评级风险。

如何打造中国信用评级体系?

关建中的构想是,中国信用评级体系不应再走通过市场评级调节社会信用关系的道路,而应选择国家有计划管理社会信用风险的模式,构建国家信用评级体系。他从思想原则、管理体制等十个方面对国家信用评级体系架构进行了基本设想。

关建中强调,移植西方评级体系模式,还有被美国控制评级话语权的风险:“美资机构以合资方式控制中国评级市场的目标已接近完成,并广泛渗透到我国防、金融等众多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与战略机密行业和企业。美国对中国评级话语权的实际控制将对中国构成以下主要危害:一、使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丧失金融主权,中国的评级规则和金融产品市场定价要由外国人说了算;二、信用关系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信用关系稳定与否攸关社会安定与政局稳定,运用评级话语权可以通过破坏信用关系侵蚀中国执政党的社会基础;三、通过评级可以便利地掌握中国重要行业的战略信息、企业技术和经营信息,削弱国家竞争力,直接威胁中国经济与国家安全。”

经济身份证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提供的信用报告,正逐渐成为以信贷信息为核心,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借债还钱、遵守合同及遵纪守法状况的“经济身份证”。人民银行与相关部门合作,逐步将企业和个人在产品质量、环保、社保、外汇等领域的行政处罚等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商业银行严格执行“绿色信贷”等政策,对在上述领域受到违规处罚的企业和个人在信贷发放上从严掌握,提高了相关部门行政管理和执法的力度,也增强了企业和个人在上述领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目前,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贷前审查的必经环节,在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评级模式的风险

信用评级机构是金融市场上一个重要的服务性中介机构,它是由专门的经济、法律、财务专家组成的、对证券发行人和证券信用进行等级评定的组织。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被认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作用受到各国普遍质疑。

在目前的信用评级机构中,美国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占据垄断地位,在全球信用评级市场这三家公司占有的份额超过90%。按照《华盛顿邮报》的说法,目前世界上存在两大霸权,一是美国,一是标准普尔,标准普尔的霸权甚至超过了美国。

欧洲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多次下调陷入困境的欧元区国家信用评级,导致这些国家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因此招致欧盟以及德、法、希、葡等国的强烈批评。

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与管理研究 篇4

信用卡(Credit Card)是指由银行、金融机构或公司签发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团体或个人的一种特殊凭证,持卡人可以凭卡在指定的商店或场所购物或享受劳务,也可以在发卡银行及联营机构的营业网点存取现金,办理转帐结算的一种先进的结算工具和支付手段。

在我国,狭义的信用卡专指贷记卡,是先消费、后付款,将支付和信贷融为一体的形式。持卡人凭卡消费后,在一定期限内向银行付款,在免息期内付款,可以不用计付利息,超过免息期,则要支付利息。

2 中国信用卡市场分析

2.1 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历程

信用卡进入中国基本上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时进行的,但其后信用卡在中国的发展一直落后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从1995年到2000年五年的时间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市场开始产生,并步入市场的初步启动阶段。1979年8月,在中国刚刚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许可下,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了代理国外信用卡协议,外国信用卡开始进入中国。外国信用卡进入我国以后,不仅使来华经商和旅游的外国机构、企业和个人,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服务,也使现代金融意识、消费观念和支付方式深入到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使国人对信用卡有了初步了解。

2.2 中国信用卡市场的规模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市场虽然已经初见雏形,但与境外成熟信用卡市场相比,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市场规模还很小。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共有11家银行发行了标准的贷记卡,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上海银行,共发行贷记卡400多万张,成年人持有信用卡的比例开始接近3%,信用卡占持卡人日常支出的比例开始接近1%。

2.3 中国信用卡市场的竞争结构

去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对信用卡业务的投入开始加大,有条件的商业银行纷纷选择将信用卡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2003年6月30日,国内信用卡市场还只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和上海银行等7家银行发行了标准的贷记卡,但到了2003年12月31日,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国内信用卡市场就新增加了四家发卡银行,分别是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市场主体数量增长异常明显。

3. 目前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与管理问题

3.1 金融危机对美国信用卡业务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并蔓延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影响。随着这些影响逐渐向信用卡业务领域扩散,美国信用卡的债务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分析和看待美国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并对我国高速发展的信用卡业务采取适合国情的风险管理措施,是每一位信用卡业务从业人员都应深刻思考的问题。

3.2 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状况

由于不同国家信用卡市场具有相对独立性,目前美国信用卡危机的压力对亚洲信用卡业务的直接影响有限。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末,中国大陆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和韩国的信用卡呆账率分别为1.01%、2.78%、3.50%和1.80%,仅比第二季度上升0.1%~0.2%;在中国境内以五级分类标准衡量的信用卡不良贷款比例为2.6%,比第二季度略有下降。我国信用卡呆账率和不良贷款比例保持较低水平的原因在于,国内信用卡市场和美国信用卡市场有诸多差异:一是从发卡量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发行的银行卡仍以借记卡为主体,信用卡市场份额不足7%,且有1/3的信用卡并未使用。二是从卡均交易金额来看,我国信用卡卡均交易金额8059元,明显低于借记卡卡均交易金额18345元,信用卡交易规模较小。

3.3 我国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监管

由于经济发展状况可直接影响持卡人的家庭收支行为,当持卡人收入受到影响时,其消费能力将下降,还款时间将被延长。各国调查数据均显示,在家庭收入遇到困难时,持卡人的消费信贷违约行为多从拖欠信用卡还款开始。在近期金融风暴的冲击下,美国、欧洲和香港地区市场上已经出现部分企业倒闭现象,这些倒闭企业原有雇员失业后的消费和还款状况急剧恶化,迫使相关发卡机构采取紧急措施重新梳理持卡客户,以抵御风险。这种叠加效应,伴随欧美信用卡危机的爆发,将进一步影响欧美地区个人消费,加大经济衰退风险,形成对其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影响。最后,这一冲击也将波及中国的出口产业。

3.4 审慎应对业务风险

我国的信用卡业务目前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发展空间和盈利潜力巨大,但是随着全球很多国家经济发展基本面的大范围收缩,我国信用卡业务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如果商业银行在平衡持卡人融资行为和银行审慎发展策略之间的关系时,稍有不慎,就会使信用卡业务面临巨大挑战。可以说,这次危机对于信用卡业务的使用者(持卡人)、经营者和监管者而言,都是一次真正的考验。

首先,危机对于信用卡持卡人而言,是一个考验。在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态势时,赚钱的机会相对较多。但我们要看到,如果实体经济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必然会逐渐延伸到持卡人的家庭,形成对持卡人财务状况的直接考验,进而反映在其信用卡还款能力上。

危机对于银行业而言,是一个考验。商业银行作为信用卡业务的经营者,是由实体经济衍生出来的服务体系。对于在前几年信用卡收入多的时候做足了拨备的商业银行而言,由于能够做到居安思危,因此,一旦危机来临,就有较为充分的资金可以保障信用卡业务的持续运营。但是,在发放信用卡贷款的时机和对象选择方面,商业银行还是要牢牢把握审慎原则,因为危机是迫使竞争力弱的企业退出市场的自然选择过程,如果商业银行用手中宝贵的资金去支持了有问题的信用卡透支行为,就很可能连商业银行自身也被拖垮。

危机对于监管者而言,也是一个考验。为保持社会经济继续平稳增长,我国境内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推动市场发展的措施。但是,在这些措施推行的过程中,能否用一系列的审慎的监管措施引导商业银行等信用卡业务参与者在危机中审慎运行,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在当前形势下,市场瞬息万变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不论是信用卡业务的使用者、经营者还是监管者,都将在新的一年中共同承受巨大的市场压力。经济的发展是周期波动的,市场不可能永远处于低迷状况,因此,大家要冷静、客观地看待目前的困难,同舟共济,在面对危机时要时刻牢记和遵守审慎原则,才能真正地保护持卡人、商业银行和相关服务机构的利益。

4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的信用卡市场在过去的20多年中,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实验到推广的过程。目前,发卡量已经接近1亿张,并且以每年翻倍的速度迅速增长。我国的信用卡市场已经经过了初始阶段,进入了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都已显现出蓬勃的生机。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信用卡市场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整体的问题,要获得成功就必须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充满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和盈利空间,牢牢地抓住这一商机,大力拓展国内信用卡市场,不断优化用卡环境,实现中国信用卡与国际接轨的更大发展,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摘要:中国信用卡市场目前还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规模较小,市场结构呈现出两寡头主导的垄断竞争格局,市场交易结构和收入结构还有待完善。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信用卡市场的规模将实现实质性的扩张,市场结构将转向多寡头垄断竞争的格局,市场交易结构和收入结构将不断趋于合理。管理上应多向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使信用卡市场能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中国信用卡发展问题 篇5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迅速的发展,居民购买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在消费观念的转变,信用卡作为一种便捷的交易方式,在国内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发卡机构也积累了部分管理经验,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运营方式,但是,纵观国内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它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信用卡的业务运营方式和营销策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从而希望为国内银行发展信用卡业务有所借鉴。

关键词:信用卡市场;现状;问题;发展对策

引言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发展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信用卡市场。有于发展时间短、消费观念保守、征信系统不完善、法律不健全等原因,我国的信用卡市场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现状

信用卡是一种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签发,证明持卡人信誉良好,可以在指定的商店、服务场所消费或在各地的金融机构取现,办理结算的信用凭证和支付工具。

1952年最早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先进入发行信用卡的领域,由于信用卡结算具有方便性、通用性以及可以进行善意的透支,信用卡很快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随着中国银行珠海分行于1985年发行的中银卡的诞生,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开始产生,经过漫长的启动阶段,从2003年开始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受理环境的改善中国的信用卡用户开始激增。根据央行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底我国各银行信用卡发卡量为4958万张。2007年前3个月,信用卡发卡量每月平均增长100万张以上。截至2008年二季度末,我国信用卡总发卡量已经达到1.04亿张,占全国银行卡总发卡量的8%,透支余额1215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长40%,信用卡普及率有了很大提高。虽然中国信用卡市场获得快速发展然而高速增长的背后依然存在这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我国信用卡市场存在的问题信用卡的睡眠卡数量大

虽然中国的信用卡市场近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信用卡的总体渗透率依然较低,这主要是因为一人多卡的现象在中国较为普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中称,超过40%的信用卡持卡人持有一张以上的信用卡。另外,信用卡中睡眠卡数量十分大。由于国内各家银行发卡目标人群的定位大致相同,且银行更多关注发卡数量,因此造成一人多卡的重叠发卡现象极其严重,活跃卡所占的比重大约仅占总发卡量的30%。从2003年至今,中国信用卡产业化走了一条豪放型发展的道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家银行不惜重金,甚至降低风险标准扩大发卡范围,过度宣传信用卡透支型消费间接助长了以卡养卡的“卡奴”现象,大量已发卡形成了庞大的“睡眠卡”群。而大量“睡卡”一边给银行带来资源浪费造成了信用卡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一边给客户带来各种损失。据了解,“睡卡”产生的年费会从信用额度里自动扣除,金额不够的将以欠费形式记在账户上。区区年费,可能成为信用记录上的污点不仅以后申办各种贷款或信用卡时遭遇阻碍,还可能背上“不诚信”的污点。社会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不健全

我国已经于2006年一月正式启动了个人信用征信系统,通过在这一系统可以查询到个人的信用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中国的信用卡市场。然而,中国的个人信用评估依然面临着临“数据瓶颈”。目前,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基本实现全国联网,但这只是各商业银行历史信用数据的汇集,没有包含工商、税务、保险等其他社会公共部门的信息。加上我国个人收入不透明以及个人征税机制不完善,银行难以根据历史的或当前的信用数据判断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真实性、稳定性、还款意愿等关键性内容,对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造成了影响。

其次,目前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存放的数据只是客户的历史信用数据,商业银行在授信时,也只是查阅该客户的历史借款、还款记录,看是否存在逾期还款记录以及是否贷款过多,超出客户自身的还款能力。这只能杜绝已有违约记录或贷款过多的恶意贷款,对新发生的贷款和没有逾期记录的贷款不能实施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及管理。相应的法律规范不完善

第一,信用卡配套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由于征信数据使用、个人隐私的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尚不完善,政府部门在数据使用上便制定了许多限制性条款,对商业银行及发卡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信用数据的有效使用造成限制。另外,由于中国信用卡的系统化管理水平较为滞后,大量的授信决策和后端管理政策都是通过人工判断的,导致人为驱动执行在风险管理中占的比重过大,这不仅降低了风险管理的效率,而且增加了操作风险的机会。

第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相关法规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刑法对信用卡诈骗的界定十分简略无法全面覆盖信用卡业务的各专业环节中出现的犯罪行为。未将与信用卡风险管理密切相关的借记卡业务中的欺诈行为界定为犯罪,未将单位等团体纳人银行卡诈骗犯罪的主体,对内部人员作案的情况未形成明确的惩罚机制,缺乏对骗领银行卡、诈骗银行资金等行为的相关规定和处罚条款。受理市场发展滞后

一方面,目前在我国境内,与信用卡业务密切相关的收单业务及市场发展缺乏制度约束,长期以来都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对收单业务的市场准入和监管

予以规范对非银行收单专业化服务机构的有效监管机制缺位。由于对银联公司下属的专业化收单服务机构长期缺乏有效管理,收单银行在风险控制环节被逐渐弱化甚至架空,致使对商户的风险控制频频出现真空,为伪卡欺诈、商户欺诈、交易信息泄露、违规套现等不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另外。我国银行卡行业一直未建立起高效稳定的全国联网通用系统,使银行卡的发行和使用受到极大阻碍。信用卡业务是和TT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项产业。技术是基础建设,落后的技术水平会大大制约业务发展。缺少差别化服务,竞争力低下

虽然信用卡业务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年费、商户消费回佣和透支利息收入,但是体现一张信用卡价值的并不在于它的年费或者利息的高低,而是由持有信用卡所带来的增值服务。从发达国家信用卡产业的发展经验看,信用卡增值服务的多少和优劣对客户维护、市场拓展以及持卡人用卡频率的促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国内来看,由于技术上缺乏一套有效的客户数据库系统,影响了国内商业银行对客户的综合评价,不能科学地确定什么样的持卡人才是优质客户,所以优质客户的差别化服务难以体现。在现阶段,一名优质诗卡人,基本上还不可能享受到类似国外发卡银行所提供的各种增值服务。正是因为信用卡服务的无差别、趋同性,才造成了目前国内“像卖大白菜一样卖信用卡的”的营销战略,国内商业银行间的竞争还停留在信用卡年费的比拼上。

三、进一步发展信用卡业务的对策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所谓个人信用制度,是指由国家建立,用于监督、管理和保障个人信用活动的健康规范发展的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其基本内涵包括个人信用登记、个人信用评估、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及个人信用风险转化等制度。个人信用制度具有规范经济秩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以及扩大市场规模的作用。现代国家个人信用制度的简历和完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各部门管理社会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建立个人信用征信系统。

加快培育信用市场主体是我国尽快建立信用体系的关键。要建立信用体系,更需要全民普及信用道德教育。根据我国目前情况,要建设信用体系,仅仅建立几个征信系统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对全民进行信用观念的灌输和诚信道德的教育。还要大力推动信用管理教育,培育征信专门人才。目前国外在信用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和模型等方面所取得的信用管理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都值得我们借鉴。还要注意的是,建立社会失信惩罚机制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之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全面规范信用卡市场

现阶段,我们必须加快关于消费信用管理的法律建设。首先,制定的法律法规必须明确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货业务范围、经营原则、贷款利率、办贷手续,以及消费者必须提供的信息和抵押品,使商业银行的消费信用业务经营合法化,商业银行的个人信用风险防范措施规范化和制度化,以维护商业银行的正当权益。其次,法律法规的制定还必须实行成本收益的原则,并采取各种措施来强化这个原则,使违约成本大大高于违约收益。通过法律及执法行动来教育人民,从而树立诚信守诺的社会风气。改善受理环境

第一,要加快建立业务处理集中模式。对于大集中完成得比较好的一些股份制银行,其跨行交易成功率也普遍较高;国有商业银行是以省为单位建立发卡、收单系统,因此造成行内系统不统一,同一行内的交易往往要通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的建立。第二,完善业务处理系统。国内商业银行应通过系统版本的升级换代,逐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能力。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准确定位客户

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推出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以期在竞争中获取优势。要加大在信用卡研究开发上的投入,通过分析客户的特征,研究客户现在和未来的金融需求,设计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鼓励持卡人经常使用信用卡,并不断吸引新客户。此外,银行还应对客户进行信息管理,简历专门的市场分析中心和客户管理中心,以便更有效地为客户服务。

总结

中国信用卡发展问题 篇6

发展普惠金融,让金融改革的发展成果惠及“三农”和小微企业,对于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农村金融机构促进普惠金融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农村金融机构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新形势下更是大有作为。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如何实现“普”、如何做到“惠”、如何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农村金融,进而更好地实现资金融通,即发展普惠金融,提出建议。

一、普惠金融的定义及提出

普惠金融体系始于“联合国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是指能够全方位、有效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旨在为传统金融机构体系之外的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和小微企业提供可得性金融服务。

从字面意义上看:“普”是普遍,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公平、均等享受到基本的金融服务;“惠”是优惠、互惠,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成本要低,要最大限度灵活、方便、快捷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金融”是指资金的融通。

公平、均等、可获得、商业化和可持续是普惠金融的基本特征。从基本特征可以看出,普惠金融首先体现一种公平的理念,倡导让每个人都拥有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正式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总体要求:“发展普惠金融”,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为需要金融服务的社会各阶层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从而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2014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全面深化改革、稳定县域法人地位、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引导加大涉农资金投放、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三农”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金融的地位和作用。

二、农村信用社在普惠金融实现中的角色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过程也是普惠金融的实现过程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农村是弱势地方,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普惠金融就是要向弱势的地方、产业和群体倾斜,坚持立足“三农”、服务社区、服务小微企业应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所在。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是“服务三农,支持村镇企业发展”,普惠金融理念的提出为新时期农村信用社积极发展普惠金融、有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指明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工作方向,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程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度量着我国普惠金融服务的发展程度。

(二)农村信用社是发放涉农贷款的主力军

银监会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达7.5万亿元,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32%。

(三)以河南省为例来实证探析农村信用社在普惠金融实践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最多、覆盖城乡最广,体现了普惠金融的“普”(如图一)

2.近四成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来自农村信用社,充分体现了普惠金融的基本特征

截至2015年6月,河南省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达5230.62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91.83亿元,占河南省金融机构小微贷款的41.17%;涉农贷款余额4712.74亿元,占河南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额的37.69%。河南省农信社为“三农”和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问题,使他们享受到了公平的金融服务,充分体现了普惠金融的特征。

三、农村信用社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问题探讨

(一)在“普”上下功夫,打造支持“三农”、小微企业与社会民生的普惠银行,保持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网络最广泛

1.做到自助服务“村村通”

深入实施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工程,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做到自助服务“村村通”。每个自然村至少布放一台便民自助服务机具,建立自然村“助农金融服务点”,满足客户小额取现、转账、缴费和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

2.做到金融工具“一卡通”

为辖区符合条件的农民免费办理一张“IC借记卡”,全面承办财政补贴“惠农一卡通”业务,积极探索IC卡加载社保、医疗、公共事业收费和信贷服务等功能。

3.打造服务城乡社区的零售银行

探索设立金融便民服务店,在社区物业服务点和商贸密集区安装POS机、ATM机,与社区服务机构形成合作联盟,满足客户多层次金融需求。创新客户专属理财产品、社区银行卡,提供延时服务和附加服务,服务乡镇社区居民。

(二)在“惠”上做文章,打造支持“三农”、小微企业与社会民生的普惠银行,要最大限度灵活、方便、快捷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1.加强电子银行产品研发推广

逐步完成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微信银行等业务推广工作。积极推进银行卡、渠道业务、受理市场业务发展,扩大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服务范围。建立良好的商务平台,降低客户交易成本。

2.提升服务质量,让“三农”、小微企业在服务中享实惠

(1)加强服务创新,搭建存贷款、资本市场、货币市场、黄金市场、公用事业服务、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投融资和结算平台,开办理财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进一步完善功能、简化程序、优化流程,开辟优质大客户、批量客户、小微客户、农户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

(2)不断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入。整合地方政府、工商、税务、民间社团、商会等外部资源,推动开展乡镇商圈融资、乡镇批发市场融资、供应链融资和乡镇行业协会(商会)融资等,建立适应小微企业特点的服务模式。

(三)积极开拓涉农贷款,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资金融通

1.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对辖内涉农中小企业经营和风险情况的调查,全面、详细了解客户生产经营变化和资金需求,科学分类,明确支持、限制和退出的重点。寻求与政府、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的合作模式,建立新型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担保制度。

2.创新业务品种

贴近农户,组织信贷人员、客户经理深入了解辖区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及资金需求状况,开发适合地方农村实际需要、有区域特色的农村金融产品。依照农户不同的生产模式进行市场细分,将其家庭财产、个人信用程度、资金需求数量、需求规律等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如郑州市市郊联社通过对辖区村民调研,根据村民的需求,设计出种类多样的信贷产品:针对公职人员的“消贷通”;针对经营商户的“商贷通”;针对农户的“农贷通”等。这些信贷产品推出后,该社涉农贷款投放稳步增长。

3.创新担保方式

中国信用卡发展问题 篇7

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是在20世纪80年代未发展起来的。1989年, 国家责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负责办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当时是以短期业务为主。1992年,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办了中长期业务。1994年, 政策性银行成立, 中国进出口银行也有了办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权力。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开始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两家机构共同办理。2001年, 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 国务院批准成立专门的国家信用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简称“中国信保”, 英文SINOSURE) 是由国家出资设立、支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与合作、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政策性保险公司, 于2001年12月18日成立。公司资本金约300亿元, 资本来源为出口信用保险风险基金, 由国家财政预算安排。

现阶段, 中国信保业务承保范围已覆盖全球217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中国信保业务规模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外贸出口, 尤其是大型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商品的出口, 在保证企业的安全收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 2002年至2011年10月,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金额从27.5亿美元增长到2, 062.9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达到70.5%, 发展速度远超同期GDP和出口贸易的年均增长率。2012年前三季度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突破2, 000亿美元, 达到2, 047.5亿美元, 同比增长27.3%, 是同期外贸出口增幅的3.7倍。同时, 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的渗透率从2002年的0.8%提高到2011年的11.3%, 超过国际平均水平。

二、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现行问题分析

(一) 出口信用保险产品承保率低, 风险较为集中

与普通商业保险不同, 出口信用保险有着较为特殊的承保流程。虽然与普通商业保险一样,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需要与出口企业签订保险单, 对其一年内的出口业务进行一揽子的风险保障。同时, 由于是框架式保单, 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对企业的出口采取逐笔承保的情况, 因此保险单的成立和保费的缴纳只作为保险公司与投保企业合作意向的确定, 保费在企业实际发生出口之前视为最低保费, 作为对当年企业出口规模享受保险费率的保障。只有当企业真正向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申请限额并进行了实际出运后的申报时,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企业此笔业务的承保责任才真正生效。由于申报环节较为复杂繁琐, 并且全部由出口企业自行掌握, 企业由于对于成本费用的考虑及操作的失误, 很容易造成漏申报或挑选业务投保的情况发生。这就致使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会出现投保企业的投保规模与预计规模的偏差较大以及被保险企业选择性投保高风险业务, 使得出口信用保险无法发挥全面的风险保障作用。

(二) 产品定价方式陈旧, 更新速度较慢

由于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具有政策性职能, 属于非盈利型保险机构, 一直以来在经营方面采取的是保本的经营方式, 既不考核成本 (理赔率) 只考核业务承保总额。因此产品的定价及费率的水平应尽量符合现阶段出口企业的实际需求。由于垄断市场条件下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 出口信用保险费率计算的基础费率自公司成立以来就未进行有效的调整, 十几年来一直保持最原始的基础费率表。并且在金融危机发生后, 多国评级机构都对全球范围内的国别风险标准进行了调整, 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仍沿用2004年制定的全球国家地区分风险匪类表。这些都使得现阶段出口信用保险的费率普遍偏高, 平均费率基本上在0.6%~1%之间, 其中对东欧、南美、非洲等风险较大的国家和地区, 平均费率高达2%。相较于全球的其他出口信用保险机构, 这种垄断性的高费率一方面提高了出口企业会投保成本的因素, 大大降低了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较高的费率对投保的出口企业造成了成本上的压力, 使得出口企业的盈利空间变小, 削弱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违背了出口信用保险鼓励本国出口的基本功能。

同时, 由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风险基金由国家财政预算安排, 风险基金总额需要与公司整体的风险运作能力维持平衡, 为了保障自身的经营风险需要,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仍保持着较高的费率水平。但高额的出口信用保险费率现阶段严重的制约了出口信用保险在国内的快速发展, 急需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三) 市场开发渠道较为有限

鉴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现阶段较强的政策性特征, 市场策略的制定多以国家的出口政策为导向。现阶段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市场开发主要以与政府的合作开发为主。虽然政府渠道的有效利用,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业务拓展中的一些困境, 尤其是对大型重点出口企业的营销成果较为突出。但是对于辖区内众多的出口企业, 政府渠道仍然无法直接发挥业务拓展的作用, 而是更多的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政府与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合作, 是在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背景及风险保障及出口推动功能的基础上, 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出口企业的一种政策支持活动。但受制于政府本所处的位置极其原本的职能所在, 政府相关负责人只能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对辖区内的几个重点大型出口企业进行走访, 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但对于数量占据大多数的成长中的中小出口企业, 政府无法过多的参与到商业行为中, 也无法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进行同步的业务拓展, 因此无法直接的发挥渠道营销的效果。并且由于政府对于企业的走访属于非商业的活动, 无法完全的保障展业的效果。

与政府渠道不同, 与银行的合作存在竞争性的一面, 银行看重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风险分担能力, 基于此对出口企业进行无抵押贷款项下的应收账款融资, 帮助企业盘活流动资金。但另一方面, 银行本身也拥有众多的应收账款融资产品, 并且对于借助开户行的优势所在, 银行对于成熟资质优良的客户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很容易出现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相互竞争局面的出现。

除了政府和银行, 现阶段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营销渠道十分有限, 与各行业协会的合作还属于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时间较短, 商业化程度较低, 因此现阶段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采取直营的方式, 并没有引用保险代理渠道。在出口信用保险发达的欧洲, 主要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大多通过保险代理机构和经纪人来获取市场信息乃至签署保单。虽然在商业保险中, 保险代理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但对于信用保险, 保险代理公司还比较的陌生, 也缺乏此类市场人才, 保险代理渠道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四) 广告投放力度较弱, 品牌认知度低

由于出口信用保险属于针对出口企业风险保障的政策性保险, 主要目标客户为业务辖区内的外贸出口企业而非个体投保者。因此一直以来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广告促销方式多是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为目的, 采取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在广播、电视台、网络媒体或报刊杂志的新闻版面投放。宣传内容多为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业务在业务辖区内主管部门沟通联系情况、工作汇报情况以及信用保险工作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护企业利益的重大贡献等。同时通过对本地辖区内业务情况、企业风险案例以及金融危机给辖区出口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案例报道, 加强出口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的认识, 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但由于新闻报道的投放版面多为新闻版面, 并且投放的时间频率较低、多为季度或年度大型政府会议召开或相关信用保险政策发布后进行报道和刊登, 新闻内容缺乏新意, 信息较为滞后。使得整体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及产品在社会上的认知度不高。

并且, 由于国内整个出口信用保险市场还处于培育期, 较少的媒体广告投放及几乎没有的商业策划活动, 使得整个出口信用保险的品牌认知度很低。

三、结论及改进建议

(一) 加强产品改进与创新, 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全面风险管理产品

出口信用保险除了政策性内涵, 也是保险产品中技术性比较强的险种, 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通过在政策和产品 (包括流程) 两个方面的自主研究和开发, 促进适应中国环境需要又符合国际标准的技术进步, 促进产品延伸、业务延伸和服务延伸。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和分析, 不断形成公司在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累积优势和内生性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从而保证公司在中国信用险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同时, 应该根据出口企业的实际需求, 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满足出口企业的实际需求。虽然现阶段国内出口企业对的信用保险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比较有限, 尤其是出口信用保险项下常出现承保率不足, 投保选择性投保的问题。针对出口结构特殊的企业, 应该制定相对特殊的承保模式。并且应积极推进出口企业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对于企业来说, 出口信用保险不是单纯的贸易风险承担者, 更是出口企业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者。出口信用保险如果为企业提供的是一个全面的风险控制解决方案, 并嵌入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出口经营战略之中, 实现服务的长效性、整体性和结构性将使得其与客户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交易行为而是一个长期合作、互利双赢的价值链。

(二) 优化产品定价, 风险评级与国际接轨

在继续深化差别产品定价的基础上, 针对出口信用保险产品现阶段费率水平偏高的情况, 需要对信用保险产品的定价基础-保险费率进行调整。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在国内的发展已经有了十几年的时间, 全球的风险结构在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应将初期设定基础费率根据全球经济形势以及风险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虽然浮动费率的部分随承保规模的扩大而不断进行调整, 但处于核心地位的基础费率表无法与现阶段的国际市场风险挂钩, 造成了现阶段费率的普遍较高的同时也制约了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的市场发展。因此,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费率标准需要根据国内外的现实情况, 尽快对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特点及贸易风险分布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并重新制定更符合国内市场需求及符合全球风险结构的保险费率标准。

在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发生后, 国际三大知名的信用评级机构 (穆迪, 标准普尔和惠誉) 都相继调整了部分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评级标准。作为国内的出口信用风险评级机构, 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该以全球性视角着眼全球, 建立自己的评级系统, 并适时更新对全球各经济体的评级标准, 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国别地区风险分类级别。

(三) 拓宽合作渠道, 实现营销渠道整合

在市场渠道的建设方面, 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应该与政府部门、各大银行、各行业协会等多种营销渠道深入发展的同时, 加强各种营销渠道间的互动, 保证营销渠道简的协调性, 形成联动效益。同时积极拓展新的营销渠道, 全面完善辖区内的市场营销渠道, 通过营销渠道的整合和发展对辖区业务市场和目标客户整体营销体系的构建, 增添新的市场开发优势。

政府渠道是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各业务辖区的核心营销渠道, 有别于普通商业保险营销渠道, 是政府相关扶持政策下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差别化创新渠道。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 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及出口促进功能与政府的外贸出口政策相结合, 转化为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内在优势, 进一步提升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在各业务辖区内的开展效率。同时作为外贸出口政策的一部分, 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职能的进一步发挥, 将使得政府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形成双方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接下来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密切的合作关系, 针对辖区内市场的特点, 整合资源, 打造更加适合公司长远发展, 更为有效的营销渠道体系, 实现多层次、有重点的营销渠道发展。

成功的行业协会渠道的利用将加快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在此, 可以借鉴日本NEXI (日本进出口保险课) 的成功经验, 可以说NEXI利用商会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最成功的国家。这些协会采用会员制的形式为其成员提供综合保险。协会成员定期向协会交纳会费和一定数额的保险费, 协会则作为保险代理人统一向NEXI购买综合贸易保险, 一旦发生贸易风险, 该会员即可享受到一定数额的保险补偿。这种制度一方面使得NEXI获得稳定的保险收入, 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购买保险时经常出现的逆向选择, 降低经营风险。日本通过行业协会实现整个行业的承保, 极大的促进了出口信用保险在本国的发展。

在欧美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 出口信用保险属于完全市场化经营, 并且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 信用保险的产品分类及业务操作已处于成熟阶段。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可以并且大多通过保险中介和保险经纪人来获取市场信息及签署保单。随着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的不断发展, 产品分类及业务操作将逐渐走向成熟、信用保险的市场认知度及从业人员规模都将逐渐扩大。通过选择优质的保险中介进行业务的交流和对接, 并在合理的中介费用标准基础上合作开展业务, 将使得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四) 加强媒体广告投放力度, 建立品牌效应

在未来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促销方面, 国内信用保险机构应进一步加强与各主流媒体的合作关系, 同时进一步提高在各大媒体中的广告投放力度。

首先, 在各媒体的新闻报道层面, 一方面仍保留信用保险机构在与政府相关重大事件方面的报道, 体现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职能。另外一方面在提供给新闻媒体的新闻素材上选择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冲击力的实际风险案例, 并将案例嵌入当地新近发生的相关新闻事件, 从而加强受众对出口信用保险的认识, 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其次, 可以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企业特点, 聘请专业广告策划公司, 拍摄出既能体现公司独特的文化内涵、又能宣传出口信用保险功能的广告产品, 并在更有针对性的电视频道 (经济频道) 播出, 进一步扩大宣传的覆盖面。

最后, 为了国内各行业中建立良好的形象和企业声誉, 为信用保险的在中国国内的长期发展, 信用保险机构应将各地区龙头企业作为重点业务对象, 有针对性的对龙头企业进行具有行业特点的业务支持。通过对龙头企业的服务, 一方面进行双向的业务交流, 进一步找到行业承保的特点, 提升服务的质量, 赢得行业内其他企业的信任。另一方面, 完善的服务实现了好的舆论导向, 提高了出口信用保险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起到市场推广作用的同时, 建立良好的品牌效应。

摘要:一直以来,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各国支持本国对外贸易出口的有力工具, 被广泛应用在全球贸易领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 各国间的贸易竞争环境更加的激烈, 出口信用保险在全球经济中的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数据显示, 现阶段世界贸易总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 出口信用保险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贸易工具。在中国加入WTO后, 如何按照符合国际规则的运作方式, 支持和促进本国的出口贸易发展, 为出口企业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贸易和融资环境, 是我国政府和出口企业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的配合国家的相关出口政策, 更好地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职能, 研究和分析现阶段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功能, 研究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发展与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钦兰.市场营销学[M].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小威廉.D.佩罗.市场营销学基础[M].第18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杨学进.出口信用保险规范与运作[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4]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M].第2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5]赵苑达.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赔付率过高的原因与对策 (J) .经济问题.2004.3.

[7]唐若昕.出口贸易保险实务[M].第一版.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6-97

[8]谷祖莎.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分析及发展思考[J]商业研究.2005.51:144-146

[9]萧朝庆.出13信用保险[M].第一版.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2

[10]孙祁祥.保险学[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5.

[11]宫本超.李志展.国际出口信用机构的发展模式分析[J].保险研究.2005.

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问题研究 篇8

信用关系是金融的本质, 反映了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借贷关系;而信用评级则通过评价债务人的偿债能力, 反映并保障信用关系, 决定着金融体系的发展。但近年来, 特别是在次贷危机中, 信用评级市场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目前我国正处在信用评级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时期, 如何总结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合理监管外资评级机构, 并探索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业, 提升中国评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国际信用评级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考察

1. 美国。

20世纪初, 伴随着美国金融市场对铁路债券真实、独立的第三方评价信息的强烈需求, 信用评级行业应运而生。目前美国98%的信用评级市场和全球90%以上信用评级市场的份额均为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所控制 (见表1) 。从表1来看, 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数量占所有类别的评级数量的99%。NRSROs的总体HHI指数为3 778, 各分类别指数也全面高于适宜值。

可见, 三大评级机构高度垄断, 评级结果雷同, 并产生共振。如在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发生之前, 评级机构对危机的发生并没有发挥预测提示作用;而在危机爆发之后, 其不顾欧盟对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可能出台的救市政策, 集体降低欧洲相关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 恶化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形势, 将系统性风险扩散到了全世界。尽管三大评级机构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暴露了诸多问题, 但其始终重视创新评级技术的理念依然是值得肯定的, 而其在相关领域和制度上的缺陷也同样值得中国的评级机构警醒。

资料来源:SEC (2008) :Annual Report on 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s—As Required by Section 6 of the Credit Rating Agency Reform Act of 2006,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June 2008。

2. 欧盟。

随着欧洲金融管制的放松, 跨国投资行为增加, 欧洲对信用评级的需求开始增长。由于欧洲各国未对评级市场的准入进行任何限制, 美国三大评级机构陆续于上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在欧洲的主要金融中心设立了分支机构, 并迅速在欧洲信用评级市场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 欧盟把加强监管信用评级机构提高到事关欧盟核心利益与欧元前途的重视程度, 采取了诸多比美国更加具体、严厉的改革措施。美国与欧盟信用评级监管改革措施比较见表2。如在2009年11月通过的《信用评级法规》, 增加评级的透明度和防止其利益冲突, 明确了监管机构、评级准入和具体的监管机制。2010年4月, 欧盟宣布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 因此摆脱了长期以来欧洲的评级市场由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占绝对优势的局面。

3. 部分亚洲国家。

亚洲的信用评级行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 一些国家通过制度构建着重培育本国评级机构对资本市场定价权的掌控能力, 严格控制外资评级准入条件并限制其控股比例与评级范围, 避免将本国处于起步阶段的评级业完全推向市场, 使本国评级机构不会处于被美国三大评级机构收购或击垮的危险境地。如韩国通过立法对国外评级公司的进入设置了许多技术性障碍——必须有三年以上在当地的评级历史, 拥有完备的当地企业数据库, 拥有必要的雇员等, 否则不予认可评级资质;日本规定企业评级必须有一家本土评级机构出具评级报告。因而, 在日本和韩国, 美国评级机构的市场占有率没有超过20%。美国标准普尔在印度的评级机构也仅持有9.57%的股份。在限制国外评级机构的同时, 这些国家都注重培育本土有影响力的权威评级机构, 使其具备内生资本的能力, 获得技术上的不断提升, 从而能够胜任揭示本国信用风险的职责。总之在评级组织建设的基础上, 大部分亚洲国家对评级业都有相应的监管制度。

二、我国信用评级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

1. 加快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为培育民族信用评级机构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信用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石, 对信用评级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信用市场的结构。当今在发达国家, 直接融资占50%以上, 美国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更占到80%, 这为以债券评级为主体的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我国由于历史原因以间接融资为主, 银行信贷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贷款占企业融资总额的80%以上, 债券融资占比例不到10%, 这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信用评级以信贷市场评级为主, 债券评级为辅。同时, 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实现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均衡发展, 以债券为对象的信用评级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09年底的数据表明, 我国上海、深圳加上香港证券市场的市值已超过日本。深、沪证交所的初始发行股 (IPO) 市场的市值相当于同期美国IPO市场的两倍;我国债券市场, 特别是公司债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 为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有效需求。

2. 我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 具有建成全球竞争力的信用评级业的可能。

我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 海外投资规模不断壮大。其一, 积极发展我国信用评级业, 确保中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正当利益得到应有的维护。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放开, 大量的国际投资, 无论是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还是其他投资都迫切需要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提供可靠的风险信息给予指导, 并对中国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客观的评价, 避免企业因此付出不必要的投融资成本。其二,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将使我国逐渐发展为国际重要的金融中心, 由于美国评级机构不顾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和外汇实力快速提高的事实, 长期压低我国的主权信用评级, 增加了我国企业在海外的融资成本, 影响了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 所以我国迫切需要发展本土信用评级机构, 并加快进入国际评级市场的步伐。因此, 发展民族信用评级机构, 对维护我国金融主权、推动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重构是一次历史性机遇。

三、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 信用评级的法律法规滞后且很不健全, 严重影响信用评级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监管制度, 没有明确的统一监管部门, 缺乏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系统规划, 而且各评级机构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和交流, 其评级原则和方法体系也无统一规定, 所以评级标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不同部门监管标准之间的差异直接加大了评级机构适应监管的成本, 降低了工作效率;与美国的评级业在评级需求、评级监管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况且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 财务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同时为了应付不同的情况 (如纳税、申请贷款等) , 一家企业往往编制几套财务报表。由于这些大量垃圾信息提供给评级机构, 评级机构没有精力也没有责任来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严重影响信用评级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2. 信用评级机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

一是我国评级机构发展整体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目前, 营业收入排前10名的机构收入总额占全部机构总收入的比例接近70%, 利润排前10名的机构利润总和占全部机构利润的84%。在评级需求相对较大的债券市场中, 我国信用评级费用占债券总发行额的比例平均仅为0.42%, 在参与债券发行的所有中介机构中处于最低水平。二是我国评级机构发展滞后、过度开放。美国评级机构采取双重标准, 2010年7月美国SEC拒绝了大公国际资信成为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 (NRSRO) 的申请。而我国五大评级公司中, 已有四家被国际主要评级机构参股经营。2006年, 穆迪收购中诚信49%的股权并接管经营权, 且约定7年后将持股51%;2007年, 惠誉收购联合资信49%的股权;2008年, 标普与上海新世纪签署股权合作协议, 约定新世纪的评级模型和技术都须由前者提供。目前, 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已占据中国主要直接融资产品市场70%以上份额, 广泛渗透到包括国防、能源、电信等战略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 并建立起较为全面的中国经济数据库, 严重威胁我国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

3. 社会缺乏信用风险意识, 信用风险定价机制不健全导致评级的价值难以实现。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对发展信用评级市场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 尤其是缺乏对信用评级市场的有效引导和政策支持, 缺乏鼓励企业去积极参加信用评级和在相关领域应用信用评级产品, 企业对信用评级就没有了积极性。中国大多数的评级机构都集中在同样的细分市场中, 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 如在债券市场上, 仍然有较大比例债券品种的信用风险控制比较依赖于有关监管部门对发行申请的行政审批和发行上市担保。大部分债券由国有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发行, 或者由国有银行担保, 有国家信用作支撑, 这样造成债券风险承担机制不健全, 与市场所期望的发挥其定价职能并不匹配。同时, 现在社会信用低下, 企业缺乏对信用评级的需求欲望, 如有的企业怕暴露存在的问题而不愿意接受外部评级, 并且社会其他主体在经济交往中也未能利用信用评级产品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信用风险定价机制不健全导致评级的价值难以实现,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用评级市场的业务规模发展。

4. 缺乏核心竞争优势和人才优势, 制约了评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核心评级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化为评级机构的竞争优势, 面对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的强大竞争压力, Lace财务公司专攻金融机构评级, Egan-Jones评级公司专为机构投资者服务, A.M.Best有限公司则专长于保险公司评级;而日本评级机构通过对本土企业的透彻研究, 建立了独树一帜的评级体系, 经受了市场长期检验后牢牢掌握了日本评级市场份额。这种差异化竞争体现了各评级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而我国评级机构则是“全能型”的, 评级机构几乎能做所有业务, 因而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持续的检验, 难以形成自身核心竞争优势。同时, 相对其他金融机构,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在内部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设计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竞争激烈, 信用评级机构迫于生计而高度关注市场份额的变动, 往往忽略自身内控制度的建设, 如在人才储备、评级技术研发、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不足, 这些制约了评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调查表明, 中国评级机构平均人员流动率一直维持在25%左右的水平, 平均工作年限仅为两年左右。

四、推动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政策的建议

1. 鼓励做大做强民族信用评级机构, 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和金融主权。

一方面,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以需求为导向, 鼓励民族品牌做大做强。我国的评级业务处于发展初期, 政府应予以保护。通过政策来规范和限制国外评级机构的进入, 为培育民族品牌信用评级机构赢得契机。如借鉴日本经验, 引入实力雄厚的本国金融控股集团入主评级机构, 尽管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可能因此在初期受到质疑, 但日本两家最大评级机构 (均为本国金融机构控股) 牢牢掌握着日本评级市场, 并获得美国证交会 (SEC) 认可取得了在美国开展评级业务的资质。因此, 我国应整合原有的地方性评级机构, 重点扶持2~3家具有一定规模、研究力量、影响力和严谨经营风格的评级机构, 培育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 鼓励和督促民族信用评级机构夯实基础, 大力提升我国信用评级技术水平。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历程较短, 应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并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评级技术, 不断改进评级技术和提高声誉资本积累与公信力。同时, 成立国家级信用研究中心, 通过开展信用评级专项研究进行研究与把握未来信用经济的走向与发展趋势, 预测与防范信用危机。

2. 加大评级人才的培养力度, 为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一是专业评级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和道德素质。评级机构应在专业评级人才培养和评级技术方法研究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 还应充分挖掘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专长, 打造核心业务产品, 在不同的评级业务领域确立自身的领先地位, 避免同质竞争和价格竞争。随着市场的发展和规范, 应逐步建立起评级机构人员的准入机制, 利用同业监督和行业自律管理, 对评级专业人才进行考核、资质认证和备案管理, 建立起专业人才管理数据库, 依托数据库实现对执业人员素质和利益冲突的有效控制,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二是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 充实信用评级专业人才和研发队伍。应加强对信用评级业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评级技术的研发, 如可考虑让有实力的评级机构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通过联合办学, 由高级评级人才担任部分授课任务, 讲授评级实务和技术方法, 评级机构提供对口专业学生实习和交流的机会, 从而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信用评级业;或通过科研项目合作, 与高校和科研院所针对评级技术方法的前沿领域开展合作, 对有实力的评级机构提供科研经费和专业人才技术支持, 使其研究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方法;还可通过派送评级从业者去国际评级机构中锻炼与学习, 丰富实践经验。

3.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为评级市场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方面, 我国应加快信用评级相关法规制度建设, 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可借鉴欧美的经验教训, 制定我国的信用评级标准, 规范信用评级机构行为。如主管部门应在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 (IOSCO) 《信用评级机构执业基本准则 (2008修订版) 》的框架下, 确立一个统一和权威的信用评级监管及协调机制, 并以法律形式加强对国际评级机构行为的约束。完善动态跟踪机制, 保证我国主权信用和融资工具信用评级公正合理, 并明确限制外资评级机构不得进入我国国家安全的经济领域, 如大型国有企业与主要金融机构, 以及兵器、航天、航空、核工业等。另一方面, 我国应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我国可借鉴国外评级业的经验对同一发行主体, 由国内具有相应业务资格的两家评级机构进行评级, 并同时发布评级报告和结果。对于外资评级机构参与的、不涉及国家经济技术安全的评级业务, 必须同时有一家民族评级机构同时出具评级报告;并且还培育出信用评级的信息供给环境。以法律形式规范公共信息、征信数据的取得和使用程序, 如可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检索平台, 免费或部分有偿地向信用中介机构开放;同时, 应建立合理有效的评级质量检验机制、评级结果跟踪和问责机制, 保证评级机构权责对称, 促进和规范评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信用评级行业自律管理, 提高信用评级市场自我发展能力。

一方面, 我国应加强信用评级行业协会建设, 通过建立行业协会, 建立起健全的信用评级行业管理制度, 强化行业自律, 消除不正当竞争, 增强评级产品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如由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引导评级机构进行整合, 以强化业务互补、技术互补、市场互补为导向, 使得有实力的评级机构兼并较为弱小的评级机构, 或者使其强强联合, 实现评级机构经营的规模经济。同时, 行业自律组织应当与评级监管机构相互配合, 建立信用评级机构的合规经营准则和健全市场化评价机制, 形成双层外部约束, 维护信用评级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另一方面, 要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制定出规范的道德风险约束制度, 以降低我国在信用评级过程中的道德风险。我国应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升评级机构的市场形象、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 并鼓励在各评级机构间展开评级技术竞争的机制, 强化竞争机制;还应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探索科学的评级方法, 提高信用评级市场自我发展能力。

5. 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探讨建立新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

其一, 应坚持信用评级市场的对等开放原则, 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和金融主权。应积极借助政府间协议等多种形式, 尽早进入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信用评级市场, 大力推进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建设。同时, 根据我国国情, 限制外资机构对中资信用评级机构的持股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 而且不能直接或间接控制合资企业的经营权, 以保障我国骨干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时获得公正的待遇。其二, 必须把握市场的开放程度与国内金融改革速度相匹配的原则。短期内, 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垄断全球信用评级市场的局面很难改变, 因此, 我国应考虑通过参股等方式, 尽可能提高对三大评级机构的影响。如穆迪作为上市公司, 高盛、瑞士信贷等金融机构都是其股东, 我国可通过主权投资基金或中资机构直接购买其部分股份, 进而谋求在其内部拥有一席之地。其三, 加强与FSB、IMF和BIS等国际组织的沟通与监管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主权信用评级市场的监管与规范。我国应广泛联合新兴市场国家, 乃至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 共同探讨建立新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可能性, 规范国际信用评级市场, 如设立超国家性的国际评级机构, 专门负责对全球性或跨国性金融产品的评级, 开展对区域性评级机构评级项目的审查与再评。此外, 我国还应进一步加强与香港、澳门和台湾三地的交流合作, 自主研发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 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参考文献

[1].Roman Kraussl.Do Credit Rating Agencies Add to theDynamics of Emerging Market Crises.Journal of FinancialStability, 2005;3

[2].Putnam R.D..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Capital and Public Life.the American Prospect, 1993;13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信用问题分析 篇9

企业信息化的问题在国家大力扶持以及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下会逐渐解决, 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也将逐步完善。随着《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 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也将越来越健全。技术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但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问题的发展就相对困难些。也就是说, 电子商务的硬环境相对容易建立, 而其软环境却难以改善。

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流动性, 其格式和媒体可以分离, 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的诚信问题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难以保障。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交易相比对信用的要求更高, 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先加强信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问题, 最终将会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一、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还很大, 在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保障体系中, 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

1. 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

我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 社会信用经济发育较晚, 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 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信用保障体系还未完全建立, 社会信用缺失反过来影响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国内企业的交易多限于面对面的进行, 网上信用意识较差。很多企业与个人对于信用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企业不讲信用照样可以生存和发展, 社会上信用缺失行为非常盛行。面对信用程度较低, 三角债情况严重, 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现实商业环境, 这种现实状况无疑制约了电子商务信用状况的改善。

2. 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西方企业信用意识较强, 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机制较为健全, 同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发达的个人资料网络。西方企业信用部门在电子商务交易之前, 就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 较好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我国企业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配置较落后, 信息化水平比较低, 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大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 交易之前缺少对客户资料的调查, 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缺乏应有的了解, 在电子商务中错误选择交易对象, 进而导致违约现象的发生。

3. 信用中介服务落后

目前, 我国缺乏完善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而且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信用管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 信用中介机构很多没有自己的信用资料数据库, 即使有规模也普遍偏小, 信用信息不完整。就是有一些机构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信用服务和信用产品, 例如信用抽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 市场规模也很小且经营分散, 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同时, 我国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 缺乏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 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解决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难度。

4. 国家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奖惩机制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也是法治经济。信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然而我国法制建设还不健全, 尤其是在信用法制建设方面更是明显落后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同时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 在一些失信和电子商务诈骗案件的审理中, 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社会上更是缺乏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 这都为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

5. 网上发布虚假、不健康甚至违法商业信息

互联网的使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网络营销中商业信息的发布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广告、邮件、新闻组、BBS等都可以作为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形式。同时, 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性和信息发布者的隐蔽性, 是谁在什么地方发布的商业信息, 对网络消费者来说是很难判别的, 这就为不道德的营销者发布违反道德及虚假的商业信息提供了机会。

二、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化的商品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 是资本和资源、甚至可以说是生产力。特别是在经济进入全球化的过程中, 信用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活动, 信用同样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 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特征, 就决定其信用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建立相对完善的信用体系的方法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任务分工和作用

在我国, 由于市场培育尚未成熟, 企业信誉相对较弱, 因此在建设电子商务信用体系过程中, 许多方面都需要政府直接参与, 如电子认证需要以政府的信誉作补充。从我国的情况看, 完全采取市场竞争的方式发展电子认证业恐怕在近期还不现实, 政府必须成为电子商务信用建设的坚强后盾。政府应该解决交易双方的匿名问题。无论是商家, 还是消费者, 在网络中都具有一定的隐匿性, 若发生纠纷, 将对双方直接解决问题产生很大的障碍, 这会直接影响双方的信用。为了保障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由政府组建的或者授权的机构担任电子签名的安全认证机构还是必要的。

政府应该与企业共同建立信用评价激励机制, 激励个人和企业参与网上信用评价。在电子商务贸易过程中, 由于缺乏信用评价激励机制, 交易双方不管是顺利完成交易, 还是因某些原因未完成交易, 都不太主动去对对方的信用进行评价。为了解决该问题, 提高个人和企业的信用建设意识, 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该建立一些激励机制, 鼓励交易双方主动参与网上信用环境建设。

而作为一般企业和个人, 必须积极主动地以主人翁的态度投身于电子商务信用建设中去。一方面要提高网上交易的信用意识, 配合政府和中介机构建设好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揭露违背信用的交易行为, 包括参与在线信用评价、网上信用论坛等活动。

2. 技术、立法和道德三管齐下

技术是电子商务信用建设的基础, 通过技术可以预防甚至杜绝许多背信行为的发生。但是, 从前面分析看, 技术在电子商务信用建设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得以解决, 法律法规也就成了许多背信行为最后一道约束机制和救济方法。但是, 利用技术和法律加强电子商务建设, 只是电子商务信用环境建设的手段, 不应该是我们的主要目的,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营造一种良好的网上贸易信用氛围。因此, 我国还必须进一步培育企业和消费者的网上交易信用意识, 即通过各种教育、网上论坛普及电子商务知识, 加强网上信用道德的宣传和建设。

3. 建立信用管理系统

为了解决我国信用信息条块分割的问题, 应建立全国乃至全球统一、高效、便利的信用管理系统。

(1) 建立诚信联盟。具有类似功能的交易平台网站同行, 可以建立信息交换制度, 一旦某个交易平台发现诈骗、背信事件, 可以马上通告其他交易平台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并将恶意交易者加入违背信用的黑名单进行公布, 使资信评估体制更加富有效率。

(2) 实现各个资信机构的信用信息全国互联, 继而建立类似个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一样的管理和查询系统。不管是个人信用信息, 还是企业信用信息, 该系统应该是覆盖各方面社会经济活动信用的资信系统。以便于人们随时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

(3) 不但要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 而且还要真正与个人交易的信用直接挂钩。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 给每个人分配一个终生有效的社会安全号码, 该号码无法伪造或复制。同时, 资信公司为每个人做出一份资信报告。当在网上开展贸易时, 交易双方可以随时查询对方信用状况。一旦有人在交易中出现违背信用的情况, 则将它记录到该人的资信报告中, 从而对其以后的交易产生影响。

(4) 政府部门应建立信息监管机构, 对企业网站和企业发布的产品信息进行严格监管。该机构主要负责监管企业自身网站发布的产品信息的真伪;监管中介机构为各企业发布产品信息的真伪;审核各企业网上交易条款。这些监管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贸易前的背信问题。

4. 发挥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作用

为了加快电子商务贸易信用环境建设, 我们还应该借鉴国外的做法, 加强第三方中介机构在培育电子商务贸易信用环境中的作用。虽然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介入可能会增加贸易双方的交易成本, 认证中介机构对信息的认证还存在法律效力的问题, 但这些并不能否定中介机构对电子商务贸易信用建设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在许多情况下, 法律是无能为力的, 只有信誉能起作用。在法律框架之外建立依靠信任机制发挥作用的第三方在线机构, 是电子商务贸易信用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方面我国已经有了起步, 例如, 我国第三方网上认证机构中比较典型的“红盾315”网站, 就是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属的一个要求经营性网站备案登记的网上认证机构。另外, 阿里巴巴的“诚信通”也已经有了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特性。

三、小结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用的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保障机制, 形成“诚信为本、以德经商”的商务环境, 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 提升企业的经济竞争力, 以保障电子商务的交易可靠性和安全性, 促进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电子商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 自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 信任与信用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本文以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问题为研究对象, 对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 为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用问题,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管理

参考文献

[1]丁韶年:中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J].电子商务世界, 2004 (4) :77~7

[2]韦苏婕 王素仙:试论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J].大众科技, 2004 (9) :37~38

[3]傅铅生 张立刚:社会诚信缺失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J].市场周刊, 2005 (1) :7~9

[4]王广慧 刘伟江:论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J].现代情报, 2005 (9) :213~215

[5]刘 蕾 秦德智: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风险分析 [J].经济问题探索, 2005 (9) :144~146

[6]孟祥瑞: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6

中国信用卡发展问题 篇10

信用评级由独立的中介机构通过对评级客体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 能够将受评企业的信用状况清晰、简单地予以呈现, 方便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往来客户、社会公众对企业信用状况的了解, 并做出相应决策。信用评级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我国信用评级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对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 企业信用评级的作用

信用是整个市场经济的基石。现代经济实质上就是信用经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 信用是对合法交易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信用降低了交易成本。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需要建立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交易行为的信用制度。信用评级是由独立中立的专业评级机构或部门, 受评级对象的委托, 根据“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 以评级事项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有关标准化的规定为依据, 采用规范化的程序和科学化的方法, 对评级对象履行相应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进行调查、审核和测定, 经过同评级事项有关的参数值进行横向比较和综合评价, 并以简单、直观的符号表示其评价结果, 公布给社会大众的一种评价行为。信用评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1 降低投资人搜寻信息的成本

当投资人在决定是否进行债券投资之前, 必须广泛搜集与投资标的相关的信息, 以判断债券发行公司是否能够如期履约, 还本付息。但投资者并不都是专家, 并且金融工具的发行主体与投资者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 特别是由于市场对披露信息的要求、会计标准和法律安排有所不同;国际市场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大, 投资者不仅信息收集成本昂贵而且还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难以对发行主体的信用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 也很难对资本市场上品种繁多的证券逐个进行分析。

信用评级信息就可为投资者提供简单而客观的信用风险结论, 为其选择投资工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各种金融工具的日益增多, 信用评级也被广泛应用于投资组合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很多投资机构将投资工具的信用级别作为金融工具定价、风险与报酬的评估参考, 并以一定的信用等级作为投资标准, 在投资组合中确定相应比例的不同信用级别的金融投资工具。

1.2 方便交易双方全面了解对方信用状况

在生产流通领域, 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 信用的让渡方若对交易对象不信任, 将阻碍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 若对交易对象过分信任又将为自己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通过信用评级, 经济主体可以了解交易对象的真实情况, 把握交易对象是否有能力并愿意及时全额履行经济契约的相对风险信息, 从而减少盲目决策带来的风险, 有效促进各类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高等级的信用级别是各类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的“身份证”, 良好的信用等级既可以提升其信用形象, 又可以使其在经济交往中获得更有利的信用政策, 吸引更多投资人和客户与之合作, 因此信用评级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供了压力和动力, 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1.3 为监管部门进行市场监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借助于信用评级结果, 一方面使政府管理部门缓解了不能全面、及时地深入调查了解监管对象经营管理情况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以把政府管理部门从日常、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利用评级结果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进行重点的、事前的、预警性的监管与调控, 我国也有不少法规要求把信用评级结果作为监管的参考依据。如《上市公司发行科转换债券实施方法》、《证券公司债券发行实施办法》都明确规定, 发行人可委托信用评级机构对发行债券的信用或发行人的信用进行评级, 信用评级结果可作为确定有关发行条款的依据并予以披露。

2 我国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评级主体限制

(1) 信用评级机构建设落后

我国信用评级发展较晚, 无论是在技术、人才、经验还是人员素质等方面都无法与国际先进评级机构相比。同时, 我国评级机构的市场地位不高, 影响力小, 容易受到参评企业等相关机构的影响, 迫于市场竞争压力, 评级标准在某些情况下缺少连续性或一致性, 从而降低了评级机构的公信力。此外, 在评级方法上, 国内的信用评级机构大多是借鉴的国外先进评级机构的经验, 难以同我国的本土特征相适应。

(2) 信用评级结果难以检验

评级结果是对评级对象未来信用状况的预测。通过对评级结果违约率的合理统计能够判断评级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统计结果显示, 高信用等级的违约率比低信用等级的违约率还高, 或者同一期限、同一信用等级的违约率变化很大, 就说明评级结果不准确, 没有使用价值。由于我国评级市场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违约率披露不充分,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缺乏检验, 同国际先进评级机构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2.2 评级客体限制

(1) 对信用评级工作不重视

信用评级需要得到参评企业的配合, 由于我国开展信用评级较晚, 企业对信用评级的重要性不理解, 没有主动评级的意识。即便鉴于相关约束申请进行评级, 往往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信息和资料不愿提供给信用评级机构, 妨碍了信用评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财务资料不符合要求

信用评级工作需要充分考察参评企业在财务、经营、管理、竞争等方面的状况。但由于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限, 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 财务报表一般未经过审计, 做假情况较为普遍。即使经过审计, 仍存在隐瞒收入或夸大经营成果等行为, 财务信息可能无法真实反映实际经营状况。财务资料欠缺和不实限制了评级工作的开展, 难以得出可靠的评级结果。

2.3 评级环境限制

(1) 信用评级的社会认同度差

目前, 企业及社会公众对于信用评级了解有限, 甚至不知信用评级是何物, 不理解信用等级的涵义, 更不知如何借助信用评级结果辅助决策, 导致信用评级的应用范围狭小。目前我国只是针对企业债券的发行要求必须经过有资格的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 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是采用了内部评级的方式对贷款申请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考察。缺少信用评级需求一方面限制了我国信用评级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妨碍了适应我国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方法的研究。

(2) 缺少认可信用评级结果的监管机构

由于我国信用评级行业正处于发育阶段, 还缺少一个对信用评级结果进行认可和使用的监管机构,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监管部门对评级结果的认可和使用是推动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 我国有关监管部门对评级结果的认可和使用刚刚起步, 在监管中使用评级结果的情况极为有限, 降低了各机构和部门对于信用评级的信赖程度。

3 推动企业信用评级发展的对策

3.1 改进信用评级方法

(1) 加大对企业非财务之指标的分析。

鉴于我国企业目前在财务资料方面存在的不足, 评级机构在开展评级工作时, 可加大对非财务指标的分析, 如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合格率、产品市场占有率等。从中挖掘企业在经营、管理、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信息。

(2) 注重现金流分析。

现金流量能够通过对账单和税务单进行核实, 弄虚作假的可能性较低, 可以更为真实地反映经营活动和偿债能力, 有利于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和实际经营状况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3.2 完善评级工作环境

建立有效的评级监管机制。对信用评级业进行有效的统一监管, 包括资信评级业务的资格认定和结果的认可、对评级标准和程序透明度的要求。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管理和行业监管应包括业务指导、质量控制和违约率检验三个方面。其中应以评估结果违约率为核心考核指标, 对资信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进行评价, 对评级机构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淘汰机制, 防范资信评级机构违规行为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同时, 为有效监督信用评估机构, 必须建立对评估结果的复审、评价等制度, 督促评级机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并借助社会力量对举报问题进行核查, 通过非现场和现场监管保证评级的独立、客观、公正, 增强了评级公信力。进一步可将参评企业的评级结果在相关的媒体上公告, 接受公众的举报认证, 如参评企业有失信行为的举报, 一经查实, 将调整其相应的信用级别。另外, 可考虑建立自律性的信用评级行业协会, 加强行业自律。其任务主要包括: 组织各家评估机构交流工作经验, 不断提高评估质量;协调各家评估机构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搞好评估机构的资料审查和日常业务管理;督促检察和加强各评估机构的自律性管理, 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

3.3 提高企业评级意识

政府部门可通过政策性扶持推动信用评级结果的有效性, 率先使用信用评级结果, 对于高信用等级的企业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 在社会上提升信用评级的影响力, 使企业意识到信用评级的效果和作用, 从而形成企业积极参与信用评级, 依照信用评级结果金额决策的社会风气。

中国信用卡发展问题 篇11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问题

前言

随着利率市场化等多方面银行市场改革的推行,农村信用社也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农村信用社目前的存贷款业务、经营管理水平正在稳步提升,经营效益也在逐年好轉。但相比于其他大型银行,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却处于所有银行的末位。这种状况对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造成极大的障碍,经营利润也随之逐渐缩减。因此如何解决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问题,成为农村信用社高层领导关注的主要课题之一。

一、农村信用社开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随着商业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银行的多元化业务探索已成为银行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银行中间业务优势银行盈利的关键环节,所以在中间业务环节的整合优化才能使银行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目前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将近占到银行总收入的20%左右,但全国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例很小,有些偏远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收入还不能达到整体收入的1%。所以目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间业务收入过低,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大力拓展中间业务,使银行自身盈利缓慢增长。对于那些经济落后、管理模式僵化的偏远地区来说,若不能在银行管理结构与资源结构改革的前提下,努力开拓中间业务,那么银行后期发展将会陷入僵局。所以为提高农村信用社综合竞争力,必须大力开展中间业务。

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的服务项目与服务质量,已经成为银行吸引客户的主要增长点。所以农村信用社要在保证银行管理结构与资源结构改革的前提下,拓展全新的产品服务、业务品种,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有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依旧延续传统的服务形式,只提供存储和贷款业务。这种做法只会是自身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若没有中间业务的支持作用,农村信用社就会在激烈的市场挤压下面临发展停滞的局面。所以农村信用社目前首要的任务为在发展中间业务的前提下,努力拓展其他方面的增值服务,使自身经营重获新生。而新业务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新人才,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要引进大量人才,促进自身业务的健全。高学历人才的录用能使农村信用社有更多资源发展其他方面的业务,如:金融、国债、证券、股票等。高学历人才也能对原来传统业务进行多方面拓展,根据不同人才的专业方向安排不同的发展任务,能够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中间业务认识不到位

农村信用社领导管理层对中间业务的认识还不够透彻。目前很多地区农村信用社领导依旧延续原来的领导班子,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中间业务知识培训,在利率市场化下的银行发展大潮中,不能依据市场要求进行改革创新,最终将自身发展带入僵化的局面。在中间业务实质认识不够透彻的情况下,便不能有效了解中间业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他们没有意识到中间业务所半酣的巨大经济利益,没有意识到中间业务不仅能够带来收入续费收入,还会衍生出其他业务收入。因此在这种不关心、不重视的前提下,中间业务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的鸡肋项目。由于偏远县市地区的银行竞争,远远小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竞争,因此很多农村信用社仍旧延续原来的发展模式,不再改革创新方面做出努力,所以中间业务日益成为银行发展的点缀业务。

2.法制建设不到位

①首先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刚刚成立,在各方面职责没有详细分配的情况下,进行中间业务的开展工作显然有些吃力。目前很多农村信用社都存在中间业务的开展、管理等方面的问题。②股东在农村信用社中的比例较小,所以银行股东左右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情况也就不存在。农村信用社的股权属于分散股权,也就是任何人都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入股,股金的大小也没有严格的限制。这使得农村信用社入股、退股很方便,所以也不存在股东大会来控制银行发展的问题,这样的银行发展就会陷入漫无目的的僵化局面。③管理职能不到位。农村信用社没有一套健全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管理体系,他只根据国家的要求设置独立法人,各种法人形成逐级划分体制,高等级法人管理低等级法人。这样的管理模式不能使高层领导的管理办法、改革方案得到有效的传达,各个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的局面。

三、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问题解决方案分析

①加大宣传力度。首先农村信用社高层要在全省检察各个地区中间业务的落实情况,对于那些中间业务发展良好的地区给予口头与物质奖励;对于那些仍旧保持现状地区进行整改,最终达到中间业务全覆盖的效果。②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步伐。农村信用社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间业务培训,通过挑选那些金融、会计、统计领域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中间业务的培训,使他们能在利率改革的大潮下帮助银行获得可观的业务收入。农村信用社可以通过业务讲座、外出考察、同行交流等多种形式对职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及时掌握新政策、法规和业务操作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本岗位工作的需要。③建立中间业务发展的激励机制。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建立人员工作薪酬机制,还要在适当情况下提高工作人员的薪资水平。只有不定时的薪酬激励机制,才能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保证中间业务经济效益增长。④加强制度建设,防范业务风险。根据中间业务的性质,建立统一规范的业务管理制度。根据不同人员的工作能力分配不同的工作范围,以及各工作范围内的权限;同时要对业务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中间业务的资金安全。

四、结语

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有效开展,对农村信用社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型城市与小城市监督差距会逐渐缩小,中间业务对于银行效益的影响也会日益凸显。所以全面的开展中间业务,应是农村信用社今后发展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刘亚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3(07)

[2]姜俊玲.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基于SWOT视角[J].当代经济.2013(06)

我国信用评级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篇12

一、我国信用评级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信用评级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面临国内外的竞争环境, 特别是外资机构的进入, 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是评级市场结构单一, 竞争力不强;评级标准体系欠缺, 公信力不足;评级市场过度开放, 控制力减弱;评级社会意识不强, 有效需求不足;评级技术差距明显, 专业人才匮乏;信用评级立法滞后, 监管尚未成熟等如下问题。

(一) 评级市场结构单一, 竞争力不强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数量过多, 机构规模普遍偏小, 业务范围狭窄。根据中国诚信企业网信用工作委员会的统计, 截止到2009年2月30日, 全国业务活动比较活跃的信用从业机构及相关机构约有518家, 较2006年235家增加了283家。随着数量的快速扩张, 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国内逐渐形成了中诚信、大公国际、联合资信、上海新世纪等几家全国性的权威评级机构, 主要从事债券评级和贷款企业信用评级。从世界范围观察, 至今为止, 无论是评级机构规模还是业务范围, 美国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在全球市场上无人能及。截至2009年7月28日, 穆迪的主权评级业务涉及129个国家和地区;标普的主权评级涉及121个国家和地区;惠誉的主权评级业务涉及107个国家和地区。

(二) 评级标准体系欠缺, 公信力不足

从主权信用评级来看, 穆迪1917年推出主权信用评级制度, 标普1941年开始评级。由于信用评级国际标准体系的缺失, 主权信用评级长期被三大机构垄断。国际信用评级体系从西方发达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出发设计评级标准, 造成信用评级结果意识形态化。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占GDP比例高达46.61%, 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仅为2.8%, 总债务余额占GDP比例为18%, 但三大评级机构给中国主权外债信用评级却是“A1”和“A+”级。

2010年7月11日, 我国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了《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和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 相比三大评级机构结果, 50个国家中存在明显级别差异的国家占到了总数的54%。但是, 我国信用评级业属于发展初期, 没有形成各个方面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评级机构, 缺乏相应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其公信力仍有待于市场的认可。

(三) 评级市场过度开放, 控制力减弱

穆迪于2006年收购中诚信49%的股权并接管经营权, 并约定7年之后持股51%。同年, 美国控制的香港新华财经收购上海远东62%的股权;2008年5月, 惠誉宣布完成联合资信49%的股权收购。美国支持的三大评级机构, 在短短几年内已全面延伸触角到我国国内, 被美资大幅持股的评级机构, 市场份额合计超过2/3。美国评级机构借助被收购公司的分支机构, 正悄然进入中国经济腹地和敏感性行业, 参与越来越多的中国国内重大债务融资评级, 通过主导中国金融市场定价权的方式, 渗控我国金融主权, 实现其国家战略图谋。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 中资评级机构没有一家在美国境内开展信用评级业务。2008年7月, 我国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启动了美国“国家认可统计评级机构”申请工作,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北京时间2010年9月23日在官方网站发布通告, 以“无法履行对大公的监管”, 即不能“跨境监管”为由, 拒绝了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注册为美国“国家认可统计评级机构”的资质申请。这种开放的不对等性, 使得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处于不利地位, 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四) 评级社会意识不强, 有效需求不足

现阶段信用评级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性、社会信誉的价值, 还没有充分地显现出来。我国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一个以银行为主体、各征信公司起辅助作用的社会征信体系, 但该体系无论从制度建设, 还是实际操作上看, 都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削弱了信用评级积极性。

相比发达国家,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国家规定, 企业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股票上市必须经过信用评级机构评级。但由于债券市场整体规模仍然很小, 特别是其中需要进行评级的债券规模偏小, 对信用评级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制约。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和发行主体多元化, 对信用评级的潜在需求不容忽视, 如何将潜在需求转换为有效需求, 是当前和今后信用评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 评级技术差距明显, 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评级行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 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 由于受制于业务品种的匮乏, 且经营历史较短, 而缺乏大量的企业贷款及债券信用记录的样本数据, 我国评级机构采取的评级技术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 在评级目的、评级方法、评级侧重点、评级结果的检验、外部评级的依赖等方面, 都与国际评级机构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同时, 信用评级要求评级人员在知识结构上多元化和专业化, 既要有全局的、宏观经济的观念, 同时又要熟悉企业的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情况, 还要有很强的法律和政策观念等, 我国在这方面是很欠缺的。2008年, 中诚信、大公、联合资信、新世纪等国内评级公司共有分析师583名, 而穆迪公司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雇员3000多人, 其中包括超过1000人的分析师。目前我国专业人员的实际情况与客观要求相距甚远, 有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或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六) 信用评级立法滞后, 监管尚未成熟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多头监管与无人监管并存的状况。我国信用评级业一直处于多头管理状态, 由于没有部门对行业的制度供给绩效承担责任, 出台的规章制度缺乏统一性、系统性, 容易出现“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等现象, 也就造成了实质上的监管缺位。另一方面, 信用评级机构又存在无人管理状态, 国家尚无明确的政策法规规制外国机构进入中国评级市场。迄今为止, 中国没有法规明确评级机构归口哪个政府部门管理, 有关部门仅依据其业务需要选择用谁的评级结果, 是选中资还是外资也无法规和政策依据。

中国政府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未包括国内的信用评级业。面对美国等信用评级机构的凌厉攻势, 政府部门目前尚无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维护我国信用评级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明确信用评级业属性及发展模式、引导规范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综合实力、推进信用评级业的国际化发展等如下对策建议。

(一) 明确信用评级业属性及发展模式

政府应对信用评级产业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 将加快发展中国信用评级业纳入国民经济与金融发展规划, 促进信用评级业与我国社会经济同步发展。政府要在充分认识信用评级业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对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给予足够重视, 进一步明确行业属性定位与发展模式, 以充分发挥信用评级业在防范信用风险、维护良好的信用秩序、降低全社会的信息成本和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当前, 我国信用评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建议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并对信用评级机构保留一定的垄断性。按国家商务部2007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类别, “资信调查与评级服务”属于限制外商投资产业。但该目录政策空间弹性过大, 应进一步制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实施细则, 明确信用评级业的产业属性。在此基础上, 对准入条件、股权比例、业务范围等作出具体规定。

(二) 引导规范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

尽快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统一监管协调体系。虽然, 集中和统一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主体, 是改善监管制度及供给的最优解决方案, 但是在短期内改变多元监管的模式并不现实, 应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实际,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评级机构监管协调体系。我国作为以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的国家, 银行承担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资和企业经营风险, 《征信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明确人民银行为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 是与防范信贷市场风险和提高金融风险定价水平的现实需求相适应的。

目前较为迫切的, 是在《征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信用评级机构管理办法》中明确人民银行在评级业监管上的牵头协调地位, 赋予人民银行与其他主管部门沟通协调、牵头制定评级业监管主干制度的权力, 其他部门可在不违背主干制度的前提下, 根据监管的实际需要制定专项的监管规定, 从而解决监管实践中的权力交叉、规定模糊等问题。在初期阶段, 针对目前的多头监管现象, 可以由各监管部门负责监管本行业的评级机构和业务, 央行协调全局;待时机成熟, 央行实现全国评级机构的统一监管, 之前的各监管部门只负责各自权利范围内业务的监管。评级机构的监管交由央行统一监管, 防止因出现监管重叠和监管空白造成的监管资源的浪费和监管效率的低下。

(三) 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综合实力

信用评级业由于在金融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在世界各国均受到严格控制。各国均大力发展本土民族信用评级机构, 以保护国家利益。随着各国对信用评级的逐渐重视和信用评级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 尤其是美国对信用评级业的做法, 大力扶植本土龙头信用评级机构。对本土的信用评级机构在市场准入、政策倾向、业务引导等各方面予以支持, 明确债权发行至少由一家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参与进行评级, 进一步扩大信用评级需求, 推动各方积极使用外部信用评级结果。政府经过筛选和比较选择2-3家优质的本土评级机构, 将其评级结果作为日常监管的依据, 扩大信用评级的使用范围, 使评级结果真正成为客观揭示风险和风险收益定价的重要因素, 将评级结果与项目招标、政府采购、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各种政策结合起来, 使评级较高的企业享受更多的优惠或者更低的资金成本。

政府对评级结果的使用, 将对评级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提高外部信用评级在商业银行内部的投资参考地位, 扩大外部评级结果在商业银行内部的使用, 可以规定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发放和债券投资时必须将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相结合。对信用评级机构调查摸底, 通过税收抵免、财政贴息等支持政策和措施, 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机构, 积极培育信用评级上市企业, 扩大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力, 使本国评级机构有能力参与国际金融活动, 在国际上争取应有的金融事务话语权。

(四) 推进信用评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国际信用评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 只有坚持国际化发展, 信用评级行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换言之, 只有优秀的民族信誉评级机构不断走出去, 逐步影响、掌控国际信用评级市场, 才能有效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确保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

首先, 我国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立即整顿被美国评级机构控制的信用评级市场, 将信用评级市场掌控在民族信用评级机构手中, 以确保捍卫我国的金融主权和国家的安全。对于美国政券交易委员会欲遏制中国获得国际资本市场话语权, 不准中国本土评级机构进入美国市场问题,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重视, 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利益。

其次, 把信用评级纳入国家对外金融谈判进程, 坚持对等进入的原则, 为争取本土信用评级机构的国内市场成长空间提供重要的谈判筹码, 创造条件支持中国本土信用评级企业获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NRSRO (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 资质认证, 为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参与国际信用评级市场竞争和争夺金融资产定价权进行前瞻性准备。

再次, 鼓励本土评级机构以多种途径参与国际评级业务。通过参与一些国际业务, 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对信用评级的法律和习惯做法, 开阔视野, 积累经验, 为信用评级国际化发展创造条件。

最后, 推进亚洲信用体系建设。围绕亚洲债券市场, 通过与亚洲信用评级协会和日韩等亚洲各国评级机构的合作, 建立亚洲信用评级技术与标准体系, 维护地区金融体系稳定运行, 从而奠定我国在地区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

摘要:我国信用评级产业存在着市场结构单一、标准体系欠缺、市场开放过度、有效需求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监管尚未成熟等问题, 迫切需要明确产业属性、规范评级市场、提高评级机构综合实力、推进信用评级产业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信用评级,产业安全,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可.从欧洲债务危机看中国信用评级机构[J].四川财税金融, 2010, 19.

[2]江涌.当前国际信用评级标准的奇异逻辑[N].经济参考报, 2010-5-8.

[3]陈支农, 朱士友.加快构建我国自主信用评级体系的研究.[J].征信.2010, 4.

[4]郑良芳.信用评级权失控严重威胁国家经济金融安全[J].国家行政学院院报, 2010, 4.

上一篇:课堂平衡下一篇:智能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