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革新

2024-11-25

课程革新(共12篇)

课程革新 篇1

1 研究方法

该文采用了文献调查法、分析法以及实验法进行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直面高校武术课程的弊端

武术归根结底是中国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由于传承的时间久远,内容多样,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因此武术成为了中华民族比较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现象,建国后为了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国家在高校教学大纲中的体育类课程中收入了武术,自此武术从运动发展成文化,进而演变成了课程。

从时间维度讲,武术课程作为高校的体育类课程.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几乎是伴随着新中国高校体育课程共同成长,而从广度上讲,各大高校几乎都把武术课程作为必修或者选修课程。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有80多所大专以上正规高校,其中私立高校有4所,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开设武术课程,影响范围不可谓不广。而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以三路初级长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24式太极拳为主,辅以一些武术基本功。

但是,高校武术课程的发展现状如何?这是很多从业者都有意无意回避的问题,或者说无力面对。

2.2 教学目的不明确

1995年6月28日批准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把武术列为全民健身的重要措施。武术作为民族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且由于它自身的运动特殊性,武术运动本身在拥有其他运动项目所共有的特征外,如:强身健体,修心养性,陶冶情操,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外,还具有防身自卫,乃至符合人人具有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的心理需求,从潜意识里武术运动是成就人们内心侠义精神,甚至是英雄救美、除暴安良等的必备条件,这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最大的不同之处。

而高校本着同样的理念设立的了武术课程,但是由于在顶层设计上的失误,而今的高校武术课教学论文彻头彻尾的鸡肋,武术教学大纲的设计之初没有从项目的特点出发,忽略了武术的独特文化特征,在内容的制定上遵循的是普通的体育课程的宗旨,体现了普通体育课程强身健体的目的,却忘记了武术运动自古就是小众运动而不是大众运动,而当今高校体育课程的项目恰恰是以大众项目为主。高校体育课程主要以足篮排、乒羽网、田径、游泳,健美操,近些年一些新的课程也逐渐普及,如瑜伽、攀岩、拓展等,纵观这些项目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不以课程的框架来衡量这些项目,这些项目完全可以成为娱乐大众的游戏,零基础的大众参与完全不影响这些项目的开展,甚至更能调动大众的积极性,就好比一个第一次踢足球的上场踢球,一点不影响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兴奋感。

那么武术运动却恰恰相反,没有基础的人参与武术运动,不但无从进入,积极性甚至会遭受打击,不经过长期的训练,参与者往往会觉的难度大,最初的新奇感无法转换成可持续的兴奋感。所以武术运动成为课程后如果仅仅是给锻炼身体找一个不同的形式,那么武术课程的目的就完全背离了项目的本质和设立这门课程的意义。

2.3 教学内容选择失误

在北京地区每年选取20所高校的200名大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每所高校随机选取5名男生和5名女生,以3年时间作为调查时间,对武术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

从表1中可以直观的发现,在学期开始,没有接触过武术的学生们对学武术充满了向往好奇,而一学期的武术课之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失去了对武术课的兴趣,究其原因,武术课程的内容是导致学生远离武术课程的“罪魁祸首”。

在20所被调查的大学中,所有的武术课程内容包括,24式太极拳、三路长拳、太极剑、太极扇、散打,其中24式太极拳和三路长拳是最普及的武术课程。

我们仔细研究发现,这些武术课程的内容选择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和课程本身的特点,完全是填鸭式教育积习的惯性使然。

(n=200)

(n=20)

太极拳的动作特点舒缓柔和,无论从身心需要,观赏性、实用性来说,对18~22岁年龄阶段的年轻人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没有吸引力就没有兴趣,高校课程与高中之前的学校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高中之前的课程因为有高考这一终极boss把关,即便再无兴趣也会因为巨大的社会、家庭、学校等压力督促学生学习,效率不但高甚至是走火入魔,而进入高校后,毕业压力小,门门60分与门门100分,在不需要考研的就业等关键性问题上没有关键性作用,所以兴趣成为了高校课程吸引学生关注度的最重要条件,没有兴趣的课程,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而高校却将简化太极拳24式等作为主要的武术课程内容,姑且不论学生对此的兴趣,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20所被调查的高校武术课教师中,100%的教师对教授太极拳没有兴趣,甚至这其中有一半的教师不是武术专业出身,在第一次教授太极拳之前仅仅是学习了几个月的太极拳,换句话说教授太极拳的教师对太极拳的理解与零基础的学生差别不大,因此无论是从理论到实践,教师都不能很好的进行深入的太极拳课程教学,完全是根据教学大纲的需求临时抱佛脚。三路长拳等其他武术课程情况也大体相同,作为一线高校武术教师经常抱怨,学生们上足球、篮球等课程时,教师几乎是可以不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指导和干预,仅仅维护好课堂的基本秩序,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玩的酣畅淋漓,教师们也轻松惬意。

而武术课程,一学期以16周进行计算,除去考试周和公共假期,还有正常的教学周12~14周,一周一节课,每周教几个新动作,下一周再上课时已基本上遗忘,还要重新复习,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达到教学目标,那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导致教师在前一遍遍的示范,学生们心不在焉地一遍遍模仿,教学双方对教学内容完全没有兴趣,只要能够记忆下动作的顺序就算达标,双方都在煎熬,苦等下课,学生为了凑学分,教师为了凑课时,这门武术课程沦为了大学课程的一种礼节性仪式。教师教得无奈,学生学得无趣,从教育资源属于社会财富这一角度审视,这是一种明显的资源浪费。

所以武术课程的现行内容已经完全失去了教育意义,甚至可以说与教育目的南辕北辙,会使武术运动在学生的内心形成错误认识,导致这项民族瑰宝级的运动项目越来越被年轻人疏远,最终导致这个项目从小众进入微众项目,对武术本身的发展都是严重的隐患。

2.4 教学评价手段单一

教学目的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同样也决定着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学评价还决定了教学的方法,现行的武术课程教学评价手段,就是一套规定的套路演练后,教师评分,虽有白纸黑字的教学评价标准,但作为武术这门课程,评价标准本身就是个笼统的概念,例如:精神饱满,动作流畅,力点准确……这些标准无法量化,人为操作太过随意,同样的动作,教师给90分和给60分都能理由充足,那就导致教师在考试评分阶段完全没有必要参照考核标准,随意性导致了这门课程的不严谨性,反映到学生的课堂表现也是随意性大,因为学生也不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与其费劲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武术课程在高校的开展处于很尴尬的地位,可是受制于现阶段的教育大环境,武术课程的改革举步维艰,在高层设计层面很少有即有高深的武术造诣又对教育本质有着深刻认识的大家参与,武术课程始终被作为一种普通的体育课程设置在高校体育课程的大框架下,造成了高校武术课程,目的不明确,内容不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和时代要求,考核评价无据可循,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消磨殆尽,导致武术课程成为了最鸡肋的体育课,教学双方都不知所谓。武术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从教学目的的明确,教学内容的重新选择,教学评价标准的改变都要彻底变革,以武术的项目本质为基础,以传播武术文化为课程目标,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内容进行教学,在考核方式上不拘泥于传统,以竞赛和表演为主要形式,从而让学生们喜欢武术,从武术获得乐趣和健康,愿意谈论武术,传播武术,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3.2 高校武术课程的革新建议

3.2.1 教学目标的明确

武术课程是高校大体育课程下属的分支课程,在高校的武术课程中如前文所述,教学目的与项目本质出现了重大偏差,教学大纲的设置导致教师在设置整个教学模型的时候,只会选择有利于自身的方式来完成任务,那就是照本宣科,将一堂90min的课程填满,根本不必要考虑内容的质量,因为这样从教师的考核标准看,不迟到,不早退,有教案,按时备课,上课也有教有学,从教师的考核标准看,毫无瑕疵,但对于教学本身来说就是无用功。

因此,为了武术课程在高校教学构架中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那就要从明确教学目的开始,到底高校武术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要明确武术不能作为简单体育课程看待,其应该是文化课程。教师必须是对武术的文化、理论有着自身理解的武术专业出身的教师,真正地把武术课程作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来看待,重点在传统而不是体育。锻炼身体,磨砺品质仅仅是武术课程目的中最少的一部分,因为这是所有运动最基本的功能,武术课程的目的最主要的应该是让年青一代的中国学生了解武术,了解武术的精神——尚武精神。尚武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在:永不服输,不畏艰险,众志成城,或者说就叫“亮剑”精神,在这个精神主旨下,让学生掌握一门传统的技击技术。

3.2.2 教学内容的改进

(1)课程设置的关键因素。一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锻炼身体绝不应该是主要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那么几乎所有的体育课项目都可以达到,甚至效果更好,武术课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它的存在合理性也就失去了根基,因此,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改革。

课程内容的制定,一要考虑教学目的,二要考虑学生需要,三要考虑课程的关注度。教学目的是所有课程设置的大前提,在不背离教学目的前提下,学生需求是一门课程内容设置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一门优秀的课程一定是教学目的与学生需求高度契合的课程,体育本身就是这样一门课程,教学目的和学生需求高度统一,就是强健体格,健康心理,磨砺意志品质,培养坚韧不拔的人格,所以体育类课程的内容选择就应该强调课程关注度,课程的关注度就是学生对一门课的兴趣,课程的兴趣主要来源于课程内容本身或者是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很多貌似枯燥的课程在高水平的教师重新规划下,成为了学生追捧的对象,新东方的英语培训课程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原动力,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师本身,将一门课程构建成人人喜闻乐见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互相配合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武术课程,更是应该激发学生内在兴趣,让学生懂武术,喜欢武术,武术的课程才能引起兴趣。

(2)武术课程内容革新。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武术课程的内容选择上,符合前文所述的既有武术精神的传承,又有时代审美的需求,且能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武术课程主要有两类,一是武术实战技能,把武术拳术类和器械类学为所用,动作拆分进行攻防技击,作为主要的上课训练手段,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防卫。

武术项目的技击表现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摒弃复杂多样的动作,增加对抗性,从对抗中理解武术的理义,这是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根本,有竞争有胜负,这是人的本能取向,在竞争的环境下学生们的参与度远远高于枯燥的单一套路演练。

二是套路对练则是在编排的前提下来体现传统武术的技击特点和武术美学,在高校开设对练课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在基本技法的固定外,鼓励学生自己创编,甚至提倡在两分钟内,有剧情、有表演,有简单的道具,有武术的基本动作,有创新编排,学生的创造力是无与伦比的,一旦有效调动,这节武术课程可谓趣味横生,作为教师也是一种享受,学生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了武术的乐趣,这本身就是武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目的,更是武术本身发展的重要群众基础普及,让学生了解武术,喜欢武术,从无数中获得乐趣,进而有人去研究武术,体会武术,发扬武术,这一过程水到渠成,是武术课程应该达到的目的,生硬地用一些莫名其妙的体操式的武术套路填鸭给学生,无异于在抹杀学生对武术的兴趣,继而消灭武术传承的载体。

(3)教学评价的改进。如上文所述,在教学内容的改进后,以武术实战技能和套路对练为主要内容的武术课程,在考核上也要推陈出新,武术实战的考核应该以竞赛形式,每个班基本上维持在40人左右,两两对抗,进行循环赛,以输赢的数量作为评分标准,不但公正,而且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套路对练的考核则主要考量学生的演练效果,包括气氛、剧情、编排、动作流畅度。这样的评价标准虽然仍然是主观的评价为主要手段,但却远远强于个人演练给分的枯燥,可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增加课程乐趣,作为武术课,给分并不是目的,而这个丰富且充满乐趣的对武术认知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关博,杨兆山.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83-87.

[2]谭华,李勤.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J].体育学刊,2003(2):8-11.

[3J钱杰,贾爱萍,霍炎.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2):87-90.

[4]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2):76-78.

[5]樊力平.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探索[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12).

课程革新 篇2

一、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特点

环境科学专业是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与治理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但由于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又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系统综合性

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在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时,必须在科学系统化过程中全面考虑,实行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充分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比如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因此,环境科学是一门系统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二)交叉性

环境科学的研究目标主要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确定当前环境质量恶化的程度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争取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因此,其研究具有广泛的对象和领域,比如从宏观上研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微观上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尤其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在有机体内迁移、转化和蓄积的过程及其运动规律,探索它们对生命的影响及其机理等;其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并形成的许多分支学科,比如环境化学,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毒理学,环境管理学等等。

(三)专业性

虽然环境科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方法理论等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技术科学诸多方面,但由于其研究环境问题很强的针对性,使得环境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等表现出极强的专业性,与其他学科一样随着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等的形成、解决、发展而发展。

二、环境科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环境科学专业学科具有系统综合性、交叉性、专业性的鲜明特点,而且随着社会、环境问题的形成、解决、发展而发展。这样,未来将需要更多知识型、专业型和能力型的环境科学人才和储备。高等院校作为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主渠道,其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与社会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因此,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的培养计划应与环境科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相适应,并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从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来看,就业渠道是多元化的,主要为教育行业、事业单位、环保企业、环境服务业[1,3,8,16]。

从近几年来看,企业和环境服务业所需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明显增加,比如造纸、炼钢、石油化工类企业相关部门的检测工作和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污染控制设备、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开发销售等基础部门。通过对几届毕业生就业的调查,此类相关岗位的招聘87%以上单位都十分注重学生对化学基础课程学习的要求,甚至考核学生在大学期间所作过的化学实验课程和所掌握的化学分析检验等技能。所以,基础化学课程体系在环境科学专业的地位和规范设置应该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

三、基础化学课程体系在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作为理科的基础学科,穿插于众多学科之中,尤其是在环境科学学科领域起到无比重要的核心地位。单从我国有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对于环境科学系的设置来看,有的设在化学学院,有的设在地理学院,有的已经从原来化学系、地质系等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环境科学学院。

这样,各个高校在设置环境科学培养计划时就根据本身的特色使得基础性的化学课程体系设置在环境科学本科教育中分布出现参差不齐,培养计划中出现了不同学时、学分的化学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虽然,有学者[4,8,12-15]曾提出对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与探讨,但是对化学课程体系的系统设置讨论还是较少。笔者在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化学系作访问学者和德国耶拿大学短暂交流时,就看到美国众多高校和德国在环境科学专业培养上与我国有很大的区别,基本本科没有专门的环境科学专业和设立环境科学系,只有培养硕士和博士生阶段的环境科学项目(其结合了环境科学学科的特点,联合了全校众多学院所开设的综合性培养环境科学人才的项目),凡是在此项目注册的学生必须在化学系修完所有的基础化学课程和相关的实验,其化学课程的比例相当高。

比如学生必须修完3个学分的有机化学、3个学分的分析化学(仪器分析)、3个学分的生物化学和其他相关实验技能课程等,而德国则会更严格要求学生修满化学、生物的大部分课程。虽然,他们所培养的是硕士或博士生的环境科学类人才,但是从培养计划的课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化学课程在整个环境科学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位置。

对于基础性的化学课程体系其内容应该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与化学分析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现代仪器分析、现代仪器分析实验、环境化学和环境化学实验等方面。而这些化学课程提供了环境科学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检测方法及相应的仪器设备使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在整个环境科学课程体系中起到理论基础、工程基础、技术基础和专业基础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培养大学生创业与创新技能上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构建环境科学专业中合理、系统、规范的化学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四、构建环境科学专业合理、系统、规范的化学课程体系

我校于设立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和分别获得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学位和区域环境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并相继开始招生。目前,环境科学系共计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6人(含博士生导师),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2人,平均年龄37岁,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达62%,硕士85%,师资结构合理。在第一届环境科学专业化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化学课程设置了专业基础课普通化学(54学时)、普通化学实验(18学时)、专业必修课环境化学(54学时)和环境化学实验课程(36学时)。但是,在后续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实习中,明显反映出基础化学课程开设的不足。

普通化学课程涉及内容太多,过于综合而缺少无机、有机和分析化学等大部分内容,致使学生在学习后续的课程,比如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和环境工程学等课程时,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表现出很多困难。为此,结合教育部对本科教学课时设置的有关规定和我校本科生创新性人才“2+2”培养模式,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了改革,特别是对化学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设置(见表1),使得在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中化学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目前,此课程设置已经实施。根据调查(包括目前在校学生的.调查和毕业生从市场上反馈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需求信息状况)和开设的效果来看,96%的学生一致赞成目前化学课程的设置,98%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学习热情,86%的学生根据自己目前的所学知识和技能愿意跨学科申请陕西师范大学开放式实验基金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而且从历届学生网上评教结果来看,化学课程教学名列前茅,效果非常明显。

张甲耀[8]根据环境科学学科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结果和中外环境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环境科学课程体系设置中,化学课程(包括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催化化学、电化学、结构化学)的设置尤为重要,其比例要达到33.73%才较合理(整个环境科学课程体系设置中比例最大);马俊杰[13]也指出环境科学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等)要占到总学时的30%,其中化学8%才是培养环境科学类人才的必要条件。

这样,对于环境科学专业化学体系课程的设置就必须满足课程的设置和学时分布在8%~34%(平均21%)间较为合理。从对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化学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来看,整个化学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19%(在8%~34%间),平均数21%。所以无论从化学课程改革和实践的效果来看,还是从化学课程在整个环境科学课程体系中所占的百分数来看,都是非常合理和规范的。从表1化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分布来看,在每门课程占相应模块总学时中,11.8%比例的现代仪器分析较高,这是因为考虑到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未来所从事的大多是教育行业、事业单位、环保企业、环境服务业[1,3,8,16],所以专业技能模块中要突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有学者也认为[4],仅靠单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建设和改革,是难以保证专业教学的整体效果的。

但通过在这方面对环境科学课程中化学课程体系设置、改革和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化学体系课程确实对整个环境科学主干课程的教学起到明显的支撑作用,比如对环境科学后续课程环境监测、环境工程、水及大气等污染控制课程、见习实习课程、综合性、开放性、设计性实验、毕业论文设计和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另一个方面看,化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也非常符合我国目前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社会的需求。

五、结论

化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置一方面符合环境科学系统综合性、交叉性和专业性的学科特点,适应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模式;另一方面,非常符合我国对环境科学人才的需求与国家人才的储备。

新课程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英语 教学方式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主张以学生为本,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并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这就对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奠基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与方法基础,必然影响到学生以后在英语学习方面更大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方式进行研究不仅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对于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讲授式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初中英语教学的理念与课程标准均要求注重学生的参与,在参与中激发学生兴趣,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一些教师却并没有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仍然以讲授为主,这使得新课程理念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例如在初中英语新教材的安排中,“dialogue”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许多新的单词、语法与方法都包含在其中。而这一部分的内容大都以学生现实生活为题材,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未吃透教材编写的用意,从单词的讲解到语法的剖析再到语句的朗读与方法的运用,教师从头讲到尾,既不给学生适当的讨论时间,也没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课堂教学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学生反而成为了被动者与旁观者,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极其不相符的,其后果是教学效果不仅不明显,还养成了学生的依赖性,不再主动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导致教学课堂沉闷,教师更加辛苦,学生也提不起兴趣。

(二)应试教育的氛围浓厚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然而在学生平时的考试与中考中,听力要么不考,要么只占一小部分,说的方面更是很少考查。在重读写轻听说的大背景下,相当一部分教师置新课程理念于不顾,仍然以提高学生成绩为首要目标,在教学中加大了对单词、语法与句型的教授力度,对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要么一语带过,要么直接省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事后也不进行检查,这种在新课程理念下走老路的做法势必会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发展不全面,会写能读,但听不懂,说不出,成了哑巴英语,综合素质难以提高。

二、新课程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方式的思考与建议

初中英语教学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精神。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通过教学方式的革新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很重要。面对初中生,只有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形成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氛围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这时,教师就充当了导演的角色,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教师都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成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学习场所。例如在八年级第四单元教学中,由于这一单元的话题最初是从谈论肥皂剧开始的。谈论时下电视剧中热门人物所说的话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的需求后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对电视剧进行改编,并设置悬念,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Young Lives》的基本剧情进行进一步的想象与拓展,编写下一期的剧情,并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内部表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教师的教学也就容易开展了。

(二)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模型、多媒体等辅助工具来配合教学实施。例如英语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出现了许多和食物有关的单词,如香蕉、苹果、草莓、梨子、西红柿、花椰菜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记住这些单词,教师就可以结合具体的实物或图片来辅助教学。如,教学生词banana,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香蕉实物讲解,另一方面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运用:Look at this, please!What’s it in my hand? It’s a banana. Now, please tell me what color is the banana? It’s yellow.这样有助于在单词与实物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把课本内容形象化,方便学生记忆。一旦学生能够识记单词,就可以利用新词来进行相关的练习了。再如在八年级第三单元中,由于涉及到外星人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影像播放外星人登陆地球的视频,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展开想象,并对故事情节进行讨论。通过影像工具,学生们快速入情入景,并且通过对话: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Where were you when the UFO arrived? 等对过去进行时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有利于教师集中力量突破语法难点,并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言交际对话中。

(三)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

小组合作探究是非常适合初中英语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既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可以利用同辈效益使班级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一般而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游戏、讨论、演讲等形式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但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有每一个学生的参与,而且教师必须进行精心设计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例如七年级上册第10单元“的主题是Can you play the guitar?”。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活动。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对每一小组设置具体的问题与任务,然后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合作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提高。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满堂灌的压力,也给学生自己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例如在讲授“What should I do”单元时,教师也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设立几个小任务,让不同的小组之间以竞赛的形式回答问题,最后在全班评一评,看看谁的答案与建议最棒,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这样能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为用而学”的目标,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初中英语教学要注意把握住学生的特点。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想象力丰富,对一切未知的东西都很好奇,理解能力较强,教师只要充分把握这种心理,合理引导,就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单词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孤立的学习单词,而是要充分利用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开展教学。例如,“noodle(面条)”与“bowl(碗)”,“chopsticks(筷子)”与“spoon( 匙)”,“bread(面包)”与“butter(奶油)”,“water(水)”与“fire(火)”等,一方面可以在实物与单词之间建立固定的联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看到这些实物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这些单词,另一方面可以在单词与单词间建立固定的联系,正如上面例举的,面条和碗,水和火等,这样就为学生更牢固的记住单词奠定了基础。

再如讲到分词作形容词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幅男子跪地求婚的漫画。画中女子很不屑地说:“Interested you may be, but you are not interesting.”面对如此场景,学生尽管不知道单词的具体词义,也可通过漫画理解到那两个词的意思。教师在让学生猜测与解说的前提下进一步讲解:interesting 表示的意思是令人感兴趣的、产生兴趣的,而interested 表示的意思是感受到兴趣的。ing分词作为形容词,其中心词一般是感受的来源,ed分词作为形容词,其中心词一般是感受的接受者。以此类推,学生也就很清楚地联想到excited, exciting, inspired, inspiring等词也具有这一性质。这对于训练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也很有益处。

在语法教学中也是如此。例如在讲解英语语法中的比较级与最高级时,可以先通过实物与图片比较(如三棵高矮不一的树),引出这一语法的具体结构和主要功能,让学生首先在感觉层面有一个具体的认识。然后一步步的引申出:

No.1 The tree is tall.

No.2 The tree is taller.

No.3 The tree is tallest.

通过学习这三句话,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英语中的比较级与最高级的实质,并对“Which is taller?”和“Which is tallest?”等句型比较熟悉了。同时,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中,学生会很自然地推广到其他方面,如在年龄上,有old, older, oldest,在胖的程度上,有fat, fatter, fattest,在大的程度上有big, bigger, biggest等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足,但是想象力与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抽象的语法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与生动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不仅对语法形成了认识,而且还能主动地运用。学生学会后的成就感又会反过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此形成良性循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越来越强,这样不仅极大地缓解了教师的压力,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践行了新课程的理念,可谓一举三得。

参考文献:

1.李秀娟 新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性发展.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1,2.

2.杨春英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J]. 文教资料. 2006,2.

3.张丽莉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如何衔接. 现代教学科学. 2010, 3.

4.於奇 外语教学研究 [M]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化岭 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J]. 山东教育. 2006,(Z2).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革新 篇4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目的, 是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静力学、运动学等方面的原理, 为后续的机械专业类课程, 奠定理论基础。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基础必修, 最大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先将工程实际的模型抽象出来, 再进行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如此一来, 抽象的公式推导和计算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会觉得该课程教学非常枯燥, 知识点理解困难, 继而学习兴趣降低。由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深度不够, 在后续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中, 以《机械原理》为例, 对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便无法开展。

大量的教学案例表明, 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 在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参与度、构建系统的课程知识体系以及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 都是行之有效的。

1 教学课程体系的再梳理

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静力学、运动学以及动力学。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而言, 动力学的应用相对较少。故在教学过程中, 拟将这三部分的学习内容进行划分, 即静力学与运动学作为课程主体必修内容, 而运动学部分整合为选修内容。同时, 结合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 将项目制引入至课程中, 及课程总体项目类别为三级, 涉及到的细节知识点, 再辅之以针对性的小项目, 让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训练。以达到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促使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2 剧本式教案的再定义

教授课程的前期工作, 是在现有课程教案的基础上制定完善详尽的剧本式教案。

剧本式教案的本质, 是教师作为导演, 将整个课程的所有任务安排, 细致到每一节小课时。即当课程进展到某个课时时, 具体的对应学习内容, 都应该在前期做好妥善布置。

对于学习者来说, 在整门课程详细到每节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在剧本式教案的引导下, 作为主体来进行, 进行参与与演绎。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学生可以参与, 可以融入课堂, 而不是在课堂中游离, 则这门课程的讲授必是成功的。

3 教学手段的再改进

(1) 项目制为主体, 引导课程板块的学习。工程案例为辅, 详尽到每一部分知识点的学习, 贯穿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去, 从而锻炼学生的工程理念, 工程意识, 以及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系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高数应用软件matlab的引用, 解决学生在静力学部分, 由于分析物体系统的平衡过程中所必需的大量方程的求解懈怠问题。

(3) 运动仿真软件solidworks motion的引入。理论力学教学传统学习过程中, 一般教科书中, 直接给出了机构运动简图, 很多同学没有办法理解其机构运动过程, 因此给出的问题多半比较抽象, 根据Solidworks的插件motion可以将各个常用机构以及例题做出运动仿真模型, 化抽象为具体, 印象深刻, 学生能够实实在在的看到其整个运动过程, 便于分析其工作原理。

(4) 网络课堂结合微课堂, 开拓一条学生自主学习的便捷途径。在学院网络学堂平台下, 提供学习理论力学的相关知识资料, 微课堂视频资料等等。学习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可以进行在线学习。

4 评价体系的再融合

综合评价体系的引入。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应用于理论力学课程教学, 注重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方面能力的培养, 则考核体系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阶段评价反馈体系的引入。由于项目制的引入, 课程各板块均设置有课程小项目, 最终还有课程三级项目, 则在每一板块均设置评价内容, 而且在每一阶段之后要把成绩反馈给学生, 从而督促其在下一阶段对应的对于个人在各方面表现进行调整。

5 案例分析

以本院2013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 分别将其定义为1 班和2 班。在教学试验中, 1 班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法, 2 班则引入CDIO的教育理念进行改革教学, 即教学环节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参与各级项目。最终, 分别在两个班级随机选择10 名学生, 进行匿名问卷调查, 检验学习效果。调查问题包括:

(1) 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如何?

(2) 对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如何?

(3) 完成该课程学习后, 实践动手能力是否提高?

(4) 能否独立完成简单的理论力学案例分析?调查结果, 如表1 所示。

从表1 所示结果来看, 引入CDIO教学模式之后的2 班, 从整体学习质量来看, 要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1 班。由此可见, 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 适用于理论力学的课程教学改革。

6 结论

(1) 以公开课形式展示教学成果。进行了教学改革之后, 理论力学改革课程首先以公开课的形式在全系教师中展开, 各位教师对于这门课程的教改内容, 教改方式, 教改措施各方面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总体对于课程的教改方向比较赞赏。

(2) 教改内容在往届机械专业学生中试讲授。这门课程的教改在往届机械专业年级中进行了试行讲授, 概年级学生大部分都认为新的教学模式, 相比于之前传统的理论教学, 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更能够吸引他们参与到课堂中去。

摘要:针对“理论力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阐述了将CDIO工程教育概念引入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 优化课程体系, 编写剧本式教案, 增设多种教学手段, 改善教学评价体系。实践证明, 基于CDIO模式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CDIO,三级项目,教学手段,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旭.《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机电技术, 2013, (4) .

[2]韩小平, 张劲夫, 和兴锁.在新形势下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2, (1) .

[3]马志强, 刘利民, 刘志强, 田永红, 李雷孝.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web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2010, (1) .

课程革新 篇5

1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在对毛衫行业岗位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确定了毛衫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为“横机工艺师”,从而形成以横机工艺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在学生三年的学习中,横机工艺始终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的始末。而且,基于学生对毛衫专业课程认知掌握的特点以及顺应当下毛衫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将本科和高职院校针织专业开设的传统课程《羊毛衫设计与生产》课程内容进行了大胆、细致的梳理与改革。最终形成横机工艺基础(专业平台课程,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毛衫工艺技术,电脑横机工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设)。毛衫工艺单编制、毛衫组织开发、首样开发是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业后从事“横机工艺师”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而基础课程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针织手摇横机编织工作原理和横机基本操作;能熟练运用手摇横机进行毛衫织物组织编织;能熟练阅读毛衫编织工艺单,并按照工艺单的工艺要求进行达利典型款套衫的编织。这些都是毛衫工艺技术相关工作任务实施中所需的最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后继课程毛衫工艺技术、电脑横机工艺技术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因此,基础课程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在课程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2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引导式教学设置

2.1课程总体目标定位

学完基础课程后,学生能熟练运用手摇横机按照企业操作规范进行各种织物组织的编织,能读懂达利典型套衫编织工艺单并独立进行编织、套口缝合、后整理。

2.2项目内容选取

基础课程以达利企业为代表的毛衫行业专家对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工作领域的任务和技能分析以及学生所面对的“横机工艺师助理”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为依据,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实用性的四大项目“认知横机、横机的基本操作、横机常用织物组织编织、达利典型款套衫的生产工艺”作为教学载体,并且按照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及学习领域的难易程度,从小到大,从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地实施项目设计。

2.3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基础课程与达利针织中心达成共建协议,达利公司的专家团队、技能要求、产品标准、操作标准等都可以作为丰富的课程资源。“认知横机、横机的基本操作、横机常用织物组织编织、达利典型款套衫的生产工艺”这四个大的能力训练项目,从横机机器结构、工作原理认知、横机机器的运用、横机织物小样的编织、达利典型款套衫的编织逐步递进,并贯穿基础课程能力目标。基础课程能力训练项目又由若干个任务支撑,企业真实而典型的工作任务归纳、整合、优化为19项学习性任务引入教学,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下,将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融入到每个任务中。每个任务包括任务描述、任务引入、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反馈、工作总结整个过程。教学中做到“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新型学习模式[1]。每个任务的学习工作过程看似是重复的,但实际上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项目实施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基本工作内容的了解与掌握,养成遵循标准和规则完成日常的和周期性工作任务的职业习惯,初步树立职业认同感,初步建立质量意识。表1是基础课程项目及工作任务的具体展开。

3教学设计多元化

3.1教

工作任务引入阶段,教师在传授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以工作任务分析,演示操作为主。并且在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所中,配合先进的录播视频系统,反复循环播放技能操作,规范作业标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工作任务实施的其他阶段,教师发挥个别辅导、个别示范、监督检查作用,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此外,还将动画flash、样片组织观摩等融入具体工作任务中,从不同角度理解横机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培养学生对样片编织的感官认识及操作兴趣。

3.2学与做

《横机工艺基础》四大项目的完成,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所以在保证以每个学生为单位,人手一台手摇横机的前提下,以分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小组成员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沟通、交流、观摩,但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任务。注重培养学生在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协调沟通能力,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项工作任务都有相对应的小组讨论记录表和任务书,全程记录、跟踪、反馈小组成员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任务书包含对工作任务理论知识点、实践操作成果的内容,大大增强了学习效果的可视化。此外,将达利企业车间的技能比赛穿插在工作任务的实施中,采取竞赛方式,比测横机操作速度,引导学生注重操作方法的效率性、正确性,并调动学生在比较中思考、改进并实践操作方法的主动性。

3.3评

基础课程操作性强,平时的学习过程很重要,配合项目教学,能力训练贯穿始终。所以考核以平时课堂表现、课内外训练为主,具体比例见表2:过程评价方案(认知横机、横机的基本操作、横机常用织物组织编织3个项目的平时作业考核)见表3。

4意义

课程革新 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理念;实践

素质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及素质教育试验却有些滞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符合高校实际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本文将从“素质教育”和“课程体系”的内涵、大学素质教育课程的价值、大学素质教育课程的统整三个方面展开实验性探讨。

一、素质教育和课程体系

1.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99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周远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养成与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的内涵决定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授,还应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高。

2.课程体系

在现代汉语中,“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事物间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不仅包括组成体系的若干事物本身,还包括彼此间的相互联系。基于此,可将课程体系的内涵界定为:以一定的教育价值观为前提,以共同的培养目标为指向,以一定的课程标准为选用原则,以科学的课程结构及其各种关系为核心内容,所构成的一个开放性的课程系统。课程体系强调课程系统的整体性,关注其整体功能的发挥。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组成,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宰作用。与传统的课程观相比,在现代课程体系中,课程与课程之间不再彼此孤立,而是以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面貌呈现。

二、大学素质教育课程的价值

1.培育人文精神,提高文化素养

素质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美可以成为一种手段,使人由素材达到形式,由感觉达到规律,由有限存在达到绝对存在。”学生通过素质教育的培养,不仅能够丰富其科学文化知识,完善其知识结构,而且能够拓宽其文化视野,使其深刻领会到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丰富其精神生活,提高其文化素养。

2.提高审美修养,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高雅的艺术品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奥斯本在《鉴赏的艺术》中,将“鉴赏”称为“敏悟”,即以审美的方式关注一件事物,需要入乎其内、提高意识。至于审美鉴赏,尹少淳将它定义为“运用感知、记忆、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美术知识和其他知识的过程”。通过审美鉴赏,大学生不仅能够感受与体悟到其所特有的审美意蕴,而且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这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造潜能

素质教育有助于创造性智能的开发。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由左右两半球构成,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思维活动,右脑主要负责形象思维。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使人一专多能,必须最大限度地开发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的右脑功能,而且还要使人的左右脑功能得以平衡协调发展。而大学的学科划分、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等,往往存在着使人的左右脑功能相分离、各自为政的隐患。受其影响,很多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多呈“直线型”,缺少创造性。素质教育恰恰能够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使大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造性。

4.塑造健全人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素质教育具有辅德的功能,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的作用。与传统教育观念下苍白无力的道德说教相比,素质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特点,更多地传达了现代德育过程中富有人文关怀意味的教育新理念。形象感人、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艺术佳作往往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高尚道德情感的熏陶。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增强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分辨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素质教育课程的统整

素质类课程的统整既不是素质类课程内部的一种简单拼凑,也不是与其他学科的简单聚合,而是在寻求彼此间有机联系的基础上所建构的一种内在和谐。它的主旨是“发现联系”,而不是人为地“建立联系”,使素质教育类课程变成一个胡乱拼凑的大杂烩。

1.课程目标的统整

素质课程的目标,即素质教育的培养目的。它是素质教育的起点与归宿,对素质类课程教学任务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评价的执行等均起指导作用。素质教育的目标有层次之分,有具体可指,不能笼统地将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与素质类课程的若干细化目标相混淆。就“体现素质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大学素质教育总目标而言,应在层次上与其下限的学科教育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业教学目标等细化目标区分界定清楚,而非模糊化地泛指。另外,与专业系科课程不同,若用专业课程的要求对文理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完全错误的,是背离素质教育性质与目的的异化教育,其结果往往是师生徒劳和事与愿违。

2.课程内容的统整

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综合化就是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多方面联系。高校素质教育由于其授课对象的多元性,单一的专业技能学习会使学生产生狭隘的认识,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素质教育在施教内容上必须走向综合化,在课程设置上走向多元化,尽量覆盖多个学科门类,强调各学科门类之间的相通性,重视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兼容并蓄。

3.课程结构的统整

将素质类选修课逐步纳入教学计划之中,采取必修、限定性选修和任选课相结合的方式,这对于改善大学素质教育结构单一化的状况十分重要。现在大学中的素质类课程大都以公选课为主,只有极少数学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了限定性选修课,而开设必修课的学校则更少,课程安排也较为随意,缺乏层次感。为保障所有学生都享有循序渐进地接受素质教育的权利,各高校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一门素质类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也可以公选课的形式让学生限选;在大学二年级开设若干教育部规定的鉴赏类限定性选修课程,以方便有兴趣的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在大学三、四年级,可根据各校的师资和办学特色,开设类型多样的素质类选修课程,以满足大学生更广泛的需求。

4.课程评价方式的统整

现代教学的课程评价已由以往较为单一的结果性、数值性评价而转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大学素质类课程具有多样化、个性化、创造性的特征,为此,我们需要改变过去以鉴定、甄别为主的单一性评价标准,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为主导,改变过去较为重视的静态教学结果评价,而采用多角度的动态评价方式。重视评价的客观性,启发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避免“标准答案”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使学生能够获得独立的自我价值判断,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不是只着眼于专业特长生培养的精英教育,也不是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的单方面掌握,而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其终极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专业课程的标准进行素质教育课程的讲授,是背离现代大学素质教育性质与目的的异化教育,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素质教育课程进行统整,以此推动和深化大学素质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0,(8).

[2]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以课程标准促进学校教学革新 篇7

1. 学习课程标准, 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

学习课程标准, 首先, 是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课程标准所体现的基本理念。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课程标准的“三个特点”和“五个原则”。“三个特点”就是“强化了中国特色”“突出了时代特征”“体现了国际视野”。“五个原则”就是“坚持德育为先, 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全面发展, 进一步精选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坚持能力为重,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与时俱进, 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内容”。[1]看起来, 这“三个特点”和“五个原则”是很简单的。关键是要理解, 正确理解, 全面理解, 深刻理解。比如, 突出“时代特征”, 不但是要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引入新的信息、新的资料和新的理论成果, 更重要的是要将当代的新思想、新观念, 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理念融入教学之中, 让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之中, 很自然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进学生的“血肉”和“灵魂”。

其次, 要注意比较课程标准修订稿和实验稿之间的“变化”, 悉心体会这“变化”之中所蕴含着的时代要求和新的追求。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是对实验稿的发展, 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过去10年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核心理念和正确方向;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也是对实验稿的完善, 面对新时代社会、科学技术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挑战, 修订稿与时俱进, 在一些方面也有了一些“变化”。过去10年, 我们反复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 运用课程标准进行了近10年的教学, 对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等核心理念已经有了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并且较好地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现在, 我们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特别要注意将实验稿和修订稿进行比较, 领悟其“变化”之中所蕴含的新精神, 并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去。

再次, 要将各学科的教科书和课程标准结合起来, 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各门学科教科书的具体体现, 并结合学科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来讨论学科教学的新策略和新思路。比如, 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标准“能力为重”的具体体现, 也是课程改革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与挑战作出的回应。但是在各门学科中, 如何落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需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来探索。

2. 改进教学,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 是实现学生发展的主渠道。”[2]改进教学, 首先要改进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 应真正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即“把课堂还给学生”, 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教,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去教。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 课堂教学改革特别要重视改进“教”的方式, 并由此促使学生改进“学”的方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讲授式、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等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过去10年中所形成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也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每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 也有其自身的不足,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网络的发展, 我们要结合实际摸索和总结新的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模式。

“立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读懂学科、读懂教师、读懂学生、读懂中国的教学改革实践, 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自由、全面充分发展, 促进智慧型教师发展、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以及学校的现代化发展。”[3]加强高效课堂建设,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是当下课堂教学的基本主题, 也是教学改革的根本。作为学校, 尤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组织教师研究教学, 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减负提质, 不但要研究怎么“教”或者怎样“教”学生“学”的问题, 还要认真研究“教”什么的问题。有一句流行的教学格言:“要想教得好, 就要教得少。”但是, 教得少, 到底少到什么程度;既然要“少”, 这“少”的内容应该是些什么, 这些都很值得研究, 而研究的依据则是课程标准。也就是说, 这教学内容的多少, 及其具体内容和要求的程度都要根据课程标准来确定。

3. 改进评价, 深入推进学科教学改革

要真正将教学改革推向深入, 就必须改进教学评价。换言之, 教学评价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改进教学评价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

首先, 教师应树立这样的观念, 即教学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过去教学评价非常注重“评判”和甄别, 常常就根据考试来给学生下“结论”, 来评价学生学得“好”或者“不好”, 这是不科学的。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之中的形成性评价, 我们特别重视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就要特别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 注重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

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 我们尤其要注重的是过程评价。注重过程评价, 这是基本原则, 但是怎样落实呢?具体怎样做才简便而且有效呢?值得探索。比如, 分段评价和分项评价相结合就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所谓“分段评价”就是根据学年段的教学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评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据学段的不同采取合适的评价方式。所谓“分项评价”就是要将学科教学的评价适度细化。比如语文学科可以从背诵、课堂表现、平时测验、作业、课外阅读等小项目来分别评价, 然后再综合起来。再如物理学科可以从实验、作业、课堂表现、课后探究、阶段检测等小项目来分别评价。

有学者提出, 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主要包括三点, 一是要“及时”, 二是要“正反面结合”, 三是要“多元化”。[4]要真正以课堂教学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还需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去进行广泛的探索。总的说来, 过去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注重闭卷笔试, 太注重“分数”, 把我们的教学“逼”进了“题海战术”。其实, 除“分数”之外, 课堂教学评价完全可以采取等级评价的方式, 还可以采用“评语”的方式。而且这后面的两种评价方式更能够“表现”学生的学习情况, 也更受学生及家长的看重, 有利于促进教学的改革。如果实行这样的评价方式, 我们给学生的“学习成绩通知书”和学生的学习档案就应该包括考试分数、考核等级和学习鉴定三项内容,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改革, 而且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实验。此外, 对于不同的学科, 也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比如音乐、美术等课程可以采用活动化或者“表演”性的评价方式, 活动性课程可以采取观察和活动的方式来考查和评价。

总之, 作为一所学校, 如何运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来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革新, 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系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我们必须重视, 而且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去探索, 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并逐渐形成新的教学经验和新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坚持与时俱进巩固发展课程改革成果——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与审议工作的说明[J].基础教育课程, 2012 (Z1) .

[2][3]裴娣娜.教育创新与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论纲[J].课程·教材·教法, 2012 (2) .

探索IT职业课程改革新方向 篇8

中国的IT产业在本世纪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随着IT产业国际化合作成为潮流和国际化竞争的加剧,中国的IT业普遍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应付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除了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经验等方面的不足之外,传统计算机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平衡也限制了IT业的发展。传统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的主要是理论研究型人才,它与IT业所需要的工程实践型人才之间有较大的差距。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把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软件人才。教育部的统计资料表明,“十五”期间,我国需要各类软件开发人员总数将超过300万人,而在校学习IT相关专业的学生只有十几万人。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造成软件人才的极度匮乏,尤其是缺少高级的系统分析设计人才、项目管理人才和系统测试、质量保证人才。因此,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高素质的软件分析、设计、测试与项目管理人员,必将受到国内外IT企业的欢迎。

2 高职高专院校IT课程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与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技能人才的短缺问题也已经越来越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在对中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要进行了深入的专题调研后,为缓解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状,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共同启动了“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人才培养是一切事业快速而健康发展的基础,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去年还专门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然而教育部的调研结果显示,国内目前需要造就和培训数十万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中,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人左右。

3 课程改革,路在何方

来自全国各地高职高专院校的老师们在会上就各学校IT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大家一致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在于解决学生就业,这一目的明确后,就意味着学生在学校要学技术、学能力,而不是高深的理论。

目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往往整体入学成绩低,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高职高专院校的软件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较多,有高职高专教学经验的教师不多,有软件项目开发经验的教师不多,对新软件技术的掌握不够,学校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

要想改变这些现状,就必须打破现有的学科建设,寻求多方合作,进行课程改革的突破。课程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实训中心的条件与实训内容的设计、课程设置的新颖与教材的选择、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与教师传统的教学习惯的矛盾、自主开发教材体系的难度应如何确定。

著名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教授认为,面对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许多问题需要思考,需要探索,需要创新。当务之急是要改变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吸取外国先进技术。我们的教育应当为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铺平道路。决不能用单一的模式去应对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应以应用为目的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围绕应用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不是金字塔似的先学理论知识然后应用。通过应用去学习和掌握有关概念。以应用需要取舍内容,坚决舍弃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到的内容。

国内知名的IT职业教育———北大青鸟APTECH董事长杨明在谈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时说,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不同就在于二者的培养目标不同,学历教育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社会需要的顶尖级人才;职业教育则培养企业大量需要的动手能力强的基础技能型人才。比较中国和印度的教育,印度的IT教育每年能够培养多达24万的各类IT技术人才,每年为印度IT业提供200万人次的培训。这种优势对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可想而知。

4 课程改革新方向

4.1 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IT职业输送合格的软件工程师

在强化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法律意识的培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参加项目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4.2 采用理论课程与上机课程穿插的教学模式

由于计算机程序课程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的编程能力,而理论学习又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我们在理论教学上采取“精讲”的办法,重点讲述每个理论学时所安排内容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其它内容一代而过,留给学生自己思考。通过大量典型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引导,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扩展知识。学生对程序设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后,能够抓住重点构建起程序设计框架。同时,对学生强调“多练”,针对每次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给出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上机练习,鼓励学生尝试以不同的编程方法解决课堂上给出的例题,将上机练习穿插在理论课程之中,与之紧密联系,并将学生平时完成上机练习情况纳入平时成绩,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3 加强和本地著名IT企业的合作,创办实习基地

以为本地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与本地著名IT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联合办学,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聘请企业高层次技术人员授课,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安排学生参与实际的软件开发工作。

4.4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保证专业教学质量

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提高教师师资教学质量。

总之,IT职业课程改革的步维艰,要从根本上突破其僵持的困境,走向教师教育有序发展的轨道,要多需要的是一种教育哲学理性的思考,通过弥补其薄弱的哲学根基,重新定位IT教育类课程的性质与内涵,寻找IT教育实践的根本价值的归属,探寻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清晰的改革路径,以实现高职高专院校培养未来高素质科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宗智.连接经验与理论: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J].开放时代,2007(4):3.

[2]中华人民共和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合会编著.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引导(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赵芳枝.以大学考试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5]季诚钧.试论高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调整[J].课程教材教法,2001(10):69.

[6]朱元春.对教师教育中教育实践的重新审视[J].教师教育研究,2007(5):36.

[7]吴俊升.教育哲学大纲[M].上海:上海商务出版社,1935.

课程革新 篇9

(一) “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研究现实财务问题的应用学科, 内容丰富复杂, 它围绕资金管理的主线, 展开讲述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分配等内容, 区别于会计学记账、核算等特点, 财务管理更侧重将分析技术引入相关财务决策的方法中。

(二) “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专业地位

财务管理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财务管理是财务会计及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结构中的重要部分, 是会计学系及经济管理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属于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涉及会计基础、管理学、数学等相关知识, 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目前大多数三本院校一般都将该课程开设在大二的第二学期。学好这门课程, 不仅可奠定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 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还可大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管理资金乃至管理一个企业或公司的能力。

(三) “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 财务管理的基础章节, 即财务管理总论、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第二部分, 财务管理的核心决策章节, 即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管理及利润分配管理;第三部分, 财务分析、财务预算及财务控制部分。

二、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教学内容理论偏离实践、课程衔接脱节

总体而言, 三本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的课时数相比以前都有较大的压缩, 特别是非会计专业的课时数压缩到只有48学时, 有的甚至更少;会计本科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课时也由80学时缩减到64学时, 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 每学期因国家法定假日、学校各类大型活动所冲掉一些课时, 使得实际授课的课时数更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讲教师授课的进度安排, 不够充足的课时学习也使得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不佳。

教学课时被压缩后, 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讲解的内容只能以“决策”为重心展开, 无法反映公司财务管理基本流程 (包括财务战略与目标、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评价与激励、财务预警) 的全貌, 而仅以“决策”为重心的财务管理教学还不能涵盖整个企业财务管理流程, 导致理论教学的内容偏离实践应用。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任务应该达到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把财务理论知识应用到指导具体的企业财务活动的实践中, 从前面的分析看, 目前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离这一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在课程内容体系短时间难以改变的情况下, 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 应该是必要且可行的途径。

在课程衔接方面, 财务管理学中实务决策的计算大量运用了概率统计和线性规划中的理论和方法, 学生一般要在学了微积分、概率统计、经济法、基础会计等课程之后, 再来学习财务管理学, 但是目前很多三本院校并未开设经济数学课, 有些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甚至设在了财务管理课程之后, 这使得财务管理学的教学遇到许多困难。另外,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中经常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同一部分内容在其他课程中也会涉及, 造成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叠。学生普遍反映, 通常不同课程是由不同教师授课, 这就造成有些内容重复讲授, 而有些知识点主讲教师彼此都以为相关课程的教师会讲而导致部分知识点漏讲。

(二) 教学方式单一, 案例教学法并未得到有效实施

据了解, 三本院校财务管理教学均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针对财务管理课程信息量大、概念和公式多的特点, 主讲教师均采用的是“PPT知识点传统讲授法”, 即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将各章节的知识点制作成PPT形式,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在课堂上集中演示、灌输给学生, 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板书的时间, 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虽然改进了教学手段, 但是知识信息的传递方式无法避免传统教学方式“单向性”的弊端, 教师的角色只是将书本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 单向性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师生之间缺乏双向交流, 课堂气氛沉闷, 此外, 放映幻灯片时教室的光线昏暗, 导致部分本来基础就不好的学生在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下昏昏欲睡, 学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案例教学对我国高校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传授, 而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对知识的运用, 对实际问题分析、理解、判断。案例教学法经过发展, 已被大多数管理课程广泛采用, 但目前三本院校中由于课时数压缩, 在理论教学都很难得到保证的情况下, 更加难以兼顾案例教学法课时数的需要。

(三) 成绩考核偏应试化, 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分析创新能力未得到提升

三本院校中, 财务管理课程最终的总评成绩是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 (出勤和作业分) 综合。期末考试采用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 以知识点的应试考试形式为主。由于该课程考试计算量较大, 计算公式较多, 概念也较多, 考试过程中学生夹带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 经济管理类的学生该课程挂科率较高。此外, 从学生评教反映来看, 普遍反映该课程由于概念多、计算多, 导致学习的难度大, 学习的兴趣不高。而过于应试化的考核形式忽略了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及解决企业实际财务问题能力。

三、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相关措施

(一)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地位安排教学内容

三本高校是大众教育的产物, 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中学教育的延续, 人才培养目标应区别于“一本”、“二本”高校“研究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三本院校旨在培养一般专业人才, 而不是精英人才。根据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的要求, 三本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即90%的初中级财务管理人才, 主要是服务于运用企业财务管理实务操作的各行各业, 而不是主要服务于更高级别的教学科研行业。同时, 财务管理课程学习应提升至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专业课程地位。

结合以上分析的三本院校应实现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地位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课程应首先协调相关课程的衔接、重复问题, 其次, 三本高校要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首先必须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做细:不同的专业应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重难点教学, 达到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化和实效化。

1. 协调相关课程的衔接、重复问题。

由于课程体系的缘故,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统计学等课程内容存在不同程度重复、交叉问题, 其中与管理会计交叉重复内容最多。重复学习浪费了很多课时, 因此, 结合三本高校教学目标, 财务管理应以资金的规划与控制为主线来设置内容, 作为重点讲解内容, 避免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上有太多的重叠, 另外, 这些课程最好由一个教师讲授, 这样便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2. 分专业进行重点教学。

例如会计学专业的学生, 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概念和财务分析能力之外, 更多的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为其将来参加中级会计师的考试打好基础, 所以在知识点的讲授上要更深、更细, 要增加各章习题课的课时数, 课外加大学生的作业量, 习题课讲解可以借用会计师考试试题作例题解析, 重点习题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其解答过程, 教师作为范例讲解, 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 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用财务分析、决策的方法对企业进行营运管理的能力。可以采用分班级学习小组进行案例教学, 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案例教学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 学习如何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二) 贯彻先进教学理念, 革新教学方法和方式

“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这既是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其归属点。革新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方式最终目的应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理财思维后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然, 为实现这一目标, 应急迫解决三本院校中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 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 如果教师若只是简单地放映幻灯片, 单向的灌输知识, 没有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书、形体语言进行生动的讲解, 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散漫, 实际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同时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书、形体语言等, 将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来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财务管理课程中“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计算”这一节中关于“年金计算公式”推导的讲解, 若直接将公式和结论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学生不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只会死记硬背结论, 机械地套用公式, 在这种情况下, 主讲教师应先以黑板板书的形式将不同年金现值和终值计算的推导过程、变形过程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演示出来, 让学生有个理解、吸收的过程之后, 再将讲解的内容的总难点归纳成结论用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促进学生强化理解记忆和整理笔记。

2.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 应结合现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具体应用, 来提高三本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具体介绍如下:

在学习财务管理目标, 不同企业的组织形式的区别时, 可采用“情景教学法”, 先成立班级学习小组, 不同小组分别扮演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财务处、生产部门等组织机构, 承担不同部门的角色, 按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进行仿真业务处理和决策, 体会制定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对公司和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在讲解证券投资及长期投资决策相关内容时, 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网络, 应用所学的证券投资理论知识进行模拟实时炒股, 最后根据各人炒股业绩考核成绩。在这种模拟的情景中, 有针对性的介绍和应用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也易于深刻理解所学内容。

在讲解货币时间价值时可采用“启发提问式教学法”, 比如提问“现在的1块钱和一年后的1块钱, 哪个价值大?为什么?”在讲解收益管理时可提出“企业每年的经营目标是怎样制定的”、“要预测当年利润情况可通过几种方法实现”等问题, 启发提问能使“问题锁链, 一环扣一环”, 设置教学台阶, 使枯燥的公式深入浅出, 由表及里, 充满趣味,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促使学生联想旧知识、发现新知识, 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财务管理源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 但其理论及方法又高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设计要尽可能源于日常生活, 形象直观, 力求深入浅出。比如讲到财务风险、资金时间价值时可通过投资于基金、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案例教学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案例紧密联系生活,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讲到财务杠杆正负效应时可举“借鸡生蛋”之例, 讲到现金流入量中的现金节约额时, 可举“某人买同样商品时比别人少花钱”之例等, 这样通过举生活实例可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认识到财务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从而增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在财务分析一章中, 可列出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让学生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结合企业当时的经营业务分析导致该种财务状况的原因;对于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提出改善意见。或者要求小组人员分工利用网络或其他媒体资源选定一个研究对象, 搜寻并汇总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所有资料, 大家在一起协商提炼、整理成该对象的财务分析报告, 最终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同时制作必要的课件。让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针对所选的研究对象在课堂上阐述其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进行学生的实践教学。最后, 在小组间相互点评的基础上, 教师对学生的财务分析思路、选用的方法恰当与否、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及存在的不足, 有针对性的作出评价。

(三) 改革成绩形成机制,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为体现三本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现行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可加大案例分析的权重, 实现综合型素质人才培养的目的, 考核成绩可由平时成绩、案例教学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

结合三本高校该课程学生的学习现状, 财务管理课程期末考试可试行采取半开卷形式:半开卷考试采用“一页开卷”的考核形式, 即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携带一张由学校统一加盖公章的预备专用纸, 在这张纸上可以书写课程相关的学习与复习内容, 考试时仅供学生自己参考。这种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限制学生夹带抄袭, 严肃考风, 降低应试考试难度, 案例分析部分分值权重的加大可促使学生高度重视每次的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报告,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以达到本科教学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总之, 提高三本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效果是一项系统工程, 也是无止境的探索实践过程。财务管理教学应首先协调好课程的衔接、重复问题, 分专业进行教学重难点定位, 其次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革新教学方法与方式, 尤其是采用案例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改革成绩形成机制, 加重案例分析的权重, 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素质性人才。J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 人才培养的需要, 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使教育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民办高校要在众多名牌大学、一本、二本公办大学的竞争中长久生存下去, 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应用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本文从“三本”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分析入手, 对“三本”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提出一些相关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三本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建华.依据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探讨[J].财务与金融, 2010, (1) :58-61.

[2].杜俊娟, 张克宏.民办高校财务管理课教学革新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教学园地, 2008, (5) .

[3].张海林.试论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8) .

课程革新 篇10

一、《英美概况》的课程特点

《英美概况》不是单一学科, 它涉及到英美两国的政治、经济、地理和历史等各个领域。涉及面广、知识性强是这门课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有许多知识性的东西需要记忆。但是, 又因为是概况, 对涉及到的各个领域的探究都不太深。因而, 教材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历史事件、历史文献以及组织机构等许多应该作为知识记忆的名称都不会有详细的说明, 也没有重复出现的机会。这势必给记忆带来困难。

《英美概况》的学习者应充分认识这门课的知识性特点。决定了学习者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 有计划地一章一章地安排学习, 必须一节一节地学,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研究。对于所碰到的重要的人名、地名、历史事件等专有名词 (中、英文) 和历史中某些年代都要记忆, 而且还要经常复习, 反复记忆。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在《英美概况》教学中,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必须由教师指导来完成, 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但是, 这种教学模式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学”, 学生缺乏引导, 容易偏离教学目标。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改变, 简要分析一下应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一) 正确处理全面学习与重点记忆的关系

在任何领域中, 对任何问题的研究, 都有一个从宏观到微观, 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过程, 这符合认识论的普遍规律。《英美概况》的特点是知识性强, 覆盖面宽, 学习者必须全面、系统地认真学习教材, 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提炼出应该重点掌握的知识要点, 进行强化。一般来说, 愈是接近宏观问题的知识要点愈是最基本的, 愈是应当首先掌握的。因此,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 对不同层次的知识要点的掌握要有所侧重。应该在掌握了基本要点的基础上, 把学习继续引向深入, 继续研究并争取掌握愈是接近于微观问题的知识要点。对《英美概况》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学习与研究, 都应该经由从全面到具体和从具体到全面, 即从宏观到微观, 再由微观到宏观的“深化”与“升化”的往返过程, 都应遵循这样的认识规律, 一部分一部分地研究, 真正做到全面学习与重点掌握相结合。

(二) 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众所周知,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交际能力, 既要有语言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有社会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没有语言, 文化无以负载;没有文化, 语言就只剩下一个空的外壳。因此, 要学好英语, 提高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就必须抓住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两个方面。否则, 知识面狭窄, 即使英语语言知识再丰富, 也免不了听懂了语言而不懂其真实的意思。也就是说, 只学语言, 而不注意研究这种语言为本族语的人的社会状况、风俗习惯和整个民族的发展历史, 语言是学不到家的要把语言学习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

(三) 引导学生善于联想、前后联系, 进行对比

联想有助于知识的掌握。比如说, 要记忆英国历史上的百年战争 (1337—1453) 和玫瑰战争 (1455—1485) 就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和联想去记忆。通过对比分析, 可以做出如下两点联想: (1) 百年战争, 顾名思义, 是一场持续100多年的战争 (确切地说, 是116年) ; (2) 百年战争结束两年后又爆发了持续30年之久的玫瑰战争。有了这样的分析与联想, 我们只需要记住百年战争爆发的年代 (1337年) 便可以推导出与之有关的其他年代。这种通过对比分析产生联想的方法是一种灵活掌握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年代的记忆, 也适用于其他任何可以通过对比分析而产生联想的各个方面。如英美国家的两大政党、政府体制、国会或议会的两院制等各方面情况, 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加以对比。通过这种方法学到的知识印象更深刻。

(四) 启发学生思维, 进行知识建构

《英美概况》主要是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 是学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学习语言是如此, 学习英美文学史也是如此。这是因为,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受语言的限制, 对语言有更高的要求。同时, 文学是属于民族的, 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不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状、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 就无法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

教师应领导学生丰富所学内容, 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现仅举文学作品题目翻译的一个例子, 来说明这一问题。Uncle Tom's Cabin中文译名是由翻译家林纾改为《黑奴吁天录》的。杨岂深教授对此评论说:“……这一改使美国黑人所受的沉重压迫及呼天抢地之情跃然纸上, 比起后来直译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相比不可以道里计。”试问, 假如不了解美国南北战争前夕斯托夫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写这本小说的, 又怎么能理解这一书的中文译名的奥妙呢?再者, 文学史说到家还是“史”, 是整个社会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受一定历史时期的影响和制约。离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历史, 就无法分析作品和评价作家, 也就无从研究什么文学史。因此, 为了进一步学好英美文学和翻译课, 学习者首先应该选修并且自觉学好《英美概况》这门课。

三、《英美概况》的课程教学

(一)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美概况》课程教学

在《英美概况》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结合教学实际,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中心”构建一套人机结合型教学模式。教师充分利用、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组织、指导教学, 学生也可一并进行学习和交流。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 (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媒体,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师和学生需共同转变观念, 使学生从依靠教师的“教”转变到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依靠自己主动“学”。“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强调了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决定的。对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人机结合型教学模式

人机结合型教学模式, 即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与教师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便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个紧随信息时代发展的教学设计。《英美概况》课程内容的独特性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不可比拟的教学优势, 为实现人机结合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设计开发了“英美概况”内容课件。用文本、图片、音像等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将英美两国及其他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体、文化等内容呈现出来,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借助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对学生的多种感官产生综合刺激,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洞察能力。

四、结束语

在《英美概况》课程教学中, 教师应该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利用网络资源和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又不让学生在现代教学中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真正地让学生做到踏踏实实、不厌其烦地认真学好这门课。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上) [J].电化教育研究, 1997.

[2]宋梅梅.英语教学与学生课堂参与[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3]刘安洪.关于“英语国家概况”课教学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4.

课程革新 篇11

景观设计是一门庞大、复杂的综合学科,融合艺术学、建筑学、科学技术、历史学、心理学、地域学、风俗学、地理学、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要求设计者具备与此相关诸学科的广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目前国内各高校由于教学定位、师资建设、课程设置等的不合理,导致学校专业教育与市场设计实践严重脱节,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胜任设计工作。努力探索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景观设计教学之路,培养适用型“艺工结合”复合创新设计人才,这项任务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1.寻求多样化教学模式

解决如何突破传统景观设计课程单纯强调理论或实践,在统一观察方法和评判标准下建构景观设计的束缚,使学生在景观设计时主观思维上更具有自由意识。使景观课程训练的目的与方法更具有针对性与实验性,拒绝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

2.达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联动

教学内容之间,各种方法之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通过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促进内容、方法及手段有机融合,达到课题训练的连贯性,整体性。通过层阶式由浅入深的课题,有机地将艺术设计和工程技术的知识系统地传递给学生,并在课题的推进过程中消化和吸收。

3.推进项目化课题实践教学

丰富景观设计实践活动,从搜集资料,实地考察到项目模拟,学生通过操作实际项目掌握设计程序与设计构思的过程,培养学生针对地域特色而做景观设计的方案能力,并且引入企业资深专业人员和学校专职教师的多种形式的合作组合。

开放互动的多重教学方法

1. “街头实验室”法

街头实验室(Street Lab)是美国高校开创的一种教学方法,把整个城市作为课堂,游走、参观城市中各个不同的地方,接触各类不同的人物,体验各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在娱乐中学习多样的科学艺术知识,激发自身的创意思维。景观设计是一门手脑并用的实践性课程,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城市人工和自然环境是鲜活的教科书。鼓励学生带着卷尺、相机、笔记本游走城市街头,随时随地测绘,拍照和画速写。选取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进行参观,让学生体验场景,感受空间,认识景观元素,培养学生用专业的眼光感受和体会景观设计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法

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入大量的优秀设计案例,供学生学习和赏析。把理论知识逐点分解,每个知识点对应相应的案例配以图片解说,使学生对景观设计过程和设计要点有更加形象直观的认识,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点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选择的案例要有代表性,或是有在某些方面上有足够的闪光点可以点燃学生的灵感。如劳伦斯。哈普林的代表作品波特兰系列广场,解读其设计理念,“追求自然——不只是简单的模仿与移植”,通过一系列的设计草图和设计分析图,了解其设计过程,再逐步分解,从某一具体照片场景出发,把景观要素从图片中抽取出来,通过什么方式组合,学习借鉴设计师的意图和手法。

3.教学相长法

这是基于之前的“街头实验室”和案例教学,安排学生讨论探究和演说展示环节。让学生针对某一主题如考察的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留园等,提点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园林进行系统整体的分析,或是整合多个园林从景观设计手法或某一景观元素具体深入地分析,展示考察的照片、速写、意向等,通过古今和中外类比等方法,提出对现当代景观设计的启示等。学生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沟通交流,团队协作制作汇报PPT,面对所有师生轮流进行课题成果的演说展示。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导讲授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培养学生胜任景观设计行业今后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的和甲方方案交流汇报的能力。

4.“行走感知“法

“行走感知”的景观设计过程方法具体运用于场地设计实践的前期调研阶段,设计者同时又是使用场地的主体,行走感知场地现状,分析评估进行空间转译。这种方法是源于英国功能学派的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创立的田野工作法(Fieldwork)。设计师与场地紧密联系在一起,记录下行走的路径,可以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中的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为场地行走的空间转译,行走或停留时的视线、真情实感和场地氛围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分析场地功能使用属性,构思以人为主体的场地景观设计。

5.项目模拟法

按本行业设计院的真实工作模式,引导学生模拟设计竞标项目过程,教师扮演甲方,学生分组扮演设计方,建立项目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和负责工程项目的责任意识。模拟项目设计使学生熟悉从现场调研、甲方交流、方案设计、扩初及施工图设计、项目评审、现场监督及验收等整个项目流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介绍景观设计行业现状,市场需求、专业发展等,使学生对景观设计工作内容有清楚的认识。学生小组在全班范围把自己的方案汇报展示给大家,师生共同品评方案,评出中标方案展览。

教学实施方案的具体应用

1.景观理论讲解

加强系统的理论教学是深入进行课题设计的重要基础。教师在讲解理论过程中多运用转换节奏的小技巧,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对景观产生浓厚的兴趣,教授景观设计理论内容由浅入深,力求内容的浅显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课程内容中,结合地域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增加当地历史文化、景观发展以及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比如布置作业《家乡印象》,让学生感知自己所熟悉的自身文化背景下的景观, 思考地域与文化背景对景观的意义。学生从个人感知的角度认识家乡景观的特点和发展,开始尝试分析小地块的景观。

2. 景观元素积累

选取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场所,展开对城市各层次景观环境的认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考察调研,训练学生在现场调查认知的基础上,熟悉山、石、水体、构筑物、植物等多种景观元素的类型及配置。掌握所在城市景观环境的空间尺度、要素与构件的构成及尺寸、材料的运用、场地的特征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同时也培养学生对城市环境中场所文化意义、历史背景、形成过程的掌握,要求学生对城市环境进行评价。

3.优秀景观临摹

选择有代表性的景观设计作品和优秀设计案例,通过一系列的设计草图和设计分析图,了解优秀景观作品设计程序和设计构思的过程。通过手绘临摹快题设计,提高学生的手绘技巧,锻炼学生手脑并用的操作技能,加深对优秀作品的理解。在绘制中理解景观元素,空间界定方法,摸索创新三视图、效果图等表达设计构思图纸的表现技巧。引导学生从功能、结构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理性地深入分析设计,学习优秀作品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手法,培育自己的设计风格。

4.项目自主设计

前三个阶段是一个学习输入的过程,而这一阶段是一个应用和输出的过程,由临摹到自主设计是一个质的飞跃。学生选址真实场地作为设计任务,进行实地调研,包括人群使用需求问卷调查,现场地形、建筑、景观、植物等的测绘,测量尺寸,绘制基地平面图。强调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注重创新,教师和学生通过反复交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包括理念提炼,方案构思,图纸表现,模型制作等。通过设计实践,让学生了解设计程序与设计构思的过程,熟悉地域性的材料的使用,培养学生针对地域特色而做景观设计的方案能力。

5. 实时跟进动态

景观设计是一个具备高新尖理念和技术的前沿专业,在每次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享几分钟景观行业的新闻及景观设计的最新发展动态,通过这条途径使学生掌握景观设计的最新作品和新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慢慢地把这种关注变成一种习惯。开课之初,教师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和业界优秀网站,通过交流读后感,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积累,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结语

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理论思维的能力和批判学习的能力。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下,使得学生不仅加深理论基础和专题设计基础,也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和整体性,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跨越式提高,缩短学生在校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的周期。加强学生理论修养,加深学科认识,拓展学科视界,将他们培养成具有广泛知识面的景观设计师,能够解决景观设计中的多种要求之间的潜在矛盾,并通过设计来满足公共化和个性化的双重需要。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课程革新 篇12

一当前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不合理的教材内容安排

尽管中职电子技术课程的专业课投入方面耗费了较大的精力, 实则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划分不清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囫囵吞枣, 长此以往自然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除此之外, 中职电子技术在教材内容安排方面也忽视了基础课程和后续专业课之间的有效衔接, 教材内容安排难以与学生今后的就业趋向相对应。课程设计缺乏实践性, 单一的课程安排也仅仅局限于陈旧的理论教学方面, 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 落后的教学方法

传统中职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方法选择方面局限于黑板与粉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一灌输式教学不仅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高, 而且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方面也表现出诸多不利。此外, 课堂教学过程缺少新意, 学生并没有自我独立思考的时间, 忽视了学生自我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3. 评价体系欠缺灵活性

长期以来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考试内容安排方面仅局限于电子线路分析和相关的名词术语概念考查, 通过闭卷笔试的方法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更好地应付考试, 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置于课本和笔记的背诵方面, 过分重视理论灌输显然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实践动手能力低下导致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全面, 很难从根本上突出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停滞不前。

二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1. 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特征

对于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而言, 理论知识灌输应切实突出其实用性特征, 重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删减与调整, 通过对技能课的开设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此外, 针对教学重难点的划分也应落实到位, 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加工的同时也可有效防止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偏离。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 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凭借其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优势实现了对现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革新, 真正做到了趣味教学。在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能够被充分激发, 这对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而言是教学容量和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 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 多媒体教学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还充分发挥了互动教学的优势, 重视在课堂设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思想认知的深刻性, 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是课堂凝聚力的一种体现, 同时对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也有积极的影响。

3. 考核方法革新

中职教育的核心在于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呈现, 因此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显得至关重要, 这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在电子技术考核方法革新方面, 可采用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以此更加全面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 任一教学模块的结束都应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提出对应要求, 而全部模块教学完毕后, 则应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考核。由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因此中职课程在考核方法制定方面也应有所侧重, 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在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目标下, 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应采用多方位考核模式来对学生专业水平进行认定, 这是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进和革新中必然需要考虑的方面之一。

综上所述, 相较于普通教育而言, 中职教育本身与社会生产实践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 职业性是中职教育的根本特征。若是中职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服务及经济建设内容相脱离, 则势必将失去职业教育的教学优势, 这对中职院校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显然极为不利。由此可见, 当前中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革新需要从自身的内部改革入手, 重视对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的合理调整, 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优势。在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 不仅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 同时其职业能力也获得发展, 才有利于学生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融合。不可否认, 教学改革的过程也会面临各种新问题, 而作为机电专业教师, 更应从实际问题出发, 敢于创新, 体现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实用价值。

摘要:作为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电力技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素养综合训练的过程。从中职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学生薄弱的专业基础使得课程学习动力远远不足, 在重点内容理解与应用方面显得较为困难。如何实现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革新是当前中职专业课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改进与革新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中职院校,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

【课程革新】推荐阅读:

商行革新07-03

艺术革新10-17

文化革新07-04

诗歌革新07-27

政治革新09-17

工艺革新09-17

模式革新10-09

革新思路11-10

音乐革新11-20

教学革新08-29

上一篇:支架式教学的足球教学下一篇:麻疹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