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革新(精选7篇)
诗歌革新 篇1
近代翻译译介种类繁多、内容庞杂,在中西文化碰撞下,中国古典诗歌受到了极为强烈的冲击,译诗成为这种冲击的一种译介表现,在近代文学史上应该得到重要关注。译诗是翻译领域的一个概念,指有意识地、针对性地将出发语的诗歌转换成由目的语构成的诗歌。英汉文言译诗的定义是由翻译语言———英语到汉语、翻译形式———文言式古典诗歌来定义的。
一、古典诗歌革新的力挽狂澜
近代古典诗歌本身处于中国古典诗歌漫长发展的末期,自身的艺术创新已经几近疲力,而古典诗歌革新本身是文学发展的一个永恒命题。王国维有言:“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诗歌作为凝练的表情达意的文体,这些不同诗体是中国古典诗歌本身多样丰富的表现形式,它们的发生与发展脉络正证明了封建制度下古典诗歌变革创新的能力。近代诗坛势之所趋,文之所变,近代社会的重重矛盾和西方文明的优越性使得本身在不断探寻出路的古典诗歌,不能局限于宗唐宗宋的诗学滥调中,而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找寻新的突破。
二、近代前期英汉文言译诗对古典诗歌革新的影响
近代前期文言译诗就是古典诗歌革新的一个新的借力点。清末古典诗歌的发展已经举步维艰,而文言译诗的古典诗歌形式和西方诗歌的内容成为学习对象,“借此(外国诗歌的翻译)可以感发本国诗的革新”。必须注意的是,文言译诗与古典诗歌相比,虽然前者是翻译需求,后者是文学创作,但它们在近代的发展道路是相关联的,前者是近代诗歌翻译的起步阶段,是专业化与系统化的诗歌翻译模式的摸索时期,后者是中国诗歌发展的转折阶段,传统诗歌呈现逐步退出文坛主流的衰退倾向,最终成为一种古典文学,它们都有着古典诗歌形式寻求自身发展更新的需求。同时,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文学,这种特殊性表明翻译的目的不是绝对的对等还原,莫根斯泰安说:“诗歌翻译只分坏和次坏两种。”诗歌翻译本质应该是致力于语言的革新与文化重构。朱自清谈道:“译诗对于原作来说是翻译;但对于译成的语言它既然可以增富语境,就算得一种创作。况且不但意境,它还可以给我们新的语感,新的诗体,新的句式,新的隐喻。”这些译诗的新特点正是古典诗歌革新所汲取的源泉,与此同时,文言译诗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正反映了古典诗歌的时代局限性。
三、古典诗歌革新的内部阻力
(一)语言发展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翻译的本质在于语言的发展,两种语言的对向转换实质是语言更新的动力之一。英汉文言译诗涉及的对象是英文诗歌与文言诗歌,由于英文诗歌本身保持着书面语与口语的基本统一,文言作为书面语,它与汉语口语并不相符,“毕竟英诗语言和口语的差别远不及汉语文言诗和口语的差别”,口语与文学语言的不对等使得文言译诗很难营造出英文诗歌读来的流畅感和节奏感。社会语境对于文学作品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白话强大的表达能力、与现实的紧密贴合使得文言愈显僵化。在文言译诗中,古典诗歌语言大多是单音节,英文诗歌所表达的事物常常是白话的双音节或三音节,这使得古典诗歌的单音节系统呈现出进退维谷的尴尬状态。马君武的《哀希腊》其七中:
Of the three hundred grant but three,
To make a new Thermopylae!
吁嗟乎!三百勇士今何之?退某倍黎草离离。
英文地名音译后也是四音节,但在古典诗歌形式中显得突兀而不和谐,因为它的四音节表达的只是一个事物,内含的信息量与古典诗歌传统形式不符。
文言译诗在表现英文诗歌时的艰深晦涩,是古典诗歌在近代语境下的一个畸态发展。譬如苏曼殊的译诗《答美人赠束发毯带诗》:
Not though a thousand more adorn
The polish’d brow where once you shone,
Like rays which gild a cloudless morn,
Beneath Columbia’s fervid zone.
锦带约鬋髻,朗若炎精敫。
赤道曣无云,光景何鲜晫。
苏诗基本是意译,它的文言译诗爱用冷僻意象来表达,如“炎精”喻日,用生僻字来表现情境状态,如“敫”、“曣”。这对于传达原作精要和扩大大众传播,并无益处,反而加深了语言间的隔膜。
文言是古典诗歌的语言基石,古典诗歌的语言作为书面化表达,始终无法与整体社会语境相吻合,“故前时能生新者,则后日亦可生新者,以至无穷”,汉语本身拥有的强大自新能力,通俗化的表达倾向使得文言语言的生存空间愈加狭小。
(二)诗体与韵律
古典诗歌除了语言外,它的诗歌形式与创作要求也是固定的。文言译诗在表现自由体的英文诗歌时,常使用楚辞体、杂言,其他多使用四言、五言、七言的律诗。文言译诗选择的古典诗歌形式多样性很强,而近代古典诗歌革新主要在近体诗的问题上。译诗所遇到的问题是愈加无法顾及诗体的韵律要求。例如梁启超翻译拜伦的《哀希腊》,梁氏在翻译时用了中国戏曲的曲牌,但并没有按照曲牌的要求写,类似于今天的自由诗。古典诗歌的诗体形式是个不符韵律的空壳子,这证明古典诗歌的框束条约在表达需求面前逐渐弱化。
另外,文言译诗诗体、韵律都为表达英文诗歌造成了困难,译者愈加发现表意顺序的错乱不符合翻译求实原作。如马君武的《缝衣歌》:
With fingers weary and worn,
While eyelids heavy and red,
A woman sat,in unwomanly rags,
Plying her needle and threadStitch!stitch!stitch!
美人蒙敝衣
当窗理针线
眼昏未敢睡
十指既已倦
译诗为了保持古典诗歌的诗体与韵律,对英文诗歌表意顺序做了改变,如符合英文诗歌的表意,原诗应该是:
十指既已倦
眼昏未敢睡
美人蒙敝衣
当窗理针线
如此看来,译诗对古典诗歌的妥协违背了英文诗歌自身的表意顺序,也破坏了它的意境。古典诗歌的旧模式在译诗显示出弊端,如对自由诗体的禁锢、高难度的韵律要求,人们在表达英文诗歌的原意境时受到古典诗歌的框束,使得译诗不可能达到化境的传神状态,“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本是和谐的整体,所以译诗即使准确反映了原作内容,如果形式不对头哦,那么形式与内容就很难和谐”,古典诗歌模式在译诗的实用功能上的弊端引发了自身诗体创作的怀疑。
(三)文明冲击
英汉文言译诗所遇到的困难之一便是新语词的表达。古典诗歌的意象内容多是封建社会农业文明下的产物,英语诗歌中涉及大量的西方文明的意象与外来语词,古典诗歌载体一旦承载了这些内容,它固有的古典风格、意境就遭到了破坏。马君武的《哀希腊》中:
The hero’s harp,the lover’s lute,
Have found the fame your shores refuse
万玉哀鸣侠子瑟,群珠乱落美人琴。
迤南海岸尚纵横,应愧于今玷盛名。
在这里,英文诗歌的竖琴“harp”、琉特琴“lute”只是按照中国古典诗歌传统译成了“美人琴”,原诗的意蕴被破坏,古典诗歌形式也无法极致详细将这些个别意象一一展现,会破坏诗歌的诗体形式和传统审美。
譬如英语诗歌的新的诗歌题材,苏曼殊所译彭斯的A RED,RED ROSE为《炯炯赤墙靡》,英文原诗对女子的赞美十分强烈而奔放,译诗作为五言律诗的表达就显得幽远生涩,因为文言译诗始终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古典诗歌传统风格难以突破。
古典诗歌实质上仍是一定生产力发展下的文学产物,它作为旧载体无法契合和容纳工业文明发展的新内容,“旧瓶装新酒”的失败就在于没有看清文学形式发生的根本原因。古典诗歌自我革新的有效性在古典诗歌的发生这一层面,就已经被限制了。
四、古典诗歌革新的外部压力
从英汉文言译诗歌可以看到古典诗歌自身的语言、诗体局限,除此以外,近代古典诗歌的衰败还与外界的政治变化、传播方式、文学风尚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政治动荡下的教育改革
中国近代第一首英汉文言译诗是1864年驻中外交使臣威妥玛所译的朗费罗的《人生颂》,后经董恂润色为七言律诗。译诗的初期起步阶段,译者从宗教人士逐渐扩展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古典诗歌本身就是他们主要的文学创作体裁,他们是古典诗歌的维护者,“傥中外文法参用杂糅,久之必渐将中国文法字义尽行改变,恐中国之学术风教,亦将随之俱亡矣”。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传统的封建政治体制开始受到冲击,封建统治阶层也进行反思,政治的分崩使得文学主导形式也开始瓦解。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促使翻译教学的兴起,到1906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通往士大夫阶层的传统文学考试体制的废除,使得古典诗歌的语言基础———文言,在政治上的重要性被削弱,由此,开放性城市新式教育更加蓬勃发展,古典诗歌的学习与培养也逐渐被压缩与转换,西式教育学科受到的关注度更高。
旧式书院的改革和新式学堂的建立,开启了衔接中小学教学的西方教育模式。1898年,作为新式学堂代表的京师大学堂就设有普通学与专门学,其中包括算学、政治学、各国语言文字学,翻译教学,特别是西语学习更不可忽视。旧书院的八股学弊变成了新学堂的专科教学,从根本的教育出发,学人当注重科学文化,考察世界之事,古典诗歌的学习与创作步入式微之时。
(二)媒体传播与大众接受
文学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文学载体,文学的创作也必然考虑文学的预期受众。英汉文言译诗的文学载体从西方传道经文到学术作品、小说、报刊、诗集等变化,不断形成愈加成熟、文学性的传播媒体。报刊等传播新媒体的发生,使得译诗的传播必须考虑到社会大众的认知水平,主流审美意识形态决定了文言译诗占据的主动地位。白话新诗的最早尝试者胡适早年发表的译诗几乎是浅近的文言,而且这些文言译诗意义重大。在翻译外国诗歌时选用主体文学系统内的语言规范和诗学规范,一点也不奇怪。
随着诗歌翻译的推进,翻译本身引入和学习西方诗歌的语言组织和形式规范,成为文学革新的重要力量,翻译实践中白话自由体代表了更真实准确反映外国诗歌的一种体裁,为在西式学堂成长起来的青年读者和欧美留学生所推崇。
(三)文学风尚与文学批评
近代文坛的白话小说蜂拥而起,通俗文学激发了白话语体的创作热情。白话译诗的兴起成为白话诗创作的一个巨大契机,而文言译诗的生存空间遭到挑战。特别是白话诗所适合的自由诗体类型,受到欧美留学生的推崇,在翻译方面,“把格律诗译成自由诗成普遍现象,甚至不需要对读者说明原作有没有格律”。自由诗体与无格律现象的翻译风尚影响着人们的诗歌创作。对白话自由诗体的尝试,如刘半农对《译诗十九首》系列中就有《同情》片段:
假使我只是隻小狗,不是你的寳寳,那麽,好母親,我要吃你盤子裏的食,你要說“不許”麽?
你要把我趕去,向我說,“走開,你这討厭的小狗”麽?
译诗采用白话,且不遵照古典诗歌的固有诗体形式,而采用标点断句的自由诗体,它的形式更符合英语诗歌的节奏表达,更大地延展与创造能力。
文言译诗除了遭到白话自由体诗歌的冲击意外,其本身的僵化形式和不切实内容也引出集体对古典诗歌的反思。胡怀琛在《海天诗话》中提道:“然欧西诗人思想,多为吾国诗人所不能到者。”在近代,诗之为诗,即是古典诗歌,古典诗歌在译诗方面的弊端已经凸显,中国诗歌创作要延续饱满的生命力必将要彻底改弦更张。
古典诗歌作为一座封建文化堡垒,英汉文言译诗在形式上的变化、内容上的添增等翻译实践上的更新,实质是古典诗歌自我更新的探索。但是文言译诗始终无法摆脱与冲破古典诗歌的旧模式,它在翻译表现上的困境也象征了古典诗歌在近代语境下的发展困境。古典诗歌是封建农业文明下的文学产物,它自身的局限性受到近代社会的各类政治、传播、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无法摆脱,也切实说明社会生产发展程度对文学的决定性影响。近代古典诗歌革新的失败一方面让我们认识到古典诗歌的艺术成就因时而制宜,具有局限性,另一方面更使我们坚信文学体裁必须打破旧模式,吸纳新气象,才会有新发展。
摘要:近代古典诗歌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后一程,在多方影响下,艰难求新求发展。从近代与古典诗歌联系紧密的英汉文言译诗中能够看到古典诗歌的革新实践。这些表现在文言译诗上的尴尬和困难,正是古典诗歌在西方文明冲击下,追求自我革新遭遇的内外困境。这些困境表明,古典诗歌在时代潮流下自我革新的失败,以及诗歌发展不仅是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问题,还受到语言、政治、社会、文化、文明进程等的影响。
关键词:近代古典诗歌,文言译诗,古典诗歌,革新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玄珠.译诗的一些意见[J].文学旬刊,1922,(52):1.
[3]朱自清.雅诗湖畔[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6.
[4]黄杲炘.译诗的演进[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5]罗新璋、陈应年.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程翔章.近代翻译诗歌论略[J].外国文学研究,1994,(2):105.
[7]莫世祥.马君武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黄杲炘.译诗的演进[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9]张之洞.奏定学堂章程[J].教育杂志,1903.
[10]张旭.中国英诗汉译史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11]刘半农.译诗十九首[J].新青年,1918,5(3):47.
何以“解忧”唯有革新 篇2
不要小看这一小小的厕所,它也能引发一场技术革命。
7月30日,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下简称“盖茨基金会”)一行来到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交科院”),双方代表就“如何革新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厕所技术”召开了座谈交流会。
盖茨基金会从2011年开始启动世界范围的厕所创新创意大赛,2013年中国作为地区主办方加入了这场“厕所革命”。盖茨基金会饮水安全与健康组高级项目官Doulaye Kone介绍说,“举办厕所创新大赛是期望将新技术、新研发应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根本上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环境,同时成果还要满足市场需求。”
作为厕所创新创意大赛中国区的负责人,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教授、博导李子富详细介绍了大赛的举办情况,并希望将来大赛的一些成果能应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
交科院总工、环安中心主任陈济丁向盖茨基金会一行介绍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厕所的基本情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东南西北各方的地理位置、环境、生态都有所不同,对厕所技术的要求也就不同。现阶段,我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厕所服务水平普遍不高,其中虽有一些高速公路服务区采用了一些新的厕所技术,但真正利用、实施起来的屈指可数。
众所周知,传统的厕所技术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水污染,明显不符合当今节水节能的大环境,亟需新技术、新理念来系统地解决厕所问题。然而,要提供一个系统的符合节能环保理念的厕所创新方案并不容易,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一这一远离城市的独立体。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生活污水不能纳入城市管网,但又要求其排放达到环保要求。这就需要建立单独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了运营成本。如何来解决这些矛盾呢?在盖茨基金会的厕所创新创意大赛上没准就能找到答案。
教务改革新思路 篇3
一、建设开放式管理体制
传统的高等院校管理体制还延续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模式,上下级观念明显,事务分配明确,经验证明这种管理体制在学校建设初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一个有眼光、有谋略的领导者担任关键职位,带领着一群有志之士不断前进、不断发展。可是社会发展迅速,社会体制不断改革,多元化越来越明显,如果仅以一人或少数人之谋略带动学校发展显然是不合理的。建立学校的目的是为国家各个方面培养相关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要与时俱进、全面发展。上至高层管理,下至师生队伍,都要以团队模式进行改革建设,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优中选优,达到开放式管理体制建设,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1. 信息传达迅速、公开。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的流通将对无论是政府、高校还是企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的迅速传达是一个团队发展的关键,建设一个高效的信息传达机制将有效提高学校的综合管理能力。信息传达的及时性保证了发展的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趋势,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教学秘书工作的时效性主要表现在所有的教学准备工作必须在教学活动实施前准备就绪,讲究效率,不做无效劳动,不做重复工作,争取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教学效应的最佳发挥。另外,一所高校的发展还与他的信息传达公开性密不可分,信息的公开既可以让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也可以让在校人员进行高效率的工作、学习,信息传达的公开性保证了一所学校的透明度,也可以为学校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2. 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
作为学校的管理模式应该脱离传统的绝对服从上级的模式,高层管理作出的决定往往着眼于学校的整体建设上,有时忽略了所作决定具体实施的可行性,反馈机制的建立可以确保学校的建设在整体和局部上都达到合理的改进。对于高层管理团队公开的信息要做出合理的反馈,对于正确的决定给予肯定,对于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减少了错误决定实施的往复过程,保证了发展的有效性。职工大会是反馈机制的最好方式,现在所要做的重点是要深化各种机制的有效性,不能只是走个过场,重在质量。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将对学校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更新教学秘书职责观念
对待教学秘书职责的传统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提高,教学秘书一职不同于其他职业中秘书一职,不应只处理一些日常琐事、上传下达,所涵盖的任务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适合高校的发展趋势。教学秘书既是基层的管理者,又是面向师生的服务者,同时也是联络者。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管理、服务、协调的工作职能。我认为要想充分发挥教学秘书一职的重要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更新。
1. 提高任务的具体实施能力。
作为连接高层管理和师生的枢纽,教学秘书的职责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充分发挥该职位的重要性,首要一点就要不断加强任务的具体实施能力。高校高层管理作出的决定或者方针往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实际的实施中需要对上级精神进行一定的细化,细化的好坏往往是学校发展道路中的成败关键,只有实施的好才能说明方向的正确性,否则即使是一些正确的、适应发展趋势的建议也将不能得以实施,成为学校的损失。因此,对于抽象精神的理解能力和细化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学秘书职业能力的首要指标。
2. 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总结能力。
枢纽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另外一个地方,那就是对于教学工作的总结能力。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之一就是这个学校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越强,所培养出的学生具备的能力就越强,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才能担当更重的职责。因此,需要不断对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调整的首要工作就是对问题的总结,总结越有深度、越全面,问题暴露的就越完整,为学校的发展指引明确的方向,学生满意、老师满意,一所高校才完成了最基本的任务。由此可见,教学工作中的总结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学秘书职业能力的另外一个标准。
3. 全面提高教学秘书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如今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在岗人员的综合素质都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综合素质的高低往往是决定在岗人员能否更好地完成自己职责的关键。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分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对教学秘书岗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学秘书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对学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秘书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的提高,责任感强和奉献精神、业务素质的提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心理素质的提高,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勇于面对挫折、创新能力的提高,坚持实干的精神。综上,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将会有利于提高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使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确保各项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以上主要从管理体制和教学秘书的工作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一所高校来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道路上需要所有管理工作者和全校师生做出应有的贡献,仅有贡献还不行,还需要所有事务的实施上具有相当高的时效性,效率越高,发展得越快。教学秘书作为连接管理层面和师生的纽带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岗人员能力越强,对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老师的提高起到的作用越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管理体制和教学秘书职责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一流的高校,才能培养出更高层次的学生。
摘要:“教学是立校之本, 科研是强校之路”, 教学工作已经日益成为高校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工作的好坏, 进而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任务。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基层的管理者、联络者和执行者, 教学秘书在保证教学正常运行、维护高校教学秩序的建立起着桥梁和枢纽作用, 因此, 探讨教学秘书的管理机制和职业能力, 为以后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岗位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汽车物流的全面革新 篇4
汽车物流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及物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是沟通原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件商、物流公司及最终用户的桥梁,更是实现汽车从生产到消费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堪称复杂与专业并存的一种物流业态。目前,我国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生产成本上涨,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企业利润变薄。汽车生产企业为应对竞争,在转变生产模式的同时,也必然要求汽车物流模式改变。
当前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模式主要由市场预测和现有库存来决定,即采用的是备库生产模式,这种模式不但消耗了汽车厂家的流动资金,同时也增加了产品因过时而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风险。而且越来越丰富的汽车产品供应引起了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促进了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内部和外部的驱动因素要求汽车厂家按照顾客订单安排生产, 实现大规模订制生产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不仅有利于降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压缩供应链库存,更可以通过供应链整体过程成本的降低,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最终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革新课堂上追“幕课” 篇5
跟哈佛博士充电
简凌子(物流专员)
白天,简凌子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晚上,她总会在i Pad前打开“幕课”。跟随斯坦福大学教师Tina Seelig,学习“创意速成”。课上,Tina通过分析苹果、谷歌、脸书等企业的案例为她揭秘创意思维,还会给她布置“用日用品来玩一项运动”等有趣的作业。
简凌子很清楚,如果没有“幕课”,她也不可能成为Tina的学生。在现实中,Tina的创意课严格限制人数,只有斯坦福顶尖学生、商业领袖才有听课机会。现在,只要登录“幕课”这种大规模开放性课程,就可以变成自己心仪老师的学生。
虽然简凌子的英语水平一般,但“幕课”小组解决了这个问题。擅长英文的志愿者会把课表甚至课程字幕翻译好后挂在网上,以备有需要的同学自取。靠着这些字幕组成员的帮助,简凌子轻松地完成了心仪的课程!
如今,简凌子凭借在“幕课”上学习的15门营销课程,顺利地在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了营销专员的工作。能够靠着业余时间学有所获,她非常欣喜。
像玩游戏一样听课
孟小溪(商服代表)
最近,孟小溪在朋友圈里总是自称“轻度‘幕课’症患者”。他已经在两大网站完成了十几门课的学习。
在“幕课”的网站上,大多数课程主讲人都是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一堂课常被切割成十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并由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就像玩游戏要过关,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上完了课,还有作业。交迟了的作业,分数要打折扣,迟交太久就没学分了。这非常考验学员的积极性和耐性。
不过,最近孟小溪很快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很多教育学习类网站的论坛,都有“幕课”的虚拟自习教室。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推荐自己喜欢的课程,也可以和伙伴讨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这段时间,孟小溪热追的是斯坦福大学教授的“人工智能”课程,迷恋程度不亚于追美剧。在他看来“,幕课”上的老师风趣幽默,不时蹦出的笑话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的学习体验,是非常新鲜并且富有效果的。
电影大片般精彩的课堂
陈莉莉(美术设计)
陈莉莉一直很喜欢摄影,还买了台入门级的单反,却苦于没有人指导。2013 年年底,她初次接触了“幕课”,十分惊喜。几个世界知名摄影大师开设了“幕课”课堂,从最基础的摄影入门到经典摄影作品讲解,甚至有些老师还把野外教学带进了课堂。那些原本只有在书籍里出现的名人,就这么在她眼前了。
在“幕课”上,各种跟创意有关的课程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原来的传统教学就像“舞台剧”,老师的口头表达、肢体语言加上板书,严肃中显得有些单调。而“幕课”课堂就像“大片”,用上声光电、虚拟仿真、动漫等技术,跟拍电影一样,知识的呈现手段变得生动、直观、形象。
在“幕课”上,陈莉莉发现自己对摄影的兴趣越来越浓。学完这些课程后,她准备正式转行进军摄影领域,把其当成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
TIPS“幕课”解析
“ 幕课”简称“MOOC”,也称“MOOCS”,“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一门课程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即可完成,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
作文教学改革新探 篇6
一.“观察+体验”, 作文前积累巧指导
新标准指出,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作文是现实的生活反映,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那么我们的教师就要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做生活的有心人, 训练观察生活的本领。比如写《春游的建议》的习作前, 布置学生去田野走一走, 到公园看一看或到村头观赏一番。课堂上先上体验课, 引导学生怎样观察春天的到来:温暖的阳光抚摸着人们的脸颊;迎春花黄得逼你的眼, 像小喇叭在吹奏春天的赞歌;杨柳摇曳着曼妙的身姿在舞蹈……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 学生不知要看什么, 也许就是走马观花而已, 而老师的提醒就是抛砖引玉, 学生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再比如写一个场面的习作, 布置学生观察早上大街上忙碌的人们, 学生可能不知如何观察。老师指导他们注意送孩子家长的语言、动作, 注意路口上人们等绿灯时的表情, 注意父母出门时与邻居打招呼的样子等等, 学生的观察就有的放矢, 写作内容就丰富起来。
除了教会学生观察, 我们还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为开放的活动教学, 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地引导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引导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感、尤其是最受感动的, 印象最深的, 不拘字数地写出来, 这样就能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每周两次的大课间, 正好是带领大家开展活动体验的良好时机:呼啦圈比赛、拔河比赛、观察校园的春天、打宝、跳大绳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先说后写, 作文课上效率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认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 他总是积极主动, 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 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当学生在课前有了一定量的有关习作主题的积累, 周五的作文课上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讨论各自的资料, 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春游的建议》一文的作前指导中, 学生积极发表观点, 都说自己的建议好, 并且因为课前有准备, 学生的发言有理有据, 争得面红耳赤, 最后老师让他们都写下来, 看谁写得好, 能够吸引人去春游。这时, 学生的习作水到渠成。一节课就可以完成一篇内容丰富的作文。
三.五步评价, 动态评改办法巧
改革中, 我们采用了“五步评价法”, 吸引家长参与作文评改, 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评, 让大家共同议, 适当的时候老师点评。针对一些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和特殊性去讲评, 评出特色来。这样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 使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有深度, 思想认识水平有提高。
电子书包呼唤教材革新 篇7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电子教材”不是纸质教材的简单电子化, 它所涵盖的教学内容相对于纸质教材广, 通过超媒体与超文本链接跨越时空限制, 直观生动地再现知识内容。例如, 在认识LOGO语言的教材中, 就安排了LOGO画图、LOGO唱歌和LOGO做题的视频资料, 以及LOGO启动, 界面的语音介绍、LOGO保存、退出等视频教程, 这在原来的纸质教材中是无法实现的。
电子教材除了具有纸质教材书写、笔画等功能外, 还赋予电子书包特有的课前导读、实时帮助、多媒体呈现、电子笔记和交流互动等功能。例如, 在LOGO画圆中, 以往的传统教材只能让学生通过插图和字里行间去领悟画圆的方法, 而电子教材能通过多种媒体的影音功能直观动态地呈现海龟画圆的方法, 使学生较易掌握画圆的基本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感受学习的意境, 在愉快中掌握所学知识。
●转变观念, 针对性强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材, 不再必须有教师教, 学生才能学, 它要发展为即使教师不教, 学生也能自己完成学习, 教师只在其间起掌舵和指导作用。因而在编写电子教材时, 所涉及的实例必须考虑本教材的使用对象, 符合其年龄特征, 针对性强, 如在设计LOGO语言画虚线的教材时, 就在教材导入部分, 设置一段小海龟画“虚线”的动画, 让小学生一看就懂, 在接下来自学自练的探究中, 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虚线画法, 还学会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这也就实现了我们开发电子书包的初衷。
●实时帮助, 告别困惑
为了让电子教材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在教材的重难点处, 设置了“实时帮助”, 通过链接的教学视频和动画, 为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提供学习视频资料, 消除学习中的不解和困惑。例如, 在调用和编辑定义的教材中, 一般学生对“定义调用”和“定义打开”很容易混淆, 因此在此处设置了“实时帮助”, 让学生通过语音视频再现两者的不同, 这样学生的知识构建就会更加牢固, 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这是纸质教材无法比拟的。
●实时交互, 灵动教学
目前我们最新开发的2.0版电子教材, 是基于Web环境下的, 由终端、服务端和后台服务构成, 因而能实现一些在传统教材中无法实现的功能, 如在线提问、在线答疑、解释、客观题的及时判断批改和反馈等, 最重要的是实时交互性, 实现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重“互动”。例如, 在LOGO语言的重复命令教材中, 设计了在线填空:“画边长为90的等边三角形重复命令为:REPEAT___[FD__RT (LT) 360/___]”, 学生填写之后, 系统能及时批改反馈, 并将统计情况传送到教师端, 让教师充分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 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环节,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注重个性, 因材施教
为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电子教材中设计了“活动资源”, 其间包含了本课学生需要用到的, 或将会用到的资源、同步课堂练习及课后拓展练习。例如, 在设计LOGO语言重复嵌套命令的电子教材中, 首先设计用重复嵌套命令完成左右两个等边三角形, 然后在教材中设置不同难度的巩固练习 (三个环绕的三角形、三个环绕的五角星、五个环绕的五角星等) , 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 由教师调控完成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注重学思、彰显自主
我们在电子教材内容的安排上特别注重学生“学”和“思”的过程, 适时开辟了一些区域, 如“试一试”——“请试用重复命令画一个边长为120的正方形”、“想一想”——“这部分你学会什么”、“聊一聊”——“让我们一起来讨论”等。通过AJAX技术构建的在线记事本和BBS讨论区, 让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记录在记事本中, 自动上传服务端, 便于学生知识的再现和巩固;另将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放在讨论区中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真正体现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解除困惑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间团队协作的精神。
●有机联系、环环紧扣
电子教材以超文本形式把课程内容所有知识点按层次和网状的逻辑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 学生在学习中, 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便于学生知识的构建。而传统教材的文本中知识点与信息是以一维线性方式呈现, 不仅制约了学生掌握和理解的速度, 同时对知识点的回顾和检索也相对比较困难, 学生难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全貌。因此, 我们在电子教材开发中特别注重知识点的前后呼应和贯穿, 每个有联系的知识点, 教材中都设置了超文本链接, 如LOGO教材中的海龟“归位”, 就与教材中组合图形中后一图形的龟位起笔相关联, 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拓展, 提高了知识的检索效率, 构建的知识体系也就比较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