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城市群

2024-08-14

再造城市群(精选10篇)

再造城市群 篇1

由于城市的管理者们至今还弄不清楚自己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 新建的街区很难在地域的传统与文脉上保持延续性。尤其是大量的、高大的、无文化血型的建筑无序地涌入, 城市形象变得愈来愈模糊不清。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新造城运动”。神州城镇, 不论大小, 无一例外。地球上任何城市的改变, 原本都是一种线性的渐变, 除非经历了战争的浩劫。但战争迫使城市变化的规模总还有限, 绝不像中国当今的“新造城运动”这样的普遍、坚决、彻底, 这样的铺天盖地。因而, 这是中国城市史乃至世界城市史上空前而浩瀚的一次堪称奇迹的变革。中国城市人的生活因此而全面更新。

这场“新造城运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期间, 政府迫切翻新历久不变的城市面貌, 更换老旧的功能设施, 改善百姓落后而困窘的生存条件——这也正符合民众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应运而生的房地产业骤然崛起, 于是“旧城改造”的口号响彻中国。由于当时人们尚无文化上的自觉, 大规模的城改是在“破旧立新”的激情中进行的。文化人忧患而又无奈的“建设性破坏”便伴随其间。应该说, 这是“新造城运动”的初级阶段。它只是“改城”, 而非“造城”。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期间, 城改工作渐渐由单一的改善百姓的居住问题, 进化到对城市形象的重视。特别是全球化的迫近, 促使人们的目光触及城市自身的文化价值。人们开始懂得城市的特征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然, 使人们产生这种文化的觉醒又离不开旅游业的兴盛, 于是就有了创造城市形象的愿望, 随之“改城”进入了“造城”。“造城”是全局性的, 必须依靠规划完成。一旦进入规划, 当代中国的“新造城运动”则迅速形成。而且城市之间争先恐后, 一哄而起, 有如汪洋恣肆的洪水, 所向披靡。但是, 由于人们对自己城市的历史精神和文化个性缺乏深入的了解与把握, 伴随着这“新造城运动”的, 便是新的一轮“旅游性破坏”和“规划性破坏”的到来。这一轮更厉害, 尤其是规划。规划是一种硬性规定, 它带来的问题都是致命性的, 而且已经非常刺目地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无个性

从北京到全国, 从各地的大城市到小城镇, 其历史人文特征都在迅速消失。根本的原因, 是我们从来没有对自己城市的文化特性进行过认定。在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社会生活主题的漫长岁月里, 城市里的古典民居与历史街区都没有做过任何调查, 而且一直是被当作过时而待拆的“危屋陋室”来对待的。我国80年代的“旧城改造”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这种背景实际上是一片文化的空白。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 “旧城改造”的大潮十分迅猛, 根本谈不上对这些成片的破烂的老房子进行文化鉴定, 只是想着除旧更新, 痛痛快快一推了事。所以, 城市的许多文化支点——无论是作为历史街区的文化板块, 或者作为单体的古老建筑的历史象征, 都已经失去了。到了90年代后期, 当人们想去表现自己城市的个性形象时, 这些文化支点早都不存在。没有文化支点, 城市的历史人文特征自然无迹可寻。这种惨痛的现代化教训只能“永垂青史”了。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新建设的街区与建筑。由于城市的管理者们至今还弄不清楚自己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 新建的街区很难在地域的传统与文脉上保持延续性。尤其是大量的、高大的、无文化血型的建筑无序地涌入, 城市形象变得愈来愈模糊不清。这就给今天的“树立城市形象”的构想带来更大的困难。好似一盘乱棋, 已然无从下手。

应该说, 80年代以来的“旧城改造”确实给城市居民解决了切身的困难。但在人文遗存上却是一场毁灭性的破坏。也就是说, 由于在文化上的无知, 虽然改善了城市的使用功能, 却在城市文化上留下永远的、无以补救的损失。从而, 城市的文化特征落入了虚空, 无所凭借, 也失去依据。遗憾的是, 我们至今无悔, 有些地方仍在继续。

二、模仿

模仿是反个性的。它是造成城市无个性的重要原因。但它恰恰是当下“新造城运动”的一个流行的手段。

模仿的根由之一, 是对现代的崇拜。这是现代性情结的一种表现。依照这种思维逻辑, 既然现代化与改革开放是一码事, 一切“现代”便都来自外部世界, 现代的城市形象必然是那种——高速公路+立交桥+高楼大厦+霓虹灯+广告+广场等等。于是就有了前几年红极一时的“让城市高起来、亮起来、洋起来”的口号。很多城市正是在这种幼稚可笑的口号中变成了相同的嘴脸。

模仿的本质, 一方面是对自己文化的无知和缺乏自尊;一方面是创造力的匮乏。城市的想象力本来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谁也不可能在这种全国性的、大规模的、快速的造城运动中, 提供出源源不绝的创造力来。

为此, 模仿成了唯一的出路。不仅模仿外来的, 还相互模仿。最低级的模仿是抄袭。故而, “千古文章一大抄”在当代的“新造城运动”中已成为潮流。一忽儿各个城市都竞相建造广场, 甚至连县城和乡镇中都要修建一个广场, 广场上全都是那种低水准的雕塑、大大小小的喷泉和似是而非的“罗马柱”;一忽儿又修绿地, 以致由于缺水浇草, 用绿漆喷染枯草;一忽儿又建电视高塔, 你300米, 我400米, 争做中国第一乃至亚洲第一。

模仿的结果, 是城市的趋同。应该说, 许多城市已经没有整体特征, 只有零碎的、单体的、少得可怜的遗存。在全球化时代, 无个性的制造等于自我的文化毁灭。

三、功能主义规划

规划是“新造城运动”中的关键。规划确定“造城”的方案, 所以规划决定着城市的个性与形象, 也主宰着城市的历史人文的命运。

然而, 当下的“造城”规划中, 流行着一种可怕的功能主义的思维, 即按照使用功能简单和强制性的划分, 重新安排山河, 布局城市。将城市划成各类区域, 如“政府办公区”、“生活居住区”、“商业购物区”、“文化娱乐区”、“历史风情保护区”、“体育中心”, 等等。

城市本来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实体, 各种功能有机地交插着, 协调着, 互补和互动着。它是当地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历史而自然的呈现。硬性的区划不仅使城市生活变得机械、单一、死板和不便, 同时破坏了生活丰富、自然、浓郁及其特有的气息。

城市不仅是物质性的, 还是精神性的。它是历史的记忆, 情感的载体, 及其一方水土特定文化的执有者。如果仅仅是功能性地规划和再造, 势必对其原有的历史人文构成破坏。因为规划一旦形成, 就是强制性的。它一定会“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对于非本功能区性质的人文遗存则视为多余, 其厄运依旧是在所难免。

这种功能性规划中, 还有一项各地都不能缺少, 便是旅游。按照当今的城市管理者的概念, 旅游不属于“区”, 而属于“线”。为了方便游客, 便要将一些景点“路线化”。这一来, 凡在旅游线上的历史人文便受到青睐, 反之则被冷淡和丢弃。因此说, 功能主义一定是功利性的。

由于这种功能主义规划的盛行, 它必然从根本上和深层上决定着我国城市走向雷同。

四、粗鄙

“新造城运动”是一场速成式的城市改造。由于城市管理者建功立业心切, 房产开发商们获利发财心急, 各项工程都要速战速决, 还要在各种节日里竣工剪彩献厚礼。再加上, 造城的规划都很大, 资金却常常捉襟见肘, 这就决定了这些工程不可能精工细制, 不可能是“百年精品”, 很容易陷入粗糙。而粗糙的城市是不会具有魅力的。

特别是一些仿古建筑。由于古物已毁, 只好仿古重建。重建大多不是严格地遵循原先的尺度、结构、材料和方法, 基本是用钢筋水泥制造的假古董, 或可称作“古装建筑”。比如各地都在大造的“明清街”, 到底与该城市的历史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地域特点?有没有文化内涵?单从时间上说, 明清两朝总共540多年, 各个时代风格迥异, 比如明初与清初的风格就全然不同。但如今这些仿古的明清街却一如唐装, 最多只是一个粗糙的古代符号罢了。将丰富而立体的历史生命变成空洞和概念化的历史模型, 是当前城市仿古建筑的本质。仿古不是对古物的尊重, 而多半出于吸引游客的商业目的。假古董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制造的, 对于城市, 毫无文化价值。

在“新造城运动”中,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 不是深化自己的人文历史, 而是外化自己的文化内涵。外化是表面化, 是直露和浅薄化。当然, 更值得注意的倾向是把城市趣味化、娱乐化, 甚至庸俗化。这可能是出于赚钱的想法, 但庸俗是文化最大的杀手。庸俗化可以毁掉一个城市的文化, 乃至城市本身。

当今我国正在进行的这场“新造城运动”, 非同小可。这里所说的“非同小可”, 是指它对当代中国人精神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这一巨大、急速而粗糙的人文改造——或者叫做人文再创, 将会给当代中国的精神文化带来的负面作用。我想, 未来中国很难再发生这种“造城运动”。我们的后人将生活在我们所创造的这种粗俗的城市环境中。我们没有理由不为此而焦虑!

我想, 在这“新造城运动”还在如火如荼的过程中, 能否静下心来, 审视全局, 发现这一运动所出现的各种深切而致命的问题, 以前瞻的、深入的文化思考去纠正当前这种急切和粗糙的行动, 把“造城运动”所带来的文化损失降到最低点?

具体地说, 当务之急是先要认定自己城市的文化个性。这个文化个性不是今天赋予它的, 而是它独特的历史形成的。如果不深知自己的文化个性, 鲁莽的破坏就一定会出现。紧跟着, 就要保护好那些作为文化个性有形载体的历史遗存和历史环境, 特别是那些成片的历史街区。倘若没有这些原生态的城市板块, 历史生命便会断气。假古董不能显示城市的人文特征, 因为假古董没有历史年龄和人文内涵。至于新建筑, 应该考虑它的文化血型与地域传承。还有, 规划要避免功能主义的区域划分。现代城市规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文化规划”。规划只能保护和深化城市特有的人文形态, 不能随意地肢解原有的人文整体。由此而言, 从城市个性的认定到整体规划的制定, 都急需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分子的参与。没有这些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美学和地方史学者以及艺术家们的真知灼见注入对未来城市的想象, 当代的“新造城运动”在后人那里得到的很可能是一个相反的结论!

再有就是城市的改造不能操之过急。世界上任何名城都是日积月累, 不断滋养, 修行百年千年, 渐渐出落出来, 哪有可能一年半年把城市变成一个“名牌”?如果现在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精雕细刻, 那就交给后人, 慢慢地做。不要由于建功心切, 毁掉了历史积淀, 也毁掉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然而, 写到这里, 我忽然想, 我这些话对谁而言?对于那些大干快上的新造城者们, 他们听得见——听得进去我的这些意见么?

新造城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人文变革。我们之所以称之为“运动”, 因为它太像一场革命运动了。它是一哄而起、不可阻挡的, 它是“打破一个旧世界, 建设一个新世界”的, 它是强制性的, 又是充满激情的。但这是和平年代里一场笑容满面的走向新生活的城市建设运动, 也是一场中国人一往情深的现代化运动。

为此, 我们身在这日新月异的变化中, 往往很难感受到它的负面, 很难看到它在那些无形的精神文化的层面里所造成深刻的损害。那么, 首先要清醒地正视这一运动的应该是知识界, 因为社会清明的大脑始终应该存在于知识界中。

再造城市群 篇2

(原载《英才》杂志)

关于中国经济,目前主要有两个争论。其

一、经济增速放缓是短期调整还是长期趋势?此问题亦有共识:经济放缓不是短期调整而是长期趋势。其

二、经济放缓会到什么程度?会下降到7%还是6%还是5%?如何保证经济不出现“硬着陆”?或者说,如何确保经济未来数十年继续维持较高速度(譬如至少5%以上)增长?关此,似乎还没有明确共识,悲观者和乐观者皆大有人在。

悲观者可以列举数之不尽的重大问题: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外需下降、房地产泡沫、股市低迷、地方债务、不良贷款、生产力增速放缓、收入分配失衡和贫富差距扩大、资源稀缺、劳力成本飙涨、科技进步和产品创新不足、教育体制僵化、政治体制和政府职能多重障碍。

乐观者亦列举出数之不尽的优势和潜力:全球最大潜在市场,即使外需持续下降亦能支撑长期增长;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才刚刚完成一半,我们至少还需要另外一个20年或30年快速增长,才能真正完成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劳动力成本虽然快速上升,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然拥有很大比较优势;数十年的制造业积累,已经构成全世界最庞大的综合制造体系,产业综合协同能力今非昔比;我国研发投资占GDP比重近几年快速上升,专利申请数量位居世界前列,早晚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之一,虽然教育体系之创新能力尚嫌不足,然而每年数百万大学生和研究生,确实不容忽视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页岩气和清洁能源革命正在催生世界性性资源供需革命,我们经济增长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硬约束有望显著缓解;我国政治体制具有许多内在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尤其是能够确保社会安定团结,此乃任何国家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之首要前提。

悲观者和乐观者各持己见。究竟是悲观者占上风还是乐观者占上风?没有任何理论和数学模型能够给我们一个明确结论。然而,假若我们换一个思维去观察中国经济,换一个角度去考察悲观者所列举的各种负面条件,我们就豁然开朗,悲观情绪一扫而光,新政策思维喷涌而出。

首先必须清楚认识到,中国的一切问题,只能在发展和增长中解决,如果经济没有相当速度和稳定的增长,所有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必然日益恶化,乃至积重难返。即使是结构失衡和产能过剩等纯粹经济领域之问题,亦不能停下脚步来解决,只能是通过发展、增长、改革和调整,即通过“创造性毁灭”过程来解决。我们绝对不是不要增长,而是要调整增长方式,创新增长方式。我多次讲过,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大体是所谓“三依靠”增长模式。所谓三依靠,就是增长依靠投资,投资依靠信贷,信贷依靠货币。或者说稳增长就要稳投资,稳投资就要上项目,上项目就要放贷款,放贷款就要松银根。应该承认,这个模式逻辑清楚,直截了当,曾经非常有效。

深入思考一下,三依靠模式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呢?主要问题不是第一个依靠。增长依靠投资,没有任何问题。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稳定增长就必须稳定和促进投资。无论是凯恩斯经济学、供给学派经济学还是其他什么经济学派的经济政策,说到底都要落实到投资上去,当然有政府主导投资和私人企业主导投资之别。从这一点来说,我同意林毅夫教授的观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还是需要投资,还必须依靠投资。许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不能再依靠投资,必须转过来依靠消费拉动,似乎要将投资和消费完全对立起来。其实,依靠消费拉动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投资上。譬如鼓励老百姓消费住房、改善住房、消费医疗、改善医疗、消费教育、改善教育、消费旅游、提高生活质量等等,如果没有这些领域的大量投资,老百姓消费什么呢?所以依靠投资拉动和依靠消费拉动,从本质上说绝非是水火不相容的一对矛盾。

既然增长依靠投资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其

一、面向未来,增长依靠投资,关键要看是什么样的投资,是谁去投资。投资方向和领域不对,投资主体不均衡,必然会导致瞎投资,乱投资,制造新一轮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其

二、投资依靠信贷和信贷依靠货币难以持续,因为世界经济历史一再证明,单纯依靠信贷扩张刺激增长,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由此可以清楚看到,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其

一、调整投资结构;其

二、开辟融资渠道。如何调整投资结构?必须采取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并举的方针。政府着重基础设施建设,私人资本着重其他产业投资。

政府应该关注四大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彻底改造广大农村基础设施,让广大农民真正享受与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譬如供暖供水供电、医疗教育等等。仅此一项至少需要数十万亿的长期投资。第二、百万人口乃至五十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需要尽早建造完善地铁系统,仅此一项又需要至少十万亿以上的投资。第三、全力改善以西藏和新疆为核心的西北部基础设施,这既是经济发展之急需,亦是国防战略和民族稳定之急需。第四、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仍需大力发展。未来30年,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若能集中完成上述四项伟大社会工程,必然再造一个中国。

放开私人投资,除了一般制造业和服务业要全面彻底向私人资本放开之外,首要的政策是彻底打破各种权力垄断和国企垄断,尤其需要彻底放开教育、医疗、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从促进消费稳定增长角度看,未来我国主要消费领域就是金融、教育和医疗。唯有全面鼓励私人资本进军金融、教育和医疗行业,才能真正激活民间投资,激活民间消费。全面彻底放开私人资本投资所有行业,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结构。

如何创新融资渠道、开辟资金来源?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再依靠银行贷款,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思路,主要依靠债市尤其是长期债市来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依靠银行贷款,那不是一个可以持续的办法,因为银行不能提供长期信贷资金,亦不能提供长期的低利息资金,银行和金融机构本身是企业,有收入和利润的硬约束,一旦贷款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就要面临不良贷款上升乃至破产倒闭的风险,直接酿成全局性的金融危机。人们之所以担心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首要原因就是因为地方政府债务绝大多数是银行中短期贷款,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之可能。

联结智慧城市 再造创新英国 篇3

第一站伦敦

第一站是伦敦。从希斯罗机场一下飞机,旅客就可以率先体验新科技。在第五航站楼和停车场间,使用无人驾驶车Ultra Pods运输乘客。它有圆弧形车身,被当地人称作“豆荚”。进入车子,按下按钮后,“豆荚”便开始移动。时速25公里的它,虽然一台只能承载四名乘客和行李,但小兵立大功,五年来已运送150万人次的旅客,总里程300万公里。

进入市区,一天车流量上千万辆次,所以交通阻塞一向是伦敦最头痛的问题。对此伦敦交通局建立智能型交通号志系统(SCOOT),不仅有效分散车流,最近还研发新技术,让红绿灯侦测行人多寡,自动调整秒数。

除了智慧交通,最近伦敦东南部的格林威治皇家自治区还被选为智慧城市系统的示范区。 这里将建立300个智慧停车位、共享电动自行车,利用泰晤士河来提高住宅温度,并安装太阳能板,运用能源管理系统,减少碳排放量。

第二站米尔顿凯恩斯

这是距离伦敦半小时车程的小镇,仅有18万人口、89平方公里大,但它却是一座快速崛起的城市,包括人口和就业成长率都是英国最高,新创公司的成长数目排名第二,仅次于伦敦。这里也是英国的物联网示范区。米尔顿凯恩斯市议会和英国电信、未来城市创新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正在进行一系列物联网实验,例如停车位、害虫管制和废弃物处理等。

英国公开大学的实验室晚上七点,许多学生还在位子上研究,一旁的大型盆栽里,电线缠绕,也装有感应器。原来正在测试一款浇花系统App。其构想人是一名大四学生。他说,未来只要打开手机App,就能了解一周的天气、湿度和花圃植物的生长状况,以此评估浇水量。对家家户户拥有花圃的欧美人来说,这是一大福音。

此外,红遍全球的无人车实验计划也在米尔顿凯恩斯发迹。

第三站布里斯托

位于英国西南区域的布里斯托市是2015年的欧洲绿色首都,也是英国第一个获选城市。

布里斯托创下多项纪录:最低的人均废弃物量、最高的资源回收率、最低的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自行车骑车率。近期,政府更在全市架设光纤网络和传感器,收集城市信息,企图找寻下一个智慧创新解方。

来到这里,随处可见公园与绿地,抬头一望,无论公司或一般住宅,屋顶上均装有太阳能板。低头一看,路面上画有自行车图案,完善的自行车道让这里每户人家都拥有一辆以上的自行车。布里斯托是英国的首座“自行车城市”,多年前英国政府就资助当地增设自行车专用道和停车位,并提供淋浴梳洗和附锁停车等服务。 十多年来,这里举办单车界的盛事“布里斯托年度最大单车游行”,每年都吸引上万名单车族参加。布里斯托更架设英国第一个模拟巴黎的自行车租车网,免费提供自行车供给资源匮乏的社区。不仅如此,由布里斯托大学和市议会合资的研究单位Bristol is Open,正和当地组织一起以大数据分析当地的空气、交通阻塞等问题。

传统大国寻找新出路

从大城市到小镇,英国的智慧城市计划正在各处上演。到底怎么做到的?

首先,根据全球开放资料研究报告,英国政府的开放资料执行及成效是世界第一。美国和瑞典紧接在后。在尊重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英国积极提供多种城市数据,提供政府和民间使用。

第二,近年英国的新创团队蓬勃发展,为智慧城市计划注入新观念。而英国政府投资1000万英镑,成立开放资料研究所,辅导新创团队,2012年至今已帮助超过12个团队,创造百万英镑的营收。

英国建立智慧城市的第三个秘诀,是强调从下而上、永续发展的理念。各城市正联合公民力量,实现城市共造的愿景。例如,2012年成立的新创公司SpaceHive,是全球第一个专为民生项目进行群众在线募资的平台。目前已完成上百个项目,吸引世界各地的社区纷纷效法。米尔顿凯恩斯的物联网计划也特别架设“ourmk.org”网站,让居民成为参与城市规划的一份子。对此,政府也提供奖金,让创意成真。

英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脚步一直没停下。现在更当起领头羊,拉拢其他城市一起执行。传统大国并不衰老,它正不断创新,找寻出路。(摘自台湾《天下》杂志))(编辑/唐馨)

再造城市群 篇4

一、城市定位

一个城市的定位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的来表现:

一是规模定位, 包括城市的面积、人口、经济、环境等的总体定位。“十五”计划已明确了中国城市的规模定位, 基本分为大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四大类型, 并提出了“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的整体战略。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定位, 总想往高处靠, 出现了盲目扩大城建规模的情况。

二是产业定位。中国城市发展的起始阶段基本走的是“工业立市”的路子, 而且主要发展的是传统产业。随着传统产业的日渐饱和及环境污染的引发, 许多城市已开始进行产业调整, 由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 由以第一、二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变, 而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也结合各自的不同情况各有侧重。一些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遗产的城市则提出了以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随着产业的调整和重新定位, 中国城市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活力。

三是特色定位。中国地域辽阔, 历史悠久, 城市之间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差异巨大, 城市建设注重特色是应有之义, 也是城市的魅力所在。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挖掘自己的特色, 使城市建设朝富有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二、城市再造

中国经济已经发生和还在发生的高增长, 要归功于城市化进程。对于城市的未来,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有一句名言:“我们只是地球上的旅游者, 来去匆匆, 但城市是要永远存在下去的。”反观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所做的一切, 似乎与贝聿铭的忠告相去甚远, 在大城市失去特色后, 中小城市的特色也在丧失殆尽, 不像欧洲、美洲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因此, 我国的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急需进行城市再造 (大城市比较难办) , 城市的产业发展、城市的特色急需进行重新定位。

2008年, 我们承担了浙江省富阳市东洲片区城市分区规划, 在城市定位和城市再造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三、案例分析

1、规划背景

富阳市位于沪杭甬“金三角”交汇点, 地处“西湖-富春江-千岛湖-黄山”国家级黄金旅游线的前站, 既赋山城之美, 又具江城之秀, 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城市, 又是杭州市西郊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富阳市政府委托, 我们承担了东洲片区64平方公里的城市分区规划任务。东洲片区的规划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分区规划, 未来这里将是富阳的城市形象和大阳台, 在功能上, 它将是一个集旅游、休闲运动、人居为一体的综合型度假式新城。

富阳的城市定位就是要依托杭州、上海、宁波等大城市, 与杭州、上海等大都市和周边地区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实施特色建市战略, 努力打造“运动休闲之城”, 以发展运动休闲产业促使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

2、城市定位与城市再造的规划思路

(1) 本规划的核心思路是:运动休闲化、休闲产业化、产业社区化、社区主题化。为了避免发展运动休闲产业就是搞上一大堆体育场馆, 提出了将休闲产业的发展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思想, 从根本上解决了休闲产业发展与城市社区发展、人居环境、城市配套相协调、产业发展空间与项目配套的难题。

(2) 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明晰而有特色本规划依据资源本底, 针对不同客户群体, 建立独特的价值定位体系。

中高收入家庭:“温情假日, 全家选择”

年轻高收入家庭周末游的首选度假胜地, 集美食、自然美景、运动参与、亲子活动、特色购物为一体, 为全家带来2-3天的健康、舒适、注重亲情沟通的短假体验。

新一代精英族:“时尚湖滨, 休闲坐标”

吸引长三角新一代精英族聚会和社交的新焦点, 并将成为年轻人都市休闲的最佳外延选择, “出市而不脱世”。崇尚健康、休闲、品质、国际水准的新体验。

商务会议市场:“坐拥山水, 挥斥方遒”

针对商务会议和培训市场, 以自然美景、完备的硬件配套设施和软件服务, 满足公司和政界的综合性需求。成为上海及杭州等城市的公司内地培训的首选地点。

(3) 城市产业再造, 形成产业集群

从产业层面, 我们将富阳市分为三大产业, 五个产业区, 不同的区发展不同但又彼此相关联的产业, 三大产业分别是:现代生产型服务业, 主要包括城市休闲旅游、城市体育、城市生活、特色商业、商务会务;现代观光农业, 主要包括现代生活服务业、农业旅游、花卉研发与培养、水产养殖;现代生活型服务业, 主要包括体育服务、特色商业、生活居住等。三大产业, 五个产业区彼此之间的互动将带动产业整体发展, 最终形成产业集群。

我们坚信, 良好的城市发展契机, 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 优美的生态环境, 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 必然能为富阳市未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富阳, 将从杭州西郊富春江边的一个小城市发展为特色的运动休闲之城。

参考文献

[1]、黄美均.浅谈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定位”[J].城市开发, 2003, (11)

[2]、张燚, 张锐.城市品牌论[J]管理学报, 2006, (04)

再造企业门户 篇5

众多企业愿意掏腰包购买门户软件,充分说明门户已经摆脱了“做不了什么大事”的名声,重新赢得了传统企业的信任。

一直被视为鸡肋的企业门户网站似乎又开始有了繁荣的迹象。不过,重返企业级市场的门户网站有了新的称呼―企业信息门户(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EIP),很显然,新的名称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含义、新的格局。

从量变到质变

早在今年年初与一些企业信息主管的交流中,就发现他们对EIP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老牌家电企业美的集团实施信息化较早,企业内部已经建立了不少应用系统,知识管理是其下一个目标,因此他们考虑EIP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协助完成知识管理。另一个一直以贸易为主的公司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下属单位较多,分布范围广,他们更希望通过门户使信息的交流“一竿子插到底”,并能与“非常有用的办公系统 Lotus Notes”紧密集成。

现在,部署EIP并声称初步尝到甜头的企业不在少数,比如全球规模最大的美富律师事务所、美国邮政管理局、福特汽车、美林证券等这著名国际企业,国内的企业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移动梦网、四川移动通信、广东移动、网通公司、中石油等等。

Gartner今年8月中旬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门户软件市场一口气增长了59%,相比之下,同期企业软件投资的增长幅度仅为4.3%。IDC的一份报告也表示,企业门户网站软件市场将由的5亿多美金增长到的31亿美金,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了解企业门户网站将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商业价值。

这么多企业愿意掏腰包购买门户软件,充分说明了门户软件已经摆脱了“做不了什么大事”的名声,重新赢得了传统企业的信任。谁都知道,这个时候的IT人员正面临着压力,非常需要能采用某种方法,以合理利用当前的技术基础设施保护企业投资。当然,EIP所代表的企业信息门户的理念早已超越了以前的理解,不再像过去那样,或者对外,被视为企业在网上的“脸”,通常是一些相关宣传内容的堆积,或者对内,用于企业内部信息的发布,彼此之间相互独立。而且,与大多数商业软件会增加企业计算结构的复杂性不同,门户软件旨在简化企业的计算结构。

美国Air Products公司是全球唯一的合成气体和化工制品公司,其向EIP转变的过程颇具代表性。Air Products原来内部文件的共享,采用的是最为普通,也是最为普遍的创建共享文件夹的方式,尽管为了方便浏览和查找,给这些文件夹都加上了“Web”页,但是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Web”页,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文件夹结构变得混乱和陈旧。“实际查找过程中,你不得不了解最先存储这些文档的作者的想法,这样才可能找到所需要的文件”,Air Products研发部技术数据系统经理Witmer描述着过去。可想而知,其10台文件服务器800G左右的文档,如果没有统一的存储、检索和读取方法,查找起来会有多少时间被浪费掉。

采用EIP当然就不存在上述问题,但如果是五年以前,企业信息化才刚刚起步,数据量没有这么多,应用系统也没有这么丰富,对信息的实时性的要求也没有这么高,再加上没有太多办公移动性的需求,EIP的价值不会像今天这样突出。EIP的作用正如微软中国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刘建伟形容的,“可以说是最顶端的表示层和呈现层,包罗万象的信息可以通过门户的方式展示出来”。

EIP是企业内所有内容整合之后的“视觉设备”,其实下面隐藏着分布在多个地域数量巨大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来自企业内部的ERP、CRM、SCM等应用系统,也可能来自于供应商等合作伙伴,而对于用户,既可以透过笔记本电脑,也可以使用PDA、手机等终端设备直接浏览企业信息门户后获取目标信息。EIP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可以做到与设备无关。

显然,在用户有了足够的数据量和应用量之后,EIP的应用自然水到渠成。对于企业门户的发展,市场也越来越表现出这样的趋势,由原来信息聚集功能转变成协同商务及EAI发展方向的中枢。

门户新势力

自去年以来,EIP同ERP、CRM一道成为最热门的IT话题,市场上更令人关注的现状是,供应门户软件的厂商超过了100家,不仅有像Epicentric、Plumtree等专门的供应商,包括IBM、微软、Sun、 BEA、CA、Oracle、SAP在内的综合性软件供应商也盯上了这块市场,惠普公司也在今年年初通过与SAP子公司SAP Portals的合作,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门户新势力

当然,每一个公司产品的出发点和做法是不同的。SharePoint作为微软企业知识管理和协作平台,同Exchange 、SQL Server 2000一道成为微软公司在企业内部主推的产品。尽管SharePoint也作为独立产品来销售,但有消息称,微软公司计划把该软件的部分EIP功能嵌入到未来的Windows服务器产品中,以达到高度的兼容性,这样与其自身商用应用软件的集成可以更容易的进行,同时也提高了软件的易用性。

与微软公司相同的是,IBM WebSphere Portal也已经成为其企业业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产品的研发主要是从其当前的技术演进而来,不但减少了大量的研发时间轻松切入到这个市场中,更能把不同的IBM产品紧紧结合起来。

而Sun门户产品Sun ONE Portal Server的前身是iPlanet,现在已经成为SunONE策略中最具吸引力的产品之一。今年刚刚发布的第六版本的最大变化是,除了能在自己的应用服务器平台上运行,还将能在IBM、BEA等竞争对手的应用服务器平台上运行,并捆绑了Sun ONE身份管理服务器。

根据AMT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的报告,EIP解决方案的`架构正由第一代革新为第二代。门户解决方案启蒙于轻巧、以Web为基础的表示层,第一代的门户功能大都着重在提供单一Web接口、个人化且避免前端烦琐的安装或部署,而随着互联网新技术及新应用的问世,新一代的解决方案则扮演企业内部信息集成及协同作业的入口角色,相比于第一代,其商业应用又向上推高了一层,更重视延展性和集成,如与中间件、EAI或XML数据交换标准的结合。

事实上,尽管每个公司EIP产品的关注点都不一样,就目前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点:结合了Application Server或者XML Web Service等应用。而且,像这些平台软件供应商或者综合性软件供应商,使得EIP不仅仅只是以单一软件产品的形态出现,根据Delphi的研究,在未来的两年当中,平台门户产品将成为IT部门工作的基础部件。

EIP市场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产品供应商的数量众多,不像其他的软件领域,总是由一家或者几家的产品主宰整个市场。如20的市场占有率,Plumtree、SAP和IBM并列第一位,但这三家公司各自的市场占有率都

只不过7%。紧随其后的是Sun的6%和BroadVision的5%,其它的份额则由剩下的100多家开发商瓜分。

不少业内人士都预测,EIP的市场争夺战即将打响,Gartner预计,目前的100多家门户软件厂商中,在未来数年内会有50多家遭到淘汰。

“门户”之见

“要具体的计算出门户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不太容易”,刘建伟说到,“不过,用户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从管理方面;第二是从沟通方面,除了分发文件、培训员工等,像门户最新的对视频会议的支持,也能为企业在会议方面节约不少费用;另外从IT方面,实现集中化管理后,企业可以采用瘦客户端的方式,比如CRM系统,不必为每一个客户端安装相应的客户端软件,即便是应用系统增加,也不需要在客户端骤增存储容量,客户端只要维持浏览器的使用即可,这在IT采购上,包括软、硬件都节约了成本”。

然而,当EIP在市场逆流而上的同时,所有的门户软件厂商还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说服企业,购买现成的门户软件比自己构建门户要划算得多。

国内某一中型银行其企业信息门户就是由自己构建的,该信息主管表示,虽然这个门户在检索信息功能上还达不到市场上门户产品的水准,但单一入口、个性化等门户的基本特征都是具备的。我们理解了门户的优势,但既然目前这个门户够用,也就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钱专门去购买门户产品。

当然,企业自己构建的门户功能很难达到市场上门户产品的水准,比如微软的SharePoint,在一定程度上,其搜索功能比Google这类搜索引擎还要强大,不但支持上千种数据源,如网站、Exchange2000公用文件夹、个人邮箱、Lotus Notes数据库等等,而且支持包括Word、Excel、PPT在内的100多种文件格式,而从企业用户的反馈来看,确实也非常看中这个功能。

不过,该银行的想法并不是个别企业的想法,EIP软件的独立型产品的价格确实非常昂贵,动辄高达10万美元以上。业内人士预计,综合软件开发商今后将把降价作为应用服务器等本公司软件销售战略的一个环节。IBM已于10月底在全球发布特别针对中小企业市场的新版门户软件WebSphere Portal Express,该门户软件仅有四张光盘,除了特别易于部署和使用外,购买和维护的价格也很合理。时隔不到一个月,IBM称为了吸引更多规模在100到1000人的中小企业,将引入新的软件价格体系,这其中就包括了WebSphere门户软件。的确,目前EIP的用户绝大多数还是大中型企业,用户对门户的认可程度仍然很难准确把握,并且与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基础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不久后,部署了企业门户的企业可能还要面临另一个值得担忧的问题―门户网站整合。由于目前的门户软件供应商还都只开发非常有限的一些产品,也就是说,仍不能统一处理B2E内网、B2C互联网、B2B外网等不同的需求。根据META集团最近的趋势预测报告,直到,IT部门将不断面对门户网站的整合问题,就像过去在不断解决网站、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的整合一样,到,门户网站的整合将取代门户网站的构建而成为问题的焦点所在。事实上,一些公司都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如IBM和Sybase公司。

这些或许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么一个事实,EIP最佳的应用时期尚未到来。

Tellium助运营商一臂之力

核心光网络解决方案厂商Tellium在近期举办的“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上,向中国市场展示了其领先的光交换技术。此次Tellium展示了一款功能强大的系列软件Optical-VPN,协助运营商对核心光网状网络进行设计、优化并经济运行。此套软件包括一套光虚拟专网软件应用程序,协助运营商将网状光网络在不同客户之间隔离开来,让客户充分体验“真正的”专用网络。

再造城市群 篇6

我们一再地讲科学发展观, 我们现在要研究城市的发展战略, 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 到底应该怎么样重构、怎么样改造?城市作为产业集群, 我想首先要解决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是城市产业集群之间, 相互的结构环境, 就是结构和环境的问题, 一般来说大一点或者小一点都有最核心的产业, 我们有一个模式, 1+N+L, 这就是我们说的区域经济是这样的结构, 为什么呢?只要是核心产业, 对它的碳排放问题我们就要关注, 你要把这个放在一个核心产业, 首先要考虑碳排放的性质、特点和任务, 是30%、40%还是20%, 如果完不成任务, 那么这个支柱产业能不能提前完成, 所以一定要重点考虑这个问题。

核心产业、支柱产业、地方产业, 比如说美国的底特律就是汽车城, 有零部件产业等等, 上海有两个中心, 一个是金融中心, 一个是物流中心, 碳排放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

第二个问题, 作为一个城市产业结构, 这些年来, 我们老说CBD, 就是说这里是中央商务区, 我们搞房地产建设的都希望做中央商务区, 这里形成一个大的产业链起来了。这两年我一直考虑, 朝阳的CBD叫中央商务区, 那么金融街呢?应该叫CFD, 而对于中关村呢?我们盖房子首先看这点, 我们不管是房地产开发商还是绿色开发商, 都要考虑这些问题。朝阳有一个CBD, 金融街就是CFD, 中关村就是CID, 一个城市应该是多中心, 所以我给取一个名字就是CXD。

房地产业有很大的特点, 房地产业就是服务产业, 房地产业就是从业产业, 首先要符合产业的性质才可以盖工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居, 是一般的居民住宅还是别墅, 看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注意CXD的不同的特点和性质。中关村那一带的人最想要的就是CID, 那里主要的就是高级知识分子。首先要考虑X内涵的确立问题, 这个地方的X到底是什么, 作为城市产业化集成的问题, 我想具体分五个层次讨论, 过去我们老有这样的问题, 经济社会的问题老被隔开了, 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找到CXD这个公式和特点。对一个城市来说, 有一个大的产业集群, 在东城区, 西城区将是副中心, 最早我在顺义搞战略规划, 就是现在的机场那里, 当时就是我负责的, 那时候我们提出来可以搞北京东北的一个副中心, 再下面就是我们说的CBD, CBD下面是商圈, 商圈下面就是社区。这些问题搞清楚, 好处理。

安徽庐阳区他们把自己作为不仅是合肥市的、也是安徽省的CBD, 他的CBD是五个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总部经济中心, 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我说你是五个中心, 这是关于2.0版本城市发展模式的大体的架构。

下面再讲一下2.0版对于城市发展模式打造的力量。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大中小城市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现在在城市发展当中, 有很大的问题, 现在专门提出来中小城市的开发, 我们的小城市发展可以给大城市减少一定的压力, 很多城市有不同的中心, 有一些人在自己的城市里面就可以了, 不用跑到大城市来, 这样可以为大城市减压, 有的人主张发展战略, 有的人主张发展中小城市, 按照我的理解是主要应该合理规划, 按照1+N+L这个理念去规划。

所以我想最要紧的是减轻大城市的负担, 增加中小城市的功能。就北京和天津来讲,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 京津唐这块基本是大树下面不长草, 就说北京看着很好, 但是廊坊那边就很荒凉, 但是现在起来了, 叫做城市绵延区了。不管是人流、物流, 教育资源还是医疗资源, 还是各种社会资源都要解决, 我们要有自己的规划。

再造城市群 篇7

1 湿地与城市湿地的概念及意义

根据《湿地公约》, 湿地是指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

城市湿地则是指城市区域之内的海岸与河口、河岸、潜水湖沼、水源保护区、自然和人工池塘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具有水陆过渡性质的生态系统[1], 在恢复健康的城市水循环、提供良好的动植物栖息地、调节城市区域气候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下文以西雅图的梅根奈森公园 (Magnuson Park) 为例, 分析其在湿地再造与重建项目中的方法与手段。

2 梅根奈森公园的湿地再造与重建

2.1 湿地恢复与重建的项目背景

在欧洲人定居西雅图前, 位于华盛顿湖西岸的梅根奈森公园被湿地、赤杨林和冷杉林所覆盖, 是类型丰富的野生动物栖息地。19世纪80年代后, 欧洲人对该地区的开发致使原有的小溪干涸, 芒德湖也萎缩成小池塘。随后, 美国海军基地的建设彻底改变了该地区的景观面貌, 超过60%的地面被铺砌为跑道和车行道, 而芒德湖则被完全填埋[2]。

直至20世纪70年代, 在参议员梅根奈森 (Warren G.Magnuson) 的努力下, 几近成为郡县机场的海军基地才作为公园用地被保留下来。但地势平坦、土壤板结、排水不畅的现状却给公园的重建带来了不少难题。面对这一现状, 西雅图公园与康乐局制定了有效的分期改造计划, 力图用湿地的再造与重建修复公园的生态环境。

2.2 湿地的再造与重建策略

按照梅根奈森公园的分期改造计划, 二、三期改造工程是将面积约18.6万平方米的已铺砌地面转变为开放的运动场地、湿地、池塘和步行道路。设计团队通过重建地形、水体恢复和植被管理将公园南部及东部地块改造丰富的湿地群落, 并结合雨水径流的管理实现华盛顿湖的保育。

2.2.1 重建场地地形

公园分期改造计划将运动场地设置于公园的西部和北部, 加之公园所在地区的排水方向是由西至东排入华盛顿湖, 因此, 公园南部成为再造湿地的最佳位置。但湿地的再造并非易事, 尤其是在平均坡度仅为1%的梅根奈森公园内。在进行地质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估之后, 生态学家建议通过重建场地地形, 构筑湿地所需的空间结构。

依据方案, 公园南部需要在维护湿地基底稳定和湿地面积的基础上, 模拟旱生、沼泽、浅水、深水的湿地生境序列, 并通过堤、湾、洲、岛增加湿地生境边缘。于是, 设计团队在移除该区域的铺砌材料后, 挖掘了数个大小、形状及深度不一的人工池塘和湿地, 并将挖掘时的废弃土壤用于运动场地的平整和小山丘及台地的建造。而名为“湖岸池塘”的三期改造工程也延续了二期采用的改造方法, 在临近华盛顿湖的地块挖掘了数个形态各异的池塘及湿地, 创造出拥有丰富地形和地貌的区域。

2.2.2 利用雨水径流作为湿地水源

数年来, 周边社区和公园内的雨水径流皆是通过地下雨水管网直接排入华盛顿湖。未经处理的雨水径流不仅污染了湖水, 它的流失更是导致公园内原有湿地干涸的主要原因之一。经过讨论, 设计团队认为养护湿地的关键是寻求稳定的水源。因此, 在参照公园地形的基础上, 设计团队选定了运动场地、停车场和道路以及临近社区作为主要的湿地水源。通过铺设可渗透的人工合成草皮和合理的坡度设计将运动场地和停车场及道路的雨水径流引入湿地。而公园西侧位于高地的社区也是湿地的重要水源之一, 社区内已净化的雨水通过地下管道被排进入口湿地。

2.2.3 通过植被管理, 再造城市湿地栖息地

海军基地的建设造成了公园内的栖息地, 尤其是湿地栖息地的劣化、破碎和丧失。为再造生机盎然的湿地栖息地, 公园采用了移除入侵及病害植被, 引种本土植物的植被管理手段。

公园植被分析报告表明杂草和入侵植物是湿地栖息地劣化的因素之一。设计团队移除了公园内的喜马拉雅黑莓、金雀花、钻天杨、千屈菜等杂草及入侵植物, 把不会发芽的枝条堆砌成为野生动物栖息场所, 并用本土植物替换非本土和入侵植物。对于病害植物, 则尽量在八月至次年二月之间移除和替换, 避免干扰野生动物的繁殖。除了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场所之外, 病害乔木还可作为水中沉树放置于湿地中, 为鱼类和两栖动物创造出层次多变的栖息场所[3]。而在引种本土植物时, 设计团队按照微气候和水文条件选择每个湿地的植物种类, 并对其进行为期三年的跟踪养护。

3 结语

根据西雅图公园与康乐局2011年的湿地监测报告, 梅根奈森公园内恢复与重建的湿地群落保持了由西至东的水流模式, 维持了较高的水体覆盖率, 水质也有显著改善;新植的本土植物约有80%存活;昆虫、水禽、鸟类和两栖动物的种类和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目前, 梅根奈森公园四期改造工程——湿地水源保护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中, 预计将于2013年竣工。届时, 梅根奈森公园的湿地群落将发挥更大的生态功能, 为城市湿地的再造与重建提供真实可行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王建华, 吕宪国.城市湿地概念和功能及中国城市湿地保护[J].生态学杂志, 2007 (4) :555-560.

[2]Otak Inc, Final Wetland CompensationPlan for Magnuson Park Phase 2Development[R].Washington, Seattle, 2007.

再造城市群 篇8

“政府再造”就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 以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 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 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即创造具有自我更新机制的公共部门。依德国行政学者塞顿托夫的观点, “政府再造”应包括现代行政学的概念, 也就是通过“再造工程”去重塑社会, 以引导、管制及控制经济、社会的发展。

“政府再造”的目标在于重塑政府部门, 成为“效率导向、可持续革新”的公共组织。“政府再造”是要创造一种能够持续寻求高效途径的公共组织。“政府再造”就是使政府具备能够应付无法预知的挑战的能力。不仅仅是要提高今天的效能, 而且还要创造在环境变化的明天也具备改进效能能力的政府组织。“政府再造”理论有五项战略即核心战略、后果战略、顾客战略、控制战略、文化战略。

二、西方“政府再造”运动对我国政府再造的借鉴

西方各国的政府再造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至今还在继续探索之中, 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具有共性的成功和失败的因素作为我国行政改革的借鉴。成功的因素有: (1) 从本国实际出发适时推进行政改革,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 行政改革不能滞后或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 逐级下放权力, 明确权责, 建立绩效导向的评价标准, 重视政府的施政效果; (3) 大幅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国家负担的费用, 根本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一个简化、小型、高效和便民的政府; (4) 公共部门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将公营事业民营化、社会化, 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共同治理; (5) 摒弃传统官僚结构及僵化的规制, 使行政结构扁平化、行政行为弹性化; (6) 实行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职能分开, 提高决策与执行的质量和效率, 执行部门具有较大的自主性; (7) 简化行政运作流程, 建立顾客导向的机制; (8)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降低行政成本, 重塑政府组织, 转变政府行为模式, 树立新的政府形象; (9) 改革进程采用分阶段、渐进式, 有步骤地实施改革政策。其中最重要的转变是抛弃传统的大政府官僚体制, 引进企业经营理念建立小政府、非官僚化的政府管理体系, 从而代之以讲求效率、效能、创新和顾客至上, 具备制定宏观政策与提供公平竞争环境能力的政府。

三、我国政府再造的路径选择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以民为本”的政府观, 合理定位政府职能。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 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以民为本”的政府观, 强调“民本位”、“权利本位”和“社会本位”, 而不是管制型政府模式下的“官本位”、“权力本位”和“政府本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必须体现社会公众的民主参与和利益表达, 政府行为必须是公开和透明的, 确保公民的参与,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政府的绩效评定, 必须建立外部导向和结果导向的社会评价机制。当前,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必须确实转变政府职能, 由以往“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 切实履行加强公共管理、完善公共服务的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 将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来;另一方面要探索政府职能实现的新形式, 通过利用非政府的社会力量、竞争机制和市场力量, 推动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二) 规范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改善政府绩效的动力。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促进政府部门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的绩效水平, 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目标, 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同时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了解公众的切实需要, 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但我国现行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普遍存在着制度不规范、操作不科学、导向不正确等严重问题, 极大影响了绩效评估实效的发挥。在绩效评估中政府首先应明确评估的性质、功能及其目标, 才能以此指导评估的具体操作。同时, 经过深入研究明确绩效评估的科学体系, 规范评估的具体指标与操作, 并形成相关制度, 使其法制化、规范化。

(三) 运用文化战略, 重塑政府文化。

政府文化是指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政府及其行政人员所特有的较深层次的基本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是影响和制约其行为方式、工作作风及工作绩效等的价值因素, 是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社会事务中的价值观、行为观、工作作风及工作效率的综合体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政府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 一方面它以廉洁、效能、服务的精神规范引导着行政人员;另一方面全能、集权、官僚主义、封闭保守的传统意识又时时在压抑着行政本身的活力。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无限生机, 也给政府文化不断进行自身的变革和调整提供了机会, 促使中国政府文化朝更高的层次转型, 呈现出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政府文化面貌。

提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政府开始逐步推行保障性住房项目, 但在实施过程中不乏存在寻租造租的腐败行为。本文从保障性住房以及寻租理论入手, 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实施中的寻租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 进一步得出要推动保障性住房项目良好发展, 必须从规范政府职能、建立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努力。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寻租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一、寻租理论

租, 即租金, 也就是利润、好处。简单来说, 寻租就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它通过获得或维持某个领域的垄断地位来寻求、保持和增加经济租金的非生产行为。寻租发生的前提往往是存在预期的经济租金, 租金通常是市场分割后为获得或巩固其垄断地位而产生, 根源在于政府或行业协会等有权机构的干预。寻租行为既浪费资源, 损害社会的福利, 又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导致社会矛盾等等。寻租行为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中, 房地产业也不可避免。

伴随商品房价格的飙升, 人们对保障性住房寄予厚望, 目前政府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项目, 以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 保障性住房过分强调行政配给, 可能在

(四) 利用电子政务建设改造政务流程。

当前, 要用电子政务积极改造行政服务机构。电子政务本身是各种职能机构及其服务设施与信息网络技术、政府行政管理理念的紧密结合与综合体现, 行政服务中心则是这种结合和体现的有形载体, 是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汇聚场所。因此, 各级政府必须把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 发挥电子政务优化政务流程的作用, 对工作诸环节的衔接、相互关系进行最优的匹配, 使二者形成一种有更多方面催生寻租。

二、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实施中的寻租行为分析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针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目前, 保障性住房主要分为两限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政策性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性质决定了政府的干预角色, 但正是其大量参与, 导致保障性住房项目实施中寻租行为盛行, 在经济适用房住房制度中尤为严重。

(一) 关于保障性住房房源方面寻租行为分析

1、保障性住房供应模式分析。关于保障性住房, 这里主要介绍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三种供应模式。

经济适用房, 即价格合理, 达到国家住宅建设标准, 能够满足住户的基本居住需要。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 是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这种制度造成住房价格“双轨制”, 寻租行为大量存在, 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许多城市已停建经济适用房, 转向廉租房和公租房。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 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

□文/马靓

机的后台/前台关系, 建设无缝隙政府。同时, 要利用电子政务对政府流程再造作进一步的探讨。电子政务要为同一个公务协同办公, 为“以事务处理为中心”的行政流程服务。它不仅要在业务流程优化、机构配合协调中发挥作用, 还应在政府管理创新、组织结构重组和决策科学化等方面发挥其积极功能, 以实现政府横向结构一体化、纵向机构扁平化、工作内容丰富化, 实现业务流与信息流的高度统一, 发挥其业务协同、系统整合的功效。

租房只租不售, 房源多样化, 包括新建住房、空置楼盘、改造危房等。

公租房即公共租赁房, 是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一个过渡性产品, 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价格向其出租。对于公租房的房源, 主要采取新建和有针对性地收购两种方式。

2010年我国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商品房三类住房实际用地9.58万公顷, 占全年住房用地实际供应量的76%, 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逐年增加, 占居住用地的比例稳步提高。

2、保障性住房房源获取方面的寻租行为分析。

目前, 保障性住房的房源主要分两大类:新建房屋和收购。新建房屋分为供出售的经济适用房和供出租的廉租房和公租房等;收购通常包括空置楼盘、老旧公房、改造危房等。

对于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和建设来说, 目前主要是政府间接出面, 通过招投标选择房地产开发商, 给予其一定的优惠政策, 最直接的就是间接补贴, 通常是土地行政划拨、免收土地出让金、开发贷款优先发放。这些优惠政策, 对开发商来说是不可抵挡的。另外, 经济适用房是具有商品房性质的, 虽然国家规定经济适用房项目利润率不超过3%, 但实际利润率却是相当高的, 这也是吸引开发商进入的因素。因

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实施中的寻租行为

摘要: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 针对所面临的一些带有公共性的问题, 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再造”的热潮。这对于我国的政府再造有着引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府再造,借鉴,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侯书和.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践[J].学术论坛, 2005.2.

[2]贺莉蓉, 赵亚男.西方政府再造的人本追求及其借鉴意义[J].法制与社会, 2007.10.

如何再造“乡土中国” 篇9

中国要强, 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 农民必须富。

——习近平

特别声明:作为严海蓉教授的学术观点, 只代表其作者本人, 并不代表本刊的观点, 但作为学术研究, 可以刊发于读者, 供读者在实践中判断思考。

01“新三农”问题浮出水面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 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

——习近平

网民“Twinkle吃面上岸棒棒嗒”

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否是农民人数的减少和土地资源的减少?我国现在出台了哪些政策来缓解这些矛盾?

严海蓉

在李昌平提出“农村真穷, 农民真苦, 农业真危险”之后, 三农问题开始被社会关注。我们认为今天的中国农村出现了新三农问题, 即农民分化、农业资本化、农村生态恶化。新三农问题中, 我想主要矛盾是农业资本化导致的矛盾, 农业资本化指的是农业成为资本追逐利润、使少数人的利益最大化的领域, 它不仅导致普通农民被排挤, 土地资源被资本占据, 同时也带来生态问题和农业不可持续的问题。尽管政策上对土地流转的趋势有一些遏制, 主张“适度”规模经营, 对进入农业的企业作出一些限制, 但目前看来这对大趋势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我们认为“集体经济”可以防止农民的两级分化, “生态农业”可以拯救农村的生态环境, 而防止农业资本化的措施是加大国家、村集体、甚至是消费者团体对农业的资金注入。

《记者观察》: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农业资本化带来的负面问题提出了“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准入、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其要旨就在防止资本的扩张, 挤占农民的利益。

网民“doglot”

随着农民大量务工, 现在的农村户籍人员中到底还有多少人真正在务农。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哪个省市的农民最具代表性?

严海蓉

2013年底乡村就业人员 (包括农业和非农) 占全国就业人数的50.3%, 而农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32%。至于农民生存状况, 无法笼统说, 因为中国农村贫富分化也很严重。2012年中国农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20%农户收入是最低的20%农户收入的8.2倍 (两者差距比1990年又增加了1.8倍) , 当然这里的农村人均收入, 既包含了外出打工的, 也包含在家种地的。但是农民的确不再是一个笼统的, 而是已经分化的人群。即便在一个地区、一个村, 各个阶级/阶层情况不一样。我认为用阶级/阶层来观察更能说明情况, 而不是通过“省”来区别 (各省内的情况也有很大不同, 江苏南部和北部差别就很大) 。

网民“正在酝酿一个伟大的名字”

我国还有2.7亿农民工, 他们中绝大多数都不能享受到基本劳动合同的保护, 老有所养更无从谈起, 有些农村老人六七十了仍然要为地奔波, 您怎么看?

严海蓉

我认为应该区分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在前30年, 国家强调工业的发展, 但是没有强调城市的发展, 这和后三十年有所不同。后三十年的发展, 的确存在城市中心主义的现象, 但所谓城市中心主义, 其实质是在发展路线上, 把城市变成资本最密集、资本积累最迅速、消费最密集的地方。

我们看到的城乡矛盾、农村凋敝、农村劳动力外流虽然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 但是三十多年来, 国家积极追求外向型的发展, 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至少两代农民工, 几亿人家庭不能完整, 这一快速发展使农村、农民工付出了深重代价。

不过, 我国不平等的问题不仅是城乡之间的, 城市内部和乡村内部也都有贫富分化。2012年中国农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20%农户收入是最低的20%农户收入的8.2倍。一线城市里面有大量的“蚁族”, “房奴”, 还有很多连“房奴”也当不上。

《记者观察》:习总书记:“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 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根本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网民“liansong”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 曾经当选过民选村长, 经历过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很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中国农村要怎样发展才能真正惠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是可以降低农产品成本节约劳动力, 但农民要何去何从呢?

严海蓉

感谢您结合做村长的亲身经历来和我做交流。我理解的真正惠农, 应该是让大多数农户都能得到发展的实惠, 这样的话, 就不能光选择以资本和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思路, 因为这样的思路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使发展的好处为少数拥有资本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人群所独享。大规模机械化作业虽有节约成本的好处, 但如果是由资本来做这件事, 那么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就会变成失业人口, 需要另谋出路, 是否能谋到就很难说了。如果由集体经济组织来做这事, 那么节约下来的劳动力要么可以转入集体经济依靠农业收益逐渐兴办起来的非农产业, 要么继续留在农业岗位享受更短的劳动时间。这才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记者观察》:习总书记:“没有农业现代化, 没有农村的繁荣富强, 没有农民的安居乐业, 国家的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资本下乡确实带来集约化农业的高产高效, 但资本的规模经营确实带来了大量农村失业人口, 未来城镇化率再高也无法为2.7亿农民工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 这确实是道难题。 为此,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明方向:“发挥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形式的规模经营引领作用, 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和新型农业股份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

网民“zongzi2080”

我虽不是农村出来的, 但我爸爸曾经在农村下放过多年。每次下乡看到农村现在的荒凉景象也是不甚感慨。想问下老师, 我们所提及的要发展新型集体农庄, 其本质与西方国家的农庄发展异同之处在哪, 特色又体现在哪里?毕竟现在青壮年集中流向城镇, 这样的后续发展动力又如何解决呢?

严海蓉

新型集体农庄, 产权是社区成员共同所有, 而不是某个农场主所有, 这是与西方国家的家庭农场本质上的不同。产权上的集体所有, 确保了所有社区成员都是利益相关者, 都有权利参与集体经济的管理, 分享发展的成果, 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农场, 只是农场主个人的私有财产, 经营好坏都是农场主个人的事情。

现在, 由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 农民工总量已经高达2.7亿, 中西部地区很多农村已经严重空心化, 任何发展都无从谈起。但是,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 城市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进城的农民工生存状况并不好, 他们根本无法在城市扎根, 在城市找不到出路。很多年轻人感到很迷茫, 也有一些年轻人开始重新思考城乡关系, 尝试回到农村, 开启另类的生活。也有很多关心农村发展的知识分子和大学生, 深入农村基层, 与农民进行合作, 共同寻找农村的出路。总之, 农村不是一片废墟, 可以大有所为。我们当然要认清困难, 但也要坚定信心, 勇敢去行动, 把我们对农村的美好蓝图付诸实践。

02农民合作社可行吗?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个大事, 涉及的主体、包含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 必须审慎稳妥推进。不管怎么改,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不能把耕地改少了, 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了, 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习近平

网民“水清沙幼”

我是一个农业农村工作者。当前很多农民合作社形同虚设, 请您根据自己经验, 指出如何真正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

严海蓉

发展合作社, 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合作, 合作起来干什么。为什么要合作?因为随着农业的产业化和社会化, 农业分工越来越细, 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经营模式, 农户在产业分工上处于不利地位, 只能从事投入高、风险大、利润低的种植养殖环节, 而农资供应、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都被资本控制, 农民获得的利润占整个产业链利润的比重非常小。那些龙头企业可以凭借产业优势控制农户。合作起来, 本质上是要摆脱对资本的依附, 获得自主权。合作起来干什么?我们认为, 主要是进行纵向一体化, 打通产业链, 从集体购买农资, 集体进行田间管理, 集体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打造自己的品牌, 发展城乡对接等等。这些事情都是有经济利润的, 是一家一户做不到的。合作社可以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

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根本区别在于, 合作社是农民所有, 农民受益, 要切实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落实民主集中制管理。合作社需要带头人, 需要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 但是, 绝对不能成为能人自己的合作社, 其他成员都要积极参与, 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带头人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账目清楚, 公开透明, 重大事项集体协商投票民主决策, 每个成员都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

《记者观察》: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不管怎么改,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鼓励发展股份合作, 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 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方式, 让农民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收益。加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 支持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

千百年来, “土改”关系着农民利益和国家政府的兴衰成败。世界上任何执政党对土地改革都异常谨慎, 稳妥推进。农民获利只占整个农业产业链条利润的1/3。龙头企业确实带来了高产高效, 但资本疯狂也给农业带来了不可持续的严重负面影响, 以股份合作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经济的共同致富道路可能是下一步农村改革方向。

网民“云淡风轻”

您认为农村的可持续道路是集体经济+生态农业+计划经营, 我觉得理论上讲得通, 但实践上很难行得通。主要是不具备条件:集体经济不是简单的1+1, 它同样需要资本和带头人;生态农业更复杂, 需要技术资本市场认证;一个小集体经济实体如何面对市场去计划。很悲观!

严海蓉

你说的问题都客观存在。发展集体经济需要资金, 但资金可以积累, 可以通过合作方式在合作社内部筹集。德才兼备的带头人也确实很重要, 但是也并不是有一个能人就能办好合作社, 那些能人办假合作社的现象到处都是。关键是大家是否真的想走集体化道路, 是否团结一心。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只要有意愿, 有决心, 就可以三五个人组成一个小团队, 把事情做起来, 慢慢积蓄力量, 条件成熟之后, 把更多的人组织动员进来。

搞生态农业, 尤其不能走技术资本市场认证的道路, 生态农业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更多的是体制问题, 是制度设计的问题。生态农业从一开始就要避开主流的市场体系, 才有可能摆脱资本的控制。搞有机认证那一套, 花很多钱不说, 你的生产技术都要被控制, 你的销售市场也要被控制, 完全没有了自主性。因此, 生态农业要走城乡对接、计划生产的模式, 具体来说, 在城市建立消费者合作社, 建立自己的消费网络, 进行消费者教育, 让消费者认同生态农业理念, 了解自己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过程, 邀请消费者到生产基地参观, 建立面对面的信任关系。在此基础上, 城市消费者和农村生产者进行平等协商, 制定生产计划, 以销定产。生产者和消费者共摊风险, 共享收益。

《记者观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的“绿色农业”就是“生态农业”之路。当然中国绝不能走计划经济的老路, 但把餐桌和田间连起来以销带产的计划农业订单模式, 在实践中已有成功经验。

网民“呈祥”

我感觉你提出的农业要走农民的组织化道路的难度相当大。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之一, 千家万户农民一盘散沙。其二, 基层村镇干部难作为。其三, 就算成立了, 一个小小的经济体在强大的市场面前也没有话语权。你举例的南街村也不是媒体宣传的那样好。依你判断, 新的农民合作组织大概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来?

严海蓉

你说的问题确实客观存在。分田到户三十多年, 人心也散了。国家的政策的重点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 而不是农民组织化。革命事业何时成功, 也没有一个时间表。但是, 我们认为, 也不用过于消极。事实上, 任何时候搞农民组织化都不是一帆风顺。南街村也许不像媒体宣传的那样好, 但小岗村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子呢?

重新组织起来, 不仅是一种社会理想, 也能够为成员提供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是现实基础。当然, 合作并不意味着平均主义大锅饭, 可以采取统分结合的管理方式, 在集体统一农资采购、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基础上, 具体的劳动仍然由各家各户完成, 解决劳动积极性问题。再如, 农村可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如果交给资本来做, 农民就只能是打工的。如果集体合作来搞, 农民就能从中受益。

《记者观察》:南街村也许是个案, 但具有“标本”意义。中国农村地域广阔, 社情复杂, 高山、丘陵、平原、沿海等地理环境, 不同历史、文化、民俗、民族等社会文化资源千差万别决定了再好的农业生产体制也不能搞“一刀切”。改革开放的前10年“小岗村”走的顺些, 随着农业现代化生产力的提升, 如今的小岗村也成为“昨日黄花”?当然南街村并非没有问题。

网民“长安朕”

假设城市工业化发展依然能吸纳足够的农民工就业, 比如15年后, 农村现在种地的老人基本种不了地了, 年轻人觉得打工比种地划算不回来种地, 那么谁来种地?是能人大户农场主, 还是农民组织的合作社, 我觉得被破坏的农村政治生态已然不能支持后者。

严海蓉

我同意您说的。不仅是农村政治生态, 还有整个的经济生态使得农民组织的合作社越来越难生存。引用一个来自基层看法:“当前农村, 有规模有效益的项目, 农业龙头企业在做;小规模有效益的项目, 村庄中致富能手在做;有利可图的项目, 村庄中小商小贩则是无孔不入。市场上已经形成各自完整的利益链, 逐渐形成垄断利益;村庄中占70%~80%的分散农户只能靠出卖原材料和劳动力获得利润。有些事, 在村里已形成垄断利益, 是一群特定群体的‘盘中餐’, 合作社触动了这部分利益, 组织者就会受到刁难, 甚至报复。”

尽管大局如此, 我认为应该在条件还可以的地方 (在夹缝中) 还是要尽可能地发展农民组织的合作社, 这些合作社暂时不能改变大局, 但是他们或可以成为探索未来良性发展的小根据地。

《记者观察》:当前70%~80%的分散农户往往正是我们扶贫攻坚的主体!

网民“Ling”

请问您所倡导的合作社模式, 国际上有哪些成功的范例么?或者说除美式大农场模式外, 世界上还有哪些成功的现代农业模式?

严海蓉

我曾经拜访过挪威的奶农, 了解了他们的合作社。在挪威, 奶农通过全国性的行业合作社维护了生产者主权。其生产者主权的保障有三个条件:一是有保护的市场。挪威的奶农和合作社自觉抵制欧盟自由贸易, 因此国内的生产者拥有80%国内市场份额。二是有预期的价格。每年年初, 代表奶农的合作社与超市就奶制品价格和供应量达成协议。三是有计划的生产。每年的需求量经由合作社根据过往的养殖规模分配到各农户, 因此农户根据配额进行生产, 且因为在年初就已经知道价格, 因此他们对一年的产量和收成都有稳定的预期。有保护的市场 (不是开放的自由市场) , 有预期的价格, 有计划地生产, 这是一种计划经济。这种计划性的生产和流通, 是以农民的高度组织化为基础的。

03城镇化要“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建设, 要 ‘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城镇化不仅仅是物的城镇化, 更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 城镇的发展终究要依靠人、为了人, 以人为核心才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本质。

——习近平

背景:2015年, 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人, 城镇化率达到56.1%, 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不到40%。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目标, 到2020年,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这意味着, 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要让更多的农民工“进城”, 成为户籍人口, 成为真正的市民。习近平指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网民“呈祥”

发展农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 让我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 没用几年就所剩无几, 坑了国家, 害了集体, 这个教训还不深刻吗?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循环农业, 如何避免让农业生产劳作成为又脏又累的辛苦行当?农村如何才能留住人?

严海蓉

乡镇企业破产的原因很多, 有自身经营管理的问题, 也有国家政策和宏观环境的原因, 包括过早地对外资开放市场, 给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 地方政府给乡镇企业沉重的税费负担等等, 刚刚处在起步阶段的乡镇企业, 面临国外巨无霸企业的冲击, 承担着沉重的税费负担, 最终破产。因此, 我们不能简单否定集体所有制。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乡镇企业的价值和意义。有乡镇企业的存在, 农民就可以离土不离乡, 不用非到大城市打工, 背井离乡, 妻离子散。正是乡镇企业的大量破产, 才导致后来越来越大的民工潮。

《记者观察》: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人才功不可没!当然粗放式高污染的乡镇企业注定会被市场淘汰, 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完全可以在乡镇搞, 关键相关的体制和配套政策要跟进。

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 确实需要生产者付出较多的劳动, 但是, 假如这种劳动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 不也是值得的吗?我们国家农村有大量劳动力, 找不到工作, 只好去城市打工, 但城市中农民工的工作何尝不是又脏又累。现在经济形势不好, 城市里很多工厂都倒闭了, 工人找不到工作。生态农业需要大量劳动投入, 可以在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网民“Worldchanger”

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完全没必要在农村搞, 因为村太多太散, 而应该划区域建设, 您觉得如何?

严海蓉

农村的资源确实应该集约化利用。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 确实应该统一规划, 集中居住, 节约土地, 保护生态环境。但是, 这么做的前提条件是, 农民作为利益主体, 能够民主参与, 区域建设的成果由农民分享, 而不是交给外部的资本来搞开发项目。显然, 个体的农民无法成为有效的行为主体, 必须组织起来才行。因此, 首要的任务是把农民组织起来, 通过集体经济, 发展多种经营, 因地制宜地开展就地城镇化。

《 记者观察》:城镇化的过程, 本质上是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是必须的, 中华民族数代人的梦想, 任何时候都无可置疑, 而且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加剧, 每个村庄都希望现代化的城镇能来到自家门口, 当然现代化本身也许也不完善。2015年, 中国城镇化率达56.1%, 数字上过半的人已经“城市化”, 这一趋势还在继续。看看每年春节期间的大迁徙就知道, “城乡一体化”并非空泛官话, 而是无数农村人用脚走出来的现实。只是这现实很多层面还未得到制度的承认和尊重。农村的很多问题, 正源自“人在城市, 根在农村”的割裂;农村的很多病象, 病根是在城市。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 名义城镇化率与实际城镇化率相差甚远, 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 难以在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 无法真正在城市扎根。让农业转移人口真正成为市民, 与其直接关联的是户籍。但有时户籍只是一个“外壳”, 关键是隐含在户籍背后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福利待遇。农民工不仅是生产者, 还是生活者。我们不但要给农民工提供就业, 还要让他们能在城市里面体面地生活下来, 让他们能享受和市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

网民“苏慕熙”

如果效仿美国西部开发的拓野计划, 有无可能改善现有的三农问题?打破二元结构, 通过简单粗糙的造城运动, 是不是已经宣布失败的尝试呢?

严海蓉

美国西进运动时人少地多, 即便是小农也能分得百十英亩 (一英亩等于六亩) 的地。即便这样, 也写下了一部种族灭绝的血泪史。中国人多地少, 就业增收压力大, 城镇化思路如要取得成功, 必须保证农业和非农产业都能有效吸收大量劳动力。二元结构的产生, 并非源于农村和城市的二元对立, 而是由于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和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所致。正如您所说, 如果以简单粗糙的造城运动推进城镇化, 而不有效解决小农生产方式本身的落后问题, 结果只能归于失败。而且, 由于中国人多地少, 又在全球发展的时间序列中处于后来者的行列, 中国解决小农生产方式不能采用资本主义式的土地兼并和城市化模式。中国毕竟有那么多农村人口要就业, 要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分享成果而不是被排除在外或边缘化。因此在农业领域只能采用共同富裕且能吸收大量劳动力的集体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

《记者观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坚持从国情出发, 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二元结构的现实出发, 从我国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 既要遵守普遍规律、又不能墨守成规, 既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

04“粮食安全”:人口大国的永恒主题

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

——习近平

网民“岗上科技”

如果增加10万个粮仓, 不用国家出钱, 可行吗?一, 可保地方有粮, 可以出口, 可以调;二, 增加国力储备物资。

严海蓉

不用国家出钱, 那就是要通过市场来解决, 是吗?粮食是公共产品, 也是战略产品, 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确保数量和质量的万无一失, 以及价格的相对稳定。粮食是最不能交给自由市场的。如果让社会资本大规模建设粮仓, 看似节约了财政资金, 但私人资本大量囤积粮食, 资本的逐利性必然导致囤积居奇, 操纵粮价, 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 扰乱粮食市场秩序。

《记者观察》:历史剧《天下粮仓》里就印证了严老师的观点。

网民“虎虎虎”

中国农业面临国外农产品价格竞争, 也丧失了发展的优势, 问题是要保证农产品安全, 还需要政府在部分产品上实施补贴和干涉, 请问对像中国这样大国, 如何在保护和自由竞争上取舍?

严海蓉

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 我国农业的资源禀赋并不优越, 人多地少水缺, 在国际市场中, 不能同美国的大农场竞争玉米, 也不能同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竞争水稻。假如按照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完全应该放弃农业生产, 进口农产品。幻想一下, 假如全世界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贸易不是为了打败其他国家, 而是为了更好地共享资源, 那么, 区域之间的自由贸易可以互通有无, 从总体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造福全世界人民。遗憾的是, 目前来说这只是一个幻想, 现在的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 是资本统治的世界, 国与国之间争夺资源, 进行着你死我活的竞争。美国极力推行自由贸易农业政策, 不是为了别的国家发展得更好, 而是作为武器, 打垮竞争对手。粮食是比石油更重要的战略武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 粮食安全是始终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关系到国家的主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 中国人的饭碗里要端着自己的粮食。国际市场买不到粮食安全。同时, 美国推行的农产品自由贸易政策, 主要是为了维护本国农业资本家的利益, 对中国来说, 农业不但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 还关系到几亿人口的就业问题。因此, 农业承担着多种功能, 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不能完全交给自由市场。

《记者观察》:习总书记曾指出“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一旦大饥荒, 有钱也没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 要坚持立足国内。”

网民“***嘛嘛”

老百姓吃不到健康的粮食, 政府要怎样监管?

严海蓉

这些年, 食品安全问题非常突出, 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政府也下了很大力气进行监管, 但是, 问题始终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事实上, 我们认为, 今天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不是靠加强政府监管就能解决的。我们知道, 粮食和医疗、教育一样, 本质上是一种公共产品, 不能完全交给市场, 而在今天高度市场化、商品化的农业产业中, 农民种地不是为了自己消费, 而是为了利润。理论上来说, 一分价钱一分货, 优质的农产品也应该卖到好的价格, 综合效益更高, 这样才能激励农民生产更好的产品, 但是, 在现有的产销体制中,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 中间商垄断了农产品的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 农民辛辛苦苦生产出好的农产品, 却卖不到好的价钱, 久而久之, 农民就开始单纯追求产量,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激素。面对粮食安全问题, 政府不能光想着如何去监管, 也要想着如何去服务, 为农民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帮助农民对接市场。

05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 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 充分体现农村特点, 注意乡土味道, 保留乡村风貌, 留得住青山绿水, 记得住乡愁。

——习近平

网民“霜晨月1994”

严老师, 工业化农业和生态化农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后者更好?

严海蓉

工业化农业是用发展工业的思路来搞农业,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工业的生产模式, 追求规模化、规范化和效率。这种工业理念造就了它的一些现实特点, 包括大规模的单一作物种植或牲畜养殖;耕作机械化;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地膜、抗生素等化学用品;使用杂交和转基因品种等等。工业化农业已经给我们带来了生态危机和社会问题, 比如食品污染、水土污染、土壤板结、生态失衡、加剧能源危机、其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模式排挤小农等等。

生态农业不同于工业化农业的工具理性、将人与自然割裂的思维, 它关注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将自然的因素纳入考虑, 追求人和自然均健康平衡发展的状态。其具体做法包括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 转而利用昆虫天敌或物理驱虫的方式;机械除草方法;利用植物和动物粪便发酵的农家肥;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 不使用转基因技术, 等等。生态农业避免了工业化农业的环境和社会成本, 使农业生产具可持续性。实践证明这种生产方式下的农业产出无论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优胜于工业化农业。

《记者观察》: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方针, 其中绿色农业倡导的就是生态农业之路。

网民“菜籽”

现在越来越多的粮食种子不能繁育下一代, 传统的种子又找不到了, 一旦有什么事, 比如战争, 我想广大农村没有种子可种, 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可怕。不知道这个担心对与错。

严海蓉

我也有同样的担心。2015年春天, 我们和全国政协代表汪晖一起呼吁国家要重视民间育种, 鼓励农民在保护生态多样性中发挥作用。农民在保护种子资源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11个亚非拉国家的最新普查发现, 农民在保护全球75%的种子资源。然而, 在我国, 农民留种育种已经极度边缘化。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生计与农业可持续性:农户与种子”项目 (下称“农户与种子”) 对中国第一大主粮——玉米的调研发现, 在吉林、河北、甘肃、广西、贵州五省的玉米主产区, 调查点的258户农户中自己留玉米种子的比例不到1%, 只有广西、甘肃两省的极少农户自己留种。我们呼吁建立农民育种保护区。农民的育种实践维系了中国五千年农耕, 创造了农作物丰富的多样性。随着近几十年的商业化育种, 中国种业迅速趋向单一化和寡头垄断。单纯追求“高产”, 排挤了作物多样性, 排挤了农民留种、育种的实践, 也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多样性的需求。

网民“蔡华杰”

如果在中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而不是工业化农业, 是否足以养活全中国人民?

严海蓉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生态农业被一些人斥为“会饿死人的”, 仿佛注定是小部分特权人士的专享。为了打破这一局面, 中国科学院的植物学家蒋高明在山东弘毅农场已经坚持了8年实践, 证明生态农业足以养活全部中国人。具体可以参见人民食物主权网站相关内容:“蒋高明用8年实践宣告:搞生态农业不会饿死人!”

06农村教育的忧思与出路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习近平

网民“Desperado”

现在很多外出务工的父母将子女送至全封闭私立寄宿制学校, 在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缺少与父母的沟通, 对家庭和责任的认知很模糊;私立学校受制于教师素质和盈利目标, 很难保障教育水平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朋辈压力”容易导致他们的行为偏离正常的社会规范;请问您如何看待上述问题。

严海蓉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是当代中国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产物。农村的衰败, 为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输送了廉价劳动力, 廉价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了中国的经济腾飞, 也帮助欧美发达国家降低了国内人口的日常生活成本, 为其企业节约了工资成本增加了利润。而中国作为全球工场的代价之一, 就是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 (农民工子弟) 。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 造成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 身体、情感和心理发展都产生隐患, 这种情况在撤点并校政策执行后大规模建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另一方面, 将儿童带在身边的务工父母, 因为城市公立学校的排斥, 不得不将孩子送到民办学校, 或者寄宿私立学校。农民工子弟的就学问题造就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教育低端市场, 为牟利者提供了机会。各大城市公立学校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上差别很大, 虽然总体而言已有进步, 但农民工子弟教育依然存在很大的障碍。

解决的根本办法, 是让儿童能够在模范榜样的成人的陪伴下学习成长。如何能够实现?政府要投入, 社会力量要辅助, 家长也必须投入时间精力。

《记者观察》:目前国务院已出台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实施办法。多渠道关爱留守儿童的问题, 尤其是父母要陪在孩子身边也是必须的。

网民“若缘份是一本书, 你的痛在哪一页”

为什么现在农村学校的学生少之又少。

严海蓉

据我观察, 一是因为总体上城镇化的进程, 导致农村居民人数下降, 中国已经进入了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的时代。二是因为农村凋敝, 很多适龄儿童的家长选择举家搬到镇上, 让小孩在镇上读书。三是农村本身的教育投入长期停滞, 师资力量不足, 导致很多学校关闭, 再加上国家推行的撤点并校政策, 导致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村级小学和乡级初中剧减。

网民“周师傅姓张”

您觉得农村的义务教育怎么样?有没有可能设立专门的农业学校培养具有更高素质、更强生产力的农民?

严海蓉

目前的义务教育与农业和农村生活基本脱节, 存在严重的问题。少数学生可以升入大学深造, 绝大多数学生升学无望, 学习内容和生活脱节, 造成读书无用论。年轻一代的农村学生很少对务农有兴趣。教育如何能够更好的服务乡村应该是国家的重大议题。开办农业学校当然是一种办法。

农业学校历史上曾经开办过, 但根据各国的经验, 成功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普通学校升学的诱惑对农村学生更有吸引力, 农业学校无法同普通学校竞争生源, 一般会改变学校初衷, 表面是农业学校, 实质课程同普通学校靠近, 主要促进学生升学转入普通高中或者大学。

培养高素质、高生产力的农民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尤其在今天, 农业正面临历史性的选择, 是继续走化肥农药高污染不可持续的道路, 或者是走高科技转基因进一步削弱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知识的精英农业道路, 还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提高知识技能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的道路,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农业、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 需要生态农业, 因此也需要培养兼具现代科学知识和传统农业经验的新一代农民。也许农业学校从成人教育开始更有希望, 可以作为农业技术创新和试验的基地, 对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知识技能的提高。吸引年轻一代从事农业, 必须改造农业的内涵, 同时改造农业的回报和农村的生活环境。

《记者观察》: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成千上万上不了大学的高中生, 毫无技能流向城市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2014年, 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仅占32%。2014年,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 到2020年, 每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00万人次。

07土地流转要审慎推进

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要好好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 要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习近平

网民“袁sir”

前段时间我去中部某地, 了解到他们在搞土地确权, 很多村都挂出条幅, 宣传土地确权多好多好的, 个人认为, 包括土地流转在内的行为, 本身有私有制的苗头, 或者说, 确权后就会滋生新的土地食利阶层。不知道您怎么看?

严海蓉

土地确权设计的初衷是在使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更为稳固的前提下推进土地流转, 使土地两权 (经营权、收益权) 更容易成为金融借贷的抵押物。且不论这一初衷能否得以实现, 我们在调查中确实发现一些地方干部和农户就认为土地确权就是土地要私有化的前兆, 再加上土地价值越来越高, 所以在土地确权过程中, 许多已经进城、本身不再靠土地为生的“农民”纷纷回村进行土地确权。至于土地流转、土地确权是否是土地私有化的苗头, 以及是否会出现新的土地食利阶层, 暂且不好说。

《记者观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所有制、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承包权、完善“三权分置办法”。 (摘自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网民“梦雪落”

改革开放以来, 包产到户让农民生活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远没有达到小康的水平。而坚持走大集体道路的一些村庄如南街村、华西村都成为闻名的“富户”, 这是为什么?

严海蓉

再造一个生态汾河 篇10

为了给山西治水攻坚营造强大的社会氛围,为让汾河以崭新的形象展现于新世纪的山西,2009年到2010年,中华环保基金会注资100多万元,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环保厅、中华环保基金会山西代表处等14个部门,联合发起了以“再造碧水汾河,构筑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生态汾河大型公益宣传系列活动。这个活动由山西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山西省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山西代表处承办,分为生态汾河社会宣传活动、生态汾河摄影宣传活动、生态汾河文化宣传活动、生态汾河新闻宣传活动、生态汾河宣传展示活动五个内容。一年来,这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仅在山西省内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家相关部门都有相当的影响。从国家环保局到山西各级领导都给予关注并给予批示。

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明一个事实,宣传活动为建设一个生态汾河从舆论上做好了准备。他们的目标就是拯救汾河。

重污染下的汾河

汾河全长710公里,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其流域内是山西省工业集中、灌溉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据统计,汾河流域辖内的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分别占到山西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6%和农业总产值的64%。

早在20世纪80年代,除兰村水库以上的上游外,从太原、介休到临汾等地,汾河都成了名副其实的排污沟。当时的检测数据表明:太原段汾河中镉、铜、汞等重金属物质全部超标,而挥发酚的年均值超过地面水三级标准313倍,因而被专业人士称为“酚河”。在当时,关于汾河污染严重有一个传播甚广的说法:山西省环保局的一个总工程师对一位正在取样检测的工作人员说:“别搞了,检测那有什么用?汾河里全剩污水了,你搞那吓人的数字干什么?”

1999年夏天,中下游的汾河在“中华环保世纪行”的记者笔下呈现出这样一种景观:“从生物意义上讲,这是一条名符其实的死河——没有动物、没有植物,连水体中最易生存的藻类也没有。”“河水要么发黑发臭,要么消失得无影无踪,露出了河床……”

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就是企业排污。200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沿岸各类污染品向汾河排放废水的企业有956家,其中造纸厂77家、焦化洗煤厂402家、选矿厂243家、化工企业8家,其他企业226家。加上周边的生活污水,汾河临汾段每年要接纳9100万吨污水,其化学耗氧量和氨氮以及挥发酚含量等主要指标均超过地面水最低标准3倍到40倍,部分河段的水已失去了灌溉功能。

除了水污染,汾河还面临着干涸甚至断流的危险。在一些干旱缺水的流经地区,汾河的一部分河段已经断流,相当一部分河段的水量大减,汾河已由历史上的“泛舟之役”“万木下汾河”和“流水哗啦啦”,形成“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病态河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严重的制约因素和全省民众的切肤之痛。

如此严重的水污染,对原本就缺水的山西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资料显示,山西全境的年均降水量在350毫米到700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其中桑干河流域低于300毫米。数年前实施的水资源普查结果表明,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3.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76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数的1/5,低于人均500立方米的国际“极度缺水标准”;耕地亩均水资源量192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

山西省的三条主要径流河流汾河、沁河、桑干河的污染情况基本如此。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位作家在其报告中说:“从解放以后到80年代,汾河一大半的支流断流,一大半的泉水干枯。”而在最近10年间,三条河流的水量分别比其多年平均水量减少了44.8%、48.9%和13.4%。其中汾河、桑干河近年来每年断流270天到320天。而大同境内最大的河流御河,“历史上水量十分丰沛。可近年来即使在汛期也滴水全无,下游河道沦为停车场和汽车驾驶练车场。”

汾河治污,己是山西省迫在眉睫的环保任务!然而,治污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有专家称:“即使把山西20年的GDP,全部投入到治理污染中去,也无法彻底还原原本良好的生态环境。”

重现汾河清流美景

但是,代价再大,污染也要治理。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汾河污染十分痛心,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汾河出现的严重生态污染进行全方位的治理。山西省省长王君曾对汾河流域综合治理提出要求:“继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2+10’工程,加快推进汾河流域干流堤防加固、调蓄工程清淤、人工湿地和沿岸绿化等工程建设,确保完成一期工程任务,实现汾河干流常年全线复流、流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的目标。”

2008年2月下旬,山西正式启动的“千里汾河复清流”工程,公布了汾河治污的时间表:两年内实现汾河干流全线复流,汾河水质明显改善,汾河两岸生态明显改观的目标;5年内实现汾河干流水生态初步修复,汾河两岸第一山脊内自然生态基本得到改善;10年内实现整个汾河流域的自然生态基本修复,形成人水和谐的自然景观,基本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据初步估算,该工程先期累计投资达106.02亿元。这样的投资手笔,也只有在这样特定的情况下才能有。

2008年5月,山西省正式启动“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该工程按照流域生态功能与水功能区划要求,上游侧重水源涵养及保护,上中游侧重水土保持和水资源合理利用,中下游侧重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相结合,进行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在汾河上游地区,为保护和涵养汾河水源,汾河沿岸市县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必须无条件达标才能排入汾河,有关部门将对汾河流域主要水源地区煤矿进行排查,关停影响严重的采矿点。此外,汾河两岸流域的坡地将逐步实行退耕还林。出于对汾河水源地的保护,为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要求汾河上游地区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由此,汾河流域上游地区被赋予了保护中下游地区及全省供水安全的重大责任。该流域上游许多区域被列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然而,上游地区不仅生态环境脆弱,而且经济相对贫困,当地发展经济自然要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但限制和禁止开发使得“靠山吃山”的上游地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上游地区一方面要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解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问题。鉴于上游地区保护流域生态安全与摆脱贫困局面、发展当地经济的矛盾十分突出,在治理的同时,政府通过经济补偿手段激励上游地区进行生态环境建设。2009年11月06日,山西省发改委发布消息,为解决汾河源头的生态环境问题,山西省下达了宁武县生态移民工程拟使用2008年和2009年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计划4496万元,以便工程顺利实施。

2008年2月29日早8时,汾河二库以20立方米/秒的流量开闸放水,这也标志着备受全省人民关注的千里汾河清水复流(中游)试验调水正式启动。通过河道复流入渗,逐年补给地下水,确保地下水位止降回升;通过河道疏浚和整治,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改善沿河生态环境;通过污水处理和对煤矿等严重污染企业的关停搬迁,使水资源和水生态得到有效保护;通过植被修复,涵养水源,形成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经过几年的努力,汾河中游清水复流试验工程已经结束,从汾河二库至平遥古城,已初步重现昔日汾河的秀丽景色,干涸了11年的汾河太原段终于流水再现。汾河治污初现成效。

汾河下游是指从灵石县两渡到万荣县庙前汾河入黄口段,全长约270公里,流经临汾、运城两市的11个县(市、区),是汾河流域治理工作较繁重的区域。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启动以来,汾河下游沿线各市县积极采取河道整治、汾河人工湿地建设、污染企业关停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生态汾河大型公益宣传还在继续

然而,汾河治污任重道远。中华环保基金会山西代表处办公室主任柴腾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恢复汾河生态,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发动全民参与环保,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监督和参与。”

2010年2月3日上午,山西省城太原蓝天白云,天气晴朗,省文联大厦门前彩球飘飘,人头攒动。由中华环保基金会资助、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中华环保基金会山西代表处等14个部门联合发起的山西生态汾河大型公益宣传活动书画摄影展拉开了帷幕。

这次书画摄影展是生态汾河大型公益宣传活动的一次成果展示,集中展现生态汾河大型公益宣传活动的成效。展览共收到全省各市书画稿件近千篇,摄影稿件千余篇。通过书画家采风、摄影家拍摄的作品,展现汾河现状,展现汾河今昔未来,反映山西省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的成效和成就,对激发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社会拯救汾河的信念与行动,营造社会关爱汾河的情怀,进一步激发全省人民环境保护热情,动员全省人民投入到蓝天碧水工程中来,促进山西省环境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情感作用机制下一篇:纳米改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