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作用机制

2024-08-14

情感作用机制(共8篇)

情感作用机制 篇1

随着全球环境和社会压力的增加,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和多发疾病。脑卒中是一种应激性事件, 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导致神经递质合成异常, 从而间接产生抑郁障碍。研究认为左右两侧基底神经节区在语言、记忆方面均存在差异。最新调查结果表明[1,2],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生率为20%~50%。情感障碍中以抑郁和焦虑障碍最常见, 国内的文献报道二者的发病率分别为48.8%和38.4%, 还有约32.5%的患者同时有抑郁和焦虑障碍, 其发病率为10.10%~27.81%。国外大部分学者认为额叶近端病变和优势半球损害容易发生情感障碍, 并且与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 左侧大脑半球重于右侧大脑半球, 左半球又以近额极的卒中更易发生情感障碍, 且症状也越严重[2,3]。本组研究就内蒙古名族大学蒙医药学院的不同基底节梗死的患者进行研究, 观察其情感障碍情况, 以及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单一首发脑梗死患者, 分别为左侧 (A组) 和右侧 (B组) 基底节梗死的患者各30例。A组中男21例, 女9例, 年龄43~76岁, 平均年龄为 (58.9±4.1) 岁;B组中男20例, 女10例, 年龄44~77岁, 平均年龄为 (57.7±4.3) 岁。排除标准: (1) 既往有精神疾患或家族史阳性者; (2) 本次脑梗死前已有痴呆表现及严重抑郁症者; (3) 有明显失语、失认等症状不能配合检查者; (4) 病情严重或伴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检查者。两组患者年龄, 性别等无显著性差异, 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经CT或MRI证实左侧或右侧基底节梗死, 病程在一个月以内, 按照病例入选标准选择患者入组, 测试前先用韦氏智力量表简式进行初步筛选, 排除可疑智能障碍者;再用SAS、SDS自评量表进行筛选, 符合标准者入组, 再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进行评定。

1.3 评定标准

HAMD评分均为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是否存在的有效量表, 其均为14个评估因子, 总分为0~56分, 以7分为阳性分界值, 7分以下表示患者无焦虑、抑郁等方面不良情绪的存在, 7分及以上则表示患者可能或肯定存在此方面的不良情绪。HAMA的评定分为0~4分, 5级: (0) 无症状, (1) 轻, (2) 中等, (3) 重, (4) 极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定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情感障碍发病率比较

本组研究发现, A组抑郁发病率为53.33%, 焦虑发病率为43.33%, 两者皆有的占33.33%, 显著高于B组的36.67%、23.33%和16.67%,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注:a与B组相比, P<0.05

注:a,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1 两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比较

采用HAMD和HAMA分别对患者情感障碍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左侧基底节梗死所致情感障碍的严重程度显著重于右侧, 两组相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属于器质性情感障碍范畴, 其中以焦虑和抑郁最为常见。有学者认为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是由于脑组织损害破坏了脑部内的神经环路及神经心理活动有关的神经递质的合成、代谢及传导。有研究发现基底神经节区, 尤其是左侧基底节区受损更容易产生抑郁障碍, 认为其原因是卒中病灶破坏了额叶-皮质下通路所致[4]。从本组研究作用机制来看, 其额叶近端病变和优势半球损害容易发生情感障碍, 并且与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 左侧大脑半球重于右侧大脑半球, 左半球又以近额极的卒中更易发生情感障碍, 且症状也越严重, 与目前报道的类似。

左半球皮质下病变-基底节区易发生情感障碍, 右半球以皮质病变-颞叶及其相关脑叶易发生情感障碍, 说明两半球在情感支配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本组研究分别对不同基底节梗死患者进行情感障碍分析, 结果发现左侧梗死抑郁发病率为53.33%, 焦虑发病率为43.33%, 两者皆有的占33.33%, 显著高于右侧的36.67%、23.33%和16.67%,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目前关于不同基底节所致的患者情感障碍的说法不一。Astrom等[5]认为急性期伴抑郁的脑卒中后焦虑障碍与左侧半球相关, 单纯焦虑障碍则与右侧半球损害相关。李华等[6]认为卒中部位不同情感障碍发生率有明显差异。本组研究经过HAMD和HAMA评分发现, 左侧基底节梗死所致情感障碍的严重程度显著重于右侧, 两组相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左侧基底节梗死所致情感障碍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右侧, 左侧基底节梗死所致情感障碍的严重程度显著重于右侧, 临床需要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基底节梗死情况对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单一首发脑梗死患者, 分别为左侧 (A组) 和右侧 (B组) 基底节梗死的患者各30例,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进行观察患者情感障碍情况,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 A组抑郁发病率为53.33%, 焦虑发病率为43.33%, 两者皆有的占33.33%, 显著高于B组的36.67%、23.33%和16.67%,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HAMD和HAMA评分后发现, 左侧基底节梗死所致情感障碍的严重程度显著重于右侧, 两组相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卒中病灶破坏了额叶-皮质下通路所致。结论 左侧基底节梗死所致情感障碍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右侧, 左侧基底节梗死所致情感障碍的严重程度显著重于右侧, 临床需要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死,情感障碍,基底节

参考文献

[1]Kronenberg G, Katchanov J.Post-stroke depression clinical aspects, epidemiology, therapy, pathophysiology.Nervenarzt, 2006, 77 (10) :1176, 1179-1182, 1184-1185.

[2]缪勇, 温凤飞, 李三清.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33) :223-226.

[3]李玉岭.脑卒中性质、部位及程度与情感障碍的相关性.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1) :165.

[4]Tharwani HM, Yerramsetty P, Mannelli P, et al.Recent advances in poststroke depression.Curr Psychiatry Rep, 2007, 9 (3) :225-231.

[5]Astrom M.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in stroke patients.A 3-year longitudinal study.Stroke, 1996, 27 (2) :270-275.

[6]李华, 席艳玲.大脑两半球卒中患者情感障碍的对比研究.农垦医学, 2009, 31 (2) :126-128.

情感教育的独特作用 篇2

所谓情感,就是指人们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任何一种事物,如果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就能使人产生热情,并积极追求。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情感意志和心理品质。学生一旦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热烈的学习情感,就会调动自身的潜能,形成坚强的意志指向,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预料不到的好成绩。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人的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在教与学这种双向交流活动中,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的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情感就是一种力量,它不仅具有激发学生求知和愉悦的功能,还具有心理催化作用。只有师生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否则,即使教师知识掌握得再多,讲得再生动、再具体,学生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者心不在焉,教学效果一定不佳。要想达到师生情感长期和谐一致,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爱心是情感教育的基础和源泉

要搞好教学中的情感注入,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爱生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心理学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际上讲的就是教师的爱和教师的期望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高尚、无私、纯洁的师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教师情感教育的基础和源泉。教师有了爱学生的情感,才能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通过师生情感交流和心理交往,才能使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接受的意愿,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励智力因素,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给每个学生以慈爱、同情、帮助和爱护,及时观察、了解、体验每个学生的情感变化,调节、满足每个学生在情感上的需要。教师课堂上饱满的情绪、赞许的微笑、信任的点头、慈爱的抚摸、温暖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愉悦和力量,从而激发起学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启动学生心智的钥匙。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最好的老师,并不是传授知识多的老师,而是最热爱自己学生的老师。”

平等尊重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和桥梁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表现出分明的厚薄之情,如对于聪明、听话的学生在言语、行动上易表现出热情、器重,而对于较为迟钝、调皮的学生易冷漠疏远。这就会极大地伤害一些学生的自尊心,进而逐渐产生对立情绪,造成师生之间情感上的障碍,心理隔阂加深。久而久之,教学就会受阻,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因此,教师对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不偏不倚,用各种语言、动作去营造一种使全体学生都能感到的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要对学生忌讽刺、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教师都应当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情境,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促使他们乐观向上,自信自强,充分发挥其在学习上的内在智力和潜能。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种心理动力会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甚至会使学生由尊重、喜欢教师转移到爱其所教的学科,这自然会使学科成绩稳步提高。相反,即使教师业务水平再高,学生疏而远之,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所以,尊重学生才能架起沟通学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才会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加热情、更加投入、更加用功。

只有理情结合,才能实现情感教育的升华

对于学生,情感教育绝不能只停留在感激、感恩等感性认识上,还必须上升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情感教育成果如果没有理性维护是难以持久的。心理学家认为,理想目标具有定向功能。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追求目标,使他们获得成功感,促使他们不断前进;另一方面,要看到他们的进步,从心理和行动上给予他们指导和厚爱,增强其学习信心。这样才能使师生在感情上产生“双向反馈”,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持久积极性。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能施以情感教育,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滋润学生的心田,与学生进行心理情感上的交流,独具匠心地去弹拨学生的心弦,就一定能取得点石成金、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是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笔者和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力地支持了教学活动。

情感作用机制 篇3

Pike分析了1973 - 2000年期间142篇以旅游目的地形象为主题的文献后发现[2],过去的研究大多着重于分析目的地形象与游客口碑传播行为之间的联系。但过去的研究仅停留在发现目的地形象与游客行为之间的直接关系,例如Chen和Tsai等指出了目的地形象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参与感、对目的地的评价以及影响未来游客的行为意向[3]。然而,在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游客行为之间是否还存在更复杂的影响机制? 在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旅游学者开始寻求答案,采用 “认知 - 情感双重视角” 代替过去的单一视角[4],试图全面解释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口碑传播的内在机制。基于此,本研究引入认知构念之认同显著性[5],以及受到Bagozzi等 “情绪在消费行为中的角色”研究的启发[6],从 “认知 - 情感双重视角” 构建概念模型,分析认同显著性在目的地形象影响口碑传播的作用,以打开其内在机制的黑箱。

一、文献回顾

(一)目的地形象及其构成

目的地形象在旅游研究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构念,Crompton把目的地形象定义为包含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信念、看法和印象的总体认识[7]。目的地形象也是一个多维构念,其组成成分主要划分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认知成分体现在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信仰和知识的理解,即是对目的地物理属性的认知信息加工结果; 情感成分包含了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中获得的情绪感受和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即是对目的地环境氛围的情感信息加工结果。过去的学者分别从认知和情感视角对目的地形象做出了大量研究。在认知视角上,以Echtner和Ritchie为代表的学者建立了目的地形象的测量模型,他们认为测量旅游目的地形象需要对独立形象与整体印象、功能特征与心理特征以及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做出全面分析,这些特征能完整描述游客理性思维中对目的地形象的认识[8]。在情感视角上,以Baloglu和Brinberg为代表的学者把目的地形象按照引发游客产生情绪的特点做出分类,即愉快的———不愉快的、唤醒的 ———沉睡的、兴奋的———沮丧的以及放松的——— 烦恼的,他们更多考虑的是目的地形象与游客情绪之间的联系[9]。然而,Pike通过元分析方法对研究目的地形象的文献回顾后却发现,过去的学者对目的地形象的理论定义和研究框架还没有形成统一,较多的是从单一视角展开分析[2]。近些年来,以Hosany等为代表的学者意识到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应该从认知和情感的双重角度进行综合考虑[10]。Hosany等基于Russell提出的人对外部环境的情绪反应理论[11],和Ong和Horbunluekit发展的目的地认知形象量表[12],将旅游目的地形象划分为情感 形象 ( Affective Image ) 、 环境氛围 ( Physical Atmosphere) 和可融入性 ( Accessibility) 三个维度[10]。其中情感形象和环境氛围两个维度源于Russell提出的情感分类模型[11]。情感形象指游客对目的地情绪反应的评价,即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 环境氛围则指目的地环境对游客情绪的唤醒程度。情感形象和环境氛围构成了游客对目的地环境的情绪反应的方向和强度。可融入性是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认知评价[12],表现为游客对目的地环境的可接受性和可亲近性。 “好山好水好无聊, 好脏好乱好热闹”这句俗语形象地概括了游客在认知和情感上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整体评价。

(二)认同显著性

认同显著性 ( Identity Salience) 来自于自我分类理论 ( Self - categorization Theory)[13],认为认同显著性是用于解释行为的关键要素,因为重要的身份 ( Identity) 直接关系到个人的价值观和对自我属性认识,这些个人的感受都能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以及他们的一言一行。Tajfel也认为认同显著性就是个体认识到的自己所在群体的成员须具备的资格,以及这种资格在价值上和情感上的重要性,个体的认同感还能影响个体在不同的情景 下所做出 的价值评 估[14]。Simpson和Siguaw也认为,个人可以通过与所在的社区建立起一种类似会员制的关系,能产生对所处地区的自我认同,受到这种个体认同的驱使,一个地方可能会强烈引起人们对这个地域产生认知上和情感上的依附[15]。在认知上,人们为了适应所处的环境, 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强调不同的身份,就会在不同的层面上寻求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共性,比如不管是文化层面的社区、空间层面的地域、种族层面的民族,甚至在超国家层面上,个体都能放大与群体建立联系的共同点而与群体成为同类[16]。在情感上,某个地方可能被看做是一个人重要的自我部分之一,这种自我体现在个人对地方产生强烈的心理联接。正如Williams和Vaske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形容地方在个人自我中的重要性, “某个地方就是个人情感的储蓄库”[17]。Simpson和Siguaw还指出,人们对地方的认同感可能还影响到人们对其身处地区的积极传播[15]; Bonaiuto等发现当人们对他们国家或家乡有了强烈的依附感时,就会更加努力捍卫他们国家或家乡的荣耀[18]。

(三)目的地形象对口碑传播的影响机制

在旅游学中,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口碑传播被认为是一种游客忠诚行为的典型表现,已有大量的研究指出游客口碑传播受到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所以传统研究有关旅游目的地形象对口碑传播的影响机制也大多以游客满意度作为核心的中介变量[19],游客认同显著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采用认知 - 情感的共同作用机制构建出游客行为模型,能提供新的途径用来解释游客在认知上和情感上受到旅游环境影响所产生的口碑传播[4]。而目的地形象作为影响游客口碑传播的决定因素又能在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划定具体的组成成分[10],认同显著性能在认知和情感视角下促进游客的口碑传播行为[15],因此可以提出新的概念模型来丰富目的地形象对口碑传播的影响机制。

二、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

Hammitt等指出个体对某个目的地的认同显著性是其对这个地方的依恋表现,个体对地方的依恋又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目的地可以在认知和 情感上唤 起个体的 身份认同 感[20]。 Simpson和Siguaw也指出,目的地形象作为游客对该目的地属性的直接体验,能够唤起人们对目的地强烈的认同[15]。根据Hosany等的维度划分[10], 目的地形象包含了3种因素,即情感维度上的情感形象和环境氛围,以及认知维度上的可融入性。这3种因素构成的目的地形象能从认知上和情感上刺激游客,从而唤起游客的认同显著性。据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 1: 情感形象正向影响游客认同显著性。

H1. 2: 环境氛围正向影响游客认同显著性。

H1. 3: 可融入性正向影响游客认同显著性。

游客满意度与口碑传播源自营销学中相对成熟的构念。在营销学中,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把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和实际消费体验的比较后产生的对这次 消费的总 体评价态 度[21]。借鉴该定 义, Grappi和Montanari指出旅游研究中的游客满意度被认为是游客关于旅游期望与实际旅游感受相比较得到的评价[22]。Bigne等研究发现,单一角度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的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3],Castro等也认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受越积极,产生的满意度就越高[24]。此外,del Bosque和Martin的研究指出,全面解释游客满意度的前导变量需要包含认知和情感双重角度的影响因素,即游客满意度分别来自于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期望和旅游情绪体验两者的共同作用[25]。Hosany等对于目的地形象的分类,就是把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和环境氛围2种因素归结为情感维度,把可融入性因素归结为认知维度[10]。因此, 综合学者的观点,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 1: 情感形象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

H2. 2: 环境氛围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

H2. 3: 可融入性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

Forehand等认为个体的身份认同感能影响个体在不同的情景下所做出的价值评估[26]。Tajfel也提出,当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时,也会同时认识到作为该群体成员的身份地位 ( Status) 能带给他一定程度的价值意义[14]。在旅游环境中, 个体做出的价值评估可以表现为旅游前后经期望和体验的比较所产生的满意度,所以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中得到的认同显著性能够影响其旅游满意度。在营销学研究情境下,Arnett等通过实证发现,认同显著性能正向影响顾客满意度[5]。因此, 根据本研究情境特点提出如下假设:

H3: 游客认同显著性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

Forehand等还指出,身份认同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口碑传播行为[26]。Arnett等的研究也发现,具有强烈认同显著性的个体能够对其所认同的组织产生积极的推广和传播行为[5]。Ahearne等进一步支持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当个体具有强烈的认同显著性时,就会做出有利于组织的行为,在营销研究情境下,这样的行为可以具体表现为个体对组织的正向口碑传播[27]。在旅游情境下的研究同样发现,当顾客对某个组织产生的认同感越强就会更加拥护并通过口碑传播来推广这个组织[28]。 因此,在本研究情境下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4: 游客认同显著性正向影响游客口碑传播。

游客满意度还会影响到游客产生和旅游相关的重要行为,例如购买、重游和口碑传播[29]。其中,口碑传播作为过去50年营销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被认为是游客忠诚行为的典型表现[30]。 口碑传播所指顾客在人际交往中通过非正式沟通方式来提及某种产品或服务,为这种产品或服务提供自愿的积极传播。大量旅游学的研究中也发现如果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感到满意就会通过口碑传播积极向他人推荐该目的地,自发地做出有利于宣传推广该旅游目的地的利好行为[25,31]。因此, 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5: 游客满意度正向影响游客口碑传播。

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构建出概念模型用以解释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认同显著性、游客满意度与游客口碑传播行为之间的关系 ( 如图1所示) 。

三、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量表综合了过去相关研究的成熟量表,经由三位作者分别对题项双向翻译后,根据本研究实际情景修改后编制。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测量,借鉴了Hosany等对目的地形象的细分[10]。对认同显著性的测量,参考了Arnett等修订的量表[5]。关于游客满意度和口碑传播行为的测量,均采用旅游研究中比较成熟的量表[31]。

在预测试中我们邀请了78名本科学生作为被试者填写问卷。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和与被试者面对面的讨论,我们对问卷内容进一步纯化,去除了对Cronbach’s α 值有负面贡献的题项,删除了Item - to - total相关系数低的题项,以及修订了部分由于翻译语境造成难以理解的题项。依据Churchill制定的预测试各步骤[32],最终确定了正式调查中使用的量表 ( 量表题项见表2) 。对于测量旅游目的地形象包含的3个因素 ( 情感形象、环境氛围、可融入性) ,本研究采用了语义差异量表形式 ( 1和7分别表示该维度的两极) 。关于认同显著性、 满意度和口碑传播的测量,本研究均采用7点李克量表形式 ( 1表示强烈反对,7表示非常认同) 。

在正式调查中,我们选取武侯祠和锦里作为问卷投放地点。这两个景点彼此相邻,交通方便, 位于成都市主城区,是汇集大量来蓉旅游游客的市内主要景点。我们通过问询的方式,仅邀请非成都籍游客填写问卷。我们准备了800份问卷,在2014年7 - 8月总共2个月时间内共计发出762份, 经统计回收完整答 卷555份,有效率占72. 8% ( 见表1) 。

注:*表示反向题项。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根据Hair等的方法[33],首先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 CFA) 检查测量的信度与效度。经过Mplus 7软件的分析[34],CFA模型整体拟合指标为 χ2= 548. 112 ( df = 194 ) ,p < 0. 001; CFI = 0. 964; TLI = 0. 958; RMSEA = 0. 057; SRMR = 0. 033。拟合指标中,χ2/ df = 2. 83,NFI,TLI > 0. 90,RMSEA, SRMR < 0. 08,表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其次,根据Fornell和Larcker的方法检查测量的信度和聚敛效度[35]( 见表2) ,所有构念的建构信度 ( CR) 均高于0. 8,显示测量具有很好的信度。各个观测变量与对应潜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 ( λ) 全部高于0. 7,并且其t值在p < 0. 001的水平显著,表明测量具有聚敛效度。而且,平均方差抽取量 ( AVE) 都大于等于0. 5,说明测量的聚敛效度较好。最后,检查测量的判别效度 ( 见表3) ,每一个潜变量的AVE平方根都大于其他潜变量的相关系数。由此,各潜变量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

注: 对角线上的数值为 AVE 的平方根,对角线下的数值为构( Ф) 。

(三)假设检验

由Mplus输出的模型拟合指标,χ2= 555. 850 ( df = 197) ,p < 0. 001; CFI = 0. 964; TLI = 0. 958; RMSEA = 0. 057; SRMR = 0. 034。 拟合指标 中, χ2/ df = 2. 82,NFI,TLI > 0. 90,RMSEA,SRMR < 0. 08,表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 见图2) 。

(注:*表示 p < 0. 05,单尾检验;**表示 p < 0. 01,单尾检验;***表示 p < 0. 001,单尾检验; 虚线表示路径系数 p = 0. 05 水平下不显著; 路径系数为完全标准化解。)

有关旅游目的地形象与其后果变量的关系在拟合模型结果显示,旅游目的地形象在认知和情感维度的部分因素分别对游客认同显著性产生积极影响。其中,情感维度的情感形象对认同显著性的正向作用路径系数为 γ = 0. 191 ( p < 0. 01) ,认知维度的可融入性对认同显著性的正向作用路径系数为 γ = 0. 399 ( p < 0. 001) ,因此H1. 1和H1. 3得到支持。但是,情感维度的环境氛围对认同显著性没有显著影响 ( γ = 0. 078,p = 0. 21) ,因此H1. 2没有得到支持。拟合模型结果还显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3种因素全部对游客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其中,情感维度的情感形象和环境氛围对满意度的正向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 γ = 0. 331 ( p < 0. 001) 和 γ = 0. 091 ( p < 0. 05) ,认知维度的可融入性对满意度的正向作用路径系数为 γ = 0. 348 ( p < 0. 001) ,因此H2. 1、H2. 2和H2. 3均得到支持。

另一方面,拟合模型结果指出有关旅游目的地形象后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均得到成功验证。 其中,认同显著性对满意度产生正向作用,路径系数为 β = 0. 233 ( p < 0. 001) ; 认同显著性对游客口碑传播行为具有积极影响,路径系数为 β = 0. 460 ( p < 0. 001) ; 此外,游客满意度与口碑传播之间也呈正向相关关系,路径系数为 β = 0. 349 ( p < 0. 001) 。因此,H3、H4和H5全部得到支持。

(四)讨论

在本研究中,认同显著性是游客在旅游期间是否对这个旅游目的地在认知上有赞同和接受, 以及在情感上有心理联接和归属感。本研究发现, 游客的认同显著性受到可融入性的影响,可融入性是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距离感的认知评价, 因此和认同显著性之间具有一致性。Ahearne等在分析顾客与企业关系的认同显著性研究中指出, 顾客对于企业的认同显著性来自于顾客认知到的企业形象与顾客对企业组织承诺相吻合[27],也说明了认同显著性具有认知前导因素。游客的认同显著性还受到旅游目的地形象在情感上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情感形象。在本研究中,情感形象刺激游客产生积极情绪或消极情绪,这种情绪导致了游客与目的地之间建立心理联接,因此也和认同显著性之间具有一致性。Stryker和Burke指出,情绪是个体感知自我意义 ( Perceived Self - meanings) 的其中一个部分能作为形成身份认同感的要素[36], 因此也说明了认同显著性具有情感前导因素。但是,游客的认同显著性并没有受到目的地形象在情感上的环境氛围所影响。在本研究中,环境氛围决定游客情绪唤醒程度的强弱,由于不同的游客在个人性格上不尽相同,因此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的唤醒程度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本研究中,游客认同显著性的产生来自于他们的身份特征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共同点,以及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到的积极或消极情绪。

满意度作为游客旅游前的期望与旅游体验的比较结果,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态度评价。在心理学研究中,Crites等解释了态度是同时受到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的影响[37]。在营销学中,Oliver也发现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都能促进消费者满意度的产生[38]。在本研究中,旅游目的地形象3种因素 ( 情感形象、环境氛围和可融入性) 都对游客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Russell和Pratt的情绪心理学的解释[39],一方面游客在旅游中获得的积极情绪越丰富,所感知到的情感形象就越显著; 另一方面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中情绪被唤起的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此外,本研究中的可融入性在理性角度上解释了游客从旅游目的地获取利得的认知结果,这种认知结果也对 满意度产 生显著正 向影响。Yuksel和Yuksel在旅游研究中同样发现,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变量 ( 积极/消极情绪和情绪唤起程度) 与认知变量同时影响游客满意度[40]。

另外,经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 ( 见表4) ,认同显著性在旅游目的地形象中的情感形象和可融入性2个因素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说明游客的身份认同感在认知和情感2个维度都能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态度,有力支持了认知 - 情感作用机制能用来更加全面和合理地解释游客行为产生的原因。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同时指出,环境氛围可以直接影响游客满意度而勿须经认同显著性的中介,说明了旅游景点环境氛围可以唤起游客情感上的满意感,但不一定先经过环境氛围对游客身份认同的唤起过程。基于Russell在环境心理学对环境因素影响人们情绪的解释[11],Walsh等在营销学研究中也实证发现,顾客受到周围环境氛围的影响直接产生了满意感, 并不再受其他因素左右[41]。笔者在亲身经历中也存在类似感受,比如笔者在丽江雪山音乐节期间对丽江旅游的满意有部分原因可能是来自音乐节节庆氛围的强烈感染,而不一定来自于自己对摇滚乐爱好者身份的认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还发现,认同显著性在可融入性和情感形象与游客口碑传播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说明了在认知和情感双重视角上,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口碑传播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直接作用,而是形成了包括游客认同显著性在内的复杂的影响机制。

注:*表示 p < 0. 05,单尾检验;**表示 p < 0. 01,单尾检验; ***表示 p < 0. 001,单尾检验; ( n. s) 表示中介效应在 p = 0. 05 水; 中介效应为完全标准化解。

本研究其他3个后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均得到实证支持。通过实证数据检验,本研究发现游客认同显著性对游客满意度和口碑传播行为分别产生正向的直接影响。过去的旅游学文献中也有类似研究结果,例如Yuksel等在对土耳其度假胜地的调查中发现,游客的认同感可以直接影响满意度和忠诚度[42]。而Oppermann指出评价游客忠诚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游客的口碑传播行为[43]。另一方面,游客满意度与口碑传播之间的正向关系在本研究中也得到证实。这种现状符合心理学中对人类行为的解释,即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态度越积极, 就越容易产生积极的对该目的地有利的行为。这样的结论也在过去大量研究中得到发现[25,31]。

五、总结

本研究从认知和情感的双重视角将旅游目的地形象做出分类,指出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是在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具有不同的认识。 同时,本研究强调了认同显著性在目的地形象与其他后果变量之间的中介作用,发现目的地形象能通过对游客身份认同感和游客满意度再继续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口碑传播行为。基于以上理论推导,本研究构建了 “目的地形象 - 认同显著性/满意度 - 口碑传播”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对555份来蓉旅游的游客的有效问卷做出分析, 利用实证数据研究了概念模型中的关系假设。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分别在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因素不同程度地正向影响了游客认同显著性和游客满意度,游客认同显著性在促进满意度的同时又与满意度一起同时对游客口碑传播行为产生积极作用。

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一定研究启示。 在理论方面,本研究构建模型假设并得到检验,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在细分为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的3种因素后能与一些重要的游客行为建立联系, 并且能够揭示不同维度的形象因素是如何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以及如何进一步影响游客行为。在实践方面,本研究发现在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特别是旅游城市形象的工作中,不仅需要完善服务设施和优化服务条件等硬指标,还要在提高软实力上长期努力,例如通过宣传教导来培养公共服务人员和市民的友好感和亲近感,让游客在异乡也能感觉如家乡一样温馨,在认知和情感上对该旅游地产生认同和满意。另外,本研究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本研究只在一个旅游目的地中采集游客样本,所调查样本来源较为单一。后续研究中有必要通过对多个旅游目的地游客的抽样调查,进一步提升研究结论的外部效度。 此外,后续研究还可以通过对比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两种不同样本,用以探索不同属性的群体在不同维度上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以及对该目的地认同显著性、满意度和口碑传播行为上是否具有显著差异; 以及引入有关旅游目的地属性的其他构念,用来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否能在对游客产生积极行为后使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有所提升[44]。

摘要:本研究基于认知-情感双重视角构建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口碑传播的影响模型,解释认同显著性在游客口碑传播中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目的地形象包括情感形象、环境氛围和可融入性三个维度,游客满意度受情感形象和环境氛围(情感上)以及可融入性(认知上)的正向影响;认同显著性在情感上仅受情感形象的正向影响,在认知上受可融入性的正向影响,认同显著性在情感形象和可融入性对满意度与口碑传播的影响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从认知与情感的双重视角下扩展了游客对目的地形象口碑传播机制的相关理论。

现代大学生情感困惑及其影响机制 篇4

这些问题以往已经有了许多研究和方法,但对恋爱与人际关系、学业、失恋过程等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新问题的产生,相关报道不够,本文关注和讨论了具体问题的干预方法。

针对目前大学生个人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首先深入观察和了解大学生自身情感发生的特点;其次针对其特定阶段的相关特点采取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式加以教育,例如采取互动活动、开设专门的团体讨论论坛及与心理导师直接交流和攀谈等;最后总结教训、摆正思想、全面发展和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

1. 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般地,大众认为,情感是由人的社会性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又称社会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大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和心理发展规律,再加上来自社会和家庭等外部的因素,构成了他们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1)情感的外显性。大学生很重感情,也容易动感情,他们的情绪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更具高亢热烈,表露明显且转变较快的特点。

(2)情感的波动性。作为青年人的大学生,往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表现出情感在相对立的两极之间转移强度的迅猛和速度的迅捷,使他们的情绪活动易于波动而不易控制。

(3)情感趋向的社会性。大学生不再像中学生那样,常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动感情,而更多的是因为各种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社会生活中的善恶是非曲直而触动感情。他们会为一场中外足球比赛的胜负或欢呼雀跃或伤心落泪。

(4)情感的过渡性。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自我意识的确立,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于中学生来说,情感趋于稳定。但大学生由于受自我意识觉醒发展的制约,当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不一致,个人的需要与现实的满足出现矛盾时,则情感会产生波动,因此,情感呈现出从波动趋向稳定的过渡性。

由于大学生具有上述这些情感特点,因而我们对其进行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也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 在大学生中开展情感教育的一些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是可挖掘和培养的,而且其操作并非高不可攀。因此,在大学教育中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笔者以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应的情感教育: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教育是人与人情感上最微妙、最细腻的相互接触,教师自身的情感、品格、为人,对学生人生观及个性的发展影响极大。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会使学生感知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并产生模仿意向。教师与学生进行和谐的情感交流,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增进思想沟通,从而提高教育效果。交流往往是通过表情、身体动作和语言来实现的。要想打动学生,使其接受教育,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用“心”去教,用“情”去导,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运用教师自身的感染力向学生提出要求,使其感到亲切与善意,并乐于接受。

(2)创设情境的策略。俗话说“触景生情”,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为培养良好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情境的创设来开展情感教育,一是自然情境。自然美是教育青年学生认识世界,对现实生活产生美的需要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游览、参观及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这一切正是其他思想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二是人文情境。青年学生喜欢看影视和文艺作品,并且往往把其中的某些人物作为自己效仿和崇拜的对象,深受他们的影响。文学艺术作品中英雄模范人物的高尚情操、崇高品德和坚韧不拔的信念、毅力等,最能激发学生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从而获得追求美好人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可以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评价、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等等,以此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目的。

(3)利用主体实践引导体验的策略。情感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认知过程是情感的基础,有了认知才有情感,所谓“有所知,才能有所感”,“知之深,爱之切”。一个对祖国悠久历史、风土人情一无所知的学生是难以产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所以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培养应从提高其认知开始,认知发展情感,情感充实认知。而认知的获得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则可更深刻而内在地让学生在社会、科技、体育、艺术等实践活动中反复感受,使情感更具实际效果。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绿色行动、敬老爱幼等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献爱心、伸援手等济困献爱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从而培养学生拥有助人为乐的品德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3. 缓解大学生情感问题的教育对策

减少大学生情感问题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感恩意识的过程,大学生的情感问题会引起大学生家庭观念的淡化、爱情观念的异化和友情观念的复杂化。大学时代既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培养他们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同时也提高大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

(1)加强人格健全教育。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整合,人格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其能否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直接关系到个体生活的质量乃至整个生命的质量。现实中那些“有才无德”、“有事业无快乐”、“有朋友无友谊”的现象,都反映出人格的畸形发展及生命质量的下降。因此,高校应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德育和心育课程,加强人文教育等方式来减少大学生对亲情的回避和抗拒,对爱情的茫然无措,对友情的冷漠无情。

(2)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如:把“感恩”教育列入必修课、纳入大学生量化考核中去,通过设置有意义的感恩活动,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大学生的感恩行为,同时,社会也要开展积极的舆论来呼唤感恩意识。

(3)注重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失调。而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沟通和交流,所以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以诚待人、言而有信、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并注意上网适度,在信息时代切忌让“人与机器”的现象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通过学校提供的各种平台,达到人际和谐。

(4)有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相信自己能够走向成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并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等。情感健全的大学生会把热情、创造智慧用在学习和对所学专业孜孜不倦的研究中,会自主学习、乐于创新,在不断追求成功过程中保持心情的满足与快乐。总之,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责任感并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能力、良好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大学生。

大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认识和实践仅仅是从最原始和粗浅的层面展开的,而丰富的实践内容绝不仅此而已。时代在发展,情感教育的实践也将不断更新。我们已经认识到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情商的重要性决不逊于智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情感培养,教育者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情感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理智地驾驭和调控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具有积极进取、团结协作、乐观豁达的高尚品德,造就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批合格人才。

摘要:当今世界衡量人才的标准不仅看中人的知识、能力, 更注重人的责任心、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知识分子, 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就必须从思想行动上把自己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全才全人。学校教育的最大功能在于塑造人的灵魂, 提高人的素质, 实现人的社会化。然而长期以来, 学校教育往往是重知识灌输, 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分数, 轻情感、意志等。大量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高智商不等于他有高成就, 智商不能决定一切。一个人最后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情感商数 (EQ) 。因此, 在高校对大学生开展针对其感情方面的情感教育仍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情感教育,问题,干预方法

参考文献

[1]孔燕, 江立成等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6.

[2]王兵, 蔡闵, 衡艳林.大李生恋爱观调查分折.中国性科学, 2005.12, (14) :30-32.

[3]窦骏等.大学生情绪障碍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1:42.

情感作用机制 篇5

确立人文关怀的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内在需要。其本质就是要求学校德育要从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把知识传授和道德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诚然,我国的学校教育已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开设了大量的人文课程,但其效果事与愿违,原因何在?其实人文关怀仅仅靠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建构一个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的恰当机制。笔者认为,学校德育要确立人文关怀理念,其切入点是情感教育。然而,当今的人文教育实践中,诸多教育者却只重视认知系统的操作,而忽视情感系统的操作,把人文知识当作僵死的教条,企图以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强加给受教育者,结果人文教育流于形势化、过程化。因此,要想使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建构受教育者健康的精神家园,在人文教育中就必须正确认识情感教育的内涵,把握其可行性操作层面,使人文教育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满腔热情地进行教育活动,在德育过程中不仅注意诱发、激励受教育者的情感,使之处于最佳状态。在实施人文关怀过程中还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文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指认识主体在情感上把自我当作客体,使自己暂时根据客体环境、立场、观点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中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情感教育是一种情感体验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结构。人文教育中的认知学习与行为学习是以情感为中介发生的,受教育者在特定情境中体验教育者的真诚、信任,接受并表达各种情感,把各种理性知识内化为情感力量并接受它。脱离情感体验的单纯的认知学习,只能造就夸夸其谈的“口头革命派”;没有正确情感导向的行为学习,就难以避免行为的功利性驱动。因此,没有情感体验,孤立的认知学习与行为学习是毫无意义的。行为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行为背后的情感体验结果,它主要不是获得熟练的行为方式,而是要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通过人文教育实践,主体与客体才能发生切实的情感关系,才能身临其境,体验、感悟主客体间的关系,实现知、情、行的整合。人文学习中情感体验的最大特征是强化感悟。“悟”即个体经验情感的激活、提升与概括过程。没有丰富的体验积淀,“悟”就不易产生。

(二)人文情感渗透

人文教育是一种情感交流、渗透过程。知识只有通过生动的情感语言触及受教育者的灵魂,激动他们的心灵,才能成为精神的力量。情感教育正是依靠情感语言和诗意想象的语言以完成个体的感受、体验水平的上升。人文教育中,教育者组织受教育者鉴别和追求自我学习目标的过程是个情感参与和渗透的过程。它常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同时要求结合具体知识点教育循序渐进地进行。一是以情感为中介,实现人文知识向信念转化,知识只有转化为信念才能成为精神的力量。人文知识能否内化为人文精神力量,关键在于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渗透程度,亦即使求知过程成为情意并举与精神完善的过程。二是实现德育过程与情感实践一体化。德育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互动的过程,本身充满着无数的情感渗透,它亦是受教育者情感实践的重要方面。以信任、关怀、合作建立德育中的关系,以丰富的教育媒体与生动的情感语言创设德育情境,实施情感化教育,是实现人文教育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条件。三是发挥人文学科特色,实现真、善、美的融合。人文科学是通过人文精神实现情感渗透的,人文情感从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渗透是实现人文知识内化的隐性方式。人文学科通过情感体验、渗透达到精神提升,实现真、善、美的融合。

(三)人文情感转移

情感转移即是“感人之所感”并能“知人之所感”,是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地理解、分析他人的情感。人文知识蕴涵丰富的情感,在德育实践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不仅要细心体验情感,渗透情感,而且要达到情感转移的效果。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要达到爱的理解,必须要求教育双方情感互动转移,以实现人文价值升华。人文教育中情感转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情感迁向受教育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育的艺术不在于本领的传授,而在于情感的唤醒、激励、鼓舞。教育者激发、接纳受教育者的情感,并对它作移情理解,再反馈到受教育者,经其体验,潜移默化,教育者的情感便产生了转移。二是受教育者把自我移入到人文知识或审美对象中去。即当个体对周围世界进行认知学习或审美观照时,有一种自发的、情不自禁的向外投射作用。

摘要:人文关怀是德育创新的重要理念, 但在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仅仅靠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要建构一个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的恰当机制, 文章认为情感教育机制是人文关怀教育实现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德育创新,人文关怀,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出版社, 1993.

[2]周丽华.价值观念的变革与学校德育的改选[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1) .

[3]王勤.道德变迁与道德教育的发展[J].道德与文明, 2000 (4) .

情感作用机制 篇6

(一)顾客消费情感的定义

清晰的定义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对现有文献回顾发现,有大量的顾客消费情感的定义存在(参见表1)。通过剖析顾客消费情感的定义,可以将顾客消费情感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顾客消费情感是对顾客感知和营销行为所做出的情感性回应;(2)顾客消费情感是影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3)顾客消费情感可以范指消费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情感变化,也可特指某一类情感或某一种情感。

(二)顾客消费情感的影响因素

1、顾客感知视角。

学者Arnold(1960,转引自Green vale,1997)认为是对事件的有利或有害的评价引起顾客的情感,而且顾客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的情感是由于不同的评价方法。Lazarus(1991)指出情感的产生是对个人所处环境感知的结果,与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会产生正面的情感,与目标环境相违背的环境会产生负面的情感,对于顾客本身而言,感知对情感的形成是必须的也是重要的。Burke(1989)详细说明顾客认知与顾客情感之间的关系,个人对某一情景的认知取决于内部(个性、信仰、目标等)因素和外部(产品质量、口碑等)因素的影响。Oliver(1993)指出消费情感是某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感知所做出的情感回应。

2、营销行为视角。

许多研究证明顾客的情感很大程度上由市场营销行为引起。Burke&Edell(1989)认为由广告引起的情感影响顾客的感知,在广告中引起的情感会影响接下来的一系列市场行为。荷兰学者采用试验法,研究服务人员的行为和顾客的消费情感,他们的研究表明,员工的行为会引起顾客的情感反映,顾客的情感会影响顾客感觉企业服务质量和顾客对企业的满意程度,进而影响顾客的信任感和忠诚感。Chitturi&Ravindra(2003)的研究表明,顾客消费情感的激起程度还与其购买的产品类型有关,Chitturi&Ravindra (2003)将产品分为功能型产品和享乐型产品,比起功能型产品,享乐型产品产生的正面情感更加强烈,反之,亦成立。

二、顾客消费情感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1、基于影响关系视角。

即顾客消费情感是影响顾客满意感及顾客忠诚的重要因素。根据Oliver(1997)修正的期望—实绩模型,他认为顾客的满意感包含认知性成分和情感性成分,顾客的消费情感是影响他们满意感的重要因素,同时Oliver(1993)和Westbrook(1987)还发现在正常的产品使用过程中或者在对服务失败的回应过程中,越强的负面情感(伤心、郁闷)产生越低的顾客满意度。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支持Oliver的观点。

2、基于包含关系视角。

即顾客满意感及顾客忠诚本身就是一种消费情感。Edwardson(1998)的研究结果表明,顾客在产品和服务消费过程中

会产生愉快、伤心、恼怒等多种情感,满意感只是顾客的一种情感。美国学者Nyer(1997)在实证研究中也发现,快乐和满意感属同一个因子,是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实绩做出认知性评估后产生的一种情感。

三、顾客忠诚的动态变化

(一)顾客消费情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近年来,众多欧美服务营销学者对顾客消费情感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美国学者Price&Arnoud(1995)指出顾客消费过

程中的情感会随着顾客与企业接触的深入而发生变化。在产品和服务消费过程中,顾客的消费心情会不断变化,顾客在前一个消费阶段的心情会影响他们在后一个消费阶段的心情。他们采用实验法,发现实验对象的消费经历、偏爱、原先的心情都会影响实验对象消费中的心情。

与产品消费者相比较,服务消费者使企业及其员工的接触更多,感情投入程度更高。因此,顾客在服务消费中的情感反映更加激烈。学者Nyer(1997)的研究结果表明,顾客消费前的情感会影响顾客对服务经历的总体满意感和顾客的再购意向,但他只研究了顾客的消费前情感与顾客评估的服务实绩之间的关系,而没有研究顾客消费前情感对顾客消费后情感的影响。但美国学者Holbrook&Gardner(转引自Nyer,1997)研究指出,顾客消费过程中,顾客的情绪会不断的变化,顾客消费前情感和顾客消费中情感会影响顾客消费后情感,顾客消费情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二)顾客忠诚形成机制的三阶段理论模型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顾客消费情感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顾客的心情难以准确测量,学术界极少在真实的环境中研究顾客消费情感,几乎没有学者用现场调查法对顾客消费前一阶段的情感对消费后一阶段情感的影响进行实证的研究,学术界一般采用的都是实验研究方法、情境模拟法;(2)研究顾客消费情感影响顾

客满意及忠诚的过程中,只将消费情感作为一个单一的、静态的因素影响顾客满意及顾客忠诚,没有系统探讨顾客消费前情感、消费中情感以及消费后情感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3)在研究顾客消费情感影响顾客心理和行为的过程中,只将消费情感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没有细分阶段进行探讨。

由以上分析可见,顾客忠诚是随着顾客消费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消费前,顾客期望受广告和口碑的影响;消费中,顾客满意受顾客感知质量和顾客感知价值的影响;消费后,顾客忠诚受顾客对企业及其员工的感情纽带的影响。消费前、中、后在一定的程度上会有重叠区域,但从动态角度来研究顾客消费情感,对研究结果不会有显著的差异。基于此,笔者提出了顾客忠诚形成机制的三阶段理论模型(参见图1),以说明顾客消费情感与顾客期望、顾客满意及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

(三)对三阶段模型的分析

图1所示的三阶段模型说明顾客消费情感是顾客在购买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一系列反映,这些反映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会随着购物的时间推进而变化。此模型也揭示了在顾客忠诚形成的三阶段,顾客消费前情感、消费中情感和消费后情感成为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消费情感在顾客忠诚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1、消费前阶段。

根据心理学理论,人们的认知影响他们的情感,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据此,笔者认为顾客期望影响顾客的消费前情感。服务性企业的顾客消费前期望主要通过信息接触形成,服务性企业消费前的信息接触主要通过广告和口碑。Burke&Edell(1989)认为由广告引起的情感影响顾客的感知,在广告中引起的情感会影响接下来的一系列市场行为。Harrison(2001)指出,口碑是指顾客从其他顾客那里获得的有关提供服务的企业及其所提供的服务的正向评价,在形成消费者购买态度和购买行为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口碑的形成是顾客满意经历的积累,也是对潜在顾客在服务质量方面的承诺。

2、消费中阶段。

服务营销的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消费中的情感影响顾客满意。国内外学者研究顾客满意度的模型有很多,最近二十年,最具影响力的顾客满意度模型是美国国家质量研究中心Fornell教授推出的基于因果关系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已成为国际通用模型。纵观各国的顾客满意度指数体系,笔者得出影响顾客满意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顾客感知质量和顾客感知价值。因此,顾客满意的根源在于顾客感知质量和顾客感知价值。这两个指标是影响顾客消费中情感的关键指标,通过影响顾客消费中情感,从而影响顾客满意度。

3、消费后阶段。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顾客满意影响顾客忠诚,同时顾客满意的最高境界是顾客忠诚,是一种消费后情感(Woodruff,1997)。国内学者李蔚妮等(2006)指出忠诚是一种情感特征,是双方信任的一种关系,情感偏好很大程度上影响顾客的忠诚,认为顾客消费后的正面情感影响顾客忠诚,情感忠诚的基础上提升为行为忠诚。马清学(2003)认为所谓顾客忠诚是指顾客在消费中对某品牌的产品和服务有一定的依赖性,在感情上有一定的偏爱,重复购买同一品牌的产品和服务,积极为企业做宣传和推荐,并且不易受外界特别是竞争品牌的信息诱惑。我们不难发现信任感、再购意向和正面宣传是顾客忠诚的三个重要表现因素。

四、结语

本文提出的顾客忠诚形成机制三阶段模型从动态的角度研究顾客消费情感,将顾客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情感贯穿于同一模型中,清晰地揭示六个影响因素在顾客情感变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该模型从顾客消费情感这一崭新视角来研究顾客忠诚的形成机理,并以顾客消费情感作为一条主线,剖析了在顾客忠诚形成的三个阶段中的一系列情感变化。这一分析方法有助于服务性企业突破传统的营销思维,采用创新的营销和服务策略,来提升顾客忠诚度和企业竞争力。今后的研究还要不断的完善理论模型,并在服务性企业中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顾客消费情感和顾客期望、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及其随着时间的动态变化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论证,揭示顾客消费情感在顾客忠诚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以便服务性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差异化策略,改善经营管理,调动顾客与员工的正面情感,提升服务企业的竞争力。

摘要:本文在系统回顾国内外顾客消费情感及其与顾客忠诚关系等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消费过程中顾客忠诚的动态变化过程,提出了基于顾客消费情感的顾客忠诚形成机制的三阶段理论模型,并就模型的适用性、未来研究方向及其对我国服务企业的营销启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顾客消费情感,顾客满意,顾客忠诚

参考文献

情感作用机制 篇7

一、导语的设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语的设置能否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课堂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1.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设置导语, 来吸引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需求是学习的最大动机。抓住这一特征, 我们在设置导语的时候, 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设置。在学习“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时, 我设置导语:假如你开了个服装店, 进了一批服装, 你知道怎么根据市场价调节价格以获得最大利润吗?我们要学习的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就能帮助你来解决这个问题。以后想经商的学生一定要学好, 帮助自己获得最大利润。不想经商的同学也要学好, 用来和经商的同学砍价啊。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这节课也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2. 结合学生的好奇心设置导语。

在学习“排列、组合”相关的知识时, 一位老师这样设置导语:同学们经常听到某人买彩票中奖的消息吧。我邻居中有两位彩民产生了争执, 其中一人认为买排列式奖票中奖的收益大, 另一位则认为买组合式彩票中奖几率更高, 收益更大。今天让我邻居每人各拿出1000元, 我们同学通过“排列、组合”知识, 来为他们测算, 买哪种彩票中奖的几率更大, 收益更高呢。这个导语立刻激起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气氛异常热烈, 呈现出高中生少有的兴奋状态, 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教师应以阳光的形象出现在课堂, 以自己的积极情绪影响学生的情绪

教师的情绪、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状态。老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课堂活动的指向标。老师的愉悦情绪可以直接传导给学生, 让学生在轻松的心态下呈现出创新性学习。反之, 老师的不悦、生气、甚至大发雷霆, 会让学生敛声屏气, 如履薄冰, 只是被动接受, 不敢提出疑问, 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树立教师的阳光形象呢?

1. 教师语言要生动幽默, 正确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

幽默是人和人之间的润滑剂, 可以避免冲突, 让人在会心一笑中接受你的委婉的批评和建议。比如, 有学生上课还存在着一些高中生不该有的小动作。如果老师严厉批评也能使学生改正, 但一定会影响课堂的气氛,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孩子, 你老玩手指头, 我就要没收你的玩具了, 你下课就得跟我走了啊”, “是谁在给用笔敲桌子为我我伴奏呢?不收费吧?谢谢”, “我课讲得真是太好了, 把某某同学都给讲睡了”……既解决了组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也不影响课堂氛围, 更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

2. 善于启发诱导, 用自己的智慧启发学生的智慧。

数学是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 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抽象能力。但由于个体的差异, 人早期智力开发的角度以及思维的类型的不同, 许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出现障碍。此时, 老师不能为学生的接受新知识能力差而着急, 应尽量运用主动、形象、直观等多种教学方法, 以生动、幽默的语言, 使课堂教学生情并茂, 来唤醒学生某部分沉睡的智慧,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积极情绪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曾经有个学校做了这一一个实验:在学生入学伊始, 随便抽出四十个学生组成一个教学班, 从学校教师中随便抽出各科任课教师来任教。但是对学生和学生家长宣布:这是我们抽出的最好的学生和最好的老师组成的实验班。三年后, 奇迹出现了, 这个班级果真成为了最优秀的班级。这个实验说明了自信在人成长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情感作用机制 篇8

关键词:李煜,隐喻,情感隐喻,悲伤隐喻

以南唐灭亡为界, 李煜的词作大致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以描写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为主, 价值较低;后期则一变而为抒发故园之思与亡国之痛, 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然而李煜在成为南唐国主之时, 南唐国势已衰。十五年后, 李煜便从一国之主沦为了阶下之囚。于是, “悲”与“愁”成了李煜后期词作重要的基调与主题。“悲”和“愁”作为人类共有的情感, 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认知可以影响情感, 也可以被情感影响, 因此对人类情感的研究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隐喻可以让我们用更具体的、有高度组织结构的事物来理解相对抽象的或相对无内部结构的事物”。因此, 从现代认知语言学的角度, 对李煜后期词作中的隐喻进行解读, 将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李煜后期词作的情感以及人类思想的语言体现。

一、理论背景

长期以来, 隐喻一直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为人们熟知, 并成为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 人们逐步将其看成一种认知现象, 认为隐喻同人类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而非简单的语言的修饰。

Lakoff和Johnson从认知角度观察和研究隐喻, 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 而且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 是人们以一种事物认识、理解和表达另外一种事物的过程。隐喻往往是用具体的事物映射抽象的事物, 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和概念方式, 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洁、生动。Ungerer和Schmid指出:“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有力的认知工具。”隐喻的结构投射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是概念性、自发性和无意识的认知过程。隐喻基于人们的生理、生活经验及所产生的结构相关性, 因此隐喻认知具有生理和物质基础。Lakoff把隐喻看做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方式。

二、李煜词中的悲伤隐喻

李煜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于李煜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意义,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说,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感慨遂深, 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在分析了李煜全部的36首词作以后发现了其中有大量的情感隐喻, 而在这些情感隐喻当中, 又以悲伤隐喻最为主要。如表1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 李煜主要用情感隐喻来抒发孤独、伤感和忧愁之情。这些隐喻的始源域都是具体的实物, 目标域都是抽象的情感, 因而属于本体隐喻。其中, ①~②是拟人隐喻, ③~⑩是实体和物质隐喻。

值得注意的是, 李煜抒情时所借助的有形之物多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如梧桐、花、草、流水、风雨等。亡国后, 李煜的身份一落千丈, 思想情感也起了剧变。落红飞舞, 江水东流, 春雨潺潺, 无情的自然之物悄然拨动了他敏感的心弦, 与他无限的哀愁遥相呼应。“把人类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进行类比性联想, 人类由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推知外部客观世界, 这本身就是一个绝大的隐喻。”“人以自身的认识模式投射到自然万物并赋予它们人的情感、生命、价值、意义, 然后再倒过来从自然万物的变化升迁中暗示和体验人道的酸甜苦辣。”

“在隐喻结构中, 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 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 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真实的感受和感情。”所以, 要对诗词中的隐喻进行恰当的解读, 对于诗人、词人创作时的处境和感情的了解就成为了必须。同样, 对于诗词中的隐喻从认知语言学方面的解读也为我们了解诗词作者的创作心态提供了一定的理据。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 词人之所以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结合在一起, 是因为在这两个概念中产生了相似的联想。成为亡国奴后的李煜终日惆怅, 仿佛自己心中的愁苦之情说不尽、道不完。这时绵延不尽的江水的形象则很容易浮现在词人脑海当中, 并用来表现自己的无尽愁苦。因此, 就有了我们所看到的“愁恨是江水”这一隐喻了。隐喻可以理解为“人们利用相对熟悉或相对容易把握的经验领域, 来组织相对不熟悉或较难把握的领域的经验, 形成某种态度, 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提供了可能。”李煜利用对江水的感知经验来组织自己对于愁苦的感知,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一江仇恨之水的画面, 使读者可以更加深切、形象地体会词人当时的心境。尤其是后一首词, 更是将自己满心惆怅用江水这一隐喻展现得淋漓尽致。“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云:此首感怀故国, 悲愤已极。……末以问答语, 吐露心中万斛仇恨, 令人不堪卒读。通首一气盘旋, 曲折动荡,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三、结语

总结以上对于李煜词作, 特别是后期词作中关于悲伤隐喻的简要分析, 可以看出隐喻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有效手段。Lakoff认为人们是用一个具体的概念域中的词汇来对一个抽象的概念域进行描述的。并指出隐喻实质上是概念层面的问题, 而非语言层面的问题, 因此, Lakoff把隐喻称为概念隐喻。而“概念隐喻的核心内容是‘隐喻是跨概念域 (cross-domain) 的系统映射’”。按照Lakoff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 隐喻的工作机制主要就是具体概念域与抽象概念域之间的跨概念域的映射。而隐喻性语言也就是在这种跨界映射的过程中产生的。比如在“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词中, 我们就可以按照概念隐喻的观点理解为, 词人在江水这一具体概念与愁这一抽象概念之间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 并在这两个概念域之间的跨域映射过程中产生了以上词句。在这一映射过程中, 江水与愁的对应被激活, 因此, 我们便可用江水的某些特征来对愁这一抽象情感进行推理。

上一篇:当代企业市场营销下一篇:再造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