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情感教育作用

2024-06-06

英语教学情感教育作用(精选12篇)

英语教学情感教育作用 篇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将英语学科的课程目标定位于五个部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由此可见,《标准》把情感教育摆到了十分显赫的位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其中针对高中生要达到的八级情感目标,要求学生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与表达”,达到“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的目标,同时具有“较强的自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有“教强的合作精神”,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体验,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目标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

情感总是伴随学习的全过程,影响着学生动机的强弱、学能力仍无法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在设法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大量的课外英语交际活动和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书籍。如听英语讲座,听英文广播,观看影片,阅读英语报刊、小说,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开英文晚会,等等,这些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有较大作用,也大大拓展了运用英语交际的空间。

4.5英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

英语教师应尽可能熟知不同文化,注意积累与文化背景相关的知识,让文化教学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教师本人应对中西文化具有较强的洞察力、理解力和扬弃贯通的能力,在教学中,适时、有效地进行文化导入。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两种能力:一是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即对英语文化和国语文化的理解能力;二是用英语准确介绍本族文化的表达能力。老师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和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准确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不能脱离文化,文化导入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更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课堂教学和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有效地进行文化导入、是实现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措施。英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传授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化素质。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应该注意尽可能地传授文化知识和进行中西文化对比以习积极性的高低、学习成绩的好坏。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学习动力,就不可能产生师生间融洽的感情,不会激发教与学的热情,就不会有良好的授课和听课效果。

情感态度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积极的情感,以及焦虑、抑制、过于内向、胆怯等消极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的情感交流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催化剂”、“稳定剂”和“润滑剂”。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依托教材所蕴涵的情感,设计课程上的表现方式,使要学的内容具有新颖性、探究性、趣味性和一定程度上的可操作性。情感色彩浓厚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参与热情,提升他们的思维层次,提高他们的记忆及内化效率,扩大语言的输入量,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陶冶他们的情操。

其次,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Krashen,1985)也认为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第二语言习得,因为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它首先要有足够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并为学习者所理解、接受(Intake)。同时要有大量的实践机会供学习者运用,使用英语(Output)。因此,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及情感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宜、多变的教学方法,采用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评价自己和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授课艺术,为学生创设安全、民主、愉悦的学习情景,提供实践并获取成功的机会。

最后,英语的习得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认知过程中,情感交流的状况会影响师生间认知信息的传递和加工过程,特别是影响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状况和加工时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校平.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A].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戴军熔.拓宽文化视角,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4).

[3]高宝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

[4]王得杏.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5]王伟华.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A].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6]吴琼.文化导入———语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4).

[7]张哲.强化文化平等交流意识,改革外语教学和教材内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

[8]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钟华,樊葳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外界,2000,(2).

[10]周如松.重视西方文化的导入,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5).

基于建构主义高校英语多媒体网络分层次教学的研究

赵凤兰1马汉才2王春辉3

(1、3白城师范学院,吉林白城137000;2大安市新艾里财政所,吉林大安131300)

摘要:高校学生英语水平高低不等,教学安排难以适应。而建构主义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是多媒体网络教学体系的两个支点。只有将两者融合为一体,以人为本,实行分层次教学才能形成合理、有效的高校英语教学体系。

关键词:建构主义多媒体网络教学分层次教学

一、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各高校大幅度扩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参差不齐,特别是英语水平差异甚大。学生英语应试能力与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失衡的问题十分普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确定一种符合英语语言的积极性。教师应密切注意学生“学”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知识水平及个性特征,调整他们对教师和教学活动的期望值,调整学习策略,正确认识所学内容,才能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推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融洽的情感交流表明信息传递通畅,对交流信息加工积极。倘若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情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那么,学生对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也就加强了,对学习英语的潜在毅力也就会得到提高,因而,学生对学习英语知识也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英语情感教学策略

实施情感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排除消极的学习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渠道。情感教育是贯穿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应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消极情感,还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1.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

动机通常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愿望所做出的努力,在英语习得中,只有明确学习动机,才能明确学习方向,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缺少前进的推动力,很难取得成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必须从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爱好、情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出发,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有意义的课内及课外实践活动,让英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应设法让学生懂得,学好英语是学习者自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需要,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要学好英语的愿望。

情感总是伴随学习的全过程,影响着学生动机的强弱、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学习成绩的好坏。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学习动力,就不可能产生师生间融洽的感情,不会激发教与学的热情,就不会有良好的授课和听课效果。

2.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人们往往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感知自己,然后作出相应的自我评价,如果外部评价不恰当,就会产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知觉而妄自尊大或是妄自菲薄的后果,学生的外部评价主要来自教师。例如:对课堂的提问、朗读、回答问题,对期中考和期末考的试卷分析,等等。因此教师的评价十分关键,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的评价,对他们的评价应遵循“评价积极性原则”,即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这样,评价结果就不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厌恶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模式。换言之,就是找到一种适合于英语语言综合训练的平台,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这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新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那就是基于建构主义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籍此对学生因材施教,进行切实有效的分层次教学。[3]

二、建构主义背景下的多媒体网络分层次教学

建构主义又称结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2]。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对学习和教学方法提出许多新的观点。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征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

的表现可作出及时的评价,如,对表现好的,可以说“very good”、“excellent”;对表现一般的,也可用“good”、“welldone”等来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培养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表现欠佳的,切不可加以斥责或冷嘲热讽,可以用“Make it easy.”(别紧张),“It doesn’t matter,just have a try.”(没关系,来试一下)、“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等这类鼓励性的话,使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在不断进步,从而消除惧怕学习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有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积极情感的体验,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特别地加以留心和注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努力提高成绩,他们的自信才能在成功的作用下成为源源不断的动力。

3.营造和谐氛围,倡导师生合作。

营造宽松、健康的学习环境不仅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其焦虑心理,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其次,师生合作的艺术在于教师对自己角色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使不同角色得到恰如其分的发挥,产生最佳的情感交流和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表达积极情感,用信任的目光、和蔼的微笑,赞许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多给学生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帮助他们不断地克服学习中的消极情绪,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才有望为学生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和毋庸置疑的。每位教师都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探究和总结。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技能。

摘要:情感态度是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总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情感教育便成为教师在课堂和课外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关键词:情感目标,情感教育,教学策略,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刘贤凤.情感交流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教学研究,2006,(5).

英语教学情感教育作用 篇2

朱春芝

众人皆知,“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所教学科的空间进行“育人”,这是为师者不可回避,并且值得深思的问题。

不同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的“育人”要求和“育人”时机各有千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育人,具体地说,如何让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催化作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思考。

一、教师要有情感

也就是说教师的言辞举止必须赋有情感性。一个教师好的言辞和举止,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和对所教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一个教师不好的言辞和举止会引起学生对教师及所教学科的厌恶。因此要求教师言辞举止大方,时学生态度和蔼,与学生真正建立起朋友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备课要有全局性,数学新教材的实施对一个教师的素质要求更加全面。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大纲,而且还要备学生,应把教材中数学情境教学“双基”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情境教育的因素,使学生从教学中轻松地感悟到“双基”的内涵与外延。从而激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望追求的情感。

三、在数学教学中,积极构造情感教育的适宜环境,给情感教育留有丰富的空间。

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3

一、实行教学民主,促进师生情感交融

成功的教学建立在师生相互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精神上得到鼓舞,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思维共振、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应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愉快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老师具有亲和力。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自尊心就像早晨玫瑰枝头的露珠一样脆弱。教师对学生可贵的自尊心、上进心要精心呵护。我对自己任教的班级的学生总是鼓励他们在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英语,以至当学生用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的“山寨”版英语与我对话时,我也非常愉快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畏惧感,决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让学生们感觉到我是他们可以依赖的伙伴,所以学生就对英语产生了很深的感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亲其师则信其道”。良好的开端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二、以情唤情,激发学生美好情感

教好英语,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前提,感情则是桥梁。老师热情、开朗的言谈举止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石。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重要的是“心传”。师生间要产生思维共振感情共鸣,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应蕴涵着教育元素,对学生来说都具有明显的感染力。一位教师整天无精打采、板着面孔,学生不可能亲近他,更不会和他一起构建精彩纷呈的英语课堂,一起积极思考和探索问题;一位没有激情的老师,把英语教学当作苦役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感受到英语课堂的盎然生意,不可能让学生以充满激情的状态去投入学习中。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县二中听课,一进课堂便被葛老师那富有激情的神态,高昂的语调和优美的发音所吸引,原来的疲惫感荡然无存,整节课学生精神振奋我们也情绪盎然。可见老师的激情多么重要多么富有感染力呀!

每当教师走上三尺讲台,心中应当油然而升起一种庄严的责任感和神圣感,尽善尽美地教读每一个句子,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生动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教师的情感有时是漫天云霞,热情洋溢;有时是三月春风,润物无声。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倾心教育教学工作,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会渐次上升。

三、调动情感,让英语课堂充满爱

情感教育必须以“爱心”为媒介,以“爱心”换信心。老师的爱应该像阳光一样慷慨无私地映进每个学生的心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

我班有位同学是在初三年级从外校转入我班的插班生,他的英语基础比较差,第一次月考时只考了50分,因为要面临中考,他自己也非常着急。我耐心的帮他分析情况,使他坚定信心,并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习了初中阶段的语法知识,上课时注意多让他练习运用语言,到下一次月考时他就进入了及格分以内,这使他很受鼓舞,更坚定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这位同学的成功使我很感动也很受启发,山谷里的野百合更需要春风。

前几年,我任教的班级里几位同学在初二上学期英语成绩下滑,我经过调查研究为他们几位同学专门设计了适合他们英语程度的学习方法,并相应调整我的教学策略,加强个别辅导,力争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提高,从而避免了进入初三后的学生成绩分化现象。

四、调整教学内容,扩展情感教育

法国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教育就是激励和唤醒。情感教育贯穿在教学中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强化学生探索世界的勇气,让学生领略世界无尽的美感,这是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在探索的过程中承担着引路人和合作者的角色,我在学生刚上初中时,先教学生一些日常用语,如问候、道别、致谢、道歉、称谓等。对八九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中尽量丰富教学内容,穿插一些新鲜有趣的知识,比如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旅游、购物、科普、新闻热点等语言知识就常常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声韵美、结构美揭示英语本身的独特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尽量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于变化,比如教旅游方面的文章适宜配上精美的图画,学习如何用英语购物时尽量模拟真实的商业环境,让学生沉浸在浓郁的英语氛围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调整教学内容扩展情感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4

一、情感教育有利于顺利实施教学过程, 实现教学目标

亲其师, 信其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老师通过自己亲切和蔼的态度、真诚恳切的语言、得体的行为, 打动学生, 使其自觉地接受教诲, 相信并乐于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并在老师的积极启发、诱导和帮助之下, 善于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这样, 情感教育就推动了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

课堂上, 老师的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富有鼓动性的动作、一句幽默的话语, 都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老师的和蔼可亲与平易近人, 会马上拉进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乐于和老师进行交流, 乐于倾听老师的声音, 乐于接受教育, 从而能够高度集中精力,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

二、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 增进学生智慧

情感教育, 要求老师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提出问题后, 迅速将学生的头脑带入思考的领域———“请运用你的智慧, 联系问题出示的情境, 设计出最合理的解题方案”。在学生思索出正确答案后, 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语言鼓励:“真聪明”, “真是聪明的小一休”……这样, 可使学生在幽默风趣的语言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鼓励, 并逐步培养对学习的极大兴趣和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真正成长为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乐于思考的一代新人。在你的“情感”雨露的滋润下, 相信你所培养的智慧的“小一休”、“小阿凡提”们会更加茁壮成长。

课堂上, 老师幽默风趣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 会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未知的神奇的世界, 使他们因对知识充满渴求而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在充满情感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诱导下, 逐渐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知识王国。这样, 学生经长期的激发诱导式的训练, 思维会越来越活跃, 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会不断得到提高, 而这将直接推动学生智力的发展, 使他们的头脑越用越灵活, 真正成长为一个个高智商的人才。

三、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 树立远大志向

教师在情感教育过程中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这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 有助于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如针对部分同学虚荣心强、考试作弊等状况, 老师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评和惩罚, 而是细心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首先, 要用诚恳朴实的语言使他们真正认识到, 学习的目的绝不是获得好成绩, 而是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考试并不是学习的终点, 它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因而我们不能单纯为考试而考试, 弄虚作假不但不利于自己的成绩的真正提高, 反而会妨碍自己的学习, 有损自己的形象———从某些方面讲, 抄袭作弊无异于盗窃。其次, 要用富有激情的语言不断激发同学们奋发向上的斗志,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鸿鹄之志”, 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气魄;“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做到心胸宽广, 心地坦荡自然, 志向高远, 绝不为生活中的小事情而患得患失或不思进取, 而要像大鹏鸟一样“搏击长空志在千里”。通过这些富有感染力的充满着激情的语言的陶冶, 引导学生立长志, 勤思勉, 并将自己的志向进一步转化为自觉的奋斗, 从而不再刻意着重于某一次考试的成绩。对考试有了正确的理解, 可以大大避免作弊行为的出现, 使学生不再只看重名利, 而是自觉追求一种脚踏实地、纯朴务实、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路漫漫其修远矣, 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师一句句亲切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 即老师在情感教育方面的言传身教, 可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明确学习目的, 自觉地使学习目标转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进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并将内心的理想转化为自觉的奋斗。通过情感教育, 学生的思想境界会上升到一种全新的高度, 这将极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 培养他们的理想人格, 使他们为远大理想而奋斗, 以一种恬淡的心态对待多彩的世界, 在各种意外的境况下把握自己, 成长为真诚有信、心高志远的具有理想人格的一代新人。

四、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有人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却是无尽的。丰富的想象能力正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激情, 就没有想象, 就没有闪光的创造力, 而激情教育正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情感教育中, 老师那充满激情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神态, 师生间密切的配合, 会使整个课堂都显得激情澎湃, 意气风发。这样会极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极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在情感教育中, 学生沉浸在一种平和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气氛中, 很容易张开理想和想象的翅膀, 扬起创造的风帆, 成为创造性的人才。

五、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处事能力, 成为复合型人才

老师对学生施以真情的关心和爱护, 可使孩子们切实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和愉悦, 有利于老师和学生及同学与同学之间心与心的沟通, 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处事能力和应变能力, 有助于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位教育家曾说:我们现代教育下的人才应具备三方面的能力:一是要有灵活的头脑, 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二是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具有较强的人与人之间顺利交往的能力;三是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而情感教育正是顺利实现以上三种能力的必要途径。

实验证明,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表露出种种情感需求, 如果该合理需求及时得到满足, 则他将会及时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及生活的温暖, 并逐渐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思想, 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增强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与人进行沟通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良好的心态也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和想象能力, 而想象能力正是创造力的基础, 所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 通过情感教育, 我们的教育对象便会逐渐被培养成为能够处理各种事情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英语教学情感教育作用 篇5

南平剑津中学 杨友琴

【摘要】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在中学思政教育中运用情感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中学思政教育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中都要重视情感教学的运用,运用过程中更应遵循情感规律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 情感教学

意义

运用

注意问题

在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中学生的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思政教育的盲点,中学的思政教育也常常因为脱离了学生的情感现实而流为空洞的说教。而所谓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

因此,探讨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对于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思政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一、情感教学对中学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中学思政课程标准中,注重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确立了课程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优先目标,说明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善于发掘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要不断探索思政课教学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方面的途径和规律。中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肤浅,理性情感较弱,他们开始不以老师、父母的评价作为唯一依据,有了对周围人事物进行评价的愿望,有了探究人物内心世界的兴趣,这种需要的产生,正有助于高尚道德情感的培养。但是,长期以来,在思政课中,存在着的一种倾向是注重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的指导,即“明理”和“导行”,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导致了教学中的“明理”难以深化,“导行”难以落实,说的是一套,行的是另一套,一些青少年在“理”方面并不是不懂,而在“行”方面却总是常常越轨,致使思政课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情感在思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情感教学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一)思政课课前准备中的情感教学的运用

首先,要关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的挖掘。中学思政课的教材内容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教育等内容进行教学。要使学生进入角色,教师自己先要进入角色。在课前准备中,应该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并把它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同时,要关注课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师生情感的和谐又能促进教师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学业成绩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人格特征、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有关。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融洽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

(二)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的运用

1.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思政课中,由于抽象的概念很多,学生常常枯燥乏味,特别是有些老师常常是划杠杠背条条,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时没有一种愉悦感,影响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在讲课时,应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启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的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融入情感,在思政课堂中创设情境

情感教学离不开特定的情境元素,教师要学会借景生情,以理激情,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以便根据教学预期触发学生某方面的情感。情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发展、成熟起来的,情境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是丰富情感的有效途径和推动情感的动力,所以培养学生情感要从情境开始。中学思政新课程的实施,特别倡导教师要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新课程生活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以及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恰当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望,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思政课课后反馈中情感教学的运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形成良好教学气氛的基础,是克服各种教学障碍、保证教学成功的关键。师生情感交融的关键是教师要施爱于学生。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将爱浸入学生的心田,将积极的情感带入课堂,触动他们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引起师生间情感的共振。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仅有责任心、事业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寻找多种方法,掌握一定的技巧,去赢得学生的心,使学生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这就需要教师要用情感去教育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教学思想和语言的表达,更为主要的是影响着学生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认识活动以及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形成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情感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从而表现出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

三、情感教学运用应注意的问题(一)运用的情感必须是教师的真情实感

真情流露能将学生牢牢的吸引,他们会感到老师的诚信、坦率、为人的原则,这其实比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而矫揉造作的情感则只能让人近而远之,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学生加以模仿那就更为可怕。因此,教师在运用情感的过程中,产生出真情实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是真情流露出来,从而给学生以启发。思政教育是德育学科,它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所以运用的情感必须是教师的真情实感。

(二)注意进教室时的情感状态,同时遵循情感运动规律

教师也是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由喜怒哀乐,但是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却比其他工作更为重要,教师的心情会影响到学生,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课堂时决不能被自己不佳的心理状态所困扰,而是应该努力将自己最好的情感状态表现在学生的面前,以自己的良好的情感状态去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有所得。

(三)情感辐射的面要广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记住自己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一部分自己认为需要关心的学生,因为在学生中,往往存在着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在班中表现一般,性格较为内向,成绩平平,往往教师所忽视,但他们却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非常在乎老师的细微动作,哪怕是一个可亲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因此,教师在情感辐射时面一定要广,使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老师在看我,老师在鼓励我,从而充分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在老师情感辐射下,激发出更多的情感体验,感觉到真情实感的流露对自己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从而使自己的感情变得丰富起来,学会去主动关心他人,从而更加有利于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论

中学思政教育需要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是思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没有情感教学,思政教育就失去了神韵和灵魂。只有充分重视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认真把它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我们的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不断地走向健康、文明。参考文献

浅谈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6

关键词: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生冲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厌学,效率低下,令教师无所适从。于是有人提出了情感教育和情感教学,究竟什么是情感教育呢?其实这样的理论并非新意,我国古语中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接纳教师,才能听从老师的教诲。当然这也许是最朴素的情感教育了。

什么是情感教学呢?情感教学指的是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即教学中以学生为核心,充分尊重学生的本性,课堂上关怀、尊重每个个体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本身性格、身心状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尽力培养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及学生的个性,借助于课堂内外来发挥学生潜能及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除了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形成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进行浅析。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知识的主宰,知识的拥有者,课堂上尽情挥洒,投入地讲解,往往是教师在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天花乱坠,学生在底下听得不知所云昏昏欲睡。英语本身是一个积累和运用性很强的学科,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让学生接受知识,反而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总认为自己不够聪明,无法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睡觉、说话、做小动作,进而逃课、辍学。显然这样的教学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改变这一教学中的窘境呢?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了。渗透了情感教育的课堂教学的手段多样,方法多样,不再是教师“高水平”的展示,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在教学活动中开发了潜能。在模块一第一单元friendships中要求学生谈论“友谊”这一话题,有个学生胆小不敢发言,从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怕同学笑话他的口音和发音以及语法漏洞,为了让他有所进步,我在课堂上不断鼓励,当看到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时,特意让他回答问题,由简到繁,几节课下来他就可以举手发言了,性格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有了更多的朋友。这就是情感教学的魅力使他渐渐走出了阴影,相信这对他的人生会有很大影响,同时也鼓励着其他同学努力进取,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情感教学中,教师能通过以情施教,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让学生拥有积极的道德品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他们在享受现代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被科技文明的副作用所干扰。比如越来越多的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聊天及手机软件,严重影响了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有人提出一刀切的办法,阻止并严加防范学生使用这些东西,结果可想而知,学生有被收了手机跳楼的,有放假进网吧释放猝死的,有跟教师发生冲突的。看来宜疏不宜堵。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正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这始终都是学校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主要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有关。如何培养学习动机呢?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让学生从网络上搜集资料,现场朗读,把查到的内容讲给其他同学。教学中的寓教于乐也能够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感的动力功能告诉我们,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普遍的增力或着力的效能。这在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当一个人情绪高涨时,情感趋于发挥增力作用,而当情绪低落时,则趋于减力作用。实施寓教于乐原则,正在于创设学生快乐、兴趣的情感的增力作用。能使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和长时间的稳定,观察、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也会朝着教学需要的方向积极展开,出现全身心投入的热情和克服学习中出现各种困难的勇气。另外,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之,则会挫伤学习积极性,这是因为师生情感关系,首先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期望,并会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不仅能学得主动、积极,而且能学得快记得牢,有高效性、创造性,使聪明才智得到充分施展。教学实践反复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只有引起学生强烈学习欲望的教学内容,才会留下深刻印象,甚至保持长久的记忆。很多年过不惑的人士还能记得kael marx那篇课文,很多人时至今日仍能背诵其中部分内容,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当初这是进入高中阶段的第一篇英语课文,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加上信誓旦旦努力学习的决心。作为教师,一定要以情施教,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争取每节课都有新意,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教师生动而富有表情地教,学生饶有兴趣地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上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多讨论多设问多引起学生的思考,举一反三,记忆深刻,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充分而又恰当地运用言语表情——语言、语调、语速、停顿等,以及目光、手势、姿态等,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反映其中的思想感情,形象地解释某些现象、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也会集中精力去思考问题,在情感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总之,英语教学运用情感教育,既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诚然,教学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社会与家庭的配合,其中英语情感教育的尝试应该说是教学方法之一,但仍希望得到更多教育者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真正全面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论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策略[D].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7).

[2]饶国慧.增强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10).

英语教学情感教育作用 篇7

一、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人际交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人的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恰当地使用语言可以增进友谊和加深情感, 改善人际关系……因此,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往、正确运用情感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过程。

语言的学习效果还直接或间接地受情感态度的影响。当学生拥有了积极的情感, 输入的语言大部分就会被内化和吸收;反之, 当学生出现焦虑、烦躁、紧张、胆怯或厌倦等消极情绪时, 人脑的语言学习得机制就会对语言材料进行情感过滤, 语言的输入效率就越低。因此, 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使语言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使语言中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相互促进。

二、情感会对师生关系产生直接的影响

人的全部认识过程是和情感密切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和学的主体是人, 而人都是带着感情在活动的, 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情感在教, 而学生也总是以某种情感在学, 没有任何情感的教育过程是不存在的, 故情感是联系教学主体的纽带,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系统协调、顺利和有效地运行的重要条件

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 影响他们认识活动的效率。学生对教师的情感, 会随着心理距离的缩短, 一般要经历下列发展阶段:接近———减少生疏感、恐惧感、;亲近———感到与教师的关系和睦, 主动地亲近教师;共鸣——与教师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信赖———向老师敞开心扉, 在困难时期望得到教师的帮助。

三、情感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 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学习动机、态度和兴趣等。在课堂教学中, 情感与认知是同时发展贯穿始终, 密不可分的, 但又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认知解决懂不懂, 会不会, 能不能的问题;情感解决要不要学, 爱不爱学, 相信不相信自己能学好的问题。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 更是一个涉及师生情感的人际活动。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这一载体, 所获得的智能发展, 是认知和情感两个心理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 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以完善教学目标, 增强教学效果。情感不是课程的附属物, 而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影响教师教学质量高低、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有情感的教学就是有艺术的教学

1. 实施情感课堂教学, 营造宽松教学氛围1) 深入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把握情感教育的要髓, 创设情境, 激发联想, 激活思维, 让学生徜徉于文, 情绪得到激活, 情感得到熏陶, 情操得到提升。

2) 用言语来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语言是传递思维的载体, 教师语言如果能实现“知”、“情”的交流, 一定能创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情知交融、思维活跃的乐学场面。在激情洋溢的课堂上, 学生们自然能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能对所学内容产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 充分把握和理解知识。正如列宁所言:“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3) 用思想引发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在教学中选取那些能启迪学生心智, 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 去教育学生,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时教师凭借情感理念教学,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有血有肉, “意境广远”, 更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4) 用表情来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调查表明, 学生最喜欢既是师长又是朋友型的教师。微笑会使学生感到老师无比的亲切, 慈祥、鼓励的目光, 会使学生的紧张心情得到放松、智慧得以展露。在教师愉悦、轻松的表情的感染下学生们胆子大, 信心足, 脑子更活灵活, 课堂气氛当然就更轻松了。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中使学生适度地兴奋, 既具有学好的信心, 又能使智力发展达到最佳状态。

2. 优化课堂教学教法, 激发学生情感兴趣

1) 进行情景教学。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 老师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 如情景等, 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语言文字, 感受课文内容的环境。

2) 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诸如小组讨论、表演、小游戏、唱歌等多种活动;也可朗读、默读等;还可诗配画、看画吟诗等, 让学生自己练, 自己说,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兴趣等。

3) 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学”的过程, 注重向学生能力的培养, 情操的陶冶, 智力的开发, 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转变。

4) 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形成和谐友爱关系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在所有的东西中间, 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人需要关怀需要爱, 人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也一样。中学生情感丰富, 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以情感人。

实践证明, 情感在人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动力作用。情感教育不仅是教学本身的需要, 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具有不断创新的欲望, 最终达到深刻理解文意, 体悟文章内涵, 提高思维能力的创新。情感教育是符合“个性全面发展型”教育目标的教育, 英语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 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更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摘要:新课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英语学习、学习效率、教学艺术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者需要搭建平台, 尽力做到知情互动, 以情感来优化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8

情感与认知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人的全部认知过程是和情感密切联系的。在第二语言教学中, 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 感觉、情绪、态度等。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可以培养积极的情感, 使得学习者自信, 愉快。情感并不是认识过程的消极产物, 而是影响人的身心各方面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是思想品德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成分, 而且也是教学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 情感与认知是同时发展并贯穿始终, 又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在通常情况下认知是解决学习者懂不懂, 会不会, 能不能的问题;而情感解决的是想不想学, 爱不爱学, 是不是有信心学好的问题。在教学中, 如果过分强调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情感的的影响, 势必会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这一载体, 所获得的智能发展, 是认知和情感两个心理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

2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注重情感教育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认为, 有了大量适合的输入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要搞好英语教学, 教师需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和情绪, 注重情感教育。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感因素, 因势利导, 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从而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 应该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

2.1 关注每个个体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特认为, 教师的期待与鼓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缘于英语学习非母语学习的性质以及学生本身对外语学习的障碍的事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赏识学生, 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通过评价,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认识自我, 促进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在设计课堂交际活动中尽量多给学生一点选择, 让他们在比较宽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能力参加交互活动.教师应关心每个学生, 对学生一视同仁, 不要有任何的亲疏和偏向。组织课堂活动, 机会要尽量均等, 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学生表现的机会, 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 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 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 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2.2 培养学习者自尊心

强烈的自尊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社交能力, 而且有助于学习者提高学业成绩。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就是自尊心的培养。通过实验研究表明, 只有加强了学生的自尊心, 才能够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提高他们的外语学习成绩。那种影响语言学习的消极情感, 如:害怕和胆怯的心理会完全消失, 而且会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更加完美的人格。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错误是不可避免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对于教师而言, 给学生纠错是告知学生他们的语言输出是否准确以及他们的课堂行为是否正确的有效方法.但过多介入学生活动的过程, 势必会影响他们的英语思维及表达。

因此, 课堂教学要尽量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 这样, 学生的错误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例如, 在英语教学中, 让学生之间相互纠错。如果在暗示出学生的错误后, 他还不能自己纠正时, 教师可以试探性的问其他学生“Who can help him?”, 这样可以激发全班学生主动思考, 也不会伤害这个学生的自尊心;并且学生会自觉地把纠正错误作为英语学习过程的组成部分.不管在什么活动中的错误, 教师都要关注, 纠错要适时、适度、得法.引导学生自己纠错, 这样能产生很高的修正率, 同时也不伤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适当的纠错,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准确使用英语的能力。

2.3 恰当的使用课堂语言

语言富有感情、有感染力。教师的语言能对调节学生情感起很大作用。语言能实现“知”、“情”的交流, 如果使亲切的微笑、激励的目光等跟充满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配合, 一定能创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情知交融、思维活跃的氛围。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情感彼此交流感染的过程。教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情绪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不良情绪会诱发学生紧张焦虑的心理, 使课堂气氛压抑沉闷.所以, 教师必须精神饱满、举止大方地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精神为之振奋, 积极投入进去。

其次, 教师要关注学生情绪。心理实验表明, 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呈不平稳状态发展, 在课堂中不免出现心理疲劳的现象, 所以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 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 培养和保持学生积极地听课情绪, 教师要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制作直观易位的课件, 另外, 在课堂上多创设真实场景, 采用表演形式以调动学英语的积极性, 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表现自我, 教师也可参与其中, 共同营造一个学英语的氛围。

总之, 情感是好的教学方法发挥作用的“催化剂”。学生对英语的情感直接形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 不注重情感的作用, 方法再好也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虽然情感本身并不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内容, 但它始终与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智力活动紧密联系, 是间接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师生的双方活动, 在情感的相互感染中, 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师生之间以情染情, 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学生从而“亲其师, 信其道”, 自觉地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只有双方都具有积极的情感, 才能创造出有利于语言学习的和谐氛围, 才能教好, 学好。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时时关注自身情绪和学生情绪, 这样既可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 满足他们的表现欲, 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 并保持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持久力。

摘要:从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出发, 阐述了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并提出了如何在其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 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情感教育,英语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Patsy 14 Lightbown&Nida Spada HowLanguages Are learned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隋铭才.英语教学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7.

[3]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 8.

英语教学情感教育作用 篇9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感具有动力、调节、感染、迁移等多种功能, 并且具有两极性。积极的情感, 可增强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活动的能量, 促使人们积极地行动, 提高活动效率;消极的情感, 可减弱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活动的能量, 使人行动消极, 从而降低活动的效率。因此, 要多关心每一个学生, 对学生进行感情投入, 使学生由亲其师, 从而信其道, 由厌学化为愿学、爱学、乐学。这是我们每一个数学老师应追求的方向。

一、注重情感, 培养兴趣

情感是反映人们内心世界的重要象征, 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 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同一班级、同一教师, 学生学习效果却大相径庭, 除去学生自身智力、个性不同外, 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 若教师对学生抱有积极态度或较高期望值, 在与学生相处时心理气氛也就比较和谐、融洽, 就会更信任学生。在这种情况下, 师生之间同教学有关和无关的相互作用都更充分, 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向着教师的高期望值发展。相反, 若教师对学生抱以消极态度或低期望值, 则会直接抑制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低期望导致教师在与教学有关和无关的方面都倾向于消极地对待学生, 学生也不自觉地以较低的期望要求自己, 严重者还可能自暴自弃。

二、注重情感,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 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学生分层和教学目标分层是根据学生心理需求, 本着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的原则“淡化形式, 注重实效, 看似无层却有层, 层在教师心里”。“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从本质上热爱学生, 教育、教学才能获得成功。面对学生在学习中有不同于教师的认识、方法, 出现一些差错等等, 教师要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和及时点拨, 努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时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融洽、愉快的学习氛围, 对于教师的爱心, 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一架天平, 他们会通过细微的感情体验与老师进行心理上的呼应、情感上的交融, 自觉地把老师的关爱变成一种内在的积极性表现出来, 把他们更加炽烈的爱回报给老师, 学生必然会亲其师, 信其道, 乐其教, 在乐学的氛围中成长进步。

三、注重情感教育,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 经受挫折是增强承受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 在训练中我特别注意讲究方式:首先要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 其次要求学生要有顽强的毅力, 让学生经历磨难的同时, 享受征服困难后成功的喜悦, 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 学生成才的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过程, 同一年龄段的学生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 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差异,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发挥情感因素的巨大作用,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坚强的学习意志。

英语教学情感教育作用 篇10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的好奇心、模仿性较强, 对学习环境、学习氛围的要求较高, 而且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 生性好动, 常常使得课堂教学比较混乱, 再加上生硬的教学形式, 往往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丧失兴趣, 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强化情感教育, 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传授语文知识, 并且使自身的情感水平符合小学生的水平, 让学生感同身受, 而且教师注意多使用鼓励性语言, 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且有效地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如用小学生的语气朗读一篇美文, 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美景, 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思考的过程, 便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如,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 将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和丰富的物产状况以及小兴安岭的其他基本状态在荧幕上呈现出来, 小学生便可通过直接的情景对接, 身临情景地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即会产生情感共鸣, 并加深对小兴安岭的认知, 同时, 相应的知识点也比较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和理解, 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与此同时, 教师可以采用“今天老师带大家出去旅游, 去看看小兴安岭的美景, 好不好?”开题, 在引发学生的兴趣之后, 让学生闭上双眼, 聆听我对小兴安岭美景的讲述, 并配以隆隆的飞机声, 产生一种真实的去旅游的情景, 让学生感觉到似乎真的坐飞机旅游了, 在讲述完之后, 并配以飞机着陆的音效, 之后让学生睁开眼睛, 教学荧幕上展现讲述的美景, 当学生直接观看、感受小兴安岭的美景的时候, 便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其闭上眼睛时感受到的景象, 并会加以讨论, 如小兴安岭是一片美丽的森林、小兴安岭有好多宝贝啊……学生真切地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怎能不油然而生喜悦赞美之情以及对小兴安岭深深的热爱。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 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兴趣

长期以来,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思想里根深蒂固。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容易打击教师的教学热情, 甚至部分教师产生厌倦情绪, 并且将自身的负面情绪带到课堂教学中, 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 需要不断强化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学生, 对教师的教学兴趣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因此, 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 还要对自身加强情感教育, 注重聆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 及时纠正自身的错误认知, 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兴趣, 继而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小学作为人才培养的起步阶段,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俗话说, 教育要从小抓起。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 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的动画、视频、音效等功能, 将教学内容立体化、形象化地呈现, 并且要求学生主动观察学习, 教师只负责知识难点的讲解, 扮演好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这样既可以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继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充分地彰显了素质教育的价值, 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兴趣,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情感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 较高水准的情感教育, 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而且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且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兴趣, 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因此, 需进一步强化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兴趣,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春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3 (41) :331.

[2]徐淑霞, 姜领弟.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 (中旬刊) , 2014 (12) :45.

也谈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11

一、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懂得用自己的方式让学生时刻围在自己的身边。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亲切感。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放下手中教鞭,蹲下身子教学。课堂上放弃所谓的“师道尊严”,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初一时,先从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做起,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不断地鼓励他们在适时适地适当地口头使用这些日常用语,甚至当学生用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人对话时,教师也应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对他们的错误不予立即点出,而是让他们继续说下去,首先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学不好英语的顾虑,让学生们感觉到教师与他们学生是平等的伙伴关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甚至对那些基础较弱的学生,也可让他们在平时英语交流中,加入一些肢体动作来表达他们要说的语言。这样很快这些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哪怕学不好,学生们也会愿意去学英语。

二、用细微的自身魅力彰显情感教育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应注重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优秀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下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总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就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更不可能让学生以积极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到课堂英语学习中。师生互动的热烈气氛就永远不会出现在你的课堂内。 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心中总会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的每一个疑难问题;与我的学生积极探讨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一举手一投足双方都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有时候由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互补双赢的良好场面。教师总觉得自己的学生总有太多的需要,而学生们又觉得的老师的身上有太多自己要学的东西。在这种教学氛围中,英语教学的质量能不逐年上升吗。

三、用无私的关爱表露情感教学

具有爱心的教师对后进生都是“一分严格之水,加上九分感情之蜜”,“三分管理,七分情感”,教师应真诚地爱护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肯定。著名教育家爱墨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由于种种方面的原因,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等生过分青睐,而对差生往往不屑一顾,甚至恶语相向。久而久之,后进生自己也把自己置于课堂之外,造成注意力时间短,注意力稳定性不强。而注意力又是顺利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后进生集中注意力。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后进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讲课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向后进生提出问题,尽量给予他们更多的参与机会,他们能答多少就答多少,并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答错了也要微笑着给予鼓励,后进生就会因老师的表扬或微笑增强自信心。同时教师在设计练习或作业题时要体现出梯度,由易到难,量力而行,不必强求。考试时也可把试题分成两类,降低后进生的试题难度。这样,差生答起来容易,又可获得高分。这些做法,就能使后进生有了向上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师绝不能歧视这些后进生,要用爱去温暖他们冷却的心,激发他们逐渐泯灭的自尊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关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肯定是参差不齐的,这是许多英语教师都不可能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教师的爱心不仅要体现在优秀学生的身上,更要倾注在那些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的一些英语教师往往会将自己的眼睛投放到那些会学习的优秀生的身上,而忽视了那些未能进入学习状态的“待进生”。在去年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刘林玉等四位同学在初一下学期英语学习长时间不能进入学习状态,一度曾有厌学情绪,我了解情况后,专门为他们几位同学制定了适合他们学习程度的学习方法,有针对的提问他们,并及时予以表扬与鼓励,课后有意识让他们在活动中缩短与我的距离,时间不长他们就赶上其他同学。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都有自己的收获,从而避免了学生成绩的大面积滑波现象。

四、在课堂之外扩展情感教育

浅谈情感教育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篇12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也曾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可见,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情感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然而,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在为之振奋的同时,同时也为之困惑:如何才能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灌输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

一、尊重、热爱学生,实施愉快教学

愉快教学,就是通过创设愉悦的育人情境,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教书育人思路。它的实质是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更有效的贯彻启发式教育原则。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的使学习在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实施愉快教学,就必须自己保持愉快的心境,要有一颗爱心、诚心,还应当保持一颗“童心”,理解“童趣”。教师只有真诚地爱学生,面对学生时才会产生亲切感,形成自身愉快的教学心境和良好的教学情感。也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学生才会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对教师产生信任、亲近、尊敬和感激之情,才会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运用一切可行、有效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我都力求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这一过程中渗透着人文主义思想下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1.真实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那么,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我常用实物、简笔画、教学挂图等有针对性的导入问题,给学生创设真实情景,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快速进入新课,并力求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活泼。

2.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我让学生观看精彩的录像或直观、易懂的课件,使课文中描述性文字变得鲜活起来,使用多媒体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再加上用录音机,让学生听、模仿标准、地道的英语语言魅力。恰当、适时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形成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能创设一种和谐、高效的教学气氛,促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综合提高,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多的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主动发展。

3.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的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来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我一般采用2人或4人一小组,每小组都注意不同能力学生组合搭配。每节课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会话、背诵、表演、讨论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语言实践练习的机会,同时优生可以帮助差生,从中又得到巩固,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这样避免了学生自己练习的单调,缓解了学生单独表演的害羞和紧张情绪,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三、适时适度运用肯定性评价语言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英语教学中,用爱心和真诚,创设了愉快的教学氛围的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贯穿教学始终的语言艺术,激励学生,不断强化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在操练“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best and least?---I reallylike/enjoy…”句型时,我问两个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A某与B某,他们开始时有点紧张,但在我的鼓励下,也能勉强回答了老师的问题。随即我提倡全班同学为他们鼓掌。这时,其他同学对这两位同学投来了赞许的目光。A某与B某面带满足和成功的微笑坐下了,一堂课他们都没有“开小差”,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并且成绩后来也有明显的进步。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的肯定性评价语,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有效地创造了愉快的教学氛围。爱迪生曾说过:“相信自己能的人就会赢!”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我都让他树立一个信念:“我能行!”尤其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应采用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不讽刺,多关爱、不放弃的原则,激励他们大胆张口说英语、回答问题等,不断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关注并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按《标准》倡导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将其潜力发展至最大化。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充满爱的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状态形成的有力保障。广大一线英语教师一直在为之探索,为之实践。在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的同时,也又遇到了一些新的困惑与不解。

上一篇:优化城市道路设计下一篇:商品交易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