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机制的作用

2024-10-12

市场机制的作用(精选9篇)

市场机制的作用 篇1

引言

激励约束问题是在信息不完备、不对称的情况下, 委托方无法观察或测量代理方的努力程度, 只能通过给予激励约束来促使对方提高努力程度, 从而使代理人和委托方的目标一致, 最终使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委托方的利益。市场是由无数合同构成的复杂体系, 是按照最佳利益原则配置与整合生产要素与社会资源的交易场所, 完全可以涵盖各种企业要素, 并有能力对企业经营者提供充分、有效的约束。来自于市场的激励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产品和服务市场的竞争、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竞争以及资本市场的竞争。

一、产品和服务市场的激励约束

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与核心是产品和服务市场的竞争。充分竞争的产品市场可使优秀经营者的能力与努力转化为良好的经营业绩, 也只有在充分竞争的产品市场下, 企业的销售额、营业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等财务业绩指标才是企业在产品市场上表现如何的“晴雨表”。

充分竞争的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存在, 克服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产品和服务的利润、市场占有率等指标,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经营者的工作业绩;激烈的竞争还带来了破产的威胁, 使得经营者的偷懒行为被抑制。

二、职业经理人市场的激励约束

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有自然、计划和市场等三种。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 通过职业经理人市场配置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制度匹配、配置效果较好。职业经理人市场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主要在于, 可以利用来自产品和服务市场、资本市场的信号反馈有效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和信誉, 利用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引导委托人合理确定以市场人力资本价格为定价基准的代理人报酬, 以及代理人确定自身的心理价位, 增加代理人违约后导致的人力资本贬值等间接 (声誉) 成本, 并将一些不合格、信誉较差的经理人淘汰出局。

(一) 竞争机制的激励约束效应

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竞争在代理人进入企业契约前便开始发挥作用, 其作用表现在:

第一, 能够使代理人一方面因考虑到来自于竞争对手的潜在威胁而确定自身心理上的人力资本定价策略[1], 另一方面考虑到市场识别机制将向委托人提供信息而不敢隐瞒真实的自我能力及既往业绩表现, 以图加入企业契约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顺利转化并收获资本回报, 从而间接约束代理人一旦加入企业契约便尽可能忠心尽职。

第二, 能够锻造经营者的人品和能力, 有助于纠正其不当行为。市场中平等、适度、积极的较量会促使其在与委托人之间的多次博弈中逐步增强职业能力、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并引导其在企业契约中采取“努力”且符合社会期待、职业角色期待和委托人期待的行为。

第三, 市场推介和人才流动可以促使企业经营者自律。通过人才招聘会、大众媒体广告等信息发布形式以及猎头公司等市场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 经理人能够实现合理流动, 从而在职业经理人群体和以企业为代表的委托人群体之间形成无限次博弈, 完成职业经理人资源的优化配置。每一次博弈过程的实质都是代理人与委托人在不确定的信息下寻求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即通过这些竞争性的博弈过程, 经理人的偷懒行为会反映在未来的薪酬中, 所以他们会加强自律, 约束败德行为。

第四, 市场的激励与淘汰机制有助于保持企业经营者队伍的纯洁和战斗力。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 将以“大浪淘沙”的方式迫使那些无能的企业经营者永远退出市场舞台, 而对于业绩卓越的经营者, 则会在名誉和收入上给予其充分的奖励和补偿。这种优胜劣汰的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潜在职业经理人进入经理人市场并参与企业契约。

充分竞争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实现了两权分离条件下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激励相容。于是, 某些学者还提出了“职业经理人市场是一种有效的企业经营者行为的约束机制”这一论断[2]。该市场存在的必要性俨然并不完全在于对企业经营者利益的保护, 可能更在于对其的监督和约束。

(二) 声誉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

Fama (1980) 最早提出经理人市场竞争作为激励机制的开创性构想, 认为声誉效应会促使经理人通过努力工作提高产出, 以达到提升自己在经理人市场上声誉的目标, 进而增加其未来人力资本价值, 因此即使没有制度的硬性约束, 他们也会克尽职守、提高声誉[3]。Kreps等人利用重复博弈模型研究了声誉的激励作用, 通过构造KMRW声誉模型, 得出了“在多次重复委托代理关系条件下, 声誉等隐性激励机制能够达到激励代理人的目的”的结论 (Kreps&Wilson, 1982;Milgrom&Roberts, 1982) [4]。Holmstrom (1982, 1999) 通过研究给出了个体生命周期的重要含义 (Life Cycle Implication) , 即经理人员越年轻, 其工作越努力, 因为他们更关注职业声誉的积累[5]。因此, 声誉的隐性激励与约束在企业经营者职业生涯的早期效果更强, 等到了一个人的最后时期 (the end of one’s horizon) , 它很可能会消失, 这也为我们常见的“59岁现象”提供解读依据。

可以说, 声誉机制一方面激励企业经营者努力工作,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约束的力量。充分竞争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拥有经理人信用及经营档案制度 (也称信用制度) , 能够为约束经理人行为提供必要的信息。职业经理人网络化信誉管理系统有助于建立职业经理人的业绩评估制度, 权威专家和专业机构可定期评估职业经理人的工作业绩, 并将结果存入人才库。

三、资本市场的激励约束

在职业经理人市场存在的情况下, 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利润或股票价格等信息揭示出的企业价值。企业运作需要融资, 潜在的贷款人、投资者、商业银行和中介机构等为确保其贷款安全回收, 在发放贷款前势必要仔细审查借款企业的资信, 其后也要审核企业资金运作和实际经营状况。其结果将成为借款企业经理人的工作动力或压力, 因为他们必须确保企业运营的效率和可获利性。只要企业需要到资本市场融资, 就不会想破坏自己的声誉。所以, 企业经营者不会拒绝潜在投资者、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等的劝诫和影响, 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对其的约束就此奏效。

在充分竞争的资本市场上, 股票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市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预期收益, 股票价格的变动是企业利润水平变化的一个可靠信号, 即股票价格基本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所以, 资本市场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 价格机制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影响

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 资本市场上的价格机制通过激励与约束两方面对企业管理层产生治理作用。资本市场上的价格机制还通过价格发现、价格评价和价格修正使公司治理发挥作用。为避免经营者经营的短视行为, 企业一般通过经理股票期权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实质是借助股票价格对经营者提供长期激励。投资者通过对公司股票价格的观察和预期, 可以评价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 降低代理成本中的监督成本。

(二) 并购机制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影响

来自资本市场的兼并、收购等运作, 会时刻威胁企业经营者的控制权。如果经营不善造成股价下降, 当市场价值低于实际价值时, 企业外部的并购者就会通过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对企业发起敌意收购行动, 通过更换管理层、企业重组等形式改善管理、提升经营绩效, 从而实现企业的真正价值。这种潜在的“被取代”风险, 将会对能力不足或妄想偷懒的企业经营者构成一种威胁, 迫使其增加努力程度和工作能力, 并约束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

(三) 融资机制对治理机制的影响

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融资, 设计合理的融资结构能限制经营者以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 追求其自身的利益。股权融资使股东通过投票机制对公司进行内部控制, 控制的有效与否与股票的集中程度、股东性质和董事会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投票比例有关。若内部控制的机制失效, 股东可通过转让和出售股权的方式, 强制性地达到控制公司的目的。债务融资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营者的过度投资。因为过度的债务融资会使公司的成本上升, 债务杠杆比例增大, 而且面临付息还本的压力, 公司经营者不得不谨慎对待, 减少投资的随意性;否则, 公司会面临破产的危险。一旦债务融资较大, 公司经营者知道出资者也会加大对公司的监督和控制。

结论

市场竞争是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对企业经营者起到激励约束作用, 并对其经营业绩和行为规范进行鉴别。这种鉴别和选择虽然有时会滞后, 但却是客观公正的。市场机制对经营者激励约束的核心点在于, 能够自动识别和选择优秀的企业经营者以及依靠声誉的力量规范经营者的行为。一个充分竞争、信息透明的市场, 可以帮助企业将经营者的职位交给有能力、有积极性的经理人, 并实现企业发展的预期。

摘要:虽然组织内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对企业经营者发挥一定的激励约束作用, 但这种激励约束机制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偏差。在公司组织与外部相关市场之间, 还存在着大量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来自产品和服务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和声誉机制等的市场力量, 透过这些联系作用于公司组织和企业经营者身上, 对经营者的行为产生激励与约束作用, 诱导真实信息、刺激适当行为。

关键词:市场机制,参与约束,激励相容

参考文献

[1]李汉通.基于贡献的人力资本定价机制[J].生产力研究, 2004, (11) .

[2]袁建昌, 冷晓彦, 李军凯.基于充分信息的职业经理人外部约束体系的作用机理[J].情报科学, 2007, (4) .

[3]Fama.E., Agency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8, 1980.

[4]李刚华, 李忠民.企业家人力资本声誉模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9) .

[5]Holmstrom.B.Incentive compensation:Practical Design from a Theory Point of View.In Incentives Cooperation and Risk Sharing, edited by H.R.Nalbantian, 179-285, New York:Rowman and Littlefield.1987.

市场机制的作用 篇2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在保留现有个股涨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数熔断机制,对此,海通证券王旭、吴一萍认为,“熔断机制”是成熟市场的必备机制。据 12月4日消息,海通证券王旭、吴一萍还认为,熔断机制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股市的暴涨暴跌问题,但可以应对突发情况、缓和市场情绪,有效改善交易氛围。A股市场的暴涨暴跌有其深刻的背景和环境因素,要根本解决不可能就依靠熔断机制这一个“法宝”,但也不能就因此而否认熔断机制的合理作用。

【全文】

一、“熔断机制”重在市场风险的总体把控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在保留现有个股涨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数熔断机制。

指数熔断机制的总体安排为:当沪深300指数日内涨跌幅达到一定阈值时,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可转债、可分离债、股票期权等股票相关品种暂停交易,中金所的所有股指期货合约暂停交易,暂停交易时间结束后,视情况恢复交易或直接收盘。

根据制度规定,熔断制度设置5%、7%两档指数熔断阈值,进行双向熔断。当沪深300标的涨跌达到5%时,暂停交易15分钟,熔断结束时进行集合竞价,之后继续当日交易。如若14:45及之后触发5%熔断阈值,以及全天任何时段触发7%熔断阈值的,暂停交易至收市。

设置熔断制度的推出意在防范市场大幅波动风险,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推动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二、“熔断机制”是成熟市场的必备机制

在经历了多次股灾和金融风暴之后,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全球各大交易所均有熔断机制,未有设置熔断机制的交易所,也在进行熔断机制的设置与考量。

从熔断机制采取的形式来看,主要有“熔而断”和“熔而不断”两种形式。“熔而断”是指熔断机制设定的`熔断阀值触发后,相关交易暂停。而“熔而不断”是指熔断条件被触发后的一段时间内,交易仍将继续,但交易价格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熔而断”机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以美国S&P500指数为例,当S&P500指数较前一天收盘点位下跌超过7%时,全美证券市场交易将暂停15分钟;当S&P500指数较前一天收盘点位下跌20%时,当天交易停止。采取类似熔断机制的还包括日本和韩国。日本规定当东京股票价格指数(TOPIX)超过特定价格区间时,禁止买卖涉及套利交易的股票,直到价格恢复到特定价格区间内。

“熔而不断”机制的主要代表是新加坡。新加坡证券市场熔断机制适用于约占新加坡股市交易量80%的证券,包括海峡时报指数和摩根士丹利新加坡指数的成分股等。根据新加坡交易所从 2月开始实施的熔断制度规定,当证券潜在交易价格较参考价格(指至少5分钟前的最后成交价)相差10%时,便会触发熔断机制,继而实施5分钟的 “冷静期”。“冷静期”内股票仍可继续交易,但价格波动范围限制在10%的波动区间内。当“冷静期”过后,交易恢复正常,新的参考价格也将根据“冷静期” 的交易情况而定。

从指数熔断与个股风险控制的配合来看,风险调控意识较强的国家通常两者兼而得之。如美国和日本,在指数熔断制度之外,也均配合以个股熔断机制或涨跌停盘机制来平抑市场波动情绪和交易风险。,美国证交会对个股交易制定了个股波动上下限的机制,规定在15秒内价格涨跌幅度超过5%,将暂停这只股票交易5分钟,但开盘价与收盘价、价格不超过3美元的个股价格波动空间可放宽至10%。日本东京股市对个股则设有涨跌停价格限制,与指数熔断机制相互配合监管市场风险。

三、“熔断机制”有助于稳定市场过激情绪

对于熔断机制这一举措的推出 A股市场的反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争论焦点:一是涨跌停板和熔断机制是否冲突?或者说熔断机制下涨跌停板制度是否成为多余?二是全部股票、可转债、可分离债、股票期权等股票相关品种暂停交易是否人为粗 预了市场的流动性?会导致恢复交易后的加倍恐慌?三是熔断机制是否是解决股市暴涨暴跌的有效手段?

我们对熔断机制做一个简单分析来解决上述问题的疑惑,给市场争论焦点一个清晰的还原,

首先,分析涨跌停板和熔断机制的区别。

熔断机制在暂停交易的缓冲过后就可以重新持续交易了,暂停交易让投资者冷静下来,有一个时间来消化价格剧烈变动过程中所带来的信息而不完全是冲动的情绪指挥。涨跌停板虽然没有暂停交易,强制限制了价格的单日变动区间实际上也限制了交易的自由度。而在美国,交易所则有不同的熔断层(比如纽交所就是根据标普的7%,13%,20%有三个层级),每个层级的熔断机制不同(比如纽交所第一层和第二层是暂停交易15分钟,第三层则是整日停止交易),这样的规则就给市场较好的自由度选择。涨跌停板封死后交易就基本上很少了、除非打开才能有继续的活跃交易,而熔断机制暂停交易过后就恢复正常交易状态了,因此,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给市场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不能将熔断机制替代涨跌停板制度。二者有相互补充的作用,对风险的控制侧重点不同。

市场机制的作用 篇3

在服务市场上,客户价值的重要意义已经被广泛的认同,在商业市场中,价值同样是关键的,供应链理论已经证明了价值是商业市场管理的基础 (Anderson, 1994),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与不同群体的关系中都存在价值接受、价值创造、价值产生、价值分配的活动,价值的创造体现在不同公司间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市场与技术、增加办事效率、改善合作关系等方面。

因此,合作伙伴需要知道什么是创造价值的驱动因素,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因素为自身服务,以利于企业建立竞争优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任何一种营销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必须为顾客创造价值,这同样适用于商业市场中关系营销实践,如何在商业市场中利用关系营销来研究价值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换句话说,对于良好关系怎样增强伙伴感知的价值的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商业市场中的价值驱动分析

1.1 企业价值及其最大化

现代企业价值理论源于资本结构理论的无税模型,由美国学者莫迪格莱尼和米勒在1958年提出。根据此定义,企业的价值为企业的市场价值,由企业股票市场价值与负债的市场价值之和组成,即:企业价值(V)=企业的股权市场价值 (S)+企业的债权市场价值 (D)。其中,股票的价值为股东在未来N年内所获得收益的现值;债权的价值等于预期债息的现值加上最终票面价值的现值[1]。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采用最优化的策略,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兼顾各方利益群体的关系,弥补了股东财富最大化仅仅考虑股东利益的不足之处。只有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群体的利益,才能保证企业最终利益的最大化。

1.2 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

按照拉帕波特的价值模型,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可以归纳为自由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两大类因素,包括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率、所得税税率、固定资本增长率、营运资本增长率、现金流量时间分布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价值管理应该回答的问题是从长期财务目标开始,并将之与某些行动结果联系起来,这些行动必须在财务指标、业务流程、内部流程,最后是员工及系统中实施,公司在为股东寻求利润与财富的同时,满足了管理者、债权人、供应商、顾客、员工、政府等的共同价值需求,所以认为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本身就是一个多方利益协调且最终达到总和最大化的过程[2]。

价值驱动因素存在于企业各个领域,包括产品开发、生产、营销及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不同时期的行业竞争环境、企业内部实力、企业或业务单位生命周期存在差异,关键价值驱动因素也不同。经营者要在竞争环境分析与价值评估基础上,对价值驱动因素加以分类整理以确定对企业价值影响最大的因素,并按企业业务范围、组织架构从上至下逐层细分,建立价值驱动因素树型图,使这些关键价值驱动因素成为产品开发、生产、营销、理财、信息系统及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控制变量。企业各层管理者通过对他们各自可控变量的管理来实现企业整体的价值创造。

2 商业市场中提升企业价值的研究

1985年,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 Porter)教授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在学术界和企业界获得了广泛认同,从此企业开始积极探索如何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现在许多学者从客户价值寻求竞争优势,建立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营销观念。美国田纳西大学教授罗伯特·伍德鲁夫 (Robert B Woodruff)认为,企业只有比竞争对手向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才能造就并保留忠诚客户,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面临异常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的企业来说,客户价值导向战略是一种非零和博弈,本质在于关注并创造客户价值。在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企业也获得了为目标客户服务的资格、机会和条件[3]。

商业市场中的客户价值导向战略是指各个合作伙伴的价值,除了最终顾客是企业的客户外,上下游企业也是客户,必须考虑他们整体的价值,关注并创造各关系群体的价值,在实现关系群体价值的最大化的同时,企业也会获得发展。

注意我们讨论的客户,不再局限于最终顾客这个概念,而是泛指企业的各个关系方,包括各企业的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和顾客等利益关系方。这里的客户价值就是指广义的客户价值。

2.1 企业顾客价值分析

每一个客户关系在其生命周期内部都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价值,我们将这种价值称为关系价值,企业与所有客户的关系价值的总和就形成了企业的利润。因此企业利润最大化也就演变成了关系价值的最大化[4]。一般地,企业客户价值实现的必须满足几个前提:客户满意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相应的管理咨询、方案设计等,协助客户成功;扩大客户选择产品和服务的自由;与客户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建立长期关系客户[5]要提升客户价值,首先须明确目标市场客户对客户价值构成的侧重点。由于单一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有限,不可能为所有客户都创造出超越竞争对手的客户价值,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首先确定关键要素。企业应根据目标市场客户对客户价值构成的关键要素认识的不同,把目标客户划分成不同的市场模块,针对其所注重的各关键要素,经过企业力所能及的努力,提升关键利益要素,降低关键成本要素,使客户价值得到提升[6]。

就商业企业的客户而言,它包括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等等,对于供应商来说,他们一般认为关键的客户价值是按时支付货款、长期合作、参与设计等,同时客户对供应商也要求按时提供高质量的货物和配套的服务;对于分销商来说,关键的客户价值是提供适销的产品和基本的服务;对于不经过分销商的零售商来说,除了要求按时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同时要求包装、运输、储存等等。

在确定了目标市场客户价值构成的关键要素后,就应针对关键要素进行改进。由于各个关系方的侧重点不同,企业要针对各个不同的要求分别使各关系方的利益都得到基本的满足。而且应在改进上述关键要素的同时,加强与其的沟通,改变其判断标准使其认为的关键要素恰好与企业的优势相吻合,扩大认同企业的客户群[7]。

2.2 商业企业提升客户价值的途径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看,是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能力之间的较量,看谁能为顾客提供他们满意的价值。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竞争优势的建立必须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立足点,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是企业的内部价值链以及企业的价值链和供应商价值链、顾客的价值链的联接[8]。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在一个大的价值系统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的价值链和销售渠道的价值链之间的联接[9]。按照波特的逻辑,企业的价值链同时和供应商、顾客的价值链相连,构成一个产业的价值链。考虑到顾客价值是企业价值实现的前提,我们认为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模式为:

价值链的起点源于最终用户,终点是上级供应商甚至更远。用户的需求决定企业的销售,企业的销售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的产销又影响到供应商的供应,一直传递下去,直至更远。

传统模式下的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无论是从不同学科角度,还是从不同层次角度,都是着眼于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分析的。虽然,在基于不同环境的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分析中,探讨过外部环境因素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但只是探讨了外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环境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但却忽略了企业与企业关系即横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成员间的协调合作关系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而产业价值链模式下公司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分析,考虑了价值链成员合作关系所创造的公司价值。价值链成员合作所创造的公司价值主要表现在:第一,价值链成员间的合作共同创造价值,具有1+1>2的协同效应。减少了整个价值链供需关系的牛鞭效应,减少了重复投资和投资的浪费。第二,价值链成员间的合作有利于企业将有限资源用于企业最擅长的核心业务上,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提高生产率水平。第三,价值链成员间的合作获得了创造新的公司价值机会。价值链成员通过用各自的核心能力进行合作,有利于创造出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知识的机会。合作可以超越企业本身的局限性,以相互弥补的资源优势共同完成更高层次的创新启动。因此,构建产业价值链,开辟了公司价值创造的新逻辑、新视野。

供应商的价值链和该企业的价值链之间的联系环节为该企业加强其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通过影响供应商的价值链的构造来共同使活动的业绩最大化,或者通过改善一个企业和其供应商的价值链之间的协调关系,往往有可能使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双方都获得好处。供应商的联系环节意味着与供应商的关系并不是一个零和博弈,一方之所得必为另一方之所失,而是一种双方都能获益的双赢关系。同样,客户价值链和企业价值链的协调、整合也会给企业和它的客户都带来好处。

一般而言,在客户价值分析之前,首先要求企业对客户价值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和整理,以判断不同的顾客群体,了解其价值。其次就是具体分析每类客户群体的特征,由于客户价值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感知程度不同,所以进行客户价值管理,需要企业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针对每一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规划,从而为企业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客户群体所进行的价值创造和让渡打下基础。再次就是价值创造和价值让渡,客户价值创造是通过企业的价值创造体系、营销战略选择、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生产管理、业务流程的再造等,全面整合企业的资源与能力,为客户提供较竞争对手具有更大客户价值空间的产品或服务,赢得客户忠诚,从而实现企业的自身价值。最后就是动态调整。由于客户价值的动态特征,需要企业适时跟踪客户的需求变化,据此调整自己的战略规划,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定制的“个性化产品”去占领市场,以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3 结论

价值是商业市场管理的基础,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商业市场上的企业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界定企业的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为企业服务,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同时,应用广义的客户价值理论来指导企业同利益关系方建立良好的关系, 增强伙伴感知价值。

摘要:在当今的商业市场上, 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努力的通过与伙伴公司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获得发展。本文针对商业市场论述了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 以及利用这些因素为企业服务;同时, 研究了如何在商业市场中利用关系营销来研究价值问题, 通过建立良好的关系来增强伙伴的感知价值。

关键词:企业价值,价值驱动,客户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杰.价值管理理论及应用[J].经济管理论坛, 2005 (23) :15.

[2]钱英.关于公司价值及价值驱动因素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 2004 (4) :138-139.

[3]方琢, 刘晓明.基于价值链基础的价值分析与价值管理初探[J].价值工程, 2001 (4) :36-38.

[4]菲利普·科特勒著, 梅汝和, 梅清豪等译.营销管理 (第十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5]白长虹.西方的顾客价值研究及其实践启示[J].南开管理评论, 2001 (2) :51-55.

[6]张庚淼, 陈媛媛.基于客户价值的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科学, 2004, 26 (5) :89-92.

[7]Wayland R E, Cole P M.Turn Customer Service into Customer Profitability[J].Management Review, 1994, 83 (7) :2224.

[8]Turnbull P W, Wilson D T.Developing and Protecting Profitable Customer Relationship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989, 18 (3) :233238.

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的研究 篇4

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的研究

针对建筑市场中存在的隐藏知识和隐藏行为两类信息不对称现象,提出从信息传递机制和信用激励机制两个方面来建立建筑市场的信用机制,可使社会损失函数最小.并通过模型建立与分析,论证了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的.合理性.

作 者:王孟钧 何继善 张勇军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75 刊 名: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9(4) 分类号:F280 关键词:建筑市场   信息不对称   信用机制  

市场机制的作用 篇5

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即股市发展会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产生影响。

中介目标是央行货币政策尚未实现终结目标之前所能达到的具有传导作用的中间变量指标。对于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 各学派是有争议的, 一般来说凯恩斯学派坚持的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张以及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学派认为, 应当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观点是两个主流观点。事实上, 股票市场对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都会产生影响。对于利率而言, 股票市场对利率变动会产生预期, 并且利率也不是单向地通过商业银行和货币市场来传导其作用过程, 它会通过股市这一中介传导其对实体经济的调节作用。对于货币供应量而言, 股票市场会使货币需求受到影响, 并使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 最终使基础货币的调控难度加大。具体而言, 由于证券资产和货币资产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 因此, 股票市场的发展一般会对货币需求产生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运用会受到影响, 进而对货币乘数及流通速度产生影响, 使货币供应量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相对降低。并且, 由于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货币需求的变化, 改变了基础货币在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分配比例, 其创造能力相应发生变化, 从而使央行的调控难度加大。

最终目标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所追求的目标, 一般而言央行追求的是经济的适度增长与高就业率, 但同时又要保持物价稳定, 不发生通胀, 这体现了一个相机抉择问题。其中关键问题是央行如何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 利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求得各子目标之间的平衡, 从而寻求最佳政策路径。股票市场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途径, 它对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作用。其中“托宾的q理论”、“财富效应理论”以及“狭义的股票市场渠道效应”是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依据。

二、我国股市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 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 但实际效果如何与股市的制度基础、市场规模以及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根据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股市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是不充分的, 有待改进。

(一) 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不明显, 并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显著

对于财富效应而言,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就是资产价格变动对消费等实体经济活动的影响。但在我国, 股市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意愿却比较薄弱。截至2006年2月, 我国居民的存款总额突破14万亿元, 虽然在当年10月, 我国居民的月储蓄额出现了5年来的首次下降, 较上月减少10亿元, 美国媒体分析认为一部分储蓄存款流入了当年突破5年新高的股市中, 但消费支出却没因此被拉动, 主要是由国内居民消费支出所呈现出的刚性表现以及我国股市的弱有效性决定的。一方面国内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较大;另一方面我国股市至今仍是一个以散户为主导的新兴市场, 市场投机气氛浓郁, 大多数投资者追求的是股价的差价而非上市公司的长期增值。就我国股市对经济增长贡献而言, 在近年来它呈现出明显的弱有效性。在2001年之后, A股流通市值逐年缩水, 但GDP却连年增长, 其2004年增长率曾一度高达10.1%。财富效应是股市发挥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 而股市与经济增长贡献正相关则是股市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 它们的弱有效性会严重阻碍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 货币供应量对股市影响显著, 但利率政策效果却并不明显

2006年我国股市涨了近200%,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货币供应的流动性过剩, 大量闲置资金拥入股市而形成了所谓的资金牛市。从2006年中国银行的数据分析, 它的人民币存贷差已经超过11万亿元, 存贷比为67%, 即有1/3的资金是被闲置的, 其中的一大部分通过正规和违规渠道流入了股市, 促成了股价的不断上涨。相比之下, 利率的政策效果是被大打折扣的,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作为货币政策传导重要变量的利率并未实现市场化, 致使我国股票价格在制定过程中发生扭曲。而在发达国家, 利率是制定股票价格的重要参数。同时,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对股市融资功能过多关注的问题, 忽略了股市对其自身优化可发挥的作用, 普遍不分红的股利政策使市场短期投机气氛浓郁, 利率政策对市场收益率影响的敏感度减弱。实证研究表明, 在诸利率调整事件中, 除1996年5月降息对股市平均收益率产生较大波动外, 其他利息调整事件对股市的作用力度较小, 其政策作用不显著。

三、完善我国股市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告诉我们, 央行货币政策为了实现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 股票市场是其政策操作效果得以实现的重要传导途径。因此, 要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 必须使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传导机制通畅, 这需要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股票市场的同时完善。

(一) 规范发展股票市场, 逐步发挥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功能

股票市场无疑是资本市场的核心部分, 股票市场渠道必将是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股票市场的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效率和质量。我国股票市场需要在规范中发展, 重点应放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 要注意防止和消除股市泡沫, 弱化股票市场的融资或“圈钱”功能, 强化股票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促进企业改制和加强企业监控功能。此外, 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 完善三板市场, 恢复柜台交易市场, 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逐步解决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 以股票指数期货为突破口积极发展金融期货市场。

(二) 疏导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 提高金融协作监管水平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是一种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 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 是金融业有效运行的市场基础, 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内在要求。今后, 我国要在加强金融中介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的基础上, “开明流, 堵暗渠”, 进一步沟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 既鼓励和引导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合法途径流入资本市场, 又让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到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形成真实的利率价格信号, 实现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 提升金融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在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 维持现行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架构不变, 进一步强化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是必要的。但是, 金融创新以及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联系的加强有可能导致金融监管真空的出现。因此, 在疏导和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系的同时, 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彼此的协调合作, 建立监管协调、信息共享的协作监管制度, 增强监管合力, 提高监管效率, 努力实现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益民.论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J].证券市场导报, 2000 (1) .

[2]刘剑, 谢朝华.论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3 (6) .

市场机制的作用 篇6

一、房地产市场调控中市场自身存在问题以及政府发挥作用

市场机制是指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和交换来实现配置, 具体就是通过价格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逐以及市场供求变化来调节经济的机制。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 这样就会存在价格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 从而使价格偏离其竞争均衡点, 导致“市场失灵”。我国房地产市场“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供给垄断

这种垄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分权制以来, 我国地方政府垄断了城市土地一级市场, 这样就给政府有了一个很大逐利空间, 出让土地获得巨额出让金已经成为了很多政府主要财政收入。尤其是在某些地方由于各种自然条件不甚满足时候, 地方政府为了寻求更多经济利益就会相应减少土地供给, 故意推高土地价格, 从而提高了土地成本;二是由于房地产业是一个区域性很强的行业, 因而在某些区域往往能拿到土地使用权的也就那么几家资金雄厚的公司, 往往存在价格合谋, 这样开发商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性作用。

(二) 外部性

指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 即是指社会成员 (包括组织和个人) 从事经济活动时, 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也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我国现在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还是以投资拉动,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行业, 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贡献。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或者追求GDP增长速度, 对房地产监督力度不够或者是采取“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消极管理方式。

(三) 信息不对称

在房地产交易中, 购房者长期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造成我国房地产信息不对称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由于没有对地方政府有效监督机制, 从而在土地出让过程中会发生寻租和腐败行为, 这样也就增加交易成本。第二个方面是开放商作为一个有实力的集团, 往往能够左右专家和媒体, 因为它们可以付出巨大的广告费用也可以花费巨资组织学术研讨会。在房屋买卖的过程中, 开发商还会利用假按揭、假销售等手段进行营销, 购房者议价能力很被动。

二、房地产调控中政府作用失效的原因

从以上分析来看,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确实对发挥了一定作用, 表现为从2006年来我国廉租房制度逐步完善, 中小户型住房供应量比重也有所加大;但是由于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没有涉及到房地产市场根源, 往往出现了一种“一调就紧, 一松就跨”或者是“一夜回到调控前”状况, 调控措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而一方面要研究房地产业运行的规律, 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如何从长期制定相关措施以及强化政策效果。下面就失效原因进行探讨:

(一) 从政府角度来看

1.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协调性不够。

制定相关调控措施的是中央政府及其下属部门, 但是对其进行直接调控的是属于地方政府;一方面自从实行了“分税制”后, 所属地方政府的税源十分有限, 房地产及其相关联的产业成为了一个地方经济增长点, 无疑是一个地方发展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有效手段。目前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比重已经达到了15%, 而在一些房地产投资较为旺盛的大城市, 还远远不止于这个比例。房地产业成为了某些地方拉动GDP增长源动力, 地方政府作为利益分配者就会本能的在政策中钻空子或者是“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采取的都是消极躲避态度, 这样的调控措施是很难取得成效的。

2. 各个部门之间协调性不够。

我国对房地产调控没有长期规划也没有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测, 当房价过热的时候采取相关一系列如“紧银根、紧地跟”措施, 而其开始有点进入下行通道的时候马上采取“救市”。2008年下半年我国房市有下行趋势, 这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就是宽松的货币和信贷政策以及首次置业和改善性置业房贷利率的7折优惠等措施, 这样到了09年7月左右房地产价格开始上涨。其次对于房地产政策提出也没有牵头部门, 涉及房地产政策部门较多 (如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土局等) 由于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这样颁布一些政策时候没有统一安排。

(二) 从开发商角度来看

房地产业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 即使在2008年宏观背景不好的情况下, 仍然有一些企业逆势增长, 华发股份年报显示2008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79亿元, 同比增长60.66%;净利润6.51亿元, 同比增长81.61%。新湖中宝的年报显示2008年,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5亿元、净利润8.41亿元, 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6.58%和102.07%。开发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 开发商往往钻法律的漏洞, 创造出一些所谓的“行规”。其中, 假按揭一度被众多开发商使用, 这种方式使其融资成本变小, 解2011年第4期中旬刊 (总第441期) 时代Times决了开发商资金筹集的问题。一些开发商还利用此方式将好的户型囤积, 以便日后抬价。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信息严重不对称市场也是一个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市场, 区域性特市场极容易形成寡头垄断。而在市场局部垄断下, 开发商抬高房价的常用办法是操纵特定时期和特定区域的房地产市场, 发布虚假销售信息, 形成价格合谋。其次由于房地产开发采取高杠杆的资金运作在这样情况下往往把风险转嫁给了银行和地方政府, 房地产商本身承受风险很小。政府宏观调控一方面是希望抑制房价另一方面也希望市场能够自我调节到一个合理水平而房地产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在这样的博弈中, 房地产商往往占据主导性。

(三) 众多投资或者投机行为存在

房地产业是中国能上规模行业中唯一一个从一开始就对民营经济开放的行业。这就说明了房地产业已经不仅仅是满足消费者住宅需求, 部分消费者往往把其当作一种投资品或者保值品购买。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温州“炒房团”, 下单迅速、团体购买、出手大方、快进快出就是外界对“炒房者”评价。从2005年来政府针对“炒房”行为颁布一系列措施, 但是这种行为屡禁不止, 可能直到2010年《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通知》中提出了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 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者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才对其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三、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措施有效性建议

(一) 协调中央和地方关系、加强政策制定统一性

一方面在制定政策过程中, 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中央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也逐步发生了变化, 已经不仅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单向监控管理模式。这就要求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双方的利益, 尽可能达到权利与义务统一;例如2006年颁布《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在套型面积、小户型所占比率、新房首付做出了“90平方米、双70%”的标准。地方政府才执行这个政策的时候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做法 (如默许开放商按其标准报批, 建完售完在进行修改) 。因而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应该吧这样单向垂直管理模式转为既有反馈, 又有诉求, 同时还讲究效率规范的一种新型双向互动模式, 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政策制定统一性和系统性, 对房地产部门的调控并不是某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任务, 这就要求要建立起一个对房地产长期监测、追踪的部门。这样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更能有的放矢,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热一时、限一时”做法。

(二) 打破房地产市场的垄断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 通过相互协议或者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尽管我国整个房地产业没有进入寡头垄断,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的垄断。房地产区域垄断主要表现在对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垄断经营。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上“地王”频频出现而且地价也屡创新高, 没有雄厚资本支撑是不可能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目前我国也不允许个人买地建房, 只能通过房地产开发商通过拍卖取得土地使用权然后建房销售, 这样就开发商就占据了主导性地位, 取得了话语权;购房者处于一个被动地位。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 通过与开发商一起投资建房或者政府自建房屋, 从而打破房地产市场垄断, 形成竞争格局。

(三) 进一步拓展投资渠道、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Finance (Cumulativety NO.441) 房地产市场中大量投资投机行为存在, 是由于我国目前投资渠道狭窄, 尤其是在房价节节攀升的时候, 许多购房者把其作为一项投资品或者保值品。温州“炒房团”、山西“炒房团”、福建“炒房团”存在也说明了我国民营资本都得不到有效释放, 而房地产业是在成规模行业中对民营资本开放的。目前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拓展投资渠道, 早在2005年我国出台了促进民间投资的“36条”, 但是由于部分人认为其会削弱公有制的地位, 所以尽管有政策出台, 但是动作一直都不大, 其中也提到了要让民营资本进入大国营企业垄断行业但是一直没有推行。2010年即将出台的“新36条”将对民间资本可进入的行业进行较为细化的划定, 同时将政策重心放在解决民间投资面临的市场准入障碍方面。如果“新36条”切实实行的话将拓展我国民营资本的投资渠道, 有利于引导其健康发展。

(四) 构建住房保障体系, 加大廉租房建设

经济适用房制度需要政府有很强的管理能力, 目前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存在问题是一个是经济适用房的数量供给有限, 二是经济适用房对于销售对象也异常严格;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大逐利空间, 例如南宁市2010年出现了大量经济适用房出租现象, 这也说明了我国政府存在疏于管理, 相关退出机制没有建立。这样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滋生了腐败和不公平分配。相比之下, 廉租房制度可操作性更强, 政府管理成本相对较低。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看, 廉租房是保障性住房一个主要形式, 如新加坡有大约6万户家庭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住房内, 约占全部家庭的8.6%。从而要构建住房保障体系, 我国更应该加大廉租房建设。

不可否认, 我国房地产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 甚至成为了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 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 未来我们面临的局势将更为严峻, 仅仅依靠其市场机制自身调节作用是不行的, 这也要求我国政府要充分作用;尽管目前我国政府在发挥自身职能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是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 给予房地产市场恰当指导, 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石松, 陈红梅.房价之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任一.房地产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8)

[3]林素钢.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几点建议——兼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绩效评价[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7 (11)

[4]唐文进.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7 (6)

[5]尹中立.房地产调控与宏观调控的矛盾与出路[J].国际经济评论, 2007 (11)

[6]张金娟.宏观调控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商业时代, 2009 (16)

[7]付艳红.我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角色研究.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市场机制的作用 篇7

关键词:政府,市场,房地产

1 引言

我们对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践而不断深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继续遵循计划经济路线,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十二大主张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计划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仍然强调国家对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直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前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国家,推行计划经济,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忽略市场的作用,导致经济效率低下,寻租和腐败盛行,与经济发达国家差距加大。另外一些以巴西和阿根廷为代表的国家主张自由化、市场化,忽视政府作用,实施休克疗法,导致经济停滞不前。只有以韩国为代表的少数经济体,既强调市场主导作用,又发挥政府调节作用,成功地由低收入进入高收入国家。

2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基础

自从1776 年 《国富论》问世以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经济思想史的核心问题,不同经济学流派因为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而区分开来。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学派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个体( 消费者和厂商)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会使社会福利提高,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通过价格调节资源配置,是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政府的职责是提供公共服务,不能干预市场。

1929—1933 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证明市场存在局限性,有时会失灵。1936 年凯恩斯 《通论》的问世,标志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产生。他们认为,政府应该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积极干预市场运行,以便纠正市场失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政府竞相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学派。

20 世纪70 年代的石油危机产生了滞胀,凯恩斯主义对此束手无策。新古典主义重新回归,认为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应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肯定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同时把政府活动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新凯恩斯主义吸收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政策主张,发展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认为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并非完全排斥,而是有机补充,相互协调。当经济萧条衰退时,政府应当实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干预; 当经济繁荣稳定时,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应当占据主导地位。以市场设计理论( Market Design) 为代表的当代最前沿经济理论主张把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认为只有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够建立充满活力和有序的经济形态。

3 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连同上下游几十个产业一起主导中国经济发展。但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住房价格涨幅过快,甚至高于同期的国民收入增长幅度。特别是在2008 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在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甚至翻倍增长。

自2010 年起,政府几乎每年都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收效甚微。上述调控政策,分别针对当时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短期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在中长期并没有抑制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房地产价格,归根到底是由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决定的。房价快速上涨,是供求严重失衡造成的。显然,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我们应该重视“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发挥作用” 这个指导性原则,尊重市场规律,改变过度依赖行政性手段的宏观调控。

影响我国住房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从1978—2012 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 5 倍,年均实际增长7. 4% ;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 8 倍,年均实际增长7. 5% 。另外,大量隐形收入和灰色收入未被统计。高、中、低收入家庭分别趋向于投资性、改善性和刚性需求。其次,城镇化进程。国家发改委的报告指出,中国2014 年城镇化率到55% ,远低于发达国家90% 的水平。国家统计局 《2012 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人数逐步增加,截至2012 年年末,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 万,比上年增加983 万,增长3. 9% 。2013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 万,2014 年将达到727 万。半数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未来都将在城市就业,会产生巨大的刚性住房需求。最后,货币超发。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9 月末,我国广义货币( M2) 余额107. 74 万亿元,约为当年GDP的两倍。由于国内缺少投资渠道,国外投资又受到限制,大量流动性涌入房地产市场,推动房价快速上涨。

从住房供给角度讲,住房价格决定于土地价格,土地价格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已经达到35% ~ 55% ( 杨波、杨亚西,2005) 。影响我国土地价格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土地制度。二是土地财政。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指出,土地出让金从2005 年的0. 6 万亿元提高到2011 年的3. 3 万亿元,累计增长5. 7 倍,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比例从不及40% 上升到60% 以上。在客观上,地方政府受益于高房价,因为高房价不仅带来较高的财政收入,还能够推动当地GDP的增长。

市场的作用不可替代,政府的作用是为市场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政府应当推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房制度,保护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进行房地产税制改革,抑制投资性需求。总之,政府不要频繁使用宏观调控手段,而应进行制度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4 结论

必须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经济体制,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如果能这样做,中国经济还可以保持比较快速的发展,到2020 年左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在2010 年的水平上翻一番,成为中高收入经济体。

参考文献

[1]廖英敏.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2(20).

[2]林毅夫.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和效率[J].宏观经济研究,2005(10).

[3]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杨瑞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易宪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纠结与政策走向[J].财经界,2012(3).

市场机制的作用 篇8

一、欧洲市场监管模式

欧盟委员会( European Commission,简称欧委会) ,是欧洲联盟的常设执行机构,也是欧盟唯一有权起草法令的机构。根据欧委会的相关规定,欧洲的市场监管体系包含四层内容,即法律体系、产品安全和市场监管方案、成员国市场监管以及信息交换与合作。

( 一) 市场监管法律体系

欧盟条例( EC) NO765 /2008、第768 /2008 /EC号决议以及通用产 品指令 ( General Product Safety Directive( GPSD) 2001 /95 /EC) 构成了欧盟市场监管法律体系。欧盟条例( EC) NO765 /2008对认证和产品市场监管作了明确规定。条例明确提出欧盟成员国具有实施市场监管、禁止或限制危险或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入市场的责任。同时,条例还赋予欧洲市场监管局一项重要的权利,即为了评估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市场监管局不仅可以从制造商那边获取需要的所有文件,而且还可以进入制造商生产经营场所获取样本,或在必要时销毁危险产品。欧盟第768 /2008 /EC号决议对产品销售进行了统一规定,包括市场监管、企业责任、可追溯和保障机制等。这些规定均已被行业法律所采纳。

何为“安全产品”,欧盟通用产品指令( General Product Safety Directive ( GPSD) 2001 /95 / EC ) 给出了明确定义,即任何产品必须符合欧盟及各成员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任何正常或可见使用情况下,产品没有任何风险或者风险已降到最低。若欧盟法律或标准没有对某些产品作出规定,那么该类产品也必须符合其他文件的规定,如国家标准、欧盟委员会推荐标准和守则等。此外,指令还对“制造商”、“政府”和“经销商”应承担的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首先,制造商有义务撤回不安全的产品并予以销毁; 其次,各成员国政府必须确保产品安全,迫使制造商和销售商遵守指令规定,并成立负责市场监管和执法的机构对市场进行监管、介入以及实施惩罚措施;第三,经销商也有义务监督产品的安全性,不仅需要告知消费者产品所存在的风险,还必须保留产品追踪的相关记录。

( 二) 产品安全和市场监管方案

2013年,欧委会采纳一项新提案———产品安全和市场监管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用以推进产品安全、加强市场监管。方案规定了欧盟市场监管整体模式和产品( 包括进口产品) 安全控制要求,主要由《消费品安全条例( 提案) 》《产品单一市场监管条例》《欧盟市场监管多年度计划》等文件构成。欧委会确信新方案能够更好地促使市场监管机构履职,实现在整个欧洲层面贯彻执行产品安全相关规定。

通过方案的贯彻实施,欧委会希望实现: 1. 统一、简化、协调将危险产品从市场上撤离的流程; 2. 对所有与市场监管和产品安全相关的规定进行整合; 3. 完善消费品供应链追溯系统,使产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 4. 若市场上某类产品出现了潜在危险,会在整个欧洲层面及时加强控制,即一旦有不安全产品出现,在市场上限制产品销售也会变得更为简化与便捷; 5. 依托快速预警系统( RAPEX) 以及市场监管信息和通信系统( ICSMS) 间的相互协作,精简危险产品通报程序等。

( 三) 成员国市场监管

欧委会规定欧盟各成员国必须对国内市场实施监管,以确保所设计和生产出的产品符合欧洲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欧委会指出各国应赋予国内市场监管局执行工作所必需的权力和资源,以便其能够有效地开展市场监管工作。此外,各国需成立市场监管项目,并辅以贯彻实施和持续改进,同时至少每四年对市场监管活动进行一次审查和评估。

( 四) 信息交换与合作

欧委会指出,应落实整个欧盟层面的信息交换与合作,主要由五部分构成:

1. 快速信息 系统 ( Rapid Information System,RAPEX) 。该系统是用以促进欧盟各国和欧盟委员会实现快速信息交换的预警系统。2. 通用信息支撑系统——市场监管信息和通信系统( ICSMS) 。ICSMS系统主要是用来对以下信息进行交换: 市场监管最佳实践方法、联合行动的结果、不合规产品的情况、各国市场监管项目的情况。3. 保护措施( Safeguard Procedures) 。保护措施迫使欧盟成员国互相交流各自在限制危险或不合规产品自由流通方面所采取的措施。4. 行政合作小组( Administrative Co - operation Groups,Ad Cos) 。Ad Cos由市场监管专家组成,起到推进专家交流、实现信息分享的作用。此外,各国在贯彻欧盟法律过程中,若碰到了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Ad Cos为彼此开展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5.联合行动融资。欧盟委员会金融市场监管活动由国家机构联合执行。

二、欧洲市场监管机构

欧委会在“产品安全和市场监管方案”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每个成员国都应设立或指派市场监管局( Market Surveillance Authorities) ,并确定其职责、权力和组织架构。同时,各国政府还应赋予监管局一定的权力和资源,以确保监管局在执行任务时能够顺利完成。成员国应将本国市场监管局及其职责范围的具体情况向欧委会汇报,以便欧委会将信息及时传递给其他各国并公布欧盟市场监管局名单。根据欧委会的有关规定,成员国应将市场监管局的状态( 即存在与否) 、职责及其联系方式及时告知公众。

除了应设立市场监管局外,成员国还应设立宏观层面上的市场监管项目( Market Surveillance Programmes) ,并且至少每4年对项目进行审查和持续改进。通常情况下,市场监管项目应包含: 1. 市场监管局的部门设置和地理位置; 2. 市场监管局的财政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措施; 3. 与其他市场监管局相比,自身的优势所在; 4. 与海关和他国市场监管局间的协作机制; 5. 信息交流机制; 6. 国际层面的行业合作或项目合作。

但是各国市场监管局及市场监管项目的表现形式因实际国情而有所不同。例如,英国市场监管局相当于一个市场监管体系的概念,由BIS( 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 负责组织协调,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组织,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英国市场监管体系中政府部门起绝对主导作用,而民间机构和社会团体相对较少。在整个市场监管体系中,各部门各司其职,有针对性地对某类产品进行管理。

三、标准化在欧洲市场监管中的作用

欧盟严格的市场监管准入体系主要以技术法规为基础,辅之以欧洲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产品预警机制等。其中,技术法规是核心,起到强制性规范的作用; 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支撑,它提供了技术法规得以落实的技术手段和合格评定程序运行的技术依据; 合格评定程序是体系中的程序保障措施,通过实施认证、检验等合格评定来从程序上确保技术法规与标准的要求得以实现。可见,标准化在欧洲市场监管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一) 技术法规

欧盟的技术法规主要由法规( Regulation) 、指令( Directive) 和决议( Decision) 构成。“法规”由理事会和议会联合批准或者由委员会单独批准,具有普遍适用性和直接适用性。“指令”同样也由理事会和议会联合批准或者由委员会单独批准,但指令只对成员国具有约束力,并且仅要求接受国达到规定的结果即可,但是以什么方式和方法实现该目标,则由各成员国在本国法律框架下自行决定。“决议”则是由理事会与议会共同批准或者由理事会、委员会单独批准的对特定对象具有直接全面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它的发出对象可以是成员国,也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对接受者具有直接拘束力。

具体到欧洲市场监管法律体系,对应的便是欧盟条例 ( EC) NO765 /2008、通用产品 指令 ( General Product Safety Directive ( GPSD ) 2001 /95 / EC ) 和第768 /2008 / EC号决议。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欧洲消费者的保护屏障。

( 二) 欧洲标准

标准是一种除技术法规以外的支撑市场监管的规则。在欧洲,标准已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为法律法规提供技术支撑,成为市场准入、贸易仲裁、合格评定的基本依据。标准化已经成为欧洲委员会实施良好市场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欧洲标准是自愿性的,然而标准由于其所具有的技术性和公众认可基础,对于技术法规及政策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三) 欧盟合格评定体系

为了确保技术法规与标准中的要求能够切实发挥保护作用,欧盟已建立以强制性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自愿性合格评定程序及成员国合格评定程序为辅的一整套体系。CE( Communate Europpene) 标志制度是欧盟最主要的强制性合格评定程序。在一定程度上,CE标志即是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准入证,也是欧盟进行市场监管的强有力保障。除了强制性合格评定程序外,欧洲委员会以及欧盟相关机构还建立了多项自愿性合格评定程序作为补充,最著名的包括生态标签、KEYMARK标志等。

四、以欧盟食品监管为例对欧洲市场监管模式的分析

若以监管流程为主线,市场综合监管可划分为事前监管、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三大环节。无论是技术法规、标准、认证,还是信息交换技术,均在相应环节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以欧盟食品监管为例,事前监管有预警机制,事中监管有检测和追溯,事后监管则有召回机制等。

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 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RASFF) 是事前监管预警机制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主要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免受不安全产品的危害。RASFF的通报类型有预警通报、信息通报和拒绝入境三种。其中“预警通报”是指当构成危险的食品或饲料上市,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时,由首先发现该情况并已采取相关措施( 如召回或回收) 的成员国发出预警信息;“信息通报”是指针对受到污染、具有高度威胁的食品或饲料在欧盟的口岸被检出货受到抵制的预警信息,一般来说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消费,因为受到通报的产品根本没有进入市场; “拒绝入境”是指在欧盟边防站检出存在健康危险并被拒绝入境的食品及饲料的预警信息。

欧洲的食品检测机制比较苛刻,无论是技术法规还是检测标准都比较严格,各成员国必须遵守规定的限量要求。欧洲完善的食品检测法律机制是制定检测标准的前提和基础,包括欧盟条例( EC) No 178 /2002“食品安全基本法”、欧盟条例( EC) No 852 /2004“食品卫生条例”等多部技术法规。

食品安全追溯机制是欧盟另一项重要的事中监管措施,目前已有多部技术法规对其进行规范,例如欧盟条例EC 2065 /2001、EC 2200 /96、EC 1830 /2003等分别对水产品、果蔬和转基因产品的可追溯性作了明确规定。

事后监管以召回机制为主。欧盟条例( EC) No 178 /2002“食品安全基本法”、( EC) No 882 /2004“食品和饲料法”等对食品安全召回作了明确规定。若食品经营者认为或有理由相信所经销或生产加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则应立即启动召回程序,并通过发布追溯缺陷产品所需的有关信息,从有关市场或消费者手上直接召回这些产品。

摘要:市场监管在确保欧洲产品安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基于阐述欧洲市场监管模式,结合英国实例分析了欧洲市场监管机构及项目的现状,综述了标准化在欧洲市场监管中的作用,并结合欧洲食品监管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欧洲,市场监管,标准化

参考文献

市场经营机制与大市场发展的思考 篇9

关键词:市场,经营机制,市场业态

市场型商业业态一般由产权所有者、项目运营者、商铺租赁商户 (也称进场经营户) 和消费群体构成, 其运行机制模式是项目运营者按照既定的市场定位招商, 出租商铺 (也称摊位) , 将商品经营权给进场经营商户, 进场经营商户出售商品给目标消费者, 其交易规范秩序由项目营运者制定修改, 并进行执行管理。

一、市场是我国重要的一种商业销售业态, 具备较强的生命力

作为我国目前阶段商业形态之一的这种市场机制模式, 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也永远不会替代其它商业形态, 但消费群体的多样性决定商业业态的多样性, 市场这种业态在我国相当一段时间内, 将与商场、连锁超市、大卖场并存。对于发展尚处起步阶段, 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而已, 这种市场业态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这种吸引力来自这种经营机制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强大的生命力, 其基本原理有以下几点:

(一)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通过商品经营权的转换, 降低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投资风险, 调动了所有者和经营者双方的积极性, 边际效益大大提高。市场所有者投资市场所需的硬件设施, 通过出租商铺实现商品经营权的转换, 获取租金作为投资收益, 没有了商品经营的风险, 只承担商铺租不出去的风险。经营者通过承付租金, 在一定时期内租用商铺及其商品经营权, 经营不理想可以随时退出市场, 获取商品进销差价的回报, 没有兴建市场硬件设施的投资风险, 只承担商品经营的风险。

(二) 市场所有者可以将市场交付专业的项目运营者, 启用专业人才对项目进行市场定位, 根据目标收益, 制定企业战略方向和制定营销策略, 经营商户专注于组织适销对路、有竞争力的商品经营, 双方优势互补。通过企业战略和商户销售战术相结合, 实现市场的存在价值, 使市场所有者、项目运营者、进场商户、消费者形成共同利益链, 通过自愿的交易活动, 达到各自都得到满足的统一目标, 形成市场良性循环, 不断发展的局面。

(三) 市场所有权与商品经营权分离, 客观上为市场所有者和商铺租赁者提供了选择权, 所有者有选择经营户的权利, 经营户有选择市场的权利, 选择的主动权由供求关系决定, 双方通过优胜劣汰完成选择的过程。作为市场的营运者如何才能掌握选择的主动权呢?方法多种多样, 但各种方法都必须围绕产生和增强市场对经营户的吸引力来展开, 这个吸引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让经营户实现较高的阶段性比较效益。因为, “利益”是各种经济活动发生的纽带, 更是维系所有者与经营户的纽带。

二、市场型企业的租金获得方式

市场的所有者主要以收取租金方式实现投资回报, 租金的高低由市场的竞争力决定, 市场的竞争力由围绕企业品牌的文化制定和市场推广、商品竞争力、商业服务内容等方面造市功能构成。企业品牌文化的制定和市场推广、商品的竞争力、商业服务内容需要企业运营者和商户共同配合完成, 双方在配合过程中达到最优组合时, 能够引起消费者共鸣, 将消费需求转换成为商品交易, 获得商品销售利润, 市场所有者获得租金回报。租金的高低主要反映在市场交易的活跃度, 市场交易活跃度强就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消费者吸引得越多, 反过来又能使市场有更多的选择经营户的权利, 能够挑选更优秀的经营户进场, 淘汰不合格的经营户, 进一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对市场所有者的租金回报就更高, 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更大。如此良性互动周而复始, 实现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都满意的结果。因此, 投资兴办市场与其它企业一样都是为了获取利润的最大值, 获取的方式是先予后取, 获取的度视情而定。

一个发展得好的市场, 就是由市场所有者、营运者、进场经营户和消费者通过良性互动, 完成由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反之, 一个发展得不好的市场, 其原因无外乎市场运营者、经营户和消费者三者之间不是良性互动, 而是恶性互动。市场运营者、进场经营户和消费者三者互动的起动者是市场所有者。市场所有者要促成良性互动就必须精心挑选进场经营户和主动培育市场的造市功能, 市场所有者的买方市场一是直接买方市场———进场经营户 (即市场出租商铺的对象) , 二是间接买方市场——商品消费者 (其满意程度影响到商铺的出租) , 所以市场的营销和管理必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形成商铺旺租的局面来达到获利的目的。

三、市场业态的运营方式转变及长远发展

市场经营户结构:无大户不稳、无小户不活, 优胜劣汰、有序流动。市场商品种类定位:与生活贴得越紧, 越有人气。市场经营方式:无零售做不旺, 无批发做不大, 零售起步, 形成批发。

南京市场业态从2000年以来逐步以商场化的市场面世, 使人耳目一新, 改变了人们心目中市场脏、乱、差的印象, 市场经营状况越来越好, 与商场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 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市场业态的发展趋势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如何, 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 南京是商场、连锁超市、大卖场、大市场四种业态并存

业态与业态之间, 业态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消费者的注意力是资源被普遍认同。大市场的目标消费群体是广大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者。大市场的传统优势是价格低、品种多, 劣势是环境脏、乱、差, 质量和信誉不高。目前大市场一开即“立足一方, 辐射周边”已“风光不再”, 没有特色、不迎合消费者的市场难以为继。

(二) 大市场今后的发展要结合当地的区域特点, 与当地资源优势科学整合来展开

浙江近年来马路市场, 空壳市场悄然淡出, 但以产地市场专业化为特征与当地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科学整合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海宁中国皮革城等一批龙头大市场脱颖而出, 具有很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已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局面。南京生活消费品的区位特点是销地而不是产地, 资源优势是600多万消费人口的自然区域及周围2000余万人口的辐射区域。

(三) 市场与市场之间的竞争

南京的大市场最早大多集中于南京中央门地区。南京是南北交汇之地, 中央门地区是南京陆路交通的枢纽, 客、物流量大, 交通方便。该地区是传统的商品集散地, 将成为南京的副商业中心。市场与市场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 软硬件、地势、知名度、口碑等条件是各有千秋, 相互间的竞争也很激烈。

市场型的商业业态存在于中国销售业态中, 发挥着自己特有的商业作用, 在社会竞争中需考虑长远发展, 以便于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1、由商场化的市场向市场化的商场过渡是市场发展的目标

商场化的市场解决的是市场的硬件和购物环境问题, 满足了消费者对良好购物环境的需求, 改变了市场脏乱差的不良形象。市场化的商场要解决的是商品的质量、信誉和服务问题, 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 改变市场商品质量投诉多、信誉和服务不如商场的不良形象。质量、信誉和服务问题解决了, 市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就能在越演越烈的商战中胜出。

2、在南京范围内, 逐步形成五大专业市场的经营格局是市场业态发展的战略部署

南京生活消费品是销地市场, 纯批发的市场很难立足。市场大都批零兼营———尤以小批发和零售为主, “一次购足”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次购齐”, 故南京的生活消费品市场大都是综合型的, 现有的综合型市场普遍存在商品经营比较零乱, 类别界定不清, 或者说不明显, 浪费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时间越来越宝贵, 此类问题将越显严重。如果市场将来发展成熟, 形成五个专业市场 (服装专业市场、针织品专业市场、百货专业市场、鞋帽箱包专业市场和床上用品布艺布料专业市场) 的格局, 无疑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

3、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市场发展的核心

市场的竞争力什么?是对经营户的进场经营吸引力。经营户为什么要进来?因为市场能够吸引消费者进场购物。消费者为什么要来?因为市场有其所需要的商品。商品由谁提供?由进场经营户提供。进场经营户为什么提供商品?因为可以赚取差价。市场所有者、项目运营者、进场经营户和消费者是一个整体, 对立统一, 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 各取所需、各付所需、各得其所。良性互动运动构成市场的竞争力。市场型企业发展的核心是提高竞争力, 要辩证地处理与进场经营户的关系, 与消费者的关系, 把吸引经营户进场经营和吸引消费者购物有机结合起来。市场人气足了, 就有更多的经营户想进场, 市场就可以逐步优化经营户结构, 使商品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如此周而复始, 市场的竞争力就能得到不断提高。因此市场的一切组织手段、营销策划和管理方法都要围绕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行, 特别是要提高对经营户的吸引力。有吸引力才能挑选经营户, 优化经营户, 使市场步入良好的发展轨道。

4、以点带面, 逐步形成合理规模特色是市场发展的突破口

如某市场以服装类商品作为经营突破口, 给以最好的经营地段, 集中力量突出宣传, 现在的服装已小有名气, 成为市场的有力支撑点, 服装的旺销也带动了其它商品的销售。结合市场的建设和规模的扩大, 在保持服装旺销的前提下, 应该选择百货作为第二个突破口, 这样一个点一个点地突破, 达到总体上的规模效益, 提高市场整体竞争力。

5、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业态企业发展的保证

上一篇:资源整合是最优化创新下一篇:SPARK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