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的奖励机制

2024-06-18

变异的奖励机制(共7篇)

变异的奖励机制 篇1

“曼哈顿产生了一种毫不遮掩的建筑,正是因为它挑衅地缺乏自省而受到喜爱,被推崇也仅仅因为其过火的程度。”

—引自雷姆·库哈斯《疯狂的纽约》

我们这个时代,城市在向上生长,疯狂地向上生长,20m、50m、100m、200m、500m……高度极限被一个个突破,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鳞次栉比、此起彼伏的摩天大楼们或以巨大的突变体形态、或以宏伟的乌托邦片断、或以疯狂而无理性的形象占据着城市的天际,如君临天下般承载着大众的渴望,覆盖着一个个街区,给现实的城市制造着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神话影像,伴和着蜘蛛侠的深夜咆哮,与X战警们的呼啸风声……

通天塔—异化的种子

《圣经·旧约·创世纪》11章称:人类企图兴建高塔通往天堂,这种人定胜天之勇气令上帝耶和华震颤,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他施法改变并区别开了人类的语言,使人类因语言不通而散落各地,那塔于是半途而废。这座深藏在人类文明创世纪传说中的“通天塔”(图1),以其特别的存在方式与惹怒上帝的故事揭示了其以迥异于人类习惯性依附于大地居住状态的非常态方式—一座由大地表层凸起并盘旋向上的突变体形态,集中着人类向上的强烈欲望,更彰显出异化的本质,这异化既震撼器官,又冒犯天庭。可以说,“通天塔”在人类动念向上的那一刻,便埋下了异化的种子……然而,遗憾的是“通天塔”向上路径的设想还局限在绕来绕去的山路状态,尚无革命性的变异,人类向上的梦想暂停在种子阶段,等待着那漫长的几十个世纪后的萌芽……这期间,虽然那些高塔也耸立于大地之上,那些大教堂也直插云霄,但都仅仅停留在纪念物阶段,是对上帝无处不在的纪念罢了……

“三段式”与“皮包骨”—自律性的建构

1853年,格雷夫斯·奥迪斯发明了第一部载人电梯,同期钢框架结构技术的运用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人类在空中工作与生活的渴望终于开始发芽,于是人类历史上真正具有功能意义的高层建筑诞生了。建筑师勒巴伦·简尼首当其冲,于1855年设计了十层高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图2),采用钢铁框架,外墙覆以石板,立面形式上仍沿袭古典传统母题和复杂的装饰。1894~1896年,即便是当时具有先进意识的第一芝加哥学派的领袖人物沙利文领衔设计的位于纽约洲布法罗的信托大厦(图3),也明显带有古典“三段式”特征,难逃传统法则的圈囿。那一阶段的高层建筑基本上以经典柱式的三段比例为参照,将高层建筑沿竖向划分为顶部、楼身与基座,将柱式的三段比例关系转换为基本的体量控制手段,这些表现与戈里弗里希·森佩尔著名的材料置换理论所勾勒的新生类型建筑在初期成长阶段通常以原有既存建筑为参照或挪用其控制方式的发展轨迹十分吻合,高层建筑作为新生体也遵循此成长规律。

这一置换阶段到20世纪20、30年代达到顶峰。1925年,胡德与豪厄尔斯以一份新哥特式带有飞卷拱卫、以三段式手法处理立面形态的方案取得芝加哥论坛报大楼(图4)竞标的胜利,学者赫克斯泰布认为这次竞赛是高层建筑形态转变的第一个分水岭,“这次竞赛凝聚着建筑中一个难得的契机,这时正是漫长的古典传统徘徊在现代主义这个未卜深渊的边缘”时期,大胆探索与传统滞后并存,但都反映出此时对高层建筑的体量组合、尺度感和细部处理开始有了充分认识。虽然是带有明显折衷倾向的胡德方案中标,但哥特复兴式三段论者与力挺沙里宁浪漫主义色彩的芬兰现代主义者及推崇包豪斯体系激进的现代主义者之间的激烈争论,标志着高层建筑已逐渐走出借鉴与徘徊期。

1921年,在德国柏林钟楼公司主持的一次高层办公楼设计竞赛中,密斯的“蜂巢”方案(图5)离经叛道,以“透明玻璃+钢框架”的“皮包骨”般直白、裸露的形态传达了潜藏在高层建筑骨子里的现代结构与现代材料的配置关系,古典的基座、楼身与顶部的三段式处理在此不复存在,密斯以具有秩序与韵律感的混凝土/钢/玻璃的材料组合形式清晰再现结构体系内部逻辑的全新工作方式,开始尝试建立高层建筑的自我运转机制。密斯曾说过,“不断前进的新技术为建造者提供了新材料和更有效的工作手段,尽管它们通常与传统建筑观念格格不入,但我相信完全可以从中发展出一种新的建筑艺术来”,“我们身处的不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而是它的开始。这是一个新的精神引领下的时代,一个在技术上、社会学上乃至经济上都有全新驱动力的时代,这个时代将会有新的工具与新的材料,因此我们将会有新的建筑形式”,正是对高层结构重要性与技术含量的深刻洞见,密斯创造了一种明显工业化倾向的设计语言,一个为技术和机械服务的工作机制,一套服务于建筑物结构功能与生产组织方式的比例系统。芝加哥860-880号湖滨公寓与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就是密斯运用新设计机制的代表作,是以新的技术手段为基础的纯净形式的新建筑。

“三段式”原型系古典建筑体系的体量控制法在高层建筑形态控制上的投射,是他者语言系统的移植;“皮包骨”原型则是对决定高层建筑成长的新结构体系、新技术手段、新材料关系、工业化生产组织的发掘与再现,是自我运转系统的建立。这两类原型都致力于使“建筑成为建筑自己”,探索高层建筑形态生成的控制法则,以建构高层建筑本身的自律性为其根本目标。

“半疯颠”生产—消费机制作用下的异质图象系统

“对于影像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外貌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只有幻想才是神圣的,而真理反而被认为是非神圣。是的,在现代人看来,神圣性正随着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加而上升,从而,在他们看来,幻想之最高级也即神圣之最高级。”

—费尔巴哈

就在密斯风格似乎被奉为高层世界的经典范式之际,突然间,世界变了,金科玉律轰然坍塌……

随着一种大都会生活方式的发明,建筑被纳入生产与消费的市场机制,沦为都市生活的镜像——建筑非建筑了。沙利文与密斯时代,高层建筑尚处在一元化的发展模式,无论是置换阶段占主导地位的三段式,还是自我规律成熟阶段与技术至上的社会状况下起榜样作用的“皮包骨”,都是在一段时间内决定总体建筑发展倾向的主流形态,绝大多数建筑都以此为蓝本在其预设的既定机制下被设计建造,直到过渡到下一发展阶段,统一、和谐、秩序、完整是普遍的美学法则,而控制此格局的运作机制根本上还局限于建筑学专业相对纯粹的学科范畴内的自律性建构。

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一切都变了,地球上的生命体与非生命体似乎都变质为可供消费的资源,于是物质相对独立的存在方式受到挑战,逐渐转化为都市生产与消费组织系统中的组成分子,在这个组织系统里,已经不再有纯粹的物体了。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规模效应与高度优势必然成为都市组织系统中最为复杂多变与引人注目的杂交分子,它所拥有的非凡的包容多元业态与多样性生活可能的潜在能量,正如库哈斯在《疯狂的纽约》一书中所分析的:位于曼哈顿的下城体育俱乐部,一座摩天楼内垂直叠加着无数层可根据需要而变化的不确定性内容。库哈斯将这种内容丰富的摩天楼称为“社会压缩器”,正是这种包容着鸡尾酒般生活拼盘的容器使经典的清教徒般的建筑立面难以与其形成真实的一一对应关系,由此建筑的内部与外部变成了相互剥离的两个独立部分,一个应付着内容和图解需求的不确定性,而另一个则成为城市运营与消费机制需求变化的应景物—一个拥有巨大的商业诱惑力与城市宣言的虚拟形象,它暗示了高层建筑的表皮可以脱离其物质实体,独立为具有表征意义同时能生产利润表像化异质图象系统。

躲在这表像化的异质图象系统身后的运转机制即是大都市的生产与消费生活方式。这一运转机制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自治体系,取而代之的是完全非建筑化的消费机制。建筑学的规律与控制体系在此失效了,而消费机制的根本目的是制造利润,利润的生产需要大量消费群,而如何刺激消费群的情绪与欲望成为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消费机制通过刻意制造“半疯颠”破解了这一命题。所谓“疯颠”,福柯认为是在理性与非理性间,尼采则说是酒神状态的再现。理性购物状态下的市场难有积极表现,甚至可能萎缩,附加值则更少有发挥的余地;非理性消费则令投机冒险纵横,前景不可预测,市场常游离于控制之外;于是一种总体理性、个体与局部疯狂的“半疯颠”状态被刻意制造—通过总体的理智系统有节奏地调控个体的兴奋状态,如此既保障了系统的秩序稳固与被控制,更刺激着消费热度的持续高温。而这兴奋的热度则需要借助酒神的力量,那酒神的力量在哪里?是幻想,以美丽生活为诱饵的幻想,它不停地以略高于现实的美丽引诱着人们前赴后继地为美好生活而努力消费。毋庸置疑,高层建筑因其制空权与规模成为美丽生活幻想世界的最重要的背景空间的生产者,同时这类生产者又必须满足有效的基建成本控制与奇观般的表演形态,这更加剧了内容、建造与形态的分裂,形态最终同时脱离了对建造与内容的尊重,异化为为消费服务的广告般的假面,世界在假面舞会中争奇斗艳,营造着繁华盛世,幻想般的形态是美妙的视觉与心灵的麻醉剂。

难道在这样的情形下,建筑自律体系会就此止步?庆幸的是那些对“半疯颠”生产心领神会的名师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开创性地提供了新时代的高层建筑空间生产的“半疯颠”范式。这一范式的建立仿佛是在建筑自律性建构与消费机制作用下奇观化形态生产间作心脏搭桥术。范式一:库哈斯的CCTV总部大厦,在北京的上空夸张地以一个巨大的奇观般的“环”制造了超级的媒体印象与轰动的城市宣言,同时此环亦是工作流程、服务设施与参观流线环流功能作用的成果,一个两面性的“环”。范式二:斯蒂文·霍尔在北京的当代MOMA中,九幢高层遵循着近“皮包骨”的形态方式向上生长,突然在接近顶部的高端,一条高低起伏的空中玻璃廊包容着会所、游泳馆、健身房、咖啡厅、酒吧、画廊、图书馆等多元功能横空出世,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及高额的销售利润,实为平常中的非凡一击。

雷姆·库哈斯曾经说过:“大都会生活方式的发明和测试及随之产生的建筑被当作一种集合式的实验,由此整座城市变成了生产人造情绪的工厂……”

创世纪初,人类冲动地建造通天塔,这意味着存在方式异化的开始;“皮包骨”的密斯时代,高层建筑建立了自己独立的运转机制;而在消费即公共生活的当代,“半疯颠”的高层生产范式背离了“皮包骨”的运转机制,异化为利润点、假面形象、多元功能、建构的自律性混杂与整和着的幻想般的图象系统……

基于变异机制的人工蜂群算法 篇2

1 人工蜂群算法

ABC模拟实际蜜蜂高效的采蜜机制来处理函数优化问题, 将人工蜂群分为3类:引领蜂、跟随蜂和侦查蜂, 前两种蜜蜂用于蜜源的开采, 而侦查蜂为避免蜜源种类的过少[3]而不断的寻找新的蜜源并替代原来不需要或者说已经使用过的蜜源。每个食物源代表一个待求问题的解而该食物源花蜜的多少代表这个解的优劣程度。待找最优蜜源的过程如下:随机产生2N个位置, 通过简单的选择选取较优异的N个作为蜜源的位置, 引领蜂找到这些蜜源并标记他们记, 然后在这些标记蜜源附近按式 (1) 搜索新蜜源:

式中:Vij为新蜜源的位置, xij为已标记过蜜源的第i维位置, xkj为随机选择的不等于i的已标记过蜜源的第j维位置, Rij为[-1, 1]间的随机数。根据前后蜜源的花蜜数量选择较优的蜜源替代初始标记的蜜源, 并继续在标记蜜源附近用 (1) 式搜索新蜜源, 并与初始标记蜜源比较, 按照上述的方法反复循环迭代, 直到达到算法的终止条件。

2 基于随机选择的人工蜂群算法

众所周知ABC的优化效果较好, 但由于算法本身选择方式的局限性使其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 在迭代的进程中【4】每代的最差解都必定会参与到新解的产生之中从而直接影响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且易使算法发生早熟。为此, 该文在最差蜜源的选择和对算法的早熟方面做了比较好的改进[5]。

2.1 最差蜜源的替换

在ABC迭代的过程中, 由于每代的最差蜜源按 (1) 式进行交叉操作而产生新的蜜源, 但是最差蜜源却几乎不可能对产生的最优蜜源做出贡献[6], 这就影响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因此可用一个新的蜜源代替最差蜜源取消最差蜜源的破话作用。为此采取如下公式进行代替:

式中:Vij为新蜜源的位置, xij为最差蜜源的第j维位置, xkj为随机选择的不等于i的最差蜜源的第j维位置, c和d为[0, 1]间的随机数。在原来公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随机数【6】, 使得蜜源在相互交换时的变化更大, 从而大大的增加了蜜源变异的可能。

2.2 对算法早熟的解决

由于ABC采用轮盘赌的选择策略, 就不可避免的会早熟和陷入局部最优, 为解决这个问题, 该文在随机选择的基础上又引入了变异的思想[7]。

1) 变异机制的引入

虽然ABC在优化问题上的运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易陷入局部最优。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而引入变异【8】的思想。ABC之所以会早熟就是因为在当前蜜源中找不到比此蜜源较优的蜜源, 而陷入局部最优并过早收敛。为了能找到较优的蜜源可以引入若干新的蜜源以替代原来被搜索过的蜜源;即改变整个蜜源的结构。伪代码如下:

2) 变异时替换蜜源的量的大小和limit的值

文中算法产生变异时选择替换的蜜源数是整个种群的10%, limit的值为50, 具体还要由具体实验来决定[9]。

3 实验仿真和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的一系列设想, 进行了大量的仿真测试。实验仿真是在Inter (R) Pentium (R) D, CPU 3.00GHZ、1.25G内存的计算机上实现, 程序采用Matlab7.10语言编程实现。为便于描述以VABC代表新提出的ABC,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VABC的优化效果选用函数优化领域广泛采用的4个标准测试函数进行测试。前3个的理论最优值都为0, 最后一个的最优值为-4.1898n, 把本函数与原ABC的运行效果进行比较。

ABC相应参数设定如下:引领蜂、跟随蜂的数量都取N=40, 蜜源的数量取N/2=20, 测试函数和蜜源的维数都取100维, limit为50, 各个函数迭代8000次。各算法均随机运行50次, 并取这50次数据的平均值、方差、最优值、最差值、平均收敛代数和平均运行时间来考察算法的寻优性能。为了能够更好的证明的优越性各项数据与原ABC的运行结果相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中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在抑制早熟上VABC有着显著的效果, 反映在上表中就是收敛的代数比较大。

2) 在算法的精确度上VABC有着比较明显的提高, 从最优值、平均值和最差值上均优于原ABC, 且VABC的方差较小, 说明结果比较稳定。

3) 运行时间上两算法相差不大, 但是VABC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时间不长可见优势明显。

4 结束语

针对ABC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的缺点, 该文利用了变异的概念实现了局部替换, 由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VABC。本算法跟传统的ABC相比在解决函数优化类问题上优势明显。

摘要:针对人工蜂群算法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 利用变异方法来取代传统的选择模型。对4个标准测试函数的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随机选择算法不仅能延长算法的收敛速度还能在算法的精度上有着明显的提高, 改进后的性能明显优于人工蜂群算法。

关键词:人工蜂群算法,变异,收敛速度

参考文献

[1]Karaboga D, Basturk B.On the performance of artificial bee colony (ABC) algorithm[J].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08, 8 (1) :687-697.

[2]LIU Xingbao, CAI Zixing.Artificial bee colony programming made faster[J].Natural Computation, 2009 (8) :14-16.

[3]Kabboga D, Basturk B.A powerful and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numerical function optimization:artificial bee colony (ABC) algorithm[J].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tion, 2007, 39 (3) :459-471.

[4]Tizhoosh H R.Opposition-based learning:a new scheme for machine intelligence[C]//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mputational for Modeling Control and Automation.Sydney, Australia, 2005:695-701.

[5]暴励志, 曾建湖.自适应收索空间的混沌蜂群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0, 27 (4) :1331-1335.

[6]丁海军, 冯庆娴.基于Boltzmann选择策略的人工蜂群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 45 (31) :53-55.

[7]罗钧, 樊鹏程.基于遗传交叉因子的改进蜂群优化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 26 (10) :3751-3753.

[8]Penev K, Littlefair G, Free Search:a comparative analysis[J].Information Sciences, 2005, 172 (1) :173-193.

基于成果的垃圾分类收集奖励机制 篇3

关键词:分类收集,奖励,评价

1 引言

2000年4月, 建设部选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8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虽然各试点城市采取了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 但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影响了分类收集的效率[1]。到2008年“绿色环保”奥运的主办,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又开始在很多城市开展, 但是公众参与力度、实施效果不理想, 如北京市2008年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不足52%[2], 2010年实施垃圾分类达标的居住社区为600个, 经调查, 分类正确率和投放正确率较低, 分别为4.5%和31.2%[3]。2011年上海市政府“百万家庭低碳行, 垃圾分类要先行”项目正式启动, 经问卷调查显示超过1/2居民平时不进行垃圾分类, 59.0%的受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不进行垃圾分类, 而34.4%的居民进行简单的分类后扔到垃圾箱中, 仅有6.7%的居民进行较为清楚的分类[4]。

近两年很多城市在发动、宣传的基础上考虑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的单位、个人进行奖励, 以提高垃圾分类实施效果。如北京出台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奖励实施细则》[5]中设立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贡献奖和北京市生活垃圾“零废弃”贡献奖2个奖项。《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评价及奖励办法 (试行) 》 (征求意见稿) 中规定了评上“环境友好家庭奖”的, 每户奖励500元;评上“生活垃圾分类贡献奖”的, 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每人奖励500元;另外, 各区、街道甚至社区等都会配套相应的奖励措施。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出台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实施方案都提出了设立专项奖励经费, 结合考核结果进行奖励。但是这种我国长期以来习惯采用的评优奖励法, 奖励的对象是少数人群, 本文参照世界银行最常用的资助方式提出了基于成果的奖励机制, 其目的是对参与分类收集的单位及个人通过基于分类成果的奖励形式来提高其参与意愿和积极性, 从而提高公众参与度, 提升分类效率。

2 奖励机制

基于成果的奖励机制是世界银行最常用的一种资助方式, 一般用于改善水、电和卫生等基础设施项目, 当使用者无力支付全部成本时, 可利用基于绩效的补贴去补充或替代向使用者收费。一般而言, 基于成果的奖励的分配报酬, 激励、捐赠或补贴的价值和标准通常都是公开的, 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基于成果的奖励机制的一般流程详见图1。

3 奖励对象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的最基层单位是社区居民委员会 (以下简称“社区”) , 推广、教育和动员对于使居民养成生活垃圾分类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都是社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主要工作职责, 社区的工作对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奖励对象宜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以社区内的成果作为衡量标准进行奖励。社区居民委员会可根据自己社区的情况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和手段促进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此外, 社区有权决定奖励款项如何使用。

4 成果的定义及评价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垃圾分类方式为4分类, 即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 分类的目的是让居民尽可能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分出来便于资源化利用, 并且越纯越好, 因此设定的成果是每个社区分类出来可资源化的垃圾的数量和质量。可资源化的垃圾的数量作为评价标准有利于社区努力让居民尽可能地将更多能资源化的垃圾分类出来, 但是如果没有质量标准, 单单是数量参数还无法提供准确和公正的评价, 因此, 还需要运用一套质量指标以确保垃圾分类能够达到一定的纯度水平。由于分类出来的厨余垃圾的纯度最难保证, 因此可以厨余垃圾的质量指标作为评价标准。

设定社区总分来对一个社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的总体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 它是质量和数量分数的总和。

式中:

QTF为基于厨余垃圾数量的分数, 满分假定为40分;QTR为基于可回收物数量的分数, 满分假定为20分;QTH为基于有害垃圾数量的分数, 满分假定为10分;QLF为基于厨余垃圾质量的分数, 满分假定为30分。

上述各单项分值可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调整, 实施初期数量项目分值可较高, 实施后期可提高质量项目分值。各类垃圾数量的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厨余垃圾数量分数:

可回收物质数量分数:

有害垃圾数量分数:

式中:

FW为社区内收集的厨余垃圾总重量;RW为社区内收集的可回收物总重量;HW为社区内收集的有害垃圾总重量;TW为社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重量;a为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所占比例;b为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所占比例;c为生活垃圾中有害垃圾所占比例。

厨余垃圾质量的分数计算将根据对厨余垃圾分类情况的抽样检查结果, 并现场拍照取证作为评定依据 (表1) 。

基于以上评分方式, 在总分卡上给出社区总分, 作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阶段成果, 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奖励 (表2) 。

5 奖励的支付

由市 (或区、县) 政府提供分类收集奖励资金。预先设定好评估期, 在每个评估期之后, 按照评估期各个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总分, 将奖励拨付给社区。

在奖励之前, 为确保垃圾分类的最低质量和数量, 需制定一个每段评估期的最低分, 即社区必须达到评估期的最低分才能获得奖励, 并根据事先划定的分数等级支付相应额度的奖金。奖励款项也有一个上限, 称为潜在社区奖励, 是指如果社区达到了最高分100分, 可以获得的最高奖励额度。潜在社区奖励额度将在每个评估期之前确定, 将根据每个评估期制定的支付方案计算, 支付方案可根据实施情况进行更新, 以达到促进社区积极参与分类收集的作用。

社区奖励的支付方案各年可不同, 第一年参加分类收集的社区, 可参照样本表格 (表3) 执行;第二年参加分类收集的社区在此基础上, 适当提高奖励的最低分数 (如60分及以上才能得到潜在社区奖励的25%) , 之后等级分数按比例依次递增。

6 潜在社区奖励数额

潜在社区奖励数额应该低于垃圾分类所节约下来的处理成本, 其数额可以在每个阶段逐步降低, 这样激励计划就可以逐步退出。

根据国内现有经验, 经过分类后对厨余垃圾进行厌氧处理相比焚烧处理的成本每吨可以节约60~80元, 可将此节约的处理成本作为奖励。可按以下公式计算某个区域的潜在社区奖励数额:

式中:

J为某个区域潜在社区奖励总额;W为某个区域生活垃圾总量;A为某个区域家庭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比例;F为某个区域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相比焚烧或卫生填埋每吨节约的处理成本。

7 组织和实施

由政府主管部门全面负责组织和实施该项奖励计划, 并成立专门的办公机构作为该项目的实施部门, 具体负责制定方案、数据收集及核查、计算分数和激励数额等工作。

该奖励工作可每年分几个阶段进行, 一般可一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月到6月, 第二阶段从7月到12月, 在每个阶段内, 每个评估期将持续4个月。

(1) 在每一阶段开始时, 由政府主管部门正式宣布评估开始, 包括每个区域的评估时间安排、潜在社区奖励的额度和获得奖励所需的最低分。

(2) 有意向参加评估的社区要在评估期开始前15d正式提出参与申请。

(3) 评估将在第二月开始进行, 持续4个月, 直到第五个月底。在评估期的每个月中, 项目实施部门对参与评估的每个社区进行实地考察, 收集数据并据此打分, 在评估中期准备和公布中期分数卡。中期分数卡的目的是告诉社区分类收集实施现状并鼓励它们努力获得更高的分数。

(4) 当评估期结束时, 项目实施部门计算最后得分, 估算每个社区应得的奖励数额, 并在评估期结束后2周内提交评估报告。

(5) 在项目实施部门提交报告的2周内, 政府主管部门对该报告进行审查和批准, 然后提交给市 (或区、县) 政府进行支付。获得奖励的社区名单将在下个阶段开始时予以公布 (图2、图3) 。

参考文献

[1]姜朝阳, 周育红.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的公众参与[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12) .

[2]余倍, 宾晓蓓, 曹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 2011 (12) .

[3]邓俊, 徐琬莹, 周传斌.北京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效调查及其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 2013 (1) .

[4]王婷, 李晓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试试效果及政策完善建议—以上海市为例.[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2012.

变异的奖励机制 篇4

一.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评价, 内容包括导学案自主预习、反馈检测和小组学习中的合作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的自我评价。前两项分别在上课伊始和反馈检测环节实施, 第三项在归纳总结环节完成,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 谈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探究、展示情况, 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 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设计自我评价表, 让学生按照参考项目, 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恰当评估, 加强自我管理, 不断完善自己。学生自评每节课进行, 满分15分, 三项各占5分。

二.组内互评。指组内成员之间的评价, 目的是建立组员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 提高合作意识, 培养合作技能。主要评价小组成员的合作习惯、合作质量、创新品格等。内容包括组员的参与意识、讨论发言、倾听他人意见、向组员提供帮助及创新能力等。设计组内互评表, 让每个组员对组内其他成员作出公正的评价。通过组内互评, 反思自己和组内成员的学习行为, 诊断组内存在的问题, 提出有效的整合措施, 增强小组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同时, 又培养学生赏识他人, 公正评价他人的品质, 使学生在与同伴的磨合中, 不断进步和成长。组内互评每周进行一次, 满分15分。

三.组间评价。指小组之间的评价, 主要在“展示成果”环节实施, 内容包括组内分工、活动形式、展示技巧、语言表述、互动情况等。展示前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设计评价表, 公布评价标准;评价时由各组发言人代表本组阐述对它组的评价结果。通过组间评价将小组成员之间的竞争转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 使评价由个体评价向整个小组评价转移, 实现“组内成员合作, 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增强集体荣誉感。组间评价每节课进行, 直接颁发“最佳沟通奖”“最佳展示奖”“最佳创新奖”, 并颁发奖牌, 满分30分。

四.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小组合作评价的关键。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高涨, 学习是否高效, 教师的科学评价非常重要。教师评价分为两种, 一是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 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二是根据组员的表现进行加分, 建立团结互助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如采用4人学习小组, 按学习成绩从高到低给每个组员编上序号:A1、A2、B1、B2, 将组员分成两个互助组:A1B2和A2B1。在小组抢答和轮流回答时, 每组的A1A2号回答正确给满分, B1、B2敢于站起来回答给满分, 回答正确双倍加分。同样, 在“合作交流”“展示成果”环节也遵循这一加分原则。教师评价每节课进行, 满分30分。

五.家长评价。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很多家长也开始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了。可以利用家长会与每周家长开放日, 让家长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家长坐在课堂听课, 参与小组评价,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家长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一般, 主要由教师反馈给学生。家长评价每周至少进行一次, 满分10分。

六.奖励机制。1.个人基本得分。每天个人基本得分包括三部分:自评得分、组间评分、教师评分。其中组间评价的小组分数就是每个组员的分数。各项按照评分标准打分记录, 每天小结, 满分75分。

2.合作小组得分。合作小组得分包括五部分:自评得分、组内评分、组间评分、教师评分、家长评分。按照各项评分标准打分记录。合作小组得分可以每天小结, 满分75分;也可以加上组内评分和家长评分, 每周小结, 满分100分。

3、奖励。

(1) 每天一小结, 由语文课代表在课后进行汇总。根据个人和小组得分, 每天每组评出“今日之星”1名, 全班评出“最佳合作小组”1个。

(2) 每周一总结, 将总评分一、二、三名的组依序评为周冠军、亚军、季军;每周每组评出“本周之星”“进步之星”各一名。

变异的奖励机制 篇5

我是支持对节假福利“一刀切”的。在当前公款使用监督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 给职工发福利, 无论多少, 都意味着在各类劳动群体之间造成分配不公以及部分人“吃回扣”“拿提成”的可能性。由此而带来的社会风气败坏, 只能算作权力寻租与损公肥私的衍生品。所以干脆让福利消失不见, 便等于牢牢扼住了某些人伸向公款的那只手, 对打击“借福利之名行腐败之实”、遏制奢靡之风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当然, 对福利“一刀切”仅是反腐的暂时性需要, 公众利益必将随着反腐推进及不良风气的扭转, 得到更高层次及更全面的保障。那么在此前提下, 个人损失一盒月饼或两桶食用油, 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那部分不停抱怨单位福利少、指责个别领导干部没担当的人, 则未免显得有些市侩和偏激。

或许更多人关心的, 是米、面、月饼这类实物不能发了, 今后福利该如何发、会否被永久地取消?如果想堵住某些人中饱私囊的漏洞, 福利发成现金或打卡最直接和公开透明。然而如此还能否算是发福利, 又有何名正言顺的理由提供支持?所以, 职工福利一物, 是迟早将要面临淘汰或者改进的, 只不过中央有关规定, 大大加速了此一过程。事实上, 节假日期间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职工福利, 本就是某段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 带有强烈的感情维系意味, 却不考量职工个人对于集体的贡献, 在当今社会情况下益发凸显出其弊端与不足。

职工福利被取缔与消失, 实际上正迫切呼唤着另一种奖励机制加速到来。从这个方面的意义去阐述, 尽快建立公正的奖励机制, 比讨论究竟该不该发的“福利之争”更重要。新的奖励机制, 应该具备严谨细密、可操作性强、方便公众监督等特性。只有在公正的奖励机制中, 才能够既有效地激发员工积极性, 又避免某些人员浑水摸鱼地冒领好处。也只有在公正的奖励

变异的奖励机制 篇6

关键词: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奖励机制,博弈分析模型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 公安机关各部门间的信息协作无疑有利于公安局功能的放大和绩效的提升。而现阶段公安机关各部门间仍存在一些诸如不注重信息共享、信息共享不深入、信息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等问题, 大大阻碍了公安信息化逐步深入的进程。为此, 笔者假定民警和警队为理性人或组织, 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其利益的各种情形, 推理出在信息共享进程中给予他们奖励的必要性, 以期能使公安机关各部门间获得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推进信息共享奖励机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一、相关理论介绍与假定

博弈分析模型是建立在博弈理论之上的。所谓博弈是指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 达到取胜的目。除此之外, 我们还必须要引进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衡量信息共享的成本和产出, 以便于分析公安部门各部门间和各民警间的行为。最终通过帕累托最优状态理论确定最优解决方案, 为建立信息共享奖励机制的必要性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为我们构建信息共享奖励机制提供理论上的引导。

二、构建公安机关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的博弈模型

(一) 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效益模型构建

一方面, 信息共享可以补充信息空缺, 提高公安机关各项工作的销量和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 它又是一个资源消耗的过程。各部门间选择保留还是提供信息是由他们对所选策略带来的净收益决定的。我们假定只有2个公安部门进行博弈以决定是否进行信息共享, 其中:

1、部门间均保留信息各自可获得的收益为S1;

2、各部门间均提供信息各自可获得的收益为S2;

3、某一部门保留信息而接收另一部门提供的信息时该部门获得的收益为S3;

4、某一部门提供信息而另一部门保留信息时该部门获得的收益为S4;

然后, 我们继续假设:

1、部门间均保留信息各自可获得的收益为X;

2、其中某一部门提供信息时产生的成本为y;

3、其中某一部门因接收信息而获得的额外收益为z (z>y) 。

最后, 我们分析各假定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建立如下的博弈收益矩阵:

部门信息共享收益矩阵

(说明:图中分号前代表部门1的收益, 分好后代表部门2的收益)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 在没有约束条件下, 对于部门1来说, 无论是部门2提供还是保留信息, 部门1选择保留信息总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同理, 部门2也将做同样的选择。即在此时的情况下, 我们得到的是“保留;保留”这一均衡解, 双方获得的收益均为S1。

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理论, 这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加以讨论:

1、当z<=y时, 使得公安机关各部门间进行信息共享变得不经济, 那么, “保留;保留”的均衡解已经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2、当z>y时, “提供;提供”这组均衡解可使双方获得相对于保留;保留”更大的收益。

(二) 公安机关各部门信息共享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我们假定公安机关各部门在信息共享博弈中采用“冷酷战略”。由于公安机关各部门间的博弈属于无限次的重复动态博弈。即某一部门如果背叛对方就会终止合作, 从而导致今后的损失要远远超过背叛所获得的短期利益。理性部门会放弃背叛的念头而采取合作的策略。

根据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通过对上述扩展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部门1或部门2所做选择带来的收益为当期收益与以后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此时, 我们继续引入贴现因子V (0

于是, 部门1选择提供信息时的最大收益为:

而部门1选择保留信息时的最大收益为:

我们将上文中的等式关系带入, 得到V>=y/Pz。可以推理出:要想使各部门最终选择“提供;提供”的信息共享模式, 可以采取一些列的措施降低信息共享的额外成本, 使y值尽可能的减小。这就是引入信息共享奖励机制的必要性。在等式关系中引入额外奖励变量m, 此时可以得到最新的博弈收益矩阵图:

新博弈收益矩阵图

当额外奖励变量m>y时, 对于信息共享的各部门来说, 均衡解变为“提供;提供”, 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初探信息共享奖励机制及其绩效测度体系构建

提供相应的奖励, 构建合理的信息共享奖励机制及其绩效测度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笔者在此将定量的相关方法引入信息共享奖励机制及其绩效测度体系的构建中, 初步探讨如何将新的定量方法与已经存在的定性方法有机结合, 构建科学有效的信息共享奖励机制。其中, 共享和信息两项指标都是判定工作奖励的重要依据。定量分析运用一定数学方式建立起某些数学模型进行评价。尽管应用起来麻烦, 但是具有客观性, 可信度高, 将之改进可宜普遍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作风:《知识共享的可能性:一个博弈分析》, 《图书情报工作》, 2004 (2) 。

[2]韩鹏:《公安机关警队之间信息共享的博弈分析》,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 (5) 。

变异的奖励机制 篇7

1 主要做法

1.1 加强组织领导, 狠抓任务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督促核查机制。河南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补奖实施工作, 层层成立由政府一把手任组长, 主管领导任副组长, 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二是认真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遵照省、州要求, 结合河南县实际, 认真开展禁牧补助标准测算、方案编制工作, 按时完成方案报批并下发执行。三是解决工作经费, 保障工作需求。四是保证工作人员, 加强业务培训。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了良好氛围。

1.2 扎实开展完善草原承包等基础性工作, 为补奖打下坚实基础

2011年3月份, 为了保证完善草场承包、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的快速启动和有效开展, 河南县采取县级干部包乡、乡级干部包村社的办法, 明确各级领导和成员的责任分工和目标任务, 各村 (牧) 委会通过民主推荐组建村、社完善草原承包工作组, 确保草原承包完善工作落到实处。同时, 以草原站技术人员为骨干, 组建强有力的承包工作组, 经过短期强化培训后, 深入各乡镇 (场) 开展工作。在具体工作中以2010年12月31日底前牧户数为基数, 对未完成的5乡1镇10村及学校、寺院草原进行了草原承包完善工作。对有争议和多年悬而未决的草场, 采取县乡领导、宗教人士、有威信的牧民代表等出面调解、反复协商的方法得以全面解决, 做到了乡与乡、村与村、户与户草原承包权属界线清楚, 责任明确。为了确保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的顺利完成, 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条件下, 解决工作经费21 840元, 确保了基本草原划定工作正常开展。2012年10月份全面完成了完善草场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 12月17日, 两项工作一并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

1.3 科学划定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域, 认真落实目标任务

河南县按照“生态脆弱, 草原严重退化达中度以上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的要求, 对全县5乡1镇的43.56×104hm2草场划定为禁牧区, 对已划定的禁牧区草原, 以村为界限进行四至界限确认, 从户、村、乡自下而上逐级登记填报禁牧面积表, 经县政府核准后, 编绘了《禁牧草原分布图》。对禁牧工作中形成的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信息, 建立了完整的资料库、由相关部门归档保存。县、乡、村、户层层签订了禁牧管护责任书, 制定了详细的禁牧制度, 落实了各项禁牧措施。禁牧草原划定工作完成后, 由县人民政府及时发布禁牧令, 实行了全面的禁牧封育。

将全县禁牧区域以外的15.43×104hm2草原全部划为草畜平衡区。对划定的实施草畜平衡的草原, 以村为单位进行四至界限确认, 从户、村、乡从下而上逐级登记填报草畜平衡登记表, 编绘了《草畜平衡区分布图》。并根据载畜量核定, 将减畜任务分解落实到乡、村、户, 建立草畜平衡管理责任制, 层层签订了草畜平衡及减畜责任书, 制定了详细的年度减畜计划。对草畜平衡工作形成的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归档保存, 确定每户的合理载畜量, 准确核对每户饲养的牲畜种类和数量, 并将畜种折算成羊单位计算, 根据核定合理载畜量和实际载畜量, 确定了每户牧民的减畜数量。

1.4 认真开展禁牧减畜工作, 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一是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鼓励群众加大牲畜出栏;二是充分发挥已建成的2个省级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和35个建设村的作用,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优化产业结构, 减轻天然草场压力;三是充分利用牧草良种补贴、圈窝子种草及黑土滩治理、退化草地补播等项目, 不断加大人工种草规模, 提高人工种草水平, 开展舍饲圈养和内部调剂;四是调整优化畜群畜种结构, 提高母畜和良种畜比例, 提高牲畜生产性能;五是大力发展有机畜牧业, 走高效特色畜牧业发展之路, 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六是加快后续产业发展步伐, 通过“阳光培训”工程, 提高牧民劳动技能, 转移从事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劳力, 减轻对草场的依赖性等。通过采取这些有效措施, 做到了“禁牧不禁养, 减畜不减收”, 确保了禁牧减畜任务的全面完成。

1.5 严格资金管理程序, 按时足额发放补奖资金

采用“一卡通”或现金方式给牧户直接发放补奖资金。在补助奖励资金发放中实行严格的公示制, 对牧户发放的资金数量、发放时间等在村级范围进行公示, 接受群众监督。同时, 为了确保补奖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使用, 由县农牧和财政局会同审计、监察等部门具体负责补奖资金兑付工作, 认真核发补奖资金。通过加强资金监管, 做到了补奖资金不超发、不剩余, 切实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2 下一步工作打算

2.1 加强组织领导, 狠抓责任落实

重点抓好牧民草场管护员的落实工作, 通过培训、考核吸纳一部分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牧民为草原管护员, 建立岗位绩效考评制度, 尽快全面履行岗位职责。通过建立草原管护员队伍, 确保禁牧和草畜平衡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2 强化督促检查, 加快工作进度

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及工作进度, 扎实开展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 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不断加快工作进度, 规范工作程序。尽快完成草原“两证一合同”登记、核 (换、签) 发工作。

2.3 加强业务培训, 确保工作质量

继续抓好从事补奖工作的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同时重点加强牧民草场管护员和乡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使他们进一步吃透政策、掌握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 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确保工作质量。

2.4 进一步加大部门分工协作, 明确工作职责

上一篇:旋转阳极下一篇:期货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