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助奖励机制

2024-07-03

补助奖励机制(共9篇)

补助奖励机制 篇1

1 项目区概况与评估方法

(1) 赤峰市草原概况及草原生态补奖项目区分布。赤峰市的草原以典型草原为主要类型, 计5793万亩, 占赤峰市草原的67.36%;草甸草原类为1990万亩, 占赤峰市草原总面积的23.13%[1,2,3]。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草原生态补奖项目, 覆盖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敖汉旗和林西县共7个旗县、65个苏木镇、4个街道办事处、872个嘎查村、33.1232万农牧户、124.0545万人, 补奖总面积6672.5万亩, 其中禁牧区面积3682.64万亩、草畜平衡区面积2989.86万亩。

(2) 评价方法。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区域的阿鲁科尔沁旗、克什克腾旗和翁牛特旗典型草原, 通过样地调查、遥感判读和植被指数计算等, 在禁牧区、草畜平衡区和自由利用区选取监测样点, 分别测量草群高度、盖度和产草量[4], 用2013年测出的数据与补奖政策实施前2010年的数据进行比较, 得出草群高度、盖度和产草量等草地植被群落学变化趋势。

2 评估结论

(1) 草原植被状况呈现明显改善的趋势。2010年赤峰市天然草原草群平均高度为24.2cm, 盖度为31.23%, 平均亩产干草65.06kg;2013年草群平均高度为26.3cm, 盖度为59.27%, 平均亩产干草111.49kg。2013年赤峰市草原植被高度、盖度和产草量分别较2010年提高了0.9、28.04和70个百分点, 草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2) 夯实了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草原生态补奖项目中与禁牧、草畜平衡措施相配套的牧草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等政策, 有力地推进了以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为主的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赤峰市补奖区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已发展到104.52万亩, 年产优质青干草60万吨, 棚圈建设达到1152.32万平方米, 储草棚达到23.16万平方米。

(3) 草原在农牧民心中的价值取向得到了提高。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落实, 使牧民在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时能够得到补贴和奖励, 草原的价值在牧民心中有了很大提高, 牧民已经成为保护草原的主力军。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补奖标准偏低。补奖项目实施前, 赤峰市牧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畜牧业。补奖项目实施后, 禁牧区牧民减畜60%左右, 草畜平衡区牧民减畜约40%, 牲畜的减少直接导致了牧民收入下降。赤峰市的补奖标准为禁牧区每亩草原补贴7.56元、草畜平衡区每亩草原奖励1.89元, 禁牧区人均补助1068.24元、草畜平衡区人均奖励72.05元。补奖资金不足以弥补牧民减畜造成的损失。

(2) 牧民就业空间狭窄。由于受传统游牧生活的影响, 牧民除了放牧养畜外基本没有其他生产技能, 加之文化层次不高, 就业面很窄。目前, 赤峰市禁牧区牧民单纯依靠草原生态补贴维持生活的牧民较多, 劳动力闲置现象突出。

(3) 草原管护难度大。禁牧后牧民从牧点转移出去, 形成大面积的无人区。赤峰市从事禁牧、草畜平衡监管的草原监理人员仅308名, 平均每人负责21.66万亩草原的监督管理, 草原牧区交通不便, 进一步增加了管护难度。因此, 禁牧区偷牧、夜牧、偷采野生植物等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

4 改进建议

(1) 适度增加草原生态补奖额度。因为赤峰市人均草原面积较小, 现有的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偏低, 大部分地区农牧民减畜付出的代价远高于补贴资金额度。所以为了补偿农牧民为改善草原生态而作出的牺牲, 应当适度提高草原补奖标准。

(2) 加强草原管护工作力度。建议加强草原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尤其要增加苏木乡镇级草原监理队伍人员编制, 加强基层草原监理队伍, 以提高草原管护和监督执法力度, 确保草原补奖机制区生态持续恢复。

(3) 加强草原生态补偿科学研究。建议启动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及技术研究课题, 对草原补奖的关键政策及技术进行专题研究。要简化补奖机制程序, 便于基层部门操作, 为补奖机制的有效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田艳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 31 (2) :170-175.

[2]文明, 图亚等.内蒙古部分地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13, 67 (1) :16-19.

[3]李晓蕙.草原生态重建的国家补偿[J].内蒙古大学学报, 2010, 42 (2) :21-26.

[4]尹剑慧, 卢欣石.中国草原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J].生态学报, 2009, 29 (5) :2622-2628.

补助奖励机制 篇2

【发稿时间:2011-11-15 8:00:25】

【责任编辑:管理员】

【作 者:梁文能】

【主 题 词:】

【稿件来源:丘北县农业局】

【审核发布:管理员】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州会议和文件精神,全面建立全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确保丘北县按省要求在2011年12月10日前将草原生态补奖资金兑现到草原承包农户手中。2011年11月7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会,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参会人员有县草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各乡(镇)乡(镇)长、分管农业副乡(镇)长、畜牧站、林业站、财政所负责人、各村民委员会支书或主任,县草补办业务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会议由县政府副县长张帅同志主持,县委副书记秦文波同志作重要讲话。

秦副书记从三个方面对我县草原生态奖补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署:一是要把握现状,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三是要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圆满完成草原奖励补贴各项工作。

秦副书记强调,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事关全县90449户农户40.75万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全县上下务必高度重视,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建立健全机制,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把握政策界限严格按照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和任务、补助、服务、监督、建档“五到户”的要求,原原本本地把补助政策落实到户。会上秦副书记对各乡(镇)及县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详细的安排,要求各部门一定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强化领导,务必做到领导、组织、工作“三到位”,任务、目标、责任“三落实”,确保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保证在12月10日前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将资金兑补到农户手中。

补助奖励机制 篇3

近日, 财政部农业司表示, 将进一步健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1年,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36亿元, 在内蒙古等8个草原牧区省份, 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2年, 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安排资金150亿元, 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河北等5省的36个牧区半牧区 (县) 。2013年, 中央财政安排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59.75亿元, 继续支持在上述13个省区及新疆兵团和黑龙江农垦实施这项政策, 并加大对草原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支持力度。

对下一步的工作, 财政部农业司表示, 一是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有利于巩固草原生态保护成效, 保障牛羊肉等畜产品的有效供给, 促进牧民持续增收, 实现保生态、保供给、保增收的多重目标。我们将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同时, 加大对履行禁牧和草畜平衡的农牧民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的扶持力度;二是强化督导, 确保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落实到位。进一步夯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的监管手段,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护联动网络, 鼓励地方设立公益性草原管护岗位, 调动村级草原管护员的积极性, 落实禁牧管护责任制度, 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同时, 针对政策落实进度慢、资金到户率低的地区, 开展联合督导检查, 督促落实, 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平稳有效运行。

财政部农业司介绍, 据统计, 政策覆盖了全部268个牧区半牧区 (县) , 再加上其他非牧区半牧区 (县) , 全国共有639个县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涉及草原面积48亿亩, 占全国草原面积的80%以上, 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38.3亿亩, 包括禁牧草原面积12.3亿亩, 草畜平衡面积26亿亩。对1.2亿亩人工草场实施了牧草良种补贴, 对284万户牧民给予了牧民生产资料补贴。

补助奖励机制 篇4

为遏制草场退化态势,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使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起,在全国8个主要草原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其主要内容是:科学确定禁牧和草畜平衡;合理确定禁牧补助标准;认真落实良性补贴和各种生产资料补贴;做好补奖政策与退牧还草等政策的有效衔接。

青海在三江源生态治理、环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及全省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基础上,又一次在全省范围内拉开了划时代的草原变革大幕。

省委、省政府站在保护国家生态安全、从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使牧区经济发展、生活宽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高度,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心,奋力拼搏,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政策贯彻好,落实好。

省农牧厅、省财政厅等有关厅局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建立管理机制,制定进度计划,倒排工作日程,废寝忘食、昼夜兼程,将各项政策加以细化。同时,采取厅级领导联州、处站领导联县、县连乡、乡连村、村连户的层层目标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人。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其最大的难点是在科学划分草场界线的基础上,稳定牧民草原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为此,各州、县依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了多种形式,将此项工作做得扎实到位。

祁连县抽调17名专业技术人员,历时半年之久,或乘车、或骑马分赴全县7个乡镇,进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区的调查,对中度以上退化草原和草畜平衡区域的分布、面积、鼠害发生情况全面进行调查摸底,将禁牧和草畜平衡区现场勾绘到地形图,并做GPS定位。同时,从全县有关部门抽调100余人,对县属每一户牧民的草场、牲畜、人口和家庭收入进行了详实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聘请省测绘局有关专家协同民政、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联合成立工作组,完善草原承包及基本草原划定,登记造册,进入牧户信息电子档案。

贵南县针对过去草原承包工作遗留问题多、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成立“草管会”,先后调解处理了乡村草原纠纷256起,做到了草场勘界清楚、不留矛盾、群众满意。

天峻、刚察、泽库等县在工作过程中采取“两个民主”、“两个三分之二”、“五通报、五公示”和“一实地、六现场”的方式,规范操作,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两个民主”,即民主选举草原承包评议小组成员,民主制定草原承包方案;“两个三分之二”,即要求参会人数必须超过村民总数的三分之二,结果表决的票数必须超过参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五通报、五公示”,即草原勘界结果进行通报及公示,承包方案进行通报及公示,基本草原划定结果进行通报及公示,禁牧区域划定结果进行通报及公示,承包到户面积进行通报及公示;“一实地、六现场”,即实地勘查乡村界限,现场划分草原、现场核对到户面积、现场勾图、现场划定禁牧区域、现场评估草原等级、现场签字确认。

为确保补奖政策落实到户,各地认真贯彻并严格执行国家和青海省制定的补奖机制实施指导意见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专户,专款专用,杜绝了挤占、截留、克扣和挪用等违规现象的发生。在资金发放过程中,严格按照先落实草原承包,经验收后核发草原使用权证、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签订草原承包合同,然后录入牧民信息的程序,严格审核,并依照补奖标准和“封顶保底”原则,分解落实各项任务指标及补奖资金,在切实完成禁牧及超载牲畜核减任务,经县、乡两级政府核审确定后,将完成的各项任务指标在乡、村两级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县或乡级政府部门采取“一卡通”或直补形式将补奖资金发放到牧民手中。监督、审计部门对补奖资金的发放、使用等进行了全程监督,开展经常性检查,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确保补奖资金使用规范有序、运行安全。

通过艰苦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自2011年到今年8月底,全省各地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禁牧到户(联户)面积2.45亿亩、草畜平衡面积2.29亿亩,均占计划的100%;完成减畜456万羊单位,占计划的100%;落实牧草良种补贴面积210万亩,占计划的100%;落实畜牧良种补贴2.1万头只,占计划的100%;落实生产资料综合补贴17.2万户,占计划的100%;录入牧民信息76.06万户,占计划的99.4%;共落实到户(联户)补奖资金19.45亿元,占计划的99.9%,其中禁牧补助14.69亿元,草畜平衡奖励3.43亿元,牧民良种补贴0.45亿元,生产资料综合补贴0.86亿元,涉及牧户76.5万户。

在全面完成禁牧及草畜平衡区域落实到户的基础上,全省各地把禁牧减畜及实施草畜平衡工作作为落实补奖机制的重中之重,多数牧区县均以政府名义发布《草原禁牧令》和《草原禁牧管理办法》,将草原禁牧纳入到规范的程序之内。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草原监管中,各地都创出了不少的新鲜经验,归纳起来为:建立县、乡、村及牧户四级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禁牧减畜及草畜平衡责任书,落实核减牲畜及草畜平衡责任;积极引导鼓励牧民加大牧畜出栏,并依托合作社将核减的超载牲畜进行舍饲圈养、规模育肥;对牧户的放牧牲畜数量和奖补资金实行村级公示制,发挥合作社和牧民群众相互监督作用;通过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与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签订销售订单,采取统一集中育肥,统一出栏,并以出售牲畜票据和台账为依据,核定牲畜出栏数量;采取农牧结合、异地育肥办法,将牧区超载的非生产畜和淘汰母畜转移到农区集中育肥;充分发挥县草原监理部门监管职能,通过对草畜平衡区放牧牲畜头数进行巡查,对违反规定的超载牲畜依法处罚。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青海省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天然草原禁牧、休牧、草畜平衡三项基本制度得到全面落实,使全省中度以上退化植被得以休养生息,基本上遏制草原退化加剧的趋势,草原生态环境也得到逐步恢复和改善。

通过对全省草原生产力监测结果显示,政策实施两年以来,禁牧区平均植被盖度由政策实施前40%提高到50%以上;草畜平衡区局部地区草原生态呈现好转。另据全省草原生态监测结果,2012年天然草原平均鲜草产量2130.23公斤/公顷,植被平均盖度66.74%,植被平均高度7.16厘米,分别比补奖政策实施前的2010年提高225.93公斤、3.1个百分点和2.77厘米。

草原笑了,笑的那样灿烂,她从党的政策中得到了阳光和雨露,正在恢复着生命的活力,显露出迷人的笑脸。

牲畜逐步撤离禁牧区,畜产品能否保持禁牧前的总量?草畜平衡区开始核减超载牲畜,牧民的收入会不会减少?季节性休牧及划区轮牧,如何保持牧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系列的矛盾,摆在了全省各级干部和广大牧民群众的面前。

令人欣喜的是,省委、省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探索出了一条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游牧民定居工程、生态畜牧业建设和大力发展饲草业的“四位一体”的协同发展路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实施,草场流转加快,全省883个牧业村累计流转草场达1.95亿亩,整合牲畜838万羊单位,能繁母畜比例提高了4.2个百分点,草原畜牧业规模化逐步发展,各地结合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草原围栏建设的推进,规模养殖场建设牛羊开始走进棚圈舍饲半舍饲,科学育种、合作经营、设施牧业、高效先进牛羊养殖技术及畜产品竞拍等多种现代生产经营模式开始在草原牧区日渐兴起。

为支持后续产业的发展,全省各部门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后续产业配套政策,当年投入支农资金4.4亿元,建设牧区畜用暖棚2.72万栋、贮草棚2785栋、青南地区建设饲草料贮备中心(站)13处、16850平方米,并通过整合项目资金,使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切实得到加强。与此同时,结合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后续产业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农牧民自主创业和转产转业,努力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扶持生态畜牧业、采集加工业、家庭种养业发展,吸纳更多农牧民转移就业;增加建设养畜、草地围栏、草地鼠虫害及毒杂草防治、牲畜良种工程建设等项目建设投入,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草原生态治理,以恢复草原植被和生产力,巩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成果。

为了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青海省在“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产,减畜不减收”的方针指引下,结合各地区的实际,实施优势互补和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农区良好的水热条件和饲草料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实施“牧减农补”战略,大力发展饲草业,形成草畜联动。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近几年来,全省已建设人工饲草基地保留面积657万亩,年饲草(鲜草)生产能力达498万吨以上,规模养殖数量比政策实施前增加69.8万羊单位。

在采访中,贵南县森多镇元义村牧民尕多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八口人,承包草场2800亩。补奖机制实施后,禁牧500亩,国家每亩补贴9.5元,计4750元;草畜平衡2300亩,每亩补贴1.5元,计3450元;生产资料综合补贴500元,退耕还林还草920亩,共补贴1.62万元;种植一年生饲草130亩,每亩补贴10元,计1300元;在草畜平衡区放羊130只、牛40头,今年出栏30%,收入3万元;种草130亩,每亩产草1700公斤,除去成本,净收3.5万元,今年合计他家总收入9.1万元,较禁牧前的2010年纯收入增加了3万元左右。

尕多加家庭收入的变化,在牧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介绍:补奖机制的落实,增加了牧民政策性收入,据测算,2013年通过兑现2012年和2013年补奖资金,全省农牧民人均增收1016元,其中牧民人均增收将达到5176元。通过组建村级草原生态管护员公益性岗位,解决了9489名牧民就业,牧民通过开展草原生态管护领取劳动报酬,管护员人均年增加收入16540元。通过补奖机制落实,制定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和资金,积极发展后续产业,鼓励和引导牧民从事民族工艺品加工、农畜产品加工及特色文化旅游等二、三产业,增加牧民收入。

内蒙古草原补奖机制政策落实调查

内蒙古草原有支歌,歌词中有句“草原就在我的梦里”,饱含对辽阔草原的深情赞美和向往。然而有一组数字却显示:因为工业开发及超载过牧等原因,进入2000年,内蒙古天然草原退化面积达到4626万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53%,并且每年还在以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和沙化。

日前,记者从内蒙古农牧业厅有关部门获知,2011年,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省区率先启动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草原牧区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牧民受益最多的一项政策。这个政策被当地人普遍认为来得正是时候。截至去年底,草原植被盖度较2010年提高了6.52个百分点,连续3年稳定在40%以上,146万户、534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内蒙古的草原补奖政策落实绩效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第一”。

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乌兰希热嘎查牧民额尔登没有想到,还在向他们宣传草原补奖机制和核对草场时,他就领到了一张“银行卡”,已经近4年了,每年在这张卡里都按时打入补助禁牧款73950元。他所在的嘎查草原沙化相当严重,昔日的草原已经变成了戈壁滩,生活生产条件极其恶劣,如遇干旱年份很难维持生计,需要到外地倒场放牧。草原补奖政策落实后,这里牧民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

早在国家政策还没有落地前,内蒙古就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出了《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内蒙古东西跨度大,草原类型多样,载畜能力差别很大。如果补奖政策只考虑面积因素,对草场质量好、载畜能力高的地区明显不公平,怎么使用和发放最科学,是我们主要要研究的。”有关部门对《农民日报》记者说。它的创新就在于以“标准亩”的计算方法,实行了农牧户补奖额封顶和保底措施、实施分期减畜等制度,并设立嘎查(村)级牧民草原管护员公益性岗位等。实践证明,这一系列实施方案避免了以往搞“一刀切”做法,符合实际,切实可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地方落实补奖政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策实施第一年,内蒙古就实现了任务、资金落实两个“98%”的良好开局,并为连续4年政策落实绩效评价全国第一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关于严明纪律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安全发放的意见》等相继出台,从而达到了常态化监督和新政约束奖惩机制基本建立。再加上“一卡通”直接发放,对享受补奖的地区、类型等情况张榜公布,自治区财政部门又与移动通信部门联合为受惠农牧民免费开通了草原补奖资金到账短信服务,通过“一卡通”系统准确掌握资金发放额度和进度,进一步加强了社会监督力度,保障了资金的安全高效。

随着草原补奖政策的顺利实施,牧民传统放牧观念逐步改变,保护草原已成为自觉,被动减畜正在向主动减畜、责任减畜、科学减畜方向转变,内蒙古草原生态得到了很大改善。据持续监测显示,草原补奖政策实施4年来,饲草料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天然打草场为1.35亿亩,比2010年提高了1021万亩;草原补奖区草畜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与2010年相比,草原补奖区牲畜头数下降了1428万羊单位,舍饲比例从2010年的58%,提高到2014年的65%,超载率也由2010年的24.14%,下降到13.32%。

补奖资金有保障,环境民生双受益

位于锡林郭勒草原镶黄旗文贡乌拉苏木阿拉腾毛都嘎查牧民张万贵一家,是草原补奖政策的最早受益者。2010年,张万贵一家收入不足3万元,草场严重退化。补奖政策实施以来,政府为张万贵补贴新建、修建砖木结构标准化暖棚8间、普通棚3间、人畜饮水用深水机井1眼,享受牧机补贴,购置了拖拉机、打草机。前两年张万贵还加入了察哈尔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在每年有80头基础母羊,接羔100多只,去年年底收入就达11万多元。

牲畜头数下降,效益却增加。据统计,补奖区农牧民收入显著增长,以呼伦贝尔市农牧民收入为例,2014年人均纯收入9990元,草原围栏面积4.41亿亩,各类草原畜牧业合作社1.3万家,入社农牧户124万户,较2010年分别增加了2625元,5273万亩,8049家和8万户。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沿贺兰山一带是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是最早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区域。由于牧民人口多,人均占有草场面积小,退牧户享受禁牧补贴相对较少。国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以来,阿左旗沿山一带禁牧户政策性补贴收入由原来的400元~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3500元~1.2万元,牧民收入大幅增加,特别是结合项目还实施了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

在资金调配时,内蒙古树立发展新理念,打好政策组合拳,除了在畜牧良种补贴、牧机购置累加补贴等多个方面给予配套资金外,要求地、县两级的资金配套,从保障入手,发挥政策微观调控作用,提标、扩面,使履行禁牧责任的农牧民有一份收入、一份社保、一份工作,子女升学教育有保障。同时,为了保证倾力落实,从2011年开始,内蒙古还将草原补奖政策落实情况列为盟市政府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

问题依然存在,亟待建立长效机制

为准确掌握补奖新政实施成效,便于提针对性强、可行性强的政策调整意见,内蒙古从2011年开始,对补奖区域内的草原变化情况及120个典型牧户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全面跟踪监测,建立了生态、生产、生活双向评估机制。“草原生态脆弱,破坏容易恢复难,恢复周期长,即使恢复仍然脆弱。5年的周期,对于生态退化草原,尤其荒漠化严重的地区,难以取得实质性恢复。牧民的生产周期很长,没了基础母畜,短时间根本缓不过劲来。”这些都是在评估中发现的问题。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荣禧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持续和完善草原保护和建设的建议。代表们也担心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一旦到期,牧民们“解禁”放牧,可能带来生态的倒退。此外,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建议,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的长效机制,草原补奖政策在2015年实施满5年后,能作为一项长期惠牧强牧政策持续下去,形成稳定健全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根据对典型牧户的调研发现,就目前的补贴标准而言,很难满足广大牧民特别是禁牧区牧民的持续稳定增收的要求。针对补贴标准,牧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异议。现行的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均是参照2010年牛羊肉价格制定的,固定不变的补贴标准,与持续走高的生产成本和畜产品价格的矛盾十分突出。“尽快提高补贴标准非常必要,应综合考虑物价上涨、货币通胀等因素,建立草原补奖机制补贴奖励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专家们建议,国家应根据肉食品价格的上涨和牧民家庭经营成本的增加,相应提高补贴标准。

同时从近几年看,由于禁牧规模不足,部分退化和沙化严重的草原没能列入到禁牧范围,部分退化程度相同的草原出现了禁牧和草畜平衡共存的“插花草场”,不利于草原植被恢复,不便于管理。专家建议国家应增加禁牧补助资金,扩大禁牧面积,将所有退化和沙化草原均列入到禁牧范围。“以达茂旗为代表的地区,已经多年实施禁牧政策,天然草场植被恢复情况良好,个别地区天然草地已经可以适度利用。今后禁牧后的草场如何利用、怎么用、谁来用,怎么与国家补奖政策衔接,需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建议有序利用草场恢复程度较高的退化草场。在政策衔接上,逐步恢复的长期禁牧草场向阶段性禁牧草场转变,阶段性禁牧草场向草畜平衡区转变。同时建立严格的禁牧、草畜平衡制度落实管护队伍,加强管护力度,严禁超载、超时放牧。”自治区财政厅农牧业处认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为草原补奖期限为5年,农牧民十分担心政策的改变,从而出现惜售牲畜现象严重,减畜决心不足。2008年7月,号称草学界“奥林匹克”的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这是我国首次承办的世界草学界最高规格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世界各国著名的草业专家置身于绿草茵茵的内蒙古大草原,亲身感受了内蒙古自治区在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上的付出与成就。与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多年来,内蒙古积累了很多草原保护和建设方面的经验,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可以说,内蒙古大草原已经进入自我壮大的阶段。”

曾记否———草原生态到了最危机的时候

内蒙古草原总面积近13亿亩,居我国五大草原之首。从东到西绵延4000多公里的广袤草原,是1400万各族农牧民群众的生存根基和生命家园。同时,她还是“三北”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生产基地,毛、绒、肉、乳、皮等畜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气候恶化、超载放牧和不合理垦植,绿草逐渐稀疏,沙漠开始蔓延,草原生态日益恶化,畜牧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曾经令人怦然心动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鄂尔多斯等闻名遐迩的几大草原,逐渐被大片大片的沙地和沙带所侵袭,黄沙漫漫,绿退沙进。

谈起8年前的惨状,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格日勒敖都苏木的牧民康二仍然心有余悸:草原生态的急剧恶化,导致旱灾、蝗灾和鼠灾连年发生,“我承包的近万亩草场连300多只羊也养活不了。由于草场不返青不能放牧,那一年我花了5万多元钱买草料,可是卖绒毛和活畜的收入才3万多元,入不敷出啊!”

从事草原工作50多个年头的邢旗,洞悉内蒙古草原生态变化的全过程。她认为,造成草原生态恶化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超载放牧当属“元凶”。人畜激增,过度放牧,使草场得不到喘息和恢复。统计资料表明,解放初期,全区牧业人口只有26.3万,到2002年增至250万左右,增长9倍多,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干旱草原区生态容量指标。个羊单位拥有的草场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3.4公顷、80年代中期的0.7公顷,下降到21世纪初的0.6公顷。载畜量大了,草刚长出来就被牲畜吃掉,加剧了草原的沙化退化。其次,滥伐树木和滥挖药材严重破坏草原植被,加速了草原的沙化。内蒙古草原上生长着丰富的药材,据估算,每挖一株甘草,就有5平方米的草地成为“陪葬品”。因滥挖甘草、麻黄、黄芪等药材,至少有7万亩草原被毁坏。再次,对草原保护认识不足,也是造成草原退化的原因。多年来,草原被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长期对其进行掠夺式攫取。而草原具有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功能都被忽略了。

不断恶化的草原生态,频频向世人敲响警钟:草原已经到了最危机的时候,草原保护和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退牧还草———北疆草原重现碧野蓝天

针对草原严重退化沙化这一严酷现实,2002年,国家正式启动天然草原退牧还草试点工程,涉及我区7盟市33个旗县。也在这一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果断决策:实施退牧还草政策,对沙化退化草原实行大范围的围封、休牧、轮牧、禁牧;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实施生态移民,加大对天然草场的保护;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

在草原生态建设上,内蒙古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优先的原则,落实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三项制度,正确处理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把保护建设与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目标。

面对日益严重的草原生态危机,各级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向沙化退化宣战。2000年,鄂尔多斯市把推行舍饲养殖、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作为建设绿色大市的主要举措,及时制定了补偿机制,在全区率先实行禁牧政策,禁牧面积占到全市草原面积的38%。经过多年治理,鄂尔多斯草原的植被覆盖率由不足20%提高到了现在的70%。紧随其后,锡林郭勒盟的围封转移、阿拉善盟的收缩发展、乌兰察布市的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遏制了草原退化速度,实现了草畜平衡和对草原的有效保护,使草原退化沙化面积由7亿亩减少到5亿亩,60%的草原生态正在往好的方面转变,还有20%到30%正在逐步恢复中。

据了解,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区的牧民,还可以享受到补贴:禁牧饲料粮补贴标准为5.5公斤/亩,休牧饲料粮补贴标准为1.375公斤/亩。拿到补贴的牧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退牧还草工程中,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走舍饲圈养和禁牧休牧之路,调整和优化了农村牧区生产力。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家先后为我区退牧还草工程安排资金54.9亿元,其中工程投资29.2亿元,饲料粮补贴款25.7亿元。实施了围栏建设等工程,有效遏制了沙化蔓延的脚步。到2009年,全区共实施草原围栏面积19040万亩,其中禁牧7732万亩、休牧10668万亩、划区轮牧640万亩,同时补播3913万亩,全区草原禁牧休牧轮牧总面积达到7.81亿亩。

据草原部门监测,全区草原植被盖度目前达到38.85%,比2000年提高了8.27个百分点,全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生态治理区内草产量提高了0.5至3倍,牧草高度提高了4.7至22.6厘米,林草盖度达到50%左右。

昔日的绿草如茵、蓝天碧野,如今重现于北疆草原。

转变生产方式———富了牧民美了家园

走进锡林郭勒草原,沿途的乡镇苏木里到处可见牧民开办的商业店铺。从2002年开始,该盟大规模实施移民工程,把生态极度恶化地区的农牧民集中搬迁到具备一定生产生活条件的城镇周边,从事新的生产活动。在移民户原有草场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围封禁牧,给草原以休养生息的空间和时间。

住进多伦县新仓移民村的赵成祥,说起自己现在的生活,难掩满脸喜色:“5头奶牛,每头1年的纯收入有两三千元,退牧还草补贴可以享受8年,再加上开小卖部挣的钱,1年能收入4万元左右。

这要放在以前,那是做梦!”

赵成祥原住多伦县黑山嘴乡王营子村,由于生态环境恶化,他饱尝了沙进人退之苦。2001年,赵成祥搬到新仓移民村,家里的草场全部围封禁牧。如今,沙地上留下的旧房子四周一片绿色,当年的树苗长成了大树,老赵开始在昔日的家园里收割牧草。“以前是沙进人退,如今这人退了,沙也退了!”赵成祥显得很兴奋。

盛夏时节,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台吉召乡广胜村牧民杜五子家门口的沙打旺郁郁葱葱。“以前只知道盲目放牧,结果100多亩草场退化沙化严重,草长得又矮又稀,只能放个十来只羊,就这还吃不饱,个个皮包骨头。那时全家1年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穷得叮当响,除了几间破土房甚也没有。现在,政府鼓励我们舍饲圈养、禁牧休牧、为养而种,我还学会了种地,成了名副其实的‘田把式’,承包地里种了28亩饲料玉米、40亩加拿大紫花苜蓿和80亩沙打旺。去年圈养的76只白绒山羊,仅卖羊绒和小羊羔就收入了5万多,是过去的25倍。”杜五子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据统计,到2009年底,我区累计移民40万人左右,保护了近2亿亩草原。为保障移民工作的顺利实施,各地结合地区实际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较好地促进了生态移民工作的有序开展。

补助奖励机制 篇5

1 新疆草地资源评价

新疆天然草地面积为5725.88万hm2, 占全疆土地总面积的34.44%是, 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4800.68万hm2, 天然割草地面积155.17万hm2。共分为11个草地类、25草地亚类, 131个草地组和687个草地型。其中以荒漠类草地面积最大, 其次为低平地草甸类草地。各草地类面积分别为: (1) 温性草甸草原类, 毛面积为116.60万hm2, 其中可利用面积为108.62万hm2, 占全疆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26%; (2) 温性草原类, 毛面积为480.77万hm2, 其中可用面积为442.25万hm2, 占全疆可利用草地面积的9.21%; (3) 温性荒漠草原类, 毛面积为629.86万hm2, 其中可利用面积为580.97万hm2, 占全疆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2.10%; (4) 高寒草原类, 毛面积为433.19万hm2, 其中可利用面积为386.09万hm2, 占全疆可利用草地面积的8.04%; (5) 温性草原化荒漠类, 毛面积为441.85万hm2, 其中可利用面积为356.63万hm2, 占全疆可利用草地面积的7.43%; (6) 温性荒漠类, 毛面积为2133.19万hm2, 其中可利用面积为1609.99万hm2, 占全疆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3.54%; (7) 高寒荒漠类, 毛面积为111.75万hm2, 其中可利用面积为80.48万hm2, 占全疆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68%; (8) 低平地草甸类, 毛面积为688.58万hm2, 其中可利用面积为603.62万hm2, 占全疆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2.57%; (9) 山地草甸类, 毛面积为287.06万hm2, 其中可利用面积为265.70万hm2, 占全疆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53%; (10) 高寒草甸类毛面积为376.37万hm2, 其中可利用面积为341.90万hm2, 占全疆可利用草地面积的7.12%; (11) 沼泽类, 毛面积为26.66万hm2, 其中可利用面积为24.44万hm2, 占全疆可利用草地面积的0.51%。

新疆的天然草地从大地貌单元上可分为山地草地、平原草地和沙漠草地三部分。山地草地总面积3324.69万hm2, 平原草地总面积1944.52万hm2, 沙漠草地总面积456.67万hm2。

新疆草地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十分明显, 水平地带性分布由北向南分别为温性草原化荒漠草地—温性荒漠草地—暖湿性荒漠草地;垂直地带性分布随山地在不同高度的水热条件制约发育为荒漠、草原化荒漠、荒漠草原、山地草原、草甸草原、山地草甸、高寒草甸等垂直类型。由于各大山地的地理位置、水文结构、大气环流形态各异, 因此, 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等山系的草地垂直各具特征。在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及其它山间谷地的扇缘溢出带、河流水泛地、傍河平原、河涧洼地、湖滨及环平原水库周围, 由于依靠地下水或河流泛滥水补给, 土壤常年湿润, 形成中生土壤水分环境, 发育为隐域性的非地带性草地类型, 主要有水泛地草甸、盐化草甸、沼泽化草甸及沼泽草地等。

由于新疆地质构造的变迁, 造成了各个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相互渗透, 因此新疆境内草地植物的地理成分和泛北极成分。在水平地带性分布上, 北疆主要以中亚成分, 南疆、东疆亚洲中部成分为主, 在垂直地带性分布上, 位于北疆各大山地的植被成分主要由中亚成分和旧大陆温带成分、泛北极成分, 南疆各大山地植被以亚洲中部成分占较大比重。新疆天然草地上可、以作为家畜饲草的植物相当丰富, 占到草地植物总数91.9%。世界上一些重要的优良牧草, 在新疆几乎都可以找到其野生种, 许多优良牧草在全国享誉盛名。新疆高等植物108科, 687属, 3270种;可作为家畜饲用的野生牧草有2930中;在天然草地上分布数量最大、饲用价值较高的有382种。其中菊科12属34种、豆科16属38种、禾本科33属98种、藜科5属27种、蔷薇科10属24种, 这些植物构成了新疆草地资源的主要成分。

新疆的天然草地利用方式主要是依据气候、地形、水源和交通便利程度对天然草地进行季节轮换放牧。按放牧利用方式, 新疆的天然草地分为夏牧场 (可利用面积638.56万hm2) 、春秋牧场 (可利用面积934.49万hm2) 、冬牧场 (可利用面积1396.10万hm2) 、冬春牧场 (可利用面积352.10万hm2) 、冬春秋牧场 (可利用面积336.87万hm2) 、全年牧场 (可利用面积736.47万hm2) 等。面积最大的是冬牧场, 其次是春秋牧场, 超载严重的是春秋牧场、全年牧场和冬春秋牧场, 仅有一部分夏牧场和夏秋牧场欠载。

在新疆草地系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季节牧场不平衡, 其载畜能力和分布不均衡影响着畜牧业的稳定发展;荒漠草地面积大, 草质差, 生产力低;水文网分布不平衡, 缺水、严重缺水草地面积大;刈割草地面积小且分布不平衡;草地牧草产量年度间不稳定, 丰欠年份产量相差悬殊, 给畜牧生产带来波动;草地退化已成为全疆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尚待不断完善。各级业务管理部门应加大对草地的各种有效投入并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在草地畜牧业生产中的份额。

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成效

补助奖励机制 篇6

1 布拖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情况

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过程中, 布拖县畜牧局、财政局和农村信用联社密切配合, 严格按照政策执行,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将直接兑付牧户的资金在县农村信用联社设立专户, 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帐管理”。每户牧户开设“一折通”财号, 将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禁牧补助、草畜平衡、牲畜棚建设等补助资金通过农村信用联社由“一折通”直接兑付给农户。

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宣传力度不够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但由于其政策涉及面广、工作量大, 因此部分村民对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的意义和内容不甚了解。

2.2 草原监管不力

由于人员少、设备差、工作机制不健全, 草管员业务水平低, 难以对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的放牧牲畜进行有效监管, 牧民违规放牧破坏草原的行为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实施。

2.3 管理机制不完善

虽配备有草管员, 但由于管护机制不健全, 对草原的管护、禁牧不力。没有与牧民签订禁牧协议, 对违反禁牧规定的行为惩罚不够。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执行难度加大。

2.4 缺乏草畜平衡意识

草畜平衡意识仍未形成, 缺乏有效的手段协调处理减畜与增收的矛盾, 减畜任务难以同发展规划协调一致, 草原超载、过牧情况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2.5 补助资金发放不规范

2.5.1 平均发放补奖资金

按照政策要求, 全县能享受到政策补助的只有少部分牧民, 而多数村却将资金进行集中再平均分配发放, 即由村或组集中统一保管牧户存折, 待补助资金到账后进行集中再次分配发放。

2.5.2 补奖资金挪为他用

有些村没有将草补资金用于草原保护和建设, 也未发放给牧民, 而是挪用作缴纳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费, 或将部分补奖金用于办公经费和招待费, 导致村民不满。

2.5.3 拖延补奖资金发放时间

个别村集中保管存折后拖延资金发放, 在财政和畜牧部门拨付补助资金后未及时发放给牧民。

2.6 禁牧周期较短

全县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虽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 但5年的禁牧期太短, 不足以确保草原生态的恢复。

3 对策

3.1 加强宣传

加强和规范政策宣传引导, 加大政策宣传普及力度, 让广大牧民知晓实施内容, 充分认识政策实施的重大意义, 明确自身权利和义务责任, 从而自觉积极地参与政策的实施。

3.2 完善管理机制

在实施过程中, 应加强组织领导, 增加人员及工作经费, 健全责任制, 将任务落实到人, 并层层签订责任书, 强化责任管理, 使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政策得到强力推进。

3.3 健全监管体系

草原监理机构要及时向全社会公布禁牧地点、范围和要求, 加大对草原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确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正常运行。在草管员管护草原的基础上, 发动农牧民相互监督, 对举报违法的人员予以奖励, 以此调动农牧民参与监管的积极性。

3.4 转变生产方式, 推广养殖技术

应大力推广规模养殖新技术, 鼓励、引导农牧民由“靠天养畜”的传统方式向科学养畜、健康养畜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行舍饲或半舍饲圈养方式, 加快牲畜出栏周期, 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降低天然草原载畜能力。

3.5 严格项目资金监管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将补助资金通过“一折通”直接发给农户, 乡政府要及时张榜公示草原面积、补助资金等相关信息, 接受广大牧民的监督, 确保补助资金发放到户。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补奖资金落实不到位的, 要层层追究责任。

3.6 建立草原禁牧长效机制

补助奖励机制 篇7

1 草原承包情况

化隆县承包草原面积19.15万hm2, 涉及17个乡镇, 362个行政村, 56 410户。对界线明确、无争议的单位以联户形式为主进行草原承包, 由化隆县人民政府对承包单位发放《草原使用权证》和《草原承包经营权证》并签订草原承包经营合同。目前, 共签发草原使用权证365份, 草原承包经营权证365份, 草原承包经营合同1 095份。

2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实情况

2.1 草畜平衡奖励

化隆县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政策落实工作中全部进行了承包并获得生态保护补助奖励。2011年12月23日全面完成牧户信息录入工作, 于2011年12月底全面完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发放, 共发放补助奖励资金430.83万元, 涉及农牧户56 410户。全部可利用天然草地均实施草畜平衡制度, 单户最高获得补助资金1 456.26元, 最低补助6.2元。

2.2 基本草原划定

经野外堪查、测绘、统计、汇总, 完成化隆县19.15万hm2的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各类型草原面积:山地干草原类9.15万hm2, 平原荒漠类0.18万hm2, 高寒草甸类3.11万hm2, 山地草甸类1.35万hm2, 附带草地5.05万hm2, 人工草地0.31万hm2。各等级面积:二等草地1.85万hm2, 三等草地15.80万hm2, 四等草地1.19万hm2。现存栏牲畜折合羊单位67.48万羊单位, 理论载畜量68.16万羊单位, 基本实现草畜平衡。基本草原划定结束后, 在重点区域和主要道路或明显地点上设立19处基本草原保护标志。

3 采取的措施

根据国家关于做好草原承包和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有关精神, 化隆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 精心安排部署。

3.1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工作措施

为了加强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的统一领导, 县、乡、村层层成立草原承包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县级干部包乡, 乡级包村、社的办法, 明确各级领导和成员的责任分工和目标任务。各村委会通过民主推荐组建村、社草原承包工作组, 全面推行行政与业务双轨责任制, 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机制。同时, 在全面调查摸底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依据《青海省草原承包办法》, 县、乡两级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草原承包实施方案, 明确工作路线, 并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动员群众参与、了解并支持草原承包工作。

3.2 先易后难,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按照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进一步提高对草原承包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按照先易后难, 积极稳妥地推行草原承包工作, 草原承包实行以村为基础, 对各村现有草原进行实地勘测, 现场确认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草原界线。在明确界线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划分和量算, 勾绘1∶5万地形图, 通过室内转绘到1∶5万草场承包工作地图上, 再次到实地核实确认。在确认当中同时召集草原界线相邻的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共同确认, 确认无异议后, 在草原承包勘界表上进行签字盖章。绘制的草原承包工作地图根据地块统一编号, 并按照地快的编号逐一进行登记, 调查表中有全部地块清单, 各项内容完整齐全。

3.3 严格公示制度, 避免暗箱操作

在草原承包工作中, 坚持遵循法律法规政策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先后公示了乡镇草原承包实施方案, 村级参与草原承包对象公示表、村级草原承包面积登记表、村级草原承包勘界表, 公示期间设立意见箱和投诉电话, 对持有异议的问题及时召开村委会进行讨论, 就地解决, 做到政策、办法、程序、内容和结果五公开, 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草原承包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3.4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工作定期报告制度

加大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按照目标任务及工作进度要求, 定期组织畜牧、财政等部门深入乡、村及牧户, 全程开展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规范工作程序, 保证工作质量。建立信息月报、季报和年报制度, 畜牧、财政等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信息编报工作, 逐级上报工作动态、政策落实的意见和建议。

3.5 严格“两证一合同”发放

根据《青海省草原承包档案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草原承包使用权证、经营权证和承包合同的填写规则填写并发放, 做到表册相符, 内容一致。

4 存在的问题

4.1 引发不稳定因素

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后, 因涉及农户经济利益, 加之受自然、地理条件及历史、传统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 在推行草原承包经营过程中, 引发一些矛盾、争议和纠纷, 甚至也出现了部分群众聚众上访的现象。不仅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带来了困难和阻力, 同时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隐患。

4.2 技术人员缺少, 经费不足

现有草原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办公及交通通讯条件差, 加之经费不足,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3 档案资料不完善

由于受条件、经验的限制,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建立完善。个别乡镇及村社承包档案管理不善, 损毁现象严重。

5 建议

5.1 加强草原队伍建设, 依法开展草原监管

进一步加强县草原监理站、草原站等草原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执法人员培训, 建立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草原管理及技术服务队伍, 为搞好各项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5.2 加强资金监管, 确保资金到位

资金兑现和发放过程中, 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完善形式和方法, 确保补助奖励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5.3 强化草原承包档案管理

切实加强草原承包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认真做好草原承包档案资料搜集、整理、分类归档和保存工作,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实现草原承包档案电子化管理。

5.4 建立完善制度, 依法建立草原生态保护机制

补助奖励机制 篇8

在全国主要牧区省 (区) 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立足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 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 构建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和扶持牧民增收的政策体系, 事关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广大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不仅为牧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也为“三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畜牧部门要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出发,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 从维护民族团结和牧区发展稳定的高度出发, 深刻认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极端重要性,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以落实好国家补奖政策为己任, 自觉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辱使命、勇挑重担, 把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作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好。

2 深入研究, 准确把握落实补奖政策的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 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崭新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既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 准确把握政策要点和精髓, 更要结合牧区实际情况, 深入调研、深刻分析, 找准落实政策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 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 着力破解政策执行中的各种难题。重点把握以下四点:

2.1 落实补奖政策, 核定牧户是基础

牧民是实施补奖机制的主体, 享受补奖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准确核定牧户, 掌握牧户数量是发放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和牧业生产资料补贴的基础。由于三州在前期对政策理解的差异, 导致统计口径不一致, 我省先后两批上报国家的牧户统计数存在较大差距。财政部、农业部近期下发的《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中已明确“已承包草原并实施禁牧或草畜平衡的牧户”作为补奖政策实施牧户, 并要求重新进行牧户核定。各地一定要按此核定标准, 统一口径, 在当地公安 (户籍管理部门) 的协助下, 结合统计核查工作, 结合禁牧、草畜平衡区域划定, 逐户进行统计核实。牧户核定重点在牧区, 难点在半农半牧区, 统计核查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做好相关协调解释工作, 避免引起群众不满, 造成新的矛盾, 牧户核定及统计数据要通过当地公示、村民大会通报、牧民认可后确认。

2.2 落实补奖政策, 严格禁牧封育是重点

推行禁牧封育是落实补奖政策的重要内容。要科学划定禁牧区域, 采取强有力措施, 严格禁牧管理, 确保禁牧效果, 加快严重退化草原生态恢复。一是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科学勘定”的原则, 并结合《四川省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规划》的草原禁牧规划面积, 以乡镇或村为基本单元划定禁牧区域, 明确禁牧草原的四至界限, 建立醒目的标志标识, 将禁牧面积落实到已承包草原的牧户。二是落实禁牧责任, 按照“谁禁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 把禁牧管理责任落实到乡、村、户, 层层签订禁牧责任书。三是严格禁牧制度, 制定《禁牧管理办法》, 实施强制性禁牧管理, 依法处理在禁牧期间违反规定私自解除禁牧、擅自放牧、偷牧等行为。四是加强禁牧监管, 以村为单位组建牧民管护队, 建立村民监督管护、县乡巡查抽查、业务部门监理监测的联动机制。五是实施禁牧补贴的草原要结合退牧还草工程措施进行围栏封育、补播改良, 发挥综合治理效果。六是各地要研究出台牧民转移安置、转产就业等配套措施, 确保“禁得下、稳得住、不反弹”。

2.3 落实补奖政策, 推进草畜平衡是难点

实现草畜平衡是补奖政策的根本要求, 也是落实政策的核心和难点。推进草畜平衡除了增草、舍饲等措施外, 关键是要想方设法把超载牲畜减下来, 尽快实现动态平衡。但目前我省牧区草原牲畜超载过牧问题还非常突出, 平均超载率高达49%, 个别地方超过了90%。指望政策实施后牲畜超载问题立即得到完全解决, 是不切实际的, 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各地要确定一个减畜计划和目标, 采取有力措施, 力争在2至3年内基本实现草畜平衡。一是强化宣传教育, 加强对各级干部、牧民群众、僧尼等三个层面的宣传教育, 让他们充分认识超载过牧已成为当前制约牧区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牧民增产增收的“瓶颈”, 努力营造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树立“养畜为出栏、出栏才增收”的意识, 增强农牧民出栏减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坚持依法治牧, 严禁超载过牧, 制定《草畜平衡管理办法》, 依据《草原法》等法律法规, 强制出栏超载牲畜。三是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 组织引导村民将出栏减畜纳入《村规民约》, 明确出栏减畜目标和责任, 监督管理草畜平衡工作。四是建立出栏激励机制, 借鉴色达等县的做法, 政府按一定奖励标准对出栏超载牲畜进行奖励补助, 调动广大农牧民出栏牲畜的积极性。五是加大畜产品加工和促销, 发挥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营销大户和农牧民经纪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提高牧区畜产品加工能力, 积极拓展畜产品外销市场和渠道。

2.4 落实补奖政策, 转变生产方式是关键

建立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了认真落实好中央的补奖政策外, 各地还要切实研究禁牧和推行草畜平衡后牧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要综合施策施措, 大力推行良种良法, 着力转变生产方式, 不断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和效益。一是结合落实牧草良种补贴, 加大各级投入, 大力推广人工种草、草地补播改良, 建立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 提高草地生产能力, 增加饲草料供给, 减轻天然草地负载, 增强牧区抗灾保畜能力。二是结合落实牲畜良种补贴, 通过牲畜良种推广、品种改良, 提高牲畜生产性能, 缩短饲养周期, 提高养殖效益。三是结合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彝区“三房”改造, 大力开展牲畜棚圈建设, 积极推行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 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 推广规模养殖新技术, 加快牲畜出栏周转, 提高牧区科学养殖水平。四是结合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 积极推进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 鼓励、引导牧民由“靠天养畜”的传统方式向科学养畜、健康养畜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加快牧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步伐。

3 履职尽责, 抓紧做好落实补奖政策的各项前期工作

切实做好宣传动员、草场承包、基础数据统计核查、实施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 是全面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落实好补奖政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财政部、农业部已将各省 (区) 前期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和省财政厅、省畜牧食品局《转发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要求, 把做好前期工作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和紧迫任务, 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 尽职尽责, 认真完成好各项工作。

3.1 做好汇报宣传

州县畜牧兽医部门要和财政部门一道, 及时主动向同级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争取尽快成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分工和职责, 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 科学有序推进前期工作。要利用各种工作机会和有效形式, 加大对乡镇、村组基层干部和广大牧民群众的宣传力度, 宣传补奖政策的重大意义, 讲解政策内容和要点, 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营造良好氛围。

3.2 密切部门配合

州县畜牧兽医部门要主动配合财政部门开展工作, 加强沟通协调, 共同协商研究工作, 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联合组建政策实施推进办, 携手推进工作。要主动争取统计、公安、宗教等部门的配合, 赢得他们的支持, 形成工作合力, 齐心协力开展前期工作。

3.3 强化队伍培训

州县畜牧兽医部门是开展前期工作的工作责任主体和技术支撑单位。要充分调配人力物力, 抽调精兵强将, 加强统计核查、草原承包、禁牧和草畜平衡划定、草地监理监测等业务培训, 建立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技术骨干队伍, 为前期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4 落实草原承包

财政部、农业部通知已明确“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按照已承包到户的草原面积发放”。草原承包是落实和享受补奖政策的前提条件。州县畜牧兽医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加大工作力度, 认真研究解决草原承包中的有关问题, 尽快完善和落实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尚未实行草原承包的, 要尽快落实到户, 签订承包合同;对已承包到户的, 要进一步规范承包合同内容, 特别要明确承包经营者落实草畜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的责任和义务;对承包到村组、联户的, 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 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成员的具体责任和权益。

3.5 抓好统计核查

摸清草原底数, 及时开展基础数据统计核查工作是当务之急。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高度重视、主动谋划, 按照两部通知和省财政厅、畜牧食品局《关于开展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基础数据核查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 在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 积极配合财政、统计、公安等部门广泛深入开展统计核查工作。除了摸清面上的基本数据外, 尤其要对牧户数量、草原承包面积、载畜量、禁牧面积、草畜平衡面积、人工种草面积等进行逐户统计核定。要加强对统计核查工作的指导督促, 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要采用部、省分别开发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做好录入、汇总上报工作, 加强档案管理, 建立信息网络, 为编制实施方案、开展草原监测、执法监督、绩效评估提供依据。

3.6 及时编报方案

实施方案既是争取中央投入的基础材料, 又是指导补奖政策实施和检查验收的依据, 州县畜牧兽医部门要高度重视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联合财政等相关部门, 组织精干力量, 在统计核查汇总分析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规划设计2011年度实施方案。省上将适时组织实施方案编制的培训, 各州要具体指导县上编制工作, 对各县实施方案进行严格把关审查, 并及时汇总上报。

4 加强防范, 切实抓好当前草原防火和防御雪灾工作

当前, 我省主要牧区正值冬季草原防火警戒期, 草原防火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懈怠。各地要深刻吸取甘孜州道孚县“12·5”山地灌丛草地火灾的沉痛教训, 举一反三, 时刻绷紧草原防火这根弦, 切实把防御草原火灾的各项工作做得细而又细、实而又实。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意见》 (川办发[2010]99号) , 进一步建立健全草原防火长效机制。二是根据全省草原防火大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查找差距、认真整改。三是要坚持不懈地加强草原防火值守工作, 加强宣传培训, 加强监测巡查, 加强火源管理, 加强物资储备, 加强应急处置和科学防扑火能力, 确保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无重大草原火灾发生。

近期, 我省大部分地区已持续出现低温雨雪天气, 部分地方已发生低温冰雪灾害。三州特别是雪灾易灾县一定要一如继往地做好抗灾保畜的各项准备工作。指导农牧民储备比较充足的饲草, 维修加固牲畜棚圈, 做好极端天气的预测预报, 州县乡调剂准备好救灾饲草, 加强消毒防疫工作, 制定完善周密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 保证及时有效展开抗灾救灾工作。近日, 按照省政府应急办通知要求, 我局下发了《关于做好畜牧业低温冰雪灾害灾情日报的紧急通知》, 请三州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落实好灾情日报工作。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关系子孙万代的根本大计, 是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的大好机遇。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以优良的作风扎实抓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各项前期工作, 全面有效落实好补奖政策, 为建立适合我省牧区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推进牧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补助奖励机制 篇9

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继2003年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是加快草原保护, 建设草原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增加牧民收入的具体体现。落实好这项政策, 要树立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理念, 统筹草原生态、牧业生产和牧民生计, 以落实草原承包经营制度为基础, 以推行草畜平衡、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核心, 以保护草原生态安全、保障畜产品供给和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 构建“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共赢局面。畜牧兽医部门作为草原主管部门, 承担着推进草原保护建设重大政策实施, 促进牧区畜牧经济发展的重任。按照财政部、农业部要求, 在下半年迅速将政策落实到2.12亿亩草原和68.4万户牧户, 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充分认识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 密切配合财政等有关部门, 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把政策研究得更深更透, 把握得更准更细, 发挥技术优势, 整合工作力量, 全力以赴推进政策实施, 尽快将政策落实到牧区、草场、牧户。

2 切实强化推进政策实施的工作措施

今年, 我省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包括草原禁牧补助7000万亩、草畜平衡奖励14200万亩、牧草良种补贴860万亩、45.2万纯牧户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及畜牧良种补贴, 补奖资金总额9.6亿多元, 目前已有5.7亿元资金由省下拨三州。

2.1 强化基础工作

按照今年1月22日全省实施补奖机制前期工作布置会议要求, 各地开展了统计核查、草原承包等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补奖政策顺利启动实施, 当前还要进一步强化六个方面的基础工作。一是深化完善草原承包。加快推进和规范草原承包工作, 确保纳入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政策范围的草原承包到户, 做到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要进一步规范承包合同内容, 特别要明确承包经营者落实草原禁牧、草畜平衡, 保护草原生态的义务和责任。二是科学划定基本草原。严格执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确保基本草原用途不改变, 数量不减少, 质量不下降。三是合理确定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域。根据国家和省禁牧划定标准, 结合草原生态和牧业生产现状, 牧区要科学合理确定草原禁牧区域, 以乡镇或村为基本单元实行禁牧封育管理。把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全部列为草畜平衡区域, 以乡镇或村为单位进行草畜平衡管护, 逐村逐户核定天然草原合理载畜量, 对超载区域和牧户按照“稳步推进, 三年到位”的原则, 制定实施减畜计划, 落实减畜目标, 推进草畜平衡。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域都要设立醒目的标识标牌, 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要指定人员专门负责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尽快将牧户信息、草原承包、禁牧、草畜平衡和相关政策等信息资料录入、审核和上传省局, 省局审核后上传农业部。五是完善上报实施方案。三州及48个县畜牧兽医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 按照两部指导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的要求, 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及时完成2011年度实施方案制定工作, 逐级审核上报, 经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六是配套制定规章制度。在前期出台《天然草原载畜量及草畜平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省上即将制定出台政策实施管理办法、禁牧及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禁牧及草畜平衡考核评价标准、绩效考核办法等具体标准和办法, 州县要结合实际, 分别制定配套规章, 确保政策实施有章可循。

2.2 强化政策兑现工作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做到“五到户”, 即任务落实到户、补助发放到户、服务指导到户、监督管理到户、建档立卡到户。对违反禁牧制度、草畜平衡制度、不按计划减畜的村或牧户, 通过财政部门暂停或取消当年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 从而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补奖政策的实施, 确保政策平稳高效运行。2.3强化政策培训宣传落实好政策, 首要的是要加强对广大畜牧兽医干部、技术人员的政策和技术培训, 确保宣传政策、实施政策不走样。在实施政策中, 要使中央惠牧惠民政策真正做到“入村入户、入脑入心”, 从而让广大牧民群众自觉支持和参与政策实施, 形成促进政策实施的良好氛围。

2.4 强化草原监理监测

各级草原监理机构要整合力量, 充实人员, 提高工作水平, 完善禁牧管护和草畜平衡核查机制, 加大对享受政策牧民履行禁牧、草畜平衡等相关义务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会同乡村坚决及时纠正牧民违反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管理规定的行为。

2.5 强化工作纪律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既要统筹兼顾退牧还草工程等草原保护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 又要按照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组织, 充分调动整合基层畜牧兽医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力量, 集中精力抓好补奖政策的实施。在实施政策中, 对牧民反映的意见和问题, 要讲究工作方法, 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和引导, 确保把好事办好, 绝不能激化矛盾, 把好事变成坏事。

3 切实加快转变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式

我省牧区草畜矛盾比较突出, 牲畜超载严重, 牧业基础设施差, 生产方式落后, 加之受传统观念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牲畜出栏率低, 养殖效益低。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 我们承担着既要保护草原生态安全, 又要促进牧民增收的双重任务和压力。面对牧区畜牧业现状和实施草原新政策要求, 要确保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目标的实现, 改变牧区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 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从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刻不容缓。3.1科学规划布局我省牧区畜草资源丰富, 区域特色鲜明, 各地要根据国家划分的四大主体功能区 (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 从牧区、半牧区、农区资源分布特点和畜牧产业发展实际出发, 科学划定高寒牧区、半牧区和低海拔河谷区三大草原功能区, 因地制宜编制牧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 优化区域生产布局, 并有针对性地规划设计好重点项目, 争取得到国家支持。

3.2 改善生产条件

结合退牧还草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牧区扶贫综合开发工程、优良牧草种植推广、牧草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现有项目和政策, 加大投入, 大力开展人工饲草基地、牲畜棚圈、暖棚、巷道圈和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因地制宜布局草原围栏、节水灌溉设施和牲畜品种改良点, 添置充实牧业机具, 建立饲草料储备体系, 切实改善牧业生产条件, 提高牧区畜牧业生产水平和抗灾保畜能力。

3.3 转变生产方式

上一篇:高压配电线路下一篇:业务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