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2024-10-1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共4篇)

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篇1

为进一步提升妇幼卫生服务能力, 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保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 (以下简称“降消项目”) 在我市的顺利实施, 根据《吉林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管理方案》、《2010年吉林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 结合《通化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管理方案》、《2010年通化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通化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督导评估标准》, 通化市卫生局和通化市妇幼保健院联合于2010年7月21日—7月28日对我市5县 (市) 2区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 (以下简称“降消”项目) 进行了全面的督导检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督导检查通化市各县 (市、区) 农村孕产妇补助项目、“降消”项目, 对我市各县 (市、区) 抽取一家乡 (镇) 卫生院, 并进行现场查看, 随机抽查服务对象进行考核。查看各县 (市、区) 孕产妇数 (包括农业户籍孕产妇数、非农业户籍孕产妇数和孕产妇总数) 、活产数、住院分娩人数、孕产妇死亡及评审情况, 了解补助资金使用及运转情况, 重点查看项目县 (市、区) 补助对象名单、补助资金数额明细表, 了解并反馈项目工作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2 方法

根据通化市卫生局2010年年初下发的《通化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督导评估标准》以及“‘降消’项目工作督导表”对各县 (市、区) 项目工作进行统一评分。

2 结果

依据《通化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督导评估标准》, 各县 (市、区) 农村孕产妇补助项目考评结果是:集安市排名第一;辉南县排名第二;二道江区排名第三;梅河口市排名第四;通化县排名第五;柳河县排名第六;东昌区排名第七。取得的成绩是:⑴卫生局重视, 项目工作常态运行。制定了2010年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工作由专人负责。⑵按省级要求进行督导检查, 覆盖率达100%。⑶培训资料完整。⑷高危妊娠按市卫生局下发的《高危妊娠管理规范》进行管理到位。⑸项目资金能够按照项目要求进行专款专用, 无经费挪用现象, 财务单据保存完整。⑹县急救中心产科各项工作制度健全, 操作规范, 急救中心具备急救能力。⑺按省级要求进行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 评审资料完整。

3 讨论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⑴部分县 (市、区) 项目办公室职责不明确, 分工不合理, 影响项目工作的开展。梅河口市项目办公室设在卫生局, 而项目报表及资料却在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柳河县项目办公室成员只是负责项目报表而项目资料由保健科提供, 工作缺乏沟通, 导致项目材料不完整;二道江区卫生局设置一个项目办公室而办公室人员无保健院人员, 但是项目工作却由保健院承担。由于项目办设置不合理, 未履行项目办职责, 工作缺乏沟通, 不能保证项目工作正常运行。⑵县级项目办项目资料不完整。大多数县 (市、区) 项目办未建立项目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和项目信息管理工作规范;通化县、二道江区和东昌区无质量控制方案和评估标准, 各县 (市、区) 项目办各种项目资料未以文件形式下发。⑶大多数县 (市、区) 项目办未定期开展项目自查工作及评估工作。只有辉南县项目办定期开展项目自查, 并对2009年的项目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其余各县 (市、区) 均未开展项目自查及评估工作。市级项目办要求县级项目工作每季度督导1次, 梅河口市今年只督导1次, 项目督导次数不够;东昌区、通化县和柳河县督导不到位。⑷各县 (市、区助产机构产科质量及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有待于加强。柳河县人民医院、东昌区妇幼保健院未建立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二道江区妇幼保健院、通化县医院无危重孕产妇抢救服务制度;东昌区妇幼保健院、通化县医院无产科质量控制方案和评估标准。各县 (市、区) 助产机构均存在不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致使我市剖宫率居高不下。⑸项目上报报表与原始报表登记数据不一致。二道江区、集安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上报报表与原始登记、原始报表不一致。⑹县级项目资金到位、项目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各县 (市、区) 项目资金均能做到专款专账管理, 完全做到专款专用, 无挪用、占用现象。2009年农村孕产妇补助资金均已到位, 但是个别县2010年农村孕产妇补助资金未到位, 导致项目办资金匮乏, 无法及时为医疗机构拨付项目资金, 影响县级农村孕产妇补助资金的发放。

3.1.2“降消”项目:

⑴县级急救中心情况。多数县级急救中心能建立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 且绿色通道畅通, 有危重抢救小组, 抢救服务制度健全, 管理规范;产科“三基”技能操作较熟练。但是柳河县急救中心却未建立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 产科“三基”技能操作不熟练。⑵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情况。多数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按照省卫生厅病历书写要求, 使用统一的产科病志、表格、登记及分娩记录;产科质量统计表准确;产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管理规范;产科各项操作规范, 建立了孕产妇急救小组, 有高危孕产妇的专案管理与诊治。但是东昌区妇幼保健院产科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 无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无接受转诊和反馈转诊病人情况制度、无产科质量管理和信息统计制度、无产后出血防治方案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方案、无失血性休克抢救方案、无羊水栓塞抢救方案, 管理不规范;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不熟练;未用容积法测量产后出血。⑶乡 (镇) 卫生院产科能力建设。多数乡 (镇) 级卫生院产房布局、消毒及污物处理符合要求。产房设备符合标准, 处于功能状态;常规急救药品齐全, 放置在药品柜内;无过期药品, 常规急救药品有定期检查制度并进行登记;产房内有保暖设施;有分娩登记本, 产科病历书写完整;产科人员技术水平考核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好, 技能操作熟练, 能胜任本职工作。但是辉南县石道河乡卫生院、梅河口市山城镇卫生院、柳河县柳河镇卫生院产房工作制度不健全或无危重病历登记本或无病历讨论记录;通化县果松镇卫生院产房布局无三池分开, 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分布不合理, 产房工作规章制度不健全。⑷县级项目资金到位、项目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多数县 (市、区) 项目资金均已经到位, 能做到专款专账管理, 做到专款专用, 无挪用、占用现象。个别县2010年“降消”资金未到位。

3.2 建议与措施

3.2.1 加强各县 (市、区) 项目办组织领导能力:

县级项目办要加强组织领导, 认真贯彻落实住院分娩的各项政策, 明确责任, 统筹协调, 监督指导, 推动农村住院分娩救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3.2.2 完善项目资料, 加强项目资料档案化管理:

建立健全各种项目工作制度及工作规范。各县 (市、区) 项目报表必须做到上报表与原始报表、原始登记数据一致, 以提高我市项目工作报表质量。

3.2.3 加大培训督导工作力度, 使培训和督导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按照《吉林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管理方案》、《2010年吉林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中的要求, 对所辖乡 (镇) 进行培训和督导检查, 并定期开展自查工作, 做到培训和督导工作不流于形式, 达到培训和督导的目的, 使我市项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2.4 加强县级助产机构产科质量:

对未建立危重孕产妇绿色抢救通道、危重孕产妇抢救服务制度及无产科质量控制方案、评估标准的要限期进行整改。保证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畅通, 健全危重孕产妇抢救的各种制度和抢救方案。各助产机构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加强医务人员“三基”训练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操作技能, 提高县级各助产机构急诊急救能力, 从而降低我市孕产妇死亡率, 达到项目工作的总目标。

3.2.5 各县 (市、区) 卫生行政部门尽快调整孕产妇死亡评审

专家组成员, 保证死亡评审质量, 达到死亡评审目的, 针对死亡原因, 提出相应干预措施, 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2.6 县级、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县级、市级财政部门,

将未到位的项目资金尽快拨付到当地项目办, 保证项目工作能有序、保质保量的完成。

3.2.7 各县 (市、区) 项目办协调当地妇儿工委, 共同参与此项工作。

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篇2

关于2011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卫生局按照国家医改政策关于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关要求,切实落实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圆满完成了项目工作任务。

一、强化了组织领导和项目管理。进一步完善项目领导小组,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确保项目健康有序发展。及时拟定下发了《宣汉县2011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到2011年底,全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5%;全县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降低到45/10万和16‰以下。强化了责任落实。加强了监督指导和信息管理,建立了县、片区两级督查组。县重点督查县级医疗保健单位和中心卫生院;中心卫生院负责督查所辖区域乡镇卫生院;两级督覆盖面达100%。

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篇3

1 一般情况

德钦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地段, 青藏高原南缘滇、川、藏三省 (区) 结合部。是农业贫困县, 人口密度每7人/km2。平均海拔近2 800m, 有六乡两镇, 42个行政村。由于民族风俗不同, 文化落后, 农民自我保健意识差, 孕产妇死亡率居高不下。自“降消”项目在我县实施以来, 住院分娩稳步提高, 孕产妇死亡率逐步下降。见表1。

2 具体做法

2.1 加强基层卫生建设

在“降消”项目实施初期, 我们将乡产科建设放在首位, 包括改善乡镇卫生院产科设施, 急救药品以及人员的服务能力建设, 保证产房值班人员落实, 为孕产妇提供良好的服务条件和技术水平。

2.2 按项目的要求实行限价收费

我县正常分娩费用乡级控制在300元以内, 县级400元以内, 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严格控制费用。力争压缩至最低限度。

2.3 积极救助

用项目提供的资金对贫困孕产妇进行救助, 减免住院费用在限价收费标准的60%, 7年来, 总救助为1 800人, 同时加强村保健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 让他们对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 筛查高危, 说服、动员并护送住院分娩。

2.4 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在农村, 家庭分娩被认为是一种传统方式, 且少数民族有其独自风俗习惯。要改变这种旧观念和风俗习惯, 就要进行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 提高群众生命知识的知晓率,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为此我们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形式宣传, 印制图文并茂、群众喜好、通俗易懂的围生期保健知识, 在全县42个行政村书写标语, 如“住院分娩, 母子平安”, 同时与县妇联及相关单位组织农村妇女, 用民族语言讲述, 列举群众周边发生的典型事例宣传住院分娩的重要性和必须性。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使广大妇女由被动接受围生期保健工作逐渐转变为主动要求围生期保健。

2.5 完善村级保健员的管理办法

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并转变村级保健员的职能, 使其主要承担产前检查, 产后保健服务及上报各种信息资料等任务, 杜绝家庭接生。

2.6 加强医院保健机构的内涵建设

提高卫生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 采取送出去, 请进来, 以会代训等方式加速妇幼保健队伍的人才培养, 提高其技术水平。

3 讨论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缺乏急救交通工具。

由于我县地广人稀, 偏僻的高原山区造成交通、通讯不便。加之没有运送孕产妇的设备, 各乡 (镇) 卫生院均未配置救护车, 致使一些孕产妇在途中分娩, 甚至导致母子失去抢救的机会。

3.1.2 贫困孕产妇的医疗救助金额有限。

我县属西北地区的贫困县, 尽管各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 也只能减免60%的费用。现实情况是, 对某些家庭来说, 在最基本的生活费用尚无保障的情况下, 仍无力承提这笔相对低廉的费用, 致使母婴安全失去保障。

3.2 解决办法

3.2.1 争取政府、财政和外援的支持, 购置各乡 (镇) 卫生院孕产妇急救的交通工具和急救设施, 以减少因缺乏交通工具而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现象。

3.2.2 加大贫困孕产妇医疗救助力度。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对贫困孕产妇的医疗救助, 多方面、多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 解决其住院分娩费用不足的实际问题, 将我县孕产妇死亡降到最低点。

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篇4

为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继续实施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落实省、市、县政府民生工程任务,特制定2014年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提高住院分娩率。全县住院分娩率在2013年的基础上稳步增长。

二、项目对象

(一)项目范围。全县范围。

(二)项目对象。

全南县农业户籍孕产妇。

三、项目内容

(一)补助资金。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补助农村住院分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和新农合统筹基金组成。

(二)服务内容及限价标准。

1、基本服务内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服务内容按照《江西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服务项目》(详见江西省卫生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赣卫妇社字[2009]3号)执行。

2、限价标准。全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服务内容收费实行限价。县级医疗机构:正常产限价700元,阴道手术助产限价900元,剖宫产限价2000元;乡镇卫生院:正常产限价500元,阴道手术助产限价600元,剖宫产限价1800元。双胎增加150元。

(三)补助标准。

1、参加新农合的补助标准。

(1)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正常产每例补助500元,其中专项资金补助300元,新农合补助200元,实现乡级正常产免费。

在县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正常产每例补助700元,其中专项资金补助300元,新农合补助400元,实现县级正常产免费。

(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发生产科并发症或合并症,或有医学指征实行剖宫产手术,或实行阴道手术助产的,先由新农合按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标准进行补偿,再由专项资金补助300元。对个人负担较重的贫困孕产妇,依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规定救助。

(3)在县外住院分娩的农村孕产妇,每例由专项资金补助300元,新农合补偿按有关政策执行。

2、未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每例由专项资金补助300元。

(四)其他服务。

各定点助产机构根据产时需要,规范、合理采取诊疗措施,保障住院分娩质量与安全,保证产妇享受温馨、安全、质优的人性化服务。

确需提供基本服务内容以外服务的,应向服务对象告知,并经其签字同意,严格执行收费标准。

四、补助程序和资金管理

(一)专项资金补助程序。

1、专项资金直补。农村孕产妇到县内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凭住院分娩结算发票、出院小结、户口薄、计划生育证明等凭证享受专项资金补助,医疗机构按标准先行垫付,对农村孕产妇实行直补,保留上述凭证的复印件(发票复印件应盖有定点医疗机构财务印章),并填写“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经费三联单”。

在县外住院分娩的农村孕产妇凭住院分娩结算发票、出院小结、户口簿、计划生育证明等凭证到户籍所在地医疗保健机构申领住院分娩专项补助。

2、专项资金报帐制。医疗机构每月凭住院分娩结算发票、出院小结、孕产妇户口簿、计划生育证明复印件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三联单第三联等办理报帐手续。相关材料经县妇幼保健院审核,报县财政局复核后,在一个月内将补助资金拨付到医疗保健机构。

(二)专项资金管理。

1、专项资金拨付。县财政局复核经县卫生部门审核的报帐材料后,每月及时将专项资金直接拨付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实行专户或专帐管理和核算专项资金。

2、专项资金监管。加强专项资金监管,严格审计、监察,严禁挤占、挪用、截留,不得降低补助标准,不得虚报、弄虚作假套取专项资金。

(三)新农合实行直补,补偿程序、资金与监管,按新农合的有关政策执行。

五、组织管理

(一)县卫生局负责全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

(二)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卫生、财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住院分娩补助工作的协调、指导,办公室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三)县卫生局指定县妇幼保健院具体承办,负责资料审核、信息统计报告等工作。

六、信息管理

完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工作信息月报制度。定点助产机构填写“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基本情况登记表”(详见附表1),按月报县妇幼保健院。县妇幼保健院每月对补助情况进行统计,填写“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月度统计表”(详见附表2),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报表报至市卫生局。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将住院分娩补助工作作为民生工程重点,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电视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为落实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完善服务体系,定点机构分娩。以县妇幼保健院为区域内孕产期保健技术指导和管理中心,提高县乡两级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为主体,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为支撑,基本覆盖全省城乡的妇幼保健服务网络,为孕产妇提供规范、安全的孕产期保健及住院分娩服务。

实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机构定点管理,符合产科服务基本标准、具备助产技术服务资质、承诺执行本方案有关规定的机构,自愿申请并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签订相应协议作为定点机构。严禁助产机构扣减或变相扣减基本服务内容;严禁将基本服务内容变为产妇自费服务内容,基本服务内容收费超出正常产限价标准的费用由定点机构负担;严禁将正常产划为异常产。

(三)提高服务能力,控制剖宫产率。加强县乡级产科服务能力建设,强化人员培训,提高产科服务水平。按照《江西省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管理规范》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健全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严格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产率,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剖宫产率控制在30%以下,其他县级医疗机构剖宫产率控制在25%以下,严格控制乡镇卫生院剖宫产。

(四)加强督促检查,严格执行考核。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监督检查,定点助产机构以醒目方式公示住院分娩基本服务内容及限价标准。完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工作流程,做好农村孕产妇基础信息统计和管理。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加大产科质量督查力度,保障产科质量,维护广大孕产妇生命安全。督导评估内容包括:全县孕产妇数(包括农业户籍孕产妇数、非农业户籍孕产妇数、孕产妇总数)、活产数、住院分娩人数、孕产妇死亡等情况;补助资金使用及运转情况,重点查看各单位补助对象名单、补助资金数额明细表;反馈补助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等。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基本情况登记表

医疗机构名称/其他(盖章):

年月(月日--

月日)

单位:元、人

序号

产妇姓名

住院号

身份证号码

新农合证号

分娩时间

分娩方式

住院总费用

新农合报销金额

住院分娩补助金额

个人自付金额

补助日期

经办人签字

院审核意见

审核人签字

合计

说明:

1.此表一式二份,附农村孕产妇出院结算相关凭证及汇总表上报县卫生局或经办机构,审批后医疗机构和县卫生局或经办机构各存档一份。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教育生活下一篇: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