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感学习的作用

2024-05-17

社会情感学习的作用(通用8篇)

社会情感学习的作用 篇1

社会情感学习

姓名:

主题一:加强班级建设

学习目标:

1.知道自己属于一个班级/小组。

2.可以帮助自己的班级成为一个安全和公平的地方。

3.觉得自己在班级里跟大家相似,但也有不同,并喜欢这种方式。学习重点: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帮助班级成为一个安全和公平的学习场所。学习准备:

一块大布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 刺猬游戏

孩子们在圈内混在一起。指导者说:“刺猬”,所有人都蜷缩在地板,并闭上他们的眼睛。指导者把一个孩子用布覆盖上,孩子们纷纷猜测谁在下面。当他们已经猜到了,他们都回到自己的地方,描述被覆盖孩子的属性,我喜欢,他/她......的方式。二.活动提示:

1.喜欢我们的班级吗?

2.关于我们的教室。你想怎样美化它?

3.我们可以做什么事使我们在班级里工作和玩耍得更好?(老师提示:安全的环境建设,班级公约建设,友好的同伴关系建设等等)三.大家“动”起来:

1.每个孩子想一条大家应遵守的规则。

2.小组汇集所有意见,请一位发言人说说小组的共同建议。

3.师生共同整理大家一致赞同的意见作为本班级的班级公约,并签名。

4.动手美化教室。

5.用你喜欢的方式赞美平时特别活跃好动的同学,从而建立友好伙伴关系。四.总结提升:

回到课前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现在你喜欢我们的班级吗?小组是一个小团体,班级是一个大团体,只有学会倾听团体里每一个成员的意见和喜好,才能把工作开展得更好,才能把我们的班级建设得更好。

主题二:探索感情

学习目标:

可以辨别其他人都感到悲伤或恐惧,知道如何使人们感觉更好。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谁在布后? 道具:一块大布 游戏方法:

1、先大家围成一个大圈逐一念出自己的名字。

2、分成两组,各坐在场所的一边。

3、老师和帮手把布拿着隔开两组人

4、每组在布拿起时各派出一人坐在布两边的中间。

5、老师看两边人都坐好后,数到3跟帮手一起把布给放开。两边被派出的人必须很快的叫出对方的名字。叫的比较慢的就输了一直持续下去。

二、“游客”扮演

请其他年级的一名学生扮演一个新的,害羞的孩子,来到学校的第一天的感觉。

请同学们想象他的感觉会是什么?

(“新同学刚来时,没人跟他打招呼。”“新同学不知道把自己的外套放在哪里,或问谁。”“一个女孩请他做她的游戏伙伴。”、、、、、、)老师:新同学那一组玩耍之后,可以使用计算机。新同学喜欢玩电脑,所有的孩子开始排队,但是新同学不知道为什么。新同学画一张画,老师让他展示给其他同学看。

老师对新同学说:“干得好,真的帮了我”,并给他一张贴纸。孩子们,谈一谈自己的经历和相关情感吧。使用情绪晴雨表(见附录)

主题三:平静下来

学习目的:

1、了解各种情绪;

2、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在出现各种情绪时有应对之;

3、了解情绪以及情绪的表现形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努力的做一个自信、阳光的学生。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游戏007 规 则:

1、大家站成一圈,5-10人为佳。

2、A任意指一个人(B)说“0”,B接着任意指一个人(C)说“0”,C接着任意指一个人(D)说“7”。D则需要表现出被枪打中的神态,最少要大叫“啊”,D旁边的两个人需要举起手来,表示惊吓投降,不能发声,否则都是错。

3、一次错误产生后,由错误人重新开始。可多次重复。

4、一般错误的最多的那个人有“奖”或罚了。

总结:这个游戏也是考验反应能力。笑声比较多,这就是情绪中的一种。

游戏玩了就讨论课题:平静下来

二、如何平静下来

1.告诉自己停止!给你大脑思考时间 2.告诉自己你可以处理这个问题!3.多自己说:保持冷静、冷静…… 4.数数或者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大喊几声 5.深呼吸……

学生归纳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们明白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方面处理接下来的事务不会出现大问题。

主题四:欢迎他人

学习目标:知道让别人感到宾归如至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开火车

在开始之前,每个人说出一个地名,代表自己。但是地点不能重复。游戏开始后,假设你来自北京,而另一个来自己上海,你要说:“开呀开火车,北京的火车就要开。”大家一起问:“往哪开?”你说:“上海开”。那代表上海的那个人就要马上反应接着说:“上海的火车就要开”然后大家一起问:“往哪开?”再由这个人选择另外的游戏对象,说:“往某某地方开。”如果对方稍有迟疑,没有反应过来就输了。以此增进人与人的感情。

二、欢迎新同学

师:我们班级即将有一位新同学加入,我们能为他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1、介绍我们的班级成员。

2、介绍我们的班级公约。

3、介绍班级内的各种设施。

4、询问他想知道什么?

三、有访客来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

主题五:新的开始

学习目标:

1.知道自己属于一个班级。

2.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使课堂和学校成为安全和公平的地方,让别人感觉不安全或不公平的这是不正常。

3.可以帮助自己的班级成为学习的好地方。学习重点:

能正确区别什么样的行为是安全和公平,能为班级的安全环境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学习准备:

一块大布,模型鼻子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热身活动:贴鼻子游戏

在黑板上画个人脸,随便什么脸型,画上眼睛,嘴巴,让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事先准备好的鼻子模型蒙上眼睛去贴,贴得比较准确的小组获胜。二.折筷子游戏

首先,先请班里力气最大的那位同学来帮我做个实验。实验是这样的,这里有21根筷子,这位同学先试着把1根筷子用手折断,再试着把剩下的20根一起折断。(实验结束后)为什么1根筷子很容易就被折断了,而20根放在一起就折不断呢?从这实验中大家有没悟出什么道理呢? 请同学发表意见。三.游戏反思小结:

这两个游戏的道理就如雷锋所说的:“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进集体,才能充分展示他们才华和生命的价值。”这个道理一样。即:如果说社会像一片广阔的大海,那么我们的班集体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而在座的每位同学就是其中的一滴滴小水珠。可别小看这小水珠的力量哦!没有它就不能形成广阔的海洋呢!所以大家作为这个班的一员,都应该为这个新的集体奉献一份力量。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创建好我们的新集体,这就需要一个新的开始。

第二课时

一.回顾第一课时,说一说你的感受。二.制定共同的新目标

1.让我们先描述我们心目中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

(1)用三个词描绘你最喜欢的班级,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我希望生活在()、()、()的班集体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 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因此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集体中。

2.教师总结:

我们生活在一个班级中,如果没有共同的期望,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级就像一盘散沙,不可能成为一个我们为之自豪的集体。而当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后,我们就拥有了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我有哪些才能能为集体建设弹奏出美妙的“音符”?同学们把能为集体做的事用一张一纸写下来,5分钟后再收上来,再抽5-10张读出来。

彩虹的美丽在于它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有一人曾说过“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找准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奉献给集体的建设。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做到。三.风火轮游戏:

规则:选10位同学上台,每组5人分成两组。将二十张报纸连成一个圈,就形成了一个 “风火轮”。队员们弯着腰得驾驶着薄得弱不禁风的“风火轮”绕着指定的路线走一圈。最快到达终点的一组则胜利。游戏完后,请参与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感受。四.总结提升:

没有班级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即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奏出最美妙的音符,人们听到的,也只能是杂乱无章的噪音。只有团结协作,互相配合,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班级乐章,在集体中不断成长。所以要有一个《新的开始》 五.我的改变

这一周你能为班级做什么才能让班级变成一个和谐平安班级。

主题二:喜欢自己

学习目标:1.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2.能认识自己的特点,并喜欢自己,学会自我欣赏。

3.不盲目模仿别人。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的特点,总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难点:能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喜欢自己,学会自我欣赏,不盲目模仿别人。学习过程:

一、课前导入:

老师每星期都要来给同学们上课,有谁知道我姓什么?谁能说说我和你们的其他任课老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那我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对,森林再大,也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大海再深,也找不到两条相同的鱼儿,虽然,有些小伙伴和我们在某些方面相同,但是也有与我们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喜欢这个与别人不同的自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喜欢自己》板书课题。

二、讲故事《喜欢做自己的小老鼠》

老鼠感到很难过,因为她是森林里最弱小的动物。“我不想做一只老鼠”,她说,“我真不愿意拥有这小小的身体、短短的腿和细细的尾巴。”……“我很差劲”,她说,“我只是一只老鼠。”……老鼠思考半响后说:“你们已经给了我想要的一切。你们已经让我明白了要喜欢做自己。”

提问:请孩子们思考哪些不同点让每个动物与众不同,想想为什么老鼠很难相信自己?

过渡:有些人得特长很容易发现而另外一些人得则比较特殊,像老鼠一样就不容易察觉。

现在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找一找你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完成老师给你们的表格。

请找出你与别人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填在下表,并在你喜欢的特点下面画笑脸,不喜欢的下面画苦脸。我与同学 相同的地方 不同的地方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的这个特点,说说为什么不喜欢你的另一个特 你认为你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说明你比别人好,还是比别人差?小体验:找一个大眼同学和一个小眼同学看东西,比较有不同吗?说明:和别人不一样只说明自己与众不同。

三、体验活动:

活动一:每个人准备一支铅笔,仔细观察,然后把它放到盒子里,和别人的铅笔混在一起,然后,请找出你自己的那支铅笔。

提问:为什么你能很快找出自己的那支铅笔?你有什么办法能使自己的铅笔很容易被子辨认出来?

活动二:装饰一下你的铅笔,再把装饰好的铅笔放入盒子,和别人的铅笔混在一起,每个人找出自己的铅笔。

提问:为什么经过装饰的铅笔很容易被找出来?小朋友如果也和铅笔一样,如果有许多人和你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会出现什么情况? 说明:与众不同才能说明你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该不喜欢自己。虽然我们这么想了,我们就会开始喜欢自己,但有的时候你还会没有自信心,觉得自己没有别人好,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相互提醒。

四、制作名片卡:为了让我们能更自信,更喜欢自己,我们一起来做一张小名片卡吧,把我们的优点、特点、外表、性格全写在上面,并写一句鼓励自己的话。

五、展示作品

请孩子们大声说出“喜欢做自己。”

主题三:放松

一、学习目的:

1、让学生学会释放紧张的情绪,懂得松弛之道。

2、让学生集体体验放松的感觉,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领和技巧。

二、活动过程

1、热身“过电”游戏

全体同学以圈形站立,伸出左手手心向下,伸出右手食指向上与相邻同学的左手手心接触。老师随机喊一些数字,当喊尾数是7的数字时(如27、37、47、107、…),学生要设法左手抓,右手逃,以体验心理紧张的感觉,可反复几次。

2、让让学生先体验肢体紧张的感觉。体验的顺序依次为手臂部、头部、躯干部、腿部。

(1)手臂部的紧张。伸出右手,握紧拳,紧张右前臂;伸出左手,握紧拳,紧张左前臂;双臂伸直,两手同时握紧拳,紧张手和臂部。(2)头部的紧张。皱起前额部肌肉,像老人的额头那样皱起,皱起眉头;皱起鼻子和脸颊(可咬紧牙关,使嘴角尽量向两边咧,鼓起两腮,仿佛在极痛苦状态下使劲一样)。

(3)躯干部位的紧张。耸起双肩,紧张肩部肌肉;挺起胸部,紧张胸部肌肉;拱起背部,紧张背部肌肉;屏住呼吸,紧张腹部肌肉。(4)腿部的紧张。伸出右腿,右腿向前用力像在蹬一堵墙,紧张右腿;伸出左腿,左腿向前用力像在蹬一堵墙,紧张左腿。

3、让学生进行想象放松。

(调整呼吸:深深地吸足一口气,缓慢地呼出;做三遍。)播放轻柔的音乐,根据主持人的指导语让学生进行想象放松: “我仰卧在水清沙白的海滩上,沙子细而柔软。我躺在温暖沙滩上,感到舒服,能感受阳光的温暖,身边听到海浪声音,感到温暖而舒适。微风吹来,使我有说不出的舒畅感觉。微风带走我的思想,只剩下一片金黄阳光。海浪不停地拍打海岸,思维随着节奏飘荡,涌上来又退下去。温暖的海风吹来,又离去,带走了心中的思绪。我感到细沙柔软、阳光温暖、海风轻缓,只有蓝色天空和大海笼罩我的心。阳光照着我全身,身体感到暖洋洋。阳光照着我的头,感到温暖与沉重。

轻松暖流,流进右肩,感到温暖沉重。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右手,感到温暖沉重。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我右臂,感到温暖沉重。又流进我后背,感到温暖沉重,从后背转到脖子,脖子感到温暖沉重。

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左肩,感到温暖沉重。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了左手,感到温暖沉重。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左臂感到温暖沉重。

我呼吸变慢、变得越轻松。心跳也慢,越有力。轻松暖流,流进右腿,感到温暖沉重。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右脚,感到温暖沉重。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又流回右腿,感到温暖沉重。

呼吸变慢,越来越深,越来越轻松。轻松暖流流进腹部,感到温暖轻松,流到胃部,感到温暖轻松,最后流到心脏,感到温暖轻松。整个身体变得平静。心里安静极了,已经感觉不到周围的一切,四周好像没有任何东西,我安然躺卧在大自然中;非常十分自在。(静默几分钟后结束)

4、学生分享体验感觉

三、注意事项

1、放松的环境要保持安静,光线不要太亮,尽量减少其它无关刺激。

2、学生可以找到任意一个放松的姿势,使自己处于放松、不紧张的状态,可以靠在沙发上,可以坐在椅子上,也可以躺在地板上。

3、放松时,学生闭上眼睛并配合深慢均匀呼吸。

4、放松训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必须经过数周乃至几个月的练习,方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因此,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

四、活动扫描

1、活动点评:

紧张和疲劳是现代许多人的感觉,对学生而言,他们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情绪容易紧张焦虑。学会放松,不仅可以松弛自己的紧张的神经,而且也是一个人生活所应持有的态度。放松技术有很多种,它们对调节情绪都是比较有效的,效果大小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是否真能掌握要领。要领主要有二个:

(1)在整个放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深慢而均匀的呼吸;

(2)要能体验随着想象有股暖流在身体内运动。显然,要掌握好两条要领必须经过多次练习和反复体会。

放松前的紧张动作是为了更好地体验放松的感觉,这种感觉越强,人的记忆就越牢固。放松训练对增强机体的能量水准,消除消极情绪,促成积极的心理状态,有重要作用。考试焦虑患者、那些人际交往中容易怕羞紧张的学生可以从中得到明显的收益。

这个游戏中,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老师的提示语进入放松状态,但也有少数学生达不到松弛的状态,作为老师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

2、学生感言:

可能是平时学习太紧张了,我已经好久没有这种放松的感觉了,想象着自己躺在海边的沙滩上,听着海浪的声音,感觉舒服极了。看来,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操作要领,放松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关键还是平时要把放松当成一种习惯。

刚开始做游戏的时候,我还没什么感觉,后来,我好像进入了状态,我能随着老师的提示语进行放松。再到后来,我感觉自己整个身体都松弛了下来。真想不到,语言暗示竟然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在平时,就要学会经常用语言暗示自己不要紧张,时间长了,也就真的不紧张了。紧张还是放松,心灵说了算。

主题四:坚持自我

学习目标:

1.能判断什么时候坚持自我。2.知道怎样坚持自我。学习重点:

能判断时候和怎样做才是坚持自我。学习准备:

十枝铅笔,已编写好的脚本 学习过程: 一.角色表演

规则:使用铅笔作为道具,挑选两个孩子,一边读脚本一边请孩子们将脚本演出来。游戏1:

A:我都想要而且现在就想要

B:好的,但是如果你都拿去了,就没有我的份了 A:我都想要而且现在就想要 B:好的,给你吧(快哭了)

老师:请大家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游戏2:

A:我都想要而且现在就想要

B:我也想要啊,我先要的,我全部都要,你走开 A:我都想要而且现在就想要 B:走开

老师:请大家想一想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游戏3:请大家概括出他们认为B应该怎么做。

A:我全部都要而且现在就要

如果学生没有给出肯定答复就采用下面的脚本 A:我全部都要而且现在就要 B:但是你要是都拿去,就没有的了 A:我全部都要而且现在就要 B:给你一半,这才公平二.总结提升

这个表演在于让孩子们认识到坚持自我的重要性,但是坚持自我时不能以愤怒的方式来表达。

丰富多样的情绪

学习目标:

1、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

2、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形成健全人格。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活动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上课的铃声响了,大家见到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我们来做个游戏,缓解一下紧张害怕的心情怎么样?

(游戏内容:老师悄悄告诉一名同学一个词,请这位同学来做动作,其他同学们猜一猜他的动作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手舞足蹈、拍案而起、泪流满面、大惊失色、大发雷霆……)

笑声中,老师感觉到同学们紧张的心情已经放松了许多。现在老师采访刚才表演的同学,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过大发雷霆的时候、手舞足蹈的时候呢?那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像同学们说的,高兴、生气、伤心……这些都是我们的情绪感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着丰富多样的情绪感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感受《丰富多样的情绪》。

二、讲授新课

1.活动一:情境表演《身边的故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故事》。

学生情景表演:小洪起床,发现自己长出了青春痘,很自卑;上学了,遇到同学夸奖她的衣服漂亮,心情顿时很高兴;上课了,老师公布了考试成绩,当听到自己的成绩很低,而且老师要找家长时,她很害怕,此时同学又和她吵架,小洪很生气,与同学吵了起来。

提问:故事中主人公几个环节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能用一个合适图片的小脸谱来表示吗?

(出示喜、怒、哀、惧图片。)

通过看这几幅图片,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出图片表示的情绪?板书(喜 怒 哀 惧)

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情绪的分类方法也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成这四大类。在这四种情绪的基础上,又可以组合成很多复杂的情绪。如开始上课时,同学们听说做游戏非常高兴,可是又担心自己表现不够好。生活中的惊喜” “悲喜交加”等就是比较复杂的情绪。

2.活动二:《小调查》。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看看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中都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

幻灯片出示:

情境;情绪表现;产生情绪的原因。

(1)得到自己喜欢的礼物。

(2)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话。

(3)获悉明天老师将带大家去郊游。

(4)爸爸把我正看得着迷的电视节目关了。

(5)考试得了100分。

(6)上课不专心,受到老师的批评。

(7)上体育课时,被同学绊了一跤,摔倒了。

(8)小弟弟不听我的话。

通过刚才的调查,你发现了什么?

3.活动三:《演绎场》。

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下面我们一同走进《演绎场》用我们的动作姿势来表现喜、怒、哀、惧四种不同的情绪。其他同学猜猜看,他所表演的是哪一种情绪?

(自由表演)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会遇到许多事情,会处于不同的情境中,自然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播放歌曲《祝你平安》,学生自由设计。

老师有个建议,我们把自己的小书签、设计的画……送给我们的同学、朋友,或者送给来听课的老师,或者留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相信通过我们的真情传递,我们周围的人都会有个好心情,都会快乐平安,我们也祝愿所有的人平安、快乐!

社会情感学习的作用 篇2

首先心理状态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情绪、兴趣、注意力、思维、意志的综合表现, 便对训练和提高身体能力以及舞蹈技术起着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下面我就情绪与兴趣对学习舞蹈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敬请各位老师、同行指点, 批评。

一、情感在舞蹈中得到了升华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 是指人的高级需要与否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而情感在舞蹈中充分展现, 得到了升华。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态的表演艺术。它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舞蹈者那充满灵气的人体动作来传达思想感情的。因此, 没有情感表达的舞蹈只能算作是一项运动技能, 如同健身操一般, 只需和着节拍舞动四肢和身体, 并没有内心情感的表述, 也就不能称之为“舞蹈”。舞蹈是有血有肉的, 是充满人性的, 是感人至深的艺术生命。

(1) 首先, 让我们来看看我们舞蹈专业的学生是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的:

长期以来, 基础的舞蹈训练十分注重技术, 花大量的时间去培养各种技术能力。虽然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能力、技术技能方面都能达到相当的水平, 但跳起舞来还是比较干巴、缺乏艺术表现力, 表演时内心空白, 感情溃乏, 甚至完全是为动作而动作, 为技巧而技巧。我认为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外部的技术训练, 而对“内外结合, 神形一致”的训练不够重视, 这样就会造成学生表演时毫无激情, 甚至有许多的呆板。

这就是我们目前舞蹈专业所处的状况。由于内心空白, 跳出毫无情感的动作, 让人无法产生共鸣, 不能传情达意的表演时常不能令观众满意, 而演员头脑时常只剩下某些动作的肌肉体会。当然,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内心情感对舞蹈动作的释怀。

(2) 怎样才能让学生或演员对舞蹈动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呢?

当然, 教师首先就应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帮助学生理解剧目, 将自己对作品角色的认识, 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 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 彻底地了解角色, 进入角色, 认知故事情节梗概, 为之感动, 产生表演激情。这样当学生开始学习动作时, 便能发挥想象, 以情带动心中有所想, 表演时就不再干巴巴, 毫无生气了, 动作也会显得生动许多。这样, 观众既能看到演员动作的到位, 就又能看到演员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 这样内外结合, 便显得有血有肉了。

因此, 情绪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我们的舞蹈充满着情绪, 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舞蹈作品时而阳光灿烂, 时而跌宕起伏, 形成一个五彩缤纷的舞蹈世界。让情感在舞蹈中展现, 在舞蹈中升华, 这样的舞蹈才更完美。

二、兴趣是学习舞蹈的重要前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著名的成功人士都是由兴趣这位牵动人心的老师带领人们跨越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 或攀登科学高峰, 或摘取艺术桂冠的。

兴趣, 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 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如果你经常注意、了解、欣赏舞蹈并带有愉快的情感体验, 那么可以说你对舞蹈发生了兴趣。兴趣的生理机制是一种人脑的定向探究反射技能, 可以被认为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相联系。一个人只要遇到感兴趣的事情, 感知觉就会灵敏起来, 理解力也会提高, 而且能主动地探索认识它的方法和手段。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员尽管他的形体条件并不十分适合学习舞蹈, 由于强烈的兴趣和潜心琢磨, 也能学好舞蹈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学习任何一门学科, 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是最强大的动力, 我们不得不承认兴趣对舞蹈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们往往对某种事物感兴趣, 他的情绪一定会比较高涨;而情绪低落成无情绪, 则一定对某种事物比较厌倦或不感兴趣。如学生在训练或演出时情绪好, 他的表演状态和技能的发挥也随之会理想些。反之, 就难以发挥本身的技术和表现力。比如:天气的好坏, 环境的优劣, 教学的内容, 教学的方法, 课堂的气氛等客观上的原因, 都相对地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 在外界环境上创造一定的可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刺激神经系统, 使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感受器官和传入神经接受环境的刺激产生感觉, 从而促成心理上的变化, 引起兴奋, 如果这种兴奋从中枢神经系统传导至某群肌肉或是一部分肌肉, 那么, 这群肌肉或这一部分肌肉就会发生收缩或紧张, 进而生产出力量来。

任何一种学习都与兴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构成学习动机的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当然, 舞蹈也不除外。学生如果对舞蹈专业不感兴趣, 就不一定会出成绩。由此,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舞蹈专业的兴趣, 端正其学习动机及目的, 并使之有持久的、稳定的兴趣, 从而, 使之经过长期的专研, 获得系统而深奥的知识。当然, 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培养和加强的。因此, 当低年级教学显得枯燥和乏味时, 教师就应主动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搞活课堂气氛, 加进一些有助课堂内容的辅助性训练, 或让学生自编一些小的舞蹈组合, 提高学生对舞蹈课的兴趣, 既有助于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又开发了学生的舞蹈智力, 增强了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例如:在程式化的“四三拍、四四拍”的训练中, 教师便可加入一些学生平时所熟悉的旋律做一些游戏性的跳跃练习或让学生自编一些小的训练组合, 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肌肉, 还可以活跃学生一味服从的单一模式的大脑, 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对音乐与舞蹈关系的认识, 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跃的艺术氛围的环境, 这样必然激活了学生的兴奋度, 使课堂内容更进一步强化在学生的脑子里, 又能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对教学及学生能力的提高, 产生了一种促进作用。

舞蹈是一项艰苦的体力劳动, 舞台上那轻盈的跳、转、翻都是要经过多少日月艰苦的训练才获得的, 所以, 学习舞蹈没有坚强的意志力也是不行的。有很多学生在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中会因为疲劳而产生偷懒的想法, 缺乏毅力和耐力去克服困难,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等逆反心理。这时, 教师就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去锻炼良好的意志, 启发他们, 只有通过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去克服肌肉的惰性和抑制性, 告诉他们, 其实人体肌肉的疲劳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精神上的疲劳和崩溃, 促使他们在主观上能够勤学苦练, 以达成最终的学习目的。

三、舞蹈演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很明显的现象, 那就是一提起舞蹈演员来便在脑海中闪现出“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的概念。究竟怎样才能摆脱这种现象呢?

有个别教师眼光比较狭窄, 只希望学生的兴趣停留在专业范围内, 有意无意轻视文化知识学习, 也不照顾学生的业余爱好。这样做只会使学生变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舞蹈匠人。现代社会横向联系发达,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业余爱好, 不仅能够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陶冶情操, 也是舞蹈专业本身的需要。只要从多门学科, 特别是与舞蹈有关系密切的姐妹艺术中汲取营养, 才是提高舞蹈创作、教学和表演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全国教育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舞蹈界中的素质教育也需及时应对, 一贯的“体力运动”使学生不再能“静”的下来, 这样久而久之, 学生思维形成定式, 思想中没有文化意识, 认为学舞蹈的嘛, 就应该只有“排练厅”。因此,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在保持原有外在肢体训练的同时也急需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现如今有很多剧目的含义深刻, 提示性广泛, 舞蹈演员如没有不错的文化底蕴是无法对作品能深入认知的, 这样在表演起来也相当吃力, 只能完成一些技术性的舞蹈动作, 而对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就只有搁浅了。如果我们平时就能多加强一些文化课的输入, 多激发学生们像学习专业那样的学习文化课的热情, 多看书, 从内而外地“包装”自己, 那样不仅在表演起作品来得心应手, 还会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让全社会的人对舞蹈有个全新的认识, 舞蹈演员不仅会“动”, 也能“静”!

除了文化素质的提高, 还需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训练。

作为一门特殊行业, 我们舞蹈历来施行的是“言传身教”, 换句话说, 我们一贯施行的都是机械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 学生无需动脑, 只需接受、听从。

可以想象, 如果在课堂训练中, 除去必要的程式化的训练, 多融入一些没有具体规范的要求的训练, 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寻找内心的冲动, 给他们一个丰富多彩的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体会, 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 展开想象的翅膀, 充分调动内心的情感, 去异想天开地创造。

“没有创新, 就没有发展”, 社会进步如此, 舞蹈也如此。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动作创作设计内心独白和台词, 为学生的内心世界灌注活生生的情感, 使其不再是空白和静止的态势。只有这样, 学生在表演动作时付之的更强烈的激情, 使学生“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能够清晰地把握到角色内心情感的脉搏, 不再只停留在人体外在技能上的机械动作, 在保持原有的规范化训练的同时, 通过舞蹈情感训练的方式,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我相信, 学习永远需要兴趣的伴随, 以直接兴趣为基础, 间接兴趣为支柱, 学习的兴趣越高, 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只有先培养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 而后才有助于学生更有信心、更专心、更有毅力地去认真学习。在保持原有基本的规范训练之外, 更多融入一些其它的辅助训练, 使学生充满着情绪的舞蹈, “内外”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培养出一代高、精、尖的舞蹈人才。

摘要:通过对当今舞蹈专业训练基本状况的分析, 认为兴趣与内心情感对产生学习舞蹈的直接兴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同时也是舞蹈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通过对舞蹈兴趣的培养和情绪的调动, 以启发式为主, 开发学生的舞蹈智力, 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在舞蹈剧目中的舞蹈感觉和激情,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感受力和鉴赏力。

关键词:情感,升华,兴趣,文化素质,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试论舞蹈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平心

《外形动作与内心情感的统一性》陈雯

《唤醒灵魂》赵文纯

情感教育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作用 篇3

一、能够广度延伸,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完善道德意识

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方向性十分明确,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心灵牵引,让学生明确基本的道德规范,以正确的心态和积极的精神看待社会,融入社会。基于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师的教学范围难免受到传统、固有的限制,殊不知,越是具有广度延伸的教学定位,越能给学生带来宽阔的精神视野。情感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注入,为课堂教学延伸了感知范围,让学生不必单一地按照书本规则来判断、修正道德方向,而是可以通过内心深处的感悟来融入潜意识,为道德修养增添热情冷暖,由此,使学生在学习中的精神感知可以跟随心灵走得更远,发散得更宽。品德与社会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道德规范,还需要让他们明白人情世态,因此,情感教育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主观性的,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感受,聚集更多的主观意识,不是亦步亦趋地跟随书本,而是能够从自我、从内心的角度去调和所知,让知识引导行动,而不是让行动被知识所束缚。

二、能够深度浸润,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自主修养

品德与社会学科包含着深度的人文内涵,需要学生以内心为驱动,不断挖掘,并自我调整。因此,品德与社会学习深层次的需要是让学生主动探知,内化知识。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学生也总是向着“我必须怎样做”去努力,这样的学习意识是缺乏动力和活力的。教师有必要将情感教育作为引线,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内在动力,让学生透过内心深处的感悟来全面认知品德与社会学习的意义,从而愿意主动参与,积极投入,使学生的自主修养能够跨越到深层次。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的启发,品德与社会同样如此,兴趣也是能够引导学习层层深入的重要条件,更是学生内在动力的直接牵引者。在情感教育的带动下,学生学习兴趣点也有了新的关注方向,情感能够让一切规则化的事物变得富有生命力,不同的情感带入,能够让同样的品德、社会观点变得更细致化、个性化,呈现出不同的精神分析面,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获得不同的个性体会,能够在标准基础上延伸出不同的意识形态,从而最终调动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并开启主动思考。

三、能够精度引导,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正确树立“三观”

教学不仅需要广度与深度,还必须重视精度引导,也就是要切合教学实际,最大限度地符合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格,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对小学生来说,人格的概念还十分模糊,这也为教学增加了难度,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一点一滴地渗透人格修养,朝向正面积极的方向去发展?这还必须利用情感牵引,让学生以本能的感知融合到生活学习中,以高度的精神敏感度来指正道德内涵的走向。情感首先是学生对道德理解与社会认知的自我解析,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思考活跃度,还能帮助学生找准意识渗透的角度。空洞的理论也许可以让学生记住知识,熟悉规则,却不能让学生灵活地去运用和创造,从而也就让学生的道德涵养始终停留在表面,无法融合成自己性格里的一部分。情感融入则能够以小见大,让学生从情感体会中端正积极的人生态度,以乐观、客观、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以责任、追求为核心去导正自己的价值,让人格养成所必需的正确“三观”以意识渗透的形式在学生心中扎根稳固。

社会情感学习的作用 篇4

1、知道要为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负责。

2、能遵守共同的规范,能为集体荣誉感担自己的责任,与他人合作。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承担责任

1、孩子们相隔一臂站成几排,教师喊1时,向右转,喊2时,向左转,喊3时向后转,喊4时,向前跨一步,喊5时,不动。当有孩子做错时,做错的孩子要走出队伍,站到大家面前先鞠一躬,举起右手,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教师陈述:

你勇敢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很棒,!

面对错误时,大多数情况是,没人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少数情况是有人认为自己做错了,但没有勇气承认,因为很难克服心理障碍,极少数情况,有人站出来承认自己错了。老师相信你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直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并且改正。二,主题导航:成功的原因

1、以班级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成功的原因的理解。教师陈述;

同学们,在家里,或者在学校,我们总是成功的学会了很多事情,或者完成了许多任务。你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自己能学会这件事情?或者能完成这个任务?成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提示:有些学生可能不能,很清楚的描述成功的原因,教师可以提示关键词让这些学生选择,例如,“运气”,“努力”,“聪明”…… 三,探究与体验:

活动一:裁剪句子

1.教师把复印好的“摸奖桶”材料分发给学生,每组一份。让学生共同阅读材料上的句子,并把这些句子都剪下来,并装进信封里,每组材料,装一个信封。

这个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积极态度,学会适当的承担责任,让学生相信,如果他们成功了,是因为他们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因为他们认清好,如果他们没有成功,那么是因为他们需要更努力,而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教师陈述:

老师分发给大家的材料中,列举了很多条成功的原因,大家通过阅读,思考一下哪些句子表示这个人是在自己身上寻找成功的原因。活动二:是否承担责任

1.小组讨论确定哪些句子表示这个人是承担责任的?哪些句子表示他们把事情的责任推卸给外界,而不是归结为自己的原因?

2.把学生召集到一起,讨论他们的想法,并强调突出他们理解上的分歧。教师陈述:

同学们,你们通过小组合作,确定了每个句子是否是这个人承担责任的表现。如果我们可以做到,把事情的责任归结为自身的原因,而不是推卸给外界,我们就能更好地达成我们的目标。

四,总结与反思:我对承担责任的认识

1、让学生回顾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反思自己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是否有承担集体任务,努力的思考和讨论,反思在本节课开始时自己谈到的对成功原因的认识。教师陈叙: 孩子们,想想刚上课时,大家所谈到的自己对成功的原因的理解,现在是不是有了认识上的改变?

教学资源:摸奖桶

1.我在游戏中输了,因为我没有练习。2.我在游戏中输了,因为对方作弊。3.因为他都我发笑,所以我被老师叫出教室。4.在那次贫血检验中我答得很好,因为题目很简单。5.我的数学作业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因为老师喜欢我。

社会情感学习的作用 篇5

素质教育旨在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从心理方面来说,它必然既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必然关注学生的非认知发展,其中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情感与情感教育在学生整体素质形成中的作用,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实质性区别。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明确提出“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智的、审美的高尚情操”,他强调“一个真正的人不能设想没有善良的情感。实际上,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怀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地作出思想、情感上的反响----开始的。真诚的关怀----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人的各种品质----智慧、勤勉、天才----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得到最光辉的发扬”。

儿童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质是社会的政治要求、思想规范、道德准则、价值观念、行为标准等等这些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东西的过程,即内比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布恩等曾经提出:“怎样使我们的儿童把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通过实验,他们的回答是“靠爱(情感)和习惯”。所以,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内化、而内化的关键在情感与习惯。

心理学课本一般都把情感定义为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其实,情感既是个体一时一事的主观体验,它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同时也是个体个性中稳定了的内部状态,它表现为一种静态的个性倾向。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个性倾向作为一种心理结构也就是个性的动力结构,由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信念、价值观等心理成分构成。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些心理成分无一不包含着人的情感。由此足以说明,情感对人的生活活动和身心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布卢姆曾经指出:“回顾一下情感领域,它实际上是一个‘潘朵拉魔盒’。”他说“如果我们要面对现实并采取行动的话,就必须打开我们的‘盒子’”,他强调“正是在这个‘盒子”里可以找到最有影响的控制。情感领域包含着那些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性质并最终决定所有人的人生性质的力量。不打开这个‘盒子’,就是否定这些塑造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强大动机力量的存在。寻求其它途径就是不正视现实”。布卢姆在这里揭示了情感在人的发展,人的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对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情感的这种力量与作用,并非人们主观臆造的,而有其深远的生理的、历史的根源。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动物进化到哺乳动物阶段,沿着中枢神经系统顶端低级行为控制中枢,出现了新的行为控制中枢,即边缘系统,它是哺乳动物爱护和照料后代的行为的发生和控制中枢。作为人类情感中枢的边缘系统,便是从早期哺乳动物继承进化而来的。近几年来,许多实验证明:亿万年前,哺乳动物的母幼情感联系,就是人类情感的最初进化根源。这就是说,人的情感早在亿万年前的进化阶段就萌芽了。因为源远流长,所以根深叶茂。人们把人称之为情感的动物,是有充分根据的。人脑的边缘系统是上联大脑皮层,下通低级中枢的联络和控制枢纽,因此,人的任何心理过程或行为总是带有某种情绪色彩,对人的环境适应起着这样那样的作用。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人有爱的需要。特别是处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婴幼儿和青少年,离开了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心理治疗的临床证明:早期的情绪损伤,可导致各种怪癖性格和异常行为的形成,情感对人的成长发展中的这种作用,现实生活中有不可胜数的事例。

更为重要的是,情感不仅影响个体的发展,而已影响社会的进步,影响民族传统的延续与发展。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社会和民族的延续与发展,有赖于这个社会与民族的文化遗传,而文化遗传则影响着人们的情感走向,因为文化这种东西扎根于人们的传统习惯,渗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活动,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方式之中,而这一切都与人的情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一 个社会,一个民族在文化遗传的过程中,同时又实现着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情感遗传。这种情感上的历史积累,又成为一种粘着剂,使某种被人们保留着的文化传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并为一代又一代人所接受。这种情感遗传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延续和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一种强大的持久的民族凝聚力。

社会心理学家们指出,这种执着的传统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他们又强调指出对个体早期社会化中的情感教育与情感培养,将会影响他们今后情感发展的性质及其完善程度。如果忽视或无视情感与情感教育的这种作用,无异就是放弃了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其结果将会给社会的年幼一代的身心发展和社会自身的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重视情感与情感教育在人的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情感既然影响每个个体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就必然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因为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情感不仅是个体心灵的窗口,社会精神文明的标志,而且也是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动力。个体或群体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信念,而信念乃是理智与情感的合金,没有情感的信念是不存在的。当代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家们,鉴于年轻一代的道德面貌与科学文化发展相背离的现象日益严重,都在探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设想、各种对策,其中包括强调“纠正偏重智能发展”的倾向,呼吁要从“智能中心”转向培养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他们强调指出“发展智力绝不能以牺牲儿童的社会性情感的发展为代价”,一个健康的社会决不可能由缺乏良好社会情感的高智能群体所组成。

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落入应试教育的误区,一切唯应试、升学是从、情感教育处于不屑一顾的地位,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令人震惊的。君不见,在我们的课堂里,孩子们面对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这些闪光的名字的时候,他们的评价是什么?!他们在学习这些英雄人物惊天地、泣鬼神的光辉业迹时,他们胸中升腾起的情感又是什么!?在影院或剧场里,我们可能都不止一次的碰到过以下现象:当舞台上出现严肃、壮烈的情景时,有些人常常会报以轻浮的哄笑;而当银幕上映出悲怆、肃穆的画面时,引来的却不是沉痛的、崇敬的共鸣。是什么价值观念扭曲了这些年轻人的情感与心灵!?看来、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已经到了应该大声疾呼的时候了。

情感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情感不仅是教育的力量,教育的手段,而且它本身也应该成为教育的对象。对年幼、年轻一代的教育必须包括情感教育。诚然,人类的许多基本情绪,诸如愉快、悲伤、愤怒、恐惧、惊奇、厌恶等等,在婴儿早期即已出现,这些基本情绪具有先天的性质。而以后出现的比较复杂的情感,正像语言一样又大多是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是“自然而然”地学会的。但是决不能由此可以认为情感毋须划入教育的范围。

人的情感与语言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从一方面看,它们似乎都是不学而会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它们必须经过认真的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要求,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的文明素养。璞玉固天生,不琢不成器。信哉此言之不谬也!

浅析情感在钢琴教学的作用论文 篇6

情感教学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钢琴是一门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然而却受到了许多国人的喜爱,很多人陶醉于黑白琴键中建立的音乐世界,怀孕的妈妈用钢琴曲进行早教,抑郁的病人用钢琴曲缓解身心,其巨大的魅力使很多人投入到钢琴学习中,然而却在学习中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弹奏一篇钢琴曲,需要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和技能,需要迅速找准音键,有一定的手臂、肢体的协调能力,正确把握音色和音量,然而即使做到这些也无法完美地演奏曲谱,经常会演奏出空有技巧、缺乏内容的曲子,这正是因为缺少音乐中最重要的情感。只有教导者将情感融入于钢琴教学中,将情感的重要性告知学生,让学生认识到空有技巧的演奏和饱含情感的演奏存在的区别,才能促使演奏者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于演奏中,发挥最大的学习效果。具体总结其重要性,包括:第一,使演奏者准确地把握钢琴作品的内涵,了解创作者的情感和意图;第二,充分发挥演奏技巧,比如,为表达激昂的情感可以重弹,表达悲伤的感情可以渐缓;第三,加深演奏者对于音乐表达的艺术感染力,人常说,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就告诉我们在对同一首钢琴曲的理解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将情感用于演奏中意味着可以发挥演奏者的想象力,调动个人情感并将其通过钢琴表达;第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其审美性。[1]

情感在钢琴教学中的各项功能

从功能角度分析,将情感运用于钢琴教学中体现了调节、动力、感染、信号四大功能,并且在钢琴教学中,教学者也可以根据这些功能采取一些措施以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下文中将进行详细说明。1.调节功能。情感具有调节功能,即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也就表明情感引导认知,情感可以调控。作为影响人类认知重要一环的情感,道德森定律表明当人类带有中等强度情绪时,对我们所进行的智力活动往往带有促进作用,反之过强过低的情绪会阻碍活动进行;并且心境的不同也有着明显的影响,积极的心境有正面作用,而不良的心境有负面作用,甚至产生思维分裂等病理心理情况。[2]而钢琴教学就属于智力活动的一种,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艺术教学并非在于本领传授,而是激励、唤醒、鼓舞,学习者若是保持中等强度、积极的情绪状态,往往会事半功倍。因此,钢琴教学者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教导其进行调节,面对以非最佳情绪状态进行学习的学生,教导者不妨调整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氛围,使学生处在愉悦的状态下完成学习,将所学知识完美掌握并运用于演奏中。2.动力功能。情感具有动力功能,情感决定了行为活动效能的高低。在演奏过程中,情感的到位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其动力功能表现多个方面,首先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毕竟对于任何一项技能学习来说,坚持不懈都需要巨大的动力,钢琴学习更是如此,需要明确的目标,需要大量的练习,当学生感知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素材,并且从心灵深处进行体会时就会产生兴趣,这也是支撑其进行不懈练习的重要动力;其次可以加强演奏者的表现力,进而影响到具体的演奏行为,拥有情感的表达才能抒发个人情怀,打动人心。鉴于情感在钢琴教学中具有的重要动力功能,教导者应当将培养音乐感知力作为教学中的一项,可以鼓励、带领学生观看现场演奏,更好地去体验情感表达的过程,还可以创造一些表演环境,使学生利用所学进行演奏,更好地理解情感表达,同时教导者应当充分把握学习者具有动力的学习阶段,促使其提升技巧为流畅的表达情感作准备。就像列宁所说:“人的情感与追求真理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3.感染功能。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即个体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效能。自古以来,人们靠着这种感染功能表达共鸣,寻找知音。从理论上分析情感感染力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感情的移入,是人类在感知到他人情绪后改变自身情绪状态的过程,这在钢琴演奏中极为常见,将乐曲所表达的情感移入于自身情感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作曲者的想法,再将其表达给所有观众;其二是以情动人,即将乐曲作为表达自身情感的媒介,以自身的真挚感染他人,促使他人最大程度地接受个体言行,这多出现在具有一定功底的演奏者中。而在钢琴教学中,这种感染功能是不可缺少的,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情感的把控、表达,使钢琴演奏有一个质的飞跃。为此,建议教导者增设体验感染力的教学部分,引导学生感知情感,教导学生进行带入演奏、模仿训练等,在教学后期,指导学生将自身的情感进行融入、宣泄,以乐动人,以乐动己。除此之外,还要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习者认知,以便于更好地融入其中。4.信号功能。情感具有信号功能,即情感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息传递的效能,也就是说演奏者的表情、肢体动作、言语,演奏的情感、节奏,都是内心活动的影射,其具有天性、共性、习惯性和可控性,[3]这在前面也有简单的论述,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存在于先天的,具有相同规律又具有个人特点的,且遵从于个人主观意愿的情感,也就符合心理学家汤姆金斯所说的.,“情感很容易进行传递、交流、理解”。这也就意味着在钢琴教学中教导者可以利用言语表情、体态增强课堂的情景性,也更容易促使学生理解并发挥想象力,领会作品内涵和风格;同时教导者的赞扬、期待、鼓励更能使学习者明白教学意图。另外,从信号的特性来看,教导者应当保留教学内容的多元性,不可一味生搬硬套,而忽略了每一位学生的个人特点,应该以引导的方式充分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也注意要多角度地看待乐曲。

钢琴音乐中的具体情感传递

钢琴教学中所需要的功能是多个方面的,其传达的感情也不尽相同,经常出现在影视艺术作品中的有:第一,钢琴作为爱的诠释,钢琴作品出现在电影、电视中往往是对人物内心情感语言的表达,也会展现人物对于钢琴的热爱;第二,爱恨的即兴音乐描述,通常在影视或者艺术作品中,爱恨交织是文学创作的规律,而即兴钢琴则是以周围场景为基础的再表达,在爱恨这样强烈的情感中,往往依靠添加大量和弦快速高亢的完成演奏;第三,贯穿剧情发展,不同旋律的钢琴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可以使剧情更为连贯,如单旋律表达孤独,主题音乐展现高潮,画外音乐辅助情感,三连音展现不安定音乐因素,连贯的跑动琶音体现激昂的情感等。整体上说,钢琴是人物与心灵的完美邂逅。

本文中我们提到情感在钢琴教学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并且从情感的各项功能上进行解释、分析,提出相关举措,在介绍中也发现,这些功能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在很多部分出现重合、制约、影响的情况,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地完成了钢琴教学情感回路动态网络的构建,[4]对于将艺术性和科学性相融合,对能高效地完成钢琴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进行钢琴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钢琴教学者要注意充分认识到情感的重要性,并且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多地做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最终完成的不仅仅是钢琴教学,还能对学生的认知力、审美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影响,能通过情感饱满的演奏锻炼个人演奏能力、表达能力,寻找音乐知音,体会音乐带来的快乐,再将其反馈到音乐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教导者将情感融入教学中,也有利于师生情的建立,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参考文献:

[1]刘纯:《浅析钢琴教学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黄河之声》第12卷第12期,第112-114页。

[2]常慧:《浅析情感在钢琴教学中的功能》,《北方音乐》第37卷第38期,第247-248页。

[3]李祯玉:《情感在钢琴教学中的功能浅析》,《音乐大观》第30卷第16期,第196-198页。

社会情感学习的作用 篇7

关键词:第二语言学习,情感因素,作用

一、情感因素与语言学习

(一)情感因素。

人是有感情情感的动物,脑的一种机能,是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好恶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重视情感因素,尤其是内在情感因素,即人格的存在。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我中心因素、交流因素、动机。

(二)情感因素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1. 自我中心因素与第二语言学习

圭欧拉提出“语言自我”(language ego)的概念。语言自我指的是对自己语言的认同。语言自我跟自我发展相互作用,有着阶段性的不同特征。如儿童时期的语言自我有弹性,没有忧虑,也没有抑制,是放松的。过了青春期,语言自我就具有了保守性和保卫性。因为受母语的影响,他们具有保护母语,保护自己的意识,成了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所以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教师应该多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自我中心因素。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该达到心灵的和谐愉快。教师应在课内外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态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2. 交流因素与第二语言学习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交流因素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在提高其效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交流方面的变量是多方面的,包括移情、内向、外向等因素。

移情(empathy)是语言交往中的主要情感因素,是沟通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把教学过程演变为师与生、生与生相互交流的过程和疏通情感、信息交流的渠道,密切注视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移情换位,思其所思,忧其所忧,乐其所乐,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其更有效地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学生的热情一旦被激发出来,他们便不会再将学英语看作是一种负担。另一方面,通过师生移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的焦虑感真正得到缓解。

性格的内向和外向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突出变量。内向性格的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有更多的移情,他们在发展语言认知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在读写方面花的时间更多;而有人则认为这类学习者可能更善于利用其性格特点,对有限的输入可以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形式分析,或解释为性格内向的学习者可能在语法、翻译、阅读理解方面钻研更深入。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对那些性格内向、消极、悲观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注,研究他们的个体学习方式,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适应他们的需求。

3. 动机因素与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学习的动机主要有三种:工具性动机、结果动机、内在激励。

3.1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工具性动机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对外语本身并无兴趣或没有与讲母语的人进行交际的条件,学习第二语言只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或工具。如找工作、通过考试等。

3.2结果动机(resultative motivation)。结果动机批第二语言学习者由于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产生成就感而获得的满足。

3.3内在激励(intrinsic motivation)。内在激励指第二语言学习者从学习本身所获得的满足。

动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动机影响效果,效果也影响动机。因此,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教师应该不断激发学生的动机,培养他们的兴趣,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当然“态度”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第二语言学习的态度就是学生对第二语言学习的认识、情绪、情感、行为在外语学习上的倾向。学习者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二、利用情感因素优化英语教学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形成师生情感交融的和谐气氛,首先,教师自身的情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认知和师生关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情感沟通应保持自然、和谐,不但要对学生有一腔热情,而且要有无私的、广泛的爱;不但要处处关心他们,而且要关注学生的自尊需要。

(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积极情感的阳光雨露。

教师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维持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一个轻松的课堂环境,让他们感受到身心舒适,这能使他们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因为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强;反之,则思路闭塞,操作迟缓,心灵封闭,无创造性可言。

首先,自由的理念是重要的。所谓自由是指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心理,放飞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无拘无束,这是最基本的东西。

其次,要有宽松的氛围。所谓宽松,是要允许学生说错话,不要盯住他们的错误不放。如果长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因为怕犯错误,不取表达自己,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日本的一所学校流行着这样一种理念:“教室就是让孩子出差错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将学生的经验、学生的认识真正整合起来,那么学生的经验就无法完成再构,形成新的体验,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三)树立信心, 排除焦虑是积极情感的催化。

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应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引起的满足和兴奋可以继续得到满足的需要,一次成功的体验又可推动第二次成功,多次成功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逐步体会到学英语的乐趣,同时也排除了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情绪。焦虑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恐惧不安、烦躁和害怕犯错误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对他们的学习会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会导致他们放弃英语学习。因此,教师决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有受挫感,而应该多看到学生的进步,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能树立他们的信心,能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三、结语

社会情感学习的作用 篇8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日趋下降,与音、体、美等其它课相比,语文课简直是在受罪。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课后单一的作业形式及做不完的作业,使孩子成天埋于题海中,让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传统的教育使学生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累,而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个人认为已经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但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多数儿童的语文学习兴趣都是在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下,受正确的学习动机支配而产生的。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首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大意义。所谓情感因素,是指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现象的统称。在教育过程中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和教学环境中的情感因素两大类。教学环境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有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在教学中情感投入、教学风格等。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人格因素和动机因素两类。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取决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在小学生阶段更是受教师的情感制约。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情感方面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激发主体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是具有强烈情感因素的行为,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滲透其中,特别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我们教师能否发挥情感因素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光荣职责,而为人师表,又是育人的基础和前提。而对教师来说,丰富的知识底蕴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它仍然无法取代榜样的力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学生在说喜欢什么课而不喜欢上哪节课,原因在哪儿呢?可能有多种因素,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可能就是在老师的人格魅力上。

二、教师教学态度的影响

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当我们的学生每天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上学,迎接他的却是老师批评值日生做得不好、作业质量不高等等,一天的好心情就没有了,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三、教学过程中情感投入的影响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而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情感又是有别于一般情感的高尚职业情感。它利用教学材料来改造学生,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施教的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原料,而是活生生的孩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是教学的生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用自己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潜能,使学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听课的热情,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

所谓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及独具一格的特征,是教师本人学识、情感、潜能、心理品质及个性在教学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其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中语言、文字表达、仪态风范、随机应变技艺等方面。教学风格是教学经验的产物,它的形成是教师教学能力成熟的重要标志,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在不断充实完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不同于他人的教学特点。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风格的表现,是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是教师人格的投射、教师风貌和格调的体现,更是教师自我价值的肯定,良好的教学风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润滑剂。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对学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终生铭记不忘。

教学风格因人而异,类型众多,概括而言,有理智型、情感型、自然型、幽默型、技巧型。作为一名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掌握好教育理论,只有这样,掌握教学规律,熟悉教学过程,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逐步提高自己在教学方面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善于见微知著,防微杜渐,通过对学生情绪、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掌握教学状况,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才能,预知自己的工作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及产生的效果。

上一篇:休班和请假下一篇:欧美人评价赛德克巴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