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情感

2024-08-30

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情感(通用12篇)

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情感 篇1

摘要:进入八年级后, 我们增加了物理课,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它来探索科学世界。但学了一段时间后, 学生觉得物理课充满了枯燥的定理、公式、演算等内容, 对它根本就不“感冒”。那么, 怎样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积极向上的情感呢这变成摆在每位物理教师面前的难题。

关键词:中学生,物理,兴趣,情感

我们深知, 把一堂物理课讲精彩并不难, 把每堂物理课都讲得精彩而且让学生喜欢, 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享受, 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了看法。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 好奇心重, 凡事都喜欢刨根问底。根据这一特点, 教师要变传授知识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 要有个良好的开头。因为万事开头难,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接触物理, 对物理研究什么、学物理有什么好处等一无所知, 因此, 要想让学生喜欢上物理, 第一节课非常重要。教师可以用大量有趣的实验进行教学。比如: (1) 水在纸制的“锅”里烧开; (2) 友好纸片; (3) 漏斗吹乒乓球不会下落; (4) 自动浮起的鸡蛋。此外,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 (1) 饮料瓶出汗; (2) 高压线上的小鸟为什么不会被电死。通过这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现象, 学生会被深深吸引着, 觉得物理是有趣的。

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一节课中应安排几个小高潮, 将讲授、实验、举例、设疑、投影等不同的教学手段合理穿插, 使学生一直处在研究、分析、探讨问题的兴奋之中。

二、通过取得成功的成就感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动手努力能看到自己付出劳动后所取得的成绩, 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技巧。在物理课上, 无论是实验还是作业练习, 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学生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初中生情绪不稳定, 一次失败的实验、一次不理想的成绩都可能影响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所以, 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让学习好的学生建立更高的目标, 让学习稍差的学生也能看到希望, 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并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增强学习兴趣。

三、学会欣赏学生, 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学生良好的情绪、充沛的信心, 可以促使其积极地去行动, 从而实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标;消极的情绪、悲观的心情, 可以使其产生消极的行动, 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因此, 学生的情绪决定了学习的效果。愉快、兴奋地学和悲观、消极地学的效果必然不同。积极、兴奋的情绪可以加速学生的学习思维进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在这样的环境中都是愉悦的, 都能积极地去思考、学习, 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 教师要注意, 千万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建立起来的情感非常重要, 它不是可有可无的插曲, 而是师生间的纽带。教师在工作中只要理解、尊重学生, 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对教师的做法非常敏感, 在教师眼里可能是很小的一件事, 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造成难以想象的伤害。因此, 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以防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影响。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师要告诉学生有用、有趣的物理学规律、定理是无数科学家经过艰辛努力得来的, 要让学生多了解这些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 爱迪生小时候就是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牛顿小时候就喜欢看书等。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发现新定理的故事。比如, 阿基米德在浴盆里洗澡时发现水位会升高, 后来通过研究发明了“阿基米德定律”等故事。通过这些故事, 学生会感悟到发明或发现的背后蕴含着科学家的辛苦和汗水, 会自觉从小培养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力。

五、培养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能力

在物理学的知识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定理、定律等, 学生一不注意就会理解错误, 影响学习。所以,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关键词, 理解意思。比如, 学习光的折射时有这么一句话, “让一束光穿过缝隙斜射到水面上”, 这句话中的“斜射”就是关键词。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要让学生自己找出关键词, 并反复揣摩其意义, 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此外, 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对问题进行思考。比如, 在学习惯性时, 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观察坐汽车突然刹车会产生什么现象。之后, 教师再讲惯性知识就会很容易了, 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很多学生都很喜欢物理, 因为上物理课时会做很多的实验, 很好玩。可是, 一旦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时, 他们便不知所措。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学生的理论与实际应用未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所以, 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运用。

教师上课时要把所讲知识转变成生活中的小事例, 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学习, 并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 学生了电路和家庭用电的知识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电笔测量哪根是火线, 哪根是零线;观察电线的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另外, 教师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野外去观察, 并思考哪些地方用到了学过的物理知识。比如, 到工地去观察大吊车, 思考哪些部位用到杠杆原理, 哪些部位运用滑轮组, 它们是怎样配合工作的。总之, 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善于观察生活, 这样, 学生才能学好物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观察学生、引导学生, 使学生的非智力品质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 还能具备良好的品质。

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情感 篇2

1、调查研究的结果

一项研究以399名3-6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所有被试进行了集体测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总分和各个维度上的得分较高。较低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普遍高于高年级学生。女生的整合态度和自信心显著好于男生。

(2)、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总分和各个维度上的得分较低。较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普遍高于低年级学生。小学生英语学习焦虑不存在性别差异。

另一项对567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57.4%的学生因为来自家长和教师的鼓励,对英语学习很有信心,喜欢学习英语,认为自己能学好英语。有31.8%的学生因心理紧张、焦虑或厌倦,缺少鼓励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这个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情感态度是搞好英语教学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不断扩大这股力量。

2、情感态度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表现

英语教师教育行为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态度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教师的鼓励与帮助、消极评价是预测学生情境态度的重要变量,教师的交流与重视、消极评价是预测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变量,教师教育行为的各个维度对学生整合态度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交流与重视是预测学生内在动机的最重要变量。

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情感 篇3

关键词:情绪情感;教师;学生学习态度

教师是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发展。作为一名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除了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保持崇高的敬业精神、丰富教育科学理论外,也应重视情绪情感力量在教育过程的影响,随时进行自我情绪调控,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情绪情感的作用及教师的角色特征

情绪情感是个体的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态度体验。简单地说,人的情绪情感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外界刺激物(即客观事物);二是个体的主观需要。情绪情感影响着人的意志与行为,其作用表现在以下5方面:(1)调节作用:对个体的认知水平有提升或降低的功能;(2)动力功能:对人的行为活动有促进或阻碍的效能;(3)感染功能:指个体的情绪情感具有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效能;(4)信号功能:情绪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传递信息的效能;(5)迁移功能:个体对他人的情绪情感会有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去的效能。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所以教师本身的主观性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的情况下。但传统的观点只注重教师对教育对象的调节、控制和改造,注重教师对输出手段的选择,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主体因素,尤其是教师的人格因素和社会因素中情绪方面素质的优劣对教育教学活动效能的影响。可以说,一名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情感,那么他也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好教师。

二、教师情绪情感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1.积极的情绪情感

新教育改革强调的是“愉快教育”,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使学生爱学、乐学、好学、学好。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愉快教育”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积极情绪,即对教学活动有积极作用的情绪。教师的积极情绪可以促使教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使教师在课堂上积极性增加,活力增强,思维敏捷,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形象有效的比喻、丰富贴切的例证、工整适量的板书授课;而教师积极的情绪情感也可以感染学生,使其能专心致志地聆听教师讲课,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发言、大胆回答问题,从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对学习的信心。反过来,学生的良好学习情绪在课堂中也会感染教师,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消极的情绪情感

据研究,消极的情绪情感会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引起行动的迟钝和精神的疲倦,进取心丧失,严重时会使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下降,意识范围狭窄,正常行为瓦解。可见,消极不良的情绪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危害。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消极情绪情感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情绪低落,讲课时无精打采,声音低沉无力,索然无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二是教师心里烦躁,心不在焉,注意力难以集中,讲课时错漏百出,导致学生思维混乱,难以理解,对学习失去兴趣;三是教师有时不能控制冲动情绪,对学生无故责骂,学生情绪压抑,思维的积极性受挫。

3.教师不同情緒产生的因素分析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绪情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教师自身因素和学生因素。(1)教师的自身因素:教师自身的家庭问题、个人问题、健康问题、思想问题等都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当教师对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时,便会产生不良情绪。(2)学生因素: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其情绪除了受到自身因素影响,还受学生的状态的影响。包括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个人素质及学习的积极性等。

三、教师应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1.解决引起不良情绪的自身问题

(1)提高身体素质。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就没有好的精神,也会影响教师的上课质量。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工作之余可以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打球,游泳等,除了增强机体抵抗力外,还可以使内心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

(2)正确评价自己。工作中也许会碰到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但不要过于贬低自己,或用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应用正确的态度看问题,评价自己的价值。同时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3)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的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将大大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工作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理想工作环境的重要条件,不仅有助于教师对学校教育目标和工作任务的认同,而且有助于教师归属感和荣誉感的产生。首先,要多与别人沟通交流;其次,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要互相帮助;最后,多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2.正确对待学生

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与他们的自身问题有关,可能是家庭因素,或者是经济原因,又或是与同学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等等。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先做一定的了解,不要一味地责怪、埋怨学生,或者不理不管,应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指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与他们沟通交流,让学生能在愉快的心境下掌握知识。

3.教师应提高自己的心理应激能力

处理事情很多时候关键是自己的态度,如果我们能保持一颗平常心,理性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那么矛盾冲突也会减少。所以,平时应该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抓住机会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使自己在处理事情上都有一个合理的度。这样,教师在成长中,就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价值,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叶一舵.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4.

[2] 沃建中,罗良.心理健康教育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3] 付忠莲,陈开森.教师情感智力与医学教育探析[J].卫生

物理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情感的激发 篇4

调查表明: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致越足, 他的物理成绩相对来说就会越好, 反之成绩就会降低。对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高低有无, 关键在于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情感态度因素是处于积极状态, 还是处于消极状态。积极状态下, 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浓厚, 那么, 他对学习初中物理的诸多有利行为就会出现, 进而产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业绩。

2.如何避免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时产生消极情感

这里先要了解学生学习初中物理时产生消极因素的原因。

当学生刚刚接触初中物理时, 由于有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体验, 学生既有熟知感, 又对新的科目有了一种新鲜感, 可以说此刻的情感因素是积极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物理课程学习, 学生的这些感觉就会丧失, 不少学生还会产生厌倦心理,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 学生出现消极情绪, 与初中物理教师的物理教学情感有关。一名好的初中物理教师, 其前提是他对初中物理教学和对初中学生存在很好的感情。在这种感情因素的参与下, 他的备课、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他对学生的热忱关爱, 都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一名学生进入初中物理课堂, 如果这堂课物理教师做过精心的安排, 学生不但思路清晰、知识性强, 每名学生都有用武之地, 而且充满了欢声笑语, 那么学生当然容易接受这样的课。再配合初中物理教师恰当的肯定和遇到物理难题时的耐心关怀, 学生自会引发对于物理科目学习的良好感情, 从而专注于初中物理学习。相反, 一名不负责任的初中物理教师, 他对初中物理教学毫无感情可言, 对学生的态度更是冷冰冰;他准备的物理课就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按照课本的编排, 一副指挥官发号施令的样子, 在这种情况之下, 学生上初中物理课会有什么快乐可言?当学生一脑袋瓜的问题不能解决时, 得到的是教师的冷嘲热讽, 那学生怎能还热爱这个教师的初中物理教学呢!可见, 初中物理教师对于物理教学的情感状态, 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感情, 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其次, 学生自身对于初中物理学习的热情不高也会成为他物理学习的消极因素。我们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师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整个初中物理的学习历程中一般会出现一条波浪形的曲线学习状态。如果学生能够在这条曲线的高点到低点时, 不至于完全滑落底谷, 而是低到一定程度再出现逐渐向上反弹, 那么, 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习就算是较为成功的。在这种波浪形的学习历程中, 学生对于初中物理学习的感情变化, 对应着学生在物理学习时的成绩的变化。如果成绩一直不佳, 他们的物理学习劳动一直得不到正面的肯定, 教师又没有及时帮助和予以心理上的热情支持, 那么这时学生很可能出现巨大的学习困难, 学习的感情就会明显消极起来。很多时候, 不了解学生状态的物理教师, 还会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严肃批评, 甚至会说学生不争气、没耐心、吊儿郎当等。这种做法不但于事无补, 更会引发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的厌恶情绪, 甚至因此放弃物理学习。这是因为, 在学习成果感受长时间不能得到满足、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之下, 教师再不分缘由地一味指责, 必将对心灵极其脆弱、已身处悬崖边上的学生造成沉重的打击, 又把学生往悬崖边上推了一把。这时, 学生只能选择自卑、逃避, 别无他途了。结果, 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习行动和对待学习的感情都将跌至谷底, 很难再有起色。

最后, 教师与学生两者的相处不融洽也会对学生学习初中物理产生消极情感。一个学生每天都要和教师见面, 他对每位师长都有自己的看法。初中物理教师从事着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的教学, 这门学科注重理的因素, 抽象性极强, 学习难度较大。这种学科本身就具有的神秘感, 给初中物理教师套上了一种“神秘”的光环。在这种情况之下, 教师如果故作神秘, 与学生疏远, 那么学生就不愿在自己遇到物理学习难题时, 把困难对物理教师诉说, 他不相信高高在上的物理教师能跟他同甘共苦。日积月累, 问题越压越大, 不得解决, 最终就会出现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的不满情绪, 生发厌烦之情。反之, 物理教师如果打破物理科目造成的那点神秘感, 表现得平易近人、乐于助人, 学生就喜欢和这个教师打交道, 就喜欢把学习问题与教师分享, 从而师生相互协作, 在初中物理漫长且艰深的行程中能够互相扶持, 走向成功。

体育对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作用 篇5

皋兰县教师进修学校 王立智

一、体育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感

学校体育的诸多方面,蕴含着竞争因素,体育课中的教学比赛和对抗练习,课余时间班级和校际之间各种形式的对抗赛、邀请赛、达标赛、选拔赛,全校性的运动会,都为学生投入竞争提供了参与机会。一方面,体育比赛反映了青少年学生乐于参与竞争的心理需求,是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最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体育比赛的效应,在于以运动竞争为媒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而且必将在学生(包括参赛学生和观赛学生)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他们对所代表群体(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感,从而起到体育比赛部分学生直接参加,多数或全体学生间接参与,共同受教育,激发集体情感的作用。

二、共同参与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友情感

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或是课外体育活动,其本身特点决定了很多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和比赛的方法,这就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交流。他们在体育学习和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相互之间具有依赖性、牵制性和影响性。为了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和实现参加体育活动的满足感,必然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体育关系中,就会加深了解,密切来往,使他们的心灵不断受到情感的熏陶,相互之间产生一种深厚而广泛的友情。

三、调节身心,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快乐感

青少年儿童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在完成紧张学习后的休息中,为了寻求生理和心理上的放松,乐于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校体育寓教育、健身、娱乐于一体,学生在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参加和观看体育比赛中,在锻炼身体、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调节了身心,获得了精神享受,心理上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感受。他们在参与体育中获得的这种情感体验,有利于文化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和发展。

四、多种体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情感 篇6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学业成绩;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并且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与其他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营,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栋梁,是未来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通过学习和掌握英语这门全球化的语言,可以达到更好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可以充分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形式,学习和了解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一、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分析

“认知”指的是对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情感”主要是测量人“情绪”、“情感”的指标,是对人和事物喜好或厌恶的内在心理反映,“认知”和“情感”在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与“智商”同等重要。但是在实际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只强调了“智商”对于学业成绩的正面促进作用,而忽略了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这两个方面。

(一)认知因素

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方法和策略方面,在发现英语学习比较吃力,学习进步缓慢时,就可以从学习方法和策略方面找原因,并且做出及时的调整。英语学习,如果忽视了方法和策略的优化,而只是单纯的从学习观念或智商方面去寻找原因,必定会伤害到大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英语的学业成绩。认知因素对大学生英语学业成绩的影响主要是表现在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开放性,这要求大学生能够不断从外界学习和借鉴一些新的观念、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的英语学习策略,并且能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内容对学習方法和策略做出适当调整。

(二)情感因素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情感因素对于学习的正面促进作用,比如学习兴趣和意愿等,大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的过程或学习的内容产生需要,才有可能对英语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和意愿,才有可能产生学习英语的迫切愿望。另外,在原有学习兴趣和意愿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产生更新的情感需求,这会使原有学习兴趣和意愿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且促进大学生朝着新的学习目标前进。这点和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类似,只有在某层需求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求才出现,通过新的需求来促进人不断的学习和发展。

二、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在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运用

(一)加强“听说读写”的练习

1.听力练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听力练习中的技巧对于学业成绩影响并不大,因为英语考试中的听力题大多是选择题,而且分值占的比例不大。但是听懂英语是实现英语交流的首要环节,听不懂别人说什么,谈何交流与沟通。所以大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要多把握听力方面的练习,一方面可以提高英语考试的学业成绩,另一方面也为以后英语交流沟通打好基础。虽然英语听力练习比较枯燥,而且难度大,见效慢,但是这不能成为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可以忽视的环节。

2.口语练习:主要是练习自身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比如在口语练习中要注意连读、辅音浊音字母的发音技巧等,还可以把自身的口语练习录制下来,在回听自己英语录音的过程中找出比较欠缺的方面,后续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另外,在与别人进行英语交流沟通时,容易出现句型、用词单一的情况,这主要是自身词汇和句型掌握不够引起的,通过多练习、多积累则可以克服这一困难。

3.阅读练习:阅读题在英语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较多,特别是在英语四六八级考试中,阅读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所以,加强英语方面的阅读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业成绩和见闻。

(二)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

在初高中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大多是被迫学习,一切以考试成绩为重,一切为了升学考试。升入大学后,就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也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时刻鞭策,大多数学生抱着“60分万岁,多1分浪费”的心理,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的情感,自然会对学业成绩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进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的内容。学习兴趣和意愿的培养,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意愿有了,学习的动力自然随之而来。比如,在大学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融入角色扮演、英语演讲、英语角等内容,丰富英语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充分给予大学生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技巧。另外,大学生自身可以制定出一系列英语学习的目标,通过目标激励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业成绩,把英语四级作为初级目标,英语六级作为过渡目标,而英语专业或英语特别优先的学生,可以把英语八级、托福、雅思等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所以,通过英语学习目标的制定,可以实现自我的激励,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

参考文献:

[1] 肖书珍. 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2(14):149-150.

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情感 篇7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

一、中学物理课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原因。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如“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操作性强。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两条内容: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 发展科学探索兴趣, 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有振兴中华, 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难以把握, 给教师在实施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已多年, 但就目前的高中教育而言, 并未完全扫除应试教育之风。学校对老师的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在这种情况之下, 学生、家长乃至教师最关心的不是成绩所反映的问题, 而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本身。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试卷上难以考查, 为了能使学生考高分, 这部分内容只能被忽略。

3. 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目前,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 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学在中学物理课堂中形同虚设。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 没有成为课堂中的演员, 自然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了。

二、落实高中物理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探索与思考。

1. 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 充分研究教材, 挖掘课本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素材。

首先, 教师要提高重视程度, 充分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其次, 要充分研究教材内容, 深度挖掘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素材。例如:在学习“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时, 可以课前让学生充分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伽利略其人其事, 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畅所欲言, 在讨论中分享各人对伽利略的看法, 在潜移默化中就体会伽利略的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 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应该实现多元化, 评价过程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以平等成员的身份参与评价, 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沟通和协商。同样, 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 与他们一起体验乐趣、感受忧伤。在评价方式上应该有相应的措施, 有论者将其概括为:等级评价与分数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考试成绩与学习表现相结合;调查与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改变了以往将纸笔测验作为惟一或主要的评价手段的做法。只有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才能回归课堂。

3. 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建立教学新模式。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不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式教学。《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 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 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 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 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多探究, 多启发。”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最具创新潜力的领域。因而国家的新课程改革, 把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 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列为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式,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我们教育一线的工作者要高度重视, 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服湘.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与管理.2006 (4) .

[2]李兴业.非智力因素与创造力的培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124, 126) .

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情感 篇8

近日, 重新翻阅学校组织的绿色成长系列活动的资料、照片、信件, 还有一篇篇观察日记。孩子们那朴实的言语, 纯真的图画, 还有那一颗颗让人揪心、兴奋、激动、牵挂的小芽儿。这些充满孩子们探究热情的记录, 使笔者想到了这样一个命题, 就是如何让这种热情持续地更长一些, 推动孩子们的探究行为更深远一些。

二、研究操作

(一) 实例陈述及点评

当学生看到那一个个芝麻粒大小的种子时, 心中充满了疑问和好奇。它会变成那一株株美丽的、茁壮的凤仙花吗?强烈的好奇心促使着孩子们对凤仙花的渴望。一个个都恨不得让凤仙花的种子在一夜之间就长成一株鲜花。那段时间, 孩子们在我面前经常提起的问题就是:“徐老师, 凤仙花种子过几天才能发芽?”“什么时候才能开花啊?”每每想起我都忍俊不禁。对孩子来说当好奇心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 最想看到的便是事情的结果。如何将孩子们已经膨胀的好奇心转移到对凤仙花的培育过程上来。

1. 精心地布置, 适时地激励

(1) 绿色成长系列之一:活动倡议

在探究开始时教师细心引导:“当你的种子发芽时, 别忘了告诉老师一声, 或是写信、图画、照片, 一个小小的惊喜会等着你。”第一个孩子, 三 (1) 班吴可欣寄来了两张凤仙花的照片, 当她拿到小礼物时, 看得出同学们的目光是羡慕的, 是兴奋的, 是对自己的凤仙花充满希望的。

(2) 绿色成长系列之二:种子发芽

在探究作业上的教师引导语:小朋友, 当你看到那一颗像芝麻一样大小的花籽时, 一定很高兴吧!那我们应该怎样把一颗颗花籽培育成一朵朵鲜艳夺目的花呢?让我们一起来试着种一颗吧!

当孩子们对一件事情产生了情感, 而你又教给他们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时, 孩子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日记选录:种子抽出两片滚圆的小叶子, 叶子下边有一根又细又长的柄。小芽儿还戴着一顶咖啡色的小帽子……我的小芽儿最爱玩水了, 有一次, 我给它浇水时, 不知不觉中小芽儿的两片叶子中间夹着一滴。我爱我的小芽儿!

(3) 绿色成长系列之三:长出花苗

在探究作业上的教师引导语:同学们, 这些天天气热起来了, 花苗也渐渐长高了。想一想一个小盆子里呆着五六株花苗, 他们一定会感到很拥挤, 很难受。那就让我们快来给小花苗换个新家吧!

相信有了同学们的支持, 小花苗一定会茁壮成长, 让我们继续耐心地呵护小花苗, 让它慢慢长大。

日记选录:我的凤仙花叶子长得翠绿翠绿, 像一把把小扇子, 花朵艳红艳红, 像一张小脸蛋儿。高35厘米5毫米, 叶子最宽有1厘米5毫米, 最长6毫米左右。一次, 我正在玩耍, 玩得正高兴时, 突然, 凤仙花被人踩了一脚, 我看到后, 对那个人说:“快, 把脚拿开!”然后, 我快速跑过去, 看那株被踩扁的凤仙花。它看上去, 十分脆弱, 我连忙给它浇水、松土, 终于在我的辛苦之下, 凤仙花在一瞬间复活了。我一下子呆住了, 后来大笑起来。

从观察日记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完全从初识种子时的好奇与希望转变为种子发芽后对小花苗倾注的丰富情感。细细品来, 回味浓浓。

2. 真诚地化解, 用心地引领

在培育花籽发芽的过程中, 看到全校仅34%的发芽率, 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孩子们对于种子没有发芽的那份失落。

由此决定再出倡议:绿色成长系列之爱苗护苗

在探究作业上的教师引导语:同学们, 从老师发下种子到现在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相信同学们的花籽都已经发芽了, 但老师知道有一些同学可能因为某些原因, 到现在种子都还没发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1) 水浇得太多, 把种子淹死了

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但过多的水分会把种子淹死, 还会使泥土结成块, 这样种子在泥土中多难受啊!

(2) 早晚温差较大, 不适合种子发芽

花籽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 太冷、太热都会对花籽发芽产生影响。前些天的气温变化对花籽的发芽还是会产生影响的。找到了原因就有了对策:

(1) 水浇到什么程度:泥土湿润就可以!

(2) 怎么浇水:喷洒为主, 一天一次定时定量, 均匀地喷洒在泥土上。

(3) 泥土要保持松软。

(4) 给花籽一个温暖的家。早上, 气温较低把花盆套上一个保鲜袋, 放到室外。

同学们, 让我们行动起来, 重新种下新的花籽, 快快让它发芽。相信有了同学们的精心呵护, 小种子一定会重新嚷着要出新芽。

日记选录:当老师将那一袋芝麻大小的花籽交给我时, 我连忙到走廊上去看矮牵牛的简介, 看着图片上艳丽多姿的矮牵牛, 我下了决心:我一定要种得更好。

一回到家, 我拿出一个装有君子兰的花盆, 毫不客气地将君子兰一把拔了出来, 随便塞进了另一个比较逊色的花盆。于是, 我又用铲子松了松土, 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撒在花盆里, 又浇了少量的水, 这才安心地做其他事。

当晚, 我做了很多关于花的梦了。其中有一个特别妙:当我早上睁开眼时, 发现身边全是一朵朵灿烂的矮牵牛……第二天早上, 我醒来, 发现身边的花都不见了, 我心情失落了一大截……

在后面几天, 我每天都精心为种子浇水、松土, 顾不得妈妈的唠叨, 也顾不得堆积如山的作业。可是, 我的种子却不尽如人意……

3天过去了……1个星期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

现在, 每当我一眼瞄见那个空空的花盆, 鼻子就会忍不住一酸……

虽然没有了种子发芽的事实, 但学生对小芽儿的期盼, 对小种子没有发芽的那份失落, 隐隐地落在字里行间。就科学的观察来说, 我们可能会更多地关注小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但对孩子来说, 失落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如何把孩子对小芽儿的失落之情化解开来, 如何把学生对种子, 对小芽产生的想象, 产生的情感, 这一支持学生开展中长期探究活动的动力源泉持续不断地输送到中长期探究活动中, 成为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 研究分析

1. 教师与家长的关注, 倾力培育情感小苗

孩子们得到的消息, 第一个知道的便是家长, 家长可以从观察日记中感受到, 当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有了共同的发现或得到了家长的鼓励时, 孩子们的内心充满了欢乐。

当孩子们的发现、困惑以及失望, 在老师那里得到首肯、回答及鼓励时, 对凤仙花关注的信心又将重新建立起来。因此, 当孩子们有了疑问的时候, 老师的言语、神态千万不能挫伤他们对植物生长的信心。试着帮助孩子寻找答案, 他们会和你一起分享过程中的快乐。当然, 作为教师, 也要学会为孩子分担失败时的苦闷与失落。

信心的建立需要事实, 也需要情感。孩子对凤仙花一生关注的事实, 对凤仙花生长所倾注的情感是单薄的, 是缺乏持续性的。这时, 很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帮孩子来建立信心, 同时教给他们合适的方法, 延续引领。如:隔几天, 数一数叶子的数量变化。隔几天, 拿筷子去比一比, 量一量, 看看长到哪儿了?隔一周, 去找一找最大的那片叶子多长了、多宽了……有了这些轻而易举的事, 对孩子们来说“关注”就变得轻松、快乐。

2. 校园学习情感氛围创设

(1) 开展“四月绿色小园丁”评比

温馨提示:当你的凤仙花开出了第一朵鲜花时, 别忘了告诉徐老师好吗?老师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2) 精心记录观察日记、图片

日记选录:我精心培育了两个月的凤仙花, 今天开出了第一朵花, 可它是缩着的。我把凤仙花放在太阳下, 那朵小花仿佛就是太阳公公的外孙。太阳公公讲什么小花都听。太阳公公说:“快快展开来, 不要辜负了小主人的期望。”

三、反思与总结

(一) 探究中体现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中长期探究活动, 探究的究竟是什么?读完连岳《小树慢慢长大》一文后有了更深的感触:“植物的一生, 寓于我们的是成长, 是视为生命的最本质特征地成长, 是有着缓慢与耐性内涵地成长, 是将自我否认, 自我怀疑, 自我更新进行到生命体的最后一刻地成长。”这不正是一种生命价值地体现吗?

(二) 与孩子一起在探究活动中成长

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情感 篇9

首先心理状态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情绪、兴趣、注意力、思维、意志的综合表现, 便对训练和提高身体能力以及舞蹈技术起着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下面我就情绪与兴趣对学习舞蹈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敬请各位老师、同行指点, 批评。

一、情感在舞蹈中得到了升华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 是指人的高级需要与否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而情感在舞蹈中充分展现, 得到了升华。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态的表演艺术。它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舞蹈者那充满灵气的人体动作来传达思想感情的。因此, 没有情感表达的舞蹈只能算作是一项运动技能, 如同健身操一般, 只需和着节拍舞动四肢和身体, 并没有内心情感的表述, 也就不能称之为“舞蹈”。舞蹈是有血有肉的, 是充满人性的, 是感人至深的艺术生命。

(1) 首先, 让我们来看看我们舞蹈专业的学生是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的:

长期以来, 基础的舞蹈训练十分注重技术, 花大量的时间去培养各种技术能力。虽然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在身体素质、能力、技术技能方面都能达到相当的水平, 但跳起舞来还是比较干巴、缺乏艺术表现力, 表演时内心空白, 感情溃乏, 甚至完全是为动作而动作, 为技巧而技巧。我认为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外部的技术训练, 而对“内外结合, 神形一致”的训练不够重视, 这样就会造成学生表演时毫无激情, 甚至有许多的呆板。

这就是我们目前舞蹈专业所处的状况。由于内心空白, 跳出毫无情感的动作, 让人无法产生共鸣, 不能传情达意的表演时常不能令观众满意, 而演员头脑时常只剩下某些动作的肌肉体会。当然,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内心情感对舞蹈动作的释怀。

(2) 怎样才能让学生或演员对舞蹈动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呢?

当然, 教师首先就应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帮助学生理解剧目, 将自己对作品角色的认识, 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 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 彻底地了解角色, 进入角色, 认知故事情节梗概, 为之感动, 产生表演激情。这样当学生开始学习动作时, 便能发挥想象, 以情带动心中有所想, 表演时就不再干巴巴, 毫无生气了, 动作也会显得生动许多。这样, 观众既能看到演员动作的到位, 就又能看到演员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 这样内外结合, 便显得有血有肉了。

因此, 情绪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我们的舞蹈充满着情绪, 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舞蹈作品时而阳光灿烂, 时而跌宕起伏, 形成一个五彩缤纷的舞蹈世界。让情感在舞蹈中展现, 在舞蹈中升华, 这样的舞蹈才更完美。

二、兴趣是学习舞蹈的重要前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著名的成功人士都是由兴趣这位牵动人心的老师带领人们跨越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 或攀登科学高峰, 或摘取艺术桂冠的。

兴趣, 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 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如果你经常注意、了解、欣赏舞蹈并带有愉快的情感体验, 那么可以说你对舞蹈发生了兴趣。兴趣的生理机制是一种人脑的定向探究反射技能, 可以被认为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相联系。一个人只要遇到感兴趣的事情, 感知觉就会灵敏起来, 理解力也会提高, 而且能主动地探索认识它的方法和手段。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员尽管他的形体条件并不十分适合学习舞蹈, 由于强烈的兴趣和潜心琢磨, 也能学好舞蹈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学习任何一门学科, 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是最强大的动力, 我们不得不承认兴趣对舞蹈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们往往对某种事物感兴趣, 他的情绪一定会比较高涨;而情绪低落成无情绪, 则一定对某种事物比较厌倦或不感兴趣。如学生在训练或演出时情绪好, 他的表演状态和技能的发挥也随之会理想些。反之, 就难以发挥本身的技术和表现力。比如:天气的好坏, 环境的优劣, 教学的内容, 教学的方法, 课堂的气氛等客观上的原因, 都相对地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 在外界环境上创造一定的可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刺激神经系统, 使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感受器官和传入神经接受环境的刺激产生感觉, 从而促成心理上的变化, 引起兴奋, 如果这种兴奋从中枢神经系统传导至某群肌肉或是一部分肌肉, 那么, 这群肌肉或这一部分肌肉就会发生收缩或紧张, 进而生产出力量来。

任何一种学习都与兴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构成学习动机的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当然, 舞蹈也不除外。学生如果对舞蹈专业不感兴趣, 就不一定会出成绩。由此,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舞蹈专业的兴趣, 端正其学习动机及目的, 并使之有持久的、稳定的兴趣, 从而, 使之经过长期的专研, 获得系统而深奥的知识。当然, 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培养和加强的。因此, 当低年级教学显得枯燥和乏味时, 教师就应主动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搞活课堂气氛, 加进一些有助课堂内容的辅助性训练, 或让学生自编一些小的舞蹈组合, 提高学生对舞蹈课的兴趣, 既有助于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又开发了学生的舞蹈智力, 增强了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例如:在程式化的“四三拍、四四拍”的训练中, 教师便可加入一些学生平时所熟悉的旋律做一些游戏性的跳跃练习或让学生自编一些小的训练组合, 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肌肉, 还可以活跃学生一味服从的单一模式的大脑, 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对音乐与舞蹈关系的认识, 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跃的艺术氛围的环境, 这样必然激活了学生的兴奋度, 使课堂内容更进一步强化在学生的脑子里, 又能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对教学及学生能力的提高, 产生了一种促进作用。

舞蹈是一项艰苦的体力劳动, 舞台上那轻盈的跳、转、翻都是要经过多少日月艰苦的训练才获得的, 所以, 学习舞蹈没有坚强的意志力也是不行的。有很多学生在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中会因为疲劳而产生偷懒的想法, 缺乏毅力和耐力去克服困难,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等逆反心理。这时, 教师就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去锻炼良好的意志, 启发他们, 只有通过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去克服肌肉的惰性和抑制性, 告诉他们, 其实人体肌肉的疲劳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精神上的疲劳和崩溃, 促使他们在主观上能够勤学苦练, 以达成最终的学习目的。

三、舞蹈演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很明显的现象, 那就是一提起舞蹈演员来便在脑海中闪现出“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的概念。究竟怎样才能摆脱这种现象呢?

有个别教师眼光比较狭窄, 只希望学生的兴趣停留在专业范围内, 有意无意轻视文化知识学习, 也不照顾学生的业余爱好。这样做只会使学生变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舞蹈匠人。现代社会横向联系发达,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业余爱好, 不仅能够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陶冶情操, 也是舞蹈专业本身的需要。只要从多门学科, 特别是与舞蹈有关系密切的姐妹艺术中汲取营养, 才是提高舞蹈创作、教学和表演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全国教育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舞蹈界中的素质教育也需及时应对, 一贯的“体力运动”使学生不再能“静”的下来, 这样久而久之, 学生思维形成定式, 思想中没有文化意识, 认为学舞蹈的嘛, 就应该只有“排练厅”。因此,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在保持原有外在肢体训练的同时也急需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现如今有很多剧目的含义深刻, 提示性广泛, 舞蹈演员如没有不错的文化底蕴是无法对作品能深入认知的, 这样在表演起来也相当吃力, 只能完成一些技术性的舞蹈动作, 而对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就只有搁浅了。如果我们平时就能多加强一些文化课的输入, 多激发学生们像学习专业那样的学习文化课的热情, 多看书, 从内而外地“包装”自己, 那样不仅在表演起作品来得心应手, 还会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让全社会的人对舞蹈有个全新的认识, 舞蹈演员不仅会“动”, 也能“静”!

除了文化素质的提高, 还需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训练。

作为一门特殊行业, 我们舞蹈历来施行的是“言传身教”, 换句话说, 我们一贯施行的都是机械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 学生无需动脑, 只需接受、听从。

可以想象, 如果在课堂训练中, 除去必要的程式化的训练, 多融入一些没有具体规范的要求的训练, 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寻找内心的冲动, 给他们一个丰富多彩的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体会, 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 展开想象的翅膀, 充分调动内心的情感, 去异想天开地创造。

“没有创新, 就没有发展”, 社会进步如此, 舞蹈也如此。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动作创作设计内心独白和台词, 为学生的内心世界灌注活生生的情感, 使其不再是空白和静止的态势。只有这样, 学生在表演动作时付之的更强烈的激情, 使学生“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能够清晰地把握到角色内心情感的脉搏, 不再只停留在人体外在技能上的机械动作, 在保持原有的规范化训练的同时, 通过舞蹈情感训练的方式,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我相信, 学习永远需要兴趣的伴随, 以直接兴趣为基础, 间接兴趣为支柱, 学习的兴趣越高, 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只有先培养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 而后才有助于学生更有信心、更专心、更有毅力地去认真学习。在保持原有基本的规范训练之外, 更多融入一些其它的辅助训练, 使学生充满着情绪的舞蹈, “内外”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培养出一代高、精、尖的舞蹈人才。

摘要:通过对当今舞蹈专业训练基本状况的分析, 认为兴趣与内心情感对产生学习舞蹈的直接兴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同时也是舞蹈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通过对舞蹈兴趣的培养和情绪的调动, 以启发式为主, 开发学生的舞蹈智力, 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在舞蹈剧目中的舞蹈感觉和激情,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感受力和鉴赏力。

关键词:情感,升华,兴趣,文化素质,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试论舞蹈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平心

《外形动作与内心情感的统一性》陈雯

《唤醒灵魂》赵文纯

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篇10

情感因素是一组复杂的心理因素的组合体,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通常认为,学习结果与学习者对目的语及其群体的态度呈正相关。Krashen对情感和语言学习的关系进行了形象的阐述。Krashen(Krashen,1985)在二语习得理论中提出了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他指出,人类习语言的途径只有一条,即通过接收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输入的信息进入学习者的大脑后要经过一个“情感过滤器”(Affective Filter),滤过的信息经人脑自身的“语言习得机制”(Chomsky’s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处理,才可称为习得能力。情感过滤器是学习者大脑中存在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自信程度和焦虑程度。当学习者动机强烈、自信、情绪放松时,障碍会降低,输入的语言知识可顺畅地到达LAD并内化为语言能力。反之,当学习者动机不强、缺乏自信、精神焦虑时,障碍会升高,于是,受到阻碍的输入就不能到达LAD,最终无法为学习者习得。

Krashen的理论充分说明了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外语学习中,如何尽可能地降低学生的情感障碍,促进可理解性输入进入LAD并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2.1动机(Motivation)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和力量,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习动机还可以叫学习的坚持性(perseverance)。动机可使我们从厌烦转为感兴趣,它就像机动车上的发动机和方向盘。Spolsky认为,动机在外语学习中包括三方面内容:对待学习外语的态度、学习这种语言的愿望和为学习这种语言付出的努力。有动机的外语学习,其效果极好,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往往把外语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佳。动机与态度(Attitude)密切相关。Gardner认为,动机来自态度,态度不能直接影响学习,但它们导致动机的产生。大量的研究表明,积极的态度和动机与第二语言学习成就联系在一起。总之,学好外语一定要有一个积极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否则很难学好。

英语学习动机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和目的。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用途十分广泛。目前社会上不少人学习英语,有人为了通过考试取得文凭,有人为了升职,有人为了出国,有人为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或科学文化,也有人对英语语言本身产生兴趣,等等。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英语的原因有两种:(1)为表层的物质刺激,例如为了文凭、出国等,称为表层动机。(2)为深层的非物质刺激,例如因为兴趣、增加知识等,称为深层动机。在非英语专业学生当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于表层动机,但也有部分学习特别好的学生两者(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兼而有之。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为了拿学位证或者参加研究生考试,英语只是他们达到目的的一种工具。如果目的达到,原有刺激就不起作用了。单纯依赖表层动机来学习英语的学生,往往以取得外部物质条件为学习的最终目标,对学习英语本身没有过高的要求,学习不太努力,缺少主动精神,得过且过,就是所谓的“六十分万岁”。

可是那些具有深层动机的学生通常对英语学习表示极大的热情。自己总是想方设法多学些英语知识,例如主动多听多读英语,自己找课外读物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并且学习效果也显著得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深层的动机来源于对所学的东西的浓厚兴趣。兴趣有助于对所学科目的认识,认识的深化又有助于激发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就会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当然也丧失了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2.2自信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认为可达到的成就。随着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学生将逐步形成稳定的态度倾向。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动力,缺乏自信,影响的不仅是学业,更重要的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自信心强的学生,往往对学习保持很高的热情,能够自主地利用时间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往往能获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而且拥有更大的自信。自信心弱的学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外语知识,学习动机不强,甚至对外语产生一种排斥抵制心理,因此,他们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经常是自己阻碍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差,不能合理地利用时间,学习成绩也不理想。一般来说,刚接触英语的学生有很大信心学好英语。但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学习内容越来越难,对学习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自信,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英语。于是,英语成绩一落千丈,学习英语成了他们的负担。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应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其主动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2.3焦虑

作为对英语学习影响较大的一种心理因素,焦虑是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出现的一种不安、烦躁、失意和害怕犯错误的心理状态。焦虑分为促进型焦虑(Facilitating Anxiety)和抑制型焦虑(Debilitating Anxiety)。当学生处于一定的心理压力下,压力会转化为动力,这种压力就是促进型焦虑。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则妨碍学习过程,这就是抑制型焦虑(吴丁娥,2000)。焦虑状况与英语学习关系密切。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可能会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而焦虑状况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学习产生影响。焦虑适度可以转化成一种动力,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因而焦虑适度有助于学习;而焦虑过高或过低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这些心理给学生带来的是无尽的压力而不是学习的动力,结果影响了他们对英语的学习。

3. 培养积极情感因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3.1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对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克服困难推动活动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动力,而且也能促进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效果的目的。反之,若失去了兴趣,学习英语就不再是一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与动态管理的实施

王秋媛

(白城师范学院英语系,吉林白城

摘要: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与动态管理的实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激发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动态管理

目前,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而英语则是进入国际社会并取得成功的通行证。英语水平是当今衡量人才质量和规格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学校教学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学校教学这个层面上,大学英语这门课程能决定一个学校整体的学生培养规格和人才的质量,而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已经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大胆改革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坚持并全面实施因材施教,加大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和口头沟通的能力的力度,营造并优化英语学习气氛,逐步形成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特色。

一、分层次教学

1.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初步尝试

尝试“分层次教学”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我国教育界面对新形势正在开展的一项规模宏大的改革措施就是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高校扩大招生,录取分数线相对降低,学生来源从原来的统招生变得多样化。学件快乐的事情,而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效果可想而知。

首先要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就是英语。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发现大学的英语教育不如中学那么重要,就不再加强学习了,或只为了考四、六级而学习,或把英语当作一种谋职技能,甚至还有人认为英语用多了等于崇洋、不爱国。其实,学习英语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掌握一种重要的获取知识和进行沟通的工具。在未来几十年里,世界上传播最广泛的新闻、最先进的思想、最高深的技术,以及各国知识分子的交流语言,大多都将使用英语。如果你不想做一个与国际思想脱节的人,学英语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循循善诱、寓乐于学。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1)授课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由已知到未知,逐步深入,使学生觉得外语不难学。(2)明确学习内容,每堂课结束前要总结要点,使学生明确哪些内容需特别注意。(3)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3.2增强学生自信,降低学习焦虑。

自信是学习者进行正常学习的保障。增强学习者的自信有利于产生学习动机,尤其是内在动机。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成就感。成功能促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而失败则会导致消极态度,使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阶段性考查、课后练习和交际活动等时机,尽可能多地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并认真对待学生个性差异,巧妙地利用每位学生的优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时机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以满足其自尊心的需要,树立学习信心。同时,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在教学中树立一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观念,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所犯的错误。还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取得的

生从入学开始差距就很大。仅以高考英语为例,扩招前,英语高考成绩都分布在70分左右,平均成绩最低在60分左右。而扩招后英语高考成绩在一个班里有高分110分以上的,也有低分低至35分的,50与60分之间的学生占有相当的比重。这样就出现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教学很难推进,出现了严重的“好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局面极其被动。

其次,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阶段,教学方法陈旧、落后。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沉闷的课堂气氛也无法使授课者产生激情,造成此种教学状况的原因很多。如:教材方面,从一九八七年起大学英语就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大学英语》(上海英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教材编写质量较高,教材内容较好,但对学生英语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手段落后,仍停留在教科书+粉笔+黑板的阶段。学时少,任务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班级人数多。教师既要讲精读,又要讲听力、泛读、写作多方面的内容,期末要完成一学期规定的教学内容,实在是困难。如果提问学生过多,课上要占用很多时间,所以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是自问自答,否则完不成教学任务。再则学生入学基础不一样,有些学生入学前从未练过听或说,让他们在课堂上张口说,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

“分层次教学”的核心就是将学生分为提高班和普通班,成绩。有关心理实验证明,学生知悉自己的学习成果比盲目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教师肯定的评价,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为学生创造性的自由表现提供重要的心理环境。而不良的课堂气氛,会对学生造成压抑和不安全感,创造性不能自由发挥,并会使之产生戒备,引起焦虑。课堂上,教师应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尽量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恐惧感,时时保持亲和力,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感,善于使用微笑教学,并辅之以风趣、幽默、充满悬念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课堂气氛。

综上所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焦虑感及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起很大作用。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改变强制性灌输、约束的教育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合理整合课堂中的各种情绪,调动学习者的好奇感和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愉快学习,降低情感因素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能力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情感因素尤为重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本文分析了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如何在英语学习中减少情感因素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情感因素,动机,自信,焦虑,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Ellis,Roc.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Krashen,Stephen 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gman,1985.

[3]王燕.论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科技信息,2007,(31).

[4]吴丁娥.外语教学与外语习得中的“输入”及情感障碍.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6).

浅析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 情感 语言 学习

英语作为一种获取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它又在基础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不是在于教。世界外语教学的研究早已从如何教转移到如何学上了。学习者能够自觉自主地学习,才是学习的根本所在。但是,有些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上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学习外语除了语言知识的学习,技巧方法的掌握以外,对影响到外语学习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也是很有必要的。学习者可以通过对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的分析,找到更好的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的方法,从而增强外语学习的自信心,使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了大量的合适的语言输入,并不等于就可以学会第二语言,还要考虑学习者的内部的心理因素。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如学习动机,对语言的态度,学习者的自信心和情绪等。这些因素克拉申称之为“情感因素”。它们对语言输出有着过滤的作用,从而制约着学习者接收输入的多少。克服消极的情感因素有助于学习者潜能的发挥,提高学习的效果。翟尔斯认为学习动机是学习外语的决定性因素,动机强,学习能力就强;动机弱,学习能力就弱。国外英语教学专业的研究表明,英语学习效果的70﹪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动力。而学习动力与学习的动机,即为什么而学是紧密相连的。学习外语的人的学习动机不是天然的,原发的;因而学习目的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为了升学,求职,科研,出国进修等。如果说母语学习是本能,是主动的,是内在因素起作用,是没有退路的;那外语学习的目的是选择的,是被动的,是外部因素在起作用,是可以半途而废的。特别是学生群体,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是被动的。所以他们的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就更明显些。

因此,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时常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外语,外语学习的成果会给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哪些改善,或许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于自信心不强的学生来说,放弃外语学习的想法会更强烈。从事外语教育的工作者应该意识到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助于学习,而且有利于身心发展。比命令、惩罚更能促使学生成功的是好奇与渴望,是那些潜在于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正如如果想教会人造船,首先不是教他们各种具体的制造步骤,而是唤起他们对遥远大海的渴望。针对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一方面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让学习者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有持续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水平调整学习任务的难度,让学生经过努力后能得到学习英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总之,教师应该多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设计注重形象、生动、有趣,有效的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外语教学,也能大大增加学生学习外语的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不自觉的学习英语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以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复杂而漫长的,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會受到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学习者及教育者应当意识到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并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外语学习的动机;注重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语言的目的。只有真正唤起了学习者自身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过程才有可能长久的持续下去,才能真正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情感因素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 篇12

2003年,我国颁布了《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情感态度视为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提高教学效率。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一直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作用,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明显滞后,导致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不足,一些消极的情感严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重要的情感因素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动机

对于动机,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动机指的是促使某人完成某种特定活动的内在情感或驱动力。英语学习的动机可分为以下两种:综合性动机 (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前者指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等有特殊兴趣,期望了解与融入该氛围的社会生活;后者指英语学习者为了通过某一考试,获得某一职位,如通过高考考上大学。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数属于后者。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评估自己的学习进度时,内在动机便得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愈强、课堂表现愈积极,学习成绩愈好,可见动机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因素。因此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必行之道。

激发学生动机的过程应该分为激发动机和保持动机及保护动机这两个阶段。为激发学生的语言兴趣和求知欲,应要求学生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和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健康的自我意识对于学习者至关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他们对自己学习成功的期望度。因此要让学生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教师必须在三方面作出努力:(1)强调在学习中起重大作用的是勤奋而非能力;(2)提供动力反馈;(3)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保持及保护学生学习动机也是必要之举,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这就有可能打击或磨灭掉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此教师应不再囿于以语法词汇为中心的教学目的,树立起语言文化不可分的观念,且将文化知识纳入考试范围,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课内课外也尽可能地用目的语与学生交谈,且通过外教讲座、外语优秀教学录像片的观摩、经典电影片的欣赏等活动让他们领略目的语的社会交际功能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师和研究者普遍认为,动机是影响二语/外语学习效率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对外语课堂非常重要。

二、焦虑

焦虑(anxiety)是最妨碍学习过程的情感因素,与不安、失意、自我怀疑、忧虑、紧张等不良感觉有关。Ellis区分了三种焦虑:气质型、一次型和情景型。气质型焦虑是一个持久的焦虑倾向;一次性(或状态型)焦虑是某一刻产生的忧虑心情,是气质型和情景型焦虑结合的产物;情感型焦虑是由具体情景或事情(如公开发言、考试等)激发出来的焦虑心情。焦虑就其作用而言可以分成两大类:促进型和妨碍型。前者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挑战新的学习任务,努力克服焦虑感觉;后者导致学生用逃避学习任务的方式来回避焦虑的根源。对课堂环境下的学生而言,常见的焦虑原因是:担心用目的语交际时不流利正确,害怕考试,害怕被评价太低。这样的焦虑会使学生不敢在公众面前用英语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或是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这样势必会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想办法减少学生的焦虑。教师是影响课堂焦虑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古奥拉(cwiora)认为,外语习得可视为去获取一种新的语言自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犯各式各样的语法、词语、拼写等错误,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特别讲究艺术和策略。有些错误不必纠正,如学生在回答提问时因紧张而产生的口误,或因马虎而出现的错误,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尤其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以免加剧其紧张程度。有些知识性错误是由于不熟悉造成的,教师可稍加提示,让学生自己改正。对于纠错,教师千万不要讽刺挖苦,避免学生产生受挫、失败等消极感情。

三、自尊

自尊(self-esteem)这种情感源自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实际上它是个人的自信程度。Dulay认为在同等条件下自信心强的人往往会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成就。学生的自尊对于我们判断他们如何对待英语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有很多中学生进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系统中:他们总是对于自己是否完成某项英语任务持怀疑态度,正是这种不自信使他们产生了逃避的心理,逃避的心理使他们不愿意参加到任务中来,更不会有任何积极的表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自尊和自信与他成功或是失败的经历有重大关系。一个经历了很多成功的人往往更容易用积极的心态来争取下一次的成功,而对于一个连续经历失败的人来说,他的自尊也会在连续的失败中被慢慢挫伤,从而导致更多次的失败。因此老师对于个体行为的肯定就显得至关重要。很显然连续地表扬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建立良好的自尊自信心都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便有责任通过和学生进行有效的积极的交谈帮助他们建立正确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不当众点名批评学生,尤其对学困生不仅不能歧视,反而要特别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创造条件让他们得到满足、获得成功,并让这种成功众所周知,以鼓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总的来说,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还是对于老师的“教”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很好地处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将会很好地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

摘要:情感因素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三个比较重要的情感因素, 并指出了它们对学习者英语学习的影响, 提出了由此引发的情感教学在实际运用中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情感因素,中学英语学习,影响

参考文献

[1]吴潜龙.关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4) .

[2]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6) .

上一篇:风险区域下一篇: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