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分包的分析

2024-11-16

劳务分包的分析(共9篇)

劳务分包的分析 篇1

劳务班组分包管理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其中涉及到各个班组成员对待本岗位的态度、情感, 关系着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如果建筑企业没有做好劳务班组管理工作, 则整个企业就会处于一盘散沙状态, 因此, 加强劳务班组分包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劳务班组优选措施

首先, 加大劳务班组引进、考核和淘汰管理力度。在劳务班组选择过程中, 应不断优化劳务班组的工种和区域结构, 并逐步完善内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丰富劳务资源, 满足施工需要。具体而言, 应确保劳务班组的来源, 包括原有、介绍、 自主到工地寻找等;全面考察劳务班组, 由项目部、工程技术部、成控部等对拟投标的劳务班组进行考察, 特别是对他人介绍的班组, 应认真考察;同时, 还要组建合格的劳务班组库, 每年更新一两次。

其次, 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规范劳务班组招 (议) 标管理。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 确定劳务分包模式。在劳务班组优选过程中, 要组织劳务班组实地考察, 收取投标保证金。通过比价格、比业绩、比组织能力、比信用度、比垫资能力等, 择优选用。该过程由成控部组织, 项目部全过程参与, 公司审核确认。同时, 还要准备好备选班组, 以确保劳务班组的优越性。

最后, 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劳务分包班组入场前必须签订劳务分包合同, 并按合同约定缴纳履约保证金。

2加强劳务班组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加强班组建设, 形成班组向心力

班组长除了要具备过硬的本领外, 还要对班组成员进行政治上的教育、技术层面的指导和生产、生活上的关心, 与班组成员思想融洽、荣辱与共。在实践中, 衡量班组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团结互助, 形成班组向心力的能力, 这对劳务班组的建设意义重大。基于此, 必须认真做好劳务班组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帮助班组成员树立主人翁的意识, 激发班组成员积极向上、认真工作的热情。同时, 还要制订各项目管理制度, 并严格落实;签订劳务用工合同, 严格执行打卡考勤制度, 实行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严格执行《劳务人员工资发放办法》, 以便公司进行成本分析, 解决劳务纠纷。

2.2创新项目劳务分包模式

以往, 公司一般采用纯劳务包清工模式, 而近年来作了一些尝试和延伸, 采用了包人机模式和包人机辅模式, 有的项目还采用了“大三包”模式。在这几种模式下, 项目管理人员要提高服务意识, 积极与班组沟通, 通过全过程跟踪服务, 为班组解决实际难题;逐步推行劳务班组分级管理制度, 定期对劳务班组进行一次等级考评;通过加强过程监管, 有效杜绝以包代管的现象发生。

2.3明确岗位职责, 加大监管力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管理制度是劳务班组成员在工作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因此, 只有健全管理制度, 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 并根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判断劳务班组成员的操作是否达标。确保生产安全是当班人员的职责, 每位成员都有责任坚守好自己的岗位, 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在质量监管过程中, 要做好图纸、技术、工艺、工序交底和跟踪检查工作。在进度监管过程中, 应根据总进度计划进行过程跟踪, 及时纠偏。在安全管理过程中, 需对组员进行入场三级教育, 签订安全责任书, 宣贯安全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检查等。在材料管理过程中, 要每月对比一次现场实际完成产值与领料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然后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2.4劳务班组进度报量、结算及组员培养

在劳务班组进度报量过程中, 班组先报量, 然后由项目部审核, 公司成控部复核, 公司主要领导抽查审批。在劳务班组组员的培养过程中, 应当不断加大培训力度, 努力提高其岗位技能水平。劳务班组成员的市场竞争力和工作能力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通过培训班组员工, 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岗位技能水平, 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劳务班组内部还应当为组员指定老师, 采用一帮一的培训方式, 签订师徒帮扶合同, 帮助劳务班组成员尽快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便他们能够尽早顶岗, 这对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 应当将新班组培养成适应公司管理模式的、愿意与公司长期合作的班组, 并将合作时间长的优秀单个劳务班组培养成综合劳务班组。同时, 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技术交底会, 组织班组成员学习施工验收规范。

2.5考勤统计和工资发放管控

项目施工负责人员应当定期严格清查劳务人员, 准确把握劳动力动态, 及时将掌握的情况汇报给项目劳务管理人员。项目劳务管理人员需不定期地深入现场抽样检查, 严格按月优化管理劳务人员名册。

每个月末, 班组长都要组织相关人员核定劳务班组的出勤状况, 确认考勤表, 并签字、盖章、备案, 然后班组长、负责人根据当月的劳务人员出勤率和实物量计算出全部劳务人员的应得工资额, 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工资表, 最后报项目部进行审核。劳务管理人员应在仔细核对劳务人员的实际考勤结果和劳动合同书等后签字、盖章, 然后公示工资表, 最后报项目劳务管理人员、财务部门备案。

劳务人员工资采用项目经理部代发制。支付劳务费之前, 班组长、负责人需向该项目劳务管理人员递交一份工资代付申请书。采用银行支付方式时, 财务人员需留存银行回执单;采用现金支付方式时, 劳务管理人员需同财务人员以照相的方式留下影像, 与纸质资料一起构成完整的证据。每项记录都必须保存至少2年的时间, 以备检查。

3班组管理问题处理措施

一些劳务班组总想着接高价活, 或者低价接手后扯皮, 强烈要求调整价格, 导致项目管理难度增大。对于这个问题, 可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按合同约定条款处理。项目部不应惧怕扯皮, 因为现在是法治社会, 所有人都应按照法律办事。2提前向监理和业主汇报, 准备好可靠的预备班组, 然后按合同准备好清退资金, 当机立断, 清退扯皮班组。3利用法律武器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该报警时, 立即报警处理。

4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劳务班组的分包管理过程中, 不仅要持续引进先进的劳务班组, 充实现有力量, 还要不断完善内部劳务管理办法, 加强对劳务班组的培训和项目与劳务班组之间的沟通合作, 从而使各劳务班组服从管理、通力协作, 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花花.浅析如何加强三级施工企业的劳务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15 (05) .

[2]周梦宇.建设领域劳务分包管理现状浅析[J].建筑, 2014 (01) .

[3]张彦芳.浅析建筑施工劳务分包管理机制[J].今日中国论坛, 2013 (03) .

劳务分包的分析 篇2

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虽然从形式上区分比较容易,但实践中要准确区分两种施工分包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因为专业工程分包与劳务作业分包之间通常没有明确的界限,劳务作业与工程施工往往相互隐含,因而从施工方式上很难将两种分包截然划分。

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虽然从形式上区分比较容易,但实践中要准确区分两种施工分包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因为专业工程分包与劳务作业分包之间通常没有明确的界限,劳务作业与工程施工往往相互隐含,因而从施工方式上很难将两种分包截然划分。此外,实践中,有些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工程承包企业为逃避法律规定,故意混淆使用两种分包合同,名为劳务作业分包,实为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的情形非常普遍,致使两种分包合同的界限模糊不清。

根据原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的规定,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1.两种分包合同的主体资格不同。劳务作业分包合同的主体是施工总承包人或者专业承包人与劳务作业承包人,也就是说,劳务作业发包人既可以是施工总承包企业,也可以是专业承包企业,而专业工程分包合同的主体是施工总承包人与专业分包工程承包人。

2.两种分包合同的标的不同。专业工程分包合同的标的是建设工程中除主体工程之外的专业工程,是建设工程中的分部分项工程,这些工程是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因此,专业工程分包合同是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的一部分,而劳务作业分包合同的标的仅是工程施工中的劳务作业部分,并非建设工程本身。

3.两种分包合同承包人的资质要求不同。劳务作业承包人必须具有相应的劳务作业企业的资质,且不同的资质等级所承接的劳务作业的范围不同;专业工程分包的承包人必须具有专业承包企业的资质,每种专业工程具有不同的资质要求。

4.两种分包合同效力的限制条件不同。合同法、建筑法对专业工程分包的限制条件比较多。专业分包工程除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有约定的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并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分包条件,工程分包合同才是合法有效的。而我国现行法律对劳务作业分包的限制性规定比较少,即法律对劳务分包合同并无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只要劳务作业承包人具有相应的劳务作业资质,其与施工总承包人或者专业承包人之间订立的分包合同,即是合法有效的。

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模式的优势分析 篇3

2014年11月份, 住建部组织对全国部分省市共约3万个项目进行了检查, 共查出违法违规项目约1400个, 其中涉及施工单位约900个。对于违法违规单位, 分别给予了停工、罚款、暂停投标等处罚措施, 虽然没有检查到笔者电力公司, 但是, 被查处的违规现象在公司还是存在的, 试想, 一但被曝光, 势必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以及声誉, 引起的损失是我们承担不起的代价, 笔者认为改变以往的分包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

一、切块分包模式与劳务分包模式收益率量化对比分析

建筑项目如果采用切块分包模式, 因主要材料、机械使用都是分包单位自行采购, 项目利润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必然进了分包商的腰包。而作为总包方, 我们只是收取了几个点的管理费而承担了项目的所有风险;如果采用劳务分包模式, 钢筋、混凝土、模板、脚手架、水泥等大宗物资材料和塔吊、施工升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使用均由项目部自行采购, 项目部可以通过强化材料及机械成本控制, 进一步拓宽项目的盈利空间, 可以使项目利润实现最大化。

二、相对于切块分包模式, 实行劳务分包模式的优点

1.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方面

劳务分包模式是我国工程建设项目规范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有几家建筑行业龙头企业均实现了以劳务分包为主的分包管理模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劳务分包与传统的切块分包模式相比, 在企业管理上的优势包括:

(1) 企业经营上规避了法律风险。目前, 住建部118号文件已将分包违法、违规行为列入严厉打击范围, 作为任何一个依法经营的企业, 只有主动去适应118号文精神,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满足监管要求, 规避法律风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劳永逸。

(2) 推进劳务分包模式可以使日常管理提前适应即将实施的税制改革。当前, “营改增”政策随时实施, 劳务分包模式能全额获取主材和设备采购的增值税发票, 通过进项税的抵扣从而大幅降低税负。

(3) 适应地方主管部门的监管要求, 使项目管理合法合规。采取劳务分包模式, 电力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备案, 使备案合同与执行合同做到高度统一, 防止合同风险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推进劳务分包的实名制管理。

(4) 劳务分包模式有利于项目一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项目基层年轻管理人员较多, 正逐步成为项目管理的主力军。采用切块分包模式, 项目管理的主体虽为电力公司, 但项目部管理人员并没有深入到施工作业班组的管理中, 不利于年轻人稳定成长。而采用纯劳务分包模式, 项目部直接管理劳务分包, 直接对劳务班组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材料使用等进行指导和协调, 这样就对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利于年轻管理干部的快速成长。

2.项目精细化管理方面

(1) 劳务分包模式可以促进项目管理效率的提高。劳务施工采用的是一级项目管理模式, 缩短了管理链条, 对项目的管控更为直接、到位, 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

(2) 有利于项目经营效益的提高。采取劳务分包模式, 主材和大型设备都由企业项目部采购或租赁, 项目部可以按照公司完善的材料、设备采购和使用制度, 有效控制材料价格、质量, 防止偷工减料。同时项目部直接管控作业班组的材料使用总量, 能较好地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采用切块分包模式时, 由于工程材料均由分包商自行采购, 材料上的利润被分包商赚取, 若我们对材料质量的管理稍有不慎, 就会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

(3) 劳务分包模式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控制, 有利于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实行劳务分包模式, 由项目部不仅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目标进行总体控制, 同时也对作业班组直接管理, 有利于质量和安全目标的实现。而采取切块分包模式时, 分包商实际派驻现场的管理人员往往达不到投标时配备承诺, 一但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必定给公司造成很大损失。

(4) 劳务分包模式有利于对项目风险的总体控制, 防止项目管理的失控, 造成影响公司信誉和形象的现场发生。过程管理中如出现班组实力不强或不服从管理需要更换时, 可以快速更换劳务队伍, 而采取切块分包模式时在分包队伍和设备清场时很容易产生纠纷, 甚至发生影响公司信誉的不良事件。

(5) 在农民工工资支付方面, 切块分包模式往往采取的是每月发放部分伙食费, 到年底再统一发放余额。在收到工程款后, 由于种种原因, 也不可能全额支付农民工工资, 甚至挪作他用, 从而造成农民工工资纠纷, 甚至发生分包商在决算时煽动工人进行围堵项目部、上访政府部门的恶意讨薪, 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而采用纯劳务分包, 项目部可按照公司要求, 采取门禁制度、考勤制度和工资卡制度, 按照相应的合同条款统一给农民工支付工资, 避免因工资发放不到位、不及时造成的工资纠纷、恶意讨薪、寻衅滋事等风险。

三、劳务分包模式相对于切块分包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实行劳务分包模式, 项目管理人员数量增加的同时, 也对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公司项目基层技术、质量、安全、经营管理人员数量不足, 同时具备劳务分包模式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有限, 是制约公司劳务分包模式推进的首要因素。

2.实行劳务分包模式, 虽然有利于材料、机械成本的控制, 劳务分包结算及时便利, 但在此过程中, 基础管理工作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 同时对工作质量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如果现场管理不善劳务分包模式就不会发挥出应有的优势。

四、结论

以上内容是笔者在工作中的体悟, 如有不当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共同探讨, 使劳务分包管理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徐成兰.加强精细化分包管理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7) :65-65.

劳务分包的分析 篇4

一、工程承包方式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1、关于建设工程的承包方式:

(1)工程总承包(又称工程项目总承包):是指发包人按照工程总承包合同约定,将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具备工程总承包资质条件的承包人承包,由发包人支付工程价款,承包人可将工程勘察、设计、采购、施工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其他人承包,并由工程总承包人负责组织完成全部工程建设的一种工程承包方式。

(2)施工总承包:是指发包人按照施工总承包合同约定,将工程项目的施工发包给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条件的承包人承包,由发包人支付工程价款,承包人可将所承包工程的非主体部分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承包企业、将劳务分包给具有劳务分包资质的企业的一种工程承包方式。

(3)专业分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人或施工总承包人依据专业分包合同的约定,将承包的工程中的专业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人完成,由工程总承包人支付工程分包价款,并由总包人与分包人对分包工程项目负连带责任的工程承包方式。

(4)劳务分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人、施工总承包人或工程专业分包人依据劳务分包合同约定,将所承包的工程中的施工劳务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劳务分包人完成,并由发包人支付劳务报酬的承包方式。

2、国家法律关于工程分包的四条禁令

(1)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这规定在《建筑法》第28条。

(2)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

(3)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4)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以上(2)、(3)、(4)为《建筑法》第29条的规定。

3、转包和违法分包的法律后果:《建筑法》第67条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承包单位有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对因转包工程或者违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与接受转包或者分包的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4、即将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转包的相应规定。

第二条:“因本解释第一条第(二)项原因合同无效,导致建设工程不符合质量标准造成损失的,由转包方和具有法定资质条件的建筑施工企业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建设单位在签订合同时明知或应当知道单位或个人不具备法定资质的,由各方按过错大小承担责任。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人民法院应当将具有法定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向转包方收取的管理费予以收缴。”

第七条:“转包合同无效。转承包方向承包方追索工程款,请求发包方承担连带责任,不予支持,发包方同意转包的除外。

发包方同意转包的,转承包方有权提起以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共同被告的追索工程款的诉讼。” 第二十六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承包人依合同法主张优先权的不予支持。”

5、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事故与分包方式的缺陷的关系,以及应吸取的严重教训。

二、最新颁布的两份施工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及其主要内容

1、劳务分包合同制订依据:建设部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2、国家工商总局、建设部联合下发(2003)168号文件明确:《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配套使用。

3、两份施工分包合同示范文本(主要条款)简介

(1)《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分为协议书、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三部分。通用条款部分共38个条款,分为词语定义、合同文件,双方一般权利和义务,工期,质量与安全,合同价款与支付,工期变更,竣工验收及结算,违约、索赔及争议,保障、保险及担保,其他等十个部分。其中第5条“总包合同”、第10条“分包人的工作、第11条“总包合同解除”、第12条“转包与再分包”、第29条“保障”、第35条“分包合同的解除”等条款,都是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不同的特有条款。

(2)《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单设一个共35个条款的合同示范文本。主要内容包括:劳务分包的工程对象及内容、完成劳务工作期限、质量标准以及合同双方的义务等。示范文本第17条“劳务报酬”约定合同双方可在“(1)固定劳务报酬(含管理费);

(2)不同工种劳务的计时单价(含管理费),按确认的工时计算;(3)不同工作成果的计件单价(含管理费),按确认的工程量计算”三种方式任选一种。同时示范文本第18条约定了“工时及工程量的确认”,第19条约定了“劳务报酬的中间支付”,第24条约定了“劳务报酬的最终支付”,有利于从根本上遏止和解决工程承包人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个影响社会稳定的复杂问题。

4、工程施工专业分包与劳务分包的区别:

(1)合同主体不同:前者由总承包人与专业分包人签订,后者由总承包人或专业承包人与劳务分包人签订;

(2)合同标的不同:前者合同指向的分部分项的工程,计取分包工程款,后者合同指向的是施工劳务,计取的是劳务报酬;

(3)适用依据不同:前者适用的是法律的明确规定,后者适用的依据是双方所签的合同;

(4)法律责任不同:前者合同双方对分包工程以及因此造成的质量损害赔偿负连带责任,后者对合同双方不负连带责任。

三、准确使用两份施工分包合同示范文本与律师业务拓展的关系

1、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已成为一类日趋增长的复杂案件,也是律师面临的或可以拓展的诉讼类新业务,值得关注;

2、将出台的最高院关于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将决定实践审判的新思路,律师应提前掌握、熟练运用;

3、两类施工分包合同的区别和法律特征,将成为处理此类案件是否有效的关键,也是律师开拓此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服务的突破口;

4、两类分包合同的区别和适用技巧,是委托人迫切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是律师的非诉讼服务的重要内容和新业务;

5、熟悉两类施工分包合同文本的制作,是律师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有针对性非诉讼服务的重要手段和专业能力;

工程分包与劳务分包的控制与管理 篇5

我局不断扩大经营规模, 顾客要求逐渐提高, 施工任务若由自身将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 自供材料组织起来完成, 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施工高峰结束后的机械设备、人力资源管理也将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分工更趋专业化, 促使建筑市场向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的成熟发达的专业分包体系过渡。在这样的建筑市场环境中, 我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也必须更多地依赖于分包单位来完成劳动密集型工作, 更多地依赖外部资源, 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提高利润率, 从而增加创利和抗风险的能力。针对专业和劳务分包单位伍而言, 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 专业和劳务队伍素质不稳定, 总包方必须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投入劳务队的管理, 总包方的管理水平也被牵制不能提高。

2 合法分包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合法的项目分包体系是市场客观条件及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个成熟的建筑市场体系, 分工将更为精细, 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状, 从少量的以管理为主的施工总承包企业, 到拥有某一特殊施工能力的专业分包单位伍, 再到众多的以提供劳务为主的劳务分包单位伍, 各司其责, 相互协作。

(1) 施工总承包企业。

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转换, 由低端向高端发展, 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迈进, 必须甩掉低端生产资源, 专注于项目管理。

(2) 专业分包单位。

提高管理能力, 培育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 使用机械设备, 提高专业化施工能力。专业施工能力是专业分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劳务分包单位。

将发生分化, 其中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员将逐渐稳定下来, 成为固定的职业人员;劳务队将由自身技术管理能力的差异, 分化为大大小小的专业承包企业, 既走劳务承包, 又走专项工程承包的道路。

目前我集团公司作为特级施工企业, 它的项目管理方式正体现出上述特点, 另外各二级公司, 正扮演着两种角色, 一方面作为专业分包企业, 专注于其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全力服务于总包项目部;另一方面也在向管理方向积极分化, 积累着总承包管理经验, 其中对分包的依赖度进一步增加, 更多的具体施工任务要寻找分包单位来完成。

2.2 依法规范分承包体系为各方带来发展机遇

(1) 有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总承包商会为提高效率从而对分包的管理将越来越重视。专业施工队伍和劳务队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加强自身竞争力, 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业务机会, 这样其企业人力、设备资源能得到更多的利用, 生产效率提高, 利润增加, 从而增加其抗风险的能力。

(2) 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

发包企业的管理人员从事高端管理业务, 原作业层面的骨干人员经过培训, 可进入管理层面, 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和指导承包企业的有关工作。分包企业在发包企业的管理和引导下, 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提高施工水平, 并锻炼了分包企业的人才。

2.3 分包合同宜采用单价合同形式

分包单位多属于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实体, 不宜于将过大的风险转嫁至分包单位。分包合同若采用总价合同形式, 分包单位承担较大风险, 可能获得高利润率, 也可能发生严重亏损。但两种情况发生时, 分包单位采取的措施将会完全不一样, 当分包单位获利时, 它必将严格遵循合同规定, 拿走自己应得的利润;但当严重亏损的情况下, 它则会用各种办法将亏损转嫁至总包单位, 包括以农民工资无法支付等棘手的问题为借口要求总包单位弥补损失。单价合同形式则类似于“成本+酬金”的方式, 确保了劳务分包单位的成本来源, 避免了大型纠纷的产生。单价合同形式的确定, 则必然带来核量、计价、变更、索赔等众多事宜, 这就决定了分包管理是一项繁杂的项目管理工作。

3 现阶段分包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于目前在项目分包管理方面的政策文件还不够完善, 探讨分包管理的时间还不长, 在项目分包管理过程中的很多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1) 分包单位自行采购的材料、设备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或未按合同规定期限进场。分包单位材料设备方面质量问题, 以次充好, 鱼目混珠。分包方多领冒领材料, 造成材料浪费。对策:其一, 在分包合同中详细指明辅助材料品牌、材质、性能参数, 交货时间, 地点等, 现场严把材料验收关;其二, 主要材料设备均由总包方负责采购, 分包方仅负责常用工机具、不构成工程实体的零星材料;其三, 分包单位每月实际消耗的材料费, 不管甲供料, 或项目部采购料, 均要按照分包合同规定或已安装材料数量进行控制发放和定额监管, 防止分包单位多领料, 成本加大, 或少领料, 偷工减料。

(2) 分包单位施工质量不符合技术规程、规范、设计文件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不高。对策:其一, 重视农民工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农民工生产操作技能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根本措施, 严禁未经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的农民工上岗;总包方督促分包采取措施加大培训投入, 必要时直接介入专项管理, 以总包方的技术能力支持分包单位;其二, 总承包单位的培训只能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还在于合同报价阶段选择实力过硬的队伍, 注意考察分包单位施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施工队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类似项目施工业绩、以往合作经历、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合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等;其三, 施工前, 采用样板工程示范的办法, 考察施工业绩, 防止低劣素质队伍进入。

(3) 分包单位工期拖延。对策:善于调整平衡施工力量, 掌握潜在应急预备队, 有条件的地方, 同一性质工程要选择二个以上质优、价廉、守信队伍, 有竞争对方能够确保分包单位时刻存在压力、不敢怠慢。

(4) 分包单位只顾自身施工管理, 忽略项目整体系统性。对策:在合同中要求分包单位承担协调配合义务, 现场管理采用奖罚等激励措施, 强化分包单位主动配合总包单位管理的行为, 弱化分包单位内敛行为, 教育分包单位树立项目整体的系统观念。对于部分合同外项目, 可以采用签证计日工的经济手段, 调动分包单位的积极性。

(5) 分包单位漫天要价。对策:其一, 要先签合同再入场, 严禁先干活再算帐的行为发生;其二, 制定企业成本定额, 明确单价、工作范围, 做为劳务分包单价的上限;其三, 要求分包单位设立专人负责计划统计、计量支付, 做到月结季清。

(6) 拖欠农民工工资, 造成纠纷不断。对策:其一, 要核定分包单位民工的正常生活费, 按月正常拨付;其二, 民工工资, 每月以分包单位负责人签字的民工工资发放表, 项目部通过银行卡结算, 防范分包头携款外逃, 或民工闹事;其三, 分包单位利润, 根据分包单位合同计价及以上拨款控制后, 剩余欠分包单位的价款则是其实现的利润, 分期支付就可以了。至此, 分包单位赚取了多少利润就一目了然, 今后在分包价格上便可利用参考。

(7) 总包单位自有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成长缺乏环境。由于劳务分包企业的引入, 总承包单位新毕业的大中专生直接进入管理岗位, 不再深入参与到施工人员的具体管理工作中, 造成总包单位自有施工管理人员培养欠缺。对策:全面实施劳务分包管理, 但各相关专业保留一只自有成建制的施工队伍, 参与和外部分包单位伍的竞争。新毕业的大中专生安置在成建制的施工队伍中, 经过锻炼、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 做为现场代表, 管理分包单位。

(8) 分包范围无法详细明确, 分包单位无法承受交大风险, 必然会提出诸多的变更索赔。如针对设备材料运输, 由于线路长度、地形、高差、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造成无法在工程实施前准确确定价格;夜间施工、窝工、赶工等在工程实施中必定发生, 其的费用计算无固定规定;部分临时发生的工作, 需要重新商谈价格。对策:要用好计日工签证工作, 通过实际签证确定部分无法提前核价项目的价格。通过前期的一系列分包价格过程控制手续, 中后期分包单位提出的变更、索赔价款, 在整个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将非常小, 此时总包单位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采取或宽或松的政策来确定价格, 贯穿始终的以工程造价控制分包单位。

在现实的很多项目中, 上面的问题屡屡出现, 这急需集团公司在管理办法的制订、实施、执行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各项工作, 早日建立起一套完善、有效的项目分包管理体系。

4 尚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材料浪费及成品保护问题。部分材料 (如线缆及管槽等) 由于工程中用量大、规格型号多、路径复杂等多种原因, 往往造成实际使用量统计不真实, 无法核对劳务分包单位的领用量是否超标。工程施工完毕的成品保护, 由于无法准确界定分包单位责任, 一旦损坏、被盗, 容易产生扯皮、内盗现象。

(2) 施工高峰和节假日期间人员素质、进出场管理问题。由于工程工期紧、任务分配不均匀, 短时期内人员过度集中调用, 难于保证分包单位农民工的素质符合要求。同时, 针对短期用工, 在过节、秋收时节, 分包单位仅能用扣发工资的方法管理相关的劳务人员, 容易产生纠纷隐患。

(3) 防范因分包单位自身的行为, 牵连至总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劳务分包企业一般自身承受风险能力较差, 但劳务分包企业如因安全、工期等原因一旦经济受损, 必然想尽一切办法要求总包单位负责, 造成总包单位承担无谓的损失。

(4) 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两层皮, 两个庞大机构中间的联系通道为分包单位项目经理, 产生信息传输瓶颈, 政策宣贯难以及时到达施工作业的一线人员。业主、监理、总包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有大量的管理办法、文件下发至项目部, 但由于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分属两个单位, 如何有效的贯彻相关政策文件的问题急需解决。总包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分包单位班组建设的管理, 但如何切入需要共同探讨。

5 分包管理的发展趋势

(1) 我局将向专业管理型建筑综合承包企业发展, 必须有大量的低层次的专业化的分包企业辅助, 大量的分包企业将附属于我局, 成为我局跨越式发展中的一支重要支持力量, 这是在建筑市场竞争中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2) 分包单位授权度更高, 分包单位的权力会增大。总包、分包的组织界限将模糊化, 分包单位会更多地参与总承包的项目团队工作, 长期的合作使各方减少分歧, 更趋于平等合作的关系。更多的具体施工由分包单位完成, 善于自我管理的分包单位更受欢迎, 分包单位将趋于更多的自我管理。总包单位对有资质、信誉高、实力强、信守合同, 合作精神好的分包单位有意识的进行培养, 提高分包单位的施工水平, 综合管理能力。

(3) 分包项目的单价经过长期谈判、测算, 分包单位的利润率将会逐步固定, 双方的经济纠纷将会减少, 容易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4) 分包单位的精细化管理, 必将同时促使总包单位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总包单位向业主方提出索赔、变更的能力。

6 结束语

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 顾客要求的逐渐提高, 促使建筑市场向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的成熟发达的专业分包体系过渡。随着市场开放性程度提高, 国外建筑投资商和承包商进入, 我国建筑企业也不断走出国门, 政策法律、法规逐渐国际化,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筑业专业分包体系, 将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我局等大型建筑企业, 加强分包管理是迫切而重要的工作。

摘要:工程分包、劳务分包已成为我局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形式要求总承包单位必须严把合格分包单位准入, 确保对分包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杜绝以包代管;总承包单位必须认真履行分包合同, 及时进行工程结算和支付分包工程款与劳务费用,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防止纠纷的产生。经过不断的利益博弈, 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将在控制管理、利益分配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 双方最终成为一个有着“促使项目成功、积极开拓市场”共同目标的, 有机的利益共同体。

浅谈劳务分包队伍的管理 篇6

1劳务分包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劳务队伍的资格准入评审、招标选用、合同评审与签订、分包合同履约管理、分包费用结算及支付、考核评价、退场清算等事项。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对劳务管理进行探讨。

1.1通过制定劳务队伍资格准入申报条件对劳务队伍进行筛选

分包方选择的好坏, 对分包工程质量和施工中的管理有重要影响, 《合同法》和《建筑法》等法规对分包方的资格也有明确的规定, 企业开展分包工作时, 在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同时,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劳务队伍进行考量。

(1) 从法律层面要求劳务分包队伍必须具备相应分包资质, 即有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有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建筑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必要时可以通过政府网站进行查证。对于不具备资质的劳务分包队伍不允许进入, 使合法分包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控制。

(2) 对劳务分包队伍规模进行考察。除具备相应资质等级外, 在注册资本金、人员规模、技术人员的数量以及一些施工机械的配备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对于有些工程比如铁路工程因为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有时工期紧, 经常要点施工、抢险施工等, 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施工和抢工, 没有一定数量的并且有经验的工人队伍是满足不了施工需求的, 所以就需要有一定规模的队伍储备。

(3) 对劳务分包队伍中关键岗位人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执业资格及岗位证书进行查验, 这对于能够选择到一支优质的劳务队伍非常重要。还应注意的是, 有的劳务队伍为了获取准入资格, 申报技术人员资料时均有资格证书, 而在实际施工时, 现场技术人员未必都是有证人员上岗, 这就为施工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在施工过程管控中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4) 对劳务分包队伍总体施工能力和经验进行考察。在考察时, 有条件的还可以去劳务队伍在建工程进行实地现场考察, 对其在建工程的质量、安全, 与甲方的合同、施工人员的素质、数量、施工过程中与甲方的配合态度、在建筑市场的声誉, 以及近期已完成项目的业绩、经济实力等均要列为重要考评内容, 努力把影响不好、管理差、不守信用的队伍挡在门外。

经过多方综合考量合格后可录入劳务队伍资源数据库, 日常对资源数据库进行动态更新维护, 制定劳务队伍年审制度。对于问题严重和被清退出场的劳务队伍随时从资源数据库中清除。

1.2通过招标对劳务分包队伍进行选择

单位劳务招标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议标三种招标形式。

(1) 总包单位根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分包方案, 再根据分包方案编制招标计划及招标文件, 对外发布招标公告。

(2) 为了能筛选出优质的分包队伍, 使其能够得到充分竞争, 确定参与投标人的选择范围可以是总包单位合格外部劳务队伍数据库中的, 也可以是经过实际考察信誉好、实力强、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分包企业。

(3) 投标人必须按招标文件要求, 在开标前规定时间内, 将密闭标书送达指定地点。开标后, 总包单位评标小组依据评标办法中投标报价、工期、质量标准、总工日数、主要材料用量、施工方案及企业信誉等综合指标进行评定, 并按得分情况进行排序。在评标基础上评标工作组成员采取投票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确定中标人, 并发放“中标通知书”, 作为基础管理, 总包单位要建立招投标的全部资料专项档案, 详细记录招投标的全过程, 做好日常信息统计基础管理工作。

1.3合同签订过程的评审及签订

(1) 确定分包队伍之后, 依据分包工程内容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分包合同要按照项目成本核算单元的划分进行签订。采用工程量清单形式进行分包的, 分包合同中必须附有工程量清单及分包单价。工程量清单是合同条款中最核心的内容, 对于清单中的单价实施有效控制, 就会使工程成本得到掌控。对于工程量不能完全确定的工程, 在分包合同中一定要把分包单价确定下来, 防止劳务队伍在施工过程中寻找各种借口和编造各种理由来抬高单价。劳务单价一定要科学合理, 也要考虑劳务队伍一定的利润空间。通常对于常见的工序内容, 如钢筋绑扎, 混凝土的浇筑等总包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限价和指导价。在确定分包单价时, 原则上一般不能超过总包单位制定的限价和指导价。但在实际工作中, 因为工程地点、施工难度、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 会出现同类施工内容分包工费报价相差幅度较大的情况, 通过预算定额和单价成本分析来进行测算确定。对于没有限价和指导价的特殊工序, 可以通过市场询价、投标价、预算定额等综合因素考量对分包单价进行管控。

(2) 总包单位内部需要制定严谨的合同评审程序, 为了避免部门评审流于形式, 最好采用部门会审的方式, 参与评审的相关人员会前对所负责的合同内容进行审核, 会上提出改进意见, 并形成正式书面文件。如果未经评审就签订分包合同, 就会导致总包单位对劳务合同管理失控。目前有的工程因为很多因素, 比如工期紧, 任务急、对合作过的队伍比较信任、一些项目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 存在未签定合同就进场施工的现象, 给总包单位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 有的会导致劳务队伍漫天要价、中断施工、工期延误、法律纠纷等被动局面, 使得总包单位的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害。

1.4分包合同履约管理

在劳务分包合同签订结束、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之后, 总包企业应于第一时间将分包段的施工设计图分发到分包企业, 并安排相关人员参与建设单位以及监理部门组织的施工设计图纸会审。总包单位项目部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合同交底并形成书面记录, 要召开履约部门负责人学习、分析分包合同以便使大家对签约概况、合同精神、主要目标以及本部门在分包合同履行中所负的责任都有较深入的了解, 并把管理职责落实到个人, 对分包队伍进场后的履约进行管理, 促使大家能从全局出发、协同工作, 认真履行完企业的义务, 避免造成相应的违约责任, 同时督促分包方全面履行其义务, 保证合同目的的实现。

(1) 总包单位要结合工程特点和要求制订培训计划, 有针对性地做好劳务人员在施工技术、工艺流程、安全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对专业性较强和涉及安全质量等重要岗位和工种, 要进行强化培训, 以便使劳务队伍更好的进行施工。

(2) 技术管理。

由总包单位负责对劳务队伍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监督劳务队伍在施工前向每名作业人员进行书面或口头交底。要求劳务队伍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自检自查做好记录, 及时向总包单位项目部提供过程检查、工序验收、竣工验收等相关记录, 配合总包单位完成竣工验收。

(3) 安全质量环保管理。

总包单位负责把质量标准、安全和环保技术措施以书面形式对劳务队伍进行交底, 并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随时纠正违章作业。总包单位应按照分包合同约定, 指导帮助劳务队伍为劳务人员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劳动和生活环境, 保障劳务人员获得应有的职业卫生保护。

(4) 进度管理。

总包单位的现场控制人员按照整体施工要求编制节点工期和进度计划, 书面下达给劳务队伍, 严格按下达的计划控制工程进度, 以保证工程按期完成。而且对于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严格管理, 定期不定期地对持证岗位人员进行检查监督。

(5) 成本管理。

严格依据分包合同进行结算。对超出分包合同范围的, 要及时与劳务队伍签订补充合同, 对于补充合同签订金额可以制定一定比例限制, 比如不超过主合同的10%~20%。数额较大的需重新签订合同。结算要遵循实际完成工作量原则, 不可提前结算, 以免造成总包单位被动局面, 也不能拖延结算, 否则不能真实反映当期成本。

(6) 物资及设备管理。

(1) 总包单位在与劳务队伍协商分包合同时, 要在合同条款中约定设置专职有权领料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清单及主要材料的损耗率、超耗部分的赔偿责任及对现场施工剩余废旧料的处理方式和权限。

(2) 总包单位要及时编制每支劳务队伍的物资需用计划, 提供给物资部门进行备料。要监督分包队伍加强对存储物资的管理, 做到场地规划合理、码放整齐、防火设施齐全, 保证物资安全。

(3) 总包单位要对劳务队伍的自带设备、特种设备、租赁设备及操作人员的有效证件和相关资料在进场前进行严格检验, 要做好设备进场检验记录、建立设备管理台帐。同时监督检查劳务队伍做好日常使用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确保机械设备在施工期内正常运转。要定期对设备、台帐及资料进行检查指导, 杜绝无证操作、违章作业, 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

(7) 对劳务队伍的延伸管理。

施工单位劳务人员流动性强, 管理难度大, 即便如此, 总包单位也要实时掌握进场的劳务人员名录, 对于计划进出场人员, 劳务队伍应提前向总包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经总包单位批准后方可执行。为进场劳务人员建立档案, 要求收集劳务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上岗证件复印件等资料, 并妥善保管, 动态管理。对劳务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 进入施工现场的劳务人员必须与人员名册、身份证、劳动合同、出勤记录、工资发放表等相符, 杜绝人册不符的现象。总包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分包合同约定, 对劳务队伍为劳务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参加工伤保险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实践中, 有些分包队伍为了降低成本, 往往只给一小部分长期工人缴纳工伤保险, 但实际在场施工人员数量远远高于保险人数, 所以作为延伸管理单位, 必须要求参保人数和现场人员相符, 不能少报漏报, 并将缴费凭证复印件留存备案。

(8) 建立合同管理文档系统, 注重分包合同资料的收集、管理。

企业应对这些资料的审查、保存做出相应规定, 并按要求妥善保管, 这样不仅可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而且可以有效地应对分包方的索赔, 对保证分包合同的顺利履行及减少合同纠纷和维护企业利益均具有重要作用。注重履约跟踪和完工总结, 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当一项分包工程完工后, 项目部的合同管理人员应对本项目分包合同管理情况做出总结, 对管理中的得失及分包队伍的索赔处理情况做出全面分析, 这样不仅可为以后的分包工作提供借鉴, 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 并预测其法律后果, 为完满解决问题赢得时间。同时还应对分包方的施工能力、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以及信誉等情况做出评价, 并报总包企业合同管理部门存入分包方的档案中, 作为下次是否使用该分包方的依据。

1.5分包费用结算及支付

(1) 分包费用结算与支付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即依据合同、按期结算、及时拨付、总量控制、严禁超付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 分包费用结算实行按月审批制度。对于结算要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 严禁超分包合同范围或不履行收方程序进行结算。严格控制计时工的结算, 除巡守等量化困难的岗位, 其他能量化分包的必须量化分包, 比如搭拆围挡、硬化地面等均可量化。派工单工作内容、工作量、参加作业人数必须经现场管控负责人和劳务企业被授权人共同签认。在实际工作中, 有的项目部人员法律意识不强, 结算工程量时单方签字自行结算, 没有得到分包方的认可同样埋下了法律纠纷的隐患。

(2) 对于已经结算的费用支付后的延伸管理。

为防止拖欠民工费现象的发生,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总包项目部对劳务人员工资情况进行监管, 核备劳务人员工资支付台帐及有关资料, 并定期深入现场, 向劳务人员核查工资支付情况, 并留存书面记录;有具备条件的应大力推动劳务人员工资专用账户的开立, 经分包企业书面授权委托, 为劳务人员办理工资卡代付工资。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代分包队伍支付。对于无正当理由拖欠劳务人员工资的劳务企业, 总包单位应停止支付分包费用, 依据分包合同扣减劳务人员工资支付保证金或分包费用, 用来直接为劳务人员支付工资。

1.6劳务队伍过程评价

对劳务队伍过程评价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对于劳务队伍今后的使用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总包单位项目部负责劳务队伍使用过程中的考核评价工作, 并做好评价纪录。总包单位在分包合同履行完毕后对劳务队伍的整体履约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形成评价报告后报主管部门备案, 作为年审和今后选择劳务队伍的重要依据。

1.7退场管理和竣工清算

劳务队伍分包的工程已完工或者因某种原因终止施工需要退场, 总包单位项目部需要协助劳务队伍做好物资、机械及人员撤场工作。首先要组织劳务人员撤场, 协调督促劳务队伍及时与劳务人员清算工费, 杜绝克扣和拖欠工费。然后进行物资和设备的退场清理工作。对于由分包队伍提供的小料和小型机具, 由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可以合理定价回收, 对于机械设备和周转料进行检查, 对于存在问题的责令劳务队伍进行修复, 无法恢复的由劳务队伍承担全部损失。劳务人员及物资设备全部撤场之后, 与劳务队伍签订竣工清算协议并进行末次清算。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劳务队伍的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 从劳务队伍的准入到退场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管理内容, 每个企业都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管理办法, 随着国家政策层面, 人力资源层面、法律层面以及建筑市场层面的不断变化, 劳务分包管理模式也将会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 劳务队伍的管理也将日臻完善, 在此只是初探, 希望能抛砖引玉, 能促使管理各方共同关注和研究探讨, 最终能使劳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达到企业与分包队伍的双赢。

摘要: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如何降低施工成本是关系到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劳务队伍是建筑企业完成产值的重要依靠力量, 如何搞好劳务管理, 对于降低施工成本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从劳务队伍的准入、劳务合同的签订、施工过程的管理控制、劳务费用结算以及竣工退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浅谈,劳务队伍,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尚培.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浅谈[J].新西部:理论版, 2011 (8) .

[2]杜萍.浅析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J].市政技术, 2012, 30 (2) :147-150.

谈新形势下的建筑劳务分包管理 篇7

1.1 建筑劳务分包定义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24号】令)所称劳务作业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以下简称劳务作业发包人)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以下简称劳务作业承包人)完成的活动。

1.2 建筑劳务市场发展背景

1.2.1 劳务分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计划经济年代的建筑劳务,基本上是施工企业的自有工人,即固定职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不断改革和开放,建筑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和劳务层的“两层分离”,“两层分离”使得大量的施工劳务从建筑施工企业里剥离出来。与此相应的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使得农业生产力得到巨大的释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了城市的建筑施工行业,两股力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建筑劳务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筑劳务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劳务市场独有的特色,目前建筑施工劳务市场还没有得到彻底地、有效地管理和规范,与建筑施工劳务相关的问题还普遍存在,主要集中于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劳务权益保护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鉴于此,无论是国家还是施工企业,都希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劳务队伍整体素质,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使劳务市场更加专业化、规范化。走专业化的劳务分包之路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1.2.2 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劳务分包企业

在法律层面,“劳务分包”一词最先由建设部87号令提出,2001年颁布的建设部87号令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及相关文件,设置了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企业三个层次,从行业法规角度提出建筑劳务分包的概念,为劳务分包的合法性提供了法律依据,确认了劳务分包的法律地位。《建设部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建市【2005】131号)规定,至2008年6月底,所有企业进行劳务分包,必须使用有相应资质的劳务企业,禁止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包工头”。建设部第【124号令】第六条:鼓励发展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提倡分包活动进入有形建筑市场公开交易,完善有形建筑市场的分包工程交易功能。

2 加强劳务分包管理的重要意义

日益激烈的建设市场竞争意味着营建以管理密集型的施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为依托的,总包与分包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新型建筑业企业组织结构是建筑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成熟的市场经济要求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道路。施工总承包企业发挥自身的技术、管理、品牌、市场资源等优势,获取工程项目;劳务分包企业发挥其专业优势(劳动力资源、专业技能、施工经验、协作配合能力、资金等),与发包方合作经营,既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又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因此,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加强劳务分包管理,控制或最大限度地消除劳务分包带来的风险,才能圆满实现企业目标,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甚至向项目总承包企业迈进。

3 劳务分包管理应加强的重点工作

3.1 建立健全分包管理机构、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应成立由企业领导负责,相关职能部门成员组成的劳务分包管理机构,负责制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流程、制度,处理分包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同时,企业还应设立专门的劳务分包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劳务分包工作的日常管理。

3.2 依法择优录用劳务分包队伍

对拟用分包队伍进行考察评价,主要内容包括:1)五证一书:劳务公司的营业执照、具有相应专业劳务分包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及法人委托书,外省专业工程分包方还需提供入境施工许可施工备案手续;2)人员配备情况:管理人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技术员)、技术工人、普工的配备;3)工程业绩:劳务分包方工程业绩;质量、安全管理及履约信誉情况等。通过考察评价,择优录用符合法定资质且履约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强的劳务分包队伍。

3.3 注重依法经营、加强过程管控、降低分包风险

1)贯彻执行国家“以人为本”的大政方针,抓好安全管理,充分尊重和保护劳务工人的合法权益。

建筑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也属高危生产行业,建筑安全事故居全国行业第三,安全事故已成为影响施工企业发展的巨大风险。施工企业应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依法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务用工安全风险。例如严格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市【2005】131号”文等要求,做好对新入场的务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做好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要求特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要求劳务分包企业为务工人员缴纳劳动保险及社会保险;劳务分包企业要依法与个人签订劳动合同等。承包企业一定要严格依法经营,降低分包法律风险。

2)严格合同管理,避免合同纠纷。

施工企业应严格合同签订程序,完善合同签订内容,杜绝未签合同先进场现象。合同中详细约定劳务分包的工程范围、内容、进度、质量、安全、价款及支付等内容,以防出现因合同漏洞而引发纠纷。同时应严格依据合同对劳务队进行有效地组织、管理、协调、控制。

“建市【2005】131号”文要要求“承包企业应对劳务分包企业的用工情况和工资支付进行监督,并对本工程发生的劳务纠纷承担连带责任”,这也是劳务用工市场的主要纠纷和矛盾所在,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群体、恶性事件,因此,合同特别要约定劳务发包人对劳务分包人支付工人工资的保障规定及违约责任,避免出现工资支付纠纷。

3.4 发展劳务分包战略,建立劳务合作伙伴

施工企业应响应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企业劳务战略。成熟度的市场经济必然遵循市场资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规律。施工企业在与劳务企业合作过程当中,有目标、有规划地培养劳务队伍,并且通过自身资源优势吸引优质队伍,为优质队伍提供平台;同时,劳务队伍发挥其自身专业优势,优质高效地完成劳务专业,实现双赢目标,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相对稳定、长期合作战略合作伙伴。良性的劳务分包市场发展得到了规范,施工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便得到了保障。

摘要:通过对建筑劳务分包发展背景的分析,阐述了施工企业加强劳务分包管理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了劳务分包管理应加强的重点工作,以期促进劳务市场规范化发展,使施工企业与劳务企业合作过程中实现双赢。

劳务分包的两种税金抵扣模式比较 篇8

施工项目的税金支出从概念界定上不属于资本性支出,是一项收益性支出,即费用成本的支出。目前施工项目营业税及附加税平均税率在3.3%左右。因此,基于劳务分包模式下施工项目对劳务分包工程款的税金成本管理非常重要。为适应新形势要求,施工企业应加强税务成本管理,提升施工项目整体的成本管控水平。

一、劳务分包税金承担模式比较

根据修订的《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施工企业的总承包商将自己承揽的工程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或组织,总承包商在计算计税基础时,应以其取得的全部承包价款减去结算给分包商的工程款后的余额为计税基础。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营业税扣缴义务人”中增加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扣缴义务人”的规定,由此产生了现在的两种劳务分包税金的承担模式:1总承包商采取代扣代缴模式,目前税务局较少采用。由于部分财务人员对劳务分包纳税义务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以致存在总承包方未向劳务分包商提供代扣代收税款凭证、或劳务分包商不接受代扣代缴模式等行为。2国内大多数税务局要求的方式,规定总承包商不得代扣代缴,必须实行差额纳税的方式。

(一)纳税流程比较

1. 总承包商代扣代缴纳税流程。如图1所示,S施工企业A项目部在收到甲方结算账单后,按结算额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同时对当月结算的劳务分包商税金实行代扣代缴,取得劳务分包商发票和抵扣联税单,月末按确定的收入差额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

比如业主结算400万元的工程款,其中100万元为分包,300万元为自营,假如只考虑3%的营业税,A项目部自行主动代扣代缴相应税金,则流程为:项目部到税务局缴纳12万元的税款,税务局为A项目部开具400万元的发票,并提供12万元税收缴款书,纳税义务人为A项目部,A项目部将400万元发票提供给业主;同时,税务局根据分包工程结算金额,代劳务分包商开具100万元的建安发票提供给A项目部,作为工程施工分包成本的凭证附件,并出具3万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纳税人为劳务分包商。

2. 总承包商差额抵扣纳税流程。如图2所示,业主根据结算金额,代扣代缴营业税金及附加,B项目部对劳务分包商税金不代扣代缴,只是按结算额扣除税金后的净额在分包成本和应付分包工程款汇总反映,月末按确定的收入全额反映营业税金及附加。

这种情况下分包商开具发票并缴纳相应税款以后,到税务局开具《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扣代收收税款凭证》,然后将抵扣联交到S施工企业B项目部,B项目部再以此为依据进行差额纳税。

(二)纳税成本管控比较

1. 两种劳务分包税金模式执行效果对比分析。代扣代缴模式从目前执行的效果看较为可行、有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能及时取得劳务分包商开具的发票和抵扣税单联,避免税金重复缴纳,规避无发票带来的税务风险;二是能真实反映分包成本和应付劳务分包商工程款、应缴税金的过程;三是账务处理规范。

差额缴税模式从目前执行的效果来看,施工企业的纳税成本存在加大的可能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施工企业已与劳务分包商办理了结算甚至支付了工程款,但劳务分包商发票和完税凭证迟迟无法取得,造成施工企业垫付劳务分包商税款的情形,从而增加了施工企业的资金成本,甚至可能产生劳务分包商和施工企业重复纳税的问题。第二是因分包商资质问题,需缴纳相关税金(一般为2%的所得税)才能从当地税务局取得发票,而这部分税金是因分包合同项目部的一些分包商在取得分包款后没有发票所造成的。

2. 两种劳务分包税金模式账务处理对比分析。

(1)以结算1 000元为例。代扣代缴模式在对分包商进行结算时应做的账务处理为: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分包947.07,专项储备19.33,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30.00、——城市维护建设税2.10、——教育费附加0.90、——地方教育费附加0.60;贷:应交税费——营业税30.00、——城市维护建设税2.10、——教育费附加0.90、——地方教育费附加0.60,应付账款——工程进度款916.40、——工程质保金50.00。

(2)以结算1 000元为例。差额纳税模式在对分包商进行结算时应做的账务处理为: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分包947.07,专项储备19.33,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30.00、——城市维护建设税2.10、——教育费附加0.90、——地方教育费附加0.60;贷:应付账款——工程进度款950.00、——工程质保金50.00。

3. 两种劳务分包税金模式资金成本对比分析。

(2)代扣代缴模式。从形式上看,总承包商在税务局对业主开具工程款发票时,承担开票金额相对应的税负,同时在对劳务分包商结算时直接将相应的税金扣下。表面上看,这种模式在资金成本方面垫付了劳务分包商的税金,增加了资金成本。

但从深层次分析,这种模式由于可以在劳务分包结算时直接扣除相关的税金,所以可以规避无发票带来的税务风险。在这种模式下,总承包商虽然垫付了劳务分包商税金,但一般情况下业主与总承包商结算后,总承包商会对劳务分包商进行结算。这样,总承包商垫付税金造成的资金时间成本是非常小的。

(2)差额纳税模式。从表面上看,总承包商在确定劳务分包商的完税证明后,下次对业主开具工程款发票时可以直接抵销劳务分包商工程款发票金额的部分,好像是占用了劳务分包商的税款。

但从深层次分析,这种模式从目前执行的效果看,不能及时取得分包商发票,所以总承包商造成无票可抵的局面,从资金的时间成本上看,反而被劳务分包商占用了税款,增加了资金的时间成本。

4. 劳务分包结算单格式差异引起的分包税金处理。目前施工企业各项目劳务分包结算单形式不统一,造成在劳务分包税金负担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扣款等事项与劳务分包结算单在一起而形成劳务分包结算与实际支付款项混在一起,扣款事项主要为劳务分包自己消耗的材料款、办公用品、预借的款项以及工程罚款等。下表为某施工项目的劳务分包结算单(部分)。

单位:万元

对于劳务分包商而言,如果向总承包商开具的发票金额为扣款及罚款后的金额,则会使总承包商损失扣款及罚款金额相对应的税金。

上表中,施工企业与劳务分包商结算的金额为100万元,扣款及罚款金额为2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劳务分包商应向总承包商开具的发票金额为100万元,而不是100万元减去20万元的差额80万元。因为无论从会计事项或业务事项来看,这两个事情均为不同的业务事件,按规范要求不应混在一张单子上,而应在劳务分包结算单基础上再单独出具一张扣款及罚款确认单。

在上例中,若劳务分包商向总承包商开具的发票为80万元,则总承包商无论是以代扣代缴方式还是差额纳税方式,都会多承担20万元相对应的税款。

二、结论

本文从施工企业现有的两种劳务分包税金抵扣模式——差额纳税和代扣代缴的纳税流程对比、目前执行效果对比、账务处理对比以及资金成本对比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两种模式的优势及劣势。总的看,代扣代缴模式优势明显,比较可行。

为了规范税务核算,我们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从劳务分包结算单格式上着手,研究不同的格式及开票方式造成总承包商的税金承担成本,将罚款及扣除项分开单独设置表格,而不是将之混在劳务分包结算单上,这样可以明晰地反映出劳务分包商每期应缴纳的计税基础,避免劳务分包商将本身应承担的税负转嫁到总承包商身上,这对加强劳务分包管理,创新劳务分包管理模式,驱动施工企业生产力高速发展,提升施工企业项目的精细化管控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马金玲.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分包业务的会计核算[J].经营管理者,2011(17).

王玉红.施工企业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浅谈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管理 篇9

1.1 劳务管理法律政策沿革

从2005年开始, 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建筑行业协会陆续下发了《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建筑劳务分包管理办法》《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建筑劳务基地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就建筑劳务管理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明确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2008年,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相继出台并实施, 初步建立起了以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立法为载体, 以劳动就业、劳动合同、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监察、集体协商和劳动争议处理等为核心内容的立法序列, 为广大劳动者搭建起了全面法律保护的构架。

2011年, 中国建筑业协会提出了“建立一个机制、完善两项制度、实现三大目标”的劳务管理改革发展思路, 即建立适用于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劳务管理长效机制, 不断完善建筑劳务用工制度、务工人员职业培训和考核评价制度, 从而实现“建筑业从业人员产业化、建筑业企业用工规范化、建筑劳务队伍企业化”的目标。

2012年, 国家住建部将劳务管理工作列为工作重点, 并颁布了住建部“劳务员”岗位资格标准, 使“劳务员”正式成为施工一线管理岗位“八大员”之一。这充分体现了住建部在全行业加强和规范劳务管理的政策导向。

一系列劳务管理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出台, 为加强和完善劳务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保障, 但是, 劳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劳务合同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1.2 劳务合同管理现状

近年来, 为了规范劳务分包管理, 明确各级职责权利, 最大程度地维护好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避免发生劳务纠纷,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及各地各级政府均陆续下发了各类规章制度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努力推动劳务用工市场的良性发展。但是, 由于受市场体制存在缺失、法律制度不够不完善、市场监督不到位、诚信缺失和企业与“包工头”追求利益最大化等因素的影响, 在劳务分包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终止的各程序中, 依然存在许多违背法律法规、违背劳务人员意愿的情况发生。至此, 引发了大量的劳务纠纷, 更有甚者还引发了群体性事件, 给社会、企业和家庭造成了重大损失和负面影响。此外, 在国务院全面推广“营改增”的大背景下, 建筑施工行业预计在2015年上半年完成“营改增”, 传统服务业将在2015年完成“营改增”。这两个行业的“营改增”改革将对施工劳务合同的管理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 针对“营改增”项目, 调整劳务合同的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2 存在的问题

2.1 劳务合同主体选择不规范

劳务合同主体之一——劳务分包队伍选择不规范。长期以来, 施工单位选择劳务分包队伍的随意性较大, 没有执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在选定的劳务分包队伍中, 夹杂着有各种各样社会背景的人, 比如上级领导打招呼、政府和业主的干预、企业自身的社会关系等。这样引进的劳务队伍常常会出现不服从统一调度的情况, 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阻力, 使项目管理陷入了被动的境遇, 增加了管理成本, 更严重的还可能会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而在这些有各种社会背景的劳务分包队伍中, 建设单位 (业主) 推荐的劳务分包队伍最常见。由于业主天然的优势地位, 使得业主推荐的劳务分包队伍在面对施工单位时, 敢于轻易无视施工单位的管理和约束, 使得施工单位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管控。目前, 即使逐渐采用劳务队伍引入制度, 但是, 正规的劳务公司因为各种原因发展缓慢, 所以, 庞大的建筑施工劳务分包市场被以包工头为核心的无资质劳务分包队伍占据。包工头拉起的劳务队伍属于非法人主体的零散组织, 其行为不受法律约束, 聚散不定, 劳务人员组织松散、素质偏低、流动性强、持证率低, 这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人为风险。此外, 还存在其他不规范的情况, 比如只选择一家有实力的劳务队伍承包工程, 一旦发生纠纷, 不仅会耽误工期, 还会影响企业良好的形象。近年来, 因劳务分包队伍选择不规范而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

2.2 劳务合同资料管理不规范

2.2.1 合同内容不规范

劳务分包合同内容不规范, 合同评审流于形式。在很多项目部中, 这种问题普遍都存在, 为了简单省事, 签订的劳务合同简单粗糙, 权利、责任、义务约定不明确。很多项目都不重视合同的起草、拟定工作, 只是随便在网上找个文本拿来就用, 致使不同项目的劳务合同五花八门。在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前, 很多项目部的合同评审都流于形式, 甚至不执行合同评审工作。这样做, 不但不利于合同的管理, 还容易造成合同盲点, 给他人可趁之机, 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2.2.2 基础资料管理不规范

劳务分包合同的基础资料管理不规范。合同的基础资料包括合同当事人的资信资料、《公司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公司负责人授权委托书》《公司法人营业执照》、从业资格要求的相关证书、来往函件、数据电文、招投标文件、合同、补充合同、会议纪要、来往函件的签收单据、合同评审表 (记录) 、合同登记表、合同交底纪要、合同履行信息表、财务结算凭证、起诉状和答辩状等。很多施工企业不重视合同基础资料的管理工作, 以为合同签订完毕就是合同管理的结束, 并不注意收集和保管合同的基础资料。当发生纠纷需要用到这些资料时, 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2.3“营改增”对劳务合同管理的影响

自2011-03《“十二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以来, “营改增”试点逐渐从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向全国、全部行业推广, 预计在2015年上半年完成建筑业的“营改增”。对于施工单位, “营改增”既是一个挑战, 也是一个机遇, 如何让劳务合同管理满足“营改增”后增值税征缴和抵扣的要求, 是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 应对措施

3.1 严格执行劳务队伍准入制度

目前, 我国的建筑施工劳务主要有3种管理模式: (1) 企业自有劳务公司。一般情况下, 自有劳务公司是在部分企业原有职工的基础上吸收了部分技术力量强、专业性较强工种的农民合同工共同组成的。 (2) 正规的劳务公司。按照国家政策法律的规定, 到工商行政部门依法登记注册, 取得法人资格, 并具有工程劳务分包资质的独立劳务法人。其与施工企业是类似劳务派遣的经济合同关系, 劳务人员属于劳务公司的员工, 与施工企业无直接关系。 (3) 包工头形式。一种是挂靠在劳务公司名下, 虽然有劳务公司之名, 但仍行包工头之实;另一种是包工头零散用工, 这种形式最常见。在实际工作中, 这3种形式互补, 以二、三种形式居多, 实质上是以第三种形式为主。

施工企业在引入劳务队伍时, 应该严格执行劳务队伍准入制度, 建立劳务队伍资信信息库, 选择依法注册登记、具有工程劳务分包资质的劳务公司。在选择劳务队伍时, 要在满足资信、能力等条件的前提下, 再考虑社会背景。对于业主推荐的劳务队伍, 不能一味地妥协, 推荐的劳务队伍在资信和能力方面必须要能满足施工需求, 在此前提下才予以引入。为了拓宽劳务队伍的引进途径, 让施工企业能够引进更优秀、更合适的劳务队伍。在引入正规劳务公司的同时, 施工企业也应该以多种形式逐渐培养可以长期合作或者自有的劳务公司,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 加盟连锁方式。施工企业与建筑劳务基地、技校和劳务企业有紧密的联系, 以加盟连锁方式建立相对固定的合作体。 (2) 釆用股份制方式。吸收优秀劳务队长或包工头入股, 以保证技能人才和劳务队伍的稳定性。 (3) 架子队方式。以自有职工为骨干, 组建专业承包队伍, 确保关键时候拉得动、打得赢。 (4) 组建自有劳务队伍。形成“子弟兵”“救火队”, 保证劳务队伍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3.2 规范合同范本

规范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加强对劳务分包合同基础资料的管理。施工企业在与劳务队伍签订合同前, 必须严格按照流程评审合同, 在签订合同签前, 要约定好合同内容, 确保合同的经济性、适宜性和合法性, 维护企业权益, 使企业不受损失。施工企业应该编制自己的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合同范本要做到“全、细、实”。所谓“全”, 就是合同中的劳务分包内容要全;“细”, 就是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子目要细, 不能缺项、漏项;“实”, 就是合同中对劳务队伍提出的要求要实事求是, 便于操作。此外, 为了降低甲方指定劳务分包队伍可能造成的影响, 必须在合同里充分阐明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明确可能发生的违约责任, 并在合同中约定损失的赔偿办法。施工企业在合同签订并履行完毕后, 要重视合同基础资料的管理工作。合同基础资料是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的重要文件, 它生成后, 原件必须归档保存, 并且保存期限应长于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 日常工作中应当使用复印件, 严禁涂改、毁损合同基础资料。如果确需使用合同基础资料原件, 应建立严格的审批、催还、归档制度, 严禁个人私自保管合同基础资料, 严禁随意出借合同基础资料, 严禁泄露合同基础资料中的内容。

3.3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劳务合同主体

根据“营改增”政策落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劳务合同主体, 以满足施工企业“营改增”的需求。

建筑业“营改增”完成后, 劳务费用如何进行增值税抵扣是其面临的难题之一。目前的发展现状是, 很多劳务队伍根本无法开具发票, 更不用说增值税专用发票, 如果劳务费用不能进行增值税抵扣, 将大大增加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 进一步削减本就微薄的利润, 甚至还可能导致严重的亏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让劳务费用能够满足增值税的抵扣要求, 从劳务分包合同主体和劳务合同内容入手。按照“营改增”的进程安排, 2015年上半年将完成建筑业的“营改增”, 2015年下半年传统服务业将完成“营改增”。如果届时劳务公司也归入“营改增”范围, 则劳务公司也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一来, 选择正规的劳务公司就能充分满足施工企业劳务费用抵扣增值税的要求。针对正规劳务公司发展缓慢的现状, 施工企业还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培养自己的劳务公司, 依法注册登记后便能满足“营改增”的要求。此外, 还需要在劳务分包合同中明确劳务公司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关条款。更多的情况还需等“营改增”政策落地后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摘要:对于建筑施工企业, 劳务管理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在劳务管理中, 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占有较大的比重, 从广义上来说, 劳务管理的全过程都能体现在劳务分包合同中, 比如合同主体的选择对应施工队伍的引进、劳务分包合同的履行对应劳务施工的进行、工程款项的结算也需要在劳务分包合同中有明确的规定, 可以说, 劳务分包合同管理直接影响了施工企业的劳务管理。从施工企业劳务分包合同的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入手, 分析、探讨了劳务分包合同的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管理,管理现状

参考文献

[1]林卫丹.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强化劳务管理的有效方法[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02) .

[2]周国祥.甘肃七建集团劳务管理优化策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13.

上一篇:文化毕业论文下一篇:苹果就是苹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