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共9篇)
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 篇1
摘要:针对目前水库安全管理与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文章分析了水库安全管理与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并提出了未来管理与技术实践的方式, 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库安全管理,埋入式监测仪器,外部安装型监测仪器,智能监测仪器
水库大坝是推动地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水库安全管理现状、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 找出问题控制的方式方法。在水库安全管理措施展望方面, 人员可通过优化管理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明确管理重点, 来实现水库进行安全管理的目标要求。在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展望方面, 人员可通过使用埋入式监测仪器、外部安装型监测仪器以及智能监测仪器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来提高安全监测结果获取的准确性。
1 水库安全管理现状
现阶段, 水库安全管理缺陷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以及安全管理技术设备落后。第一方面, 水库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单位所运行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使得安全管理措施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效果。在此情况下, 水库工程建设使用的效果就难以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背景对其的需求。第二方面, 由于水库工程安全管理过程具有周期长、工程量大以及管理条件恶劣等特点, 这就使得年轻一代不愿从事这一事业。这种情况, 已经使得水库安全管理队伍呈现出了老龄化趋势。而新兴科学技术的推进就受到一定影响。第三方面, 水库安全管理应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实现建设企业发展水平目标的关键。然而, 改革开发以后政府不再向水库安全管理单位投入资金, 这种情况, 就导致一些水库安全管理单位仍采用以往的管理技术方式。由此可见, 目前水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还有很大空间。
2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应用现状
由于大坝安全监测仪器是安全监测技术应用人员获取工程使用运行情况的重要手段, 然而, 当前大坝安全监测技术采用的仪器设备较为落后, 这就使得安全监测系统人员获取的是稳定性不高或是失真的数据信息结果。在此情况下, 无论后期结果分析的软件功能有多强大或是后续数据采集资源多么完全, 也无法使监测结果真实反映出大坝工程项目的实际运行状态。此外,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的应用法规法规环境也不健全, 这就使得监测技术的应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具体来说, 目前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的法律法规环境除了《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开展工程观测外, 其他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条例均无涉及此内容。这种情况, 使得大坝安全监测实施单位、监测仪器供应单位以及相关执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并无任何限制, 技术应用水平质量仅靠自觉。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单位基于经济因素考虑, 仅将技术应用大中型大坝工程的浆砌石坝工程、引调水工程、堤防工程以及水闸工程等, 而对于小型大坝工程却没有重视起来。这就使得我国大坝工程项目的整体作用效果并不理想。如图1所示, 为某省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作用工程项目类型的比重。
3 水库与大坝工程安全管理与监测技术展望
3.1 水库工程安全管理措施展望
水库安全管理人员可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来达到工程项目设计建设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作用目标。 (1) 安全管理制度应通过完善实际进行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来实现高效的管理控制目标。具体来说, 可通过建立抽查制、安全用电、防火以及责任制等, 作为水库工程建设使用的安全生产制度。 (2) 尽量避免追赶任务量而采用突击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的方式, 因为这一措施方法难以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对于水库安全管理过程遇到的特殊情况, 相关管理人员应通过轮换制来保证人员的作业质量。 (3) 杜绝各个安全管理人员的无证上岗问题出现。此外, 还要严格禁止非施工人员、专业人员进入水库工程作用现象, 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此外, 水库安全管理人员还要在明确工作侧重点的基础上开展工作, 这里指的重点包括:病险水库、土石老化水库。
3.2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展望
不论是当前还是未来, 科学技术已经是当前社会建设的第一生产力, 因此, 大坝安全监测应用先进的仪器技术才是控制工程建设使用质量的首要任务。具体来说, 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 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目标。例如, 加强与学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以实现人才吸引和技术优化目标;还可通过设立专题研究项目来加大研发力度, 以使研究与当前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应用的目标相一致。
3.2.1 埋入式监测仪器
安全监测技术中的埋入式监测仪器是指埋入大坝工程内部的传感器, 用于监测水工建筑物结构相关的各种物理量变化性态, 是大坝安全监测技术领域中分布最广泛、涉及被测物理量最多、使用数量最多的仪器。该仪器设备主要用于监测大坝内部应力应变、裂缝、渗流渗压、温度场位移以及倾斜问题等。值得注意的是, 该仪器设备一旦被埋入, 技术应用人员就不能将其取出或更换, 因此技术人员要控制仪器内部传感器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3.2.2 外部安装型监测仪器
外部安装型监测仪器, 顾名思义, 就是安装在工程表面、廊道或边坡表面的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其主要作用于测量结构物的变形、渗流以及环境量等。外部安装型监测仪器以量水堰计、垂线坐标仪、引张线仪、静力水准仪、激光准直系统、GPS表面位移测量系统等为代表, 它们的成功应用可以反映出此类仪器目前的技术水平。垂线坐标仪、引张线仪和静力水准仪是大坝变形监测的重要仪器, 经历了从人工观测到自动遥测、由接触式到非接触式的发展过程, 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 CCD测量技术和成像灰度分析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成功应用。在此情况下, CCD光电式仪器就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 从而实现大坝变形问题的有效控制。
3.2.3 优化监测技术法规制度环境建设体系
对于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 相关建设人员应结合当前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现状, 依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把大坝安全监测管理作为一项基本制度纳入正在修订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 并尽快制定出台《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规定》。这样一来, 就能对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应用, 按照设计、招标、施工以及监理等方面的要求发挥实际的作用效果。
4 结束语
总体而言, 相关建设人员要想提高水库大坝这一基础设施建设, 需在明确水库安全管理现状以及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应用缺陷的基础上, 找出具体控制的措施方法。对于水库安全管理问题, 未来管理人员可通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缩小管理范围, 来提高水库工程建设使用不受安全问题影响。对于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应用问题, 未来技术应用人员可加大为技术应用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法律技术环境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 来提高监测信息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帅移海, 李俊辉, 高红民.湖北省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现状及对策[J].水电能源科学, 2010, 08:70~72+66.
[2]赵志仁, 徐锐.国内外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10, 05:52~57.
[3]杨文滨, 袁明道, 李德吉, 潘展钊.广东省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现状统计分析及对策[J].广东水利水电, 2013, 01:11~14.
[4]刘六宴, 张国栋.关于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工作的思考[J].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3, 07:51~54.
[5]袁明道, 杨光华, 鄢丽丽.广东省大中型水库大坝现状简析及安全管理对策初探[J].广东水利水电, 2011, 01:10~14.
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 篇2
综观国内外的水库大坝工程建设与运行实践,水库大坝在为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兴利除弊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又具有潜在的重大安全风险。因此,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不仅关系到电力企业本身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更关系到大坝下游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库大坝安全始终是关系社会公共安全、关系社会稳定的大事,对于从事水库大坝安全监督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所有人来说,责任重于泰山。
水库大坝作为一个聚集大量能量的特殊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国内外大量的事例说明,大坝一旦失事,其拦蓄的库水突然下泄将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引发严重的社会和环境危机。因此大坝安全不仅关系到电厂的安全生产,更关系到上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涉及社会公共安全的问题。
大坝安全监测是了解大坝运行形态和安全状况的有效手段,也是大坝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水库大坝是一种特殊的大体积水工建筑物,由于坝区和坝基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水压、温度等外部荷载的长期作用,大坝的实际工作性态是无法确知的,在长期荷载的作用下,其结构性态的变异情况则更加难以预估。因此大坝安全运行监控的唯一途径就是在大坝中设置监测仪器系统,通过监测设备获取所在部位的变形、渗流、渗压、应力应变等特征数据,然后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分析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和综合分析,进而揭示大坝的运行性态、评估大坝的安全状况,为工程运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水库大坝安全运行 水库大坝因设计及施工缺陷、运行管理不当等导致其带病运行,甚至导致溃坝的事例并不少见。在各种荷载、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大坝安全性态随时都在变化,有些是正常变化,是设计和安全运行许可的,但有些则可能是异常的,是水库大坝安全运行调度要注意的。大坝的安全隐患增加了水库工程对下游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同时也限制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大坝安全监测则能够起到监视及预警工程运行性态、保障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的作用,故现代大坝安全监测的首要目的应是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高效运行,这也是为何对一定规模的工程普遍要求设置相应的监测设施的原因所在。(2)、现代化和法制化工程管理的需要 现代工程管理普遍通过制订相关的法规,来要求和规范大坝安全监测行为,达到指导水库大坝安全运行、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1991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1997年电力工业部颁发的《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办法》和《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管理规定》、2003年水利部颁发的《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都是当前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指导和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行政与技术管理。现代社会也要求实行强制的大坝安全监测,规范的大坝安全监测工作是法制在水利行业上的一种具体体现。
(3)、推动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的进步 任何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试验研究,但由于大坝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室内试验远不能满足工程技术的研究需要,故大坝工程的设计、施工、分析等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大坝安全监测的成果,通过监测结果来验证和不断改进坝工技术。(4)、为病险工程的诊断和合理加固提供依据 由于水库大坝的历史原因,工程自然老化以及缺乏足够经济支持的维修加固,造成了我国病险水库众多这一特殊现象,大坝监测资料是最能反映大坝安全状况及病险程度的,病险水库的评判离不开对大坝监测资料的分析。一般而言,没有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的病险水库的诊断在科学上、技术上是欠缺的,所做大坝安全鉴定在工作上是存在不足的,也影响病险加固方案的合理性有效选择,甚至可能造成病险水库的误诊、误治。(5)、评判工程事故及推动监测技术自身的发展 工程事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中包含有大量事故征兆,往往会在监测资料中留下很多踪迹,通过观测资料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评判工程事故的原因、程度和危害,为事故鉴定及责任划分提供依据。水库大坝运行期安全监测工作的基本任务 水库大坝运行期安全监测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一)及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工程隐患,以便采取补救措施,保证大坝安全运行;
(二)了解大坝工作性态,掌握其变化规律,指导大坝运行,提高大坝运行管理水平,为特殊情况下水库调度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加强监测仪器设备日常维护及检查,保证监测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3 水库大坝运行期安全监测的工作内容 水库大坝运行期安全监测的工作内容包括:
(1)编制安全监测工作规章和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监测并建立安全监测技术档案。
(2)编制安全监测工作月报、年报和不定期专题报告,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作专题报告。(3)监测资料整理、整编和监测成果分析
1)日常资料整理必须在每次监测后及时进行,其内容包括仪器监测原始数据的检查、异常值的分析判断、填制报表和绘制过程线以及巡视检查记录的整理等。
2)资料整编是在日常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将原始监测资料经过考证、复核、审查、综合整理、初步分析,编印成册,同时将监测资料存入数据库。
3)结合日常资料整理、资料整编及大坝安全详查进行经常性资料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分析、判断,对确有问题的,应及时上报。
4)长期监测资料分析一般每隔五年进行一次,也可结合大坝安全定期检查进行。长期监测资料分析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揭示主要监测量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规律; ②评价大坝工作性态;
③提出主要的大坝安全运行监控指标。
(4)提出监测仪器设备的封存、报废及监测项目的停测报告,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实施。(5)妥善保护各种监测仪器设备和附属设施,加强监测仪器的日常维护及检查,使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1)每年汛前汛后结合大坝防汛检查,对安全监测系统作详查。其内容包括:现场检查,审阅系统运行、检查及维护记录,提出监测系统详查报告。
2)每隔五年进行一次安全监测系统的定期检查一般,提出监测系统检查鉴定专题报告。内容应包括监测系统的完备性,监测设施的精度和可靠性,对监测仪器设备封存、报废及监测项目停测的建议以及对安全监测系统的改进意见等。
3)在特殊情况下,如地震、非常洪水、运行条件发生变化以及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加强巡视检查,并应增加仪器监测的次数,必要时还应增加监测项目。监测成果应及时整理,并尽快编写专题报告上报。国内已建水库大坝运行期安全监测管理模式及其利弊
电力体制改革后,水电厂的管理模式日益多元化。为了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许多电站都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大坝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和素质、管理机构、规章制度、经费落实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何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对水电站大坝的安全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紧迫而严峻的课题。
纵观目前国内已建成运行的水库电站运行期安全监测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设置安全监测专业班组,全面履行运行期安全监测职责;
(2)配备安全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组织部分外协人员承担运行期安全监测职责;(3)将运行期安全监测工作职能划归相邻专业班组兼顾;(4)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安全监测队伍;
(5)直接委托安全监测承包商负责运行期安全监测。4.1 几个工程运行期安全监测情况(1)葛洲坝水利枢纽
葛洲坝水利枢纽规模大,建筑物种类多,闸坝多属框架结构,基础地质条件差,因此,设置的安全监测设施比较齐全。监测设施主要有整体联系监测网,闸坝及基础变形监测系统,霸体内部应力应变、温度、接缝监测系统,基础渗流监测系统,基础巡视检查系统。其中整网联测包括平面控制网(坝区基点监测网、直伸边角网、坝顶连续引张线)和38km高程控制网测;闸坝及基础变形监测系统包括正倒垂、引张线、视准线、精密量距、测缝标点、精密水准点等近1000个测点和坝内埋入式仪器近3000个测点;基础渗流监测系统测点总共4000多个。
葛洲坝水利枢纽安全监测项目多,测点分布面广,观测精度要求高,监测工作量大。为了做好运行期监测,运行单位筹建初期就派人参与安全监测仪器设备埋设、安装、调试,收集有关仪器参数,参与验收观测设备,逐步承接观测工作,进而顺利转入运行期安全监测。近年来,运行管理单位有先后多次投入巨资对监测系统进行了自动化改造。
目前葛洲坝水利枢纽运行期安全监测设立了专业班,有各类人员30多人,配备了包括全站仪、水准仪、各类读数仪等较为齐全的监测仪器设备和专门的交通工具。(2)清江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工程
清江流域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三座水电站实行梯级管理调度,成立库坝中心观测班、测量班专职负责三座电站运行期安全监测。公司先后对流域内三座电站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改造,1999年对隔河岩水电站基岩变形、沉陷、扬压力、渗流量和坝体温度、应力、裂缝及厂房出口高边坡变形、挠度等监测项目实施了自动化监测改造。2011年对水布垭大坝水管式沉降仪加水系统进行了自动化改造。
库坝中心观测班主要负责内部监测仪器运行期监测数据采集、维护和管理,测量班主要负责外部变形监测,两个班组共有专业人员20多人。此外,公司每年还投入相当大的经费聘请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对监测成果进行深入分析。(3)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
瀑布沟水电站库坝监测及水工建筑物维护修补人员共29人,其中领导1人,技术主管2人,班组26人。在班组内部设置班长1名,技术员1名,组长2名,安全员1名,其中班长全面负责班组日常管理工作;技术员负责班组日常监测数据技术管理和员工培训教育工作;组长负责现场日常测量及其他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和工作质量;安全员1名(兼职)负责班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传达公司、分公司安全生产文件及要求,监督检查现场安全生产行为。另外,班组根据实际可自行增设组长助理,满足现场点多、面广的实际工作需要。班组共分三个作业小组,每个作业小组除设1名组长外,增设1名组长助理协助组长完成日常生产工作。目前,3个作业小组采取小组倒班休息的方式满足员工的正常休假,即每个作业小组在现场工作2个星期,休息1个星期,确保现场始终有2个作业小组开展工作,可以满足现场的生产要求(倒班日期可自行确定)。现场长期保证2台车辆使用(目前一台9座、一台5座)
(4)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 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混凝土大坝主要埋设有温度计、测缝计、基岩变位计、应变计组、钢筋计、渗压计等监测仪器,共埋设有永久监测仪器366支,其中钢弦式仪器335支、差阻式仪器31支。此外,在船闸上闸首和厂房2#机布置了2套倒垂线和2套双金属标对大坝水平垂直位移进行监测,采用电容型垂线坐标仪和双金属标仪观测;在坝区还布置有量水堰仪1套和环境量监测设备,包括自计温度计、自计水位计和自计雨量计各1台。2009年监测仪器设备全部安装完毕并对主要监测项目实施了监测自动化。由于枢纽管理处没有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安全监测工作,工程竣工移交后,管理处采取外包的方式聘请了专业队伍承担安全监测工作。安全监测二次仪表,如全站仪、水准仪、振弦式读数仪等全部由管理处提供并免费使用。(5)广西红水河桥巩水电站
广西红水河桥巩水电站安全监测的主要项目包括:倒垂线、引张线、视准线、静力水准线和精密水准等变形监测项目;钻孔式测压管、渗压计和量水堰等渗流监测项目;应变计组、无应力计、应变计、测力计、钢筋计、基岩变形计、测缝计、温度计等应力应变和温度监测项目;气象仪、百叶箱、水尺、自动水位计等环境量监测项目以及水力学监测项目,共埋设安装各类监测仪器及设备586支(套)。
工程于2009年全部完工,由于业主缺乏安全监测专业人员,竣工移交后不得不多次与安全监测承包商洽谈延期观测合同。(6)广西龙滩水电站
广西龙滩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包括碾压混凝土大坝和左右岸导流洞堵头。大坝常规监测项目分为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变形监测、渗流监测、环境量监测等项目,安装埋设监测仪器2107支/测点(不含河床断面测量、水力学监测和水质分析),其中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仪器1345支、变形监测仪器/测点533支(测点)、渗流监测仪器(设施)179支/个、环境量监测仪器50支。大坝专项监测项目分为河床断面测量、水力学监测和水质分析,上下游河床冲淤测量33个断面,水力学监测114个,水质分析(全分析项目)1次;左右岸导流洞混凝土堵头的监测仪器分别在安装埋设在14个监测断面,分为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变形监测和渗流监测等项目,共计232支仪器。
2010年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运行期安全监测发包。4.2 当前运行期安全监测管理模式利弊
早期建成的大型工程,如葛洲坝、隔河岩等工程,建设单位一般在初期即派人参与安全监测工作,通过几年时间的过渡,逐步培养和建立自己的专业队伍承担运行期安全监测。其优势在于能较好保证观测工作质量,及时掌握建筑物运行状况。其劣势在于观测队伍庞大,增加了企业成本和管理难度。而且由于运行期安全监测工作强度不均衡,即便拥有庞大的队伍,在最繁忙的时候依然还需要招用大量临时外协人员。近期建设的中小型工程,由于人力资源极度匮乏,加上安全监测又属于相对比较冷僻的专业,筹建自己的专业队伍比较困难,导致不少中小型工程安全监测要么处于停滞状态,要么完全依赖自动化监测采集数据,监测成果整编分析往往严重滞后,很难达到运行期安全监测的目的。
在当前人力资源状况和建设环境下,将运行期安全监测实施分包管理,以缓解供求矛盾同时满足工程安全管理需要的模式已逐步成为一种趋势和发展方向。5 运行期安全监测外包管理的优势
业务外包,也称资源外包、资源外置,它是指企业整合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为了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竞争优势,将其非核心业务交由合作企业完成,是现代企业做大做强常用的手段。运行期安全监测实施外包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5.1 专业优势
专业的安全监测队伍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专业致力于水库大坝及各类建筑物安全监测工作,积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配置齐全、现场经验丰富。在安全监测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并能持续改进,因此能迅速适应水库大坝运行期安全监测的需要,能有效地弥补工程竣工移交后到运行单位全面接手期间的管理盲区,缓解水库大坝初期运行时管理上千头万绪的矛盾。
此外,有的安全监测队伍自始至终参与了施工期间安全监测仪器采购、检验、率定、埋设安装、施工期资料整理分析和竣工移交的全过程,对工程各部位监测仪器设备布置、运行状况了于指掌,因此承担运行期安全监测就更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5.2 专家优势
专业的安全监测队伍除了注重队伍建设以外,很多企业也非常注重专家的培养。不少专业从事安全监测的企业都有在业内叫得响的专家型人才,这些专家见多识广,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亲自莅临现场或远程指导现场监测工作,对运行期安全监测成果质量控制、监测成果深入分析、建筑物安全评价起到极为重要的把关作用。实施运行期安全监测外包管理后,运行管理单位不仅能得受到专业的服务,更能随时随地得受到专家的技术支持。5.3 比较优势
目前国内专业从事安全监测的队伍很多,有施工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运行期安全监测外包时,运行管理单位有广泛的选择余地。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多种方式,发包人可以从资质、业绩、技术实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比选,进而得到放心服务。5.4 成本优势
国际外包组织的研究表明,实施了外包服务的企业平均可以节约9%的成本,企业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却可以上升15%。实行运行期安全监测外包管理,能较好地避免组织过度膨胀,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水平,加快资金周转和利用率。5.5 管理优势
实施运行期安全监测外包管理,能有效控制运行单位人员编制,减少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使运行单位更加专注于水库大坝运行管理的重要、核心领域,维持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5.6 合同优势
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 篇3
1 现阶段中建设的现状
对于我国的水库来说,大多是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建设的,这样也就使得在建设的过程中受到了管理体制以及建设标准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了工程老化与失修等现象的发生,这样也就加大了安全隐患。
1.1 工程运行老化现象
随着工程的长期运行与发展,受到了材料老化以及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老化病害现象的发生。且对于大坝工程来说其寿命应在50年左右,但是随着其后期运行中老化现象的加快,从而也就造成了维护费用的增长。在使用后期中老化程度的不断严重,想要保证其安全与稳定的运行,就要做好除险加固处理,以此来减少老化现象,确保工程的稳定运行与使用寿命[1]。
1.2 运行与管理等环节上的不足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首先,工程除险老化失修的现象,加之管理经费上的不足,使得一些管理建设上的效果不理想。其次,由于管理体制上的不足,造成了运行机制上的不顺利。加之受到了我国经济体制上的影响,使得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事企不分与职责不明等现象,这样也就降低了水库大坝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也就降低了社会与经济效益。
1.3 先天上的不足
首先,在施工中存在不规范等现象,这样也就遗留下了安全隐患,加之受到当时形势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在建设水库的过程中采用勘查、设计与施工同步进行的方法,这样也就造成了一些水库中的地质与水文等材料存在不足。另外受到了设备与投资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了工程建设常常会出现停建的现象,这样也就留下了安全隐患。其次,对工程的要求标准相对较低,由于当时的设计标准不完善,与地质材料商的匮乏,从而也就使得一些工程存在建设标准低与质量不高等现象。最后,由于存在重建轻管的理念,从而也就使得通信预警与监测等设施存在完善的现象[2]。
1.4 溃坝事故的发生
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施工以及地质等方面,使得一些水库在建设过程中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之受到了地震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溃坝事故时有发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在各个国家中溃坝事故所带来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而在我国中尤其是在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所发生的溃坝事故就多达三千多以上,其中以小型的水库居多,这样也就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1.5 病险水库问题
首先,对于病险水库来说,存在着险情重与种类繁多等特点,从实际上来说,就是抗震与防洪标准不能满足相关的要求,这样也就造成了必要的安全监测设施与设备等存在不足或是老化等现象。其次,对于病险水库来说,存在着威胁大与分布广的现象,且对于这些水库来说,大多存在与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的场所。因此,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直接就会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后,对于病险水库来说,存在着数量多的特点,这样也就出现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设计与资金上的不足,从而也就增多的病险水库的存在。
2 对水库大坝采取安全运行与管理工作的措施
通过对水库大坝采取安全运行与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安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有效提高其经济效益。所以说,水库大坝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大型水工建筑,但是由于受到了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大坝的工作性质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加之在荷载作用的影响下,变异的情况也难以预计。因此,想要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与管理,就要采用有效的监管设备,以此来对大坝的应力应变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监控,通过进行准确的计算,可以明确大坝的实际运行状态,从而为大坝的安全运行与管理等工作提供依据,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影响,就要做好运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出险加固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出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大坝的安全运行与管理状况。
2.1 将责任制落实到实际中去
随着我国对水库进行调研与管理力度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工程管理向着法制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实际中给就要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到实际中去,提高其安全运行的能力,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坚持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推进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同时还要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管理。其次,要做好日常中的管理工作,认识到安全运行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落实管理制度,做好大坝的等级与记录工作,完善管理方案。最后,要明确监管责任制度,确定出直接负责人[3]。
2.2 完善相关体系
就我国的水库来说,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因此,在实际中就要采取大坝安全运行与管理实行水管部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相互合作的体制。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法规与技术体系,从而提高了管理的水平。但是也要健全相关的机制,总结经验,完善标准,以此来满足运行管理的要求,提高经济效益。
2.3 做好除险与加固处理工作
首先,政府部门要从全局的角度上出发,制定出完善的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处理方法。其次,要组织相关领导开展全面的水库除险与加固处理工作,研究出实际可行的方案,建立出完善的组织机构,以此来保证各个环节上的准确[4]。
2.4 做好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库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已经逐渐现象。因此,就要组好水库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工作,以此来保证水库可以实现良性的改革,同时还要建立出稳定的运行机制。
2.5 建立出安全运行管理应急机制
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要提前进行预防,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出完善的安全应急机制。首先,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这样才能保证预防险情工作的效果。其次,要建立出应急机制,保证应急方案的有效实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看出,做好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与管理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建立出完善的管理机制,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来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以此来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与管理效果。另外还要注重提高运行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与说水平。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顺伟.水库大坝安全运行与管理的途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1):211-211.
[2]姚宏华.水库大坝安全运行与管理的途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07):42-43.
[3]许恭.水库大坝安全运行与管理的途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5):689-689.
贵州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 篇4
第一条为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坝高在15米以上或者库容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大坝。水库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泄洪、输水建筑物及监测、管理设施等。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对其所管辖的水库大坝的安全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利、建设、交通、农业等有关部门,应当对其所管理的水库大坝安全运行负责。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省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实施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实施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交通、农业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实施监督。
第五条水库大坝安全监督实行分级负责制:
(一)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或者坝高在50米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二)库容在100万立方米至1000万立方米或者坝高在30米至50米的,由水库大坝所在地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三)库容在10万立方米至100万立方米或者坝高在15米至30米的,由水库大坝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六条兴建水库大坝的,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前,应当将以下材料报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一)区域水文计算分析报告;
(二)水量供、需评价分析结论;
(三)水环境及生态环境评价;
(四)依法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对水库大坝建设是否符合水资源流域规划、区域规划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作出准予的书面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七条兴建水库大坝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水库大坝安全技术标准,在工程开工前,应当将以下材料报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或者审批:
(一)经批准的水库大坝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经批准的水土保持环境评价报告;
(三)经技术审查同意的水库大坝建设初步设计以及技术施工图设计文件;
(四)取水许可文件;
(五)投资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文件;
(六)依法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作出准予的书面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八条大型以上水电站和水库大坝建设申报程序及安全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水库大坝工程设计包括主体工程设计和渗透压力、渗流量、变形、沉陷、位移、降雨、水位、出库流量以及通信、动力、照明、交通、消防、管理房等观测和管理设施的设计。
前款设施不完善的已建水库大坝,应当在扩建、改建或者除险加固的设计中补充完善。
第十条水库大坝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应当通过招标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接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对质量不符合设计及有关技术规范规定的,必须返工或者采取补救措施。
第十一条兴建水库大坝,项目法人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水库大坝管理范围、保护范围,依法完成确权颁证、树立界桩等项工作,并参与水库大坝施工的监督管理和组织各阶段的验收工作。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水库大坝管理范围按照以下标准划定:
(一)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或者坝高在50米以上的水库大坝两端各按30米至50米划定,坝址下游按照100米至200米划定;
(二)库容在100万立方米至1000万立方米或者坝高在30米至50米的水库水坝两端各按10米至30米划定,坝址下游按照50米至100米划定;
(三)库容10万立方米至100万立方米或者坝高在15米至30米的水库大坝两端各按5米至15米划定,坝址下游按照10米至50米划定;
(四)库区(含水域)按照水库坝顶高程线或者退赔线以下划定;
(五)生产生活用地按照原有使用范围划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水库大坝保护范围按照以下标准划定:
(一)按照坝顶高程线或者退赔线以上1000米划定;
(二)不足1000米的按照分水岭划定。
根据不同地质、地形、坝型实际,在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对个别水库大坝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作适当调整。
第十三条已建成的水库大坝管理范围、保护范围达到前条规定标准的,不再变更;达不到的,大坝管理机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新划定。
第十四条水库大坝必须经蓄水安全鉴定、竣工验收合格,并达到有关规范标准要求后,方可投入运行使用。
第十五条水库大坝改建、扩建的,应当进行水库大坝安全复核评价,通过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并将以下材料报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审批:
(一)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二)水库大坝注册登记证书;
(三)依法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之日起20日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作出准予的书面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建水库大坝管理机构,并配备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或者经培训获得上岗证的管理人员。
防洪除涝、农田灌排骨干工程、城市防洪等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水库,其水库大坝管理机构的运行维护费用由同级财政按照有关规定安排。
第十七条水库大坝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及其附属建筑物和附属的测量、观测、动力、照明、交通、消防、房屋、专用通信网络及其他设施等,由水库大坝管理机构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毁坏和侵占。
库区非水库管理活动的船只不得行驶至水库大坝上游坝面20米的范围内。
第十八条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和水库大坝管理机构,应当积极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水库大坝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作。
禁止在水库大坝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打井、采石、开矿、挖砂、取土、修坟、围垦、陡坡耕种等危害水库大坝安全的活动。
第十九条水库大坝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机电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完整的工程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事故处理等资料的工程技术档案,并做好水库大坝的日常养护维修工作。
第二十条水库大坝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汛期水库调度运用计划和防御洪水方案。在汛期,水库大坝的洪水安全调度必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
第二十一条水库大坝坝顶不兼做公路。确需兼做公路的,必须进行科学论证,满足水库大坝安全运行要求,并将以下材料报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一)水库大坝安全复核评价报告及鉴定报告书;
(二)过坝交通限载规定及坝顶设施相关构筑物维修养护责任书;
(三)依法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10日内,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转报材料之日起10日内予以回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回复意见之日起25日内统一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作出准予的书面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所管辖的水库大坝进行注册登记,并建立水库大坝定期安全检查与评价制度。
第二十三条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由水库大坝主管部门组织具有水库大坝安全评价资质的单位承担,实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度:
(一)总库容1000万立方米或者坝高在50米以上的水库大坝,由省水库大坝主管部门组织鉴定;
(二)总库容100万立方米至1000万立方米或者坝高在30米至50米的水库大坝,由地(州、市)水库大坝主管部门组织鉴定;
(三)其他水库大坝由县(市、区)水库大坝主管部门组织鉴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交通、农业等部门所管辖水库大坝的安全评价报告及结论,应当抄送同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水库大坝出现险情征兆时,水库大坝管理机构应当立即向主管部门、当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防汛指挥机构报告,并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做好保坝安全的应急抢险预案及措施。
第二十五条水库大坝的安全状况分为一类、二类、三类:
(一)一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达到防洪标准规定,水库大坝工作状态正常;工程无重大质量问题,按照设计标准正常运行的坝;
(二)二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不低于部颁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但达不到防洪标准规定,水库大坝工作状态基本正常;在一定控制运用条件下能安全运行的大坝;
(三)三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达不到部颁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或者工程存在较严重的渗流破坏、结构稳定、施工缺陷等质量隐患问题,影响水库大坝安全,不能正常运行的坝。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应当对二类坝、三类坝进行除险加固,优先安排资金,限期排除险情。
二类坝、三类坝的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施工等,应当按照国家以及省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办理。第二十七条水库因规模减小或者功能萎缩的,应当降低等别运行管理,以保证水库安全;水库因病险严重且除险加固技术上不可行或者经济上不合理以及功能基本丧失的,应当报废。
第二十八条水库的降低等别、报废实行分级、分部门审批的原则:
(一)库容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或者国家管理的,由省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审批;
(二)库容在100万立方米至1000万立方米的,由地(州、市)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审批;
(三)库容在10万立方米至100万立方米的,由县(市、区)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九条水库降低等别、报废的,应当向水库大坝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二)水库降低等别、报废工程处理措施和资产、职工安置文件;
(三)水库大坝注册登记证书;
(四)依法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作出准予的书面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交通、农业等部门审批的降低等别、报废的水库,应当抄送同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防汛指挥机构备案。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第六条第二款、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对兴建水库大坝进行审批的;
(二)未按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对水库大坝改建、扩建进行审批的;
(三)未按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兼作公路的水库大坝坝顶进行审批的;
(四)未按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对水库降低等别或者报废进行审批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补救措施;逾期不改的,对个人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 篇5
1 导致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小型水库在我国建设发展已达半个世纪之久,相应的,建设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然而,仍然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小型水库大坝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功能,因此,相关企业要对这些因素加以重视,从而推动小型水库的健康发展。
2 小型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小型水库大坝本身的质量存在问题:与其他大型水库大坝不同,小型水库大坝的建设时间通常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然而由于当时我国的社会条件、经济水平、科技手段以及技术标准等方面都相对较差,使得小型水库大坝的施工质量、功能以及使用寿命等都要远远低于国际标准。其中绝大多数的小型水库大坝由于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投入日常养护环节的资金较少甚至于没有,使整个大坝的老化速度大大提高,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2)小型水库大坝的安全隐患多:有些小型水库大坝在建设阶段,就因为没有进行必要的除险加固而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坝体沉陷、裂缝、坝面冲刷以及闸门变形锈蚀等,与此同时,相关的养护作业也没有做到位,使大坝的安全问题日益加重,严重威胁到周边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
(3)小型水库大坝的配套设施过于陈旧:在进行小型水库大坝的施工过程中,相关企业就已经为其安装了配套的设施以及设备,然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定期对这些设施设备进行维修以及更换,使这些陈旧的配套设施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需求,举例来说,像大坝建设初期就投入使用的管理用房以及泵房等,由于年限久远,使它们已经变为危房或者破旧房。此外,还有一些小型水库大坝的水情监测设备仍然沿用的是最初的设备,它的测量精准度较差,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负责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人员综合能力差:经过长期的实践调查发现,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低以及职业素养不达标所致。这些人员因能力有限不仅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同时还会因管理不善而影响到小型水库大坝的正常使用。另外,有些地区的小型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人员就是当地的农民,这一群体的专业能力以及知识储备都不足以应对这项工作,使整个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达不到预期。
3 小型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问题的有效应对措施
(1)做好小型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工作:在小型水库大坝竣工之后,相关监管部门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鉴定工作,在大坝正式投入使用前,就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排除,并做好详细记录,对鉴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定,从而制定出一份针对性以及可行性都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此来确保整个小型水库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功能,并为今后的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2)做好小型水库大坝的除险加固工作:相关企业要以安全鉴定结果为参考,判断出小型水库大坝中需要进行整改的部位,并严格遵循先重后轻原则,来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合理规划,制定科学的除险加固方案。在我国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小型水库大坝的除险加固也要合理运用先进技术,来确保整个除险加固环节的安全性以及效率。此外,针对小型水库大坝的配套设施,也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以及维护,及时替换损坏或者老旧设备,从而有效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做好小型水库大坝的风险管理工作:小型水库大坝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不仅会降低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功能,严重时还会为周边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需要相关企业或人员对影响大坝安全的不利因素加以重视,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有效应对能力,与此同时,加大对溃坝危险发生几率以及后果的研究力度,并找出原因,从而为有效降低风险发生几率奠定基础。
(4)做好小型水库大坝的养护维修工作:对小型水库大坝进行日常养护,相关管理人员要遵循常养护、养重于修、及时修的原则,从而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小型水库大坝运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以此来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以及功能。其中,小型水库大坝的养护维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即日常养护维修、年度养护维修以及应急抢修。小型水库大坝的维修,是一项工程量大且技术性强的工作。在大坝出现严重故障时,要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记录在案,将研究结果上报给有关部门,并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指令行事。此外,针对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也要综合考虑大坝的实际使用状况,来对原有的应急预案进行适当调节,从而为应急抢修大坝提供参考依据。
(5)做好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人,作为整个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主体,他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高低在这一工作中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实践中,有很多问题以及漏洞都有由于人为疏忽导致的,因此,相关部门或企业要强化对员工的培训、选拔以及管理步骤,可以利用实际案例来有针对性地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对员工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还保证相关人员能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进行有效应对,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国家以及当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科技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老百姓对于小型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相关部门或企业应该做好小型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除险加固、风险管理、养护维修以及人员培训等工作,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的有效管理,以此来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利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卫军.浅析小型水库的加固除险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6).
[2]邢大钊.中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3]王顺利.中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2):50.
[4]袁传丰,艾晓冬,李丛业,等.小型水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5,33(5):101-102.
[5]刘晓红.青海省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2(9):75-76.
完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篇6
我国水库绝大多数建于20世纪50~70年代, 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限制, 工程建设标准低, 质量差, 再加上长期以来管理体制不顺, 机制不活, 队伍专业素质不高, 管理经费投入不足, 导致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病险水库数量大, 安全隐患多, 已成为我国大坝安全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
1.1 水库建设先天不足。
1.1.1工程标准低、质量差。20世纪50~70年代的30年间累计建成水库近8万座, 占水库总数的93%。受当时水文地质资料欠缺、设计标准不完善、筑坝技术水平较低、财力不足等经济技术条件限制, 很多工程建设标准偏低、质量较差。另外, 长期存在重建轻管思想, 只注重主体工程建设, 忽视工程监测、水雨情测报和通信预警等管理设施建设。1.1.2“半拉子”工程多, 安全隐患多。这一时期兴建的水库中, 很多工程是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 有的水库根本没有设计, 即使有设计, 也往往缺乏足够的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施工设备简陋, 建设靠群众运动和人海战术。基建投资严重不足, 频繁的停建、缓建造成不少“半拉子”工程。大部分水库的建设从设计到施工都难以保证质量, 给水库工程留下了很多安全隐患。
1.2 水库管理薄弱。
1.2.1管理体制不顺, 运行机制不活。水库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的, 水库管理体制不顺, 性质不清, 职责不明, 事企不分, 影响了水库正常管理和效益的发挥。1.2.2管理经费缺乏, 工程老化失修。大多数水库属公益性基础设施, 主要承担防洪、灌溉、生态等社会公益性任务, 管理单位缺少公共财政支持, 运行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导致管理队伍不稳, 工程老化失修。
1.3 病险水库问题突出。
1.3.1病险水库数量多。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导致病险水库大量存在。据2006年全国水库大坝安全状况普查, 全国现有病险水库3.7万座, 约占水库总数的40%。1.3.2分布广、威胁大。除上海外, 全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都有病险水。
1.4 工程运行老化。
随着工程运行时间增长, 受材料老化、结构破损和条件变化等影响, 大坝自然会产生老化病害。大坝工程设计使用寿命一般确定为50年, 淤积库容和金属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通常为30年, 运用后期老化速度加快, 要求投入的更新维护费用快速增长。
我国多数水库运用已达40~50年, 属于老化程度严重和使用寿命后期, 从工程安全保障与高效运用看, 工程的大修维护和更新改造是必须的。实践证明, 必要的更新维护与除险加固是保证安全、减缓工程老化和延长工程寿命的基本要求。
1.5 大坝风险仍然较高。
经过近几年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 大中型水库安全状况明显改善, 但仍有大量病险水库亟待除险加固, 随着水库下游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极端气候条件频繁出现, 大坝风险仍然处于相对较高水平。1.5.1大量病险水库的存在, 导致大坝安全风险较高。3.7万座病险水库中, 到2010年底完成专项规划的6 240座水库除险加固后, 只是解决了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的问题, 仍有3万余座病险水库。1.5.2随着时间推移, 大量工程接近设计使用年限, 由于工程老化以及地震、极端气候现象带来的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工程损毁, 每年仍将产生一些新的病险水库。1.5.3随着水库下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口增长, 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 溃坝可能导致的灾害损失将成倍增加;高坝大库的建设也使社会与公众对大坝安全风险问题更为关注。
2 完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明确管理主体, 落实管理责任。
水库安全管理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责任制、管理单位 (或主管机关) 及其他所有者责任制、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任制。每座水库都要确定一名政府行政领导为包库责任人。包库责任人对水库安全负总责, 管理单位 (或主管机关) 及其他所有者负责水库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的所有水库安全管理实施监督。
2.2 健全管理机构, 多方筹措管理经费。
影响城镇、交通干线、重要军事设施、工矿学校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水库, 必须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 并配备不少于2~3名专职管理人员, 小型水库必须配备1~2名专管人员。国家所有的水库首先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有条件的要以水费收入作为管理经费的主要来源, 水费收入不足时,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 由财政地方补贴;暂时没有条件的水库要积极创造条件, 大力开展多种经营, 弥补管理经费。其次要加大水价改革力度, 减少水费计收环节, 杜绝收费过程中不合理的搭车收费现象, 尽快使水价到位。
2.3 加大安全检查力度, 推进规范化管理。
2.3.1基层水利部门督促水库管理单位或所有者必须定期对工程设施进行现场巡查, 同时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汛前和汛后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所有水库逐库进行安全检查, 并对有安全隐患的水库限期处理。检查结束后, 省、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抽查, 奖优惩劣。2.3.2坚持大坝安全鉴定和注册登记制度。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库大坝注册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 组织水库所有者完成大坝安全鉴定和注册登记工作。通过安全鉴定和注册登记,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库所有者应建立健全水库的工程技术档案。
2.3.3 强化安全意识, 严格运行管理。
重点水库的所有者每年汛前应对工程进行日常维护, 根据《防洪预案编制要点 (试行) 》编制防洪预案, 并按管理权属分级报批和实施。工程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 在未除险前, 必须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 确保安全。
2.3.4 加强培训, 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水库管理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全国水库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后才能上岗承担管理工作。
2.4 严把安全鉴定质量关, 加快除险加固工作开展。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SL258-2000《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开展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参加鉴定的专家和承担分析评价工作的单位应具备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资格认证。凡申请中央和省级补助的水库, 其鉴定成果应报省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审核。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的投入力度, 建立前期工作专项经费, 滚动运转。要按照“突出重点, 确保安全, 兼顾效益”的原则, 对本地区病险水库分类排队, 分期分批进行加固。一要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加大水利基金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投入力度。二要通过集资、拍卖、租赁等产权制度改革形式多方筹资加快病险库的加固步伐。
2.5 提高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重视, 推进工程确权划界工作。
建议上级水利部门对确权划界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安排, 加强监督指导, 督促基层尽快完成确权划界工作, 好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发展多种经营, 达到以库养库的目的, 为下一步工程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6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良性管理运转机制。
首先, 在对所有水库认真调查的基础上, 按照纯公益性、综合性和经营性区分不同类别, 合理测算各类各规模水库的管理运行费用。其次, 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 总结和吸收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拍卖等管理模式在水库管理中的应用, 研究水库良性运转的思路和办法。
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 篇7
关键词: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问题,管理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 加强水库大坝的安全与管理工作是我国政府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国内的小型水库大部分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建设的, 现在普遍存在工程质量交差、运营不善、安全保障不健全的问题, 不仅危及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且不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加强对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的研究, 是当前人们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
1 关于小型水库大坝存在的安全问题的探讨
1) 小型水库的大坝大多为均质土坝, 质量标准低, 夯填的质量低
一些小型水库在建设的过程中, 没有经过严密科学的设计, 为了赶工期就开始施工。施工的方式大多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施工, 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 没有专业的图纸, 施工建设几乎凭借工程负责人的经验与想象进行施工, 这些方法使小型水库大坝的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安全标准。一些小型水库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及气候条件, 没有充分地考虑水库挡水、拦水的功能与特别需求, 使得小型水库在建设中出现了大坝的坡度陡、背水的坡面没有反滤体, 迎水坡没有设置合理的坡面进行保护等问题, 如若受到长时间的风浪冲刷, 会对大坝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2) 在同一座水库大坝内存在多种病害
一是水库大坝的稳定性较差, 渗漏比较严重, 大坝的坝体存在断面不足、裂缝等现状, 我国现有1.6万座小型水库的大坝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渗流问题, 大约占小型水库病险的45%;
二是小型水库的防洪能力差, 大坝的抗震能力弱, 由于工程建设或者水文系列延长的原因, 一些水库大坝坝顶的高度偏低, 泄洪的能力差, 从而导致小型水库的防洪标准降低;
三是大坝的观测设施比较老化, 不能对大坝运行的现状进行细致地观测并给出正确的判断。甚至一些小型水库因为资金不足的原因, 在水库建设的过程中根本没有设置观测的装备, 因此无法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方面的维护及监测, 使得水库大坝一些潜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地被发现, 最终导致大坝安全问题显现出来, 危及大坝的安全;
四是小型水库的大坝内存在白蚁的危害问题。大坝的管理人员对大坝内部存在的白蚁没有及时地灭除, 导致大坝的坝体白蚁大面积的侵蚀, 使得大坝坝体的内部出现大小不一的漏洞, 这不仅降低了大坝的防水功能, 而且降低了大坝的使用寿命;
五是水库上游的坝坡因为长期受到风浪的侵蚀, 坝体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形变, 其金属结构也被不同程度的锈蚀, 严重违纪大坝的安全和安全运行。
3) 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技术比较薄弱, 管理效果比较差
一般水库都会设置安全管理部门, 派专人对水库的大坝安全进行全天候的监测, 记录大坝运行的状况, 对潜在的一些问题采取有效地解决方案, 预防危及大坝安全的事情发生。但一些小型的水库因为各种原因, 虽然也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 但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大多是聘用水库周围的村民, 这些管理人员知识能力有限, 只能起到看护水库的作用。对于一些关系水库大坝安全的环节不了解, 在发生问题时也不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措施,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库大坝的管理效果。
4) 小型水库的管理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低, 专业技术人员较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水库大坝的监测与管理所需的设备与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之中, 再加上计算机、通讯技术的运用, 对水库大坝管理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些小型水库的管理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较低, 专业的技术人员较少, 使得水库的安全管理工作一直停滞不前, 这不利于小型水库的发展。
2 针对小型水库的安全问题所采取的管理对策
2.1 积极做好小型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工作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小型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工作都是形同虚设的, 水库大坝建成之后, 没有得到有效地监测管理, 缺乏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的资料。对小型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工作, 是清除大坝潜在威胁的有效方式。根据鉴定结果, 找出潜在或发生隐患的部位,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为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料。
2.2 加强水库大坝的除险加固工作
首先, 根据水库大坝的鉴定结果, 对水库大坝中产生问题的部位进行研究, 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规划, 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 进行除险加固工作的设计, 并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优化除险加固方案, 使得除险加固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其次,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水库大坝的防渗防漏的能力与标准, 比如可以采用建设防渗墙或者帷幕灌浆的方式, 强化水库大坝的防渗能力;
第三, 要增加对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的投入, 不断地更新换代监测设备, 进而提高监测的效率与效果;
第四, 要利用先进的生物除虫技术, 对侵蚀大坝坝体的白蚁进行扫荡式的灭除, 减少白蚁的数量, 降低白蚁对坝体的危害。
2.3 加强培训, 努力提升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
要提升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 就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处理办法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以增强工作人员维护、管理水库大坝的素质与能力。
3 结论
小型水库大坝的安全与管理工作是当前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促进我国水利事业健康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 小型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 对水库大坝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 寻找可靠地解决措施, 提高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盛金保.小型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问题及对策[J].专题报告, 2008 (20) .
[2]苗春雨.小型水库存在的安全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1) .
[3]李瑞有, 王志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及发展动向分析[J].中国水利, 2008 (6) .
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 篇8
汤河水库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乡境内, 是一座以防洪、城市和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 结合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始建于1958年, 续建于1969年, 1978年开始安全加固施工, 1985年竣工验收。主体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和水电站组成。坝高48.5米, 坝长455米, 控制流域面积1228平方公里, 占汤河流域面积的84%, 占太子河流域面积的9%。主体工程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 可能最大洪水校核。设计最大库容7.23亿立方米。
为监测坝体在水库蓄水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渗透情况, 共计布设20根测压管观测点。其中, 在坝体下游坡面分别于桩号0+100、0+220、0+340坝段布置三个观测断面, 共计9根测压管, 用于掌握坝体浸润情况;在滤水坝趾处布置三根测压管, 用于了解下游坝基水位;在东西坝端各布设4根测压管, 用于掌握坝端渗流情况。系统测点分布如下图1所示。
随着水库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坝浸润线观测也逐步实现了自动化观测, 由于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已经成为大坝的安全性观测, 水库的防洪调度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不可或缺的最主要的手段。汤河水库主体建筑物级别为I级, 观测项目主要有外部变形观测和渗流观测, 为实时掌握坝体运行情况, 实现大坝浸润线渗流的实时观测, 更新观测设备, 改进观测方法, 实施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更新改造势在必行。
二、系统设计原则
汤河水库自建成运行已30多年, 坝体已趋于稳定, 故本次设计只做坝体浸润线和绕坝渗流自动化观测, 外部变形等其他观测项目仍用人工。经实地勘察, 汤河水库现有渗流观测点布置基本符合《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要求, 测压管经必要的技术处理后能够达到使用技术标准, 因此本次自动化系统改造设计使用现有观测孔 (管) 。大坝浸润线和绕坝渗流自动化观测系统采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全计算机、全数字、双向通信的现场总线技术设计, 具有节省大量工程电缆、缩短设计、安装和调试工期、优化管理和易于掌握的特点, 可将所有的现场设备和控制器用一根电缆连接在一起, 形成数字化通信网络, 完成现场状态检测、控制与远程诊断等功能, 并且具有系统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系统维护方便安全、软件功能全面实用、通用性和兼容性好的特点, 同时兼顾系统的经济性和可扩展性。
三、系统结构
汤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一) 硬件系统。
包括传感器、采集系统、通讯系统和防雷系统四大部分。通过在坝坡上布设测点, 利用水位传感器, 首先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器上, 再通过通信系统传输到坝下监控设备。
1、传感器:采用压力式水位传感器, 通过GORE-TEX接线腔将水位传感器连接到扩展板, 利用水压感应原理来测试测压管内的水位。
2、数据采集系统:共包括三个扩展板, 其中一个主MCU、两个扩展单元, 采用先进的分布式结构系统, 用智能的测控装置替代了传统的集线器。智能测控装置不仅具有集线器的功能, 而且具有自动采集、处理与存储功能, 并且有自己的时钟, 可以完全脱离监控计算机, 自行工作,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采集与监测。
3、通讯系统: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 各测压管与扩展板之间以及主MCU与坝下监控设备之间均采用光缆作为传输介质, 系统内部的通讯为数字信号传输, 大大提高了通讯速率、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4、防雷系统:由于汤河水库所在地基本属于雷电多发区, 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非常容易遭受雷击, 为此, 做好防雷系统是影响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可靠性的极其重要的环节。本系统采用设置多级的防雷设备和建设良好的接地体等手段, 同时从切断雷电传输通道和疏导泄放雷电流两方面入手, 最大限度地减小雷电对系统的危害。通过配置信号防雷模块、电源防雷模块和串联防雷箱等避雷措施, 确保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免受雷击, 稳定运行。
(二) 软件系统。
主要用于完成遥测中心站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监控以及远程配置等任务。同样采用先进的分层分布式结构, 分为采集设备、通信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表示层和用户终端, 分别完成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用户显示和操作。软件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该系统包含的软件包括:数据库、数据处理及通讯软件、主运行程序以及其他辅助程序。数据处理及通讯软件在整个软件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 主要包括:数据库基础软件Telemeter、通讯服务器软件RS232以及数据采集软件SMARTDATA。其中数据库基础软件Telemeter是主程序运行的基础, 为主程序的大量数据的读写提供了平台;数据采集软件SMARTDATA是和下位机连接的工具, 负责数据的采集和对下位机的基本的设置任务。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通过数据采集软件SMARTDATA界面, 进行“遥测上电”、“启动测试”操作, 可对各测压管水位进行实时观测, 同时在该软件界面下可对遥测站的各种参数进行配置。
四、系统开发
系统软件总体框架采用C-S (客户端-服务器端) 模式, 采用Visual Basic6.0、C++开发工具, 结合VBA及Matrix第三方组件基于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 面向Windows 2000/Windows XP操作系统开发。典型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有以下特点:服务器负责数据管理及程序处理;客户机负责界面描述和界面显示;客户机向服务器提出处理要求;服务器响应后将处理结果返回客户机。
基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系统软、硬件设备的快速更新, 该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在系统的可扩展性及二次开发方面做了充分的考虑。该软件系统在结构上将不同通讯介质的数据采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存储、数据的显示和监控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来设计, 在系统需要扩展新的功能的时候, 可以直接在现有系统上做无缝升级, 可扩展性高, 且各模块之间的相关性小, 易于进行二次开发。
五、系统开发成果
汤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安装, 实现了浸润线观测的自动化, 实现了大坝实际工作性态的实时监测及大坝安全实时分析, 具体开发的成果内容包括:
(1) 对水库库区水位、坝体与绕坝渗透、渗透压力、温度、降水实现自动化实时监测。
(2) 实现坝体工程资料管理的信息化与坝体安全监测数据资料整编的自动化与规范化。
(3) 结合坝体内部监测数据, 实现坝体的渗流安全的分析与评价 (内容包括:坝体浸润线分析、坝体渗流场分析、渗流相关及相关过程分析、渗透系统反演分析、渗流因子分析、滞后时间分析等) 。
六、总结
汤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经过近几年来实际运行验证, 应用此模式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系统的应用达到了为水库土石坝安全监测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的作用, 做到了及时监测、及时报警、及时分析、及时整编。目前, 已为水库的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带来了质的变化。
摘要:水库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综合应用技术, 它的建立使水库的运行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成为水库兴利减灾﹑防洪调度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对辽宁省汤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进行介绍。
如何做好水库大坝安全监测 篇9
1 大坝安全的重要性
水库大坝的设计要求很高, 必须考究其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建筑结构、材料等因素的影响, 从设计理念、到施工运行, 其结构与周边的环境以及自然气候等条件的交互作用都将会对水库大坝的安全形成不利影响, 水库大坝的安全与否关乎国家与百姓的利益, 假若大坝存在安全隐患, 则必将造成国民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 则必须对大坝的安全进行实时监测, 如此便能使我们掌握大坝的实时动态, 同时也为大坝的维护提供有效依据, 从而保障了水库工程的安全运行, 也确保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的安全;为了确保水库工程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对于水库管理的安全条例与管理方法, 如《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与《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 这表明了大坝的安全监测受到了国家与人们重视。
2 水库大坝的安检措施
水库大坝在水库工程之中为一项特殊的工程, 因其与国民的利益间接挂钩, 使得我们必须时刻关注着大坝的运行动态, 否则造成的损失将十分巨大。为了确保大坝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则需要通过对大坝的安全监测工作来实现管理与保护, 据今年来的资料显示, 有30%的安全隐患是因地质条件与意外结构导致事故的发生, 有20%是因地下渗漏而导致的水流压力高引起渗流增大, 有11%是因建筑设施老化、材料质量以及施工问题引起的, 还有12%是由于某些特有原因导致;通过以上的数值可做出如下的分析:造成大坝安全隐患的因素有很多、其涉及范围也十分广阔, 涵盖面极广。但是, 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因施工设计与自然因素所致, 其没有受到量变与质变的影响, 而是在大坝施工完毕就已经确定的因素, 比如设计误差、施工质量、考虑不周全等。第二种情况是在水库大坝运行管理的过程之中逐步造成的, 在这种情况之中, 其有一种由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反应, 比如大坝遭到流水的冲刷与侵蚀、建筑材料的老化、钢材结构的锈蚀等。第三种情况是以上两种情况综合的结果, 其既存在设计施工的不完善, 又存在量变到质变的破坏, 而在工程之中又没有得到重视, 又没有进行安全有效的监测, 使得安全隐患造成的破坏力十分巨大。
大坝是进行水资源管理的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建筑。大坝形状各异, 从小规模的水坝到大型混凝土大坝, 大坝的安全监测对于大坝校核设计、改进施工和性能评价都有重大意义。同时, 连续长期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能够提供溃坝通知预警, 对于保护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水库大坝的监测工作主要是人工观测与仪器检测, 今年来我国的自动化的信息系统逐渐完善, 使其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监测方式。水库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库水位、水压、渗流、流量、电导率、风力、相对湿度、空气和水的温度以及大坝坝体地表位移监测。而大坝的监测主要体现在对坝体, 坝基以及坝肩等范围内的监测, 同时还需要对大坝有影响的岸坡、建筑物以及设备进行监测。关系大坝安全的因素存大的范围大, 包括的内容多, 如泄洪设备及电源的可靠性、梯级水库的运行及大坝安全状况、下游冲刷及上游淤积、周边范围内大的施工特别是地下施工爆破等。
大坝安全监测应有时间上的针对性。大坝安全监测的时间应从设计开始直至运行管理, 大坝安全监测的内容不仅是坝体结构及地质状况, 还应包括辅助的机电设备及泄洪消能建筑物等。由于大坝施工期、初次蓄水期和大坝老化期是大坝安全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 因此, 在前一个阶段监测的重点应是设计参数的复核和施工质量的检验, 而后者则应是针对材料老化和设计复核进行。四川经历2008年5.12和2012年4.20二次大地震, 震感明显地区的水库大坝应增加工作人员、增加巡查次数对大坝进行细致的巡视检查和渗流监测, 大坝变形位移监测也应增加观测次数加密观测。主汛期大坝监测工作应是一年中大坝监测工作的重要时期, 特别遇特大暴雨要加强观测。大坝变形观测主要在高水位和低水位期进行, 水文和气象监测要随时观测、随时计算整理。
对大坝的安全监测工作必须仔细慎重, 此外还应对空间结构的不同采取针对性措施。针对不同的坝型与结构加强对特定部位的监测, 例如, 针对防渗型混凝土坝结构的, 多泥沙的河流泥沙淤积情况监测、以及库岸的高边坡稳定情况监测等。大坝的监测应与大坝的设计、施工情况以及管理互相照应, 在运行遇到特殊工况的时候, 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应成为检验施工、设计以及运行情况的特殊手段, 也是最必要的手段。
大坝的安全监测主要包括人工巡视检查与仪器实时监测, 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是不能分开的, 两者都十分重要。前者应尽可能地利用先进的仪器与技术来对大坝的隐患进行仔细的检查, 早发现才能早治理, 早治理才能使得国民的利益获取最安全的保障, 仪器监测与人工巡查工作分不开的又一因素是由于水库大坝特殊性以及仪器监测水平共同决定的。
近年来, 由于一个特殊的组织———恐怖组织的出现。使得水库大坝的监测工作中又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在对大坝进行监测工作时, 特别是在人工巡查时, 应注意在工程周围的异常情况, 对可疑的人与物进行严格的排查, 防治恐怖组织对国家的危害, 做好大坝的安全监测乃是确保国家与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3 结语
综上所述, 水库大坝的安全监测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保护大坝与水库的安全, 对人民与国家的利益形成了有力的保护。其包括了水库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总结出结论并制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 通过信息反馈保障工程安全, 然而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工程效益能够得到保护。总而言之, 对大坝的安全进行监测, 应利用一切的手段, 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 以最少的投入保证最安全、最稳定、最长久的运行, 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摘要:水库大坝在水库工程中至关重要。在水库的建设时期, 对于坝址的建设要求十分的高, 其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建筑结构、材料等显得尤为重要。水库大坝是项重要的工程, 关乎国家与百姓的生计, 在实际的工程之中, 水库的安全监测不可或缺。为了确保大坝能够长期、平稳地运行, 应重视对大坝的安全监测工作, 本文对大坝的安全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监测的方式作出了探讨与研究。
【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推荐阅读:
浙江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09-16
水库大坝管理论文09-20
水库大坝施工08-29
大坝安全06-21
大坝安全监控07-17
水库安全管理07-24
大坝施工安全技术08-31
水库安全管理方案10-27
大坝安全鉴定汇报材料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