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免疫应注意的问题(共7篇)
猪瘟免疫应注意的问题 篇1
畜牧业发展靠效益、靠规模, 同时也离不开防疫。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 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是防控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某些传染病如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疫病的防制措施中, 免疫接种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健全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对畜牧业发展、畜产品安全、农民增收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 实施强制免疫。必须始终坚持“以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方针。现在动物防疫每年春秋两季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行动, 猪的强制性免疫疫苗包括猪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猪口蹄疫疫苗, 现结合猪瘟疫苗免疫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浅谈一下猪瘟疫苗在强制免疫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保证免疫效果。
1 免疫时间要准确
按照猪瘟免疫程序的要求, 不同用途或不同生长阶段猪的免疫时间不同。如仔猪应在40~45日龄时首免。在母猪实施免疫程序的情况下, 仔猪的母源抗体在生后24h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降低, 到60日龄才消失。不要超过50日龄, 否则仔猪免疫抗体水平下降到临界点以下时, 因没有免疫抗体的保护, 一旦感染上猪瘟病毒, 必将发病。
2 免疫剂量要适当
如果免疫剂量不足, 则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 但剂量过大除造成疫苗不必要的浪费外, 还可能加重接种反应, 甚至可能产生免疫麻痹或免疫抑制, 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猪瘟脾淋苗和猪瘟细胞苗的使用说明虽然都为1个头份, 在实践中的经验是, 猪瘟脾淋苗小猪免疫1个头份, 50kg以上大猪、种公猪和种母猪免疫2个头份。猪瘟细胞苗小猪免疫2个头份, 50kg以上大猪、种公猪和母猪免疫4个头份, 其效果比笼统免疫一个头份要好。
3 注意暂时不能免疫情况
(1) 对怀孕期的母猪, 应慎免或不免。因为猪瘟弱毒苗是一种毒力相对弱的病毒, 对妊娠母猪免疫后实际是对母猪和胎儿的感染, 有的母猪在弱毒苗的影响下可能引起流产、早产或死胎。对于母猪, 应在产仔后20d或配种前1个月免疫, 可防止母猪在妊娠期内因接种疫苗而引起流产, 确保仔猪出生后从母猪获得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 (2) 有病的猪暂不免疫, 精神不好的暂不免疫。带病的猪如果注射疫苗会加重病情, 因为疫苗本身对猪有一定的副作用, 而且疫苗注射可加大猪的应激。 (3) 新生仔猪暂不免疫, 新生仔猪通过初乳可获得大量母源抗体, 可以形成保护, 如果新生仔猪接受疫苗免疫, 一部分疫苗毒会被母源抗体中和, 达不到抗原刺激阈值, 因而常造成免疫失败。 (4) 刚购入的猪因应激干扰太大, 也不宜立即免疫, 应待猪恢复几天适应环境以后再免疫。 (5) 屠宰前2~3周暂不免疫, 严防猪肉药物残留。
4 免疫前后不应使用药物
在免疫前后3d不能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 因为这类药物对猪有免疫抑制作用, 会影响免疫后的效果。
5 不能使用过期或保存不当的猪瘟疫苗
疫苗必须保存在0℃以下, 一般的家用冰箱要保存在冷冻层, 而且要注意猪瘟疫苗的保质期。疫苗稀释后要保存得当, 稀释后的疫苗应置于有冰块的保温箱内, 这样可延长疫苗的保存时间。尽快用完稀释后的疫苗, 不能置于阳光下, 因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猪瘟弱毒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疫苗将很快被灭活而失去作用。猪瘟弱毒对温度极为敏感, 在常温下疫苗随着时间的延长, 效价逐渐降低。一般在20℃以下, 稀释好的猪瘟脾淋疫苗应在4h内用完, 25℃时应在3h内用完, 超过30℃时应在1h内用完, 否则会导致疫苗效价降低, 即使免疫方法正确也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6 不能同时注射2种及2种以上疫苗
猪的强制免疫要注射三种疫苗, 即猪瘟疫苗、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猪口蹄疫疫苗, 这三种疫苗不能同时注射, 必须要有一定的间隔期, 按常规一般不能低于2周, 最少不能低于7d。同时注射对猪的应激很大, 而且很容易造成免疫效果不理想。
7 接种疫苗时不能用碘酊做消毒药品
因碘酊对猪瘟弱毒有直接的杀灭作用, 如果使用碘酊消毒, 当注射针头接触碘酊时, 所注射的猪瘟弱毒也将被杀灭而导致免疫失败。
8 免疫时要正确使用针头
在免疫过程中要注意更换针头, 不能一个针头打到底, 否则极易引发交叉感染。不能使用皮下针头或过粗的针头注射。为了防止在注射中断针而使用皮下针头, 这样注射的疫苗达不到肌肉层, 疫苗注入到脂肪层或皮下结缔组织会形成一个“仓库”, 因皮下多为脂肪, 血管分布少, 疫苗的吸收缓慢, 而且所积存的疫苗随着时间的延长, 效价不断下降影响免疫效果。使用12号肌肉针头即可, 如果针头太粗, 注进的疫苗容易随针眼流出, 造成剂量不足。
9 密切注意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副反应
在防疫中密切关注, 掌握动态, 在注射疫苗之后, 特别是在30s内注意猪只的反应, 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抢救。发现反应剧烈的应及时 (在1~2h以内) 用0.1%盐酸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进行救治, 出现免疫反应死亡的要做好登记并拍照, 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处理, 并及时上报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使用猪瘟活疫苗应注意的问题 篇2
1 几种猪瘟活疫苗的特点
1.1 猪瘟活疫苗I
1.1.1 特点
疫苗的免疫原性好, 免疫接种后可以快速产生坚强的免疫力。由于疫苗内含有乳兔组织成分, 因此, 接种后个别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建议在加强免疫 (如商品猪第二次免疫和母猪常规免疫接种) 和紧急接种时使用。
1.1.2 性状
本品为淡红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易与瓶壁脱离, 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用于预防猪瘟, 正常情况下, 疫苗注射4d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在仔猪母原抗体很低或为零时免疫, 免疫保护期为1年。
1.2 猪瘟活疫苗I (脾淋苗)
1.2.1 特点
疫苗的免疫原性很好, 免疫接种后可以快速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一般用于加强免疫, 以及紧急接种时使用。疫苗含脾、淋巴组织成分, 其中的淋巴细胞因子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
1.2.2 接种对象
用于预防猪瘟, 正常情况下, 疫苗注射4d后即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在仔猪母原抗体很低或为零时免疫, 免疫期保护期18个月。
1.3 猪瘟活疫苗II
1.3.1 特点
疫苗的免疫原性好, 免疫接种后可以快速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一般在首次或超免 (乳前免疫) 以及母猪的常规免疫接种时使用。
1.3.2 接种对象
用于预防猪瘟, 正常情况下注射疫苗4d后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在仔猪母原抗体很低或为零时免疫, 免疫保护期为1年。
1.4 猪瘟活疫苗II (高滴度低过敏)
1.4.1 特点
疫苗的免疫原性好, 免疫接种后可以快速产生免疫力, 疫苗过敏含量低, 很少出现过敏反应。建议在首次免疫或乳前免疫以及母猪的常规免疫接种时使用。
1.4.2 接种对象
用于预防猪瘟, 正常情况下注射4d后即可产生免疫力。在仔猪母原抗体水平很低或为零时免疫, 免疫保护期1年。
2猪瘟疫苗免疫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正确使用疫苗。从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购买有批准文号的疫苗, 能够确保疫苗质量。严禁使用无批准文号及过期失效的疫苗。
(2) 不要使用饲料经营企业免费赠送的疫苗, 因其无有效的保存条件。疫苗易失效, 质量难以保证, 造成免疫失败。
(3) 免疫猪瘟要用单苗, 最好使用脾淋苗, 效果比较好。猪三联苗有时效果不太好。
(4) 疫苗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按说明书保存, 尤其是夏天, 到各乡镇路上没有冰箱的情况下, 路途遥远, 要多加冰, 降温。或其他更好的办法, 以免在运输过程失效。
(5) 按照程序免疫。要严格结合本场实际,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免疫, 严禁随意进行。
(6) 避免疫苗间的影响。经过试验表明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在30日龄同时注射, 至180日龄猪瘟抗体合格率仅为37.6%, 若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30日龄间隔10天注射, 至180日龄猪瘟抗体合格率99.8%。所以, 猪瘟疫苗和蓝耳病要间隔10天左右。
(7) 要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治。猪喘气病、蓝耳病、断奶仔猪衰弱综合症等疫病主要损伤机体的免疫系统, 致使猪体的免疫力下降, 若不做好这些病的防治, 免疫也起不到好的效果
(8) 及时淘汰带毒猪。
动物免疫接种应注意的问题 篇3
1 疫苗的种类及性能
疫苗是指接种于动物能产生免疫能力的生物制品, 主要用于预防、控制动物的疫病。根据疫苗的性质不同, 一般分为灭活疫苗 (死苗) 和活苗两大类。此外, 还有类毒素、抗病度血清等。
1.1 灭活疫苗
此种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其优点是性质稳定, 安全性高。动物接种后不会因为疫苗而感染发病, 保存期为一年左右。其缺点是机体免疫后产生免疫力慢, 免疫力维持时间不及活苗, 需增加免疫次数和加大用量。
1.2 活疫苗
活疫苗接种动物后能继续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 对机体呈长时间刺激, 持续产生抗体。因此比灭活疫苗具有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好、免疫期相对长等优点。
1.3 类毒素
一般比较少接触, 是用细菌繁殖中产生的毒素, 经甲醛溶液灭活脱毒后, 加适量明矾或胶制成的, 如破伤风类毒素。
1.4 抗病血清
一般在已发生某种疫病时或受威胁时, 可用抗病血清作紧急预防注射。但由于其抗体免疫力维持的时间很短, 因此不能用于预防疫病, 在用完抗病血清后应接种疫苗。
2 制定适用于本场的科学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必须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和抗体检测结果来制定。根据自己场地与当地疫病实际流行情况, 合理制定一个详细的免疫程序。
3 分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3.1 制定的免疫程序不科学
一是一些养殖场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时, 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在一天接种多种疫苗, 造成疫苗相互干扰。二是没有根据本场发病史和本地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3.2 疫苗有效剂量掌握不准
有的养殖场主以为大剂量的疫苗效果好, 所以随意加大疫苗的使剂量, 这都是不正确的。应按正确的用量进行免疫接种, 不可随意添加或减少剂量。
4 疫苗的选择
正确选择疫苗的方法应是:第一, 选择专业生产和知名度较高的厂家的疫苗;第二, 选择具有良好疫苗运输和储存条件的经销商。购买疫苗时, 看经销商储存疫苗是否达到疫苗所要达到的条件, 如冷库或冰箱。看疫苗的生产日期、失效期、保存温度;看疫苗是否损坏、封口是否松动、疫苗是否发毒变质, 有以上情况的坚决不可使用;第三, 正确按免疫程序进行, 做到不要漏免。
5 免疫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 应观察接种禽畜是否健康, 天气是否恶劣, 免疫接种应于畜禽状态良好时进行。正在发病的畜禽群, 除了那些已证明紧急预防接种有效的疫苗 (如新城疫疫苗、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等) 外, 不应进行免疫。进行疫苗接种最好安排在早上或晚上;其次, 在接种疫苗前、后2天, 应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些维生素, 以提高畜禽的免疫能力;第三, 免疫接种时应注意接种器械的消毒, 对所有接种设备采用高温灭菌法进行消毒, 严禁使用消毒剂对器械消毒, 因器械上残留的消毒药会直接杀死疫苗, 造成免疫效果下降, 注射器、针头和滴管等在使用前也彻底清洗和消毒。接种工作结束后, 应把接触过活毒疫苗的器具及剩余的疫苗浸入消毒液中, 以防散毒。
6 选择科学的免疫途径和方法
注射免疫时, 一个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少量畜禽后应进行更换。当畜禽中存在病患时, 必须一只畜禽使用一个针头, 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点眼滴鼻免疫时, 要保证疫苗进入眼内和鼻腔。饮水免疫时, 应使用凉开水稀释疫苗。冬季做饮水免疫前应限水2~3小时, 夏季应限1~2个小时, 使疫苗保证能在1小时左右饮完。稀释疫苗的水不能含消毒剂和金属离子, 否则效价降低, 会导致免疫失败。
6.1 正确的免疫剂量
在生产实际中, 很多养殖场以为免疫剂量越大, 效果就越好。这样有时就会造成免疫抑制等不良现象, 不但达不到理想的免疫效果, 反而会造成免疫失败或毒性反应。因此应选择正确的免疫剂量。
6.2 适宜的免疫方法
在生产实际中, 常用有点眼、滴鼻、饮水、喷雾、滴口、涂肛、皮下注射, 胸肌、腿肌注射和刺种等方法。不同的疫苗其免疫方法也不同, 如新城、支气管二联以点眼、滴鼻为好。不过近年来, 有些养殖户也用于饮水免疫, 但饮水免疫应要加倍剂量, 并且也应在短时间内饮完为好, 值得注意的是新城I系苗不能进行饮水免疫, 只能以肌肉注射。鸡痘疫苗则应翅膀下刺种。雏鸡接种油苗最好在皮下注射最好, 其次才是肌注, 针头大小应按畜禽的大小来确定。同时接种一种以上的弱毒疫苗时, 应注意疫苗间的相互干扰, 使两者的功效降低, 导致免疫失败。
6.3 做好免疫档案
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接种日期, 畜禽群的品种、日龄、数量, 所用疫苗的名称、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使用方法及操作人员等, 以备日后查寻。
7 免疫接种时用药要注意的事项
免疫接种前后的用药问题, 是临床工作者经常遇到的比较困难的问题。往往因不正确使用某些药物, 而导致免疫效果不佳或免疫失败。在饮水免疫接种弱毒活菌苗前后各5天, 应停止对畜禽群使用各种敏感药物, 也应避免用消毒剂饮水。禁止使用各种抗生素、或各种抗菌药物。如果非用不可, 则应在兽医的指导下用药。
8 动物免疫接种应注意的问题
动物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种动物传染病所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中十分关键的环节。但在免疫接种工作中, 一些因素常常会影响到免疫效果, 甚至无效。因此, 动物免疫接种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8.1 注意疫苗接种的适宜对象和给药途径。
8.2 注意疫苗接种的适宜日龄、年龄、
免疫保护期和免疫程序及怀孕母畜、病畜禽、仔畜禁止注射。
8.3 注意疫苗专用稀释液、
疫苗失效期。
8.4 动物免疫接种应在动物抗体最低、免疫保护期接近结束时进行。
8.5 注意疫苗接种前后7日内禁止使用抗生素药物和消毒药物。
8.6 活疫苗免疫前后3日内禁止带畜
(禽) 消毒。
8.7 注意疫苗的冷藏运输和冷藏保管, 禁止日光照射。
8.8 同一畜
(禽) 群接种时, 尽量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疫苗。
8.9 疫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
同时详细记录生产企业、疫苗批号和有效期。如发生包装破损、破乳分层、颜色改变等现象不得使用。疫苗使用时, 应恢复至室温 (从冰箱取出后放置2~3小时) 。疫苗启封后, 限当日用完。
8.1 0 接种用器具应无菌。
接种时, 猪、羊应使用12号针头, 禽应使用5~9号针头, 牛应使用12~16号针头。一畜一针, 避免交叉污染, 造成畜 (禽) 间互相感染。
8.1 1 接种部位:猪、羊、
牛耳后部肌肉注射, 禽颈部、翅膀皮下、胸部肌肉注射, 注射部位用2%碘酊或75%酒精消毒。
8.1 2 防疫接种后应搞好接种记录并注意观察畜禽。
如出现过敏反应, 可注射肾上腺素、并对症治疗, 也可以往畜体上泼冷水、放鼻中、耳尖、蹄头血。用过的疫苗瓶、器具和未用完的疫苗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9 动物免疫接种七注重
9.1 注重疫苗的选择
正确地选择疫苗是成功免疫的前提, 应选用正规生物药厂或科研单位生产的合格正品疫苗。
9.2 注重接种剂量
疫苗的接种剂量具有科学性, 不得随意增减, 接种剂量过少会起不到作用, 接种剂量过多会造成严重后果。
9.3 注重正确稀释
各种疫苗的稀释剂、稀释倍数及稀释方法都有一定的规定, 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疫苗要现用现稀释, 如稀释时间过久不可再使用。
9.4 注重疫苗间干扰
在使用几种疫苗或联苗时, 应考虑彼此间的干扰作用。一般来说, 可以联合使用的疫苗, 生产厂家出厂时已制成联苗。因此, 无注明可混用的一般不宜擅自混用。
9.5 注重正确接种方法
常用的接种方法有肌注、滴鼻或点眼、饮水、刺种、气雾免疫等。不同的疫苗应选用不同的接种方法。原则上应选择能使机体产生抗体最快、最佳的部位进行接种。
9.6 注重饲养管理, 减少免疫应激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卫生清毒工作, 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减小应激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9.7 注重免疫接种后的处理工作
免疫接种后所使用的器械要严格消毒, 疫苗瓶要妥善处理, 以防弱毒疫苗遇到适宜的环境会复壮而变成污染源, 给周围养殖户带来危害
1 0 动物防疫常用消毒药品及使用方法
消毒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只有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药, 才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 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保证防疫工作的全面有效。通常的消毒措施除了采取清扫、冲刷、洗擦、日晒、焚烧、堆积发酵等物理消毒和生物学消毒方法外, 化学消毒应用最为广泛, 以下是几种常用消毒药品及其使用方法。
1 0.1 石灰水
用新鲜石灰配成的10~20%的石灰水, 可用来消毒场地, 粉刷棚圈墙壁等。石灰水的配制方法为:1千克生石灰加4~9千克水。先将生石灰放在桶内, 加少量水使其溶解, 然后加足水量。石灰水现配现用, 放置时间过长会失效。
1 0.2 草木灰水
适用于对棚圈、用具和器械等的消毒。草木灰水配制方法为:在10千克水中加2~3千克的新鲜草木灰, 加热煮沸 (或用热水浸泡3昼夜) , 待草木灰水澄清后使用。将草木灰水加热后使用才有显著的消毒效果。
1 0.3 烧碱
2%烧碱溶液可用来消毒棚圈、场地、用具和车辆等。35%的烧碱溶液可消毒被炭疽芽孢污染的地面。消毒棚圈时, 将家畜赶 (牵) 出栏圈, 经半天时间, 将消毒过的饲槽、水槽、水泥地或木板地用水冲洗后, 再让家畜进圈。
1 0.4 过氧乙酸
2~5%的过氧乙酸溶液, 可喷雾消毒棚圈、场地、墙壁、用具、车船、粪便等。
1 0.5 复合酚
复合酚100~300倍液适用于消毒畜舍、场地、污物等。
1 0.6 百毒杀
用百毒杀3000倍稀释液喷洒、冲洗、浸渍, 可用来消毒畜舍、机械、器具等。百毒杀2000倍稀释液可用于紧急预防畜禽舍的消毒。百毒杀10000~20000倍稀释液可用于储水塔、饮水器消毒, 可以杀死微生物、除藻、除臭、改善水质。
鸡群免疫应注意的问题 篇4
1 疫苗的选择
(1) 高质量的疫苗是防病的根本保证。我们在选用疫苗时, 必须了解疫苗的特性、有效期、保存方法等, 确保疫苗质量后方可使用。 (2) 根据当地和本场疫苗的流行情况、流行规律, 选择所需疫苗的种类。同时注意疫苗毒株的血清型与当地病原流行株相对应。 (3) 不同日龄的鸡只接种疫苗种类不同。如蛋鸡需接种减蛋综合症疫苗而肉鸡不用。 (4) 国产苗与进口苗的使用。无论是冻干苗还是油乳剂灭活苗, 国产苗的质量并不亚于进口苗。像多价肾型传支苗, 新城疫二价苗等, 国产苗的使用效果优于进口苗。 (5) 为预防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可使用联苗, 对于当地流行的传染病应选用单苗。
2 免疫时间的确定
适宜的免疫时间不会影响生产力, 诱发各种疾病, 利于机体产生抗体, 提高免疫效果。首先, 确定首免日龄。如鸡新城疫的首免一般在4~7日龄。传染性法氏囊一般在10~14日龄;鸡痘则在30日龄等。其次, 疫苗免疫后要定期检测抗体水平。根据检测情况确定加强免疫时间。另外, 在一些发病的高峰季节要适当增加免疫次数且免疫时间要提前。
3 疫苗接种方法的选用
疫苗接种方法主要有点眼、滴鼻、饮水、喷雾、注射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 等。不同的疫苗选用不同的接种方法才能达到最佳免疫效果。采用点眼滴鼻免疫时要防止鸡甩头, 以免疫苗液流出。饮水免疫时, 采用蒸馏水、纯净水或深井水稀释疫苗, 不要使用自来水做稀释液, 因自来水经含氯消毒剂处理, 容易影响免疫效果。在使用饮水免疫时, 为阻止病毒粒子的聚合, 延长病毒灭活的半衰期, 促进疫苗的吸收和转化, 可加入0.2%左右的脱脂奶粉, 饮用前停水4~6h。喷雾时, 喷雾粒子大小适中, 疫苗剂量加3倍为宜。所有的油乳剂灭活苗采用颈部皮下注射为先, 其次为胸肌注射, 一般不采用腿部肌肉注射。由于腿部肌肉容纳体积小, 不易吸收且影响鸡只采食和活动, 不利于鸡的正常生产活动。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接种, 每只鸡的接种剂量必须符合要求, 不能盲目增加疫苗用量, 同时须严格按照瓶签的浓度稀释疫苗。
4 使用疫苗时的注意事项
(1) 无论使用哪种疫苗, 使用前应详细了解鸡群的健康状况, 不健康时不宜使用疫苗。 (2) 疫苗要现配现用。在使用饮水免疫时, 确保鸡只在1h内将疫苗稀释液饮完;使用注射法免疫时, 气温在15~25℃时须在6h内用完, 气温在25℃以上时须在4h内用完, 马立克疫苗应在2h内用完。 (3) 油乳剂疫苗使用前, 应使疫苗温度上升到室温。用前和使用中充分摇动均匀, 有破乳、异物或杂质时不宜使用。注射器具用前、用后须消毒。注射器排气时溢出的疫苗应吸附在酒精棉球上, 不可随意抛洒。注射部位要准确、消毒。 (4) 弱毒苗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 使用过程中充分摇动, 稀释后4h内用完, 剩余疫苗应煮沸消毒后再进行处理。
家禽免疫中应注意的问题 篇5
1 严把疫苗关
目前疫苗生产厂家众多, 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应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家禽疫苗多为灭活疫苗, 在保管、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存放, 防止高温和反复冻融, 看清楚疫苗的有效期, 购买时注意生产日期。
2 接种前后应添加抗应激药物
每次免疫接种对家禽来说都是一种应激, 因此, 应添加抗应激药物, 如双倍量的多维素, 饮水免疫时添加脱脂奶粉等。
3 禁用消毒和抗病毒药物
家禽免疫接种的疫苗多为病毒类弱毒疫苗, 如在接种疫苗的同时投服抗病毒类药物或使用某些消毒类药物, 则会严重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免疫接种前后12h内, 应禁止使用消毒类或投喂抗病毒类药物。
4 确定免疫时机
最好先测定待免疫家禽抗体效价, 根据抗体效价确定最佳免疫时间。
5 采用正确的免疫接种途径
每一种疫苗都有各自的最佳接种途径, 随意改变接种时间, 方法, 都会造成免疫效价降低或无效。
6 不使用高免卵黄液、抗血清和病毒活疫苗接种
高免卵黄液和抗血清注射到家禽体内, 均属异体蛋白, 可诱发机体发生过敏反应而导致部分死亡现象, 因此生产中应慎用。病毒活疫苗使用后往往出现十分强烈的副作用, 如传喉弱毒苗在进行滴眼免疫时可造成部分鸡失明;鸡痘弱毒疫苗翼膜刺种可出现局部炎症, 甚至坏死;传喉弱毒苗擦肛3~5d可使泄殖腔充血水肿等。因此, 应尽量不用或少用。
7 防止错位免疫
家禽免疫接种应与家禽断喙、转群错开进行, 使用3种以上单苗免疫接种时也应尽量避免在同1d进行, 对感染或患病家禽不宜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以防因副作用而导致大批死亡。
8 咸少和避免遗漏接种
免疫接种时有些鸡没有接种就跑掉了, 这时应把鸡抓回进行接种, 切勿为图省力或以为遗漏几只对免疫无大影响而对此抱无所谓的态度, 很容易造成遗漏鸡感染发病并有可能造成全群免疫失败。
9 剩余疫苗的处理
养猪场生猪免疫应注意的问题 篇6
1按规定保管疫苗, 确保疫苗质量
1.1疫苗应避光、低温保存和运输, 冻干苗在-15℃以下保存, 油乳剂、乳胶剂保存为2~8℃。
1.2疫苗专人保管, 分类保存。对疫苗的生产日期、批号、生产厂家、有效期等要逐一登记, 以防使用时取错。
1.3定期对疫苗进行检查。当发现疫苗异常或过期时应及时销毁, 做无害化处理。
2疫苗使用要规范合理
2.1稀释疫苗前应对疫苗瓶详细检查, 检查疫苗名称、有效期、剂量、内容物状态、封口是否严密、是否破损和吸湿、真空度等。如有问题不能使用。稀释液要合乎要求, 用量准确, 要做到无菌操作。
2.2对初次使用的新疫苗要做小区实验, 证明安全有效后方可全群使用。
2.3注射疫苗要根据猪群健康状况选择适当的时机免疫接种, 如猪只患病则不能接种疫苗。
2.4免疫的剂量和次数要合理, 剂量小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 剂量过大易引起免疫麻痹。不合理的免疫剂量和次数不仅浪费疫苗, 还达不到免疫效果。
2.5使用冻干苗时必须用规定的稀释液稀释, 使用油乳剂疫苗前应将疫苗预置室温, 摇匀在用。稀释完的疫苗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3免疫接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3.1养猪场要根据国家规定和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杜绝免疫空白期。
3.2正确选择疫苗。
3.3选择正确的注射方法, 注射器、针头要严格消毒, 做到一猪一针, 针头不宜过粗过短, 以防疫苗外溢。
3.4不同疫苗接种时间间隔5~7d, 防止出现相互干扰现象。
3.5接种前后10d禁止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3.6接种1~2d内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如有过敏反应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抢救。
3.7免疫结束后, 要定期进行抗体检测, 以确定加强免疫的时间和进行免疫风险评估。
3.8对种公猪、种母猪、仔猪和育肥猪的免疫区别对待。免疫的时间、剂量、次数应有所不同。母猪应避免在配种期或妊娠期免疫接种, 最好选责任在空怀配种前接种, 防止发生胎盘感染, 产前不宜接种。
肉鸡饮水免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7
适合肉鸡饮水免疫的疫苗有弱毒疫苗, 如新城疫Ⅳ系及克隆化弱毒疫苗、传染性囊病 (IBD) 弱毒冻干疫苗等, 常用于预防新城疫和传染性囊病等。
1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为什么有的鸡群免疫后效果较好, 有的效果却不太明显呢?其主要原因如下:
1.1 疫苗的质量因素
国内生产疫苗的厂家很多, 质量标准也不一样, 特别是有的单位未经批准私自生产的疫苗流入市场, 而使疫苗接种后造成免疫失败。
疫苗运输中管理方法不当而影响免疫效果。
疫苗贮存方法不当而影响免疫效果。
1.2 其他影响因素
饮水的时间过长或过短有一定的影响。
水的质量问题。一般自来水中含氯和矿物质离子较高, 在疫苗稀释过程中水中的离子与疫苗相互作用而使活的疫苗病毒灭活而影响免疫效果。
消毒剂、清洁剂和铁锈等成分都可灭活疫苗病毒, 从而降低疫苗免疫效果。
鸡群不健康, 抗体水平不整齐。
2 饮水免疫应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选择国家认定的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 不可随意乱用不合格厂家的产品。
稀释疫苗要现配现用, 正确计算好鸡的饮水量。7~10日龄雏鸡, 每只饮水量约为10毫升, 14日龄雏鸡每只鸡约为16毫升, 21日龄肉鸡每只鸡约饮水25毫升。用疫苗前最好停水2~4小时左右, 根据季节不同适当控制停水时间, 让所有鸡都有口渴感。使鸡群在半小时内饮完疫苗, 并保证每只鸡都能饮到疫苗, 饮完疫苗1小时后再让鸡正常饮水。
在稀释疫苗时最好用蒸馏水或冷开水, 也可用清洁的深井水, 不要使用含氯离子的自来水, 以免影响疫苗的质量。如达不到以上条件, 可将自来水煮沸3~5分钟后, 放凉再用。另外在稀释疫苗时, 先在水中加入0.5%~2%的脱脂奶粉或相当数量的脱脂鲜牛奶, 也可用疫苗保护剂等, 以防止水中有害因素对疫苗的影响, 提高免疫效果。
饮用疫苗时, 一定要备足饮水器, 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不能残留消毒液或清洁剂。饮水器最好彩塑料制品或搪瓷制品, 严禁使用含铁锈较多的金属制品。
饮水疫苗一定要按疫苗使用方法使用。适合于饮水免疫的疫苗应以弱毒疫苗为好, 主要是新城疫Ⅳ系、克隆30、IBD弱毒冻干疫苗等, 灭活油乳剂疫苗不能采用饮水免疫。
饮水免疫时, 疫苗的剂量要比肌肉注射或滴鼻点眼的剂量大2~3倍, 但要根据疫苗种类和饮用次数适当掌握。
在鸡群饮用疫苗前后24~48小时内, 不能饮含有高锰酸钾或其他消毒剂的水, 不能进行带鸡消毒, 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要在鸡群健康、抗体水平整齐的情况下进行饮水免疫。
【猪瘟免疫应注意的问题】推荐阅读:
猪瘟的特征与免疫10-28
仔猪猪瘟免疫程序06-23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11-22
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调查07-14
猪瘟免疫及改进对策12-10
免疫接种应注意的问题12-15
家畜免疫应注意的问题01-03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分析03-18
动物免疫应注意的事项06-13
猪瘟的防治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