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吐槽

2024-10-22

网络吐槽(共7篇)

网络吐槽 篇1

目前, 4G通信因信号覆盖不足, 引起一些消费者不满, 甚至有用户因此退掉了4G服务。请关注———4G网络覆盖为啥不给力?

商用数月, 号称“快人一步”的4G却因信号覆盖不足, 引起一些消费者不满。用户认为, 4G推广, 不能让广告跑得比覆盖快。专家表示, 4G建设固然需要时间, 但对用户来说, 尽快提供完善的通信服务比业务推广更重要。

4G还不如3G?覆盖差遭遇用户“退机”

一个半月前, 在北京经营电子电器设备的贺先生办理了中国移动4G合约机套餐。从最初的充满期待, 到近日无奈退掉4G服务, 贺先生在过去的一个半月中, 对4G的热情急转直下。

贺先生介绍, 当时之所以放弃使用多年的“全球通”套餐, 就是想尝试下4G带来的高速网络体验, 随时随地收发邮件、处理公务。

但事实却让贺先生感到有点无奈。“我在办公室、人多的商场、地下室都没有4G信号, 就连开车时候信号也是断断续续的。”贺先生说, 信号覆盖差让他的4G手机几乎成为摆设。贺先生的办公室在北京市北四环与北五环之间, 办理4G时, 他被告知这个区域是在覆盖范围之内的, 但他在办公室却持续搜索不到4G信号。

同样, 当搭乘高铁前往南京时, 贺先生发现, 高铁上3G信号稳定许多, 而4G信号“基本瘫痪”。“最想用4G的地方用不了, 还不如用3G呢!”针对覆盖情况, 贺先生与10086多次交涉。虽有工作人员来查看情况, 但最终依旧信号全无。无奈之下, 他选择了退掉4G。他说, 本以为4G会如宣传的一样, 尤其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 体验会很好, 但显然现实还不及预期。

网络上, 类似情况不在少数。有用户反映, “从买来, 就没见过LTE信号”;也有用户吐槽, “每天看着信号从4G, 跳到3G, 再到2G, 直到手机电力快速被耗光。”北京4G手机用户陈硕说:“4G覆盖的节奏, 简直就是广告跑得比覆盖还快!”

4G网络全覆盖有多难

4G网络为何会在部分地区无信号、时断时续?包括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内的官员和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主要是由于4G基站建设要满足大规模商用需求还有一个过程, 这是正常的, 在2G、3G网络架设的初期, 类似的问题也曾出现。

“从各国经验来看, 4G网络建设大概需要3年到5年时间, 而我国发牌还不到一年。”通信业专家、飞象网总裁项立刚指出。在技术层面, 与3G、2G基站比较, 4G基站在频段上更高, 衰减更快。因此, 通信企业需要以更大的密度来建站, 并完善室内信号增强设备的铺设, 这往往需要一段时间。

项立刚也表示, 电信运营商在建设4G基站的同时, 也需要保障现有网络的有序运营, 这无疑给其带来挑战。例如当前中国联通需要同时运营2G (GSM) 网络、3G (WCDMA) 网络以及新上线的4G (LTE) 网络等, 这些都考验着运营商的资金、人力、技术。“选择先体验4G的用户, 难免会遇到覆盖不足等情况, 这是必然的过程。”项立刚认为, 从运营商角度看, 如果先将覆盖做到完善后才商用, 那么前期的成本将成为巨大的负担;同样, 也不利于运营商通过用户反馈来发现网络的不足。

电信行业观察人士许强认为, 在2G、3G网络建设初期, 也曾出现“办了业务、没有覆盖”的情况, 但当前消费者需求发生了变化, 智能手机快速普及, 让用户对网络全覆盖的速度产生了更高要求。

专家:信号“覆盖好”比“广告牛”更重要

从资费到覆盖, 为何4G不断遭到吐槽与抱怨?专家指出, 各家运营商对4G的高调宣传与“不给力”的网络现实让用户感受到了较大落差。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 当前4G用户主要还是一些“尝鲜”的体验性用户, 这部分用户对资费、覆盖往往没那么在意;但随着各家运营商都锁定了千万级以上的用户规模, 用户对价格、覆盖完善度将更为敏感。专家指出, 当前4G资费套餐准入门槛逐步降低, 运营商试图通过已有的2G、3G用户规模, 带动4G用户猛增;迅猛的广告宣传攻势令人印象深刻;千元以下的定制机不断上线。如上种种, 似乎都在告诉消费者“4G网络已完善, 欢迎体验”。于是, 当用户体验了尚在运营初期的4G后, 各种“吐槽”与抱怨便不绝于耳。

许强认为, 后续随着FDD牌照下发, 4G的竞争与宣传预计还将展开新一轮热潮。电信企业在竞争中应当将网络覆盖、资费调整、服务提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消费者来说, 覆盖好比‘广告牛’更重要。”专家认为, 网络建设固然需要时间, 但对用户来说, 使用体验才是关键。项立刚说:“运营商该做的, 只有尽快完善信号覆盖。”

同时, 项立刚也指出, 面对4G等新兴通信技术的建设推广, 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当推进协调, 处理好相关利益关系, 从顶层有序推动4G建站、覆盖, 让更快的网络真正走入百姓家。决定退掉4G服务的贺先生表示, 不可否认, 4G是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将来随着覆盖的提升, 他一定还会再次选择4G, 他也期待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科技日报)

本篇文章来源于科技网

摘要:请关注——4G网络覆盖为啥不给力?例如当前中国联通需要同时运营2G (GSM) 网络、3G (WCDMA) 网络以及新上线的4G (LTE) 网络等, 这些都考验着运营商的资金、人力、技术。

网络吐槽 篇2

4G网络覆盖为啥不给力?

目前, 4G通信因信号覆盖不足, 引起一些消费者不满, 甚至有用户因此退掉了4G服务。请关注———4G网络覆盖为啥不给力?

商用数月, 号称“快人一步”的4G却因信号覆盖不足, 引起一些消费者不满。用户认为, 4G推广, 不能让广告跑得比覆盖快。专家表示, 4G建设固然需要时间, 但对用户来说, 尽快提供完善的通信服务比业务推广更重要。

4G还不如3G?覆盖差遭遇用户“退机”

一个半月前, 在北京经营电子电器设备的贺先生办理了中国移动4G合约机套餐。从最初的充满期待, 到近日无奈退掉4G服务, 贺先生在过去的一个半月中, 对4G的热情急转直下。

贺先生介绍, 当时之所以放弃使用多年的“全球通”套餐, 就是想尝试下4G带来的高速网络体验, 随时随地收发邮件、处理公务。

但事实却让贺先生感到有点无奈。“我在办公室、人多的商场、地下室都没有4G信号, 就连开车时候信号也是断断续续的。”贺先生说, 信号覆盖差让他的4G手机几乎成为摆设。

贺先生的办公室在北京市北四环与北五环之间, 办理4G时, 他被告知这个区域是在覆盖范围之内的, 但他在办公室却持续搜索不到4G信号。

同样, 当搭乘高铁前往南京时, 贺先生发现, 高铁上3G信号稳定许多, 而4G信号“基本瘫痪”。“最想用4G的地方用不了, 还不如用3G呢!”

针对覆盖情况, 贺先生与10086多次交涉。虽有工作人员来查看情况, 但最终依旧信号全无。无奈之下, 他选择了退掉4G。他说, 本以为4G会如宣传的一样, 尤其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 体验会很好, 但显然现实还不及预期。

网络上, 类似情况不在少数。有用户反映, “从买来, 就没见过LTE信号”;也有用户吐槽, “每天看着信号从4G, 跳到3G, 再到2G, 直到手机电力快速被耗光。”北京4G手机用户陈硕说:“4G覆盖的节奏, 简直就是广告跑得比覆盖还快!”

4G网络全覆盖有多难?

4G网络为何会在部分地区无信号、时断时续?包括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内的官员和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主要是由于4G基站建设要满足大规模商用需求还有一个过程, 这是正常的, 在2G、3G网络架设的初期, 类似的问题也曾出现。

“从各国经验来看, 4G网络建设大概需要3年到5年时间, 而我国发牌还不到一年。”通信业专家、飞象网总裁项立刚指出。在技术层面, 与3G、2G基站比较, 4G基站在频段上更高, 衰减更快。因此, 通信企业需要以更大的密度来建站, 并完善室内信号增强设备的铺设, 这往往需要一段时间。

项立刚也表示, 电信运营商在建设4G基站的同时, 也需要保障现有网络的有序运营, 这无疑给其带来挑战。例如当前中国联通需要同时运营2G (GSM) 网络、3G (WCDMA) 网络以及新上线的4G (LTE) 网络等, 这些都考验着运营商的资金、人力、技术。

“选择先体验4G的用户, 难免会遇到覆盖不足等情况, 这是必然的过程。”项立刚认为, 从运营商角度看, 如果先将覆盖做到完善后才商用, 那么前期的成本将成为巨大的负担;同样, 也不利于运营商通过用户反馈来发现网络的不足。

电信行业观察人士许强认为, 在2G、3G网络建设初期, 也曾出现“办了业务、没有覆盖”的情况, 但当前消费者需求发生了变化, 智能手机快速普及, 让用户对网络全覆盖的速度产生了更高要求。

专家:信号“覆盖好”比“广告牛”更重要

从资费到覆盖, 为何4G不断遭到吐槽与抱怨?专家指出, 各家运营商对4G的高调宣传与“不给力”的网络现实让用户感受到了较大落差。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 当前4G用户主要还是一些“尝鲜”的体验性用户, 这部分用户对资费、覆盖往往没那么在意;但随着各家运营商都锁定了千万级以上的用户规模, 用户对价格、覆盖完善度将更为敏感。

专家指出, 当前4G资费套餐准入门槛逐步降低, 运营商试图通过已有的2G、3G用户规模, 带动4G用户猛增;迅猛的广告宣传攻势令人印象深刻;千元以下的定制机不断上线。如上种种, 似乎都在告诉消费者“4G网络已完善, 欢迎体验”。于是, 当用户体验了尚在运营初期的4G后, 各种“吐槽”与抱怨便不绝于耳。

许强认为, 后续随着FDD牌照下发, 4G的竞争与宣传预计还将展开新一轮热潮。电信企业在竞争中应当将网络覆盖、资费调整、服务提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消费者来说, 覆盖好比‘广告牛’更重要。”

专家认为, 网络建设固然需要时间, 但对用户来说, 使用体验才是关键。项立刚说:“运营商该做的, 只有尽快完善信号覆盖。”

同时, 项立刚也指出, 面对4G等新兴通信技术的建设推广, 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当推进协调, 处理好相关利益关系, 从顶层有序推动4G建站、覆盖, 让更快的网络真正走入百姓家。

决定退掉4G服务的贺先生表示, 不可否认, 4G是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将来随着覆盖的提升, 他一定还会再次选择4G, 他也期待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吐槽:今天的“打油诗” 篇3

顺利的时候会开心、幸福、自豪、满足,但是我们也都知道,难过、伤心、痛苦、失望、委屈,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是生活避免不了的组成部分,那遇到不开心应该怎么办呢?

老树画画是微博名人, 他遇到不开心的事会选择一种方式来调节心情, 那就是 “吐槽”。 老树画画通常用一幅画配一首打油诗, 在网上发表。 他的微博受到许多粉丝的喜爱, 转发量很高。

锄禾不必日当午,戴月下地可避暑。

如今城里找饭吃,也跟种田一样苦。

成天忙忙碌碌,此心从无所驻。

仿佛一路向前,不知去向何处。

老树画画是个笔名, 他的真名叫作刘树勇,是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的教授。

老树画画说: 我的好多打油诗都是跟画有关的, 比方说我的画里有一些内容是关于回忆的,是小时候的生活、在农村时的生活, 这是童年时期的事情,慢慢上了岁数,把过去的事情都想得特别清楚。 小时候但凡男孩子都有一把枪,木头做的、泥巴做的,小时候你怕受欺负啊,总有一种想象,特想有一把真枪,几乎每个男孩都有这种共同经历,当时就写了:

从小有个梦想,

碰见一个坏蛋,

手里有把真枪。

一枪撂在地上。

“全是大白话,我就很痛快。 ”老树画画如是说。

“吐槽” 是个新词, 但这是调节心情的老办法了,“吐槽”可以让烦闷的心情轻松下来, 在学习工作的重压下透几口气, 打油诗应该说是“吐槽”的一种常见手法。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在诗的花园里,它就像一棵了不起的“狗尾巴草”。

冷看明星公关吐槽 篇4

金童玉女一分手,便引发吐槽无数。

前段时间,董洁、潘粤明相传分手,各自发表一纸声明。鉴于明星的影响力,此事自然沸沸扬扬。有意思的是,这两位明星发布的“声明”本身也成了热点。不仅一些有专业背景的博友纷纷吐槽“水准低劣”,甚至一些门户网站也过来凑热闹——网易娱乐就制作了专题策划《明星情侣分手声明撰写指南》。

公允而论,董洁、潘粤明的两则声明都在专业之外。一份专业的声明,至少要具备“语言简洁、事实清晰、立场明确、态度适宜”等特点。反观这两位明星的声明,却几乎都站在专业性的对面:从语言上看,他们的声明挥洒有余、简洁不足;从事实上看,连两人是否离婚都没交代,董洁的声明中甚至没有出现潘粤明这个声明重要关联人,只以“你”来指代;从立场上看,董洁的声明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立场上语焉不详,且因为工作室的“越位”,并不能代表董洁本人的立场,而潘粤明的声明立场则相对鲜明;从态度上看,这两份声明的愤怒和指责都力透纸背,这在“情侣分手”这个语境下显然有失风度和品性。

术业有专攻。明星声明游离于专业之外,无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并没有聘请专业的公关公司来操作;二是他们本身的公关专业素养不足,声明撰写大多只是秉承自身的本性和基础的语句修饰,自然无法做到专业。不过,从董洁、潘粤明的声明本身成为热点来看,倒是有另外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

那就是:为什么他们的传播力如此之强?

董洁、潘粤明的声明,虽然专业性不足,但其“豆瓣体”一样的语言,却自有另一种味道。类似“但对这个人和这件事,我们多一个字都不想说了,因为三个字——不值得。”这样的指责与呵斥,却也颇显一种敢爱敢恨的张力。另外,这两个明星发表的声明,都因为其与专业性的背离,大大满足了人们在专业上的优越感,从而让声明本身成为吐槽热点。而这也正是很多网络营销策划的精髓——抛砖引玉,显露自己的拙劣,让人们在围观中满足自身的优越感。

与此同时,这两份声明中的“猛料迭出”,也是其迅速火爆的不二法宝。“嗜赌成性”、“粗暴”、“狗血绯闻”、“栽赃”等,任何一条都是吸引眼球的大杀器。而董洁、潘粤明的声明却可以集大成,生生将金童玉女的另一面展示得淋淋尽致,实在无敌。这也证明一个朴实的道理,猛料仍是影响力的中流砥柱。

巨大的反差效应,是人们热衷于董洁、潘粤明的声明的另一个原因。在这两份声明中,不约而同地遵循了一个逻辑:极致地美化自己和极致地诋毁对方。按常理而言,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当初的携手自然是引对方为知己、知音,但两份声明却塑造了一副“天使与魔鬼共存”的形象,个中差异实在令人瞠目结舌。而两幅声明的魔鬼互换,更吸引了人们的好奇心:谁在撒谎?

若要从事件策划的角度来看,董洁、潘粤明的分手最好来一次“命运大反转”,则能形成巅峰的传播效应。金童玉女可以共同发表一份声明,指责董洁经纪人搬弄是非,无中生有,造成夫妻疏离,如今一扫阴霾,夫妻同心天地可鉴。

如何吐槽难吃的食物? 篇5

1. Those sandwiches taste terrible.

那些三明治很难吃。

2. The dishes were many,but they were all poorly cooked.

菜很多,但烧得都不好吃。

3. The food in the school cafeteria is yucky.

学校餐厅的饭菜真难吃。

4. The lousy food upsets my stomach.

这饭菜太糟糕了,吃得我肚子直难受。

5. That pizza tastes like card-board.

那张披萨味同嚼蜡。

6. The salad was unsavory.

那沙拉难吃极了。

春晚吐槽现象原因浅析 篇6

一、春晚吐槽现象的出现

春晚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着力塑造的艺术从最初的精英文化现在已经变革成为一种大众文化, 并产生了一种积聚效应。人们文化生活日渐丰富, 这种集体性的仪式活动从最初每年盛产几句流行语和经典歌曲, 发展成现在的每年春晚过后都会在微博上盛行一段春晚吐槽运动, 为此有人说“以前看春晚, 是笑得乐呵乐呵;现在还看春晚, 是吐槽的乐呵乐呵。

二、春晚吐槽现象分析

关于每年春晚过后都会出现重大的吐槽狂欢现象的原因, 归结起来可以有如下几点:

(一) 春晚的模式化引发观众的抵触

最初的春晚只是纯粹的一台晚会, 后来因受到领导重视开始变成体制春晚, 成为一种文化权威, 代表了一种家长式的意见, 逐渐模式化。以语言类节目为例, 每年春晚的小品相声内容都尽量往当下的热点话题上靠拢, 但却始终因为某些吸纳之无法将这些艺术手法发挥到淋漓尽致, 作品上无法做到不入窠臼, 审查体系又将作品经过数次回锅, 春晚最终展示出来的是保守老套的喜剧方式, 靠装傻充愣听错话说错台词让人发笑, 抖包袱到众人皆知的程度。尽管近几年春晚一直在努力进行变革, 在保证舆论正确的前提下尝试着适应变换无穷的受众需求。但春晚几乎固定的几套模式可以让观众都能摸清, 却也无甚趣味:力图在观众心目中树立崇高壮美的风格, 每年的不外乎家国团圆等主题;此外春晚也经过多次彩排, 确定的节目单不允许即兴创作与突发变更, 难以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而网络的发展释放了人们的思想, 触动人们对崇高的消解、反传统的颠覆性思维, 因而不断地从春晚中寻找并制造可供娱乐的话题。

(二) 网络新媒体提供言论表达的平台

网络的发展为民众提供了意见表达的平台, 人们利用网络或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发表个人见解, 并及时与网友开展交流互动, 寻找共鸣。在这种全民性的盛大活动中, 在网络上对春晚的搞笑的吐槽段子越新奇越出彩就会传播的越广, 引发网民的叫好, 这种网络狂欢现象构建了亲昵的、自由的、平等的世界, 与官方的、严肃的、等级森严的现实世界隔绝, 人人都可以参与。在吐槽的过程中, 民众用最喜剧最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宣泄, 体现了强烈的反抗意识和主题意识。网络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个性表达心声的平台。

(三) 社会价值多元化, 众口难调

在1983年央视春晚刚刚开播, 当时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人们, 基本上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 文化产品匮乏, 文化生活单一, 全国民众同看样板戏, 同听一首歌能获得传播者想要的效果, 春晚让中国观众了解到什么是大众娱乐。而时代发展至今天, 互联网统治全球, 一个真正全民娱乐的时代, DIY的娱乐产品正在挤占传统电视的市场空间, 现在舆论场上最热门的话题不再是某个电影或电视, 而是网络上一个新词、段子或原创的视频节目, 受众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信念、需求和价值观。与之相比, 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再辛辣讽刺, 也很难比得过网络上如汪洋大海一般的内容有刺激性, 歌舞类节目再炫再出彩, 也很难比得上网络视频提供的视觉效果。如今依旧实行举国一体的春晚, 无论价值观输出的多么正确, 直播时候做到零失误, 一个腔调和口味的春晚始终难以满足几亿观众。

(四) 社会情绪的宣泄及渴望参与大众话题生产

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矛盾和不满情绪, 民众通过吐槽将负面情绪表达出来。春晚, 除了是一种集体意识的文化符号, 还是政治层面上权利的某种象征, 因而在对春晚表示各种不满是与批评体制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一致的, 具有隐秘的替代性, 这在亿万民众共同构造的共同话语里, 春晚俨然成为一个公共话题, 人们非常渴望参与大众话题的生产, 各大论坛和微博网友, 在除夕这种良好的文化而非政治氛围中, 肆无忌惮的调侃和挑刺, 对春晚进行价值判断, 展现批判性是没有风险的。在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 相较于正向的肯定, 人们更多的是抱着娱乐至上的想法讥笑嘲个人意志, 对各种正面事物极尽挖苦的讽刺可以在心理上获得快感。

三、总结

30多年央视春晚, 现在已经融合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集体性民俗仪式, 逐步把电视观众挑剔的标准提得越来越高, 从期待、享受、欢乐、失望逐步演变到今天的围观。超高的关注度注定要面对重口难调的尴尬, 既要雅俗共赏还要老少咸宜, 高标准的要求难以实现, 被“吐槽”也在意料之中。我们允许春晚有试错的机会, 也理解这种吐槽现象的存在, 事物都是在不断的调和中进步, 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摘要: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伴随着社会上多元价值观的并存, 旧有的事物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人们对各种事物诸多挑剔, 春晚让亿万民众集体观礼, 更成了一个可以寻找共同语言一同“吐槽”的好时机机。而这种“吐槽”的娱乐活动正取代春晚仪式本身带来的意义, 成为民众在春节必备的一项活动。

关键词:春晚,吐槽,狂欢

参考文献

[1]梅笑冰.作为春晚媒介事件组织者的央视与观众的合作和对抗[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袁也.解读央视春晚引发的网络狂欢现象[J].现代视听.

“舌尖2”:寻味之旅与吐槽盛宴 篇7

4月18日晚,暌违两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被端上电视荧屏的餐桌。这部让万千吃货流尽口水的美食纪录片回归中央一套,首集《脚步》就取得开门红,全国网络收视率高达1.572%,收视份额为2.54;它不仅改变了观众的收视习惯,甚至像蝴蝶效应一样,增加网络的销售量;综合多家视频网站的点击率,首集《脚步 》播放次 数短短几 天内就突 破1000万次,节目迅速蹿上了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第一位,一度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舌尖体”的造句形式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火了起来;而随之带动的“边看边淘”的“舌尖效应”更是给了电子商务一次措手不及的巨大商机。可以说,舌尖播什么,什么就会迅速火爆起来。在海外, 《舌尖上的中国Ⅱ》也在华人社会和国际观众中引发震动,不仅勾起了全世界华人的思乡之情,更成为了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一部“影像教科书”。

其实早在2013年年初,这部投资只有3000万元的美食纪录片就已经在一次国际影视节目展上启动了首轮海外版权销售, 单片销售额达到了35万美元,创造了近些年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在去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舌尖上的中国Ⅱ》获得了两家企业的冠名播出权,加上版权销售(电视台、网络、海外版权),插播的广告,保守估计,这个由仅30人的小团队打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收益已经达到1亿元以上。

从类型上看,该片属于科教历史类型的纪录片,近年来我国制作这一类型的纪录片较多,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大家所 熟悉的有 《故宫》 《圆明园 》《话说 长江》等 , 但《舌尖 上的中国 Ⅱ》的受欢迎程度空前,似乎观片之余仍然唇齿留香,这不禁勾起人们对于这部纪录片成功的思索。

才下舌头,却上心头: 《舌尖Ⅱ》如何打动观众

《舌尖上的中国Ⅱ》一夜走红似乎有些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想又确实在意料之中。“吃”在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就已经把“吃”视为头等大事。中国有一句俗语——“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强调的不仅是饮食的重要,也传达了中国人的生活哲理。《舌尖上的中国Ⅱ》在传递有关饮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讲述中国人的文化和哲思。而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也有着不得不红的“背景”。

接地气:挑战“吃货”食欲

中国是一个饮食文明的古国,从古至今,各种皇家菜肴、名厨大餐,甚至古怪餐饮习俗(如生食蛇胆),传奇餐饮故事 (如佛跳墙)等,皆是吸引观众眼球的素材,但《舌尖上的中国Ⅱ》几乎全部弃之不用,一心一意地表现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中国人的餐饮习俗和食材的采集培育,以一种贴近百姓生活的姿态讲述中华餐饮的故事,难能可贵。

《舌尖上的中国Ⅱ》并没有选择让观众望尘莫及的高级食材,它所呈现出来的只是一餐餐普通的家常便饭,但就是这些让观众随手可得,甚至是不少人都会做的美食,反而让观众产生共鸣,大有马上就要吃到的想法。这充分贴合了人们的生活心态。其拍摄选题与一日三餐息息相关、与茶余饭后相连。而且其本身与中国历 史、地理等元素相融合,无论你去旅游或去考察,都很难知道这些神秘的美味、找到这些人。

《舌尖上的中国Ⅱ》将各地的美食娓娓道来,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挑战着观众的食欲,尤其是看着影片中的食材如何从原材料一步步制作成美食,更是让人边看边流口水,连影片总导演陈晓卿都笑称, 《舌尖上的中国Ⅱ》绝对是一部既养眼、又养胃的文化大餐。

不仅如此,看似普通,但影片中却将每一种食材都介绍得不普通,甚至有网友称,《舌尖上的中国Ⅱ》将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食物放大得犹如一种理想,而在这种“理想”之下,“吃货”们除了看到的是香喷喷的美食,更激发了他们对美食的感情和敬意。

有情怀:以味诱人,以情动人

至味入心,味到深处即是家。《舌尖上的中国Ⅱ》讲的不是美食,而是以食物为基点,向四周延展的“中国人的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Ⅱ》不仅仅是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存在,更多的体现了温暖和人情味。“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也是陈晓卿做《舌尖上的中国Ⅱ》的初衷,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在对着屏幕咽口水的同时,不难发现,除了烹饪好的美味摆在面前之外,影片中更多的是介绍劳动者如何采掘食材, 进行加工、制作,而总导演陈晓卿也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的这部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Ⅱ》将美食和历史巧妙地掺绊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历史的醇厚,展现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网友表示边看、边饿、边流泪的原因。一道道美食除了勾起观众的馋虫, 也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越是简单,越是家常的菜肴,反而让人越是容易泪流满面,“小时候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看到影片中的一幅幅画面,尤其是和家乡有关的部分,亲切感溢于言表,但也让离家在外的莘莘游子更添了一分乡愁。

讲文化:用味觉审美观照了东方人的价值观

《舌尖上的中国Ⅱ》究其本质其实是对文化表达的一种突破,把文化放在中国人的食材和与食材相关的生活上。就像外国人所说的那样,中国文化归结到细节就是一双筷子。

《舌尖上的中国Ⅱ》使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审美成为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不免让观众生出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并由此对这块土地产生更深刻的感情,可谓以小见大,从食物升华为精神。认真劳作的人、天然纯净的食材、满怀爱意地烹饪、安然地享受劳动的果实、充满生机和互助情谊的乡 村……这首遥远而又亲切的田园牧歌,让远离故土的人们定下心来,回到朴素的原点,平和地欣赏乡土之味、岁月之赏。

《舌尖上的中国Ⅱ》跳出了一般美食节目只见食物不见人的窠臼,用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串起了民族饮食文化积淀的整个根脉体系,用考究的影像和音乐、充满知识和趣味地描绘各地人们获取食材、料理烹饪、共享美食的场景。贯穿全片的是食物的来之不易和劳动者的焦虑,中国人在饮食中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更多的是普通人平平淡淡又有滋有味的生活。那些劳作的人们在收获时欢欣的笑容,有他们在异乡打工时所不具备的自信和从容。纪录片用视觉语言把很多东西具象化了,比如粒粒皆辛苦,比如莼鲈之思,再比如心忧炭贱愿天寒……

擅包装:影片制作精良,诚意十足

除了在内容上的诚意,《舌尖上的中国Ⅱ》在制作上同样极具诚意。《舌尖上的中国Ⅱ》系列在拍摄上无不追求精良, 从选材、摄像,到配音、剪辑,再到后期播放,无不体现其处处追求极致的特点。让大家既没有感到有广告植入的违和感, 又不会有那种故设不太高明的悬念,在吊足大家胃口的时候,反而让大家转身离开。《舌尖上的中国Ⅱ》正是用朴实而真挚的语言和画面抓住了观众的基本欲望。

据了解,《舌尖上的中国Ⅱ》主创团队历时1年,走访150多个拍摄地点,行程4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探访边远之地的野生食材、少数民族的传统烹饪,将食物跨越地区的交流融合纳入镜头。全片共分为八集:第一集《脚步》、第二集《心传》、第三集《时节》、第四集《家常》、第五集《秘境》、第六集《相逢》、第七集《三餐》,第八集则为拍摄花絮。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中国人在美食上的奇思妙想,智慧火花相互碰撞后形成的美食奇观,在《舌尖上的中国Ⅱ》中可谓蔚为大观。

除此之外,一以贯之的解说词、熟悉的配乐、行云流水般的旁白和画面,都让《舌尖2》维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有观众直呼“触动灵魂”,口水和泪水齐飞。

唇枪舌战下的《舌尖》:是自卑还是自豪

口诛笔伐:被拔高的《舌尖》

一部作品火到极致,难免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对《舌尖上的中国Ⅱ》抱有好感。抄袭、造假、偏离主题,乃至三观不正等批评接踵而来。而就纪录片本身而言,《舌尖上的中国Ⅱ》相比《舌尖上的中国Ⅰ》,更多的融入了人文关怀。观众对于其中加入更多的情感元素则褒贬不一。从已播出《舌尖上的中国Ⅱ》看,故事性、人情味的增加, 美食、美味镜头的减少,确实让期待中国美食视觉“饕餮盛宴”的观众,在强烈的心理期待下有些失望情绪。

除了国人热情高涨外,很多外国人也很感兴趣。不过西方媒体的评论总有些阴阳怪调。《华尔街日报》就刊文批评《舌尖上的中国Ⅱ》是爱国主义宣传而非美食 纪录片,并将其一如既往地“拔高”到了政治高度。文章了突出CCTV的官媒身份, 称其夹藏私货:“不甚隐晦地包含了政治宣传元素”,甚至“借助食物来宣扬民族和谐”,因为该片拍摄了不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甚至港台地区的美食。不久,香港媒体也跟风刊文讨伐《舌尖上的中国Ⅱ》,称“该片可能代表中国政治宣传的新思路”,是一场“舌尖上的统战”云云。

与此同时,继《华尔街日报》和香港《明报》批评《舌尖上的中国Ⅱ》包含了“政治宣传”后,旅美女性主义学者沈睿也于5月6日在其新浪博客上发表文章《舌尖上的中国:有多好?》,批评在这部央视美食纪录片中体现出来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污染了人们的舌头。他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好吃是好吃,但绝不比舌尖上的美国或舌尖上的法国更好,比起舌尖上的意大利,就更差之千里了。美国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共存的地方,舌尖上的美国,比舌尖上的中国要丰富多样得多。”在文章一开头就“掷地有声”地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人才不停地说自己的饭何等好吃,而其他国家的饭不如自己的。”对她的这一发现,她自己总结这是“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在作祟,并称这可能是“中国人将来的文化休克症状之一”。

沈睿的观点看似激进,却也代表了相当大一部分反舌尖派人士的想法。在他们看来,《舌尖上的中国Ⅱ》中过多人文情怀的植入为多少年来被世界压抑的找不到自己文化认同处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宣泄情感的出口,这可能导致“中国人将来的文化休克”。中国人急于让世界认同自己的文化却找不到出口,长期的文化自卑在遇到《舌尖上的中国Ⅱ》这样高品质的讲述自己文化的纪录片后得到了释放,所以大家才会趋之若鹜的将它捧到了一个制高点。舌尖越火爆越能体现自卑感的压抑之久。

网友@Tree ING对此就表示,要对作者抱有同情去理解:“尝试去理解吧。她对中国的记忆都是八十年代的,并且永远的停留在那里了。某种程度,那个年代的移民其实挺悲哀的,因为他们内心对自己的文化是那么的自卑,恨不得脱胎换骨去拥抱另一种文化。往往就应了过犹不及这句话。”网友@秋江暝泊的语言更是尖锐,他套用沈睿的句子反讽道:“急赤白脸想要洗白的华裔优越感自卑感真是坏东西,连舌头都染上这样的味道了!”

至味入心:味到深处才是家

饮食文化应该是一个民族最初始、最强烈的文化标志。人从出生开始,首先接触的就是母乳然后是食物,食物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最基本的物质。中国有超过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陆地和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数十个不同的民族,百变的地理风貌,不同的气温气候,造就了中国人不同的饮食结构。中国食材品种繁复,制作食物的方法也千变万化,但是对于食物的理解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种族的延续,家的归属感。

其实,味道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口腹之欲,更是一种乡土情怀的体现。吸引我们的是一种更久远的东西,也许就是“羁绊”。可以说,舌尖的主题永远不是优越感,而是羁绊。羁绊来自于你对于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感情,而不仅仅是‘各地美食观光片’。正如舌尖导演陈晓卿强调的那样,《舌尖上的中国Ⅱ》并不是完全的美食纪录片,而是要通过美食这个窗口,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美食的意义不仅在于能满足味蕾,更在于令人感受到文化的作用,让天涯比邻之间的感动串联起来。

网友@稚子表示:“说到卫生,印度饭或者卫生状况更为堪忧,但不妨碍几代的印度人到了国外仍然想念家乡的咖喱味。味道对于中国人,不仅仅是口腹之欲,也是对故乡和亲情的一种维系。牛排在美利坚各地都一味,但是我们知道南方吃汤圆生煎包,北方吃饺子馍馍,这就是乡土情怀。”

网友@秋江暝泊批评沈睿自己在秀西方食物的 优越感 , 却没有抓 住舌尖的 本质——对于你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感情。她说道:“我也是一个反对将美食民族主义的人,并一直以此来评价舌尖——但我实在不知道楼主在美国生活二十多年之后, 西化了味蕾也罢,为何还西化了西方人对于食物的优越感。”

被《舌尖上的中国Ⅱ》勾起的,不止是面对荧屏时的垂涎三尺,还有一种身为中华儿女对中华美食、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看的是食物,讲的是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五千年,传统的文明与文化,这样的中国撑得起我们的骄傲。

上一篇:天线交换下一篇:汉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