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建设

2024-09-28

微信平台建设(精选12篇)

微信平台建设 篇1

随着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 80后、、90后逐渐在企业员工队伍中占据了大大比重。他们个性鲜明、崇尚自由, 比老老员工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对于参参与企业管理有更高的要求, 对于被企业业理解和尊重也有较高的期待。因此, 这这就给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新的挑战, 南方电网公司与时时俱进, 统一组织开发了具有宣传展示、、活动组织、交流互动等功能模块的幸幸福南网微信平台, 并为南网98个下属单单位分别设置了微信公众号, 形成网、省、、地市三级单位的幸福南网微信矩阵群, , 实施分层分级的统一管理。员工只需关关注并实名绑定本单位幸福南网微信号, , 就可以接收到来自网公司、省公司和本单位发送的信息, 还可以参与各级组织的活动。幸福南网微信平台旨在营造温暖、和谐的企业微文化, 突破企业与员工传统的沟通方式, 搭建企业与员工交流的新桥梁, 帮助企业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取得实效, 助力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软实力。幸福南网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客户端 (APP) 于2015年2月1日正式上线运营。

微信平台建成了, 如何提高员工的关注度和绑定率, 如何有效充实平台栏目内容, 如何更好地与员工互动, 就成了各级供电局思考的新课题。曲靖供电局不等不靠, 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 闯出了一条好路子。

一、实施“三步走”, 提高关注度和绑定率

曲靖供电局通过大量调查分析发现, 对一个微信公众号而言, 员工的关注和绑定才能显示出其存在的意义, 而关注和绑定并不是通过下发文件、硬性强制就能令员工接受的, 做的不好, 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所以他们决定分三步走, 提升幸福南网微信平台的关注度和绑定率。

第一步是宣传推广。曲靖局在幸福南网微信平台上线推广的第一时间就制定方案, 下发通知, 召开各级宣传推介会, 编制宣传册, 印制易拉宝, 到员工的生活区域进行“扫二维码关注, 送幸福积分”活动, 积极动员全局员工实名关注、绑定曲靖局的微信公众号“幸福南网之曲靖供电”。

第二步是业务指导。由于曲靖局员工年龄和文化参差不齐, 对微信的使用方法掌握程度不一, 曲靖局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 要求年轻党员、团员带头使用, 然后面对面、手把手帮助其他员工特别是老员工掌握微信平台的使用方法, 致力做到每位员工都安装并学会使用微信进行绑定。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是深度沟通交互。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碎片化的时代, 微信内容不动情, 推送老一套, 点一下就瞌睡, 员工就会一咬牙取消关注。幸福南网微信平台的定位是致力于与员工“交心、交友、交流”, 所以在栏目设计中贴近员工需求, 从覆盖全员的视角出发, 注重月度主题策划, 坚持期期有原创, 通过特色内容覆盖各类群体, 以实现法治资讯、员工辅导、兴趣小组、在线调查、留言信箱、在线投票、易空间、活动报名、移动课堂、幸运抽奖等栏目的功能作用。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汉字大赛、微摄影、线上祭拜抗战英雄等活动, 与员工及粉丝形成互动交流, 增强粘合力, 吸引员工关注度。

通过三步走, 曲靖供电微信平台得到了员工的广泛关注。目前, 全局5677人中绑定幸福南网微信平台的人数为5110人, 绑定率为90.01%, 有智能手机的员工都绑定了。

二、以活动造氛围,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百花齐放

企业文化要赢得员工的认同, 选择适宜的方式方法很重要。员工们更倾向于接受轻松、愉快的宣传方式, 也往往对于贴近自身工作、生活的内容更感兴趣。通过微信和工作的有机结合, 员工能更深度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自觉接受文化熏陶。曲靖供电局认识到这一点,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活动, 并做到时时有新动向, 月月有新活动。4月, 组织2015年工作会知识测试, 吸引全局5012人参加, 曲靖供电局荣获了南方电网公司工作会议知识测试优秀组织奖。5月, 组织汉字大赛, 全局共有2260人参加, 参与人数占整个南网公司的十分之一, 荣获汉字大赛最佳组织奖, 蒋绍勇获得全网汉字大赛冠军。6月, 依托曲靖供电局幸福南网微信平台, 开展“四爱” (爱读书、爱健康、爱家庭、爱岗位) 活动, 进一步推广幸福南网微信平台应用, 不断提升员工个人幸福感、队伍安全感、企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在爱岗位活动中, 利用微信平台, 吸引了曲靖电网10291人次参与, 在“微摄影”模块共收到573名员工上传的772张“爱岗位晒照片”作品, 晒出了一线员工的风采, 展现了电力员工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留言信箱”板块收到留言信息294条, 留言中既有生活感悟, 也有为企业发展和安全生产献言建策的。如“希望聘请医护专业人员, 进行一次人身触电急救实践培训及预演”, 加强新员工安全知识的灌输, 从思想上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7月, 开展了“两讲一抓高标准”知识测试, 有2689名员工参加了本次活动, 84分以上的员工占到了2472名。电力员工们通过“两讲一抓高标准”专题活动知识测试, 让员工对高标准及如何高标准做好工作有了理论认识。8月, “爱家庭”、“爱运动”活动相继开展, 员工积极参与, 纷纷利用微信平台晒美照、拼运动, 尽情展现电力员工的精神风貌。

8月份以来, 还针对党员推出了“党员十分钟学习”活动, 深受党员员工的欢迎。另外, “留言信箱”模块还通过留言关注员工的心理动态和需求, 及时响应员工诉求, 哪怕是一时解决不了的具体问题, 也要及时给予反馈, 增强了员工与企业间的信任。

三、加强微信平台建设, 助推企业文化落地

通过几个月的微信平台建设, 幸福南网微信平台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员工的生活, 越来越多的曲靖电网员工开始积极关注微信平台, 幸福南网之曲靖供电也成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 成效凸显。

建立了企业与员工沟通交流的新渠道, 掌握了员工队伍思想动态。藉由幸福南网微信平台, 企业与员工建立起了更好的联系和交流渠道, 员工不再把幸福南网看做一级组织或者官方媒体, 而是像看待朋友一样。通过这种方式, 拉近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距离, 实现了情感上的融合和亲近。在新媒体沟通模式下, 企业能够深度掌握员工思想动态,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 对减轻一线员工心理压力, 帮促员工身心健康, 保持员工队伍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企业做好员工思想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提高了员工参与性, 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传统企业文化建设, 碰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员工参与热情不高。通过幸福南网微信平台开展文娱活动、组织团队建设, 借助微信平台, 将“玩”融进工作中, 解决了员工的参与问题。员工们通过微信平台参与活动, 感受到企业文化魅力, 并随着微信平台传播范围的扩展, 越来越多的员工加入其中, 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逐渐深入, 不断更新, 他们心中的企业形象变得生动、新颖, 有效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打破了传统的工作、学习形式, 让工作和学习变得简单了。“我的关注”, 让员工通过手机就可以了解网、省及局的重大消息, 轻松学习;“移动课堂”, 推动碎片化学习, 通过动漫、微课堂让员工学习变得轻松又简单;“南网星辰”, 激浊扬清聚集正能量, 让身边的榜样感染更多员工;“员工辅导”, 奉送心灵鸡汤, 提供个人、团队咨询辅导, 帮助员工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兴趣小组”, 让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找到组织;“易物空间”, 践行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使员工能轻松高效地处置闲置物品;“活动”, 更是把全体员工通过微信平台集结起来, 随时随地寓教于乐……通过微信平台开展活动、组织学习, 打破了传统企业组织活动和学习在人群、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扩大了影响力, 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与传统企业文化宣传形成合力, 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成效。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优势, 结合原有的局域网站、供电报、手机报、楼宇电视和手机客户端, 形成了信息的广角辐射, 让局层面的重要信息内容能够及时、有效地达到曲靖局每个员工手中, 从多个层面解决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进一步增强了员工对企业价值观认同感, 提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微信平台建设 篇2

平台的实施方案

一、方案背景:

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发布《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旨在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也随之家喻户晓。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然而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对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做为体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目前我校学生在入学时都会配备一个智能手机,学生每天都会使用手机,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成为“第五媒体”,它拥有着便携性、互动性、传播性等特点。尤其我校是传媒类院校,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更强。针对于此我觉得利用手机进行阳光体育的运动推广是一个可以大胆常识的事情。

二、实施目标:

拟建立河北传媒学院阳光体育运动公共微信帐号。并进行公共微信二维码推广活动,吸引学生加入阳光体育运动当中,使学生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掌握到锻炼的方法。此举无疑可以扩大我系及整个学院的影响力。形成河北传媒学院特色的阳光体育活动。

平台开设可结合目前所开课程,拟分为女子运动、跑步、篮球、足球、排球、武术、活动展示等几个平台。具体操作如下:

(一)、平台建设步骤

1、建立河北传媒学院阳光体育活动公众微信帐号

2、逐步健全平台。针对我校为艺术类院校的特点,可先开设女子运动和跑步平台。

3、平台每周可以进行一次信息推广,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学生介绍如何进行锻炼。可吸引学生回复信息,吸收学生的意见,边做边改善。

4、开设特色课程,亲身指导学生进行锻炼。

5、申请活动场地,方便学生锻炼。申请教室一间,划分女生专用运动场地,把我校的女生运动带动起来。

6、记录活动信息。拍摄一些学生在运动时的照片,编辑文字,发送到我校阳光体育公众平台中,使学生看到运动所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二)、平台推广:

1、在体育课中由教师进行宣传,让更多学生加入阳光体育公众平台。

2、举办健康讲座。

3、教师拍摄示范视频,编辑并链接到公众平台账号中。

(三)、平台宣传:

1、印制平台二维码,张贴到网站、运动场所等地方,方便学生扫码加入。

2、在校网首页打入平台二维码。

四、平台展望

本年度高考招生季,人大、福建师大、闽南师大等高校推出了“美女计”以吸引考生。虽略显低俗,但众多学校纷纷效仿一定有其原因。90后的学生一代

均有追求个性的特点。相对于“严肃”的体育课堂教学,这种“色诱”式的招生方式新颖奇特,如果能正确运用可使我校在阳光体育运动推广中更主动、更新颖。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吸引学生运动。可将学生运动的图片打上阳光体育平台二维码在网络上进行宣传。让大众在搜索河北传媒学院的时候就能够看到我们的阳光体育活动。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做好合理的运动指导,我相信经过不断的改良,河北传媒学院阳光体育公众微信平台会是吸引、指导学生锻炼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经费预算

1、阳光体育活动室一间,活动室为舞蹈房标准。

2、划分篮球、排球场地一块,并标注为女生运动场地。

微信平台建设 篇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

【作者单位】朱玉华,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高等院校的学术期刊纷纷开展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微信可以作为营销的平台,其具备传统营销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高校学术期刊应该把握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特性,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鼓励更多的人关注期刊内容,从而使高校学术期刊在社会上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发展为高校学术期刊的营销平台。传统的学术期刊市场营销方式主要包括广告、传单以及相关的征订营销服务等,成本相对较高,且受众范围也相对较窄,信息的传送也不够及时,不能够推动高校学术期刊的有效发展,不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采用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营销模式,能够帮助高等院校学术期刊快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市场营销模式更为私密化,更有利于互动传播。微信公众平台以朋友圈为基础进行市场营销,不同于微博营销当中的显性营销模式,朋友圈关注微信平台的好友才能够看到的。因此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是以朋友等紧密关系为基础的隐性营销。显性传播模式,虽然能够将信息传播给更大规模的受众,但是这种受众的不确定性,让信息的传播丧失了精准性。隐性营销模式,能够将高校学术期刊的信息传播给特定受众。由于微信用户需要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或者关注特定好友才能够接收到有关信息,可以判定关注学术期刊公众平台的都是对学术感兴趣的人。这种隐秘性更加聚集了学术期刊及本身内容的文化特点,基于“熟人”的扩散,最终提升高校学术期刊的文化影响力。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其发布的信息相对集中,且是一对一传播的,因此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的信息,不会被大量的信息流冲淡。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模式,能够让高校学术期刊的口碑和影响力,通过朋友圈的熟人关系进行持续性的传播,从而让高校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力通过隐秘关系不断地产生影响。

第二方面,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低成本地分享信息。高校学术期刊传统的营销和传播方式成本较高,微信的信息分享和传播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而言,成本低廉。微信每M的流量可以传达1000条文字信息,3—5张压缩图片,相对于微博,其在流量收费的方式下传播成本更为低廉。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以文字、图片、语音相结合的模式,在沟通和信息传递上更为灵活,即时有效。

第三方面,微信公众平台具备弹性社交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挖掘与高校学术期刊相关的受众。对于高校学术期刊而言,受众并非广泛地存在于社会范围之中,其传播的受众范围固定,针对性强,高校学术期刊应该更注重传播内容的针对性。弹性社交实际上就是具备关联的人,根据他们的兴趣而组建的相关的社会交往网络群组。在弹性社交条件下,微信公众平台能够利用手机的定位功能,更好地挖掘出周边相关的人,发掘他们对于学术期刊的特定兴趣。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将信息传导到所有有需要的人群中。微信的弹性社交方式能针对不同区域环境内人们对高校学术期刊的关注点,调整其信息传导的内容与方式,更好地针对不同人群提出推广策略。微信公共平台的定位模式,可以对微信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充分挖掘,这样更有利于高校学术期刊的推广。给微信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才能避免被用户屏蔽,从而获得传导的先机与价值。

二、把握高校学术期刊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点

第一,高校学术期刊应该根据微信碎片化信息的推送模式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的碎片化信息推送模式,不同于微博的碎片化信息推送模式,微信公众平台推广的信息量,大大地超过了微博所可以推广的文字信息量。微信可以控制文字内容和图片内容的长短,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针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简短的文字剪辑,也可以作更深层次的分析与讨论。高校学术期刊可以根据微信的这种信息传播特征,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剪辑和加工,保证其信息的纯粹性,帮助使用者过滤冗杂信息,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给予用户更好的阅读体验。这是高校学术期刊在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的过程中需要紧紧把握的基本点。

第二,提高信息的到达精准度,让投放的信息能够发送到相关受众的手机中。当前是信息高效传播的时代,高校学术期刊要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应该提高信息的到达率。有针对性地推动信息的传播,才会有用户持续关注,也才能避免自己推送的信息被庞大的网络信息流所淹没。高校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的信息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实现的,用户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阅读,而不会因此错过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的每条信息。保持信息的高送达率,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学术期刊所推送的信息的影响度,其投放的信息和手机受众需求的匹配程度也会更高,从而使学术期刊能够发挥持续性的影响。

三、高校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优化思考

1.整合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强关系和弱关系

高校学术期刊在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的过程中,应该对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强关系和弱关系进行整合,从而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性,增强不同来源的用户互相之间的交流,最终实现公众平台对于各类用户的持续影响。高校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通过信息发布的方式,开展一些线上线下的互动活动,提高读者参与度,增强读者和微信公众号之间的联系,以此来提升微信公众平台订阅者的活跃性,保持高校学术期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此外,高校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也可以运用合作推广的方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通过微信上的线上杂志、报纸或者是相关的新闻媒体,进行更大范围的多层次性的信息推送,从而让微信公众平台能够在强关系中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也能够拉动朋友圈的弱关系。微信公众平台的这种传播模式,能够让高校学术期刊在传播过程中持续性地影响强关系与弱关系,避免高校学术期刊仅成为小圈子中的文化品牌,而应使其进入到广泛的学术研究领域当中,成为一种真正具备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高校学术期刊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拉近与关注者的联系,增进与读者之间的感情,从而成为新媒体条件下读者阅读的选择之一。

2.实施差异化的内容推送

高校学术期刊应该对微信公众平台上所推送的内容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制作。微信公众平台上所推送的内容不应该千篇一律,而应该根据不同的社会条件,特别是根据时事热点进行进一步的创作和更新,从而使高校学术期刊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成为读者观察和思考当下问题的重要阵地。高校学术期刊在制作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布内容时,要丰富信息的表现形式,形成更具备多元化风格的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同时,应该有个性化的制作内容,细化关注群体的类别,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信息资源,保证信息的多元化和可读性。为保证为读者提供多元化形式的内容资源,高校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团队,应该具备足够的内容资源和个人阅读偏好的相关数据,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才能科学地设计信息的内容数量和推送结构。这样高校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才能够实现内容、结构与广泛的读者关系网不断重构,在信息推广上更具备效率,以较高的服务质量获得读者长期的关注与支持。

综上所述,高校学术期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进行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应该更注重高校学术期刊自身的内容特性,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在传播上的基本特性和独特优势。这样才能够将高校学术期刊的社会作用更进一步凸显出来,真正带动高校学术期刊在移动互联网当中产生持续性的影响。除了精准发布学术期刊的相关内容,适当运用社会上的热点话题,以线上线下生动活泼的互动活动紧密联系作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调动平台读者广泛参与的目的。

[1]郑兵.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J]. 学理论,2015(19):169-171.

[2]李媛.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相关文献综述[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5(9):7-9.

车险微信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篇4

车险微信服务平台可提供车险等产品的报价、投保、续保、报案、自助查勘、理赔进度查询等服务。 目前行业中人保、平安,太保、国寿财、阳光等险企的车险微信服务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 承保理赔及客服等主要功能均已实现, 其余险企微信服务平台仅可实现简单查询等基础功能。

(一)承保功能

微信平台保险产品销售主要以车险为主,以意外险、激活卡等其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保险产品为辅助。 车险的销售承保过程中, 险企以 “验车”环节为重点进行风险把控点,其中人保采取预约现场验车,国寿财依靠北京机动车辆联合信息平台查询在保汽车信息, 对新车或脱离保险的旧车采用客户自行拍照上传进行验车。 购买车险后客户即可选择在线支付, 也可预约保险公司上门收取, 从而最大限度节省客户时间。

(二)理赔功能

客户在出险后可通过微信联系保险公司报案, 在工作人员语音或微信的指导下进行自助查勘,保险公司进行远程定损及付款。 相比传统理赔手续,微信最快可在几十分钟内完整个理赔流程,理赔效率有了大幅提高,同时节约保险公司成本。 但微信理赔的范围仅限于小额非人伤且责任明确的案件。

(三)服务功能

车险微信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主要为:一是保险服务咨询服务。 客户可就保险险种介绍、保单查询、理赔进度查询、服务网点介绍、汽车救援提示等内容进行微信在线咨询;二是生活服务功能。 微信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与汽车相关的服务,如违章查询、行车知识等以及所在城市消费优惠信息。

二、车险微信服务平台SWOT分析

车险微信服务平台作为新兴综合性渠道, 将保险销售与服务集于一体,但目前正处于发展普及阶段,本部分将从SWOT分析角度,对车险微信服务平台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

车险微信服务平台的在线投保理赔功能在为客户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增强了保险公司与客户的接触度,降低销售理赔成本。 同时积累客户相关数据,为精细化的客户管理奠定数据基础。

车险微信服务平台采取在新承保及自助理赔, 其对虚假案件及虚假信息等的风险管控能力较弱。 而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对微信投保理赔的不适应性也成为车险微信服务平台的推广发展的一大障碍。 而目前保险公司微信公众帐号使用不够规范, 各分支机构及营销员自行建立大量类同账号,也对消费者带来一定的误导。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消费时代的来, 消费者由被动地接受产品营销和服务,变为主动的搜寻产品、要求服务,这将为车险微信服务平台的发展创展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随着微信逐步开放语音识别接口、客服接口、生成带参数二维码接口、获取客户地理位置接口、获取用户基本信息接口等功能,将便于车险微信服务平台更好地开发出适合自身特色和需求的功能。

微信营销中消费者成为主动方, 可轻松取消对车险微信服务平台的关注, 怎样提高消费者对车险微信服务平台的关注度及使用度将是为微信服务平台生存所必须面临的一大挑战, 也是习惯于主动营销的保险企业必须克服的困难。 而易信、来往等新型即时沟通软件的上线推广抢占微信市场,也对车险微信服务平台的推广使用造成挑战。

三、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车险微信服务平台以车险承保理赔服务为账号核心价值的内容, 以增值服务为内容的多样性,以迎合和满足用户的需求,增强内容的吸引力。 但车险承保、理赔的使用频率较低,不利于用户对微信服务平台的长期、高频度的关注和使用。 增值服务是否能贴合用户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频率将是微信服务平台能否成功推广和使用的关键。 为此车险微信服务平台下一步将大力增强增值服务的多样性及与生活的贴切性以提高客户的使用度。

车险微信服务平台一方面将会打造汽车生态圈, 增加与汽车消费及使用相关的违章查询、维修点查询导航、加油优惠信息、汽车使用知识及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等相关内容。 另一方面将与电商、游戏、生活服务网站等各类网页相对接,成为移动互联网入口,丰富其他类别服务信息,提高消费者对车险微信服务平台的依赖性。

四、对策建议

车险微信服务平台建设的背后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与运用,也是互联网对保险业的冲击和影响。 建议险企在搭建车险微信服务平台时,一方面是注重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以实现消费者交易行为逐步实现可记录、可分析、可预测,明确客户需求。 另一方面将互联网开放、好玩、圈子、草根等理念运用于微信产品设计、渠道建设中,才能受到互联网用户的青睐。

摘要:本文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车险微信服务平台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深入探讨车险微信服务平台承保、理赔、客户服务三个主要功能,从而预测车险微信服务平台未来将通过打造汽车服务生态圈与融合多方面生活服务类信息发展成为综合性服务平台,以提高客户对车险微信服务平台的依赖性。

关键词:车险微信,承保理赔,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王飞舟.借助微信平台,优化保险服务[J].金融时报,2013

[2]艾媒.2013中国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研究报告[R].2013

微信平台建设 篇5

(蒋玉青)

摘要:孩子的教育问题始终是父母最关心的事,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很好的表达。而老师单方面的学校教育不能顾及孩子的所有方面,这就需要父母辅助老师完成相应的教育活动。本文针对微信应用于幼儿园辅助教学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给出幼儿园微信辅助教学平台的建设框架,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

关键字:微信 辅助教学平台建设

一、微信的介绍

(一)微信软件简介

微信腾讯公司推出的免费聊天软件。相较于腾讯QQ,微信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而且微信还有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通过微信公众账号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感兴趣的最新消息,通过朋友圈可以知道朋友的最新状态;另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

(二)微信的特点

1.功能更加的多元化。微信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发送图片,文字内容,还可以实时语音,视频,进行群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朋友圈或者加入需要的朋友圈;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创建自己的公众账号,通过公众账号,可以方便的实现信息发布,共享,推送等功能。可以随时随地扫描二维码,记录和了解二维码信息。

2.用户可多渠道注册账号和添加朋友。可以通过QQ号码、手机号码、邮箱等注册微信,刚注册的用户可以从QQ好友里添加朋友,也可以从通讯录里添加朋友,不需要知道对方的微信账号,所以多重选择,比较方便快捷。3.灵活方便、耗费用低。微信可以跨平台聊天沟通并显示实时输入状态,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而且微信软件免费下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支付给运营商流量费,但耗费流量较少,所有的功能不需要额外付费。

(三)微信使用的现状

截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数突破6亿,活跃用户数达到3亿。很多人等车时刷微信,公交车上刷微信,边吃饭边刷微信,甚至和朋友聚会吃饭也刷微信。尤其是80、90后更是微信的忠实用户者,他们随时晒晒自己吃得美食,身边的美景,对某事的看法,自己心情状态等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于用微信文字或者语音聊天。微信凭借其多元化功能已走进人们生活各个领域,例如企业通过微信推销产品,绑定邮箱随时处理办公文件,的通过朋友圈开个微店等等。

二、微信应用于幼儿园教学的必要性

(一)孩子家长层面。父母最挂念的就是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尤其是在幼儿园的孩子,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在学校的所见所闻,父母却很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状况。若将微信运用到日常幼儿教学当中,创建微信群每日与家长“零距离”传达教学内容、学生学校的状态,这样就解决了家长“视察”需求的矛盾。

(二)学校老师层面。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与孩子家长的实时交流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微信可以进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种媒体方式的交流,可以进行实时语音通话和视频交流,这样家长可以及时反馈对学校的意见建议。

三、微信应用于幼儿辅助教学的可行性

(一)通讯设备方面。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也不断成熟,价格也逐渐大众化。可以说,如今年轻的父母基本上用的都是智能手机。所以,家长和老师们在微信载体的通讯设备上没有问题。

(二)使用操作方面。如今幼儿园孩子父母的主力军就是80后,对他们来说,使用QQ、与人与人交流是再熟悉不过的事,而微信是在QQ和飞信的基础上功能更加完善。即使有些家长目前不会使用微信,也会很快学会如何使用的。

(三)网络环境方面。随着电脑的广泛普及,家庭和学校都具有上网条件。而且随着3G手机网络的大范围应用,手机流量业务也十分实惠。换句话说,只要有信号的地方,我们都可以实现微信聊天。

四、幼儿园微信辅助教学平台的建设

(一)学校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向家长推送一些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好文章、小故事,值得借鉴的教育实例,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家长推荐读给孩子听的故事书等等;将幼儿园孩子的饮食安排、教育计划、活动安排等连接于微信公众平台;同时通过平台收集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教育的良方良策。

(二)每个带班老师建立自己班级的微信家园。要求老师在微信上发布些展现孩子们动态的信息,例如孩子们在园游戏时的照片,孩子们吃饭时的小段视频。这样家长通过手机微信不用电话问询就能了解孩子的幼儿园生活状态。同时通过文字、照片等信息让家长了解孩子所在班级开展了哪些幼儿园活动信息等。

(三)适时开展微调研、微投票活动。学校针对近期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设计微信调研调查,并根据调研的结果及时调整幼儿园活动方案;针对老师教学表现定期进行微信投票活动,以此鼓励家长的参与,提高老师认真教学的积极性。

(四)建立了家长微信群。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经验,虽然不是每个家长的教育方式都是可取的,可总有值得其他家长借鉴学习的地方。家长们也由以往“不开会不见面”变成如今时不时都要讨论一下当天孩子表现及如何培养兴趣爱好等话题。渐渐培养家长习惯与上微信、乐于通过微信与老师交流沟通。

(五)定期微信家访。传统的家访对时间和地点要求比较严格,而电话家访费用比较贵。如今过渡到微信家访,即使家长出差在外,老师可以与家长进行跨区域交流。这样的家访方便了老师也避免了家长的不便,更能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的表现和信息。

五、幼儿园应用微信辅助教学的建议

虽然从各方面条件分析微信应用于幼儿辅助教学具有可行性,但是其还有很多小范围因素制约着微信在幼儿园辅助教学中的广泛使用。比如说,父母工作比较忙,孩子平常都是由爷爷奶奶教养,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等等。为此对运用微信辅助幼儿园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专人负责。学校要抽调一人专们负责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消息的推送、认真选择好的好文章小故事,对于家长们反映的问题建议及时汇总,并上报相关领导作出相应的回复。对于班级微信群班主任分担主要责任,其他老师做好辅助工作。

(二)完善设备和网络条件。学校要及时更新网络和服务器设备,以保证上课老师能随时在微信上发布孩子们的最新动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每个班级配备专门的智能手机。

微信平台建设 篇6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 微信平台 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53-02

目前,几乎所有的工程技术领域都会涉及到信号处理问题,而数字信号处理由于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强以及便于大规模集成等特点,已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1]。《数字信号处理》作为通信、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语音、图像、雷达、通信、控制、声纳、航空航天、故障检测、遥感遥测、生物医学、地质勘探、自动化仪表等领域[2]。但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目前的教学模式仍侧重于理论讲授,不能充分体现工程应用性,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作为《随机信号处理》《图像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3]。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涉及到的公式推导繁多,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有一定要求[4]。因此,应结合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和需求,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1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课堂缺乏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课堂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种满堂灌的教学过程缺乏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无法持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亦不能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从而导致教师无法掌握学生对授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1.2 授课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性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公式推导多,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信号与系统》课程基础。目前的教学体系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理论结果的物理意义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导致学生感到抽象和枯燥。部分同学由于前期基础课程学得不够好,缺乏自信心,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产生畏难情绪,从而缺乏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不高。

1.3 目前的教学模式多为自底向上,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把握不足

当前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授课,即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分解细化,分块讲述各部分知识点,此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只掌握单独的知识点,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核心思想。

1.4 授课方式单一,学生理解困难

目前的授课方式要不采用传统的黑板板书的形式,要不完全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板书授课方式容易使学生陷入仅重视理论推导而不重视应用的误区,完全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的方式则忽略了重要结论的理论推导,不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5]。

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数字信号处理智慧课堂建设

针对传统课堂师生间缺乏有效互动的问题,通过开发微信公众号,以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微信用户可以利用微社区进行互动,并设定固定时间进行教师在线答疑。针对学生反馈的共性问题和重点难点知识点录制微课视频,并将录制好的微课视频上传至腾讯视频,在微信公众平台制作关键词回复,通过回复关键词就可以观看相应的微课视频,从而使学生随时随地打开微信公众号,即可实现在线答疑解惑。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后台数据,掌握学生反馈的问题和学习情况,从而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课堂教学,实现智慧课堂平台建设。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理论性较强、不易理解的问题,通过开发MATLAB图形用户界面,将典型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和实际案例通过MATLAB图形用户界面演示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工程案例加深对数学概念和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将开发好的MATLAB图形用户界面加载到微信平台,使学生亲自参与到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验证和实际工程案例的应用中,从而将理论与工程应用联系起来,真正做到物理概念、数学概念和工程概念的有机统一。

针对自底向上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课程整体把握不足的问题,在课堂上,结合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以具体工程实例导入,引出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理论知识。在课后,布置结合前沿科技的思考题,让學生了解最新研究成果,追踪学科前沿动态,并对整体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在制作配套教材的多媒体课件时,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从实际应用问题出发梳理课程的整体构架和知识体系,将涉及到的知识点以“知识链”或“知识树”的形式进行层层分解演示,将知识点串接起来,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把握,并将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加载到微信公众平台,供学生参考学习,从而使学生对课程整体构架和知识体系有更好把握。

单一的授课方式要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要么缺乏对重要结论的理论推导,容易陷入极端,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有必要研究能提升教学效果的多元化授课方式。对于重要公式的推导,采用板书,板书能够帮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领悟具体的推导过程,从而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不易理解的内容和具体案例的讲解,采用多媒体,通过图像、动画的演示,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将MATLAB软件应用于教学,淡化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界限,通过编写程序可以简化繁琐的计算过程,并直观观察各种参数对结果的影响,进一步理解工程算法的应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通过搭建微信公众平台,将在线辅导答疑、MATLAB图形用户界面演示、微课视频、多媒体课件整合起来,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移动智慧课堂的建设。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师生间的实时反馈,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修正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师生教与学的双赢。

3 结语

通过将现代教育资源整合到微信公众平台,实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智慧课堂建设,是“互联网+教育”的一个重要应用。该文的研究成果扩展性强,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添加教学资源,使传统的封闭课堂走向开放,利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将该文的研究成果更便捷推广到其他专业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高西全,丁玉美.数字信号处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王恩亮,张丽华.应用型高校“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经济市场,2012(12):98-99.

[3]曹林.通信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10):133-134.

[4]富爽,索丽敏,孟耀华,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 30-31.

微信平台建设 篇7

关键词:微信环境,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平台

一、微信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隐秘性

(1)微信功能的隐秘性

微信“朋友圈”是用户发表和传播情绪、态度、意见和观点的私人领域,为了保障用户的个人隐私权,微信开发者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用户隐私权保护问题,允许用户根据个人需要对自己的信息设置公开权限,比如个人注册信息和动态内容的公开程度、其他用户的访问权限等,未被添加好友的用户或被设置屏蔽的好友无法浏览非公开的信息,更无权限发表评论。微信功能的隐秘性使得外界很难知晓用户私人生活领域或者“熟人圈”的言论和行动,为消除圈内的不良情绪和化解各类矛盾的工作带来了不少难度。

(2)网络谣言的隐蔽性

网络是一个隐形的世界,如果对方不愿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那么其他网民将无从知晓相关情况。而微信正是基于这种隐蔽性的网络环境运行的,在这种隐蔽的网络环境里,微信用户可以设置或发布虚假信息、制造谣传,对于普通的阅读者来说很难鉴别事情的真假,如果信息发布者本身就设置了隐私权限,那么即便阅读者想通过发布者核实信息真伪或查找谣言的源头、追究相关责任都会显得极不容易。此外,微信发酵于亲密的私人通讯,故此其有着特殊的信息生态,这种生态环境容易让用户觉得微信中信息的可信度要高于一般的网络社交环境,如果信息发布者别有用心的利用微信进行虚假言论的散播、放大社会矛盾、进行反动渗透将会大大增加网络舆情的引导难度。

2、常态性

腾讯2015年业绩报告显示,截止2015第一季度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使用微信似乎已经成为了高校青年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归纳造成频繁使用微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微信与QQ的“强关系”,QQ作为通用大众通讯软件,在国内已经风靡数十年,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基数,微信诞生后直接与QQ绑定,使得很多用户容易也乐于接受微信;二是微信功能不断升级,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兴趣,而微信的多样化功能正好迎合了这类群体的需要;三是大学生压力较小、闲暇较多,大多数学生没有经济负担,且进入大学以后学生摆脱了从早到晚的灌输式教学的生活,突然闲了下来很多人会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于是每天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刷”式指尖运动便成了很多学生的选择;四是多数学生阅历较浅、心智尚不完全成熟,他们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时第一反应就是网上吐槽,在特定的圈子内进行讨论、引起共鸣,尤其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3、可引导性

大学生群体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他们尚未步入社会,阅历较浅,遇事容易情绪化处理。另一方面,他们作为高素质人才,善用科技,具有较高的觉悟和是非识别能力。高校要把握住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利用温和、理性的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安全使用网络、文明使用微信,强化大学生理性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让微信的积极作用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较好的发挥出来。

二、建设微信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平台

1、充分利用微信功能构建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1)建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

随着微信功能的日益完善,微信的公众账户数量也在日益增多,这些公众账户在民众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议建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用于高校发布官方权威信息, 比如对重要信息进行权威发布,避免学生随意猜测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舆情热点事件出现后进行完整的事件还原、深入分析深层原因,使用简短地、接地气地网络语言或形象化的图片予以展现。

此外,公众平台还带有一些特定的功能,比如评论回复权限、数据统计分析等。就评论回复权限来说,后台管理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发言的自由度,比如根据评论内容进行筛选,将部分极端的言辞予以删除或暂时屏蔽,对于部分较为积极的言辞可以进行置顶操作,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制造舆情拐点,使舆情朝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发展。就微信公众平台数据统计功能来说,高校可以利用该功能进行“用户管理分析、群发图文消息分析、用户消息分析和接口调用分析,为公众账号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分析报告,并提供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合理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强大功能,有利于帮助高校决策者制定舆情引导方案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实导向,解决具体问题。

(2)建立高校内部特定功能微信群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反馈途径、促进高校管理者工作便捷化,对于部分无需进入平台处理的问题可以通过特定的微信功能群进行处理。建设好高校内部特定功能微信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工作人员能力保障。特定功能微信群的建立目的是发挥其独特作用,需要有专人进行管理,实现实时互动性。管理者不仅要掌握网络舆情发展规律和引导方法,还需要熟悉网络语言、 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在群组成员讨论过程中给予意见指导,适时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

二是微信群活动要具有规范性。特定微信功能群的建立首先要符合本高校的需要,其次要规范群内讨论规则与活动秩序,再次要积极引导群成员有效互动,争取将特定功能微信群的舆情引导功能发挥到最佳。

三是要做好相应的总结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收集群活动和相关信息,形成文字性总结材料,对于存在问题之处要及时反思并积极探索解决途径,努力促进平台建设工作日趋完善。

2、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下的微信舆情环境建设

加拿大媒介理论家Marshall Mc Luhan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对人的感知存在极为重要的影响。微信作为一种大众传媒的载体,它对用户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影响力,依托微信生态环境,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微信舆情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让科学的思想入脑,让主流的内容入眼,让正能量事件入耳,从而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网络舆情行为。

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所传输的思想道德观念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被个体接受、内化,才能成为个体的行动指南。高校可以利用微信“图片”、“语音”、“视频”等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微活动”,激发青年学生参与舆情平台建设的热情,形成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比如校园微摄影比赛、正能量志愿宣传活动等等。当然,为了更好的规范微信舆情环境, 高校要发挥“把关人”作用,通过在学生中培养优秀的意见领袖、完善校园网络规章制度、建立校园自媒体自律自查制度等措施有效净化微信舆情环境。

三、结束语

微信舆情环境建设是一项浩渺的工程,仅仅依赖于高校是无法实现期待的效果,它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努力。从政府层面来说,需要加大立法规范和执法力度;从企业层面来说,涉及微信服务的腾讯公司、通讯公司需要依法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从微信用户角度来说,需要文明使用微信……只有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我们的微信舆情环境才能得到更好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蒋肖斌.微博微信使用手册[N].中国青年报,2015-08-18(11).

[2]﹝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微信平台建设 篇8

1.1 涵义

智慧校园服务体系是以移动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 将校园的各项服务组成要素有效整合以实现校园人力、基础设施资源、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该系统以微信为技术平台, 通过用户的粘连性关注互动, 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 最终达到服务要素的智能化传输。在校园资讯传播服务、图书馆自助服务、课外餐饮娱乐服务等校园建设方面实现信息获取、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的立体式服务系统, 提高校园生活运行效率。

1.2 特征

1.2.1 互动性

通过微信平台申请的账号将学校与学生互相联系, 使人、事、物之间方便、快捷、流畅地互相联通, 形成双向互通的联系系统。例如, 在意见反馈方面, 学生可通过微信平台直接向学校官方平台提出关于学校建设发展的若干建议及意见, 让学校能够及时知晓学生的意见。在学生交流方面, 同学们通过校园官方微信, 在此相互留言, 学生之间能进行交流互动, 形成小型的网络社区。

1.2.2 智能化

依托现代网络基础设置支撑, 奖励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包括校园新闻、校园通知、校园资讯、学生成绩、图书馆服务、课程安排等在内的校园数据传输, 使学校管理及服务智能化, 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耗, 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教务管理、校园管理和校园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信息共享与服务。

1.2.3 时效性

依托现代通讯技术及手机智能终端服务系统, 通过微信平台, 可及时、有效地传输有价值的信息, 使得学生能高效、便捷的接收学校的各项信息。

1.2.4 多样性

以微信为载体的智慧校园服务体系在内容设置上可以分为群发文字、图片、语音3个类别的内容, 多样化的传输形式能让学生接收各方面的信息。

2 智慧校园服务体系建设

2.1 智慧校园服务体系技术构成

2.1.1 网络基础设施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校园服务体系建设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而, 一个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是保证信息实时交互沟通的前提。硬件设施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 硬件设施在物理空间上上应该确保覆盖全校园的范围, 既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教学设施, 也要涵盖学校周边餐饮、娱乐等生活服务。此外, 还应具备可扩展性, 能够随着校园的开发扩大而扩展网络覆盖范围, 不断提高网络利用率。

2.1.2 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数据管理技术, 在对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实施深度挖掘并形成智能决策依据方面产生了较强的优势。智慧校园服务体系的构建中, 大数据对获取的各类体量数据更易实现实时、快速而有效的价值分析, 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学生展开学习行为、生活习惯乃至思想变化方面的科学分析, 并对其未来发展可能和方向做判断, 以便于学生进行自我调整, 更便于学校优化教育、管理方式。大量获取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作为原始类信息经过深度加工、整理和分析, 提炼转化为有效的信息和知识, 为学校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2.1.3 云计算服务

云计算就是一个可容纳大量数据信息的集合体, 它的作用是为网络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的、抽象的、具有较大存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平台。智慧校园的云存储实现了通过数据的自动同步来维护用户的信息数据安全。从数据安全、信息管理、存储等方面对校园云计算进行分析, 从而寻找出学生的服务习惯、服务需求, 特别是在学生学习方面, 云计算服务通过对大数据资源的整合, 总结出对学生有价值的信息, 为其提供全方位、多领域、跨学科的各种专业学习知识, 同时学生在该平台上使用时也会向整个云计平台提供个人的使用规律、使用状况等各种有效数据和资源信息。将教育资源存储在“云平台”上, 对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整合, 这样更有利于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

2.1.4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条件的, 它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功能拓展而得到的信息网络系统, 是物与物之间实现信息交换的平台。智慧校园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校园服务和管理, 它通过物联网实现校园内任何人、任何物、任何信息载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联互通, 海量信息在物联网平台聚合而产生新的信息, 在人员出入学校的可视化管理、图书馆自主化服务等方面提供智慧化的服务模式。

2.2 智慧校园服务体系支持平台

2.2.1 微信公共账号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 个人和企业通过此平台都可以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 目前注册的微信公共账户已突破百万大关, 同时微信公众平台开放了其API接口, 任何机构都可以针对此接口开发并构建自己的第三方服务平台, 实现和机构业务的无缝对接。目前, 各行业都在积极探索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行业应用模式, 基于微信公众账号的服务模式呼之欲出。

2.2.2 校园微信公共账号建设

通过微信平台提供的自定义菜单功能, 微信管理员可以把该服务账号的常用功能和想主动推送的服务做成可视化的菜单, 涵盖学校学校、生活等校园服务各方面, 当学生点击菜单时, 系统自动返回丰富的内容信息给学生, 设计成为学生学习期间的智能化服务平台。

2.3 智慧校园微信服务体系建设标准

2.3.1 服务数据统一化

当微信账号与校园官方后台相连接时, 要保持数据的同步性, 即校园微信账号和各个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同一数据, 应该保持一致。当某个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公共数据发生了变化时, 该系统应该能够实时提醒系统管理员提交更改后的数据到微信服务账号的数据中心, 进行数据上传更新, 以保证所有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公共数据始终保持一致。

2.3.2 服务功能开放化

微信服务账号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 动态地增加和删除服务项目。不同的时期, 微信服务账号需要提供的服务项目可能并不相同, 只有保证系统服务的开放性, 才能满足学校随时变化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 学校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需求, 及时的修改服务功能, 实时更新服务信息, 让学生高频率、多方位的使用该微信服务系统的功能。

2.3.3 服务范围多样化

一是校园微信服务平台为广大在校学生提供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涵盖学习、生活等多方面;二是与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 实现互联、共享和协作, 将平台的功能不断完善;三是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充分增强与外界的联系互通。

2.3.4 服务水平标准化

构建微信智慧校园服务系统, 要设立科学化的服务标准。在架构智能化的管理、服务系统时, 要倡导高水平、高标准的服务, 为学生提供一个科学的服务平台。同时, 学校在提供各类校园服务时要充分考虑大众学生的需求, 对各类信息服务的传输进行标准化的全程管控, 使学生持续享受效的校园服务。

2.4 智慧校园服务体系应用案例分析

2014年是微信发展的黄金一年, 成都理工大学紧紧抓住网络化时代下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契机, 设计开发“校园百事通”官方微信, 将此建设成为展示校园文化、宣传学校形象、创建智慧校园旅游、服务师生生活的公共平台。“校园百事通”微信平台由旅游通、资讯通、生活通三部分构成, 使得成都理工大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智慧校园, 从而提高资源共享效率, 将不同的系统平台有效的联系在一起, 实现在全校范围内的信息和资源共享, 能够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 最终满足学生的校园生活需求。平台主要内容如下:

其一, 结合智能问答系统, 形成以微信为入口, 以智能问答系统为后端知识库的智能问答系统, 大学生使用微信的频率高, 数量多, “成都理工校园百事通”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设置“旅游通”这一类别, 促使大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 充利用分学校社区周边的资源, 与此同时, 使得周边的各类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形成双向互利的效果。

其二, 开展自助查询服务模式, “成都理工大学校园百事通”设置“资讯通”这一板块, 对接学校官方网站与图书馆, 内容涵盖招生就业, 校园资讯等内容, 为在校学生提供包括基于微信的个人图书馆馆藏书目查询、图书续借和预约在内的的各项服务。

其三, 利用微信开展在线交流活动, 利用微信的SNS属性, 形成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圈。通过“驴友部落”, 学生可在此交流心得, 探讨问题, 形成校内学生自由交流平台。通过“留言簿”, 学校可收集学生关心的问题、学生对学校的建议等信息, 学校可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动态, 形成学校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

3 结语

目前, 微信在校园管理中的使用还处在发展阶段, 智慧校园服务体系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其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校园, 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智慧校园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该服务体系的建立对学校的管理、学生的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不仅可以凸显现代信息化下学校的工作效率, 还能为学生的智慧化学习提供保障。基于微信的智慧校园服务体系颠覆了传统校园服务管理模式的建设, 为“智慧校园”的实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摘要:开发与建设校园服务平台, 完善智慧校园服务体系, 建设智慧校园已成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本文首先对智慧校园服务体系的涵义及其与微信的关系、智慧校园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展开探讨;其次, 在架构校园服务体系的基础上, 以服务学生为原则, 通过案例分析, 论述基于微信平台的校园服务体系的应用前景, 以期满足大学生在校的智慧化化校园生活, 提高学校科学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微信时代,智慧校园,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凌云.智慧旅游:个性化定制与智能化公共服务时代的来临[J].旅游学刊, 2012 (2) :21-26.

[2]姚志国, 鹿晓龙.智慧旅游:旅游信息化大趋势[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3.

[3]宓詠, 赵泽宇.大数据创新智慧校园服务[M].北京: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

[4]张武威, 黄宇星.基于网络的智慧校园及其应用系统架构探析[N].三明学院学报, 2013-08-30.

[5]宗平, 朱洪波.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 :15-19.

微信平台建设 篇9

信公众平台,简称we Chat。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最终定位为“公众平台”,无疑让我们看到一个微信对后续更大的期望。和新浪微博早期从明星战略着手不同,微信此时已经有了亿级的用户,挖掘自己用户的价值,为这个新的平台增加更优质的内容,创造更好的粘性,形成一个不一样的生态循环,是平台发展初期更重要的方向。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如商家通过申请公众微信服务号通过二次开发展示商家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微报名、微分享、微名片等,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

2微信公众平台的产生及特点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以多媒体信息通信为核心的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屏等内容。微信凭借着免费的社交体验以及便捷的信息传输上线一年后便拥有2亿多的用户数量,创造了互联网发展的奇迹。2012年,腾讯公司又推出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微信基础上新增的一个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每个人都可以用一个QQ号码打造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在该平台上实现和特点群体的全方位沟通、互动。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可以绑定私人账号进行信息群发,主要面向名人、政府、媒体、企业等机构推出的合作推广业务,主要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其中订阅号是媒体及个人向受众推送信息并与受众进行沟通互动的有效平台。利用微信公众账号传统媒体可以随时发布新闻信息,大大增强了传统媒体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因此,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纷纷借助微信平台开通公众号,利用微信特有的传播优势向广大受众提供信息内容服务。

微信公众平台相比其他推广渠道有以下几个特点:

a.熟人网络,小众传播,传播有效性更高。微信不同于其他类似社交平台在于其建立的好友圈均是已经认识的人,建立起来的人际网络是一种熟人网络。其信任度和到达率是传统媒介无法达到的,因此平台能够获得更加真实的客户群。

b.可以随时随地提供信息和服务,信息和服务能够到达的时间更长。手机是用户可以随时携带的工具,借助移动端的优势,微信天然的社交等优势,会给商家的营销带来很大的方便。

c.营销和服务的定位更准确。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对用户进行分组,并通过”超级二维码”可获知用户群体的属性,从而让营销和服务更具个性化。

d.媒体内容丰富,便于分享。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手机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得浏览资讯信息,而微信在这方面可谓做到了极致。

e.一对多传播,信息高达到率。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方式是一对多的传播,直接将信息推送到手机,因此达到率和被观看率几乎是100%。

3《Yachts Man》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模式及优势

综合设计微信公众平台———Yachts Man以手机微信作为起点,致力于建立一个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综合设计平台,以沈阳各大艺术类院校或具有设计艺术专业的综合类院校为发展起点,建立起高校艺术设计联盟版块。

在此基础上,结合微信快捷、便利、即时互动信息交流的特点,建成一个综合设计信息交流平台。主要吸引青年设计师以及在设计方面有需求的普通公众,其项目特点为:

3.1互动的信息交流

定期的将平台上的最新消息群发给微信用户,并且提示微信用户回复指定内容可以收到更多丰富的消息,以平等互动的方式与用户通过微信随时随地沟通,及时了解用户需求以便提供和完善服务。

3.2丰富的板块内容

内容包括有网页论坛、素材共享、设计资讯、大赛公告、设计求职招聘等,涉及领域包括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家具设计、交通设计)、空间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UI设计、网页设计、广告设计、绘画艺术、插画、摄影等设计艺术领域的大型设计交流及交易的公众平台。作为展示专业的学生,我们将重点关注展示以及会展方面的信息,以便实现展示设计师与在展示方面有需求的普通公众的紧密交流、设计类学生的求职招聘交流,爱好艺术设计的粉丝交流,建立设计不脱离社会实际的综合设计联盟。

3.3便捷的信息了解

微信公众平台有一对多传播的优点,利用这一优点,在传播设计类信息上可以直接将消息推送到手机,用户不用下载多余的设计类APP或者浪费时间在网页上寻找资讯,便可及时了解相关资讯。

3.4趣味的互动传播

尝试让用户在收看信息的同时参与平台活动。如:(1)看到超级净化的内容因太喜欢而情不自禁的回复交流;(2)线上小调查,如:说出你最想吐槽此平台的地方;(3)举办微活动邀请艺术设计爱好者参与投稿,将优秀的投稿展示后促成二次分享、三次分享等。

4自媒体时代下微信公众号发展的策略探究

目前,自媒体时代下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随着微信受众量的日益增加,媒体微信号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提高。自媒体应该抓住机遇,重视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利用,改进不足,促进自身的发展升级。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针对媒体微信平台发展的现状及所遇问题,在此笔者对借力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媒体的发展策略做了探究,希望对其发展有所帮助。笔者的建议主要有以及几点:

4.1用多媒体信息代替单一的图文信息模式。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主要还是以单一的图文信息为主,很少有媒体会利用微信多媒体融合的信息进行推送。因此媒体公众号要积极拓展单一的信息推送模式,丰富信息推送形式。单一的图文信息并没有充分发挥微信多种信息兼容的特点,应该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集于一体,从而使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传统媒体低成本的“集成服务”。各主流媒体可通过微信公众号集成各种信息资源,对某一新闻进行集成报道。

4.2建立新媒体的新型思维。传统媒体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推送信息时要充分考虑新媒体的特点,不能简单的改改标题、加张图片或是配个背景。要意识到在微信的传播中,信息价值的侧重点发生了一些变化,订阅户由关注信息本身转移到关注信息与人的关系上。传统媒体的信息价值理论认为重要性等因素比趣味性、接近性等因素在构成信息价值时的作用更大。然而在微信传播中,用户更加关注信息与自己的关系。

4.3将推送给受众的信息精细化。现代大众对信息日益挑剔,这就需要媒体微信平台对受众市场进行细分,且按照受众的不同信息需求向其推送精细化的信息。同时还可开发私人订制功能,根据用户需求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面对海量的信息,精细化的信息推送可以过滤掉很多无用的信息,提高信息推送的准确性。在未来的发展中,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开发私人订制功能,向用户推送专属自己的信息。

4.4变定时推送为即时发布。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时间就是信息的生命,稍微慢一会,新闻就会变成无用的旧闻。而在目前的媒体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中,传统媒体并未利用好微信信息发布时效性强的优势来及时传递信息,传统媒体微信平台以定时推送为主要模式的举措使得信息时效性未得到明显提高。在未来的发展中,传统媒体应该借助网络媒体便捷的信息发布渠道及时推送自己的解读,改变传统纸媒时效性弱的不足。及时推送信息可以弥补传统纸媒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时效性差的缺点,有利于增加之美的影响力。

4.5重视原创信息,提升内容质量。无论内容的生产者还是内容的消费者都明白,内容才是吸引观众的关键,因此重视原创信息,提升内容质量是自媒体的首要任务。传播内容应以质量代替数量,用可读性强、话题性强并且有趣味性的内容去吸引用户,避免使用大量无趣的无价值的文字,并妄图通过大批量的推送来为自媒体做宣传。只有优质的内容,才能打造出自媒体的品牌。

5结论

微信平台建设 篇10

大学生是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的一个群体, 微信的出现及其表现出的比其他传播媒介更突出的便捷性、广泛性、共享性、兼容性等优势, 使它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 各学院、部处甚至社团, 都纷纷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 向订阅者定期推送消息, 传播价值观与核心理念。可以说, 微信公众平台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载体, 其丰富的图文功能、良好的互动性与分享性, 可以达到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在校园文化的信息发布、文化理念传播、师生共同价值观的塑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

从传播方向上来说, 不同于微博的点对面传播, 微信是单向环状私密传播的。微信公众平台虽然面向公众, 但是公众之间并无信息流动, 因此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不同于以往的网络传播, 拥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 微信不同于微博, 不容易形成群体舆论事件。究其原因, 在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号受到限制, 一天只能推送一次消息, 用户也会根据自身需要关注个别订阅号, 以免造成对自己的信息轰炸。由于单向私密传播的特点, 用户收到的仅仅是消息, 并无法同时接收到或看到消息的其他用户的反应, 这点跟微博有着巨大的差异。同时, 用户对消息的反应也只能通过分享到朋友圈的功能, 让他的好友看到, 无法转发给更大范围的用户。因此, 微信相比微博, 更趋向于一种正能量的分享, 出现引爆热点话题、导致群体舆论事件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从这个方面来说, 微信更适宜作为传播大学文化的平台。

第二, 微信公众平台有利于传播用户的真情实感。由于对公众平台推送消息的转发, 仅有与用户亲密的好友可以看到, 用户可能会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近期上映的某热门电影的取景地在某高校, 上映后引起了该高校学生的强烈反应, 各种学院、社团的公众平台制作了多个精美的推送消息, 用户在接收后纷纷给予转发, 赞叹学校的美丽, 追忆自己的在校时光, 这样的过程无疑是对师生共同价值观的一次凝聚。

因此, 微信公众平台的正能量单向传播的特点, 决定了它适宜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制度和精神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制度文化则是精神文化的特别表现形式, 同时也是物质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精神文化是隐性文化, 是文化系统的灵魂, 是文化发展的最高目标, 物质和制度文化之所以更有意义, 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精神文化的存在。高校校园文化应以文化为载体, 以精神建设为着眼点, 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重要的是将一种文化的意识和底蕴赋予学生, 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这个过程需要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形式多样的, 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的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有校园制度文化中的科研管理条例、学生制度规范;但是要提升学生的归属感、使命感, 凝聚全校师生的向心力, 还是要依靠对大学历史传统、大学精神与信念等精神文化进行的传播。如北京大学官方微信, 时常推送校园风物的精美图片、校园讲座信息、校园人物访谈、校园生活回忆等, 能唤起北大人的共同记忆, 凝聚北大人的力量。

微信是当下具有生命力的传播媒介, 作为站在时代前沿的大学校园, 应充分利用这一自媒体的传播优势, 让它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助力。

三结束语

总之, 微信在校园中发展迅速, 顺应其潮流、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对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的建设, 有强力的助推作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者, 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文化宣传功能、信息沟通功能、教育和培养功能等, 推送符合在校师生习惯的、有质量的消息, 将其变为校园文化创新途径、创新方式和平台, 进而引导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播, 提升全校师生的文化素养与底蕴、凝聚力与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梁昊、李董慧、李清华.微信对浙江农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 2014 (16) :551~552

[2]王眉.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及趋势分析[J].互联网天地, 2014 (5) :30~34

[3]何燕玲.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13:11~12

微信平台建设 篇11

【关键词】微信 移动学习 平台 Autocad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17-02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方向。传统网络下信息化教学主要通过专题网站、专题网页、课程空间、QQ空间……等等来实现,这些都是基于PC计算机平台而开发的,需要用计算机才能顺利使用。由于学生个人电脑以及学校机房有限,无形中制约了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很多学生开始由传统的电脑互联网上网方式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面来。学习变成可以随时、随地、随身进行的活动,移动学习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新一轮改革热点。

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潮流下,移动通信已经迈入了4G时代,5G技术也正在蓄势待发。具有计算机功能的智能手机已成为众多人的标配,成为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的必备。截至2014 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 亿,其中学生是主要群体之一,通过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在我国高校学生中已基本普及。大学生的日常活动以学习为主,移动学习方便、快捷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很多大学生已经开始自主用手机寻找、下载、使用学习类的应用,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它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作为在线教育的一种方式得到快速发展,高校开展移动学习的研究如火如荼,但实践应用明顯缺乏,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高校向师生提供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非常少,提供的移动学习资源更少,移动学习在高校中的应用,明显滞后于社会整体水平,原因不是学生不具备开展移动学习的条件或进行移动学习的需求,而是学校没有提供适用的移动学习平台。

微信是一种新兴的移动平台应用产品, 目前用户数量已经超过8 亿。大学生是该软件最活跃的用户群,微信已经成为他们一种新的生活和移动学习方式。为此,为顺应技术发展, 迎合大学生用户的应用取向,我们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课程的教学,搭建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教学平台, 并在课程中进行了探索实验,为学生提供更方便地学习,也为移动学习模式提供实践操作借鉴。

二、移动学习平台的建立

界面分三个模块:

CAD学习、CAD考证、互动交流。

1.CAD学习模块分:

课程标准、课程课件、课程视频、课程计划和课程教案。

2.CAD考证模块分:

考证大纲、评分细则、考证说明、考证试题和试题解答。

3.互动交流模块分:

答疑讨论、作业提交、在线帮助、成绩查询和考勤查询。

三、移动学习平台的功能

1.内容推送

内容推送功能为学生提供信息通知、资源获取、内容阅读等等。将适合移动学习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资料,按照一定的教学设计,制作成各类微课程信息,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给学习者。关注其账号的学习者利用自己的碎片化学习时间来随时汲取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同时,还可在推送的公众平台页面上添加“阅读全文”的网页链接,向学习者推荐与本条推送的学习内容,丰富和充实学习者对此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2.资源查询

使用公众平台的自动回复功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简洁的、基于关键字的“会话”类交互查询方式。教师在后台利用设定关键字功能绑定之前做好的素材内容,学习者根据公众号推送的关键字输入提示,通过回复相应的关键字来精准查找他们需要获取知识。通过这种自动回复的方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去主动学习知识。

3.互动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布置作业,学生可以及时在其平台上完成作业,教师也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这些环节的互动不但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模式。同时微信平台能给学生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有了这样的有利环境,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培养,从而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学习模式。因为微信及时交流功能等多样性特征,它非常贴近当下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学生愿意利用这个多媒体手段跟教师进行以上多个环节的互动,以此为基础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主观能动者,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在线测试

在线测试系统是取代传统考试的应用型软件,完全实现自动化。考生只要打开试卷链接 ,就可以在线答题。系统会自动进行评分,生成测试报告。如果成绩不理想,可反复重新测试,直到考生掌握为止。完全实现无纸化、网络化、自动化的移动在线学习考试。

5.分组管理

通过后台的用户管理功能,修改用户备注信息为真实的学号和姓名,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来分组,有针对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向学习者个性化推送特定课程信息,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反馈,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对基础差的学生,注重个性特点,要倾注更多心血,下最大功夫,利用平台多提问、多沟通、多检查。

四、移动学习平台的创新点

1.随身学习,方便快捷

手机具有电脑不可比拟的便捷性,微信上的资源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需进行学习,利用自己的碎片化学习时间来随时汲取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

2.课堂延伸,助教助学

平台将教案、课件、视频、文学、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知识细片化、系统化,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移动网络资源。使得有限的课堂时间无限化,从而把课堂教学巧妙地延伸到课外。

3.移动交互,动态管理

通过后台、微社区等多种形式进行师生交流,答疑解惑。在线作业、测试,考勤、成绩及时上传平台,跟踪考核,动态管理。提高了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到课率、交作业情况大有改善。

4.训练平台、助长技能

提供了Autocad考证训练学习平台,指导学生参加Autocad模块鉴定,方便学生通过鉴定获取Autocad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五、移动学习平台的应用效果

本人在2013级、2014级和2015级学生中,将平台应用于Autocad的教学,活化了教学内容,激活了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实效,重塑了课程形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思考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应用效果良好。

1.技能考证

平台使用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Autocad高级绘图员考试,及格率大有提高。

2.技能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取得好成绩。

2014年获尺规绘图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CAD建模二等奖1名。2015年获个人全能一等奖1名,尺规绘图二等奖1名,CAD建模二等奖1名。

六、结语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化移动化学习成为可能, 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将微信这一新兴但却广为使用的交流工具引入到Autocad的教学中来,既可以丰富Autocad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間,同时,对于教师而言,又能够提升Autocad教师的个人能力、 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教学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开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0)

[2]孟凡立,陈琳.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空间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4(10).

[3]张青青,张倩,高璐.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11).

微信平台建设 篇12

一、肿瘤学期刊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的必要性

肿瘤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 成为生物医学领域最火热的阵地, 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 已步入个体化、规范化、精准化时代。肿瘤学期刊在促进肿瘤学科发展、推动学术交流、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与时俱进, 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传播力与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 是肿瘤学期刊面临的挑战。微信具有使用操作的便捷性、推送内容的丰富性、信息交流的高效性, 肿瘤学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是其数字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快捷、实时的动态交互工具能够在稿件查询、内容传播、信息发布、读编交流、品牌塑造等方面省时省力, 提高效率, 事半功倍。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与应用为肿瘤学期刊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肿瘤学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现状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14年版) 收录了9本肿瘤学中文期刊, 包括:《中国肿瘤临床》《中华肿瘤杂志》《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中华肿瘤放射杂志》《肿瘤》《中国癌症杂志》《肿瘤防治研究》《中国肺癌杂志》。其中6本期刊依据编辑工作与读者需求建立了用操作简便、用户界面友好、清晰直观的微信公众平台, 通过推送内容、发布信息扩大了宣传, 加强了读编交流。6本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的总体功能结构由三个系统组成:用户导航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与互动交流系统。其中用户导航系统由三个模块构成:期刊介绍、目录文章、交流社区。期刊介绍部分包括刊物简介、编委会、投稿须知、征稿启事、联系方式等条目。目录文章部分包括现刊与过刊目录、全文或文摘。交流社区部分为读者、作者、审者互动版块, 可以发起话题, 亦可向编辑部咨询稿件等事宜。

虽然上述期刊已构建了微信公众平台, 基本实现了微信发布的功能, 但仍存在较多不足。首先, 订阅用户希望通过输入稿号直接得到稿件所处状态的答复, 而6本期刊中仅有《中国肿瘤临床》设有稿件查询条目, 但点击后只是链接到网站的查询页面, 作者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操作。作为读者, 希望通过关键词检索能够找到该期刊某个主题的文章, 但目前上述6本肿瘤学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均未实现该功能。其次, 在动态信息发布方面, 推送次数少或者没有推送, 长期处于冬眠状态;推送的内容多限于公布新刊目录、投稿须知、期刊全文等;推送方式单一, 大多为文字与图片, 基本没有利用微信的语音与视频功能。由于缺乏行业资讯发布、文章精选分类推荐、肿瘤学术探讨等吸引受众眼球的内容, 肿瘤学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尚未从数字与新媒体层面融入肿瘤学术圈。再次, 在全文格式方面, 有的期刊为PDF文件, 部分期刊的全文逐页均为图片格式, 没有一本期刊采用HTML网页格式的全文, 存在不能迅速放大显示、缺少参考文献互链等缺陷, 无法使读者进行方便快捷的阅读。最后, 在互动交流方面, 普遍冷冷清清, 没有话题, 尚未实现不同群体与期刊的互动, 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三、完善肿瘤学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策略

学术期刊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应该实现实时互动、全媒体信息发布、信息查询、论文评价与论文检索的目标。目前6本肿瘤学核心期刊的公众微信平台仅仅初步实现了文章发布的功能, 只是相当于一个翻版的“小网站”。为更好地塑造品牌, 提升影响力, 应该针对功能模块设计、页面构建、作者群、读者群、专家群的需求开展更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结合学科的特点与期刊的定位做出与众不同、各具特色的微信公众平台。经分析国内部分学术期刊优质微信订阅号的特点, 提出以下针对肿瘤学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改进建议。

(一) 增加稿件实时查询功能

处理稿件是编辑部的日常业务, 也是对作者的主要服务内容。作者查询稿件状态的传统途径为打电话、发邮件、拜访编辑部。将稿件查询功能纳入微信公众平台是期刊服务作者的必要手段, 通过发送稿号实时查询稿件处理进度, 将有利于简化沟通程序。如《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在开通微信公众号伊始就设置了稿件查询功能, 方便作者的同时也节省了编辑部的时间。

(二) 丰富推送内容

微信构建的是“碎片化”和“浅阅读”模式, 如果不经过充分的构思与设计, 只是单一推送文章目录或者全文, 并不切合受众的阅读需求。肿瘤学期刊编辑应结合肿瘤学科发展动态对所要推送的内容进行精心策划。各期刊都有自身的定位与特点, 有的偏重基础研究, 有的偏重临床应用, 有的偏重转化医学, 编辑应根据学科热点设计与制作专题, 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推送。例如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注重推送内容覆盖的广泛性、专业性和科普性, 通过精心选题、编辑、加工, 从全文中选取重点内容, 添加新进展或背景知识, 辅以精美的配图, 对期刊品牌效应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值得学习与借鉴。肿瘤学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不应仅仅局限于期刊发表的内容, 应基于肿瘤学科的建设与动态向读者提供专业的学术资讯, 如临床指南解读、新技术应用、新书推介、学术会议通知、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肿瘤研究机构影响力排名、肿瘤学期刊影响力排名等丰富多元的学术界动态信息, 提升期刊在肿瘤学术圈的参与度与活跃度。

(三) 加强交流互动

肿瘤学期刊应充分利用微信用户群广、实时交互的特点, 加强与广大作者、读者、审稿人的互动与交流, 维护与巩固这个队伍。《通用机械》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对其行业展会进行宣传, 与用户进行有效互动, 比如开展“预登记, 送大礼”“索取赠刊”及通用机械类图书推荐等活动, 得到了热烈关注与回应;同时其互动平台亦较活跃, 成为行业信息与相关产品的用户交流圈。基于期刊内容建立多元立体、实时互动的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拓展品牌宣传, 增加受众对期刊的黏性, 有助于提升期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四) 扩大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力

微信这一新媒介的兴起对推动学术期刊转变出版理念、更好地融入学术社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学术期刊的受众面普遍较小, 订阅用户大多局限于期刊作者、审者和固定读者群体。因此有必要通过多种手段宣传期刊微信公众平台, 增加订阅用户, 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计算机辅助工程杂志》通过在期刊醒目位置印刷二维码和微信号、在纸刊发布消息宣传微信公众平台、在期刊网站发布二维码、将二维码与微信号设置到期刊电子邮件模板、QQ群宣传等方式, 使其订阅用户明显增加, 效果突出。肿瘤学期刊除了借鉴以上手段, 还可充分利用肿瘤学科行业资源进行推广。如肿瘤学术会议与交流日益频繁, 期刊可通过学术会议宣传其微信公众平台, 例如开展“加微信, 赠期刊”等活动来吸引关注;还可借助肿瘤专业学术信息、资讯网站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另外, 发动期刊编辑、编委、审稿专家、读者及作者通过其微信朋友圈宣传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肿瘤学中文核心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服务功能、内容策划、信息形式、互动交流等方面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应充分发挥微信实时快捷的优势, 完善模块设置, 精心策划内容, 做好宣传推广, 塑造期刊品牌, 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白浩, 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 (4) .

[2]郑辛甜, 毛文明.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现状及影响力提升的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5) .

[3]余溢文, 虞蓓蓓, 赵惠祥.基于微信平台的学术期刊交流平台构建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5) .

[4]周小玲.学术期刊如何实现微信传播?[J].社会, 2014 (10) .

上一篇:成功三要素下一篇:电视安全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