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罪

2024-10-01

网络诽谤罪(共8篇)

网络诽谤罪 篇1

“转五百次”已经成为微博的一句常用语言, 这是广大网民在调侃我国刚刚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 , 同时也暴露出了《解释》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民众接受度不高。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人们每天接触大量的真真假假的信息, 有这么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大v, 任何讯息只要经过大v们的微博、博客等公共言论平台, 必会被放大、扩张, 然而广大网民似乎也不具备甄别信息的能力, 时常是人云亦云, 尤其对这些大v们的言论更是毫无“抵抗力”。于是民众的情绪在互联网被无限放大, 有时真相也被越描越黑, 在社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这些大v们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舆论领袖”。这个时候国家站出来了, 要管管网络秩序, 于是有了《解释》的施行。随着初中生发造谣帖转500次被拘的新闻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尖浪口, 不得不思考下《解释》关于网络诽谤罪入罪标准的规定, 因为它关系到网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与国家保护网络社会秩序动用的公权力之间的平衡。

我国《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 告诉的才处理, 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解释》第二条规定了“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也就指明了网络诽谤罪的入罪标准。

首先, 来认识下何为网络诽谤, 网络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 捏造、散布虚假事实, 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与传统的诽谤罪相比, 网络诽谤罪有以下特点:1.传播范围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网民人数在与日俱增, 网络的方式克服了地域性的限制, 甚至可以跨越国界, 其信息接收群体之广大是任何传播方式都不可比拟的。2.传播速度快。利用网络, 诽谤信息的发布和散布可以说是同步的, 中间基本不需要时间间隔。3.传播成本低且形式丰富。很多网络平台都是免费自由开放的, 并且在表现形式上, 基本每个平台都提供有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使信息内容更加绘声绘色。4.匿名性。很多网络平台上发表言论都不需要个人真实信息, 很多网民存在侥幸的心理, 也因此而更加肆无忌惮。5.事前限制难。网络自身的特性, 使得对其难以像传统媒体那样进行事前把关。事实上, 如果所有网络言论都必须“事先审查”, 网络快捷及时的优势便不复存在。无法全面事前限制, 加之网络信息传递的速度快、范围广, 给网络诽谤的调查取证和预防带来了困扰。①

网络诽谤有诸多不同于一般诽谤行为的特点, 因此在入罪时也要考虑得更加全面。根据《刑法》的规定, “情节严重”是诽谤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 随着今天网络诽谤现象的泛滥, 国家出台了《解释》。从法律实践来说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 《解释》却引来众多民众的调侃, 可见民众对此的接受度并不高。“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被认为是“情节严重”, 这样的规定过于片面和宽泛, 在实际操作中会产生各种问题:1.按照《解释》的规定, 一个人是否犯罪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的行为, 也就是取决于网友的点击、浏览、转发的行为, 这样的规定有失偏颇, 尤其是对一些名人来说, 他们犯罪的风险更大了。2.容易造成陷害。如果有人故意陷害他人, 这条规定便会让人有机可乘, 通过买水军、注册多个账号, “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不难实现。3.治标不治本。《解释》的这项规定既会成为陷害他人的法律手段, 也会成为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的屏障。犯罪分子可能会时刻关注自己发布诽谤信息的点击量、浏览量、转发数, 一旦即将达到了构罪条件便立马进行删除, 也可能重复发布、重复删除, 这样的行为《解释》未作定性。

既然《解释》“转发五百次”的规定如此不合理, “情节严重”又该如何把握呢?按照刑法学一般理论, “情节严重”一般可从内容、手段、结果的严重性来考量。首先, 传统诽谤罪构成要件中的客观方面为实施了“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的行为, “散布”意指向不特定的第三人进行宣扬, 其强调的是公开性和对象的不特定性。因此笔者认为对网络诽谤罪“情节严重”的考量要考虑到诽谤信息发布的网络平台, 是完全公开的平台还是限制访问的平台、允许转载还是不允许转载。其次, “被转发”是否有包括“转发的转发”以及之后的重复转发, 诽谤信息发布的始作俑者和转发者性质是不同, 有必要对此作出更细致的规定。对网络诽谤的监管, 涉及到网络言论自由与国家保护网络社会秩序之间的权衡。《解释》努力为网络言论与诽谤划清边界, 从法律实践的角度来看是值得肯定的。笔者对如何面对网络诽谤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探索性的建议:1.建立网络实名制。由于网络诽谤具有匿名性, 很多网名在匿名的前提下, 无视道德和法律对他人进行攻击, 如“秦火火”、“立二拆四”等。若在网络言论平台进行实名登记, 责任明确的情况下网民必然会对自己的言论进行约束, 当然这样是牺牲了网络言论自由的“部分自由”。2.加强行业自律。是否可以像仲裁、律师行业那样, 把每一个从事互联网经营的单位都纳入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会员, 应然地接受协会制定的规范性公约的约束, 与此同时建立起违反公约的处罚体制并落实到位。至于加强网民素质教育和法律意识、加强互联网监管、完善机构设置之类的就毋庸赘述。

最后, 从价值选择的层面来说最大限度保护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权利及最大范围保障网络社会的秩序, 是国家公权力介入网络诽谤行为过程中最理想的效果, 即网民言论自由的边线与社会秩序的警戒线应不断趋于重合。这样的平衡在事实上很难达到, 因为需要比较权衡多方的利益, 其中涉及到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及国家利益。②随着社会的发展, 立法会不断的完善, 公民的素质也会不断地提高进而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也许到那时, 整个社会就会进入“言论自由, 诽谤不再”的理想时代。

摘要:“转五百次”的规定一经出台即引来社会众多议论, 网络如此普及的今天网络诽谤该如何认定, 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及时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如何认识网络诽谤、“转五百次”的规定问题在哪里, 本文将进行探讨。

关键词:转五百次,网络诽谤,言论自由

注释

1曾扬阳.略论网络环境下诽谤罪认定中的若干问题[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 .

2韩啸.刑法的价值选择机制[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06) .

网络诽谤罪 篇2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是xx学院xx-1班的xxx,对于这次我犯的错误感到很惭愧,下面就此做具体详细的说明。在此恳求老师及校方对我的原谅及宽大处理。

回想这些幼稚的行为,我万番悔恨。这不仅是对xxx同学的不尊

对这种不良的行为我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进行了无数次的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心用行动来挽救我与xxx的友谊,为xxx同学正名。

我非常感谢学院老师对我的帮助,尤其是x院长和xxx老师。他们给我上了大学最为深刻的一课,作为一名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学习如何做人更为重要,这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学会宽容和尊重,尤其是对我们的同学,因为他们不仅是我们的良师,也是益友。如果处理不好与宿舍同学之间的矛盾是很危险的,因为这将严重影响到我们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我们的学习,甚至破坏友谊。我非常感谢学院对我的帮助,使我认识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言论自由,不代表没有约束,现代的社交媒体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虽然互联网丰富了我再次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感谢你们对我的宽容和维护。让我感受到温暖的同学情和师生情。这将照亮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成为我为理想奋斗的启明星。

时间:201x年x月xx日 说明人:xxx(手写签字)篇二:关于对诽谤南京帝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致歉信

关于对诽谤南京帝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致歉信

关于对诽谤南京帝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致歉信:本人由于与南京帝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客户经理的私人矛盾,之前在网站上发布了一些诽谤南京帝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不实信息,信息内容为南京帝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骗取一家公司的评估费,该内容属本人在一时冲动之下胡乱编造的,由于内容被大量的个人网站转载扩散,以造成对南京帝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名誉的严重伤害,本人深感内疚,本人已将之前所发表的文章自行删除,但由于有些属个人网站转载复制的。本人无法删除,但我会尽力去删除,现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以此方式公告,向南京帝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致歉,希望此公告能够弥补本人之前的过失;篇三:诽谤罪需要哪些证据 怎么告他人诽谤罪

诽谤罪需要哪些证据 怎么告他人诽谤罪

摘要:诽谤罪需要哪些证据?怎么告他人诽谤罪?哪些行为不构成诽谤罪?法律直通车专业律师来为大家专业解析,并介绍相关法律法规:

网友咨询:【网上律师在线咨询,就上法律直通车】

诽谤罪需要哪些证据? 法律直通车专业律师:

犯罪嫌疑人自己的供述、被害人的陈述、在场人的证言、犯罪嫌疑人散布虚假事实的相关物证书证、证明犯罪嫌疑人散布捏造事实的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都可以作为起诉诽谤罪的证据。

【相关知识】

怎么告他人诽谤罪?(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只要事实存在,两者都构成诽谤,诽谤罪需情节严重,前者一般是道歉,后者就需要负法律责任了。

哪些行为不构成诽谤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 1.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3.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法律直通车小编提醒大家: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走正确的法律程序途径,让专业的律师与您共同拿起正当的法律武器,是您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最佳途径。法律直通车为您提供法律在线援助。篇四:真诚道歉

真诚道歉

真诚道歉

我们总会将自己和别人幻想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墙,风吹雨打,日晒雨淋,都依然坚挺。在冷言冷语中,在嬉笑怒骂中仍能保持所有的高傲全身而退。殊不知,人们只不过是那假装坚强的刺猬,皮肉中彻骨的疼痛,也需要人理解宽慰。

人不是钢铁侠,人也有七情六欲。什么时该展现在外人面前,什么该保留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人总是很要强的,我们固执的认为,人生在世,面子最重要,面子就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张通行证,丢了朋友丢了情谊,唯独就是不能丢面子。但常言道,死要面子活受罪,你绝对不值得为了面子而断送许许多多珍贵的东西,伤痛也总在我们还不知道要好好珍惜的时候添了一道又一道,如若我们执意一意孤行,当我们已经后悔了,想回头了的时候,却突然会发现,后面已经没有路可退了。

纠结于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之上,这也许是人类的本性。等着别人对自己俯首称臣,仿佛就是对自己虚荣心的极大满足。在这场吵架,战争之前,可能你们是热恋情人,可能是绝世闺蜜,可能是彼此是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可是你们终究还是逃不过这世人都逃不过的一劫吗?你们注定要像别人所预言的那样,经得起大风大浪,却注定要在小小的分歧上分道扬镳吗?你们就一定没有这个勇气,来告诉世界,你们可以并肩一起走过,一起微笑着面对世界,一起向大家证明你们的雷打不动的关系呀。

我知道,也许在你们的一场冷战之后,你心力交瘁,你在埋怨他的不仁不义,你在抱怨他为什么要以一腔虚伪来回报你的真心实意,你气愤他为什么要以一个个空洞至极的理由来欺骗你。但是你很快就会心软,你立刻就会伤感地回忆过往你们曾经拥有的美丽岁月,一切的一切今日已经才成了幻影。可是倔强的你偏偏就是不愿意认输,你说,他应该有自己的担当呀,在这件事上我一点错也没有,我怎么能如此放纵他一次又一次地故伎重演呢!你是那么可爱,尽管你忘了,其实有的时候,你们简直不分彼此。真诚的道歉有时恰恰是对你人格的一个极大肯定。2009年7月16日,哈佛大学黑人教授亨利在自家门前被警察逮捕,美国总统奥巴马指责警方“行为愚蠢”,该言论立刻让他陷入了“种族门”。为摆脱困境,奥巴马总统利用黄金时间的医改问题记者招待会做出道歉。他说:“这起事件被夸大了,显然我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想澄清一下,是我的用词不当给大家留下了诽谤他人的印象,特别是剑桥警察局或詹姆斯·克劳利警官,我对此感到抱歉。” 不要以为真诚的道歉是伤害面子的问题,他们这么做也只是因为爱你。为了爱,为了胸怀,为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错失下任何美好值得珍惜的东西,学会真诚的道歉,比什么都管用。篇五:借检举、控告之名诽谤他人构成名誉侵权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借检举、控告之名诽谤他人构成名誉侵权

作 者: 郑冰 王钰 来 源: 人民法院报

内 容:裁判要旨

公民依法享有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他人违法违纪行为的权利,但是如果借检举、控告之名诽谤他人,造成他人名誉损害的,则应当承担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案情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财银行汇款3万元,其中交给学校赞助费2万元,找人帮忙活动花费1万元,没有另外收取张福财现金2.5万元。双方对此各执一词,互相指责,后经单位同事协调王志荣退还张福财7500元,但张福财仍然认为双方账目没有结清,便以王志荣有诈骗、侵占嫌疑,多次向双方所在学院、解放军总参谋部检举、控告,并向军事法院起诉,后因王志荣已转业至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工作,军事法院未予立案。就被告张福财反映的问题,相关部门也多次找原告王志荣和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核实,但均查无实据。2005年12月20日,王志荣以张福财诬告其骗取巨额钱财的行为严重损害其名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被告张福财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2000元。

裁判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张福财以未经查实的事实为依据,认定原告王志荣犯有诈骗罪和侵占罪,多次向有关部门写控告信,其主观上有损害原告王志荣名誉的故意,客观上是借检举、控告之名诽谤原告王志荣,被告张福财的行为已构成侵权。该院判决:被告张福财立即停止对原告王志荣名誉的侵害,并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在国际关系学院的报刊栏上向原告王志荣书面赔礼道歉(道歉内容须经本院审核),支付原告王志荣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1000元。被告张福财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判,依法改判。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根据这一规定,公民检举、控告他人违法违纪是合法的,即使反映的情况不实或者不完全属实,也是正当行使权利的行为,不是侵权行为。但是行为人如果借检举、控告之名,侮辱、诽谤他人,造成他人名誉权损害的,则应当承担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也有类似规定。本案中,如果被告张福财有事实依据能证实原告王志荣侵占其钱款不肯退还,出于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目的,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原告王志荣的违法违纪行为,即使所反映的情况不实或者不完全属实,也属于正当行使权利的行为,不是侵权行为。但问题在于,在事实没有调查清楚之前,被告张福财即以原告王志荣犯有诈骗罪和侵占罪为由多次向有关部门写控告信,相关部门也多次就此事找原告王志荣和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核实,但均无法证实被告张福财所反映的情况属实。被告张福财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的情况下捏造原告王志荣侵占其钱款的事实对原告王志荣行为品德进行诬蔑,严重影响了原告王志荣的声誉,造成原告王志荣社会评价的降低。其行为是借检举、控告之名诽谤原告王志荣,造成原告王志荣名誉损害,被告张福财应当承担侵害名誉权的责任。2007年2月27日,南京中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汽车站无权对“三品”携带者罚款

作 者: 邓文豪 陈璞

来 源: 人民法院报

内 容:裁判要旨

汽车站与乘客是运输服务合同关系,无权对携带易燃品、易爆品、危险品的乘客进行罚款,对于危险物品携带者,汽车站可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将危险物品卸下、销毁或者移送有关部门处理,也可拒绝运输。

■案情

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农民曹小栓购买2件农药(多菌灵、除草剂各一件,用于除草)准备乘坐公共汽车回家。当其到淅川县社会化车站院内时,该站一工作人员询问“这是谁的农药?这是三品(易燃品、易爆品、危险品),不能上客车,按规定得没收”。车站工作人员随即将2件农药搬走。在曹小栓的一再要求下,车站工作人员让其交纳了10元罚款,并以汽车站治安室的名义出具了罚款收据。事后,曹小栓认为汽车站向其罚款非法,要求返还。在索要无果的情况下,曹小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栓向淅川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淅川县社会化车站返还10元罚款,并赔偿误工费、住宿费等损失142元。

被告辩称:原告所带物品是“三品”,按照交通部《汽车旅客运输规则》第八十条规定对其进行处罚合法,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裁判

淅川县人民法院认为:原告和被告属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原告进入被告院内乘车,被告应当给原告提供适当的服务,当被告工作人员发现原告携带农药进站时,应帮助原告采用合适的方法安全抵达目的地。被告未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农药属“三品”,故被告对原告处以10元罚款没有法律依据,依法应予返还。原告要求被告赔偿诉讼期间的旅差费、住宿费的诉讼请求,因未提供相应证据,故该诉讼请求不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赔偿误工费的诉讼请求,被告以 6.2元/天的标准赔偿原告2天损失符合实际。被告辩称对原告处罚是依据交通部《汽车旅客运输规则》(下称“运输规则”),因该规章没有赋予运输企业行政处罚权,现行法律、法规也没有赋予运输企业对旅客有处罚权,其要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辩解不予采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四项之规定判决:被告在判决生效后5日内返还原告10元,并赔偿原告误工费12.4元。

浅析网络诽谤犯罪的主体 篇3

关键词:网络诽谤犯罪主体;特征;单位网络诽谤

相对于传统诽谤罪来说,网络诽谤的主体具有匿名性和多元性的特点,现实中网络诽谤案件的主体不仅有言论发布者,传播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成为网络诽谤犯罪人的案件也在不断增多。①此外,网络空间中实施诽谤行为的职业加害人——网络水军开始出现。然而我国刑法中没有关于网络诽谤犯罪主体的相关规定,2013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也仅对刑法246条第一款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情形作出了规定,笔者认为其规定并不完善。

一、网络诽谤主体的范围

1.发布者

诽谤信息是发布者捏造并散布的,其是诽谤行为的始作俑者,所以网络诽谤内容的发布者当然应该承担刑事责任。而且通过分析《解释》的规定也可得出,其已经包括了这种主体。

2.传播者

一般情况,不应该要求网络诽谤内容的转发者承担刑事责任,因为普通网民对网络上的内容只是凭感觉来判断真假,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转发的初衷并不含有恶意。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传播者应该承担部分甚至是主要责任。起初网络诽谤信息的捏造者或篡改者本意可能并非是将诽谤言论公诸于众,只是小范围讨论,此时并不能构成诽谤罪,但是一些传播者故意将诽谤信息转发,导致诽谤信息大范围传播,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此时,将传播者纳入刑法规制的责任主体是可行的,他们在犯罪过程中对犯罪危害结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②当然,对于传播者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一定要严格对待,否则,如果随意给其定罪,会限制人们的言论自由。笔者认为应该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有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的直接故意。第二,在客观行为方面,实施了大量的传播行为。第三,该传播行为导致了最终危害结果的发生,对被害人名誉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网络服务运营商

网络服务运营商作为网络信息收集和传播的平台,其对网络信息的真伪应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③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诽谤他人的信息。该《管理办法》还规定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发现其网站传输的信息明显属于本办法第十五条所列内容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报告。

笔者认为,网络服务运营商,他们对于出现在自己管理或所有的平台中的信息有审查、管理的义务,一般情况下其不会成为网络诽谤犯罪的主体。但是当网络服务运营商明知他人在其网络平台散布捏造或者篡改的虚假事实,而运营商为了各种目的(比如为增加点击率、提高自身知名度等)不予以删除和管理,甚至增加板块在其平台上大肆报道,继续放任诽谤言论所造成的危害,导致产生严重的影响,此时该运营商可以成为网络诽谤犯罪的主体。虽然其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但客观上,网络运营商一般有着庞大的注册使用人群,对诽谤信息不予删除继续保留的做法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损害他人的诽谤言论大范围传播,其产生的危害结果可能会远远超过原本行为人欲达到或可达到的程度,甚至在有些事件中会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一定的混乱。

4.网络水军

所谓的“网络水军”是指一些为无偿或有偿收取企业、个人等主体的经济费用为目的而提供通过互联网平台炒作从而引起社会大众关注,绑架社会舆论的相关服务的企业或个人。④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不同的目的使有利于自己的信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于社会大众中,不惜用金钱雇佣一些打着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名义的网络水军通过网络捏造某些事件。

网络水军是大量网民的集合,他们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而我国法律规定诽谤罪只能由自然人实施。而此时作为一个整体,网络水军是以一个公关公司的身份出现的,但基于罪刑法定原则,此时作为单位出现的网络水军已经超出了诽谤罪的主体认定范围。对此,只能对于网络水军中的特定个人追究其责任。

二、单位网络诽谤入罪问题

现行刑法缺少将单位认定为诽谤罪主体的规定,但是将单位排除在网络诽谤犯罪主体之外,有放纵犯罪的嫌疑。

《解释》第七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但是如果非法经营数额或者违法所得数额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时,就不能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又有,诽谤罪主体不包括单位,所以也不能以诽谤罪定罪处罚,那么此时单位不会受到刑事处罚。某一单位以营利为目的,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这种行为的主观恶性是极其大的,而且也会对他人的人格和名誉造成侵害,如果单位此时不构成犯罪,有放纵犯罪的嫌疑。

注释:

①于冲.《网络诽谤行为的实证分析与刑法应对一以10年来100个网络俳谤案例为样本》,载《法律实务》,2013年第7 期,第24页.

②王利民,杨立著.《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③高铭暄.《新编中国刑法学(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26页.

④张金玺.《美国公共诽谤法的发展和言论自由的扩张》,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参考文献:

[1]许秀中著.《网络与网络犯罪》.中信出版社,2003 年版.

[2]王眉.《网络传播中的名誉侵权问题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年版.

[3]于志刚.《网络犯罪的罪名体系与发展思路》.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年版.

[4]刘高:《网络诽谤的刑法应对一从网络水军切入》.《法治论坛》,2012年第30期.

[5]洪瀟潇.《网络诽谤法律责任承担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作者简介:

专家解读打击网络诽谤司法解释 篇4

如何看待司法解释的出台?解释的出台是否会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是否恰当?解释的执行效果会怎样?专家学者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 打击利用网络进行诽谤的犯罪行为, 对公民行使网络监督权, 不仅不会影响, 反而是一种保护。

不是压制, 而是保护

全国律协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际红表示, 互联网上谣言满天飞、电信诈骗、恶意攻击等严重干扰了百姓生活。出台司法解释, 厘清法与非法的界限, 依法惩治网络犯罪, 有利于塑造理性、平和、有秩序的网络环境。

很多网友担心新出台司法解释是否会成为压制公民言论自由的工具, 对于这种担心, 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周赛军认为, 这是“一种很严重的误读”。“解释对公民的话语权是一种保护, 不应被视为一种管制的工具”, 在他看来, 司法解释明确了罪与非罪的界限, 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统一了办案标准, 是一种办案的工具而不是管制的工具。因此在遏制网络社会犯罪的同时, 不会伤害言论自由和保障人权。

“司法解释的出台是为了满足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新要求。”全国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许兰亭认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犯罪形势难免会有新变化、新特点, 执法办案也会有新情况、新问题。为此, 法律就总是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改与解释。

量刑标准, 如何产生

司法解释规定,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可构成诽谤罪。

为何要制定这样的量化标准?来源是什么?

全国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张金龙说, 法律需要作出这种量化的界定。如不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贪污10万元以上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等。没有标准, 法律就无法执行。

最高法院审判员杜曦明介绍说, 司法解释出台前, 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了一年多的调研, 收集了大量案例, 对具体数量征集了相关部门意见, 并进行了慎重研究和专业论证。此外, 也参考了司法先例。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司法解释为淫秽电子信息“定刑”, 就明确以牟利为目的, 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内容含有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淫秽电子信息, “实际被点击数达到5000次以上的”, 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打击的是信息的捏造者、发布者, 而不是转发者。”杜曦明说。

正确解释, 严格执法

司法解释已出台半月有余, 如何更好地执行和落实?“一个好的制度, 执法最为关键, 这一解释对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是一个考验。”周赛军说。

岳运生律师直言, “在未来, 我们应该高度警惕和防止一种情况的出现, 即一些基层执法部门片面解读司法解释, 甚至把司法解释当作打击报复、谋取私利的工具, 这就会导致‘歪嘴和尚念坏了好经’的出现, 严重影响司法解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于目前执行中出现的个别偏差,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助理审判员刘静坤表示, 最高法对此非常重视, 已经对地方法院进行指导, 并提出严格要求, 将进一步统一执法标准, 规范执法行为, 并发布典型案例,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规范。

同时, 相关专家也表示, 网络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司法解释的出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行政管理、民事追责、刑事追责等各司其职, 才能更好地治理网络, 净化网络环境。

“诽谤罪”的大刀正向举报者砍去 篇5

发帖人王鹏的遭遇与著名的河南省“王帅帖案”如出一辙,他们被“跨省追捕”的罪名,都是语焉不详的“诽谤罪”。这不禁让人忧心:诽谤罪是否沦为了压制公民举报和舆论监督的工具?

就事论事地说,这起所谓的“诽谤案”疑点颇多。首先,王鹏的举报行为是否符合诽谤罪的法定要件值得商榷。根据我国《刑法》第246条的规定,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之外,诽谤罪是法定的自诉罪,即必须由认为自己受到诽谤的人到法庭进行刑事自诉,才能启动诽谤罪的诉讼程序。王鹏的举报帖针对的是单独个人,而且提供了翔实的举报材料,并没有达到“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程度,吴忠市公安部门贸然启动公诉程序,似乎于法不合。

其次,被举报人马晶晶现为公务员,即便启动诽谤罪诉讼程序,执行部门也应该是银川市公安机关,而非与本案无直接关联的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区分局。鉴于被举报者马晶晶的母亲在吴忠市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吴忠市公安部门的“越俎代庖”之举,不能不让人产生某种联想。

第三,为何被认定“诽谤”的只有王鹏?据媒体报道,成绩一直不佳的马晶晶以笔试和面试第一的身份被政府部门录取,且迟迟未在招录部门网站进行公示,已经有多位“参加2007年宁夏全区统一招考公务员的工作人员”提供举报材料表示“非常蹊跷”。如果王鹏的举报帖涉嫌诽谤,那这些工作人员的举报材料该如何处理?

跳出这起单独的“莫须有”的诽谤案,应该警惕的一个现象是,某些掌权者对司法过度干预,不仅让一些地方的公安部门沦为权贵“家丁”,也使得“诽谤罪”成了打击报复公民举报和舆论监督的工具。

诸多事件都表明,“诽谤罪”日渐成为权贵阶层“公器私用”时的容易操作的利器。从山东省“段磊案”,到湖北省“陈永刚案”、河南省“王帅帖案”,一个个仗义执言的举报者,最初都曾被“诽谤罪”这一利器所伤。在遭受质疑之时,权贵阶层最常见的套路就是祭出“诽谤罪”这个堂而皇之的护身符,对公民举报和舆论监督抡起大棒。

从法理上说,法律应该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制度性保障,设立诽谤罪的初衷是为使公民的形象免遭妄言侵犯。只可惜,这一良好初衷在执行过程中越来越偏离法制轨道,甚至成了舆论监督顺利推进的路障。2009年底,“王帅帖案”的当事人明确表示“以后再不敢‘多管闲事’了”,如此令人唏嘘的感慨足见滥用诽谤罪的寒蝉效应之深。

索尔仁尼琴曾说过,“一句真话的重量比整个世界还要重”。如果有一天,民众对官员失去信任,对法治失去信心,眼见不平之事也惮于“诽谤罪”而保持缄默,心有不平之气也慑于权贵淫威而不敢表达,整个社会将暴露在巨大的安全风险之中。

法律视角下网络诽谤行为的规制 篇6

关键词:诽谤,网络,规制

在网络全球化的背景下, 在线上与不同地方的人交流, 分享信息已变的十分普遍。所以, 网络对个人的自我实现意义非凡。同时, 网络也是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助力。但同时网络的自由也滋生了网络犯罪的土壤, 本文主要分析网络诽谤行为的刑法规制。

一、网络诽谤的特点

网络诽谤扩以网络为传播途径, 其扩散速度快, 影响范围广。网络使用者相互连接的关系, 形成独特的虚拟“人造空间”, 跨地域交流得以实现。因此, 网络若被诽谤行为所利用, 其影响更为恶劣, 如被双开的刘某某有25颗罕见钻石及多情妇等。通过如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可以进行“点-面-面”的多重传播, 这种并未经过证实但吸引人眼球的传言在网络中传播速度极快。这种通过网络, 捏造、散布, 损害他人名誉, 情节严重的行为将构成诽谤罪。

与其他方法进行诽谤相比, 网络诽谤的成本低, 操作容易, 效果明显, 能引起更广泛人群的关注。针对网络诽谤行为, 为避免网络的滥用, 使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设计符合网络特性的法律制度有其必要性。

二、表达自由与网络诽谤行为

(一) 表达自由的概念

鉴于网络的特殊性, 如何在规制网络诽谤行为的同时而不侵害到公民表达自由的权利是我们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

表达自由在人权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日本的有力说将其定义为“将人内心的精神作用, 无论用何种方法, 公开在外部的精神活动的自由”。在宪法学上, 一般被归类为外部精神自由, 因为其与民主主义的发展、个人人格的形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在人权体系中有优越性地位。

(二) 表达自由的体系

美国宪法学者爱默生认为表达自由可分为四大价值即个人的自我实现;探究真理与拓展知识;自我统治的实现;对安定与变化的调和, 此理论体系以自我统治和自我满足这两个价值并存且互补为基础。

为了达成自我实现的目标, 必须保障精神自由。所以, 对于言论、思想或其他形成的表达的压抑就是对人的侮辱与对人性的轻蔑。自我统治的实现是形成社会的整体的决策不可或缺的要素。

压抑言论是以蛮力取代更改, 使人无法作理性的判断, 也会阻碍社会随环境变化而发展新的思想, 更有可能会造成社会的愚昧与停滞, 导致社会大众漠视具有争议性的公共问题, 隐藏社会真正面临的问题。

(三) 表达自由与规制网络诽谤的协调

在规制网络诽谤的同时不能无条件的限制表达自由, 在充分尊重和保障表达自由的基础上规制网络诽谤行为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对网络诽谤的有效规制是创造表达自由良好环境的助力, 同时, 更有利于表达自由的实现。所以, 在进行关于网络诽谤的法律规定的思考中, 需要考虑到网络的特性, 更要根植于表达自由这样的理念, 可实行严格审查制度。因为表达自由比名誉更应受到保护, 但在表达自由的同时不能侵害他人及公共的合法权益。

三、网络诽谤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 立法思考

美国对网络诽谤行为主要是通过《电脑犯罪法》、《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通讯正当行为法》等一系列的法律加以规制。而印度是首个将网络诽谤与反恐相结合的国家, 并通过了《信息技术法》加强对网络的监管。

从民法的角度分析, 网络诽谤的主体应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现任;从行政法的角度分析, 依行政法规予以行政处罚;从刑法的角度分析, 网络诽谤犯罪虽是一种新型犯罪, 但是并没有必要针对这种犯罪进行专项立法, 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认定后, 依诽谤罪定罪量刑即可。鉴于诽谤罪侵害的法益是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而人格尊严和名誉权是自然人享有的权利, 所以法人社会团体、政府等国家公权力机关不能作为网络诽谤犯罪的受害人而存在。

(二) 完善建议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规制网络诽谤有一定的作用, 但也存在些瑕疵, 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是诉讼制度方面。因为网络具有高度的自由性及一定的隐匿性, 而在诽谤罪是属于自诉案件, 在网络诽谤犯罪中可能存在无法明确行为人的具体信息, 而无法起诉。对此可以采用借助侦查机关的力量进行或在受害人能以对方的网络账号或网名 (IP地址) 进行起诉, 立案后由法院通过职权查明真实的具体信息, 依法追究其责任。

二是侵害法益方面。对于网络诽谤政府等国家公权力机关的行为不能依诽谤罪定罪, 但也不能放任自流, 对于试图借此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符合危害国家安全罪的, 应以危害国家安全罪定罪量刑。

2013年9月, “两高”发布的司法解释为网络诽谤的定罪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在规范网络诽谤的进程中, 需要考虑保障表达自由, 避免为净化网络环境而丧失表达自由。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 厘清网络诽谤所侵害的法益, 解决在司法中的困境, 才能有效的在法律层面上规制网络诽谤。

参考文献

[1]http://news.qq.com/a/20130909/014451.htm.

[2]佐藤幸治.宪法[M].日本:青林书院, 1995.

[3]周光权.刑法各论讲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4]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赵远.网络诽谤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J].法制日报, 2010.5.

[6]李生.法治终结网络谣言[J].公民导刊, 2013.4.

网络诽谤罪 篇7

关键词:罪名体系,网络诽谤,网络水军,应对策略

一、我国网络诽谤行为规制的罪名体系

(一) 特定对象的网络造谣诽谤

发生在网络上的诽谤行为和我们社会现实生活的诽谤行为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 网络空间只是作为载体和工具进而实现其犯罪目的, 行为人的主观心理要素和客观行为表现方式同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诽谤行为基本趋同一致。甚至就网络诽谤的危害程度来评定, 网络受众多为一次性的受众。这样发生在网络的诽谤案, 即使被害人有充足的证据去澄清相关事实, 乃至行为人主动承认所发布的信息纯属恶意捏造和传播, 但是网络热点的短暂性和快速更替, 民众对于同一问题的关注也仅仅是片刻热度, 被害人无法完全抹灭诽谤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因此网络诽谤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属于一种“永久性的诽谤”。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诽谤罪和第二百二十条的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打击半径即是针对特定对象的诽谤行为, 前者是用于制裁以个人为犯罪对象所实施的诽谤行为, 后者则用于制裁损害了特定的单位企业或者产品的诽谤性言论行为。以网络为载体所实施的网络造谣诽谤行为在损害到个人的名誉、人格和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时同样适用于上述法律条款。

(二) 不特定对象的造谣诽谤

司法实践中对于行为人通过互联网编造爆炸、生化、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 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我国现有罪名体系中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可以适用。2013年9月9日两高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2013年9月9日两高《解释》) , 其中第五条规定了“编造虚假信息, 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 在信息网络上散布, 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第四项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 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笔者认为公共场所应当包括在用于信息传播的互联网平台、公众论坛、微博门户网站等虚拟网络场所, 一方面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产经营活动等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 它作为一种虚拟的空间所构成的秩序也应当是社会秩序的延伸和构成部分, 因此对网络秩序的破坏也应当是隶属于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再者“公共场所”的字面内涵应是指公众所共有的场所, 将“公共场所”依据论理解释扩大解释到公众信息网络,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并没有超出我们一般民众的预测。

二、我国网络诽谤的困惑与争议

(一) 法益保护的冲突

一般情况下当造谣诽谤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轻微时按照民事侵权行为处理即可,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是诽谤行为受民法还是刑法调整的界限。2013年9月9日两高《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属情节严重。它引起了理论学界和新闻媒体关于“诽谤罪入罪标准是否合理”的探讨。从立法本意探源一系列的针对网络造谣诽谤的罪名设置, 其立法目的应当是为了保护我们公民的人身权利或是社会的秩序。轻率的动用公权力介入网络言论, 不仅未能实现立法目的, 更有损法律的权威。而探析诽谤罪的立法目的, 对真正的诽谤者实行刑事制裁的目的即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公民的人格权和名誉权, 它绝不是为了容易使我们公民“因言获罪”。倘若诽谤的入罪门槛过低, 当诽谤行为达到了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国社会秩序或者国家利益”的程度, 自诉转为公诉, 公权力大量侵入私权状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可避免, 这违背刑法的谦益性原则;而倘若诽谤入罪门槛过高, “对言论自由最严格的保护, 也不应该保护在剧院里谎称失火而致使社会公众恐慌的人”, [1]任何权利的保护都应该存在边界, 不合理的入罪门槛不利于法益的保护。

(二) “网络水军”泛滥, 集团化、职业化的网络诽谤行为评价不足

所谓的网络水军在刑法学语境中其要义即是受网络公关公司 (或作为个人的网络推手) 的雇佣, 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 在各大论坛、微博、博客等上捏造事实、造谣诽谤他人、公司单位或产品的行为人。在管理与任务分配实施上其基本的生态链形主要形成了三级模式, 网络公关公司为第一级, 也是集团化网络诽谤的源头和策划者;而组织管理人手、协调工作任务调度的为第二级;最终具体实施的行为即网络水军则为第三级。针对与日俱增的网络推手犯罪案件, 2011年4月中央外宣办、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深入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简称方案) , 2013年8月起, 全国公安机关又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的专项活动, 它反映了我国对于集团化和职业化的网络造谣诽谤行为给予了关注, 但另一方面这些都是以专项方案、专项行动的方式开展的, 通过专项活动的“运动式”执法弥漫的是一种“宽猛相济”的人治原则, 而不是“一断于法”的法治原则。因此对于网络造谣诽谤的行为评价不足, 即涵盖专项方案和专项行动之前的放任, 也是在此之后的从严打击, 并未能形成符合法律精神的常态性司法评价。

三、网络诽谤行为的刑法应对策略

(一) 合理平衡言论自由和其他法益保护是治理网络诽谤行为的前提

因为社会变革所引起的价值多元化和利益多元化, 以及权利模糊性的原因, 现代社会民主诽谤法制构建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 在于诽谤的法制构建如何才能做到保护人的名誉、社会的秩序, 又不损害民主社会的表达自由。[2] (P149) 笔者认为平衡言论自由和其他法益之间的冲突应依靠法律条文的明确规定和解释。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 法官在适用法律条文的过程中自由裁量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立法都无法平衡的问题, 更无从谈司法平衡。而在平衡言论自由和其他法益保护的具体法律规定中, 它即可以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 也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司法解释, 以及国家颁布的指导性案例。2013年9月9日两高《解释》第二条规定了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诽谤罪“情节严重”的情形, 其中第二项“造成被害人…自杀等严重后果”、第三项“二年内曾因诽谤受到过行政处罚, 又诽谤他人的”以及第四项的“其他…”兜底性规定都使网络诽谤入罪的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明确了网络诽谤入罪的门槛。该《解释》第三条将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也作了细化规定:1.引发群体性事件的;2.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7.其他。对于危害社会秩序或国家利益的行为, 先是要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次之, 由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或国家利益的诽谤行为的法益损害更严重, 国家公权力将主动介入提起公诉, 明确诽谤行为由自诉转公诉的衔接。而针对2013年9月9日两高《解释》第二条第一项的“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规定, 面对舆论中存在的质疑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偏差, 最高人民法院又将于近期发布新的指导案例, 以指导司法实践, 统一执法标准[3]。这些“准立法”的司法解释和典型性案例会起到合理平衡言论自由和其他法益的作用。

(二) 政府官员名誉权的保护应受限制

我国网络诽谤对象在职业分布上66%的案件集中在政府官员、公司老板、老师、明星和民警等五大类行业, 其中国家工作人员占据了诽谤对象的22%, 属于网络诽谤的“高危行业”。[4]笔者认为, 对政府关于名誉权保护受限制的保护是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对来自公众的批评给予超出一般公民的容忍, 使得国家工作人员在享有“诽谤罪”的自诉权上要稍逊于一般民众, 国家的公权力也不应轻易介入。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公民享有言论自由, 而第四十一条又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因此在宪法规定了言论自由之外又专门赋予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评和建议的监督权, 这意味着强调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重要价值。而这种强调具体落实在司法实践中, 即是相较于对法律对一般公民、企业单位名誉信誉的保护, 要赋予公民批评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更广阔的空间。基于公众和国家工作人员就执行公务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 公众即使行使监督权存在些许失实, 国家工作人员就其执行公务和与公共利益相关的行为也应更多的忍受来自公众的监督和批评。允许公众对政府的行政行为和官员的职务行为进行批评、监督, 是公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和政府树立威望的基础。

(三) 打击集团化、职业化网络诽谤行为应形成常态性的司法评价

实施网络诽谤的行为主体既有个人实施也有共同合谋实施, 而集团化、职业化的网络公关公司网络诽谤行为中, 将管理与任务分配实施上的三级产业链可以划分为具体实施网络诽谤的网络水军以及策划实施网络诽谤行为的组织、领导者。笔者认为网络水军是产业链的最底层, 其人数众多, 作为一个整体力量其巨大的, 但是具体到水军的每个行为人力量则很小, 因此其责任是否达到刑法所评价程度很难衡量, 也就难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再者, 网络水军是受雇佣参与到网络公关公司的造谣诽谤行为中, 这一个群体是动态和不断变化的, 从取证困难、危害性难以评价、司法成本较高等现实意义来考虑, 追究网络水军的刑事责任也是难以实现的。

在打击集团化、职业化的网络诽谤行为中, 应当着重评价和打击的是策划实施网络诽谤行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些网络公关公司的组织者、领导者出于营利、危害社会秩序或国家利益的目的, 其网络造谣诽谤的职业性、链条性使得网络造谣诽谤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将其纳入刑法打击的范围中, 相较于一般的个人造谣诽谤行为而言, 其主观恶性和危害性更大, 应当加重处罚。同时, 在刑法语境中评价组织领导者的网络诽谤时, 应注意的是当其严重危害到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 公权力应当主动介入, 而不应过分担忧有违舆论而对其放任不管, 使得言论自由和其他法益保护失衡;另一方面, 在打击网络诽谤行为的过程中, 不宜过多的通过专项行动、专项方案的形式让民众有运动式执法的不良印象, 弱化法律的权威。司法工作者在对待网络公关公司的网络诽谤行为时, 不应以专项行动和专项方案所传达出的理念为主导, 而应是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来予以评价, 通过程序公正来保障实质公正, 使得对集团化、职业化的网络诽谤行为的打击从运动式走向常态性。

参考文献

[1]赵远.网络诽谤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学杂志, 2010, (8) :65-71.

[2]郑文明.诽谤的法律规制—兼论媒体诽谤[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3]佟明彪.最高法将统一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案件执法标准[EB/OL].2013-09-27[2014-01-15].http://www.ce.cn/cysc/tech/07hlw/guonei/201309/27/t20130927_1559130.shtml.

侮辱诽谤他人法不容 篇8

洪映楣开始紧锣密鼓地迎接挑战,童幼芳也不甘示弱。两人很快就进入了明争暗斗的角逐。童幼芳终因缺乏创意和开阔的思路而略逊洪映楣一筹,她眼看外方总经理的砝码日渐向对手那一方倾斜,让学历、资历都低于自己的洪映楣成为顶头上司,她怎心甘

去年国庆期间,公司照例放假7天。满腹愁绪的童幼芳无聊地打开电脑进入网络“聊天室”看些胡扯乱侃的东西。忽然,她产生了一个扰乱洪映楣情绪的方法……

10月8日上班后,她趁洪映楣伏案工作时,问了一句:“映楣呀,你是4月24日生日吧”“不,我是5月30日生的。”洪映楣狐疑地看了童幼芳一眼,转而又埋头案前的工作。

童幼芳下班回到家中,迫不急待地打开了电脑,实施自己的鬼计,洪映楣的E-mail地址是公司谁都知道的,但还需找的是洪映楣的邮箱密码。有过多年上网经验的童幼芳知道,很多人习惯于用生日作为邮箱密码。于是,她试着输入了洪映楣的用户名后,输入了“19710530”,果真,洪映楣的邮箱被打开了。童幼芳往里敲入编撰的字符:“我年轻又漂亮,但我是个寂寞的单身女孩,谁愿做我的sexfriend性伙伴。”这封充满挑逗性的“信”,被发到了一个交友网站上。此时她得意地想:待洪映楣打开邮箱时,面对蜂拥而来的求爱信,定会目瞪口呆如果被公司中酷爱上网的仁兄看到了,那将更热闹了。

但童幼芳的损招并没有如愿。以后的几天,洪映楣毫无失常心态,仍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童幼芳竟连续几天偷看洪映楣的电子信箱:果不其然,尽是些乱七八糟的求友信,洪映楣很可能连瞧都没瞧一下……

去年12月初,洪映楣终因出色的工作成绩被公司提为企划部经理。在大家向她祝贺时,惟独童幼芳如芒在背,很不自在。她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洪映楣,对她恨之入骨。

2000年春节期间,童幼芳又登录到另一个国外因特网站,以洪映楣的名义再次发布了一个极其下流的求友信息,且留下了洪映楣家的电话。

翌日上午9时许,洪映楣家的电话铃就响个不停,其父亲接听电话:一个男人自称是山东济南人,紧接着便是一堆下流不堪的话,气得洪父把手中的话筒摔到地上。此后,这种电话接连不断,尽是些污言秽语。有的国外来电称看到了洪小姐的求友信息后准备来中国与洪小姐会晤……洪映楣不解地问他们怎么找到自己的对方告知是在网站“聊天室”获得的信息。洪映楣如坠雾中……

这时,洪映楣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向公安机关报案了。

市公安局计算机安全监察部门在接到报案后,经查发现,2000年2月8日正月初四晚,在国外某因特网站聊天室中,留有以洪映楣的名义发布的信息,内容极其淫秽下流,且留有她家的电话。侦破小组围绕网上这一重要线索展开了排查摸底及取证工作,最后把视线锁定在童幼芳身上。

上一篇:转向稳定性下一篇:员工的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