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切除术

2024-07-23

乳房切除术(精选7篇)

乳房切除术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扩大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 3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采取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扩大切除术, 术后给以放、化疗综合治疗, 术后优良为70%, 差为30%。结论 对单发性的乳腺癌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保留乳房的综合治疗, 可以取得与根治术相同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乳腺癌,保留乳房,乳腺扩大切除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 其发病率呈明显升高的趋势。乳腺癌多为单发, 少数可有2个或更多病灶, 甚至可同时出现于双侧乳腺。外科治疗曾经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 在强调肿瘤综合治疗的今天, 外科手术仍然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手术是乳腺癌外科治疗理念和方法的重大转变[1]。现就我们对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扩大切除术30例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外科治疗乳腺癌患者30例, 均为女性, 年龄32~74岁, 平均55岁, 乳房发育良好。按临床分期Ⅰ期18例, Ⅱa期12例。

1.2 诊断标准

年龄≤50岁;经钼靶乳房X线检查或高频彩超检查原发灶肿瘤为单发灶;肿瘤体积/乳腺体积的比率≤3 cm, 肿瘤的位置不在乳头或乳晕下者;腋淋巴结阴性或单个、活动、直径≤2 cm;患者有保留乳房的愿望, 能接受术后放疗、全身综合治疗。

1.3 治疗

手术体位、麻醉同改良根治术。采取弧形切口, 切除1/4乳腺或扩大的肿瘤切除术切开皮肤后, 用电刀在距肿瘤边缘2~3 cm的正常乳腺组织内, 将肿瘤连同周围部分正常乳腺组织及部分胸大肌筋膜在内一并切除。然后用线标记出切除肿块的各边界的方位, 送病理科做冰冻病理检查, 标记的目的是为了解镜下切缘有无癌细胞残留。肿瘤切除后, 创腔要严密止血, 乳腺边缘的缝合视乳腺的厚度做一层或二层缝合, 然后缝合皮肤。腋窝淋巴结的清扫可与原发灶一并或分开切除, 做腋淋巴结清扫时, 应更换在切除肿瘤时所有使用的手术器械。腋窝切口选择, 一般情况下, 腋窝淋巴结清扫另做切口, 可做腋前线与腋后线间的弧向上的, 横弧形切口, 长5~6 cm。若肿瘤位于乳腺外上象限, 位置靠近腋窝时, 做原切口的延长切口。切开皮肤后, 用电刀在皮下分离皮瓣, 皮瓣可以保留少量的脂肪及血供, 皮瓣上、下分离5 cm。用电刀分离胸大肌前的脂肪至胸大肌下, 然后向内分离出胸小肌, 再沿胸小肌向上到腋静脉, 沿腋静脉下缘切开喙锁筋膜, 将腋静脉周围的脂肪, 淋巴组织分离, 保留胸长神经及胸背神经, 同时清除胸大肌与胸小肌间肿大淋巴结。腋窝放置负压引流管, 另戳口引出, 缝合皮肤, 引流管术后24~48 h拔出。

2结果

肿瘤大小:直径≤1 cm 4例, 1~2 cm 15例, 2~3 cm 11例, 肿瘤位于外上象限32例。病理检查:乳腺导管内癌3例, 早期浸润性导管癌1例, 浸润性导管癌26例。30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完成, 及时行腋窝引流管拔除, 患者住院时间7~25 d, 未出现皮下积液, 均临床治愈。乳房术后整形满意者70%, 欠佳者30%。

3讨论

乳腺癌是影响女性健康和生命的重大恶性肿瘤。伴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逐步深入、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乳腺癌最多见于乳房的外上象限, 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最早表现为患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单发的小肿块, 常常是在患者洗澡或更衣时无意发现。肿块大多为单发, 质硬, 表面不光滑,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肿块发展较快, 随肿块的增大可出现乳房外形改变, 如局部皮肤凹陷、乳头内陷等。肿块继续增大可出现患乳皮肤“橘皮样”改变或肿块凸出。晚期肿块可固定于胸壁或形成溃疡。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手术除治疗了疾病, 又保住了乳房的外形, 保持了上肢功能, 现在对乳腺癌有不同的认识, 而引起不同的保留乳房的治疗方法。乳腺癌初起是由正常乳腺组织包围的一种增生性病变, 由于致癌因素刺激了乳腺上皮, 而后逐渐由增生组织转变为乳腺癌。乳腺癌可以是一开始即有转移, 转移的危险与肿瘤体积大小有关。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技术得到显著发展, 特别是医学影像学的进步使乳腺癌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 甚至可以诊断出临床扪不到包块的乳腺癌, 使对临床早期肿瘤较小、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开展切除范围更小的手术研究成为可能。癌细胞在某一脏器中停留生长引起转移, 但循环在血液中的癌细胞并不一定会引起转移。手术后区域复发可能是转移的癌细胞经血行转移到局部区域重新生长的结果, 而并非完全归咎于手术彻底性问题。放射治疗的进展为保留乳房的手术提供了有效的补充手段, 对于乳腺癌, 行肿瘤包括部分正常乳腺组织在内的切除加术后的放射治疗方法。乳腺癌的辅助治疗技术取得重要发展。放射治疗学理论和设备的进步使得乳腺癌放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同时对周围组织、器官保护免于放射性损伤的技术措施有长足发展。针对乳腺癌的化学药物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取得重要突破。使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续治疗得到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树玲.乳腺肿瘤学.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426-428.

乳房肿块切除后为啥还出现硬块等 篇2

1995年3月,我生完小孩后,左乳原来的那个硬块变大了,于1995年5月17日手术摘除肿块。2002年一次洗澡无意间发现:在左乳乳头下,原有一半环形手术切口,刚好在这切口线中间位置上,触到一个小硬节。医生检查后怀疑是增生,还有医生认为是把左乳房里血管或乳腺结扎形成的,不用慌张。但究竟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小硬块?为什么有的医生讲是增生或囊肿或纤维瘤,又有医生讲是手术后留下的硬节?

广东小陈

小陈读者:

乳房包块常见的就是乳房囊性增生病。它的特点是包块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胀痛和增大,来月经后症状减轻,包块也随之缩小。您没有这方面的情况,看来不像。再就是乳房的良性肿瘤——乳房纤维腺瘤和乳腺癌了,这也不大可能,因为乳房纤维瘤和癌症会不断长大,并表现出相应的症状,而您从2002年至今,3年多过去了,包块既无疼痛,又无长大,局部又无溃烂,完全可以排除。根据您的情况,结合我的临床经验分析判断,您左乳房的这个小结节,很可能就是当年手术时留下的疤痕结节,用不着担心,完全可以像平常一样生活。只要平时稍加注意,定期观察就行了,如万一出现包块肿痛或增大明显的情况,请随时到医院检查,再作处理不迟。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唐步坚

>>如何检查身体深部是否有真菌

请问,身体深部是否有真菌感染怎么知道,做什么检查才能确诊?

广西陆迪清

陆迪清读者:

临床上真菌导致的疾病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深部真菌病按病变部位又可以分成皮下组织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前者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常见的疾病如着色芽生菌病、孢子丝菌病等;后者除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外,尚可以累及其他组织和器官,引起系统性感染,如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等。

真菌病原学检查是诊断真菌病的基本依据,临床上包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血清学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

其中,真菌直接镜检比较简单、方便,是首选检查。如检查结果为阳性即可确诊,有时还可以明确真菌的种类(如新型隐球菌、念珠菌等),或提示真菌的活动性等。真菌培养是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病原菌并鉴定。但是对培养结果要结合临床分析其意义,有些是人体正常菌群,如正常人的痰液和阴道中就可以培养出白色念珠菌;有些是污染菌,需要实验室人员仔细鉴别,慎重判断,找出致病真菌。血清学检查主要是检测真菌的抗体,观察其滴度的变化,相比较其他方法,此检查临床应用较少。

比较而言,真菌的组织病理检查更为可靠。当在病理组织中发现真菌,再结合临床、真菌镜检与培养结果,可以确诊真菌病。组织病理检查包括普通的HE染色,以及嗜银染色(GMS)、过碘酸-Schiff染色(PAS)等特殊染色,有时根据临床需要,尚可作免疫荧光与免疫组化染色等特殊病理检查。

因此,当您怀疑自己患有深部真菌病时,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系统检查,以排除或确诊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朱国兴

>>多发性腔隙脑梗塞怎么治疗

我是个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曾做过CT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为“多发性腔隙脑梗塞”,已有4年之久。吃了不少药,但仍是头痛,头晕,走路不稳,也曾几次出现脸麻、手麻的小中风现象。请问我这种病怎样治疗,才能更好地康复?

江西 刘先生

刘先生:

腔隙性脑梗塞是以病理诊断而命名的,是指直径在15~20毫米以下的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塞的总称。这些小动脉闭塞后,可引起多个大小不同的脑软化灶,最后形成大大小小的腔隙。因梗塞的血管位置不同,常表现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肢体麻木、动作失调、发音困难,即笨手综合征,严重时可发生痴呆、偏瘫、失语等情感和运动障碍。

在临床中,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的目的,一方面是治疗目前已有的症状,另一方面是防止发生更大的梗塞。临床上常采用的方法是平衡功能训练和药物治疗,其中平衡功能训练是非常有效的。它主要通过一些专业仪器,锻炼患者的行走功能,治疗时间是7~10天,之后在家里,还要在家属的陪同下坚持训练恢复。同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一定要坚持口服阿司匹林,每天1次,每次100毫克,以控制梗塞范围扩大。

值得强调的是,若要有效治疗腔隙性脑梗塞,首先要明确引起梗塞的原因及梗塞位置,病因不同、位置不同,方法就不同。因您在来信中未提及病因和梗塞位置,所以对于您的治疗康复方案,只能在这里简要回答。若有条件,建议您到我们科室复查治疗。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陈康宁

>>病毒性角膜炎后遗症怎么治

我今年67岁,2001年春节时得了“病毒性角膜炎”。没病以前双眼视力1.5,病好以后,左眼瞳孔区角膜遗留一块白斑。2004年旧病复发,治疗将近5个月,白斑越来越大,右眼视力0.6,左眼什么也看不见。我的双眼还能有救吗?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马新朝

马新朝读者:

您患的可能是一种叫做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眼病。此病的特点是患眼疾病反复发作,不易彻底治愈。

在临床上,这种角膜炎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浅层树枝状病变,治愈后较少复发;另一种病变侵犯角膜深层基质,愈后遗留浓厚角膜斑痕。从表面上看,似乎病变已经痊愈,但事实上角膜处在一种慢性炎症状态,如果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就能发现角膜基质层仍有炎症浸润。若治疗不当可引发角膜基质溶解,导致角膜溃疡穿孔等严重合并症。通常的治疗原则是,在应用抗单纯疱疹病毒眼药水的同时,合并应用微量抗炎药,既能抑制炎症,又不会影响上皮细胞修复。等待炎症好转时,逐渐减少用药剂量,不要骤然停药,防止炎症反弹。对那些因角膜斑痕遮蔽瞳孔区角膜而严重影响视力的病例,只有通过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增加视力。至于您的眼病状况是否适合手术治疗,请就近找比较有经验的角膜病专业医师诊治。

乳房切除术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6例, 均为门诊患者。年龄14~78岁, 平均 (39.4±3.7) 岁, 已婚已育者54例, 未婚未育者32例。文化程度, 中专以上者44例, 初高中21例, 小学21例。手术后病理结果, 乳腺纤维腺瘤47例, 乳管内乳头状瘤25例, 乳腺癌10例, 其他4例。

2 心理特征

通过对患者交谈、观察等方法了解患者心理特征。患者多具有害羞, 恐惧, 怕疼, 担心手术不成功心理。害怕术后疼痛者86例, 占100%, 恐惧79例, 91.8%, 担心手术不成功者75例, 占87.2%, 怕羞53例, 占61.6%, 担心影响哺乳43例, 占50%, 担心影响体形者41例, 占47.7%, 对癌症恐惧31例, 占36.0%。

3 心理护理

3.1 患者在发现自己乳房肿物后, 认为乳房疾病是“丢人现眼”的事, 因而忧心仲仲, 往往羞于就诊。

就诊后, 不愿意男医生检查。医护人员应设法了解其心理承受能力, 通过与患者进行耐心、关爱的谈话, 观察患者表情变化, 了解患者对疾病了解的程度及其社会背景、文化程度、性格等影响患者心理承受能力的因素, 从而掌握好谈话分寸, 建立良好的医患信赖关系。护士应对患者有高度的同情心, 理解患者的处境, 体察患者的心情, 要主动关心患者, 与其交谈, 鼓励其尽情诉说, 主动陪同患者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安慰, 使恐惧的患者获得安全感, 使有疑虑的患者产生信任感, 使紧张的患者得以松弛, 使患者保持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 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治疗效果, 促进康复[1]。

3.2 多数患者在门诊就诊时, 未对手术做好心理准备, 手术比较突然, 害怕术后疼痛者占100%。

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亲切交谈, 告诉患者门诊进行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小手术, 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 不用担心安全性。向患者解释麻醉手术药物的作用范围及其优点, 告诉她们术后可以应用止痛药物, 告诉他们在手术过程中应如何配合, 使手术能顺利进行, 从而使患者放心地接受手术治疗。

3.3 向患者解释乳房肿物的相关知识, 包括病因病理、治疗方法、预后等。

告诉患者乳房肿物的种类, 不是所有乳房肿物都是癌症。乳腺纤维瘤有极少数可发生恶性变, 文献报道仅占0.0038%[2]。即使是乳腺癌, 目前科学的发展, 国内外乳腺癌手术的成功率很高, 可行根治术, 清扫转移淋巴, 只要坚持完成术后的巩固治疗计划, 预后是乐观的。要让患者知道必须接受手术的目的, 一是切除肿物, 二是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判断预后, 决定治疗方案。告诉患者越早接受治疗, 治愈的可能性越大。

3.4 对患者来说, 不仅有手术对身体的创伤, 而且有因影响或失去女性的第二性征及体形的美丽造成的心理创伤。

护理人员应该让患者知道, 良性肿物切除不会影响体表形象, 如果确诊乳腺癌, 生命对一个人来说, 比体形的美丽更重要。虽然乳房缺如, 但并非残废, 解决这种心理致残的最好方法是请已行乳房切除痊愈后并投入原来生活工作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

由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不一, 心理状态也不一样。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 热心、热情地为患者服务, 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和需求, 耐心听患者倾诉, 解答患者的问题, 使患者密切配合手术治疗, 对手术的成功、患者的康复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护理是医疗工作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 已成为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维护患者身心健康, 使其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所必需的[3]。本组病例虽然心理变化种种不一, 但经过心理护理后均能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摘要:目的 总结乳房肿物患者切除术前心理特征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行手术切除的86例乳房肿物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多具有害羞, 恐惧, 怕疼, 担心手术不成功心理。害怕术后疼痛占100%, 恐惧91.8%, 担心手术不成功者占87.2%, 怕羞占61.6%, 担心影响哺乳占50%, 担心影响体形者占47.7%, 对癌症恐惧者占36.0%。结论 乳房肿物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对手术能否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关键词:乳房肿物,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崔亚芹, 李太玲.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信息, 2006, 23 (2) :28-29.

[2]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335.

乳房切除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抽取其中的86例作为研究对象, 再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 每组43例, 在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37~79岁之间, 平均 (49.8±12.6) 岁, 肿瘤发生位置包括:外上象限者26例, 外下象限者12例, 内上象限者4例, 内下象限者1例, TNM分期为Ⅰ期者34例, Ⅱ期者9例;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在38~78岁, 平均 (48.7±13.4) 岁, 肿瘤发生位置包括:外上象限者25例, 外下象限者12例, 内上象限者5例, 内下象限者1例, TNM分期为Ⅰ期者33例, Ⅱ期者10例。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自愿接受临床研究, 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进行编号, 单号患者入选对照组, 双号患者入选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1/4乳房切除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保留乳房切除术进行治疗, 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 术后乳房美容评价优良率等。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1/4乳房切除术治疗。该类手术指征为肿瘤直径为超过2 cm, 将肿瘤周围2~3cm的正常乳腺组织一并切除, 行放射状切口, 针对病变处在外上象限者, 肿块切除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一并整块切除, 包括有皮肤、胸肌筋膜、胸小肌等。观察组:保留乳房切除术治疗。具体操作为:患者取仰卧位, 患侧上肢外展, 对切口进行合理设计, 保证肿瘤完全切除, 并减少对乳腺外形的破坏;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应另选隐秘于腋窝下行弧形切口;术前在乳房表面皮肤上做好肿瘤边缘标记, 切口应处在肿瘤的正上方, 将皮肤切开, 对皮瓣进行游离, 并将肿块以及周围2cm内的乳腺组织予以切除, 深度尽量触及到胸大肌筋膜;将游离肿块立即送检;腋窝淋巴结清扫过程中应保证清扫范围在外侧可达到背阔肌千元, 上侧可达腋静脉, 内侧应达胸小肌深面, 对胸背神经进行合理保护。术后依照患者需求给予必要的放疗、化疗以及内分泌等辅助治疗[2]。

1.3 美容效果评价标准

优、良:患者双侧乳房对称, 乳头水平差距不超过2cm, 患侧乳房与健侧乳房不存在明显的外形、手感差异, 无疤痕, 皮肤正常;一般:患者双侧乳房对称, 乳头差距超过2 cm, 然为超过3 cm, 患侧乳房外形基本正常或较健侧发生明显缩小, 手感较差, 皮肤增厚, 成橡皮样[3]。

1.4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进行表示, 分别展开t检验和χ2检验, 在P<0.05时, 视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美容效果比较

经统计,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切除术, 经术后美容效果评价证实, 观察组患者美容效果优良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 (P<0.05) , 见附表。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腋窝积液者1例, 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者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腋窝积液者3例, 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者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6.28%。显然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观察组高 (χ2=6.547, P=0.0214)

3 讨论

乳腺癌根治术使得乳腺恶性肿瘤的治疗进入到了新纪元, 该术式先后经历了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直到现在的保留乳腺癌切除术, 使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健康安全以及美观需求得到了保证[4]。研究中发现, 实施保留乳腺癌切除术进行治疗的目的主要为利用手术、放疗手段, 使乳腺癌患者在达到疾病治疗的前提下, 降低复发率, 改善美容效果。因此在行保留乳房切除术时应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 对患者实施必要的综合治疗。目前在临床上, 公认的保留乳房切除术的适应证为:乳腺癌TNM分期为Ⅰ期和Ⅱ期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肿块直径不超过3 cm, 肿瘤边缘与乳晕距离大于2 cm;术前经B超、乳腺钼靶检查证实为原发肿瘤单发病灶;乳腺体积超过250 m L;患者存在强烈的保乳意识和需求, 可接受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 无既往乳腺病史。

本次研究中, 出于对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 对我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采取1/4乳房切除术和保留乳房切除术进行治疗, 经对比发现, 行保留乳房切除术的观察组患者,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 术后美容效果评价优良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 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充分证实了保留乳房切除术的优势。

综上所述, 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宏传.乳腺癌保乳及再造手术技巧与美学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31 (10) :961-963.

[2]张保宁, 邵志敏, 乔新明, 等.中国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 2010, 27 (11) :680-684.

[3]王亚国, 钱军.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48例疗效及美容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 (9) :1345-1347.

乳房切除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名研究对象均是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乳腺纤维腺瘤患者, 年龄19~52岁, 平均 (32.4±3.9) 岁, 均通过B超、病理学检查确诊, 肿瘤的直径在1.8~8.5 cm, 平均 (3.1±0.9) cm。属于单发性21例, 多发性9例。肿瘤硬块均能触到, 彩超扫描显示肿块距离胸大肌筋膜均不超过5 cm。入选者中排除同时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全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巨乳症等患者, 且均无手术禁忌证。术后切除物送检, 结果均显示为乳腺纤维腺瘤。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切口到肿瘤的位置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然后经乳晕作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至腺体处, 再作放射状切口乳腺组织, 肿瘤暴露后沿着瘤体包膜外游离切除病灶, 止血后, 用4-0可吸收线对腺体及皮下组织作间断缝合, 皮肤作连续缝合。之后, 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

1.2.2治疗组

实施全身麻醉, 取平卧式手术体位。术中依照肿瘤的位置作切口, 在乳腺外上、内上象限的患者, 在腋窝入路;在乳腺内下、外下象限的患者, 在乳腺的下方皱褶区入路;在中央区的患者, 上述入路二选一均可。切口约2~6 cm大小 (如果有必要, 大小可以调整) ,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沿着胸大肌筋膜的表面分离至乳腺后方间隙, 确认病灶位置后, 将瘤体背侧的浅筋膜深层切开, 分离肿块与正常乳腺组织, 分离时注意不要伤到大乳管, 沿着包膜将肿瘤完整切除。为了保持乳房外观, 尽量少切腺体合Cooper。术毕, 设置一根直径0.5 cm的多孔橡胶管引流, 用3-0可吸收线作皮下组织及皮肤缝合。绷带加压包扎48 h后, 去引流管, 定期更换切口敷料。

两组术后均给予6~12个月的随访, 记录切口愈合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 瘢痕微小, 隐蔽性较好;术后无病例出现切口感染、血肿、积液等并发症, 随访期内无复发病例, 有6例怀孕, 生育后均不影响母乳哺乳。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只有11例, 瘢痕明显, 美观性差;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 总并发症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随访期内复发2例, 5例怀孕, 其中2例生育后存在哺乳障碍。见表1。

3 讨论

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良性肿瘤, 年轻女性是该病的高发人群, 临床推断该病与雌激素分泌异常相关。乳腺纤维腺瘤主要的症状是存在无痛性肿块, 常通过B超、病理活检、X线钼靶检查等手段确诊, 虽然癌变率低, 但是如果妊娠, 导致肉瘤变的风险增加[5,6]。目前, 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本性的治疗办法。但是, 现代女性对乳腺手术具有外形美观的要求, 传统的环乳晕切口、放射状切口、经麦默通肿瘤切除术等方式, 因其切口入路都是在乳房正面, 导致术后瘢痕明显, 不利于美观, 而且术中对乳管和Coopers韧带切除较多, 使得外形受损, 哺乳功能也受影响[7], 所以, 越来越多患者不愿接受上述手术方式。近年来, 有临床研究显示, 经乳房后间隙切除乳腺纤维腺瘤取得较满意疗效。因为乳房后隙位置, 存在疏松的脂肪、结缔组织以及淋巴管[8]。这个间隙, 为从乳腺背面入路切除乳腺肿瘤提供了条件[9]。游离皮下组织后, 乳腺腺体的可移动度变大, 能够使病灶充分显露, 易于完整、彻底切除病灶。另外, 经乳房后间隙切除术, 一般是在腋窝作切口或者乳房下皱襞作切口, 能够较好避开支配乳头的神经, 避免损伤, 影响术后哺乳功能[10]。

本研究对治疗组15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实施经乳房后间隙切除肿瘤的术式, 结果切口均为甲级愈合, 与对照组73.33%的甲级愈合率比较具有明显优势;此外, 治疗组术后并无并发症或复发病例, 生育者的哺乳功能也正常;对照组则存在一定比例的并发症病例和复发病例, 部分生育患者的哺乳功能受影响, 表明经乳房后间隙入路切除乳腺纤维腺瘤, 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复发率低且美容效果显著等优势, 应成为良性乳腺肿瘤手术治疗的理想入路方式。

参考文献

[1]吴晓飞.不同手术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中外医学, 2012 (18) :1-3.

[2]刘英琼, 袁红.青春期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声像图表现及治疗.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8) :97-98.

[3]胡薇, 施俊义.超声引导麦默通操作手册.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0:108-115.

[4]牛正宣, 颜蕴文, 张敬杰, 等.乳房下皱襞切口治疗青春期乳腺纤维腺瘤.中国美容医学, 2009, 18 (11) :1585-1586.

[5]蓝林.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疗效分析.临床医学工程, 2011, 3 (18) :406-407.

[6]刘海斌, 华莹, 蒋正财.经乳晕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体会.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 (23) :3369-3370

[7]彭永听.2种手术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比较.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23) :2912-2913

[8]史文婷, 李丽娇, 吴孝杰.乳腺纤维腺瘤手术的必要性及围术期治疗.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2) :149-150.

[9]方宏, 袁志英, 杨超, 等.腺纤维腺瘤个体化选择不同隐蔽性手术切口98例报告.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12 (7) :664-665.

乳房切除术 篇6

关键词:乳房肿物,心理分析,护理

乳腺肿物一般有乳腺纤维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三种。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尤其是乳腺癌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在中国,它的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并有逐渐升高的趋势[1],目前这种病的治疗方法唯有手术治疗,确诊为乳腺癌者还要进行患侧乳房及同侧腋窝淋巴结切除。因此,乳房肿物患者除具有一般病人共有的心理问题外,还要承受体表形象改变等的心理压力。其中已婚已育患者与未婚未育患者及文化层次不同,她们各自的心理问题又有所差异。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对门诊192例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取得很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9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已婚已育患者120例,未婚未育患者72例。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患者96例,初高中文化程度患者48例,小学文化程度48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13岁。

1.2 方法

谈话法。通过与病人单独交谈,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并通过与病人家属面谈,掌握家属对病人的态度及对手术的要求,进行记录加以分析。观察法。采用与医生进行检诊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病人的言谈,举止,表情等,把观察到的与病人心理活动有关的表现记录下来,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通过对192例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分析,掌握了乳房肿物切除患者普遍具有害羞,恐惧,怕疼,担心手术不成功,恐癌等心理,发生率占100%;担心术后体表形像改变,未婚未育占80%,已婚已育占50%,其中未婚未育患者还有担心术后影响哺乳的心理。不同文化层次患者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只在影响体表形象改变这点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别。结果见表1。

3 心理护理

3.1 病人由于害羞,发现肿物后不敢向别人透露,既紧张又害怕。

她们当中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的理解一知半解,都意识到疾病的严重性,很想治疗,尤其是在没有确诊是良性或恶性肿瘤的情况下,她们更是忧心忡忡。来到医院后更不愿意请男医生检查,患者希望的是有女医生来给她诊治。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患者害羞的心理特点,给患者以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陪同医生一起给患者检查,取得患者积极配合检诊。

3.2 向患者解释乳房肿物的病因病理,让患者更好地了解并非所有肿物都是恶性肿瘤。

讲明乳腺纤维瘤有极少数可发生恶性变的科学依据,有文献报道占0.0038%[2],即使确诊是乳腺癌患者,也不必谈"癌"色变。向患者宣传目前医学科学的发展,乳腺癌是可以通过手术根治的。未婚患者都担心术后是否会影响哺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手术切割的方法及愈后情况向患者解释,使患者解除后顾之忧,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3.3 部分患者担心术后体表形象的改变。

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让患者明确知道,单纯性良性肿物切除不会影响体表形象,如果确诊为乳腺癌患者,也应该让患者明白,乳房切除带来的形象损害,与乳腺癌对生命的影响相比,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一个人的体表形象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弥补。

3.4 在门诊进行手术的病人,事先并没有什么思想准备,一旦医生提出要手术切除时,她们会感到突然,甚至害怕,还会提出种种疑问。

如:手术能否解决问题?是否会有手术意外?术中是否疼痛?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同患者及其家属谈心,告诉患者门诊进行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小手术,乳房肿物切除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确诊肿物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辅助检查,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尽量解除患者的紧张不安心理,同时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并对手术的安全作肯定性的保证,使患者对手术获得安全感,愉快地与医生配合。

乳房肿物切除术在门诊非常普遍,这类患者心理复杂,护理比较困难,部分文化层次比较低的人难以理解疾病的危害性,性格内向的患者难以捉摸其心理变化,这就需要门诊医务工作者在接待病人时热情,态度和蔼,言语亲切,解释耐心。总之,做好术前患者的心理分析并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能否顺利配合手术及病人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而且也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也是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结合。

参考文献

[1]林世芬.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及其支持的研究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 1998, 3;124-126.

乳房切除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室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共收治70例双侧乳房肿瘤, 参照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 , 其中BI-RADSⅡ级42个, BI-RADSⅢ级28个, 术前钼靶、B超或者核磁共振检查排除恶性肿瘤患者。年龄17~56岁, 平均年龄30岁, 其中双侧乳房单发肿瘤26例;右侧乳房2个、左侧乳房1个肿瘤的患者12例;右侧乳房1个、左侧乳房2个肿瘤的患者15例;双侧乳房2个肿瘤的患者10例, 其余双侧乳房多发肿瘤情况的患者7例。肿瘤最大直径29 mm, 最小直径5 mm, 2例患者既往有外院乳房麦默通手术史。本研究的开展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并在术前告知患者手术的优缺点及相关并发症, 均签署术前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设备

手术器械使用安珂(En Cor)乳腺微创旋切活检系统(美国巴德公司 En Cor 安珂全自动乳房活检与旋切系统),该系统由操作手柄、控制主机和真空抽吸泵三大装置组成。采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DP—30 超声诊断仪。

1.3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为了操作方便在患者肩背部给予垫软垫,使用 B 超探查双侧乳房腺体以明确肿瘤的部位、数量、大小、肿瘤距皮肤的距离。手术切口采用以下四种方式:(1)腋中线切口,切口选择点为腋中线上;(2)腋下皮纹线切口,切口位于乳腺外上近腋前线处;(3)乳晕切口,切口一般选择位于乳晕边缘;(4)病灶附近皮肤切口,一般选择在病灶边缘外 1 cm 的切口,尽量以一个进针点切除一侧乳房多个肿瘤[5]。常规消毒铺巾,B 超引导下用 0.5%~1% 利多卡因 +0.5 m L 肾上腺素混合的麻醉液行针道及肿瘤周围腺体组织局部浸润麻醉,在预定进针点用尖刀片切开皮肤 3~5 mm,在 B 超引导下将安珂(En Cor)7G 穿刺针放置肿瘤下方,使旋切刀凹槽对准病灶,采用美国安珂(En Cor)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进行手术,从不同方向进行旋切将肿瘤切除,真空抽吸残腔内积血。术中判断病灶是否完全切除的方法:(1)应用超声影像多方向、多角度对病灶进行探查;(2)观察切除的组织标本与正常组织的界限;(3)判断切除病灶组织的大小与三维超声测量的肿块大小之间的差异;(4)以上三点满足后再切除组织 1 圈,B 超探查确定无肿瘤残留及积血后结束手术,粘合切口,手术区予棉垫、绷带加压包扎 48 h[6]。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及并发症

70例女性双侧乳房多发肿瘤均应用安珂 (En Cor) 微创旋切手术切除。手术时间最长为90 min (切除4个肿瘤) , 最短时间为18 min, 平均32.5 min, B超证实病灶完整切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及术后局部血肿, 表现为术中出血、术后皮肤青紫、残腔内血肿等。出血原因主要是术后压迫力量或时间不够, 加压包扎可以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术后4例出现手术残腔内淤血, 予注射器抽吸后继续加压包扎处理后治愈, 3例出现皮下瘀斑在术后1~3个月完全消失。术后局部感染是另一种潜在可能的并发症, 文献中有感染的病例, 但非常罕见, 术中注意消毒及无菌操作, 本组无感染病例的发生。

2.2 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

双侧纤维腺瘤26例;双侧乳腺腺病15例;乳腺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15例;右侧纤维瘤、左侧腺病6例;右侧腺病、左侧纤维瘤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右侧纤维瘤、左侧囊肿2例。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 B超检查双侧乳房未发现肿块残留, 无积液, 无复发, 瘢痕小, 乳房形态保持较好, 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

3 讨论

乳腺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疾病, 乳房肿块是常见的乳房疾患。由于环境污染、身心压力过大、激素摄入过多等诸多因素影响, 乳腺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且趋于年轻化[7,8,9]。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 越来越多的乳腺肿块被彩超或乳腺钼靶片检查出来。以往对触不到肿块的乳腺肿瘤有两种办法: (1) 保守治疗, 定期随访, 有增大趋势时行手术切除术。缺点是若为恶性肿瘤, 不能做到早期诊断治疗。 (2) 对不能触及肿块的病例, 大部分医院采用放置乳腺定位针的方法, 手术前在乳腺透视下或超声引导下, 将乳腺定位针放入乳腺病灶处, 从而定位其部位及范围, 手术中外科医生根据定位针的指引, 准确的找到病灶, 做到小切口以减少正常组织的切除量, 缺点为手术范围大, 创伤大, 手术瘢痕长, 对未哺乳的女性会影响哺乳, 同时对乳房内多个肿块难以全部定位, 有可能漏切, 真正的肿瘤未切除, 导致肿瘤继续生长, 若为恶性会影响治疗效果[10,11]。双侧乳房多发性肿瘤多为良性肿瘤, 其治疗方法以往一般选择手术切除, 对多发肿瘤往往采用多个切口或者行美容单一切口才能切除肿瘤, 术后双侧乳房留下瘢痕从而影响美容, 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12,13]。安珂 (En Cor) 为美国第二代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 对乳腺病灶的切除均具有显著优势;超声具有实时同步、引导准确、简单方便、无放射性等优点且能发现触诊阴性的乳腺病变;尤其是高频探头的使用, 能在清晰显示乳腺微小肿块的同时显示肿块周围的血供情况, 从而保证切除肿块的同时尽量避开血管, 减少术中出血的发生[14]。独特的空心穿刺针设计, 能够避免重复多次穿刺导致的肿瘤细胞脱落针道转移, 术后恢复快, 乳房外形无改变, 在实时超声监测下, 可有效防止乳腺良性肿瘤无法切除干净的问题, 降低复发率[15]。安珂 (En Cor) 乳腺微创活检手术适用于直径小于3 cm的乳腺肿物, 尤其是多发肿物的切除[16]。乳腺微创旋切系统采用真空抽吸, 并且具有半刀切割、多角度、多方向自动切割等功能, 整个操作系统完全封闭, 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切口不需缝合、术后恢复快等特点[17,18]。对于双乳多发性良性肿瘤可以一次或多次手术, 特别是临床上无法触及的小肿块, 采用安珂微创手术切除其治疗效果特别明显[19,20]。

上一篇:地理教学中的国情教育下一篇:新时期财务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