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形象也是生产力

2024-08-01

企业形象也是生产力(通用10篇)

企业形象也是生产力 篇1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从广义上讲, 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 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 也就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 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 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 规范员工行为, 凝聚员工力量, 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企业文化, 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并在之后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它之所以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和关注, 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给企业注入了生命活力, 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 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 它被看做是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的理论最早出现于美国, 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总结日本管理经验之后提出的, 而其作为一种主流的管理思想则最早出现于日本。1981年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大内出版了了自己对日本企业的研究成果《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他提出: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他们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一观点引起了管理学界的广泛重视, 吸引了更多的人从事企业文化的研究。所有这些对企业文化的研究都得出这样的结论, 认为管理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才能, 并使每个人的才能全部朝着有利于达到企业的目标的方向发展,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使员工主动关心企业, 这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

二、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征服, 改造自然的能力, 叫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精神要素×物质要素= (科学技术+教育培训+经营管理) ×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其中,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那教育培训和经营管理就应该是第二生产力。

三、企业文化是生产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生产力。生产力包括生产者、生产对象和生产工具等要素。企业文化建设的对象是人,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大批掌握先进思想、现代科技、团结向上并具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的人和先进设备的有机结合, 将产生先进的生产力。

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但又始终在人们的努力下得以实现。人对于发展先进生产力有没有自觉意识, 有没有积极性, 将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巨大影响。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活动模式, 一旦真正应用或渗透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 它就会由潜在的生产状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在当今“政治多极化, 经济多边化, 文化多元化, 生活多样化”和“知识经济化, 经济知识化”的新历史时期, 生产力有着多种要素组合, 又会以多种方式表达出来。优秀的人才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经营管理等要素固然是重要的生产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更是先进的生产力。

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表现为企业科研, 技术, 产品, 人才, 营销等各方面优势的综合, 而文化力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对员工的行为起着引导, 凝聚和激励的作用, 它渗透于其他各项竞争力之中, 并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企业只有在文化力这种生产力的不断推动中, 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 从而取得持续健康发展。

如:在日本企业界, 松下幸之助被称为经营之神, 其松下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向来为世人所称道, “松下电器是制造人才的地方, 兼而制造电器产品“这是松下公司所倡导和推广的一种经营管理理念, 它十分鲜明的反映了松下的人才观念、人才战略。

“锲而不舍“是东方通讯极力倡导的一种经营理念, 正事靠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经历了3年多的股份制改制和多方公关, 终于在1996年上市, 成为第一家一年中同时上市并发行A、B股的公司。

企业持续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 技术源于管理, 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 谈不上核心竞争力。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 减少费用支出, 节约成本, 提升品牌含金量, 增加产品的价值, 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

四、企业文化作为生产力的作用

1、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企业价值观对企业领导者和广大员工行为的引导上, 企业文化为全体职工确立的基本价值观, 道德规范, 企业精神, 是一种无形的准则, 是企业多数人的共识。企业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 例如, 我们中国重汽的“用人品打造精品, 用精品回报社会”, 以“亲人服务”为宗旨, 坚持“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这种价值观就引导员工为顾客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引导员工在工作中不怕风险和失败, 勇于打破旧框框, 实现产品和技术的革新。

2、凝聚作用。

任何企业都需要一种凝聚力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去实现企业的目标。她象一根纽带, 把员工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 像磁石一般将分散的员工个人力量聚合成团队的整体力量。让企业成为员工依恋和向往的地方。康佳电子公司以它“以人为本, 员工至上”的企业精神, 把来自十几个省区的职工留住, 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公司定期举行“爱国家、爱康佳”的升国旗仪式, 陶冶了职工爱国爱厂的热情, 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3、激励作用。

管理的核心是人, 管理的目的是要把蕴藏在人机体内的聪明才智和才能充分挖掘出来。企业活力来源于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是有效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有效措施和手段。美国管理学家弗兰西斯说:“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 你能用钱买到劳动, 但你不能用钱买到主动, 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奉献。而所有这一切, 都是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而争取的。”

4、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中含有的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 目的是约束职工的行为规范, 这是一种钢性控制;而企业文化所包含的共同价值观、共同奋斗目标和共同伦理道德, 则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 虽不是明文规定的硬性要求,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柔性自我约束。

5、协调作用。

指它可以为企业员工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功能和能力。企业文化的形成使得员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 对众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加了相互间的共同语言和信任, 使大家在较好的文化氛围中相互交流和沟通, 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 是企业上下左右的关系较为密切、和谐, 各种活动更加协调, 个人工作、生活心情舒畅。

6、辐射作用。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 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 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 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 (宣传、交往等) 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对树立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很有帮助,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7、品牌作用。

企业文化和企业经济实力是构成企业品牌形象的两大基本要素,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品牌展示一个企业的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经济实力和企业文化内涵的综合体现。无论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 如“微软”、“福特”、“通用电气”、“可口可乐”, 还是国内知名的企业集团, 如“海尔”、“华为”、“康佳”等, 都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品牌的价值是时间的积累, 也是企业文化的积累, 是企业长期经营与管理积累的价值所在。

五、综述

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具有在全球攻城掠地的能力, 靠的是成熟深厚的企业制度的支撑, 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企业竞争范围不断扩展, 必然会推进企业应变能力逐步提高和升级, 这对企业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文化涵盖了宗旨、理想、信念、理念、精神、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等;它看不见、摸不着, 但扎根在人的潜意识里, 却时刻影响和左右着员工的斗志、意志、信心、热情、行为以及责任性、能动性和创造力, 甚至影响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企业文化不同于制度, 但却高于制度, 它可以到制度去不到的地方, 发挥制度发挥不了的作用。

如何建设高水准的企业文化, 如何充分开发企业文化力,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可以说, 塑造高水准的企业文化, 充分开发企业文化力, 比研究开发尖端技术和改善企业经营机制更为艰巨, 它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 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 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需要一代甚至几代的企业领导者和广大企业职工坚持不懈地努力研究建设, 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一是需要克服旧的文化, 排除糟粕文化影响;二是要适应新形势, 不断探索新的内容和方法, 注意建立好的机制;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 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 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 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 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 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书绅主编《经济专业基础理论教程》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何伟林《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经济师》2007年第2期

[3]、林厚楮陈建华《优秀的企业文化是生产力》中国城市经济2005年第5期。

企业形象也是生产力 篇2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创建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许多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创建。几年前,中国制冷业巨头科龙集团颁布了《科龙企业文化发展大纲》,拉开了科龙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序幕。此外,海尔、春兰、联想、华为等知名企业也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什么是企业文化呢?由特伦斯和阿伦合著,颇具影响的专著《企业文化》一书中给企业文化下的定义是:“用以规范企业人多数情况下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不成文规则体系”。有的专家将企业文化比作河岸,“企业里的行为如同在两岸间奔流的河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奔泻的河水将河道冲得更深,从而加强了企业文化,不断重复过去曾使企业走向成功的行为”。国外曾有著名的高科技企业认为,其主要产品既不是顾客要买的,也不是员工创造的东西,而是顾客和员工都融于其中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绝对是他们最重要的产品。

从上述可见,企业文化通常是指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涵盖企业理念、决策方针、体制机制,以及企业发展层面所体现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念、经营策略、经营行为和经营成果等内容。创建企业文化具有以下深刻意义。

第一:具有生命力、适应性强的文化有助于企业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是一个讲求群体规范和共同价值观的生态系统,缺少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有缺陷的,是无根的浮萍,是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必须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培育并保持一种能够接受变化、成功应变的企业文化。

第二:有助于创造平衡与和谐的“融合网”。新的经济形式必须依靠训练有素且士气高昂的员工,也要求企业摆脱以往时代的陈旧心态,不要将讲效率和讲人性进行简单的二分法,我们现在忙碌的“也不过是在世界上寻求新的秩序源泉”,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即同仁”的平和、对等的“融合网”、“润滑剂”,便是这样一种新源泉。

第三:企业文化有助于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结构,企业得以迅速适应新的市场条件,能够聘用和提拔来自不同背景、具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才,也才能与其他企业建立有意义的伙伴关系,以人为本的“企业网络”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企业文化从中心往外扩建,而且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建网者就象蜘蛛一样,不停地织出新的联结线,同时不断加固已有的网线。他们使用的工具不是发号施令,而是提供对话窗口并不时参与对话。

民主也是生产力 篇3

我们于十六大闭幕的当天来到了太阳岛旁的集乐村。虽是初冬,冰雪覆盖的北国却是滴水成冰。当车缓慢地行驶到集乐村村口时,闭目养神的我们被司机叫醒“记者同志,你看人家集乐村的人就是不一样。”原来,三十几个大爷大妈正在路上热火朝天地打扫积雪。眼前的这一幕引发了我们的好奇心

”大爷大妈,为什么年轻人不来扫雪啊?”

“扫雪的事我们老年协会承包了。”

“扫一次雪多少钱呀,”

“不要钱,义务劳动。”

“义务劳动,”

“年轻人对我们老年人好着哩,岁数大了,对村作不了什么大贡献,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吧,扫雷就当是早锻炼,大伙自愿的。”

我们对集乐村的认识就这样开始了。集乐村特殊的记忆 上世纪四十年代,哈尔滨松花江北岸的荒滩上来了两拨移民。其中一拨来自河北,另一拨人来自山东,他们发展成了现在的集乐村。即使在文革时期,大队干部的配备也要照顾河北帮、山东帮这一基本村情,改革开放后更是如此。由于干部有代表性,也受到监督和约束,几十年间,集乐村虽不富裕.但村民算得是和睦相处,太平无事。

可是进入九十年代后,群众负担成倍增加,同时村里的土地一年比一年值钱。当干部权力大了,油水足了,村里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河北帮与山东帮之间的矛盾让位于村干部与群众的矛盾。干部的腐败和对民意的漠视,导致集乐村在短短5年间连续两届村主要领导竟然死于村民的乱刀之下,为此,两位村民被判死刑。

回顾那短暂的5年.七十多岁的工老汉还连连摇头说 就像鬼使神差,那几年,村干部的私心重得不可思议,村民的火气旺得不可思议。

九个年代上半期,留给集乐村人的是永久的伤痕和刻骨铭心的教训。 洪水考验中成长起来的村官也是个贪官

转眼到了1998年,这是集乐村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哈尔滨发生历史上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洪水淹了集乐村,时任村长的董寿永舍小家顾大家,连续40多天过家门而不入,带领村民日夜奋战在抗洪第一线,把洪水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方圆几十里地的老百姓都羡慕集乐村出了个好村长。董寿永火线入党,并出任党支部书记。

洪水過后,松花江流域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1998年10月,时任总理的朱镐基视察哈市时指示灾后的农村建设要逐步走向规范化。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决策者们据此决定:将松花江边的前汲家村移至相对安全的集乐村北部,创建“龙江第一村”。集乐村被征去土地560亩,获征地补偿费1500万元。可是,时任村主任、书记的董寿永却没有向村民公开征地合同,和镇上、区上、市里也是一本糊涂账。仅全国政协向”龙江第一村”捐赠救灾款就有1千多万元,村上到底接了多少钱,村民该得多少钱.大家完全不知情。1998年10月末,在村民的强烈要求下.有关方面公开了部分征地补偿款,董寿永家4亩地得款2517万元而普通村民连他的零头都得不到,谁都知道征地费应按面积发放,村委会和董寿永却拿出早巳作废的文件按地上附着物作价。此外.董家每平方米土地种丁香树25墩,董寿永却按7墩收留征地费。

村民们愤怒地说 ”他哪还像个共产党员,他贪的都是我们子子孙孙的活命钱。”要求董寿永下台的呼声高了起来,上访此起彼伏。可镇上的领导却认为集乐村没有比董寿永更合适的人,对村民的上访采取了强硬的压制。不能让悲剧重演

面对日益紧张的干群关系,村里一些比较温和的老人却在想着怎样让董寿永和平交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 村民杀干部的悲剧一定不能重演,

1998年11月4日晚,村民郗鹤春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发的《村委会组织法》正式实施的新闻,眼前一亮 : 揪心的事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那一宿老郗翻过来掉过去睡不着觉.一想到国家领导人的话“一定要把权力还给农民”.身上就全是劲儿。

第二天一早.郗鹤春就把自己依法罢免董寿永的想法告诉了青年农民徐国君和魏志龙。

徐、魏二人曾为村主任选举—事吃过亏

1996年集乐村村委会主任和村妇联主任被村民x x乱刀扎死后,村上一时没了领头人,镇上于书记指定村民董寿永作为惟一的候选人,此举引起不少村民的不满。

徐国君买到一本《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草案后,发现镇里的于书记指定候选人的做法不符合试行法的要求。按照规定,村上至少要推出两名以上候选人来竞选村主任。徐国君和魏志龙便去找于书记说理,谁知于书记劈头一句”我当官我说了算,老实种你们的地吧…。”

就这样,董寿永在于书记操作下当选了。徐、魏不服,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草案.对那次选举指出五条意见 比如惟一候选人就等于任命.不公开唱票就有欺民主嫌等。两人与村民郝良德倡议大家学习试行草案,希望村民“知法、学法、守法、用法、护法”,对本次镇党委于书记违反程序选举的村主任董寿永不予承认,并重选村主任。徐国君、魏志龙把自己的想法书写成告示,连同相关的法律一起贴在村头的告示板上。这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引起极大反响,几百名村民认为于书记强奸法律和民意,准备向区、市讨个说法。

于书记也不敢怠慢,赶忙向区、市作了汇报,说村民故意扰乱社会秩序。

于书记汇报当夜,哈市公安局道外分局出动数百警察包围了集乐村。在于书记指挥下砸开了徐国君家门,各睡梦中的徐国君从床上捆起,魏志龙也被抓走。被狗叫声惊醒的郝良德从自家后窗跳出逃出了村子。徐、魏两人被拘押24天后,在无任何手续、任何解释的前提下被放出了看守所。郝良德跑到省外亲属家躲了近半年才回村。

虽然吃了苦头,但几个人想到村上两起村民杀村官的惨案.觉得只要避免悲剧发生,即使再拘押24天也认了。于是商量决定,由徐国君、魏志龙两人去市里买《村委会组织法》及相关法律书籍,组织村民学法后再启动罢免程序。几本法律书从此在村民中传来传去。很多人不识字.徐国君等人就读给大家听,听不明白的,徐国君就把大家聚到村委会,由村上学问最多的周学智讲解。村民们自发地组织了近十次的学习班,每次屋里都挤满了男女老少。周学智说”改革开放以来,村民们如此热情自觉地学习法律还真是头一次。”

村民对几个条法律最感兴趣的是“村务公开”和个六条关于“罢免”的条款。徐国君、周学智就给村民们重点讲解什么是村务公开,什么是依法罢免,罢免的条件及罢免的程序。为慎重起见,徐国君又去黑龙江省民政厅要了一本1998年11月8日颁发的《黑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释义入

开中国政治文明之先河——罢免村官第一案

《村委会组织法》第1 6条规定 “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罢免要求应当提出罢免理由。被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罢免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按法律规定,村民们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认为,董寿永当选是违法当选。而且当选以后村务、财务不公开,本次市里给的征地费被区里、镇里扣下几百万元之多,他不积极主动去要,还自己私吞所剩不多的钱,上任后大吃大喝.也不搞村政建设,这些理由已足以罢免他村委会主任一职了。几十位在村里有威望的人一商量,干脆罢了他。

一位村民代表说 “这次会不会像上次一样,还没等怎么着就给抓起来。”

郗鹤春说 “不会了,中央态度很坚决,再说上次法律还在试行期间,这次都生效了,哪有把法律定出来当摆设的。”

一连3天,十几个人走了176户。176户都在罢免书上签了名,摁了红手印,并一再被叮嘱 :非常时期,对董家的人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郗鹤春说 “我们埂几个人天天动脑筋,依法规范行为。”

罢免书交与党支部副书记司立冬,司立冬惊呆了,他翻过来掉过去看了十几遍以后说:“这些人的签名都是实签的吗?”

徐国君说 “个个都是实签,你也可以用党支部的名义核实监督嘛。”

司立冬向徐国君借过《村委会组织法》研究了一天后告诉大家 《村委会组织法》上规定,党支部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法律没有授权给支部可以召开村民大会罢免村长。

司立冬的选择是正确的。

徐国君说 “咱们还是按程序走.镇里新换了个张伟明书记,看一看他啥态度,实在不行再去区里和市里。”

张伟明1998年11月刚从道外区调到松北镇上工作,接到集乐村民的罢免书,他十分意外,董寿永火线入党才几个月,老百姓怎么就反对他,可面对176名百姓的签名,新书记也不敢怠慢,他主动找董寿永谈话,在核实了董寿永确存在罢免书上反映的问题时,张书记希望他能主动辞职。可董寿永认为征地费不到位,原镇领导也有责任。因为区里扣了那么多,镇上又截留了70万。”现在因为自己多占点钱,就逼我辞职,我想不通。”

张伟明一时没了办法,只好吩咐镇里的工作人员再核实签名真伪。

1999年1月23日,几名村民去市里购物,回来时见哈市人大的会场门口,有一群南岗区王岗镇兴隆村的村民手举条幅,坚决要求市人大依法罢免兴隆村村主任梁振志的人大代表资格及村主任职务。兴隆村可是市里的亿元村,粱振志可是全市红得发紫的风云人物啊,这给了集乐村人很大的鼓舞。村民开始不断向区里、市里、省里上访,希望上级领导对村民的民主要求给予重视。

道外区民政局告诉村民,集乐村有选举权的村民1622人,176人的签名不够法定的选民五分之一以上。

既然人数还差,那就补,徐国君等人顶着零下20多度严寒再忙了3天,又有300户500多人签了名,郗鹤春已累得起不来炕了。这两次签名合计已达746人,远远超出了法定人数。

与此同时,张伟明选派的镇党委副书记张岱华调查小组也做了民意调查,小组成员走访了200多户,其中120户坚决要求罢免董寿永,70-80户暂不表态,20户表示不同意罢免。

1999年3月6日,集乐村村民在镇和区领导的支持下召开了村民大会,会场设在离村一里多地的小学操场上。当天,村民用手中的20多台农用柴油车免费拉大家到会场,个体钢窗厂、塑窗厂全部停工,很多进城打工的村民宁可晚走也要去投票。省电视台《今日话题》派出记者现场采访。

主持大会的是镇党委副书记张岱华.他首先宣读746人联名《强烈要求罢免村委会主任董寿永》的动议书,接着董寿永到前台申辩,随后开始投票,选民拿选民证换选票,继而秘密划票、投票,村民虽然激奋,但秩序井然。

从上午9点到下年2点,村民也不回家吃午饭,扶老携幼站在零下十几度的操场上等唱票结果。唱票很关键,唱票人身后有两名村民代表监督,监票人身后还有”敌对”双方自愿监票。大家把教室的走廊和窗外挤得水泄不通。当罢免票达到700张,快超过投票数一半时,董寿永的亲属们不再监票了,转身而去。

下午3时唱票结束——同意罢免741票,不同意的400多票。而同意罢免须达到812票时,法律才能认可罢免成功。村民与参加大会的镇、区领导研究决定,封存罢免票,启动流动票箱,让来不了的村民投票。

村民们分成两路。一部分人回家垫口饭又赶到村委会,防止有人做手脚,另一部分跟随流动票箱全程监督,

徐国君和董寿永的儿子等十几人跟着一个票箱,双方一路不说话,每到一户,就都守在村民屋外,透过窗户死死盯住工作人员进屋教村民填选票。

3个流动票箱又收了200多张选票。晚10点半,两路人马返回小学校的会场开始唱票。11点,张岱华副书记郑重宣布 同意罢免897票,不同意罢免471票,13票弃权,85票废票,罢免法律条件已构成,罢免成功!

集乐村是幸运的,而王岗镇兴隆村村民的合法要求就被镇领导给卡住了。罢免只是一小步

罢免董寿永后,镇上又指定原副村主任童身忠为村长.村民们认为,村民自治就是要与过去一切由政府党委说了算有所不同,否则中央颁布法律干啥。代表门仍然一拨接着一拨的上访。在《南方周末》等媒体的配合下,全国人大主要领导批示 中纪委派出专案组调查“龙江第一村”和集乐村征地费使用情况。郗鹤春被接见后不久,区里占用村上的几百万元被全部返还到村上。

2000年3月15日.在中央高层领导和黑龙江省委的关注下,集乐村村民终于如愿以偿地行使了自己的权利——选举村长。代理村主任童身忠等28名村民竞选村主任,董寿永也没有放弃权利,自己报名准备重新竞选村主任。

选举在极其严格的程序下进行,历时近一个月。三轮投票过后,童身忠以960票当选村长,徐国君以868票当选副村主任,郝良德当选村治保主任,董寿永落选。村民们拿到应分的钱,村里又多了二十几家塑料钢窗小厂。民主的力量是巨大的

冰雪掩盖不了集乐村三年来的巨大变化,大爷大妈的脸上写着村民的富裕和快乐。大家争着对我们讲村里的变化

村里不仅建设了农民俱乐部.还修了公园、老年人健身场,仅公用厕所就多了十几座,硬化路也修了好几条。村上建成了漂亮的第一工业园区。第二工业园区也已规划完毕。村里有了公共汽车,有了储蓄所,家家户户盖了新房.私家小轿车就有20多辆。村里再没有刑事案件了,老百姓再没有上访的了……

现如今.集乐村人均收入已达4500元,人均住房面积44平方米,人均厂房面积52平方米,年上缴国家税收400多万元。村集体由负债转变成有1000多万元存款。全村已有72家塑钢加工企业,从业人员2000多人,仅外来打工人员就800多人。产值超500万元大户有4—5家,过百万有20家,几十万就更多了。在塑钢加工产业的带动下,运输业、型材生产厂、配件生产厂、玻璃加工厂、安装专业队、专业经纪人队伍应运而生。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网点已发展到35个,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户384户。

笔者见到了童身忠、徐国君,不由用疑问的目光看着来自两个不同”阵营”的村官,猜想着他们是怎么合作的呢,

童村长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主动介绍说 “由镇上指定那一年,我还不大习惯民主,觉得自己没私心,干就行了。后来国君、良德他们一上来,事事都较真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原村主任用的车卖了,钱用于给百姓干实事。想一想也对,外面借着债呢,摆啥子谱。百姓们为此都竖大拇指。村里每件事大家都得辩出个理来,就是村官意见一致了,如果村民们不同意,咱也不能强行干。就拿办第一工业园区来说吧,我们几个年轻人都同意干,可是村民议事大会没通过。钱是全体村民的血汗钱,所以即便我们是正确的,也得让大家有个思考的过程。2001年夏天《新晚报》连续报道集乐村制铜窗技术质量问题多,记者分析问题出在小作坊、小业主、无远见、图短利等等因素上,开始我们还有替村民打抱不平的想法,可是又一想应当抓住这次机遇进行引导教育。于是村上请技术专家和部门领导来给大家讲课,大家热情高涨,还主动提出要在村上设质检站,我和国君等人觉得时候到了,于是召开村民大会,再次讨论工业园区的问题。“

建工业园区的目标就是使小作坊改成家庭联产——股份制公司。统一技术、质量标准,条件成熟还要统一标识。村民们认识到了这样做的好处,第一工业园区建成后,28个档位被一抢而空.大家还主动申请创办第二工业园区。

几年前领头上访的徐国君对记者说”我们虽然原来不是一个体系,但这正好有利于互相监督。无论是谁当了村官,都不能只想自家的私事,把创政绩放在百姓的利益之上,才能顺民心、出政绩。这不,元旦过后我们又同村民们商量,挣钱了,还要重建居住区、商服区和休闲区等等。守着松花江这风水宝地,百姓要是不富,就是咱村官没能力。今年咱还要招商引资,联合办企业。城里已有几大集团找过我们,但能不能合资咱还得同村民商量着来。”

笔者插了一句 ”你们的规划和想法者挺正确,当初要是不同村民商量不是干得更快吗?”

徐国君回答 “也许是这样,但那是不愉快的,即便大家能够收益。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才能使最广大的村民共同愉快地富裕起来。”

童身忠补充道:“家长制的管理办法可能眼前解决问题比较快,但将来可能有负效果。民主决策的过程可能慢一点,但群众的思想统一了,决策执行的就会更快,目标也就能比较好的实现。决策不可能没有失误,但村民集体决策就能减少失误。干群团结起来也能克服和弥补决策失误的损失。民主决策的过程是村民互相做思想工作,共同提高的过程。是先进的文化取代落后的文化、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民主能产生持久的生产力。因为民主能凝聚全体村民的力量和智慧,少走弯路,及时纠正错误。民主能让百姓都把村里的事当自己的事,事情就更好办,也办得更好。”

“民主还能产生先进的生产力。民主能保证全体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符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很多村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消失了,是因为他们没有实现村民民主政治,被大资本分吃了。而我们村只会越来越壮大,因为民主强化了村民们土地公有的意识,强化了土地权集体垄断经营的意识。用不了几年,我村的集体积累将超过几亿、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任何大资本都不会吃掉我们。过去没有民主,村里的土地一块块被人割走,而现在,我们就能靠土地建设工业园,分享经济发展的收益。”

民主就能生长政治文明

陪同我们采访的还有新任的刘镇长。我们想知道村长和镇长是如何处理关系的。童身忠说,”原来村长是镇上任命的,和镇长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父子关系.现在村长是村民选举出来的,和镇长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是兄弟关系。过去镇长说要多少地、绐什么价,就是指示、就得落实,现在要征用土地,领导只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即使领导还是像过去一样下命令,我们也要看大多数村民是什么意见再说。过去村里的事可以不透明,现在必须透明,过去不让村民参与村里的事,现在不行了。我在被选上村长的第二天,就带领村民代表到区政府要被扣的土地补偿款,要是上级任命的我一定不敢。”

问刘镇长怎么理解童村长的“无情无义”,他的回答挺让我们意外

“村民自治改变了乡镇政治的生态,推动着镇政府转变职能和作风。乡镇党政工作方式、方法都必须改进,才能适应政治文明的要求。我们过去动不动就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工作,做了不少错事。如果我们讲政治文明,集乐村前两任领导就不会死.集乐村就不会有那多人坐牢了。他们的实践证明,只有民主的政治环境才能生长出政治文明。”

“村民自治约束了镇上很多权力,影不影响镇党委和政府的职能发挥呢,”

“三年来,集乐村没有一起刑事犯罪案件和村民上访事件,经济发展也一年一个新台阶,这种效果是我们过去对村里的工作包办代替所无法达到的。我们找到了科学管理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政治制度。镇政府在村里也并不是无所作为,例如要提高村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村里提供发展战略等。对集乐村,我们下一步将请专家帮助制定发展战略,同时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村集体的1000多亩土地,1000万现金和几千万现存资产,我们建议村里建立土地信用合作社,村民可以用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取得贷款.这样既支持产业升级,集体每年又可增加利息收入100多万元。个体经济升级后,集体的几千万资产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集体经济会更加厚实。”

我们离开集乐村时,村里又充满了换届选举前的紧张选战气氛,我们问村民神圣的一票会投给谁,大多数人这样回答 先听他们演讲再说。我们为集乐村人骄傲。

诚信也是生产力 篇4

日前, 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赖焕俊教授公开表达了对道路运输企业诚信现状的担忧, 并认为尽快建立道路运输企业诚信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诚信危机根源: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

“任何企业诚信问题的产生, 既有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 也与企业经营者缺乏内在的诚信自律有关。从根本上来说, 是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联系在一起的。”赖焕俊说。

在赖焕俊看来,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也有消极作用的一面。市场经济以物质利益作为人们行为的驱动机制, 当在它还未得到充分发展、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 市场主体很容易处于一种失范状态。

这种失范状态的具体表现就是企业与职工、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结构不平衡, 利益关系不顺, 缺乏公平性, 从而导致不诚信现象必然发生。

就道路运输企业外部来说, 表现为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结构不合理, 缺乏公正性。这样, 坑害国家、其他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不诚信现象必然也会发生。在市场经济运作中, 必然会出现企业为谋求自身利益, 自觉违反游戏规则, 经营不讲诚信, 铤而走险, 不遵循相应的法律与诚信规范的现象。

“当然, 道路运输企业经营中诚信问题的产生, 也同我国道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有关。”赖焕俊举例说, 一些道路运输经营者忽视企业的诚信建设, 只重视物质利益的功能, 用纯粹的经济手段运作经济, 不重视诚信等非经济因素的经济意义, 不懂得企业经济的发展是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结合作用的过程。

在这样的企业中, 高尚的诚信精神得不到很好的发扬, 不诚信的东西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政府:尽快建立道路运输业诚信体系

政府是市场经济的管理者和调控者, 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时, 政府就有必要出手。

赖焕俊认为, 政府要消除诚信危机, 建立诚信体系, 首先必须建立起保护诚信者权利的法律体系, 同时, 还需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诚实守约的道德共识, 使诚信者获得较高的收益、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人们的普遍尊重。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建立企业诚信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体系, 强化诚信的法律地位。

诚信体系的形成不仅仅指望道德的力量, 还要加快诚信的有关法律体系的建立, 对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的氛围。赖焕俊特别强调, 加入WTO以后, 我们要熟悉和遵守“国际游戏规则”, 做到与国际接轨, 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 为我所用, 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再好的法律规定和市场制度都要靠执法者去监督执行, 执法者的素质关系到执法水平的高低, 而目前, 在市场执法领域我国还存在很多不足。

赖焕俊举例说, 有的执法人员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淡薄, 特权思想严重;有的执法人员从事执法工作不学法、不懂法、不用法, 执法行为不规范, 执法不公正、不严格, 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利用手中权力, 搞权钱交易, 徇私舞弊, 贪脏枉法。

因此, 我国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执法水平都亟待提高, 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对失信者加大查处力度, 要使失信者的违法行为所承担的“风险成本”远远高于其“违法收入”, 以至于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而对道路运输行业中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 赖焕俊认为要“落实具体措施, 标本兼治, 有效地解决, 特别是对反映强烈的、直接侵犯运输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要从严、从重查处”。

比如, 事实确凿的要进行停业整顿, 并对经营承包者和司乘人员重新进行上岗培训再教育;后果严重的要依法取消经营资格;对于违反行业规章超类别、超范围经营、擅自改变营运线路、降低服务质量的经营行为也要严格查处, 后果严重的还要停业整顿。同时对运输企业发生的运输服务质量事故, 一律要记录在案存档, 作为企业经营资质评定的重要依据。

此外, 赖焕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道路运输企业诚信的评估中介机构, 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评估, 并向社会公布其信誉等级, 以培养和滋润健康发展的运输市场环境。

交通运输企业信用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身份信息、企业不良行为预警揭示信息、企业不良行为警示信息、企业良好行为信息等四个方面, 收集到的这些信息经评估中介机构审核后, 建立企业诚信评估档案;并运用现代科技的信息传输手段, 建立企业信用发布查询系统, 向社会提供咨询, 以维护交易安全和消费者利益, 并用以警戒不守信用者, 督导其改正, 限期内未整改的要将其公布于众。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要对诚信守法者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优惠和奖励, 使其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道路运输企业:讲诚信创名牌

企业诚信危机的产生, 既有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 也与企业经营者缺乏内在的诚信自律有关。因此, 在政府努力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市场的同时, 道路运输企业自身更要身体力行。

诚心相照, 是人心凝聚之魂, 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只有企业全员以真诚之心相照, 才能把诚信落到实处。

因此, 赖焕俊认为, 对于道路运输企业, 首先要树立企业全体员工的诚信意识。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管理者以身作则, 带好头, 对待每一位下属要以人为本, 尊重员工的人格和个性, 在言语、生活和思想上, 真诚地关心职工;同时也要使全体员工明白:诚信是做人之本, 也是企业的立业之基, 人不讲信誉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企业不讲诚信就不可能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 没有诚信, 产品就没有出路。只有诚信才能铸就企业的成功之路。

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讲诚信最关键的是要落实到消费者的利益。在赖焕俊看来, 目前我国的运输生产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发生任何交通事故, 不仅给运输消费者带来痛苦和损失, 对运输企业的信誉和运输行业的声誉也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

因此, 要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的政策规定, 建立制度, 加强检查, 落实措施, 努力做到各企业全员都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道路运输企业除了每年继续组织对运输企业和运管机构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考评外, 还要采取治本的措施, 加强对运输经营活动关键因素的驾驶员的管理, 实行行业培训、持证上岗、企业聘用、统一管理、严格考核, 解决在经营活动中驾驶员只对车主负责, 只讲经济效益, 不顾旅客利益、企业利益和行业信誉而超载、超速、违章经营等不诚信行为。

此外, 创名牌已成为当今企业逐鹿市场的一种重要营销手段。道路运输企业创名牌, 以名牌抢市场, 在运输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 应当说是企业谋求发展的明智之举。

然而, 创名牌需要的是企业对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 任何时候, 不忘把消费者利益作为企业利益的根本出发点, 使职工深刻认识到:企业信誉=消费者=企业利益=职工利益, 并明确自身在此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维护企业的公众形象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诚信如金”, 它是企业辉煌的保证;“诚信如水”, 它是企业赢得顾客的桥梁。建设现代文明企业, 构建与世贸组织相一致的市场经济信用秩序, 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当务之急。

因此, 政府、企业、经营者有责任共同构建一个诚信的市场环境, 对守信者, 要大力扶植, 对失信者要坚决加以制裁, 否则社会经济很难健康发展。

企业形象也是生产力 篇5

时时寻求效率进步,事事讲究方法技术。

班前常自检,事故可避免。

安全好意的保障,安全是幸福的源泉。

防事故年年平安福满门,讲安全人人健康乐万家。

推行精益生产,消灭一切浪费。

节俭不仅仅是一大美德,而且是一大财源。

安全就是节约,安全就是生命。

熟水性,好划船;学本领,保安全。

巩固安全发展机制,构建和谐平安家园。

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改善观念,抓好精益生产。

上下沟通达共识,左右协调求进步。

挑战自我精益求精实现产品效益化。

人车分离,各行其道。一人安全,全家幸福。

逗比也是生产力 篇6

“源于我们自己的一个需求”,在聊到启动花熊项目的初衷时,应亚峰回应道。花熊其实并不是应亚峰的第一次创业,数年前他曾参与创办了当时颇有名气的在线音乐网站九天音乐,主要负责产品的把控。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微信》兴起,朋友圈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社交平台。应亚峰在使用朋友圈时发现,除照片外自己有时候也想用一些好玩的漫画图片来表达心情或状态,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制作这样的图片难度较大。他突然有了想法,“如果把大家平时非常喜爱的形象做成贴纸模板,那么每个人即使不会画画,不也能通过简单的拼搭移动,创造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漫画图片了吗?”

说干就干!去年4月,应亚峰迎来了自己团队的第11名成员。两个月后,他们便推出了《花熊》APP的2.0版本。应亚峰坦言,相对于其他很多明星团队,自己的团队并没有BAT从业经历,有些还是刚毕业的应届生,开发和运营各占一半。“《花熊》是团队中很多人参与的第一个移动互联网项目”,他重视团队的打造,项目拿到的天使投资也悉数被他花在了团队上。

做用户的斗图神器

“《花熊》的用户是最可爱,最逗比的”,在应亚峰看来,《花熊》APP目前的产品定位,就是要做用户的“斗图神器”。

如今的《花熊》,也的确将最多的经历放在了其工具属性的提升上。“现在年轻的用户在聊天时有一个斗图的现象,非常有意思,所以这种表情图片(不是EMOJI)有非常丰富的使用场景,而且永远都要出新,永远都不够。”在应亚峰看来,图片可以传递很多文字难以简短体现的信息量,市场潜力很大。他笑称:“喜欢聊天斗图用户都知道,老是‘盗图就没意思了。”

应亚峰希望《花熊》可以让用户产生想法了之后,很快的开始创作,达到即兴的表达的目的。为此,除了引入PGC的贴纸模板内容、智能抠图和拼贴功能外,花熊团队还开发了可以逐帧控制的动图制作功能。而APP创作出的内容成品,则可以一键分享到《微信》和《手机QQ》等平台。

尽管花熊目前还没有在线上推广上有所投入,但应亚峰表示目前已经积累了很多内容—在《花熊》APP的“传送门”版块,已有不少由用户创作的好玩图片。“我们发现用户上手以后,经常会连续作图,有些用户甚至会在1个小时内连续做70~80张图。”从应亚峰如今掌握的每天运营数据来看,基本上平均每个活跃用户会作2~3张图。他认为,用户的创作积极性和展现出来的创造力,或将是《花熊》APP的核心竞争力。

梳理内容平台

聊到花熊接下来的动作,应亚峰在采访中给出了两方面的信息—帮助用户发现和创造有趣的内容,以及强化产品的社交元素。其实,这也是应亚峰根据目前用户的反馈做出的决定。

在应亚峰来看,用户如何从现有的千万张UGC图片内容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是《花熊》目前还没有做好的地方,将成为团队接下来的一个突破点。此外,根据他的判断,来《花熊》的用户都是在各类社交产品中最活跃的一部分用户,他们本身在社交方面的需求就特别强烈,而目前《花熊》在这些方面都做得不够。“比如,经常有用户跟我们吐槽:‘怎么连私信都不提供?”

不过,采访中应亚峰也指出,《花熊》并不会将自己定位为社交产品。社交主要是为了方便用户交流作品和经验等。对于盈利的话题,应亚峰透露尽管已经琢磨出一些《花熊》特有的模式,“现在用户规模还未达到可以让我们去实现盈利模式的标准,所以我们现在更多的还是考虑《花熊》的发展。”

去年8月,花熊项目便获得了3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投资。投资方在网上找到应亚峰,然后双方在杭州面谈了40多分钟后即敲定了这一轮融资。如今《花熊》正在争取A轮融资,但整体融资环境已经出现了变化,应亚峰也感觉到资本寒冬的到来,融资进展缓慢。不过,这个初创团队如今对自己的项目依然自信。“寒冬意味着投资人会更谨慎,但有好的项目他们应该不会拒绝吧?与其去琢磨别人是怎么想的,不如努力把自己变成好项目。”他最后说。

结束语

价值观也是生产力 篇7

很多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却在为追求做大方面做起了大文章,而这种做大的基础不是在过去的主业上强化发展,而是进行跨界发展,有的还搞起了贸易发展,有的甚至进行大规模的兼并扩张,有的还进行数字注水。然而通过这种方式的做大,企业并没有提升经济质量,反而多支出了很大一部分成本,经济规模上去了而经济效益下降了。

中国企业过于急功近利,一是为了所谓的自己的面子;二是外界力量的推动;三是想获得快速发展的效果;四是虚荣心在作怪。

很多的企业总拿着别人的地图或规划,按照别人规定的路线在走,没有自己的方向。

今天的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沦为资本的游戏,没有丝毫创造力,这既是中国经济的悲剧,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剧。很多企业家耐不住寂寞,抵御不住短期利益的诱惑。

其实,中国企业需要价值观,而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企业发展、扩张、走向世界的先决条件。如果价值观没有站在行业的高度,这个企业就不能征服行业的企业;如果价值观没有站在中国的高度,这个企业就不能征服中国的市场;如果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没有站在世界的高度,他就不能征服世界的市场。

一个人越专心做一件事,效率就会越高,事情就会越做越好。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越专注于一个领域就会越有竞争力。在一些商业领域,商业模式的竞争并不是那么复杂,也不需要高精尖的技术,关键就在于你要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事,并坚持把它做好。如果一个企业存在多元化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的销售额被注水了,这些企业还会专注吗?还会有很高的价值吗?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价值观,这个企业就无法和行业、市场、世界对话。

关爱员工也是一种生产力 篇8

美国奥辛顿工业公司的总裁曾提出一条“黄金法则”:关爱你的客户, 关爱你的员工, 那么市场就会对你倍加关爱。客户是企业的外部客户, 员工是企业的内部客户, 只有兼顾内外, 不顾此失彼, 企业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员工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 如果员工对企业满意度高, 他们就会努力工作, 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并以企业为家。员工对企业如果不满意, 结果一是离职, 一是继续留在企业但是已经失去了积极工作的意愿, 这两种结果都是企业所不愿看到的。

可以肯定的是, 世界上任何管理都没有对人的管理这么难,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各自的经历、各自的文化背景以及各自的情感需求等。作为新时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 不能要求每个员工千篇一律, 人人都循规蹈矩, 一般性的吆喝几句是不管用的, 强制命令更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管理者走进员工的内心世界, 从关爱员工入手, 帮助员工确立自身的发展计划并激励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业绩。

关爱员工, 管理者就必须给予员工足够的信任与授权, 让他们自主地完成工作任务, 放开手脚, 尽情地把工作才能发挥出来。韩国三星集团的老板李秉哲就一直坚持这一用人之道。在“三星商会”开业不久, 他大胆地启用了一直没找到工作、被别人视为危险人物的李舜根。除银行的巨额贷款、大批量的原材料进口等少数重要问题外, 他把几乎全部的日常业务都交给了李舜根。后来的事实证明, 李舜根是可靠的人, 对推动“三星商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爱员工, 管理者就要做好“教练”的角色。教练工作不仅是训练, 而且也是辅导、参谋、揭露矛盾、教育。训练工作要求管理者具备倾听的能力以及表达真实的赞赏、感谢的能力。通常在“首次”做某事之前或之后要进行特殊的鼓励或纠正错误时, 需要进行训练工作。辅导就是帮助能力出众的人体现出自己能力的工作。参谋就是当发生问题、工作受到影响时, 给予员工建设性意见、支持和鼓励, 并进行双向的讨论。揭露矛盾就是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员工的重大工作失误正面地公布出来, 由众人一起来解决问题和纠正错误。教育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培训工作。

关爱员工, 管理者应该在企业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系统, 以促进员工间的关系, 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 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交流, 促进工作任务更有效地传达。在通用电气公司, 从公司的最高领导到各级部门领导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 欢迎职工随时进入他们的办公室反映情况, 对于职工的来信来访妥善处理。公司的最高首脑和公司的全体员工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生动活泼的“自由讨论”。通用公司努力使自己更像一个和睦、奋进的大家庭, 从上到下直呼其名, 无尊卑之分, 互相尊重, 彼此信赖, 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亲切。

企业文化也是竞争力 篇9

2011年, 上汽集团根据上海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部署, 按照“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步伐, 顺利完成集团整体上市。2012年, 上汽集团实现整车销售449万辆, 连续7年位居全国汽车销量第一名。第8次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排名第130位。多年来, 上汽集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创新型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上海企业文化建设优胜单位等称号。

一、抓定位:确立引领发展的文化战略

企业发展要抓竞争力, 企业文化也是竞争力, 这是上汽集团累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验, 对文化定位最基本的感悟和认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上汽集团大体经过6个五年计划, 基本做到:一个五年计划形成一次文化进步, 一个五年计划引领一次经济跨越。30多年间先后形成敢于合资经营的开放文化, 引领产业道路从闭门造车到开门造车的跨越;形成敢于国产化攻坚的质量文化, 引领产业技术从中国标准到世界标准的跨越;形成敢于建设支柱产业的发展文化, 引领产业地位从一般产业到支柱产业的跨越;形成敢于建设世界级整车基地的合作文化, 引领产业能级从国内先进到世界水平的跨越;形成敢于应对入世、出海跨洋的价值文化, 推动产业地域从上海到中国再到世界的跨越;形成敢于建设自主品牌的创新文化, 引领产业阶段从合资经营到合资经营与自主品牌并举的跨越。

正因为文化建设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上汽集团党政始终积极主动抓好文化建设, 做到领导、任务、组织、考评、资金“五到位”。即:董事长、党委书记亲自抓, 副书记和人事副总裁直接抓——领导到位;文化建设列为每年党政工作报告和“十一五”、“十二五”党建纲要重要内容——任务到位;明确党委宣传部主管协调, 有关部门各司其责——组织到位;文化建设列入每年部门和企业工作考核——考评到位;确保宣传部、公共关系部、培训中心等直接从事文化建设部门机构的经费——资金到位。

2009年9月, 上汽集团召开了全体集团领导和基层领导参加的文化建设推进大会, 董事长、党委书记胡茂元作题为《用先进文化引领上汽发展》的主题报告, 有力推动上汽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近几年, 上汽集团党委专门开展了“深化文化建设”课题研究, 旨在进一步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提升上汽集团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

二、抓灵魂:培育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

上汽集团的文化建设, 核心的、根本的抓手是文化理念建设, 它是上汽集团经营管理和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上汽集团的文化理念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长期发展积淀的文化宝库。其中有:上海大众桑塔纳国产化建设时形成的精益求精行业精神;上海通用项目建设时形成的4S合作理念;基层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形成的“经营者”管理思想;跨地跨国经营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观;自主品牌建设形成的上汽愿景。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五大理念, 构成了定位准确、层次分明、联系紧密的理念体系。其中:上汽愿景主要解决崇高使命和发展方向这个首要问题, 它是最高文化理念, 起到文化统领作用;核心价值观主要解决共同价值取向这个根本问题, 它是核心文化理念, 起到文化支撑作用;精益求精精神、4S合作理念和“经营者”管理思想主要解决经营管理运作中的精神态度和思维方式问题, 它们是基本文化理念, 起到文化推动作用。

用文化理念指导经营行为和员工行动, 是文化理念建设的基本目的。为此, 上汽集团坚持不懈抓好文化理念的认知认同。首先, 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当宣讲员和培训师, 胡茂元董事长多次在各种重要会议上宣讲上汽愿景、价值观和4S合作理念;其次, 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宣传上汽集团的文化理念;再次, 通过“千名书记上能级”、“万名党员进党校”、“合格汽车工人培训”等方式, 持续开展系统的理念教育;最后, 通过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对认知认同情况进行检查。几年来, 广大员工对上汽愿景和价值观的认知度一直保持在90%以上。

三、抓运作:搭建融入管理的文化平台

上汽集团文化理念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昭示和启迪, 更在于运作和实践。多年来, 上汽集团致力于构建文化理念融入经营管理的运作平台, 使文化理念从墙上挂、嘴上说, 变成能做能干、能检验, 实现理念落地, 成为上汽集团文化建设的一大特点。“四大工程”建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文化运作平台。

所谓“四大工程”, 即用户满意工程、全面创新工程、全球经营工程和人本管理工程。“四大工程”与核心价值观的四句话一一对应, 联系紧密。特别是用户满意工程, 是第一价值取向“满足用户需求”的运作平台, 被誉为上汽集团的生命工程。进入新世纪以来, 上汽集团坚持制订用户满意工程实施计划, 提出产品改进、质量改进、服务改进的目标要求, 广大员工广泛开展“三找”活动, 找自己的用户、找用户不满意的问题、找让用户满意的措施, 形成了人人践行上汽愿景、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上汽集团的文化理念成功运作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充分肯定。2012年, 上汽集团顶住了市场增速趋缓的压力, 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400万辆的汽车集团, 市场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其中, 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3家整车企业年产销都超过了100万辆。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的中高级自主品牌荣威、MG突破20万辆, 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四、抓统筹:建设统一多样的文化格局

作为一家拥有50多家直属企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上汽集团始终坚持建设统一多样的文化格局, 用统一的集团文化统领企业文化, 用多样的企业文化丰富集团文化。

在坚持集团文化“统一性”方面, 上汽集团力求做到五个统一:一是统一文化理念, 指导企业文化理念建设;二是统一文化平台, 企业在“四大工程”平台上进行个性化运作;三是统一文化礼仪, 规范使用集团标志;四是统一形象展示, 总部建有上汽展示馆作为形象展示基地, 全国汽车展、全国全市大型纪念展等大型展览由集团统一领衔;五是统一文化活动, 每年集中举办大型文艺、体育或艺术活动, 凝聚人心、展现风貌。

在坚持文化“多样性”方面, 上汽集团多年来致力于建设企业特色文化。所谓企业特色文化, 是指集团文化的企业化, 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个性文化的品牌化。目前, 上汽集团已经建成31个企业特色文化, 包括上海大众“追求卓越”的文化, 上海通用“用户为中心”的文化, 上汽乘用车的“品质”文化, 延锋伟世通的“家园”文化, 联合电子的“环境”文化, 三电贝洱的“经营者”文化等等。

在跨地经营中加强跨地文化建设, 是上汽集团建设统一多样文化格局的新的重要课题。经过积极探索, 现在已经形成了“强化”集团文化统领、“融化”沪外企业优势、“优化”上汽文化品质的“三化”方针和推进措施。2009年12月28日, 上汽集团党政下发了《关于在跨地经营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跨地文化建设在上南合作中充分发挥了“融为一家”的重要作用。其中, 东华公司紧紧围绕“解困”目标, 以“融为一家, 赢领未来”为主题, 提出“凝心塑形铸魂”的方针, 以“新东华、新一家、新事业、新发展”为号召, 推动公司下属企业稳步“融入上汽大家”, 3年实现了“创百亿、进上市”两大跨越, 使一个困难重重的老国企旧貌换新颜, 焕发了生机活力。南汽集团紧紧围绕自主品牌建设, 以“精益求精”的行业精神为指导, 通过实施以“精致质量”为核心的“精益工程”, 极大提升了产品质量, 产品开始走向海外市场。

五、抓氛围:营造催人奋进的文化环境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是文化凝聚人、塑造人、激励人的重要手段。上汽集团坚持“四管齐下”, 营造氛围。

第一:出好文化精品。近年来, 精心编印了一批上汽文化丛书, 包括:与上海市政协联合出版的《上汽五十年》, 与上海市作协合作的《世界是圆的——上汽改革开放30年纪实》, 回顾总结上汽集团文化建设十年发展历程的《上汽文化创新与实践 (20012010) 》等等, 在汽车行业和社会上产生良好影响。

第二:办好文化活动。上汽每年都要抓住契机开展主题鲜明的大型文化活动。比如:抓住上南合作的契机, 举办“上汽一家亲”团拜活动和“团结奋进”龙舟赛;抓住改革开放30周年契机, 举办“思源奋进”历史展和“中国加油、上汽加油”歌咏会;抓住建国60周年契机, 举办“爱祖国、爱上海、爱上汽”艺术展;抓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契机, 组织广大员工参观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抓住建党90周年契机, 举办“献给党的歌”主题歌会等等, 广大员工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强化了集团意识和进取精神。

第三:学好文化人物。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代表,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上汽集团十分重视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 大力弘扬上海大众全国劳模徐小平的“敬业、创新、求知、团队”四种精神, 积极营造催人奋进的文化环境, 形成了先进人物层出不穷的生动局面。

员工健康也是企业竞争力 篇10

企业员工健康管理裹足不前, 除管理理念的缺失, 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担心为此增加人力成本。事实上, 组织为员工提供健康管理福利, 从短期看, 确是一种支出性举措, 但从长远看, 则是一项投入产出较高的投资, 在增强组织凝聚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医疗保健相关支出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是一种有效的员工激励手段。

睿仕管理顾问公司2009年对15个国家的2.8万员工开展的调查显示, 当员工健康被很好管理时, 企业绩效有2.5倍的上升, 企业员工的数量增加8倍, 相对于员工健康未被很好管理时, 企业下一年人才流失的可能性增加4倍。

上一篇:新生辅导员下一篇:实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