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特效

2024-07-17

合成特效(共4篇)

合成特效 篇1

1 引言

在立体电视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节目制作人员在制作节目过程中就考虑到立体电视的特性,选择性地进行节目制作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会推动立体电视不断发展。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在传统电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影视合成技术,在立体电视这个新型传播平台上,能够对节目的画面质量和传播效果产生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可以借鉴传统电视特效合成原则,研究两者的共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前者基础上,结合立体电视自身特点,分析立体电视中特效合成的技术特点。

2 立体电视镜头显示原理及制作

人类在观看事物时,既能感受到物体的宽度和高度信息,又能感知深度信息,判断出事物间的距离。当人的双目同时观看物体时,由于两只眼睛视轴的间距(约65 mm),左眼所接收到的视觉图像与右眼接收的图像不同,两眼看到的画面移位感觉叫做视差。大脑通过眼球的转动、调整,综合接收双眼存在视差的图像信息,最后经过大脑处理使人感受到立体效果。这种双目立体视觉就是立体电视镜头的基本显示原理[1]。

立体电视节目的素材获取,可以采用传统摄影机或高清摄像机拍摄,也可以利用三维软件之类的计算机手段实现。后期处理作为弥补素材获取阶段缺陷的有效手段,是立体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期处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画面调节,使左右眼画面在颜色、亮度、位置和角度等方面较好地匹配;其次是合成输出阶段。若打算利用色差眼镜观看的话,将每个画面分别调节成与眼镜镜片颜色一致的色调,并渲染输出;若利用偏振光的话,则可以直接利用相应设备将普通视频转换为偏振画面。立体节目可通过胶片或投影机播放,将来或许会通过网络或电视信号进入千家万户。现阶段的立体电视作品在观看时大多需佩戴色差类或偏振类眼镜,虽然现在已有不需要佩戴眼镜也可获得立体感的设备出现,但其由于限制较多,难以大规模应用[2]。总而言之,立体影像的主要制作流程如下:双机拍摄,画面处理,合成输出,观看并感受立体效果。

3 立体电视特效镜头对传统合成原则的继承

特效作为影视后期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在营造画面效果时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传统电视中,画面效果通常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要求画面真实可信,二是要求画面具有强烈形式美感[3]。下面分析立体电视对于传统电视在后期合成时一些基本原则的继承关系。

3.1 光线原则

光线对画面的造型表现、环境气氛的渲染、思想感情的表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画面内物体的形状、体积、数量、色彩、质感、空间深度感等重要信息,以及被摄物体影调的明暗配置、画面气氛、层次等诸多属性,都需要借助光线才能表现出来。不能单纯观察光的表象,而要在实际的操作中去灵活运用光。例如,在三维建模时,对某个场景,可以采用不同角度或照度的光线进行对比试验,从中选择能够营造最佳画面效果的光照模式来布置光线。

3.2 镜头原则

所谓镜头语言,是指观者能够从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包括拍摄主题和画面变化等诸方面的意图。如何合理地运用镜头语言,使得合成效果逼真且自然,称作镜头原则。镜头语言大致分为两种表现方式:镜头内部画面和镜头间的组接。镜头内部画面涉及到机位与画面构图关系。镜头不同,其产生的画面效果自然各异。机位不同,其画面构图不同,画面的表现效果就会不同。合成时,必须选择机位合适的素材,使画面表现力突出,同时可以对素材进行必要变换,包括一些扭曲,才能使最终的画面效果最佳。

3.3 时空原则

这里的时空原则即运动与时间的原则。运动是素材的运动,即摄像机运动的协调;时间则是指素材在运动的时间上应当一致。影视也是一种时空的艺术,观众通过感受屏幕时空的变化,将自己融入影视作品塑造的虚拟时空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让观众沉浸其中,就是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的评价标准。合成时,应该选择合适的特效手段,以助于形成独特的时空感。例如,如果素材在时间上偏快或偏慢,可以适度调整素材播放速度,以形成最佳画面效果为尺度。时空感是画面播放能够感染观众的主要方式,合成时需要给予充分重视。

3.4 虚实原则

接收外界画面信息时,人眼只能将焦点集中在画面的某一块受关注区域,离受关注区域越远感受起来越模糊。这就要求画面布置需虚实相称。在合成时要根据各素材在画面中所处深度来调整画面虚实程度,形成自然景深效果。具体来说,在画面中所处层次靠后,就要进行模糊处理,这样才符合人们的日常习惯,才能营造真实的画面效果。类似的还有空气透视效果:空气透视会使离镜头越远的物体色饱和度越低,一般还会带有偏蓝的色调,合成时可以通过校色来模拟这种效果。另外,运动中的物体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虚化效果,通常沿物体运动方向形成明显的虚化。因此,虚实关系原则亦是后期合成时需要留意之处。

4 立体电视特效镜头的立体感原则

传统电视中特效合成时主要是在二维画面中关注以真实感为主的画面效果,而在立体电视中特效镜头合成时,在保持传统电视特效合成的光线、镜头、时空、虚实这些基本原则外,用强烈的立体感来构造逼真的画面效果,更是一项源于立体电视本身的特别重要的原则。

由立体电视制作流程可以发现,素材获取作为整个流程的第一个阶段,其实也是对画面立体感产生最直接影响的主要阶段。此阶段中双机位的间距设置,可以很好地调节左右眼素材画面的视角差,继而对于后期处理和合成将产生重要影响。画面处理阶段中,两幅画面的色彩、明暗、大小等属性的同步协调,会使观众在最后欣赏成品时不会因为左右眼画面在某些属性上的差异而感觉到两者是分离的,从而使人脑难以将它们统一处理以形成立体感效果[4]。在合成输出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分别考虑每种特效对于立体感的影响。例如在合成软件中如何安排素材间距离,既不能使视差太小,立体效果不强烈;又不可差异过大,使观众只能感受到独立的左右眼画面,难以在脑海中结合以形成立体感;合成时,可以利用画面中某处远端背景作为标记,使两幅画面的该标记几乎重合,以符合人眼看远处事物的经验,从而营造更好的真实感和立体效果。如果采用三维软件的方式制作立体动画,素材获取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构建三维场景,此时可以利用三维软件自身的功能插件,制作立体特效。例如,添加粒子效果时,诸如雨滴、雪片、爆炸碎片等大片粒子可以方便而准确地制作出来。立体电视的立体效果需要在整个制作流程中予以关注,其中每一个阶段都能够促进立体感的形成,而后期合成作为最后一个步骤,起到了断后的作用。

5 素材获取方式及合成方法对特效镜头立体感的影响分析

素材获取是立体电视特效合成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制作过程采取的技术方法、实现难易程度及所能达到的最好效果。获取了合适的素材后,进行后期处理并渲染输出就可以了。立体电视特效素材通常有3种来源:双机拍摄、三维制作、单机拍摄。3种方式都应用了立体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但具体操作过程有所差异。

5.1 双机拍摄

出现较早且发展相对成熟的立体显示技术是双信道偏光分像技术:利用两台摄像机拍摄影像,并用两个独立的视频信道传输到两部电视机,在每部电视机的屏幕上安置一块偏光板,观众透过偏光眼镜观看电视。该方式中,两台摄像机模拟人的双眼,两台机器拍摄的画面间存在视差,所以这类素材不仅具有深度信息,即画面前景与背景间的层次关系,同时前景本身的立体感也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来,形成最佳立体效果。该方法实现时需注意两点:其一,保持两台摄像机镜头中心点高度一致,这是形成符合人眼视觉经验的素材的关键。通常情况下,人两眼高度保持一致,两眼的水平角度不同,而竖直角度一致,即以同样的角度俯视或平视或仰视,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这样才能获取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画面;其二,注意摄像机镜头距离与画面深度的关系。一般来讲,最佳的镜头间距就是人的双眼视距,且保持水平向前,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突出或者调节画面的立体效果,可以适当调节镜头间距。例如,倘若画面纵深感很强,背景与镜头距离很远,就可以稍稍拉大镜头间距,使得远处画面也能获得较好的立体效果;倘若物体在画面中是特写或近景,就需要适当缩小镜头距离,防止两眼视差过于明显,使观众眼睛不适和疲劳。

双机拍摄方式虽然在素材获取阶段的要求最严格,但在后期合成时却很方便处理,只需要在合成软件中将两段视频调整、组合、输出就可以了,不需过多考虑视频的位置关系等影响到立体感和沉浸感的因素。此时添加特效效果时,应该将两段视频分开处理,处理时要注意使它们都满足人眼的视觉习惯,从而能够让受众获得沉浸感。所以说,利用双机拍摄方式可以得到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的画面效果,能使受众最大程度地沉浸其中,是一种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立体节目制作方式。

5.2 三维制作

利用三维软件可以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按照要表现对象的形状和尺寸建立模型、构造场景,根据要求设定模型的运动轨迹、摄影机运动和其他动画参数,按要求为模型赋上特定的材质、打灯光,计算机自动运算并渲染出画面。三维动画技术一经问世,就成为了影视制作中的模拟真实世界的一种有效工具。利用三维动画手段能够完成许多实拍所不能完成的镜头。三维软件中,可以方便地对画面色调、构图、明暗、镜头组接、节奏把握等方面进行控制调节。三维软件中的摄像机可以在虚拟空间中的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随意调节,从而可以实现许多真实摄像机难以完成的运动方式。三维软件以其精密性和自由度而成为制作立体动画的最佳选择,通过对虚拟场景的调节,能够形成极佳的立体感。然而,三维建模不但耗时,而且即便添加较好的贴图和丰富的光效,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还是很难形成达到实拍质量的画面效果。

三维动画方式在后期合成时可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创作。在三维软件中添加某些特效效果,将其融入虚拟场景中,利用虚拟摄像机能从两个角度拍摄特效效果,如同处理普通场景一样,不需复杂操作。但如果是在诸如Adobe公司的After Effect等后期软件中添加特效时,就要分开制作左右眼画面,过程复杂一些。总之,三维动画在真实感标准上不能达到实拍效果,但在立体感标准上甚至会超越实拍,加上其操作性更强、费用更低等优势,正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立体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5.3 单机拍摄

要采用单机拍摄是利用计算机处理,弥补缺少另一台摄像机的不足。首先仍然是实拍,可以是蓝屏拍摄。最好选择一个靠近中心的角度拍摄,以方便后期处理。在得到单机拍摄素材后,利用合成软件进行相关处理。一种可行方式是:对蓝屏素材进行抠像处理,将前景分离出来并复制为两段素材,分别调节,使其中一个趋向于人的左眼画面,另一个趋向于右眼画面。两段处理后的画面可以当做双机拍摄的素材进行后续操作。该方法对硬件的要求降低了,提升了软件要求弥补前者的缺失。分析素材的画面效果可以发现,该方法对于前背景的层次和纵深表现得较好,但是前景物体自身立体感不强,因此该方法获得的素材立体感效果不如前两种方法,自然沉浸感也有削弱,通常很少使用该方法获取立体素材。

6 小结

立体电视,作为电视媒体大家庭的新成员,正日益受到电视工作者的关注。虽然目前的立体电视市场尚未完全打开,但可以预见其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光明前景。立体电视的发展是一个“软硬兼施”的长期过程,硬件设备的发展为它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软性条件则是影响它是否能够超越、替代传统电视的关键因素,而特效效果是众多软实力中的重要一块。对立体电视中特效镜头的合成方法及效果的研究,除了需要继承传统特效合成的研究外,显然还要对突出立体电视画面的立体感、提高立体电视特效镜头的感染力进行研究,这将有力促进立体显示技术与影视特效合成技术的融合发展。

摘要:简介了立体电视镜头的显示原理及制作流程,在立体电视中进行特效镜头合成时,除保持传统电视特效合成的光线、镜头、时空、虚实这些基本原则外,还要特别注重立体感原则,并着重分析比较了双机拍摄、单机拍摄、三维制作这3种不同获取素材方式对立体电视特效镜头立体感的影响。

关键词:立体电视,特效,立体感,沉浸感

参考文献

[1]吕朝辉,董跃.立体电视研究现状与展望[J].电视技术,2006(8):39-41.

[2]MATUSIK W,PFISTER H.3D TV:A scalable system for real-time acquisition,transmission,and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of dynamic scenes[J].ACM Transaction on Graphics,2004,24(3):67.

[3]孙琳.影视合成技术的溯源与发展[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4(5):9-10.

[4]张德忠,贾正松,王志强.无重影立体电视摄像技术的研究[J].电视技术,2008,32(2):75-77.

合成特效 篇2

这篇教程是向脚本之家的朋友介绍PS合成超有创意的玻璃球破碎特效教程,教程合成出来的效果很不错,难度不是很大,推荐到脚本之家,喜欢的朋友一起来学习吧!

作品效果:

1、直接打开 初音素材,然后Ctrl+J 两次,创建2个图层出来    图1    然后选择图层1 滤镜-----高斯模糊--半径8像素    图2    2、拖入气泡素材,Ctrl调整好大小    图3    然后选择图层1副本

按住shift 拖一个正圆形的选区出来

图4    按Ctrl+Shift+i 反选

然后删除选区以外的图片,调整图层透明度为55%

把然后把它移到气泡上面

图5    3、现在观察到红色框框位置有一些多余的图片图6    给他处理掉的方法是,按住Alt+Shift在球的中心用圆形框选工具

拖出一个正圆形出来,

图7    4、然后右键选区---调整边缘----参数如下    图8    然后按 Ctrl+Shift+i 反选,点击气泡的图层按Delete删除

再按 图层1 副本 也删除,这样就把多余的部分删除干净了

图9    然后 滤镜----扭曲----球面化 参数如下    图10    确定之后观察到左边会有一些多出画面    图11    用上面的方法

把它删除掉就可以了

5、然后Ctrl+J 新建多一层出来( 图层 1 副本2)

图12    降低透明度为55%,然后隐藏图层 1 副本

(被隐藏的实质上没有什么作用要不要都无所谓,

只是我做的过程被我截图下来了,它主要用来创建选区而已)

图13    然后选择气泡的图层,右键--图层样式--外发光设置如下图14    然后新建一个图层(图层13)

按Ctrl 点击图层 1 副本,载入选区

然后前景色改为深蓝色

图15    然后按Alt+Delete填充前景色

效果 正片叠底,不透明度40%

图16    这个图层实质上在这个教程里面作用不是很明显

主要是降低气泡的亮度,如果你在做其它素材效果的时候

有一些素材比较亮色的,需要调整气泡亮度的

就可以用这个图层来调整亮度(我是放弃不用蒙板,

用蒙板也可以完成这个效果,毕竟1颗星难度的教程)

6、选图层 1 副本 2,Ctrl+M 曲线工具

调整一下明暗效果

调整好之后整体效果就是这样了    图17    7、新建一个图层 (图层4),画笔颜色调成白色 FFFFFF,不透明度100%

选择碎玻璃笔刷,按 [ 键 调小笔刷大小,在适合的位置,画个笔刷,

图19    然后滤镜-----锐化----智能锐化,调整碎片玻璃的清晰度    图20    然后用变形工具调整好角度,并且用自由选区工具调整碎片的位置    图21    8、新建一个图层,笔刷选择破碎效果然后在球面上画一个碎裂的玻璃

然后 图层----图层蒙板----显示全部,给他添加一个蒙板

然后用柔性画笔,不透明度50% 把一些没用的擦掉

图22    为了让这个破口更加逼真一些,选择气泡图层

用钢笔工具在缺口的地方画个路径出来

图24    然后也给它一个蒙板,按Ctrl+回车 把路径转为选区

再用柔性画笔,不透明度13% 在破口选区内,擦一擦

影视后期特效合成中的色彩研究 篇3

【关键词】影视节目 后期特效 色彩分析

影视节目录制结束后,都要进行一定的后期处理,将一些特效合成加入,展现一种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美感。影视节目后期制作后,形成的是影视视频,能够给观众视觉和听觉带来更大的享受。色彩是通过视觉传递信息,色彩特效的运用,能够表达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独特价值取向。运用优越的色彩体系进行特效处理,可以提升影视节目的欣赏价值,同时增强画面的丰富程度。影视节目特效中运用的色彩,大都是夸张的色彩,这样能够营造出需要的氛围。起到渲染和强化的效果,给影视节目的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激起观众与节目的情感共鸣。影视节目后期特效的设计师,运用色彩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性的营造适合的氛围。影视节目中的色彩特效,处理的方法有三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这三种处理方法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对于影视节目的内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教育背景和时期的观众有不同的感受,但对于影视节目的色彩,观众的感受有一定的共识。

一、地位

在影视作品中,色彩必不可少,它能够渲染画面,并且逐步发展成为抒情、表意和叙事的元素,不再停留于还原自然色的功能,而是发展成为一种表达特殊语言的视觉冲击。影视作品后期的特效制作,首先要做的是掌握整个影视作品的风格和类型,根据影视作品的受众定位来选择色彩特效,在色彩的设计和使用上要尽量满足观众观看心理的需求,从而达到良好的收视效果。在影视作品后期特效的制作中,基准色调是最基础的,它能够直接传递出作品风格,在基准色调的运用前,我们需要掌握各种颜色的表现效果,例如红色代表热烈,白色代表干净,黑色代表阴暗,根据影视作品所要表达的主体,进行颜色的选择,再根据配色原理进行适当调节,需要注意的是,影视作品中,色彩的运用,有时不按常理进行,也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作用

色彩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感受,传递的是一种思想。不同的色彩带来的视觉效果不同。有些色彩会给你锐利的感觉,有些色则能感受到柔和,由此可见,色彩能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在进行影视节目特效镜头合成时,格式、精度等素材在合成進行后,会出现质感反差,颜色等方面与视频画面不匹配的情况,这时候色彩调整就发挥了作用,它的运用能够保证特效镜头画面的质感,还能是整个画面的风格统一。在特效处理中,有时为了凸现主题,对于色彩的运用就极为夸张,设计影视节目的片头,色彩更是不可缺少的,运用它的构成原理,创作出视觉冲击效果强的片头。影视作品中,场景的色彩有时需要校正和调节,这样才能是整个画面呈现出和谐感,使不同场景的色彩达到匹配的目的。在影视作品的后期特效制作中,色彩的运用,能够渲染影视节目的环境、塑造形象,创造风格,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三、调试方法

(一)较暗色彩调拭

影视作品的后期处理,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拍摄画面颜色比较暗,而且存在一部分的空缺,例如画面中人物的眼睛和头发等不够黑,整个画面的颜色没有层次感,这时就需要用到曲线调整,它类似于图像曝光的Gamma curves。在影视作品特效合成时,要尽量使较色接近胶片的效果,当胶片呈现S型,画面的灰度就会非常生动,合成较色,需要调整和操作curves。充分利用Curves的十四个控制点对曲线进行调整,这样对画面的控制更加精确。调整curves,主要是为了均衡色调,增大图像对比度,使视频画面更生动。此外,还可以利用图层叠加进行色彩调整,例如softlight融合方式,通过暗部色彩的加重,使画面整体的色彩趋于饱和。如果想要画面柔和,可以将画面模糊,减弱颗粒噪波。如果画面已经很昏暗了,可以设置为screen的叠加模式,然后调整虚化度和色阶,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二)色彩饱和调拭

一般情况下,影视作品后期的特效处理,在色彩这一块,不会用过于饱和的色彩,当然,儿童卡通类型的影视节目除外。在影视作品画面中,色彩的饱和度或纯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噪波,导致画面失去原有的通透感和立体感,使画面看起来很幼稚,并且死板,还缺乏还有的韵律。这时,需要进行色彩饱和度和纯度的调节,主要是围绕色彩的搭配进行,因而观众对于影视作品色彩的敏感度会比其他方面更加强烈。

(三)室内色彩调拭

影视作品在室内进行拍摄,由于室内色彩的要求很高,而在拍摄期间却不能人为的满足所有光和色彩的需求,因而只有靠后期的调节。室内拍摄,需要的辅助光为暖色,主要的光源是冷色,由此得来的暗部就会偏暖。后期的调节要接近这些色彩的要求。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虽然都是室内的景物,但也会因为主题色的限制,同为景物,但却有不同的调整方向,要把一些和画面不和谐的色彩去除。如果拍摄的室内比较杂乱,参与拍摄的人很多,无法突出主体色彩,这时后期处理就需要把画面的光感突出,使画面营造出一定的气氛。运用柔光效果,凸现画面的清澈干净,但还要注意,柔光不能乱用,因为不合理的柔光会使画面模糊不清。

(四)色彩再创造

影视作品的后期特效合成,在色彩使用这一块,与我们认识的平面印刷存在很大的区别。影视作品中的色彩是色光,符合色光加色法,而印刷也中运用的是色料,符合色料减色法,因而,在后期特效处理中,设计师要对这两种色彩调整方法进行区分,以便运用正确的调色法进行色彩的再创造。影视作品后期的色彩处理,给了设计师广泛的创作空间,同时也减少了依赖传统色片、色温的情况,使影视作品能够在色彩上抓住观众的眼球。目前后期特效合成师对于色彩的处理,偏重于色彩的再创造。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影视作品色彩特效的作用和地位,并研究了进行色彩调拭的方法,给影视作品后期特效合成师提供色彩处理的意见,使他们能够进行合理的色彩再创造。

【参考文献】

[1]马覃亮.影视后期制作在国产影片中的应用及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5(05)

[2]谭美玉.特效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电视.2015(05)

合成特效 篇4

一、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校企共建, 深化课程内涵建设的课程设计理念, 在教学实施中探索出“三开放、四融入”特色课程设计法。三开放, 即:课程教学资源开放、课内学习资源开放、课外自主学习资源开放, 依托课程网站, 实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四融入, 即:搭建企业仿真教学环境、引入企业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岗位组建学生项目制作组实施教学、采用企业员工评价机制进行课程评价, 实现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企业的四融入, 进而实现了课程的职业性。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对动画后期岗位进行分析, 遵循动画项目后期制作流程, 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 确定课程的设计思路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服务于实践、实践还原项目开发过程、多途径构建优质教学资源, 校企共建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 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课程知识含量, 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 及就业转岗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理论融入实践, 关注学生举一反三能力。

三、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

为了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课程组通过调研, 明确了动画后期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根据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确定学习情境一为影视合成典型技法;依据动漫企业承接项目类型分析结果, 确定学习情境二为电视栏目片头创作、学习情境三为影视广告片创作;结合原创动画项目研发的需要, 确定学习情境四为动画短片后期创作。四个学习情境应用面广、符合社会生活需要的、具有普适性和典型性。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课程组教师共同开发了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等课内教学资源。自学视频库、案例库、素材库等丰富的学生自主学习资源, 以课程网站为依托, 实现了与学生的共享与互动, 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

课程创新引入“抛锚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主导的企业仿真项目作为锚, 引入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创项目开发。以学生项目团队形式完成从策划到成片的制作过程。依据动画项目后期制作流程将项目划分为具体任务, 以阶段成果作为项目验收节点, 激励和促进学习。

五、结束语

加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经过改革创新, 《动画后期合成与特效制作》课程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教学效果显著, 学生岗位能力得到加强, 受到企业用人单位的肯定与好评。

摘要:《动画后期合成与特效制作》课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明确动画后期制作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 从内容体系到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就《动画后期合成与特效制作》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的做法做了全面总结, 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动画后期合成与特效制作,精品课程,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圣良.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第07期

[2]柳礼泉.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 2010年第05期

上一篇:肱骨中下段下一篇:体育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