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娱乐

2024-07-17

体育娱乐(精选12篇)

体育娱乐 篇1

导言

基础概念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就像房屋的地基一样;要想建造高楼大厦、房舍殿宇必须有稳固的地基。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必须建立在基础概念的地基之上;基本概念对学科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基础概念的混乱的学术研究就像根基不稳的房屋一样缺乏有力的支撑。在体育学研究领域内,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概念常常被混淆与乱用。因此,明确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厘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体育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

1 民俗体育

民俗体育,由“民俗”和“体育”两个词构成,对民俗体育概念的界定,关键在于对“民俗”一词的理解。“民俗”是一个外来词,“这个词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1846年创用的,他以撒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1]。民俗是指民间风俗现象,那么要把握“民俗”,就要对“民间”和“风俗”二者的含义有清晰地认识。“民间,顾名思义,是指民众中间,它对应官方而言。概而言之,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2]“‘风俗’一词,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3]。因此,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民俗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一个国家或民族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4]。

世界著名民俗学家哈森教授认为:“民俗是文化的一种分类,它有文化内涵和形式两方面的东西。文化是人造的环境,它不能被生物性地遗传,人类必须经过学习的过程,这被称作文化适应(inchlturation),学习他所出生社会、社区的文化,所以一个婴儿出生了,它需要学习语言、礼仪、风俗、宗教、价值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等等,这就是学习,这就是认知,学习通过训练塑造人们的行为。谈及民俗,民俗可能是文化所是的任何东西,它可能是语言、社会组织、礼仪和习俗、信仰和知识、仪式、宗教、幽默、娱乐等等、社会交往———男人在女人面前怎么表现,女人在男人面前怎么表现,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传统文化。民俗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让中国人成为中国人,让俄国人成为俄国人,让埃及人成为埃及人,如此等等,通过学习获得,使一个生物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5]。哈森教授主要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解释民俗,而华东师范大学的田兆元教授则从民俗的社会功能方面来解释民俗,他认为:“民俗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即传统与文化的活态形式。它是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淘洗,留下来的文化的精华,与现实结合的产物。民俗对于特定的群体有强烈的认同功能,因此,民俗对于当代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哈森教授和田兆元教授从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的角度解释“民俗”到底是什么,他们都强调了民俗的文化认同功能,民俗无论是在个体成长还是社会发展中都有着重要作用。对于个体而言,个体通过对民俗文化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和适应融入自己日常生活的世界;在社会而言,社会通过民俗的文化认同性组织和巩固自身结构。那么,民俗体育则是民间风俗活动中出现的体育,这种体育与民俗关系密切,是民俗的有机部分,是能够体现民俗文化属性的体育。是在特定群体中具有文化认同的体育形态,就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是帮助个体形成群体认同感的体育文化,例如,我们儿时玩得踢毽子、跳房子、拔河等等,通过参加这些民俗体育活动我们获得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融入日常生活的世界。

综上所述,我们将民俗体育理解为:民俗体育是一种具有集体性、模式性、传承性的民间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群体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体育文化形态;它形成于过去并绵延至今,始终处于动态的更新和发展之中,是一种活态的体育文化传承。但是,随着社会现代性的发展,尤其是在城市中,民俗体育原初赖以生存的语境发生了巨变,因而其发展模式形态也随之发生了裂变;在传统社会中,民俗体育发展的文化空间主要是节庆节日、集、庙会等传统文化空间;而在现代城市中,传统文化空间已经不复存在,民俗体育失却了原有的文化空间,城市中的社区、公园以及赛事、表演活动成为了民俗体育发展的新的文化空间,民俗体育由原来节庆节日走入了日常健身活动。这些新现象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民俗体育。在城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空竹、风筝、气功、太极拳等民俗体育活动,它们既不是发生在节日节庆的文化空间之中,也不具有传统的仪式,可见,民俗体育的发展模式正在不断变化。

另外,国家编创和推广的新体育项目中,很多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俗体育,但是它们的编创吸收了传统风俗文化、体育文化的要素,那么它们又应不应被纳入民俗体育的范畴呢?本文认为应该属于民俗体育的范畴。虽然这些新的民俗体育项目未必具有民俗体育集体性、模式性、传承性的特点,但是它是从民俗体育“根”上长出的新枝叶,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现代性条件下民俗体育发展中自然衍生出的新路径,是民俗体育适应性发展的结果。正如现代竞技武术是从传统武术中衍生出的,但是我们不会否认竞技武术是武术的事实;现代龙舟竞技也是从传统龙舟竞渡文化中发展起来,龙舟的竞技化发展虽然使龙舟文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异化,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竞技龙舟文化促进了传统龙舟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因此,鉴于民俗体育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我们将民俗体育的概念界定为:民俗体育是指在体育中能够体现某一民俗活动功能和文化意蕴的体育。

2 民间体育

钟敬文先生认为:“民间,顾名思义,是指民众中间。它对应官方而言。概而言之,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7]。那么民间体育就是在广大民众中间开展的体育,与官方体育相对,也就是说除官方体育之外的体育都是民间体育。依此而言,民间体育几乎涵盖了所有体育活动形式,只要是在民众中间开展的体育都是民间体育的范畴,即使是小区中偶尔发生的一场足球赛、篮球赛,也属于民间体育。

但是,《体育科学词典》对民间体育的解释是“在民间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俗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形式”[8]。并且指出“民间体育具有民族气息、地方特色,是传统的体育形式。这一特征又使其严格与近代西方体育形式相区别”[9]。按照这一概念,民间体育应该不包含近代西方体育的内容,那么现今在群众中广泛开展的羽毛球、乒乓球、篮球以及新兴的攀岩、自行车、轮滑等不属于民间体育的范畴。这与现实生活中民众对民间体育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区别:在生活中,当提到民间体育时人们一般认为是指与官方体育活动相对的体育形态,即除官方体育以外的所有体育活动都可以称为民间体育,它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体育项目。

“民间”是汉语中的固有词汇,鸦片战争之前,西方体育还未传入中国,民众口中的“民间体育”指的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世界中广泛存在和开展的游戏、竞技、娱乐等活动形式,民众潜移默化地将这种日常生活习惯以语言的形式保存了下来。程征先生就认为:“‘民间’的概念是随着原始文化阶段的混沌状态的结束,文化在文明社会条件下演进分化,相对于宫廷、文人等概念的确立而确立的”[10]。另外“《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民间’的解释指人民中间,主要指与官方相对而言”[11]。程征先生关于“民间”的观点以及《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民间”的解释与钟敬文先生对“民间”的定义是一致的,都是指民众中间,与官方相对。而《体育科学词典》关于民间体育的概念则强调民族气息、地方特色以及传统性,其对民间体育的界定与“民间”一词的理解不相符,并且与现实和当下研究趋势也不相符;另外,《体育科学词典》对民间体育的界定,容易引起民间体育与民族体育、民俗体育等其他相关概念的混淆,因此,我们不采用《体育科学词典》的观点。

综上所述,民间体育是在民众中开展的、非官方的体育。

3 传统体育

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传统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传统文化在体育中的体现。对“传统”或者说“传统文化”的理解决定了我们对传统体育的界定。“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12]。“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他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和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13]。也就是说传统不仅仅只是历史的遗存,而是“活在现在的历史”或者说“活着的过去”,是较现代而言的。它承载着历史文化也变革着历史,它是历史在现代的活跃。

因此,传统体育是指人类历史上已创造并衍传至今,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目前,在我国,传统体育一般是指鸦片战争以前形成,并一直衍传至今的体育文化形态。应该说,从历史变迁的视角而言,目前学术界的这种关于传统体育的认识存在商榷的地方。

4 民族体育

民族体育概念的界定关键在于对“民族”一词的把握,对民族体育概念的研究也大都是从“民族”一词入手,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涂传飞将国内外已有的对民族的定义分为三个流派:一是强调民族的“客观”因素来界定民族的概念,最典型的是斯大林给民族下的定义。二是强调“主观”因素来界定民族的概念,代表性的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三是选择跨越“主观———客观”谱系的标准对民族进行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安东尼·斯密斯。[14]涂传飞在三个流派的基础上总结出民族的本质属性是“民族认同”,认为“民族体育之所以是民族体育是因为它是为一定的民族所共同拥有和享用并对其产生民族认同意识的一种特殊的传统体育文化形式。因为,在一定的民族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体育文化形式,而只有为一定的民族所共同拥有和享用并对其产生民族认同意识的传统体育文化才是该民族的民族体育”[15]。王俊奇则采用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的《文化学词典》对民族的解释:“民族,人们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有广义、狭义。广义的民族包括原始、古代民族,近代民族和现代民族;同时还有其它广泛用法,如作为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总称(如中华民族),狭义的专指资本主义时代形成的有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并依此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民族体育概念进行界定,广义的民族体育是“在历史上反映并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的为该民族享用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中华民族体育、古希腊体育、古埃及体育、印度体育都是民族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狭义民族体育界定是“近现代一个民族所独有的,反映并承载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并为该民族所创造和享用的一种特殊体育文化”[16]。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民族体育的概念,涂传飞强调“民族认同”、“民族共同意识”;王俊奇则强调“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其实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表达不同而已。它们最根本的是指民族体育的群体认同性,即它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石上建立发展起来,是民族文化的产物。首先,从民族体育起源和形成过程来看,民族体育既可能是本民族土生土长的体育文化,也可能是从其他民族传入,经过与本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最终成为民族的体育文化。归根结底,只有获得了群体文化认同的体育文化形态才是民族体育。其次,从民族体育的存在形式上来看,民族传统体育不限于一个民族,它可能为多个民族或国家所有,如秋千、龙舟、舞龙、舞狮等,就为多个民族或国家所有;然而,不同的民族可能拥有相同的民族体育项目,但它们的文化内涵则各具民族文化特色,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印记。最后,在民族的历史中曾经绵延存在过一定时间并产生民族认同,但现今已不复存在的体育形式,是否属于民族体育?本文认为是属于的。民族体育概念的核心和本质是“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文化”,至于是否一直绵延存续至今并不是民族体育的本质特征,因此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定时间并产生民族认同但现今已不存在的体育形式属于民族体育。这也是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的区别之一。

由此可见,民族体育项目不一定为某一民族所独有,而可能存在于多个民族,但是不同民族的同一民族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不同,即反映和承载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文化不同。另外,历史上存在过现已消逝的具有民族共同意识的体育,属于民族体育的范畴。因此,民族体育是反映和承载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并为民众共同享用的民族整体的体育文化。

5 民俗体育、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和民族体育的关系辨析

民俗体育是民俗中的体育,是民俗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民众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习俗,是具有集体性、模式性、传承性的民间体育活动。民间体育则是在民众中开展的、非官方的体育,也就是说除官方体育以外的体育都是民间体育,既包括传统体育也包括西方体育、现代体育等非传统体育,只要是在民众中间开展的体育就可以称之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是在民间体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具有内在的联系,民俗体育是具有集体性、模式性和传承性的民间体育,它们都是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体育。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相比,民间体育具有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外延更加广阔:民间体育的文化空间几乎可以是民众生活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而民俗体育的文化空间一般是特定的节庆节日和特定的场所,即民俗体育的发生具有内在的节律性。因此,本文认为民间体育包含民俗体育,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是能够反映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意识,具有民族认同并为民众所享用的文化。民族体育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体育的本质与核心是民族认同或者说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强调的是“民族整体”。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体育是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众认同,具有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并且56个民族共同享用的体育;56个民族也各拥有自己的民族体育文化,如汉族体育、藏族体育、蒙古族体育等等。另外,历史上存在过现今已不存在的古希腊体育、古埃及体育也是民族体育的范畴,虽然它们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们曾是产生过民族认同的文化,而只是随着民族的消逝而消逝了。传统体育是人类历史上已创造并衍传至今,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传统体育的本质特征是其传统性。

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两者之间互有交叉、重叠:传统体育包含大部分民族体育的内容,但是从广义的民族体育概念来说,民族体育包括已经消逝的民族体育,而这一部分民族体育不符合传统体育“活着的过去”的特点,不属于传统体育的范畴。因此,传统体育并不能包含所有的民族体育。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传统体育包含民俗体育。一般而言,民俗体育一定具有传统性,传统性是传统体育的本质特征,所以民俗体育属于传统体育的范畴。而民间体育与传统体育则是互有交叉、重叠:民间体育包含一部分传统体育,同时还包含非传统体育;而传统体育中不仅有民间体育的内容而且还有官方(宫廷)体育,因此,传统体育与民间体育都不能包含彼此所有的内容,而是互有交叉、重叠。民族体育与民俗体育也是如此,既有交叉、重叠又不完全相同:民俗体育具有集体性的特征,但是这种集体性在某些民俗体育中可能还未达到“民族整体”的程度,而是被民族整体中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所认同;反过来,民族体育也不包含民俗体育的所有内容,民俗体育具有模式性,往往具有一定的仪式,而民族体育不具有这一特征,有些民族体育是没有仪式的。民族体育与民间体育也是既有交叉、重叠,又有各自不同的领域。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民俗体育一样,都是在民间体育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民间体育包含一部分民族体育项目,但是不能包含全部的民族体育,例如,历史上曾存在的古埃及体育、古希腊体育属于民族体育的范畴,却不是民间体育。

可见,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的关系错综复杂,它们之间的关系:民间体育与民俗体育、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民族体育和民俗体育、民间体育与民族体育及传统体育、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之间是相互交叉、重叠,既具有相同的部分,又拥有各自独特的领域。

6 结语

关于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我们认为,它们的所指和能指是针对不同出场语境中显现的文化意蕴而言的。民间体育与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与民族体育以及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之间,都有相互交叉、重叠的部分。对于某两个概念而言,它们又可能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民间体育与民俗体育、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对于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的研究和使用,要结合它们发展的实践语境来探讨。

参考文献

[1][2][3][7]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4]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6.

[5][6]中国民俗学网.民俗研究:对象、方法与现实挑战[N/OL].[2013-1-25].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Page=1&NewsID=9122.

[8][9]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79-180.

[10][11]引自占玉珍,王俊奇.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辨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42.

[1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13]引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14][15]涂传飞.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概念再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1):32.

[16]王俊奇.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J].体育学刊,2008(9):103.

体育娱乐 篇2

摘要:体育是职业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改革也是学校整体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和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体育教学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占有相当比例。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注重体育教学,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使学生获得自主、快乐的情绪以及终身体育的理念。本文作者从职业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职业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中学体育教学自主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

一、职业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与方法滞后,体育意识不强。

在现行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授式”、“灌输式”等陈旧教学方法的身影,教学方法的滞后严重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发展。这就需要一些主管部门建立必要的激励和淘汰机制,促进教师提高敬业精神和自我更新意识。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职业中学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DD只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及其效果,忽视了当今体育教育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DD终身“体育”思想,缩小了体育教学的时间空间,致使体育教学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能发挥其更大的效能。据调查分析,有些职业中学学校的领导、教师及一部分学生都存在着对体育认识上的偏差,即领导、教师只重视专业技术技能课的教学,学生也很重视这些方面的学习(这是无可厚非的),却忽视了体育教育自身的功能,使体育成为他们无暇顾及的学科。显然,这将直接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2.教学的目的不明确。

现行的体育必修(选择)课,大多是按照项目的技术特点,遵循职业体育培养的轨迹,有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的旨趣是什么:是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运动技能用于炼身,还是让学生掌握难新动作,把教学的难点重点作为教学的重心?教师往往脱离现实,轻视基本运动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忽视对学生炼身能力的培养,存在对业余爱好者进行职业化培养的倾向,导致了教学目的不明确。

3.体育教学目的与社会需求不协调。

从体育教学观念来看,职业中学学校也应该遵循“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体育教学出现了一些偏差:过于强调健康,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根本DD体育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学习;过于强调体育技术的学习,而忽视了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这种厚此薄彼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的设置、考核上,教师大都不能适应职业中学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形式单一,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出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对职业中学学校学生走出学校后是否具有独立的能力进行科学地体育锻炼没有认真考虑。如果职业中学不以培养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为出发点,不加强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那么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职业中学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就是不够完善的,也是值得深思的。

二、职业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1.重新确定体育教学的内容。

首先,体育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参考学生的意见,内容要多样化。职业中学学校体育教学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基本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放在第一位。为此,体育教学内容应增加大众健身娱乐性内容,以体现兴趣性和实用性。其次,应重视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育教学内容应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1D2项能使学生在毕业后终身享用的体育项目。最后,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有目的地增强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如现在很多职业中学院都开设的计算机和外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取向决定了将来工作的方式以长期伏案为主,低头含胸、精神高度紧张等是这类专业的典型特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增加拳击、健身操、韵律操等锻炼项目,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体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重视和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原因之一。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已感厌倦,毫无兴趣可言。因此,教师除在选择内容上有所创新之外,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即通过不同形式、灵活多变、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手段,重新唤起学生的练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巩固和发展,并能把稳定的兴趣培养成为自我锻炼的习惯,增强其自我锻炼的能力,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和进行授课时应大胆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例如,在篮球行进间低(高)手投篮的教学中,如只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学生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技术较难,而如能结合动作要领,运用语言艺术编成简单、易懂、易记的顺口溜:“一步大,二步小,三步用力往上跳,提膝送球入篮筐。”通过类似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学生则对动作会容易理解和掌握,对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的提高更为有利。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学生引导到愉快的体育锻炼中,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技术的同时得到乐趣,形成快乐体育教学,才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3.在教学环节中重视体育游戏的运用。

文化娱乐体育 篇3

赞赏是一个主打社交出版的服务平台,致力于“人人都能赞赏出书”。通过“我要出书——我来赞赏——我们帮出版——大家来社交”四步,实现出书以及出书后的社交。

跑嗨乐 获得数百万元天使投资

跑嗨乐是一款运动音乐软件,根据你跑步的速率匹配手机音乐,让你在健身的同时也能拥有优秀的音乐体验。

运动场馆预订平台 运动世界 获得6400万投资A轮投资

运动世界是一个运动场馆预订平台,集场馆预订、运动社交、健身课程和运动医学等项目于一体,为大众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运动健身服务。

熊猫自媒体 获得千万元Pre-A轮投资

熊猫自媒体联盟是一个新成立的自媒体联盟,主打“全媒体私人定制”模式,将基于自媒体人涉猎内容的不同特点,为其量身打造、私人定制个性化内容。本轮投资由联创永宣领投,天天投和投资人田江川跟投。

乐视体育 获得上亿美元A轮投资

乐视体育是乐视网与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的新公司,平台汇聚了足球、篮球、高尔夫、网球等体育项目,通过赛事视频直播、视频回放、原创节目等多种形式为用户带来体育赛事视频体验。目前,乐视体育宣布获得8亿元A轮投资,A轮由万达投资领投,A+轮由云峰基金领投,东方汇富和普思投资等7家机构与个人跟投,易凯资本担任了此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半糖 获得学而思数百万元天使投资

半糖是一个生活良品推荐平台,在这里可以分享你对生活的好态度,进而提供良品导购服务。

食物日记 获得本土浙商50万的种子投资

食物日记是一个食物消费垂直门户社区,通过互联网与食物的结合,满足城市中人们对美好环境和健康食物的需求,还原食物与人们的美好关系。

剧角映画 获得1亿元C轮投资

论体育新闻的娱乐性与娱乐化 篇4

娱乐性:体育新闻的重要特征

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考察体育史, 我们不难发现, 体育从它产生时起就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 它与社会其他各种活动都有密切的联系, 尤其是与休闲娱乐活动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恩格斯曾经对原始公社时期北美印地安安易洛魁人这样描述:闲暇时胞族间互相球戏, 每一胞族选出自己的优秀球员, 其余的人旁立观看, 并以本胞族球员的胜负打赌。这说明远在原始社会, 竞赛就是以带有休闲娱乐的特征出现的。尽管社会在变革、发展, 体育的目的也有所不同, 但是无论怎样都抹不去体育运动最原始的娱乐属性。 (1) 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竞技性和不确定性, 可以让人从中获得身心愉悦。此外, 体育比赛本身跌宕起伏, 赛场上瞬息万变, 往往能吊起人们的胃口, 因而具有很强的娱乐效果。从古希腊竞技到近代户外竞技运动, 再到风靡一时的奥林匹克运动与职业竞技, 体育运动的特点之一就是人们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自娱自乐及观赏他人的比赛或活动以获得快乐与愉悦。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 就会出现交往、娱乐、爱与归属的需求。在实际生活中, 这种需求最易实现的方式, 莫过于休闲时人与人之间, 以身体活动来进行的各种竞赛游戏, 如拔河、摔跤、赛跑等。无论参与, 还是观赏体育活动, 始终都与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体育新闻是以报道体育活动为主题的新闻报道, 它依托于体育活动而存在。正是由于报道对象本身鲜明的休闲娱乐特征, 体育新闻报道带有鲜明的娱乐性痕迹也就再自然不过了。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 对事实的准确再现是对新闻报道的最基本要求。体育新闻要最大限度地向受众还原体育活动的场景, 使没有亲眼看到和亲身感受体育活动的受众也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就必须向人们生动地传递体育活动的情景、体育活动的结果及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人和事, 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体育活动休闲娱乐的需求, 从而使得体育新闻的休闲娱乐特征更加明显。

传媒改革的深入要求体育新闻报道凸显娱乐性。无论是我国, 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新闻事业都具有三大功能:传播新闻、引导舆论和服务社会, 其中新闻事业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供娱乐, 为人们提供轻松、有趣的消闲享受,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 我国新闻事业的娱乐功能被漠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传媒产业改革的逐步深入, 新闻媒体的双重身份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在我国, 新闻事业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上层建筑属性决定了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要为党、政府和人民服务, 要努力维护党和政府的意识形态安全,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 (3) 信息产业属性要求新闻媒体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实行市场化运作。实行“事业性质、企业化运作”的双轨运作后, 国家对新闻媒体的拨款日渐减少甚至完全“断奶”。无论是体育媒体, 还是其他媒体的体育板块, 都要考虑如何提高发行量、如何提高收视率, 吸引广告投放, 以不断增加创收。在市场理念的驱动下, 传媒要争取利润的最大化, 其内容就必须牢牢抓住大众的注意力, 注重“眼球经济”, 而娱乐性即是大众兴趣和利益需求的最大共同点。在这样的情况下, 新闻媒体的娱乐属性和功能才逐步被人们认同和接受。这可以说是体育新闻凸显娱乐性特征的最根本动因, 在它的作用下, “新闻媒介正日益成为新闻与娱乐的媒介” (4) , 众多体育新闻媒体和媒体的体育板块都不约而同地祭起了娱乐化的大旗。

传媒市场竞争要求媒体尽可能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当今社会是一个充分尊重自主个性, 价值追求日益多元的社会, “以受众为中心”已经成为各类新闻媒介的共识。发现、瞄准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日益多元和分化的需求是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孜孜以求的目标。作为面对广大体育爱好者的体育类新闻媒体或媒体的体育板块, 同样也面临着如何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问题。

随着体育新闻面向受众的窗口日益扩大, 受众对体育新闻的求知欲越发强烈, 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了解比赛情景和结果的体育新闻, 还希望了解明天可能发生什么体育事件, 想了解比分背后各种各样的新闻, 如运动员的精力、状态、心理, 赛场上的技战术变化以及记者客观、中肯的技战术分析, 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事实和见解, 得到更多的信息服务和娱乐享受。作为纵横体坛的精英骄子———体育明星的一举一动也受到了受众前所未有的极大关注, 因而, 体育明星的训练、比赛、出行、交友、兴趣、爱好甚至婚恋、举手投足都成为体育新闻争相报道的热点。这一切都对体育新闻的报道内容、方式、角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使体育新闻更具欣赏性、娱乐性、消遣性, 越来越吸引受众, 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内容。

娱乐化及对娱乐化的误读

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 “化”有变化、进化之意,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 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如丑化、绿化等。改革开放以前, 我们一方面过于强调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 而忽略了其他功能, 尤其是娱乐功能。另一方面, 过于强调体育的政治功能, 把体育政治化了。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对体育新闻的报道上纲上线, 内容狭窄, 形式单调, 风格呆板, 程式化严重, 让人不愿读、不愿看。因此, 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本意, 应该是承认大众传媒和体育的娱乐功能, 使体育新闻恢复娱乐属性和功能。体育新闻娱乐化最先由《南方体育》提出, 马上被光线传媒制作的大型体育娱乐节目《体育界》发扬光大。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提出“要让娱乐的旗帜飘扬在体育界的上空”, 并要求所有的节目策划, 所有的版面设计, 所有的包装风格, 所有的经费人马, 每一段文字, 每一篇报道, 每一个专题, 每一次主持, 统统向“娱乐”二字靠拢, 对体育报道进行一次彻底的娱乐革命。 (5) 随后, 其他媒体也纷纷跟进, 娱乐化一时成为体育新闻报道的时尚潮流。娱乐化使体育新闻在内容上得到了极大拓展, 只要跟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和体育明星有关的一切事情都能进入新闻报道的视野和领域, 尤其是体育界的逸闻趣事及体育明星的花边消息更是受到媒体的特别关注。在表现形式上, 更加突出故事性、趣味性和文学性, 且非常注重用图片刺激读者的情感和欲望。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带来的这种报道空间和报道方式的拓展, 使体育新闻更加生动活泼, 丰富多元, 更加喜闻乐见, 贴近受众, 因而受到了受众的极大欢迎, 也赢得了丰厚的市场利润。

对于体育新闻而言, 其娱乐性元素健康合理的表达应该被视作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6) 对体育新闻娱乐属性和功能的认同, 是一种顺应体育和新闻规律的正常回归, 具有必然性。但娱乐有雅俗之分, 在这正常的回归大潮中也常常席卷着一些杂质, 伴随着对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误读, 即片面突出体育新闻的娱乐属性和娱乐功能, 而淡化了体育新闻的其他属性和功能。有的体育媒体把无聊当做有趣, 把一些几乎没有任何价值的媚俗新闻和明星的日常琐事当做主打新闻大肆炒作。有的媒体在娱乐化大潮中逾越了职业道德的底线, 将娱乐化带入了低俗化的泥沼中。如有些报纸的体育新闻版面到处是名人的绯闻、隐私、花边新闻, 似乎除此再无其他可供报道的东西。更有甚者, 有些媒体甚至滑向了色情化、暴力化的深渊。如某媒体在2002年5月出版的世界杯特刊中, 20篇文章的标题常用词汇是“性高潮、性爱、外遇、私生活、非常男女”。其中有两个标题干脆直抒胸臆:“性是迷人的东西”;“世界杯, 忍受没有性生活的日子”。当孙继海和李铁首次亮相英超, 孙继海进了球, 而李铁吃到红牌, 某媒体就用了《初夜:进入或者见红》的黄色标题进行报道。另外, 也有不少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杀气十足”, 仅从新闻报道的标题来看, 就可见一斑, 如《德意志血洗英格兰》、《高丽战车碾过巴林》、《森林狼加时“咬死”国王》等充满了血腥与暴力。这种把低俗化、色情化和暴力化当做娱乐化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说低俗化是由于媒体和记者对娱乐化的理解和在度的把握上的不当造成的。那么色情化和暴力化只能归咎于一些媒体和记者的低级趣味, 不仅如此, 他们还想当然地认为受众也和他们一样低级趣味, 所以, 他们才敢于把色情化、暴力化当做娱乐化, 这实际上是对娱乐化的严重亵渎。目前学术界不少人对娱乐化持批判态度, 原因就在于此。其实他们批评的不是体育新闻的娱乐化, 而是体育新闻的过度娱乐化, 是对以娱乐化之名, 行低俗化、色情化和暴力化之实的批评。受批判的不该是娱乐化, 而是各种形式的“伪娱乐化”和过度娱乐化, 而娱乐化则扮演了“替罪羊”的角色。

迎合与满足:娱乐化的抉择

娱乐化的动因是受众本位。娱乐化不仅仅是当前体育新闻报道上的一个倾向, 在整个新闻传播领域, 乃至整个文化领域都存在着这一倾向。据此有人断言, 我国进入了全民娱乐时代或泛娱乐时代。新闻媒体在对泛娱乐化推波助澜的过程中, 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抓住受众的眼球, 吸引受众的注意, 唯有如此, 才能扩大发行量和收视率, 吸引广告投放, 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因此, 从娱乐化的最根本动因来看, 是受众本位作用的体现, 是新闻媒体对服务对象即受众的追逐。

娱乐化的要义是满足受众。媒体要赢得市场, 前提是赢得受众, 而要赢得受众必须首先满足受众的需求。体育新闻报道满足受众需求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满足受众是迎合受众, 就是想方设法讨好受众, 就是完全根据受众的喜好安排报道内容、风格和方式。而最能吸引最大多数人的注意和眼球的莫过于涉及人性本能的东西, 于是一些媒体就专注于如何取悦和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 并把低级趣味当生动活泼, 把哗众取宠当喜闻乐见, 满足人性猎奇、求异等原始兴趣, 为达目的甚至不惜人为地制造假新闻。中间层次的满足是满足受众表层的合理需求, 它解决的是受众对信息服务的不足感。最高层次的满足包含两个方面, 既要发现和满足受众合理的信息需求, 解决受众对信息服务的不足感, 同时又把受众往积极健康的方向进行引导, 这种对受众需求的满足与浅尝辄止的满足受众的表层需求有很大区别, 更与一味地迎合受众有着本质的区别,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满足。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是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社会责任是媒体肩负的神圣职责。新闻传媒不仅是新闻信息的生产者、提供者, 也是受众的良师益友, 不仅要向人们告知刚刚发生、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体育事实及其背景与发展趋势, 也要培养公众体育意识, 引导公众自觉参与体育活动, 弘扬团结拼搏、公平竞争、锐意攀登的崇高精神和道德品质, 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体育媒体只有真正深入理解和把握住了受众本位的内涵, 在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上满足受众的需求, 在坚守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 合理增加娱乐元素, 才是真正在走娱乐化道路, 也才能真正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实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只是一味地降低格调, 仅仅依靠激发人的原始欲望来获取眼球, 早晚会被受众抛弃。这一点, 已为上世纪中期的美国媒体的发展经历所证实, 如不及时改弦更张, 必然影响媒体的品牌形象, 不利于媒体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①黎莎:《对体育新闻基本特征的探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4) 。

②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③孟建、曾小强:《理论转视:文化体制改革历程中的报业发展——兼论报业改革中的“双重属性”问题 (下) 》, 《新闻传播》, 2008 (8) 。

④邵培仁:《传播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⑤秦沈:《娱乐经济下的电视体育节目》, 《新闻知识》, 2005 (1) 。

体育教案-体育课程 篇5

1、蹲踞式跳远;

2、篮球比赛;

3、篮球基本技术练习;

4、足球比赛;

5、足球基本技术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跑得快、跳得远的概念。

2、发展体能,掌握运动技术。

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的精神与拼搏进取的精神。

三、课开始的做法:

1、上课响铃体育委员会与体育教师集合队伍与整理队伍。

2、体育委员或教师通过队列报数或点名了解学生出勤情况。

3、教师导入语。

4、体育委员带领学生慢跑,教师场地上移动或随队跑,鼓励提醒学生不掉队。

5、学生模仿教师做几节徒手操。

6、以上练习用时10分钟。

四、学习教材的做法:

1、蹲踞式跳远:

a.四路纵队按顺序轮流做蹲踞式跳远,练习内容有:

5米助跑、0.5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

10米助跑、1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

20米助跑、2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

b.练习次数为每项内容各一至二次

c.练习用时10分钟

2、足球与篮球:

(1)学生选项足球进行全场比赛或半场比赛或抢截游戏;

(2)学生选项篮球进行全场比赛或半场三对三、四对四、五对五比赛;

(3)学生选项足球进行基本技术踢接球练习;

(4)学生选项篮球进行基本技术练习有:投篮、运球、传接球练习;

(5)学生选项分组以兴趣、友伴、能力等几种形式组合;

(6)教师引导学生分组练习,进行场地巡视,了解与解决学生分组练习所出现的问题或与学生一起练习。指导学生练习。

(7)此部分练习用时18分钟至20分钟。

娱乐新闻不可唯娱乐 篇6

然而,我国当前的娱乐新闻报道总体状况并不容乐观。媒体报道的娱乐新闻量虽多,质却不高。现在频频出现的报纸、电视娱乐节目和网络娱乐板块中的娱乐新闻,多为一些简短的演艺明星动态和影视拍摄进程,虽然满足了受众对自己所喜爱的明星和影视信息了解的需求,但普遍缺乏深度。一些娱乐媒体甚至热衷于追踪娱乐圈中的绯闻、丑闻,迎合小部分受众的窥私欲,使娱乐新闻报道流于低俗化。如何避免娱乐新闻走入低俗化的误区,进而提升娱乐新闻的文化品位和深度,就成了业界热烈讨论的话题。

娱乐新闻报道切不可唯娱乐是瞻,不能为了制造轰动的娱乐效果来吸引眼球而不顾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这首先就要求娱乐新闻必须真实。娱乐圈原本就是复杂多样、信息瞬息多变的,因此记者和编辑应当对娱乐新闻的真实性加倍认真负责,确保消息来源的可靠性,确保一些细节不是添枝加叶,不能以讹传讹。娱乐新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演艺圈名人婚恋变动的,这方面的假消息十分常见,记者和编辑应确认之后再予以报道,不能为了抢新闻而对道听途说和网络谣言采取“姑且信之”的马虎态度。前段时间,一娱乐媒体称某位明星车祸去世,一时其他各大媒体和网络论坛纷纷转载,后来虽然证实了这是假新闻,但还是给这位明星和喜爱他的影迷造成了精神上的伤害,虚假娱乐新闻的劣迹可见一斑。

其次,娱乐新闻不能为了娱乐而娱乐,而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品位。其实,影视、歌舞等“娱乐”形式不仅能给人以一种放松休闲的娱乐享受,其本身也就是一种文化艺术,可以说,“娱乐”与“文化”是天然相连的,娱乐新闻在满足受众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也应该可以陶冶受众情操,给予受众审美的体验,满足受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南方周末》在这方面做的比较突出,在这里,娱乐新闻并不仅仅是提供一些片段式的零散信息,而是上升到一个文化的高度。以前些时《南方周末》对欧洲某国际电影节的报道为例,它不仅像其他媒体一样报道了此次电影节的获奖名单以及出席嘉宾的情况,还把本次电影节中一些出色的影片联系其国家民族背景予以介绍,让读者对影片有一个从历史到文化的立体理解,同时对该电影节的历史发展和自身特色也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阅读完这个电影节专题,受众在娱乐之外,更是获得了文化层面的一种提升,于是这个专题的意义和价值便超出了娱乐消遣的狭隘范畴。所以说,娱乐新闻不应该把着眼点局限于演艺圈的风吹草动,而应该放宽视野,在一定的文化高度上报道更为多样性的娱乐事件。

第三,娱乐新闻应该具有正确的导向性。媒体的报道对其受众是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导向性的。表现在娱乐新闻方面,媒体对于娱乐消息的选择及其语言风格,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该媒体自身看待娱乐和娱乐圈的态度和偏好,传达着它的价值取向。作为一个特定媒体的忠实受众,他对娱乐的态度、偏好和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该媒体报道倾向的影响。因此,作为一个有着良知和新闻道德的媒体,应该多择取一些对社会道德风气和精神文明有着积极作用的娱乐事件予以报道,比如明星的公益活动,戏剧影视作品的公演公映等;而对一些“绯闻”、“丑闻”甚至暴力事件则要态度慎重,这一方面是出于对公众人物个人隐私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部分受众的盲目模仿。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受众来说,他们的身心尚不成熟,容易对明星产生狂热的喜爱和模仿,今天报道甲明星打人,明天报道乙明星顶包案,后天报道丙明星三角恋,如此这般,必然会使青少年价值观念发生混乱,行为举止出现偏差,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

当前娱乐新闻的失控,已经使得“娱记”成了庸俗浅薄挖人隐私者的代名词,更有甚者被冠以“狗仔队”的恶名。娱乐新闻和娱乐新闻记者能否为自己正名,就在于能否摈弃以前“唯娱乐”的错误观念,使娱乐新闻走上文化娱乐相结合的正途,使娱乐新闻成为满足受众情感需求和文化层次需求的兼美之品。

体育娱乐 篇7

终身体育, 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 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 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学校体育活动又包括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两个主要的方面。

2 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 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延续与发展, 在一个良好的终身体育环境中, 在终身体育的“耳濡目染”下, 自然学校体育也会做得更好。

3 制约终身体育发展的因素

终身体育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 可以说是每一个人的内在需要, 但是各人在遗传、营养、教育、环境等方面的不相同制约了终身体育的发展, 导致了终身体育的手段、意识等各不相同:

3.1 体育健康知识的薄弱, 缺乏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手段与方法

制约这一因素的最主要的就是我们教育者的意识, 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是体育锻炼的指导, 而在现如今的体育教育模式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体质、学生的技能, 恰恰忽略的就是体育健康知识, 经过问卷调查和访谈, 笔者发现在许多学校基本上就没有体育健康知识的专门性教学, 最多就是利用雨雪天气在室内进行简单知识的简单讲解, 而这一点对于体育健康知识的普及是远远不够的。

3.2 缺乏锻炼身体的习惯, 对运动锻炼不感兴趣

什么事情兴趣都是最重要的, 兴趣的持之以恒就成了习惯。缺少了这种习惯, 就导致终身体育意识的缺失。许多学生在学校中除了参与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 其他的体育活动就不怎么参与;在毕业之后少了体育课, 就更少参加体育锻炼了。那就更加不具备在各种环境下自我锻炼的能力。经过调查, 有明显体育兴趣爱好, 有锻炼习惯的人, 在中老年期间也坚持着体育锻炼, 保持着终身体育的意识。

3.3 部分地区运动场地和设施的欠缺

各地经济、文化的差异也是制约终身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学校体育阶段到社会实践, 各地区的运动场地和设施都有较大的区别。东部发达地区的体育设施和运动场地还是比较充足的, 能够满足人群锻炼身体的需要。但是在一些其他地区, 运动场地、设施、器材都严重不足, 大大制约了人群的终身体育的发展。

3.4 部分地区师资力量的缺失

在很多地区, 缺少专职的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都是有其他的一些教师担任, 对于体育知识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练习都是一种遗憾, 因此, 师资力量也是制约终身体育的重要因素。

4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衔接

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要有效结合, 主要是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服务。学校体育不光要解决学习体育技能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主要从体育课堂和体育课外活动这两大方面入手:

4.1 体育课堂方面

4.1.1 教材体系要“序”

在小学阶段, 要进行体育运动的基础教育, 重在让学生参与各项体育练习, 这就要求老师对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加工, 帮助小学生熟悉运动, 知道各项运动的名称、以及简单地参与到各项练习, 要广泛参与、重点学习, 帮助小学生建立动作模型, 打好运动技能的基础。在中学阶段, 教材体系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 进一步提高动作技能和运动能力。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安排多种项目的选修课, 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去练习、去提高、去深化。在高校阶段, 高校的教材体系更多的是可以根据学校的已有条件, 去开发一些运动项目, 提高参与性, 使学生掌握一至两项专长的健身手段, 内容要体现终身性、娱乐性, 为终身体育做铺垫。

4.1.2 教学内容要“乐”

教材内容要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兴趣需要, 让学生乐在其中、不知不觉学在其中。有很多学校采用了选项课这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特长, 来选择自己要学的项目, 这样一种手段对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可以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4.1.3 教学手段要“变”

现阶段, 体育课中很流行的是探究式教学, 相对于授受式教学, 是以学生为本, 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 这种过程包括自己探究、相互探究和老师一起探究等。对于这样的教学手段, 老师更多的是用引导、疏通等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 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它的使用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 又能营造比较好的情境和体验。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是复杂的, 用语言来描述是抽象不具体的, 如果采用电教的形式展现出来, 有的动作甚至是可以用慢镜头进行展现, 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此电教手段也要在学校体育中普及使用。

4.1.4 体育检测方法要“新”

为了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应该要建立新的检测体系, 建立考核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和有利于养成锻炼体习惯的评估指标, 例如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兴趣和态度, 学生在课后自觉锻炼的时间、内容等等。应该对众身多的项目进行检测, 以检测促健身, 以检测促兴趣的终身性。体育检测的手段要由单独的老师测评转而化为老师评测与学生自评相结合, 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评、学生与家长之间评议三种手段相互结合使用, 才能得到学生更多的关于体育的情意评价。

4.1.5 体育课堂氛围要“活”

体育课堂氛围要生动活泼, 学生的练习情绪高涨, 对于保证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老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做学生的“朋友”, “引路人”。体育课上教师的情绪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教师在课堂上情绪饱满, 学生的情绪也会受到感染, 氛围会变得轻松活跃, 相反如果教师课堂情绪不好, 会给学生造成压抑的感觉, 使课堂气氛沉闷, 影响学生的练习兴趣。

4.2 课外体育活动方面

学校在开足开齐体育课的基础上, 还必须要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包括大课间、体外课等活动, 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在这些活动的时间里, 许多传统和时尚的体育项目都可以参与进来, 传统的项目譬如说抖空竹、太极武术等, 现代时尚的项目包括打陀螺、轮滑等等。这些运动项目的加入使课外体育活动增色, 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 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在操场上挥洒自己的汗水, 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摘要:本文从终身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内涵着手, 进而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问卷调查法、资料法和访谈法了解调查制约终身体育的因素, 从而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二者之间的衔接, 从学校体育的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两方面加以改进, 以期学校体育能更好为终身体育服务。

浅谈新中国体育娱乐因素的淡化 篇8

1 “赤色体育”强烈的军事色彩

“赤色体育”可以说是新中国体育的前身,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初期起就深深地认识到了体育对于社会和人民的重要价值,先后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委员会”、“苏区体育运动委员会”、“延安体育运动委员会”等革命的群众体育组织[1],以指导、组织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赤色体育”也由此形成。而正如中华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第一个真正的体育组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委员会诞生之日的宣言所写道,“代表着千百万群众的一百八十多名运动员,一致通过加入赤色体育国际,再其领导下……进行苏区工农劳苦青年群众集团性的赤色体育运动,锻炼工农阶级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2]。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赤色体育”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军事色彩。

在学校体育中,“赤色体育”以队列练习、军事操法、武器的使用、作战演习、军事游戏等为主要内容。[3]1937年“7·7”事变后,毛泽东同志更是提出了“实行抗战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并具体提出改定学制,“以教授战争所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原则”[4];在各个基层开展的群众体育活动也以锻炼身体继而为战争和苏区建设服务为主要目的,比如投掷手榴弹、掷红缨枪、挑扁担、过独木桥等锻炼形式表现出明显的战争和生产的特色,娱乐元素被置于次要的地位;至于竞技体育的最主要任务则是动员军民的抗战积极性。在1937年“八一”运动会开幕式上,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我们这个运动大会,不仅是运动竞赛,而且要为抗战而动员起来”[5]。

不可否认,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赤色体育”为工农群众争取、享受体育的权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部队、机关、学校建立了俱乐部、列宁室、少先队、儿童团等许多基层体育组织,修建了运动场地、制作了体育器材,培养了一大批体育干部,[6]使许多近代的西方体育运动项目在群众中得到的普及,并丰富了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的业余生活,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也洋溢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中,但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了“赤色体育”为战争服务的根本目标,“娱乐”不可避免地成为配角,“赤色体育”与生俱来的强烈战斗性将体育原有的娱乐元素淡化,将体育归入了战争“工具”的行列。这也就为新中国体育娱乐内涵的缺乏埋下了伏笔。

2 苏联模式的引进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理所当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要“提倡国民体育”。同年10月,朱德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和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在全国体总筹备会上讲话,将体育确定为“文化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卫生保健的一部分”。指出“过去的体育,是和广大人民群众脱离的。现在我们的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批判改造旧体育,建立新体育,成为当时体育界思想改造和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而正是在这一改造过程中,娱乐因素被排斥于新中国体育之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了“要学习苏联”的号召,由此苏联经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方方面面必修的课程,体育自然也不例外。1954年7月贺龙亲自率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访问苏联,参观了苏联的体育节的活动,并且考察了苏联体育组织的领导体制,以及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体育科学研究所等。回国后在向周恩来总理并中央的报告中提出:“在发展体育运动方面,和其他工作一样,必须向苏联学习……必须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积极地同时又是稳步地前进。”[7]在这样的方针的指导下,国内引进了大量的苏联体育理论,多次派体育代表团访问苏联,同时聘请苏联专家来华讲学,并由其培养了一批新中国体育理论研究生。这样,在中国,苏联体育思想被广泛接受和传播。

通过学习苏联经验,中国在50年代结合自身实际,先后推行了符合年龄发育特点、有量化指标的群众性体育锻炼标准的《劳卫制》,以及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评价体系——《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并且建立了行业体育协会。从今天看来,这一系列体育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引进确实为新中国体育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对“苏联模式”加以分析便不难发现,娱乐因素在其中是无足轻重的。

首先,“苏联模式”的体育是增强人民的体能,然后更好的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工具。毛泽东在1952年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明确地阐述了新中国体育的主要任务。体育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被作为工具式价值提到了首要地位,锻炼是为了更有效的工作,在其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闲娱乐。体育的娱乐价值被认为是“要使人通过对运动的兴趣,而收到有计划锻炼身体,增加劳动能力的效果,并不是单纯地满足人的兴趣。”[8]同时,“苏联模式” 体育中所强调的“阶级性”规定了社会主义的体育必须为无产阶级的需要服务,而谈娱乐、谈享受在当时显然是游手好闲的资产阶级之所为。

其次,“苏联模式”的体育被定性为一种共产主义的教育手段。从身体教育的角度来讲,可以促进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身体的全面发展;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可以对受教育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劳动态度以及自觉的纪律教育。如此一来,体育就成为了单纯的教育过程,而淡化了其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作用。并且在这样的体育教育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对集体的服从和对个人的约束,而对受教育者情绪的调节和创新精神,以及竞争意识的培养往往并不被重视,因此,体育中的娱乐因素也就渐渐被遗忘了。

总之,在社会主义改造初期“苏联模式”的引进将体育工具化,正如“每人每天参加十分钟体育活动,争取为社会主义工作十年”的口号,就算是在50年代末群众体育的开展到达顶峰,体育的健康价值和教育价值成为新中国体育的核心内容,而对于其娱乐价值则往往报以忽视,甚至回避的态度。正由于这种体育观念深远的影响,使得后来中国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结构形式完整,但缺乏娱乐内涵的尴尬。

3 “文革”的政治工具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将中国推入了一个思想意识空前混乱的年代,体育也卷入了这场可怕的政治风潮之中,沦为了阶级斗争的政治工具。

在“文革”初期,国家体委被划归解放军总参军训部,实行军事管制。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政治运动愈演愈烈,群众体育活动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将体育的娱乐因素划归为批判的对象,娱乐被抨击为“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认为提倡体育的消遣娱乐性,“必然会取消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人民的体质就不可能增强,‘锦标主义’、‘技术第一’、‘物质刺激’等修正主义毒菌就会滋长。其结果,社会主义体育就会演变为资本主义体育,就会成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工具。”9在这样紧张的政治气氛下,群众自发的体育娱乐需求也渐渐萎缩了。同时,在这场政治风暴中,许多极具娱乐价值的民间传统运动,也被列为“四旧”遭受了严重的打击,被打入“冷宫”。

到了“文革”后期,体育更是被蒙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而其标志性的话语即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1971年,在与美、苏、日紧张的双边关系背景下,我国参加了第31届“世乒赛”。在这次世界大赛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肩负着重大的政治使命——以“世乒赛”为契机,开创我国外交的新局面,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尽管事实证明,在这样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乒乓外交”赢得了中国外交史上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功,但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愈演愈烈,体育与政治的关系走向了极端,体育为政治服务被绝对化、庸俗化,“友谊第一”被片面曲解为政治第一,由此一来,竞技体育成了对外的外交政治工具、对内的爱国主义教育手段,群众体育成了宣传政治斗争、美化“革命形势”、鼓动个人崇拜的政治工具[10],体育的功能被狭隘理解,成为了政治的工具,娱乐因素被“指导思想”彻底的否定。

4 竞技体育用以树立道德标杆的作用被强化

竞技体育可以说是对现实社会竞争的无伤害模拟,是对人类生命力与美的展示,是游戏在成人世界完美的表现形式,其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娱乐元素。新中国体育诞生成长在一个战火纷飞、百废待兴的特殊历史时代,肩负了太沉重的社会使命,就像是新中国的“代言人”,不但要向旧制度而且要向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证明社会主义新国家的强大。于是新中国竞技体育的道德标杆作用被空前强化,而娱乐价值却萎缩了。

从全民脱口而出的陈镜开“133公斤”的世界纪录,到容国团捧回第一个世界冠军;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纪录“零的突破”,到中国女排“五连冠”登上竞技荣耀的顶峰。竞技体育为新中国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社会的榜样,体育健儿成为激励各行业群众为祖国奉献的道德标杆。在这个时期,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大力宣传体育对建设两个文明的积极作用,要加强对运动队和观众的文明礼貌教育,要通过体育成就,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为祖国荣誉顽强拼搏、奋勇进取、勇攀高峰的革命精神的重要教育。[11]竞技体育在这一时期无奈地脱离了“游戏”的本真,娱乐价值和元素被狭隘的异化为社会教化的工具。

5 结论

新中国体育一路走来,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壮烈,承载了振兴中华的期望。无论是在“赤色体育”中为战争服务成为最高目标,在“苏联模式”中为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卫国者的简单工具化,还是在百废待兴的年代里成为“为国争光”、“拼搏奉献”的道德标杆,新中国体育担负着太多社会的重任,娱乐元素只能是注脚。面对后奥运时代,全社会对于中国体育回归“人文精神”的强烈诉求,我们有必要将新中国体育丢失的那一份快乐寻找回来,让其重新散发出“玩具”的魅力和魔力,成为大众幸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参考文献

[1]曾飙.共产党领导下的早期体育组织[J].体育文化导刊,1995,(2).

[2]《青年实话》第二卷第十八期,1933年6月11日.

[3]韩之波,谢惠蓉.毛泽东与革命根据地学校体育[J].体育文史,1994,(2).

[4]《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14-15.

[5]毛泽东.[N].新中华报,1937-8-2.

[6]王晋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体育[J].甘肃社会科学,1995,(3).

[7]朱德.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上的讲话[J].新体育,1950,(1).

[8]郝克强.体育为劳动生产服务[J].新体育,1950,(5).

[9]体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狠批“体育娱乐论”[N].文汇报,1972-7-4.

[10]孙葆丽,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群众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6).

[11]刘伟,马壮.谈如何重视我国竞技体育的美学文化[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6).

体育娱乐 篇9

1 高校体育的发展形势

1 . 1 高校体育发展的积极意义

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高校体育,其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以培养,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国民体育发展的基础所在,能够使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个性化得到培养。使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校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 2 高校体育发展的状态

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许多高校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了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改革,但是现阶段高校体育的现状就是:学生的体能素质整体不高,肺活量指标有所降低,身体肥胖的学生显著增多,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教学设备不够完善,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有着较为淡薄的意识。

1 . 3 未来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体制以及培养的目标都决定着高校体育进行改革的必要性。与社会化接轨,最终实现社会化是其改革的目的所在。因在高等学校中,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比较成熟且稳定,是健身意识以及体育行为形成的最佳阶段。高校体育为社会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其的社会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2 . 1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不同点

(1)其在目的上就有很大的不同,社会体育是人民群众自愿自主开展的身体活动,能够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目的。而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中一项重要的科目,需肩负使大学生身体素质加强,以及道德、意志加强,运动技能提高的责任,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计划性以及目的性。

(2)两者针对的对象不同。社会体育的对象是社会上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体质的人,而高校体育主要针对的就是在校大学生,其将身体素质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关注点。

(3)两者之间有不同的参与方式,社会体育中,参与的人群可自由的支配时间,遵循自愿的原则,活动方式以及活动内容都以个人爱好为主。高校体育中学生主要都是以课堂为载体进行学习。

(4)两者之间有不同的学习内容,社会体育中,可自由选择运动的项目。在高校体育中,排除能够自主选课外,不再有选择项目的权力,对技术以及技能的学习过分强调,没有灵活性。

(5)二者之间所处的地位也不相同,高校体育有教育的性质存在,且能够向社会体育进行过度。高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体育的发展水平是体育发展规模以及发展水平的真实反映。二者无法相互取代。

2 . 2 高校体育对社会体育的积极影响

高校体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社会体育的不足进行弥补,在社会体育中,因受到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发展社会体育的经费欠缺,指导员的数量以及素质普遍不高,体育场地以及器材不够充足,使社会体育发展更加困难。但是在高校体育中,却占据着社会体育缺少的资源,高校学生在经过专业化训练后,能够成为社会体育中优秀的指导员,弥补社会体育中指导员欠缺的不足,且高校体育中,有较大的体育场地以及较为丰富的器材设备,将其应用于社会体育中,就能够使经费得到有效节约,有了更为充足的物质保障。而社会体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高校体育的改革进步,原本单一枯燥的高校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许多高校采用了俱乐部以及体育协会的先进形式,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高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渡形成终身体育

在高校体育中,需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此方案在多年前就已被提出,但是因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在高校体育中真正实行。现阶段,一些高校仍在坚持以“三基”教育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为基础,未有效重视并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体育思想以及体育能力,没有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在学生毕业后,也就脱离了体育。所以,高校体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点,摒弃传统的旧观念,使能够适应现代体育思想以及社会发展的体育教育新体系得以建立。

与此同时,还应使终身体育的思想加入到学生的教材体系中,使学生的体育意识得到培养并加强。一直以来,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中都本着重视实践的教学方法,而忽略了教学理论的传授,许多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都局限在跑步、打球等户外活动中,而很少有学生能够注重体育课的理论知识,学校对于理论知识的考核也未有重视。长此以往,导致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失衡。高校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样作为教学的重点,将理论教材的主线设为具有终身教育意义的内容,例如体育的基础知识、体育锻炼的原理以及方法、体育卫生以及保健等。此外,还需将学生对理论考试的态度加以转化,使其更具科学化、规范化,达到使学生体育意识得到培养并提高的目的。

使学生的体魄更加强壮、身心更加健康是终身体育的目的,所以,应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以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以及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实施科学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的调动,自我设计、自我创造以及自我锻炼的能力不断加强。

4 结语

体育娱乐 篇10

关键词:高校体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联系,融合

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和高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维系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长期以来,体育学术界更多地关注于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二者关系研究,关于二者的研究主要有“普及提高”“相互对立”“协调发展”“相互补充”几个学说[1]。自1995 年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确立了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和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助力二者的发展,特别是后者,长期以来处于优先发展战略。作为大众体育的基础和竞技体育的活力源泉,高校体育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二者的发展。在高校体育中既含有竞技体育的因素,又含有健身体育的因素。因此,笔者以高校体育为中介点,深入探究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之间关系的社会文化根源,并进一步审视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

1 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同根同源

高校体育、竞技体育及大众体育同属体育范畴,都具有体育的基本特性,即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同时兼具体育的基本功能,即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2]。三者在发展中互相交融、相辅相成,并非孤立独行。

大众体育是高校体育的延伸和继续,广大学生走出学校,走上社会后,是大众体育的重要成员。竞技体育对高校体育和大众体育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许多竞技体育项目来源于大众体育实践,适合观赏和表演,能够体现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大众体育是孕育竞技体育的载体,竞技体育是对大众体育的传承和创新[3]。

2 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联系

现代竞技体育的许多项目起源于高校。篮球运动是1891 年美国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1895 年美国威廉摩根创造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老少皆宜的室内游戏。1896 年美国普林菲尔德市立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摩根游戏起名为“volleyball”。1896 年在斯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举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排球比赛。

作为竞技体育的巅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一开始就和教育密切联系,其创始人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认为体育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萨马兰奇先生主张奥林匹克运动就是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奥林匹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修课程。美国作为世界体育强国,其大学生的运动成绩在全世界遥遥领先,风靡世界的NBA球员乔丹就是在全国大学体育协会(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NCAA) 大学联赛中脱颖而出,一步步走上职业道路。美国竞技体育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学校为中心,美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基本上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在奥运军团中80% 以上的运动员是从大学中直接选拔出来的[4]。我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成功经验,也开始注重竞技体育与体育教育的结合,颇有成效。2015 年光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国参赛的大学生运动员达到85% ,获得佳绩,竞技体育与高校体育相结合已见成效。

3 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的联系

大众体育一开始就和体育教育紧密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张个性张扬,推崇户外自然活动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欧美各国盛行。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欧美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例如增加各级高校体育课时、经费,实施体制测试标准制度等。1965 年林格兰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上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倡议。20 世纪60 年代末,前苏联学者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的主张。与此同时,伴随着西方工业化,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社会大众心理紧张,工作压力大,“营养过剩,运动不足”导致了一系列“现代文明病”,大众身心健康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70 年欧洲娱乐会议发表了《休闲与娱乐宪章》。197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一届国际体育部长和高级官员会议,会后不久便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体育运动委员会,主要任务之一是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这标志大众体育运动的真正形成。197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关于青少年体育的会议,确认了终身体育的普遍价值,并于1978 年通过了《国际体育运动宪章》,宣布体育运动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大众体育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首先大众体育锻炼的场馆设施严重不足,多半人在公园等非体育场所锻炼。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截至2013 年12 月31 日,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 46 m2,不足美国现有相应数值的1 /10,不足日本的1 /12。其次体育锻炼的运动负荷较低,健身功效不强。我国多数居民采用运动强度小,身体负荷低的体育锻炼项目,例如太极拳、民族舞、散步、压腿等; 而在西方国家,采用对抗性强和相对激烈的竞技性项目健身很常见。在我国体操属于高、精、尖项目,对于一般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但在美国,根据2012 年美国体操协会官方公布的数字,约520 万人从事体操练习,注册俱乐部有4 000 多家。

我国各高校基本上都具有齐全的体育设施和场地、丰富的体育人才储备、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与大众体育现状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合理调控和管理高校的体育场地,在保证正常教学和日常训练的情况下,将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合理、有序地向公众开放,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大众体育面临的场地设施短缺问题,促进大众体育有序发展。同时高校丰富的体育人才储备也是大众体育指导员和管理员的重要补充。

4 结语

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社会。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高校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借助高校体育这一平台,回顾历史,展望二者未来发展趋势,竞技体育、大众体育能够在高校体育中实现有机融合,协调发展。面向21 世纪,竞技体育、大众体育都面临着科学化发展。大众体育在发展社会经济、丰富科技文化交流及提高人类素质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大众体育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地融合了社会学、教育学、运动人体科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竞技体育领域,例如运动场地设施、体育器材装备等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竞技体育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高校体育具有优越的人力资源和科研环境,必将为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的融合、协调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持。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在高校体育中的融合也势必推动高校体育更富有活力,对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融合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谈群林,黄炜.建国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关系研究述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05):532-533,570.

[2]杨文轩,陈琦.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任海.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5(3):11.

高中体育之终身体育 篇11

终身体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人体发展变化的规律,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不断提出的要求。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要求锻炼身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体自身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体育锻炼具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对人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都具有积极影响。

如何理解高中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高中学生大多处在16 岁到20岁的年龄阶段,正是进入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高中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并充分利用高中体育的资源来不断提高锻炼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也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环境及从事终身体育的观念、兴趣、习惯、能力和技能的主要阶段,为终身体育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体育教师必须教育学生:要珍惜高中阶段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好运动的基本技术技能,主动完成规定指标要求;要利用现代丰富的锻炼手段和健身方法,加速锻炼个体化进程,切实打好终身体育的基础。

那么如何进行中学体育教育使之更好地与终身体育接轨呢?我认为,中学必须明确新时期的指导思想,重组教材,改变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紧紧抓住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能力等问题进行教学。

一、更新观念,明确指导思想

以终生体育为主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将成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终身体育是学生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一个贯穿一生的自发自主的教育过程,因为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教师指导、没有组织的指导下,独立自觉地从事体育锻炼。

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职业特点,根据自己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客观条件,选择体育锻炼内容,以满足个体身心健康和闲暇娱乐的需要,其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等方面都具有自发自主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和独立锻炼的能力。

二、钻研大纲,把握实质,大胆创新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制定的中学生体育教学课程的指导性文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但在许多方面留有很大的灵活性。中学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在把握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围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增强学生体质这一基点,根据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对大纲规定的教材进行进行取舍、加工组合,也可引用一些实用性强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教材,大胆地创新,改变以往僵死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和兴趣爱好。

三、体育教学过程要改革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健身知识的同时,突出启发学生怎样学、如何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运动健身挂钩,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教学模式上,应提倡“自学互教教学模式”、“自主单元教学模式”等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究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从追求短期的生理适应转向学生体育意识、能力、习惯的培养。

四、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质健康状况的检查评价外,应加强对学生的纵向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更突出对学生体育习惯、体育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时要调整体育课体育考核办法的结构比重,使体育课成绩及格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能达到或接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同等水平,以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锻炼目标,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

五、高中体育阶段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就是内在的驱动力。我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首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生快速跑步时,学生们一开始还想跑步没有什么难的,很简单。针对此,我先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快速跑步,快速跑步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体会,让他们想想动物是怎样跑的。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非常紧张,心理压力增大。因此在这一阶段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重点应是增进锻炼兴趣,尽量做到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動越想动。要把高中阶段的体育贯彻下去,为终身体育奠基,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上紧紧围绕增进锻炼动机、提高锻炼能力上作必需的改革与创新,使学生在高中阶段终身体育观念的引导下尽情地享受体育,努力学好知识,为继续学习、走上新的岗位而努力奋斗!

体育娱乐 篇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诸多学者从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学校体育中的众多相关问题进行了颇多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一直存在一个较为混沌的问题亟待解决,即学校体育学科中不同子学科的相互区别与联系问题。从目前能够检索到的我国这一领域研究的成果和相关资料来看,对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论及体育教学论的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等核心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而导致了学校体育诸学科的范畴不清,概念不明,研究零散。这一现状不仅不利于学校体育学科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不适应当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阻碍了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为此,笔者试图通过对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等的比较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明晰我国学校体育诸学科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借以提高学校体育学科的基础理论水平,更有效地指导学校体育实践。

二、学校体育学科的“结点辨析”

(一)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

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同属于学校体育学科的范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都受到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制约与影响,同时又都从广阔的社会科学中汲取营养以加速自身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的建设起步较晚,迄今为止,对两个学科的区别与特点的认识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本文试在对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逐个阐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1. 体育教育学

体育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前西德的学者提出的。关于体育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在国外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将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教学、训练和教育(形成个性)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其使命在于研究创立借助于运动对运动员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解决高效率地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任务。另一种则认为体育教育学是以整个体育运动中的教育现象(包括教学、发展和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其目的在于揭示体育教育活动的规律(主要是运动技术和战术的教学),阐明体育教育活动的原则、手段和方法以及运动课业的教学和教育,以便有效地发展人的体形、体能和活动能力以及个性。

我国的体育教育学研究较之国外起步更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应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教育学,并认为体育教育学应以体育人才的培养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培养体育人才的教育规律,高效率地解决体育人才培养的任务。199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教育学》专著。该书作者认为体育教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是一门交叉性的理论应用学科,是研究整个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科学方法。

对比国外与国内体育教育学的学科定义,我们认为,体育教育学不能将研究对象与任务仅仅局限于培养优秀运动员上,而应在此基础上拓展研究领域,把体育运动中的所有教育现象都包括在内。也就是说,体育教育学是研究体育教育全过程的学科,是揭示体育教育的教学规律、方向、发展形态、基本特点,从整体上阐明体育教育与各学科教育所运用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它由体育学和教育学相结合而成,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

2. 学校体育学

在我国,对学校体育学的科学认识是逐步加深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任务逐渐趋于明朗。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标志是1983年出版的《学校体育学》。由此开始了学校体育自我认识的新阶段。最初学校体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仅仅是体育教学,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它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目前,人们对于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定义基本上取得了一致,即认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研究学校体育现象,揭示学校体育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研究学校体育与外部的关系,即: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关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还要研究学校体育内部的关系,即:研究体育锻炼、营养、保健的关系;体育课堂教学、课余运动训练、课外体育锻炼的关系。换句话说,学校体育学关照的研究领域仅局限于学校范围中的教育现象。

3. 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由于体育教育学和学校体育学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明确与坚持各自的研究对象,有利于二者的健康发展。体育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其学科地位比学校体育学要高一个层次,其研究领域自然也比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领域宽泛得多。具体来说,体育教育学不仅包括学校体育教育,而且还包括家庭体育教育、职业体育教育、社会业余体育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即在体育学科范围内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就教学而言,体育教育学不仅包括普通学生的教学,也包括培养体育人才(未来的体育教师、运动员等)的教学,而且以后者为主。而学校体育学则是以学校领域中的体育教师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为其研究对象的。很显然,体育教育学涵盖了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领域。

(二)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

1. 体育教学论

目前,国内对有关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等论述较多。如王伯英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论亦称体育教学法,是教育科学中的分科教学法之一。“它是以学校体育教学这一特定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揭示学校体育教学规律,探讨和阐明体育教学本质、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张颂歧则把体育教学论定义为:“是以一般教学论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体育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总结长期以来体育教学的历史经验,揭示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物质条件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帮助教师端正体育教学思想和形成体育教学技能,并对体育教学的效果开展科学的评价。”于长镇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论是体育教育学一门重要的科学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及其应用。刘清黎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揭示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它是探索体育科教学规律和法则”的。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阐述了体育教学论的学科定义,各有千秋。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体育教学论是揭示体育教学的本质与规律,探索体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指导体育教学实践,从而达成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2. 体育课程论

我国体育课程论学科的建设才刚刚起步,虽然体育课程论的建设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以及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直到现在,体育课程论的真实面目、体育课程论的学科体系等许多相关问题亟待澄清。从“体育课程论”的名称看,体育课程论不仅是课程论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且还是学校体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体育课程论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体育课程的设计、编制、实施以及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而其学科目的则主要是研究体育课程的特殊问题,揭示体育课程的特殊规律。也就是说,体育课程论是课程论中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研究和探索体育课程的本质与规律为己任,具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视角,富有明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应用性,对体育课程实践具有特殊的指导作用。

3. 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关系

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有关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争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体育课程论是体育教学论的组成部分,前苏联学者一般持此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课程的范围(母系统)大于教学(子系统),体育教学论从属于体育课程论。我国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多数学者也将体育课程论作为体育教学论的一部分来研究。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体育课程论的研究,使之逐渐与体育教学论相区别,并逐步走向独立。由此,我们认为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是两个同等重要的不同领域的学科,各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领域和范围,都是学校体育学的并列下位学科,都旨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科学化进程与快速发展。

(三)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及体育课程论的关系

众所周知,学校体育学是一门研究学校体育本质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研究领域较为广泛,涉及体育教学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原则、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评价以及体育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通过以上对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分析可知,学校体育学研究领域中的教学过程部分,与体育教学论的研究领域有较大的交叉甚至重叠,只不过在体育教学论中把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作为了重中之重,而学校体育学对体育教学过程的阐述则较之体育教学论浅显。与此相同,体育课程论较之于学校体育学来说,在体育课程方面则更为完整、系统和深入。也就是说,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和学校体育学在研究的领域上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研究的层次上是深入和浅出的关系。总而言之,关于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与学校体育学的关系,与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育学的关系相似,体育教学论是学校体育学中教学部分的延伸和深化,而体育课程论则是学校体育学中体育课程部分的延伸和深化。学校体育学为体育教学论及其学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而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的研究成果也必将进一步丰富学校体育学的相关理论。

三、结论

上一篇:合成特效下一篇:免疫记忆克隆选择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