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餐饮消费

2024-05-26

娱乐餐饮消费(共5篇)

娱乐餐饮消费 篇1

徐克的《女人不坏》, 是他继《上海之夜》《刀马旦》之后的又一女性喜剧, 三个不同年龄、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对爱情抱着不同态度, 性格又迥异的女性交织碰撞在一起, 她们的故事让人忍俊不禁, 但大笑被引爆的同时, 各类沉思和追问也接踵而至, 即使是圆满的结局, 在带给观众短暂梦幻激奋迷醉的同时, 也很难阻止观众会发出类似彻悟残酷真相后的唏嘘喟叹。应该讲该片称得上是精耕细作, 既秉持了韩国喜剧的野蛮搞笑, 又糅合了艺术片的人性叩问, 还裹挟了后现代主义日常生活解魅化的狂放、当然还内聚了现代主义直探社会人心的冷峻……但可惜的是该部影片的票房收入却不尽人意, 原因何在?为此我们不妨作一番耐心细致的探寻。

情欲:拷问爱情存在的虚无

缠绵悱恻、温馨浪漫、刻骨铭心的爱情是众人渴望的, 从传统习惯心理上讲更是众多女性梦寐以求的, 作为娱乐商业片编导也想通过主人公对爱情的获得来满足观众的心理的需求, 于是在这个爱情稀缺的现代社会中, 影片让女主人公泛泛在实验中发现了可以掌控爱情的秘密武器——“费洛蒙”。

有了“费洛蒙”, 捕获爱情就易如反掌, 泛泛可以让小刚为她疯狂成为她的花痴;铁菱也让梦中的明星情人X对她深情款款并要带她远走香港;没有姿色的女秘书也成了众男追捧的对象, 甚至连脾气古怪的教授也身陷其中, 这一切虽然痛快淋漓却也让人有着莫名的失落。因为在利用“费洛孟”掌控爱情的同时也暴露了爱情的虚无, 因为如果没有“费洛蒙”, 这一切都无从发生。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费洛蒙”本身也就是肉体生理散发的气息, 它与爱和情没有关系, 直接归属于肉体生理, 说得直白些就是直接关乎于性, 而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掌控实际上也只是通过性而获得“情”了, 这里的男人表现出的“情”更多地隐含了欲的成分, 而取消了爱。

其实影片对爱情的怀疑态度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唐露的好友要结婚了, 却不邀请美艳绝伦的唐露参加, 因为她担心未婚夫不能抵挡唐露美艳的杀伤力而发生情变。不巧的是这个担心真的发生了, 只是偶然的一见, 这个男人竟然当着未婚妻的面公然发起了对唐露的追求, 这一情节虽然有点夸张, 却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人性深处微妙而隐秘的欲望。影片在嬉闹疯狂中向我们投射了一个我们并不想接受的判断——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坚定如磐的爱情, 所谓的爱情危如累卵脆弱得不堪一击。可以说影片在重重堆砌的笑料中投射出生活真实残酷的一面, 因此并不失冷峻的批判力量。

影片中设计的三个女主人公具有很强的社会涵盖力, 正所谓三人为众, 这三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女人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从不同的角度折射了当今社会女性情感存在的三种基本状态 (参看下表) 。当然所安排的女性年龄跨度并不大, 小的19岁, 大的也才31岁, 不过这样的安排还是和观看商业影片的观众年龄断相吻合的, 根据相关统计, 电影观众主要集中在18-35岁这样年龄段的人群中, 这样的安排对于商业电影而言也算用心良苦。

影片中铁菱执著于追求梦中的大明星X有一定心理学的根源, 因为小时候没有大人照顾 (父母亲缺失) , 她是看着电视中大明星X的表演长大的, 从精神角度上讲X取代了父母, 这样他就成了她情感上的依恋, 为此她对他的执著迷恋也算得上合情合理。不过巧遇梦中情人X, 并在费洛蒙的作用下X也回报了爱情, 但铁菱最终还是放弃了虚幻的爱情而回归到现实生活中, 接受了唐露表弟温情的追求。这样的安排虽然不乏廉价的温暖, 但却平淡无奇, 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人物充满幻想又凌厉的性格有所冲突。据称编导安排铁菱暴躁野蛮的性格是有意让她承继学习野蛮女友的风格特点, 只可惜这部电影虽然邀请了郭在容作编导, 但铁菱这一角色并没能如愿发挥出应有的力量和光彩, 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古怪精灵的泛泛对于爱情曾经徘徊在信与不信之间, 当她发现不使用费洛蒙小刚几乎视她为陌路时, 为了获得并守护小刚对她的痴迷, 去演唱会看小刚, 她不惜欺瞒小刚继续使用费洛蒙——将费洛蒙偷偷地贴在打着石膏的伤腿上。这个细节的设计很耐人回味, 编导没有为了满足观众的情感消费而让故事落到乌托帮的情感想象中, 这是出乎意料的一笔, 也是耐人寻味的一笔, 虽然表面是喧哗热闹开心, 是喜剧的, 但主人公对“纯净”爱情的不信任, 又带有悲剧色彩,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让追求快乐的观众失望。

而唐露从一开始就不相信爱情, 至于为什么不相信爱情, 影片并没有给予交代, 但为了完成喜剧圆满的结尾, 安排唐露碰上了巫农古教授—一个能释放迷倒唐露费洛蒙的男人。与其说唐露遭遇了爱情, 还不如说唐露成了费洛蒙的俘虏。这与我们说的爱情又有多少关系?

大众化的商业电影象梦一样反映同时代社会的基本愿望, 所以在夸张荒诞的游戏叙述中我们见到的都是欢天喜地的圆满结局, 不过稍作寻思, 就不难发现爱情虚无的论断始终如影随行挥之不去, 几乎成为故事的底色。我们可以嘉奖导演的勇气和率真, 不过这样的论断过于灰暗, 会使寻求心灵抚慰的观众陷入失落和不满中。

权欲:在娱乐消费中叫嚣尘上

在福柯看来, 权力无处不在。“这并是因为它有特权将一切笼罩在它战无不胜的整体中, 而是因为它每时每刻, 无处不在地被生产出来, 并非因为它涵括一切, 而是因为它来自四面八方。”[1]面对科层制度无处不在的权力, 现代社会对权力极端渴望的深层心理可谓是尘嚣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谈的权力并不是狭义的政治权力, 而是广义的支配力和控制力。

大众对权力渴求的深层社会心理在影片中主要是通过大广场负责人唐露这一人物形象来投射的。只不过唐露要比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观众幸运很多, 年纪轻轻的她出场时就拥有了让人羡慕的各种权力, 而观众无需承受在获得权力之前的煎熬就可以轻松地跟随唐露享受消费各色权力的潇洒。唐露从独享的私人飞机上下来就是不断给他的下属发号施令安排布置一系列有关集团公司发展的工作计划和任务, 进入集团公司后又是前呼后拥, 作为集团公司的权力掌控者她享受到了权力带给她的那份气派。紧接着作为美艳绝伦的女性她又在两性间的关系中显示了她绝对的强势, 男人对她只有俯首称臣的份。而唐露对于自己在复杂人际关系中所处的绝对支配地位也是给予了无可质疑的认定, 在她的幻想中她就是指挥军队冲锋陷阵的无敌女师长。这个幻想很有意思, 你可以把它想成是现代商战的隐喻, 但影片借用类似于《集结号》中炮火纷飞的现实主义的军事战斗场面来展示这个时尚靓女的内心世界在取得娱乐幽默效果的同时也很好地表现了人物内心世界权欲的强悍。

在享受权力的过程中唐露还要进一步证明自己的掌控力量, 当然与此同时她还要不断去开掘掌握更多的权力。美丽绝伦的外表有助于唐露事业的成功, 那么漂亮女人事业的成功主要靠的是什么?这是观众自然而然的追问。于是影片编导也就顺势作出了回应。唐露曾这样问她的同僚“你认为我的能力是靠我的外表还是靠我的本事?”对方回答, “你的外表就是你的本事。”唐露则说“不, 我要证明一点, 我的能力并非靠我的外表。”这个掷地有声的回答开启了她对自己掌控力量的证明, 同时也开始了她攫取更多权力的征程。在接下来争取水能源授权条件掌控发明者巫农古教授的事件中, 唐露力排众议, 找了其貌不扬的女秘书做自己的替身去接待巫农古教授, 而她自己则作为幕后操纵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并非是靠外表。漂亮女性不用自己外貌上的先天优势, 就像棋让一招更显示了人物内在的自信和骄傲。在接近掌控巫农古教授的整个事件中, 我们也领教了唐露超强的运作能力, 她的心计和果敢也确实能与她现在所取得的地位和权力相匹配。而且唐露不仅要谈下巫农古教授的水能源授权事项而且还准备要将泛泛发明的“费洛蒙”收至囊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曾经被异性忽略的泛泛发明“费洛蒙”并乐此不彼地进行实验本身也显示了另一类在两性权力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女性内在的反抗和颠覆欲望——要掌控爱情, 获得对所爱对象的支配权力。

可以说影片中女性显露的强悍权欲正从一个侧面回应了当今社会风起云涌的女性主义思潮。影片中这一痛快淋漓的表达不仅揭示了当今社会女性地位的现实变化, 也契合了女性内在真实的权力欲望, 很容易让观众在娱乐消费中获得心理的满足和共鸣, 作为商业片能做到这一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物欲:在遭遇现实情境后回归

在人类的欲望中, 情欲因与爱情的萌生有关、权欲又因与事业的追求相连, 因此这两者往往意味着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而物欲通常因对物质无限的魇求相联系, 加之传统文化中诸如“安贫乐道”“淡泊明志”的教化影响, 为此在哲学审思过程中往往具有更为复杂的特殊意义。在长久以来意识形态的影响下, 在很多影视艺术作品中, 不仅人物的堕落往往与物质的贪欲勾连起来, 而且特殊的人群如利欲熏心的资本家、贪婪的地主、奢靡的君王等都与物质贪欲紧密关联, 因此物欲常常会被用来充当启动道德批判的叙事动力, 这就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对人性的开掘深度, 同时也影响我们对物欲作出理性的关照。马克斯·韦伯就提醒说:“获利的愿望、对获利和金钱 (尽可能最大数量的金钱) 的追求, 其本身与资本主义无关……可以说世间的所有国家、所有时代的人们都具有这种欲望, 不管实现这种欲望的可能性如何。”[2]

不过在今天经济变革的大时代中, 情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大众可以不必再掩饰内心汹涌的物欲, 可以不再忌讳对物质财富的热烈追求。在商业影片中, 为了贴近消费者, 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物质消费主义也成了电影中必不可少的时尚叙事元素。《女人不坏》中, 奢侈的私人飞机、超大气派的办公大楼、豪华幽雅的拍卖大厅、宽敞的居所、高档眩目的轿车、雍容时尚的衣着、靓丽的装扮、激情四射的摇滚等等构成了繁华时尚都市的五光十色, 观众在跟随主人公物质消费的过程中大饱了眼福。不过在现实生活中, 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现实差距、物质财富越发的集中、社会阶层分化越发的严重, 物质享乐主义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作为一种欲望它可以普遍存在, 但作为一种生活态度, 却只能在少数人群中实现。作为商业电影始终要照顾到大多数观众的心理, 因此它不可能因少数而悖犯大多数观众。于是影片虽然充斥着物质的繁华, 但同时也设计安排人物可以驱逐物欲、可以回归传统的伦理道德。比如将水变油的巫农古教授人还未出场, 就交代了他不重金钱财富的特点——“不是钱能解决的”, 这个特点倒与他的名字相映成趣, 很有点“食古不化”的意味, 而权欲物欲都很强悍的唐露一开始为了讨好巫农古特意安排组织慈善捐款, 当然她的初衷是为了树立“重义轻利”的形象以便获得巫农古的授权而得到更大的经济利益, 但到影片收尾处摇滚乐团没有地方演出而行将解散时, 在音乐和“费洛蒙”的感召下唐露突然摇身一变成了性情中人, 要投资兴建一个演出中心以让摇滚乐团继续演出。这个结局虽是皆大欢喜, 但却难免有落入陈规之嫌, 而且因为人物性格前后巨大的反差也让观众难以信服。不过作为商业片这样的安排也算是可以理解的, 正如电影理论家尼克·不朗尼所说的那样:“最复杂、最有力的流行形式总包含传统伦理体系和新民族意识形态之间的互相妥协, 这种形式能整合这两者之间情感冲突的范围和力量。”[3]只不过, 影片为了博取观众的欢心, 让人物妥协得过于急速而简单, 这反而容易引起观众的不满。

《女人不坏》表面看是喧闹的喜剧, 将涌动在女性内心深处的各种欲望以夸张外化的方式展露在荧幕上, 极尽荒诞搞笑之能事, 而且在很多方面也为迎合观众喜好做了种种的努力, 但从整体上看影片却并不想仅停留在肤浅的嬉笑娱乐中, 其内含着洞悉现实生活的从容、冷静乃至残酷, 这使影片多了一份难能可贵的深度, 可是也正是这份冷峻让观众的心头蒙上了失望的迷雾, 使得那些谋求抚慰的心灵容易陷入深深的失落和不满中, 至于影片的票房收入不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过作为娱乐消费的商业片, 正是这份不一般的深度才使之具有惊醒的寓言特质, 也显示了导演徐克的不甘平庸, 只是要如何将深度和娱乐更好地结合, 还需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这是徐克留给他自己也是留给其他许多人的一个大课题。

摘要:在娱乐消费的语境下, 徐克的《女人不坏》在荒诞搞笑中从容地讲述了一则有关女性情欲、权欲、物欲的现代寓言。影片通过想象的“费洛蒙”, 拷问了爱情存在的虚无;在表现女性内心强悍权欲时既满足了大众对权力渴求的深层社会心理, 更迭现了当今社会风起云涌的女性主义思潮印记;在对物欲进行观照时, 既注意迎合大众日益膨胀的物质消费欲望, 又考虑到了现实生活情境, 但是在讲究深度和娱乐观众方面两者没能实现完美的融合, 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为此值得我们给与应有的观照和思考。

关键词:情欲,权欲,物欲,娱乐,深度,寓言

参考文献

[1]汪民安.《福柯与哈贝马斯之争》, 《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

[2]马克斯-韦伯《新教理论与资本主义精神》, 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第73-74页, 东方出版社2004年

[3]转引自丁亚平《20世纪中国电影与通俗文化传统》, 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 (上) 第220页,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娱乐餐饮消费 篇2

餐饮/娱乐管理简历模板

个人基本简历  
简历编号:   更新日期:  

 

 

姓 名: 大学生个人简历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州 身材: 170 cm?70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3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行政/人事类:管理者、餐饮/娱乐管理、文教法律类:
工作年限: 1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佛山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明韩商务酒店起止年月:-12 ~ 2009-04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商业服务
担任职务: 人事部人事专员
工作描述: 负责酒店员工的劳动合同、员工社保、员工考勤及新员工的服务培训和相关的行政工作
离职原因: 家中原因
 
公司名称: 南华工商学院法律系起止年月:-09 ~ 2007-12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所属行业:教育事业
担任职务: 办公室助理
工作描述: 负责协助老师管理下届学生的工作,特别是学生的组织工作及老师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离职原因: 聘期满
 
公司名称: 南华工商学院法律系团总支起止年月:2006-09 ~ 2007-06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所属行业:教育事业
担任职务: 副书记
工作描述: 负责学生团员的.团务工作及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
离职原因: 聘期满
 
公司名称: 明韩商务酒店起止年月:-12 ~ 2009-04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商业服务
担任职务: 人事部人事专员
工作描述: 负责酒店员工的劳动合同、员工社保、员工考勤及新员工的服务培训和相关的行政工作
离职原因: 家中原因
 
公司名称: 南华工商学院法律系起止年月:-09 ~ 2007-12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所属行业:教育事业
担任职务: 办公室助理
工作描述: 负责协助老师管理下届学生的工作,特别是学生的组织工作及老师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离职原因: 聘期满
 
公司名称: 南华工商学院法律系团总支起止年月:2006-09 ~ 2007-06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所属行业:教育事业
担任职务: 副书记
工作描述: 负责学生团员的.团务工作及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
离职原因: 聘期满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南华工商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2008-06-01
所学专业一: 法律 所学专业二: 法学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8-06 南华工商学院 法律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8-06 南华工商学院 法律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其它外语能力: 通过国家英语4级
国语水平: 一般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和管理能力,特别是在和员工的沟通方面特别的强,能更好的管理好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对贵公司的怀有热心的态度,特别是在工作上,能更好的协助上级领导把工作做的更好,对同事之间热情,为把工作做的更好,需要同事之间的相互配合,所以,以上是本人对工作的态度和宗旨.
 

北京赛乐堡餐饮娱乐有限公司 篇3

赛乐堡是寻找快乐的理想去处

赛乐堡量贩式KTV成立于2009年7月8日,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位于海淀区双清路88号华源世纪商物楼地下二层,是一家集视、听、歌、餐为一体的大型KTV飙歌城。

赛乐堡配有当下先进、快捷的全触摸点歌系统,进口BMB音响,80余间包厢,并设有多间可容纳数十人的豪华总统套包厢。赛乐堡立志颠覆传统KTV经营模式,开创精致服务的娱乐市场,从“专业专注、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出发,为身处京城的时尚消费一族找到与之生活相匹配的专属K歌领地。平民化的消费价格、幽雅的环境、卓越的音响效果,给您带来前所未有的欢畅体验。不仅如此,赛乐堡更为您奉上精美可口的自助美食。无论是精心挑选的西式糕点或是烹饪有方的美味佳肴,再或是滋补有道的各种汤粥,赛乐堡KTV的免费自助餐都会全方位地为您提供。

赛乐堡将秉持着一贯的“健康、时尚、欢乐、自在”的服务热忱与态度,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消费与服务,并不断更新和改进设备,创造快乐舒适的欢唱空间,让您在赛乐堡唱出好心情。星级的娱乐享受,贵宾般的服务待遇,赛乐堡KTV是您放松心情,寻找快乐的理想去处。

赛乐堡量贩KTV

赛乐堡量贩KTV是一家集视、听、歌、餐为一体的大型自助式KTV飙歌城,它配置了最先进快捷的全触摸点歌系统,进口BMB音响,共有80余间包厢,并设有多间大且豪华的总统套包厢。平民化的消费价格、环境幽雅、音响效果极佳。无论是精心挑选的西式糕点或那烹饪有方的美味佳肴,还是滋补有道的各种汤粥,在赛乐KTV这些都将完全真正免费的为您提供到位。星级的娱乐享受,是您放松心情,寻找快乐的理想来处。

赛乐堡立志颠覆传统KTV经营模式,开创精致服务的娱乐市场,本着“专业专注、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出发,让城市的时尚消费一族找到与之生活相匹配的专属K歌领地……

赛乐堡将秉持着一贯的“健康、时尚、欢乐、自在”的服务热忱与态度,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消费与服务,并不断的更新和改进设备,创造快乐舒适的欢唱空间,让您在赛乐堡唱出好心情。

台球club

北京赛乐堡台球俱乐部,室内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共有世界顶级宾士域五代九球台四张,美式普尔八球33张,统一乔牌。斯诺克四张,美式普尔八球包间三个,内设K歌系统和独立卫生间,环境优雅。棋牌室包间十二间,分为不同星座可供您选择。

赛乐堡台球俱乐部承办过国家级、市级以及企事业单位、乔氏杯全国黑八排名赛、思铭杯、大学生台球联赛等重大比赛并受到一致好评,其内部设有专业比赛场地,可容纳200多人观看,同时还可以视频直播,是北京市台球协会唯一指定的台球培训场馆及比赛场馆。

赛乐堡为教学便利还设有专业教学球台,教学球台为标准钢库球台,专业的比赛无影灯、英国进口6811台呢、比利时比赛专用球。

赛乐堡食府

娱乐餐饮消费 篇4

一、狂欢性的晚会主题

“双11 狂欢夜”凭借强大资本与媒介的勾连, 通过强烈的视听感官刺激, 将娱乐、狂欢与消费作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 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观众。作为一种狂欢消费的仪式, 晚会同时实现了对光棍群体与非光棍群体的收编, 不断刺激着全民的消费激情和欲望。晚会开场极具震撼力与感染力的宣传片将幸福、梦境、狂欢等经典话语作为网购狂欢夜的替代性符号, 并奠定了整场晚会的基调。片中女主角通过网购进入了有王子、精灵的梦境, 似乎真的实现了巴赫金所谓的“狂欢化世界感受”。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反抗霸权力量、建立普天同庆的自由民主的理想世界的文化策略”[1], 他一方面“强调全民平等自由参与的主体”[2], 强调仪式化与全民性。从这个角度来讲, 这场以“梦和狂欢”为名的晚会本身就是一种仪式, 它借助于现代传媒, 打通了屏幕间的界限, 使大众在通过多个屏幕观看晚会的同时, 实现手机互动, 参与网购。另一方面, 狂欢理论还“强调俯就颠倒且粗鄙戏谑的广场形式”[3]。“双十一狂欢夜”更像是人们对充满巨大压力的现实生活的控诉, 明星主持、演员嘉宾通过对传统经典歌曲的颠覆、戏谑改编, 利用制造出的狂欢气氛和狂欢感受, 带领大众通过消费对官方世界实现一次彻底的反叛与狂欢。

这场晚会实质上是一场长达4 小时的“广告晚会”。曾有媒体一针见血地指出:“光棍节的商业化使我们的关注从对单身人士的同情转变为粗俗的消费主义。”因而, 这场晚会是消费主义收编光棍节的典型代表, 网购狂欢俨然已然成为双十一新的文化意义。所谓收编, “指的是支配文化对体制外内的文化进行再次界定和控制的过程。”[4]消费主义对光棍节的收编, 即为消费主义文化对光棍节文化再次界定与控制整合的过程。当电商淘宝看到光棍节中蕴含的商机, 这场收编过程便开始了, 伴随着青年亚文化的全面传播, 光棍节便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直至网购狂欢彻底取代光棍节, 光棍节便失去了原初的意义。

二、消费性的节目内容

无论是从节目主体——明星嘉宾, 还是节目板块来看, “双11 狂欢夜”晚会都被打上了显著的消费印记。晚会上的明星嘉宾阵容堪比春晚与各大卫视的跨年演唱会, 它将2015 年最火热的偶像明星齐聚一堂, 以感召、聚集最庞大的粉丝规模。明星嘉宾作为万众瞩目的偶像, 俨然成为“世俗乌托邦中的新神”, 成为媒介宣扬消费主义的代言人。

与一般的受众相比, 粉丝具有狂热性与消费性。约翰·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认为“粉丝是过度的读者, 其对文本的投入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5]显然, 粉丝的狂热及其意义的实现需要通过相应的行为实现, 这不仅是一种精神狂热, 同时也是一种消费狂热。换言之, 粉丝型受众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更具有狂热性, 也更易产生消费行为。据统计, “双十一狂欢夜”播到哪里、哪些明星出现、他们提到哪些商品, 线上搜索流量便直接暴涨。比如蔡依林开场唱了3 首歌, 其代言的某化妆品流量即刻成为天猫化妆品类目第一;赵薇现身后, 她开设的红酒品牌旗舰店访问量则直接暴增10 倍。晚会劲歌热舞的氛围在不断地影响受众的心情与消费心理, 将观众的情绪一次次引向顶峰, 而观众则在消费明星、娱乐明星的过程中成为媒介与广告商联手制造的狂欢幻觉中的一枚棋子。

在具体节目内容上, 晚会更是毫不回避其对消费主义的张扬。比如:晚会中的“剁手档”环节, 主持人欣然分别带领张艺兴、华晨宇、王凯等时下火热的偶像明星演唱欢快的“五折之歌”“剁手歌”等。歌词十分露骨地诱惑着受众进行消费。甚至, 主持人会很直白地利用张艺兴的人气号召粉丝一起加入这场狂欢, 毫不掩饰晚会对收视率和点击率的需求。赵薇、高晓松、马东合作的脱口秀则对消费贯彻得更为彻底, 不仅主持人对赵薇的介绍是“梦陇酒庄的赵庄主”, 而且赵薇登台后句句不离“梦陇酒庄”, 高晓松全程拿着“晓松奇谈”的扇子, 马东更是开启了花式播广告的节奏来推广《奇葩说》, 总导演冯小刚也亲自登场宣传他即将上映的电影《老炮儿》。这些广告已然不再是插播广告, 而是深度植入晚会之中, 广告就是节目。

三、游戏性的叙事结构

从结构模式来看, “双11 狂欢夜”采用二元对立的形式, 将湖南卫视两大主持团队作为晚会的骨架来组织节目内容。晚会开场时, 两大主持团队便对晚会的形式、规则进行了介绍, 他们不仅是节目组织的框架, 而且还采取游戏竞赛的形式推动晚会叙事的展开。但晚会的重点并不是凸显二者之间的竞争, 而是将竞争过程与受众互动挂钩, 以此来吸引受众参与到晚会之中。在“一元购押宝大pk”环节, 天天天猫队与快乐天猫队的成员以游戏输赢的方式决定哪一方押宝成功, 节目通过这种形式设置悬念, 同时观众还可以通过手机互动参与押宝游戏, 紧张的节奏不仅调动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而且还营造出了激烈的夺宝氛围。观众随着一次比一次昂贵的押宝礼品, 被一次又一次带上狂欢的巅峰。此外, 主持人还通过预设悬念的方式扩大受众的卷入程度, 比如汪涵与何炅通过戏谑的形式让观众猜马云是否能请美国总统参加晚会;吴昕故意卖关子:“在今天晚会的尾声, 有一个大型的活动, 你可以花一块钱买一辆……我就不说了, 关注我们的节目就好了。”

将游戏作为形式, 以快乐进行叙事的狂欢晚会在色彩上也将消费主义贯彻到底。当色彩与某些具体的事物或心理情感发生联系, 表现出具体的意义和内涵, 并得到社会的普遍接纳和认可, 这种色彩就具有了独特的隐喻意义和视觉符号特征。整场晚会现场的布置和两大主持人阵容的着装分别以天猫logo的红色与黑色作为主打色彩。二者的搭配不仅迎合了年轻人追求轻松和活力的理念, 而且还营造了强烈的仪式氛围, 突出了官方色彩。

总之, 天猫“双11 狂欢夜”通过短暂的虚幻与狂热, 营造了人们需要消费的幻觉, 它极具欺骗性和煽动性的手段给无数的消费者们营造了一个看似美好而实则虚无的“梦”。因而, 在电商大行其道的当下, 只有坚持理性、正确的消费观, 才能脱离网络上披着全民仪式外衣的非理性狂欢活动, 摆脱集体狂欢之后的失落和虚无。

摘要:作为消费主义收编光棍节的典型代表, “双11狂欢夜”不仅赋予了这个“自造节日”以消费盛典的意义, 并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双十一的节日内涵。这场全媒体直播的盛典, 通过狂欢性的晚会主题、消费性的节目内容以及游戏性的叙事结构, 不仅创造出一种虚假的狂欢效果, 而且还实现了对光棍与非光棍群体的收编, 强化了双十一的狂欢节日氛围、地位与经济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消费主义,双十一,狂欢,粉丝

参考文献

[1]胡春阳.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1) .

[2]刘晓伟.狂欢理论视域下的微博狂欢研究——以新浪微博“春晚吐槽”现象为例[J].新闻大学, 2014 (05) .

[3]刘晓伟.狂欢理论视域下的微博狂欢研究——以新浪微博“春晚吐槽”现象为例[J].新闻大学, 2014 (05) .

[4]王璐.11月11日:从文化建构到商业收编——对“光棍节”和“网购狂欢节”的分析[J].青年研究, 2014 (03) .

娱乐餐饮消费 篇5

一、消费文化观念的确立与电视娱乐风潮的兴起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民消费热情日益高涨,由此催生出各种消费文化观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消费文化观念在我国兴起。从2000年起,我国一年法定的节日天数从6天增加到10天,并因此形成每年的“黄金周”制度。随着制度性休闲时间的增多,休闲从一种诸如恢复体力、消遣的低层次活动,演变成具有补偿功能和解压功能的活动。休闲消费文化率先在城市范围流行开来,人们的休闲活动开始分化,消费文化观念逐渐形成。在这个大背景下,还出现了极力追求炫耀性、奢侈性消费,追求无节制物质享受的西方消费主义思潮,有些年轻人甚至以此为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之所在,这使得一些人对消费文化观产生了误解。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爆发式”成长起来的。“娱乐”,这一带有消遣、逗乐、即时特征的,与严肃、深刻、长期特征的“艺术”相对立的概念及其依附的节目外壳,在电视节目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有过度娱乐之势,电视娱乐风潮至今仍处于火辣的状态。

二、电视的娱乐营销与电视观众的审美迷茫

众所周知,媒介是我国党和政府的舆论工具。电视媒体曾受到很长时间“政治挂帅”“道德优先”等意识形态内容的影响,其所传播的娱乐文化被精英文化所掩盖,平民的娱乐需求不被重视。然而,随着媒介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媒介体制改革被引向对媒介生产关系的改革层面,这使我们对电视媒介的属性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

电视媒介的经济属性是信息产业属性,其意识形态属性属于它的社会功能,媒介以及媒介集团的运作既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又要符合意识形态规律。电视媒介的改革恰逢消费文化观念兴起和多媒体融合的时代,抓住娱乐元素就等于抓住经济效益,追求社会效益优先于追求经济效益的宗旨似乎被某些电视媒体抛到了一边。电视娱乐就像一个被禁锢多年的人走出禁锢区,欢快地大喊,加上媒体融合的技术条件(可在电脑或手机上看电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参与节目),节目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整合营销传播花样翻新。企业不惜重金支持栏目和节目,花样频出地搞“注意力”经济——让平民走上舞台高歌、讲故事、展示独家技能、参与评比;让观众投票、抢红包;让拿着几千万到几十万不等报酬的演艺界、体育界等明星与平民同台演出、做游戏,淡化平民的“草根”身份,满足平民近距离接触明星的奢望。《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等等,像一场场平民的加冕仪式,肯定了“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对追星族的狂热行为给予评价或赞赏,诱发很多普通家庭不顾孩子的学业、全家参与“造星”工程的社会行为。之后,各种上述节目的克隆节目涌现,各种选秀节目占据三级电视台,大有使电视娱乐节目走向娱乐专业主义之势。

毋庸置疑,电视娱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价值观的养成和审美判断,当它影响到一定深度,该引起我们警觉了。2002年广电总局通报,制止电视娱乐节目七种不良倾向。2011年广电总局“限娱令”要求各地方卫视从2011年7月起在17∶00至22∶00黄金时段,娱乐节目每周播出不得超过三次。同年7月广电总局召开“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2013年10月广电总局又规定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一个,卫视歌唱类节目黄金档最多保留4档,该文件被称为“加强版限娱令”。监管机构限制过度娱乐的措施很适时,因为电视娱乐节目这辆车跑得过快,车上杂七杂八的东西太多,而且这辆车如果只为经济利益而跑,容易出危险。当然,并非所有电视观众都失去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审美认知,大家众说纷纭,可惜精英阶层此时竟然话语缺失,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也许精英们觉得电视娱乐节目闹哄一阵子,观众累了节目就停了?

三、对我国电视娱乐文化的认知

美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1974年在《功能分析与大众传播》一文中指出,由于娱乐功能得到强调,既形成了大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文化或精英文化。美传播学家H·门德尔森在谈到娱乐的社会文化功能时说,娱乐功能可能是文化传递功能的一部分,但它有着另外一面,提供报偿、松弛和减轻压力,使人们易于处理现实生活的问题和使社会免于坍塌。诚然,电视媒介力图培养自己的消费者,消费者体验消费文化和电视产品所带来的快乐,这一点与单纯的教育或宣传有很大不同。传播者负有提供健康有益的娱乐产品、倡导精神文明的社会使命。在我国媒介市场化之后,媒介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不断平衡媒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其实,电视媒介的政治属性从未改变,它本质上属于国有。电视产品的社会功能主要是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所以说它们具有意识形态特征,可以成为宣传工具和舆论阵地。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面对各种意识形态的冲击,文化如果失去了先进的方向,让娱乐凌驾于一切文化标准之上,那么,媒介能培养出什么样的文化消费者,使消费者们养成怎样的审美认知?道理不言自明。电视娱乐节目面对很多年轻受众群体,别把一代甚至两代年轻消费者给培养坏了。

电视娱乐节目具有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往往是电视台为了有意识地满足观众娱乐需求而策划制作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电视娱乐节目的娱乐风格大多庄重高雅,融审美教育于其中,商业气息不是很浓。《综艺大观》《春节联欢晚会》《东西南北中》《曲苑杂坛》等凭借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以及参与性而博得观众好评。从二十世纪后期开始,“明星+游戏+观众”模式的电视娱乐节目风靡,节目的商业因素增多,如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北京电视台《欢乐总动员》、江苏卫视《非常周末》、安徽卫视《超级大赢家》,东南卫视《开心100》等,娱乐成分明显大于文艺成分。因为同质化节目剧增,收视率明显下滑。紧接着以央视《幸运52》《开心辞典》为代表的娱乐节目受到追捧,这类节目采取“观众+游戏+巨奖”模式。到了二十一世纪,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为发轫,央视《梦想中国》《非常6+1》、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湖南卫视《寻找紫菱》、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等一大批选秀节目亮相银屏。经过十多年发展,真人秀节目从单纯模仿、引进模式到自主设计,实现了“井喷式”发展。根据市场细分原则,变幻出名目繁多的真人秀节目:明星婚恋交友类,如江苏卫视《为她而战》《我们相爱吧》、湖北卫视《如果爱》、浙江卫视《一路上有你》;婚恋相亲类,如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浙江电视台六频道《恋爱亮起来》、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爱情连连看》《为爱向前冲》;综艺亲子类,如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明星旅游类,如东方卫视《花样姐姐》、湖南卫视《花儿与少年》、东方卫视和元纯传媒联手打造的《花样男团》;室内真人秀,如湖南经视《完美假期》;大型励志类,如央视、灿星制作携手打造的《出彩中国人》;大型科学竞技类,如江苏卫视引进德国节目《Super Brain》推出的《最强大脑》;明星跨界音乐类,如北京卫视《跨界歌王》,等等。

在2016年公布的CSM52省级卫视综艺节目收视率排行榜名列前茅的节目有:《一站到底》《金星秀》《中国新歌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星厨驾到》《四大名助》《我为喜剧狂3》《挑战者联盟》等,此外,《欢乐喜剧人》《了不起的挑战》《直播港澳台》《东方大看点》《最强大脑》《爱情保卫战》《金牌调解》等也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和好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再单纯娱乐观众,节目内容涉及的领域广泛,关注政治、经济、科学、艺术、法律,关注民生、民俗,直击文娱热点、触及道德等等。不难看出,观众对于像《康熙来了》那类话题内容低俗、庸俗、媚俗节目的围观程度已明显下降,观众对于节目嘉宾过度重视名利、用畸形恋爱观、交友观处理婚恋问题的节目内容有自己的评判,在价值观引导上设置主持人、心理老师把关环节的节目以及在科学、旅游、法律等大家不十分熟悉的领域开拓出来的节目收到较好的社会反响和较高的收视率。2016年,电视娱乐节目疯狂娱乐、过度娱乐的情况似已达到了顶峰。加之经过“反三俗”的洗礼和监管部门的监管,有些低俗的节目得到遏制,娱乐节目的人文性和社会价值得到一些提升。

四、呼唤电视娱乐节目社会价值的回归

不难看出,有些电视娱乐节目利用经济转型期公众容易产生失落、彷徨的消极情绪,甚至冷漠、不安、不负责任和夸大虚假的“病态心理”特点,以及人们在此情形之下盲目追求感官刺激的心态,忽略了节目的审美品位,把庸俗等同于“俗文化”,传递了低级的娱乐信息,客观上对观众进行了误导和愚弄。高雅严肃类的电视节目因需要观众调动主观能动性去思考节目内容,不能提供即兴、纯粹的“快乐”,间接让位于低格调的娱乐性电视节目。随着行业竞争的白炽化,某些媒体毫无原则底线地迎合观众,过度消费娱乐性,漠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效益优先于经济效益的办台初衷,把电视娱乐节目变成了“造乐”机器,忽视和抑制了它的教育功能。各大卫视不惜重金购买国外综艺节目版权,雇佣外国摄像以及后期制作团队,再把节目本土化。在三级电视台之间甚至同一电视台不同频道之间出现克隆、抄袭、一哄而上同类节目的情况。为了“夺睛”,满足观众窥视、猎奇、八卦心理,花重金整蛊明星——令其跳飞机、掏老鼠窝、吃活蚯蚓,玩冰雪、练跳水,还拉上明星家子女一起娱乐观众。有些节目刻意展露明星非同常人的豪宅和私生活,拜金主义至上,甚至让公益形象已受损的艺人重新上台,用负面新闻的发酵进一步炒作节目。有些节目把一些“生活丑”当作“艺术丑”甚至“艺术美”搬上电视小品和喜剧舞台,刻意宣扬旧社会的师徒关系、门派意识和哥们义气。真不知媒体应该引领的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消费文化观去哪儿了。

消费文化不是消费主义,它包括物质消费文化、精神消费文化和生态消费文化,它是社会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虽然庞大的电视娱乐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商业化、同质化、泛娱乐化的趋势,已经使电视媒体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把握中有些失衡。为了追逐商业利益,媒体有可能继续迎合消费主义的不良风气,盲目扩张大众文化的消遣特性,肆意挖掘消费者的消费潜力。长此以往,势必削弱媒体的责任感和社会公信力。试想,媒介经常展示低俗和肤浅,传递奢靡享乐思想和千奇百怪的价值观,把培养观众的理性思考习惯变为懒惰的感性消费习惯,时间长了势必削弱人们的审美判断能力,尤其影响年轻人审美价值观的形成。那么,谁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媒体是选择急功近利、饮鸩止渴,还是坚持职业操守、对节目精耕细作,既与媒体社会责任感和节目创作者的艺术良知有关,也关系到未来电视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消费文化背景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成“爆发式”增长,出现了娱乐化和泛娱乐化的趋势。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益优先于追求经济效益这一点上把握不佳。大众对电视娱乐文化的认知出现迷茫,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将走向何方?

关键词:消费文化观,电视娱乐节目,媒介改革,电视娱乐文化,认知

参考文献

[1]张建,夏光富.电视节目解析[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2]孙宝国.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3]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辑部.世界各地广播电视反低俗化法规资料选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韩青,郑蔚.电视娱乐节目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5]邱红杰,邹声文.低俗之风“拷问”媒体社会责任[N].四川日报,2004-12-20.

上一篇:标题党下一篇:新课标下的教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