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娱乐性消费

2024-08-08

当代中国娱乐性消费(精选5篇)

当代中国娱乐性消费 篇1

中国娱乐节目经历了最开始的综艺类节目时期 (以《综艺大观》为代表) 、娱乐类节目时期 (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 、益智类节目时期 (以《开心辞典》为代表) 和真人秀时期 (以《中国达人秀》为代表) 。而正是这种更直接、更公开、更透明、参与度更高的娱乐节目掀起了中国电视娱乐消费市场改革的高潮。电视媒介消费在国民的日常消费开支中的比重也成逐年上升状态。

从约翰·贝尔德发明第一台电视至今, 已过近百年, 在此之间, 电视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仅仅是在原理上电视机的种类就可以分出等离子、液晶、CRT、投影等十几种。电视机的产业化使得电视机逐渐成为大众都可消费的平民产品走进千家万户。除了电视机本身技术的发展, 社会对电视娱乐消费的另一个技术基础的依托, 便是信息传输渠道。按照格兰研究统计, 截止到2013年9月, 中国数字机顶盒用户达到2.25亿户, 全民数字机顶盒普及率超过50%, 全民数字化程度达到51.7%。如此一来, 我国的数字电视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同时为电视平台应用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更方便的渠道, 受众在电视消费这方面将会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

当然, 在广播电视行业也逐渐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和摸索。几乎所有的广播电视台都对自身的运营方式和节目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 无论是央视还是各大卫视亦或者是其他电视台, 都在节目的制作上尝试了革新。在各大卫视, 娱乐综艺节目是每个电视台都有的重要节目形式, 也是吸引受众, 提高收视率的重要途径。在不同时期, 不同类型的电视娱乐消费领域引发高潮。关于各综艺节目的首播时间, 一般集中在每周五至周六的晚间八点至十点, 时间集中于假日人们主要的休息时间。市场经济的建立, 电视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使得电视从奢侈品逐渐成为家家户户都可消费的日用品, 经济的增长富裕了全社会, 人们拥有余钱购买电视及相关服务, 电视娱乐消费在真个社会建立起了坚固而广泛的物质基础和消费人群。文化娱乐的消费开始增加。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家, 拥有全世界最强的电视生产能力和最大的电视消费市场以及最多的电视消费受众,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生产的不足, 特别是电视娱乐文化生产能力的不够, 为电视娱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尽管我国的文化和政府以往的文化管理受到了挑战, 但中国电视媒介消费政治传播环境基础开始形成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走过了严重政治化的历史, 人们放下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的包袱。特别是21世纪以来, 全世界开始步入平民化的时代, 人们对政治的热情逐渐降温, 追求生活的娱乐和精神的愉悦成为了人们生活一个重要的主题。在这个追求精神需求,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电视娱乐消费无疑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政治的降温, 经济和文化需求的升温, 使得人们的生活多了日常的轻松, 而少了严肃而敏感的压抑。

当下中国电视媒介消费娱乐传播体系基础的建立是基于整个社会的变化之上的, 这些变化的基础包括, 电视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基础、大众电视娱乐消费的经济基础、社会文化基础和政治基础,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我国现阶段的电视消费娱乐还不成熟, 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可以说, 新的电视娱乐消费的改变, 为我国的电视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面貌, 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新问题, 这都值得我们一一分析和正确对待。

首先, 给行业带来的创新及对消费者电视媒介消费方式和受众消费习惯带来的改变。过去的电视娱乐消费方式, 缺乏受众主动参与的环节, 电视节目以歌舞、游戏、曲艺为主, 整个节目以主持人为核心, 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 节目的发展只能由节目本身的质量决定, 观众无法参与其中。而如今的综艺娱乐节目, 强化了节目中真人秀的新概念, “全民娱乐”的核心观念得到了突出和推广。观众可以积极地参与其中, 节目本身可以根据观众的意见对以后的节目内容及方式进行调整, 节目有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整个消费过程是一个互相影响、信息交互的良性循环。这不但是节目方式的创新, 更是为电视娱乐消费方式和受众的消费习惯带来了改变。

其次, 新节目思想创新性获得了较高的认可。近年来许多卫视先后引进不同模式的综艺节目, 比如浙江卫视引入的《好声音》和湖南卫视引入的《爸爸去哪儿》。这些舶来品节目给中国的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好声音》在为受众提供精彩的节目表演的同时, 在整个节目的过程中突出“梦想”和“励志”的节目主题, 让普通的节目参与者在舞台上找到了展现能力的机会而充满魅力, 而《爸爸去哪儿》则突出的是“父子亲情”的节目主题, 在大大利用明星效应的同时在整个中国刮起了一阵“爸B”风, 情感上的用心注入, 为这些可以说是新型的节目类型增加了的品牌动力, 不但推动了节目产品的品牌并且在思想性上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 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代入感。但, 电视媒介消费也存在过度娱乐化的问题, 具体有:

一是噱头炒作与庸俗文化的渲染。文化不单是属于精英的, 也要成为大众的, 在如今的中国社会, 文化的“大众化”是必须的, 而电视娱乐节目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 在“全民教育”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噱头炒作和庸俗文化是电视娱乐行业急功近利的典型表现, 在规范制度上不成熟、市场开发不够深入和广泛的前提下, 因为一切与经济利益挂钩, 许多综艺娱乐节目在放松过程中加入富有争议和虚假的刺激人的感性情感的信息来增加节目的收视率以期达到经济收益的目的。比如《中国好声音》的某参赛女选手以“为天堂的爸爸唱歌”制造话题引发关注, 结果被网友冠以“死爹狂魔”之名。当然这种违背节目宗旨的过度娱乐化也是背离社会意义的。

二是节目模式盲目跟风复制狂热。虽然我国现在大多数比较成功的电视娱乐综艺节目是模仿国外的成功案例或者直接引进国外的成功模式, 但是即使是引进模式的这种行为仍然是盲目跟风。当某一个引进节目取得成功之时, 各种同类型模式节目的引进便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跟风狂潮, 比如湖南卫视有了《我们约会吧》, 江苏卫视就有了《非诚勿扰》, 东方卫视就有了《百里挑一》, 这种现象之普遍, 不禁使作为观众的我们感到愕然, 可见我国仍然只是个电视娱乐节目数量大却质量低的国家。跟风复制一方面可以降低原创需要大量投入的成本, 其次见效快、盈利高, 电视机构和节目制作者缺乏创新和原创的意识, 因此导致的电视媒介节目同质化严重, 使得中国的电视娱乐消费市场难以产生良好的进步。

自从电视媒介诞生以来, 电视媒介消费的娱乐传播始终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虽然电视媒介的消费建立的最根本的基础是电视技术的产生和电子信息传播技术的推广, 但当下中国电视媒介的娱乐消费市场却需要更多富有原创性的品牌产品, 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发展。而作为娱乐消费品的电视媒介在产品选取上也应更偏向于市场的淘汰, 而不是行政手段的过分干预。

摘要:在如今的中国, 电视娱乐节目已成为了国民日常十分重要的部分, 而电视媒介娱乐节目消费传播体系的构建更是以整个社会的发展为基础的。因此本文从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对电视娱乐消费进行了研究, 以期为行业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电视媒介消费,基础构建

参考文献

[1]石长顺, 柴巧霞.戏演荧屏里, 心曲知万端——中国电视业十年发展评述[J].编辑之友, 2012 (1) .

当代中国娱乐性消费 篇2

1消费观念上的主动性和选择性越来越强

8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满足于较被动的商品消费来实现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缺乏对商品种类、功能和附加价值的主动要求。8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的观念中已经能够接受并主动要求更加多样化的消费。与此相适应的是商品种类和市场交换方式的不断丰富。90年代初,消费已经慢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相对独立而又可以主动发挥创造性和选择性的特定部分。人们不仅通过消费满足不同需要,还借用消费进行社会交流和沟通。90年代中叶以后,个人在消费观念上的主动性和选择性进一步加强,张扬个性、创造性消费彰显自我等观念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消费革命。总的来看,主动性和选择性增强这一流变特点非常明显,也是把握当代消费观念变迁的重要方面。

2改革开放和全球化对消费观念的变迁影响相当之大

80年代中期之前,人们消费观念上的传统色彩浓重。这与国家和市场的开放程度有关,也与人们思想上和文化上的开放程度有关。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国外商品和广告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传统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人们的消费需要、消费感受和消费认同尺度都慢慢放宽。90年代中后期这种变化更加迅速,全球化影响更深,不同人群消费观念的分化也更为明显。这与市场进一步开放,以及广告产品和形象展示的国际化因素的日益加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90年代末及新世纪以来,多种多样的国际时尚和民族文化在人们的消费选择中交汇共生,人们已能正确对待全球化的消费,对消费意义及多种消费情感的体验也日益丰富,总体上,广告传播表现体现出来的消费观念变迁与全球化过程和程度相适应,这一开放性和全球化的动态发展特点是适应环境开放和变迁的结果。

3.消费观念变迁速度加快.复杂度增加

80年代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比较隐性。8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消费上的需要、感受、认同、价值和情感等变化非常有限。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新事物出现并冲击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但还不足以影响到人们传统消费观念的核心和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也没有扩展到普遍的范围。90年代初,人们的消费观念出现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多种消费思潮的兴起。90年代中后期.各种各样的消费言论、思考和尝试相继成为社会大众讨论的热点,超前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等各自得到社会不同人群的认可。此后,消费观念的变化明显加快。各种消费观念和行为讨论的时间缩短,新异消费观念和行为出现、流行的周期明显缩短,元素更为复杂。而90年代末到新世纪,这种现象一直加速前行。各种变化更为表面和瞬间化,不再有统一的和基本的调子。

五.结论

通过广告传播表现这个视角.辅以实证分析和其他重要资料,当代中国消费观念变化呈现出四个阶段和特点趋势.它们是把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消费观念变化的关键。

当代中国娱乐性消费 篇3

关于“图像转向”的问题, 最初是米歇尔在《图像理论》一书中图像转向提供了富有说服力的论据, 米歇尔认为“图像转向”可以从哲学和文化理论对视觉再现的焦虑, 对形象的恐惧和抵制得到确凿无疑的证明。在很多其他的当代思想家那里, 这种观点也是十分普遍的, 海德格尔在其《世界图像时代》一文中, 认为世界进入了图像时代。

油画创作的“图像转向”主要表现在绘画自身的图像化倾向上。摄影术的诞生, 对传统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到了20世纪的“图像时代”, 波普艺术的产生打破图像与绘画的边界, 杜尚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改写, 使一切艺术史上伟大的绘画作品, 都开始具有了图像的意义, 都成为可以利用资源和反思的对象。沃霍尔的丝网印刷, 以充满简报样的图像, 如大众媒体的文字一样, 让人们快速浏览而不是认真阅读。利用流行的、大众的机器复制的图像去颠覆传统绘画的那种精英的, 个人的图像观念。产量如此之大, 类别如此丰盛的图像产品, 以至于人们时时在与图像生活在一起。

我国自上个世纪以来, 社会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开始快速迈入大规模消费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及艺术市场的繁荣, 美术的商业性逐渐增强, 大众对油画作品的消费日益增多, 消费意识已渐渐嵌入人们看待和评价油画作品的期待视野之中。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和表达方式, 受到了文化的变革的影响和支配, 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反映在了作品里, 形成了新的创作资源和价值取向。具有图像倾向的作品也逐渐走向艺术的主流, 特别是当代艺术家希望通过油画创作的“图像转向”来拉近与当代现实的关系, 体现作品的“现代性”。许多艺术家正将各种类型的“图像”搬上画布, 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给“图像”赋予新的意义, 对艺术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 中国当代油画的“图像转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受大众文化影响的油画和个人符号化的油画。消费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大众文化的崛起和扩张。大众文化正迎合了大众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一种文化, 迎合了科技和消费的需要, 成为与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并存的一种文化。张晓刚作为“图像”风格的代表。在他的作品中运用大众所熟悉的黑白照片来重构一代人记忆中类似的经验。在他的《大家庭》系列作品中, 图像原型即是来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家庭照片。其观念来自波普艺术的“现成品”, 他以照片转译后的图像来暗示隐藏在那个时期, 抹煞个性、压抑情绪的精神面貌。他依据旧照片所进行的再创作过程就包含了很多选择和评估的过程。例如, 他故意缩小了人物五官, 减弱了个体差异, 而夸大了人物的面部, 强调人物的面无表情, 来突出那个时代人与人的雷同。“新生代”画家代表刘小东则注重对现实的观照, 刘小东的绘画中带有某种日常性的记录观点, 捕捉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某个片断或某个碎片。刘晓东的这种的日常生活的关注和写实的绘画语言, 拉近了画家情感、普通人生活、艺术与观念之间的距离。70、80出生的一代艺术家是在看着动画片成长起来的, 卡通绘画主要在于漫画图像特征的模仿和吸收。这些图像具体表现在对传统形象的改造, 用油画的语言方式对漫画线条和的造型的吸收。他们画面所营造出来的视觉特征, 人物造型和颜色, 都体现出来了在商业消费文化中文化和漫画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与生俱来的视觉风格。

在这个批量化生产的时代, 艺术家在拉近大众文化的同时, 也在追求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个性的作品。按照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消费文化是指一种消费生活方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运作体制, 及资本运作下的符号操作系统, 正是符号差异性使商品有了价值。”消费文化下符号的差异性体现在中国当代油画的“图像转向”中, 表现为他们极力形成了独属他们自己的符号意义。方力钧被认为中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通过对自己精神状态和表情的记录, 将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尤其是北京这个城市的典型的市民精神状态描绘了出来。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一系列的作品, 都是以这样一批光头的形象出现, 这个“光头”符号也成为了方力钧作品的标志并以一种类似广告的画法, 反而使画面达到一种冷漠的气氛。在这股波普风中岳敏君也是一个代表, 他的语言方式是反复用自己的形象作模特儿, 摆出各种怪异、可笑的动作, 和嬉皮笑脸的表情, 表达出当今空虚无聊的精神世界, 不断重复的形象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说, 方力钧、岳敏君为代表的这一类画家不仅只是表现在作品强烈的符号化特征, 更深层的意义是他们准确的把握住了当社会形态和价值观正在受到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市场经济影响下, 青年一代的心理状态。他们关注的是当下人们生活状态的描述, 或是一种思索和讨论, 当代艺术的价值也正是在于此。

关于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图像转向”的问题不少精英主义是颇有非议的。认为图像及相关处理手段完全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然而我们可以从这一问题发生的缘由中看出油画的“图像转向”是由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外在条件及各种主观因素共同促成的, 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应当理性的面对这一现象。面对“图像”扑面而来和无所不在, 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图像转向”的成为消费文化下油画创作重要特征之一。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 要把握时代赋予的精神和意义, 开创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新局面。

摘要:随着消费文化的日益兴起, 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改变。影视、广告、杂志等视觉图像充斥于社会的每个角落, 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图像转向”的成为消费文化下油画创作重要特征之一, 油画艺术的发展在每个时代都有其新的可能性, 要把握时代赋予的精神和意义, 开创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消费文化,图像转向,大众化,符号化

参考文献

[1]米歇尔.W.J.T著, 陈永国, 胡文征译.图像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4

当代中国娱乐性消费 篇4

文化与自然相互对应, 是一切人为的事物或活动。英语中文化的定义有260多种, 根据威廉斯的看法Culture是英文中两三个意思最复杂的词之一。“文化是日常的”, 文化是生活方式、感情结构、日常生活。其拉丁文最初的词源学上的意义是居住、栽种、保护、朝拜等;另一早期的意思为过程或照料。这一概念直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以后才被西方重视, 衍生出了它的现代意义。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文明这一概念, 18世纪末, 德国诗人赫尔德强调这个概念的精神层面的意义, 用以对应于正在兴起的机械文明。1900年以后这个概念才由洪堡转成意指物质层面。文化这个概念的现代用法只有在作为具有艺术的、资讯的或人类学意义独立名词时, 才得以形成。

什么是大众文化?后现代讲一切都没有边界, 怎样都行。大众文化虽多了“大众”的限定, 其含义仍然多得不计其数。大众文化可概括为, 广受欢迎或者众人喜好的文化;一切来自广场而非庙堂的民间的文化;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普及的、面向工农兵的大众文化;资产阶级的国家意识形态, 一种以标准化、陈腐老套、保守主义、虚伪、满足浮华幻想的、受操纵的文化工业产品为标志的文化;次标准文化或剩余文化, 即去除了高雅文化之后剩余的那部分文化;商业消费文化, 即那种用于大量消费的, 为商业目的“有意迎合大众口味”而大批量生产的消费品;社会统治集团通过精神和道德领导的手段赢得被统治群体赞同而形成和产生的文化;来自于人民的文化;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出现而产生的城市工业文化;在后现代消弭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差异之后形成的当代文化形式;以当代电子高新科技为传播媒介的, 在时间和事件上同步的, 全球化的文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新旧交替、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尚新心理, 成就了文化时尚, 并使之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不可或缺的文化消费。

文化时尚是指反映一定政治、经济形态的。体现着文化某种发展趋势的文化存在形式, 它具有崭新性、前沿性、活跃性的特征。文化时尚总是与大众传媒紧密地粘合在一起, 大众传媒是文化时尚生产、传播的主要策源地。文化时尚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求, 但由于文化时尚的形式大于内容, 文化含量有限, 再加上市场机制赋予其上的消费欲, 文化时尚就存在着消解文化精神的倾向。因此, 需要理性地、正确地加以引导。“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美学理论有以下3个独创性的观点:其一, 艺术的性质与功能就是对现实的否定与超越,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是一般地强调艺术是创造性行为, 而是突出艺术是在现实中活动, 揭示现实的矛盾;不是一般地突出艺术对现实的批判性和超越性, 而是直接把艺术与革命联系在一起。其二, 人类必须走艺术革命、艺术解放的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呼吁人类走艺术革命、艺术解放之路, 尽管在常人眼中是如此地遥远, 但确实不失为一种指点迷津的深刻见解。其三, 大众文艺会把人引向堕落。

奢侈品是这个时代的一个贵族符号、艺术符号与财富符号,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值得关注的奢侈品消费王国, 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是在近十年内逐渐发展起来的, 当这一符号在西方市场上遭遇大滑坡时, 中国对其呈现的确是相反的态度, 跻身全世界第二大的奢侈品消费大国。

何为奢侈品, 事实上, 对此一词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接近国际化的概念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 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广义而言, 奢侈品泛指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 注重品味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市场的产品。奢侈品是富贵的象征, 是闪光的, 明亮的, 让人享受的。它是贵族阶层的宠爱之物。它是代表贵族地位, 身份, 高人一等的权力。社会体制的改变却未曾改变人们的“富贵观”, 奢侈品牌正符合了人们的这种本能需求;奢饰品是个性化代表, 它以己为荣, 不断树立起个性化大旗, 创造着自己的最高境界。“奔驰”追求着顶级质量、“劳斯来斯”追求着手工打造、“法拉利”追求着运动速。他们独巨匠心, 各显其能。因为商品的个性化, 创造了人们购买的理由, 也正因为奢侈品的个性化特点不同于大众商品, 才更突显其尊贵的价值。奢侈品牌具有专一性, 所谓专一性, 是指奢侈品牌只专于某一类产品或服务于某一个产品;奢侈品拉大了大众与他们的距离, 距离产生美。作为奢侈品牌必须制造望洋兴叹的感觉, 让大多数人产生可望不可及的感觉是奢侈品牌营销的使命。在市场定位上, 奢侈品牌就是为少数“富贵人”服务的。因此, 要维护目标顾客的优越感, 就当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感。不断地设置消费壁垒, 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 使得认识品牌的人与真正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 这正是奢侈品牌的魅力所在。

经济的繁荣, 综合国力的提升造就了中国一大批百万富翁和不断扩大的年轻富裕一族, 他们具有较高的消费的能力, 他们自信, 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 并且对社会安定个人安全感方面感到乐观, 有强大的东西激进他们享受生活, 购买奢侈品。根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公布的数据, 中国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已经达到两亿 (2010) , 奢侈品被众多的人们所追从, 品牌的奢靡化, 过度的追崇, 似乎已经成了人们张扬个性, 炫耀财富, 虚荣心里的真实写照。奢侈品似乎渐渐失去了自身的使用价值, 符号价值远远大于它的实际价值。消费者是在消费符号, 因为符号可以带来愉悦、兴奋、炫耀、身份、地位、阶层、高级等美好的心理感觉。虚荣心炫耀心态的作祟, 是促进这一消费市场繁荣的重要因素。而真正将享用奢侈品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人极少。中国奢侈品市场显示出很强的虚荣消费倾向。也许, 正是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追从喜爱, 使得奢侈品在中国的迅速扩张蔓延, 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个新的话题, 奢侈品的贬值;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很大, 富有的人越来越富有, 贫困的人越来越贫困, 奢侈品对一部分人来讲或许永远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归结到一定就是泡沫式消费, 盲目虚荣心理作祟。当然从另个方面想各种仿奢侈品的厂商也因人们消费心理给自己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中国奢侈品消费主力分三大类, 一是高端的社会高层和富豪;二是中高端的中产阶级和富裕人士;三是中低端的大众奢侈品的体验消费群体, 包括数量巨大的年轻人, 正在迅速成长的一代年轻富裕族成为奢侈品的主力消费人群。这个群体有着较高的学历以及薪金水平, 喜欢尝试新东西,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奢侈品牌在时尚杂志、娱乐新闻等媒体的曝光关注, 吸引着接受能力更强的年轻人群对这一新兴事物的购买欲, 与国外奢侈品消费市场不同, 中国的消费主要人群为较为年轻的经济实力尚未成熟的中产阶层, 因为消费者的年轻化趋势以及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显著特征, 奢侈品牌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使他们尤为看重, 年轻一族对“时尚”“奢侈”这一系列代名词的关注颇高, 对其所对应的品牌有较为清晰的识别, 比较热衷欧洲一线品牌, 但忠诚度并不高, 这是因为年轻人喜欢对自我形象的不断改变以及对各种品牌的不断认识和了解有关, 在数量上, 年轻一族消费奢侈品牌具有绝对优势, 并且这个趋势将会愈演愈烈。它正带领中国的高端消费从炫耀型向自我满足型消费过渡。存在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民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普通民众的购买能力日益增强, 企业的宣传开发力度大, 国民的文化素质不断的增强都已促进了中国奢侈品的市场快速发展。谈到国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对奢侈品牌的认识不再只停留于品牌的外在给他们能带来何种心理安慰, 而更多地区注意品牌所具有的内在特质。追究奢侈品品牌的根本精神便是其倡导的尊贵姿态, 奢侈品永远不会降价, 甚至某些奢侈品还会有增值的可能。

摘要:奢侈品已经是一股越发不可忽视的一股社会热潮, 中国奢侈品消费排行现已位居第二, 经济的繁荣, 综合国力的提升造就了中国一大批百万富翁和不断扩大的年轻富裕一族, 他们具有较高的消费的能力, 与国外奢侈品消费市场不同, 中国的消费主要人群为较为年轻的经济实力尚未成熟的中产阶层, 因为消费者的年轻化趋势以及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显著特征, 奢侈品牌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使他们尤为看重, 年轻一族对“时尚”“奢侈”这一系列代名词的关注颇高, 对其所对应的品牌有较为清晰的识别, 比较热衷欧洲一线品牌, 但忠诚度并不高, 这是因为年轻人喜欢对自我形象的不断改变以及对各种品牌的不断认识和了解有关, 在数量上, 年轻一族消费奢侈品牌具有绝对优势, 并且这个趋势将会愈演愈烈。以及年轻一族对奢侈品牌在时尚杂志、娱乐新闻等媒体的曝光关注, 吸引着接受能力更强的年轻人群对这一新兴事物的购买欲。它正带领中国的高端消费从炫耀型向自我满足型消费过渡。

关键词:大众文化,奢侈品,炫耀,消费

参考文献

[1].《后现代与大众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著:约翰·多克尔.版次:20011年8月北京第一版.

[2].《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著:周志强.版次:2009年3月北京第一版.

[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编著:朱立元.版次:2009年9月第一版.

[4].《奢侈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编著:米歇乐·谢瓦利埃、卢晓、徐邵敏.版次:2010年8月第一版.

当代中国娱乐性消费 篇5

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理论家鲍德里亚, 其社会理论和哲学理论的基础是消费社会理论, 因此在对社会现状进行了分析后, 得出了“当代社会是消费社会”的结论。

消费社会的理论基础在于消费主义, 这是20世纪后现代思潮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它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实践的总称, 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 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 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

在消费主义的观念中, 消费者的欲望、需要和情感成为资本作用、控制和操纵的对象。因此今天的生产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 同时是消费欲望的生产和消费激情的生产, 是消费者的生产。

二、消费构成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 消费主义形成了“无物不可以消费”的基本社会观念, 从表象来说, 这种观念服从于西方社会中的“人人平等”, 只要有钱, 大家在消费面前都是一样的。但是消费并没有使整个社会更加趋于一致, 因为消费社会的消费本身就会重新产生等级和阶级特权。

例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箱包和服装是人人必备的, 但是由于品牌的不同, 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就不同, 从十几元到十几万元, 其中的差别就是品牌。站在社会贵族阶层的人能消费价格昂贵的产品, 而绝大多数平民只能望而兴叹。这种消费本身就划分了社会的等级, 因为这种平等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平等。

三、消费社会的特征与危机

消费社会的特征带来了一个社会危机, 就是人的生存意义改变了。人存在于世界上最大的目的和动机就是消费, 在消费中完成自我价值的提升。在美国, 人的价值就直接被定义在金钱的获取和消费的过程中。

四、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消费主义结合表现的新特征

文化消费, 是消费主义与文化的结合。这里的文化消费并不是简单指区别于高雅文化的快餐文化, 而是指在完全遵守消费主义理论的前提下的一种文化现象。简单来说, 就是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 我们的文化生产过程始终是按照文化本身的功能和审美性来进行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消费主义思想的侵入, 文化也变成了一种商品, 一种体现人的价值的具有符号性的商品。这样的转变不仅是在文化艺术的创作上, 更是在审美价值的传承上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谈中国当代艺术与消费主义结合表现的新特征。

(一) 从《恋爱的犀牛》到都市话剧的兴盛

中国话剧上世纪初在日本发端, 再到戏曲艺人的改革, 再到五四时期对易卜生的学习, 逐步发展到现在。从1980年到2000年, 中国的话剧被称为实验戏剧, 简单来说, 就是打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性戏剧, 宣扬布莱希特的叙事性戏剧的时期。涌现出像牟森、林兆华、孟京辉等实验先锋戏剧导演。

在传统与现代的分岔路上, 1999年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堪称代表作。2009年, 《恋爱的犀牛》上演十年, 回顾十年的票房, 经久不衰。话剧作为一个高雅的小众艺术, 为何能在市场上获得如此好的收获, 这其中的秘密与消费主义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恋爱的犀牛》从1999年到现在, 一共经历过6个版本, 我们对孟京辉的评价的分界点也就是从这个话剧开始的, 用“走向人民”、“消除审美间隔”来形容他的创作。

在这之前的话剧, 大多选择时事话题, 也就是我们说的主旋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很多观众不再喜欢这样的故事, 认为脱离自己的审美情趣。

《恋爱的犀牛》选择的是爱情, 最重要的是, 《恋爱的犀牛》不仅仅是在讲爱情, 它更是在探讨在物质时代对纯粹爱情的坚守, 以及人在物质压力下的变态。在世纪之交, 这样的主题无疑是切中了年轻人最关注的核心问题。

戏谑喜剧与“孟式快感”, 这是孟京辉话剧的最大特点, 简单来说, 就是喜剧效果特别成功。他所带给观众的笑是一种充满了智慧和生活气息的笑。在他的很多作品中, 都会出现一种技巧, 被称为“戏仿”。“戏仿”的意义就是将各类经典中的片段或大众现实生活中最流行的思想、语言、行为方式“复制粘贴”到戏剧中, 由于语境的置换, 使之带有强烈的反讽意味, 极大地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

很多观众都说, 看孟京辉的戏是一种享受, 这种享受不亚于电影带给我们的快乐。确实, 在孟京辉的努力下, 更多的人进了剧院, 了解话剧, 喜欢话剧。不能不说, 孟京辉找到了一条适应于消费社会的话剧的发展道路。

(二) 白领戏剧的兴起

“白领戏剧”这个词, 是近年来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一系列话剧的概括, 也是上海小剧场戏剧发展的一个走向。

从《留守女士》开始, 上海话剧走上了一条关注民生的道路, 但是区别于主旋律, 上海话剧更具有小资情结, 集中表现在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城市里年轻人的生活和爱情, 如:异性合租、合约爱情、闪婚、隐婚、网恋、出轨等。

这样的话剧, 创作期短, 成本低, 每一场演出只要能有200人的票房就能支撑, 因此意外地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更令人意外的是这类话剧的观众群主要来源于社会上真正的所谓的白领阶层, 他们逐渐用看话剧代替了看电影, 形成了一种消费的时尚。

当然有专家对于这样的话剧嗤之以鼻, 认为完全忽略了话剧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跟电影院那些肤浅的爱情故事没有什么区别。但我们必须看到, 这正是话剧与市场结合的产物。

(三) 当下话剧发展中的消费主义

话剧在当下已经不完全是一门欣赏的艺术, 更是要成为全民娱乐的艺术, 对市场的要求, 对票房的渴望成为每一个话剧从业者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消费主义下, 当下话剧呈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

第一, 尽量启用名著改编。观众对名著有约定俗成的好印象, 会因为某一个名著去观看话剧, 而如果是原创的话剧, 很多观众会认为不了解而拒绝观看。

第二, 启用明星。影视界的大明星们大多的单位编制属于国家话剧院或者人艺, 现在的话剧几乎都是打出了明星牌, 很多粉丝会因为偶像去观看话剧。而对于这些明星来说, 虽然话剧的收入远不如影视, 但是话剧本身的高雅和小众性, 也为明星的演艺道路提高了一些层次, 这是一个双赢的操作模式。

第三, 纯粹娱乐性。当下的话剧很多时候已经放弃了主题的严肃, 走向了娱乐性, 如上海艺术中心的《鹿鼎记》, 全场两个半小时不间断的笑声成就了它超强的票房和一轮又一轮的全国巡演。

摘要:文化消费, 是消费主义与文化的结合。这里的文化消费并不是简单指区别于高雅文化的快餐文化, 而是指在完全遵守消费主义理论的前提下的一种文化现象。简单来说, 就是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 文化生产过程始终是按照文化本身的功能和审美性来进行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消费主义思想的侵入, 文化也变成了一种商品, 一种体现人的价值的、具有符号性的商品。这样的转变不仅对文化艺术本身的创作有影响, 更在审美价值的传承上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消费主义,戏曲,话剧,电影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分管理模式下一篇:子痫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