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作机制

2024-10-23

企业合作机制(共12篇)

企业合作机制 篇1

1 引言

当前,经济全球化形成了超国界的巨大新市场体系,各国企业在发展中确立了高度互相依存与互相合作的关系,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已日益显现其不足,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模式便应运而生[1,2]。供需网是指以全球资源获取、全球制造、全球销售和提高企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相关企业之间由于多种“供需流”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多功能开放式的供需动态网络模式[3,4]。为抓住某一市场机遇,供需网中的节点企业根据各自的资源拥有情况,共同组建供需合作子网。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不仅能够提高供需合作子网中各节点企业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地规避各种风险[5]。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从多个方面对企业利益分配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按照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将利益分配机制问题的相关研究分为三大类:(1)基于模型考虑的因素进行研究。根据模型考虑的因素不同,成员之间利益分配的结果也有所不同。Feng Fen-ling等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铁路运输系统节点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了相应的利益分配模型,并对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了验证[6]。Guan Bai-hai研究了考虑招标成本后联盟企业利益分配机制问题,利用合作与博弈理论建立了联盟企业利益分配模型,深入探讨了企业成本系数、知识投资的效率系数和总利益的关系[7]。(2)结合利益分配方法进行研究。戴建华等研究了基于Shapley值法的成员利益分配问题,指出了未经改进的Shapley值法用于成员利益分配问题时所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考虑风险因素的Shapley值法模型[8]。刁丽琳等研究多权重Shapley值法在联盟利益分配机制中的应用,构建了能够体现议价能力和贡献大小的利益分配模型,并运用数值仿真实验比较了原始的Shapley值法模型和多权重Shapley值法模型[9]。(3)基于契约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陈菊红等研究了需求具有价格敏感性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问题,分析了供应链成员收益与契约参数的关系,并利用报童模型建立了供应链成员收益共享契约最优决策模型[10]。桑圣举等分析了模糊需求环境下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问题,建立了相应原收入共享契约协调模型,并利用仿真实验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11]。

传统的研究方法往往侧重于某个独立的分配原则,而不同的分配原则将导致不同的分配结果,若最终的利益分配结果无法使每个成员都满意的话,那么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将面临破裂。另外,传统的研究方法也没有考虑利益分配机制整体的协同性,没有深入分析利益分配机制对市场销量、价格和节点利益的整体影响。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结合企业管理思想和供需网系统的发展规律,创新性的将企业合作意愿度和利益调节因子引入到企业的合作利益分配机制中,利用合作意愿度深入分析供需网节点间利益分配机制的内在机理,通过利益调节因子从整体上协调节点间利益分配不均衡问题。

2 利益分配的合作决策

为了抓住某一市场机遇,供需网中企业节点1和节点2共同组建供需合作子网,以快速满足市场的需求。供需网节点1和节点2在供需子网中的获利分别为π1和π2.节点1生产一种产品,并以单位价格p1批发给节点2,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为c1;节点2将产品加价p2后投入市场,产品的单位销售成本为c2.假设节点2总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节点1也不存在供货不足的情况,节点1和节点2之间保持高度协同,节点1的产品生产量和节点2的市场销售量表示为Q.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将Q表示为Q=α-β(p1+p2),其中α和β为常数。

λ表示节点1与节点2之间的合作意愿度,其中λ∈[0,1]。当λ=0时,表示节点1与节点2完全不合作;当λ=1时,表示节点1与节点2完全合作。

由以上的描述可知,节点1的收益函数表达式为:

(p1Q-c1Q)表示节点1在生产渠道所获得的收益,λ(p1Q-c1Q)是节点1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销量,鼓励节点2在市场销售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产品投放市场的前期,将收益分出一部分和节点2共享的让利。因此,节点2的收益函数表达式为:

由式(1)和式(2)可知,供需合作子网的收益函数表达式为:

节点1实现生产领域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为由此可以求得:

此时Q可以表示为:

结合式(2)、式(4)和式(5)可以将节点2的利益函数表达式转化为:

此时,节点2实现销售领域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为由此可以求出p2:

将式(7)代入式(4),可得:

此时市场销售量可以表示为:

将p1、p2和Q的值分别代入式(1)、式(2)和式(3)中,可以得到节点1、节点2和整个供需合作子网的利益表达式:

3 合作收益优化分配机制

3.1 模型的构建

节点1和节点2的合作收益优化分配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为合作优化决策阶段,第二阶段为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启动阶段。在第一阶段中,节点1为了鼓励节点2在市场销售领域投入更多精力提高市场销量,在产品投放市场前期,将生产渠道所获得的利益分出一部分和节点2共享。但是随着产品市场销量的不断提高,节点1让利总额不断增大,最终节点1的利益将会受损,节点2的利益会不断提高。为了使双方的合作能够持续下去,节点2必须要将市场销售领域的一部分利益和节点1进行共享。只有采取这样的合作利益协调方式,双方才能找到共同的利益均衡点。现假设双方的利益调节因子为η,φ表示合作收益分配的协调转移量,则φ可以表示为:

在收益分配机制的作用下,节点1的收益函数表达式为:

在收益分配机制的作用下,节点2的收益函数表达式为:

在收益分配机制的作用下,节点1和节点2的总收益为:

3.2 分配决策对市场销量的影响

对Q在λ∈[0,1]区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由式(9),分别对Q求λ的一阶和二阶偏导得:

由α-β(c1+c2)>0,(2-λ)>0,知因此,Q在λ∈[0,1]区间单调递增,且单调递增的斜率随着λ的增大而增大。这说明产品的市场销量随着节点间合作意愿的加深而加大,合作关系越紧密,合作的意愿越高,产品的市场销量就越大,并且销量增速度增大。

3.3 分配决策对价格的影响

3.4 分配决策对两节点利益的影响

在λ∈[0,1]区间,分别对p1、p2求λ的一阶偏导:由此λβ(2-λ)3λ4β(2-λ)2可以推出节点1的利益随着λ的增加而减小,而节点2的利益随着λ的增加而增加。综合上面的结果可以发现,随着两节点合作关系的不断改善,节点1的利益最终会下降为0,而节点2的利益会不断的得到提升;在产品投放市场以后,节点1会拿出生产领域的一部分利益和节点2共享,以鼓励节点2在市场销售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而使产品的市场销售量不断提升。同时节点1拿出的利益随着产品市场销售量的增大而增大,最终节点1的利益将受到损害,而节点2不仅分享了节点1在生产领域的部分利益,而且在自已的销售领域也获得了大量的利益,最终节点2的利益会不断得到提升。当λ=1时,节点2的利益达到最大值,节点1的利益降为0。

3.5 分配决策对整个供需合作子网利益的影响

4 利益分配机制的实施

从前面的分析知,随着两节点间的合作意愿度的增加,虽然整个供需合作子网的总收益在增加,但是节点1的利益在不断下降,而节点2的利益在不断增加。当λ=1时,节点1与节点2之间的合作达到完全合作态势,此时节点1的利益降为0,节点2的利益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要使双方的合作关系维持下去,达到共赢的目的,节点1和节点2之间蹬合作利益必须要进行再分配。

4.1 利益调节因子的调控范围

当λ从0变到1时,整个供虚合作子网的利益增加量为:

节点1的收益减少量为:

节点2的收益增加量为:

根据两节点和整个供需合作子网的利益变化情况,结合供需网企业合作利益分配机制设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节点1和节点2之间的利益分配协调转移量φ应满足如下条件:

结合式(8)、式(9)和式(24),将p1和Q的值代入到式(24)中,可以得到利益调节因子η的取值范围:

令R∈[4,+∞),由式(25)可以推出:

可以看出,要使双方达到共赢,其合作利益调节因子η的调控范围应满足也就是说,当时,随着节点1和节点2合作意愿的不断加深,双方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

4.2 利益调节因子的变化规律

两节点之间合作利益分配的协调转移量φ=ηp1Q,与利益调节因子η、产品批发价格p1、产品市场销售量Q以及两节点合作意愿度λ密切相关。如果能找出利益调节因子η与合作意愿度的关系,那么可以进一步揭示两节点之间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的运行规律。

现对利益调节因子η求λ的一阶和二阶偏导:

显然,两节点在进行二次分配时,利益调节因子η起主要作用,利益调节因子必须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两节点间才能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无论是节点1事先拿出一部分生产领域的利益和节点2共享,还是节点2事后拿出一部分销售领域的利益和节点1共享,其分配转移量必须受到多个条件的制约。

5 算例分析

在供需合作子网中,节点1的单位产品制造成本为c1,节点2的单位产品销售成本为c2,其中c1>c2,本文假设节点1在生产某商品时,其生产成本c1=30,节点2在销售此商品时,其销售成本c2=8。需求函数中的常数α和β为弹性系数,分别设为100000和1000。节点1和节点2为了迅速满足市场上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两者间采取合作的方式来生产某个性化商品,节点1与节点2之间的合作意愿度为λ,其中λ∈[0,1]。当节点1和节点2之间不存在任何合作关系时,λ=0;当节点1和节点2之间保持完全合作的关系时,λ=1;本文给出了λ与Q、p1、p2、π1、π2、πtot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图,在此基础上截取了λ的4个点,以便于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当λ=0、λ=0.6、λ=0.8和λ=1时,可以计算出Q、p1、p2、π1、π2和πtot所对应的值。同时,为了更加清楚地分析利益调节因子在供需合作子网中所起的调节作用,本文给出了在特定合作意愿度的情况下,η=0.05和η=0.2时各节点的利益转移量。表1为供需合作子网中利益变化表。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分别为λ与Q、p1、p2、π1、π2、πtot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图。结合变化关系曲线图和表1中的数据,可以很方便的分析出合作意愿度λ和利益调节因子η对各参数的影响。

结合式(14)、式(15)和式(16)可知,在合作意愿度λ∈[0,1]时,整个供需合作子网的总利益π′tot是单调递增的,从表1中的具体数据也可以看到,合作意愿度从0增加到1时,整个供需合作子网的总利益从720750增加到961000,节点1的利益从240250下降到0,节点2的利益从480500上升到961000。这说明通过改善两节点合作关系可以使整个供需合作子网的总利益增加,同时也反映了两节点之间采用合作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利益分配的必要性。

由式(17)和式(18)可知,Q|λ=0=15500、Q|λ=1=31000,同时由此可知,Q在λ∈[0,1]是单调递增的,且单调递增的斜率随着λ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如图2所示)。

从表1也可以发现,当合作意愿度λ从0一直增加到1时,市场销量也从最初的15500增加到31000。另外,当λ∈[0,1]时,分别对p1、p2求λ的一阶和二阶偏导,可以推出:并且由此可以知道,p1在λ∈[0,1]是单调递增的,且单调递增的斜率随着λ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如图3所示;p2在在λ∈[0,1]是单调递减的,且单调递减的斜率随着λ的增大而不断减小,如图4所示;同时从表1中可以发现,p1从45.5一直上升到61,而p2从最开始的39一直下降到8,刚好下降到产品的销售成本价c2.

图5和图6分别为利益调节因子起作用前节点1和节点2的利益变化曲线,随着λ的不断增加,节点1利益在逐渐减小,节点2的利益在逐渐增加。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λ=1时,节点1的利益π1=0,而节点2的利益为961000。结合图5和图6的变化规律及表1的数据可以知道,两节点的利益必须通过利益调节因子进行重新分配,同时两节点之间的合作意愿度对整个供需合作子网总利益影响的变化曲线图如图7所示。在合作意愿度λ=0.6的情况下,当利益调节因子η=0.05时,两节点间利益分配的协调转移量φ=ηp1Q=57726.44,经过收益的重新分配后,节点1的利益从196122.45上升到253848.89,节点2的收益从686428.57下降到628702.13,两节点的利益都比不合作时所获得的利益要多,因此两节点有继续合作的意愿。

在合作意愿度λ=0.6的情况下,当利益调节因子η从0.05上升到0.2时,两节点间利益分配的协调转移量φ=ηp1Q=30905.74,此时两节点的利益分别为427028.19和455522.83。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在合作意愿度λ=0.6的情况下,无论利益调节因子η的值怎么改变,两节点的利益之和都为882551.02,也就是说利益调节因子η不会改变整个供需合作子网的总利益,它对两节点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因此,两节点可以根据各自参与供需合作子网的意愿程度和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利益调节因子η的大小。

6 结束语

(1)合作不仅可以使供需合作子网的总收益增加,而且可以使节点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增强。只要两节点之间采取合作的态势,那么整个供需合作子网的收益就会增加,产品的市场销量也会增加,产品的市场价格随着合作意愿的增加而不断减小,这也说明在两节点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增强。

(2)合作意愿度λ是整个供需合作子网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是节点间利益分配机制的基础。当λ=1时,πtot的值达到最大值当两节点间的合作关系为完全非合作的状态时,即λ=0时,两节点间的利益无论采取何种分配方式,其结果是两节点各自的利益都会受损,即两者所获得的利益都没有采取适度合作时所获取的利益多。

(3)利益调节因子η是两节点保持长期合作的有力措施用来协调节点间的利益,以保证在整个供需合作子网利益πtot增加的情况下,各节点经过再次分配后的利益π′1和π′2相比合作前的利益π1和π2都有所增加。

参考文献

[1]Naoki Masuda.Ingroup favoritism and intergroup cooperation under indirect reciprocity based on group reputation[J].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2012,311(10):8~18.

[2]Hu W,Xu F Y,Tai D Y.An effective coordination strategy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J].Applied Mathematics&Information Sciences,2013,8(3):1~8.

[3]徐福缘,何静.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初探[J].预测,2002,21(6):19~22.

[4]徐福缘等.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及其支持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072020)回溯[J].管理学报,2007,4(4):379~383.

[5]胡伟,徐福缘,台德艺.基于供需网的企业合作优化决策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13,20(2):23~28.

[6]Feng F L,Lan D.Game analysis of profit distribution of railway heavy-haul cargo distribu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42(5):1473~1481.

[7]Guan B H.Study on profit distribution in an alliance general contractor with bidding cost considered[J].Industri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0,13(4):18~22.

[8]戴建华,薛恒新.基于Shapley值法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2004,12(4):33~36.

[9]刁丽琳等.基于多权重Shapley值的联盟利益分配机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16(4):79~91.

[10]陈菊红,郭福利,史成东.需求具有价格敏感性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设计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16(3):78~83.

[11]桑圣举,张强.模糊需求环境下的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42(3):63~72.

企业合作机制 篇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特别是要瞄准世界科际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可见科技创新

在科技强国的战略下,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提高生产力的战略支点,然而在现实中,我国高新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1.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投入方式有待创新。

一般而言,科研阶段,成果转化中间阶段与产业化阶段的资金投入比大约在1:10:100左右,而我国现阶段,由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改革在不断深化中,其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研发阶段,而对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中间环节投入不足,缺乏相应的机制创新和科技金融平台的支撑,因此不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

2.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难以对接,企业创新能力较弱。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在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割裂,企业自身科技成果沉淀较少,自主创新能力弱,尤其中小企业难以承接、吸纳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和设备改造工作,此外,链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中间组织和平台尚未发挥功能,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难以对接。

3.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不顺畅,实现市场化困难。

由于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缺乏沟通,其科研成果仅限于研发阶段,其对终端市场信号不敏感,即使研发成功了,也无法及时投入市场,甚至有时其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后于市场的变化,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针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其科技成果转化是涉及到多方面,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其转化过程不仅涉及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多个创新主体及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运作,同时涉及科研成果从研究开发,经设计试制到工业性试验,并最终成为商品,实现产业化,因此需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需重点解决资金问题,创新环节中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1.坚持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准确定位政府职能。

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不断进步,国家才能日益强盛,政府应注重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整合带动作用,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进一步加大前沿技术供给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增强创新力提供有力保障。

2.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大幅度增加对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的支持力度。

在科技计划分配中,应合理分配基础研究,应用性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资源,大幅增加对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的投入力度,运用多种资金投入方式,如无偿补助,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等,引导和带动金融和其他社会资本,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利益机制转变,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率。

3.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长效合作机制,利于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

由政府出面,使学校和企业及时对接,沟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与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不仅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也避免出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落后于市场,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无法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当中的尴尬境地。

企业合作机制 篇3

一、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失效现象

1.企业不满意。企业不满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仪器设备不满意。由于高校的招生计划是由国家规定的,设置什么专业也需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才能招生。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招多少学生、开什么课、课时多少、教学内容等等都是由国家规定的,学校根本没有办法改变,一些过时的专业不能及时给予淘汰,而市场所紧缺的专业,却又不能及时设置,出现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产与销”不对路,造成了学生就业困难。再加上由于国家对高校的经费投入不足,高校办学经费紧张,许多高校的仪器设备非常陈旧,与一些现代化企业相比,高校的仪器设备有的要相差几十年,高校的实验室无法完成比较先进的技术参数。另一个方面,就是对大学生的不满意。当今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生活条件优越,他们的职业精神缺失,吃苦耐劳精神较差。表现在敬业精神不强、团队精神缺乏、诚信意识淡薄、人际关系冷漠、人文素质偏低。由于主客观原因,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比较低下,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只有毕业证书,没有职业资格证书,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致使企业不得不花较长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

2.高校不满意。高校对企业也颇为不满,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招聘学生时,绝大多数企业往往要求学生要有工作经验。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国家实行了双休制,他们的学习时间普遍缩短,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学生相比,一学年要少一个半月左右,四年下来,大致要少半年的学习时间,再加上现在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学生的就业时间提前,从大四的10月份开始,毕业生就要为工作着想,投简历、赶人才市场、参加面试就成为了在校学生的主旋律。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大学生学习时间严重缩水,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为了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只好减少课时,把原来需要四学年完成的教学任务压缩到三年内完成,好空出时间让学生去找工作。在这种环境下,本来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比较繁重,哪还有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同时,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再加上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放了寒暑假父母亲基本上也不会让孩子去打工或工作锻炼,所以学生无法获得参加相关工作的经验或经历。另一方面,多数企业未实行实习生制度,而把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归罪于学校。从目前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基本上没有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本该由企业去完成的工作,企业也没有去做。如果我们企业能像美国企业那样,与学校签订协议,利用寒暑假把学生送到企业去工作或实习,让学生熟悉企业的整个运作过程及生产流程,学生毕业后,就不会缺乏工作经验。

3.校企双方相互无奈。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两者都觉得很无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的师资问题,目前高校的老师基本上是从大学到大学,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不知道企业生产程序和流程,所以教师的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二是教学设备问题。由于国家对高校投入不足,高校经费非常紧张,学校无法添置昂贵的仪器设备,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让那些陈旧过时的仪器设备超期服役,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实验设备与企业仪器设备无法对接,致使许多学生进入企业以后,对企业先进的仪器设备不会使用,企业不得不花很长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给企业增加了巨大的成本。

二、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失效现象的原因

在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理说,高校培养的人才是直接为企业所用的,从某个方面来讲,“高校是工厂,学生是产品,企业是顾客”,高校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做到产销对路,高校才能兴旺发达。但是,严峻的现实却是:一方面是学生就业非常困难,另一方面企业却招不到合适人才,造成了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严重失效的现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失效呢?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双轨制”直接碰撞。目前高校的招生与就业是非常典型的双轨体制,即招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就业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就是“计划与市场”两种新旧体制的直接碰撞。高校在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等方面是严格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运作的,高校没有自己的自主权,更不用说企业介入了。一些高校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往往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市场需要,盲目扩大招生、盲目设置专业。由于招生的时候高校对企业及市场需要研究得不够,没有能很好地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没有把招生与就业统筹考虑。

2.对接动力不足。任何两者之间的合作都要能够满足双方的需要,只有这样,双方才会有合作的动力。从企业方面来看,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力,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成本因素。如果单从其自身的成本来讲,它必须减少成本,提高效益,所以它并没有多少合作的动力。二是发展因素。企业要发展、要生存,就必须有大批高素质的员工,这些员工只有通过大学培养,然后经过实践锻炼才能成功。同时企业遇到技术问题、员工培训问题、招聘新人问题都必须与高校合作,所以在这方面,企业与高校又有强烈的合作动力,迫切需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三是认可因素,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对学校的认可度,企业只有对某所高校的学生非常满意,或某所高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培养的人才出类拔萃,企业则会主动合作,沟通。

从高校方面来看,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力也严重不足。一是从高校的生存动力来看,目前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是由国家投入,办学经费完全不依靠企业。另外,虽然大学生的就业比较困难,但是还不至于影响到学校的生存,所以高校与企业主动对接的意识不强。二是从高校的发展动力来看,高校都希望成为“985工程”或“211工程”的大学,只要挤进这样的大学行列,生存和发展就不成问题,而企业在这方面是没有什么可以作为的,所以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对接动力自然也就不足。客观地讲,高校只有真正到了政府對其拨款减少、私立大学已经威胁到公立大学的生存和发展、高等教育出现了买方市场、大学招生困难的时候,高校才会与企业有着强烈的合作动力,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3.对接体制障碍。目前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体制障碍。一是投资体制。目前高校的投资主要是由政府承担,企业没有负担任何的人才培养成本。正因为如此,企业经常出现人才使用的高消费现象。一些企业不管岗位性质、不顾企业特点、只要招聘人才,就提出要本科生或研究生。试想,如果人才培养成本与企业挂钩,企业会出现人才高消费吗?二是学生的实习实训体制。大学生的实习实训,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由政府主导,学校依托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行业(企业)来进行,经费也分别由学校和企业来承担。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企业非常紧缺的人才外,企业是不会主动接纳大学生来实习的。三是教师的职称体制。高校教师的职称结构比较单一,教师的职称基本上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而在这些教师中同时又具有工程师、经济师、评估师、技师、项目经理等职称的教师少之又少。四是教学内容强制性更新制度。高校的教学内容是由教育部规定的,基本上是几十年一贯制,即使偶尔对课程内容有些修改,那也是在学校内部做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没有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对一些课程和教学内容作强制性更新。

4.对接渠道堵塞。目前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渠道堵塞问题十分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到企业的进修渠道不畅通。目前高校教师进修基本上由学校到学校,根本没有安排到企业去进修和实践,所以教师对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生产情况基本上不了解、不熟悉,更谈不上对市场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二是教师技能培训的渠道不畅通。高校目前在编在册的教师基本是上知识型教师,那种既有教师资格证书,又具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按理说,学校完全可以组织教师到企业、公司、职业培训机构等到部门参加相关培训,增加教师这方面的技能,但是这条渠道基本上没有开通,教师也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对这方面的培训兴趣不浓。三是学生实习渠道不畅通。一方面,一些企业很希望学生到企业实习,特别是那些工程类企业或公司,甚至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费用。但是,学校的教学安排却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规划,致使学生无法去企业实习。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学生实习基地,虽然国家要求相关企业要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但是由于国家没有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完全需要靠企业自身投入,所以企业对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动力严重不足。

三、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对接点

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是现代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根本要求,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这种合作培养人才的综合性社会功能,显示出它不仅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对接。

1.校企合作办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学校定位都要进行重新调整。大学校长要在培养人才方面走出学术精英的误区,明确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在此基础上,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办学,特别是合作办二级学院。一是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二级学院要在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的指导下工作,委员会主任由校长和公司董事长担任。双方共聘院长,校方是正院长,企业配置负责学生实践的副院长,专门负责学生实习实训。所有合作方案,比如经费预算、培养方案、教学实施、改革方案、实践环节、教材、兼职教授的聘任等都要报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审批。二是企业要全程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就业指导、学生实习和学生就业的各个环节。企业要拿出有说服力的专业设置论证方案、教学内容强制更新的科学根据和学生就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为高校的招生计划、设置专业和学生就业指导提供决策依据。三是企业要积极介入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资和捐赠。可以与高校进行科研合作、设立专项奖学金、建立有自己企业标志或企业形象的教学设施,也可以通过直接捐款的方式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为高校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一定会非常乐于与企业合作,所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企业的发展。

2.建立教师双向流动制度。高校应该吸纳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做学校的客座教授,企业则要积极响应高校教师的双向流动制度,协助高校做好教师和企业高级人员的双向兼职、双向流动工作,创造一切条件,让他们到高校任客座教授,做本科生或硕士生的导师。校企双方可以达成如下几个协议:一是学生的毕业论文如果没有得到企业客座教授的认可,不能毕业。二是教师必须到企业生产的第一线,在企业的支持下,到企业相关岗位进行顶岗工作。三是教师必须取得“双证”。即教师在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同时,必须取得与自身教学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四是教师的组成实行“七三制”,即教师70%来自高校的教学科研骨干,30%来自企业精英。

3.鼓励优秀教授参与企业咨询。在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方面,高校要主动出击,鼓励优秀教授积极参与企业的市场前景分析、产品质量论证、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咨询工作,学校通过教授与企业进行互动,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一般来说,因为教授有名望,能够到大公司、大企业作顾问,教授在参与企业决策和咨询过程中,所带的学生也会经常跟随老师处理一些相关问题,所以企业对这些学生可能就比较熟悉或了解。另外,企业也应积极与高校合作,可以委托教授作研究项目,开展项目研究的时候,可以让教授多吸纳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参与研究项目,项目完成以后,企业就可以从中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了。

4.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企业要与高校积极合作,在企业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为学生实习实训搭建一个好的平台。设立大学生实习项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实习实训问题,是提高大学生实践经验的最佳途径。企业与高校都要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一定的投入,切实做好大学生实习项目。即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首先接受两年的基本教育,第三年学生加入到实习项目中。通过大学生实习项目,公司或企业已经审核了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学生也已经熟悉公司或企业的工作流程,当学生毕业以后,公司或企业就可以直接录取这些学生来工作。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教學改革课题《构建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对接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与民营企业合作机制探索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民营企业,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只有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因此, 构建校企合作的新机制, 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已成为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

民营企业视角下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特征

目前,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及知识经济发展的深入, 国家都在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作为中小企业主体的民营中小企业则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后劲。例如, 苏州从2004年全面启动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起, 到2006年7月, 苏州市民营企业总数已突破10万户, 成为继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之后, 全国第5个民营企业数超10万户的城市。2007年上半年, 全市民营工业投入超过300亿元, 已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2%左右, 形成了一批上规模、高效益的优势龙头企业。但是,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 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民营企业有着自身的特点:

综合性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首先, 各企业因其性质不同对人才要求会有差别。例如, 民营企业一般规模较小, 分工不会很细, 因此, “一专多能”、“多面手”式的复合型人才特别受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欢迎。而大中型民营企业则更加青睐“专业+管理”式的复合型人才, 或者具有宽广知识背景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其次, 由于企业内部结构层次的差别, 不同结构、岗位的人才需求也不同。民营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岗位工作需要, 要求具备相应知识与能力的人参与相关岗位的工作, 以达到预期目标, 完成企业任务。第三, 民营企业在对人才要求除了能完成指定的任务外, 还要具有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负责认真等素质, 这也是企业对相应人才的最核心的需求。因此, 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打破了学历、职称、资历的界限, 提出实用人才思想, 将技能型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放在第一位, 注重能力的综合性与发展性。

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

当民营企业完成初期积累期、生存期过渡到发展期的时候, 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发生变化。此时, 企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对人才的需求也朝着由单种技能操作向多种技能操作变化, 由技术消化能力向技术创新能力变化, 由生产组织能力向生产管理能力变化, 由专业能力要求向综合能力要求变化, 从而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因此, 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民营企业的需求及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明确地方民营企业职业化人才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行为标准的具体要求, 恰当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所以, 民营企业的人才需求动态变化与高职院校的地方特色, 催化了双方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更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切实可靠的途径。

高职院校与民营企业校企合作优势分析

需求优势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 校企双方是利益的共同体, 对人才、技术、服务的共需是民营企业与地方高职院校合作模式启动和运行的永久动力。首先, 民营企业需要人才、需要技术;其次, 高职院校需要技术研发、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 仅仅依靠学校的资源是难以实现的, 必须要有企业的有力支持。唯有如此, 学校才能从企业前沿需求出发, 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可见, 民营企业与高职院校的需求是双向的, 也是共同的, 从而也使得双方的合作变得珠联璧合。

三赢优势

一羸:充分利用政府对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持和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 通过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进行整合和优化, 集校企双方的设备、场地、师资、技术等优势, 实现资源优势共享。二赢:在合作过程中, 校企双方基于统一的目标, 各自的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去, 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培训同步进行。同时围绕产品做课题, 结合生产编教材, 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料、技术革新等有形成果, 实现了共同提高。三蠃:学生在企业中的学习经历, 有助于他们在就业时能零距离接轨。可见,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企业优先获得了高技能人才;学校获得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环境和条件;最终实现了“益在学生、利在企业、誉在学校”的三蠃优势。

区域优势

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经济的支持;民营企业更是在区域经济的土壤里生长发展。所以, 高职院校与民营企业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以苏州为例, 苏州在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同时, 改变了苏州经济发展的内在轨迹, 提出以创新为中心,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这样, 一方面可通过提高引进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门槛, 利用外资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的溢出效应推动民营企业的技术升级, 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当地民营企业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努力实现以创新为中心的内外资企业互动发展, 实现了地方经济由外资推动型向民资先导型的转变。这为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办学的高职院校带来了良好机遇, 共同的区域背景更容易进行深层次合作。

建立高职院校与民营企业校企合作的机制

建立基于资源共享的选择机制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 选择与高职院校合作, 其利益体现在: (1) 可培养符合民营企业特性的高技能人才。 (2) 借助于高职院校的人才资源与信息优势, 研制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 以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的科技竞争力。 (3) 利用学校资源对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 提升在岗员工的技能水平, 为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创造条件。

与大型知名国企、外企相比, 民营企业因其灵活多样、高成长性而被地方高职院校所看好。高职院校可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 合理制定人才规划, 共建一批民营企业急需的专业, 形成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企业成长高度适应的特色专业。

建立基于共同目标的互动机制

校企合作的共同目标就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而互动是实现此目标的保证。互动表现在四个层面上: (1) 管理互动。校企合作委员会要定期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进行指导。 (2) 过程互动。教学方式、教学场所等方面按照教学规律及企业方的要求进行调整。 (3) 课程互动。专业教学要对应企业的要求, 构建课程体系, 确定课程教学内容, 并将考证培训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直接采用企业实际项目深入教学。 (4) 对象互动。学生进企业实训增强实践能力, 教师进企业参与研发而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企业员工进学校培训提高知识水平, 企业技术人员到校任教充实教师队伍。

建立基于全面渗透的交融机制

校企合作的持续运转需要双方全面交融渗透。因为这是实现深层次、全方位、理性化合作的前提与保障, 通过渗透与融合最终才能达到一体。首先, 可以通过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及技术转换的研发机构等方式实现资源交融。其次, 可以通过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 共同开发与运行校企推介项目等方式, 来实现企业标准与教育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项目相交融。再次, 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案例, 将企业管理中的目标管理、成本管理、人文管理等引入学校管理中。同时学生在企业里实训也同样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 最终实现校企之间的文化交融。

建立基于以人为本的考评机制

校企之间的合作从宏观层面上来说, 应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规范, 明确校企双方在合作教育中的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 积极引导和推动校企合作;在微观层面上, 校企双方应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明确各自责任。但这仅是形式上必要, 关键是进行实质上的过程考评, 其目的是通过考评进一步深化合作。考评可以包括学校方和企业方的考评, 对学校方的考评要依据教育行政部门的精神, 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制定科学合理、导向明确的评估指标体系, 诸如组织机构、合作深度、合作成果等方面。对企业方的考评主要在于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发展促进程度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方面, 诸如人才适岗能力、企业员工素质变化、技术合作成效等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我们要重视校企之间的合作, 共同构建高职院校与地方民营企业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谢忠赟.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研究生院经济管理学院, 2006.

[2]朱建.大力推进企业界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2) .

[3]曾华, 刘辉光.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与合作模式[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

[4]张光跃.校企合作互利性的动力机制与合作模式[J].机械职业教育, 2007, (3) .

[5]徐建平.与成长型企业深度合作拓展高职教育新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2) .

[6]贺修炎.论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双向互动合作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08, (5) .

[7]张俊珍, 田东平, 崔瑞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及障碍因素的调研[J].开放教育研究, 2008, (4) .

[8]王军, 贺伟.一家民营制造企业人才需求的矛盾及对高职教育的期望[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1) .

[9]山红红.产学研结合的理念、模式与机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9) .

[10]陶亦亦, 戴涵莘, 邱阳, 吴倩.园区经济视野下的高技能人才观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1) .

产学研合作机制 篇5

产学研合作机制

中心将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之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确保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长期有效运行;在课题的选择上须结合我国**技术发展的需要,与课题产品的生产、使用单位密切结合并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使科技成果尽快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坚持市场化取向,建立扎实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载体;建立职责明确的风险共担机制。在合作过程中应建立起风险共担机制,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力义务,让研发者最大程度的降低研发风险性;围绕科研项目需求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面的合作坚持多元化合作,扩大产学研合作范围;坚持紧密性合作,提高产学研合作深度。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应积极推行紧密型的合作形式,使研发机构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使双方在资金、技术、设施、人力以及管理等方面有序结合为一个整体,充分利用各方在技术、资金、生产、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利益追求,增强合作的紧密度,提高研发的成功率,引导产学研合作向深度发展;坚持全方位合作,拓展产学研合作空间。

企业合作机制 篇6

关键词:治理结构;股东会;表决机制;加权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067-01

股份合作企业是一种依照法律设立的,资本与合作共融、股东以所持股份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以其全部资产承担责任的封闭式资合性法人企业。企业治理结构尤其是股东会表决机制是企业法人独立人格的要求和当然内容。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对提高股份合作企业经营效率,形成有效决策至关重要。因此,科学设置组织机关、管理机制等治理结构是股份合作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股份合作企业治理结构的基本问题

股份合作企业治理结构设置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理归纳,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参照有限公司原则;作为一种吸收了股份制因素的企业法人,股份合作企业与公司法人存在许多共性。它有必要而且能够参照有限公司的治理模式构建自身的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各机构的权力与公司基本相同。

(二)董事会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

(三)监事会以不设置为原则。股份合作企业多规模小,人数少,视距短,企业的日常活动都在职工、股东的视线范围内,设置监事会徒增企业成本。

(四)经营与营利是企业的存在目的,决定经理为股份合作企业的必设机关、经营机构,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五)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由于股份合作企业各治理机构之性质、地位、职权与有限公司基本一致,因此可以直接参照公司法设定。下文仅就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的部分问题进行讨论。

二、股份合作企业的股东会

股东会与职工会是否合一,现行法律规范存在着不同的作法。一是分设型。《轻工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试行办法》第21条规定:“企业设立股东会的也要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为民主管理机构。”该条也明确了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和表决办法。二是企业自主决定型(或曰无明确规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规定》第34条规定:“股份合作制劳服企业可实行股东大会和职工大会合一制度。”三是合一型。《江西省股份合作企业条例》第15条规定:“股份合作企业实行职工大会和股东大会合一的制度,职工(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权力机构。”北京市的规定也属于这种类型。全员性是股份合作企业职工股的特点之一,如若职工全部入股,则股东会和职工大会合一无任何异议。

三、股东会的表决机制

(一)一人一票制。一人一票制,即每位股东按照人头都享有一票表决权,而不考虑股东持股额的多寡。《陕西省股份合作企业条例》第20条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代表会由股份合作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定代表人指定的人主持,表决时采取一人一票制。”《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第41条规定:“每一股东代表享有一票表决权。”《江西省股份合作企业条例》也规定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机制。一股一票制。一股一票制,即指按照股东持股额多少分配表决权,持有一股即享有一票表决权,表决权数与所持股份数成正比例关系。《湖南省股份合作制企业试行办法》第25条规定:“股东大会表决议案必须有代表半数以上股权的股东通过。股东按股权行使表决权。”一人一票与一股一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二)根据股东会决议事项的不同,分别实行一人一票或一股一票制。《北京市城镇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办法》规定,股东大会的表决采用一人一票和一股一票相结合的方式。对下列事项做出决定采用一人一票制:决定董事、监事报酬事项;审议批准董事会报告;审议批准监事会的报告;修改企业章程;企业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对下列事项做出决定采用一股一票制:决定企业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审议批准企业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对企业增加、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合并、分立、破产、解散和清算等事项做出决议。

(三)一人一票基础上适当加权的制度。即在股东会表决时原则上实行一人一票制,但是适当增加较大股东的票数,即适当考虑股东持股的差距,对持股多的股东给予相应增加票数。《河北省乡村股份合作企业条例》第34条规定:“股东(代表)会会议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对较大股东可以适当增加投票人数。每个较大个人股股东投票人数最多不超过三人。”

参考文献:

[1]游唤民.先秦民本思想[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64.

[2]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135.

[3]林甘泉.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其历史价值[J].北京:光明日报,2003:(10).

企业合作机制 篇7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与高校 (或科研机构) 为实现自身利益, 以实现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一种合作方式。产学研合作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 经过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开发和创新, 再通过企业的营销手段和市场的检验, 最终实现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1]。

企业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科技成果转换的主体, 也承担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它是科技成果转换贯穿产学研合作过程的核心, 为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提供平台, 从而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高校或科研机构是教育和培训技术人员、工程师以及科学家等创新人才的主体, 对提高整个社会的综合素质, 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此外, 其研发创新的科研成果对企业技术改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因此, 高校或科研机构也是产学研的成果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 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已成为国际共识。产学研合作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利用高等院校与企业间的人才、技术、平台和市场等优势资源, 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借助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及地域优势, 与企业联合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已经成为培育创新力的核心模式之一[2]。

二、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与企业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产学研合作, 但是, 高校与企业分属于教育界与产业界两个不同的领域, 两者的管理体制和价值理念等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

(一) 国内专利有效量分布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截至2012年12月, 国内发明专利主体主要为企业, 占国内总量的80%以上, 其中职务外观专利和职务实用型专利占比更是高达90%以上。在四个发明专利主体中, 大专院校虽然排名第二, 特别是在职务发明专利上较其他方面略具优势, 但是与企业之间的发明创造情况相差较远, 研究成果转化率较低, 科研单位与机关团体在发明创造方面更是存在明显的不足 (见表1) 。

资料来源:2013年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

(二) 技术开发活跃程度

目前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 对个性化、多元化和专业化技术需求也随之增加。一批以促进产业经济发展为核心, 以创新型研发和集成化服务为主的技术交易相继涌现。根据《2013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的统计, 截至2013年底, 共达成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合同162036项, 成交金额5266.02亿元, 同比增长29.26%。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和委托开发合同成交额较2012年增长21.48%, 但总体来说产学研技术成交额占比仍较低。

尽管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有较大的增长, 科研机构技术交易活跃程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但高校技术交易活跃程度略显不足。现阶段科研机构通过承接和实施国家重大专项, 开辟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产业园等技术转移新模式, 研发成果的市场化率显著提高, 技术交易较为活跃, 成交金额增幅达到54.75%, 为402.96亿元。高校科研成果的技术交易活力略逊于科研机构, 技术合同成交额为293.96亿元, 较上一年增长18%, 相比较于全国35%的平均增速, 作为技术创新源头的我国高校创新动力与活力仍显不足。但是, 科研机构和高校技术交易成交额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6.26%和4.57%, 其巨大的科研成果转换和创新潜能还需进一步释放[3]。

(三) 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机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上述国内发明创造专利分布情况和技术开发活跃程度的现状分析, 企业与高校产学研技术成交额占比较小, 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内部的创新潜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国内发明创造专利主体以企业为主, 虽然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程度有较大的提高, 但仍显不足。究其原因, 可以从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动力、资金投入、创新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着手分析。

1. 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

一方面, 目前国内还没有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良性循环环境, 企业对于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较低;另一方面, 高校服务社会的意识主要表现在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方面, 针对企业某一方面的生产力提高缺乏量身定制的模式, 因此导致产学研合作的程度不高。由于高校本身与企业在利益目标、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高校用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方式要求科技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由此形成了事企不分的现象, 影响了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和长远发展。高校在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上缺乏合理的导向, 对横向课题缺乏科学的分类和管理, 严重制约了教师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产学研资金投入不足。

许多高校的科技企业是在大学院、系所办企业的基础上成立公司而发展起来的, 这些公司在成立的时候以高校作为法人, 而高校一般对其投资很少或根本没有投资, 主要靠教职员工的努力逐步发展起来;另一方面, 企业虽然也利用了高校的各种条件和资源, 包括学校的校名、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 还有人员、设备、场地等有形资产, 但是在新技术研发投入方面, 企业并未看重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前期研发和技术投入[4,5]。在融资方面, 虽然有金融机构、孵化基金、社会风险投资机构等参与, 但是大部分的资金用途主要是在企业的生产、扩建和资本运作方面, 用于研发投入的占比仍然很少。

3. 激励创新机制不健全。

高校与企业产学研激励创新机制涉及三个方面, 分别为企业、高校和政府的激励创新政策。因此, 在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过程中, 激励创新政策容易出现空缺。高校科研人员普遍存在“重基础研究和轻成果转化”的观念[6], 很多人更看重申请课题的级别、数量、经费, 往往忽视了所研究的课题成果在实际产业中的应用, 从而形成了一种智力资源和科研资源的浪费, 最终无法实现期望的技术创新目标和效果。

4. 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利益分配问题存在于我国现阶段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各方的内部, 始终得不到很好的处理, 尤其是知识产权的分配、创新转化资金的分配等。在合作初期, 由于各方还没有太多利益冲突, 谈判时比较容易达成一致协议, 然而随着合作项目的进行, 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并带来具有经济效益的产品时, 常常会发生利益分配的分歧[7]。即使是高校内部, 因为校办企业创办时多为学校独资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个人不能持股, 教师和创办人员对企业的贡献经常无法在企业资产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产学研合作机制分析

合作动力是指促进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关系形成与发展的推动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 但总体上可分为外部动力机制和内部动力机制。外部动力机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的发展。现在的科技具有多学科综合的性质, 导致新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调合作, 因此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产学研合作就成为必然。另一方面是市场竞争。由于市场的竞争及全球化的影响, 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变大, 只有通过加强与高校合作, 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与创新,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内部动力机制是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由于自身的利益所带来的技术合作的动力。在产学研合作中, 一方面企业获取技术创新, 通过技术转化获得市场利益;另一方面, 高校和科研机构获取资金支持及技术领域内的知名度, 同时锻炼了科技人员, 培养了后备技术力量[8]。这就要求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加强合作, 使各自更具竞争力。

企业开展研发更多地考虑如何解决工程层面或技术层面的问题, 包括产品研发、技术改进等工程和技术问题;高校的研究活动更多针对于解决科学层面的问题, 包括帮助解决企业中长期科研成果如何产业化的问题;产学研合作, 是工程、技术和科学相结合的问题[9]。因此,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产学研结合活动中都明确了企业与高校的定位, 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与资源优势, 使合作协同化和集成化, 形成技术创新上的对接与结合。

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机制是指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所涉及的机制, 包括产学研合作准备阶段的合作模式与创新机制, 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融资机制、激励创新机制以及产学研合作结束时的利益分配机制等。

(一) 合作协同创新机制

随着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产品更新节奏加快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 客观要求产学研合作能更高效、快速地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为企业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当前, 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了网络化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 产学研合作不再仅局限于“利益共存、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学研间的相互合作, 还需要政府、中介组织、金融机构、工商业团体等机构及供货商、销售商甚至用户的广泛参与[10]。该体系能够把各机构联合起来, 共享信息和资源, 使得教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环节紧扣为一体;同时注重协同创新, 与外界保持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不断扩大和优化合作伙伴、合作水平和规模, 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进程。我们不妨以高校、企业、社会科技中介、政府这四个参与主体为例, 把产学研合作成果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机理通过各种因素联系起来, 形成图1所示的协同创新合作机制。

(二) 融资创新机制

产学研合作是资金密集型的合作,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并且具有研发风险。建立科学高效并且具有持续性的产学研合作融资机制是产学研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为此可以尝试设立政府专项基金、孵化器专项投资资金、利用银行绿色通道贷款、鼓励民间资本投资, 以及发展资本市场等融资渠道[11]。此外, 还可通过多元化投资渠道和退出机制, 吸引各种创业基金进行风险投资, 使产学研合作获得良好的融资环境。

大力实施“科技金融”战略和创新金融产品, 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如北京市一些银行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市科委、市知识产权局、市工商局等合作, 推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案, 包括:瞪羚计划贷款、留学人员创业贷款、软件外包贷款、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融信宝”等金融创新产品。为了让无形的知识转化为有形的价值, 北京市还鼓励成立科技金融服务专营机构, 将专营机构打造成为北京市各项扶持政策的推广窗口、中小企业的科技融资产品超市, 成为产学研融资的新模式。

(三) 激励创新机制

产学研合作激励创新机制主要包括政府、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激励创新。通过构建激励创新机制, 鼓励技术创新活动, 提高激励对象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提高产学研合作的绩效。

1. 政府的激励机制。

政府调控和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形式有很多, 主要包括: (1) 在设立研究基金时, 尽可以对一些国家战略的重大项目和有较大科研成果转化潜力的项目予以政策上倾斜; (2) 在项目经费方面, 除了考虑项目完成的预期目标外, 还要考虑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状况, 对科研成果转化率高、效果好的项目, 给予继续资助或优先配套资金支持; (3) 鼓励产学研各方主体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通过专项资助、奖励基金、税收、信贷、投资等经济手段给予扶持; (4) 政府还可以整合优势资源并对各参与方进行协调,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使用率。

2. 股权激励制度。

校企合作创新合作中的股权激励制度可以采用技术股份化的形式。一般的技术股份化是指企业技术人员以技术或知识产权等入股的一种方式。在校企合作创新合作中, 技术股份化是指高校以技术或知识产权的形式参与到公司的股权结构中。高校和企业共同拥有公司的股权, 股权激励能够使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参与产权分享, 研发人员持有公司股份成为股东, 这样员工不仅关心公司目前的收益状况, 还关心企业的创新和长期发展, 从而弱化了企业的短期行为[7]。企业有了长期的规划和发展创新, 则会使各方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目标趋于一致, 从而达到股权的长期激励作用。

3. 专利制度。

技术创新的专利制度激励是指通过一定的排他性产权法规, 确立创新者与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关系, 并以此来推动技术创新活动。其激励效果是使技术创新产权所有者的利益不受侵犯, 保证了高校所承诺的合作企业对创新成果有一定程度的独占权, 让仿制者承担经济责任并使创新合作主体最大限度地享受创新所带来的利益, 并以此持续有效地推动技术创新活动[12]。

4. 责任激励制度。

绩效考评制度可以通过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挖掘研发潜力和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目前绩效考评已经作为提高员工竞争意识、控掘员工创新能力、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手段。因此, 在高校的考核评优、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等方面, 应该对科研成果转化率高的教师给予特殊政策。在科研管理方面, 计算工作量时给予横向课题相近于纵向课题的权值, 帮助拓宽成果转化渠道, 尽可能下调横向课题的管理费, 使教师更有积极性从事横向课题的研究, 并进行成果的转化[13]。

(四) 利益分配机制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和企业为了共同进行某一科研创新研究并转化为生产力而建立的合作, 因此各主体具有的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及其所拥有的技能特殊性是决定校企合作创新研究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 也是衡量合作中各方贡献度的一大决定因素, 这一贡献度也同时成为合作利益分配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成本投入是建立产学研合作时各方投入的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 包括进行创新研究所需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人力资源投入等。这一部分成本将成为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因此也将影响合作利益分配。

任何一项创新项目的研究都具有不确定性, 巨大成本投入带来的可能是负的收益。校企合作创新联盟的一大特点是高校与企业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但是由于校企双方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不同, 在合作中各方承担的风险也不同。合作方应该根据校企双方承担风险的程度确定其收益, 按照“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确定利益分配机制。

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总额分配、提成分配、混合分配与股权分配等[7]。各方式的原理及优缺点如表2所示。不同的利益分配方式在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等方面的异同决定着它的适用性。因此, 产学研合作各方应当根据选定的合作创新模式的特点进行选择, 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 制定符合各方利益要求的利益分配机制。

四、结论

高校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与科研分离、产学研脱节的状况, 使学校形成教学、科研和科技有机结合的格局,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教学和科研的不断创新, 壮大科技服务队伍, 为企业输送高层次创新技术人才, 更便捷地将高新技术转移到企业中。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的职能, 加快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扶持体系建设, 包括税收优惠和融资渠道支持等。同时应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政府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 制定科技发展的配套政策, 激励科技工作者向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 激发教师利用优势领域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能力, 提高整体学科以及科研水平。

产学研合作的可分配利益不仅指利润的分配, 还包括合作过程中产生无形资产的投入、人才培养成果以及风险承担等。因此, 在利益分配中不能忽视无形资产, 分配方案要充分体现技术创新联盟各方为合作组织的组建和运营所作贡献及风险承担的大小, 采用公平分配的原则。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程度有较大的提高, 但仍显不足。企业与高校产学研技术成交额占比较小, 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内部的创新潜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国内发明创造专利主体以企业为主。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 创新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建立有效的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可以拉近科技与经济的距离, 解决产学研脱节的状况, 同时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 最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企业合作机制 篇8

在现代商业中, 企业研发投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研发创新已成为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Caloghirou (2003) 指出, 由多家企业、以从事合作研发为初衷而建立起的组织已逐步影响所有产业。实证研究表明, 这些组织提高了投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显著降低了产品的边际成本 (Benfratello和Sembenelli, 2002) , 同时也影响了产品市场的竞争 (Vonortas, 2000)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实行完全竞争、不合作机制, 实际很多情况下各企业在某些领域合作, 在另外一些领域保持竞争关系, 而本文也将在这一方面进行阐述。

鉴于研发具有其特殊的公共性质, 即不管如何保密, 部分新技术仍会流向企业竞争对手, 而这将减少竞争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 且很多时候这种技术外溢是大量的 (Bloom, 2007) , 可以将市场机制分为以下三种 (Claude D’Aspremont, Alexis Jacquemin, AER, 2012) :在第一种竞争机制下, 企业双方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产品销售市场都保持着竞争关系, 没有任何合作关系存在, 同时也不存在任何技术溢出;第二种机制可以称为“后期竞争市场机制”, 企业在前期研发中共享基本信息, 保持合作关系 (也可理解为完全技术溢出) , 而在后期产品定位和销售市场上处于竞争关系;第三种机制是企业在第二种机制前提下做进一步的延伸合作, 在产品销售市场上实施类似的政策及计划, 这种机制的判断一般取决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 在该种机制下, 各企业可以共享所有研发成果, 并同时控制整个产品流程以挽回其对研发投资的成本。

企业投资于合作研发的动机主要取决于两个外部效应 (Kamien, 1992) :竞争优势外部效应和联合收益外部效应。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外溢。竞争优势外部效应指的是企业研发对竞争企业产品成本削减的影响。通过技术外溢每家企业都能无偿获取竞争企业研发成果。联合收益外部效应意味着技术外溢加强了其竞争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地位, 一方面降低了自身的利润, 但同时增加了竞争企业的利润, 这样导致的联合收益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 这取决于技术外溢的规模。

可以预见的是在后两种机制下, 产品研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复研发, 因为减少了该产品的研发投入, 而这也是公司为何联合研发的主要动机之一 (Hernan, 2003) 。为简化模型, 本文拟设定仅存在两家企业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 同时考虑企业预期收入以及整个社会福利, 考察技术外溢对这两者的影响。

2 模型

考虑市场上仅有两家企业生产同类产品, 其整体满足反需求函数, 以、表示两家企业分别的产量, 则为社会总产量。为企业的成本函数, 其中, 为本企业的研发投入, 为竞争企业的研发投入。并假设是线性的, , 。

假设产品初始边际成本为, 从而。研发投资将导致产品成本的下降, 而竞争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也将导致本企业产品成本的削减, 因而实际有效研发投资可以定义为:。其中, 为技术外溢效应, 。

由实际有效研发投资所引起的成本削减可以定义为 (Kamien, 1992) , 且其投资回报递减, 即, 且 (Adams和Griliches, 1996;Madsen, 2007) 。根据Amir (2008) 指出:研发投资遵循以下原则, 在总研发投资固定的条件下, 不管处于何种外溢效应水平, 家企业独立研发所导致的成本削减都低于只有一家企业研发所导致的结果, 即:

基于上述条件, 作如下设定 (Amir, 2000) :

其中, 代表研发过程的有效性, 即越小, 研发越高效。则其实际成本函数为:

易见, 由于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 企业可以无偿获取竞争企业的部分技术, 从而导致自身产品成本的削减。基于其研发选择, 企业采用不同的研发水平策略和产品策略。下文将分析在三种不同竞争机制下企业间的博弈。

(1) 企业在产品研发和销售市场均采取竞争策略。企业的利润可以定义为:

由于企业在产品销售市场选择竞争策略, 从而根据纳什均衡, 即:

可得均衡产量:

故其均衡利润可以记为:

考虑企业在产品研发依旧采取竞争策略, 则其均衡解满足, 且

得:

(2) 在第二种竞争机制下, 企业在前期研发选择合作, 而在后期销售市场保持竞争, 则在研发过程中, 企业追求联合收益最高, 即:

上述解对应了在企业就前期研发达成合作意向的基础上最终市场均衡状态, 对比两种情形, 可以看出, 在技术外溢相对较大的时候, 即时, 企业在研发合作阶段会提高其研发投入, 即。同样的, 当技术外溢因子时, 即满足:

研发合作也将导致社会总生产力的增加, 即。对企业利润作比较同样可以得到类似结论, 当外溢效应时, 研发合作将导致企业利润更大。而当外溢效应相对较小时, 即各企业技术保密及壁垒较强时, 往往不选择合作研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产品成本 () 会增加, 但各企业利润会较大。

(3) 第三种竞争机制下, 企业在前期研发和后期销售均采取合作决策, 等同于市场上一家企业的垄断。由于在销售市场上也采取合作机制, 则其联合收益为:

考虑前期研发的合作, 考虑其联合收益最大化, 则有

比较和, 易见由于, , 即当企业全面合作时生产量会减少, 社会供应降低;同时易见, 即企业在全面合作的机制下会增加对研发的投入, 从而进一步削减产品成本;而利润方面, 明显的, 基于在前期研发和后期销售市场都采取合作策略, 企业为追逐更高的利润将为削减成本而增加对研发的投入, 同时减少一定的供应量以期许更高的利润率, 从而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3 福利经济学

上面三种机制下, 均没有从社会福利阐释哪种机制更有效。越多的合作尽管增加了利润, 但同时却降低了社会供应, 而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企业产品的研发。同时, 如果技术外溢效应足够小, 将导致研发上更多的浪费。基于上述讨论, 需要一个更为有效的标准。在此, 定义社会福利 (其中, 表示消费者剩余) :

给定, 则有效均衡产量为:

又有效研发投入满足一阶条件, 从而可得:

可见, , 。比较于上述三种竞争机制, 最大化社会福利不仅需要增加产量, 同时还要求更多的研发投入。

综上所述, 最显而易见的结论是当技术外溢效应较为明显时, 即, 前期研发合作 (不包括后期产品销售合作) 将会导致研发投入和产品产量增加, 即和。而当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时, 情况恰恰相反, 在这种情形下企业选择研发不合作更为有利。

进一步, 分别考虑前期研发和后期产品销售因素, 技术外溢效应的明显与否依旧影响着企业决策。对于较大的外溢因子, 即, 当企业全面合作时所导致的研发投入将最为接近于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即有。考虑产品产量, 在此外溢效应较为明显的情形下, , 即全面合作反而会导致产品供应量的降低, 而只选择前期研发合作、后期销售竞争机制将更接近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

当面临较不明显的技术外溢效应时对于研发水平而言, 最优的仍是全面合作, 而对于社会供应量而言, 最优的将是第一种竞争机制, 即在前期和后期都选择竞争策略。

上述模型表明多家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时, 研发合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从而进一步改善技术与产品;同时还能增加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然而, 若要进一步分析、计算上述各机制的子博弈均衡解, 本文的分析还是较为片面的, 需要进一步更为严谨、全面的分析。

参考文献

[1]Amir, R.Modelling imperfectly appropriable R&D via spillov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0 (18) .

[2]Amir, R., Jim, J.Y.and Troege, M.On sdditive spillovers and returns to scale in R&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8 (26) .

[3]Benfratello, L.and Sembenelli, A.Research joint ventures and firm level performance[J].Research Policy, 2002 (31) .

[4]Caloghirou, Y., Ioannides, S.and Vonoratas, N.S.Research Joint Ventures[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2003 (17) .

[5]Claude D'Aspremont and Alexis, J.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 (78) .

[6]Hernan, R., Marin, P.L.and Siotis, G.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of Research Joint Venture Formation[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3 (51) .

[7]Jeroen, H.and Jan, V.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and Investments in Cooperative R&D[J].The B.E.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Policy, 2011 (11) .

[8]Kamien, M., Muller, E.and Zang, I.Research joint ventures and R&D cartel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

[9]Kotaro Suzumura.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an Oligopoly with Spillover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

企业合作机制 篇9

一、影响地勘单位矿业开发的因素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地质工作长期以来是一种典型的供给型产业, 地勘单位经费按计划下达, 地质工作成果全部上交国家, 地勘单位长期没有资金积累, 经济基础薄弱, 抵御勘探风险能力低。进入市场经济后, 地勘单位的矿产开发业遭遇了资金短缺、勘探风险大、管理体制不活的困饶。

(一) 矿业开发周期长、风险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非常重视风险投资的发展。然而, 由于地勘行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很难被风险投资者认识, 这是矿产勘探风险投资的最大意识障碍;同时, 由于矿产勘查风险大, 特别是找矿初期的风险更大, 使得一部分勘查项目很难顺利付诸实施。在找矿初期, 地质找矿的高风险在于解决有没有“矿”的问题, 这种风险令投资者望而却步, 加之大多数矿产勘查开发投资大、周期长, 多数投资者不愿进入, 银行也不愿贷款, 因此便产生了矿业勘查开发资金短缺“断档”。

(二) 矿业权市场发育程度低

近年来, 我国矿业权市场虽然开始启动, 但流转比例低, 发展不平衡, 制约因素多;矿权市场的规则还不健全, 交易行为不规范。加之执法不严, 矿业权侵权案件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造成了矿业权市场很不活跃, 矿业权流转规模偏小, 难以满足矿业发展需要。

(三) 矿业资本市场的社会筹资渠道还不顺畅

时下, 地勘单位面临着国家投入逐步撤出而社会资金渠道尚未形成的困境, 国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像世界上许多面向矿业筹资的股市、专门银行和风险勘查投资公司, 也没有形成社会资金投资勘查的激励机制, 以及所需要的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从总体上看, 还缺乏一整套面向矿业市场的中介机构、监测体系、交易场所、信息网络等社会化的管理服务体系, 缺乏宽松、透明、方便的市场运作环境。拥有矿权储备的地勘单位与急于寻找后备资源的矿业公司或其他矿业投资者缺乏联系, 渠道不通, 成为了地勘单位实现矿业开发的障碍。

(四) 矿业勘查开发的投资环境比较差

随着我国近几年矿业市场的开放, 一些不法分子或企业受利益的驱动, 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儿戏, 猖狂从事各种非法采矿活动, 严重干扰了我国正常的矿业生产秩序。由于矿业权作为法人财产权, 在许多地方得不到有效保护, 有的乱收费, 有的强占乱收, 有的地方政府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横加干涉, 地勘单位的合法权益不断受到侵害, 使投资者不愿或不敢进入。

二、地勘单位建立与大型矿山企业合作联动机制优势

(一) 地勘单位找矿技术实力雄厚

在计划经济年代, 地勘单位作为国家直属找矿机构, 在技术、人才、装备等方面享有国家独到的优惠政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 队伍内部拥有许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和较为先进的找矿设备, 这是一些矿山企业无法可比的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国家矿业政策的改革, 这一优势使地勘单位成为了许多矿山企业寻求合作的主要目标。

(二) 掌握有丰富的地质资料

几十年来, 专业地质找矿工作使地勘单位拥有极为丰富可靠的地质资料, 十分了解熟悉所在找矿区域矿产分布、储存的情况。矿业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 翔实的地质资料可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降低投资风险, 这些为地勘单位矿业开发投资多元化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三) 国家矿业权的优惠政策, 为地勘单位建立与大型矿山企业合作联动机制提供了强力的支撑

国务院先后颁布了《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及《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通过矿权市场, 将矿产勘查和矿业开发联系起来, 实现矿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是地勘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矿业经济发展的良好途径。地勘单位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法律法规, 申请办理一部分探矿权和采矿权, 以此通过市场运作, 与大型矿山企业合作开发, 实现地勘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地勘单位建立与大型矿山企业合作联动机制的几种方式

目前, 我国矿产勘查开发投资模式的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 如何利用国家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外国资金等多元化资金服务于地勘单位的矿产开发, 实现建立与大型矿山企业合作联动机制, 促进地勘经济的发展, 也是地勘单位实现企业化经营的关键所在。

(一) 以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寻求合资伙伴, 吸引法人资本联合经营

雄厚的技术实力和掌握丰富的地质资料, 使地勘单位在从事矿业经营活动中, 减少了投资的风险, 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各大型矿山企业在利益驱动和追求最大效益的目标下, 有理由把地勘单位作为合作投资的可靠对象。地勘单位在市场经济中, 应充分利用专业单位的这些优势, 吸引大型矿山企业投资组建勘查公司联合经营。

(二) 依法自主经营矿权资产, 与大型矿山企业合作, 实现矿业开发的双赢

当前大多数地勘单位面临的现状是:一方面许多地勘单位拥有大量矿点、普查矿区, 却没有足够资金投入, 只好用最低投入费用加以维持, 其结果是每一个点都舍不得丢, 但每个点都拿不下来, 想要转让矿业权, 又没有人肯出他们所期望的价款, 硬是拖在那里;另一方面, 特别是那些资源不足的大型矿山企业, 要进行普查找矿, 又苦于找不到理想的靶区。有希望找到新矿的地区, 地勘单位已先于他们锁定目标, 要买又觉得风险太大, 不敢冒险涉足。针对上述情况, 如果能通过合作勘探, 分阶段承担风险, 就有可能把双方的“扣”解开, 实现矿业开发的双赢局面。

(三) 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 加快矿业开发步伐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 为矿业投资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条件。占中国国土一半以上面积的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勘查程度较低, 开发潜力巨大。中国的矿产资源基地向西部地区的战略转移已成定势, 国家允许国外企业和个体私营从事地质勘探工作, 将会吸引一大批资金投入到西部地区的矿业经营中。地勘单位只有抓住这些机遇, 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投入, 利用大型矿山企业的资金优势, 进行地质风险勘查,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才能够进一步打开西部矿业开发的新局面。

(四) 充分利用地勘单位勘查资质, 联合大型矿山企业,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近年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开发国外矿产资源的优惠政策, 而拥有技术力量和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苦于资金的短缺, “走出去”大都还处于初步设想和低级发展阶段;相反资金雄厚的矿山企业苦于勘探技术人员和勘查资质缺少, 造成“走出去”战略无法实现。地勘单位要充分利用资质优势与大型矿山企业在互利共赢原则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多层次、多领域、多途径的矿业合作联动机制, 开展国外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 靠“走出去”拓展地勘单位的生存发展空间, 靠“走出去”搭建搞活地勘经济的平台。

四、地勘单位与大型矿山企业合作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 在注重与大型矿业企业合作的同时, 致力于建设自己的矿业开发队伍, 培养和引进矿山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依托自主管理的矿山, 建立矿山开发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为矿山开发的快速扩张做好人才储备。要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面向社会吸引公司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 培养和引进资本运作、财务、法律等方面人才, 促进人才结构由技术型向技术-经营管理-资本运作复合型转变。

(二) 加强矿业权理论、法规及相关文件的学习, 充分利用有关法规、政策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努力提高矿业开发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合作机制 篇10

笔者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选择了规模不同的3家乳品企业及其产业链上相关的养殖场、农户等进行了调查。

1 乳品企业与农户的合作模式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乳品企业与农户的合作模式有以下5种。

1.1“企业+奶站+农户”模式

这种模式是农户分散饲养奶牛, 每天固定时间统一将奶牛驱赶至附近的奶站挤奶, 奶站将牛奶交售给企业。奶站有企业奶站和私人奶站两种模式, 企业奶站是企业投资的奶站, 属于企业的一个部门, 企业付给奶站管理员工资, 付给农户奶款。企业付给私人奶站奶款, 奶站扣除管理费后将奶款付给农户。这种模式使企业与农户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购销关系, 企业定期指导和监督农户的奶牛饲养以及奶站挤奶环节的卫生和质量安全, 提高了牛奶的产量和质量, 使农户收益得到保障。

1.2“企业+牧场园区+农户”模式

这种模式是企业投资建立牧场园区, 吸引规模养殖户 (20头以上) 进入园区, 分户饲养奶牛。园区对奶牛饲养实施“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检测、统一挤奶、统一服务”等各种统一措施。园区对入区农户提供统一的饲料及饲料配比;进行统一的卫生防疫和检疫;在固定的时间统一将奶牛集中到园区的奶站挤奶, 并进行检测;园区还提供其他的统一服务。

1.3“企业+养殖场+农户”模式

这种模式是有实力的农户自己投资兴办养殖场, 大企业也会贷款给农户建养殖场。附近农户在养殖场集中饲养和挤奶, 并分得奶款。养殖场主从奶款中扣留一定的管理费, 将剩余部分交给农户。

1.4“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合作社搭建技术、管理、现代化设施设备和资金平台, 吸纳农户以奶牛入股分红、保本分红、固定回报、合作生产等多种形式入社并获取回报的奶牛养殖合作化产业模式。农户自愿入社, 不参与经营, 获取稳定回报, 到期自愿退社, 退社时领取入社奶牛金。

1.5“企业+牧场 (+农户) ”模式

这种模式是企业投资建立作为企业下属的牧场。在牧场内养殖、挤奶, 牛奶直接提供给企业。所饲养奶牛一部分为企业的, 一部分为周边农户入股奶牛, 给奶农分红收入。这种模式当中, 农民参与程度最低。

2 各种合作模式的利益机制比较分析方法

模糊层次分析法 (FAHP) 是在模糊数学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结合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分析法的优点。可分层分析影响事物的因素, 并将无法量化的指标用模糊一致矩阵赋予权重。在此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 对各种模式的利益机制进行比较分析。

2.1 构建层次结构图

将利益评价指标 (B) 分为4个方面:经济指标、风险因素、农户参与的主动性及技术指标。经济指标以价格、成本、收益表示;风险因素以价格波动情况和合同违约情况表示;农户参与的主动性以农户参与生产情况和农户对价格等的决策权表示;技术指标以牛奶质量、饲养方式和卫生条件表示。分为三级指标体系, 如图1所示。

2.2 构建模糊一致矩阵, 并计算各元素的权重值 (W)

根据调查到的情况以及经验判断, 对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 两两比较其重要性, 构造模糊一致矩阵, 并按照式 (1) 计算权重值。

用矩阵表示如下。

三级指标权重为:

二级指标权重为:

2.3 对影响利益的各因素进行评价

根据调查到的情况以及经验判断, 对5种模式的各个因素按照5分制进行打分评价, 如表1。

各取值为:5分为非常高, 4分为较高, 3分为一般, 2分为较低, 1分为非常低。

其中由于成本和风险对利益的影响是反方向的, 因此B12、B21、B22三个指标的取值为负数。

M1=“企业+奶站+农户”模式

M2=“企业+牧场园区+农户”模式

M3=“企业+养殖场+农户”模式

M4=“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M5=“企业+牧场 (+农户) ”模式

2.4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首先对二级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得到二级指标的评价值矩阵。其次对一级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到五种模式的模糊利益评价值, 分别为:“企业+奶站+农户”模式为-0.40;“企业+牧场园区+农户”模式为0.82;“企业+养殖场+农户”模式为0.96;“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2.12;“企业+牧场 (+农户) ”模式为1.87。

3 分析与结论

3.1 大企业和小农户发展不协调

由分析结果可知, “企业+奶站+农户”模式得分最低, 且为负分。目前乳品企业奶源的60%~70%仍然来自“企业+奶站+农户”模式的散养户。散养户饲养方式落后、卫生条件差、牛奶产量低导致牛奶价格低。散养户的牛奶是企业收购牛奶的价格当中最低的, 为2.4元/kg。由于养殖规模小, 成本无法降低, 收益就没有保障。散养户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 因此在与企业的对话当中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对价格的决定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 只是被动接受企业制定的价格, 当市场上出现价格波动等不稳定因素时, 企业首先就会针对散养户采取措施。如“三鹿事件”以后, 企业通过提高质量门槛, 以及压级压价等手段拒收牛奶, 首先受害、杀牛倒奶的就是散养户。

乳品企业日益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迈进, 对奶源质量、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小规模散养农户越来越不适应这个要求, 其经营举步维艰。

3.2“企业+牧场园区+农户”是一个过渡性模式

“企业+牧场园区+农户”得分也很低, 这种模式虽然克服了“企业+奶站+农户”模式的饲养方式不科学、卫生条件差等弱点, 而且避开了私人奶站环节, 使牛奶质量安全得到了保障。但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奶农在乳品企业的监督和控制之下的独立生产模式, 奶农生产的技术管理水平没有明显提高, 其单位牛年产奶量甚至低于散户奶农, 奶农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依然偏低, 奶农的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种模式下奶农由于规模化生产, 投入多, 成本高, 在“三鹿事件”的打击下有的农户已经入不敷出, 停止生产。

3.3 养殖大户也不是农户的出路

“企业+养殖场+农户”模式使有实力的养殖大户带动了一部分农户, 实现增产增收, 并且由于集中饲养, 使饲养条件和技术有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其与企业的对话能力仍显不足, 抵御风险能力仍然比较差。在“三鹿事件”紧要风头, 企业拒收牛奶, 严厉地考验了这种模式, 养殖场主与农户共同受到损失。普通农户与养殖场主之间的利益也存在分歧和博弈, 由于其实力关系, 农户仍处于弱势地位。

3.4“企业+牧场 (+农户) ”模式把农户排除在外

“企业+牧场 (+农户) ”模式是由企业自己兴办的牧场, 其奶源质量有绝对保障。牧场奶是乳品企业质量最好、价格最高的牛奶, 为3.2元/kg。加入到这种模式中的农户收入和利益都有保障。但实际上企业在牧场中吸收农户的奶牛并分给他们一定的红利是由于其自身奶牛数量不够, 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就是逐步淘汰农户。企业按一定年限分给农户奶牛红利后所产牛犊归企业所有, 农户对其奶牛在失去了经营权后又逐步失去所有权。并且目前加入到这种模式的农户也少之又少。

3.5“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是最佳模式

在前面的分析中, “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是得分最高的模式。这种模式典型的案例就是“奶联社”, 其饲养技术、卫生管理水平很高, 使得牛奶质量和产量提高, 企业也以牧场价 (最高价格) 收购其牛奶, 市场风险很低, 在“三鹿事件”以后也没有发生过倒奶现象。奶联社作为实力较大的法人主体可直接和企业对话, 对价格有讨价还价的权力。对于奶农来说是“零风险”的模式, 只要将奶牛入股, 就可定期分得红利。因此众多媒体及学者都提出这种模式是奶牛养殖模式的最佳模式或演进方向。

但关键问题是, 奶农与奶联社的联结方式是以牛入股, 分得红利。奶农将奶牛交由奶联社进行饲养, 在入社时对牛进行评估, 确定使用年限, 以评估价为准, 按照年限均额返还给奶户, 最后奶牛的残值交由奶户进行选择。由于其回报是固定的, 实际上这种方式并不是真正的入股分红, 没有体现“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而且奶农逐步脱离生产过程, 奶牛的生命周期结束后奶农与奶联社也脱离了关系, 退出奶牛养殖行业, 利益也就随之消失了, 所以奶农的利益是短效的。目前企业与农户之间并没有建立起长效利益机制的合作模式。

惩罚机制促进长期合作 篇11

合作是人类社会的特征之一,但很难察觉个人为其利益是如何演变成利他行为的。利他行为因人而异,例如,在战争中死亡或交昂贵车税的这种可能性会诱使人们偷搭便车。人类社会制定了各种威胁——体罚或罚款,以鼓励合作。

为了检验这一假设,加士德及其团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207名受试者被分成69组,每组3人。受试者被安排玩游戏,每人最初有20个代币,并决定将其中的多少投资于一个共同项目。每轮每组每贡献一个代币参与项目就能赚取0.5个代币,但不计个人贡献。当然,将货币保存不投资无疑是对个人最有利的。但如果每个组成员都慷慨奉献,该组将共同富裕。参与游戏的小组中,有一半可以在每轮结束后通过扣除代币的方式来“惩罚”不合作的组成员。另一半小组无此权利,不能惩罚任何人。

企业合作机制 篇12

关键词:永久性地理邻近,临时性地理邻近,合作创新,动态影响

1 引言

地理邻近作为空间科学始终关注的核心一直得到学者们的重视。从20世纪初马歇尔笔下的“弥漫在空气中的秘密”[1] (Marshall,1890)之观点,至80年代众多区域科学研究者论及的“本地知识溢出”论(Local Knowledge Spillover,简称LKS)[2,3],都强调一个基本观点,即企业位居邻近(永久性地理邻近)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劳动力市场和中间投入品的共享,以及显著的本地知识溢出;(永久性)地理邻近是获取本地知识溢出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但是随着信息通讯技术(ICT)的快速发展,远程交流技术不断提高,并且逐渐广泛应用于企业合作中。以前基于地理空间距离的合作障碍问题(如会谈交流)被ICT逐渐破解[4]。同时,企业集聚程度过高引发的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和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5]。于是有学者质疑地理邻近性存在的必要性,他们认为距离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传递已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ICT的应用同样能实现“LKS”[6],更有学者甚至提出“地理死亡论”[7]。当西方学界为地理邻近在合作创新中的作用争论不休时,法国多维邻近动力学派(French School of Proximity Dynamics)提出了全新的观点:一种基于ICT的地理邻近的全新概念,即“临时性地理邻近”(Temporary Geographical Proximity),以别于传统视角下的永久性地理邻近(Permanent Geographical Proximity)。临时性地理邻近以个体频繁出差的方式来满足合作创新过程中面对面交流的需要。这种地理上的邻近是由人员流动产生的,它是随时间不同而变化的。根据“临时地理邻近”论观点,知识溢出效应的获取、企业合作创新中面对面交流的需要都可通过个体的流动来实现,因此,地理位置的邻近不会成为合作伙伴选择的首要条件,也不一定是合作创新过程中实现面对面交流的必要条件[8]。

临时地理邻近概念的提出对于拓展空间经济学在地理邻近论题的研究视角无疑有重要意义。国内对于地理邻近的研究仅局限于永久性地理邻近视角[9,10,11],尚未有文献涉及“临时地理邻近”。本文在梳理西方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将多维邻近学派的地理邻近性的二维分析视角引入到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中,重点探析了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 “永久性地理邻近”和“临时性地理邻近”的动态影响机制。旨在为促进国内学术界对地理邻近与创新论题的深入研究作些努力。

2 “LKS”视角下的永久性地理邻近及其局限性

2.1 “LKS”视角下的地理邻近及其局限

传统的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地理邻近意指企业选址在空间上的邻近,即众多企业倾向位居于某一特定区域内形成永久性地理邻近,并认为地理集聚能让集聚区内经济主体无成本地获取本地知识溢出效应(“LKS”效应)。其基本逻辑假设是:地理位置越接近,越易于行为主体间频繁的面对面交流及信任关系的形成,进而有利于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传递和溢出知识效应的获取[12]。隐性知识的传递有助于构建企业间共同的背景知识平台,有效地降低协调成本,从而促使交互学习和技术创新。

“LKS”视角下的地理邻近论还认为,众多企业的空间集聚使企业能受益于丰富的专用人力资本资源,并且以这些人力资源为载体,许多企业就能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使得学习和创新变得更容易[13]。这就是为什么已经位居于某一特定区域的企业不愿意再轻易迁离,其原因是地理上的邻近有助于企业在创新网络体系中获得正外部性(Saxenian,1994)[14]。

然而,随着ICT的迅猛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质疑基于“LKS”视角的地理邻近效应[5][6]。他们认为ICT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知识的远程可交流性和可编码程度都大大增加,这样就构成了虚拟世界的邻近,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物理空间中的邻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疑可以增加隐性知识的可编码程度,使得部分隐性知识显性化,进而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视频会议等通讯手段能把地理位置相距遥远的企业紧密的联系起来,合作企业也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等远程通讯技术有效安排灵活的会谈日程,进而实现频繁的短暂性面对面交流,这样企业间就能形成 “临时性地理邻近”[7],从而对传统意义的永久性地理邻近的依赖性减弱。

“LKS”视角下的永久性地理邻近强调集群区内企业可以无成本地获取本地知识溢出效应,进而促进企业合作创新。但是这种知识溢出的扩散机制却被视为“黑箱”。同时,也忽略了永久地理邻近对合作创新的负面效应—“锁定效应”。即一个区域如果变得过分的邻近,区域内主体的知识存量趋同一致,学习能力减弱,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降低,进而阻碍创新的产生。正如Malmberg和Maskell所言,过于地理邻近和本地化程度过高会导致区域锁定状况,即本地结构狭隘的嵌入于特定类型的经济活动,从而无法转换和升级至新的发展轨道[15]。当众多高度专业化的企业集聚时,它们间的联系合作形成一个网络系统,在从中享受本地知识溢出效应的同时,这个网络也容易逐步变成紧密的和刚性的。这个网络对外界而言几乎是封闭的,或者说对外界新知识的接受度和应变能力很低。如果地理邻近过强,网络内部的成员主体共享的背景知识往往高度隐性化,形成对外部很强的排他性,这很不利于该网络和外界的交流和学习[16]。因此,以“LKS”为基础的集群经济最终可能会被慢慢侵蚀,而非集群区内企业也许对新的发展状况能保持更好的适应性,因为它们不会被区域锁定效应所羁绊(Pouder和Stjohn,1996)[17]。

2.2 临时性地理邻近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ICT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经济主体与空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面对面交流的实现对企业间彼此位居邻近的依赖性即对永久性地理邻近的依赖性降低了。但并不意味着地理邻近的作用已经消失或可以忽略。相反,它意味着对地理邻近的需要已经从两个基本方面发生了的变化:①它变得越来越暂时;②它的临时性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人员流动来满足。这就是法国多维邻近学派提出的“临时性地理邻近”。所谓“临时性地理邻近”,是指以ICT为支持的以人员流动为依托而建立的临时性面对面的交流合作空间[18]。临时地理邻近不需要合作企业聚集在相同的区域内,因而在公共资源的使用上合作企业不会相互竞争,这无疑有助于缓解城市日益短缺的资源和严重的拥堵问题。ICT为临时地理邻近提供了技术保证,更多的企业开始接受视频会议,并且借助远程技术开始解决更多的合作上的实际问题。知识的可编码程度增加,几乎所有的资料数据都可以经过处理后进行远距离传送。

临时性地理邻近的提出,使传统的单一、静止的地理邻近效应视角拓展到二维、动态的分析视角。下面我们将这种新的分析视角应用于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尝试着探讨永久地理邻近和临时地理邻近在集群合作创新的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效应。

3 永久性地理邻近与临时地理邻近对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的动态影响

3.1 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的阶段性分析

在产业集群内,同类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极大地提升了集群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合作创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研发前期阶段

这一阶段企业搜索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出于对技术外部性的考虑,企业要搜寻在技术上互补或者比自己更成熟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这样,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才更明显。确定合适对象后,进行有关具体合作形式、内容等方面的会谈,确定合作协议框架,包括管理权责制度、财务控制明细、产权分配方案等。以便确保企业实质性的研发合作顺畅进行,能分担研究开发成本,分散风险。

(2)研发阶段

具体有可分为三个实施阶段。首先是开发探索过程,合作双方交流分享彼此的创新想法,进行理论上的可行性分析和探讨;然后是试验过程,在实验室里进行具体的试验或模拟,对新理论或新产品进行检验;最后是应用过程,将试验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开始投入实际生产应用中。

(3)研发后期阶段

企业进行合作的相关后续工作:财务明细账目汇总并进行成本分摊以及处理固定资产,编纂合作知识成果并制定今后的再次合作计划。合作双方进行不定期的会谈,对生产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修正研发阶段作出的有偏差的结论。

企业合作创新的整个过程伴有知识的流动和传递、组织网络结构的协调和重建,空间上的邻近无疑会对其有重要的影响。

3.2 永久性与临时性地理邻近对企业合作创新不同阶段的动态影响

无可否认,面对面的关系在合作创新中仍然是不可缺少的。然而,需要面对面交流的强度是随合作创新阶段不同而变化的。在合作创新初期,企业要广泛的甄选合作对象,频繁参加各种展览会议,积极接触集群内的企业,掌握最新发展动向。当企业之间的面对面交换知识是在同一区域内进行时,互动可以不断的重复。而如果不是在同一区域,他们之间的互动频率就会降低。这是因为距离导致的交流成本的增加,这些成本包括交通费用、时间成本等。正因为面对面的交流在合作初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合作框架的制定需要大量的协商议价工作,而单单依靠电子视频会议等远程交流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这一阶段企业位居同区域或邻近区域就能体现出更大的优势,即体现出明显的永久性地理邻近效应。永久性地理邻近能有效降低创新研发的前期调查费用以及减少构建合作网络的固定成本,这在不同行业的企业参与组建技术联盟等类似的合作中显得尤为突出(Richardson, 1972) [19]。

当合作框架完成之后进入实质性的合作研发阶段时,开发探索以及繁琐的实验过程,由于未知的技术世界,合作各方需要在一起共同探究,共享彼此的技术基础,传递隐性知识,构建完整的合作平台。重新组合原有知识以寻求创造新的知识成果,这些都严格要求技术人员之间需面对面的交流,并且是长时间的、频繁连续的。也就是说必须要有永久性的地理邻近,不然很难产生新的知识成果和技术突破。

而一旦研发实验形成实质性成果,即进入应用阶段以后,在合作组织间需要传递和分享的更多的是编码知识,这些知识无疑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同时,合作企业也为了防止不必要的信息被泄露给竞争对手而选择开始恢复或保持适当的距离。可见,永久性地理邻近的需要强度迅速下降,视频会议或中短期的访问等临时性地理邻近方式就足够提供合作伙伴交流所需的信息了。

在研发的后期阶段,由于签订合作协议时就规定了合作企业之间临时邻近行为的频率,以至于研发成果形成后,面对面交流的频率和时间都是为大家所明了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合作企业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通过远程通讯技术来实现(电话、传真、网络),并且彼此牢记他们合作初期制定的协议,尽量通过远程交流来解决问题。每次他们面对面会谈时会重申他们的约定,讨论未解决的问题,并且制定他们远距离合作主要阶段的时间计划表。

因此,永久地理邻近和临时地理邻近动态影响着企业间的交互学习和合作。一般而言,在合作过程的开始阶段,永久性地理邻近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规则确立与流程和项目的设计达成一致正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而在合作的后期,当隐性知识交汇形成了新的可编码知识时,需要的就是临时性地理邻近,它们依赖于通讯技术的使用以及临时地理邻近计划安排表的建立。也就是说在合作后期,起主导作用的地理邻近由永久性地理邻近转换为临时性地理邻近。由于长期的永久性地理邻近会形成邻近性的“锁定效应”,对合作创新产生负效应。及时的转向临时性地理邻近能使集群内企业摆脱这种局限性,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创新(见表1)。需要指出的是,地理邻近性的主导作用 (永久性,临时性)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有不同的影响[20]。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越容易调整自己的本地化程度以满足不同强度的地理邻近的需要。因为在合作初期大企业可以在特定区域内设立分支机构,让一部分人员完全本地化,与该区域内的合作对象形成永久性的地理邻近。当合作进行到后期,只需要临时性地理邻近时,可以撤出相关工作人员甚至是整个分支机构,这些解决方案由于其强有力的人力和财力资源而行之有效。然而,对于小企业而言,在起初的研发与探索阶段对永久性地理邻近的需要经常成为其选址定位的决定性因素,他们不得不靠近其他大公司或实验室,即使他们只是在某一阶段的研发工作需要永久性地理邻近。而在邻近性强度过大或者本地知识溢出效应逐步减弱消退时,小企业由于人力、财力等资源有限而被迫继续留在该区域,继续维持永久性地理邻近关系。这种情况经常是约束小企业本地化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小规模企业的创新网络高度本地化的原因,而大企业却不尽然。

3.3 案例分析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法国从一个农产品进口国发展成为农产品出口第二大国。法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提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但是法国从事农业相关研究的私人机构非常少,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公共研究机构。其中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INRA)是全法国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也是法国农业领域中唯一从事科学研究的公立机构。它成立于1946年,在全法国各地设有21个研究中心。法国有300多家生物技术中小企业,其中有近2/3的企业主要从事农业食品行业,它们集聚在这21个研究中心周围,主要分布在阿尔萨斯、奥弗涅、阿基坦、布列塔尼等地区,形成了典型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这些中小企业几乎都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只有同研究中心合作才能实现产品的创新,或者获得研发成果的代理权。这些合作创新在初期都需要高强度的地理邻近,才能实现频繁的面对面交流和隐性知识的转移;另一方面这些中小企业的产品都是单一专业化的,为了保证市场份额,必须要不断的推出新产品。因此也就必须频繁的和研究中心进行合作创新。综合上述两点原因,这些中小企业选择与研发中心保持永久性的地理邻近,集聚在研究中心周围。

而对于那些涉足农业食品加工的大型生物技术企业,如安万特公司、梅里埃集团等在企业选址上就很少约束于永久性地理邻近,一方面这些公司内部拥有研发中心,与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合作相对比较少。更重要的是,大型企业可以在国家研究院所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当有合作项目时,它们通常是会选择派送技术人员前往,从而形成永久地理邻近的关系。到合作创新的后期,不再需要永久地理邻近时,这些派遣的技术人员可以撤出,借助发达的通讯手段交流编码知识,通过临时性的会谈实现合作创新后期所需要的信息交流。

通过这个生物技术产业集群中合作创新的案例分析可知,随着合作创新过程的推进,永久性地理邻近所起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弱。永久性地理邻近与组织邻近在双方合作基础和合作默契建立阶段以及新知识产生阶段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在科学研发阶段,从知识的吸收利用到生产过程,作用重心从永久性地理邻近逐步向临时性地理邻近转移;最后,在原型与临床试验的设计或研究成果的组织编纂阶段,永久性地理邻近往往被临时性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性完全取代。

上一篇:PC技术下一篇:电休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