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体育运动学校

2024-05-19

承德体育运动学校(共4篇)

承德体育运动学校 篇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文以承德体育运动学校散打代表队的30名18~20岁的队员, 男队员25名、女队员5名, 其中包括国家二级运动员5人作为调查对象, 同时对9名前散打教练员和1名现教练员进行了走访调查。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上查阅、搜集有关高校散打队训练情况、散打运动开展情况等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 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承德体育运动学校散打代表队教师基本情况、经费管理情况、代表队队员的基本情况及训练情况等几方面内容。对散打代表队30名队员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30份, 回收有效问卷30份, 回收率达100%, 对10名教练发放调查问卷10份, 回收有效问卷9份, 回收率达90%。

二、结果与分析

(一) 教练员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承德体育运动学校散打代表队自建队以来共有10名教师担任过散打代表队的教练, 只有第6任教练员不是专业的散打运动员, 这10名教练员都是本科学历。现任教练员毕业于河北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2006年开始担任散打代表队的教练员, 运动等级为一级。

(二) 代表队队员的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1.队员性别比例调查与分析

被调查的30名运动员中, 男运动员有25名, 占总人数的83%, 女运动员有5名, 占总人数的17%。在走访过程中发现, 散打代表队男运动员之所以比女运动员人数多, 是因为散打代表队开展的内容主要以身体素质、实战、比赛等具有对抗性内容的缘故。因此, 女运动员的所占比例低于男运动员。

2.队员年级比例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 散打代表队中2012级的队员共有6人, 所占比例为20%, 2013级的队员共有8人, 所占比例为27%, 2014级的队员共有16人, 所占比例为53%, 在访谈中得知, 一年级队员初入学校, 对散打训练热情较高, 因此队员人数较多。

3.队员获奖情况调查与分析

散打代表队比赛成绩的好坏, 也标志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散打代表队30名运动员中, 共有10人先后获得市级的比赛奖励, 4人获得省级比赛奖励。由调查数据得出, 散打代表队的竞技水平不高, 有待于提升。

(三) 散打代表队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

承德体育运动学校散打代表队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 散打代表队队员来校时都有一定的散打基础。第二, 散打代表队不能与其他专业队一样进行全天训练, 他们的一半时间是用来学习文化知识的。所以对有一定基础的运动员, 训练中不能忽视继续巩固和提高散打的基本技术和专项素质。重点应抓好身体协调、实战能力, 只有提高技术动作, 了解新规则, 与时俱进才能更进一步提高。当然, 决不能脱离散打本身的特点。

三、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承德体育运动学校散打代表队队员训练热情较低, 训练单一乏味, 导致队员不能完全投入训练中, 也致使高年级学生较少参与散打训练。对训练出高水平、高标准的散打人才这一目标增添很大阻碍, 散打代表队训练时间受到文化课的约束, 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有比赛任务运动员训练。

2.承德体育运动学校散打代表队训练场地较少、设施条件差、器材老化严重、经费来源渠道较窄, 主要靠学校拨款, 社会资金吸纳情况不够理想等,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散打运动员的正常训练, 影响了承德体育运动学校散打代表队的发展速度。

(二) 建议

1.增添散打训练项目, 采用快乐学习法在一些训练中增加游戏, 提高队员的训练热情, 让队员对散打训练充满兴趣, 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 提高运动员的自身素质, 然后制定系统周密的训练计划, 以保证运动员有足够的训练时间, 合理分配运动员训练和学习时间, 从而培养出高标准、高水平的散打人才。

2.加强训练, 增加实战次数使运动员在实战中得到锻炼, 经常参加散打比赛, 以赛代练, 不断提高竞技水平。

3.学校应加大对散打的训练管理,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进行有效的监控, 创造更多的比赛机会和代表队的资金投入。同时, 积极寻求社会资金的支持和赞助, 为散打代表队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运作经费, 扩大散打运动员的训练场地, 改善硬件设施的程度来提高散打运动平时的基本训练。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承德体育运动学校散打代表队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承德体育运动学校散打队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参与赛事较少、学校经费来源渠道窄等一些问题, 同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希望能够为承德体育运动学校散打代表队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承德体育运动学校,散打代表队,现状

参考文献

[1]胡昌领.武德教育在武校散打教学中的现代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0 (8) :113-115.

[2]丁勇.对大连市高校体育散打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学实践研究, 2011 (3) :313-314.

[3]马永军.武术技法的传承与现代散打的可持续发展[J].大众体育, 2010 (8) :130-131.

承德体育运动学校 篇2

——民族中学学校文化建设材料

民族中学位于承德市小佟沟街三十九号,占地一万九千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有图书馆、阅览室、微机房、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现有教职工268人,54个教学班,3200余名学生。

学校秉承“为全体师生的各自理想实现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坚持“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宗旨,弘扬“和谐、修身、求实、创新’的校风,形成“一所成功的学校,不是因为一件又一件做成的事而铸就,而是因为有一大群人向着同一个方向不懈的努力而形成的一种状态”的共同价值观。全体师生齐心协力,为学校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共同打造一流的育人环境。

一、注重形象建设,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营造和谐、温馨的精神家园。

1、教师为人师表、学生遵章守纪。教师、学生是学校形象的主要体现者,教师形象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学校十分注重教师形象,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努力按“学生心中最喜欢的老师的标准”去做,力求成为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学生遵守《中学手守则》,依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自己的言行。学校从抓学生的仪表、文明行为做起,把双桥区中学生发型标准以大幅彩照形式贴在校门口最显著的位置上,提醒学生。学校政教处工作人员每天在校门口对学生发型、着装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学校、政教处、班主任的通力合作下,学生仪表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学校结合中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民中学生一日常规”把学生的文明行为纳入学校文明班评比范围,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守纪的中学生。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与学生交朋友,增进彼此了解,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处理好,这样才能教学相长。

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校风是这个灵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努力打造“和谐、修身、求实、创新”的校风,倡导“德业齐修、乐教、善教”的教风,提倡“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协作”的学风,营造和谐,温馨的精神家园。

二、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注重规范化与个性化的统一。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障学校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并且注重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理念。

1、教师管理制度

① 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制定《教务处工作职责》、《教务处学籍管理制度》、《领导听课、评课制度》、《教研组长工作职责》、《备课组长工作职责》、《教学工作常规》、《政教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细则》、《文明班评比条件及办法》等,通过这些制度的贯彻落实,规范教师管理,形成统一管理模式,便于管理人员检查,考核。

② 考勤管理,学校有专门人员负责教工考勤,坚持常规检查与临时抽查相结合。上述管理目的在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这种检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变成一种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

2、学生管理

通过向学生宣传教育,要求学生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在校十项常规》。在检查督促中,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明行为。

三、精心设置校园环境,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品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强调的是环境的熏陶、感染作用。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生个体感情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品质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无不受到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1.让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特有的底蕴,润物无声;让学校的草坪花坛,字画作品都成为知识的载体,育人无言。使墙壁说话,草木发声。遵循上述原则,学校校园进行了净化,绿化,美化,整个操场是绿色的塑胶地面,红色塑胶跑道,操场东侧一条长廊,绿色的草坪,小小植物园:春天,芳草萋萋;夏季,各种树木枝繁叶茂,苍翠欲滴;金秋,果实累累,一派丰收景象。校园西侧楼前,花草树木映衬,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炎热的夏天,校园内鲜花盛开,芳草、绿树、鲜花,交相辉映,简直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主楼“为人正,为学勤,为业精”九个红色大字引人注目,侧楼“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宗旨提醒广大师生不懈努力。

2、学校楼道文化,主题鲜明。

(1)、古典文学熏陶(一楼):把富有哲理、含义深刻的成语、典故,《论语》中学习方法、学校态度的语句以漫画的形式描绘出来,学生在欣赏绘画艺术美的同时,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很受启发教育。

(2)家乡胜景展现(二、三楼):以承德风光为主的摄影作品,表现家乡的美好。增强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生大舞台(四楼):学生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现学生艺术特长。(4)精神品格激励:一至四楼楼梯拐角处,梅、兰、竹、菊四幅国画寓意深刻:梅,风雪独傲,玉骨冰肌,象征在严酷的环境下坚守信念的顽强精神;兰,清雅幽香,芳草自怜,表达不求闻达,在隐居中独守情操的高雅精神;竹,虚心有节,直竹凌云,可喻高风亮节;菊,凌霜而荣,傲骨晚香,象征淡泊的情怀。这四幅国画,时时激励广大师生做人应该堂堂正正,高风亮节

(5)古今中外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传承:古今中外教育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学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形成于思而毁于随”,“有热心的人,才能做教育,有爱心的人,才能做好教育”„„提醒、警示师生在教学中要有爱心、热心、严谨、谦虚、踏实。

3、教室文化,个性与共性统一,富有家居色彩。每个教室黑板上方张贴着“和谐、修身、求实、创新”八字校风,与之对应的是墙报上方“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协作”十六字学风。临近走廊的墙上,挂着《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黑板右侧的镜框内:班主任的彩照,班委会,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座次表,值日表。各个教室以上布置是共同的。每班又有突显各自特色的地方:教室内两条座右铭,(以学生自己创作为主,个别引用)大部分是老师,学生亲自书写,同中有异。家居色彩:每个教室都精心布置,或窗台上摆着不同的鲜花,绿花,或教室空中吊起几盆小花,点缀教室,或在开关周围装饰一下,提醒同学节约用电、注意安全。暖气管子也都进行了精心装饰。教室或鲜花艳丽、催人奋进,或清幽淡雅,适于安心读书。同学们感到教室像家一样的温馨,珍惜在这个环境中的学习机会,同学们身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仿佛走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

学校环境如此温馨清幽,学习气氛如此浓厚,老师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师们更加注重自身的表率作用: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善教乐教,同学们文明守纪、举止端庄大方、虚心好学,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广大家长及社会的赞誉。

承德高校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分析 篇3

1. 体育锻炼内容多元化

大学生的锻炼内容主要包括慢跑, 体育器材, 健身卡。这其中不仅包括功能性锻炼, 也包括实用性锻炼。尤其是功能性锻炼, 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前提下, 大学生更多地追求精神享受, 这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体育精神活动内容其占有比率为49%。体育功能性锻炼与体育实用性在体育生活意识中, 所占的比重分别是79%和71%。

2.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结构分析

通过对承德市大学生调查得出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方法一致, 最多的参与体育结构的是自己喜爱的体育高达56.3%女生也达到43.2%, 其次是伴随喜爱的运动的场地的选择男生达到了49.6%女生32.2%, 第三是体育器材。男生排在第四位的体育锻炼是购买体育报刊音像占26.2%、女生是有偿体育辅导活动占29.7%, 男生排在第五位的是有偿体育辅导活动占26.6%、女生是购买体育报刊音像占13.2%。

二、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心理分析

1. 大学生体育意识动机多元化

体育锻炼的实质就是满足运动者自身的某种需要。体育锻炼意识指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大学生的体育动机将健身、娱乐、审美意识、社会体育、运动性能的比较表明。

男生对强身健体的运动形式感兴趣, 占20%, 高于女生, 这跟男、女性对运动想法、态度、思想有关, 这些特征表现出男生把运动锻炼作为增强体魄显示个人魅力的形式;女大学生对健体的兴趣相对男生较低。

2. 大学生体育心理分析

健康需求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先决条件, 这两个体育与健康知识之间的关联程度, 取决于人们的体育意识是一个综合性的体育意识, 为桥梁健康体育。当前有相当部份的大学生已具有杰出的体育意识, 并有自愿的体育运动活动。

调查显示, 50%的学生非常同意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的观点, 这在承德市高校学生对运动积极的态度很重要。对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有64%的学生持肯定态度, 对学校有偿体育辅导活动的学生也达62%。以上意识的表现体现了大学生对体育的心理态度, 为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了解。

三、大学生体育运动活动的差异性分析

1. 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不同年级和专业间的差异

不同的专业的平均身体活动水平有显著差异, 一年级刚入学, 相对更科学和技术, 艺术, 体育, 艺术学生在体育上有比较大的投资, 他们偏重于实用, 主要体育运动项目是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 二年级, 由于有一年级的运动作为基础, 加上功课课外活动的增加, 体育锻炼的时间先对于一年级的时候大大缩水, 到了三年级, 体育意识的增强, 锻炼层次有所提高, 新增各类体育用品及参加健身培训, 此时运动时间大大增加。四年级, 由于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又有了充分的时间运动, 无论从运动装备上还是在其他体育方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对体育锻炼也有了新的认识。

2. 大学生体育运动意识水平与家庭的关系

通过考察体现,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大部分来自家庭提供, 而家庭经济状况又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水平, 这是客观事实, 但并非彻底成正比关系。

3. 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地域差异

这是由于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 其次是城市学生体育锻炼的总体高于农村学生, 农村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运动能力相对较低, 从而限制了农村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

4. 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性别差异

男大学生的实用行锻炼明显高于女生。主要原因一是女生意识低, 但男生在体育项目集中在球类, 女生喜欢艺术体操项目, 在日常生活中男孩更喜欢购买运动服装因为体育服装代表了青春。女生在服饰上对运动服饰就不怎么感兴趣。

综上所述, 目前河北省承德市高校大学生对体育意识具有一定的了解, 对所调查的男女大学生情况得知, 影响承德市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体育意识的培养直接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能够归其两大点:学业课时沉重、对体育意识的了解不准确, 其次的影响包括学生家里的经济条件, 学校对体育方面的宣传、教导力度不够, 学校对体育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学校要对学生体育理解态度进行完整的改善, 要解决上述问题还需学校、社会、学生自身的努力的配合, 还要所需一定的时间, 目前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意识思想还是盲目的, 只有正确的理解体育的含义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摘要:通过对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咨询, 以解析当前大学生的体育认知状态, 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建设正确的体育观, 激励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引导学生进行健康体育, 让学生明确自我锻炼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陈晓峰.对高校学生体育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济南大学学报, 2006, (5) :94-96.

[2]牛岭, 毛岩峰.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与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 2002, (1) :364-367.

[3]李志清.全球化背景下中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1) :205-207.

[4]潘丽玲.论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影响[J].云南体育大学学报, 2004, (5) :200-201.

承德体育运动学校 篇4

承德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 地处山区丘陵地段,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本文从承德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出发, 以科学求实的态度, 通过对承德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情况进行对比, 找出差异及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承德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促进本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研究的任务

1) 立足于承德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实际情况,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对承德市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讨论。

2) 对承德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承德市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教学情况

3.1.1 体育课开课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 非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开课率要高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这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致教育资源的配备不合理。而且还有部分学校由于场地及师资的问题没有开展体育课, 这应引起教育部门的注意。

3.1.2 体育课大纲、教学计划实施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 无论是承德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还是非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 体育课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的实施都存在一定问题, 有很多学校还存在体育课大纲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只是完成了书面的任务, 在教学中不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实施, 造成这种原因是因为领导不重视以及监管单位不到位。

3.1.3 体育课内容设置

从表3可以看出承德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非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课均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 但是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展, 承德少数民族地区明显领先非少数民族地区, 主要是因为地区的差异以及场地的限制。

3.1.4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承德非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比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较为理想, 尽管承德少数民族地区课外体育活动一周两次以上的比例高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比例, 但是大多是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学生放羊式的自由活动。

3.1.5 体育课师资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 承德地区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 非少数民族地区好于少数民族地区, 但是体育教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体育教师的学历也有待提高。

3.1.6 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通过表6对体育教学场地的调查发现, 还有大部分学校没有操场, 也就不能保证体育课的正常实施, 而现有的操场和篮球场也只能部分满足现有学生体育课的正常上课。

3.1.7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开展情况

通过对承德90所民族学校调查统计表明 (见表7) , 把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教学中的仅有武术和毽球两个项目, 其它项目均未能走进民族学校。表明承德地域内的民族传统体育仅有武术和毽球两个项目得到半数以上的民族学校普及。

承德市中小学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有表演型、竞技型、健身娱乐型三大类。平泉县黄土梁中学为代表的回族项目木球、押甲、高脚竞速以及围场一中和隆化存瑞中学为代表的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等竞技型民体项目开展的比较好;以二鬼摔跤、木兰萨满舞、腰铃舞、霸王鞭、武术为主的表演性项目所占比例居中, 另外毽球、秋千、空竹等健身娱乐项目主要集中在承德非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

4 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1) 通过承德市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与非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比较, 发现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师资力量薄弱, 体育场地、经费器材都不能满足教学条件。

2) 承德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 尽管部分民族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很好, 但是普及的程度不高。

3) 承德市非少数民族地区有的中小学为了升学率、生源, 占用体育课现象很严重, 应引起重视。

4.2 发展对策

1) 加强领导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3) 调整体育课教学内容, 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

4) 应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优势, 促进简单易学、占用场地少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课堂中的普及。

摘要:本文以承德地区的中小学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对承德市少数民族地区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与非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对比研究, 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并对承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体育中的开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谢翔, 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教材问题邹议.体育教学, 2001, 23 (4) 34-36.

[2]胡小明.拓展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理论空间[J].体育学刊, 2003, 10 (5) 21-24.

[3]知府延杰.承德府志[M].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专图书馆, 光绪十三年四月.

[4]王桂忠.关于广东瑶族传体育资源及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2, 38 (8) :55-57.

[5]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1995.142-144.

[6]李泽群.影响湘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湘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体育学刊, 1999 (, 1) .

[7]曲宗湖等.跨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计划与对策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7, 33 (1) :85-87.

[8]赖天德.关于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若干问题[J].体育科学, 1990, 10 (3) :7-11.

上一篇:运动干扰下一篇:俄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