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勘测设计

2024-05-25

电力勘测设计(精选12篇)

电力勘测设计 篇1

书名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问答

变电站二次回路及运行维护

传感器检测及控制集成电路应用210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动作实例分析

供电服务岗位知识题库

中低压电气设计与电气设备成套技术

书名:变配电设备倒闸操作实例分析

作者:汪洪明等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书号:978-7-5123-2984-3

定价:88.00元

简介:本书对变配电设备典型倒闸操作进行分析, 运用文字描述、简明图纸、清晰表格、现场照片、电脑截屏等形式详细解释每一张操作票、每一步倒闸操作步骤的原因, 并且说明了不这样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 每一章节最后还给出了倒闸操作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本书抓住了变电站值班员应会的知识和技能, 注重适合、实际和实用, 充分考虑到生产方式进步、电气设备发展及倒闸操作内容的变化, 力求同步并适度超前生产实际, 既适用于变电运行、调度运行及变电检修技术人员的工作参考, 也可作为电力专业学生的学习资料。

推荐书目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8月

2013年1月

2013年1月

2013年1月

2013年1月

2013年1月

定价

10.00元

40.00元

46.00元

80.00元

35.00元

32.00元

重点推荐图书简介

书名:电力营销审计案例解析

作者:王烨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5月

书号:978-7-5123-2995-9

定价:12.00元

简介:本书在简要介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基础知识、电力营销审计基本知识、内部审计基础知识的同时, 重点用案例形式解析电力营销审计方法、案例引发的风险、案例表现特征以及案例违规条款, 并对案例成因进行分析、评价, 从理论到实践, 从制度规范到操作实施。本书案例涉及电力营销主要经营指标, 即供电量、售电量、线损、电价以及业扩管理等, 知识点多, 实践性、针对性、可读性较强。本书可供电力营销审计人员、电力营销稽查人员学习使用, 也可供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了解审计知识时参考。

地址:长沙市劳动西路471号 (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内)

系统电话:93337-7940 (门市部) 93337-7939 (办公室)

内线:0731-85387940

传真:0731-85556923

联系人:谭青 (门市主管) 王芳13874856879

徐岭南13974854261

电力勘测设计 篇2

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是隶属于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驻地在口口口的一家央企,现有工会会员1500余人。

该院工会下设13个工会分会,以及生产经营、职工代表提案、民主评议、劳动法律监督检查、生产福利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6个专委会。该院工会工作的开展,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抓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条主线,坚持“两个到位”、“三个重点”、“四个强化”,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中彰显作为,大大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先后荣获“口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职工主人翁责任感明显增强,推动该院现代企业治理迈上新台阶。

1顺应民意畅通职工诉求渠道

“职工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增加,建议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建议实行饭卡网上充值、移动充值。”在该院2021年开展的口学习教育“我为职工办实事”征集的意见建议中,该院电网分公司提出的3条建议,有两条很快变为了现实:饭卡网上充值功能的实现,让职工们省去了排队充值时间;车棚增设充电端口,方便了骑电动车的职工,深受广大职工欢迎。

企业在深入开展口学习教育“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安排各级工会委员下沉一线调研,先后征集到职工关心关注的事项70余项,让诸如“两节”福利线上发放、饭卡网上充值、增设电动车充电装置、职工心理健康指导等一系列涉及职工工作生活的实事逐一落地,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理念得到进一步诠释。

这一民主管理机制的良好运行,得益于该院做到“两个到位”: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党委高度重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将民主管理工作贯穿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覆盖公司经营管理全范围;做到制度机制到位,建立完善《职代会工作管理办法》《厂务公开民主监督管理办法》等工作制度和管理标准,让民主管理的各项工作实现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持续完善党委会、董事长办公会、总经理办公议事决策机制、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机制以及职代会联席会议,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协调、职工监督、全院参与的民主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夯实了民主管理的基础。

应需而为,向来是我们院工会的光荣传统。几年前,她针对口雾霾天气频发,提出了在公司办公楼增设空气净化器,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的合理化建议,公司工会经评审予以立案。院工会上报后,由公司主要领导签批,交由公司办公室承办。很快,投资46万元采购的550多台大小不等的空气净化器,便分发到各部室和基层单位,一直护佑着1000多名长期伏案搞设计的干部职工的肺。几年来,每当遇到污染天气,我们就可以关闭门窗,打开空气净化器,畅快呼吸,大家的幸福感洋溢在脸上。

2016年的职工合理化建议中出现了多个涉及职工餐厅饭菜质量的建议。这一集中反映,引起公司工会的高度重视。经分析研究,公司工会决定对职工餐厅进行星级化管理,制订出台了《职工餐厅星级评价考核办法》,推动食堂及时升级了炊具和设备,对售卖方式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菜品和主食品种,极大满足了职工们的多样化需求。在最近几年职工的民主评议中,职工对餐厅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都达到95%以上,食堂因此被授予“四星级餐厅”称号。

2依法履职民主管理日臻规范

以人为本,公开公平,群众监督,共建共享,构建和谐,是企业民主管理的核心要义。而职工代表大会则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力机构,更是企业推进民主管理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平台。

该院紧紧抓住全面落实职代会各项职权、做好闭会期间民主管理工作、引导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等“三个重点”,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促动作用。

调查中发现,该院特别注重规范职代会的召开程序,做到了源头把关。职工代表的构成,坚持基层为重、层面多元、比例科学。该院现有的124名职工代表均经民主选举产生,其中,生产一线职工代表74名,占代表总数的59.7%;设职工代表组8个,确保了职工代表具有较强的群众公信力。

在每年按时召开的职工(会员)代表大会上,公司坚持将企业改革的重点、经营管理的难点、职工关心的热点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焦点,均向职代会报告;关系企业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都提交职代会讨论和审议,集体合同草案、劳动合同方案、职工奖惩规定、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措施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事项交由职代会协商确定,切实把企业领导班子的工作思路、意图和职工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舟共济的工作氛围。

让职工代表刘美龙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突发,防控任务繁重,但这丝毫没有迟滞公司职代会召开的步伐。该院在会前通过组建各代表组微信群,职工代表们分别在一个主会场、8个分会场履行了各项民主权利。“云”上职代会,作为民主管理形式的网络化、信息化,为该院干部职工共商发展大计和改革大事,促进企业及早复工复产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模式入选了“口省企业民主管理创新成果”案例。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不只在职代会召开时,闭会期间,我们有全天候的渠道倾听职工心声。”口说,为了最大限度畅通诉求渠道,该院工会不断丰富职代会的形式和内容:借助内部局域网平台,创设了“职工e家”平台,在职代会闭会期间,干部职工可通过平台端口随时随地提交合理化建议或诉求,工会专责归纳整理后,按程序走签批、交办等落实程序,真正做到了领导班子随时知悉、掌握职工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并将之当作集纳职工聪明才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厂务公开,是民主管理的另一种重要呈现形式,工作开展的成效,关键在于公司领导班子的决策和管理的过程民主。

该院工会干事口谈起民主制度机制的完善过程,如数家珍:我们院最近两年先后制订并经职代会审议通过了《项目开发奖励办法(试行)》《岗位管理办法》《薪酬管理办法》《员工绩效管理办法》等涉及职工切实利益的制度,体现了公开议事、公平办事的原则和要求,对于企业合理分配劳动报酬,客观公平评价员工绩效贡献,有效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让职工代表们交口称赞的是,该院自第八届职代会以来,针对企业改制、职工内部退养、企业年金管理等三项制度改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方案及制度,公司曾先后召开三次专题职代会审议表决。

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几年,该院职工代表提案办结率达到了100%。提案征集、处理情况,按程序向下次职代会报告,形成了两级职工代表“人人提提案,人人做贡献”的良好氛围。为此,职代会制度建设充分保障了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其成效也得到了上级工会和公司党政的充分认可。

3强化监督共建共享促进和谐

加强源头参与,强化监督,是工会组织维权关口前移,民主管理职能得到正常发挥的有效形式。

该院通过强化职工代表日常监督和各专委会监督机制,大大提升了职工代表履职能力和主动监督意识;通过强化重要事项落实监督,确保各类问题整改责任清晰、整改措施落地见效;通过强化关键少数评议监督,让党建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通过强化信息公开效果监督,让职工监督、全员参与民主管理成为常态。“四个强化”的创新举措,吸引上级工会和多家企业工会派人前来调研观摩。

在该院民主管理工作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该院对“征集、立项、交办、承办、督办、反馈”六个环节进行闭环全过程管理,工会及提案专委会对提案办理情况,做到全跟踪、督办。

多年来,无论是企业机关本部、分公司还是施工一线的项目部,都留下了职工代表不畏寒暑、不惧艰辛,不徇私情,到基层巡视、检查、督办的身影和足迹,充分发挥了职工代表的主体作用。

纵观职工诉求的反映、提炼归纳、交办落实、巡视监督的全过程,阳光运行、阳光操作成为其成效良好的最明显最直接的特点。一份材料显示:征集有效合理化建议62条,每条建议逐一批示明确责任,制定措施抓好落实,并对落实成效进行最终评价,让职工合理化建议在常态化征集、提案化管理的基础上向成果落地应用转变。

生命健康权,向来是职工最根本的权益。该院工会适时组织职工代表开展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和安全设施投入的检查监督,还联合本单位职能管理部门开展了“安全责任我知道”系列活动,逐步实现了让职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认识和行动的转变,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广大职工关注和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次巡视中,5位职工代表在500千伏线路工程II段线路项目工地,发现急救包中缺少体温计、现场未配备手电筒等安全设施不全的问题,职工代表反馈,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职工代表分组深入到各在建项目的施工现场,巡视检查一线职工劳动保护、用餐、住宿、文体活动设施等配备和保障情况,逐项考核打分,推动“后勤保障四提升”的各项举措真正落实落细,切实服务职工工作生活。

民主管理的终极目的和意义是监督权力安全运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疫情期间的‘两节’职工福利,通过线上发放,让职工从中感受大家庭的温暖。”“通过工资集体协商,让职工工资实现有序调整。”

一项项普惠化暖心工作的开展,让职工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不少职工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关心和聚焦企业发展上来,如:开展哪些项目的技能竞赛更有利于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疫情期间采取什么措施来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或在施项目不停工……一个个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的互动故事,感人至深。

2020年春季疫情期间,该院工会及时安排20万元疫情防控专项经费,用于慰问防疫一线职工,购买口罩、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为职工按时返岗、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创造了必要条件。让职工们津津乐道的是,院工会开展的“共抗疫情·暖心理发”活动,为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180余名一线职工解决了“头”等大事;探望6名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职工家属、慰问9名海外施工归国隔离职工及其家属……职工及家属们都被如此有爱的企业深深感动,对该院工会“隔离不隔心、隔空不隔情”的人间真情,表达着由衷的感激……

建功新时代,奋进向未来。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改革探析 篇3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改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經过十多年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在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中进行了不断地实践,使得课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高职课程长期受本科学科体系化教育思想的影响,课程定位不准、与岗位工作脱节的情况仍然存在,亦或偏重职业技能培养,忽视职业成长必备的理论沉积。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课程教学质量,课题组(课题名称:高职土木工程类专业工学交替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GZC1211044)以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确定了道路勘测设计学习领域(课程),配备骨干教师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学习任务设计,在道桥10级学生中进行了实践探索,为深化课程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课程开发的过程

为加强专业的办学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课题组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理念为指导,在黑龙江省内外的76家大中型道路建设企业和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和网络调查分析,对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了详细地职业岗位分析,确定了工程测量等九个行动领域,并转换为公路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等十五个学习领域。在道路勘测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改革中组织骨干教师进行课程整体设计,考虑学院现有资源和学生学习特点,开发设计了长双公路平面设计等4个学习项目及推算长双公路交点坐标等19个学习任务,并在道桥专业10级学生中付诸实施。课程开发过程如图1所示。

2.课程内容的确定

通过调研分析,学生通过道路勘测设计学习领域的学习,学会工程测量岗位需要的设计文件数据加密处理(即放样数据加密)和局部路线改线设计。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结合道桥专业培养目标,将其职业行动转换为学习领域,细化为学习项目,其转换过程如表1所示。

3.教学方法的选择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流。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实施中,我们通过比较分析,选择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法实施教学,引入牡丹江市长双公路为学习项目,模拟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路线施工放样数据处理(放样数据加密)工作,并要求对第一标段进行局部改线设计。

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中,我们对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以长双公路的施工放样和局部改线设计为主要工作内容,模拟了实际工程建设的工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将4个学习项目细化为19个学习任务,对每个学习任务进行了单元设计,开发了详细的学习任务书、学习活动单,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分小组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活动单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倡学生之间讨论,寻求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以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专业之外的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问题。

采用“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期通过创设仿真的工作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主动学习,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4.教学实施过程

在充分论证和精心准备的基础上,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在我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10级学生中开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学生自由组合组建工作小组(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个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在学习活动单的引领下自主完成,可通过查找资料、相互讨论、咨询教师(技术顾问角色)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主要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习质量控制方面,以学生完成的放样加密数据和局部改线成果的技术可行性来衡量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和专业能力提高程度。在考核评价方面,以过程评价为主,不摒弃终结性考核。采用学生个人、小组和教师多主体评价考核,以个人自评为主,学生从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个人素质和能力提高程度方面进行自我反思,为下一步改进找准方向;以小组帮助改进和教师引导性点评为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课程学习结束前进行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5.结论

经过两个循环的教学实践,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学生基本上都能独立完成路线放样数据加密工作和局部改线工作,与往届采用讲授法教学的学生相比学习效果有很大程度地提高。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专业之外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地锻,课程教学质量的得到了稳步提升,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建国,赵惠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趋向[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6):1-6.

[2]李学锋.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0-15.

[3]王风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2008,(98):38-39.

电力勘测设计 篇4

在目标总预算与项目动态预算相结合的模式下, 从目标总预算的角度, 可以将企业的责任中心分为与具体项目对象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贡献中心和与项目预算无关的费用中心两大类;从项目动态预算的角度, 又可将企业的责任中心划分为利润中心, 即具体的项目对象。贡献中心和费用中心形成纵向预算责任中心, 利润中心和费用中心则形成横向预算责任中心。

为保证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 根据电力勘测设计企业日常的经营业务特点, 可将其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如下: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威机构, 设立预算管理执行委员会作为日常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机构, 同时建立起预算责任中心网络。

二、电力勘测设计企业预算执行与控制

结合电力勘测设计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其目标总预算与项目动态预算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模式, 本文分别从两个角度阐述预算的执行与控制工作。

(一) 目标总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目标总预算一般具有较强的刚性, 一旦确定后原则上不作调整。从目标总预算的管理角度, 要求电力勘测设计企业纵向预算责任中心下的各部门单位, 必须将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各部门目标总预算指标进行分解, 按月度编制预算方案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报告, 并在每一个预算分期期末以部门单位为对象, 结合部门月度目标总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确认是否需要进行预算调整;同时, 贡献中心发生的预算支出应与项目动态预算角度下的利润中心提供的预算执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保证预算执行控制的双向互动性。

(二) 项目动态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项目动态预算作为执行预算具有一定的弹性, 应根据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及目标总预算的实现情况进行滚动调整。从项目动态预算的管理角度, 要求企业横向预算责任中心下的费用中心与纵向预算责任中心下的费用中心相同, 而对于横向预算责任中心下的利润中心, 则要求必须在每个滚动预算分期结束时自行归集与本项目相关的所有收入及成本费用, 确定具体项目的实际业绩情况, 确认是否需要进行预算调整;此外, 项目利润中心还需要在每一个预算分期期末与纵向预算责任中心下的具体部门单位就项目相关的预算执行情况, 形成双向的实时控制, 并进行对比分析循环。

项目动态预算调整是对预算执行的前馈控制调整。预算管理执行委员会每月编制项目动态预算时应将项目的实际业绩情况与制定的动态预算目标、累计实际已完成的预算执行情况与年度目标总预算进行对比分析, 利用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认真预测, 将设定的项目动态预算目标同该预测进行比较, 并据此对各项目组提出指导性的预算执行意见, 如有需要各项目组应在获得批准的情况下对下期的预算及时进行调整。

(三) 项目动态预算控制的实现过程

由于项目动态预算的执行控制可借助信息支持系统和项目化管理方法将每个项目作为责任中心, 建立相应的预算执行方案, 所以每个具体项目对象的业务信息和预算执行情况数据能够同步生成, 各层次的预算管理者可实时掌握预算信息, 随时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 实现动态预算管理循环中预算管理信息的透明公开, 充分发挥员工和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主动性, 自觉纠正偏离预算目标的不经济活动, 有效做出预算执行与经营活动的同步控制调整。在具体项目对象通过审批进入执行阶段后, 随着项目实施工作的开展, 项目负责人需要在项目活动开展之前进行申报登记, 对项目进行整体和分阶段的预算管理, 并制定必要的项目支出计划, 进行准确的项目预算执行控制, 最终使预算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通常这一过程可以借助ERP等信息系统来实现。

三、电力勘测设计企业预算差异与调整

在目标总预算与项目动态预算相结合的预算管理体系下, 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各责任中心必须从两个角度去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差异进行分析。各归口职能部门负责所分管业务的预算差异分析, 各项目组负责本项目的预算差异分析, 预算管理执行委员会负责对各责任中心的预算分析进行汇总, 并分析企业总体的预算执行情况, 实现对预算的过程控制。

(一) 目标总预算角度的差异分析

目标总预算角度的差异分析, 要求纵向预算责任中心下的贡献中心与费用中心分别就年度总预算目标和月度预算目标执行情况进行差异分析。年度目标总预算的差异分析由预算管理执行委员会负责汇总分析, 并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而月度预算目标的执行情况需要在每一个滚动预算分期, 以部门单位为对象, 结合年初分解制定的部门月度目标总预算及前一个滚动预算分期的预算执行情况, 来分析对比实际业绩和预算目标之间的差异, 确定差异额及对差异负有责任的人员机构, 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同时, 还必须将贡献中心的可归集到具体项目对象的预算支出进行归集整理, 与项目动态预算角度下的具体项目利润中心提供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保证预算执行和差异分析的双向互动性。

(二) 项目动态预算角度的差异分析

从项目动态预算角度进行差异分析, 要求横向预算责任中心下的费用中心 (如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工会等) 每过一个滚动预算分期时, 采用与目标总预算角度下相同的差异分析;对于横向预算责任中心下的利润中心 (具体项目对象, 如项目1、项目2等) , 则要求必须在每个滚动预算分期结束时自行归集与本项目相关的所有收入及成本费用, 确定项目的实际业绩情况, 并与前一滚动预算分期制定的本项目月度预算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确定差异额及责任人或机构, 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同时, 还必须将与本项目相关的收入及成本费用对象, 归集到纵向预算责任中心下的相关利润和费用责任中心, 形成双向的差异分析循环。

(三) 预算的动态调整实现过程

预算调整是指当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经济条件发生变化, 预算执行出现较大偏差, 原有预算内容不再满足企业实际要求时, 为保证预算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以及操作性, 对原有预算编制内容所进行的必要修改。

由于为电力勘测设计企业设计了目标总预算与项目动态预算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模式, 因此在进行预算调整时也必须正确区分目标总预算与项目动态预算下的不同责任主体, 综合协调两种预算体系下的预算调整方案。在项目动态预算框架下, 通过滚动预算编制方法可对项目的实际业绩情况与前一滚动预算分期制定的该项目月度预算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所形成的动态信息可作为预算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在制定下一滚动预算分期的项目月度预算目标时, 各责任中心首先应对本期的预算执行差异进行分析, 确定预算调整事项及预算调整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对于调整的事项, 需要由各项目责任中心向预算管理执行委员会提交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及预算调整申请报告, 预算管理执行委员会审阅后确定预算调整的必要性及影响程度, 对于重大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预算调整事项需要预算管理执行委员会送审预算管理委员会, 审议批准后方可按照滚动预算编制流程进行滚动预算调整;对于不影响各项目预算责任中心预算目标的调整, 可以按照预算管理执行委员会规定的内部分权、授权机制, 自行进行动态调整。

四、预算考核与评价

目标总预算与项目动态预算相结合模式下, 电力勘测企业需要分别从目标总预算和项目动态预算两个角度, 以矩阵式的考核形式 (即横向预算责任中心与纵向预算责任中心结合) 对企业各责任中心的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一) 目标总预算与项目动态预算考核的侧重点

以目标总预算为基础的贡献中心和费用中心, 其预算考核的重点在于年度目标总预算的完成情况, 可分别从目标总预算和月度目标总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以项目动态预算为基础的利润中心, 其预算考核工作的重点在于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动态的实时考核, 监控目标总预算分阶段的执行和完成情况, 并进行及时的预算差异分析, 做出预算调整决策。

(二) 企业目标总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

以目标总预算为出发点的预算考核, 其关注的重点是企业对年度总预算目标的整体完成情况。企业的预算管理委员会首先对各部门的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目标总预算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找出造成预算差异的主要因素, 并据此对预算执行情况及实际业绩做出考核评价。具体而言, 对企业年度目标总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应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考核的重点在于企业的目标总预算的完成情况, 主要是对其收入、利润等的考核。具体考核过程中需要对预算期内的各项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情况、年度总目标与总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较, 对预算本身的编制质量和执行情况两方面进行考评。

(三) 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

对各部门责任中心目标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由预算管理执行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考核的重点在于对各责任中心在预算分期内的实际业绩与预算目标进行差异分析, 进而评价其预算执行情况。由于对全年度目标总预算考核一般在年底进行, 它更多的是反映一个时点上企业预算的执行情况, 而动态考核则要求企业应更多的关注运作全过程中的预算执行情况。因此, 企业需要对部门预算目标和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认真剖析关键预算指标的变化和影响, 及时了解并掌握预算完成的情况、需改进的问题, 使各责任中心更加重视预算工作。此外, 贡献中心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要实现与项目动态预算考核的双向互动, 与项目动态预算角度下利润中心考核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由于预算考核是对预算目标实现和责任履行情况的考核, 所以预算考评指标的设置也应与预算目标和责任指标相对应。

(四) 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

以项目动态预算为出发点的预算考核, 其关注的重点是各利润中心月度预算目标的实际执行情况。预算管理执行委员会首先应根据各利润中心的月度预算执行情况与月度目标总预算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对具体项目对象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控制, 实现企业的预算管理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调整适应, 最终保证年度总目标预算的顺利实现。具体而言, 可将项目对象利润中心的年度预算划分为月度预算进行执行控制, 每过一个预算分期, 预算执行机构可根据各预算分期内的经营成果以及执行中的变化等情况, 及时调整下一个滚动预算分期的预算目标和内容。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 篇5

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干线公路。其他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一、二级公路)、集散公路(三级公路)、地方公路(四级公路)分四个等级。这样突出了使用功能,便于选用,便于选用,也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便于交流。

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即对汽车的总高、总宽、总长的限制规定,这项规定适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运输用的汽车及列车。车高:一般以载重汽车及半挂车的高度决定净空高度,以小客车的高度确定驾驶员的视线高度。车宽:一般2.5m。车长:载重汽车的长度为不超过12m。

设计速度:在气候条件良好,车辆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人员能够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速度。各级公路按地形条件的差别,从20km/h到120km/h。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道路道路某断面的车辆数量。

年平均日交通量:用一年的总交通量除以365而得,指的是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设计交通量是指欲建公路到达交通预测年限时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不宜作为具体设计的依据。

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时的依据。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

通行能力是在一定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二.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牵引力必须等于汽车运动时各项行驶阻力之和。充分条件: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

动力因数: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度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所具有的后备牵引力。

横向力系数:横向力与竖向反力的比值μ,决定了汽车横向稳定性的好坏。

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三.直线的最大长度:20V(V:设计速度,km/h)。直线最小长度:1.同向曲线之间:不小于6V。2.反向曲线间:不小于2V。

道路的超高横坡度不应该小于道路直线段的路拱横坡度,否则不利于道路的排水。

圆曲线的最小半径包括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是指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一般最小半径是指通常情况下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行车的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平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影响小,仅有路面的摩阻力就可以保证汽车有足够的稳定性,此时不需设置超高。

除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处,其余各级公路在其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都应设置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的作用:1.曲率逐渐变化,便于驾驶操作。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消除了离心力突变3为设置超高和加宽提供过渡段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美化线形。线:ρ*l=C= A^2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的大小需要考虑:1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a(s下标)=v^2/(Rt),离心加速度将随着缓和曲线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得过快,将使乘客有不适的感觉,取Ls,min=0.036V^3/R。2驾驶员的操作及反应时间,Ls,min=V/1.2。3超高渐变率Ls,min=BΔi/p。4视觉条件R/9≤Ls≤R。S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首尾连接的组合。卵型: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称为卵型。C型: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组合形式。

行车视距:1停车视距:汽车在单车道或有明显分隔带的双车道上行驶中,当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后,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至汽车在障碍物前安全停下来所需要的最短距离。2会车视距:指两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在同一车道上及时刹车所必需的距离。3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从驶离原车道开始,在对向车道上完成超车,再回到原车道止,所需要的安全距离。

行车视距标准: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2二、三、四级公路,一般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

四.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根据动力特性、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车辆安全行驶以及工程、运营经济等因素合理确定。

最小纵坡:挖方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良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称为最小纵坡。由①路基的纵向排水; ②路面的纵、横向排水确定

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3%,且坡长不得小于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平均纵坡:指由若干坡段组成的路段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是衡量线形质量的重要指标,目的是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及缓和坡长的规定,以保证车辆安全顺利地行驶的限制性指标。

合成坡度: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I=√(i22h+i)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主要影响因素是行车视距问题1.(1)L≥S:采用停车视距Lmin=S2Tω

/4 ,R2采用会车视距L2= S2

min=ST/4min= SHω/9.6,RminH /9.6。(2)L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最好是使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

线内,即平包竖

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2标注控制点3试坡4调整5核对6定坡7设置竖曲线

五.路幅是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路幅布置类型1)单幅双车道,适用于二级路、三级路和一部分四级路2)双幅多车道,适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3)单车道:交通量小、地开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性道路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布置类型:1单幅路:俗称一块板断面2双幅路3三幅路4四幅路

平曲线的加宽: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在右侧硬路肩宽度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为0.5m

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

超高的过渡形式: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a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有利于路基纵向排水,适用于新建工程。b绕中线旋转。可保持中线标高不变,多用于旧路改建工程。c绕外边缘旋转。仅用于某些为改善路容的地点。2)有中间带公路的超过渡:a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b绕中央分隔带边缘边缘旋转。c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超高值:指设置超高后路中线、路面边缘及路肩边缘等计算点与路基设计高程的高差。

新建公路的路线设计高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处边缘高程;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设计高程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以中央分隔带中心线为平面设计线

道路用地是指为修建、养护道路及其沿线设施而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土地。

城市道路用地范围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城市道路红线指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产用地及其他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道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它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横断面设计步骤:1点绘横断面地面线。2填写路基设计表3示出土石界线4绘横断面的设计线,俗称戴帽子5计算横断面的填挖面积6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横断面设计成果:两图两表,即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与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土石方调配…在半填半挖的断面中,应首先考虑在本路段内移挖作填进行横向平衡,然后再作纵向调配,以减少总的运量。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借方=填方。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弃方=挖方。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平均运距:土石方调配时,从挖方体积重心到填方体积重心的距离。

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 借方数量

六.山岭区选线路线特征:走向:顺山沿水方向和横越山岭方向。顺山沿水的路线,按其线位的高低,从低到高又可分为沿溪线、山腰线和山脊线。路线布设时一般以纵面线形为主安排路线,其次才是横断面和平面 沿溪线是指道路沿河谷方向布设的路线布线要点:1河岸的选择2线位的高度3桥位的选择

越岭线是指公路走向与河谷及水岭方向横交时所布设的路线。布线要点:1垭口的选择2过岭高程的确定3展线布局:越岭展线的形式: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八.交通岛类型: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方向岛、分隔岛、安全岛、中心岛

交叉口的类型:1加铺转角式2分道转弯式3扩宽路口式4环形交叉:在交叉中央设置中心岛

交叉口的交通分析:车辆行驶方式不同,交错方式也不相同,交错点的性质不同。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冲突点:来处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渠化交通:在车道上画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像渠道内的水流那样,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

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相交道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R=V2

/127(μ+-ib)交织: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交织长度: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

交织角:是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

题样

一、填空题

1、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燃油)消耗和(汽车轮胎)磨损。

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

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2、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同向)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反向)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6倍设计车速)。

4、在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2倍设计车速)。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三种。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米。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设缓和曲线。但(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其方程表达式为(R·L=A2)。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应保证(会车)视距的要求。

10、平曲线上行车视距的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解析法),另一是(几何法)。

11、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1、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

2、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直线(均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3、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高差)和(水平距离)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

4、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即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是指:高速、一级公路为(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为(路基边缘)标高。

5、纵断面线型的布置包括(设计标高)的控制,(设计纵坡度)和(变坡点位置)的决定。

6、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3%),且坡长不得(小于)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7、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坡度,一般使以接近(5%)和(5.5%)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

8、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交点),两坡转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坡长)。

9、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拐点)。

10、纵断面设计的最后成果,主要反映在路线(纵断面设计)图和(路基设计)表上。

二、选择题

1、横向力系数的定义(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2、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D横向力系数

3、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D回旋曲线

1、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B 2%

2、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1:1:13、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A 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4、不使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车速的()行程。C 6s5、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的法向距离。C行车轨迹线

6、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D 直线段路拱横坡度

1、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路基边缘标高

2、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D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3、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来选取其中较大值。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4、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C 曲线长

6、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时汽车行驶的安全。B下坡

7、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 排水要求

10、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的整数倍桩号处。B 10m12、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设计成果。D平、纵、横

三、名称解释

1.缓和曲线:是指有超高的平曲线中,由直线段的双向横坡过渡到圆曲线的单向横坡所需设置的渐变段曲线。3.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员看到障碍物时起,至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4.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在与对向来车相遇之前,完成超车安全回到自己的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1公路的纵坡度:是指公路中线相邻两变坡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比值的百分比

四、问答题

1.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答: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①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②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③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④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2.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需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①控制离心加速度增长率,满足旅客舒适要求;②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经行间;③根据超高渐变率适中; ④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考虑。

4.简述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S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首尾连接的组合。卵型: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称为卵型。C型: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组合形式。

电力勘测设计 篇6

【关键词】高速铁路;勘测;设计;运营;接口;方案

1.高速铁路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

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快,技术标准高,集中体现了当代高新技术成就,是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与公路交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事故迭起、道路堵塞、石油资源危机的冲击等问题相比,高速铁路以其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速度高、安全性强等优势现代化运输方式中倍受青睐,在世界范围内已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

中国铁路自1990年开始论证京沪高速铁路项目以来的二十五年间,历经了既有线提速改造、自主开发高铁体系、引进国外高铁技术和设备、吸纳和创新形成中国高铁体系的不同阶段,截止2013年底,中国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11028公里,在建的高铁规模还有1.2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铁总营业里程达到世界一半。中国铁路由此形成了完善、先进的高铁勘测、设计、建造、运营等技术和管理体系,在高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但随着高铁建设和运营实践的深入,在高铁运行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反映出高铁勘测与设计、设计与运营的接口方面,仍存在着进一步优化的必要性。高速铁路运行中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1速度目标值标准多、速差大

在现行中国铁路体系中,符合高铁标准的线路,有按时速200km改造后的既有干线,也有新建时速250km、300km、350km甚至380km的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不同速度目标值的线路,对应采用不同的线下工程、轨道结构、电力牵引供电、动车组设备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因而对于路网高铁线路开行不同的动车组,以及动车组转线运行,存在不同制式的适应性和通用性的问题,值得在今后的高铁。

1.2接触网位移问题

接触网是整个高速铁路系统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具体表现在柔性的接触网会在受到外来的情况下位移,如果受到的外力影响超过预期,会使接触网的位置发生改变。

1.3轮轨结合问题

一般列车的轮轨间距都在五毫米以下,在实际行驶中,也都控制在三至五毫米,但是高铁的要求更高,轮轨间距限制在两毫米以内,这就加大了出现钢轨异常的可能性。

1.4路基刚度问题

从某种意义来说,高速铁路能否正常运营,路基的刚度是决定因素之一,所以要保证列车在路基地段高速安全运行,就应考虑各种因素,合理选择线位。避免高填深挖,采用合理的方法加固地基,加强路基排水等。

2.优化高速铁路接口的方案探讨

2.1最小曲线半径

高速铁路的选线设计,要综合考虑与地形、地质、地貌、人口密集度、资源开发和保护等各种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此铁路的设计要有严格的技术标准,除了应按照最高速度来选定之外,线路设计最高运行速度的应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要求,而速度目标值的选取直接反应在线路平面曲线最小半径的取值结果。本文对高速铁路线路设计最小曲线半径的选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最小圆曲线半径与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列车运行速度等密切相关,最小曲线半径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行车安全、旅客乘坐舒适度、经济合理等因素,技术上,要满足最大超高、过超高、列车速度、欠超高等因素。

(2)考虑到最大欠超高值受旅客行车安全条件、乘坐舒适度、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要尽量减少线路维修的工作量,降低维修成本。

(3)过超高与欠超高的数值之和允许值要尽量考虑到线路少维修、高或中速列车的乘坐舒适度、减少因不同速度列车运行引起的钢轨不均匀磨耗、保持线路稳定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4)由于我国幅员广阔,高铁线路普遍较长,不同的速度目标值对运行时分的影响较为显著;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快速进步,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对高铁速度目标值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确定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时,应考虑采用较高的速度目标值,即尽量采用较大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值,当然,前提是在工程经济合理的情况下。目前我国高速铁路的最高速度目标值已达350km/h及以上,这就要求最小圆曲线半径一般要大于7000m,在极少数困难条件下的曲线半径也要采用5500m以上。

2.2线间距

中国高铁目前均为双线,按上、下行分方向运行。考虑到高速铁路上的列车速度快、密度大、会车时会产生很大的侧向向风压等因素,就不能把线间距设计的太小,否则旅客及行车的安全就会受到很大威胁。据权威资料显示,高速铁路的线间距应行驶中车体摆动到后列车外廓的净间距应控制在0.7到1.4m之间,也就是说,在理论上净间距应随着行驶速度增加而加大。由于我国各地、各铁路局的条件和服务对象不尽相同,在一段时期内,高速铁路还采用不同速度目标值列车共线的运行模式,但是由于中速列车外廓尺寸较宽、密封性车窗材质等条件达不到高速列车材质质量等原因,所以应根据我国的速度目标值和实际车辆状况来确定线间距,在原有的实验依据的基础之上考虑去顶。线间距大小同时也与土建工程造价密切相关,考虑到这个因素,我国高速铁路的线间距建议在“增大线距以满足有中速列车运行安全”和“改造中速车辆以适应较小线距”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和决策。

2.3 GRP的设置和测量

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和养护维修,涉及到轨道基准点( GRP )GRP的埋设、编号以及测量,这是高铁正常运行和轨道不平顺、路基沉降监控的必要基础设施,事关高铁行车安全。

GRP三维坐标的测量,应采用平面坐标和高程分开施测的方法进行。在进行GRP平面位置测量时,原则上只用一个精密基座进行,目的是为了保证相邻两个GRP之间测量的相对精确度。同时,为提高测量效率,还需要在测量前对使用的精密基座的气泡进行校正,在两个相同型号基座的互换性和可重复性精度能达到不大于零点一毫米的前提之下,则允许两基座同时进行。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不同基座间的系统误差影响,对于同一基站、同一基座的每次测量点位必须进行固定。

在测量方法上应注意的是,GRP高程测量应采用高精度电子水准仪和配套条码水准尺进行施测,这样可以保证GRP高程测量的精度。同时,施测时应采用附和水准路线和中视法支水准测量路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2.4坐标换代搭接区域有关问题的处理

在高铁线路勘测过程中,一条直线在高斯投影换带后,方位角会随着变化,忽视这个变化,采用不合理的直线进行线路搭接的话,就会导致线路中线设计及施工中出现“穿袖”问题。所以,在前一路段的独立坐标系下,线路控制点应采用相关参数转换集进行转换。另外,与其搭接的另一个路段独立坐标下,相同的平面控制点应采用坐标换带和不同坐标带联测的方式求得。本文建议,对高铁线路坐标换代搭接区域有关问题的处理要综合考虑到这几点:

(1)在高速铁路精测网工程设计独立系坐标时投影变形之差应控制在小于十毫米每千米。

(2)坐标系搭接区域的线路控制点转换及线路设计为避免出现“穿袖”问题,应采用正确合理的方法。

(3)在补定测阶段,改线交点的坐标转换应采用对应区域原定的参数转换集,不得私自建立新的转换集。

3.结束语

高速铁路的发展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高速铁路的建设必需严格贯彻“安全第一”的理念,不断在勘测设计、运营管理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总结经验,并以此循环来推动和改进高铁建设发展,以充分满足行车密度高、速度更快、舒适度好、安全性高的技术要求,不断完善高铁技术管理体系、推广成熟的方法并逐步降低工程造价,使高铁更广泛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文为此目的而展开有关高铁勘测、设计、运营接口的一些探讨,提出优化建议和设想,以供高铁建设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江.坐标转换在铁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铁道勘察,2010(04):11-13.

[2]梅熙.高斯投影变形对高速铁路线路设计的影响[J].铁道工程学报,2010(10):33.

长沙星电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篇7

长沙星电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原长沙电业局设计院) 成立于198·年7月’是经湖南省建设厅枇准的省内历史最悠久的电力设计企业之一’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长沙星电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是一家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现具备送变电工程勘测设计、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工程技术咨询、规划咨询、监理电力行业 (送电工程、变电工程) 专业乙级资质及相应总承包资质。公司注册资金2100万元‘2002年起通过了IS0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9年起获得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2012年获得质量、环保、健康“三证合一”认证。公司设计业务年产值达7000万元, 总承包年产值达1.7亿元。业务范围为0.4千伏配电设计到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咨询、监理。服务对象涵盖长沙地区各行各业’近年来’公司先后完成了长沙麓谷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变电站工程、中石油35千伏油泵变电站等100余项省、市重点电网输变电工程;阳光100、北辰三角洲、中信新城等多个大型小区配电工程;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配电増容改造工程设计;及220千伏蓝思科技变电站、110千伏大众变电站、长沙轨道交通1号线变电站的总承包工程。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设计团队和一支高效率的管理团队’建立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培训考核制度。现拥有电力系统、电气一次、电气二次、送电电气、杆塔结构、测量、通讯、建筑、结构、暧通、给排水、技术经济等多个专业人才队伍, 职工人数1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0人’拥有国家各类注册工程师36人。各类先进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家规定的乙级设计单位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考核标准’配备了高性能网络服务器、GPS全球定位仪、全站仪、扫描仪、绘图仪等一流办公、测量设备。公司采用了先进的专业设计软件, CAD出图率到达100%, 具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实现了日常办公、设计的信息化管理。公司成立以来, 在曰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大力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高度重视科技进步,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技术服务力量日益壮大。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艰苦奋斗’公司跨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创业历程, 展望未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网建设的腾飞裏公司迎来了做大做强的历

勘测设计有眼公司工程勘察证书·«««wiwrnsmfm19 SB.7w tm-Baa«t««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证书ft沙置电屯力勘》·计有Ft公*羹2奶7等M/l 14C·周艺经理 (左一) 、戴正志副经理 (左二) 等在一起开展设计评审叶林总工程师 (左一) 在项目现场了解情况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变电站工程2 20千伏蓝思科技输变电工程110千伏长龙变电站公司经理:般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劳动西路, ·号传滅:07H-15 91sTfPrJIL

信息化测绘条件下的电力勘测设计 篇8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电力勘测设计,摄影测量与遥感,空间信息网格

1 引言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当前测绘事业发展和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数字中国的热点问题。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相一致,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主要是体现在技术和服务上。测绘和地理信息产业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 基础测绘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2 测绘体系的发展

从古埃及的土地丈量到今天的遥感遥测, 从传统的手描笔绘人工画图到现代的电脑编辑激光喷绘, 传统的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已经转变成为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 (表1) 。以光学机械为主要标志的传统测绘技术体系是20世纪测绘业的主要技术支撑。为了取得数据, 野外测量人员要肩扛背负仪器, 奔波在崇山峻岭、戈壁沙漠中。早期的线划测绘图利用手工和模拟的机械绘制, 不仅耗时费力, 而且质量不高。而数字化测绘体系体现在整个测绘作业、生产和服务的流程中, 实现数据获取与采集、加工与处理、管理和应用的数字化。产品形式也从传统的纸质地图变成了4D产品, 即数字高程模型 (DEM) 、数字线划地图 (DLG) 、数字栅格地图 (DRG) 和数字正射影像地图 (DOM) , 这是对传统测绘生产流程的一次革命。这体现了测绘行业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只是绘制地图, 它还要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所需地表的空间位置数据, 并利用对客观真实世界的各种数据来实现虚拟现实系统, 可以把地表的情形以真三维、真尺度、真纹理真实地重建起来。以空间数据资源和3S技术及其集成为核心, 并结合网络、存储等技术来形成数字化测绘体系, 其驱动力可以不同, 建设模式也可以不同, 但技术体系的建设路径却是高度一致的, 比如网格化测绘技术的应用[1]。

从GIS到Web GIS (System) , 再到Web GIS (Service) ;从OpenGIS 到空间数据互操作, 再到数据交换中心 (Clearinghouse) ;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到SDI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 再到SII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从4D 产品到3S 技术, 再到3S技术集成;从元数据到地理编码数据, 再到面向市场的DNM (digital navigation map, 数字导航地图) 数据;从SDI 到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 基于位置与空间信息的服务) , 再到SIG (spatialinformation grid, 空间信息网格) , 这些技术的融合与整合构成了对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体系。可见, 信息化测绘体系所涉及技术的丰富程度和复杂程度, 不管这些技术和体系是不是成熟的[2], 但其具体应用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

3 信息化下的电力勘测设计

3.1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构成

3.1.1 地海空天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技术

利用地基、海基、空基、天基等先进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 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全球范围地理信息数据快速获取的各类技术, 主要包括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地面测量技术、海洋测量技术和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等。

3.1.2 自动化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技术

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地理信息数据运算的分布式、并行化、集群化, 信息提取的定量化、自动化、智能化和实时化的各类技术, 主要包括空间大地测量数据处理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处理技术和其它空间信息处理技术等。

3.1.3 网格化地理信息存储管理技术

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等实现海量地理信息分布式存储管理和动态更新的各类技术, 主要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库技术和地理空间数据存储备份技术等。

3.1.4 灵性化地理信息共享服务技术

利用空间数据挖掘、可视化、互操作等技术, 实现地理信息的共享和一站式服务, 将最有用的信息, 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便捷的方式传送给具有相应数据使用权限的用户的各类技术, 主要包括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地图制图与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海量地理空间数据网络传输技术、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与互操作技术、空间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以及空间信息与社会经济信息集成应用技术等。

3.2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目标

一般认为,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应该包括2大目标, 要着力发展先进的测绘技术方法, 建设现代化的测绘基础设施;要着力提升测绘的保障服务能力。这两个目标密切相关, 但层次有所不同:前一个目标是后一个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是实现后一个目标的手段和条件;而后一个目标则是前一个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 应该以切实提升测绘的保障服务能力, 来统领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总体方向, 来规划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 来实施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各项工程。从提升测绘保障服务能力的角度上看, 信息化测绘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 测绘保障服务的层次有显著提高。

在确保测绘“辅助”作用的同时, 强化测绘的“支撑”作用, 大力发展测绘的“提升”作用。

(2) 测绘保障服务的模式有显著变化。

测绘从被动服务、普遍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按需服务。不仅包括本间信息的提供模式, 还包括空间信息的应用模式和后续服务模式等。

(3) 测绘保障服务的质量有显著改善。

测绘产品及服务不仅要优质化, 更要增值化。空间信息的内容、形式和各质量要素应适应应用的需求, 特别是信息的现势性应得到明显改观。

(4) 测绘保障服务的效果有显著增强。

测绘保障服务要适宜、及时和有效, 并应以其为其他业务的成功而提供的支持程度作为衡量保障服务效果的基本标准。

信息化测绘应该能面向客户“快、准、全、廉”地获取、更新、管理和提供所需的空间信息产品及服务。这里所谓“快”, 指的是数据获取的周期要短, 信息的现势性要高;“准”表示适应应用需求的数据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应准确可靠;“全”反映的是为满足应用需求所获取和提供使用的数据在内容上应全面、完整, 在时空表现上要真实;“廉”则是指经济性, 就是说空间数据的获取特别是使用的经济代价应尽可能小。

3.3 信息化下的电力勘测设计

传统观念认为, 勘测设计分为外业勘测阶段与内业设计阶段, 不同设计专业之间或不同设计人员之间的生产协调。实质上, 勘测设计过程是整个勘测设计流水线上不同生产工序之间勘测设计信息的协调, 上游生产工序提供下游生产工序所必须的勘测设计信息, 否则下游工序就缺少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与工厂制造流水线不同, 勘测设计的不同工序之间常常是互为上下游关系, 即勘测设计流水线往往是环形的, 参与作业流程的对象实质上是全部生产工序。它们之间客观地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约束、相互验证的关系。因此, 信息的流通是勘测设计中的核心环节。

3.3.1 电力测绘信息特点

(1) 信息内容十分广泛。

电力设施不仅涉及所在地的所有空间信息信息, 并且几乎总是与社会经济等非空间信息交织在一起。

(2) 空间分辨率高、几何精度高。

对于电力的勘测, 需要数据的分辨率和几何精度通常都很高, 空间分辨率一般在米级、分米级甚至厘米级, 而精度基本上是几分米或几厘米甚至毫米, 对应的地形图比例尺主要是1∶500~1∶2 000。

(3) 信息老化速度快。

我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基础建设日新月异, 作业区空间形态变化迅速, 属性信息的变化更大, 加上分辨率高, 造成作业区域空间信息的老化速度很快, 信息更新的压力和需求很大。

(4) 任务多, 时间要求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电力的需要越来越迫切, 任务多, 信息获取的压力和需求很大。

3.3.2 电力勘测设计中的问题

测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保障和服务。实际上, 测绘的保障服务可以划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基本层次是“辅助”, 在这里空间信息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似有锦上添花之意;较高层次是“支撑”, 空间信息的作用很关键, 没有空间信息, 这些业务几乎无法实现;而最高层次是“提升”, 就是某项业务不仅需要空间信息的支撑, 同时由于空间信息的“加人”而使该业务得到了飞跃和升华。

按照这样的划分, 在一般的电力工程应用中, 空间信息的作用基本上属于“辅助”;在项目规划、后期管理以及位置服务等中, 空间信息的作用属于“支撑”;而在网格化电力系统管理中, 空间信息的作用则可以算得上是“提升”。测绘保障服务的层次和效果不仅对于不同的领域不同, 即使对于同一领域, 也受测绘保障服务质量的制约。就电力勘测设计而言, 当前测绘保障服务中尚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前的测绘保障服务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主要是包括以下几点。

(1) 保障服务的层次较低, 大部分情况下起的只是“辅助”作用, 仅有部分是“支撑”作用, 而起“提升”作用的则是极少数;

(2) 保障服务的效果有待改善, 主要是内容的适合性、标准的适应性、信息的现势性和保障的及时性等不能满足需求;

(3) 保障服务的模式 (包括信息提供模式、信息应用模式和后续服务模式等) 需要创新和发展。

4 结语

(1) 外业勘测方面, 积极引用新技术, 将已有成熟技术同新技术想结合, 提高外业数据采集效率, 实现数据采集的数字化、智能化。外业数据采集手段的多样化。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已经能够满足大比例尺测图, 集成GPS、惯导设备、激光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多种传感器集成的车载或机载移动测量系统能极大的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如无人机、飞艇等小型航摄飞行器能够机动灵活满足某些小型工程的快速更新。

(2) 内业设计方面, 实现勘测设计一体化。勘测设计一体化、信息化, 已经成为勘察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最终目标要以标准的工作模型贯穿整个工程勘察设计的全过程, 使之成为综合信息载体, 满足优化勘测设计流程, 提高勘测质量和效率的要求。可以设想, 在未来的设计流程中, 基于网络的专业协同作业, 信息的每次更新, 每个专业人员都能在第一时间获知相关信息, 信息的传递交换实现了异地同步化, 专业间的交流更加顺畅, 提高作业效率

(3) 丰富测绘产品, 提升保障层次, 拓展新的业务范围, 数字地图只是工程测量的初级产品。为了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工程信息化管理能力, 研究建立工程专题信息系统尤为必要。工程专题信息系统包括电网的运行检测, 厂区的维护检修等各类信息系统。它是GIS 在电力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 是“数字电网”或“数字电厂”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燕平.信息化测绘发展过程中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J].地理信息世界, 2007 (2) :31~34.

[2]周星.周德军.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与战略重点探讨[J].测绘科学, 2008, 33 (5) :85~87.

[3]李德仁, 苗前军.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定位与框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7, 32 (3) :189~196.

[4]王丹.从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应用看信息化测绘的服务特征[J].测绘通报, 2008 (5) :17~20.

[5]宁津生, 杨凯.从数字化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测绘学科新进展[J].测绘科学, 2007, 32 (2) :5~10.

[4]何润利.铁路勘测设计协同作业模式探讨[J].铁路航测, 2002 (3) :15~18.

[5]孟存喜, 钟祥水.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的研究与关键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 2006 (6) , 212~219.

浅谈采空区电力工程岩土勘测 篇9

1 采空区的分类

结合煤炭的开采程度以及煤炭开采对地形造成的影响, 将采空区分为现采空区、老采空区和未来采空区。

1.1 现采空区

现采空区就是指当前正在开采的采空区。

1.2 老采空区

老采空区是指已经不再进行开采的采空区, 或者说开采已经达到了一个度即充分采动, 如图1所示, 通过地表的移动, 形成了平底盆地, 并且盆地内的变形已达到稳定状态的踩空区。这种采空区的建筑物内外边缘的损坏程度要大于中间区的损坏程度[1]。

1.3 未来采空区

未来采空区是指已经规划和计划开采, 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开采的地区。

2 采空区地表破坏的影响

采空区对地表破坏的影响, 按照程度划分为变形、裂缝和塌陷三种。而开采方式、煤层厚度、回采率、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地下水等共同决定了地表破坏的形式, 当然, 这些作用力中影响做大的要数开采方式, 如果在开采区域中出现比较大的断裂结构或者有小于30的采深与采厚比值, 会造成地面大面积断裂和塌陷[2]。

另外, 在进行浅部开采时, 由于破裂带和垮落带直通地表而导致地表产生塌陷。岩土层垂直、大的水平错距和塌陷坑的形成导致地面不平, 容易使杆塔顷倒。而除去浅部开采外的地表裂缝是由地表岩土层拉伸变形超限的结果, 是不直接通采区的, 规模小, 对线路杆塔的稳定性影响不大[3]。

3 采空区岩土勘测的内容[4]

内容一:要对矿层的层数、分布和厚度等进行分析, 勘测地质构造、了解覆盖岩层的岩石性质和矿层埋藏的特点。

内容二:要采空区附近水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内容三:深入研究包括台阶、地表陷坑、裂缝大小、位置等地表变形的特征分布, 并且分析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和开采边界。

内容四:要着重分析矿层开采的诸多影响因素, 如时间、深度、厚度、范围、积水、空隙、顶板管理等。

内容五:分析地表移动情况, 划分内外边缘区和中间区, 了解盆地的特征, 确认地表移动变形的主要参数。

4 采空区岩土勘测的措施

4.1 设计阶段的勘测措施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勘测, 是保证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和可实施性的基础, 因此, 进行采空区的岩土工程勘测非常重要。主要是针对电力工程场地内的采空区和采空区地表进行分析、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 设计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进行勘察任务时, 要遵守线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则, 优先采用避开易出现滑坡和塌陷的踩空区的实施方案。如果实在不能避免采空区, 就要深入研究该采空区内的岩土状况, 选取最短通过采空区的路线。

设计阶段的调查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勘测分析煤矿分布图和了解煤矿区的井田分布现状, 煤层的埋深和厚度情况, 接着收集各煤矿的开采规划和开采方法等资料, 着重分析老采空区的相应密实度、实际填充状况和主要的范围, 研究上覆岩土层的稳定性。对于现采空区和未来采空区的研究, 可以通过对老采空区的相应数据分析, 了解现有采空区和地表采空区的一些地表变形数据。严格执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相关内容, 尽量避免采空区造成的地表变形地区, 合理规划电力工程的线路施工路线。另外, 对于一些小窑区和老采空不仅要进行现场勘探和地质调查, 还宜开展适当的物探工作, 最大程度的保证勘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2 施工阶段的勘测措施

4.2.1 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通过运行、监理、勘测、设计、施工等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只有各部门增加配合度, 才能更好的对施工环节进行质量监管, 提高施工的质量, 在进行设计时, 电力工程建设的设计单位要根据采空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 施工单位则根据方案, 进行规范施工, 对于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合理性及施工方的监督要由监理单位完成。只有进行系统的质量体系构建, 才能更加有效的保障电力工程质量。

4.2.2 结合杆塔设计进行岩土勘测

采空区地面的稳定性和岩土工程稳定性需求如果差距较大, 就会不利于杆塔的构建, 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增加杆塔地基的稳定性, 必须处理采空区的地质结构。具体方式如下:

(1) 对于矿洞、巷道等可能影响塔基稳定性的地区, 可以架设顶板支护, 并且进行锚喷处理, 起到一个支撑作用, 减少塌陷造成的影响。

(2) 针对已知有塌陷或者裂缝的踩空区, 要进行重新加固, 增加采空区地表的稳定性, 其方式是压力灌浆法和回填。

(3) 在存在沉降可能的塔基部位, 为了提高塔基部位的稳定性, 必须采用整块混凝土结构对四个塔基进行的加固处理, 或采用桩基以增加塔基基础的稳定性。

(4) 进行高低腿基建模型的浅埋操作, 降低开放量, 可以有效避免临空面问题。

4.2.3 上下结合的勘测方式

在进行电力工程的施工时, 需要综合考虑采矿区的稳定性, 以及电力工程所涉及到地质条件, 在确定杆塔在踩空区的位置时, 要遵守以下原则: (1) 杆塔设置的位置要保证地形的平坦开阔。 (2) 要选择采空厚度薄、矿层较薄且埋深深度高的地区。 (3) 由于通风井区域和主副巷道区域相对比较稳定, 能够为杆塔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所以, 这种矿区安全地段的选择比较重要。 (4) 要选择地表没有变形, 且地质构造简单的地区, 当然, 要同时保证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厚度和硬度。

通过矿层深厚之比来确定施工点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可以选取采深与采厚比大于某个数值的地段进行建设, 该地段的采空区地表变形程度会比较低, 能够保证稳定性。以下是该比值的建议设置情况:当深厚比值大于200以上时, 各种等级的送电线路可以建设;当深厚比在100~200之间时, 110~220k V之间的送电线路可以建立[5];而35k V以下的送电线路要求深厚比值区间在40~100之间, 当深厚比在0~40之间, 不能建立任何等级的送电线路。

5 结语

综上所述, 采空区的存在对于地表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继而对电力工程的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 对采空区电力工程进行土层勘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相关的勘测内容, 制定出建立管理体制, 结合杆塔设计、上下结合的勘测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送电线路的安全架设, 为输电安全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崔海飞, 张磊.提高电力工程岩土勘察质量及对策探讨[J].城市建筑, 2014 (33) :146.

[2]廖甫仁.试论采空区电力工程岩土勘测[J].建材发展导向 (上) , 2015 (9) :314~315.

[3]李里.试论采空区电力工程岩土勘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29) :1012.

[4]尚继发.浅谈采空区电力工程岩土勘测[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 (11) :128~129, 127.

电力勘测设计 篇10

关键词:精度分析,相片控制测量,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DOM,DEM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 英文缩写简称为UAV, 它的飞行平台是自动驾驶飞机, 它的传感器是数码相机, 相机一般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它获取数字影像的方式是在系统中集成应用3S技术, 所获取的数字影像具有面积小、色彩逼真、大比例尺等特征。它能够补充常规的航空摄影测量之中的不足之处, 现如今, 已经非常广泛的应用于我国各项工程之中, 其中就包含了水利以及城市规划等项目。由于无人机的优势较多, 它的机动性强、集成度高、分辨率也非常高, 并且还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研究无人机在中小区域大比例尺电力工程勘测中的应用, 尤其是在传统测绘面临的危险性较大的地区以及对于成图的速率有较高的要求的项目中,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在技术方面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的优势非常的突出, 这是不可否认的,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的具体特点。

(1) 申请航空领域的时候是非常方便的, 不需要调机与机场协调;

(2) 起降的环境没有太大的要求, 即使在没有机场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的起降, 比如较为开阔的草地间或者平整的公路上都是可以的;

(3) 很多飞机在作业的过程中出于清晰度的考虑会对天气提出很高的要求, 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只能终止作业, 然而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在运作过程中, 可以进行低空作业, 也就是作业的环境一般在云下, 所以对于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

(4) 整系统的集成度非常高, 能够非常方便且快速的进行转场操作, 并且, 它的机动性也很强;

(5) 它能够采集1∶2000~1∶500之间的大比例尺高精度影像, 这主要是由于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比较低所带来的强大优势, 有利于局部信息的获取;

(6) 整个系统的搭建以及维护的成本都很低, 并且, 航飞作业的过程也是比较节能的。

2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电力工程勘测的应用

本次的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 为对核电项目厂址四周5km范围内陆域面积进行1:2000成图比例尺航飞, 面积大小为4km2, 从而获取DOM和DEM, 其中DOM为高精度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DEM为数字高程模型, 为周边的区域规划方面的研究和厂址保护提供有效的、全面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摄区的地理位置主要在红海湾的西北岸处, 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属于山地地形, 该地区的平均高程在120m左右, 最低处的海拔高度是0m, 当地的林木茂盛, 摄影难度最大的是西南部, 其海拔的最高点达到了380m。

2.1 航空摄影

本次航空摄影满载27kg, 采用的是LT-150无人机低空航摄系统, 里面装置的数码相机型号是NIKON D800E, 并将焦距调整为35mm, 具有3600万的成像像素, 相元的大小是4.8μm。本次的分区一共有两个, 它们的比例尺分别为1∶2000和1∶1000, 表1反应了航飞设计的情况, 航摄飞行的过程中, 操作规范性强, 所获取的图像非常清晰, 并且反差也适中, 层次丰富, 阴影不明显, 色调上属于柔和的范围, 质量达到了合格的要求, 内业可以将其作为数据处理的依据。

2.2 像片控制测量

(1) 控制点的分布:布点过程中采用的是区域网的方案, 像主点落水的海边区域在岸边增加设置像控点的原则, 1∶1000比例尺摄区按照航向8~10条基线, 旁边的一条基线跨度设置的像控点的数量是24个, 1∶2000比例尺摄区按照航向10~12条基线, 旁边的两条基线跨度设置的像控点的数量是41个。

(2) 检查点布设:为了检查成图的精度以及空三加密的成果, 在1∶2000比例尺摄区一共设置了10个检查点, 与之对应的, 在∶1000比例尺摄区, 一共设置了5个检查点。

2.3 影像数据处理

本次的数据处理采用的摄影测量系统是世界上非常先进的智能化空三加密与提取DTM的INPHO数字系统, 主要的模块分别为自动空三处理模块 (MATCH-AT) 与自动DSM生产模块 (MATCH-T) 。

2.3.1 畸变差纠正

由于在无人机中, 装载的数码相机是不具备测量功能的, 所以会形成较大的成像畸变差, 为了使空三匹配的影像变形得以减少, 将匹配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进一步提升, 需要先依据相机检验校正参数纠正获得的相片的畸变差。

2.3.2 空中三角测量

相对定向时采用MATCH-AT模块全自动提取连接点的方式进行, 如果自由网平差后, Sigmal收敛值小于一个像素, 像点构网强度良好, 相片连接点均匀分布, 就可以对后续的像控点进行测量, 并完成定向的工作, 表2反应了区域网平差精度。

2.3.3 数字成果生成

提取DSM时采用MATCH-T模块, 然后在编辑DSM时通过DTMaster模块根据等高线在立体模型上进行实时编辑, 使植被与其它建筑物带来的影响被消除, 最终将获得精度较高的DEM成果。依据DEM和空三加密成果, 采用Ortho Vista与Orth Master模块对影像进行镶嵌匀色和正射纠正, 最后, DOM成果在两个航摄分区得到的结果都将呈现出来。

3 成果精度探讨

为了将成果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进行验证, 在精度检测时, 均匀的在测区内抽取了80个平高检测点来检测。依据相关的规范中的产品精度要求, 表三中统计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精度以及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精度, 依据该表格中的规范限差与检查点精度对比不难看出, 80个检测点中, 每一个检测点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在航空摄影测量规范方面均满足1:1000与1:2000的要求。

4 结束语

由于无人机具有可以进行低空作业, 对于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 整系统的集成度非常高, 机动性强, 能够采集1∶2000~1∶500之间的大比例尺高精度影像, 系统成本低, 航飞作业的过程节能等一系列的优点, 所以, 本文的研究中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到了大比例尺电力工程勘测中, 通过实践可以说明, 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1∶1000、1∶2000大比例尺电力工程勘测并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概念, 而是切实可行的, 但是,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目前并不完善, 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应用上具体还存在如下技术瓶颈有待解决: (1) 无人机航空影像像幅小, 较大的重叠度出现在航片之间, 像片数量也就会大大增加, 这就增加了像控点布设的密度, 只有密度成倍的增加, 才能够达到成图精度的实际要求; (2) 由于无人机的体积非常小, 所以, 在飞行的过程中无法始终保持平稳的姿态, 因而也就导致了获取的影像姿态角大, 对内业成图的精度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尤其是在地形突变区域, 该问题更为突出; (3) 无人机传感器的基高比小,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无人机摄影测量高程精度。随着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在现阶段的迅速发展, 并且在技术上也逐渐的走向成熟, 上述的种种问题都是未来面临的重要问题, 也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将在厂址保护与优化以及电网故障灾害的补救等电力工程建设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并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涛.低空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2) :295~296, 300.

[2]李玉梅.无人机航空摄影在农村土地承包确权工作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5 (6) :233, 234.

[3]覃忠健, 阮子超.浅析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J].华夏地理, 2016 (2) :202.

[4]何庆新, 王柏恒.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电力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4 (22) :1490.

[5]吴定邦.浅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水利科技, 2016, 42 (1) :57~61.

电力勘测设计 篇11

关键词:电力建设 35kV 勘测 设计 供电

0 引言

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输电线路,其具有电能的输送和分配的功能,使发电站和变电所之间能够有效的连接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的农村网络覆盖广泛,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中部,山区或半山宽负荷小而散。由于缺乏资金,一些地方设立了农村电网,35kV配电小于10kV供电线路或绕远路电现象,因此,35kV线路的勘测和设计尤其重要。

1 35kV架空线路的勘测

输电线路施工的勘测工作是整个工程的第一道工序,能准确认定相关图纸的合理设计,所以,保证线路安全可靠运行方便是工程施工的前提,这是相关部门对勘测工作质量认定合格的基本,是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在保证线路安全可靠下,缩短线路的长度可以减小所需资本。输电线路的勘测对于专业的测绘人员来说是简单的工作,但是很多细节不注意可能出现问题。随着不断发展的35kV电力线路,电力线路分布广泛,连接很远,建设和运维的强大的技术和经济指标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电源线的保护也很重要。

2 35kV架空线路设计的初步工作

2.1 确定导线和避雷线 首先,应该用山区的基本负荷电力电网规划信息和预先选定的导线截面分析和验证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目前,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所以一般情况投入运行时,线路将很快达到标准负荷或满负荷运行,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超出标准负载线条件,是由于发热的连接点导致其运行在预期寿命急剧下降,也给正常安全运行带来了风险。因此,35kV架空线路导线截面选择应使用温和的既不太大,也不太小,确定符合要求的避雷导线型号。

2.2 合理分析气象条件 35kV配电线路影响之一是当地的天气情况,当地的天气数据应与线路的运行的综合分析相结合,主要考虑以下天气情况:①最高温度值:最高温度值是计算最高架空线弧垂,这个条件可以保证架空线路的安全地面距离;②最低温度值:最低温度值,以确保最大应力;③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值:此条件决定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④最大风速:该条件决定了架空线的受力的外负荷值,根据其核实安全线距离的水平;⑤雷电天:这种情况是矿山设计的依据;⑥覆冰厚度:这种情况是用来计算架空线的机械强度。

其中风速、冰的厚度和大气温度值构成的气象条件的组合,该组合不仅反映天然气的条件的变化,同时技术可能性和经济性也可能体现出来。从技术上讲35kV架空线路,确保在最恶劣的自然条件仍然没有出现倒杆,过电压和闪络事故,分销网络,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3 搞好线路的雷击维护工作

新线投产,由于接线松动塔基础沉降等原因,会使塔倾斜,引导,出现地面垂直弧线的变化,因此应定期指导,地面下陷,发现超过误差标准应及时调整。

由于天气干燥,所以塔地基土的电阻率增大,所以每年在春天的旱季,应对每基铁塔(无避雷线)工频接地电阻测试,其值不超过规定的值,应延长对地圆接地装置,或打地角钢,从而使接地电阻值符合标准要求。

瓷质绝缘子在线路运行,由于长时间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绝缘会逐渐下降,当发生雷击大气过电压或过电压闪络操作,击穿,绝缘性可能会降低到零值。因此,应定期检查,每年进行一次电登杆检查,清洁绝缘子片,发现放电,击穿的绝缘体应及时更换。绝缘子因运行多年在断电的情况下,用不超过5000V兆欧表进行检验,当测量绝缘子的绝缘电阻小于500MΩ时被认为是绝缘子不应应用,应及时更换。摇测量方法:线路分段,然后分串,测量失败的绝缘子片。

4 35kV山区架空线路设计注意事项

由于山区地形,线路走廊困难和复杂的天气变化,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山区的35千伏架空线的设计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35kV架空线路终端到35kV变电站进行合理的配合,入口和出口,以确保容易架起,注意35kV架空线路防雷保护和其地区防雷保护配合设计;②防线的设计者的设计必须是结合现场,与其标杆位置和杆型实用合理,正确的选择;③在设计调查应沿着地质地貌,做好电杆根部防腐工作;④明确标准的选择钢芯铝绞线的截面尺寸,使设计标准化和规范化。

5 结束语

对35kV输电线路的勘测和施工设计是我国输电线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技术含量比较高,而且劳动强度比较大。工作环境也基本上是在野外,施工的时间也比较短。在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要注意细节问题,确保安全施工并且要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志琦.农网35kV线路的雷电危害及防护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2]陈莉倩,林国华.油田35kV线路耐雷水平的仿真研究[J].电气应用,2012(03).

[3]王红玲,张元敏.阜南县郊35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06).

[4]张明星.浅谈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设计及其设备[J].科技与企业,2012(16).

县乡油路的勘测设计 篇12

关键词:县乡公路,勘测设计,工程改造

公路勘测设计, 是指具体完成一条公路所进行的外业勘测和内业设计工作。外业勘测包括对线路的视察、踏勘测量和详细测量等工作。内业设计包括路线设计和结构设计以及概预算编制等工作。下面主要谈一下县乡公路设计。

1 平面线形设计

需要改造的县乡油路一般等级较低, 基本上是等外级公路, 由于资金受限。布线应首先充分利用原老公路, 曲线敷设以外距和切线长以及原有路基宽度和地质条件好坏等为控制条件半径。规定公路平面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6V米 (见直线最小长度参考值表) 。按规范 (V为设计时速) , 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2V米 (见直线最小长度参考值表) 。

要达到这一标准, 对于县乡油路改造工程困难较大, 如果强行要求, 可能造成大量的填挖方, 甚至诱发工程地质病害, 工程造价也大幅度地提高。我们根据原公路的实际情况, 采用了有关规定, 取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3米, 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1.2V米。此外, 原公路沿线的房屋、电讯、电力等附属物较多, 对选线有多种限制, 曲线直接连接的情况很多, 而且常常是连续弯道, 将半径不相同的曲线有序地连在一起, 形成S型、C型、卵型和复曲线等各种线型, 但圆曲线的长度应达到规范要求。在特殊困难的局部路段, 曲线长度也不小于设计速度的2.5s行程, 以保证公路基宽度不够路段, 以原公路单侧加宽和利用有利的地质条件, 来确定路线中线位置, 以便于施工和确保行车安全畅通。

2 纵断面线形设计

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是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纵坡和竖曲线设计。公路纵断面设计, 尽量做到平曲线包含竖曲线 (平包竖) , 当竖曲线半径是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 公路线型和视觉良好;当必须要求在直线上变坡时, 应特别注意竖曲线的断背现象, 不造成汽车行驶的不舒适。

路基设计高程, 如果原公路地质情况较好, 可在原路路面上增加一个路槽高度, 如果原公路为软弱地基路段, 应在原路路面上挖框补强或整个路段增加一层至少50cm厚以上的大的大渣层作为底基层, 在补强层上设计20cm厚的级配碎石层。

3 路基横断面设计

县乡油路路基宽度由行车道和硬路肩 (路缘带) 组成。对于路基宽度和地质条件较好的路段, 设置50cm宽60cm高的浆砌片石路缘带;对于路基宽度不够或软弱地基路段, 在路肩墙或挡土墙顶面至路面50cm高设计宽为50cm的浆砌片石路缘带。实践证明, 路缘带既能起到保护路面的作用, 又能增强整个路基的稳定性, 且使公路线型更加美观。

公路弯道超高横坡和超高缓和段长度设计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到车辆行驶的安全和舒适, 因此, 对于回头弯和平曲线半径小于80m以下的弯道超高, 必须按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并在设计说明中进行强调, 通过交工验收, 从车辆运行情况来看, 这是完全必要的。

4 路基排水设计

原公路路基损坏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水流侵蚀。主要是排水系统堵塞, 引起路基沿线地表水漫流, 侵蚀路基路面。设计路基横断面边坡时, 应提出施工时可根据开挖边坡地质情况调整坡比, 但必须通过一定审批程序, 对相应增加或减少的挖方工程量经业主、监理、承包人共同签认计算后确定变更。在边坡坡顶或坡脚增设防护及排水设施, 保证排水畅通, 确保路基稳定。

5 路面排水设计

过境乡、镇、村公路排水问题十分突出。若干公路现状是:过境乡、镇、村公路路基、路面及排水系统损坏严重, 堵车现象时有发生, 排水系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过境乡、镇、村路段也是交通事故多发地段。因此, 在县乡油路改造工程设计中增加过境段的路基宽度, 设计成水泥砼路面是十分必要的, 在公路两测房屋建筑比较集中的路段, 要增设排水沟, 并加盖钢筋砼盖板。这样, 才能保证过境乡、镇、村公路使用持久、排水畅通和车辆行驶安全。

6 路线交叉设计

县乡油路改造工程为了保证行车安全, 应做好沿线平面交叉设计。根据各路口可能发生的交通量确定路口的交叉形式, 注意满足与干线公路的交叉口路面宽度。

7 结束语

总之在设计时要因地制宜, 认真比选;少占田土、少拆迁多占原老路;正确处理好路线与农业的关系;注意修路与造田、护田结合;处理好公路与乡村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孙家驷.公路勘测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质量奖励论文下一篇:护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