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感知网络

2024-06-25

城市感知网络(精选7篇)

城市感知网络 篇1

一、城市感知网络发展现状

2008年11月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 随后衍生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一般而言智慧城市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信息化与城市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两项重要任务。二者的高度融合使得“智慧城市”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接受。

建设智慧城市的平台是基于物联网与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智慧城市的手段是全面感知 (物联网) 、可靠传递 (通信网) 和智能处理[2]。

智慧城市具有灵敏、高效、泛在的感知能力, 需要建立覆盖城市的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服务的感知系统。简化后的城市感知网络总体架构自底向上可分为信息感知层、信息传输层和信息处理层[3]。

信息感知层负责从各类传感器或含有传感器的智能终端中采集信息。可以是各类传感器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用来进行安全监控、环境检测、交通流量、建筑能耗测量等应用;也可以是用于产品或身份识别的RFID标签采集系统;还可以由移动智能终端采集, 如智能手机的内置温度湿度、噪声、光强、GPS、海拔、加速度、烟感检测等传感器。

信息传输层将感知的各类信息通过Zigbee、蓝牙、红外、Wi Fi或者3G等不同的传输技术高效可靠地接入以IP协议为基础架构的公共数据网。信息处理层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从中提取出相应结果提供给智慧城市的应用服务。比如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公安等城市功能的需求。总之城市感知网络是综合了城市现有的物联网、互联网以及无线通信网的新型网络。

二、城市感知网络身份认证技术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应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问题。若不能处理好信息安全问题, 那么信息技术运用地越广泛深入, 智慧城市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也就越大。

以城市感知网络为例子:从系统角度看, 它既然综合了物联网、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优点, 那么它们在安全方面的缺陷也同样存在并衍生出了新的安全隐患[4,5];从网络用户角度看, 同一个自然人在不同的网络 (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网) 中具有的身份标签不同, 也就涉及到在不同网络中的身份认证的安全与效率问题。

更有恶意用户使用虚假消息签名、拒绝服务攻击等手段危害网络的正常运行。身份认证是实现信息安全的基本手段, 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认证安全, 其它安全都是空中楼阁。

安全专家认为:“需要从感知、传输等多个层次来确保智慧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有序性。”

所以, 研究城市感知网络的安全问题是智慧城市广泛推广的前提和关键, 而用户身份认证问题又是其中的重点。因此, 研究城市感知网络用户身份认证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用户在由多种不同网络构建的城市感知网络覆盖范围中移动时, 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应用场景设计特定的身份认证协议。针对前面提出的城市感知网络的组成 (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网) , 作者认为RFID标签批量认证、WSN广播认证以及移动IP身份认证三个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M公司.智慧的城市在中国[R].2008.

[2]李德仁, 邵振峰, 杨小敏.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空间信息, 2011, 9 (6) :1-5.

[3]袁远明.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12.

[4]Nicholas D.Lane.Shane B.Eisenman.Mirco Musolesi.Urban Sensing Systems:Opportunistic or Participatory?[C]Proceedings of the 9th workshop on Mobile computing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2008:11-16.

[5]Antoni Martínez-Ballesté, Pablo A.Pérez-Martínez, and Agusti Solanas.The Pursuit of Citizens’Privacy:A Privacy-Aware Smart City Is Possible.[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June 2013:136-141.

城市感知网络 篇2

2008年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1]。智慧城市是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 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 具有灵敏、高效、泛在的感知能力。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建立覆盖城市的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服务的城市感知网络。城市感知网络综合了城市现有的物联网、互联网以及无线通信网, 旨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它需要建设覆盖城市的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服务的城市感知网络。城市感知网络综合了现有的物联网、互联网以及无线通信网。

从目前城市感知网络的发展来看, 常用已有的互联网或电信网的性能指标去评价。因此, 城市感知网络的一致性和兼容性有待改善。

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城市感知网络对隐私保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2], 没有人希望自己各类信息被无限制采集, 而威胁自身基本的隐私权。

2 智慧居民的隐私保护方法

智慧居民被定义为居住在智慧城市中并能正确获取信息的人, 而且了解自己的信息可能被如何收集使用。智慧居民不仅能够在隐私保护有所作为, 也能在智慧城市的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正确使用各类工具。因而智慧居民可以减轻由于智慧城市标准不统一、兼容性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隐私的类型一般包括:身份隐私, 查询隐私, 位置隐私, 足迹隐私, 所有者隐私等。

大数据科学的进步使几乎任何类型的数据都能用来辨别创造使用它的人。数据越多, 隐私就越少。下面尝试确定智慧居民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

(1) 认识到隐私与便捷不可兼得。获得更多的生活便捷就会付出隐私为代价。智慧居民必须有能力对自身的隐私保护规格作出主动调整。

(2) 隐私保护规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有相应的调整。比如紧急事态的发生会牺牲个人隐私来获得群体的整体安全。这在某些国家已实施的一系列反恐法案里就有体现。

(3) 用户在通过城市传感网络传递信息时候, 需要获得必要的提示信息。以使得用户可以自主判断隐私泄漏的等级。如预定出游机票则意味着用户很可能在某些特定时间不在家中。

下面根据根据城市感知网络应用中的几个例子验证上述方法。

(1) 隐私保护低而便捷要求高。某人聚会时查询附近的饭馆, 可能透露出你的口味甚至籍贯;查询附近的服装店, 透露出你的衣着爱好甚至是收入水准。现有的数据挖掘工具可以做到很多。诸如此类情况, 智慧居民对隐私要求相对比较低。若是查询最近的医院, 这时候隐私不重要而便捷要求几乎是最高的。

(2) 隐私保护高而便捷要求低。智能停车系统、酒店管理系统、车票预订系统等。能够准确透露用户在“何时何地做何事情”。类似于这种情况, 用户对隐私的要求会非常高二者之间的就是隐私要求与便捷要求均处于中等的情况, 也应该是大多数情况。

(3) 隐私保护的要求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例如你在银行大厅里面办理业务的安全感要大于你在网吧里面通过网银操作。换而言之智慧居民在前一个地点对隐私保护的要求相对较低。同理, ATM机自带的监控摄像头对个人形象的隐私保护的级别肯定是比较低的, 因为此时操作者若是故意掩饰个人特征比如戴墨镜的同时戴口罩则需要重点监控。

3 结语

城市感知网络的发展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我们必须注意到技术的进步在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城市感知网络覆盖范围内智慧居民相关的各类信息急剧增多, 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也逐渐提高。本文提出了“隐私—便捷”关系的基本方法并举例证明方法的有效性。而作为一个合格的智慧居民, 对隐私保护的要求和对生活便捷的要求在必要时要做出平衡和取舍才是理性的做法。

参考文献

[1]IBM公司.智慧的城市在中国[R].2008

城市感知网络 篇3

如今会展俨然已成为了一个经济的代名词, 不管是对国家、地区, 还是城市来说, 发展会展就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城市居民的感知态度通常是城市发展这一经济产业的重要基础之一。故会展作为一个成熟的旅游形式 (通常包括会议, 奖励旅游, 研讨会和展览meetings, incentives conferences and exhibitions简称MICE) , 可以通过城市居民对其相关联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资源环境的效应感知态度来了解城市居民对此的支持现状及发展方向。本论文以杭州居民为研究对象, 对杭州举办会展所带来效应感知反馈进行调查分析。

二、文献综述

上世纪70年代, 欧洲就有学者进行了有关居民态度的调查研究, 相对较早应该是Doxey和Irritation Index (1975所进行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表明居民的态度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比如欢迎, 不关心, 反感以及厌恶等多种不同的反应。相同的, Ajzen&Fishbein (1980) 用行为诱因理论TRA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解释了城市居民行为和态度之间的联系, 提出城市若要持续发展某一经济项目必需有赖于城市居民对这一产业发展所持的正面态度。因此, 如何培育城市居民积极、正面的会展感知态度, 对城市发展会展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居民的态度通常和会展所带来的显著经济效应及城市发展趋势有着必然的联系, 就像Butler (1980) 认为会展产业在小范围内通过一些相对小型的经济活动来进行发展, 它的影响力通常是相当的显著的。Young (1983) 就举例说明马耳他曾经是一个主要由农民和渔民组成的小村落, 但随着一系列会展及旅游政策的制定和发展, 它最终成为了一个拥有大量的港口、宾馆、大厦和购物中心的旅游胜地, 类似的例子还有海南的博鳌等。

另外社会愈来愈关注居民对会展影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其感知与态度有可能会成为开发、营销、运作现有或未来会展项目的一个重要规划和政策因素。Ajzen和Fishbein (1980) 认为居民态度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态度与行为之间的紧密联系, 城市居民对会展正面、积极的感知态度能够促进地方会展产业的发展, 反之则产生消极影响。Pine和Gilmore (1999) , 卢春天和石金莲 (2012) 认为这个观点的本质在于会展其实就是个体与其他很多方面相关联的简单的经济行为, 并且在后现代社会里这个经济行为越来越依赖会展的形象和经验。因此会展产业经常被认为是一个具有经济发展, 市场营销, 娱乐休闲, 和文化氛围相关的多层次的经济行为。总而言之, 会展的发展和影响可以很小小到可以使一个之前从没有被关注过的小村落成为繁华的城市或者也可以使城市发展完全成为商贸工业中心, 比如伯明翰 (Lutz和Ryan, 1997) .随着会展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基于全球、社会及环境的评测机制的采用, 使得会展产业的效应影响开始得到重视。许多国家甚至立法规定, 作为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民感知会展产业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些更为现实的影响因素也被许多城镇及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所采纳并加以严格分析, 比如交通拥堵状况、垃圾收集状况、治安情况、零售商品价格情况、土地占用情况、空气和河流污染状况以及房地产价格等。Gunn (1988) 和Smith (1992) 认为居民对会展影响力的认知状况已经开始被许多研究及政府机构重视, 并视之为当地经济决策和社会发展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关的数据分析项目包括车辆数量、交通状况、垃圾回收、犯罪数据、销售模式、土地使用模式、空气和水质状况、房产和房屋建筑的价格。以上参数也适用于对城市会展承办力的分析。

同时对居民感知的理解和研究, 有助于更好地将居民对会展效应的感知进行概念模式化。Ap在 (1995) 提出社会交换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会展和社会的共同利益关系。Lindberg, Dellaert以及Rassing (1999) 也认同类似观点, 认为当地居民在参与一系列的会展活动及相关产业后, 其感知变化的正面影响要大于负面影响。罗秋菊 (2010) 也认为居民作为会展事件的利益相关者对会展的影响感知会发生重大的转变。Ryan, Scotland和Montgomery (1998) 则认为这些感知转变是基于会展发展的价值观点, 以及随之而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利他主义影响 (比如会展产业创造工作机会) 以及会展对人们日常生活模式所产生的冲击 (比如城市拥堵,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等) 。Ritchie、Lyons (1990) 以及Mihalik、Simonetta (1999) 分别研究了1988年第15届冬奥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当地居民的反应, 结果表明奥运会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直接财政收入, 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 还明显增加了居民的自豪感。而围绕居民对该重大事件的感知问题的研究发现, 除了经济影响, 居民同时也注重无形利益, 比如城市自豪感等。

综上可见, 城市居民对举办会展所带来一系列效应的感知的研究与分析已经越来越重要, 这种效应感知将左右居民对会展发展的态度, 而这种态度也将直接影响城市的会展发展进程以及更进一步的经济发展计划。本文将以城市居民的感知为主体, 对举办会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及环境影响的反馈进行分析, 因此本调查可以将居民对会展效应的态度及观点应用到具体的会展发展上。

三、研究方法

调查城市居民感知和态度多数运用社会学问卷调查法, 但为了探究更深层次的居民感知反馈, 此次调查采用了“定性分析”法, 即以社会客观性为前提进行实证的一种形式, 这个过程也可以被解释为调查者对被调查者反馈的一种解释说明 (Guba, 2000;Fontana and Frey, 2000) 。采访式谈话是本次研究主要的调查手段, 调查前根据文献资料及研究地情况设计采访框架, 以确定被采访者所能涉及的共同问题, 其中这些共同的问题大都是关于当地居民对杭州会展举办状况的看法。这种实例型调查方法目的是为了寻求意义上的‘不平衡的对话’, 也就是研究者通过接受受访者的信息反馈并通过对话引出更深层次的观点。

被采访者将会被询问类似于是否参加过会展以及杭州的会展状况等基础问题, 以及会展给个人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比如交通, 环境, 房价等。调查总共参访了40位杭州居民, 其中参加过展会和没有参加过展会的居民人数几乎持平, 被采访者的性别和年龄等相关方面也有相应平衡。调查过程采用后实证主义并以‘事实’为依据, 同时依据大量的文献以及对被采访者的谈话内容进行分类。

四、研究结果

(一) 会展举办初期及中期感知

本论文以杭州为基点, 研究杭州居民对会展举办的感知、看法和观点。根据本研究调查地点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相关文献研究可以作出预测, 即居民对会展的举办的看法通常第一步会给出最基础的正面观点———例如可以刺激城市的经济增长, 提高城市知名度等。许春晓, 柴晓敏, 付淑礼 (2007) 就提出居民对博览会所带来的经济及休闲方面的感知变化最为显著。但调查中也发现, 居民在进行更深层次的考虑后, 也会对会展所带来的社会及环境影响做出谨慎的思考, 并考虑城市对会展发展经济投入是否过高, 产出是否过低而导致入不敷出等一系列负面情况。另外, 被调查者会被要求根据自己从会展举办中获得的利益情况与个人价值观对这些问题进行整体评估。图1指出了居民对会展举办的初期和中期反应。

(二) 聚类分析结果

此次调查结果采用CATPAC分析软件对文字数据进行了分析, 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分类。关于是否参加过任何展会, 参加过什么样的展会问题时, 大概有超过一半的被采访者 (53%) 表示他们参加过城市举办的相关展览。从他们的回答中主要显示出了三种参展类型:经常参加展会, (这部分被采访者通常以工作以及商业用途为目的) ;有选择性的参加单一类型的展会或大量参加某一种展会 (被采访者的兴趣所在) ;偶尔参加展会和展览。而对于没有参加过任何展会的原因, 被采访者的反馈主要为:并非对参展本身缺乏兴趣而是没有时间或者没有特别吸引他们的展会主题。

在对参展动机的反馈中, 很多采访者认为参展同时具有旅游的机会能提高参展积极性。参展商和游客会因为一些与展会无关的旅游景点而延长停留时间。然而一些研究者 (例如Ryan and Saleh, 1993, Ryan and Lockyer, 2001) 也发现尤其是节日和运动赛事, 大部分游客都是单纯冲着赛事和节事本身去的, 很少有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比如旅游。因此本调查也会从某一层面显示参展者或游客是否有着参与会展以外景点的行为选择。结果显示40位被调查者中只有5位表示不愿意抽出时间去展会城市的其他景点游玩。其中大部分的被采访者 (30位) 表示很乐意在参展之余去其他景点游玩, 另外还有5位表示要根据参展的时间和金钱预算做出决定。比如有被采访者认为:

“是的, 我很愿意花费一点时间去会展举办城市的景点去旅游, 但是这样也要根据我的时间安排, 如果会展的举办地是我的居住地那我就不会在这上面花费时间但是如果会展举办地在别的城市, 我肯定会在该城市的景点转转, 毕竟我已经支付了我的交通费用了。”

另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以下两位被采访者的表述:

“肯定的, 我会在参展期间去展会举办地的景点旅游, 因为一边工作一边旅游的机会很难得。”

“是的, 我会去参展地的景点旅游因为我不是经常有时间旅游。在参展期间边工作边旅游的机会很好。”

由此可见, 参展兼旅游已然成为现今社会比较普遍的一种旅游方式。就像王东 (2007) 所提到的我国境内旅游有很大一部分都和商务会展旅游有关。在问及杭州作为展会举办地是否具有大型国际展会的承办能力以及竞争力时, 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都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力度, 基础设施以及会展举办场所等方面认同杭州具有承办大型国际展会的能力。比如有被采访者认为:

“杭州绝对具有大型国际展会的承办能力。在过去的十年里, 杭州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因此经济是杭州一个坚强的基础。另外杭州市政府有承办大型国际展会胆量和决心, 同时杭州具有承办大型国际展会的旅游环境。”而就竞争能力而言, 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都认为杭州的会展承办竞争力很强。但是什么样的优势能使杭州在会展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呢?很多被采访者都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优势是杭州的旅游资源和它的旅游品牌, 因为杭州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影响力在国内是位列前茅的;杭州同时拥有完善的基础城市设施, 例如杭州引以为豪的公共交通租赁模式等;另外的有利优势还包括杭州同时具有一定的大型会展的举办经验;足够的人口数量;以及有利的地理条件, 与大型会展城市———上海近在咫尺等。

在关于什么样的会展类型可以吸引潜在游客来杭州参展和旅游时, 被采访者的回答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展会的内容和主题以及杭州作为会展举办地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图2显示了这两种不同的类型, 另外一定数量的会展参展商和游客都是基于杭州的自然景观, 名声和历史文化前来;杭州的丝绸文化, 茶文化, 宗教文化以及特有的节日传统比如端午龙船节都能显示杭州特有的独特性。

随后采访问题开始涉及会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大型展会是否会对杭州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都提及了会展可以刺激城市的经济增长, 另外也提及了许多和举办展会有关联的其他实际作用, 比如基础设施的完善, 城市知名度包括海外知名度的提高, 和国外商业的联系, 通过举办展会而种植更多的树木和花草以及新建相关的公园从而提高城市的环境, 通过对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的保护而使城市文化更长远的发展等。

在被问及城市在哪些具体方面受到会展举办的影响时, 有超过一半的被采访者回答会展举办在精神上的影响超过了实质上影响, 比如城市自豪感的提升, 城市知名度的提高, 个人休闲生活标准的提升等;而实质上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举办会展而使一些公共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像新的公园的修建, 新的旅游景观的开发等。另外有近一半的被采访者提及了具体的城市改进实例, 有被采访者认为通过展会的举办, 城市的外观更具有了现代感和活力, 比如霓虹灯和彩灯数量的增加, 大大增强了城市的大都市形象。但是也有5位被采访者不能很确定会展对城市的具体形象改善或者对城市的旅游和会展业带来了多大的提高。其他问题还问及关于会展举办的花费问题, 比如举办大型会展所花费用是否值得。有被采访者提及, 大型展会尤其是国际性展会的举办通常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包括前期的准备和举办期的维护, 所以有时展会的收益与投入不能成正比。事实上对于展会的收益和影响是很难评估的, 因为就算没有任何展会或博览会的举办, 很多城市依然会提高本身的基础设施。所以如何正确评估相关展会的影响是一个难题。

关于展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几乎有一半的被采访者最先提及交通恶化, 展会期间大量车辆的涌入导致本已超负荷的城市交通雪上加霜;另外, 被更多提及的还有环境破坏。部分被采访者认为参加一些展会费用过高, 比如门票太贵等, 也是展会的负面影响之一, 其中有被采访者认为:“城市会展总体的服务并不尽人意, 特别是部分展会门票收费过高, 作为本地居民不太能够接受, 毕竟很多收费展会并不像奥运会或是世博会那样大型的展会 (吸引人) 。”

图3尝试总结了居民对大型会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看法。其中大部分观点认为, 会展期间的交通拥堵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同时其他因素, 比如外地游客涌入导致的城市人数的剧增, 也间接导致城市旅游休闲和娱乐设施的超负重荷等等, 这些虽然都和交通拥堵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通常都被单独考虑。有观点认为大型会展的举办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当地物价尤其是房地产的价格上涨, 展会的举办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 会吸引更多人愿意前来居住, 世界上大多数的知名城市都有房价物价高涨的现象。

被采访者除了被问及一系列的大型会展所带来负面影响外, 同时也被问到“您认为政府是否值得花费如此多费用来举办大型展会”。近三分之二的被采访者皆持乐观的态度, 认为城市值得举办大型国际性展会。比如, 有被采访者回答“这当然是值得的, 这对城市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之所以有这些积极的观点是因为大型会展所带来的显而易见的经济效应, 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以及明显增强的城市知名度等积极效应。有三分之一的被采访者赞同政府在大型会展上的花费, 但是同时也给出了其他说明。只有六分之一的被采访者表达了反面的观点, 认为城市在会展上的花费远远超过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五、研究结论

调查的结果表明了杭州城市居民对城市举办会展的感知趋势, 对于会展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比如经济效应, 通常是被最先提及的影响。采访数据也表明了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第一, 由于媒体的宣传力度, 故大型展会在民众中认知度比较高, 媒体的报告中不仅提及了展会的举办内容通常也会涉及会展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利益;第二, 举办大型会展以后, 城市设施有了显著改善和发展, 例如道路的拓宽以及更多旅游产业的开发等。

虽然和会展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事实上由于城市的扩大, 许多新型城市金融中心的建立, 城市经济发展的印记越发明显。就像预期的那样经济效应通常都被高度关注, 但当一些负面效应也被问及的时候, 人们也会质疑会展影响经济发展的程度及价值。被调查者的回答也显示了一定的双面性, 一面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归因于旅游和会展的发展, 另一面对大型展会所带来的一系列例如交通拥堵, 环境恶化, 物价飞涨的负面影响也深表忧心。一般来说像杭州这样的中型城市是很难在大型国际经济舞台上被认知的, 只有通过发展有别于其他世界大型城市的闪光点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一些观点认为举办大型展会可以更好地树立城市的自信和认知度, 就像杭州在举办了类似休博会这样的世界型展会后, 完全可以通过类似的大型国际展会在会展管理城市形象和城市会展承办力而成为国际大都市。

城市感知网络 篇4

纵观现有的消防报警技术及市面上销售的消防系统产品, 不管是国内或者国外的产品, 普遍存在联网探测点数偏少 (一个大型控制系统也是12 700点数, 如果采用拨码电路的方式, 探测点数更少) , 增加探测点数困难 (只能在火灾报警控制器内增加回路板) , 一般使用的232串口通信, CAN总线, 或者是自己独有的总线技术 (使用距离有限, 最大传输距离为1 200 m) , 部分兼使用485总线, 组网都比较困难, 不易维护, 自动识别故障困难, 而且现有系统不具备无线通讯的能力。

因此, 本文针对现有消防系统技术存在的缺点, 并根据所提出的智慧城市感知消防系统模型, 研究了一种智慧城市的易增加探测点数、扩展探测范围, 具有双向通讯能力、稳定可靠、实时性强的感知型消防报警控制系统的软件平台设计。软件平台使用有线电缆RS485构成数据通讯总线, 通信总线除了能完成必要的通信巡检之外, 还可以识别短路、断路、掉线等故障。软件平台还充分利用物联网最新技术成果, 使用了WSN (无线传感器网络) 网络的Zig Bee技术来进行无线的组网, 使该系统模型同时具有有线和无线双备份组网的能力, 系统通信具有一定冗余性, 增加了通信的可靠性[1]。

1 智慧城市感知消防系统模型的方案设计

本系统系统模型主要由:火灾报警控制器 (主控制台) 、点型感温探测器 (从机) 、点型感烟探测器 (从机) 、手动报警按钮 (从机) 、消火栓按钮 (手动报警) 、输出模块、输入输出模块、警铃 (蜂鸣器) 、扬声器 (语音报警) 、喷淋泵、有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后备太阳能电源、LED广告牌以及自动巡检的消防车等组成[2,3,4,5,6,7,8,9]。系统模型结构图如图1, 系统模型实物图如图2所示。本智慧城市感知消防控制系统的状态包括正常监控状态、故障检测状态、响应状态、运行状态都是根据国标的要求而设计的, 系统模型满足国标的要求, 可用于工程上的实际运用。

2 智慧城市感知消防系统模型双备份通信技术

双备份通信技术就是使系统模型同时具有有线和无线双备份组网的能力。本系统有线通信技术采用RS-485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技术采用WSN (无线传感器网络) 网络的Zig Bee技术, 下面将分别介绍两种技术特点[10]。

2.1 RS-485通讯方式

RS-485是一种多发送器标准, 在通信线路上最多可以使用32对差分驱动器/接收器。485通讯芯片的外观和引脚图如图3。

一个从机作为中继模块通过485总线可以挂接32个设备, 一个主机如果自带1路串口, 则可以挂接32个从机 (中继模块) , 这样挂接探测点数可以达到32×32=1 024个, 如果把一个从机 (中继器) 作为下一级主机, 则系统可以扩展为32×32×32=32 768个。理论上可以继续扩展, 但考虑到单片机处理速度, 最多扩展2级, 如果要继续扩展可以使用多串口, 运行速度达到200 M以上的ARM9或者FPGA作为控制核心[11]。

2.2 Zig Bee通信方式

Zig 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 可以嵌入各种设备。简而言之, Zig 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

该系统模型研究了物联网技术, 使用了WSN网络的Zig Bee技术作为系统模型的辅助通讯方式。系统模型从机把采集的各种信息通过有线电缆传输给主机, 同时从机也会把信息传给Zig Bee模块, 通过Zig Bee把信息通过无线收发的方式跟主机保持通讯。一旦从机有线电缆发生故障的时候, 如果此时发生火警信息, 从机将无法报警, 错失火警报警、人员疏散的宝贵时间。该系统使用Zig Bee无线模块作为备份的通信系统, 即使有线电缆出现故障, 也不影响系统的正常监控、报警等状态, 使系统通信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其电路实物图如图4所示。

3 智慧城市感知消防系统的软件设计

本文研究的智慧城市消防感知系统设计的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结构进行编写。

C语言编写的程序结构清晰、条例明确。通过WAVE仿真器上位机程序编译连接可以自动生成用于烧写于单片机的.BIN文件。而且通过编译可以自动分配数据区和程序区的地址。

系统模型主机需要通信的对象如图5所示。

图5中, 从机、数据存储模块、GSM模块都有一块MCU控制着各个模块的运行, 与此同时带来的好处就是, 主机只需要与各个模块上的处理器通信, 再由各模块上的处理器实现各自模块对应的功能。从图5中看, 主机与从机阵列中各个从机通信的内容除了地址码不相同外, 其他的通信内容都是一样的, 主机与数据存储模块通信有着特定的内容与格式定义。数据存储模块上的处理器分别与主机、上位机、GSM通信, 本次研究的系统模型中加入了中间存储模块, 也就是图5中的数据存储模块, 主要是为了能让上位机能访问系统数据同时的又不让主机运行阻塞, 主机只需要按一定格式把收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数据存储模块中, 然后让上位机独自访问获取数据[12,13]。

本系统模型有线电缆通信链路具有自动故障识别的算法, 并为该算法定义了通信协议。该协议是有电路模块和程序共同完成, 其中协议每帧数据长度确定共35位。第1位:探头/模块表示位, 探头为0, 模块为1;第2~9位:地址段, 高位在前, 低位在后;第10~17位:命令段, 高位在前, 低位在后, 具体命令见下面的软件细则;第18~25位:第一个反馈段;第26~33位:第二个反馈段;第34位:特殊识别位;第35位:停止位。

主机与探测点从机通信过程如图6所示。数据模块程序流程图如图7所示。

4 智慧城市感知消防系统主要测试

根据从机上的功能及其模块, 对各个从机系统进行了测试。分别给从机一个感温信号或感烟信号, 具体实现方法是:先用一个高温物体, 如打着火机靠近温度传感器, 观察从机的红色报警灯是否亮起, 主机是否作出相应的响应;然后用能产生烟雾的物体, 如蚊香, 靠近烟雾传感器, 观察从机的红色报警灯是否亮起, 主机是否作出相应的响应;按下从机的一键报警按钮, 同样观察从机的红色报警灯是否亮起, 主机是否作出相应的响应;断开从机与主机通信线路, 查看主机是否在标准时间下报故障信号。在每次测试的情况下, 同时计时从机和主机响应的时间, 对比GB4715-2005《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GB4716-2005《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等标准, 测试其响应时间是否符合标准。其主机、从机响应状态如图8、9所示。

5 结论

城市感知网络 篇5

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面向已有的扬州、无锡、镇江、张家港和佛山等8个以及未来增加的智慧城市提供信息安全服务, 跨城市安全态势感知服务是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安全服务中的重要一项, 除此之外还有跨城市的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等服务。

态势感知 (Situation Awareness) 这个概念来自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一般地, 态势感知的核心部分可以理解为一个渐进明晰的过程, 它通过态势要素获取, 获得必要的数据, 然后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态势理解, 进而实现对未来短期时间内的态势预测。态势感知最终达成的目标是实现对未来的短期预测, 是一个动态、准实时系统。

目前, 对于安全态势感知尚无统一定义, 以下给出几个描述性定义:

定义1:态势感知是指在大规模系统环境中, 对能够引起系统态势发生变化的安全要素进行获取、理解、显示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定义2:网络态势感知是指在大规模网络环境中, 对能够引起网络态势发生变化的安全要素进行获取、理解、显示以及预测最近的发展趋势。

1 建设内容

建设安全态势分析数据库, 研制安全威胁主动发现和探测、安全态势数据监测、安全事件关联分析与预警、网络安全指数计算、网络安全态势展示等子系统, 形成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服务系统, 为政务部门提供安全威胁检测、状态监测、安全态势感知和趋势预测等安全保障服务。

安全态势分析数据库, 用于存储态势分析的相关数据, 包括安全事件、资产配置及漏洞信息、安全基线信息、网络拓扑及配置信息、安全威胁以及关联规则等。数据库是分布式的, 在中央级、省级、市级以及县级都有自己的网络安全态势分析数据库, 且提供相应的数据的存储、查询、处理以及维护等功能。数据库信息能够及时更新, 能随时更新新形态的木马病毒的特征 (包括专门针对于政务网络的特殊木马) ;可以更新关联规则。及可以直接提供数据服务, 可支持其他安全服务系统。

安全威胁主动发现和探测子系统以高级别的安全威胁探测功能为核心, 能够主动探测各种新出现的威胁 (尤其是特种木马) , 并能够根据异常行为模式甄别和捕捉最新的安全威胁。

安全态势数据监测子系统通过对网络信息流进行深度包检测 (DPI) , 即对网络信息流的协议分布、应用状态、用户行为模式和内容代码特征进行深度检测, 掌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总体运行状况,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网络安全事件的关联分析与预警子系统对不同安全域、不同时间的多来源安全相关事件进行多维度 (多种时空属性和网络属性) 的关联分析, 揭示和还原出真实的安全事件, 识别真实的安全风险, 并对重大安全事件进行预警。通过多源事件多维度的关联分析, 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态势分析服务。

网络安全指数计算子系统通过对当前安全事件的量化评估, 计算当前时间范围内的网络安全指数。网络安全指数计算主要从网络基础运行维度、网络脆弱性维度和网络威胁性维度三个维度, 对网络安全态势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

网络安全态势展示子系统提供一套完整的针对网络安全态势的可视化展示工具, 由通用报表生成软件、图形生成软件、地理地图态势展示软件以及通用数据库查询工具等部分组成。结合安全事件汇总分析与数据挖掘中查询与显示需求, 实现网络安全态势展示。

2 服务内容

2.1 安全危险检测

安全危险检测包括两类服务, 一是安全威胁主动发现和探测, 以高级别的安全威胁探测功能为核心, 能够主动探测各种新出现的威胁 (尤其是特种木马) , 并能够根据异常行为模式甄别和捕捉最新的安全威胁。二是安全态势数据监测, 通过对网络信息流进行深度包检测 (DPI) , 即对网络信息流的协议分布、应用状态、用户行为模式和内容代码特征进行深度检测, 掌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总体运行状况,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2 态势感知和预测预警

对不同安全域、不同时间的多来源安全相关事件进行多维度 (多种时空属性和网络属性) 的关联分析, 揭示和还原出真实的安全事件, 识别真实的安全风险, 并对重大安全事件进行预警。通过多源事件多维度的关联分析, 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态势分析服务。

3 态势感知模型

整个模型分为要素信息采集、事件归一化、事件预处理、态势评估、业务评估、预警与响应、流程处理、态势可视化和历史数据分析等几个主要部分。

4 小结

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平台态势感知服务系统作为上述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模型的一个实例, 虽然不是很完善, 但是已经实现了其中一些关键技术, 包括总体架构已经搭建起来、并实现了基于流数据的实时关联分析技术、高性能事件处理技术、海量事件分析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 等等。态势感知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有助于为用户抽取出有价值的安全信息和安全知识。最后, 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还为将来的平台作为网络可生存性 (Network Survivability) 的控制中枢提供了基础支撑。

参考文献

[1]韦勇, 连一峰.基于日志审计与性能修正算法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计算机学报, 2009.4, 32 (4) :763-772.

[2]刘聪林.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性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6 (4) :841-842.

城市感知网络 篇6

科特勒认为,城市营销的目的是吸引投资、旅游和产业,他提出了完整的城市营销理论分析框架[1],并提出和分析了作为品牌的国家、地方和城市营销战略[2]。基于城市营销的目的,城市品牌的建设和推广,其意义自然也在于吸引投资者、旅游者以及人才,提升居民的幸福满意度,从而为城市的发展不断吸引各种优质资源, 提升城市竞争力。 但是,在城市营销的实践中,很多城市对品牌管理存在诸多误区。城市管理者往往认为城市品牌仅仅是一个主观概念,城市品牌可以通过密集的营销推广而迅速发展,或热衷于地标性建筑来推广城市,或热衷于策划热点事件来提升城市知名度。 城市管理者担心公众不能有效感知城市发展,从而影响城市品牌的树立。我们必须清楚,城市品牌不是靠宣传创造的,而是通过城市自身的努力赢来的[3]。

从理论来讲, 城市发展成就是品牌的基础, 那么, 城市长期发展建设的成就可以被公众感知吗? 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 以城市营销的目的为依据, 从城市品牌内涵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特点出发, 根 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 选取能够综合反映城市品牌建设与发展的各项指标, 形成城市品牌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实地调查获得的一手数据与官方发布的客观统计数据资料,采用现代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来研究城市建设成就与公众对城市品牌感知之间的关系。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1 关于城市品牌的含义

自城市品牌理论兴起以来,相关文献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城市品牌的内涵,其研究维度就出现了从城市内部出发之供给维度和从受众角度出发之需求维度的分化,国内外学者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4],卡瓦兹和阿什沃斯就指出,城市品牌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是由城市行为和顾客感知两个部分组成[5]。实际上,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城市品牌内涵的探讨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表述。从城市品牌的基础、城市品牌的感知以及这两个方面相结合三个角度。第一,城市品牌的基础是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成就。瑞尼斯特就认为,城市品牌是提供给城市顾客的提供物总体组合[6];朱铁臻认为塑造城市品牌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7];陈建新等把城市品牌分为政治型、历史型、经济型、自然地理型、文化型等类型[8];杜青龙把城市品牌分为人居型、旅游型、资本聚集型和产品市场型四种[9]。这些概念都强调了城市品牌的基础。第二,城市品牌是公众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判断。这个角度的研究强调城市品牌存在于顾客头脑中,是顾客的主观认识[10,11],凯勒就认为成功的城市品牌能够给城市公众以美好的印象和联想[12];郝胜宇和白长虹特别强调从顾客感知的角度定义和建设城市品牌[4,13]。第三,强调从城市发展成就和公众感知结合视角定义城市品牌。倪鹏飞等就认为,城市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为城市内部和外部顾客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各环节发展的需要,因而城市品牌就是城市的功能性、情感性、自我表现性等战略识别要素在公众头脑中共同生产的一系列独特认知和联想[14],张锐等认为,城市品牌是城市建设者分析、提炼、整合城市具有的独特要素禀赋、历史文化沉淀、产业优势等差异化要素,向城市利益相关者提供持续的、值得信赖的、有关联的个性化承诺,以提高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和满意度,增强城市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15],姜海认为城市品牌来源于城市本身,是基于市民和观者的心理需求,城市品牌是城市的物质内容和观者的心理内容相融合而形成的[16]。

基于上述研究,城市品牌是公众对城市发展成就认知基础上给一个城市给出的主观认识和评价。 但现实的城市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往往担心城市发展成就很难被公众感知。 因此,在城市品牌建设中容易走向误区,即特别注重营销推广,却忽视了城市发展建设对品牌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给城市品牌建设一定的启示。

1.2 城市品牌评价指标体系

关于城市品牌指标体系的研究尚不多见。西蒙·安浩认为城市品牌属性包括知晓程度、 发展潜力、 市民素质、 先天优势、城市活力和地缘面貌六个维度,并以六维度模型构建了相关指标体系来测量城市品牌[17], 范小军[18]提出了有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城市品牌价值评估模型,共有73个具体指标构成。上述指标有近三分之一以上为主观赋值,由于主观赋值的不可控性容易造成较大偏差,林琳等[19]提出了反映城市品牌属性的七大类48项客观指标。许峰[20]等也舍弃了主观评价指标,从城市品牌支撑、维护和实现等品牌发展阶段为依据,提出了63项反映城市品牌属性的客观指标体系。

城市品牌是重要的城市营销手段和工具。 其建设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城市发展成就与城市品牌感知的关系,所以,本文以上述学者的研究为基础,特别是根据科特勒的城市营销理论,从城市发展建设的角度出发,以实现城市营销的主要目的——提升投资、旅游和居住吸引力为依据,设置了四大类56项反映城市品牌建设发展成就的客观指标体系(见表1)。客观指标有效克服了主观赋值的弊端,指标真实可信。本指标体系内涵丰富,全部为2011年的数据,绝大部分来源于城市统计年鉴和广东省统计年鉴,大部分指标为市区指标,个别指标为全市指标。四大类指标既有明确的界限,又相互联系,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城市品牌建设的综合水平。

①人居发展成就,它反映城市发展对居民和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主要包括城市生活质量、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社会发展程度等指标,共计16项具体指标。

②旅游发展成就,这些指标主要反映城市发展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主要以相关城市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等5项指标构成。

③投资发展成就,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相关城市对现有或潜在投资者的吸引力,主要包括能反映外来投资、企业数量以及城市创新能力的16项指标构成。

④综合发展成就,这些指标不单单反映一个城市对其公众的某一方面吸引力,而是综合反映城市发展对居民、旅游者、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能将其单独列入前面三类指标中的某一类。主要由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生态建设、城市规模与知名度等19项指标构成。

1.3 研究假设

从上述理论分析以及直观经验的角度看,城市建设成就越高,公众感知的品牌价值就越高。即城市建设成就与城市品牌感知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城市建设成就主要分为四类,为了有效考察不同活动对城市品牌感知的影响,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城市人居发展成就越高,城市品牌越容易被公众感知

H2:城市旅游发展成就越高,城市品牌越容易被公众感知

H3:城市投资成就越高,城市品牌越容易被公众感知

H4:城市发展综合成就越高,城市品牌越容易被公众感知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

以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例,样本数据有两个来源。一是城市品牌建设指标体系中的四大类56个指标数据,均来自2011年城市统计年鉴和广东省统计年鉴,这四个方面的指标既有明确的界限,又相互联系,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城市品牌建设的综合水平。 二是关于公众对城市品牌感知的指标,该数据来自于问卷调查。

为了使问卷对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尽量克服样本偏离,对问卷调查对象进行两个层次的分类。第一,按地区分类,分为全国和广东省两个部分,尽量使调查对象覆盖全国各地。 第二,按照受访对象个体特征分类,从而使调查对象尽可能覆盖所有人群。

问卷采取纸质问卷主要面向广东省范围的人士填写,采用电子问卷在网上发布。通过广东工业大学MBA学员、工程硕士班学员、本科生组成问卷调查小组,采用随机选取调查对象和邀请自己在全国各地的亲朋、熟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整个调查共发出500份纸质问卷,回收356份,有效问卷300份,收到网络问卷210份,其中有效问卷204份,共收到有效问卷504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89%.

样本的主要特征分布如下:①性别比例,男性266人(52.78%), 女性238人(47.22%); ②年龄分布情况, 20岁以下5人(0.99%), 20~30岁192人(38.1%), 30~40岁140人(27.78%), 40~50岁145人(28.77%), 50岁以上22人(4.37%); ③受访者的教育程度, 小学以下5人(0.99%), 初中14人(2.78%), 高中及中专40人 (7.94%),大专76人(15.08%),本科269人(53.37%),硕士85人(16.87%), 博士15人(2.98%); ④受访者的职业分布, 工人10人(1.98%), 农民3人(0.60%), 商业、服务业人员55人(10.91%)。金融、保险业员工21人 (4.17%),公务员49人(9.72%),教师121人(24%),专业技术人员50人(9.92%),学生35人(6.94%),经营管理人员69人(13.69%),个体经营者23人(4.56%),退休人员7人(1.39%),外来务工人员10人(1.98%),企业主10人(1.98%),其他41人(8.13%)。

2.2 研究方法

(1)变量设计

本文主要探讨城市品牌的建设成就与公众对城市品牌价值认同之间的关系。因此,表1所示的四类56项指标构成了研究的解释变量,这些指标均为城市建设的客观指标,反映了城市建设的客观成就,代表了城市品牌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被解释变量城市品牌价值是指城市公众自己感受到的,对城市居住、投资、旅游等等方面价值的综合主观判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得该指标数据。问卷中对城市品牌价值设置了1分至7分七个等级进行层量,被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某一分值。分值低,代表城市公众认为城市品牌价值较低,分值高,则认为城市品牌价值较高。

(2)研究方法

由于反映城市品牌建设成就的指标有四大类56项,指标数据较多, 众多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此,首先采用SPSS软件对这些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本文因子分析至少具有三大优点, 第一, 可以有效降低变量维度,这样,既不会大量丢失有效信息,又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简化问题, 便于进一步的分析; 第二, 能够有效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 第三, 相关指标可以实现客观赋权, 避免人为赋权的弊端。其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四个假设。

3 研究结果

3.1 对反映城市品牌建设成就的四大类指标变量分别进行因子分析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不同量纲之间的差异和数量级影响。通过对标准化后的关于人居发展成就层面指标数据运算结果看,KMO值为0.700,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显著性概率为0.000, 小于1%. 表明样本数充足,相关系数矩阵非单位阵,该指标体系适合做因子分析。

总方差分解的解释结果表明,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有两个,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只有65.943%,丢失了很多指标信息,故在此以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选取主因子。据此, 反映各城市人才和居住吸引力的14项指标可以被综合为4个主因子,其信息容纳量达到了88.391%,基本上保留了原指标体系中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可以以这4个主因子对原指标体系进行简化。从旋转后的成分矩阵看出,因子1中3、4、5、7、11、12六个指标载荷较高,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信息,可命名为生活水平因子; 因子2中1、2、6、9四个指标载荷较高,主要反映了人们的收入水平,故可命名为收入因子;因子3主要反映了指标8的信息,可命名为住房因子;因子4反映了指标13的信息, 命名为人口集中度因子。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标准化了的指标体系,可以计算出四个主因子各自的得分。以四个主因子能解释方差的比例60.650%、13.427%、7.436%、6.879%为权重,可计算出各城市在人才和居住吸引力层面的综合得分。

同理,可以计算出各城市在旅游发展成就、投资发展成就和综合发展成就等方面的综合得分(表2)。并且,可以将旅游发展成就浓缩为旅游收入和设施、旅游人数两个主因子;投资成就可以浓缩为投资能力和数量、商业贸易发展以及工业生产效率三个主因子;综合成就可以浓缩为公共服务、城市综合规模、城市化就业水平、工业环境管理、生活环境管理五个主因子。限于篇幅,略去具体计算过程。至此,我们再提出如下子假设:

(1)关于人居建设成就各子要素与城市品牌感知

H1a:城市生活水平越高,城市品牌越容易被感知

H1b:城市收入水平越高,城市品牌越容易被感知

H1c:城市住房水平越高,城市品牌越容易被感知

H1d:城市人口集中度越高,城市品牌越容易被感知

(2)关于旅游发展成就各子要素与城市品牌感知

H2a:城市旅游收入和设施越好,城市品牌越容易被感知

H2b:城市旅游人数越多,城市品牌越容易被感知

(3)关于投资发展成就各子要素与城市品牌感知

H3a:城市投资能力和数量越高,城市品牌越容易被感知

H3b:城市商业贸易发展越好,城市品牌越容易被感知

H3c:城市工业生产效率越高,城市品牌越容易被感知

(4)关于城市综合发展成就各子要素与城市品牌感知

H4a: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越高,城市品牌越容易被感知

H4b:城市综合规模越大,城市品牌越容易被感知

H4c:城市化就业水平高,城市品牌越容易被感知

H4d:城市工业环境管理越好,城市品牌越容易被感知

H4e:城市生活环境管理越好,城市品牌越容易被感知

3.2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检验各假设

即考察反映城市建设成就的四大指标人才和居住成就、旅游发展成就、投资发展成就和综合发展成就及其组成要素对公众感知城市品牌的影响程度。自变量进入的方法为stepwise法,表3列出了回归分析结果。其中,模型1将城市建设成就的四大指标人才和居住成就、旅游发展成就、投资发展成就和综合发展成就与城市品牌感知进行回归,以检验H1、H2、H3和H4。 模型2是将构成居住和人才建设成就的各子要素与城市品牌感知进行回归,模型3是将构成旅游发展成就的各子要素与城市品牌感知进行回归,模型4是将构成投资建设成就的各子要素与城市品牌感知进行回归,模型5是将构成综合发展成就的各子要素与城市品牌感知进行回归,以验证四大类指标各构成要素对城市品牌感知的影响。

注: **表示p<0.05, ***表示p<0.01(双尾检验)。

从调整后的R2值、 F值来看, 五个回归方程的总体效果都通过了检验。同时,各模型的方差膨胀因子表明回归方程均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回归结果显示,模型1中的“旅游发展成就”变量在0.1的水平上显著,“综合发展成就”在0.05的水平上显著。但是, 人才和居住成就、投资发展成就两个变量没有进入回归方程。 从模型1可以看出, 旅游发展成就和城市综合发展成就可以显著提升公众对城市品牌的感知。至此,H2和H4通过验证,而H1和H3没有通过检验。这两个因素没有通过验证,本文认为, 出现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为: 对于城市居民来讲,虽然城市会提供较多的机会,可能使收入较高,生活水平提升,但城市生活往往又被认为生活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 工作压力大等等, 人们对城市居住和生活的判断往往比较矛盾, 因此, 这些因素对公众城市品牌的感知和评 价的影响方式是不确定的。对H2来讲,问卷调查对象中仅有15.67%的受访者为关注投资状况的人员(企业主为1.98%,经营管理人员为13.69%),而大部分城市公众并不特别关心城市投资发展成就,因此,样本数量的有限性影响了该因素对城市品牌的感知和评价。

通过模型2、模型3、模型4,可以进一步检验构成四大类指标的各子要素对城市品牌感知的影响。模型2是人才和居住成就各子要素与城市品牌感知之间的回归结果。其中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均在0.05的水平上高度显著,H2a、H2b通过检验,说明生活和收入水平的改变能够显著影响到人们对城市品牌的感知。其它两个子要素p值均大于1,未能通过检验,并未像预期的一样,这两个子要素对城市品牌感知产生明显影响。我们认为出现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虽然近几年各城市住房水平均有所提高,但各城市居民对住房标准判断不一样,加之这些年城市住房成本昂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城市品牌价值的认同。理论上讲,人口集中度高,城市规模可能就越大,从而城市品牌影响力就越大。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人们认为人口集中度高会造成城市拥堵、生活成本上升、生活环境变差,从而会对城市品牌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该因素对城市品牌的感知和评价的影响方向是不明确的。

模型3是旅游发展成就各子要素与城市品牌感知之间的回归结果。两个子要素均在0.05的水平上高度显著,说明它们对公众感知城市品牌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H3a和H3b得到验证。这也说明发展旅游业对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具有明显的影响。

模型4是投资发展成就各子要素与城市品牌感知之间的回归结果。投资能力和数量、商业贸易发展两个子要素在0.05的水平上高度显著,子假设H4a和H4b通过检验。 因此,城市吸引投资的能力提升,商业贸易发达会显著影响公众对城市品牌的感知。但是H4c未能通过检验。一般来讲,普通城市公众很难了解到,也少有人关心一个城市工业生产效率的高低,所以生产效率对城市品牌的影响不明显。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一般公众不关心生产效率,但是,生产效率是提升投资能力,吸引投资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 并不能因为生产效率不会明显影响城市品牌感知就不重视效率提升。

模型5是城市综合发展成就各子要素与城市品牌感知之间的回归结果。公共服务、城市综合规模、城市化就业水平三个子要素在0.01的水平上高度显著,子假设H5a、H5b、H5c通过检验。说明这三个要素的提升会显著影响公众对城市品牌的感知。子假设H5d和H5e未通过验证。其可能的原因是人们对政府环境管理的投入和管理水平持较多的怀疑态度,以增加投入来改善环境与城市品牌提升虽有因果关系,但不是很明显。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广东省21个城市为对象,在问卷调查和客观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首先以科特勒的城市营销理论为依据,构建了城市发展成就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在对变量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简化和精练了城市发展成就指标,以克服变量数据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等问题,使数据便于更进一步的分析。 第三,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城市发展成就与城市品牌感知之间的关系。

实证分析的数据结果表明:第一,在四大类城市发展指标中,城市旅游发展成就和城市综合发展成就与城市品牌感知具有正相关关系,但是,人居发展成就和投资发展成就两大指标未通过验证。第二,从四大类指标的构成子要素看,在人居发展成就中,收入和生活水平通过验证;旅游发展成就的两个子要素均通过验证;投资发展成就中,投资能力和商贸发展两个子要素通过验证;综合发展成就中,公共服务、城市综合规模、城市化就业水平三个子要素通过验证,其余5个子假设未能通过验证。

根据上述定量分析的最终结果,可得出如下三个主要结论:第一,城市旅游发展成就和城市综合发展成就能够显著影响公众对城市品牌的感知,但是,人居发展成就和投资发展成就与公众对城市品牌的感知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确。第二,城市发展成就,尤其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较密切的,一般会使公众对城市品牌的感知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城市发展的成就与城市品牌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第三,公众对城市品牌的感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因而某些城市建设成就与城市品牌之间的影响关系并不明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城市品牌建设至少具有两点启示。 第一,城市品牌的基础是坚实的城市发展成就。因而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工作就是不断提升一个城市在人居环境发展、旅游发展、投资贸易发展,以及城市综合实力等等方面的建设成就。第二,营销推广是打造城市品牌的必要手段,通过营销推广可以强化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正面评价,提升公众对城市发展成就的认知和喜爱,从而快速提升城市品牌的影响力。

基于用户感知的网络优化探讨 篇7

1 Qo E以及相关概念

1.1 几个概念

(1) Qo E (Quality of Experience) 即用户体验。ITU-T对Qo E的定义为:用户对一个应用或者业务整体可接受性的主观感受, 包含受整个端到端系统的影响 (客户、终端、网络、业务基础设施等) 和受用户主观期望值及所处环境影响的业务整体可接受性。通过Qo E评分运营商可以将用户对于视频业务质量和性能综合评介, 优化网络。Qo E=用户感觉到的“质量”或“性能”或“舒适度”。

(2) Qo S (Quality of Service) 即服务质量。它可以认为是Qo E的前身。Qo 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 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在正常情况下, 如果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系统, 并不需要Qo S, 比如Web应用, 或E-mail设置等。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 Qo S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 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

(3) KQI (Key Quality Indicators) 即关键质量指标。它是主要针对不同业务提出的贴近用户感受的业务质量参数, 是业务层面的关键指标, 可能是不同业务或应用的质量参数。

(4)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即关键业绩指标。KPI是网络整体性能的集中体现。网络KPI可通过DT、CQT和OMC话务报告三种方法来获取, 三种方法在网络建设、发展和评估过程中结合使用。然而, KPI这些关键参数却不能全面反映网络的质量, 其出发点是从网络角度来揣度用户的感受。在用KPI指标体系来衡量网络质量时, 经常出现的情况是, 整个网络设备的KPI指标均处于良好的状态, 但是投诉却逐渐增多。

1.2 Qo E在网络体系中的定义

就技术层面而言, 对Qo E的关键影响因素是:1.端到端的Qo S保证机制。2.端到端的业务质量KQI。3.网络接通与传输能力KPI。4.网络/服务覆盖能力。5.终端性能。

Qo E在网络体系中的位置体现如图1所示。Qo E定义在用户层面, 主要指的是用户对于网络的满意度。Qo E=网络Qo S+业务内容+人的体验, 它定义为一个应用或业务的总体可接受性, 是用户的主观感受, 与服务质量、内容、价格、客服能力、用户行为习惯、耐受力、IQ、EQ、心理、疲劳程度等相关。如网络业务中应该达到的页面显示或文件的传送速度、音频质量、图像质量、视频连续度, 跟用户的主观期望有关系, 其量化和评估较为困难。如同维护是优化的基础一样, 网络侧KPI是用户感知的基础, Qo E的需求需要相应的业务与网络Qo S作为保证, 而相应的业务与网络Qo S以KQI和KPI作为基础。网络建设后第一个阶段, 主要是将网元的KPI作为优化的着力点, 更多的关注网络层参数的改善, 主要是网络侧的参数和概念, 与用户的感知存在一定差距。优化中会遇到尽管KPI很好但是用户却反映感知不好的现象, 一方面可能存在主观原因, 另一方面说明KPI并没有全面反映用户的满意度。

2 现有条件下基于用户感知的网优体系工作探讨

2.1 当前网络优化的现状及不足

现有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 (1) 参数调整:根据网络的结构和用户的行为对诸如越区切换和功率控制参数进行调整以改善网络性能。 (2) 覆盖调整:调整天线倾角和俯仰角基站发射功率等方法, 改善覆盖。 (3) 邻区优化:调整基站邻区关系, 减少掉话。 (4) 结构调整:根据试呼、位置更新、切换的分布情况、话务和信令的流向对无线网络结构进行调整, 减少网内干扰。 (5) 干扰整治。减少网内往外干扰, 及时处理互调干扰等。 (6) 硬件排障:监测网络设备中各种显性或隐性故障, 及时维护, 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7) 频率规划:根据路测和话务统计分析, 通过改频, 减少网内外的频率干扰。 (8) 容量调整:监控系统容量的增长, 对系统瓶颈及时提出预警, 减少不必要的系统负荷以增加系统的有效容量, 从而更好地保障高负荷下的网络安全, 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纵观网络优化的整体, 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不足: (1) 优化的出发点多以解决技术问题为主, 对各项业务、各类需求的考虑需要加强, 应与市场营销部门紧密联系, 及时配合营销手段进行优化。 (2) 缺乏系统的针对某类用户行为, 针对某一客户群体进行网络优化的机制, 应该增强“通过优化提高用户忠诚度”针对性。 (3) 除处理投诉外, 优化过程中还应更多的主动关注大客户和集团客户的消费习惯, 通过优化手段持续获得大客户对通信服务的认可。 (4) 对通信服务产业链的优化较少, 特别是随着只能手机的普及, TD网络的发展, TD-LTE的上马通信产业链日趋复杂, 任何环节的问题都有可能引起客户对运营商的不满, 有必要针对产业链进行系统优化。

2.2 建立基于用户感知的科学评估体系

基于用户感知的网优体系, 需要一套相匹配的支撑系统, 建立以基础数据为核心, 具备性能管理、流程管控、全程跟踪的综合网络优化平台, 实现网优工作全程管控。理想的围绕客户感知的端到端网络优化平台, 可以进行用户感知和KPI的完整科学双向映射, 可以对单个用户的单个业务全程显示。平台可以即时数字图形化显示, 包含无线、核心网、承载网、业务网、终端及具体业务的评价体系, 使优化工作不再围绕某个部门, 而是围绕客户感知。

2.3 基于终端的网络优化

日常优化工作中经常发现网络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影响用户感知的问题终端。终端对客户感知至关重要, 终端的各种性能参数、应用设计、软件 (含操作系统) 版本均能影响客户感知, 比如终端自身硬件问题引起掉话, 软件问题导致在进行某项业务时频繁死机等。而且随着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 智能手机性能的不同给网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带来了很大的差异, 对操作系统不熟悉的用户, 操作不当也可能引起自动上网、终端内存不足使复杂应用程序运行变慢等。因此, 端到端网优体系中, 必须要基于终端多样化的优化。

2.4 把用户投诉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

正确认识用户投诉, 投诉是企业的金矿。大部分投诉与用户不满意直接相关, 而用户不满意度与用户忠诚度也直接相关, 用户投诉一定表示用户是愿意继续使用, 期望改进;如果用户一直不满不投诉, 则有可能直接选择放弃, 改换其他企业。用户投诉首先是用户告诉了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质量。正确认识投诉, 企业会发现自身的业务和服务短板, 不断提高支撑水平和完善支撑体系, 给业务、产品、技术创新提供原动力和启发, 逐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运营商应该对用户投诉真正重视, 作为改善自身服务的一个方法, 而不是疲于应付。怎么挖掘用户投诉这个金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用户投诉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优化工作。不同的投诉内容和现象与不同无线网络质量问题相关联, 单个用户遇到的无线网络质量问题可能代表该区域的问题, 优化中需要不断地从用户投诉中发现并快速解决网络质量问题, 形成前后端联动, 进行用户及用户投诉的分类与分析。除了对用户投诉进行高效高质量的反馈, 还要善于利用用户投诉信息对企业自身进行审视, 完善企业结构, 调整运营方案, 形成良好的投诉到自身完善的管理机制。

3 基于用户感知的网优体系工作展望

Qo E理论在网络优化, 特别是3G网络优化工作中的应用, 一直是业界关注和探索的重点。在移动通信网络从传统的语音业务向低速数据业务过渡, 进而迈入高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 网络优化工作就围绕着业务品质和用户感知提升在持续研究与不断实践。如图2所示, 客户感知与网络KPI指标映射关系。基于用户感知的优化工作中, Qo E管理的目标就是收集各种关键统计量, 并将其转化为用户感知的知识, 构建对用户体验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推动网络技术部门对现有资源的优化进程。

对于未来如何系统、全面、规范地应用Qo E理论, 围绕着用户体验感知来开展网络优化工作, 我认为主要需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建立和完善用户体验感知标准与测试评估体系。从用户的业务使用体验角度入手, 通过大量的业务测试、实时 (模拟) 评估来总结出用户层面的Qo E指标;再以Qo E指标为出发点, 实时观测业务品质KQI/Qo S和网络侧 (网元) KPI指标的变化, 逐步建立Qo E-KQI-KPI之间的映射建模, 实现用户对业务客观、量化的体验评价, 使Qo E指标能客观评估并充分反映用户真实感知。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Qo E指标的测试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 形成一套简便易行的用户感知测评标准。

(2) 建立用户体验感知优化闭环工作流程。优化实施完毕后还需进行客观评估和客户主观满意度评价, 从而实现工作流程上的闭环处理。网络质量优化的最终目的是用户感知, 无论是市场、产品还是客服、网络技术, 都应该有快速有效的支撑手段来提高客户感知。

(3) 完善面向用户感知的端到端业务质量评测和分析体系网络的优化从纯技术性的无线网络优化转为面向客户感知Qo E方向发展时, 传统网络指标体系越来越不能真实地反映用户感知, 须建立面向客户感知的质量指标评估体系, 分析客户感知与业务质量、业务质量与网络质量的量化关系, 从覆盖类、资源类、接入类、保持类、业务质量类等多个维度对网络质量进行评估, 实现从问题现象、原因至网络指标的映射。以客户感知质量指标评估体系为基础, 从而建立能够确保提升客户感知和网络质量的网络质量管控体系, 并以用户感知为核心, 完善从发现问题到过滤处理, 进而到总结考评的一系列工作流程, 持续性的提升业务质量KQI和用户感知质量Qo E。

4 结语

用户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进入了追求品质和体验感知的时代, 高质量的感知将提高用户对业务和应用的认可度, 提升运营商品牌的价值, 用户感知己成为决定网络和运营品牌成败的关键之一。Qo E作为一种客观、准确反映客户体验感知的理论和技术, 全面应用到网络优化的测试评估、综合分析和优化调整等各个工作环节中后, 将极大提高业务品质和感知。基于用户感知的网优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创新工程, 需要通信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共同参与。目前传统的网络优化方法还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 需要高度关注面向用户感知的网络测试和优化研究, 通过开发相应的测试分析和优化系统平台来支撑优化手段的转型, 全面提升网优水平, 提高客户感知。

摘要:围绕客户感知展开讨论, 结合目前移动通信网优工作现状, 阐述了基于用户感知的网优体系的建设, 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用户感知,网络优化,QoE,QoS,KQI,KPI

参考文献

[1]杨燕.浅析移动通信网络中的QoE[J].电信科学, 2007 (8)

[2]Gomez G, Sanchez R著.周胜等译.蜂窝网络的端到端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质量:概念、架构以及性能优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城市感知网络】推荐阅读:

网络消费感知风险07-15

感知能力05-19

感知中国06-16

感知体验07-22

情景感知07-26

学生感知08-07

感知特征08-14

观察感知08-15

运动感知08-16

感知现状08-21

上一篇:出口转内销战略的建议下一篇:供应链集成服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