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式保护

2024-08-19

阶段式保护(精选7篇)

阶段式保护 篇1

1 继电器的继电特性和返回系数

继电器是一种能自动执行断续控制的部件, 当其输入量达到一定值时, 能使其输出的被控制量发生预计的状态变化, 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或“断”的控制作用。

继电器按动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电子型和数字型等;按反应的物理量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等;按在保护回路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启动继电器、量度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出口继电器等。其中量度继电器中又可分为过量继电器和欠旦继电器, 过量继电器如过电流继电器、过电压继电器等;欠量继电器如低电压继电器、阻抗继电器等。

为保证继电器能够可靠动作, 对其动作特性有明确的“继电特性”要求。所谓继电特性是指无论启动或返回, 继电器的动作都是明确干脆的, 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位置, 这种特性称为“继电特性”。正常状态下流过继电器的电流I小于动作电流Idz, 所以继电器不动作, 输出高电平 (或触点是打开的) , 当流过的电流大于整定值Idz时, 继电器能突然迅速动作、稳定而可靠地输出低电压 (或闭合其触点) ;在继电器动作后, 只有当电流减小到小于返回电流Ih以后, 继电器又能突然地返回到高电平 (或触点重新打开) 。通常, 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称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 (习惯上又称为起动电流) ;能使继电器返回原位的最大电流值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Ih返回电流与起动电流的比值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Kh。

为保证继电器动作后输出状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过量动作的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恒小于1;而欠量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恒大于1。在实际应用中, 常要求过电流继电器有较高的返回系数, 如0.85~0.9。

2 无时限电流速度保护

电流保护是反应于电网发生故障时电源与故障点之间的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它可分成三段;无时限电流速断 (I段) , 带时限电流速断 (II段) 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III段) , 构成阶段式电流保护。

在满足可靠性和保证选择性的前提下, 根据对继电保护速动性的要求, 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的时间总是越短越好。对于反应于短路电流幅值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 称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即电流I段。为保证选择性, 即保证相邻线路出口故障时本保护不动作,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 (即保护的整定电流) 必须大于下一条线路出口故障时可能出现的 最大短路电流。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就不能达到线路全长。由于三相短路电流大于二相短路电流, 因此,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为:按本线路末端 (也即相邻线路出口) 相间故障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整定。

保护范围计算:

由于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线路全长, 所以它对被保护线路内部故障的反应能力 (即灵敏性) , 只能用保护范围的大小来衡量。保护范围通常用线路全长的百分数来表示。当系统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发生两相短路故障时, 流过保护的短路电流最小, 此时电流速断的保护范围也最小, 因此, 常按这种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来校验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规程规定, 最小保护范围不应小于线路全长的15%~20%。

在个别情况下, 无时限电流速断也可以保护线路的全长。例如当电网的终端线路采用线路-变压器组的接线方式时, 由于线路和变压器可以看成是一个元件, 因此, 速断波保护就可以按照躲开变压器低压侧线路出口点的短路来整定。

3 带时限电流速度保护

由于有选择性的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线路全长, 因此需要增加一段新的保护, 用来切除本线路I段保护范围以外的故障, 同时作为I段的后备, 这就是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即电流II段。要求带时限速断保护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和短路类型的影响.必须保护本线路的全长, 因此它的保护范围必然要延伸到相邻下一条线路中去。为保证选择性, 即下级线路故障时下级保护优先切除故障, 电流II段动作要带时延, 时延的大小与其延伸的保护范围有关。为使电流II具有最小的动作时限, 首先考虑使它的保护范围不超过下级线路电流I段的范围, 而动作时限则比下级保护的电流I段高出一个时间阶梯。时间阶梯用Δt表示。因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为:按躲相邻线路电流保护I段保护范围末端故障时流过本保护的最大电流整定。倘若按上述原则签定的II段定值不能满足本线路故障的灵敏度要求, 即不能满足保护本线路全长的要求, 该定值不能采用。这时, 本线路的II段定值为满足灵敏度要求必须降低, 它的保护范围将伸出相邻线路I段, 进入相邻线路II段范围内, 因此为保证选择性, 在相邻线路II段范围内故障时保证相邻线路II段优先动作, 本线路的II段不仅要在电流定值上与相邻线路II段配合, 时间定值也要与相邻线路电流II段配合。

4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电流I段和电流II段联合起来己能在较短时间内切除本线路范围内的故障, 所以称为主保护。为了防止主保护拒动以及断路器失灵时能切除故障, 还需要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和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就是要实现以上功能, 即不仅要作本线路I、II段的近后备, 还要作相邻线路保护的远后备。电流III段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它不应起动, 而在发生短路时起动, 并以动作时间来保证动作的选择性, 所以称其为定时限保护。

5 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及应用

具有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单相原理接线图如图1所示。其中, 电流速断部分由继电器1-3组成, 限时电流速断部分由继电器4-6组成, 过电流部分由继电器7-9组成。由于三段的启动电流和动作时间各不相同, 因此必须分别使用三个电流继电器和两个时间继电器, 而信号继电器3、6、9分别用以发出对应各段动作的信号。

摘要:针对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阶段式电流保护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电流保护

参考文献

[1]吴争荣, 王钢, 李海锋, 潘国清, 高翔.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相间短路故障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1) .

[2]孙景钌, 李永丽, 李盛伟, 金强.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14) .

阶段式保护 篇2

关键词:泥水平衡,顶管,曲线,施工技术

1 引言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是指利用泥水压力来平衡顶进工作面上的地下水和土层的压力,泥水压力主要通过泥浆泵来控制进出泥浆的量来实现[1]。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以其作业性能好、总顶力较小及施工进度快等优点受到顶管工程界的肯定,但其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将造成地面塌陷、污染环境及泥浆突涌等现象,特别是在曲线顶管测量控制不当的情况下问题更加突出。从泥浆配制、泥浆分离、曲线段测量及压密注浆技术四方面来探讨泥水平衡式曲线顶管施工阶段的技术控制措施。

2 工程概况

为改善厦门岛内电网结构,提高中心城区的供电可靠性,需建设110k V半曾Ⅱ回线路开断进金榜变工程项目。该电力改造工程沿线路径共设计两段顶管,顶进管材采用Φ2000mm钢筋混凝土企口管,顶管施工完毕后在钢筋混凝土管内安装电缆支架,而后完成电缆敷设施工。本文主要研究横穿文屏路段曲线顶管。该曲线顶管长度为180m,新建沉井2座(1#为工作井、2#为接收井)。施工项目部在顶管施工前综合分析地质勘察报告、工程造价及周边环境影响等因素,确定采用泥水平衡式顶管掘进机(型号:YD2000[2])来完成该段顶管施工。工程总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注:1#~18#为沉降观测点

3 施工阶段技术研究

3.1 不同地质条件下泥浆的配置

由于本工程曲线顶管施工所跨越土层的岩土特性差异较大,因此,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进行泥浆的调整以及对泥水压力的调控成为施工过程中质量与安全控制的重点,如若控制不当,势必造成顶管失败、地面塌陷、泥浆突涌等事故。

泥浆一般由粘土、水(或油)和其他外加剂根据配比要求混合而成,具有可调控的粘性、比重、降失水和润滑等性能。施工性能良好的泥浆一般具有如下特征:化学稳定性好;物理稳定性好;流动性好;成膜性好;泥浆的黏度、相对密度及颗粒级配适当。泥浆在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中主要起到平衡顶进作业面的压力、双向隔离及运送土渣的功能。

顶管贯穿杂填土层、坡积粉质粘土层、残积粉质粘土层及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层,为保证顶管路径顶部路面的稳定,将变形控制在最低限度,顶进过程必须根据各阶段岩土特性及时对泥浆相对密度进行调整。顶管开挖面稳定安全系数与泥水相对密度的关系如下:

式中,FS为开挖面稳定安全系数;ρ为土体密度;ρf为泥水相对密度;φ为土的内摩擦角。

根据式(1)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顶管贯穿土层所需配置的泥浆相对密度进行分析,岩土设计参数表详见表1。

杂填土:由于杂填土内摩擦角较小,顶进过程中若遇到杂填土段必须提高泥水相对密度,保证开挖面的稳定。

坡积粉质黏性土、残积砂质黏性土:由于该土层内摩擦角较杂填土大,顶进过程中所采用的泥水相对密度可略比杂填土地质情况低,本工程采用的泥水相对密度约1.025~1.075。

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由于该土层中所蕴含的黏土成分极少,泥浆在循环使用过程中会不断损失黏土,为使泥浆保持较大的黏度和较大的相对密度,顶进过程中遇该土层必须不断向泥浆中加入一些黏土,本工程采用的泥水相对密度约1.225。

通过对顶管沿线路径沉降量进行跟踪与监测,最大沉降点位于2#接收井附近的18#沉降观测点,该沉降点恰好位于杂填土层,累计沉降量为32mm,但总体沉降量小于理论计算值,处于可控范围之内,针对不同地质条件所配制的泥浆满足施工要求[3]。

3.2 泥浆分离处理技术

对于泥水平衡顶管施工而言,泥浆的质量非常关键。泥浆又常被称为泥水平衡顶管的“血液”。为了保持“血液”运行质量,必须对循环泥浆进行净化处理,为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提供优质的泥浆。

采用全自动泥浆净化处理设备,顶管机排出的污浆由排泥泵经分配器送入泥水处理系统,经过预筛分器的振动筛选后,将粒径在3mm以上的渣料分离出来;筛余的泥浆进入泥浆净化装置经过旋流除砂、振动脱水处理后,干净泥浆沿出浆管自流入沉淀池或调浆池,如图2所示。

通过全自动泥浆处理,一方面提高了泥浆的循环利用率,降低了液体泥浆运输过程中对城区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降低了废弃泥渣的运输成本。建议对位于城市繁华地段及施工场地受限的泥水平衡顶管工程,采用全自动泥浆处理设备进行泥浆的过滤处理,可有效降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3.3 曲线顶管测量与纠偏技术

采用局部曲线顶管施工避开已有建筑物基础,测量导向工作是曲线顶管施工的重点,因此测量导向工作是否精确直接影响到顶管施工的成败与公众安全。顶进的测量与方向的控制,是采用激光经纬仪辅以水准仪测量[4],并通过液压油缸进行纠偏,测量原理如图3所示。测站布置数量与曲线段顶进误差的演算过程如下。

所以,管内必须设置一个测站C,否则无法通视进行测量。

式中,D为混凝土管内径;R为曲率半径(由设计图纸可知);L为最大一次测量距离;l为顶管曲线段弦长(由设计图纸可知)。

1)测量实际顶进曲线与设计曲线的误差步骤如下:

(1)布设测量基准点A及测站C;

(2)利用光学测距仪测出点A到始曲点B之间的距离l0,以及点A到测站C之间的距离l1;

(3)利用光学经纬仪测设出直线AC与测量基准线间的夹角α0;

(4)利用光学经纬仪测设出向A对准以后再转向D点所测得的AC延长线与CD线的夹角α1;

(5)根据几何关系可推算出被测点D的坐标x=l1cosα0-l0+l2cos(α0+α1),y=l1sinα0+l2sin(α0+α1)

(6)进而可推算出被测点D与设计曲线之间的误差

2)顶进曲线误差纠偏的原则

通过以上方法测算出曲线段顶进误差d后,进而需进行误差的纠偏,纠偏工作应遵循先纠上下后纠左右的原则,做到以下几点:

(1)有严格的放样复核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

(2)布设在1#工作井后方的仪器座必须避免顶进时移位和变形,必须定时复测并及时调整。

(3)顶进纠偏必须勤测量、多微调,纠偏角度应保持在10~20',不得大于1°[5]。

(4)初始推进阶段,方向主要是主顶油缸控制,因此,一方面要减慢主顶推进速度,另一方面要不断调整油缸偏移和机头纠偏。

(5)在每一顶程开始前必须制定坡度计划,可对设计坡度线加以调整,以方便施工和最终符合设计坡度要求和质量标准为原则。

3.4 压密注浆技术在城市道路下泥水平衡式曲线顶管施工中的运用

顶管施工横穿双向四车道思明区文屏路,交通流量大,如何保证在道路下方土体受到顶管扰动及道路重荷双重作用下的稳定显得尤其重要,否则易引发突发道路大面积沉陷,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保证顶管完毕对沿线扰动地层进行“加固土体”以达密实、稳定该地段地层的作用,实行压密注浆技术来加固土体。其注浆孔的布置为沿顶进管道两侧及管顶每20m布设三个压密注浆孔,压密注浆加固土体断面图如图4所示。

在曲线顶管过程中会在曲线段的外侧存在法向分力的作用,对土体的扰动范围较大,故在曲线顶管外曲侧增加压密注浆孔的数量,注浆压力控制在1.5~3.0MPa。

在曲线顶管外曲侧的10#、13#及15#沉降观测点的累积沉降量分别为5mm、4mm及2mm,采用压密技术加固城市道路下方土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结语

泥水平衡式曲线顶管施工阶段,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配制泥浆及运用压密注浆技术来控制泥水平衡式曲线顶管施工所引起的沉降;运用曲线测量原理来计算实际曲线与设计曲线误差,为顶管纠偏工作提供了依据;运用泥浆分离设备对泥水平衡式顶管掘进机排出的污浆进行筛分过滤并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施工阶段技术的运用效果良好,可供日后同种工况条件下的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借鉴。

参考文献

[1]马保松.非开挖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陈勇,陈永光,黄以华.长距离曲线顶管技术在电力管道工程中的应用[J].非开挖技术,2011(2):63~68.

[3]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试行)[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葛金科,沈水龙,许烨霜.现代顶管施工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阶段式保护 篇3

近年来,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速, 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大家庭, 与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日渐增加。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 市场对口译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 中国各个高校纷纷开始加大了专业口译教学方面的投入。2007年1月, 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正式设置, 不仅标志着翻译学科建设的又一突破性进展, 也标志着我国高校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初步形成了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两种走向, 更重要的是, 市场上也会迎来更多更专业的高级口笔译人才。但是, 仅就口译而言, 市场对口译员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既需要具备专业口译素质的高级口译人才, 也需要具备基本口译素质和技能的初级口译人才。因此, 中国高校纷纷开始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口译选修课程, 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初级口译人才。然而, 就目前而言, 国内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口译课的院校尚且很少, 而且远未形成规模和系统,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仅就数量而言, 能够系统学习口译知识及掌握专业技巧的学生人数非常有限, 具备专业能力的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对外交流对口译人员的需求。在此大背景下, 如何加强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学, 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口译人才是高校外语院系面临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学生本身而言, 绝大部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至少接受过十年以上的英语教育, 很多学生都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能够满足口译训练对于语言基本功的要求。其次, 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社会, 市场上对口译的需求越来越多, 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众所周知, 影响口译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 因此精通专业知识的口译人才无疑会给口译界增加新鲜血液。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其本专业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如果能够在二三年级通过开设口译选修课的方式对这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口译训练, 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口译技能结合起来, 甚至独立胜任这个领域的口译实践工作, 这将是英语专业的同学无法比拟的一个优势。因此, 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口译选修课不仅具备强烈的必要性, 更具备坚实的可行性。

二、口译训练特点及理论基础

但是, 口译无论作为一种专业还是一门课程, 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 因而任何口译课程的开设都必须建立在对这些特殊性及相应的理论基础进行全面系统了解的基础之上。

1.口译的基本特点。众所周知, 口译是一种具有不可预测性的即席双语转换活动。口译人员需要在有准备的情况下, 即刻进入双语切换状态, 进行现场口译操作。在此过程中, 译员必须同时综合运用视、听、说、写、读等知识和技能。因此, 口译是一名双语学习者对于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口译训练过程包含多种因素, 如对双语传译的特点及过程的了解, 记忆力的操练, 笔记练习, 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差异及表达方式的处理等诸多方面, 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口译分为交传、同传、视译、耳语等多种形式, 但无论是哪种形式, 口译工作的挑战性都非常高。作为一门高度技能型的工作, 口译要求译员具备极强的综合能力, 包括:流利的双语能力、沟通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短期记忆能力、广博的知识面、语言组织能力、文化知识等。因此, 要想掌握口译这门技术, 一方面, 需要努力加强两种语言的学习, 扩大知识面, 多掌握背景知识;另一方面, 还必须辅以大量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才有可能使学习具备系统性和逻辑性, 真正把这些技能内化, 使学生最终能在口译活动中胜任口译工作。

2.Daniel 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关于口译训练, 国内外很多从事口译工作的专家和学者都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研究, 并形成了非常有说服力的理论及模型。其中, 法国著名口译研究学者Daniel Gile提出了“认知负荷模型”, 并概括了口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技能。Gile (1995) 认为, 交替传译过程包括两个阶段:PhaseⅠ:CI=L+N+M+C交替传译 (第一阶段) =听力与浅析 (listening+analysis) +笔记 (note-taking) +短时记忆 (shortmemory) +协调 (coordination) PhaseⅡ:CI=Rem+Read+P交替传译 (第二阶段) :记忆 (remembering) +读笔记 (note-reading) +传达 (production) 。本质上来讲, 口译的两个阶段分别是信息输入阶段和信息输出阶段, 每个阶段所需要的脑力都是不同的。口译活动的第一阶段即信息输入阶段, 主要完成信息的接受、处理、记忆和整理;第二阶段即输出阶段则是信息的再现和传达。根据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 口译过程是一个“多任务处理”过程。但是, 人的脑力有限, 即使是“多任务处理”也必须是人能力所及才行, 所以译员必须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精力的合理分配、灵活调整和有效协调。而且, 由于口译工作具有高度的即时性, 译员必须能够在信息输入后立即用另一种语言完成信息输出, 这就对译员的脑力活动提出了极高要求, 更需要译员协调好各方面所花的注意力。然而, “技能的训练由认知到掌握有内化的过程, 有从知识到能力的形成过程, 技能意识从潜在的自在状态到能动的自为状态, 翻译实践是变化的关键。”在口译训练过程中, 无论是能力的掌握, 还是技巧的积累, 抑或是语言的提高和知识的累积, 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双语训练, 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各种能力的分配和协调。因此, 口译能力的培养, 不是要靠单纯的知识积累和信息输入, 而是要通过扎扎实实的艰苦训练。而口译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有效提高学生口译过程必备的各项技能, 通过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他们逐步体会口译过程中对各种能力要求及相互间的配合协调。因此, 口译训练必须围绕技能训练进行。

3.口译译员的知识结构。口译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所以, 译员除了精通双语知识以外, 还需要具备“百科全书般”广博的知识面。国内外很多口译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对此有过明确阐述, 都强调了, 一个好的译员要“通百艺而专一长”, 即除了具备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及翻译技巧之外, 还需要百科知识、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及极强的跨文化意识。一个好的译员应该具备一下三部分知识结构, 即:双语知识部分、百科知识部分及技能部分 (专业口译技能包括译前准备、记忆、笔记、信息理解与重组、表达等) 。这样一来, 口译教师可以根据这三个部分来有重点、有步骤地设置课程安排。此外, 了解口译活动对译员有哪些知识要求, 还可以帮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与其专业相关的专题训练。

三、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安排

根据上述理论, 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口译课程, 也同样需要结合有针对性的大量训练和知识拓展。但是, 鉴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有各自的专业课程安排, 他们在学习目的、学习安排、学习时间等方面都有别于语言专业学生, 针对他们的课程也需要其他辅助手段及相应的课程安排。只有这样, 才能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口译练习方法, 帮助其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 激发潜能, 最终使其具备基本的口译能力。因此, 非英语专业口译课程应该具备以下特殊安排:

1.学生课前筛选。鉴于口译课程的独特要求, 学生需要具备学习口译课程的基本前提条件和能力, 如:流利的双语能力, 较强的沟通能力, 快速反应能力, 短期记忆能力, 心理抗压能力等等。如果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欠缺, 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也不利于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在学生选修该课程之前对其进行初步筛选, 才能保证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适应口译学习的要求, 同时保证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 最重要的是, 才能保证学生今后能真正适应基础口译活动的要求。课前筛选以复述形式进行, 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学习口译的基本双语能力及表达能力。复述内容为两段叙述性文字 (中英文各一段) , 时长各3分钟左右, 语速适中, 话题限定在非专业性的日常生活领域, 避免过于专业和技术类的词汇和内容。复述考试音频只播放一遍, 学生听的过程中可以做适当笔记, 听完后需要马上复述出刚听过的内容。学生的复述内容以录音形式保存下来, 由负责口译课程的老师来就其语音语调、复述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语音语调、语言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实践证明, 课前筛选是非英语类学生学习口译课程之前的必要程序, 只有经过严格筛选, 才能真正保证口译教学和学生实践的基本质量。

2.教学安排:阶段式教学+专题式教学。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口译课,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抛开其英汉双语能力不说, 其专业课程设置、个人兴趣及训练时间的限制就使得他们不可能与英语专业的学生一样心无旁骛地进行大量连续性口译训练。但是, 口译是一门来源于实践并且最终应用于实践的课程, 训练和积累是学有所成的必经之路。因此, 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我们需要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出发来考虑课程的安排及内容。笔者认为,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他们提供分阶段、分专题相结合的教学。 (1) 专题式教学。口译专家Herbert说过, 口译译员需要“既是专才也是通才” (knowsomethingabouteverythingandeverythingaboutsomething) 。口译学习不单是语言和翻译技巧的练习和积累, 也应该有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而且, 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背景知识, 对于口译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极大的助力, 除了有助于信息接受外, 还可以帮助译员节省脑力, 更好地完成信息的转化和传达。林郁如等 (1999) 、Gi Ie (1995) 、仲伟合 (2003) 也都在其著作中强调, 百科知识是译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且, 通过专题式教学, 学生可以结合其自身和市场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一些专门领域进行学习, 在积累词汇及背景知识的同时, 把口译技巧的训练贯穿始终。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 教师需要把整个学习过程划分为不同专题, 按照专题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和技巧, 同时在不同时间段有针对性地重点训练学生的某些能力和技巧, 才能在有限时间内把学习效果最大化。另外, 因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有各自所学的专业, 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让他们能胜任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口译任务。当然, 作为学生个人而言, 术业有专攻, 专题式教学主要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至于学生具体重点学习的领域和擅长的领域, 还需要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决定。 (2) 阶段式教学。“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说、写、读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因此, 口译的分阶段教学并不是把不同的教学内容放到不同的教学阶段去,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谓分阶段, 并不是把不同的教学阶段分割开来, 而是每个教学阶段都有相应的教学重点, 而教学内容———即双语知识、语言转换能力及专业知识的训练和积累———则是贯穿始终的。口译训练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 非常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尤其是刚刚开始的时候, 一旦适应不好, 会对学生产生绝对的负面影响。所以, 口译教学必须由易到难, 让学生慢慢适应, 同时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口译技巧和能力。口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运用, 而综合能力的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分而化之, 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问题而努力, 才能达到效果。就此而言, 口译训练需要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语言技能巩固阶段;口译技巧积累阶段;语言及技巧综合提高阶段。 (3) 阶段式与专题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这三个阶段的分类, 并不是把语言能力和口译技能分开, 相反, 这两者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两部分。但口译训练需要从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进行, 才能真正有效果、有效率。尤其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本身的一些特点, 必须要针对他们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来设计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 在口译训练过程中, 第一阶段为语言技能巩固阶段, 这一阶段的专题可以安排一些诸如日常生活、外事活动、商务会见等相对简单的内容。在这个阶段, 主要加强听说训练, 同时让学生在听说能力的巩固中接触简单形式的口译练习, 既能提高语言能力, 同时也初步体会口译活动所要求的各种精力及精力的协调, 更能逐步建立起口译活动所需要的信心及抗压能力。当然, 语言技能训练必须要贯穿口译训练始终, 而在第一阶段需要着重加强。在第二阶段, 也就是口译技巧积累阶段, 则可以逐步增加难度, 安排一些具有适度专业性的专题, 如环境保护、外交政治、气候变化、文化交流等。让学生在这些有一定专业性的领域接触一些有时效的真实材料, 通过训练掌握口译技巧, 同时积累专业词汇及相关知识。而第三阶段, 其实也是综合运用和提高前两个阶段的所学内容和能力的阶段。除了专题难度加大外, 还需要补充实际操练的内容, 让学生模拟真实外事及会议场景, 运用所学技能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好能力和心理建设。

最为重要的, 在口译课上, 专题式和阶段式教学必须互相配合、互为补充, 即:专题必须围绕不同教学阶段的重点而设置, 由浅入深安排。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让学生从基本的语言能力开始, 逐步扩大到口译技巧的学习和提高, 同时积累不同领域的知识, 最终能够综合运用这些能力和知识。

参考文献

[1]Gile, 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Jean Herbert.口译须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

[3]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与教学[J].中国翻译, 2004, (3) :27-31.

[4]蔡小红.以跨学科的视野拓展口译研究[J].中国翻译, 2001, (2) :26-29.

[5]蔡小红.口译互动式教学模式绩效研究[J].中国翻译, 2008, (4) :45-48.

[6]陈振东.口译课程培养模式探索[H].中国翻译, 2008, (4) :49-53.

[7]林郁如, 等.新编英语口译教程 (学生用书、教师用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8]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H].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阶段式保护 篇4

1 指挥决策影响因素

1) 气象:气象因素主要包括天气、温度、风力、风向。2) 周边环境:周边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油罐区周边的建筑物、人口居住情况、道路交通情况。3) 油罐:油罐因素主要包括油罐类型、大小、罐距。本文主要讨论浮顶罐。4) 油品:油品因素主要包括油品种类、罐内油品储存量、液面高低。其中油品按比重分为重油和轻油。5) 固定消防设施:固定消防设施因素主要包括:防火堤、泡沫灭火设施、消防给水系统。其中泡沫灭火设施又包括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和氟蛋白泡沫液下喷射系统。6) 灭火剂:灭火剂主要包括水、泡沫、干粉。其中泡沫灭火剂按发泡倍数又分为低倍数泡沫灭火剂、中倍数泡沫灭火剂、高倍数泡沫灭火剂。7) 消防力量:消防力量因素主要包括消防指挥员, 战斗员, 消防车数量、类型、性能, 灭火救援装备器材数量、类型及其性能。8) 水源:水源因素主要包括天然水源和人工水源。天然水源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储水量、距火场距离、消防取水条件;人工水源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管网类型、管网压力、供水量。

2 浮顶罐火灾初战阶段扑救指挥决策

浮顶罐, 是在液面上设置浮船, 能随油品液位升高和降低而上下浮动的油罐, 分为内浮顶罐和外浮顶罐。浮顶罐火灾一般只发生在罐顶边缘密封处, 其燃烧面积小, 火势较弱, 油罐被破坏情况很少, 发生火灾时, 一般情况下只在罐壁与泡沫堰板之间的环形面积内燃烧, 最初火灾只局限在环形面积的局部, 随着燃烧时间的增加, 火势不断发展蔓延, 导致整个环形面积内起火燃烧[2]。

2.1 局部燃烧

2.1.1 分析和判定火灾现场情况

火灾只局限在环形面积的局部, 燃烧时间短, 燃烧面积小, 油罐内温度不是很高, 油罐暂时不存在爆炸危险, 同时对外辐射热量小, 对相邻油罐潜在威胁较小, 整个火场危险性相对较小, 比较容易扑救, 对灭火力量要求不高。

2.1.2 拟定任务目标

鉴于现场情况简单, 火势不大, 初战力量完全可以满足灭火的需要, 按照“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灭火战术指导思想, 抓住灭火的有利战机, 只灭火, 不冷却, 集中现有力量一举歼灭。

2.1.3 拟制行动方案

灭火力量部署:着火油罐和邻近油罐不需要部署冷却力量, 集中兵力, 启动固定灭火设施或者直接登罐用泡沫枪灭火。

2.1.4 注意事项

对强攻小组人员要实施跟进掩护, 同时又要对跟进掩护人员实施掩护。登罐前要检查钩枪器件是否齐全。在地面对泡沫管枪、钩枪要进行试射。

2.2 环形面积全面燃烧

随着局部燃烧火势的不断蔓延扩大, 火灾已经在环形面积全面燃烧。

2.2.1 分析和判定火灾现场情况

随着燃烧时间增加, 油品已经在环形面积内全面燃烧, 油罐内温度不断升高, 浮船有可能会被烧沉, 如果火势得不到很好控制, 火情将进一步加剧, 着火油罐将存在爆炸危险, 如果油罐内油品为沸溢性油品, 油品可能会出现沸腾、溢流、喷溅等现象, 同时对外辐射热量不断增大, 对相邻油罐构成威胁, 整个火场潜在危险性增大。冷却要求较高, 需要的大量的水源供给, 需要较多人力、消防车以及射水器具。灭火时, 需要火场温度降到一定条件, 并且具备一次进攻的泡沫剂量。

2.2.2 拟定任务目标

鉴于现场情况较为复杂, 按照“先控制, 后消灭”的灭火战术原则, 边冷却, 边灭火, 防止火情扩大。如果油罐较大, 油品较多, 油品温度过高, 初战力量和灭火剂总量不足, 不具备灭火进攻条件, 只冷却, 不灭火;如果油罐较小, 油品较少, 油品温度相对较低, 灭火剂总量可以满足一次进攻喷射泡沫5~10分钟的要求, 具备灭火进攻条件, 做好准备, 集中力量, 发起灭火进攻。采用战术方法参照局部燃烧时采用的方法, 如果有必要, 视情先冷却, 再组织进攻。

2.2.3 拟制行动方案

灭火力量部署:如果着火油罐是沸溢性油品, 对着火油罐适当部署冷却力量, 重点是相邻的固定顶立式罐, 理论上着火油罐直径1.5倍范围内的固定顶油罐都应进行冷却, 如果现场风力较大, 视情况扩大下风方向油罐的冷却范围。如果浮船已经烧沉, 应该加强对着火油罐进行冷却。

2.2.4 注意事项

水枪水炮阵地应尽量设在上风方向, 尽可能在地势较高处。泡沫炮上倾角一般宜保持在30°~45°。运用泡沫炮攻打油罐火的距离, 应根据油罐高度确定, 一般情况下, 保持30m。经过冷却, 当油品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 此时温度对泡沫的破坏作用减小, 并且油品扑灭后复燃的机率减小, 如果泡沫灭火剂量足够完成一次灭火进攻时, 参照局部燃烧时采用的灭火方法进行灭火。如果固定设施损坏, 并且登罐危险较大时, 可以利用高喷车喷射泡沫灭火。如果火灾现场风力较大, 注意进攻消防车应停在上风方向, 并且车头朝外。

3 结论

针对浮顶式油罐火灾扑救过程中出现的两种典型火灾形式, 从初战力量到达现场后基层指挥员的指挥决策着手研究, 按照指挥决策的一般程序, 分析考虑了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影响, 确定了火场的主要威胁和指挥决策的目标和任务, 部署了灭火战斗力量, 提出了可供采用的注意事项, 形成了火灾现场初战阶段基层指挥员可供参考和应用的决策理论方案。

参考文献

[1]韩栋, 舒业忠.浅谈研究消防初战指挥的意义[J].才智, 2011.

阶段式保护 篇5

一、创意教育的概念内涵

《广雅》:“创, 始也。”同样是“创”, 结合不同的宾语有不同的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和创意都是开创性活动,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创意教育也有不同的内涵。

1. 创新、创业、创意的概念内涵

创新是指在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基础上, 对事物的整体或部分进行重组或变革, 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实践活动。创新的内涵有三个层次:第一, 指创造了原来没有的物品;第二, 对存在物现有水平的替换;第三, 对存在物的发展和改造, 有“更好”、“更新”的意思。创新的表现不管是“创造”, 还是“更新”, 但都是在现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不是凭空而来。创新的对象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创新可以分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艺术创新、商业创新等。

按当前的文献研究, 至少可以从创业者人格特质、创业者所从事的活动及创业的过程和结果等三个角度定义创业。本文从创业的过程和结果理解创业的概念内涵。从这个角度看, 创业在狭义上就是创立企业。杰夫里·蒂蒙斯所著的创业教育经典教科书《创业学》 (New Venture Creation) 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模式, 是一种追求机会, 整体权衡, 具有领导能力的行为。”[1]在此意义上的创业就是对资源、技术、组织、市场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并创立能够实现赢利的组织。在广义上而言, 创业就是开创事业, 包含创立企业之意, 但更广泛的意义是指充分利用或整合优化已拥有的资源, 从而创造出一定规模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在此意义上的创业突破了仅仅是开办公司的局限, 更凸显为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辉煌成绩, 开创事业, 也就表现为开创、拼搏和积累的过程。

创意, 在过程或持续状态上可以理解为是创新意识, 指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上有没有具备创造新物品、重组结构以获取更好效益的意识。这个层面侧重在意识倾向性。在结果或完成状态上可以理解为是创造新意, “创意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 也就是一种不平凡的、富有创见性的思维方式和一种新鲜的、新奇的思维成果”[2], 并据此做出的进一步设想或方案。不管是创新意识还是创造新意, 因各人的社会地位、环境氛围、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情感志趣等方面不一样而不一样, 但均具有打破常规、拒绝平庸和求新求异的特征。

2. 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意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被称为是继学术性和职业性后21世纪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 “从广义上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 是通过相关的课程体系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业能力, 使其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从狭义上讲, 大学里的创业教育主要针对大学生创业, 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3], 主要特点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通过各种教育手段, 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 使学生掌握创业技能, 以便在社会生活中随机应变地进行创业活动”[4]。创业教育就是通过理论与实操等教育媒介培养个体的创业能力的过程。这里的创业能力既包括狭义上创办企业的能力, 更凸显为在职业道路上的开拓性、首创性和应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教育是指通过锻炼创新思维, 塑造创新人格, 形成创新精神, 养成创新能力, 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过程。创新思维不仅仅是发散思维, 有需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 还需要有实践操作体系;创新人格重点表现为有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创新精神, 主要包括有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 对新异事物的敏感, 对真知的执着追求, 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 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创新能力, 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性的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 这是创新的本质力量之所在。

在实践操作领域, 基于各产业的创意, 特别是文化传媒产业的创意, 形成了创意学、创意心理学等理论总结。但在教育领域鲜有将创意作为一类教育活动开展教学。创意教育是培养创意能力, 培育现有创意, 实践创意而形成的系统教育过程。创意教育的目的在于肯定每一个创意, 孵化每一个创意, 实践每一个创意。正如原则上每一个鸡蛋都有孵化成小鸡的可能, 每一只小鸡都有成长为大鸡的可能, 每一只大鸡都有可能成为种鸡的可能, 结果是不会每个鸡蛋都有小鸡出生, 也不会每只小鸡都成长为大鸡, 也不会每只大鸡都成长为种鸡。这个过程, 鼓励创意的产生, 鉴别创意的实际操作性, 筛选出值得培育的创意, 为优秀创意提供实践平台, 从这一系列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创意人才和创新人才, 最后鼓励学生通过创意成为创业人才。创意教育表现出基础性、实践性、创新性、创业性、服务性等特性。

二、创意教育的应然与实然

通过创意教育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概念比较阐述, 不难看出创意教育在有关“创”的实践活动阶段中处于起始点, 而后是创新教育, 再者是创业教育。高校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不是应然情况与实然情况相符合呢?

应然情况是创意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符合由点—线—面前进的教育规律, 也符合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发展规律。应然而言, 高校开展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 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开展创意教育, 因为创意教育才是整个鸡蛋的蛋黄。有了创意, 才会有创新, 才能创业。但实然情况却是, 只有很少的高校能将这三者结合开展, 能将创意教育置于基础核心地位的更是少之又少。开展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大多数高校要么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单独开展, 要么只有极少的交叉。

这种违背教育规律、违背人的成长规律的现实造成:一方面是教育资源浪费, 教育效果不明显。对于创意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就业指导课内容, 任课教师也不经过选拔, 纯理论教学, 教师教得糊涂, 学生学得虚无。另一方面是无益于树立教育观念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很多高校、教师没有理清创意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的关系, 脱离实际, 好高骛远, 简单地把个别学生的发明或一些毕业生创业成功就当成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成功的例子。没搞清楚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也没搞清楚怎样开展创新教育或创业教育, 才是造成培养创新型人才不理想的原因, 而不能简单归结为是教育体制的原因。这就要求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应该朝着实然情况发展。

三、创意教育的阶段式实践体系

由以上对创意教育内涵的对比及分析得出, 创意教育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起点, 是创新人才培育的启蒙教育,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而构建科学的创意教育体系是开展创意教育的关键。通过阶段式创意教育实践, 培养学生从创意→创新→创业的能力, 真正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第一阶段:组建创意保障机制

本阶段的工作为后续阶段工作提供基础保障性作用。本阶段工作包括:第一, 选拔优秀的创意教育教师。要成为创意教育教师, 需要具备的品质如下:一是思维开阔, 很容易接受新事物, 并乐于尝试新事物;二是有较扎实的商业类知识, 对商业运行规律有较全面的认识;三是有主见, 但能极大地包容别人的意见和观点;四是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能客观地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五是要有乐于奉献精神。第二, 开设创意基础教育课程。课程性质可以是公共选修课也可以是必修课, 条件允许的话针对全校各专业开展教学, 条件不允许的话就以选修课的形式或其他形式选拔学生开展教学。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 理论教学部分主要讲授创意基础知识, 实践操作部分主要是进行创意教育实践。理论教学部分应放在入学后第二学期, 学时数依教学内容而定, 一般为36学时。实践教学部分放在理论教学部分完成之后, 具体实践操作主要包括创意形成和创意评估两部分。第三, 遴选创意基础教育内容。创意基础教育内容应该具备基础型、前瞻性、实用性等原则, 应该从“创意形成”、“创意报告”、“创意实践”、“企业基础知识”、“知识产权”、“公司管理”等基础课程。第四, 筹建创业扶持基金。学校成立创业扶持基金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当然扶持基金的支持不是无偿的, 要以参股等方式参与创业创收。基金来源可以是学校独资, 也可以是校友或社会提供资金。第五, 学校成立专门的创意教育管理委员会, 管理创意教育开展的相关工作。

第二阶段:形成创意

创意形成的首要步骤开展创意理论教学, 使学生明确什么创意、如何配合教师开展创意教育实践等。第二步是深入研究现实。创意的形成不是凭空设想, 不是无源之水, 不是无本之木, 需要对现实有充分而深入的调研。不管是小到一个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物品, 还是大到可以促进某个行业向前发展的某项技术, 要形成创意, 均需要深入的研究。在实际操作中, 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鼓励学生从点开始, 深入思考研究某种物品或技术的革新空间。第三步是形成创意报告, 指导学生根据研究所得的现实问题撰写创意报告。创意报告要包括对创意对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针对创意对象的创意是什么、创意的可行性和现实性描述、实现创意需要的资助是哪些等内容。第四步是指导学生修改创意报告。有些学生有很好的创意, 但是由于写作能力、调研的角度等原因, 不能在创意报告里准确地描述自己的创意。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创意报告, 以使进入筛选环节后能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创意价值。

第三阶段:筛选创意

“创意的生成同福特汽车的制造过程一样明晰”, 但是“创意的好坏, 没有人能够担保”[5]。在收齐创意报告后, 就进入创意教育的筛选环节。组织评选专家是对创意进行筛选的首要环节, 组织3-5教师为评选专家, 从学生提交的创意报告中筛选学生的创意。这个筛选过程可以设置多次筛选, 比如以1500份的创意作品基数进行筛选, 第一次按照60%的比例筛选获得900份的合格作品, 第二次在900份的基础上按照40%的比例筛选获得360份良好作品, 第三次在360份的基础上按照20%的比例筛选获得72份的优秀作品。当然, 这个筛选过程要制定严格的公平公正的筛选标准、根据作品基础和做品质量确定合适的筛选比例等。

第四阶段:搭建创意实践平台

创意实践阶段主要针对筛选后的良好作品 (不包括被筛选的优秀作品) 和优秀作品。学校为良好作品提供创意实践园, 鼓励良好作品提供者实践创意。良好作品的实践主要依靠创意提供者自己, 学校只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教师层面也不提供主动指导, 创意成败及利益盈亏完全由实践者自己承担。学校为优秀作品提供较为优越的创意实践支持:第一, 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创建创意实践基地, 优秀作品的创意将在校内的实训室或企业的生产车间得以实践, 生产出实体或技术性作品;第二, 优秀创意作品的实践继续得到校内的专业指导, 同时还将得到企业界专家的指导;第三, 优秀创意作品在实践环节将得到学校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通过实践环节, 部分良好作品创意在实践中成长为优秀创意, 而优秀作品创意也成为实实在在的物品或技术。

第五阶段:实现创意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中, 创意得到极大热捧是因为创意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一个好的创意凝结着创意者的思想和创造的结晶, 由此可能带来公司业绩的提升, 也有可能创造一个新的产业生活, 更可以塑造一个新的品牌。而创意要成为“回报”的前提是要有清晰的专利保护, 否则这种依靠创意获取的收益便不能实现。因此, 优秀创意作品在实践环节结束后, 申请专利保护是实现创意市场化的前提和关键。按我国当前的专利保护的期限, 一类是自然终止, 即专利保护期限届满, 专利期限有10年和20年两种;另一类是提前终止, 即未缴付年费或主动提出放弃。当前的创意教育专利保护形式是优秀创意申请专利保护后, 学校出资缴付1-3年的专利保护年费, 过了这个期限, 学校将不再为专利保护提供费用。创意市场化的第二个环节是交易“创意”或创办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直接联系企业和互联网创意交易平台, 如中国创意交易网等, 两个平台交易“创意”;创办企业是指在创意实践基础上, 撰写创业策划书向学校创业扶持基金申请创业基金创办企业。不管是交易“创意”还是创办企业, 涉及创意提供者 (学生) 、创意发现者 (教师) 和创意实践者 (学校) 三方利益, 因此, 需要明确规定三者的获利范围, 包括当前事实利益和未来可能利益范围。

摘要:创意教育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起点, 是创新人才培育的启蒙教育,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文章通过辨析创新、创业、创意、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意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互关系, 明晰创意教育的意旨, 并提出组建创意保障机制、形成创意、筛选创意、搭建创意实践平台、实现创意市场化的“五阶段”创意教育体系。

关键词:创意,创意人才,创意教育,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Timmons, J.New Venture Creation[M]. (4thed.) Boston:Irwin.1995:56-63.

[2]丁俊杰, 等.创意学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1:1-2.

[3]王瑜琨.创业教育:大学生的第三本教育护照[N].中国教育报, 2004-06-09 (9) .

[4]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 2004 (6) :106-108.

阶段式保护 篇6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教学,分阶段,整体感知,细读品味,意境探究

阅读是一个充满创造的、动态的、开放的建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 对文本的探究是不可能一次性就能探究尽的, 应是在层层深化、反复探究、多次玩味的过程中生成的。实施批注的选取角度很多, 不同的选取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批注效果。所以,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感悟的时候, 应指导学生针对文本进行螺旋式的、分阶段的不断探究, 这是对循序渐进这一教学原则的体现与贯彻。本文试以分阶段为切入点, 谈谈如何进行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

一、整体感知阶段的批注阅读

教师在进行培养学生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意识的过程中, 需要首先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意识, 这里并不是说每篇文章都必须通过整体感知这一个步骤。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学生就会对文本有一个完整、清晰、直观的感受, 哪怕一篇再长的文本,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使学生产生凌乱分散、支离破碎的杂乱感与无措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朗读、默读、自由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来获取对文本的宏观感受, 了解本章的主要基调, 进而通过这个主旋律去把握整个文本内容。如, 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上的《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时, 首先让学生质疑课题, 学生很容易就会提出“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大声朗读课文, 主动去整体把握北大荒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并用双横线把这一特点画出来。虽然仅仅是三年级的学生, 但对他们来说, 不难发现, 在文本的最后一段, 作者深情且炽热地感叹———“啊, 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那顺着“美”这一特点,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文本中圈圈画画找能表现这个特点的词语或者句子, 甚至是段落。学生带着这个更深层的问题再读课文, 会迅速锁定文本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找到这些段落之后, 学生已经开始由整体文本向特定段落注目了, 而对于特定段落而言, 让学生在三读的情况下, 用横线划出段落的中心句。学生会很容易找到第二自然段的“天空一碧如洗”、第三自然段的“小河清澈见底”、第四自然段的“原野热闹非凡”、第五自然段的“大豆摇铃千里金”。从学生的批注中可以看出, 他们通过文本的主旋律把整个文本的脉络抓得很清楚了, 到了此时, 教师就可以分段去感受自然景物美以及北大荒的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色。从自然景物到农作物成熟, 无不透露着北大荒的美。获得这些直观感受之后, 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 带着作者对北大荒秋天的赞美, 读出北大荒的美的特点。

二、细读品味阶段的批注阅读

为了避免学生通过整体感知把对文本的认识停留在表象层面、感情基调上, 而难以细致深入文本内容, 批注式阅读不仅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也注重对文本做细致深入的探究。所以, 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引导尤其重要, 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阅读文本后, 就应该引导学生细读品味, 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高尔基也曾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可见, 品味语言可以深层次理解文本, 直入文本深处, 触动作者之情, 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 进行生命的对话。在这细读品味阶段,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 从整体的阅读到局部重点的阅读, 并积极展开联想、挖掘创造力, 实现从整体感知向理性审视的转化。一方面, 通过关键字词来品味。批注文本可通过把握文本的语言来理解文本含义。如在批注韩愈的《春雪》时,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一句中的“都未”足见人们等待春的时间久, 盼春的心情急切。“初”字, 可表达春来了, 人们才看到草芽;“惊”字却表达了诗人看到二月的草芽时的惊讶、惊喜, 虽然仅仅是小小的草芽, 但也足以给人们带来春的气息, 那种盼春之情跃然纸上。“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一句中, “却嫌”、“故穿”几字把调皮的白雪描写得活灵活现, 作者认为连白雪都嫌这春姗姗来迟了, 它急不可待地也要作为飞花来点缀春色。这首诗清新淡雅, 学生理解起来并不算困难, 如果教师在引导的时候, 让学生去抓关键词来理解, 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有所偏重, 感悟起来会更深刻。另一方面, 通过联想与想象来品味。阅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通过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可以使文本的内容更加丰富, 使文本获得无穷的张力。这种审美想象既存在于作品之内, 又超越在作品之外。如, 在教学刘禹锡的《望洞庭》时, 即使老师把字词都给学生解释通透了, 也借助图片来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感受了, 但是, 这并没有把诗意的内涵全部覆盖, 诗的意境是无穷的, 这时, 教师就要启发与引导学生,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根据自己的理解, 尽情地去想象, 但这种想象并非是脱离文本的。“湖光秋月两相和”, 月光如水、水映秋月, 如此幽静和谐美妙的景色不是一言两语、更不是一幅图片所能表示得出来的, 这需要学生凝神想象。“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 重点在把有细微波痕的湖面比做了未磨平的镜子,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到不光滑平整的镜子, 但学生通过想象水波澹澹的湖面, 便很容易理解未磨平的镜子是什么样子的。“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 堪称神来之笔, 把如此雄奇俊秀的洞庭湖山, 化作了白银盘里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这是一个多么宁静优美的洞庭秋月夜。学生靠想象, 把诗意的张力充分拉伸, 不但更深层次地理解了文本, 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也会有欣然前去的喜爱之情。总之, 学生可选取自己最有感触、最有心得的两三处,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反复玩味。从景物、情感、手法、用词等角度切入, 从对内容的语境理解和对妙处的想象品味两个层面推敲琢磨。

三、意境探究阶段的批注阅读

阶段式保护 篇7

大类专业培养计划的意义与目的

实行大类招生培养, 由于一年以后才选择专业, 学校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 使之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大类专业培养计划的设计目的就在于此。先将学生定位在一个行业, 然后经过一段学习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划分到不同的专业领域, 最后, 将学生细分到岗位群定向培养。

职业学校在进行大类专业培养计划设计时, 实行“宽基础, 活模块, 专门化”的课程模式, 可以根据专业发展趋势、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而灵活设置, 即由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构成宽基础技能平台, 由专业必修模块和专业限选模块构成专门化的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基础技能平台”是保证学科大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 体现“宽基础”, 强化学生做人的基础和做事的基础。“活模块”就是根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地方、行业经济结构变化为依据, 以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 灵活构建课程体系和专业方向, 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 在就业前通过专门化分流定向培养, 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

大类专业培养计划阶段式设计思路

职业教育“以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指明了现代职业教育在关注客观需要的同时更关注人的发展。一方面, 职业学校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提高他们的求职、适应、管理、创新能力, 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个体求职谋生的最大成功。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意志品质、心理情感等综合素质, 努力促进他们成长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人”。因此, 职业学校的大类专业培养计划需要采取阶段式专业设置, 结合“宽基础, 活模块, 专门化”的课程模式, 对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过程进行分段, 在不同的阶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

阶段式大类专业培养计划可以分为两阶段和三阶段。两阶段式大类专业培养计划的第一阶段是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阶段, 第二阶段是专业定向培养阶段。两阶段式大类专业培养计划偏重于学科体系, 就业需求变化后课程不容易调整。三阶段式大类专业培养计划的第一阶段是宽基础阶段;第二阶段是分专业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 学生对专业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在第二阶段可以为自己选择适合的专业;第三阶段是专门化定向培养阶段, 也可以看作高级技能学习阶段。三阶段式大类专业培养计划可以满足职业学校按大类招生的目的, 按人才需求及时定向, 有利于调动学生求学和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类专业培养计划的设计不能脱离国情, 要依据我国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标准, 也不能完全脱离学科体系。大类专业培养计划设计需要按照以下思路进行:通过岗位和职业资格分析, 将课程分为四个层次: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再将这些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组合成相应的模块。学生通过大类招生进入学校, 经过半年或一年的“宽基础”阶段学习后, 根据不同的模块组合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进阶方式通过专门化培养, 达到岗位群的标准要求, 最终完成职业教育。

大类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模块设计

职业学校的大类专业培养计划重在“活模块”。设置模块有两个作用:一是复用, 使培养计划稳定执行。一个模块完成一项职业技能培训, 即将这一技能培训标准化, 与其他模块组合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 在实施过程中直接应用, 减少课程重复设置, 降低反复修改的几率。二是方便课程、技能组合。每个专业均采取若干个模块组成, 如果知识和技术需要更新时只需修改模块中的课程;如果岗位消失, 只需调整模块组合;如果需要开设新专业, 只需选择若干模块组合起来, 若没有合适的模块, 可以添加新的模块;如果需要与某学校或公司联合办学, 只需将指定的课程组合成模块, 添加到大类专业培养计划中, 供学生选择即可。模块设置的原则是内容相对独立、以技能培训为目标、以技能需要设课程, 模块设置规模要小, 以2~3门课程加2~3门实训课为宜。规模太大将大大降低模块的复用性, 模块间将出现大量的重复课程和技能训练, 增加了培养成本, 同时增加了计划课时编排难度。

文化基础模块设置文化基础模块是必要的素质教育内容, 包含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生活知识和技能, 提高学生修养和通用能力的文化基础课程。文化基础课一般有明确的规范, 因此, 建立文化基础课模块是比较容易的, 这里不详细讨论。

大类专业基础模块设置职业学校的专业大类一般是指属于同一行业的专业群, 或不同行业中相近的若干个专业。这些专业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 (技能) 要求, 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之间共同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形成了大类专业基础课, 这些课程构成了大类专业基础模块, 同文化基础课模块共同构成了三阶段式的第一阶段——宽基础阶段。大类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基础教育, 是为学生进入岗位角色、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做准备的课程。专业基础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专业认识, 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掌握专业学习方法和通用专业技能。

专业必修模块设置在专业群中, 专业之间不同的知识理论、技能要求和岗位标准就是专业必修课程, 这些课程组成专业必修模块。职业教育的专业不等于学科门类, 也不等于社会职业。通过若干专业必修模块的组合, 构成了三阶段式的第二阶段——分专业阶段。通过第一阶段学习, 学生在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时大大减少了盲目性。

专业方向模块设置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岗位群, 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而开设的课程就是专业方向课, 也就是专业限选课, 这些课程组成专业方向模块。专业限选课是在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的专门化培养和技能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毕业前针对就业需求进行强化训练和技能提高。通过若干专业方向模块的组合, 构成了三阶段式的第三阶段——定向培养阶段。

在专业大类中, 一个专业的界定是由若干个专业必修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的组合来确定的。这两类模块的建立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将具有相对完整性、独立性的相关联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开发为课程, 并设置在一个模块中。二是从难易程度考虑, 可以将难度大的课程设置为专业方向模块, 形成知识递进结构。

大类专业培养计划设计举例

下面对中职计算机大类专业培养计划加以说明。

首先该培养计划采用三阶段式设计, 并将课程分为了四个层次。在第一阶段中, 基础类课程是从“宽基础”和“全面和谐发展”角度出发, 文化基础课有法律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等特色课程, 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专业基础课将计算机大类的基本内容、基本操作、必要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为课程, 同时考虑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次序。这些安排旨在让学生宏观认识计算机大类专业的基本情况, 掌握学习方法, 为成为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具有较为宽广基础理论及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做准备 (见表1) 。

在第二阶段, 设计了7个专业必修模块, 如硬件基础、编程基础、网络管理、网站开发、电脑美术等模块, 通过复用的方式将模块组合出不同专业。每个模块由2门专业课、2门实践课组成。每个模块还对应一个证书, 学生学习完模块中的课程后可以自愿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充分体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特点 (见表2) 。

在第三阶段, 设计了9个专业限选模块, 针对岗位和就业需求设置, 并且课程更加深入。学校可以根据就业需求和学生兴趣开设专业限选模块, 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高级技能的机会, 进一步强化专业能力 (见表3) 。

在案例中, 一个专业由两个专业必修模块和两个专业限选模块组成。例如:计算机软件专业由编程基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和初级程序四个模块组成。计算机硬件专业由硬件技术、编程基础、设备管理和工业设计四个模块组成。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由多媒体应用、电脑美术、美术基础、电脑动画四个模块组成。

从整个培养计划看, 课程设置按照两条线组织。第一条线是保存了必要的学科体系。四大类模块是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展开, 课程进度虽然有交叉, 但都是在前一个模块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 保留了计算机学科的知识层次结构。第二条线是技能培训。每一个模块中的课程都围绕一个完整的技能或岗位展开, 确保模块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 弱化了模块之间课程的联系, 确保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完整性, 最终实现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专业必修模块和专业限选模块之间是递进关系, 专业限选模块中的课程一定是以已学过的专业必修模块中的课程为基础, 否则将大大增加学习难度。

大类专业培养计划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 课程设计要脱离现有教材, 以技能为本位, 否则无法分析出相对独立且完整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 最终无法科学地设计出灵活的模块。

第二, 专业基础课应以基本技能和理论为主, 知识难度低一些, 动手操作多一些, 在后续课程中可深入地、有针对性地学习。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建立专业思想和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三, 培养计划设计的难点是课时分配。文化基础课是规定课程, 不能随意删减, 因此, 先分配文化基础课。其次是安排专业基础课, 且课时不能占用太多, 让出多一些课时给专业必修课。这样, 可以充分体现大类下的专业特色。最后安排专业限选课课时。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学生今天的选择不一定是未来的需要。为了降低学生选择的盲目性, 增强学校教育的实用性, 提高学生就业率和满意度, 需要学校在招生时按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大类专业培养计划是按大类招生的重要保障, 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选择专业, 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发展趋势。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调整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会更强, 竞争中获胜的机会也会更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94-112.

[2]王宇昕.谈计算机专业“三步走”课程体系结构[J].计算机教育, 2004, (11) :20-21.

[3]王维龙.中等职教大类专业课程综合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2) :57-60.

上一篇:中外古代下一篇:低温等离子体诊断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