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高科

2024-05-28

张江高科(精选7篇)

张江高科 篇1

长期以来,张江园区在“科技+金融”工作方面持续推动创新,围绕科技企业发展不断深化推动金融要素注入,通过五方面的工作推进,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效:

创新建设“信用张江”。为提升科技企业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张江创新建设了“信用张江”平台,平台自2013年投入使用以来,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形成有效对接,企业响应积极,截至目前已有近2000家园区企业提交自评报告,出具企业信用他评报告逾200份,信用他评数据得到金融机构广泛认可。同时,基于“信用张江”体系不断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如针对信用资质优良,经营状况较好或发展前景良好,但资金趋紧的企业推出科技银行卡,截至2015年上半年,该卡已发行近200张。

“种子资金”直投优秀企业。从2013年起,园区设立了种子资金,在张江专项资金中安排1-2亿元资金用于园区初创期、种子期项目的直接投资。截至目前已对园区近300家企业进行了跟踪研究,已完成投资和现处投资过程中的企业36家,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约500万。2015年上半年度累计完成了6个项目的对外投资工作。至2015年5月底公同累计对外投资总金额13273万元,并带动了超过6个亿(其中1亿正在落实)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投资。

“引导资金”有效撬动社会资本。从2013年起,张江园区管委会每年在张江专项资金中安排1-2亿元,用于引导和集聚国内外创业资本投资园区项目。一是参股各类天使投资基金。根据产业与行业积极与晟唐投资中心、金睛投资、医谷孵化器、晨汇创投、英诺投资、思科资本等机构设立专门针对孵化企业与苗圃企业的天使基金。二是引导设立张江主导产的风险基金。联合上海市数字视频基地设立数字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方面为数字视频领域,基金总规模2亿元,联合沪江网、上海文化产业基金设立户桂投资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互联网在线教育领域,基金总规模1亿元。三是参股有关产业基金。参股武岳峰集成电路信息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集成电路产业领域,该基金首期拟募资30亿元;联合软银中国设立上海软银张江半导体产业基金,主要致力于半导体行业的投资,该基金首期拟募资3.5亿元。

政策扶持体系不断健全。针对园区企业场外市场挂牌和公开上市发行,园区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对于在新三板、股交中心挂牌企业,在股改完成、挂牌阶段分别给予60万,100万补助;对公开上市企业,根据股改结束、材料报会和成功发行等三个阶段分别给予60、120、120万元补助。政策的出台有效激发了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截至目前园区在新三板挂牌企业32家、股交中心E板挂牌38家,公开上市发行30家,补贴额总计约1.424亿元。

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为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张江专项资金使用方式,张江园区从机制体制上进行创新,成立“上海张江火炬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种子投资”、“引导资金”的管理运维,成立“上海张江园区企业信用促进中心”,负责信用张江体系的建设和推进。

体系化的科技金融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譬如在种子资金投资方面:于2014年11月对上海米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500万人民币的投资,并吸引了创业接力的跟投资金。根据创业接力原先的投资计划,对于米度的投资节点在2015年,投资金额设定为200万元,但在种子资金引导作用之下,创业接力将投资金额上调至500万元,并在2014年11月完成了所有的交割手续。同时,在火炬创投的推荐及种子资金带动下,企业也获得多家银行的授信额度,其中招商银行支持力度近1000万授信额度。在多方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公司迎来了20天中标12个的销售高潮,其中包括亚洲最大的平底库包头钢铁集团尾矿库的中标(中标金额累计327万元),具有战略意义的北斗数传在高铁项目上的应用案例(川藏铁路线风速传感试点)。同时米度参与的总装与贵州省北斗专项国土部分幵始正式执行,该项目总金额2300万元。此项目为国内第一个北斗专项,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米度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接任该项目也奠定了公司在该细分市场的领头地位。在“引导资金”方面:张江园区对盛大黑骥马基金进行参股,该基金于2014年设立,已通过私募的形式募集资金人民币2.45亿元,由5家机构及4位自然人组成,其中机构分别为张江火炬创投、盛大网络、汉得信息及有成投资(管理公司)、张江科投。张江火炬认缴出资4500万元。该基金专注对中国境内的TMT (电信、媒体和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早期与成长期阶段项目进行投资,目前已完成8个项目,投资约2500万元,其中有2个落户张江,投资金额为816.67万元,包括“安师傅代驾”、“美味不用等”、“七侠网络”等在互联网投资领域耳熟能详的项目。

结合自贸区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在科技金融方面,张江园区将深入推进如下工作:一是完善建设“信用张江”体系,通过基础信用平台建设,加速企业融资进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在“信用张江”平台上创新推出科技金融产品,如“微小保”、“信用集合贷”等,破解企业发展资金难题;三是鼓励“孵化+创投”模式,设立创投引导基金,对园区孵化器投资基金进行参股配套;四是对天使资本投资园区企业进行风险补偿,吸引各类天使创投机构投资园区企业;五是与各大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联合开发创业融资产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创业;六是联合“新三板”、“科技创新板”、“股交中心”主办机构,面向创业群体提供场外资本市场融资服务。

张江高科 篇2

2015年05月08日 08:54:19来源: 证券日报

孵化器作为一种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工具,已经在全世界包括中国的部分城市和区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其重要作用也愈发突出,一方面它可以孵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促进了研究和技术的商品化、市场化;同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振兴地方经济、促进地方产业集聚等发展区域经济的重任。特别是为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因此,探索科技园区的孵化器模式,创造和维护有利于科技企业迅速健康发展的环境条件,是科技园区和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张江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推动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力量。1993年,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成立了张江高新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这是张江孵化器的雏形。1997年,该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IBI国际企业孵化器,同年被上海市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999年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2000年底,张江高新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更名为“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更加强化对孵化企业的服务功能。2002年1月,与张江开发公司招商中心共同组建上海投资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形成从招商到服务的一条龙体系。伴随着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不断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园区孵化器建设。2008年,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决定设立孵化器管理中心,把孵化器建设作为推动张江园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以建立企业孵化器为切入点,整合张江园区现有的孵化资源,推广全新的孵化经营模式。

目前,张江孵化器已构筑起“预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三位一体的全程孵化体系。

张江孵化器面临的问题分析

社会基础服务体系越发达、政府为创业企业提供的创新创业要素越完备、创业环境越宽松,民间资本参与孵化器经营的积极性就越高,反之,就越需要单个的孵化器对社会孵化平台功能的补位,分散操作,降低了孵化服务的效率。

(一)国资孵化器不能直接投资项目,限制孵化器能力提升

发挥主导作用的国资孵化器,由于体制原因无法自己筹建种子基金、直接投资孵化项目,导致其失去获得高回报的机会,只能转向持续现金流的租金收入或有限的孵化服务收入,在运作层次上很难脱离物理空间与基础物业服务水平,限制孵化器实现异地孵化、孵化品牌输出的能力,从而也制约区域孵化创新企业的能力;另一方面,切断这一最清晰直接、最紧密长久的纽带关系,使得孵化器难以用开放的心态看待毕业企业的离开,缺少量化的孵化器能力评估,也失去了建立正向激励孵化器提升的机会。

(二)缺乏系统、有针对性、连续性的孵化政策,缺少集中的政策发放渠道

区域之间的过度竞争导致优惠条件的“边际效益递减”,政府各条线分别出台的政策缺少一定的合力和系统性,孵化企业普遍感觉政策多头多部门、碎片化、申报材料重复、手续麻烦等,企业需要专注核心业务的同时,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在政策理解和关注上。

另一方面,尽管面向创业企业的政策不少,但分布上不够平衡,针对企业初创期的政策不多(例如,企业普遍反映初创期落地政策仅为房租补贴),政策设计还需要更合企业实际情况(例如,研发人员投入不纳入企业研发费用补贴范围;单纯以注册资本衡量孵化企业标准;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仍采用软件企业政策,缺少适用的政策和评选平台;初创期企业补贴先征后返,占用初期紧张的现金流;企业税返设定在不产生税收的初创期等等),以及政策执行中存在空档期、缺乏落实力度(例如,园区孵化企业享受力度最大的房租补贴政策已于2011年中止,影响企业约828家,而后续衔接政策及细则迟迟没有出台,直接影响企业对该政策、园区的信任感;2010年出台了对新区范围迁入张江园区的企业,迁移后的财力户管地不能变更的新政策,但却没有给予招商、孵化器等一线工作人员通知或提前准备期,导致一些已进驻张江的企业无形中已无法享受园区的优惠政策)。此外,缺少集中的创业政策归口、发放、通知的机制,加上协调创业资源的能级有限,孵化器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作用被大大削弱。

(三)孵化器建设缺少统一的认识高度,影响孵化器的定位和激励、考核机制

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低成本运作的空间已不复存在,要保持发展并获得满意经济效益的唯一手段是实施创新。“市长办孵化器还是区长办孵化器”这看似简单的口号背后,是可以调动多大范围的政府资源和力量支持孵化器这一培育企业创新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的工作建设,也决定了政府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扶持创新的相互合作程度。在支持孵化器的方式上,对基础建设投入的重视远高于对软性服务的投入,招商、税收、基础建设成为短期利益和形象工程的重要表现形式。

追求区域繁荣和创新的张江园区的国资孵化器,在运作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创新环境(功能性)和维持团队自我生存(市场性)的角色混淆,在为园区搭建功能平台的同时,人员的激励与业务考核却仍旧混搭在原有的房产开发、招商、租金收取业务中,使得国资孵化器常常陷于“为他人做嫁衣”的尴尬地位,长期运作的结果是缺少坚持孵化的持续动力,走向轻服务、重招商的道路。

(四)孵化器发展参差不齐,缺少资源合力

在基础创新体系尚不够完善的社会中,孵化器需要创造一个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生态微环境”,对单个孵化器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而目前园区22家孵化器中的19家专业孵化器,常常在基础服务、常规服务上牵扯精力,难以在专业领域中更精深;另一方面,孵化器之间也尚未形成稳定有序的外包合作和结算机制,孵化器与园区、新区重点区域的开发结合紧密度不够(如临港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园等新拓展区),尚未形成稳定的“孵化+生产基地”的联动机制。

在这种环境下,各家孵化器对孵化业务投入的精力参差不齐,在建立整套入孵、培育、服务、毕业、以及毕业后全流程规范方面缺少执行力,对自身服务人员的培训也缺少针对性、系统性,对在孵、毕业企业的统计和工作的了解没有纳入常规工作,还停留在集中调研、人工访谈统计的层次。

张江孵化器发展的建议与启示

(一)探索国资孵化器的投资功能,促进孵化器机制创新

首先探索国资孵化器的投资功能,借鉴民营孵化器投资的灵活机制,国资监管部门放开对国资孵化器投资功能的限制。结合多成份入股和投资孵化机制(如房租入股、服务入股,孵化器持股孵化、联合风险投资共同投资、鼓励孵化器的员工认购所投资企业的股份等);其次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孵化器的投资和经营,通过“多元化”方式提高孵化器经营的效率和积极性。再者是建立创新孵化器评价考核机制,分解国资背景孵化器社会性功能性和市场性功能的指标(对不能直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效益指标,结合创业者满意度测评、区域创新成果贡献评估和第三方测评的评估),对功能性部分进行服务购买,对市场性定位部分制定服务的基础准入标准,纳入与民营孵化器同等地位的市场定价中。为提高协调能级和认识程度,将孵化器相关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园区的考核指标。最后,以管理服务输出为先导,孵化投资功能为纽带,跳出区域范围的限制,形成新区创新服务品牌的对外输出。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孵化器政策扶植体系

一是加大企业初期政策扶持力度。结合张江园区企业高科技成长性、轻资产、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加大政策对创业初期的财政补贴力度,坚持原有的降低企业初期固定支出成本的政策导向(如房租补贴),考虑更多样化的补贴形式(例如适度考虑部分核心研发人员工资成本纳入研发补贴范围,签约部分中小企业服务商,购买其为企业初期运营的服务等)。参照目前“千人计划”等人才政策,扩大优秀创业人才政策的受众面,出台更多针对创业初期人才的、中高层管理人才的政策。

二是集中创业政策的统一下发和反馈、沟通渠道。在各条线创业扶持政策的衔接和细则出台过程中,保持与各孵化器基层单位的沟通和反馈,并通过以孵化器为线下咨询窗口,线上发布(如短信、网站、邮件、微博等)共同推进的方式,避免政策的漏报、错报,对企业扶持政策的兑现充分考虑其资金流周期,力求发放手续的简便、高效。

三是建设孵化企业扶持基金池。对孵化器毕业的优秀企业、创业个人给与一定的奖励与补贴,补贴方式可与延伸孵化服务、购买市场服务、科技金融、区域内产业基地对接相结合;对通过创业大赛评选的优质项目,配比一定的天使资金;对新区内大型企业采购孵化企业优质产品的行为,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

四是撬动市场资源,出台对孵化器的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探索企业毕业后区域税收贡献按一定比例税返给孵化器的扶持政策。建立新区孵化器建设交流工作平台,对孵化器基础、孵化服务过程、孵化成果进行服务购买,并指导新区内孵化器的产业与区域规划的合理调配。如:对孵化出优秀企业及成果的孵化器奖励;引导孵化器之间合作共建、与张江周边产业需求之间实现接力孵化和对接(如康桥、国际医学园区、临港创业园、国际旅游度假区、世博园区创意展示及设计需求,商飞配套产业服务等)。

五是推动孵化器网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以新区科委为业务指导、牵头部门,推动建设新区孵化器联盟,搭建为在孵企业沟通、交流和异地孵化、市场拓展的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促进投融资进入、产学研合作、市场拓展的互利共赢服务体系;牵线目前已落地的浦东高研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层次科研实体,与孵化器进行合作交流,对孵化器内的战略性项目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三)推动孵化器在张江园区内的资源整合,培育园区创新创业的环境

建议在新区科委的工作指导下,建立以园区内孵化器资源的整合与统一,为建设新区孵化器联盟打好基础。推行孵化器的“四个统一”(统一品牌、统一流程、统一服务、统一标准)的整合方式,实现集中优势的联合孵化,即:统一的园区孵化器对外宣传窗口与品牌,统一的政策享受和反馈渠道;统一的线上/线下入园申请、孵化服务和毕业流程;统一的张江园区基础服务标准;

在实现孵化资源统一的基础上,促成各专业孵化器之间服务的相互服务外包和利益结算机制;及时把握战略性的创新孵化项目,与新区各国有投资机构合作,实现孵化器的协同效益价值;建立与各类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战略合作关系,促进园区孵化器与新区的产业链联动、跨区域联动、跨国联动的网络辐射,提升相互协作和联盟孵化能力。

张江高科站到了 篇3

便利的交通、较低的人口密度、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国际化的商业环境、充裕的人才供给,使得原本是百里稻田的张江成为众多高科技企业趋之若骛之地。不过,在这一生意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并非那些资历显赫的跨国巨头,而是那些由中小企业结伴扎堆而生的产业集群。从集成电路到软件,从网络创意到生物医药,约有数以千计的企业聚集在张江,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张江的新名片。

这里有国内最完整的IC(集成电路)产业链,规模占全国半壁江山;这里的软件企业有上千家,软件出口占上海市一半以上;这里以网游为代表的创意产业异军突起,拥有盛大、九城两大上市公司。一部分领先的企业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已经享受到了胜利的喜悦,更多的后来者则在遥望着成功的曙光。

简而言之,在上海张江平台上诞生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其旺盛的生命力已经像浙江的小商品和福建的服装鞋帽产业一样显现出来。而这一产业机会同样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看重。

张江的故事还没有到收官的时候。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张江依然是一个远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区域。在很多专家眼中,要想成为当地政府理想中的“下一个硅谷”,张江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完成。

本刊记者 陈亮/本刊特约记者 李闯/摄影 陈亮

下一站,张江高科

在上海张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硅谷的雏形已然显露。

本刊记者 陈亮

刘小光的上海火速公司(www.hotsales.net)坐落在绿草如茵的张江浦东软件园内,这里与之比邻而居的企业数不胜数,包括全球管理软件领头羊SAP(www.sap.cn)、印度软件巨头Infosys等都在这里设有分支机构。走进这家公司的办公室,你立刻会被一种热火朝天的忙碌氛围所笼罩。这里的员工大多是二三十岁,走起路来都像小跑一样,墙壁上则挂满了该公司各式各样的新产品招贴画。

刚刚结束会议的刘小光夹着笔记本匆匆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一脸忙碌的神情。不过忙碌的背后是上海火速的快速成长,“公司膨胀的速度太快,但软件园已经没有多少地方可以出租给我们了。”刘小光说,公司今年前刚搬进来时占地500平方米,到现在已经扩充到了2500平方米,但还是感觉空间太局促。

上海火速可以说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这里已经成为上海市乃至华东最富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而就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只有茫茫稻田和小农庄的土地,但如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铁2号线将园区同上海中心市区连接起来,绿树掩映的低密度写字楼、大片方格状的厂房、平整洁净的柏油马路,以及间或看到的高大塔吊下的建筑工地,处处都让人感觉到这里浓厚的创业气息。5年前从海外归国创办鼎芯半导体的陈凯博士对《互联网周刊》说:“张江在美国硅谷的名气都很大,很多华人将这里当作归国创业的首选之地。”

今年7月,张江高科技园区刚刚迎来15周岁的生日,为此园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作为国内最早发展起来的科技园区之一,张江的经济成就让每位上海人都津津乐道。对上海而言,工业化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它的下一步目标是能够成为全世界知识型人才心目中的朝觐之地,张江正是当地政府面向这一方向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试验田。

这座老牌的园区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摸索之后,张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产业集群经济。从2000年起,张江开始探索产业链的搭建和集聚,在集成电路、软件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不但衍生出手机芯片、移动视音频等新兴产业链,还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开始孕育网游等创意产业集群。

张江的新意

谈起张江的变化,上海火速的刘小光深有体会。“张江的发展真是今非昔比。”刘小光说,“2002年公司刚刚搬到这里的时候,周围还很荒凉,在路上走半小时都未必能遇到一个人,从始发站张江高科乘地铁,车厢里往往只有一两个人。但现在,想占到一个空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同时,随着AMD(www.amd.com.cn)、通用电气(www.ge.com.cn)、杜邦(www.dupont.com.cn)、霍尼韦尔(www.honeywell-sensor.com.cn)等跨国公司都在这里开设了研发中心,大批本土企业的入驻,这里的厂房、写字楼像变魔术一样增多,道路也逐渐变得四通八达。有趣的是,张江园区的道路名称大多采用了中外知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如哈雷路、张衡路、蔡伦路等,从中也可以看出当地政府的深意:希望园区内的企业能够举起自主创新的大旗。

张江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外观上,产业结构也在进行悄然重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产业集群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围绕集成电路、软件、网络创意、生物医药等产业,一大批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本地新兴企业在这里开始了打拼的道路,从价值几美元的手机芯片,数万到数十万美元不等的复杂软件系统,再到风靡全中国的网络游戏,其内容包罗万象。截至目前,这里的创新成果斐然,全球首款TD-SCDMA手机芯片、中国首颗大规模量产的单芯片集成系统(SoC)都诞生于此。

一些新兴的第三方服务力量也开始进驻张江。在张江,IC设计和制造的公司不在少数,它们的主要方向大多是给手机、消费电子等产品提供芯片,但专门第三方设计服务公司并不多见,芯原看准了这个市场空间。目前芯原已为多家晶圆代工厂提供了标准设计平台,芯原公司董事长戴伟民认为,公司专门做设计服务的定位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

近年来互联网的再次火爆给张江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凭借盛大(www.snda.com.cn)、九城两大巨头,张江轻易地就坐拥全国网游产值的75%以上。盛大公司已然成为本土网络公司成功的典范之一,自从2001年涉足网络游戏以来,盛大先后运营了《热血传奇》、《龙与地下城》等十余款大型引进或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凝聚了庞大的用户群体。陈天桥在谈到盛大的未来定位时强调,网游只是互动娱乐的一种方式,网游领军企业必须保持对娱乐、文化潮流等大环境的整体把握,才会发现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种转型思路促使张江的产业集群有了新的演化,创意产业随之产生。以盛大、九城为依托,张江先后建立了上海张江创新学院的多座分院,不但设有软件与信息技术分院,而且还设立了文化创意分院,并专门创办了1.2亿元的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集群魅力

2002年,陈凯归国创办鼎芯半导体时为选址颇费了一番脑筋。风险投资行业出身的陈凯对选择企业所在地格外谨慎,他曾经考察过上海、北京等东部大都市以及西安这样的西部城市,但最终他将企业设在了上海张江,“这里的国际化程度更高,对于从西方回国的人来说,休闲时想找个地方喝咖啡要比其他城市容易得多。”陈凯半开玩笑地说,“我最看重的还是这里的产业环境,集成电路产业在这里已经有相当的基础,相关的资源、人才更容易寻觅。”

“IC设计领域对人才要求很高,在这类企业眼中,新毕业的大学生乃至博士生都算不上合格的人才,只有在这个行业拥有超过10年从业经验的人才真正具有含金量。在西安、成都等西部城市,这样的人才凤毛麟角,而在具备产业集群效应的上海则相对容易寻觅。”陈凯向本刊记者介绍说。

这便是相同行业的企业为何扎堆发展的原因所在。目前,张江已经形成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三大支柱产业集群,并建立了文化科技创意、金融信息服务(银行卡)、光电子和信息安全四大关联产业群。大量同类企业汇聚于此,不仅创造了上下游的合作机会,也使得当地对于人才、资金的吸引力大大提高。

“张江还有地方吗?网络游戏公司能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在华开办企业的法国留学生Owen对本刊记者询问道。Owen创办的网游公司设在上海徐家汇,而他一直想把公司搬到张江。“盛大和九城都在那里,听说在搞创意产业基地?”他相信搬到张江,自己公司的品牌可以得到提升,优惠政策也多些。

但在今天,企业想挤进张江发展并不容易。随着大批企业慕名而来,张江的基础设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张江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负责人袁立强告诉本刊记者,从创意产业基地建立之初,就处于无房可租的状态。“最初基地选址时,具体地点还没有最后确定,我是用PPT进行招商的。”但创业者仅仅在听了袁总关于创意产业集群的规划后,就兴奋不已,热情高涨地表示要入驻基地。一期创意大厦是旧楼改造的,一开园入驻率就达到100%,“如今依然是改造一个,租满一个”。

这些产业集群力量在国内已经崭露头角。以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为例,从2000年开始起步,目前,张江已经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制造在内的国内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园区内共有200余家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企业,总产值达到111亿元,占全国半壁江山,八英寸晶圆产能占全国生产能力的70%。以浦东软件园为核心的软件产业群,则集中了200多家企业和1万余名从业人员,去年实现软件销售收入60亿元,软件出口5000万美元。

许多企业在近距离共存中找到了发展机会。刘小光说,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已经有30%~40%的企业成为上海火速的客户,“这里的企业素质普遍比较高,相对于传统企业,它们显然更容易认可网络营销的价值。”而在鼎芯半导体,据陈凯介绍说,几乎所有本地做芯片测试的企业都曾经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的机会。

大量集群型中小企业企业汇聚于此,也吸引来了资本界的更多关注。园内企业的佼佼者如盛大、第九城市、展讯(www.spreadtrum.com.cn)、中芯国际(www.spsp.cn)等企业也先后登录资本市场,募得大量发展资金,同时也让在这些企业身上押注的投资方大获其利。今年6月,展讯在纳斯达克成功IPO,共发行890万股ADS(1股ADS代表3股普通股),每股发行价14美元,融资额高达1.246亿美元。

标杆的作用初见成效。上海的决策者们已经意识到,单纯依靠工业制造并不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品味和附加价值,拥有地理、资金、人才优势的上海注定要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集群的崛起无疑将使得这里更具有吸引力。

为什么是张江

如此众多的产业集群集中在张江,引起了外界众多关注的目光。按理说,中国沿海地区有不少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地方,如南方的广州、深圳一带,IT制造业基础雄厚,市场化程度很高,北方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也具备较好的经济基础和政府资源优势,为什么集成电路、软件与创意产业会选择在张江落地生根呢?

要得到答案,必须了解张江中途发迹的缘由。1992年张江开园,当时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高科技还只是一个名词,怎么运作经营高新园区,谁都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摸就是7年。1999年9月21日,中国台湾省发生7.3级大地震,供电系统受损,全台湾晶园厂密度最高的新竹高科技园区的芯片生产顿时陷于停顿。消费者的恐慌还停留在价格上时,硅谷、新竹产业界已经开始思考“鸡蛋不要放到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大地震促使芯片产业决心向成本更低、市场更大的中国大陆转移。上海张江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在这股产业大转移的潮流中得到了机遇。

其中当地政府发挥了关键作用。中芯国际是张江引进的第一家产业巨头,一期投资就高达15亿美元,是张江IC产业链的发端。而当年为争取到这一“巨无霸”项目,上至市领导,下至招商人员都被动员了起来。“我们到上海考察选址时,上海市长、主管科技的副市长全都在,当即拍板带去张江选地,并且表明说我们想要哪块土地都可以。”中芯国际一位高管向本刊记者回忆说。而园区的领导则带着手下筹备具体工作,没有经验,就白天谈判,晚上回来准备资料。经过两三个月的漫长谈判,张江终于拿下了中芯的项目,为集成电路产业链奠定了良好开局。

当地政府给了最初入园的企业相当优惠的吸引措施,包括低廉的租金、企业税收和研发人员个人所得税减免等,最早搬到浦东软件园的一些企业,甚至在前半年不需要缴纳一分钱租金。这些措施极大地刺激了创业型企业的发展。以上海火速为例,2007年,该公司的收入预计将达到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几乎增长70%。

公共平台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可谓是一项大胆创新。2002年,新区政府、浦东软件园、数讯公司三方联合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浦东软件技术增值服务平台,来对园区企业提供信息化支持服务,具体由浦东软件平台有限公司(www.sprt.com.cn)负责平台的运营。简而言之,就是政府投资控股,由企业运营,然后政府通过“出钱买服务”的方式,让园内企业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得到信息化服务,这就激发了企业的信息化改造动力,并保证了平台运营方的服务质量。在生物医药、创意产业方面,园区同样成立了相关的平台,这显然比简单的基础设施优惠要对企业更有帮助。

全球的投资者也为张江的产业集群化趋势推波助澜。据园区统计的数字,目前张江已经吸引了各类投资机构58家,直接掌控的投资基金就有近100亿元人民币,间接金额达200亿元。为了帮助创业型企业找到资金,张江园区还会定期举办投资见面会,在投资者和中小企业之间牵线搭桥。“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当然最终能否吸引到投资,就要看企业自身的能力了。”刘小光说。

截至目前,张江成为了种种趋势的受益者—产业转移、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潮、风险投资热、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创新等,并最终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根据园区管委会的统计,2006年,园区企业共实现经营收入531.83亿元,税收39.64亿元,出口交货值179.15亿元,这其中,产业集群的作用功不可没。

张江之忧

目睹了张江的经济发展奇迹,很多人都会抱着这样一种情绪来看待它的崛起——钦佩、羡慕并夹杂着敬畏心理。张江高科技园区之所以能够风头盖过其他城市的科技园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巨大,并且规划得力,形成了产业集群的先发优势。

不过,张江面前的道路也绝非一马平川。在张江的浦东软件园内一家企业工作的小唐,每天早上八点,就要从城里挤上人满为患的地铁赶往张江高科站,然后再换乘一趟公交车到达单位门口。他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不过他也坦言,这样的工作节奏的确很累,但是没有办法,因为园区附近“可供购买的住宅楼盘很少,而且价格奇高”。

麻烦还不止于此。另外一些受访企业人士表示,张江科技园区“是一个创业的好地方,可以安心做企业”,但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缺少相应的生活、娱乐资源,“看电影必须到陆家嘴,整个张江几乎看不到像样的超市”。 漫步在张江宽阔的马路上,时间久了就会意识到这个问题,路边连个卖饮料的小亭都没有,饭店和咖啡馆也是难觅踪迹,只有到了原住民聚集的张江镇才能感受到商业氛围。JWT公司大中华区的总裁唐锐涛说,“这里还未能创造出一种宜居的城市环境。”

同样的难题也摆在了企业的面前。随着张江高科技园区在海内外声名鹊起,这里的办公成本也水涨船高,目前,园区内的写字楼租金水平已经和市中心的繁华地带相差无几。“2001年我们刚到张江的时候,每平方米每天房租是0.6元,后来涨到0.8元、1.2元,直到现在的2.5元,已经翻了两番。”刘小光说,“即便如此,软件园内的租金还是比外面便宜一些,周边的办公楼租金已经上升到了每平方米每天3.5元。”

这其实也并非张江高科技园区独有的挑战,而是整个上海都在面临的问题。对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城市来说,这绝非一件小事情。一旦企业对于自己想吸引的人才价码望而却步,同时认为在这里经营成本太过昂贵的话,张江乃至上海可能会在与国内二线城市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类似的教训已经发生。今年春天,英特尔(www.intel.cn)投资达25亿美元的新芯片工厂选择了北方海滨城市大连,英特尔大连业务总经理科比•杰斐逊说,公司也曾考虑过上海,在那里英特尔已有根基,早些年还设立了一家封装厂和研发中心。如果在上海建厂,英特尔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供应商。但是大连市开出了令英特尔难以拒绝的优惠条件,并且那里更具成本优势,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也很充足。

直接的危险也在临近。部分受访人士透露,已经有浙江、江苏一带的产业园区开出了相当优惠的条件,邀请张江的一些优秀企业迁移过去。纽约州立大学教授丹尼斯•弗里德•西蒙说,中国各城市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相互间有点你争我夺的味道。

面对那些雄心勃勃且表现出一定远见的国内二线城市,张江的管理者是否拥有足够的技巧和灵活性,在这种面对面的激烈竞争中保持自身对外界的吸引力呢?产业集群是一个潜在优势,它有利于留住那些萌生去意的企业,因为只有在集群效应显著的地区,这些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但这还远远不够。一家芯片设计公司的高管说,在张江,同一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上下游的合作相对常见,但平行合作还很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集群效应的最大化。同时,建设宜居环境已经成为管理者必须考虑的当务之急,这需要解决房价、生活配套设施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倘若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张江无疑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展讯通信有限公司

这家企业所做的事情是要摘取无线通讯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展讯的诞生最早要追溯到1999年的美国硅谷,武平、陈大同、冀晋和范任勇四位中国留学博士在一次午饭的时候,偶尔谈起了手机芯片的话题,尽管中国移动已经成为全亚洲最挣钱的公司之一,国内的移动用户总数也位列全球第一,但该领域的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大公司所垄断,手机芯片则是重中之重,“有机无芯”的现状让这几位留学生感受到了责任,同时也看到了机会,他们决定回国开创一番事业。2001年,展讯在上海张江正式成立。

展讯的传奇故事就此展开。从公司创立到今天,展讯每年都在扩充,从开始的一层办公室坐不满人,到后来2000平米的办公楼仍然拥挤,截至今天,展讯的员工已经超过500人。期间虽然也屡次发生资金断裂的危机,但展讯的管理团队始终保持了坚定的态度,甚至曾经给全体管理层集体停薪。

这种坚持最终赢得了丰厚回报。2002年,公司在2G、2.5G技术上实现全面突破,并很快通过了国际认证并实施产业化,从而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2003年,全球首颗TD-SCDMA芯片在这里问世,2004年展讯又研发了首颗TD-SCDMA/GSM/GPRS双模手机芯片。2007年6月,纳斯达克股市向展讯张开了怀抱,标志着这家中国本土的芯片公司终于完成蝶变。

鼎芯通讯(上海)有限公司

这家IC设计公司尽管仍处于耕耘阶段,但它坚信已经胜利在望。

鼎芯公司总裁陈凯同样是一位归国留学人士,在创办鼎芯之前,陈凯曾经在风险投资行业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投融资经验,这使得他在创办企业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02年8月,鼎芯在上海张江宣布诞生,它也是中国第一家射频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公司。在创立之初,陈凯便融到了900多万美元资金,其中包括当地投资机构张江创投的500万元人民币。在之后的时间里,又有将近6000万元投资相继注入鼎芯。

这家被外界寄予厚望的IC设计公司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2004年8月,鼎芯成功开发出了中国第一颗射频芯片,引发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华尔街日报》甚至将其称为“中国芯片产业白手起家”的样板。这款芯片主要应用在了小灵通手机上,但后来小灵通产业的迅速衰落使得公司提前实现盈利的目标落空,在投入了大量资金之后,盈利问题成为悬在管理层心头的一片阴云。

TD-SCDMA将是鼎芯实现跳跃的关键。2007年年初,首颗国产TD-SCDMA射频芯片在鼎芯宣告问世,陈凯称,公司在TD-SCDMA方面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只等待相关政策的出台了。一个有利因素是,从今年10月份开始,公司首次实现了收支平衡,它表明鼎芯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自身造血能力。在解决了资金、技术、经营方面的问题之后,鼎芯已经做好了展翅高飞的准备。

芯原微电子有限公司

从芯片设计服务中赚钱而非卖芯片,使得芯原找到了生存空间。

2001年,当时正处芯片产业的低谷时期,业界对中国的IC企业广泛不看好。但戴伟民看好大陆芯片产业的前景,2001年底,他从美国回到上海招收了第一批员工开始开发标准单元库等设计平台。第二年,芯原公司在上海成立,除了在美国设有研发部门外,芯原在台湾还设有分公司。

芯原公司定位比较独特。尽管国内的IC设计公司已经有上百家之多,但真正的第三方设计服务公司并不多见,芯原是行动较早的一家,并且其定位较高,目前芯原已为多家晶圆代工厂提供了标准设计平台,工艺技术覆盖0.13μm, 0.15μm, 0.18μm, 0.25μm, 0.35μm、0.6μm。“能否设计出来是我的问题,能否卖出去则是IC设计公司的问题。芯原作为设计服务公司的定位有效地避免了市场风险。”戴伟民说。

这种逻辑保证了芯原公司旱涝保收。在芯原2003年第一次寻找投资时,投资者对设计代工的概念还不明白,但随着芯原连续三年以每年300%的惊人速度快速增长,公司已经吸引来了包括IDG、联想投资、英特尔投资等风险投资机构共计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上海火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的目标是帮助客户找到客户,自身财源自然也就滚滚而来。

刘小光的创业道路几经周折。1998年,他创立了国内首家网上电脑超市“火速信息网”,之后刘小光将公司的主要业务定为企业信息化相关软件。2001年,公司开始向网络营销的方向转型,先后签约代理了3721网络实名、CNNIC、新浪、搜狐、雅虎、谷歌等公司的产品。

这条道路最终成就了刘小光和他的上海火速。公司的营业额连年增长,2007年,刘小光预计公司的总营收有望达到1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度增长达70%,在上海乃至华东地区,上海火速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行业领头羊。仅在企业云集的张江地区,就有将近40%的企业成为上海火速的签约客户,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张江高科 篇4

集群创新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 产业集群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德国的巴登一符腾堡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 其竞争优势是由集群成员共同构筑的创新网络而获得。创新网络的核心价值就是在其充当了集群内的知识和信息产生、传递和积累的桥梁, 决定了各主体之间活动和相互作用的路径, 是集群整体创造、扩散和应用知识与技术的决定性力量。上海张江高科技园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园区内的医药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本文探讨张江高科技园内医药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运行机制。

1 集群创新网络运行概念及其运行机制

国外学者Van, Joan E & Wegge man, Mathieu P (2000) 和国内学者盖文启 (2002) 分别提出了创新网络的概念。这些概念大同小异, 认为创新网络是创新主体为了获取创新资源, 实现创新功能而与其他行为主体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关系。既包含企业由于创新的需要选择性地与其他企业或者机构所结成地持久的垂直或者水平的稳定契约关系, 还包括企业间以及企业和机构在长期交易中所发生的非正式交流和接触关系。创新网络行为主体 (节点) 和“连线”组成, 节点即为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等;网络中劳动力、原材料、资本、知识、技术等资源的流动即是网络的“连线”。集群创新网络运行机理是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和过程、具体包括资源共享和能力互补机理、集体学习机理及合作信任机理。

资源共享与能力互补机理是创新网络运行的基础。产业集群的各个主体 (供应商、竞争者、中间商、消费者、各类中介和咨询机构、关联企业、政府机构等) 有不同性和相同性。一方面, 这些节点属于一个区域, 有着共同的语言, 其知识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另一方面, 主体的类型是多样的, 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拥有着不同类型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 而这些知识或者资源是独特的, 具有互补性, 使得节点间具有极高的交流欲望和热情。产业集群中异质性企业之间可以增加网络资源的多样性, 而同质性企业之间则增加了网络资源的竞争性。

集群学习机理是创新网络运行的渠道。集群创新网络的运行关键在于创新的持续发挥, 体现与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扩散及其新知识的产生, 这是一个集体学习的动态过程、, 尤其是隐形知识, 实现的途径是集群学习 (蔡宁, 2005) 。集群学习是以一系列集群共享的制度、规则、程序和规制为基础, 集群成员通过相互协调行动以寻求解决问题时产生知识聚合、重组和激发创新的动态过程和作用渠道。集群创新网络学习机理通过各主体之间在知识资源的创造、整合和互动中的知识产生、传递和积累的过程中形成, 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实现动态持续创新的主要机制, 集群企业学习能力的发挥离不开集群学习机理的建立。

合作信任机制是创新网络运行的保障。集群创新网络信任可定义为集群各成员基于创新网络成员的行为于其上而自愿采取有利于网络利益的一种文化和制度安排, 也是促进集群企业合作的重要非正式制度。按信任的程度可分为:契约信任、认知信任、共识信任三种信任。契约信任, 较低级, 是建立在企业之间订立正式契约基础上, 认知信任是建立在企业之间彼此沟通, 不断学习和总结, 并调整自己和其他成员间的交互行为, 是建立在相互之间合作和了解的基础上的。共识信任是企业之间最高程度信任, 体现于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取向中, 是成员在共同文化下的自觉行为。成员会努力理解合作伙伴的言行并努力按照合作伙伴的意图行事。

2 上海张江高科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运行机制分析

2.1 创新网络的节点构成

张江高科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节点主要有: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园区内生物医药企业有400多家, 其中生物制药和化学药企业占60%以上。政府为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初始动力, 实施各种有助于集群发展的政策和行政法规等。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开发并转让新技术, 为中试和衍生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多为企业联盟、行业协会、商会等, 聚集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专家, 能够帮助技术性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获得市场机会和投资。

2.2 资源共享与能力互补性

医药产业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园区内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共享网络。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国家药物筛选中心、国家生物芯片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集聚了信息、技术、投资和管理等各方面的专家, 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 为园区内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包括先导化合物研究筛选、临床前研究、临床实验以及中试、新药产业化各阶段的服务, 几乎涵盖了园区内医药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服务。

2.3 集群学习机制与合作信任机制

园区提供的HR俱乐部、企业家沙龙、财税经理俱乐部等服务项目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之间、园区领导与企业以及企业财务经理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园区内400多家医药企业, 小型创业企业达300多家, 占到70%以上。这些创新企业的创始人或是领导层绝大多数是海外派, 除了私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往来, 企业之间的技术和信息交往很少。园区内进驻的跨国企业往往只与国外母公司联系紧密, 自成经济体系, 与园区外部联系丰富, 而于张江本地企业的联系十分有限, 如桑迪亚医药技术 (上海) 有限责任公司等。园区医药企业人员的流动、正式和非正式沟通也是集体学习途径之一。在我们的实地调查中, 90%以上企业员工曾在园区其他医药公司工作过, 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效应明显。园区内不定期举行活动, 如划龙船比赛、兵乓球、羽毛球比赛等体院活动, 知识竞猜、工作经验分享等活动。员工通过交流把重组后的观念和创新的点子带回组织, 从而为组织共享。对一些成熟的高科技群而言, 员工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内在特征, 如在硅谷, 食堂、咖啡店、树阴下随处可以员工探讨交流的场面 (萨克森宁, 2004) 。园区内合作信任关系多以契约信任为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较多, 而竞争企业之间以及跨国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联系、信任较少。

资料来源:上海张江高科技园网站, http://www.zjpark.com

3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

虽然张江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自1997年“聚焦张江”以来, 得到了快速壮大, 但目前仍处于创新网络的成长阶段, 与成熟的集群创新网络 (如硅谷) 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虽然网络内部成员基本上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能力互补, 体现集群经济带来的基本优势, 但是缺乏保持集群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氛围中的共识信任与协同创新的集体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网络成员水平互补能力较弱, 竞争远大于合作;园区内的化学药企业和生物制药企业之间竞争激烈, 由于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企业间信任成都低, 限制和阻碍了水平企业之间的合作。其二, 创新网络稳定性较低。在问卷调查中, 了解到企业对技术、市场方面的问题, 合作意愿都不高, 网络内基于血缘、地缘产生的信任、凝聚力等形式的共识信任匮乏, 导致了网络联系的稳定性很低。其三, 网络节点的学习能力薄弱, 自主创新能力尚待提高。园区内医药企业人才存在人才质量和数量供应紧张问题, 影响创新网络知识的转换、接受和运用能力。人才的流动多为极端的, 企业对中层人员的流动控制严格, 尤其是外企, 对关键人才的流动更是谨慎, 致使集体学习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蔡宁, 吴结兵.产业集群企业网络体系:系统建构与结构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2006 (12) :9-13.

[2]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吉峰, 周敏.区域创新网络行为主体特性、信任建立机制与信任度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2) :47-50.

[4]田钢, 张永安.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和合作机制研究[J].软件学, 2008, 22 (8) :91-96.

张江高科 篇5

科学观察

2010 年第 6 期

TIANJINSCIENCE&TECHNOLOGY

戴东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430070)

我国都市工业园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

要】以“产业集群”作为都市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的切入点,从产业集群模式的背景及意义出发,通过研究都市工业园产业集群模式的框架内容及运行机制,深入剖析我国都市园的发展模式,同时针 对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进行实证分析。

0 引言

【关键词】都市工业园 产业集群 上海张江

络形式的有机整体。[1]

产业集群模式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运用非常广泛,为世界各 国区域经济发展、行业部门规划、企业之间协作提供了一种全 新的思维方式。在我国也有许多都市工业园采用该模式进行园 区建设及产业发展,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连云港市工业园、滨海沿海工业园等。不同于传统都市工业园以政府为主导建设 而成,这些园区采取的是以政府引导、企业自身聚集的方式发 展而来的,企业的自主创新性、园区根植性更强,也更利于产业 集聚资源优势形成规模发展。以下集中探讨在我国都市工业园 中逐步形成并有效运行的产业集群模式的内涵。

“产业集群”概念是 1990 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 中首次提出的,是指特定区域中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的企业、专业化和服务化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相关机 构共同组成的群体,同时还可延伸至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 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政府等社会团体与机构。而产 业集群发展模式则是通过产业成群集中发展的方式,将某一具 有优势的主导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并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以达到

降低成本、提高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的目的,从而形成网

图 1 产业集群导向的都市工业园区发展框架结构图

收稿日期:2010-11-05

2010 年第 6 期

TIANJINSCIENCE&TECHNOLOGY

科学观察

产业集群模式内涵

1.1

产业集群模式框架

产业集群模式是在政府引导、企业自发的推动下,达到整 合产业生产网络和优势资源的目的。园区企业通过内外 因 驱 使,形成一种资源集聚、分工与协作、区域集聚和资源共享的长 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以推进产业规模发展。同时依托于产业 链上下游的链接及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多产业集聚,继而通过多 产业集聚的内部协同效应和自强化机制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 工业园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强化的多产业集聚促进多条产业 链的共同发展和产业联盟的增加,形成区域规模化发展,提升 园区品牌效应,框架图如图 1 所示。该产业集群导向模式适合 有一定企业、产业集聚基础,并且彼此间具有高度分工协作关 系的区域产业发展。1.2 产业集群方式 1.2.1

资金集群

园内主要通过政府政策导向、园外投资进

驻、园内企业合作、金融机构调配等方式实现资金的高度调动 和集中,并通过合理的二次分配促进园区资金得以有效利用,促进产业的集群式发展。1.2.2

技术集聚

园区技术集聚主要通过技术渗透形成。在园区资源集聚的基础上,通过新技术向传统产业和相关产业的 渗透,实现技术和创新技术在园区的共享,使园区逐步从要素 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1.2.3

人才集群

园区内人才的聚集主要是以地区丰富的高

学历人才数量为依托,园区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吸引更多科 技人才进入企业,并经由企业间有效的交流合作促进园中人才 的紧密协作。再通过科研机构与高校的进驻实现产学研的有效 整合,达到园区内外人才资源的高度集聚。1.2.4

物流集群

园区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等方面的集聚并不是园区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有实现园区产品的价值 和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园区的经济、社会价值。因此园区在原材 料供应、货物运输、销售站点等物流中间环节实现专业化分工 和规模化调运,实现园区物流集聚。1.3 产业集群路径 1.3.1

依托市场需求

该路径强调园区企业进驻并逐渐集聚的市场主导性。根据地区内消费者市场的新要求,园区设定相 应的政策扶持产业以鼓励相关企业进驻,而企业也由当地市场 及政策的吸引主动进入园区开展生产营运。逐渐增多的企业在 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受自身限制无法填补整个市场空缺,因而企业之间逐步形成相互协作的统一整体,促进企业间资源 的有效整合,实现产业集聚。1.3.2

依托产业链发展

在企业进驻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

中,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获得高效的资源利用率和飞速的发展。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上下游产业的关系日益紧密,于是 相关产业受到吸引陆续进驻,促使产业资源优势向产业链的上 下游延伸,从而形成规模化产业链条,巩固产业竞争力,实现产 业集群发展。1.3.3

依托产业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都市工业园大多设立在具有产业优势的区域,因此园区在产业发展上既具有基础性,也呈现一定侧重性。基于传统优势产业的良好积淀,企业自主 进驻园区的积极性和技术研发的创新性也高于其他毫无产业 基础的园区,因此以园区产业现有状况进行深入发展也是形成 产业集群的有效路径之一。1.3.4

依托适应性技术企业集聚[2]

该路径主要针对技术优势

明显或无传统产业基础的园区。技术企业具有投入成本低,但 收益高、产品附加值高、环保节能等特点,一旦形成规模将对整 个地区乃至全国有深远的影响力,且不易被轻易超越。但由于 该路径技术要求相当高,采取该路径的园区一般数量较少但影 响深远。1.4

产业集群模式运行机制

在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园区新成立企业或 原有企业通过产业链分解,促使一些创业者创建新的公司并依 据产业链上的分工进行协作,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形成园区企 业的集聚。在协作和竞争的作用下,园区围绕主导产业的产业 链,形成上下游生产、产品采购、转包、研发、咨询、中间服务等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最终形成产业集聚。[3]

随着集聚效应的不断扩大,工业园的产业集聚吸引专业化 供应商和专业人才,聚集专业化信息,形成资源集聚效应,继而 推动专业化的市场和产业关联度,促进在产业链条上下的衔 接,强化园区支柱产业实力。[4]产业集群的竞争自强机制会引 起在区域的集聚,形成产业联盟。依托园区产业联盟形成以产 业价值链分工合作为主的产业关联、以企业间竞争合作为主的 企业关联以及生产要素、优势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依靠产业链 上下游的支持,配套相关产业在区域内集聚,形成多产业集群,增强产业关联性,从而较好地在企业间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 作,实现整个区域的聚集效应。

通过产业链横向、纵向的延伸和企业间分工协作的产业联 盟,能够减少园区企业的盲目竞争,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产 品竞争力,提升园区品牌影响力,推动园区的不断发展。产业集群模式实证分析—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 区为例

2.1 上海张江资源集群方式 2.1.1

技术创新深入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一直将技术创新作

为园区发展的核心。园区通过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 园区内各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协作进行技术吸收与创新,形成上 海张江独有的科学技术实力,并逐步铸就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 力。

①集成电路技术:自展讯通信有限公司自出研发中国第一 个 GSM/GPRS(2 G/2.5 G)起,上海张江便逐步成为集成电路 技术的积极创新者和行业领航者。2009 年园区给予集成电路 产业的科技研发经费达 30.5 亿元,较上年增长了 12.2%,而 集成电路专利申请达到 2 075 件,占专利申请数的 90% 以上,充分体现了园区对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和产业 强大的研发实力。

②生物医药技术:张江作为“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

基地”,随着近年来的迅速发展,现已为我国生物医药研发数量 最多、国家新药临床研究最多的生物医药基地。2009 年张江生

物医药产业共申请专利 466 项,其中发明专利达 413 项,占 88.6%。同时,园内制成医药新产品 229 个,获新药证书 50 多 个;在研药物 261 种,其中创新类药物品种 127 个,占比达到 48.7%。

③软件技术:上海张江专为软件企业建有浦东软件园,供 各类软件企业入驻。现在的上海张江浦东软件园已成为我国著 名的软件基地,园内涌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研发力和行业影响力 的企业,并参与了国际国内软件标准 SOA 的制定,为我国的 软件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2009 年,软件产业科研活动经费 支出达到 19.25 亿元,较去年增长了 39.0%。2.1.2

人才引入广泛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的发展离不开高科

技人才的大规模引入。通过上海市政府大量的优惠政策和园区 良好的发展前景的鼓励和吸引,张江的人才数量不断增加。截 止到 2009 年底,张江从业人员已超过 14 万人,同比增加 13.4%,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 72%,同时园内已有国 家级专家 204 位,其中两院院士人数达到 26 人。此外,累计园 区内留学生人数达 6 000 余人,并创办创新型企业 600 余家,占全区总企业数约 1/3。人才的广泛引入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 有效的保证,通过人才资源的集聚能够有效推动产业向规模 化、专业化迈进。2.1.3

产学研联系紧密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一直致力于创新

技术的研发。除了依靠企业自身的研发中心进行设计与革新,园区还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机构、高校,以产学研结合 的方式促进技术创新的加速增长。2009 年,张江已经拥有 127 家研发机构,并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6 家,占我国 54 所高 新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总数的 7.89%。此外,园内已有 30 多 家知名企业与 12 所高校共同培养 300 名研究生,且数量还在 增加。可见,上海张江在产学研合作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企业 研发中心、研究机构、高校的三力整合能有效促使园区内产业 集聚效应的深化和提升,为产业及园区规模化发展提供良好的 技术创新的基础。2.1.4

投融资形式多样

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多类政策也吸引

民间资本投资、激活园内企业融资。如适时施行减税免税政策 及行政服务“零收费”政策以吸引企业进驻并引入资金;设立风 险基金,采用投资贴息、贷款贴息、补助资金等方式吸引企业或 组织机构投资融资;建立担保融资基金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的现状,为中小型企业发展提供担保等。2009 年上海张江高科 技园共吸引外资项目 90 个,合同金额达 9.4 亿 8 美元;引进内资企业 538 家,内资注册资本达到 18.43 亿元人民币,创历史 最高。同时,2009 年也已经为 30 家企业完成了总额达 2.353 亿元的融资担保。可见,上海在促进张江园区投融资问题上政 策类型多样,成效显著,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链支 持。2.2

上海张江产业集聚路径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导的国 家级高技术产业示范区。园区产业的发展主要根据自身现状和 市场需求,逐步经历了初期主要发展传统产业、中期重点开发 高新产业、后期积极拓展主导产业链 3 个阶段: 2.2.1

传统优势产业强化期(2000 年以前)生物医药与软

科学观察

2010 年第 6 期

TIANJINSCIENCE&TECHNOLOGY

3件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上海的重点支柱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 景,两大产业以其持续的增长力和突出的经济效益受到上海张 江高科技园的重点培养和扶持。2.2.2

高 新 产 业 市 场 机 遇期(2000—2004 年)2000—2004

年是上海张江的重要战略发展期。园区敏锐察觉到世界范围内 正不断兴起并壮大的一系列新兴产业,结合自身传统技术优势 和企业发展意向,提出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软件业统称为 上海张江的三大主导产业,积极鼓励国内外优秀企业进驻,同 时大力建设孵化基地,吸引大批中小企业入驻,有效促进三大 产业资源的高度集聚。此外,园区还积极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如 文化科技创意、信息安全、光电子及金融信息服务业等,大大推 动园区经济繁荣。2.2.3

主 导 产 业 链 条 扩 展 期(2005 年至今)自 2005 年以

来,园内在市场需求和产业自身发展的双重推动下,主导产业 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和拓展,有效推动了光电子、医疗器械、新 能源与环保、数字出版等多个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促使产业规 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产业链之间也形成了交汇,从而大大提 高主导产业的竞争力,推动园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

张江一直紧跟时代脉搏和市场需要,逐步形成主导产业的 集群效应,达到产业的大规模生产和高效率发展,促进产业竞 争力的提升和园区品牌效应的推广。2.3

上海张江规模运行机制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依托于优越的地区经济社会条件、优惠 的政府政策扶持、企业的经济效益驱动,大批企业入驻园内,在 园内形成企业集群,并通过规模效应逐步形成集成电路、软件 与生物医药大三产业,在园内实现集群发展。

强大的企业集聚优势和完善的园区服务体系促使园内充 足的产业资源得以迅速集中并形成群体优势和规模优势,推动 三大主导产业与其相关行业的关联性提高,拉动产业上下游企 业的迅速发展和互补,从而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而各产业链的 延伸领域不断扩大利于形成各产业链横向、纵向的交叉关联,并结合产业联盟加深产业链的相关性,实现园区整体经济竞争 实力的提升。

产业集群与区域集群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上海高科 技园区实现园区整体的规模发展。在规模化园区内,园内各企 业得到更为有效的配套设施和机构的辅助,获取更充足的资源 配备并在更完善的技术研发平台上进行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技 术的自主创新速率;园内主导产业通过产业联盟进行有效的沟 通与合作,实现产业链不断延伸发展,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园 区自身在企业不断发展和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之下将赢得更高 的品牌影响力,为进一步提高园区综合实力提供了有力条件。目前,上海张江已获得“张江药谷”的称号,形成了独树一帜的 品牌效应。总结与建议

当前,我国都市工业园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

量,其发展模式与机制的探讨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选 取我国都市工业园当前广泛应用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行深 入研究,从产业集群模式的主要框架内容及运行机制进行系统

2010 年第 6 期

TIANJINSCIENCE&TECHNOLOGY

科学观察

信松胜(天津市静海县中旺镇水利站 天津 301615)

节水灌溉技术在静海县的引进与推广

【摘 要】介绍了静海县节水技术的发展,该县节水技术先后经历了缸瓦管输水、低压塑料管、大明 槽输水、喷灌、滴灌、微灌、大型移动式灌溉、双水源大口径管灌等。这些技术的使用为农业发展做 出巨大贡献,同时为农业领域的节水工作做出表率。

【关键词】节水 灌溉 静海县

水源大口径管灌。

水资源紧缺这一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 注。对于我国来说,如何面对人口、耕地、水资源等条件较之世 界更加严峻的态势,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众所周知,由于农田灌溉用水占用水量总量的 80%,提高 水的利用效率,节约灌溉用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一项不 可替代的重大措施。但由于多种原因,尤其是传统的观念上的 原因,加之面广量大,又涉及到水资源调配、输水、灌水环境、作 物品种、耕作栽培等一系列工程的、生物的、技术的制约,虽然 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有很大的提升 空间。

我县节水技术应用情况为:静海县地处华北,行政区划面 积 1 414.9 km2,人口 54 万,耕地面积 6.93 万公顷,人均耕地 0.13 公顷。静海春季多风少雨,夏季雨量集中,年平均降雨量 495 mm,6~9 月份降雨量 464 mm,占降水量的 80%,多年平均蒸发量 1 850 mm,为降水量的 3 倍。我县多年平均水资 源总量 1.7 亿 m3,人均 340 m3,公顷均 10.7 m3,夏季雨量集中,也使境内水大量流失,这样的情况注定我县必须走节水之路。

我县节水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至今约 20 年时间,技 术几经翻新,目前节水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有成功也 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节水技术先后经历了缸瓦管输水、低 压塑料管、大明槽输水、喷灌、滴灌、微灌、大型移动式灌溉、双缸瓦管

鉴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条件,我县采用的是缸瓦管,当时节水效果是比较明显的。我县农业 灌溉的主要输水手段是土渠输水,而土渠的输水利用率相当 低,经局部测试,由于土渠的渗漏和局部漏水、蒸发,利用率仅 为 40%~50%。缸瓦管的出现避免了土渠严重漏水的通病,使 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达到 70%,并且缩短了灌溉 周期,相应节省了电和人工费用。但缸瓦管的不足也是显而易 见的,建设需要投入很大的劳动量,要求开沟平整、笔直;接口 多易漏水,需要高强度的水泥粘合;易破损,维修不太方便,承 受压力小。低压管道输水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低压塑料管道大量生产,在我县运 西地区及津浦铁路两侧被广泛推广。低压管道输水简称“管 灌”,是利用低压塑料管代替土渠的一种输水方式。管灌的特点 是投资少、重量轻、搬运方便、不怕撞击、施工简单明了、易于掌 握、埋于地下节省土地等,在地下长达几十年不损坏,维修也方 便。比土渠省水 40%,水的利用率达到 90%以上。省水、省电、省时、省工、省地,增产效果显著,深受群众欢迎。到目前为止,我县推广管灌达 2 407 km,控制面积 3 万公顷。

收稿日期:2010-11-09

探究,并以上海张江高技术园区为例进行分析。目前上海张江

高科技园区的产业集群模式发展的较为合理、富有成效,其成 功的产业集群模式对各都市工业园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 今后的发展中,上海张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产业链的交互程 度、园区文化的培养能力、企业自主研发地位等问题的重视,实 现园区更具科学化、规模化的发展。■

[J].中国科技论坛,2003(6):13-18.

[2]朱静芬,史占中.我国高科技园区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探析

[3]洪文生.产业集群成因研究管窥[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23-25.

[4]雷朋.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

版社,2009:81-93.

[5]庄谦汉,纪龙.产业集群助推张江新发展[J].中国创业投资

参考文献

[1]宁钟.企业集群理论的演进及其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11):687-696.

与高科技,2005(7):28-30.

[6]陈海婴.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竞争力研究

张江高科 篇6

2015年前三季度,张江高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至10亿元,但得益于投资收益,净利润大增137%至3.4亿元。“我们提出转型科技投行,着力打造新型产业地产营运商、面向未来高科技产业整合商和科技金融集成服务商的‘新三商’,专注科技地产、产业投资、创新服务三大业务的有机融合、协调发展。报表上,公司投资收益大幅提升,这是转型的必然表现。”金圆桌奖“优秀董事会”得主、张江高科总经理葛培健表示,公司转型已初显成效。

长期以来,张江高科被定义成房地产企业:2014年,其30亿元营收中,房地产销售18.93亿元、房产租赁6.39亿元,总计占比84%。就在2014年,公司董事会换届,陈干锦任董事长、葛培健任总经理,公司以科技投行作为战略发展方向,推出“新三商”战略。公司提出做产业客户的“时间合伙人”,定位于做创业服务业集成商,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发展,与产业客户共同成长,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

科技地产方面,张江高科盘活存量资产,为产业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尝试轻资产化扩张,以基金操盘模式扩展区外产业发展空间,提升科技地产业务效益并进一步集聚产业客户资源。产业投资方面,公司加大投资力度,以“投资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退出一批、储备一批”,使投资业务自身形成良性的持续滚动——目前已累计投資40亿元,约20家企业上市。创新服务方面,2015年,张江高科围绕创新创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发展,推出了新型科技投行的抓手“895营”。第一季活动,入营项目34家,投资估值总和超20亿元,其中七家在营内生活中获得投资,三家获得知名企业的战略投资。第二季创业营2015年11月起航,张江高科和太平洋保险合作推出了全国首款创业保险“科创E保”,入营后12个月内,如发生了创业项目不成功的情况,将给予项目的创始合伙人六个月的生活保障,以支持他们再次创业或调整发展方向。葛培健表示,通过“895创业营”这个众创平台,开启张江高科“房东+股东”模式,加快向投资前端靠拢,从单纯的“空间提供商”向创新创业企业的“时间合伙人”转变。

张江高科 篇7

当前,张江高科技园区正面临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自贸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新一轮的重大发展机遇,张江高科技园区充分把握机遇、用好给予,不断深入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在多重有利因素带动下,上半年园区经济实现持续增长,1-6月实现经营总收入2322.9亿元,同比增长12.5%,税收收入152.72亿元,同比增长15.5%,地方财政收入42.87亿元,同比增长20.3%,固定资产投资114.95亿元,年度任务完成率54%。新增企业稳步上升,新增内资企业421家,同比增长141%。新增外资企业23家(引进港能国际融资租赁、微创电生理医疗等一批外资企业),同比增长109%,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疗等行业,投资总额5146.6万美元,注册资本4872.9万美元。带动引进了一批外资增资。今年1-6月份,共吸引合同外资12.1亿美元,年度任务完成率85.9%;实到外资2.94亿美元,年度任务完成率53%,罗氏制药、华虹宏力、日月光和空气化工等一批大型企业纷纷在园区增资,扩大发展规模。

——自贸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在投资管理方面。

落实好2015版负面清单,在张江片区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备案管理制度,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一是实施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完成业务办理系统的调整对接,截至目前,张江片区共受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类项目共172个,审批类项目2个。二是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施行企业准入“单一窗口”改革,为新设企业提供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联办服务。三是实现了企业住所的集中登记。在芳春路400号3至5层共7166平方米开展集中登记,目前

共引进内资企业690家,注册资本85.22亿元,引进外资企业45家,注册资本1.86亿美元,大大促进了内外资企业投资便利化。

(二)在贸易便利化方面。

一是加快推进张江空服中心建设。监管区域已确定在原剑腾二期改建的国际创新中心项目内,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目前正抓紧启动报建程序,计划于2016年上半年正式运营。二是探索生物医药保税研发模式。由张江管委会牵头浦东海关、一是积极落实“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的49条意见”,鼓励和支持园区有条件的园区企业开展跨境业务,截至目前,园区累计有400余家企业开设了自由贸易账户,其中部分企业利用自贸区政策实现了低成本贷款、海外并购。例如,张江高科股份公司通过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自贸区金融政策将融资成本降低了60%。微创医疗公司通过中国银行的并购贷款置换项目顺利完成了对美国骨科公司的海外并购。二是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功能和杠杆作用,设立了张江创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公司及部分生物医药企业共同开展生物医药保税研发研究。由于目前无法复制特殊海关监管区内政策(药明康德保税研发模式),因此海关建议可参照集成电路保税监管模式,在园区选择资信良好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开展保税研发试点,目前我们正在抓紧摸排和选定一批试点企业。

(三)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

业投资引导资金和种子资金,截至目前,引导资金已认缴投资总金额1.75亿元,引导社会风险投资资金9亿元人民币;种子资金已累计投资企业30家,投资额为1.38亿元,带动了5-6亿元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例如,深迪半导体公司获得500万元的投资后,带动获得3000万元的投资。

(四)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

一是加快推进行政审改工作,在率先开展集中审批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通过“办事人员和分管副处长”两级审核直接实现审批,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合理回应办理诉求,对有争议的特殊问题,提交每周一次的审批专题会研究,妥善解决政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深入推进“管镇联动”改革试点。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会同张江镇、张江集团公司加快推进管镇联动改革,目前已与张江镇完成了10项经济职能和10项社会管理职能的移交,明确了总部经济园开发主体,启动了相关开发建设和园区综合环境建设工作。三是提升人才服务水平。7月1日,市公安局在张江园区增挂“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园出入境办证服务点”,就近为人才办理上海市有关“海外人才认定、永久居留、外国人就业和居留许可”等方面的新政。目前窗口咨询量较大,已办理预受理的近10人(大部分人才还在材料准备过程中),办理非上海户籍居民在上海申请出入境证件的每天约30人左右。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张江高科技园区把国家战略、上海市和新区的要求、张江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运用好科创中心、自贸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改革优势,以“双自联动”为重点,努力建设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创新创业环境最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科创中心核心区,加快向建设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区目标迈进。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正在重点推进7方面工作。

(一)推进张江科技城建设。

市区两级推进科技城建设的联合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张江管委会,为此我们将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一是积极配合统筹谋划。在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产业结构、综合配套等方面,结合园区定位,提出园区需求和建议。抓紧梳理园区基础资料和数据,配合各工作组做好前期调研和规划工作。二是全面提升园区整体发展水平。以科技城建设为契机,瞄准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标准,全面提升园区规划、二次开发、产业发展能级,并结合“管镇联动”改革,提升张江镇生活配套水平。三是建设宜居宜业的科技城。针对园区城市功能缺乏,综合配套不足的问题,我们将全面摸清园区现状,牵头开展园区综合配套体系研究,提出2020-2030年包括人口结构、科技、教育、医疗、交通、文化、国际社区在内的可操作性任务和举措,打造生态环境最优、配套设施最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最健全、文化氛围最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最浓厚的科技城。

(二)积极承接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一是承接服务好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积极承接一批国家大科学设施,构建由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用;集聚一批高端研发机构,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研发创新链上的重要节点;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着力提升对创新创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支撑能力;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努力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二是提供承载空间保障。加快推进土地“二次开发”进度,盘活园区存量土地资源,运用好上海市新出台的“支持科创中心建设土地规划政策”,为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提供空间保障。三是促进科学资源整合。利用张江园区国家级大科学装置、高校、科研院所和跨国研发中心集聚的优势,搭建平台、建立机制,促进各类科学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增强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的“组合拳”优势和对外竞争力。四是吸引集聚国际一流人才。对接落实好国家、上海市和新区近期出台的各项人才新政,引进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进国际人才资源的流动配置。推动产学研实现面向国际化的实质性合作,并为到张江开展科学研究的高端人才提供“张江科学家国际公寓”、就医就学等综合便利。

(三)加快推进自贸区制度创新。

进一步突破难点,加快制度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据悉,目前相关方案已报国务院,10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讨论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此项改革有望最终落地。近期我们正抓紧做好准备工作,配合上海市药监局细化操作方案,研究设立药品合同生产安全风险专项保障基金,推进CMO在张江落地。目前勃林格绿洲项目也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政策落地后即可立即承接相关项目。二是推动上海新药审评中心落户张江。目前市食药监局已明确将上海新药审评中心在外高桥的自贸区分中心及新药和医疗器械的技术审评部门迁入张江,进一步方便张江园区生物医药类企业新药申报(该项目拟落户生物医药基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生物医药基地公司于9月底前完成场地清理,力争年底落地运作)。三是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办法。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在张江园区开展试点。探索“自主改”,研究制定区域内双高企业扶持办法,并从张江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四是深入推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园区集成电路产业保税监管试点开展以来目前仅4家企业,主要原因是封测环节进口材料不保税、国内生产的晶圆无法纳入试点。目前,正由市发改委牵头,并参照台湾模式开展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封装测试企业实施全产业链监管课题研究,我们将积极配合市区有关部门加快推进研究工作,争取尽快取得研究成果。

(四)建设张江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

一是推进张江孵化集聚区建设。在张江中区,拟以C-5-2地块“张江国际众创中心”为核心,打造国际高端孵化集聚区;在北区,打造10万平方米的“张江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以集成电路设计、智能机器人研发等为导向的示范企业集聚。二是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孵化器。推动“中以创新中心”项目、新加坡腾飞莲花商务园项目等尽快发挥作用(目前“中以创新中心”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于8月下旬正式开业,目前已确定引进国际化项目13个),加快推动PLUG&PLAY,YC,WEWORK等国际知名孵化器的落户园区,建立一批国际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新型孵化器,形成链接全球的孵化创新网络。三是完善园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研究制定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成本的扶持政策,重点关注和支持提供设计、开发、试验、工艺流程、装备制造、检验检测和标准化的公共服务平台类项目建设,并为创业企业提供科技情报、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商务服务。

(五)推进重点企业集群化发展,培育潜力型企业。

坚持重点扶持与潜力培育并举,加快形成重点产业、新兴产业中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一是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扩大。加快推进中芯国际全球总部、中国电子第二总部、微创医疗全球总部、绿谷制药总部、沪江网“互联网教育创业者基地”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中微半导体、凯世通、美满电子等优秀企业,利用上海集成电路大基金以及园区产业基金等,实现产业链整合,形成一批龙头企业。二是大力培育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围绕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3D打印、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新能源等“四新经济”领域,挖掘和发现一批潜力型企业,加大对潜力型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形成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源泉。

(六)建立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

进一步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一是积极促进企业直接上市融资,争取市金融办正在推进“科技创新板市场”落户张江核心园,争取浦东新区“凤凰板”产权交易市场落户张江。二是设立“火炬之光”天使投资引导资金。计划从张江专项资金中安排10亿元,发起设立总规模约30亿元的“火炬之光”天使投资基金,全力支持中小企业起步阶段发展。三是推行以“张江信用体系”为核心的创新融资服务模式。张江园区自2013年启动信用体系建设以来,得到了企业积极响应和认可,实现了信用网络广覆盖,一方面促进了企业自律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搭台,促进信用产品的运用,推出多种以企业”信用档案”为基础的金融创新产品,真正实现了企业信用价值化,帮助企业获得了全方位的金融支持(目前已帮助企业获得约6亿元的融资,2.3亿元的担保额以及推荐新三板挂牌企业22家)。四是优化金融资本支撑创新创业体系。与银行、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合作,以风险补贴、担保补贴、利息补贴等不同方式,建立覆盖园区全部科技企业、分层次的间接融资服务体系

(七)提升园区综合环境品质。

上一篇:蛋白质功能下一篇:点燃学生心灵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