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高科技产业

2024-07-01

动漫高科技产业(共11篇)

动漫高科技产业 篇1

摘要: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园与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共同合作, 动漫产业与超级计算机服务平台的融合紧密, 在动画技术研发、动画作品创作与交易、动画衍生品的开发、动画人才培养、信息发布整合这一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链中, 超级计算机服务搭建的公共技术平台无处不在。

关键词:超级计算,云服务,动漫高科技产业,渲染

1. 天津云计算服务平台

1.1 2011年6月9日, 天津国家超级计算云服务中心项目在天津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启动。

在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第一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及其集群, 为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中心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

1.2 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适用于超大规模渲染云计算的

管理, 囊括了动漫和影视渲染、空间地理信息、石油天然气勘探处理、高端装备制造等诸多方面, 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规模都位于世界前茅。

2. 动漫高科技产业

2.1 天津动漫产业的发展历史

天津动漫产业发展较早, 我国第一部与外国合拍的动画片《海尔兄弟》和《熊猫的故事》均诞生于天津工艺美院。上世纪90年代, 天津动漫产业进入第一个发展期, 也培养了一批天津动漫行业的奠基者。2005年以后, 天津动漫产业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 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成长并集聚了一批有实力的动漫企业。截止2012年11月, 天津市有856家企业进入天津中新生态城国家动漫园, 注册资金达到644亿元。

2.2 天津动漫企业

天津动漫产业主要涵盖了漫画生产、动画制作、手机网络游戏研发和综合类动漫企业等四个方面。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的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近年来发展异常迅速, 成为天津动漫产业发展新的聚集中心。

天津国家动漫园, 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 是中国的国家级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国家动漫园内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其中包括了动漫作品的创作生产, 动漫作品展览交流, 动漫作品的交易, 动漫作品衍生品开发, 动漫人才培训, 动漫国际交流等。是国家文化产业的航母级项目。国家动漫园于2011年5月22日正式开园纳客。截至目前, 国家动漫园已经累计吸引220余家动漫产业相关企业入驻, 其中动漫类创作企业达到80多家。

3. 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与高科技动漫产业链

3.1 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为动漫产业提供服务。

天津动漫产业从前期开发创作, 到中期制作渲染完成, 再到后期宣传营销、衍生品开发, 各个环节都有中新天津生态城动漫产业园的高科技技术支持, 一条高科技动漫产业链条已经在国家动漫产业园初现雏形。国家动漫产业园与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展开合作, 形成的动漫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成为了动漫制作强而有力的技术资源。

3.2 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为动漫产业实现资源共享整合。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与高校动漫专业相联合。由于渲

染软件比较昂贵, 高校动漫专业学生没有实力购买, 那么他们可以通过上网注册, 获得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服务资格, 可以使用云计算进行动画制作渲染。完成作品后, 可以上传到云服务平台, 国外或者国内动画公司可以通过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发现学生优秀作品, 并实现这些优秀学生作品的经济价值, 或者将这些优秀的学生收入麾下。

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也可以让天津动画公司了解国外动画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 与国际动画市场接轨。

国外动画公司通过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发出自己的业内需求, 天津动画公司通过云服务实现自己的外包业务。

3.3 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提升动漫中小企业科技能力

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就是一个促进动漫产业中小企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的有效平台。对大部分动画中小企业来说, 缺乏强有力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有些高质量高标准的动画就做不了, 就只能生产质量低、画面粗糙的动画作品, 在高科技产业链中不具备竞争优势。依靠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 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对这些缺乏硬件软件支持的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动画公司可以通过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节省资源, 行业软件比较贵, 使用云服务平台, 等于大家来分担这个成本, 负担就降了下来, 实现资源共享。

3.4 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的安全性

在商业竞争中, 安全可靠性也是企业考虑的比较重要的方面。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是专业的云中心, 可以进行数据备份、服务器的保护, 上传分辨率较低学生作品防止剽窃等。所以动画公司和动漫专业学生对上传作品的可靠性, 安全性无须担忧。

3.5 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为动漫产业的提供便捷服务优势。

在动漫渲染中, 动画片的图画出来之后, 色彩的搭配, 饱和度的高低, 光影的造型, 让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这是完全靠超级计算机来实现的。只要在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注册, 支付一定的费用, 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使用超级计算云服务, 非常便捷。

3.6 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提高动画产业的资源利用率。

各个动画公司自己配备大量服务器、及网络设备, 在大部分时间下, 这些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在大部分时间处于资源浪费的状态, 而天津超级计算云服务平台则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动漫产业与超级计算机服务平台的融合紧密, 在动画前期、中期后期, 营销这一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链中, 超级计算机服务搭建的公共技术平台无处不在。利用“天河一号”的超级计算机高性能运算优势, 天津全力打造出了世界一流的公共计算机服务平台, 为动漫企业、动漫衍生企业、高校动漫专业学生提供高端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薛伟莲, 姜帆.基于云计算的动漫产业协作模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廖健宏, 杨玉宝, 唐连章, 卫建安.基于云计算的动漫渲染实验平台研究与实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

[3]樊雷, 孙建波, 马文杰.基于移动云计算的高校实验教学平台设计.福建电脑.2012 (8)

[4]朱莉.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企业家天地2011

动漫高科技产业 篇2

摘 要:众所周知,日本对动漫文化的重视与开发由来已久,在发展动漫产业同时,日本不忘将这种颇具穿透力的动漫文化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向世界推广。提出了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实现国际化的思考。

关键词:日本对动漫;本土文化;动画形象日本动漫在国内外的影响

本世纪初,日本文化商人就曾如此放言:“美国占据了世界文化市场的一半,我们应该占据另一半。”面对日本动漫这股冲击波,美国媒体惊呼自己的文化产业遭遇了第二次“偷袭珍珠港”事件了。

日本动漫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确不可小觑。首先,动漫文化给日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俨然成为日本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了。其次,日本动漫扮演着某种程度上的“文化侵略”角色。毫无疑问,在进行日本动漫制作时,制作者总会有意无意地将日本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文化思维杂糅其中。于是,当他国消费者在消费日本动漫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日本意志”的影响。最后,日本动漫可以给日本形象加分。日本动漫世界里的人物,不管男女老少、忠奸美丑,都具有形象美特质。而这正好使世人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与国民形象有一个善意的感知。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八成以上。在日本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当中,在电影院、电视台播放的各类动漫节目格外引人注目,各种动漫的人物形象充斥街头,早已超越了杂志和电视的范畴,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

目前,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三大产业,广义上说动漫产业已经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5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漫画、动画、图书、音像制品和特许经营周边产品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推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可以说,看到好莱坞的电影比美国产品能更多更广地渗透到世界各地,日本也开始追求他们在国际文化中的地位,动漫备受日本政府青睐俨然已经把发展动漫产业带动日本经济发展定为国策。中国本土动画受到动画强国的冲击

从20世纪60年代起,动画开始了自己文化商品产业化的探索之路,逐步诞生了美国、日本、英国、荷兰等动画制作强国,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动画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后,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市场开始逐步趋于饱和,出现萎缩现象,鉴于这种情况,动画大国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动画强国进军尚处于萌动时期的中国动画市场,极大地促进和繁荣了我国的动画事业,同时也间接地培养了一批新生代的中国动画工作者。这批专业人士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成长起来,扩展了文化视野,尤其是受到西方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影响,对动画的认识从根本上转换了思维方式。应该说,为开辟中国本土化的动画市场,迎接中华民族化的动画产业明天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然而,正像民众所关注的那样,目前我国动画产业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牌动画形象。回顾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青少年文化生活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动画形象基本上都出自于国外,当代流行的像米奇、史诺比、凯蒂猫、圣斗士、青春美少女等等,已经成为青

年人眼中新时代的视觉偶像,这是值得每一位文化工作者重视的现象。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势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而我们每一代人身上又都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我们生活的时段发生动画民族艺术形象的空白,它伴随着动画形象向具体生活环节的层层渗透,将在意识形态领域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是应该引起我们深入思考的。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越应该重新估价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所以在动画领域,我们呼唤从本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真正意义的中华民族的动画形象,在这里,它已经不仅仅是涉及到一个动画产业的问题了,而是已经具备了一种文化上的战略意义。

在动画艺术形象的创造上,多年来,一提到民族化、本土化、中国风格,许多人总认为是落后的、陈旧的,是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观带有明显的局限性,然而这种认识在当今动画艺术创作领域又是极具普遍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专门的研究,尤其关注诸如剪纸、年画、刺绣、皮影之类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类,研究的思路也是从造型艺术语言的角度切入的,但是真正把这些审美因素导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创新就太少了。以动画创作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的塑造创作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所以今天重新提出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大量深入的调研中,我们开始逐步感受到本土艺术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其造型形象有待开发的潜力是巨大的。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化为动画造型形象,使之把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倍受当代人所喜爱的艺术形象,尤其是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创新的动画语言。应该说这一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一个时期以来,艺术界对待本土文化的态度不是“拿来主义”,就是“虚无主义”,对于艺术创作更是如此,缺乏深入的研讨和现实的分析。动画借鉴传统造型形象有利条件较多,因为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比较恒定,有着深厚的受众群体。从文化传承的血脉上是无法割断的,尤其是艺术造型元素突出,有较强的包容性,承传着文化脉络的基因,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重因素。如何把这些无形的资源开发利用好,适用于动画造型之中,应该说这是振兴中国当代动画产业的一大命题。文化上的借鉴与传承,并非是空洞的概念,的确需要有识之士从研究入手,从创作开启,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传统的形式重新解读,并融入市场之中,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化的动画产业,借鉴传统也是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生活。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并非是照搬照抄,如果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的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片上,或许永远找不到与时代的对接点,也就无法找到动画的本土文化基因。如果照搬敦煌壁画、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玩具等的具体形象,将无法脱离它自身的功能特点,或许又走入模仿抄袭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如果在造型的形态、制作工艺、技术加工及传播形式等方面不能形成动画的一个整体,那么动画造型艺术再美也无生存的价值。动画是一个形象化较强文化产业整体,动画形象是其灵魂,动画技术是血脉,是连接艺术与技术因素,创造完美动画的必备条件。所以说,在动画造型形象选择的同时又不可忽视相关因素的制约。我们所主张在本土文化中寻找的动画形象,应该是那些文化品位较高,民族风格鲜明,造型型制独特,而又适应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作为新时代的动画设计者,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不论是传统的木版年画、木雕、砖雕、石雕、刺绣、皮影、剪纸等都有动画所需求的造型因素,但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仍需要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既需要文化上的整合,更需要符合动画技术的规律,动画艺术形象转化的过程即是艺术创作的过程。3 中国的动漫产业要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奋起直追

中国动画片创作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宗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偏离,“教化”意义被过分强调。主题先行使创作受到阻碍,思想僵化。娱乐性的丧失使动画由大众走向小众。中国动画片的创作亟须改变传统的创作方式,可以说要走一条借鉴与创新的道路。以往的动画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艺术积淀,但是市场观念欠缺。观念的转化要做到市场观念和受众观念的同步转化。市场观念的转化将会在下一篇中论述。动画创作不要拘于传统,给自己套上枷锁,动画片创作中应有更为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国动画片创作中体现的一种思想就是:动画片是小孩的世界。中国的动画片也就是呈现幼稚的特色。而且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观众也养成这样的观片习惯:动画片是儿童片,是给小孩子看的。这种观念使动画创作的视野非常狭小,动画的题材也受到了限制,思想上放不开,表现在创作上的也就是缺乏想像力,从而使中国的动画丧失了大量的成人观众。且在“教化”思想下,动画片多摆出一副教育的面孔,缺乏童趣,导致大人不看,小孩也不看的局面。中国的动画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儿童表现,改变受众观念,使观众群丰富多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历时四年的大制作《宝莲灯》在这方面做了尝试,这部影片的定位是6岁到80岁之间。可以说这是对动画制作者的一个挑战,要兼顾到差距如此大的观众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影片故事根据中国的古代神话《劈山救母》的故事改编。讲述一个英雄救母的故事,在影像风格和人物造型上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添加了原作中不存在的小猴子形象,机灵搞笑,诙谐逗趣,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市场认同。

事实上,文化产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特有的人文现象,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比如,美国的迪士尼、芭比娃娃、荷里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可以说,多年来,这些文化产品为美国赚取的外汇收入,几乎无一国能匹敌。再比如英国,一位难称重量级的女作家罗琳,竟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刮起了席卷全球的“哈利波特”狂风。显然,这不仅仅是罗琳个人的“金手扫天下”使然,更是体现了西方文化体制的相对健全。凡此种种,都向世人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人文现象是可以创造经济奇迹的。

传统动漫玩具何时借力高科技? 篇3

根据《数码常识》杂志调查,8岁以下的孩子三成多都使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并且5到8岁的孩子中约四分之一都在使用数码设备的时候同时开启多个任务。通常玩具与数码产品结合的情况都是为现实中的玩具添加数码产品上的虚拟形象,然而也有些公司反其道而行。儿童游戏网站莫希怪兽推出了以怪兽的虚拟形象为原型的玩具。莫希怪兽的发行商精神糖果(Mind Candy)的主管迈克尔·阿克顿·史密斯说:“我们并不希望孩子们在游戏时只盯着屏幕。”

以大家熟知的芭比娃娃为例,美泰公司的新款芭比娃娃的背部有一个摄像头,孩子们把芭比娃娃对准拍摄对象,然后按下腰带上的快门就可以拍照了。相片可以通过芭比娃娃胸前挂着的一个拇指大小的LCD屏幕显示出来,还可以通过数据线把照片传到电脑上。更新换代的还有录影间谍墨镜和激光枪等玩具。随着录影技术的进步,扎克斯·帕斯菲克公司生产了新一代的间谍净夜视红外隐身望远镜,该产品甚至可以用于真正的监视工作。孩之宝的激光剑也过时了,现在的孩子们不再用玩具剑互相指来指去了,他们用的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可以模拟激光剑声音和画面,在按动“扳机”时还可以发射出“激光”。

动漫周边玩具的发展趋势是传统的动漫玩具附加时尚的数码功能。要想让孩子们还喜欢玩具,这种技术革新显得非常必要。对于零售商来说,新颖的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销售最好的儿童产品是儿童平板电脑。亚马逊玩具游戏主管约翰·艾提鸥说:“孩子们都喜欢玩家长常用的东西,玩具制造商可以从这点入手进行创新。”面对玩具行业衰退的状况,动漫玩具制造商把眼光投向了科技含量较高的智能化玩具,这是玩具业与高科技行业的最积极的整合。

儿童数字媒体研究中心主管桑德拉·卡尔弗特认为,这种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数码设备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她说:“任何可以使两种不同环境连通起来的东西对人类都是有益的。”然而含高科技元素的玩具价格不菲,比如芭比娃娃数码相机目前售价为50美元(约合人民币315元),是普通芭比娃娃玩偶的两倍,还有很多玩具需要配合昂贵的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使用。专家认为价格制约了这些产品的销售。动漫玩具如何与高科技完美融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木子)

动漫高科技产业 篇4

日本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 有60%以上来自日本, 欧美的动漫业只有20%左右。从2007年开始, 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超过200万亿日元, 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日本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

日本国民十分喜爱漫画, 漫画文化非常发达。据有关部门调查, 日本有超过80%的人喜欢漫画, 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动漫衍生产品。

日本的动漫也影响了欧洲的青年人。在欧洲某所高校的日语专业中, 很多学生表示, 在童年时代他们就非常喜爱日本漫画, 正因为此, 才使他们选择学习日语。

在离东亚如此之远的欧洲尚且有如此之大的喜爱者, 在中国, 大家有目共睹, 日本动漫已是中国青少年业余时间经常谈论的话题。随处可见的漫画书, 动漫音像制品, 网上不计其数的链接, 日本动漫充斥着中国。

日本动漫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 它是如何取得今天的成功的呢?

二、日本动漫产业化经营的成功因素

(一) 完整的产业链

日本动漫的产业化过程主要分为四步:第一, 漫画原作在杂志刊载;第二, 刊载两个月之后, 将内容整合成单行本出版;第三, 刊载一年至一年半以后, 将作品动画化;第四, 如果作品受欢迎, 在动画化的同时, 商家会马上生产玩具等周边产品, 而这些动漫的周边产品几乎覆盖了生活的各个领域, 玩具、文具、游戏软件、服装、饮料外包装、杂志封面等等, 可以说只有人们想不到的, 没有买不到的。如此的产业链使动漫生产得以程序化, 迅速满足了市场受众需要, 达到了大量赢利的目的。

(二) 精细的产品分类

日本动漫在创作之时就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观众群。日本动漫在商业设计上面向全民, 广泛的覆盖面成为产业成功的基础。从漫画分类来看, 日本漫画按读者群可分为儿童动漫、少年动漫、青年动漫和成人动漫等;从动画分类来看, 又可分为电视动画、录像带动画、动画电影和非主流动画, 而且面向不同人群的动画播出时间也各不相同;按发行周期还分为周刊、月刊、半月刊、季刊、单行本等。除了狭义的以讲述故事内容为主题的漫画书之外, 也包括诸如科技农林出版社出版的相关内容的漫画书。

除了漫画图书、动画片, 在其衍生的周边产品的设计上也有着极其精细的分类。比如, 服装上, 有儿童服装、青年服装、时尚型服装、朴素型服装、甚至有适合中老年人穿着的服装;在其玩具、产品外包装上更是为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士提供了选择。

(三) 产销分离的经营模式

这种产销分离的经营模式是指动漫的制作生产和营销推广完全分离, 由市场的竞争来淘汰筛选, 这种机制规避了动漫产业的风险。

日本动画片的制作模式是多方投资、共同分摊风险和分享版权的。赞助商一般都会与广告代理商订立年度广告计划, 广告代理商拿出赞助资金总额的五分之四给电视台, 电视台将所得的五分之二拨给企划公司, 企划公司再将所得的超过半数交给制作公司, 用于制作动画。然而光靠这些钱是不够的, 企划公司会采取各种方法增加收入, 以便追加投资。这样的模式有两个好处:一是多方投资, 降低了各自投资风险;二是可以在制作前期, 各投资主体相互协调配合, 制订一个完整的营销计划。

(四) 大量的衍生品的销售

积极开发动漫衍生品市场, 大力对动漫作品进行二次开发利用, 提升动漫作品的附加值, 是日本动漫产业取得成功的又一重要举措。

动漫市场通常包括播出市场、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以及衍生产品市场, 其中衍生品市场主要包含:玩具、服装、文具、饮料、游戏、影视等。一般而言, 动漫产品的制作因为成本比较昂贵, 投资回收周期也就相对较长;而以动漫形象为基础的衍生品却因成功动漫形象的广告效应, 投资回收周期短且利润丰厚, 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

(五) 源源不断的创新

日本文化有封闭的一面, 也有开放的一面。它的封闭性表现在不管在哪个领域, 都要坚守民族特色;而开放性则表现在只要是自己没有的或者落后的, 都可以从其他民族汲取过来, 为我所用。正是日本文化的这种开放性, 使得日本动画能在全世界取材, 题材广泛新颖的日本动画也因此赢得了全世界的观众。日本的漫画家们甚至把漫画的取材范围拓展到了其他专业领域, 像食品领域、体育领域、医学领域和财经领域等, 这都是先于欧美漫画家的。正所谓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秉承着这样的理念, 才使日本动漫产业在世界上一枝独秀。

三、日本动漫产业化经营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

(一) 扩大目标观众群

在很多人眼里, 动画片是小孩子的专利, 因此绝大多数中国动画制作人都把目标客户群定位成小孩子, 这样无形中减少了很多成人消费者。而日本动画则不然, 这种多分类的动画形式, 使之适合各个年龄阶层的观众。仅以2006年广岛国际动画节的入场者年龄为例, 统计数字显示, 入场者中10岁以下占2%, 10~19岁占13%, 20~29岁占25%, 30~39岁占28%, 40~49岁占17%, 50~59岁占10%, 60~69岁占3%, 70岁以上占2%。如此分散的年龄分布, 从侧面反映了日本动漫的消费者基础之雄厚。所以, 中国动漫产业如果想达到日本动漫产业的规模, 首先要扩大目标观众群。

(二) 做好产品细分

在扩大了目标观众群后, 要做到细致的产品分类。如针对小孩子要设计出什么样的动漫形象, 什么样的动漫内容;针对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要做到符合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来设计, 做到“总有一款适合你”。当占有了更大的市场之后, 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而且可以使动漫产品的受众面更广, 使人们普遍接受, 这样反过来也会推动动漫产品的销售, 进而促进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 一个孩子想让家长为他买动漫书或玩具, 如果这位家长接受动漫这种文化的话, 很有可能毫不犹豫地就为孩子购买了。

(三) 加强产业化经营

1. 注重人才的培养及引入

一个产业要想有持续良好的发展, 必须要有技术过硬、能力突出的人才。日本动漫人才的培养一直有着十分完善的体系, 不仅有动画工作组培养的学徒, 而且有从专业的动漫培训机构学成的学者, 其中包括以东京大学为首的, 一系列的日本高等学府开设的动漫专业。

而反观中国, 动漫人才的培养才刚刚起步, 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而且大多数培训机构只是注重技术的训练, 而忽视了对学员想象力的开发, 即使是这些学员学有所成, 也难以应付日后的实战中的动漫设计任务。如果中国本土的动漫培训机构无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那么引入国际上先进的动漫培训师, 或将外国专业动漫工作者引入中国不失为良策。

2. 建立合理的产销体系

中国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市场化的动漫产业体制。正如上文所述, 日本动漫产业链是产销分离的模式, 即动漫的制作生产和营销推广完全分离, 由市场的淘汰机制规避动漫产业的风险。不仅在日本, 欧美的动画一般也都是由独立的动画制作室来制作, 比如美国的皮克斯工作室等, 都是独立经营, 并且进入市场化运作的。而中国的动漫都没有连载漫画作为基础, 省略了市场淘汰的一关, 于是制作出来的动漫没有稳固的商业受众和目标明确的定位人群。中国的动画制作单位大多为自产自销的事业单位, 制作出的动漫即便是质量低下也能投放市场, 这种产销机制造成了中国动漫产业难以自由发展, 漫画市场始终没有达到大众化的目标。

在动漫的发行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独资的动画片公司很难有放映权和广阔的发行渠道, 即使有好的动画也很难和广大的青少年见面, 面对这样的发行瓶颈, 独资的动漫厂商难以展现自己的产品, 极大地遏制了厂商的积极性, 制约厂商的创新能力。没有了创新, 就没有新产品;没有新产品, 就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这样中国的整体动漫产业不仅不会发展, 甚至会走向灭亡, 从而完全被国外市场占领。在中国, 动漫的目标观众主要是小孩子和青少年, 动漫无疑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 如果中国的动漫市场被外国取代, 中国的灿烂文化将难以传播给中国青少年, 中国青少年接受的将更多是外国的文化, 这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

3. 发展动漫衍生品

动漫衍生品和传统动漫制品 (如书刊制品或音像制品) 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动漫衍生品可以为动漫书刊、音像制品的推广、发行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如人们可能会为了背包上的动漫形象而特意去看看该动漫的内容。在动漫影片上映或发行书刊、音像制品后, 观看过该动漫且热衷于该动漫的人们会慕名购买其动漫衍生品, 诸如玩具、服饰、游戏等。而且动漫衍生品的受众面相比传统动漫制品来说更广, 就像有些人虽然没有看动漫的习惯, 但他们很有可能购买印有精美动漫形象的水杯。而且动漫衍生品能够获得的利润也高于动漫书刊或音像制品, 因为动漫衍生品的成本通常比书刊或音像制品低, 而且获得收益比书刊或音像制品快。

可以看出, 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健全、稳固的产业链, 虽然说中国的动画片也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中国的动漫产业其实仍是刚刚起步的阶段。毫无疑问, 在动漫产业的经营上, 日本是成功的。中国的动漫产业可以汲取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功之处, 并加入中国自己的特色, 这样, 中国的动漫产业会有长足的进步。

摘要:日本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 分析日本动漫产业化经营的过程, 完整的产业链, 精细的产品分类, 运用产销分离的经营模式, 积极进行的衍生品的销售及源源不断的创新是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要素。借鉴日本经验, 中国动漫产业要取得长足进步, 就要扩大目标观众群, 做好产品细分, 加强产业化经营。

动漫高科技产业 篇5

在中国新媒体动漫发展进程中,手机动漫逐渐成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1年至2013年,手机动漫市场增长率分别达到33%、40%、32.9%,远高于动漫产业整体的增长率。

今年,中国进入4G时代,新技术带来了手机动漫产业链巨大的改变,将带动更多的终端产品进入新媒体动漫领域,也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内容创作中,这些变化体现在传播机制、盈利模式、品牌经营、营销手段等方面,推动整个新媒体动漫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为了应对4G带来的变化,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打造中国新媒体动漫产业的行业标准,同时与国际动漫产业相接轨,2013年7月,文化部公布了手机(移动终端)动漫的标准体系。就标准来看,不仅涵盖了手机动漫运营的核心环节,也成为引导产业整体提升的强力保障,起到了“行业发展起点高、创业企业门槛低”的“一高一低”作用,形成动漫产业乃至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网络运营商的升级改造

标准发布后,中国移动、爱奇艺、腾讯等几大主要手机、网络运营商都围绕标准进行了各自平台的升级改造。腾讯微漫APP的改造主要在文件格式方面,打造的腾讯动漫服务平台让作品进入时就符合标准;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对全系列产品实现标准化,积极开拓自身产品与海外产品的对接,还通过动漫编审资格认证培养动漫产业人才;爱奇艺网站在进行标准应用后,可以根据手机设备的特征适配最清晰的码流,提高了观看体验。

围绕手机动漫标准的重点工作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首先强化内容提供商专业化培训,免费开放动漫编审资格培训和认证考试;其次是进一步优化制作工具,在现有基础上优化审核流程,将内容以最快速度推向市场;再次是面向非移动用户开放服务,通过平台开放、产品融合、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手段实现一体化体验。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基础改造、平台升级、技术支撑、应用培训、调研、宣传推广等方式,推动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在行业中的应用和持续优化、改版、升级,并结合产业发展实际趋势推出符合手机(移动终端)特点的动漫产品。

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发展方向

在未来,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发展方向有以下方面,一是硬件环境——规定手机生产厂商专门推出宽屏幕、大流量、高清晰的动漫手机,并在手机制造中严格按照手机动漫行业标准制定有关配置;二是运营商的软件规范——要规范准入和播放的系统管道,规范配套软件的使用;三是服务商——作为动漫内容的软件转换服务者、推广者以及运营服务者,内容安全、版权管理等行业规范化很重要;四是内容制作商——应大力开展理论研究,引导动漫公司从品牌定制、行业应用、跨界融合等方面进行创作转型。

从标准发布到根据标准举办主题创作活动,再到运营平台的升级改造、创作工具的研发和示范产品的创作,以及教材的编写和人才的培养,这一系列举措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自身的发展演变,同时也是建立起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和产业研究与发展的长效化机制。

高等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的错位 篇6

然而形成对比的是,在这样繁荣的形势下,我国高校的动漫毕业生大量滞业。我国动漫教育与市场的错位究竟在哪里?

一、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链的错位

考察我国高校的动漫教学,不难发现大部分院校的教学停留在动画教育,没有意识到,或者忽视了动漫产业链的存在,这直接造成动漫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失位。

事实上,动漫市场是靠产业链带动的,虽然动画具有原初引发作用,但在产业链中只占很小份额。即使是享誉全球的美国迪斯尼公司,赢利也主要不是靠动画片,而是靠动画片衍生的主题乐园以及周边产品,包括玩具、服装、出版物等;在日本,动漫产业中的优秀人才并不是从事动画片制作,大部分人都在从事卡通出版物等动漫周边产业;“韩流动漫”席卷亚洲,但仔细分析,韩国动画给我们的印象远不如网络游戏和卡通产品深刻。由此可见,动画在动漫产业的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少,而真正赢利是动画片播出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主要来自产业链下游的品牌延伸和产品衍生。我国动漫产业“1000亿”的理论市场,大部分也是指动画片的衍生产业等。

产业链前端的动画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有限,而我国的动漫教育停留在产业链前端,就业率不高就可想而知了。造成我国动漫教育停留在动画层面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对动画片制作业的认识误区,以为动画产业是创意产业,应该是小投入、高回报的产业模式,而事实恰恰相反,动画片制作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它需要前期进行大量的营销工作,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和开发,盲目“高调”进入的企业,经过市场的竞争,很快会沉入产业链下端;另一方面,被迪斯尼、福克斯等大公司的光辉所迷惑,只看到了成功时显示出最光彩的部分,人们在仰视编剧、导演、原画师的时候,忘记了在产业链中,真正从事高端制作的精英毕竟是少数,毕业生能成为原画师、动画师的屈指可数,市场更缺乏的人才是大量下游产品开发环节中默默无闻的配套性专业人才。

二、原创教育与二次原创需求的错位

原创,一个令人自豪而尴尬的话题。中国的动漫从1941年推出的亚洲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以来,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制作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既有水墨、皮影动画,又有木偶、剪纸动画,原创能力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即便是今天,我国艺术性动画的制作水平也不能说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巨大差距。但由于精英教育的遗害,我国动漫教育只注意到作为动画形象的首次原创,忽视了二次原创教育,即动漫形象在产业链后期产品延伸生产环节的再次创造。

将原创误读为首次创造是一个误区。国外优秀的动漫产品都是从动画片衍生出来的,但开发衍生产品时的设计需要二次原创,在设计上与首次原创的地位平行。在国外动漫产业链中,往往是当有动画片开发的意念时,就开始进行衍生形象的二次原创设计,能否创造出受欢迎的衍生形象,决定着是否继续进行动画片的开发。甚至有时是先有玩具产品开发意向,为推广玩具产品销售才制作动画片。因此,国外的动漫教育,非常注重产品延伸后的二次原创教育,很多中国经典的原创形象如《水浒传》、《西游记》中的形象,被日本产品原创师进行演绎后,虽然形象完全日本化,但作为衍生产品更加适合中国市场和消费群,从而牢牢垄断着我国市场,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中国动画在国际多次获奖,有很多优秀的动画形象资源,但缺少叫得响的产品品牌。只看到我们的儿童为“米老鼠”、“加菲猫”、“史努比”等如痴如狂,却很少有孩子会对“孙悟空”或“哪咤”爱不释手。我国的动画形象虽然可爱,但开发出的产品却缺少吸引力,我们经常看着《花木兰》、《宝莲灯》等经典作品中的形象被外国人演绎,而无法将它们在我们的文化资源中合理利用。我国原创人才的缺乏是多方面的,不能谈到缺少原创人才,就理解为前端原创,事实上下游二次原创人才需求更广,要求更高,教育难度更大,同时,具有二次原创能力的人才也将更加容易在这个市场中生存发展。因此,除师资、技术、硬件较好的尖端院校培养高级原创人才外,大多数院校以培养普通的二次原创人才为重点。不应该让数以万计的学生在一条独木桥上肉搏,应注重分类培养,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三、教育机制与市场机制的错位

我国大部分院校不能独立进行动漫产业的生产与开发,生产环节必然成为弱点,如果生产环节必须由高校积累,院校担心会被拖垮,因此院校被迫淡化流程环节的教学,即便是以动画片厂为背景的院校,也只是对传统制作技术熟悉,对新技术条件下的动漫制作认识模糊,特别是部分院校痴迷于动漫的探索性教育,将动漫教育引向象牙塔。所以企业抱怨动漫毕业生缺乏流水线形态的岗位教育,缺乏商业动漫的生产教育,使企业增加了入岗培训成本。

与我国动漫教育形成对比的是,日本和韩国建立了另外一种动漫教育模式:动漫的教育任务由高等院校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共同承担起来。在日本,动漫学历教育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之前的教育是由开发商组织的教育机构完成的。

动漫高科技产业 篇7

目前, 江苏省一共拥有四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 即:南京、苏州、常州、无锡。以四大产业基地为载体, 省内动漫产业逐渐向产业集群化模式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管理, 导致了诸如产业链断裂、集群内部企业合作互补欠缺、集群产业结构雷同等问题的出现。本文旨在通过对美、日、韩三国的动漫产业集群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探究适合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管理模式。

1 美、日、韩三国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在全球动漫产业的格局之中, 美、日、韩三国一直都是“世界三大动漫国”。纵观三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史, 我们不难发现, 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及相应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三国的共同特点。可以说, 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及相应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 因为国家的相应政策、基本经济制度、动漫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动漫产业发展基础等有所不同, 所以美、日、韩三国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1.1 美国——动漫市场为主导, 以动漫龙头企业为带动力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作为全球动漫产业的发源地、动漫产业的先行国, 美国的动漫产业政策从一开始就是以规范性政策为主[2]。也就是说, 美国政府只是在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消除障碍、疏通关系、保护知识产权等服务者的角色, 并没有为动漫产业的发展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或指导意见等。动漫产业融入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之中, 其产业发展, 顺应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同时, 因为美国动漫产业是具有集中化、大批量、流水线和垄断性等特征的集群化模式, 所以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以动漫市场为主导、以包括迪斯尼、皮克斯、梦工厂等在内的享誉全球的动漫龙头企业为带动力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美国这一独具特色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不仅推动了其动漫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推动了众多动漫相关产业的发展, 使得美国动漫产业在世界动漫产业中长期处于霸主地位。

1.2 日本——“官、产、学”一体化, 并围绕动漫产业链为发展中心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由于日本是以动漫产业链集群化为特点的动漫产业集群化模式, 而本国众多中小动漫企业之间又是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因此, 形成了“官、产、学”一体化, 并围绕动漫产业链为发展中心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也就是说, 在日本, 学术研究的内容是动漫产业发展的指南, 动漫企业是动漫市场的产业主体, 而政府主要承担着连接、调节“产”、“学”二者间的关系的作用, 恰到好处地发挥设立专门机构、保护知识产权、设立公共支持制度等作用。在这种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下, 日本动漫产业迅速发展,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动漫大国。

1.3 韩国——以政府扶持为主导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韩国的动漫产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本国既没有美国那样发达的动漫电影, 也没有日本那样发达的漫画产业, 本国的漫画和动画片市场几乎是被日本的漫画和动画片所占据。然而, 韩国家庭宽带网的普及率高达75%, 居世界首位[3]。因此, 韩国动漫产业利用这一优势, 以数码计算机以及网络为基础、动漫制作技术为着力点, 实施特殊的动漫产业发展战略。由于本国网络的普及以及特殊的动漫产业发展战略, 所以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动漫网络游戏的开发上。而在动漫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韩国政府将动漫资源集聚起来, 肩负着主导动漫产业发展的责任, 为动漫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 制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制度保障, 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 韩国动漫产业成为了政府主导型的动漫产业集群化模式。为适应这一产业集群化模式, 韩国形成了政府扶持主导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也就是说, 政府肩负着设立专门职能机构、给予资金扶持、提供技术支撑、帮助开拓国际动漫市场等职责。韩国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使得其在短期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动漫大国。

2 江苏省动漫产业集群管理模式的建立

动漫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和创新密集的特征, 动漫企业的创新激励和创新能力决定了区域动漫产业竞争力的高低[4]。在动漫产业集群管理模式建立之后, 动漫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将得以加强、相互合作也更加密切。这有利于降低动漫作品制作成本、有利于积累动漫专用人才资源、有利于建立和推广区域动漫品牌、有利于推动动漫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 江苏省要建立适合本省动漫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即:在政府宏观调控下, 省内动漫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动漫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集群, 并充分发挥市场对动漫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管理模式。

首先, 政府应当发挥好宏观调控的职能。也就是说, 在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建立初期, 政府应当从资金、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在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 政府应当完善法律法规来保护知识分产权、规范动漫产业市场, 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成熟期, 政府完善公共交流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 让动漫市场来自发地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

其次, 动漫龙头企业应当根据动漫市场的实际需要, 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龙头企业往往利用分层转包、战略联盟、技术合作、组建虚拟企业等形式, 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合理的“大、中、小”共生的产业组织结构, 提高专业化与协作的效率, 克服内在的缺陷, 促使产业集群向规模化、专门化、协作化的方向发展, 提高整个集群的生命力和竟争力[5]。因此, 通过动漫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动漫企业,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周末资源, 还可以将中小动漫企业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同时还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集群, 从而推动动漫产业链的完整化, 进而推动动漫产业集群化的成熟与发展。

在南京、苏州、常州、无锡这四大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中, 南京鸿鹰动漫娱乐有限公司、江苏天堂卡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杭州漫奇妙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慈文紫光数字影视有限公司等动漫制作公司每年产出多部优秀动漫, 已具备了龙头企业的内涵, 能够吸引大量的中小动漫企业与之合作, 在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 也不断推进省内动漫产业的持续发展、促进江苏省动漫品牌的建立与发展。

最后, 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经济生活中, 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 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 充分发挥动漫市场对动漫资源的配置作用, 不仅能够使实现动漫资源得以合理配置, 而且能够使动漫企业根据动漫市场以及受众群体的实时需求, 创作出符合市场需求、能够适合各个群体的动漫作品, 进而不断地占据动漫市场、扩大动漫产品受众范围, 最终推动江苏省动漫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整体来说,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省内动漫产业集群化模式决定了江苏省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是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应该是具有江苏特色的管理模式。江苏省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的建立, 定会对省内动漫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摘要:被称为“绿色产业”, 即“无资源消耗产业”的动漫产业, 早已倍受各国的重视与关注。它已经渗透于传媒业、图书出版业、制造业等许多行业当中。现如今, 我国动漫产业虽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是由于缺乏管理, 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本文将以江苏动漫产业为例, 旨在通过对美、日、韩三国的动漫产业集群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探究适合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彭民安.论促进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 2007 (4) .

[2]郑明海.动漫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中美日三国为例[J].发展研究, 2007 (8) .

[3]杨永安.基于原创的合肥动漫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1.

[4]周雪松.沈阳市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J].当代经济, 2009 (17) .

动漫高科技产业 篇8

关键词:政府,创新,动漫产业

一、政府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从我国现实情况讲,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从而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保证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方面也被赋予了更多含义。

(一) 创新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

动漫产业作为没有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 其最大的投入是以人的创造力为标志的知识产权、并依托现代的互联网和电脑技术作为工具。因此, 它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而推动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创新。纵观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到创新是带动动漫产业向前的引擎。

(二) 动漫产业的特点要求政府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

首先, 由于动漫产业以中小企业 (SMEs) 发展为主, SMEs由于企业规模有限, 固定资产额低, 很难在一般商业银行得到融资支持。尽管新兴高科技企业的期待利率高, 但风险大, 企业规模小, 无资格上市筹措资金, 其发展需要风险资本的支持。因此, 风险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言, 是区位选择的关键。而风险资本市场的完善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 从宏观上对金融市场进行调控, 这不是靠几个大型的金融公司可以做到的。政府在这里的积极作用即是创造有利的框架环境, 以便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其次, 技术创新存在着“知识外溢”性的特点, 发展中的动漫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状况使动漫产业对知识垄断的依赖性尤为显著, 而“知识外溢”存在可能减少企业利润的同时易降低企业对R&D的投资热情。所以, 政府作为保证产业发展的强劲后推力, 可以向对技术创新有投资的厂商提供补贴、或者在对厂商提供补贴的同时对其他使用相关技术者课税。这些政策能激励私人厂商技术创新的热情, 从而提高经济增产率, 推动产业发展。再次, 虽然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但是仅仅依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不够的, 高新技术产业有着高回报率。作为技术活动主体的企业, 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框架中进行创新活动的, 这种外部环境将直接参与到技术创新的过程之中, 对其发展的速度、方向以及结果产生巨大影响, 环境制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或者政策、法规的制定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产权要求, 不仅会降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同时会造成市场混乱从而不利于形成整个产业良好发展的局势, 因此政府不仅要从宏观上制定能促进产业发展的环境制度, 在总体上对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及其应用进行规划指导, 而且要亲自参与到技术创新中去, 成为技术创新的牵引者。

二、政府政策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为了要更明显的论证政府政策在推动杭州动漫产业的创新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本文将选择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一) 样本的选择

选择参数为:专利申请授权量;基础设施投资额;教育支出。选择分析工具为统计软件SPSS。选择衡量框架: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地区。

(二) 选择样本的原因

专利申请数量是衡量创新的关键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物质基础, 包括用于研究开发的机构建设, 信息传输建设, 高效传播媒介建设等, 分析政府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性有助于本文论点的分析。教育投入所培养的人才是实行创新的劳动力资源。选择省内几个城市和是为了是使政府政策的对动漫产业创新的推动作用可以比较分析, 得到更全面、更可靠的结论。

(三) 分析结果 (详见表1、表2)

(四) 结论分析

表1中选取的参数为专利申请授权量和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 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1.000。原假设总体相关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 不相关的概率为1.6%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说明, 政府在基础设施上加大投资力度会促进专利申请量,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包括用于研究开发的机构建设, 信息传输建设, 高效传播媒介建设等, 专利申请数量是衡量创新的关键指标, 所以通过对这两者的相关分析, 得出政府政策在推动创新上有显著成效。同理解释如表2所示。

三、杭州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动漫产业不仅投资效益高, 而且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文化环境的培养战略意义明显。因此, 杭州市政府将动漫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 从杭州市政府到区一级政府, 对动漫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采取了产业扶持资金、人才引进、税收、商务等多种优惠政策。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 资金扶持政策。自2005年起, 杭州市本级在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中单独设立动漫游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 滚动用于对动漫游戏产业的奖励、资助、贴息等;高新区财政每年从产业扶持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 2008年高新区又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动漫产业的扶持政策, 对初创型企业的孵化、企业做大做强及动漫产业链的培育实现了全覆盖。第二, 税收扶持政策。政府鼓励的新办动漫游戏企业, 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凡符合国家有关新技术、电子信息和“双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 办理减免税手续;动漫游戏产品出口参照文化产品出口, 按照国家现行税法规定享受出口退 (免) 税政策;为创作动漫游戏新产品进口所需要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等, 按现行税法规定, 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第三, 工商扶持政策。新办的动漫企业, 注册资金如一时不能全额到位的, 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第四, 土地扶持政策。对入驻本市经认定的动漫游戏企业, 3年内需购地建设工业生产用房的, 其土地出让价格在现行基准地价基础上下浮20%。第五, 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对动漫游戏方面急需引进的特殊人才, 可优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并在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在政府的扶持帮助下, 经过几年的发展, 截至2009年, 杭州全年共生产原创动画片35部27409分钟, 在国产动画片创作生产数量十大城市排名中, 跃居首位;按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生产数量排名来看, 滨江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动画片产量排名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位;在我国前四大原创动画片制作生产机构中, 杭州就占了两位;两大产业基地共实现营业收入4.2亿多元, 同比增长13.5%, 可以说杭州动漫产业已经跻身全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第一方阵。

四、促进杭州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随着互联网和3G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动漫产业将引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更好地抓住这次机遇, 杭州动漫产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充分利用政府的中介作用和发挥政府的对外宣传功能

为帮助杭州动漫产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积极开发动漫衍生品, 政府应当好衍生品产业之间的“中介人”, 带动杭州产业结构升级。同时积极融入到杭州“展会经济”的发展, 举办 (承办) 各种形式的动漫游戏产业交易会、博览会、展示会, 参与国际动漫游戏市场的竞争, 扩大杭州作为动漫产业基地的知名度。

(二) 加强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建设

充分利用杭州的地缘优势, 加强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和浙江大学动漫技术研发基地之间的良性互动, 进一步强化基地中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 为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杭州动漫产业的发展打造优越的硬件基础。

(三) 形成杭州动漫人才培养和引进良性机制

动漫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比较强, 具有较大的劳动投入弹性, 在劳动投入上处理得当, 对动漫产业的发展将有很大作用。针对这个有利因素, 政府应在教育上加大力度。一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教学师资优势, 鼓励通过产学研联合办学, 培养一大批发展动漫游戏产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二要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专业和生源等优势, 重点培养动漫游戏产业发展中产品生产、产品展示、信息交流服务、市场营销等环节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三要加强动漫游戏专业人才引进, 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 积极争取海外归国创业人才和国内精英人才到杭州创业就业。

(四) 优化政府扶持奖励机制

政府应制定实施资金扶持的计划, 通过产业扶持资金的引导, 带动社会资金、风险投资资金积极进入动漫游戏产业, 促进产业化发展。通过资助、补贴等多种形式, 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专门设立奖励基金, 鼓励动漫产业的企业创新研发。为解决企业研发前期资金不足的问题, 对评估优秀企业实行预奖励制度, 缓解企业融资压力。除此之外, 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 保护动漫企业创新研发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史忠良.新编产业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2]、朱勇著.新增长理论[M].商务印书馆, 1999.

[3]、余小平, 宋桔丽.高新“智造”领跑全国动漫业——杭州国家动画基地创新纪实[J].中国高新区, 2009 (3) .

[4]、侯汝军.中国动漫产业落后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D].四川大学, 2005.

武术产业与动漫产业相互耦合研究 篇9

武术产业与动漫产业的跨界组合将是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突破,为武术产业的发展和武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丰沃的培育土壤,也为动漫产业的发展供给源源不断的创意思路,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做出巨大贡献。本研究以此为契机对武术产业优化升级做出合理判断,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以盼体育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规模更加扩大。

2 研究缘由——影响力从武侠小说转移到动画漫画

武术的传播离不开媒介的支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武侠小说发展达到高潮,梁羽生、古龙、金庸等武侠小说作家小说创作集体井喷。正是由于武侠小说的可阅读性高,书迷数量广泛,直接导致武侠小说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相比较一般文学作品广。而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不仅包含了大多数的武术文化,而且与历史人物、事件相融合,将历史的政治变迁带入其中,更加促进了阅读的娱乐性和兴趣性。小说作为一种载体,武侠成为一种形式,将武侠小说结合历史脉络,承载很多国学、历史、美学、佛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阅读者的影响颇大。当今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全球化,新媒体发展对纸质书造成了很大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时间花费到手机软件、电子游戏、垃圾新闻阅读上,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而针对于儿童来讲,充斥着整个电视屏幕的动漫是很多没有质量,甚至有些动漫会直接误导孩子健康成长的内容。儿童对动漫的依赖程度提高,由此便对于动漫产业的改革提出高要求,对内容的选定、题材的设计、文化主题等等都需要改革升级。确定资源整合的思路,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进度发展,利用影响力从武侠小说向动漫转变的趋势,提升武术产业和动漫产业的双向优化升级。

3 双重产业耦合过程中的具体建议

3.1 融入武术题材——把握“全龄化”的产业发展路线

2016年10月,在天津举行的动漫产业“跨界融合,互动娱乐”研讨交流会上总结出动漫产业在新形势下呈现出动漫的主要消费人群已经从低龄儿童向青少年转变的特点。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动漫市场消费者“低龄化”仍然是内容生产的主流形式,7-13岁的儿童是国产动漫的主流观众,但18岁以上观众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全龄化”路线的动漫产业生产是经后产业需要坚持的发展方向,使得动漫产业的覆盖面更全更大,减轻低龄动漫产业压力。这就要求,动漫设计过程中逻辑严谨,文化感突出,将动漫只是作为一种表达手法,而不是只限于针对儿童的题材。武术元素之中有无限的内容值得挖掘支持“全龄化”主方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选择适合内容进行动漫创作。

3.2 整合产业链条——创造新增价值,增强核心竞争优势

在武术产业和动漫产业两者结合的产业链条中有着一条从制作、出版、推广、销售等多个过程的链条系统,但是与传统产业不同的是,这条产业链条是增值链,不断地在衍生产品中实现利润沉淀。如日本动漫产业链条从漫画、动漫、游戏再到小说、周边如此系统,才能够促使动漫产业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我们以《火影忍者》为例,作品连载15年,全世界累计发行超过2亿部。作品通过动漫形式将日本忍者文化与动漫角色结合,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到日本文化。而与此同时,与《火影忍者》相关的衍生作品也层出不穷,多重领域相互渗透,不断创造新增价值,成为动漫产业中不可撼动的重要竞争优势。相对于国内本土动漫产品来讲,影响力就小的太多,而且相关衍生产品附加值很低,创造的经济利润十分有限,也就导致国内动漫市场被国外产品占有绝大份额,抵不住外来动漫的压力。

3.3 做好特色营销——挖掘消费者需求,增加产品内涵

营销是一个发现或者叫做挖掘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从外部氛围或者产品自身寻找切准消费者需求的结合点,让消费者产生花费经济消费的心理驱动。武术是中国从古至今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中讲求的“尚武崇德”“尊师重道”等道德规范符合社会正方向价值观,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建设,这些内容是武术能够提供的,也是消费者需求的。而动漫所给予的人的丰富的幻想,让人们享受轻松愉悦的心情,为生活学习减压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之外,加深产品内涵是两者融合的重点,发挥动漫迎合消费者口味作用的同时结合武术题材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用,做好产品的营销,以生动的动漫形式将武术文化表达出来。

4 产业耦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 尊重逻辑,尊重常识,避免落入“动漫即儿童”的窠臼

首先要认识到“动漫并非只属于儿童”这一思想,放眼国外动漫产业,消费者范围广泛,覆盖不同年龄阶段。当前我国动漫发展现状就是在这怪圈中逃脱不出来,这就导致我国动漫市场有很多只是服务于儿童的产品,成年人眼中的国内动漫市场无不以“幼稚、无聊”等字眼充斥。如何能够避免落入窠臼,就要求产品设计者尊重逻辑,尊重常识,定位于不同年龄阶段,挑选出武术题材中适合各年龄各阶层的内容进行创作,如将金庸、古龙等武侠大家的作品作为蓝本进行动漫创作也为产业耦合提供了大量的内容形式题材,丰富动漫文化建设。

4.2 加大动漫衍生产品研发力度,增加附加值

附加值是在产品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活动中有效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当今时代,动漫周边、主题游戏、玩具模型、手办等已成为新的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在增加武术产业和动漫产业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加大相关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充分利用动漫形象价值,挖掘背后价值,完善产业链条。相关武术人物形象的开发,如美国好莱坞《花木兰》,不仅以动漫形式再创造了幽默、勇敢的人物形象,也通过海报、游戏皮肤、人物公仔,甚至在迪士尼乐园中也充分利用《花木兰》其中的动漫场景作为卖点吸引消费者。正是由于动漫衍生产品的多种形式开发,才能够扩大人物形象的传播广度和影响深度。

4.3 动漫作品创意应加深武术传统文化沉淀

武术产业与动漫产业的融合绝不只是形式上的穿插、沾边,而是从本质上的改变,从人物设计、造型搭配、情节构思等多个角度运动武术元素,在这一方面本土作品应该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思想,如美国拍摄的《功夫熊猫》,以中国古代为故事发生背景,从景观设置、服装搭配到食物等各方面处处体现出中国元素,而且故事结构十分严谨,通过“阿宝”从笨拙成为武林高手为山谷带来和平的故事线路,表达出“世界上没有意外,凡事必有因果”和“成功来源于自身努力”的深刻内涵。在我国的作品创意过程中应该逐渐脱离窠臼,从过去旧的思路中剥离出来,找到文化沉淀的条件,通过新鲜的创意,将武术中的“武德”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孙海龙.武侠小说影视剧对武术传播的影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11):120-123.

[2]张燕群,黄俊儒.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对青少年学习武术的影响[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2):100-101.

[3]路强.培养健康完整的动漫产业链[N].人民政协报,2014-8-11(3).

动漫高科技产业 篇10

据了解,此次公布的手机动漫标准含:“手机动漫文件格式”、“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内容要求”、“手机(移动终端)动漫用户服务规范”、“手机(移动终端)动漫运营服务要求”。标准由文化部提出,北京邮电大学,中移动手机动漫基地,湖南拓维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2013年经过数月试行,表现良好。至此,手机(移动终端)动漫的标准体系得以构建。

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动漫,标准体系的统一无疑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加速器。文化部文化产业司高政表示,手机动漫将是未来动漫产业的一个重要出口,但前提是需要寻找到一个好的盈利模式。而手机(移动终端)动漫为代表的新媒体动漫则日益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标准的统一首先有利于成本的降低,生产者可以做到将作品与运营商、智能终端和操作系统的无缝连接,效率和收益都将有很大提升。”曾经任拓维信息技术副总监的向黎生表示,对于平台和渠道服务商,则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而近年来围绕动漫游戏产业的探讨从未停止,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网络文化处处长李建伟表示,希望尽快有相应的标准出台,以此促进动漫游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据了解,目前《网络游戏术语和定义》已完成标准草案的编制,《网络游戏服务规范》《网络游戏产品运营规程》《网络游戏分类与定义》等相关标准也已着手编制。由此,随着动漫相关的标准逐步建立,完善的体系也将使得中国动漫产业迈向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

市场背景条件深厚

其实早在多年以前,已有企业试水手机动漫,相关企业负责人认为,3G时代的来临,无疑给手机动漫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受手机终端技术、动漫播放格式和盈利模式等的影响,手机动漫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呈蓬勃之势。

而如今随着各个环节的逐步完善,标准的建立、3G的开启、运营商的支持,使得手机动漫迎来发展的春天。据有关调研报告显示,目前针对手机动漫市场的主要背景条件日渐成熟,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国家机构改革和电信重组、新时代的召唤都为手机动漫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文化部已将手机动漫视为动漫产业的前锋,期望它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提升我国动漫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突破口。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汤琳晔曾表示,3G时代,运营商需要大量的动漫短片作为传输内容,这将激发大量动漫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繁荣中国动漫原创市场的作用。

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和实施,加之国家对动漫产业的政策扶持,以及3G时代的到来,无不为手机动漫业务提供了丰厚的生长土壤。作为动漫产业,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无论是手机动漫的经济增长点,还是动漫行业自身的发展,都将迎来机遇。

产品的开发与警示

手机动漫业务的展示平台包括互联网、WAP、彩信、手机终端等多种渠道。可为客户提供的作品包括动漫插画、多格漫画、动漫电子书、动画视频、游戏以及各种基于手机功能的新应用等。

经过传统动漫与手机动漫的结合,在创作时应针对不同的客户制作相应题材的内容,可将传统的优秀动漫作品结合手机特点进行二次加工,也可创作专门针对手机媒体的原创动漫作品等。具体来说可有以下相关形式:

动漫插画:以图片为其表现形式,可作为壁纸、彩信图片等形式。

漫画图书:在手机上展现完整的动漫故事。

影视作品:根据其作品的长短,可分为直接通过手机下载及在手机上播放的作品。

动漫游戏:根据作品运作方式分为单机游戏和联网游戏。

动漫音乐:主要是指应用于动漫影视作品中的音乐。

新应用:将动漫元素与其他应用相结合,还将生成多种多样的产品形式。

…… ……

在手机动漫产业中,虽然已经出现不少开展手机动漫业务的公司,但与运营商、提供商、内容、终端和用户等其他环节相比,内容提供环节仍然是最为薄弱的环节。总体上看,国内手机动漫产品数量很少、质量偏低、主题单一的情形较为严重。和整个动漫产业相类似,手机动漫产业也被“内容”拖住了前进的步伐,谁拥有好内容,谁将取得好成就。

手机运营商提供便利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1.6亿名动漫爱好者,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对手机动漫感兴趣,愿意支付每月超过5元的使用费。预计我国手机动漫用户不少于3600万户,按照手机动漫5元/月的功能费计算,未来三年手机动漫总体收入规模将超过23.1亿元。

在我国手机动漫产业链中,有手机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终端制造商和用户等环节。其中:

手机运营商主要是提供手机网络、用户管理和业务费用的收取等服务,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

服务提供商拥有运营商授权的技术支撑平台或拥有自主专有技术,为手机动漫提供制作、上传或下载的平台或技术服务,如拓维信息、空中网等;

内容提供商主要是参与手机动漫内容及产品的制作和运营,如福建天狼星、明日科技、山猫卡通、红铅笔等;

终端制造商主要是提供适合浏览动漫的手机终端,而用户环节则主要以手机动漫消费的市场培育和开发为主。

而在这个产业链中,运营商起主导作用,通信网络质量、用户的注册和管理、业务费用的收取都由运营商掌控。目前,运营商在通信网络质量、带宽以及无线上网等方面都为手机动漫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有利的条件。

而按照运营商中国移动的计划,到“十二五”末期,中国移动将与10个国内外知名动漫协会、50家以上优秀动漫画创作公司和出版社、500家国内外信息服务公司进行合作,在其手机动漫平台上引入2500家国内外动漫企业,带动10多万人就业,实现手机动漫年产业规模超过60亿元。

动漫高科技产业 篇11

关键词:中日,动漫产业,发展

近年来, 动漫产业逐渐在全球经济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因其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及可观的利润, 被称之为新兴朝阳产业。日本被誉为“动漫王国”, 其动漫产业已经成为第二大产业支柱, 其动漫产品占据世界市场的一半以上, 与之相比, 我国动漫产业刚刚起步, 近年来虽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诸多方面仍不成熟, 与日本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借鉴日本经验, 大力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日动漫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 中国动漫发展历程及特点

总体说来, 我国动漫经历了初创期、黄金时期、低迷期及崛起期四个阶段, 20 世纪40 年代, 我国动画创始人“万氏兄弟”创作了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 在世界电影史上引起较大反响;建国之后, 动漫产业获得较快发展, 60 年代创作的《大闹天宫》可谓是当时国内动画的巅峰之作, 一直到80 年代, 我国动画的内容及艺术性都超过了同时期的日本及美国, 经典作品有《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但是80 年代后期, 我国动漫产业进入低迷期, 原创作品非常少见, 我国成为最大的动漫加工制作基地;近年来, 我国动漫产业开始复苏, 但其他国家的作品开始蚕食我国市场, 诸多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动漫事业, 打响本土动漫保卫战。然而现阶段我国动漫产业优秀的原创作品很少, 很多作家倾向于模仿甚至抄袭日本动漫情节;再者, 我国目前对于动漫产业的发展投入资金不足, 诸多动画发行都在亏损, 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高额的技术等方面的投入, 没有资金支持, 动漫产业难以有效发展。

(二) 日本动漫发展历程及特点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可以被分为六个阶段, 首先是1917 年到抗日战争结束期间, 日本动漫以世界名著为主题转化为宣传日本军国主义;1945-1974 年, 一些创作者鉴于战争教训, 开始关注反战题材, 其中有优秀作品如《太阳王子大冒险》, 也不乏失败作品, 如《无敌铁金刚》等;1974 年之后, 日本动漫迎来题材确定期, 《宇宙战舰》的上演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界限, 涌现出诸多优秀作品, 如《一千年女王》《机动战士》等;80 年代后, 人们追求视觉享受, 这段时期的日本动漫在画技方面有了较大突破;80 年代末到90 年代初期, 日本动漫进入成熟期阶段, 诸多作品获奖;1993 年至今, 是日本动漫的风格创新期, 凭借完善的技巧和精巧的构思, 给观众带来诸多全新的感官体验与冲击。日本动漫具有精细、创意和想象力丰富、人物或场景造型新奇又富有震撼力、人物个性鲜明等特点, 题材涉猎广泛, 体育、侦探、情感等都被囊括其中。

二、日本动漫产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优势在上文中已经有所涉及, 可看出日本动漫产业的产业链已然形成, 如《宠物小精灵》逐渐由漫画到动画到掌上游戏, 并由此衍生出动漫电影、玩具等一系列产品, 为日本创造了近1 万亿日元的效益;另外, 日本动漫产业有着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日本政府在动漫人才培养方面非常重视, 给与了诸多政策支持, 培育出的动漫人才更加专业;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是其获得成功的优势条件, 当前的日本动漫行业已经成为日本第二大产业支柱, 为扶持其发展, 日本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并为之设立460 万美元的小型基金, 以此扶持小型动漫的发展。

日本动漫虽发展成熟,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基础工艺外包, 正逐渐空洞化, 劳动密集程度高的工作向劳动密集的国家转移, 这样会导致人才后备支持方面出现问题;其次, 日本在动漫方面的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 人员流失量较多, 负责制作和投资的往往不是同一家企业, 很多规模小的制作公司没有投资的财力, 很多动漫工作者收入较少, 一些动漫赞助商提供的资金经过层层关口之后到制作公司已经很少, 造成大量人员流失;再就是在动画三维时代的到来, 使得之前诸多小作坊式的经营面临困境, 怎样提升年轻人对3D的制作兴趣成为一大问题。

三、我国动漫产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动漫作品受众面较广, 尤其是现在的孩子们非常喜欢在漫画书中寻找乐趣, 成年人则可以在动漫作品中寻求张扬个性的理想;动漫创作机构逐渐完善, 近年来呈现出较为活跃的势头, 2010 年全国已有动漫产业园及基地已经超过30 余个, 动漫机构众多;另一方面, 政府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也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

然而目前动漫产业发展缺少专业人才, 这直接影响到期可持续发展, 我国目前动漫企业约有6000 余家, 动漫从业人员多位后期制作方面, 人才结构存在严重矛盾, 且高学历人才较少, 地域分布不均, 精通动漫产业的高端综合性人才更是非常匮乏, 尤其在策划、营销方面人才较少, 成为制约我国动漫发展的关键;另外, 动漫产业链不完善, 当前我国动漫产业仍处于探索期, 产业链不完善, 对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盗版现象日益严重。

四、中日对比下我国动漫产业未来发展路径

(一) 构建动漫产业链

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 完善动漫产业链, 首先应着手开发相关的衍生品, 如相关的图书、模型、服装等;其次, 应进一步优化产业链, 学习日本经验, 将主要精力放于高附加值的动画形象设计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 将低附加值的劳动外包;另外, 应当切实提高动漫产品质量, 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 坚持精益求精的态度, 不断提升动漫品质。

(二) 打造我国动漫品牌

首先, 要调整产品风格, 真正可以打动观众的是动漫作品的内容和精神, 因而作品必须扎根民族文化, 在其中寻找教材并持续创新, 还要充分考虑国外观众的口味, 使我国动漫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另外, 应当注重打造精品工程;再者, 应建立保护品牌意识, 做好品牌管理和利用的同时, 加强品牌保护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 培养动漫创新人才

动漫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 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 培养动漫创新人才, 是我国动漫产业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动漫师资力量是人才培养的首要条件, 相关教育应当以专业教师为主, 有着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为辅, 皆应具备符合动漫人才所需的专业素养, 因此首先应当建立高水准的师资队伍, 不能只看学历, 还应关注其实践经验;其次, 应当从这批教师中筛选年轻人才送到国外学习先进的动漫知识和技能;另外,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重视, 应当以是市场需求为导向, 切忌将课程设置的过多过细, 同时要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应采用特色教学方式, 倡导开放、交互式的教学方法, 积极促进国内外动漫教学和艺术的交流, 还可成立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社团组织, 建立以产学研相结合的互补教学模式。

总之, 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 应在实际项目的发展中探索创新, 关注文化传播, 重视人才培养, 带动衍生品行业的发展, 并有效发挥政府职能, 为动漫产业提供政策保护, 真正实现其高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柯, 金春.日本动漫产业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

[2]戢桂荣, 任毅.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及其当下启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2 (05) .

[3]苗丰.日本动漫产业配音组织的协调机制及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 (06) .

上一篇:课外实践平台下一篇:科学课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