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中的美学运用论文

2024-05-13

电视节目中的美学运用论文(共12篇)

电视节目中的美学运用论文 篇1

电视作为继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电影之后的第九种艺术门类, 本身兼有媒介的属性和艺术的功能, 这些内在的属性赋予了电视作为宣传工具的职责, 更要求电视节目必须兼具艺术的美学内涵。早期, 由于电视作品资源稀缺, 观众对这一新鲜的媒介充满好奇, 存在着崇尚膜拜的心理。传统电视节目只注重传播的单向性, 忽略了收视的双向互动性, 观众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电视的发展、频道的增加、作品的日益丰富, 观众的收视习惯也由单纯的观看转变为一种伴随性的娱乐消遣, 同时也拥有了随时随地对频道节目的自由选择权。在网络、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冲击下, 传统电视要留住观众, 更需要提高节目的制作水平, 运用美学手段来增加电视节目的艺术含量。

一、从接受美学角度考虑节目的大众化和市场的细分化

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接受出发。其提出者尧斯认为, 作品本身如果不能阅读, 它就没有任何意义。电视节目要获得受众的关注度, 就必须注重观众的参与与互动。现在在电视荧幕上盛行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利用短信投票、观众当评委等方式增加互动, 使观众的心理介入转为行为介入, 给观众营造一种“我在现场”的虚拟感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受众对审美客体的接受会受到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因素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个人的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的差异, 必然导致背景的差异, 进而影响到对作品的理解。即便是同一部作品, 不同的人都会给出不同的阐释和评价, 最终导致作品接受上的差异;这也成为当今电视提出市场细分化的理论依据。在满足普通大众对节目普遍需求的前提下, 制作者们应该根据各种不同年龄职业、性别来制作出符合特殊人群口味的电视节目。这种市场的细分化可以进一步开拓新市场, 根据受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播信息, 更好地对节目、受众进行定位, 从而增强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

二、利用观众的期待视野作为电视媒体的传播手段

“期待视野”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 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 对于文学接受课题的预先估计与期盼。“期待视野”就是接受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受众的阅读感受如果和期待视野过于一致, 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如果超出审美期待, 就会对作品产生新鲜感, 从中获得愉悦, 调动观众的收视情绪,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并评价节目。优秀的电视节目, 必然具有审美创造的个性和新意, 为观众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审美经验, 这也是目前电视界要求电视节目不断创新, 反对抄袭克隆的原因。

由于观众的艺术修养存在差异, 电视节目如果定位太高, 易使节目和观众的期待视野产生大的审美距离;如果定位过低, 观众会感到节目毫无新意, 甚至批评节目的庸俗。电视制作讲求多元化的群体构成, 要求电视节目制作者不能一味地单一满足某一类人的审美需求, 要通过受众调查进行前期策划, 研究受众的收视心理和期待视野, 做好节目的定位和选择, 尽可能制作出符合大众口味的节目。同时, 还应该注意节目的创新性, 在以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为目的的同时努力寻找与观众的交流契合点, 从而不断创造出观众新的收视期待。

三、通过召唤结构制造陌生化效果吸引观众的长期关注

电视艺术不仅通过摄像机镜头真实地记录生活, 使观众看到生活的原貌, 而且通过各种手段对通过电视屏幕呈现出来的被摄对象加以改造、强调、给予凸显, 并注入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及对生活的感知, 使观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电视创作者们制作出来的陌生化效果, 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 这种满足, 使观众产生审美快感, 甚至升华为审美享受。真人秀节目就像一部更具真实色彩的电视连续剧一样长期吸引着观众。选手能否晋级, 能否留到最后、谁在下一轮的PK中会被淘汰、现场是否会发生什么特殊的状况、评委们将会如何点评等等都是吸引着观众继续追看节目的动力, 这些情节和意义上的不确定因素和空白, 需要观众不断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来填补, 最终获得审美的愉悦。

四、结束语

电视将各个艺术门类的美学特性融于一身, 形成特有的美学风格和审美价值, 给观众以思想的启迪, 并带来多样的艺术美感和审美愉悦。大众是电视节目的交流和参与对象, 因此电视节目应该是集体合作、共同创造出来的大众文化消费品。无论是新闻、访谈、真人秀还是综艺晚会类节目, 都必须充分利用屏幕这一特殊的视觉符号来作为美学展示的补充。在媒体争相博取观众眼球的时代, 要真正获取观众的忠诚度, 电视只有切实做到以受众为中心、以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为出发点, 充分运用美学思维制作节目, 使受众在对电视节目的互动参与和日常接受中, 获得强烈的艺术美感, 才能在雅俗共赏的节目中, 潜移默化地提高受众的欣赏能力, 在主流意识、大众品位中寻找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高鑫.电视艺术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电视节目中的美学运用论文 篇2

广告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研究广告活动的历史、理论、策略、制作与经营管理的科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一般认为,广告学是一门结合性的边缘科学,因为广告学涉及社会学、美学、经济学、心理学、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统计学、、声学、光学、电学等众多学科、广告美学、说广告学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广告在创意、文字、图画、色彩、字体、修辞等方面都要运用艺术原理,讲求艺术性。艺术是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的总称。它是以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方式。艺术有其社会作用,如认识作用、思想教育作用、审美作用等。广告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产品的形象,准确、生动、简洁、鲜明、富于艺术的感染力表现广告内容,给消费者以美的享受,从而引起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和兴趣。

广告作为现在企业一项促销手段,在商业活动中应用非常广泛,如何提高企业广告的效果,作为商业与艺术结合体的商业广告,越来越多的广告人认识到,必须把美学与商品宣传相结合,这样的广告才能被审美观越来越高的受众所接受,广告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成为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美学原理在广告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现代广告新趋势——广告走向美学化

(一)、时代的选择——广告美学化

21世纪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新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可用各种说法来概括的一个新型社会——后工业社会、消费社会、信息社会等等”。电视、网络及其他传播媒体在社会经济与信息的发展推导下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广告也随之而无孔不入了。

在这个时代中,经济文化一体化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经济需求的增长有着明显的审美观念的导向性。广告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然也受到审美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其本身也会具备一定的文化美学和艺术内涵。现代社会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前进,美学形态与审美观念也在不断革新。这些革新虽然是在平缓和不经意间发生,但却是持续不断的。广告作为反映这些变化的物质形态之一,其观念、创意思维模式、艺术表现形式、刊播环境、媒介载体、运作方式等也自然而然地会发生一些潜移默化的改变。

经济的发展推进文化的进步。“广告制胜的灵魂就在于优秀的文化审美观念”。广告审美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广告美学文化的综合作用。从创作角度说,广告审美观念关联着广告主题的提出、广告媒体的选择、广告运动各环节技术、技巧的运用及广告艺术风格的形成。从广告受众角度说,过剩的广告信息已使受众对广告产生了排斥与厌恶的情绪,只有从美学角度迎合广告受众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广告受众普遍的潜在的接受广告信息的热情度、敏感度和理解度。现代广告文化多元多维的发展与广告审美的日益交融渗透,越来越要求人们提高广告美学品位,把广告风格和意蕴带入广告的创作、刊播和审美之中。因此,广告要顺利地被充满广告排斥心理的受众接受,“只有广告美学化,别无选择”。

(二)、由美学到广告美学

美学,是总结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经验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它所研究的是审美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美的本质、美感的特征、美的分类内容和形式、美的范畴、欣赏和创造美的规律,实际上也就是审美学(Aesthetics)。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积极审美意识活动促使美感的产生。美感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直接欣赏对象形象的美而激起的一种怡悦的感情状态,是对事物美的反映,由多种心理功能复杂、交织及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随着人们美感的产生及美学的细分发展。商品美学便是其中细分出来的一个美学下属分支。在社会商品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广告的形式日益丰富,从口头叫卖、实物陈列、旗帜幌子、店面招牌到文字说明、音响配乐、雕版绘画、图象、橱窗布置、霓虹灯、彩楼、大型招贴、气球、路演再到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路牌、电影、互联网等等广告形式。这些形式的广告都能赏心悦目,吸引受众的功能,也就是说都具备了商业审美性质。人们逐渐从观念的高度认识到广告不再是吹嘘的工具,而是传递经济信息的重要手段。它对促进生产、扩大流通、指导消费、活跃经济、美化环境都有其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传递审美信息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培养高尚情操,丰富审美感情,美化人们的心灵、情操和精神世界。

当我们提出“有了好的商品该如何让需要它的人去了解、找到并购买它?”的问题时,广告便成了实现这一信息传递艺术的使者。符合美学化的广告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应该实事求是,真实可信,而且更应该有艺术性,有美学价值,有优美是形式,有

吸引人的外观,给人以美感。由此,现代广告已经开始从一般化、平庸、乏味、令人生厌的生存状况转向有优美艺术性、有独特创造性、有耐人寻味的审美价值,使人乐于欣赏。

由以上论述我们不妨给广告美学如此定义:广告美学是商业美学的组成部分和下属分支学科,它研究广告怎样才能有审美价值,以激起广告受众的美感,满足受众的审美要求的规律和原理。

(三)、广告投放环境和创意走向美学化

看了国内外一些最新投放广告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广告在创意和投放环境两方面都有一个明显的新趋势,那就是“走向美学化”。有人说:“近年来,在广告的创意、投放环境等环节中,由商业美学为主导的创作与投放观念逐步占据主导,连带地敢做出此尝试而获得出人意料效果的创意和投放也日益增多。”[6]“创意”在现代广告中的新趋势就是在服从广告定位的前提下重现美学的运用。首先以优美的形象和意境去吸引和感染广告受众使之产生审美倾向心理从而接受广告信息。然而,我们知道,广告时段或刊播版面是非常有限的,如何在这样一个有限的时空条件下去营造出我们所需的与广告产品相配的“优美的意境”呢?这就需要了解广告投放或创作的环境问题。

二、广告创意与美学

广告创意是广告策划的灵魂,在广告创意活动中,形式美法则应用广泛,现代广告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性。广告的本质是传达信息,传达信息是广告的基本功能,而且这种功能先于广告的审美功能。这就决定了广告作品的美不是为美而美,而是必须紧紧围绕广告的目标和内容来进行,要从属于企业的营销活动,这是现代广告的基本审美功能。

广告艺术创作的形式美除了具有实用功能之外,在现代文明社会里,还具有精神领域的美学价值,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广告传达信息的功能只有在充分揭示其美学价值时才能得以实现,它运用审美手段去表达广告主题,又通过审美去实现其传达信息的功能。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广告作为反映流行趋势和时代潮流的一种介质,将对人们消费行为和观念的改变、学习对象和内容的选择、审美趣味和情操的陶冶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它依靠经过艺术处理的富有感染力的广告形象,给人们以强烈的、鲜明的、耐人寻味的视听感受,激起人们对美的崇尚和爱慕,使人们对广告指称对象产生欲求与兴趣。

(一)形式美和广告作品

1、广告形式美的含义

形式美在广告中,是指构成广告作品的诸要素(形状、色彩、线条、语言、动作等)按一定得美学法则组合而体现出的审美特征,它是艺术物化的形式美。

2、广告形式美的表现形式

广告设计中的形式美,从其艺术表现手法层面上看,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比喻、象征、合理夸张、以小见大、联想、幽默、悬念、含蓄、谐趣、系列式等。

(二)形式美在广告作品中的作用

1、形式美有助于反映和表现广告主题

反映和变现广告主题是广告形式美的根本出发点。因为形式毕竟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才是广告作品的灵魂。广告作品的形式美是一种依存的美,它一方面要遵循广告设计的美学规律,但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完美、充实、深刻、准确地传达广告信息个表现广告主题。广告形式不能偏离广告的主题而存在,真正具有美感的广告作品应该是形式美和广告内容饿有机统一。形式么把内容表现的越充分,广告作品的效用就越大。

2、形式美有助于增强广告作品的美感

歌德认为,题材和表现它的方式还必须与明显的艺术规律有联系,那就是和谐、均匀、对比等等,这样,艺术品看上去就会变得美丽,或者,用通俗的话来说,就会给人以快感。他道出了艺术表现方式与艺术规律的关系,揭示了和谐、对比、匀称等形式美的法则在相互联系中给人以美感的原理。

人们对艺术品存在着形式美的审美要求各审美习惯。形式美符合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既能创造美感。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既是为了适应受众的审美要求和审美习惯,也是人们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的一种间接反映。

在广告设计中,例如平面广告中的报纸广告、灯箱、路牌,车体,杂志广告,多媒体广告设计中的电视广告,网络视频广告等等,形式美运用的十分到位,给人以美的享受。除了形式美法则外,美学中的均衡法则,视觉传达法则等原理都在广告设计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美学理论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美学;室内设计;审美要求;环境艺术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79-01

一、序言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作为美学分支的艺术与技术美学是指导室内设计的重要学科之一,本文就美学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它是研究设计领域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今天,人们已日益明晰地认识到被装修空间的布局、质感、色彩,家具的布置,不再是简单的组合、时尚的反映,而应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去实现文化、科技、环保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

二、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要素:

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二)美学色彩要求:

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所以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1.色彩的运用因空间的使用目的不同而不同

由于空间具有不同的使用目的,所以在满足色彩不同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性格的体现,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如办公空间、商业空间、医院等,由于它们的使用目的各不相同,对色彩的选择也不尽相同。

2.色彩的运用应因空间的大小、形式而变化

大的空间多采用深一些的色调,以增加室内的重量感;反之,应采用浅一些的色调来增加空间感。例如居室空间过高时,可选用饱和度较高的色彩,以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墙面过大时,宜采用明度偏低的色彩。

(三)美学装饰要素

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飾,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以上美学要素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却不能孤立对待,因为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总体应大于所有个体的总和,仅仅依靠总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释总体。因此,室内设计整体审美价值的产生要凭籍各美学要素统一框架下的意义整合而获得。

三、室内美学要素组合和应用

(一)室内空间组织

室内设计的空间组织,包括平面布置,首先需要对原有建筑设计的意图充分理解,对建筑物的总体布局、功能分析、人流动向以及结构体系等有深入的了解,在室内设计时对室内空间和平面布置予以完善、调整或再创造。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建筑功能发展或变换,也需要对室内空间进行改造或重新组织。这在当前对各类建筑的更新改建任务中是最为常见的室内空间组织和平面布置,也必然包括对室内空间各界面围合方式的设计。

(二)光、色彩和材质

室内光照是指室内环境的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光照除了能满足正常的工作生活环境的采光、照明要求外,光照和光影效果还能有效地起到烘托室内环境气氛的作用。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室内色彩往往给人们留下室内环境的第一印象。 色彩最具表现力,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类似物理的效应,形成丰富的联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

四、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

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我们需要运用美学的知识不断地丰富室内设计,不断地提高室内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运用好美学的心理作用,只有这样才可以设计出出色的作品,才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年

[2]陈波. 《浅谈现代工业建筑美学》.山西建筑,2009年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

[4]胡海晓.《浓妆淡抹总相宜——关于室内设计中色彩的环境与功能的探讨》.设计在线网站专稿, 2009年

电视节目中的美学运用论文 篇4

“民生”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在现代社会中, 民生之本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 便出现了民生类的电视节目。

民生类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主要是民生新闻以及对民生新闻进行深度报道的新闻专题及访谈类节目。这类节目体现了个人在生活中的行为方式。比如说, 离婚子女的抚养权问题, 老人的赡养以及遗产分配的问题等等。这样, 民生类电视节目作为大众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表现社会真、善、美的责任。这应该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民生类节目主导性的意识。民生类节目应该既反映客观世界的美, 又以不断完善的外在包装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 展现民生类节目作为人们审美对象表现出的真、善、美。

一、突出一个“真”字

“真”是客观世界运动、变化、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民生新闻的“真”在于民生新闻以民本思想为基点, 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的手段客观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的新闻表现形式。随着各个电视台民生类节目的增多, 这类节目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报道内涵挖掘的浅薄。民生新闻的节目形式大多是就事论事, 形成一种套式。我认为, 日常生活中的民事纠纷渗透着广泛的社会宏观背景民生新闻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纵横交错的法律分析, 否则事件报道孤立而无力。

二、表现功利目的即“善”

在报道市民日常的矛盾和纠纷中必然涉及对国家法律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体现了法律、个人与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在国家法律基础上处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民事纠纷, 即“善”。

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要符合客观规律, 达到对“真”的掌握, 这种改造不是无目的的。这种目的的事先就是“善”。它直接与人的功力目的相联系。民生新闻只有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 并推动着社会发展的普遍利益, 才是更为本质的“善”。“美”以“善”为前提, 并且归根结底应服从于“善”。

贴近现实, 明确主题。打开电视机有些节目在转换频道的一瞬间就能抓住观众。原因是, 观众长期收看这类节目,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获得收益。民生类节目在这连点上有独到的优势。因为, 民生问题的关注度都是在法律约束和指导下进行的。以电视为载体的民生类节目较比其他传媒可以不受自身条件、地域、文化层次等因素的制约, 将引起人们浓厚兴趣的法律知识通晓、声情并茂传播给受众, 使受众在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情境中, 判断、评价哪些对象符合自身与社会的需要, 哪些不符合需要。这种判断和评价较比其他传媒更为迅速和直接。

贴近生活, 细化主题。民生类电视节目中所表现的法制功利目的, 仅是“善”的一部分, 还要表现怎样达到功力的目的, 这才是民生类节目中新闻事件涉及法律内容的“善”的完美特征。民生类节目要明确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规范要求, 一目了然, 使观众通过新闻事件明白准确了解法律, 遵守法律, 对法律“善”的功利目的达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 这还需要电视工作者不仅要熟练掌握、运用电视各种表达手段, 更要将自己纳入新闻事件之中, 了解事件发生始末, 引导观众学法、知法、懂法。

三、对象化“美”的实现

“美”的事物必须是“真”、“善”、“美”的统一。人类社会的发展, 只有当人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即“真”, 并运用于实践, 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实现了“善”, 客观对象形成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才有美的存在。

民生类节目要表现客观事物、社会生活的“美”。这时, 民生类节目作为客观对象, 也表现着自身“美”的存在。民生类节目是贴近百姓生活的节目, 一方面反映国家和政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一方面在面对丑恶现象时要唤起人民伸张正义, 公平的心理, 达到国家对执法的号召、决心和心动, 表现人民群众对法律、正义和公平的参与反映。比如, 小区周围环境的治理, 不仅体现了政府的态度同时也号召小区居民要爱护和维护自己的生活环境。这样, 民生类节目不仅宣传了国家和政府把百姓的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 同时体现了民众对政府执政为民, 以人为本的执政方式的肯定。政府执政行为与百姓的支持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摘要:电视民生类节目时当下流行的一种电视节目表现类型。它涉及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 尤其涉及法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吸人眼球, 关注度高的电视节目必然把美学原则穿插体现在其中。本文将对民生类节目中所运用的美学原则进行浅析。

电视节目中的美学运用论文 篇5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礼仪,蕴含着一种“藏”的精神,含蓄而内敛。具体到居室文化上,玄关空间的设计就是一个生动写照。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观念,居室玄关设计应具有防煞和防泄的作用,达到《易经》中所讲的“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效果。但如果玄关空间设计不合理,那么,对居室主人来说,便是宅带“气煞”,是对客厅风水的大破坏。可见,巧妙的玄关空间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建筑设计前期的缺陷,而且还可以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吉祥、和谐和舒适的居室生活氛围。

二、“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的合理运用

室内空间设计应把握“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一般而言,设计师都能注意到“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整体运用,但往往忽略将二者合理运用在玄关空间的细部设计中。因此,在玄关空间设计中,设计师更应注意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贯彻始终,并将“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合理运用在玄关空间处。

1.“人体工程学”的运用

在居室设计上,人体工程学旨在通过分析最佳的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为人提供生理、心理需求满足的活动,重心完全放在“人”上,玄关空间设计也应该符合以人为本这一设计理念。对于玄关空间设计应该根据建筑户型的特定构造来确定鞋柜、隔断等家具设计的形体、尺度及使用范围,玄关区域内家具的形体、尺寸也应以人体尺度为依据,这些都需要依赖人体工程学的知识提供设计依据。人体工程学也可为居室玄关空间的照明设计、色彩设计、造型设计等提供最佳的科学依据。因此,即便是在局部的玄关空间设计时,设计师也应该注重“人体工程学”的合理运用。

2.“环境心理学”的运用

好的玄关空间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人的行为需求,同时还要求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这里所说的“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具体到居室室内设计来说,一方面,环境心理学要研究居住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另—方面要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对居住环境提出的要求,并以此作为调整、改善和提高室内居住环境质量的依据。在处理玄关空间设计时,环境心理学给室内视觉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比如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门厅吊顶的明暗给人产生宽敞或压抑的感觉。这些都是“环境心理学”在玄关空间运用中可追求和塑造的效果。

三、美学装饰性

玄关空间设计的实用性固然重要,但其展示性的美学装饰也不容忽视。设计师在具体设计时,应根据建筑户型结构和室内设计风格来进行综合考虑,尽可能在玄关空间处墙、地、顶各界面创作出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性美感。此外,由于玄关区域是居室空间设计的一部分,所以,在设计风格上应与整个室内环境相和谐,应该做到相应的风格设计搭配相应的玄关空间设计,既要做到充分表现空间的内容,又要注重强化空间的气氛,使玄关空间更完整地体现业主的审美需求,从而彰显业主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

四、小结

试析美学原理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美学原理

一、美学原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及其目的

在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体现审美教育,这一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对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中作了强调:“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入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毫无疑问,美育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人类社会继续走向文明的重要前提。

美学是研究美以及感受和创造美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从美学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美学与美育在理论上存在着交叉点,美学的基本理论是美育的出发点,美学原理也应是美育所遵循的原理。把美学原理运用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从而达到更好地实施美育的目的。

二、语文教学如何借助美学原理有效地实施美育

1.美是和谐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美体现着合理或理想的数量关系。最智慧的是数,最美的是和谐。立体图形中球形最美,平面图形中圆最美。不和谐的东西就会丧失美的特性,不但唤不起人的美感,而且有可能丧失其存在价值。

回顾中国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不和谐的。它是一种单通道的授受关系。师道尊严成了维护教师绝对权威的保护伞,师生关系极不平等。在这种关系下,学生即使不成为木偶,也会丧失主动性和积极性,身心发展受到了压制,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人,不仅在知识能力方面有缺陷,心理上亦是不健全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美育的要求,首要的是打破传统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单要知识积累丰厚、教学功底好,而且要敢于放下架子,多关注学生,要善于倾听,善于与学生交流。科学的进步已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改变了学习的方式途径,课堂不再是学生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青少年思维敏捷,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他们知道的一些知识,教师不一定了解。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谦虚地向学生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从而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好、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愉悦的状态中,学习效率最高。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

师生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还有赖于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的,目中无学生,只关注教材,只注重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的教育绝对是不成功的,且是低效率的,它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勇于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花时间去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制定教学目标,决定讲课内容。这样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教学顺利进行、有效实施美育的客观条件,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与健康人格的形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景,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受教育者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全人格,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2.审美过程中,审美客体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审美活动能够进行的关键。但我们并不能据此而忽略审美客体的作用。一个人只有求真、向善、好美之心是不够的。缺少了审美对象,没有一定的审美环境,审美活动照样进行不了。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是审美主体,而教师及教学过程即为审美客体。教学是一门艺术,美是艺术的最高追求。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扮演好“教师角色”,按照美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将教学过程艺术化。那么,作为教师,应该衣着得体大方;仪表整洁有亲和力;气质高雅,有人格魅力;教态自然,或从容不迫,或充满激情;语言优美、抑扬顿挫,表达流畅,有感染力;板书整体设计效果好,整洁、清楚;品德高尚、能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知识积累深厚、广博;教学观念先进,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科学、灵活,注重实效,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同时还要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达到美的要求,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欲望和审美激情,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在潜移默化的审美活动中,既学到知识,又提高了自身美的素养。教育美学对“教师角色扮演”与“学生角色扮演”优秀状态的评价解释是:审美客体——教师优秀完美的教学艺术魅力,令审美主体——学生,获得并体验到一种教学艺术的艺术快感。而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评价是:由于教师角色扮演技术的精湛和其角色扮演的成功,使自己和学生双方都进入了各自的“角色——扮演情境”,并且通过双方持久的“角色——扮演情境体验”,实现了知识结构从教师角色向学生角色的成功等量转移。

3.美是形象的,又是抽象的

社会个体意识中的美丑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活动中习得的。

美学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社会生活中,美是普遍存在的。语文教学作为生活的组成部分,也体现了美。同时,语文教学还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将审美素养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质。形象美是审美客体的最基本形式,艺术形象是美的载体,是审美的重要媒介,语文教材中到处都有美的形象。另外,有些审美对象还具有抽象美。在语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注重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教育,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象世界,在审美实践中加强对审美感官的训练,使这些先天素质得到充分的开发,形成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反过来,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提高,又增强了学生感悟文学作品的能力。使语文教学更易于落实各项要求,效果会更好。中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其语言美,理解其思想美、感受其意境美,让学生在长期美的熏陶中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美是一种生活原则和理想追求

从人类诞生以来,便有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从气势恢宏的古建筑遗址到豪华壮美的现代化建筑,从部落民众的木质、角质装饰品到现代女子典雅华丽的首饰,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学生稚嫩的心灵里,都有着对美的向往,每个学生对自己未来人生蓝图的构想都是令人激动的。教师要因势利导,教会学生明辨美丑,作出正确的取舍。《巴黎圣母院》中外貌其丑无比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因有一颗善良之心而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红楼梦》中容貌艳丽的王熙凤却因其“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性格而受到读者的唾弃。通过比较,学生就会明白,人类的善和美会受到人们的尊崇。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让学生养成求真、向善、好美的良好品德,并按美的规律去生活。

感知和领会美,仅仅是审美教育的第一步,而在此基础上创造美,才是美育的终极目标。唯美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它唤起了人类创造美的欲望。语文教学要满足学生创造美的欲求,为学生提供创造美的空间。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高尚的文学作品的熏陶下自觉追求纯洁的心灵、高尚的品德、高雅的气质,创造内在品质的美;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表情、语言、仪态等方面提出规范和要求,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展现外在形象美和交际方式的美。通过教学的双边互动,师生共同营造课堂教学气氛的和谐美;通过作文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创造出美的作品。

从上面论述中可以看到,美学原理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运用得当,是会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的。当然,可供指导语文教学的美学原理很多,教师可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电视节目中的美学运用论文 篇7

一、戏曲元素对电视剧美学的两种影响对比

电视剧《大宅门》中的京剧元素贯穿始终, 使整部剧充满浓郁的京腔京韵, 地方特色鲜明, 播出后广受好评, 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里程碑之作。电视剧新版《红楼梦》在人物造型、背景音乐、镜头画面等诸多环节融入昆曲元素, 力图以昆曲还原作品古典美学内涵, 但这也恰恰成为最受争议的话题。这两部电视剧是大量运用戏曲元素的典型代表, 然而取得的美学效果却有很大差别。

(一) 开篇

电视剧的第一集是整部作品的开篇, 开篇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戏剧结构的两个方面, 即悬念设置和节奏把握。传统戏曲善用管弦锣鼓演奏来设置悬念, 调整节奏, 因此把戏曲元素融入电视剧配乐可以起烘托情绪氛围的作用。

《大宅门》以白景琦出生作为开篇, 在喜庆与略带紧张的气氛中开场。与此相应, 配乐采用的是片头曲中的京胡演奏, 其中又加入锣鼓打击以强化节奏感, 形成了丰富的节奏层次。老太爷在白纸上写下白景琦三字, 从“琦”字的书写开始, 配乐起京剧锣鼓经中的四击头, 直到全名写完落笔, 四击头也戛然而止, 尾声铿锵有力。四击头是京剧中常用的锣鼓经形式, 一般用于重要人物的亮相登场, 使用在主人公白景琦诞生的场景中是十分合适的。

相比之下, 新《红楼梦》的开篇要平淡许多。在甄士隐梦境和林黛玉进贾府这两个重要情节里, 配乐中多次出现昆腔念白。与主题无关的戏曲元素的介入, 导致声画分离两张皮, 形式与内容严重脱节, 配乐与剧情之间的人为割裂。无论是戏曲还是电视剧, 都是声画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 二者的融合也必然要遵循声画合一的原则。否则就会导致审美接受中视觉审美和听觉审美的分离, 破坏完整的审美体验。

开篇中几位主要人物的亮相, 演员造型也融入了昆曲扮相的元素, 戏曲演员常用的贴片子被作为电视剧演员的日常额妆。这种直接把戏曲演员扮相嫁接到电视剧演员身上的造型, 遭到观众质疑。毕竟戏曲演员和电视剧演员的妆面造型、舞台布景、表演形式都存在很大差别。戏曲题材虽然也源于生活, 但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高度抽象化的凝练, 虚构和夸张成分更多。而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 它的表演是写实的, 要求尽可能地还原和接近现实生活常态。因而把抽象化的戏曲舞台扮相直接带入, 就显得与电视剧格格不入。另外, 演员在造型上的高度雷同, 使人物形象的区分度降低, 原本丰满灵动的人物形象成为一个个高度趋同的符号化的存在。

(二) 戏中戏

“戏中戏又叫套层结构, 是指一部戏剧之中又套演戏剧本身之外的其它戏剧故事、事件, 是古今中外戏剧家们经常运用的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戏剧创作技巧。”[1]戏中戏在戏剧结构中具有隐喻、对比、互文等修辞作用。这些修辞语言赋予了戏中戏铺垫伏笔、前后照应的功能, 在重要节点上, 还具有推动剧情发展和起承转合的作用。在电视剧中设置的戏曲表演桥段属于戏中戏的范畴, 也是戏曲元素集中呈现的部分。

《大宅门》中的白三爷, 在剧中表演了京剧名段《双怕婆》和《战太平》。《双怕婆》是京剧中有名的喜剧, 塑造的是两个怕老婆的窝囊男人。白三爷这个人物,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充当着自私自利又窝囊的小丑形象。这里由白三爷登台表演这出戏, 喜剧效果符合寿宴气氛, 也符合白三爷这个人物形象的个性。《战太平》讲述的是名将花云为守住太平城而孤军奋战, 最后自刎的故事。这出戏的表演具有强烈的暗示意义, 为最后白三爷不当汉奸而选择自杀的英雄气节做了预设性铺垫。

白景琦同样有两次登台表演, 两次表演的是同一选段《挑滑车》。《挑滑车》讲述的是岳飞抗金的故事, 其中一句念白:“你看那前面黑洞洞, 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 杀他个干干净净。”在剧中多次出现, 是白景琦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京剧念白, 符合白景琦从小到大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这句念白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大结局中白三爷英勇就义的戏中, 由白景琦和白三爷共同念出, 与剧情描述的抗日背景吻合。互文的修辞效果在这里显现, 让人联想到二人之前的登台表演, 形成前后照应。

剧中的白玉婷是个十足的戏迷, 对戏子万小菊迷恋一生, 因而与白玉婷有关的许多情节都运用大量戏曲元素。白玉婷亲自登台的戏中, 表演的正是万小菊最擅长的《虹霓关》。白玉婷对《虹霓关》的第二次表演是在自己的婚礼洞房内。在敢于冲破封建礼教这一点上, 她与《虹霓关》的主人公东方氏有着相似之处, 因而选择《虹霓关》作为她的“保留曲目”也是有深意的。这里出现的《虹霓关》立刻使人联想到白玉婷在舞台上的不俗表演。互文的修辞作用又一次显现, 展现的是一个为爱情奋不顾身、纵然哀怨但并不绝望的刚烈女性形象。

《大宅门》中的戏中戏多是由电视剧演员自己演绎, 看电视剧演员演京剧, 对于观众来说是新鲜的。在剧中观众可以看到刘佩琦扮丑角儿, 陈宝国耍大刀, 蒋雯丽耍花枪, 即便对戏曲不感兴趣的观众, 也会被吸引, 增加对剧情的注意力。戏曲元素与剧情的结合异常紧凑, 浑然一体。

新《红楼梦》中也大量设置了戏中戏的情节, 还特别复排了与原著有关的27出折子戏, 把《红楼梦》中出现的几乎所有看戏场景和昆曲曲目完全再现出来。在黛玉听《游园》的这场戏中, 昆曲演员完整演绎了《皂罗袍》选段, 把昆曲中最负盛名的《牡丹亭》搬上电视剧屏幕。在秦可卿卧病的戏中, 把王熙凤之前点的一出《还魂》里的《莺啼序》选段作为秦可卿病榻之上的画外音。一边是看戏的热闹, 一边是病榻的凄清, 以这段昆曲表演为中介, 两相交替对照。昆曲这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在电视剧这样一个大众文化平台上如此大量的出现, 确实是比较少见的。

但是这种频繁大量地再现昆曲表演场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容易造成元素的冗余堆砌。几出经典曲目的再现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而几十出则显得事无巨细, 反而弱化了主题表达。二是节奏拖沓, 结构松散。电视剧是对小说精华的浓缩, 电视的传播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小说一样面面俱到, 戏曲选段的演绎造成剧情结构不紧凑。三是戏曲元素与剧情内容的割裂。电视剧演员也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一样坐在台下看戏, 完全游离于剧情之外。戏曲演绎的场景脱离于电视剧的叙事结构之外, 成为两个彼此分立的话语场。

(三) 片头、片尾、背景音乐

电视剧的播出是短暂的, 但在电视剧播出结束之后, 剧中的音乐却可以长久流传下来, 甚至跨越几个时代, 只要响起那些熟悉的旋律, 剧中的画面和人物形象就会被立刻唤醒。所以主题曲大大延长了电视剧作品的生命。

《大宅门》的主题曲是一首典型的京歌作品, 也是把传统京剧元素和现代流行音乐结合的代表作品。歌曲中大量运用京剧的唱腔、曲调、锣鼓, 字正腔圆, 荡气回肠, 是京歌中少见的成功之作。片头曲采用的是一段悠扬婉转的京胡演奏, 这段京胡也被作为整部电视剧中穿插的背景音乐。这些京剧元素在音乐主题中的加入, 赋予作品更饱满地道的京味儿, 形成具有强烈标识性的美学风格。

《大宅门》的背景音乐擅长对京剧中文武场的灵活使用。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 包括以管弦乐为主的文场和以打击乐为主的武场, 合称文武场。在一些戏剧矛盾复杂、戏剧冲突尖锐的剧情中, 文武场的交替使用带来剧情节奏的张弛变化。例如, 在白敬业出生的这场戏中, 由于二奶奶的强烈反对, 戏剧冲突和矛盾激化。最后孙子出世又成了一桩喜事, 矛盾一下子缓和下来, 节奏也随之缓慢。在这段剧情中, 背景音乐交替使用文武场, 从二奶奶得知孩子即将出生开始起锣鼓, 节奏不断加快, 力度加强。待到孩子一声啼哭呱呱坠地, 锣鼓戛然而止, 起京胡奏乐, 节奏即刻缓和。整个节奏变化对应了白二奶奶从紧张气愤, 到喜悦而又略带无奈的情绪变化。在白玉婷洞房的戏中, 白玉婷进洞房坐定后, 背景音乐先起《柳青娘》, 曲调哀怨凄清, 相应的镜头画面推向白玉婷略带幽怨的双眼。紧接着改用《虹霓关》中的圆场锣鼓, 节奏加快。当白玉婷在锣鼓声中绕屋一周后, 背景音乐再次起《柳青娘》, 镜头重新回到白玉婷幽怨的双眼。从文场到武场, 又再次转换到文场, 在这种文武场的交替中, 表现了白玉婷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相比较而言, 新《红楼梦》的音乐主题虽然也使用戏曲元素, 但无论是片头片尾曲还是背景音乐, 几乎没有留下让人记得住的音乐作品。剧中有不少处情节直接把昆曲唱段作为背景音乐, 如黛玉听闻宝玉即将迎娶宝钗后, 在走回潇湘馆的途中, 背景音乐是《皂罗袍》选段。宝黛诀别互望的这场戏中, 背景音乐响起《山桃红》选段。这两处昆曲唱段与剧情发展和人物心理缺少关联, 显得牵强生硬。

二、戏曲元素在电视剧中的运用原则

从以上的对比中可以看出, 虽然同样大量使用了戏曲元素, 但最终所达到的美学效果却有很大差别。尽管不同的电视剧对戏曲元素的使用技巧千差万别, 但戏曲元素的运用还是有其基本原则和内在规律可循。

(一) 根据剧情需要使用

戏曲元素作为一种表现形式, 是为表现剧情内容服务的。不是为了用戏曲元素而用, 而是为了表现和烘托剧情而用, 用得精当, 用在该用之处, 才不至于背离使用戏曲元素的初衷。戏曲元素本身具有多变的节奏, 这种节奏上的丰富性与剧情节奏的变化相配合, 根据剧情变化交替使用不同节奏的戏曲元素, 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美学效果。

(二) 根据人物性格使用

针对剧中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在使用戏曲元素时需要注意有所区别, 在诸多表现形式中选择最能符合并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形式, 以戏曲烘托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三) 根据观众的接受能力使用

电视剧毕竟是大众文化产品, 其美学内涵应该符合大众审美标准。戏曲元素如何加入、加入多少, 都要以观众所能接受的程度为限度, 超过了这个限度, 电视剧的美学内涵是无法被大众审美评判标准认可的。

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处理好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考虑到电视剧的大众化美学特征, 过于曲高和寡的艺术形态会造成作品与现实的疏离。二是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虽然戏曲和电视剧拥有诸多共通之处, 但作为传统和现代的两端, 二者之间毕竟隔着长远的时代变迁, 在融合的过程中, 传统与现代这一对矛盾的碰撞在所难免。如果缺乏纯熟的融通技巧, 戏曲元素的介入会与电视剧之间产生一种对立感, 对电视剧的美学内涵产生负面影响。

摘要:近年来, 戏曲这一传统文化元素, 在电视剧创作中广泛使用, 出现了一批具有鲜明戏曲文化特色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但强化电视剧美学风格的前提是对戏曲元素的适当合理运用, 否则对电视剧美学内涵可能起到反效果。本文通过对比两部电视剧中戏曲元素的运用, 分析戏曲元素对电视剧美学的两种效果影响, 及其基本运用原则。

关键词:戏曲元素,电视剧,美学

参考文献

电视节目中的美学运用论文 篇8

电视艺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艺术。科技性是电视艺术最鲜明、最独特的美学特征。特别是数字技术的迅速普及推广,使其超出了单纯的技术概念层面,成为电视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在增强视听效果、增强作品震撼力、提升深化主题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可以说,电视艺术作品,一方面是艺术工作者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另一方面则依赖于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付出。

故此,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电视专题片编辑、制作、合成,是从业者必修的课程。

一、从节目的题材、内容和主题表达的需要出发选择恰当的科技手段进行创作

电视艺术主要分电视文学、电视艺术片、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和电视纪实艺术五大类,电视专题片属电视纪实艺术。一切艺术都是语言形态。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极其复杂,而且多元化。除了画面、声音,还有光效、色彩、造型、镜头、特技、文字、符号等,光声音一项,就可分为同期声音、画外配音、背景音乐、特殊音效等。电视的语言系统以电子技术为表现手段。电视艺术工作者就是要遵循科技美学规律,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去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客观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

以表现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盛况的电视专题片《八闽艺苑花正红》[3]为例。第五届福建艺术节2012年12月在龙岩市举办,为期20天,分开幕式和闭幕式、专业艺术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艺术展览四大系列。全省各地举办了近百场的文艺演出和展览、展示活动,还有两个台湾艺术团来闽演出,共两万多名艺术工作者参与,是八闽群众享受艺术成果的一场饕餮盛宴。作为第五届福建艺术节主办地的主流媒体之一,龙岩电视台除了报道艺术节举办期间的动态消息,还承担了多场次演出的直播或录播,最后集中所有的素材编制这个全景鸟瞰艺术节盛况的专题片,名同第五届福建艺术节闭幕式晚会名——《八闽艺苑花正红》,时长26分40秒。

第25届戏剧会演是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的重头戏,参演剧目涵盖了话剧、京剧、越剧、闽剧、梨园戏、莆仙戏、高甲戏、芗剧(歌仔戏)、闽西汉剧、木偶戏、梅林戏、北路戏等福建省重要剧种。第二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剧(节)目展演是本届艺术节舞台艺术活动的第二大重点,既有大型歌舞、杂技,也有民乐、交响乐,还有舞蹈诗、民俗歌舞、交响诗剧等,介绍这两大重头戏的剧情内容和地方戏种、曲艺特色构成了《八闽艺苑花正红》的中心内容。

内容决定了表现形式。对待并列关系的几十场不同单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艺演出,“丝线串珍珠”的表现手法成为其必然选择。《八闽艺苑花正红》主要用两种“丝线”来“串”:第一种“丝线”是虚拟收看龙岩电视台新闻节目——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的每场演出在《龙岩新闻联播》里都有动态消息报道,于是,电视遥控器串联了荣获第二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展演一等奖的八个剧(节)目。第二种“丝线”是主持人借助纸质节目单说戏。主持人串戏是老掉牙的手法,本无新意。但对于戏的内容,该节目大胆舍弃了电视动态影像的纪录优势,反而运用静态的剧照,佐以简短文字浓缩在平板电脑页面上,用当下最普遍的触摸屏幕翻页,再把主持人的说戏穿插其中,串联全省戏剧会演的几十场剧目的剧情和各地方剧种。

这两种“串法”运用电子特技手段巧妙实现了镜头的空间转换。

使用遥控器搜索、选择电视频道或节目,以一简单动作牵发无穷变幻,科技赋予它的实用价值是快捷、灵便、轻巧,同时也是其最基本的美学价值所在。当然,遥控器本是用来在同一时间搜索不同频道节目的,本片却强加给它新的功能———用它来连接同一频道不同时间播出的节目,观众对此物最熟悉不过,让它带领观众在多场不同地点、不同类型、不同题材和体裁、不同风格的舞台表演中穿梭,因此,尽管这个功能是“强加”给它的,却不露痕迹,显得十分自然。同时又给人留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可以是一个人、一家人收看电视,也可以是无数观众聚焦第五届福建艺术节,各种歌舞、曲艺节目争奇斗妍,异彩纷呈,既展现了“第五届福建艺术节是全省艺术工作者展示才华的舞台”,在规模上作了全景展示,又充分体现了第五届福建艺术节是“人民的节日”,观众在艺术、在媒体面前的自主选择权。

触摸电脑屏幕翻页,这轻盈简洁的“触感之美”本来就是乔布斯赋予苹果系列产品最典型的科技美学。在地方举办省级活动,对当地来说是头等盛事,除了电视台,其它媒体也都全力以赴宣传报道。电脑触屏翻页这个动作又把电视和网络巧妙地融为一体。进一步强化了人民群众在文化精神生活上的主人翁地位,在艺术欣赏中享有的选择空间。两个简单的动作,两种“串法”所蕴含的科技美学意义还折射出近年来新闻“走、转、改”所带来的欣喜变化。

纵观各台播出的电视专题片,几乎都有科技手段的参与,随处可见科技之美与艺术水乳交融,这集中表现在片头、片花、片尾的包装上。有时一个LOGO可以用超过十秒的动画来演绎,既充满动感,又可形象地表达其中的文化内涵。片头或节目导视攫取精彩片段,通过电子特技快节奏推出,通过与词组、数字、符号、线条、光影及图形之间的三维或二维的重组和衔接,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节目的情节内容得到强化,主题思想得到了提炼。

专题片子中间运用科技手段编辑的也很普遍。有些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如救灾抢险,或异地连线的访谈节目,采用多个窗口的“画中画”形式表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文学叙述手法被电视特技轻松取代。在成倍增加信息量的同时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美学体验。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上天之前几十分钟,央视直播了一个相当于“神十”的科普节目,配合主持人张泉灵的讲解,在她身后出现运用特技虚拟的“神十”,舱门或开或关,以电梯上升和下降的方式,让观众朋友随主持人走进“神十”内舱,对它做全面的了解,科技美学带给人们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难以言表。

当然,并非所有的科技手段都具备美学价值。是否有新意、科技创新是评判是否具备美学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那些以假乱真的赝品,那些“山寨“产品,也许不影响对外行观众的审美效果,但在行家眼中,它却一文不值,因为它缺少人类最宝贵的文化独创性。其次,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电视艺术创作中,要从节目的题材、内容和主题表达的需要出发选择相应的科技手段。著名美学家克罗齐说:“艺术与科技既不同而又相互关联,它在美学方面交汇。”

二、从观众的审美情趣和习惯出发选择恰当的科技手段进行创作

高清数码摄像机所达到的画面清晰度,借助电脑绘画和电脑动画等手段展现传统摄制中无法出现的事实和过程,凭借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提高的影像品质,凡此种种,都促使观众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追求时常发生变化。还有日新月异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使得人们的艺术欣赏口味日益挑剔。

现代科技在电视艺术创作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要求电视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具备良好的科技美学素养,更要善于与时俱进地分析人们的审美趣味,善于去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层和不同观众群的审美偏爱。

如上文提到的遥控器搜索节目,既是有效的概括手段,同时,搜索到不同时间不同播音员报道的消息,有效避免了令人昏昏欲睡的平铺直叙。一、二十秒的资讯,简明扼要,加快了节目的节奏进展。电视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品味也在求新求变,人们早已不满足于欣赏长镜头纪录和单一蒙太奇的剪接方式,触屏电脑翻页的特技运用,干脆利落,避开了戏曲因为唱词导致剧情普遍进展缓慢的特点,契合了当今人们喜好快餐文化的心理。

有了现代科技做支撑,创作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按照内心的审美需求相对随意的排列组合素材,进行艺术表达。高科技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的对象、空间、媒介、技巧、手段,借助“非编”系统,《八闽艺苑花正红》在常规剪辑、快放和慢动作,多层画面深浅叠加、多层音轨强弱转换等方面运用得收放自如。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移动的线条造型、游弋的文字符号,繁复闪耀的光影色块,带来了现代科技附加的动感效应和韵律美,较大程度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

纵观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的每场戏剧、歌舞、杂技、曲艺等文艺演出,也都体现了全省各县、市专业和民营剧团对艺术科技化表象下新的美学思考,这突出表现在舞美上。实景的画面,配以三维动画打造的高质量数字影像,通过巧妙的剪辑,展现在LED屏幕的舞台背景上,亦真亦幻,为某些歌舞节目的演出锦上添花。有些甚至与表演舞台天然融为一体,美轮美奂。戏曲类节目的舞美也不再是单纯的写实或写意,高、新、精、尖的科技手段,使得虚拟、夸张、象征、装饰等舞美手法得以轻松实现。多元化的、与时俱进的舞美设计获得了崭新的审美价值,提升了本届艺术节的艺术表现水准。

龙岩电视台在完成直播或录播任务中,依靠先进的电子设备,包括隐型话筒、微型调音台、电子切换编辑机等,较好地实现了电视艺术与舞台艺术的诗化联姻,从而获得较高的美学价值。

当然,对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的宣传报道毕竟是以实录、纪实为主,编辑所用的科技手段相对比较简单,难度也不大。用复杂的数字技术生成或合成出来的电视节目,比如一些表现历史、战争、微生物、地震海啸等内容,否定了过去“电视节目是纪录真实的视听世界”的界定,因此,以实况录象为基础的真实性就不再是电视艺术唯一的美学特质,一些理论文章称之为“虚拟现实主义”或“创真”。纪录片《故宫》、《百家讲坛》栏目里的精美课件、大量的科教片等都是科技美学与电视艺术高度结合的优秀作品。

三、正确看待和处理“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技在电视艺术创作中如此重要,导致了一些电视艺术创作者过于强调技术性而忽略了艺术性,在电视艺术创作中,首位考虑如何营造五光十色、眼花缭乱的“视听奇观”,把声、光、电、波组合的眩目喧哗作为主角和主宰,而忽略了作品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和美学追求,致使神韵、意境和意象等艺术灵魂为其让位,即使视听刺激能喧哗一时,却缺乏恒久的生命力,艺术本体将被大打折扣。

科学技术虽然是第一生产力,但在电视艺术创作领域,技术固然重要,但如果凌驾于艺术之上,就容易产生可以复制的“工业产品”,而不是具有审美、怡情等功能的艺术作品。因此,只重技术不重艺术,或者只懂艺术不懂技术,都不能胜任电视艺术工作。

电视艺术工作者必须把科技手段与人文、心理等诸多因素综合,升华为科技美学进行创作,使其不再是手段,而是作品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具备艺术审美价值,为主题思想服务。可以说,技术美带给人们是视听上的快感,悦耳养目,而艺术美则养心。因此有人说:把握好了快感与美感、养眼与养心的“度”,就正确处理了“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适“度”就能造就和谐,快感能提升为美感,既养眼更能养心;而过“度”了则不和谐,快感成宣泄,养眼变伤情。[4]

如何让观众在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的诸多剧(节)目中获得崭新的艺术审美享受,主办者是煞费苦心;如何用电视节目进行艺术地报道、传播第五届福建艺术节,更是考验电视工作者的美学功底。但通过种种努力后展现给观众的,具有认知、教育、愉悦身心等功能的核心内容肯定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有技术参与创作的舞台艺术、电视艺术,观众可能对精美的技术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不能使心灵震撼,情感共鸣。既然一切艺术都是语言形态,那么在艺术世界里,现代科技也只是电视艺术表达的一种语言。就如上文提及的“丝线串珍珠”,技术是一种“丝线”,但创作者要呈现给观众的,主要是那一颗颗“珍珠”。

四、结语

楚辞,秦文,汉赋,晋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说明每个时代都有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而电视艺术成为当代的主要艺术品种之一,并统领当代的审美思潮。因其年轻,故缺乏深厚的理论引领,积累的经验也不够丰富,所以,探讨如何恰当地运用科技美学创作电视艺术,现实意义重大。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每个电视艺术节目都需要运用复杂科技手段来辅助和表达,有些纯写实的节目就没有借助太多现代科技元素,也一样可以成为打动观众的优秀作品。这又一次证明了科技在电视艺术创作中的从属地位。同时,运用科技美学进行电视艺术创作,需要鲜明的个性特点,才能打造出品牌,才能产生艺术审美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面向未来的科技美学[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bjjt/396382.htm.[1]面向未来的科技美学[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bjjt/396382.htm.

[2]邢灏喆.浅谈乔布斯的苹果的工业之美[D].杭州:浙江大学,2011.[2]邢灏喆.浅谈乔布斯的苹果的工业之美[D].杭州:浙江大学,2011.

[3]该节目荣获福建省广播电视2012年度特别节目三等奖.[3]该节目荣获福建省广播电视2012年度特别节目三等奖.

浅谈美学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篇9

一、新闻的内容美就是真实美

新闻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其基本要求是具有真实性、新鲜性和思想性, 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生命, 真实本身就是美, 离开真实, 无论多么精彩的文字、多么丰富的情感都只能是一堆毫无意义的符号, 更无美感可言。但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和美感又是相辅相成的, 准确本身就是真实之美, 真实本身就是新闻的内容美, 而人们在品味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之美时, 新闻的内容美就充分体现出来了。例如, 甘肃地处西部, 到处光山秃岭, 难见绿意更难见雾, 当地一名记者在采访中采写了一条反映当地人积极种草、种树, 改善生态环境的消息《雾过车逍岭》:“轻雾, 飘过了山脊, 飘过了公路, 飘过了车窗, 飘过了车逍岭…”这则消息完全采用了散文化的手法, 作者通过写雾, 展现出这些年山区人民种草种树的精神面貌和生态环境大为改善这个主题。轻盈细腻的文字, 流畅优美的语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文中没有直接说种草种树, 改善生态环境这样的字句, 可任何一位读者读了这则消息都会明白它的含义。这本是一则非常平常的消息, 字数不多, 读后同样令人回味无穷。

二、新闻的形式美

新闻之所以有别于其他文体, 就是因为它有自己独特的形式, 这种形式通过体裁来表现。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等, 而这些体裁又有各自的特点, 并在生活中被人们接受, 它的产生经过历史多年的检验, 并在生活中经过高度提炼, 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这就对新闻写作有了进一步要求。新闻写作, 要求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内涵写出来, 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要做到质美, 同时还要求结构新颖、语言生动、富于韵律, 达到形式美。一篇好的新闻作品, 不仅内容要新, 在形式上也要给人以新奇、独特之感, 在以往的写作中, 看到的是形式固定、结构雷同、写法相似的新闻作品, 这种不讲究新闻形式美的写法, 必然降低新闻的社会效果, 因此调动一切表现手法, 从新闻审美角度把大量收集到的素材经过加工、提炼、整理, 从多侧面、多方位赋于作品更多的美感, 是新闻工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因为只有好的新闻, 只有在新的内涵与恰当的表现形式达到和谐统一时, 才能获得质形兼优的效果, 才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审美价值。所以, 选择角度、确定表现形式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同中求异、在常规中求新奇, 才能使作品美妙动人。

新闻的形式美还要求在谋篇布局时, 开篇之首就以奇取胜, 像文学作品那样先埋下伏笔, 标题和导语, 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读者, 主体写作也要改变程式化、概念化的叙述方式, 使人自然地感受到新闻美的内在动力, 而结尾则余音绕梁, 回味无穷。例如, 我在《羊城晚报》看到过一则题为《广东虾游入“第二春”》的消息, 一个“游入”把广东虾生产进入“第二个春天”的新闻, 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标题形象生动, 引人入胜。

三、新闻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关系

新闻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体裁为一定的内容而服务, 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宜长则长、宜短则短、宜评则评、宜记则记, 没有固定格式。内容美必须通过形式美来体现, 形式美必须以内容美为前提。新闻必须尽快把人们欲知未知的事实迅速报道出去, 以求先声夺人。新闻的内容是客观的, 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 力求新闻的内容美是要求新闻的内容必须是先进的、积极的、向上的, 具有教育、鼓励、启迪、鞭策作用的, 给人美感, 进而达到真善美的统一。新闻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必须统一, 也就是记者根据篇幅的长短、事件的特征采用消息或通讯等形式去报道客观事实, 由此可以看出新闻的内容美与形式美是密不可分的、互相联系的, 例如郭梅尼、徐家良写的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 这即是一篇通讯也是一篇深入报道, 它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去深入探讨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深入刻画了张海迪内心世界的活动, 读后使人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如果这样的文章仅写成一篇消息, 即使写的再好, 也不能产生如此深广的社会影响。

在新闻写作中, 形式与内容并非井水不犯河水, 往往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互相融合, 相得益彰。因为, 新闻总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

接受美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一、读者的积极作用

姚斯明确指出“以读者为主, 以具体化为主。读者是第一性的, 未定性的文本是第二性的”。[1] (p.6) 读者是第一位的, 因为读者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审美情趣、阅读能力等的不同, 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也肯定存在着差异。恰如鲁迅所说, 一部《红楼梦》,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2] (p.419) 这里所谓的经学家、道学家、才子等由于在自己的阅读活动中会形成不同的思维定势, 导致了对于《红楼梦》的不同的理解;同样, 在西方也有“一千个人眼里有一个哈姆雷特”的论断, 其实说的就是同一个道理。姚斯认为:“在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 大众并不是一个被动的部分, 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 相反, 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 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1] (p.24) 也就是说,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作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会作用于文本, 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是动态的, 读者直接对文本进行感悟、阐释、融化, 形成新的审美情趣, 作品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深远的意义。

伊瑟尔用“不确定性”和“空白点”来说明文本与读者的接受关系, 指出“空白表明文本的各个部分和各个模式之间应该被连接起来, 即使文本本身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表述。它们是文本看不见的结合点, 因为它们将种种模式和文本视角相互区分开来, 并同时激励读者进行想象”。[3] (p.76) 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 留出了足够的空白点, 唤起不同读者对文本给与不同的解读, 对这些意义空白点进行必要的建设性的填充。作者也通过这样的方式, 完成了和读者的连续不断的互动, 在这种动态的交互过程中文本本身的意义不断得到新的升华, 从而完成了文本的又一次创作。在这一过程中, 读者真正参与文本的创作, 正是这种参与和建构作用让读者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创造性地阐发出文本的意义来。对于这种互动机制, 伊瑟尔指出:“读者不仅必须对文本中的空白所给予的指示做出反应, 而且每当需要修正时, 还要对他们自身的想象活动所引发的产物做出反应, 这一事实对上述概念出现的合理性给出了证实。文本各部分之间的不连贯性引发了读者头脑中的综合活动, 从而抑制了‘良好的连续’, 而后者是理解的一个前提条件。在阅读的时间流程中, 这些相互冲突的观念相互影响。即使一个观念不得不被抛弃以适应新的情况, 它也会影响后来的观念, 并由此影响其构成。以这种方式出现在读者头脑中的一连串观念是文本转变成想象的手段”。[3] (p.77) 空白其实是文本对读者发出的具体化的无言邀请, 引发读者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考行为, 调和当前文本经验与过去旧有经验储备, 形成新的观念。

二、期待视野与视野融合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姚斯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一书中曾这样指出:“作品在其诞生之初, 并不是指向任何特定的读者, 而是彻底打破文学期待的熟悉的视野, 读者只有逐渐发展去适应作品。因而当先前成功作品的读者经验已经过时, 失去了可欣赏性, 新期待视野已经达到了更为普遍的交流时, 才具备了改变审美标准的力量。”[1] (p.33) 这也就是说, 期待视野对于文学文本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而且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动态的, 永远处于变动不居之中, 成为文学发展的一个标志。

倘若一位读者在阅读和接受文学文本时, 他所产生的每一种期待都能完全得以满足, 那么这部作品对他便不再有任何新奇和魅力, 也很难成为名篇佳作。相反, 如果他在阅读的过程中, 任何的期待都不能得以实现, 他对人物和情节的规划全然不合作者的设计, 他很有可能就在挫折中放弃了, 这一文学文本在接受的阶段也便戛然而止, 难以完成文学从生产到接受的全过程。故而, 读者和文本之间恰当的审美距离是必不可少的。姚斯就此论述说:“一部作品的艺术特征是以与它第一位读者的审美期待之间的审美距离决定的。第一位读者因这种疏离和新颖而惊奇和愉快。但对于后来的读者, 这种独创性已变得不证自明, 并直接进入他们审美经验的未来视野, 成为一种熟悉的期待。”[4] (p.418) 由此可见, 期待视野绝非单是读者的事情, 读者所面对的文本也具有某种影响期待视野的特性, 或者可以说, 文本本身也具有一种期待, 而这种期待就是指向读者的。

说到底, 这里有一个期待视野相互融合的问题。读者对于文本的期待和文本对于读者的期待, 两者之间相互要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修正, 从而达成了一种视野不断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读者对于文本的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积极地去建构, 去参与作品本身的创造;而作品本身以其丰富的内涵, 既满足了读者实现自己预想的目的, 同时又给读者提供了惊奇瑰丽的意外景象, 给读者制造着悬念, 引领他们在文本之中去探险猎奇, 这也是文学阅读的最大乐趣。伊瑟尔曾提出作品的“召唤结构”这一概念, 认为“意义并不包含在作品中, 而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 它既不是单纯的文本性的, 也不是完全主观的, 而是两者互相作用的结果”。[5] (p.23) 一言以蔽之, 这种文本的“召唤结构”说的就是文本的一种内在特质, 它凝聚着文学家的匠心, 恰到好处地指向读者, 吸引读者来完成文学接受的全过程, 来体味文学真正的魅力和价值。

三、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由于高校的普遍扩招, 很多高校都实行大班教学, 有的班级甚至达到70人以上, 课堂教学成了满堂灌, 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表现自己。在课堂上“老师决定讲授什么材料, 讲授多少, 如何讲授等。学生一般不能参与这些过程的决策, 在课堂上扮演的完全是被动的听众角色”。[6] (p.156) 因此, 学生对教学决策过程没有参与的机会, 真正进行语言交际的机会也不多。过去我们总是过多地强调老师对学生的期待, 忽视了学生对老师的期待。如果学生对老师的期待视野达不到学生满意的程度, 学生就会产生失望, 甚至厌烦的情绪, 长期如此便不可能不影响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成为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

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曾说过“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也就是说“教育不是注满水桶, 而是点燃一把火。”莘莘青年学子, 本身就蕴涵着一种青春的热情之火, 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 就在于点燃学生身上的这把青春之火, 要充分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也就需要我们充分借鉴接受美学的理念, 在注重教师对学生期待的同时, 也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 关注学生对待教师和英语教学的期待, 将这两者加以融合, 形成一种积极的动态的机制, 必然会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教师不过是比他们有着稍多一点语言能力的读者之一, 教师对读本的人物、意象、情感、思想、主题等的理解与解释只是他个人的审美体验 (或是借鉴综合了某些参考书的意见即别人的审美体验) , 是一种有限的解读方式而绝不是穷尽一切的唯一的权威”。[7] (p.32) 如果在教学之中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遮蔽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积极性和创造性, 令其一味地处于被动和消极的状态, 表达不了自己的兴趣, 申明不了自己的主张, 很容易造成师生间彼此的隔阂, 这无疑会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接受美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认为, 接受美学的理论视角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重要的认识维度, 尤其是读者中心地位和期待视野等有关理念更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中, 这种应用一定会起到良好的效果。语言学习属于输入性的, 需要学习者保持动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皮亚杰认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促进了其内部心理结构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简单地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加上新的事实和思想, 而是涉及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8] (p.30) 可见, 任何人的学习, 必须在尊重个体性的同时, 考虑个体与周遭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我们完全可以诉求于接受美学。

在接受美学有关理念的指导下, 我们首先需要关注文本的“召唤结构”, 关注英语学习者的主体吁求。接受美学认为, 读者是第一位的。课本不是独立于教师、学生之外的, 课本也是充满“不定点”和“空白的”的“召唤结构”, 有待教师和学生进行能动而有效地填充, 教师和学生同样都是课本这一文本的读者。因此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 应该设立更多的“空白点”,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积极促发形成第二文本。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必然导致对文本阅读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果教师课堂上对课本内容讲得过深过透, 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的倦怠, 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制约了他们的创造力。同时, 在消化吸收文本的过程中, 作为英语学习主体的学生也会基于自身的情况, 对教材和教师发出“召唤”, 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切不可加以怠慢, 否则无疑会事倍功半, 甚至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和对立, 严重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有关期待视野和视野融合的理念, 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效果。学生在接受英语教学前已经形成了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思维定势, 在这种情形下, 束定芳认为:“根据格式塔理论, 新知识的输入必须以原系统为参照系统或立足点, 原有系统必然对新系统产生影响, 或者说, 原系统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必然会成为新系统的一部分。”[6] (p.118) 学生对文本 (教材) 、教师、英语学习都有自己的“期待视野”, 运用自己系统中的知识结构, 进行英语的学习。只有当学生的期待视野与教师的期待视野达到一种良性的、动态的互动融合境界, 学生才会产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教师也才会达到高效能的工作状态。反之, 学生则会产生厌烦, 甚至想废弃英语学习的情绪;教师也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 因对工作没有成就感而消沉起来。同时, 姚斯强调个体期待视野与他的具体阅读存在着“审美距离”, 并不断发生变化:当接受者与艺术作品中的审美距离为零时, 接受者完全进入角色, 无法获得审美享受;相反, 当这种距离增大, 期待视野对接受的指导作用趋近于零时, 接受者则对作品漠然。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 及时的调整, 了解学生目前的期待视野结构, 使审美距离不过大也不过小, 处于适中的距离。倘能达到这种境界, 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一定会尽早迈上新的台阶。

摘要:本文介绍了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作用和期待视野两个重要的基本理论, 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是动态的、能动的, 读者的期待视野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这样才能提高读者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接受美学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接受美学,读者中心,期待视野,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H·R·姚斯.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

[2].鲁迅.鲁迅全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

[3].沃尔夫冈·伊瑟尔著朱刚古婷婷译怎样做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4].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下卷)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5].Iser 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Theory of Aesthetics Response[M].Baltimore:The John’s Hop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年.

[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年.

[7].高阳.从读者接受美学的角度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J]2005 (4) .

电视节目中的美学运用论文 篇11

关键词:设计美学;材料美;功能美;审美

1设计美学的审美原则是住宅内部设计最基本要素

审美的原则是指在住宅内部空间中运用审美思想和现代工艺技术手段因素融入到空间设计中去,完成符合功能要求和舒适要求的完美的住宅空间设计。对住宅内部审美设计而言,住宅设计应该尽量的达到人们的审美精神,因为人们处于长期的生活在住宅空间中,审美设计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生理,所以说设计美学的原则是住宅内部设计的基本要素。

2设计美学中材料美在住宅内部设计中的运用

住宅内部设计中的谈起材料问题就离不开装饰,在住宅内部设计中装饰材料的运用是体现住宅内部设计的最终目的,因此住宅内部设计应遵循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所以住宅装饰离不开材料,材料的运用离不开美学的原则美。装饰材料是住宅内部设计方案呈现装饰效果的基础,只有设计师掌握装饰材料的用途,选择合理适当的装饰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使用好坏,使整个住宅内部设计体现美学的理念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空间和合理设计空间的平面规划效果,以满足人们更好居住在住宅里面。

材料美在住宅内部设计中通过材料肌理的质感体现的。住宅空间主要是体现人们日常生活的地方,而材料的正确运用会使空间舒适、温馨。如果想达到这样的一个效果就需要材料的质感来完成。材料的质感在设计美学中主要包括形态、色彩、质地和肌理等特征,在住宅内部设计中各个空间都体现了材料质感的特征。如住宅内部卧室的地面材料的选择需要通过地板本身的形态、色彩、质地、肌理来直接影响卧室内部环境的温馨与否。因此不同材料的质感决定了材料的独特性和视觉感的差异性。在住宅内部设计中装饰材料的运用中,人们通常利用质感的特征来打造一个舒适、温馨的住宅内部空间。

住宅内部设计中材料美体现不光在材料的质感,也存在于材料的安全选择上面。其是住宅内部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材料的安全是不容忽视的。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设计师应选择绿色环保材料,保证住宅内部设计中使用无害材料,让人们的生活达到健康的空间。

3设计美学中功能美在住宅內部设计中的实现

设计美学的功能美的原则在住宅内部设计中越来越明显的体现,从开发商对住宅的空间功能的划分,到细部空间的功能处理都及为重视。当今城市中的建造高档住宅小区是因为城市人口的增加,住房面积的局限,再加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的提升,因此住宅内部空间的合理规划设计、住宅本身质量和内部设施的功能性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地方,其中住宅空间的功能美设计是消费者选择好的住宅空间的必备条件。

住宅内部设计的功能美是通过使用人对空间环境感受空间的美好氛围,人们通过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还有人的文化素质等因素使住宅内部设计的功能美因素体现在设计中去。功能美首先要体现在住宅内部设计的功能目的性方面。住宅内部设计的实用目的是离不开功能美,是根据空间中物体本身的功能结构与内部空间的环境息息相关,也与空间内部功能划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一套好的住宅空间的功能平面划分上,应该由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等相对应的人们生活和娱乐的空间;在客厅空间中也应该有适当的空间尺度,应该有摆放家具和美化空间的陈设物品的空间来满足人们在空间中的交谈和交往的功能;客厅中所有的功能性设计都要以住宅内部的公共空间来设计,是满足人们对空间功能服务的要求。

住宅内部空间中一个合理的空间设计必然有合理的功能性和完善的艺术美原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着空间的的创造性。功能美的体现是合理的处理空间人与环境的关系,满足人们物质精神的需求,从而达到人们的精神需求。

4设计美学的构成要素在住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生活的质量逐渐提高,住宅的内部设计也向着一个全新的科技方面发展,其中人们的艺术修养提升速度较快,人们为了满足艺术的审美精神需求不断的寻求住宅内部的高层次设计,包括先进的现代设计手法、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绿色环保的新型材料和美学的设计原则做为设计完美空间的最佳办法,因此住宅空间的设计正向着科学、人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君.体现家具的材料美[M].家具与室内装饰,2001.

谈美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篇12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体育既要育体,又要育心。体育运动日益显示出来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利效果,使人们不断认识和创造体育运动的美,获得人类发现自己,超越自身,从而达到新的精神高度的愉悦。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学思想,寓美于教、寓教于乐,注重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并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优美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愉悦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和创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收到快乐体育的教学效果,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这也是21世纪学校体育教学的主旨。

2. 美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美育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今天的新形势下,美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美育教育,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作风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美的行为,促使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形成。通过美育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现实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因此,当前学校美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培养青年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需要,是祖国早日走向文明进步的美好社会的需要。

2.2 美育是体育教学的需要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能使学生增强美的观念和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通过体育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促使学生身体均匀发展,而且能给予学生在动作、技术、柔韧、力量、韵律等各方面以美的体验和享受,从而激发起学生更强烈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能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美育也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

3. 体育教学中美育的任务

通过体育教学的各种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美育的任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3.1 心灵道德美

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3.2 知识技能美

教师通过艺术性的示范,多彩的演示和生动的语言,把动作的造型、幅度、路线、节奏、速度等因素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掌握动作的知识与技能,并获得美的内涵,即知识技能美。

3.3 健康身体美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身体美。健康美是指人的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精神健康美是指人的性格具有美的特征,如感情丰富、人品纯洁、性格开朗、奋发图强、意志坚强;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团结进步、配合协作等优良品德。身体美是指人的身体漂亮健壮。它包括:体型美(身体外形匀称协调)、姿势美(动作正确协调舒展)、肌肉美(肌肉的形状大小与弹性)、肤色美(颜色光泽)、精神面貌美(精神与体力)。

3.4 行为作风美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作风,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要求举止文明,行为端正;动作大方,作风正派;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等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作风。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讲道德,守规则,服从裁判,尊重观众等体育道德行为和作风。

4. 体育教学与美育相结合的原则

4.1 以美育体原则

所谓以美育体的原则,是指体育教师按照美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广泛存在于体育教学中的美的因素来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情操,铸造学生灵魂,从而实现体育与美育的结合,达到“体美共育”的目的。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通过审美的方式去诱发学生体力的积极发挥,降低和解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疲劳感,促进学生各项身体机能的协调,使教学活动在保证学生体质得到很好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其次,要求教师按照美的形式去促进学生身体潜能的发挥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进而实现身体结构和心理结构与品质的双重建构,这是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和以美育体的核心内容。体育科学研究表明:合乎健康的身体运动形式总是与美相关的,而只有对美的形式的追求,才能使身体运动真正有益于健康。身体运动美的形式一般表现为身体结构对称、比例均衡、健美,运动动作灵活、优雅,层次、节奏、变化整齐,等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把上述形式美的要素贯穿到学生实际的运动过程中去,使体育与美育有机结合,获得“体美共育”的良好效果。

4.2 教师先导原则

体育教师是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的组织者,体育思想的贯彻实施者,还是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授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种教育思想的体现、教材的运用、教法的实施,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和控制,都是由教师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来左右的。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都处于先导地位,起主导作用。但是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要实现体育与美育的结合,获得“体美共育”的最佳效果,教师所处的这种先导地位、主导作用更为突出,这是一种“美”的先导。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这一原则,体育教师必须做到:首先,形体美和行为美。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本身的形象和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体态、仪表、神情、举止、语言等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身的形体美、行为美,严格执行教学常规,主动关心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形体美和行为美的典范,将美学赋予体育可表现与再现的动作技巧并融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其次,心灵美和语言美。心灵美是指内心世界之美,是一种道德之美、品质之美。在教学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从热爱学生出发,以良好的情绪、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公正的评判,给学生树立精神美的楷模,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深受心灵美的陶冶。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在形式之一。和谐的语言有利于身心健康,优美的语言有利于真诚相见、和睦相处。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积极的语言能使学生精神振奋,表现出昂扬的情绪,感染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体育审美教育效果。

5. 实现体育与美育相结合的途径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美育的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理想。它源出于体育美学,而体育美学又是现代体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又必须为发展体育运动事业服务。首先为增强人民体质服务;其次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服务;最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围绕上述任务,“以美育体”应从以下三个途径实施。

5.1 形式刺激

体育教学实践表明,在一个美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很容易被美所感染,从情感上与周围美的环境产生一种共鸣。体育运动虽然表现为肌体的运动,但体育运动的美感是多种多样。协调、均衡、准确、灵活、优美、雅观、壮美、雄健,实际上是形体、动作、姿态、行为和精神的高度融汇,它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染力。体育教师要善于从体育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进而通过教学将大量美的因素、美的形式融入到培养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中去。这样,就能使学生透过体育教学的美而求得“真”,使美的因素成为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特殊工具。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理解教材,掌握并运用教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积极、主动、复杂的内化过程,是学生主体行为的结果。教师在这个内化过程中起主导、讲解、示范、启发的作用。在这个内化过程中,让学生尽情地感受美,最终形成“以美育体”的良性循环。

5.2 情感陶冶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身教胜于言教,而以情感人则又胜于身教。以情感人对培育人们丰富的感受性,完善品性,形成优秀的人格都发挥着美的巨大的效用性。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应以情换情,以心换心,在双方的心灵上引起“共鸣”,在双方的情感上引起“共融”,在双方的行动上引起“共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意识。

5.3 创造体验

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运动技术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技能方面美的体验,发挥着自己的创造性,完成技术动作,显现出自我体验的价值。这种审美创造的美感,是一个从痛苦到愉快,从灰暗到明丽,从低级到高级而又交互出现的漫长复杂过程,但从接受者的角度对其作为美的现象来捕捉却是容易的。例如,在课堂练习时,教师可先给出练习内容和练习原理,而练习方法由学生自己去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练习,使课堂所学的知识在自我设计中达到自动化程度。从自身的运动中感受到美,最终达到立美于教,施教于美的目的。

6. 结语

总之,无论是体育教学的目的或过程,始终都充溢着美、涵盖着美、伴随着美。体育教师应把美学有机地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掘美、创造美,利用美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我们施教的目的,与此同时也促进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摘要:体育具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功能, 也是实现体育与美育结合的基础和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实现体育与美育结合必须遵循“以美育体”、“教师先导”原则, 善于运用相关的美学原理指导教学, 并根据教学内容, 适时适量地渗透美学教育。

关键词:美学,体育教学,运用

参考文献

[1]汤龙发.美是什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2]高等师范中文本科试用教材编写组.美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

[3]曹利华.体育美学[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4]朱长喜.体育与审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5]杨宝红.浅谈体育教学与美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96, (8) .

上一篇:定位法下一篇:数字印刷技术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