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心理论文

2024-10-06

电视心理论文(精选11篇)

电视心理论文 篇1

电视频道包装目前已成为电视台和个电视包装公司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一般意义上的“包装”指的是对某个产品进行包装。而在这里电视与产品有着共同之处, 两者皆是产品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光中的注意力并创造经济效益。

近年来, 随着电视文化市场的日新月异, 电视频道在不断增加, 节目也在不断的扩充, 人不单单只注重栏目内容。每个频道都在想法设法的去营造自己的频道品牌包装, 已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住观众的眼球, 夺取高收视率。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 视觉冲击, 形象刺激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能否使观众收看该频道节目, 往往只取决在短短的几秒钟, 通过鲜艳的色彩, 精致的包装, 使观众停下手中的遥控器, 进一步的观看节目。在此看来, 电视频道包装的好坏是能直接影响到电视频道的收视虑。

现如今的电视频道包装, 不再是对每一个频道节目进行独立的包装, 而是对电视频道进行整体统一的品牌包装。整体色彩定位也成为了电视频道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色彩能触发观众的情感, 通过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搭配与调性、象征与联系等手段, 使观众通过色彩的不断变化而渐入其中, 色彩所吸引。邻接色的色彩搭配能使观众心理平缓、舒适、和谐, 反正则刺激观众的情感, 产生情绪激烈、刺激、紧张感。接下来我们就对电视频道包装中的色彩对观众心理影响进行探究。

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

在电视频道包装中色彩的搭配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颜色是视觉识别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好的色彩搭配能激发观众的感情, 帮助观众识别事物得到更完整的信息。反正, 运用不当, 会意思表达不到位, 甚至对真实的思想产生误解。在处理色彩搭配前, 我们先掌握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色相, 明度, 彩度。

1. 色相搭配:

色相, 是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表象特征, 所谓红、蓝、黄、绿等称呼, 称呼的就是色彩的“色相”。色相配色又分为:同一色相配色, 邻接色相配色和补色色相配色。在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色相互相调和产生新的色相, 但这些色相都能归纳到基本的色相类型。如在灰色这种基本色相领域中就有偏冷的灰与偏暖的灰色等等。这些色相的类别也为电视画面色彩表现效果和控制方式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保障。

2. 明度搭配:

明度, 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明度最高的颜色是白色, 最低的是黑色。要提高色彩的明度, 以颜料色为例, 就是要想这种颜料色中添加白色颜料。明度配色又分为:同一明度配色, 邻接明度配色和补色明度配色。在电视频道包装设计中其主要考虑到黑、白、灰三者之间的搭配与布局, 一方面是为了准确反映其画面的明度调性, 另一方面为了形成其独有的节奏感。

3.彩度搭配:彩度, 是指色彩所具有的鲜艳度或强度。色彩最高的颜色被称为纯色。颜色加入灰色后, 就会锐化。彩度配色又分为:同一彩度配色, 邻接彩度配色和补色彩度配色。利用好色彩的彩度搭配将为我们电视包装色彩表现提供无限的空间与可能。

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

1.红色系:最强烈的情感色, 能够在生理和心理上影响我们。它可以是我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会刺激食欲。红色是一种代表乐观、性感、激情甚至侵略的颜色。红色可以从各种颜色的背景中脱颖而出, 并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如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 在整体规划的时候就选择了代表党和国家的形象, 突出庄严、大气、恢弘的特色, 还选择了国旗、国徽、长城、天安门作为突出国家形象的首选图案, 颜色自然也以红色为主调, 体现了中央电视台的主导地位。

2. 黄色系:

黄色会使我们联想到欢乐、愉快、智慧和能量。它能令人产生喜悦的情绪, 并刺激精神活动。黄色代表活力与青春, 一般小孩子收到关爱的时候容易让人联想到黄色。黄色与黑色的相搭配也有一种警示的作用。

如湖南电视台的基本色调为黄色系, 它的频道的收视群体多位年轻观众, 核心理念为“快乐中国”, 因而整体频道设计都凸显“快乐”一词。暖橙色的设计搭配成为湖南卫视频道设计的主色调, 给观众一种愉快激情、青春活力的感觉。

3. 绿色系:

在现代的环保社会中, 绿色是最流行的室内装饰色。这可能是因为绿色具有让人放松的能力。某种意义上来说, 绿色会使人联想到所有自然、祥和的事情。电视台常常会让出境前的嘉宾坐在绿色的房间里放松。绿色位于光谱的中心, 这回是我们联想到绿色意味着平衡、融洽。与其他颜色相比, 人类的视觉更容易分辨绿色。在情绪上, 绿色给人强烈的安全感。

如2010年旅游卫视定位为“绿色频道”, 节目形式、内容、频道包装都提倡绿色生活方式, 紧扣绿色主题着重演绎了旅游、时尚、环保的核心理念, 使三者之间有机得联系在一起。

4. 蓝色系:

具有激发深沉激情的能力。蓝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颜色, 因此与稳定、信任、智慧、忠诚和真理这样的概念相关。然而, 蓝色是主要的冷色, 并且在视觉上使有限的空间得到膨胀, 从而产生一种冷酷、寒冷的感觉。于能够导致生理反应的红色刚好相反, 蓝色是作用与精神的。蓝色可以帮助我们集中精力。

新闻类栏目包装多运用蓝色系作为主色调, 充分体现了新闻栏目的客观性, 严肃性, 时效性。蓝色有镇静的感觉, 使人头脑能冷静思考。

小结:在电视频道包装设计中, 色彩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色彩的控制与调节, 使画面的美感进一步的提升, 能够让观众产生不同的感受、思维与情感, 以便更为准确、直接的反应出频道的核心理念, 提升频道的收视率。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电视心理论文 篇2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B13020205杭禹婷

犯罪心理是讲述几个优秀的探员组成FBI行为分析组(BAU),从犯罪心理的角度对罪案进行侦察,从罪案现场的蛛 丝马迹,不明嫌疑人的犯罪手法和作案虚拟演练等方式,进行犯罪心理侧写,一步步锁定嫌疑人的作案套路和 作案目标。分析组的每一位探员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专职,他们在探案过程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在第三季第一季就发生了校园连环杀人案,许多女生被残忍地杀害。在分析尸体和与同学交流时BAU发现受害者在遇害前没有反抗,于是最推出结论,凶手是让受害者感觉到安全和熟悉的人。同时发现三个受害者都是深色的头发,由此可以做出猜想凶手是刻意为之,有可能凶手曾经收到过深色发色白人女子的伤害,在对凶手的测写中我们了解到凶手可能对生活感到无力甚至沮丧,最近遭受过伤害才会接二连三地伤害女大学生。经过交叉比对,嫌疑犯是一位保安6天前和妻子离婚并失去了女儿。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放了一段嫌疑犯和受害者的对话,嫌疑犯提到了自己的女儿和婚姻并且问了受害者“你不会这么做的吧,对吧,和别人生一个孩子然后把孩子带走”,并且要求受害者发誓不会这么做。随着对话的展开,嫌疑犯渐渐陷入焦躁,显然他受到了伤害。在嫌犯审讯过程中他一直在咬自己的手指,这在心理学中表示惩罚自己用这双手做的事情。但是不幸的是即使嫌疑犯已被关押还是有一位女生被杀害,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但是这一次仅仅是一个模仿作案,无论是手法还是下刀时的犹豫都表示这不是同一个人,根据对凶手的分析表明他是一个狂热追随者,随后一个女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她很古怪,用刀片割自己,染黑了自己的头发,女生和嫌疑犯在校园里见面并且要求他杀了自己,结果两个人都死了。不得不承认第三季第一季很好看剧情紧凑并且无时无刻都有测写和剧情的交叉放映。令我印象深刻的是George Washington的一句话用你的心去感受所有人的苦恼与悲痛。本集中保安因为遭受家庭的创伤就杀害了和他妻子长得类似的三个女生,而那个女生则是因为长期的心理疾病折磨导致她想死。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恼与伤痛。

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件是一件发生在迈阿密的连环杀人案。为什么这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死者眼睛睁着从水里浮出来吓到我了还有本次讲述的是一个不愿承认自己性取向并且冒充他人生活的凶手。本集一开始就对死者遗物进行查看,奇怪的是他的PDA里没有一项工作安排是来迈阿密的,西装也没有打包,他还有一个划船比赛的编号可是在这个月份的迈阿密俱乐部没有划船比赛。随着调查的升入,BAU发现死者都在死前不久出柜。由受害者侧写凶手在25到30岁之间,身材强壮,也可能参过军,长相迷人,熟悉四周环境和社交场合。队员还推测出凶手肯能在受害者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做回自己的自由。随后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据目击者陈述凶手冒充了受害者的身份进行社交。聪明的BAU对受害者和失踪者的家人进行了询问,Steven是其中一个失踪者,他的父亲是狱警非常厌恶同性恋,Steven受到了父亲的威胁开始对自己的性取向感到困惑,厌恶,他的姐姐帮助他离开了自己家来到迈阿密。BAU在赌场找到了化名为麦克的Steven,Steven十分不愿承认自己的身份并扬言自己什么都没做。的确他是无辜的,他只是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有一个扭曲的父亲。在现实生活中大家越来越开放,平等的看待同性恋这一类人,我认为同性恋并不是罪大恶极,他们只是有一个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性取向,美国有半数的州都开放同性恋结婚,英国更是有名的腐国,苹果CEO都宣布出柜了,是时候摒弃旧观点去平等的看待“异类”了。

在看了那么多的破案类电视剧后我发现不同的破案电视剧有不同的侧重点。如犯罪心理讲的大多是连环杀人案,凶手往往近期遭受重创或者从小受到伤害留下了阴影,或者有某项心理疾病从而变得疯狂,当然也有迷信认为死是让受害者解脱。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内地的破案类电视剧 以案发现场为例,连环杀人不多,凶手杀了人往往在逃,什么心理测写,计算机交叉比对得出嫌疑犯的也不多,大多都是凶手因为生意失败,妻子背叛,吸毒贩毒,老板拖欠工钱,或者上一代的纠葛引发的一个个家庭的悲剧,破案方式也同样更接地气,找出目击者,询问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分析出作案动机,再仔细现场勘查找出指纹,DNA进行比对。这两类的破案电视据侧重点不一样,犯罪心理侧重理分析也就是侧写,而案发现场侧重现场的勘查和分析,两类电视剧各有千秋,同样精彩。

不得不提的是犯罪心理第四季第8集,我一直很喜欢这部剧里的Rossi,在这一集中他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心理战。这一集主要讲述了Rossi和Reid在某大学讲课,Reid讲了个很冷的笑话。下课后,一个男人找到他们,并递上一迭照片,他自称是名杀手,照片上是受害者,而且此时还有5个人在他的秘密地点被关押,他说十个小后,他们都会死掉。当然他被现场抓捕,Reid不解为什么他要自首,他自比为达芬奇,把杀人当作艺术,艺术需要向世人展示。凶手非常自信,声称只和高智商的Reid交锋,在BAU的审讯室,Rossi玩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心理战…….凶手非常自大,他一直强调基因决定智商,有些游戏只有智商高才能玩。通过凶手的吊坠和他的言语Rossi发现是一个上帝主义者。Rossi首先用侧写了凶手的性格,然后说他是一个只会跟踪别人的胆小鬼,这激起了凶手的怒火让他说出了作案的手法。凶手说他比常人多一个Y染色体所以是一个杀手,我无法理解这是什么逻辑。在我看来杀人是一个选择,选择是否杀人。凶手对数字十分着迷,在小组分析出受害者被关地点后,Rossi和凶手展开了一场对话,凶手对犯罪的人十分痛恨并且扭曲了对于复仇的理解,他深深的恨着Rossi因为凶手的弟弟是被Rossi逮捕并被称为恶魔,他认为Rossi毁了他的生活,原本的他已死。电视剧里貌似整个小队都落入陷阱死了,其实Rossi只是假装他们落入陷阱,让凶手招供,让罪名坐实。马丁路德金有一句话说的好——必须摒弃所有的冲突和战争,寻找拒绝侵略和复仇的方法,而这种方法的基础 就是爱。每一个普通人,有时也很想往掌里吐唾沫,升起黑旗,割破他人的咽喉。阻止这发生的就是爱,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懂得谅解与体谅。

电视心理论文 篇3

竞争类节目的观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总体上来说,竞争类节目的观众相比其他节目的观众具有更强的参与感,这种参与感源自节目中散发出来的各种满足、认同、召唤、鼓动的气息,这些气息结合特定观众的心理状态和个性气质,可能催生一定强度的参与欲望,形成参与动机,也可能因此,观众成为了节目中的参与者。

观众收看电视最主要的目的和原因就是:一、获取社会信息;二、获得娱乐消遣。电视作为一个大众传播媒体,它主要向受众提供的也是这两方面的内容:传播信息与提供娱乐。观众收看竞争类的电视文艺节目,其首要目的肯定是获得消遣和娱乐。竞争类电视文艺节目的热播也说明了其确实提供给观众这样的基本需求,那么,这类文艺节目在为观众提供娱乐消遣的方式上有哪些自身的特点,它又是怎样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的呢?

(一)观看竞争给人以刺激的情绪体验

当一个人的行动干扰了另一个人的行动时,冲突就会发生。竞争就是几个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去争胜,其间的冲突性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敌对性是必然存在的,毕竟竞争目标相对竞争者是稀有的,不争不可能得到,而争就必然发生冲突。竞争者之间的敌对感、对抗性,竞争的激烈性是不言而喻的。每个竞争者都饱含着丰富的情绪体验,比如,竞争时的激奋情绪、胜利时的喜悦情绪、失败时的伤心情绪等等。而观众是如何感受到这些情绪并获得体验的呢?这是通过移情来实现的。移情的概念,是构造心理学的主要代表铁钦纳于1909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不仅能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还能用心灵感受到他人的情感。

移情作为一种间接性情绪,是在刺激作用于他人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对他人而非本人所处情景的一种移入式反应。首先观众要对他人情绪表达有所觉知,即通过对他人情绪的外显表情来感知他人所处的情绪,观众先看到了这个选手被淘汰而伤心哭泣的表情才会接着有后面的情绪。然后,观众要对他人所处情景进行理解,即个体能从当事者的角度来看待其所处的情景,设身处地考虑他人情绪表达的真正意义。

(二)观看竞争还会给人以悬念的诱惑

悬念诱惑而引发关注的效果,来源于观众一种好奇心的内在动机驱动。当一个人面对意外、新奇和不可预测的事情时,会产生好奇。在竞争类节目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竞争过程和越来越难以捉摸甚至出乎意料的阶段性结果,都成为观众丰富感情快感的体验点,他们或惊喜或意外,或得意或失望,与此同时他们对竞争继续的发展产生了更大的关注和探索心理,这也是竞争类节目在竞争规则即赛制设置上所要考虑到的因素。

(三)观看竞争还可从娱乐中品味蕴含在冲突下的智慧

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竞争出智慧。归结到竞争类电视节目,益智类竞争节目的智慧体现是最明显的,回答题目本身就是在传递知识,体现智慧,在增长观众的各方面知识的同时,也在激发观众的求知欲;而技能竞争类节目,特别是职业能力、生存能力竞争的节目,是通过竞争者闯关的表现,来考察竞争者各方面能力素质,而闯关的过程,也可以看到他们迸发的智慧。

二、竞争与娱乐:打造平民偶像

除了观战带给观众的娱乐体验,在这个需要明星和大量产生明星的时代,平民自娱成为了当下的审美娱乐主题。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平民自娱火暴的电视时代都有一个相同的印记:竞争元素。

(一)竞争制造的崇拜:让观众不喜欢都难

竞争类电视节目中,竞争者是节目的核心。没有他们,竞争不存在,节目也不会存在。观众喜欢看竞争类的节目,竞争者的表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喜欢一个人或事物,跟很多因素有关,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吸引因素除了个人特质(包括相貌、个性、能力)外,相似性、熟悉性、接近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竞争类电视娱乐节目,恰恰非常大方地向观众提供了几乎所有的吸引你喜欢上某个竞争者的因素,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选择余地,让观众不喜欢都难。

竞争类电视节目虽然不能左右某个竞争者的个人特性比如相貌、个性、能力等对观众的吸引,但是它能够为观众者提供大量的竞争者,数量的庞大也增加了不同的观众被不同的竞争者所吸引的几率。人际吸引因素的相似性:即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因素的存在,使人们往往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确认自己。而选择那些在某些方面与我们相似的人使我们的自我概念得以确认,同时,与自己相似的人一般也能给予自己更多的信心和支持感。

(二)竞争鼓动的诱惑:我也参加竞争吗

竞争节目对观众的诱惑远不只吸引观众去喜爱某个竞争者从而收看电视节目这么简单,它甚至鼓动了某些观众成为竞争者的欲望。

竞争类电视节目让观众不自觉地产生了对竞争者以及这个节目如此多的喜爱之情,随着电视观众对这个节目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积攒到一定的程度,再结合个人的性格和个性、技能和能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就可能促使观众变成参与者。对竞争类电视节目观众来说,竞争促发的积极收视情绪会成为其收视行为甚至参与节目行为的积极诱因,比如喜爱某个竞争者,看重他的勇气或者才能;喜爱这个节目的竞争形式,看重它对个人潜能的激发等等,这些积极的情绪和情感都可以成为观众持续收看该节目甚至踊跃报名参与该节目的积极诱因。

三、竞争类节目的发展之思

竞争类电视文艺节目,顺应时代步伐与电视媒体融合,为中国电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和良好的价值。但是,竞争类节目也容易导致观众急功近利、不务正业、好逸恶劳的不良思想,造成社会风气的浮躁与社会责任感的淡薄。所以,竞争类电视节目需要在其发展过程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既要顺应电视观众的心理需求,又要注意正确引导电视观众和节目参与者的思想走向,更要符合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要求,使其在推动电视产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论电视相亲节目的心理基础 篇4

关键词:相亲节目,受众心理,性格结构,无意识

电视相亲节目席卷荧屏已不是新鲜事。尽管上世纪80年代末期山西电视台的专栏节目《电视红娘》率先进入人们的视野, 随后90年代的《玫瑰之约》、《好男好女》、《相约星期六》等又成功地将相亲节目做了娱乐化运作, 而唯有2009年底到2010年初的电视相亲热潮, 才真正让其成为收视热点。[1]几个月时间内, 观众记住了《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和《非诚勿扰》这些名字, 可是不到半年时间, 这股热潮就被广电总局的整顿令浇灭, 一场无边的、关于相亲节目的讨论就此拉开序幕。这场讨论与其说是讨论, 倒不如是一场激愤的声讨, 观众对于“愿在宝马车里哭”的女嘉宾、三流群众演员和节目的作秀本质表达出厌恶的心理, 各大媒体也围绕以《非诚勿扰》为首的相亲节目展开负面评论, 其中人民网调查结果称, “71.6%受众称相亲节目损害社会道德”, 央视《焦点访谈》对该调查的播出更是把批判的声音推向顶峰, 批判的对象从虚伪拜金的男女嘉宾转向了电视媒体。

媒介的社会责任论似乎为这次声讨找到一条出路。这个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阐述的新的报业理念指出:“自由的报业必须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2]而后, 社会责任论内容得到发展, 强调媒介在自由的同时应承担义务、严格自律, 这是大众传播有关政治的问题, 也是关乎受众地位和角色的问题。《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对相亲节目连番批评, 提出公共媒体应该坚守住伦理道德底线, 《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也积极发文, 表示坚决杜绝电视媒体这股低俗风。学界对相亲节目的批判也风生水起, 普遍的批判重心可理解为三点:一是高收视率麻醉作用下, 电视制作者丧失了起码的责任感;二是节目中被一次次放大的拜金、自私、炫富、享乐的价值观, 误导了青年受众的价值取向;三是相亲节目已经娱乐至死, 节目中的言论和主流观点形成强烈冲突。显然, 所有的批判矛头都指向以江苏卫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 话题围绕着“利益追求”和“责任担当”。近年, 尽管多档节目进行了整改, 但不难发现批判的声音仍然比比皆是, 而且呈现批判声越高节目越红火的趋势。根据央视索福瑞2012年上半年的收视率调查数据, 在卫视自办节目中, 收视榜单的前几名不是求职、竞技、综艺节目, 而是被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浙江卫视《爱情连连看》、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等多档相亲节目牢牢占据。[3]江苏卫视不仅全天与晚间时段分别获得了省级卫视收视第一, 其王牌栏目《非诚勿扰》更以2.553%收视成绩继续成为省级卫视自办类常态栏目收视第一。

这是一个矛盾:为什么被受众强烈批判的节目又同时受到热烈的欢迎?这就如同威尔海姆·赖希在分析法西斯主义如何形成时, 指出法西斯主义不同于其他反动党派———它是受到人民拥护的。问题是“为什么无数具有热爱自由、反帝国主义倾向的工人群众允许自己被蒙蔽呢?”[4]如果假设观众都是糊涂的, 那么对观众的评价也太过低等。在央视索福瑞呈现的相亲节目观众群中, 同样有赞成、反对和无关三种态度。[5]对节目来说, 赞成者和无关者的数量同节目收视率呈正相关, 而持反对态度的人越多收视率却可能高也可能低, 这取决于反对导致的是参与式的批判还是彻底的远离。说相亲节目的高收视率来自于为批判而参与的态度, 似乎很难说得通, 毕竟观众在工作之余收看相亲节目不是为了受教育和内省, 所以当我们一味地把破坏价值观的责任推给媒体时, 也应该从受众的角度做一些分析。

一、性格结构

在回答为什么电视相亲节目对受众有如此大吸引力的问题上, 不少学者从受众心理出发, 对漫无边际的“使用与满足”进行剖析。事实上, 相亲节目确实满足了受众转换心绪、人际关系、自我确认的需求, 还满足了受众猎奇、逃避压力的信息接受心理, 但相亲节目被认为背离主流价值观, 如果我们把“因为受众需要满足各种需求, 所以正中下怀”作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原因, 自然是不妥当的。据统计, 《非诚勿扰》的受众职业构成中, 高学历人士、干部管理人员和中等收入人群占绝大比例, 这类受众应当拥有正常水平以上的教育背景和审美情操, 但是“一般说来, 心理结构落后于它们由之而来的社会事件的急剧变化, 由此造成了思想和行动与经济状况不相一致的非理性现象。”[6]赖希认为, 要解释这种非理性现象, 只能通过群众心理学来说明。“忽略人民群众的性格结构, 探索必将是徒劳的。”[7]性格结构也称心理结构, 是指人们行动和反应的综合方式。赖希通过对传统精神分析学的改进, 将人的性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在表面层次上, 人是含蓄的、有同情心的、负责任及讲道德的;第二层次则由残忍、好色、贪婪、嫉妒构成;第三个层次称为生物核心, 具体表现为诚实、勤奋、爱合作、与人为善。表面层次的表现都是虚伪的, 因为社会合作的表面层次同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生物核心没有联系。深层性格是人健康的基础, 产生着自然的里比多冲动, 但是这一冲动在经过第二层次时, 会被无意识或是被压抑的东西扭曲, 继而反常。法西斯主义体现的正是中层, 所以赖希断言, “‘法西斯主义’是我们权威主义机器文明及其机械主义神秘生活观的被压抑的人的基本情感态度。”[8]

性格结构分析所带来的不应该仅仅是群众经济和意识断裂的政治思考, 这恰恰也反映了相亲节目受众的心理。赖希认为, 真正的艺术和科学都没有得到过人民群众的好感, 因为每一种真正的艺术和科学都是来自生物核心的, 但是生物核心几乎不具有社会表现, 因为社会不是指少数显赫的上层阶级。被普遍认为低俗、拜金的相亲节目, 正是迎合了群众性格的第二层次, 而表面上的批判和指责, 只是在性压抑造就的文明中表现出道德罢了, 脱掉修养的外衣, 人们显露的不是深层自然性, 而是反常的性格层次,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厌恶富二代的同时又极力希望自己是富二代。又如, 71.6%的群众一边在人民网的调查中表现“高尚”的情操, 一边排在相亲节目男女嘉宾报名的长龙中。当然, 在有利的社会条件下, 受众深层和表层的反应可以是一致的, 但是无法将作为人类共同体的大众与当今金钱至上价值观的社会割裂开来, 而这种普遍存在的价值观不是相亲节目红火以后才有的。

相亲节目中的拜金、自私、炫富、享乐主义存在于普通人的性格结构中, 任何一个受众在性格结构上都具有这些被扭曲的思想因素。之所以把责任推给节目制作者, 也许只是我们不愿意承认:正是受众塑造了低俗的相亲节目, 而不是相反。

二、受众的意识

从群众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只有当元首的个性同广大集团的结构相合拍时, ‘元首’才能创造历史。”[9]相亲节目虽没到达到独裁统治的反动与残暴, 但在中国电视领域也算创造了奇迹, 根据性格结构分析, 受众有一层虚伪的道德外衣, 然而在观看相亲节目本身的行为中, 观众看似在参与批评人生百态, 实则已脱下道德外衣, 只不过大多数受众意识不到这点。那么, 是什么让受众卸下高尚道德而进入无意识状态呢?

在心理学意义上, 相亲节目的受众满足于构成群体的条件:他们每一个人的个性消失, 并且感情和思想都在关注同一件事, 是典型的异质性群体。不论职业、性别、年龄或是阶层的差别, 他们有着共同的集体心理, 而这种共同的思维或观念是在任何个人独立的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的, 在此群体当中的智力悬殊被抹平, 各种表现被描述为“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10]群体是浮躁、夸张和冲动的, 但它的力量总能创造奇迹, 它可以让相亲节目成为高尚艺术, 也可以在瞬间将其丑化毁灭, 它使得每一个独立的、鄙视拜金主义讲求道德的受众迷恋上相亲节目, 而在这个受众群体中, 他们不再是作为个体时的个人, 这种缺乏理性、推理能力低下、混沌懵懂的状态, 常被归纳为集体无意识,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将其定义为“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11这种普遍性精神是人固有的, 它符合人类因群居本质而趋同的本性。在群体中, 越是对极端思想和行为狂热的分子, 越能表明同质化的效果, 他在群体中便获得认同, 正是这种无法估计修养的同质化追求, 使得对娱乐的选择本无理性的受众群体, 用无意识的巨大力量快速成就了相亲节目。

当作为独立的一个人时, 多数受众是具有清醒的评价和道德认知的, 而当他属于群体一员的时候, 个人就完全不同于独立的个人, 无意识在源于趋同本性的同时, 还主宰着有机体的生活。庞勒认为, 意识在我们精神生活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遗传基因控制下那些无意识的、隐秘的心理活动才是行为真正的指导者, 按这个逻辑, 人们的观看行为不过是自身都无法了解的心理动机的产物, 那些表面上看似理性的参与批判的受众, 事实上难逃无意识的先天欲念。虽然节目受众是一个异质性群体, 先天的智力和后天的教育或许能体现出个体的差别, 但“一旦涉入到信仰、政治观点、道德评价、个人爱憎这些近乎于纯粹感性表达的领域中, 最杰出的才智之士也不见得就比一个凡夫俗子更高明。”[12]所以, 智力和教育无法弥补天生的性格结构特征, 而支配这一特征的, 正是无意识。

三、道德的净化

如果说群体中的无意识会让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变得道德低下, 那么观众在成为低俗相亲节目受众后形成的受众群, 对社会来说将会是非常危险的, 可事实上, 我们确实看到了受众对节目真实性的质疑、对拜金嘉宾的指责和对道德的呼吁, 也确实看到了效果, 这一点也足以证明, 如果道德被定义为一时的某种品质的话, 群体时常具有极高的道德境界, 当很多蛰伏在人身上的、原始野蛮的本能无从发泄时, 群体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渠道, 因为它无名无姓, 这就是危险的原因。但事实不总是这样, 当以一些伟大的名义———譬如爱国、民族精神、社会道德、价值观等作为号召的时候, 群体所表现的崇高举动及其反响, 是任何孤立个人都无法做到的, 历史上“为上帝而战”、“为民族而牺牲”的慷慨就义比比皆是, 这些行为大都无关乎私人利益, 而是对于信仰和信念一知半解的忠诚。

群体具有道德净化的作用, 群体里的个人也会比其他任何个人都更有可能具备高尚道德, 如今相亲节目的受众群体中, 个人被要求有夸张的美德, 能对节目或嘉宾的善恶美丑进行最为严格谨慎的评价, 同时也监督着其他的个人, 隐藏那些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 尽管这些净化的单项叠加有可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但如果不是这些具备道德的受众, 相亲节目可能仍然名不见经传。所以, 对于相亲节目, 是受众成就了它、毁灭了它, 也拯救了它。

庞勒认为, 我们不得不面对媒体正在堕落这样一个现实。大众传媒为了维系受众, 必须让受众在其中找寻到相符的观点, 于是放弃了传播自己意见的机会, 变得人云亦云。通过对无意识深渊中性格结构的分析我们也许可以认为, 这些被俗气化的相亲节目正是受众特征的表达。但掌握受众的情绪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们作为一个极有力量的群体, 对一件事的褒扬与痛扁近乎一夜之间, 于是真正能影响节目质量好与坏、嘉宾善与恶、价值观与道德优劣的因素, 都不是电视媒体人的素养, 而是存在于受众机械状态下的神秘性格中。

注释

1[1]魏明革.电视相亲节目的几点反思[J].现代视听, 2011 (2) :48-49

2[2]臧海群, 张晨阳.多为学术视野的观照与启迪[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106

3[3]李梦真.相亲节目称霸荧屏收视榜, 受众广泛普通嘉宾好取材[N/OL].人民网, 2012-09-23.http://media.people.com.cn/n/2012/0923/c40606-19081850.html

4[4]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19

5[5]郑维东.“灭灯”还是“转椅”?[J].广告大观, 2012 (11) :15

6[6]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5

7[7]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17

8[8]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3

9[9]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31

10[10]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1:23

11[11]陈硕.论法西斯主义的群众心理基础[J].法制与社会, 2010 (8) :281

电视栏目受众心理分析 篇5

——我为什么爱看《非你莫属》

绪论

天津卫视《非你莫属》栏目从开播以来一路高歌猛进,杀入全国收视率前三,更是在年初获得2010最佳综艺节目大奖。

正文

在相亲类节目在各电视台满天飞的时候,为什么《非你莫属》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让各年龄段的收视群体都拜倒在他的石榴裙下,我也特爱看这个节目,我代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说说我们热衷于看《非你莫属》的原因。

(一)我们先从不同年龄段的收视群体进行分析。

《非你莫属》为受众树立健康积极的求职观,引导正确价值观,并在节目中制造最大限度的良性精彩冲突!每期12名一流企业高管组成波士团现场招聘,具有不凡身世背景及奋斗经历的他们,将对应聘者进行最犀利的评判和最严格的挑选!每期5位真实应聘者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敢于挑战,敢于展示,拥有难以想象的特长,同时每个人都希望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节目中的2名国内资深职场人士及心理专家,将用专业知识给应聘者真实的就业指导意见、心理把握和职场忠告。这对我们毕业找工作的大学生是特别有用的,特别是可以借鉴在现场找工作的选手的经验,而且boss团的忠告让我们在找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禁忌是非常有用的。

而且在家待业的啃老族的父母在这时候看《非你莫属》也能寻求一些心理慰藉。这就让《非你莫属》老少皆宜,阖家共赏。

(二)从节目对受众的吸引点分析,也就是节目的看点分析。

1.它是全国首档真人秀求职招聘类节目

它 分“自我介绍”、“天生我有才”、“别对我说谎”、“谈钱不伤感情”等环节进行,有一定的娱乐性但又兼顾了职场人生、职场话题与争议等一系列‘冲突’元素,直指全球的热点和难题、中国社会婚恋之外的热点——就业问题!

2.各大公司老大坐镇现场,亲自现场招聘。

每期12名一流企业高管组成波士团现场招聘,有世纪佳缘的CEO、六间房CEO、郭德纲、吕良伟等,具有不凡身世背景及奋斗经历的他们,对应聘者进行最犀利的评判和最严格的挑选,高管们会提出什么问题,对应聘者感兴趣的是什么?在这里都可以看到。

3.不同类型的求职者,五花八门,笑料不断。

不同类型的求职者,你可以对号入座,可以学习优秀的求职者,也可以避免出现现场失败的求职者的错误。有着多年海外求学经历且踌躇满志却一直苦于找不到工作的“海待”;有因学历问题一直被各单位拒之门外至今还在依靠父母的“啃老族”;曾因“护士门”事件饱受争议的网络红人“仙女艳艳”等。为了工作,应聘者在现场使尽浑身解数。

(三)从节目设置的环节亮点分析

《非你莫属》分“自我介绍”、“天生我有才”、“别对我说谎”、“谈钱不伤感情”等环节进行。

“自我介绍”通过 VCR展示应聘者基本资料,包括工作内容、背景故事及家人朋友领导推荐等等。

“天生我有才”应聘者展示与就业相关的才艺及特长表演。

“别对我说谎” 源自职场黄金标准——真诚度!通过对童年往事、同事关系、职场观念、财务问题等一系列尖锐精彩的直面提问,考验应聘者的人性最真实一面。

最具关注度的要数“谈钱不伤感情”环节,因为在目前的求职压力下,许多求职者在应聘的过程中为增加成功度对待遇问题都采取了模糊态度,这也使得用人单位得以利用这种模糊以最小的工资成本获得最优秀的人才,所以《非你莫属》为保证应聘者和公司代表各自的利益与权力,将要求双方在节目现场直白进行工资待遇谈判:底薪、奖金、加班费、交通费、通讯费、餐费、五险一金„„求职者的能力在这些一流企业的高管中究竟价值几何?全国观众将共同见证求职者的待遇问题!

我觉得最爽的是看选手走上前去,按灭boss的灯,这充分满足了中国观众强大的心理,看boss团为人才赤急白脸,头破血流,你就觉得人才真的很紧缺啊,21世纪真缺人才啊。这也刺激了我成为人才的信念。

结论

电视心理论文 篇6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分析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最早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P.M Symods),他提出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基本维度:接受—拒绝,支配—服从,并指出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表现出社会所接纳的行为,如兴趣广泛、情绪稳定、富有同情心等;而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则表现出冷漠、倔强等;被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依赖性强,缺乏自信;服从父母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进攻性。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Baumrind)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是从成熟的要求、控制和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的,并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2]我国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划分,最常见的就是参照鲍姆林特的分类,将父母教养方式细分为溺爱、专制、放任和民主四种类型。

(二)“虎妈”、“猫爸”的教养方式分析

热播电视剧《虎妈猫爸》以女儿“罗茜茜”的成长为主线,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抛出一连串当前社会儿童教育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全面而巧妙地展示了“虎妈”、“猫爸”之间育儿理念的冲突与融合,让家长观众对自身教育进行反思。

1.“虎妈”式教育:中式的圈养教育,主张专制型教养方式。剧中罗茜茜的妈妈毕胜男(即剧中的“虎妈”)、茜茜的姥爷毕大千以及茜茜同学的父亲杜峰(即剧中的“狼爸”),在教育孩子时均采取中式的教育理念,强势高压,对孩子要求苛刻。

2.“猫爸”式教育:西式的散养教育理念,主张民主型教养方式。茜茜的父亲罗素(即“猫爸”)和茜茜的干妈唐琳是剧中西式教育的提倡者,主张尊重孩子,给孩子宽松的成长空间,他遵循的是因材施教,主张民主、宽容的个性化教育,倡导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你的未来我做主——家长强加自己意愿

在《虎妈猫爸》中,茜茜的教育“智囊团”从“虎妈”、“猫爸”到“狮子姥爷”、“狐狸奶奶”都想在茜茜身上试用自己的教育理论,而茜茜作为长辈们所有的希望,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茜茜得了抑郁症,不再开口讲话。这些“智囊团”成员们就是不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不考虑孩子的天赋爱好,只依照自己的要求为孩子设定好人生规划,或者把自己觉得遗憾未完成的事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走长辈规划好的成长路线。这样的孩子从小就没有选择权,不敢发表意见、做出反抗,只是一味地接受。长此以往,孩子可能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孩子变得胆小懦弱,只知道顺从他人的想法,毫无主见;还有一种就是孩子会有非常强的叛逆心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成长,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对其生理、心理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二)棍棒底下出成果——教育孩子靠打骂

剧中另一位家长杜峰(“狼爸”)是中式教育的忠实继承者。他以孩子领路人的身份自居,排斥任何西式的教育理念,认为孩子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力,才能成为人才。他采用的主要是“棍棒式”教育,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培养孩子形成各种各样的良好习惯,做不到就用“打骂”的方式来解决。在这样的管教之下,其子杜一诺虽然每一次考试都是班里第一名,但他的生活却是值得同情的。[3]“棍棒式教育”往往迎合了中国父母们急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但是棍棒式教育不是家庭教育的合理方式,打骂会使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受到摧残,也会抹杀孩子的个性和创造精神。棍棒式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胆小孤僻的性格,或者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行为上的反抗。如果一直简单粗暴对待孩子,那么这样的孩子即使长大后成绩优异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红脸白脸齐登场——教育观点没有统一口径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慈母严父”,“慈父严母”,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自古就有。父母双方对待孩子的态度不一致,使孩子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这对于塑造孩子品行极为不利,孩子对于是采用母亲肯定的言行还是父亲肯定的言行常常不知所措,就会产生很大的矛盾,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剧中“虎妈”总是刚给茜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猫爸”就因为心疼茜茜,而不让她遵守,并指使茜茜不要告诉妈妈。这种教育态度的不一致使家庭内部缺乏稳定感,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易发不良行为和心理疾病。

父母教育理念应该达成一致,如果一方在教育孩子时,另一方认为方式不妥,当时也应该表示沉默,私底下父母再进行沟通,达成一致。否则孩子容易养成“两面派”的习惯,在父亲面前说父亲愿意听的话,在母亲面前说母亲喜欢听的话,又或者是让孩子养成把某一方当作救兵的想法,这些都会让家庭教育受到很大影响。[4]

三、树立正确的父母教养观念

(一)父母要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个体独立性

如今,许多父母以自己的意愿强行代替子女的意愿,如剧中“虎妈”毕胜男不顾孩子的感受,坚持给孩子报三个兴趣班,她一味地希望孩子不能输起跑线上,坚信“多条本领多条路”,却往往忽略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中国有很多父母,总是自以为了解孩子适合哪些方面的学习,安排各种活动,从来不过问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得到父母的尊重,需要自己学会做出选择,否则总是生活在父母保护的“羽翼”之下,其独立性将会慢慢丧失。要建立科学的教养方式,就需要家长在生活中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空间,让孩子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东西,尝试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孩子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父母需要做的是教会他如何拿笔、选择什么笔来画、怎么配色,而不是握着他们的手一笔一划地完成他一生的画作。

(二)父母要讲究策略,惩罚手段应“用之有道”

实际上,惩罚也是父母教养方式中的一种表现。父母严厉的惩罚式教养往往使孩子形成粗暴、野蛮、敌对、说谎等不良个性特征,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如剧中“狼爸”杜峰的做派很容易导致孩子缺乏朝气,造成子女的胆怯、懦弱、退缩、自卑等不良行为,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子女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

马卡连柯曾说过:“惩罚应当是教育”。因此,合理的惩罚应该是教育的辅助手段之一。合理的惩罚应该具备以下的特征:第一,惩罚的对象是孩子的违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第二,必须以教育目的为前提;第三,必须尊重儿童的人格,不得实施体罚、变相体罚等行为。[5]

(三)父母双方协调一致,教育孩子要统一口径

这部剧其实是现实中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各自担任着不同的角色,没有对错之分。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大家都可以说是摸着石子过河,因为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教育理念。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一小二大四老”模式,所有的成年人都是孩子的教育者,要形成一个教育集体,就要有统一的要求。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所有家庭成员必须对孩子教育的态度一致,教育内容和方法要统一,才能做到劲往一处使,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当一个家庭教育理念产生分歧的时候,适当参考孩子的意见,意见达成一致后再进行相应的教育。不管是严厉还是放养,家庭教育都需要统一口径,成功和快乐可以相融。

(四)家庭教育不应剑走偏锋,而要因材施教

教育的方法向来没有哪一种是绝对正确的。教育方式可以借鉴,但绝不能复制,有的孩子需要严厉式教育,有的孩子则需要放养式教育。因为每个孩子性格不同,所处环境不同,所需的教育方式也要有所不同。“虎妈”教育的亮点在于有效防止孩子因缺乏自制力而错过学习机会;“猫爸”教育则重在为子女提供自由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无论是“虎妈”抑或是“猫爸”,相同的是,他们或许都取得了成功的教育效果;而不同的是,他们的教育个体特点的差异将他们之间的“相同结果”和“不同对象”联系起来,因材施教才是育人的王道。因此,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这部电视剧虽然已经剧终,但是对孩子的教育之路并没有走向终点,不管是“虎妈”还是“猫爸”,他们都应是教育的同盟军。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2]王勅,程利国.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3]杨松山.从《虎妈猫爸》看现实儿童教育理念的冲突与融合[J].当代电视,2015(8).

[4]周怡廷,刘永贤.从《虎妈猫爸》看我国家庭教育问题及启示[J].人才资源开发,2015(12).

办好广播电视要掌握受众心理 篇7

一、“求援”与“信任心理”

许多人遇到困难时, 就写信向媒体求援, 希望得到帮助。“求援”的信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是需要物质支援, 一类是需要舆论声援。

每一封“求援”信, 都反映出他们的依赖感。他们把广播电视看成是一个容易接近, 能够提供帮助, 具有威力的部门, 他们乐于向媒体反映问题, 对广播电视寄予厚望, 具有威力的部门, 他们乐于向媒体反映问题, 对媒体寄予厚望, 相信媒体的力量。这是一种“信任心理”。

心理学认为, 信任感是人正确认识世界, 形成积极品质的重要因素。这种信任心理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就很难健康发展, 一旦信任出现危机, 就会形成消极品质。媒体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发展积极品质, 避免消极的品质。因此, 理应让老百姓的“信任心理”不断得到增强。

二、“求知”与“探寻心理”

“知识就是力量”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共识。许多人把广播电视当做教师, 在遇到问题得不出结论时, 就会收听收看广播电视, 希望获得所需的知识。

“求知”信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 大到天文地理, 小到厨房常识。如电视台播映电视剧《满清十三皇朝》, 就有读者来信问是哪十三朝, 皇帝是谁;收听收看气象预报弄不懂“高压”“低压”, 便也来信询问。“求知”信来得最多的是与生活有关的法律、教育、卫生、保健方面的, 如“怎样对待孩子说谎”、“离婚家庭财产分配”、“孕妇能否擦口红”等等。

“探寻心理”是老百姓的普遍心理。所以, 顺应老百姓的“探寻心理”, 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不仅能给老百姓提供知识帮助, 而且也能促进老百姓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自觉性。

三、“求解”与“自尊心理”

“求解”主要指的是要求理解。写求解烦恼信的多为年轻人, 这反映了当代青年的特点:他们信息灵通, 求知欲强, 乐于表现, 但由于生存环境单一, 一遇挫折、烦恼, 往往缺少自我解脱能力, 陷入苦恼, 不能自拔。他们强烈地感到缺少知音。一封署名“晓华”的中学生来信说:“父母天天督促我好好学习知识, 老师时时教育我要努力学知识, 他们只知道我需要知识, 却不知道我还需要知心朋友帮我解决内心的苦恼。”这类求解苦恼的信在我们夜话节目主持人中占有很大比例, 信中所诉的苦恼一是与学业有关, 二是与交往有关, 三是与婚恋有关。

心理学研究表明,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渴望得到尊重, 渴望与人平等对话、平等探讨问题, 而这种“自尊心理”, 往往在成人那里得不到满足, 因此他们常常躲避成人, 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摆脱成人约束的愿望, 向成人隐瞒自己的心事。

老百姓愿意把心理话通过来电来信传递给我们广播电视的编辑记者, 是因为他们视广播电视媒体为知心朋友, “自尊心理”能够从广播电视节目中得到满足, 可以得到理解、平等和尊严。

四、“求异”与“参与心理”

“求异”就是不盲从, 善于发现问题, 大胆提出质疑。“求异”的来电来信, 有许多是给广播电视提意见和建议和, 从这些来电来信中, 可见广大市民可贵的“参与心理”和对广播电视媒体的一种负责精神。“参与心理”在今天这个变革的时代日益强大起来。今天的老百姓, 已不满足“被动”的地位, 而希望自己成为广播电视媒体的参与者, 他们不仅要收听收看广播电视, 而且要积极参与到广播电视节目中来。他们常常对我们广播电视媒体提出不同的意见, 给如何办好广播电视当参谋。我们广播电视人应主动发展这种“参与心理”, 运用心理换位法, 在“异”中求创新、求发展, 使广播电视与广大老百姓的接近性更强。

以上是受众在参与广播电视节目中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普遍的心理特征。在广大受众中, 还有两种个别的、特殊的心理特征是我们广播电视人更应重视的。

一是“自卑心理”。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生活境遇不好, 如就业屡屡遭受挫折, 父母离婚, 家在农村等等;另一方面是自身有生理缺陷, 或相貌丑陋, 身材不好等。

二是“孤独心理”。这种心理, 某种程度已成为当代都市病症。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由于多种原因受孤立, 遭歧视, 缺少温暖;另一种是自我封闭, 不愿接触社会, 自己孤立自己。这类人的性格多属内向型。

广播电视新闻与受众心理效应 篇8

1 广播电视新闻的受众心理分析

1.1 满足受众的引导心理

广播电视新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是用来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国家大事的。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必须要满足观众的期待心理,让受众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走向,有充分的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对观众的引导是多方面的,观众通过广播电视新闻,了解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正确认识并解读这些信息,这对受众心理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中国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这些重要的信息受众通过广播电视新闻了解,能得到及时的正确引导[1]。

1.2 满足受众的求真心理

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能很好地满足受众的求真心理。广播电视新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在制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可信度。广播电视新闻也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所有的新闻都必须真实准确,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百姓杂谈,都应最大限度地以第一现场传递的信息为准,做到真实无误;第二,报道反映的事实必须要全面,记者在现场报道新闻时,必须要采访到当事人、事件的目击者,增强新闻的准确度;第三,广播电视新闻要尽可能采用现场报道形式,突出新闻的及时性,增强新闻的真实性[2]。

1.3 满足受众的求快心理

受众对未知事件都有强烈的求知心理,甚至是对国家及国际大事充满了好奇。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必须满足受众的求快心理,无论是国家还是国际的大事件,都在第一时间呈现在受众面前,让受众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一清二楚。广播电视新闻是讲求时效性的,必须要满足受众先睹为快的心理。新闻在播放的过程中,要注意把重大事件与次要事件调整顺序,尽可能缩短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差,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求快心理。

2 结合受众心理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策略

广播电视新闻在制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受众的心理,采取有效的策略,创新新闻题材,丰富新闻内容,使广播电视新闻更符合受众需求,朝着又好又快的趋势发展。

2.1 丰富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内容

广播电视新闻在采编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挖掘受众感兴趣的话题,站在受众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增强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认同,吸引更多的人群关注新闻。此外,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者还可以将各种新闻报道有效结合,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趣味性,吸引受众,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力。

2.2 丰富广播电视新闻的思想内涵

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出现了“新闻故事化”“广播新闻评论小品化”的现象,这些新闻节目颇受受众的喜爱。故事介入广播电视新闻,把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话题,以最生动的语言故事化、情节化,用丰富的电视画面表现出来,很容易让受众产生共鸣。新闻记者将新闻节目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受众对感人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客观上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思想内涵,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3 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广播电视新闻对任何事件,都要及时拿到第一手资料,及时关注社会动态,做出系列的“独家报道”,吸引观众的眼球。对于实时发生的新闻事件,记者必须首先深入现场进行报道,并对现场报道的资料进行有效处理,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市场竞争,促进广播电视新闻自身的发展。

2.4 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新鲜感

受众对任何新鲜事情都有较强的求知心理,广播电视新闻也可以利用受众的这个心理特点,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做到常变常新。追求广播电视新闻的新异性,必须要不断变化节目的编排,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广播电视新闻通常会采用常规法、对比法等各种编排方法。编辑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应用这些编排方法,增强新闻的新鲜感。

2.5 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广播电视新闻的播放,必须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敢于揭发不良的社会现象。广播电视新闻必须要依法制作新闻,保证新闻的真实准确性,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触犯媒体职业道德。

3 结语

当前我国的新闻节目种类较多,这些广播电视新闻各有自身的特色。广播电视新闻必须要把自身定位好,不断地进行创新,把握好新闻的焦点,切实从观众的心理需求出发,使广播电视新闻处于优势地位,全面提高媒体市场竞争力。

摘要:随着新媒体市场的逐步完善,广播电视新闻已进入以受众为主的阶段。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吸引观众的视线,提高收视率,是广播电视新闻首先要考虑到的因素。文章针对广播电视新闻与受众心理效应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受众心理

参考文献

[1]周焰,罗艳.浅谈电视新闻采编如何与受众心理相结合[J].神州(中旬刊),2013,(12).

电视娱乐节目收视人群的心理研究 篇9

关键词:电视娱乐,收视人群,心理

电视娱乐节目, 是一类具有特殊目的的通过电视媒介来传播的节目, 能够吸收最广大的群众参与, 充分表现生活中的审美、娱乐、观赏以及必要的趣味性, 是当今电视媒体节目中的三大主流之一[1]。而娱乐作为人们生活、交际的必要情感流露与感情需要, 在社会发展历史中起到的作用十分远大, 自古就有劳动与休闲的对立统一, 旨在表明娱乐对于工作的重要性。因此, 对影响巨大的电视娱乐节目进行研究, 充分了解该类节目收视人群的具体情况, 明白其真正的心理行为, 不仅对于电视娱乐业, 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都会起到很好的帮助。

一、电视娱乐节目发展阶段及收视人群构成

电视娱乐档节目真正呈现在荧屏之上, 要追溯到改革开放后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开放观念的注入, 人们对于娱乐等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时至今日, 电视娱乐节目经过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首先是八九十年代盛行的表演类综艺节目, 如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的集相声、小品、歌舞、杂技于一体的“综艺大观”[2];其次是益智游戏娱乐节目, 该节目的最大创新就是将现场与群众的互动充分利用起来, 通过一些现场游戏节目加强互动, 如中央电视台生活服务频道推出的“幸运52”节目, 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节目;最后是群众参与类娱乐节目, 该节目打破了传统电视制作与播放的界限, 通过真实群众参与其中来达到娱乐的目的, 如近些年十分火爆的真人秀节目。

不管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阶段怎么变化, 其最终的收视人群是保持相对稳定的, 而且分类较为明确。从我国电视的收视人群状况来看, 对于传统的娱乐节目关注较多的还是中老年人, 但这一人群在整个电视娱乐节目人群中的比重已经很小, 从现实来看, 该档节目的收视人群还主要集中在年轻人之中, 年龄区间位于16-29岁。

二、电视娱乐节目收视人群的心理特征分析

在把握电视娱乐节目收视人群的心理特征之前, 必须能够明确该群体的总体行为特征, 因为心理学表现行为的载体对行为的产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年轻人, 朝气蓬勃, 活泼好动, 喜爱潮流, 追逐时尚, 恰恰潮流、时尚又是当今电视娱乐节目的主要元素, 而且娱乐节目的主要承载对象年轻化、网络化、时代化特征也与年轻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和节奏无比相似, 诸多的原因集结在一起, 产生了年轻群体对于娱乐节目的喜好及热爱。因此, 只有通过分析年轻群体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心理喜好原因, 才能深入了解电视娱乐节目未来发展的前景及走向。

1. 大千世界, 无奇不有

心理学对于人类好奇心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 形成了较为普及的理论依据和支撑。确实, 年轻一代, 本来就是经历社会生活阅历较少的一类人群, 他们还处于求知若渴的成长期, 总是希望对于未来的好奇的事情能够明白的更多了解的更透, 总是迫不及待的付出实践去开拓或尝试新的未知的事物。其实, 电视娱乐节目最初也是最能吸引年轻人关注的也就在于这一点, 新鲜的娱乐新闻, 往往能挑起他们好奇的求知欲。并且电视娱乐节目的特殊性, 也会使得节目内容、排版、形式、立意的别具一格,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3]。

2.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古往今来的心理学家都已证明, 人类具有追逐美好事物的天生倾向和自动本能。电视娱乐节目, 尤其关注对节目制作追求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流露上, 这使得国内电视娱乐节目都带有某种程度的美的表现力, 而人们尤其是年轻人, 对美的追求又是一生中最认真的阶段, 这使得为展现各式各样美而存在的电视娱乐节目, 从根本上迎合了年轻受众群体的本能反应。年轻人, 处于生命过程中最具有青春年华的阶段, 对于美的表面性追求更为直接, 对于电视娱乐节目美的表现更为敏感。一档自然渲染美的节目, 可以是风景美、人美、物美, 会很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3. 情感共鸣, 适时得当

任何一档电视节目, 都不是机动无意的, 都带有具体的指向性和趋向性。作为三大主流之一的娱乐节目, 更是因其涉及生活范围广、频率高, 与生活密切相关。而生活的主题永远离不开感情的流露, 年轻人对于情感的追求,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表现更为突出, 当身边的家人、朋友不方便进行感情宣泄时, 娱乐节目所表现出的娱乐精神、真情实感都适时得当的出现[4]。年轻人, 往往处于社会角色的转换期, 对于情感的追求和宣泄, 需要有一种途径, 当在娱乐节目中接触到这种自身经历的情感, 便会很快产生共鸣, 适时的缓解自己的情感压力。

三、如何把握收视人群的心理推动娱乐节目转型

其实, 影响收视人群心理的因素有很多, 以上三个只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只要能够在这些心理特征基础上, 正确把握充分利用, 依旧可以推动电视娱乐节目进行转型升级。

具体来说, 必须增加娱乐节目的个性化特征, 个性化是节目组的核心, 是竞争之本, 每一档娱乐节目在遵循时代潮流影响和传统限制因素之下, 不妨从地域和节目属性角度进行大胆的创新[5]。此外, 娱乐节目还必须从明星自主模式开始转向明星群众互动模式, 娱乐节目最大的目的在于欢乐观众, 但只有明星或只有群众互动的模式不能很好的达到效果, 两者共同执行节目会增加娱乐节目的可观赏和可参与性。从受众群体心理特征的总体表现来看, 娱乐节目媒体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住受众群体千变万化的好奇心, 向观众展现更彻底的美, 并积极汇聚到他们的情感之中, 实现节目与观众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礼冰.娱乐手段与收视心理浅析[J].现代电视.2010:74.

[3]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研究小组.流行娱乐节目收视心理研究—以超级女声的实证分析为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 (2) :63-64.

[4]康力舞.谈电视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J].编辑之友.2004.

群体心理对电视节目选择的作用 篇10

伴随着中国传媒产业改革的发展, 对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批判不绝于耳。从2007年重庆卫视的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停播, 到2011年相亲交友类节目引发的新一轮关于电视节目娱乐化的争论, 我国的电视节目一直在同质化竞争中发展。在对《非诚勿扰》类相亲节目的争论中, 与主流价值观的探讨下, 2011年10月下旬,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以下简称“广电总局”) 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 (即通常所称的“限娱令”, 以下简称《意见》) 。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 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 同时, 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 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 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1

大众文化以贴近大众生活的形式出现, 表达方式多诉诸情感, 在大众的心理产生共鸣。表现在电视节目中就是“真人秀”节目的数量越来越多。无论是婚恋、游戏类节目, 或者访谈类与选秀类节目, 无一不是以普通大众为节目中心, 设计剧情与环节, 制造话题与新闻点, 目的是吸引受众眼球以及广告商。波兹曼的著名观点“特定形式的媒介会偏好特定形式的内容, 最终塑造整个文化的特征”, 在我国目前的电视荧屏得到印证。电视的线性传播特性决定了人们不需要思考就能接受它所带来的讯息, 并且在观看之后, 受众很有可能早已忘记他所看到的内容。大众媒介的娱乐功能在电视中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据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统计分析, 目前全国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在晚上黄金时间段 (19:30—22:00) 内播出的娱乐性较强的节目每周总计有126档, 平均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周播出这些类型的节目3.7档, 平均每天晚上黄金时间全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共有18档这类节目同时播出。2

娱乐节目成为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所说的文化工业的一种兴奋剂, 它在刺激人们感官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甚至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马尔文·徳夫勒曾在《作为社会系统的大众媒介》一文中, 将媒介视为一个社会系统, 认为受众是媒介系统里一个重要的元素, 对任何媒介而言, 受众的行为的任何急剧变化都会导致系统严重瘫痪。而媒介为防止系统瘫痪的发生, 必然要生产/播放抓住受众注意力的节目。娱乐节目无疑成为最佳之选。“电影、电视剧、报纸或杂志的报道、渲染暴力、野蛮、性的满足、黄色笑话、粗俗的闹剧或是简单化的情节剧, 最能吸引那些所受教育有限的人。”在富裕的美国社会, 这些观众占了绝大多数。“他们的社会化程度不足以欣赏高雅艺术, 也不足以在复杂的情况下判断某个媒介在文化、教育或道德上的价值。”充裕的购买力使他们对市场有压倒性的综合影响。作为社会系统的大众媒介要想生存下去, 就必须迎合这类在市场中占多数比例的受众的口味。3受众在电视提供的内容中潜移默化形成了一种追求享乐而厌恶深奥和崇高的观念。

二、群体心理与电视节目选择

徳夫勒和波兹曼都提到受众对电视节目生产者的重要性。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下, 受众的注意力决定电视台的收视率与广告收入。但是受众在对电视节目的选择中, 并不是作为单一的个体, 而是作为一个群体产生影响。此处的“群体”不是单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 而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 表现出不同于平常单个群体的特征的群体。以研究大众心理著称的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认为, 无论是什么民族, 当其中的个体因为某种动机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心理群体”时, 仅从他们聚集在一起这一事实出发, 其中的个人行为的方式, 会表现出与他们一人独处时明显的差别。群体中的个人, 在“集体意识”的作用下, 个性逐渐消失, 个体的心理被一种共同的心理所取代。在这种共同心理的作用下, 个体通常具有的理性、涵养和责任心等特征开始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个体智力的削弱以及群体的情绪化。

情感故事类的节目即是抓住群体的共同心理, 通过真人演绎与情节设计将观看节目的个体转变为非理性情绪占主导的群体中的一员。群体的行为受情绪所支配, 表现出强烈的情绪色彩。一种观念要想在群体中拥有巨大的力量, “必须有一种情绪化和神秘性的基础在支撑着”。4而这种神秘性的东西主要是指个人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形成于一个民族的长久的心里积淀, 它指导着人民有意识的行为, 构成了一个民族先天的禀赋。5在情绪化和无意识的作用下, 群体性的场合中, 人们敢于打破常规, 释放自己的本能。群体的情绪像传染病般扩散到每个人身上, 他们的姿态、言行极具感染力。《非诚勿扰》女嘉宾马诺的一句“宝马语”引起社会巨大争议。在此之后, 朱真芳等女嘉宾出位的言论也令其走红网络。这种相互感染的情绪在凭借言论出名的草根身上尤为明显。这种情绪化是简单和夸张的, 简单的使群体成员不能做出细致的区分, 把事情视为一个整体, 看不到他们中间的过渡地带。夸张的使他们不管是什么感情, 一旦表现出来, 通过暗示和传染迅速传播, 它所赞扬的目标就会力量大增。6同时, 表现这种夸张情绪的平台———《非诚勿扰》等娱乐性节目迅速蹿红, 引起社会舆论关注, 高收视率和较高广告收入也随之而来。群体的这种特点所造成的结果是, 对事物的评判落入到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中, 并且很少提出质疑。“就像女人一样, 一下子便会陷入极端。怀疑一说出口, 即刻成为不容辩驳的证据。”7

独立人格的消失, 群体的情绪化, 非理性情绪占据主导使得个体在群体中的思维方式与行为选择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任何人的行为通常都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规范或与他发生相互影响的人所强加于他的期望相一致。因此文化规范以群体中人们相互间的行为期待的形式, 成为现实中一个社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8如徳夫勒所述, 群体没有鉴别高雅艺术的能力, 并且不能在复杂的情况下判断某个媒介在文化、教育或道德上的价值。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 个体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情操和观念, 采取一种或几种共同的行为取向。这些占市场多数的没有“辨别能力”的受众, 在选择观看何种电视节目的行为上表现出一致性。“当我身边的人都选择观看《非诚勿扰》而我却一期没有看过, 那么我和他们之间就没有共同语言, 我就脱节了。”一位网友如是说。

如果说印刷机对媒介产生的革命是重塑了传统, 让铅字成为受众心中权威信息来源的象征。帮助群体认识智力、真理和话语。那么, 电视对媒介产生的变革就是使媒介的内容和公众的话语表达渐以娱乐的形式出现。正如波兹曼所预言的那样,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人思想是一个“阐释时代”。“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 一种学习的方法, 一种表达的途径。所有成熟的话语所拥有的特征, 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 高度的理性和秩序, 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 超常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9但是在19世纪末期, “阐释时代”开始逝去, 取而代之的一个新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

娱乐业时代个体接触媒介不再只是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集信息, 而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比如电视节目设计争议性话题, 或者编造虚假情节吸引观众, 甚至是对常识问题及传统提出挑战。所产生的“眼球经济”无疑是对电视节目生产者最好的回报。低品位的内容的生产者通过不断迎合占市场最大份额的受众的品位, 媒介系统的财政稳定得以维持。“只要一种程式能够引起任何多数受众的注意, 影响他们的购物决定, 它只有在很情愿的情况下才会被抛弃。”10具有颇高收视率的娱乐综艺类节目、相亲交友类节目等节目形态就是这样的一种程式, 如果没有广电总局对其播出时间和播出数量的限制, 电视台会坚持播放这些节目赢得高收视率从而赚取更多的广告收益。“低品位的内容维持了社会系统的财政平衡。”11

这解释了“低俗”的娱乐性节目赢得高收视率的原因。当多数个体聚集为群体时, 在非理性的情绪左右下, 难以客观地鉴别节目内容的好坏, 选择行为受到群体暗示的支配, 对组织的依赖性让他们热衷于投身电视带来的娱乐狂欢时代。收看同一个节目, 收听同一个广播频道, 除了心理上的共鸣, 更多的是为了与他人产生共同话题, 不至于被群体所抛弃。但是, 一旦群体的夸张情绪被点燃至极端状态时, 便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外部影响。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反映到传媒市场里就是有娱乐化倾向的电视节目逐渐偏离主流价值观, 为节目收视率而制造话题, 节目水准下降与同质化盛行。观众从同一节目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感逐渐降低, 随之而来的是厌烦心理的增加。电视台面临的是收视率的滑坡和政府干预。在此种恶性循环中, 《意见》的出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结语

“事业性质, 企业管理”的属性决定中国媒体不能单靠追求收视率而发展。电视节目在发挥娱乐功能的同时, 也承担着舆论导向的功能。从目前来看, 《意见》的施行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作为黄金时段收视率颇高的两大电视台湖南卫视与江苏卫视, 分别在《意见》出台后作出节目调整。但是, 从长远来看, 《意见》只是被动地限制娱乐类节目过度泛滥。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同时也要潜移默化地提升受众品位, 就要从娱乐类节目本身的创作层面进行考虑。如何制作出既符合大众口味, 又具有本地创新的节目, 是电视节目生产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注释

11《广电总局就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问答》, 新华网, 2011年10月26日

22《广电总局就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问答》, 新华网, 2011年10月26日

33马尔文.徳夫勒, 《作为社会系统的大众媒介》, 《新媒介与创新思维》

44勒庞著, 冯克利译,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5孙钦浩, 《革命时代的群体心理》, 《理论观察》, 2011年第2期

66孙钦浩, 《革命时代的群体心理》, 《理论观察》, 2011年第2期

77勒庞著, 冯克利译,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8马尔文.徳夫勒, 《作为社会系统的大众媒介》, 《新媒介与创新思维》

99尼尔.波兹曼著, 章艳译, 《娱乐至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10马尔文.徳夫勒, 《作为社会系统的大众媒介》, 《新媒介与创新思维》

浅谈电视栏目采访的心理素质 篇11

国外一些著名记者在总结优秀记者的素质时也大都把侧重点放在心理要素的因素上。如美国的麦克道格认为, 记者的素质应包括:机智、才智、勇气、坚忍不拔、乐观、诚恳、想像力、观察力、适应力等等;法国的布尔内说:“依我看, 好记者的素质有三条:一是随时随地可以投入工作;二是严谨;三是精确。”日本的加藤俊氏也说:“真正的大记者、名记者, 几乎无一例外, 都是温和的、谦虚的人。”以上引文中有关气质、性格、意志、情绪及表情等方面的内容, 都属于心理因素。由此可见, 心理因素对于记者新闻素养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新闻采访中, 记者的心理因素所发挥的效用是多方面的。限于篇幅, 这里仅对采访情绪、采访表情和采访意志三种心理因素作较为浅显的分析。

1 采访情绪

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式, 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或者说, 情绪是人在过去经验中所形成的愿望与渴求的系统对当前认识活动的影响。同一新闻事件, 对不同的人或者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不同的情绪。比如一位司机违章驾驶发生车祸身亡, 这一消息传到他的亲人、朋友、同事以及他的中学老师耳中, 就会引发截然不同的情绪, 原因是这些不同的群体都受到了过去不同经验的制约。

记者的情绪也脱不开这一范畴, 都是对当前客观事实的认识, 通过折射而产生。他们都要受过去经验的制约, 各种不同的认识和愿望系统对当前同一事物会产生或肯定或否定的完全不同的情绪。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产生的种种情绪, 我们称之为采访情绪。

1.1 记者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感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 特点是弥散性。所以随着的心境好、坏、顺、逆, 的变化, 记者就会以不同的情绪色彩去看待事物。当处于肯定情绪色彩时, 在待人接物中会产生兴趣, 工作效率高、效果好;当处于否定情绪色彩时, 心绪烦燥, 接人待物中不容易处理好关系, 容易被激怒, 遇到困难也不易克服。这会严重影响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记者的工作突击性强, 时效要求高, 平时要重视调整自己的情绪, 经常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 不要让无谓的琐事干扰自己的情绪, 影响采访效率。

1.2 记者的应急心理

应急心理是突如其来的紧张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在生活中并不是经常出现。但一旦遇上了, 如果没有一点应变能力, 不能迅速调节紧张情绪, 是很糟糕的。不仅会给采访工作带来损失, 而且会使记者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

心理学告诉人们, 应急状态要求人在一瞬间作出决定, 一点选择的余地也没有, 必须集中注意力, 果断地作出反应。因此, 记者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应变能力十分重要, 要善于从心理上去战胜各种突发事件带来的巨大压力。

1.3 记者的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通常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对于意向的冲突或过度的抑制都容易引发激情。比如, 狂喜、暴怒、恐惧、剧痛、绝望, 都是激情的表现。

采访激情对于一个记者而言, 是难于避免的。但记者对激情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要做的有促有控——当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激动人心, 或令人感动、鼓舞, 而记者采访时无动于衷, 冷若冰霜, 显然是不行的;但放任自己的激情, 也不是一个成熟的记者。电视或摄影记者激情失控, 岂不是连机器也端不稳了?因此, 对采访激情的控放自如, 应当是记者调节自身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2 采访表情采访意志

现代心理学认为:与情绪和情感相联系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称为表情动作。作为交际工具的表情动作, 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表情是人的情绪的外部反映。如哭泣时眼部肌肉收缩;悲伤时嘴唇下垂;愤怒时眼嘴张大, 毛发竖起;盛怒时胸部挺起, 横眉张目, 紧握拳头;困惑或羞愧时面红耳赤;震惊时脸色苍白等。这些有关表情的知识, 对于记者调节自我心理、搞好采访很有帮助。

采访表情的总体原则是要适度、得体。因为记者的表情可对采访对象产生十分微妙的感染和影响, 刺激其感官, 引起其相应的心理反应, 所以记者在采访中要做到主动调节和自控表情动作, 引导着采访气氛向融洽、圆满的方向发展。

采访一般群众, 要显得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在这些采访对象面前, 不可摆架子, 身段动作不可过多、过大。如反剪双手踱来踱去, 大幅度的手势语言, 高谈阔论, 无故打断对方话题等都会影响对方的心理, 妨碍采访的顺利进行。遇到对方衣着不整, 相貌丑陋, 或有生理缺陷, 或场面污秽等, 切不可流露出冷淡、厌恶的表情, 伤害对方自尊心。

采访异常情绪状态的对象时, 表情动作要作特殊处理。如采访一位刚刚失去儿子的妈妈, 记者进屋的步履要轻些、慢些, 语调要深沉点, 衣着朴素些, 要表露出同情和怜悯的眼光, 使其感到安慰。不可高声大气、吵吵嚷嚷地进屋, 不可衣着太鲜艳、华丽。

采访群体对象时, 要做到“露而不耀”。如在大型集会、座谈会、宴会等场合, 是一个结交各界朋友的好机会, 记者应抛头露面, 与各种人物周旋, 不可猥琐地躲在旮旯里, 自惭形秽, 萎靡不振;但也不要挺胸腆肚、昂首阔步地穿梭于会议室或大会场, 高声大气, 唯恐人家不知道你是记者。

3 采访意志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采访意志, 指记者用意志力量来支配或调节自己的行动, 借以克服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 去达到预期的采访目的的心理素质。

新闻采访中, 记者需要借助意志力量去克服自身固有的内部困难, 包括:固执心理 (固执己见, 以自己为中心, 听不进他人意见) 、停滞心理 (思想混杂不能自主, 对新生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麻木不仁) 、急躁心理 (草率从事, 丢三落四, 采访不深入, 浮光掠影) 、自卑心理 (胆怯、紧张、缺乏自信心) 、惰性心理 (浅尝辄止, 不思进取) 等。而新闻采访任务的浸泡性、时间的短暂性、工作的独立性以及新闻传播的广泛性, 构成了对集中记者意志力的特殊需求, 这些属于外部困难。

在新闻采访中, 记者坚强的意志至少可以产生下列效用:

志向, 即要做什么事和要达到什么目的的意图和决心。记者采访的目的是要采集到能引起人们共同兴趣的重要事实, 写出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报道, 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为了实现这种预定目的, 许多记者能坐待志存高远, 早早立下了为之毕生奋斗的抱负, 并将这种志向反复锤炼, 不断燃烧。在这中间, 记者的意志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觉, 即有所认识而觉悟, 从而具有责任心和主动精神。从搜集新闻线索到采访的全过程, 在一般情况下记者是独立进行工作的。因此, 记者必须具有为人民负责的高度自觉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 独立思考。自觉性不高、责任心不强或缺乏主动性, 就很难出色地完成采访任务, 相反会导致采访的失败或漏掉有价值的新闻。

钻研, 即为实现预定目标而深入研究。对记者而言, 新闻采访必须具有“掘井及泉”的精神。如果说“井”代表着记者采访意志的存在条件, 而每个人的环境都由各种不同的因素组成, 都有自己独特的“掘井工程”。那么记者就要根据自己和特殊情况, 靠自己的努力进行发掘工作, 以达到“及泉”的深度, 别无他法。

坚韧, 即坚持到底, 不怕困难和干扰。坚韧更是坚强意志的产物, 如在战争年代, 随军记者在战火纷飞、炮声隆隆中采访, 不能因环境艰苦而退缩。记者意志的坚韧还表现在采访中“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境界。

果断, 即实现目标时具有决断精神。当然, 这种果断是以正确的认识、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大胆勇敢、深思熟虑为条件的。如果一位记者思路开阔、多谋善断、行动敏捷, 采访就容易出成效, 而优柔寡断、草率决定、患得患失、踌躇不前, 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采访任务。

上一篇:实用体育教学论文下一篇:记时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