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维护的内容

2024-06-15

软件维护的内容(通用11篇)

软件维护的内容 篇1

软件维护并不是一项吸引人的的工作, 导致这种观念形成的很大原因是因为在维护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挫折。

软件在交付使用后, 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之为软件维护。

1 改正性维护

任何大型程序在使用期间用户必然会发现程序错误, 并且把他们遇到的问题报告给软件开发人员, 然后有开发商对程序进行诊断并改正发现的错误, 再交给用户使用。2009年试运行的民航气象传真广播系统中, 需要将实时库中的记录定期迁移到历史库中, 但由于迁移失败导致使用历史库中数据的客户端程序无法使用;另外大量记录积压在实时库中, 造成实时库对应的表空间满, 从而导致实时库中的表记录无法更新。这是典型的一个改正性维护实例。

2 适应性维护

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发展非常迅速, 经常推出新操作系统或旧操作系统的修改版本;另一方面应用软件的使用寿命却容易超过十年。以我单位使用的填图前置机为例, 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使用已有十年, 操作系统仍然使用WINDOWS 98, 而对于外部设备的适用性, 它要低于更高版本的操作系统, 而使用高版本的操作系统又支持不了原来的应用程序, 而改造原来的应用程序到投入运行的效率, 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低。应用程序不识别外部数据的情况有时也会发生。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的功能之一就是将用户通过自动观测系统发送的报文转发给相关目的主机。2007年新安装的自动观测系统 (MIDAS IV) 替换原来的自动观察系统 (MIDAS 600) 后, 数据库系统不能收发本场实况报文, 经过仔细分析和测试, 发现是由于两个的控制字符不同, 这就造成数据库系统无法正常收发报。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是修改数据库系统程序源代码。

3 完善性维护

当应用软件进入稳定运行期后, 用户会有一些新的需求, 这就需要完善应用系统的功能, 为了满足这类要求需要进行完善性维护。仍以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为例。某些气象资料的入库工作, 软件开发商只留了相应的功能接口, 相应的数据提供需要另外从各自的系统提取、转换并传送给数据库系统, 而这部分工作是不得不由维护人员来完成。由维护人员去编写适合功能接口的程序代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有可能影响原来应用程序的工作效率。比如雷达资料、自动观测资料、预报的产品, 不仅要了解相应应用接口规则, 还要了解各个资料的通讯规则, 产品的形成过程。还有就是要掌握一种开发工具。所以, 对于这种完善性维护, 工作起来效率不是很高。

4 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 一般来说只要应用文档写的很详细, 维护工作都能顺利完成。在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中, 日常性维护有很多, 例如对文件系统的检查, 查看是否有空闲空间;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检查, 检查数据库表空间的使用情况, 检查数据库是否正常运行, 检查数据库侦听进程是否在运行;对消息中间件系统进行检查, 检查队列管理器是否在运行, 检查通道的状态;对各个应用进程进行检查, 检查其状态是否正常。为了满足用户需要, 还经常要对数据控制表进行修改来增加新的资料。对某些资料的处理, 程序文档里并没写明有好的处理办法, 例如对程序认为是错误的资料或对用户来说是不需要的资料, 这些资料如果不及时处理, 最终会造成应用系统瘫痪。如果通过修改控制数据进行处理, 一天这几百条的消息, 对维护人员来说工作量是巨大的, 用维护软件去处理时, 有可能在软件中引入潜伏的故障, 从而降低了软件的质量。

5 结论

与软件维护有关的绝大多数问题, 都可归因于软件定义和软件开发有缺点。有时合理的要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将引起用户的不满。理解别人写的程序通常非常困难, 而需要维护的软件没有合理的文档, 或文档资料不足, 则会出现严重问题。当要求对软件进行维护时, 不能指望有开发人员给我们仔细说明软件。因为维护时间很长, 因此, 当需要解释软件时, 往往原来开发程序的人已经离开了。

所以, 我们应该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 消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开发出优质的应用系统。

参考文献

[1]克鲁奇特, 阿斯顿.软件工程过程[M].施平安,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陈有祺.软件工程引论[M].2版.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软件维护的内容 篇2

(1)定期检查减速箱齿轮啮合情况,检查齿轮是否有窜动,齿部磨损是否超限,有无裂纹、断齿等严重损伤;油箱中油量是否够,油是否有变质和沉淀物等情况。

(2)定期检查制动系统的闸轮、闸盘、闸瓦、传动机构、液压站等工作是否灵活正常,闸块与闸盘(或闸轮)之间间隙是否符合规定,保险制动闸的动作是否正常,制动操作手把在施闸时是否还留有全行程1/4的富余行程,制动闸配重锤是否被异物垫住,盘式制动闸碟形弹簧是否失效,否则应及时处理和调整。

(3)经常擦拭设备,清扫浮尘杂物,保持机亮地净。

(4)经常检查各部螺栓、铆钉、销轴等连接零件是否松动或脱落,尤其对轴承座螺栓和地脚螺栓应特别注意检查,有松动件应及时拧紧,脱落件应及时补齐。

(5)检查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绕是否整齐,绳头固定是否牢固,查看钢丝绳断丝和磨损的检查记录。

(6)检查联轴器是否松旷、变形和缺件,检查联轴器轴向窜动和间隙、径向位移和端面倾斜是否符合要求,及时更换损坏的弹性胶圈,补齐已脱落的销子、螺母、垫圈等紧固件。

(7)经常检查润滑油泵运行是否正常,各润滑部位油流是否畅通和定量,油圈是否转动,油温是否正常,否则应及时调节和更换。绞车的安全操作、检查与维护

(8)经常检查深度指示器丝杠、螺母传动情况,试验减速警铃和过卷保护开关,若有动作不灵敏的现象,应及时调整和紧固。

(9)检查主令控制器、保险电磁铁接触器、各种继电器和信号装置等接触触点的烧损情况。若有烧损现象,应及时修磨或更换触点。

浅论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工作 篇3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 分类及方法 维护策略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工作分为四类,分别为完善性维护、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以及预防性维护。

一、完善性维护

这类维护工作就是指增强以及扩充软件的功能,从而提高软件的运行性能。在原软件出厂规格的说明书中可能并不包括这些新增的功能,它们都是在用户使用软件一段时间后所提出的需求,从而新增的这些功能。

二、改正性维护

这类维护工作就是找出并且改正软件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软件在交付使用后可能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的,而这些缺陷可能是在逐渐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并且改正的,常见的缺陷有数据错误、编码错误、文档错误、设计错误以及逻辑错误等。

三、适应性维护

这类维护工作就是指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的提升系统软件运行的适应能力,比如说,数据环境的升级、规则的变化、操作系统的升级、计算机的硬件升级以及相关标准的改变等等都属于外部环境的变化。

四、预防性维护

这类维护工作就是指对一些还有改进空间的软件进行预先的修正,从而提高其可靠性和维护性的工作。其主要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对系统软件重新进行设计、测试和编写,找到有改进空间的那部分软件,从而为将来的维护工作提供方便,这种方法的维护对象应为早期开发的软件。

五、计算机软件维护工作的方法

(一)软件维护的基本要求: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为保证软件的运行质量始终在一个良好的水准上,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应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2.为了保证数据管理员所报告的数据是始终依附在数据模型上的,那么就要保证数据具备足够的准确性;3.应多鼓励数据处理人员的维护计算机软件的过程中采用创新的维护方法;4.在开发计算机软件的过程中,应让有丰富经验的维护人员参与其中,在开发时也考虑到维护的需求,同时掌握哪些系统是属于维护成本较高的系统,应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对其重新开发。

(二)实施各项软件维护活动: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过程中相比,维护过程也是很复杂的,通常情况下,软件维护活动的程序为:确定修改类型一确定修改需要一提出修改的请求一对修改需求进行分析一确定修改请求的可实施性一编排任务进度一设计修改方案一审核修改方案一编码排错和修改一软件测试一更新文档—标准审计一用户验收一评审新软件对系统的影响。而在实施上述软件维护活动的过程中,以下几项工作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1.建立一支专业的软件维护团队,提高维护人员的工作信息,并且激发他们从事维护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软件维护的质量以及提升维护工作的效率;2.对程序进行修改时,应全面的进行验证和调试,如果所要进行的扩充和变动工作并不是特别紧急,那么应先进行成本核算,依据进度计划逐步的解决问题;3.在我们将一个系统软件移交给相应的维护人员时,建议最好再指派一个程序开发员来协助其进行维护工作;4.维护团队中的每一个维护人员的责任应是十分明确的,每个人都应清楚的掌握自己的工作绩效,从降低软件质量的风险、完成的时间以及成本等多方面探讨修改方案的可行性。

(三)减少软件维护的策略:1.减少纠错性维护的措施。首先,我们应尽可能的研发出可靠性高的软件系统,虽然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其并不合算,但是在研发的过程中多应用新技术有利于减少执行纠错性维护的需求,同时也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新技术有程序自动生成、应用开发系统、结构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防错性程序设计以及更高级程序语言等。2.减少适应性维护的措施。这类维护工作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采取某些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如,将从属于软件系统的固定的特征劃分到特定的程序模块中,这样就能限制为适应硬件配置而不得不修改的程序部分了。3.减少完善性维护的措施。以上的两种方法也是可以有效的减少完善性的维护工作的。多采用一些先进的并且功能性更强的工具,使用用户自己就可以完成很多完善性的维护工作了。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完善性维护的需要,我们可以建立系统原型的模型并应用对象开发技术。

六、计算机软件维护工作的策略的一般方法

(一)在对计算机系统软件研发的过程中,就应向大家树立维护性的理念,充分的考虑软件运行的实际环境以及用户的具体要求,详细的分析可能会影响软件维护性的各个因素,建立完善的软件维护性的质量标准;

(二)开发计算机系统软件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减少改正性维护的工作量,尽可能的预想到软件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改动,提升其可扩充性和可修改性。同时还要保证所编制的文档的质量,对每一个阶段都应进行严格的质量保证审查工作;

(三)大力的推广和引入先进的提高软件质量的工具和技术,严格的遵照模块化和结构化的方法对软件进行设计,逐步的替换非结构化的模块,从而使程序结构更为的简单;

(四)尽可能的选择维护性较好的程序设计语言,同时更加重视对软件维护的管理工作,并配备相关的维护文档,维护工作中出现更改时,应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计算机软件维护工作的分类、计算机软件维护工作的方法以及计算机软件维护工作的策略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实施某项维护的活动,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维护工作的效果好坏对计算机系统软件的运行质量也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因此,所以软件维护工作者都应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的软件维护的经验,大胆的开拓和创新计算机软件的维护方法,满足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促进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软件维护的数据引流思想 篇4

数据引流思想在软件维护的方法, 是抽象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开发思想的一般性的理论, 对软件的维护和软件的技术改造项目提供了一条新颖和实用的解决思想。

2 数据引流思想产生

现实的软件系统运用中, 一个软件产品往往因为某种原因脱离了原来的设计和开发体系之后, 往往就会形成一个“鸡肋”, 因为一方面该软件已经在本部门或者本系统使用多年, 大家已经适应了。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很多新的功能和应用在原来的软件满足不了, 若想实现新功能又势必改动原有的数据组织生产形式。所以, 对于软件的维护需要有一种思想和一系列的办法来支撑这项任务。

3 数据引流思想及其部件的定义

数据引流就是在原有的数据组织和生产形态维持不变的情况下, 依据新的业务需求, 有针对地将原有系统中的数据抽取, 加以新的开发利用。

按照开发过程实体化的指导思路定义了以下几个核心部件:数据引流泵、数据引流口、数据引流池、数据引流阀, 如图1。

4 数据引流思想在软件维护的方法一般性的步骤与数据引流部件的关联

如图2所示。

5 数据引流泵创建的三种办法及适用的范围

5.1 数据副本法

将整表的信息复制出一份副本另存在数据库中, 提供给新的业务需求。

5.2 触发器法

由数据库的触发器感知数据的变化, 将新生的数据针对性的采集, 放置新表, 提供给新的业务需求。

5.3 定时器法

由外部程序定时访问主表, 将某一阶段的数据取出, 提供给新的业务需求。

6 数据引流生产指标

数据断面是假设在数据部件之间虚拟平面。通过这个概念, 可以清晰地校验数每个数据部件结果的准确性和度量数据规模。

6.1 引流数据吞吐量

(Q) 由数据抽取频率、数据单位行宽、数据抽取启停时间决定。最大数据吞吐量Max (Q) 等于数据泵的吞吐量。最小数据吞吐量Min (Q) 等于数据引流阀最小数据出口吞吐量。

6.2 引流数据获取时间

(T) 数据引流口开闭时间、数据引流口开启个数决定。引流数据获取时间总和Sum (t) 等于引流数据正向流动支路各时间断面的累加。

6.3 载荷处理能力

(F) 取决于系统硬件的配置。

6.4 以上三者关系

7 数据引流思想实际案例

7.1 项目背景

《基于电子病历的职工医保政策监管系统》是一套能够审核电子病历系统处方行为监管系统, 使得在医生能实时获知诊疗收费行为是否符合医保政策的规定。

7.2 实际开发中各环节、部件搭建

7.2.1 定位、链接环节数据引流泵的创建

如图3。

7.2.2 挖掘环节数据引流口设置

医保审核是一个实时监测的过程, 按需求采用同步提取的办法。修改存储过程 (Zl_门诊划价记录_Insert) , 增加以下代码insert into YFY_中公网提取数据明细。

7.2.3 过滤环节数据引流阀的创建

7.2.4 数据引流池的创建

7.2.5 利用环节创建

参考文献

[1]张海藩, 吕云翔.软件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2]孙东坡.水利学[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9.

[3]卢军.Oracle性能监控与分析系统[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 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005.

(软件)维护合同 篇5

甲方:

乙方(服务方):沈阳科仪视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本着互相信任、真诚合作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就乙方为甲方提供技术支持服务达成一致意见,特签订本合同。

一、维护目的

通过对软件的标准化维护,帮助客户正确使用、管理和维护应用软件,解决应用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应用软件正常稳定运行。

二、维护内容

由于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更新很快,系统需要及时升级,跟上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

软件维护分类:

1、完善性维护

主要包括:模块功能扩展、模块功能修改、用户新功能培训等。

2、适应性维护

主要包括:数据库升级、服务器操作系统升级、服务器硬件升级等。

3、数据灾难维护

主要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系统恢复等。

4、网络安全维护

主要包括:网络黑客攻击分析、服务器安全配置、网络故障恢复等。

5、日常维护

主要包括:日常使用故障解决、用户培训、新数据库清空及以往数据库备份等。

三、维护任务

1、软件系统所涉及的所有软件模块维护

2、系统运行的服务器软件环境维护

3、系统运行的服务器网络安全环境维护

四、合同适用说明

甲乙双方签订本合同,表明甲方接受乙方所提供的标准服务;否则,视甲方主动放弃乙方所提供的服务。

五、乙方提供维护列表及收费标准 5.1乙方提供的标准维护列表

5.2乙方提供的定制服务列表

六、乙方提供维护方式

6.1维护流程

标准化软件维护服务流程如下图所示:

6.2维护方式说明

热线支持:指乙方服务人员通过电话向用户提供技术问题解答的过程。

乙方提供工作日热线支持服务,工作日服务时间:9:00—17:00。热线电话:4000240045。

现场维护:指乙方派遣技术人员到用户现场处解决问题的过程。

乙方每年至少提供2次现场服务:每年6月30日左右,进行系统运行优化;每年12月31日,备份数据库,启用新数据库服务,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远程维护:指乙方技术人员通过网络远程协助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乙方提供工作日远程维护服务,工作日服务时间:9:00—17:00。

功能改进:指根据甲方要求对软件功能进行升级和完善。乙方保证根据用户需求对软件进行功能完善及升级服务。

七、乙方维护承诺

乙方接到甲方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关于软件的服务请求后,在当日内给予响应并提供服务。

乙方提供给甲方的服务,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服务内容进行。

八、乙方为甲方提供的具体维护内容

8.1标准维护内容 乙方标准维护内容:

甲方管理员维护内容:

8.2双方协商定制维护内容

九、甲方责任

甲方应确保有专人对软件的使用和管理负责。

甲方应建立相关的制度,以确保软件运行环境(包括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及相关硬件设备)的安全,为软件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甲方定期做好系统备份,并对备份数据进行妥善保管。

甲方在应用过程中发现软件出现异常,应及时与乙方取得联系,并记录当前故障现象,便于乙方作出诊断。

甲方在乙方服务人员服务完成后,配合检查软件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十、收费办法和合同期限

标准维护费合计: ¥*******(大写:人民币*******整)。定制维护费另行结算。

合同有效期为 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期满合同自动终止。

合同期满后,双方协商,甲方可要求乙方继续提供软件运行维护服务,但双方需重新签署新的服务合同。

付费方式:按付费,每年12月31日前,乙方向甲方开具正式发票,甲方向乙方支付系统年维护费。

十一、乙方开户银行信息

十二、争议处理

甲方指定 为本维护项目负责人;

乙方指定 为本维护项目负责人;指定 为本维护项目联系人;

甲乙双方如对协议条款规定的理解有异议,或者对与有关的事项发生争议,双方应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进行协商。

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任何一方可向乙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九、其他

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后产生书面文件,作为本合同的补充条款,具备与本合同同等法律效力。

对本合同内容的任何修改和变更需用书面形式,并经双方签字确认后生效。本合同为双方唯一的正式协议,其他任何方案,口头说明及本项目有关的信函、传真、邮件等,均以本合同为准。

本合同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

甲方:(盖章)乙方:沈阳科仪视讯系统工程(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 地址: 电话: 日期: 年 月 日 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 地址: 电话: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及管理初探 篇6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管理;应用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1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0-0000-02

计算机软件主要是指计算机中各种相应的程序及其文档的总和。但与传统的概念有所不同的是,这些程序并不完全等于软件,换言之,就是说软件的定义更加强调文档的重要性,文档为软件的开发及维护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支持和依据。计算机软件是整个计算机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计算机硬件并称为计算机两大主系统。若是将计算机看做人的躯体,则软件系统就是人的灵魂。计算机要是没有软件系统予以支持,这样的计算机只能算作裸机,具体一点讲,就是由诸多物理设备堆砌而成的物件,基本不具备任何工作能力。为此,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及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借此本文就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及管理展开探讨。

一、计算机软件系统概述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软件大致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其中系统软件的主要作用是负责维护、管理、控制和开发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并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操作界面和编制应用软件的资源环境。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其中操作系统属于整个软件系统的核心,具体负责计算机全部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分配和调度,它是计算机与用户两者之间的接口;程序设计语言主要是供编程人员使用的软件,它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可用于实现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是计算机中较为重要的系统软件,这是因为应用软件功能的实现全部需要数据库的支持,如电子商务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主要是指为解决某个特定领域中的具体问题而编制的软件产品,如信息管理系统、办公软件以及图像处理程序等等。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所以应用软件的种类比较繁多。

计算机的软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其一,初期阶段。该阶段始于上世纪40年代,截止到50年代中期。在该阶段中,计算机的软件开发主要凭借的是低级语言,开发效率相对较低,其应用领域也都局限在工程和科学的数值计算上面。软件文档的编制基本上未获得足够的重视,一般都是将重点放在代码的编写上;其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直至60年代末期截止。在该阶段中,随着技术的發展和进步,大量高级语言随之诞生,各类软件程序的开发效率也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直至60年代后期,因为软件的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复杂程度日益提高,从而导致了软件危机,正因如此,具有针对性的软件开发理论和实践研究相继出现;其三,成型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至今,软件应用领域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大型应用软件的开发已经成为工程性任务,随之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软件工程,其在不断推广使用的过程中,获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同时软件技术也随之得到相应发展,并逐步转向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开发化和并行化。

二、计算机软件系统故障诊断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软件维护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软件系统故障诊断技术。所谓的软件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具体是指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可接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将会影响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故障分类

在软件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因其性质以及用途等方面的不同,所以故障导致的后果也存在很大差别,有些故障由于对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相对较小,故此可以忽略不计。而有些故障会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害,因此,这种类型的故障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这就要求维护人员应按照故障引发的结果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通过分类后,便于软件维护人员制定相应的策略。通常情况下,可按照软件系统故障所导致的后果对其进行分类,具体可分为如下几类:其一,费用损失情况。主要是指按照故障造成的费用损失多少来判定该故障的严重程度,这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分类方法,但是该方法的弊端是费用的具体损失情况不容易准确计算;其二,服务功能缺失程度。这种分类方法相对比较简单,软件系统服务功能缺失主要可分为四个等级:基本服务功能缺失、基本服务功能退化、使用不方便、影响轻微。

(二)故障诊断技术的特点

软件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软件故障基本都是由程序运行中软件错误被出发而导致的,这种错误一般都是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若不对其进行更改,则这种错误会始终存在;其二,软件的故障率会随时间的增加而有所下降,这是因为软件发生错误可穿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其三,有的软件的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被淘汰或废除,具体是因为软件版本较低,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其四,软件系统对于普通的用户而言,具有不可维护性,一旦出现错误只能通过开发商重新设计才能排除错误。

三、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及管理方法

(一)常用的软件系统维护技术

目前,较为常用的软件系统维护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改正性维护。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由于现阶段没有任何一种测试技术能够检查出软件中所有的错误,所以势必会有一些未被发现的错误被带到运行当中,而正是因为这些错误的存在,使得软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故障。对于这类错误的修改被称为改正性维护。据不完全统计,软件系统中的改正性维护占全部维护工作的20%左右。

2.适应性维护。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其外部环境和数据环境也都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确保软件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而对其进行的修改被称为适应性维护。

3.完善性维护。在软件系统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由于某些特殊的需要会对软件提出一些新的功能和性能方面的要求,为进一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对软件进行的修改称为完善性维护。如用户界面修改等等。

4.预防性维护。为使计算机中的程序能够被更好地纠错,借此来增强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而采取的改进软件性能的过程被称为预防性维护。

(二)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管理方法

对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管理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采用具有网络对拷功能的硬盘保护卡进行数据传输。可将所有软件都安装完毕的计算机作为发射台,并将其他计算机作为接收端,这些计算机中均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而作为发射台的计算机能够将预先设定好的系统完整地传输至接收端的计算机中,当传输完成后,硬盘保护卡会对每台计算机的硬盘内容进行自动保护。这种方法的操作十分简单,只需要在启动机器时按照保护卡上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其优点是无需打开机箱拆下硬盘,只要确保网络连接正常便可以对硬盘进行复制。

2.利用Ghost软件对数据进行备份。Ghost软件是一种面向通用型硬件传送的软件,通过该软件对硬盘进行对拷,不仅能够快速实现系统安装和恢复,而且还便于维护管理。Ghost软件的工作原理与其他的备份软件有所不同,它是将硬盘中的某一个分区或是整个硬盘当成对象进行操作,能够非常完整地对硬盘中的所有对象进行复制,如硬盘分区信息、操作系统引导区内的信息等。同时可将复制后的信息压缩成一个映像文件,若有需要还可将该文件恢复对相应的硬盘或分区中。该软件具有如下功能:两台计算机间的硬盘对拷、两个硬盘分区对拷、单台计算机内的两个硬盘对拷、映像文件制作等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是分区备份功能,它可以将硬盘中某一个分区备份成为一个映像文件,并将其存储到另一个硬盘或是容量较大的软盘中,一旦原本的分区出现故障时,便可将备份的文件拷贝回去,使其恢复正常运行。这种方法常被用于没有局域网的计算机机房软件系统维护及管理当中。

(三)复制后软件无法正常运行的解决途径

通常情况下,在对硬盘数据进行复制以后,只需要更改一下计算机名称便可以正常使用。然而有的软件在复制后却无法正常运行,软件提示需要重新注册,但是按照正常的注册方法却又无法完成注册。导致软件无法正常运行的原因是注册信息出现了错误。在对母盘软件进行注册安装时,主要是针对拥有母盘的计算机硬件ID进行注册的,当数据复制完成后,由于每台计算机的硬件ID均不相同,加之原始的注册信息不复存在,因此,无法进行重新注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为,在母盘的制作过程中,先不对软件进行注册,安装完毕后也做测试运行。只需要确保安装正常即可。待硬盘中的数据复制完成以后,再在每一台计算机上分别对这些软件进行注册。这样的注册信息都是针对这台计算机,就不存在无法运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俊睿.提高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效率的几点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

[2]陈良维.计算机实验机房的系统维护[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4

[3]張宝柱,刘志峰,吴喜文.计算机机房软件系统维护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6

[4]熊铭,何明德,阮永良.基于COTS构件的软件系统开发及其升级维护管理[J].计算机工程,2009,2

[5]吴海霞.图书馆读者用机软件系统的快速安全恢复[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3

[6]王力君,何国民.谈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维护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5

浅谈软件的可维护性设计 篇7

那么, 如何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呢?一般情况下, 可从系统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和软件测试等各个方面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本文仅从软件设计角度谈谈软件的可维护性设计。

一、软件可维护性

软件可维护性是指软件能够被理解、纠错、完善及增强功能的难易程度。软件的可维护性、可使用性、可靠性是衡量软件质量的几个主要特性指标。目前, 有多种软件可维护性综合度量方法, 但要对可维护性进行定量度量还相当困难, 尚无能对软件的可维护性进行综合性定量评价的方法。

二、软件的可维护性设计

一般情况下, 软件项目需通过系统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上线运行等软件开发阶段。在软件设计阶段, 可从如下方面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

(一) 采用组件技术提高软件可维护性

完成系统分析之后, 在总体设计阶段, 根据系统待实现的功能点, 按“高内聚、低耦合”原则, 划分出不同功能点集, 形成传统意义上的功能模块。按“高内聚、低耦合”原则划分软件模块, 使软件模块内部的内聚性强而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低。这样, 当需修改完善某个软件功能时, 由于模块内聚性强, 往往只需修改其中一个模块, 而无需修改多个模块, 也就无需在其他模块上浪费太多时间。这样, 高内聚的软件模块便有效降低了软件修改完善的难度, 从而有效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同时, 由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低, 修改某个模块对其他模块的影响就相对较小, 因而修改给整个软件带来的副作用就相对较小, 修改的容易程度就相对较高, 软件的可维护性也就相对较强。

在详细设计阶段, 采用EJB或Web Service等组件技术实现不同功能模块, 各个组件可单独部署安装, 可进一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由于各个功能模块采用组件实现, 各个功能可单独部署。这样, 各功能模块实现了运行时相互隔离, 功能模块之间的故障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当某个功能出现故障时, 只需停止相应组件, 而无需停止整个软件系统, 可有效降低维护工作的压力。同时, 由于各模块采用组件实现, 其内部实现完全透明, 各模块可采用不同技术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二) 尽量使用非直接耦合和数据耦合提高软件可维护性

模块之间的耦合类型, 按耦合性的高低, 一般可分为:非直接耦合、数据耦合、标记耦合、控制耦合、外部耦合、公共耦合和内容耦合。

其中非直接耦合指模块除受主控模块调用外, 相互之间不发生任何关系。比如一个办公系统的邮件模块和短息模块, 两个模块可设计为只受主控模块调用, 而两模块之间不直接调用。这种耦合的模块独立性最强, 基于这种耦合的软件的可维护性最高, 但在实践中, 模块之间往往会有相互关系, 因而这种耦合相对较少。

当模块之间不得不发生关系时, 则可能出现其他耦合类型。此时, 软件设计师应根据系统分析结果, 尽量使用数据耦合。

数据耦合指当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时, 是通过数据参数 (不含控制参数、公共数据结构或外部变量) 来交换信息。模块之间只传递数据参数, 一模块不会直接控制另一模块, 也无需访问公共数据结构和外表变量。模块之间是松耦合, 模块的独立性比较强。当需要修改完善采用数据耦合的功能模块组中的某一功能模块时, 由于被修改模块只向其他模块传递数据, 而不向其他模块传递控制, 也不修改公共数据结构和公共变量, 这样模块的修改就不会波及到其他模块。实施修改时, 只需考虑被修改模块在修改前后对其他模块的数据访问是一致的即可, 无需考虑修改可能影响其他模块的内部控制变化问题, 这就有效降低了修改完善的难度, 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三) 合理设计日志提高软件可维护性

在详细设计阶段, 需画出复杂函数的流程图, 写出复杂函数的伪代码。软件设计师可在流程图和伪代码的帮助下, 修改完善软件。基于复杂函数的流程图和伪代码, 可有效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 但若仅仅如此, 显然不够。对于纠错性软件维护, 合理的运行日志相当重要。

浅谈计算机软件的日常维护 篇8

计算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主要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系统在计算机中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计算机的软件部分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当前使用的计算机的系统软件一般采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 计算机在硬件结构上基本采用总线结构, 这种结构能确保计算机的正常稳定工作, 一般的连接形式是总线连接系统各部件间信息传送, 它是比较固定的连接模式, 这些一般包括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和, 同时, 还可以对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 合理计算机的结构设计, 提高计算机结构的合理性, 方便计算机系统的扩充和组合。简言之, 计算机中的硬件部分一般可分为主机和外围设备, 在计算机使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两大要件, 这些要件主要包括:键盘、显示器、CPU、存储器 (硬盘) 、主板、各种板卡、风扇、电源、鼠标等等。

2 计算机软件的维护

2.1 操作系统的维护

操作系统的维护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一是系统备份, 为计算机系统做好使用的保障, 使用计算机之前必须做好系统的备份工作, 切勿忽视其备份, 务必做好系统的保护工作, 在我们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 一般系统备份软件有Ghost, 用Ghost做好备份以后若是出现故障, 用Ghost还原恢复有问题的系统, 在恢复之前一定要细致的查看, 切勿草率的操作, 产生错误, 同时, 并详细做好系统分区的映像文件, 诸多计算机故障均在在Windows系统下还原, 经过教学与实践使用发现, 雨林木风的一键ghost工具, 已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的, 它使用方便快捷, 操作简单易学, 值得推荐使用;其二是定期检查升级更新软件, 并安装系统保护程序, 经常提示升级、清理垃圾等。

2.2 杀毒软件与安全卫士安装

杀毒软件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重要软件之一, 随着近几年信息科技的发展, 杀毒软件的重要地位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地位越发明显, 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 保证计算机正常工作, 顺利处理日常事务, 确保计算机里的重要数据不因病毒的侵蚀而丢失, 丢失数据直接影响计算机的使用, 一定要安装安全卫士、防病毒软件等, 近几年的杀毒软件市场很火爆, 大多数杀毒软件都是免费重官方网站下载使用, 例如瑞星、卡帕斯、金山毒霸、360杀毒等, 并附带有其他软件, 可选择性安装使用。

2.3 垃圾文件清理

计算机中的垃圾文件严重影响它的运行, 在Windows在运行中的垃圾文件不能自动清理, 还占用大量磁盘空间, 文件越多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清理垃圾文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垃圾文件一般来说有三种, 其一是临时文件, 它是计算机垃圾文件的重要部分, 主要存在于Windows中的Temp下, 长时间使用, Windows操作系统越来越大, 容易产生垃圾文件, 其垃圾文件也就也多。Temp下的临时文件, 只要找到位置手动可删除, 这就必须一步一步手动删除;其二就是IE临时文件, 可采用下面的方法来删除, 首先进入IE浏览器, 在浏览器的工具栏找“Intemet选项”, 打开这个选项详细选择检查, 找到“IE临时文件”选项后, 在这个选项中来选择“删除文件”, 然后点击选择“删除所有脱机内容”, 再点击确定删除, 以此完成清理。另外, 还可以在“历史记录”选项中清理历史记录, 点击选择“删除历史记录”一项, 并将网页保存在历史记录中的天数改为1天, 最多不要超过3-7天。其三就是使用360安全卫士进行清理, 逐项目清理垃圾文件。

3 电脑的日常维护

3.1 计算机的使用习惯

首先, 是计算机的正常开关机。开机的顺序是, 先打开外设 (如打印机、扫描仪等) 的电源, 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程序来做, 显示器电源不与主机电源相连的, 必须先要先打开显示器电源, 这样方便随时观察开机的主机反映, 并查看开机启动流程。然后再打开主机电源。在关机时却恰恰关顺序相反, 先关闭主机电源, 停止它的工作, 再关闭外设电源, 这样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对主机的影响与损害, 在主机通电, 若是关闭外设, 瞬间会对主机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不能频繁的开关机, 这对硬盘的损伤更为严重。一般应按正常程序操作计算机, 在使用中也尽量减少它的挪动次数, 减少震荡, 避免出现故障。

3.2 计算机的软件故障

软件故障主要是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错误而引发的故障。常见的软件有程序错误、设置错误、病毒感染破坏和误操作等。系统发生软件故障时表现为显示错误信息、应用软件无法、系统运行部稳定或运行程序确实文件、严重时严重时用户无法进入系统, 快速诊断和排除软件故障对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非常重要。软件故障原因有以下几种, 例如丢失文件、非法操作、文件版本不匹配、病毒的破坏、内存冲突、内存耗尽等, 具体的情况不同, 其计算机运行的软件使用故障也有区别。防止软件故障的方法很多, 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在安装一个新软件之前, 要详细了解软件的说明与特点, 考察一下它与你的系统的兼容性;其二是利用360软件管理进行操作软件的修复与升级, 或是卸载后重新安装新的软件;其三是在安装一个新的程序之前需要保护已经存在的被共享使用的DLL文件, 防止在安装新文件时被其他文件覆盖;其四是在出现非法操作和蓝屏的时候仔细研究提示信息分析原因;其五是随时监察系统资源的占用情况, 以便及时作出处理;其五是使用卸载软件删除已安装的程序, 并清理掉所有遗留软件文件。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只要我们合理维护计算机的软件资源, 就能减少计算机出现故障的概率, 让计算机无限的发挥其自身功能, 为我们提供更便捷的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曹哲著《计算机维护与维修》,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第二版

[2]雷瑛著《IT职业素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6月第二版

浅析软件维护 篇9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软件, 这些软件都面临着维护和更新换代, 软件维护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1]。软件产品开发结束后, 该产品就进入了运行维护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常常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对已完成的软件产品根据用户和实际中工作的新需求进行修改和维护, 软件维护过程的工作量非常大, 据统计, 软件维护成本已经远远超过了系统的软件开发成本, 占系统总投资的70%以上, 为了使软件的寿命更长, 这方面的工作量会越来越高, 维护成本也会逐步增加, 因此软件维护活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根据软件工程原理和实际应用经验总结出计算机软件维护方法策略。

2 软件维护分析 (Analysis of software maintenance)

软件维护活动可以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 其目的就是要确保软件维护活动能够在严格的控制之下进行, 从而实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时、准确的满足用户的要求[2]。

2.1 软件维护的类型

根据软件维护的不同目的可以将软件维护分为四类: 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纠错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或再工程。

(1) 适应性维护:软件都有自己运行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在使用过程中, 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数据环境 (如数据库、数据输入/输出方式、数据存储介质) 都是可能发生变化的。为使软件适应这种变化, 而去修改软件的过程就叫做适应性维护。

(2) 完善性维护: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 用户往往会对软件提出新的功能与性能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 需要修改或再开发软件。这种以扩充软件功能、增强软件性能、改进加工效率而进行的维护叫做完善性维护。完善性维护是维护工作中最多的类型, 占维护工作的50%左右。

(3) 纠错性维护:在开发过程中要生成100%可靠无误的软件通常是不太现实的, 在软件交付使用后, 必然会有一部分隐藏的错误被带到到运行阶段, 这些隐藏下来的错误在某些特定的使用环境下就会暴露出来。为了识别和纠正软件错误、改正软件性能上的缺陷、排除实施中的错误使用, 应当进行的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就叫做改正性维护。

(4) 预防性维护或再工程:即修改软件, 为将来的维护活动预先做准备。

在实际的维护工作中, 软件维护类型并不是相会独立单独进行的, 而是各种维护类型交织在一起进行的。例如在引入新的功能模块进行适应性维护的过程中, 就有可能引入不明显的程序错误, 这就需要跟踪和处理这些程序错误进行纠错性维护。类似的在进行完善性维护的过程中, 可能需要重新调整代码结构从而引入了预防性维护。不同类型的软件维护之间的关系, 如图1所示。

2.2 软件维护的影响因素

为了控制软件的维护活动, 提高软件的维护效率, 需分析影响软件维护的因素。

(1) 工作繁琐。软件程序的任何一处改动, 都可能影响到整个软件系统, 并且这种影响只有在软件运行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显现, 若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就需要在改动后进行大量的检测工作, 这就无疑极大的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

(2) 系统规模。软件规模大小直接影响维护工作量, 系统规模越大, 读懂和理解就越困难, 系统规模主要由程序模块数、数据文件数、源代码行数等因素衡量。

(3) 系统使用年限。使用年限长的系统因为已经进行了多次的维护, 参与维护的人员也不断变化, 因此系统的结构更乱, 如果没有完备的系统说明和设计文档, 系统维护就更加困难。

(4) 时间紧迫。通常软件错误只有在运行中才能被发现, 用户往往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请求维护的, 这就要求维护人员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5) 人员变动。软件行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当起初的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离开后, 会导致维护团队对软件熟悉程度的显著降低, 甚至造成软件的彻底报废。

(6) 文档同步。软件开发人员不断修改需求和设计过程中, 忽略了文档的实时更新, 造成交付的文档与实际软件不一致, 使得今后对软件进行维护时出现误解。

3 软件维护策略 (Software maintenance stratery)

通常情况下, 软件维护工作要比开发工作困难得多, 因为首先维护人员必须用较多的时间理解别人编写的程序和文档, 并且对系统的修改不能影响程序的正确性, 其次整个维护工作通常必须在规定得很短时间内完成[3]。在实际的维护工作中我们将软件工程原理运用到实际的软件维护活动中, 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积累了一些实用的软件维护策略, 这些策略基于维护管理和维护技术, 能够以较少的代价有效的完成维护工作。

3.1 为维护工作制定流程

软件维护工作必须在一定的监控下进行, 任何人不得私自进行软件维护, 维护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开展, 否则一旦失控就有可能造成整个软件系统的报废。图2给出了一个软件维护工作流程图。

确定维护目标阶段, 软件维护起始于一个对软件的更改请求, 该更改请求既可能是纠错性维护也可能是完善性维护, 需由维护机构确定其是何种类型, 划分到合适的维护类别中 (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预防性维护、完善性维护) 。在分析阶段, 先进行维护的可行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详细分析。可行性分析主要确定软件更改的影响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法等内容。详细分析则主要是提出完整的更改需求说明、鉴别需要更改的要素 (模块) 、提出测试方案和策略、制定实施计划。在设计阶段, 汇总全部用于软件更改的设计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系统的文档、分析阶段产生的结果、源代码等。在实现阶段, 制定程序更改计划以便进行软件更改。实现阶段主要包括编码与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风险分析、测试审查准备等过程。在系统测试阶段, 主要测试程序之间的接口, 以确保系统满足原来的需求以及新增加的更改需求。在验收测试期间, 测试人员应该完成如下工作:报告测试结果、进行功能配置审核、确定系统功能是否满足功能需求、建立软件新版本。在交付阶段将新的系统交给用户完成安装与训练。此外, 除了修改程序、数据、代码等部分以外, 还应同时修改涉及的所有文档, 包括系统文档和用户文档。

3.2 源程序修改

为了正确有效的修改源程序, 要先在分析和理解源程序的基础上, 然后修改源程序和验证源程序。在阅读源程序的过程中要画出每个过程的程序流程图, 在分析过程中要定义局部数据结构, 这样维护人员就可以比较清晰的了解程序中对全局数据结构的访问情况。维护人员在修改源程序前, 一定要做好源程序的备份, 以备将来的程序恢复和结果对照。维护人员修改源程序时应当特别注意, 不要共用原来程序中已经定义的临时变量, 为了减少修改带来的副作用, 应该定义自己的变量, 并在程序中插入错误检测语句。所编写的程序应尽量模块化, 在编写程序代码时, 尽量对每条编写代码都有比较详细的注释。

3.3 在维护过程中做好维护记录

维护记录是维护管理人员检查维护计划完成情况、监督维护过程、保障维护记录的基本信息, 所有维护人员必须按规定认真填写。维护记录包括的内容有:程序名称、源程序语句条数、所有程序的设计语言、程序修改的层次、增加的程序语句条数、与程序有关的处理故障次数等。

3.4 验证测试

修改后的软件都需要进行测试, 在修改程序的工作中通常会引入新的错误, 进而影响或者破坏原来的功能, 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测试工作不但要测试修改过的部分, 还应当测试未修改的部分。对修改的部分程序的测试应当独立进行, 即先把修改部分的程序和未修改的程序进行隔离, 然后进行两个隔离部分的独立测试, 最后进行整个程序的测试。

4 结论 (Conclusion)

软件维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 也是软件维护管理上的问题, 只有在实际的软件维护工作中按照软件维护策略进行软件维护, 才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保障维护质量, 延长软件的生命周期。因此, 近年来国内外的软件研究人员更加重视软件维护过程的管理和软件维护技术的研究。

摘要: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 并且软件维护的成本大约占总开发成本70%以上, 软件维护的巨大成本使得软件工程研究人员不得不对它更加重视。本文以软件工程原理为基础, 分析了软件维护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提出了一些软件维护策略和未来的努力目标。

关键词:软件维护,软件工程,维护策略

参考文献

[1]黄国楠.浅谈软件维护[J].科技咨询, 2005, 24 (8) :68-69.

[2]张海潘.软件工程导论 (第五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191.

计算机软件信息软件维护和管理 篇10

1 计算机软件的内涵

计算机软件 (Multimedia Technology) 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计算机软件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智能防护、数据库、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信息数据处理与共享进行辅助管理与应用。

2 信息与软件信息维护和管理

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全面的分析统计以及报警和调整线路的软件。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 主要用于统计, 数据和信息, 信息安全, 信息维护和管理, 预防和维护和管理资源, 它的主要作用是统计与查询, 通过该平台可以浏览和查看。

2.1 计算机软件建设目标

信息维护和管理开发平台需要有效的, 准确的, 快速的处理多发信息, 信息统计是密切相关的信息维护和管理的发生, 开发程序软件的预防和控制的目的在于可以早期预警信息的综合检测点和监控点, 全面全程监督的进行动态管理和实时防护的。信息维护和管理维护和管理平台, 在发展过程中, 建立一个专门的数据库, 主要存储数据, 软件模型案例和计划任务, 使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地了解软件运行环境的设施及其一些数据监控软件为信息维护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2.2 信息维护和管理信息维护和管理分析

在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的在整个开发过程过程中需求一个综合性做支撑, 在功能需求分析平台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是密切相关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准确地描述了的发展目标和地形的资源结构。通过软件预防和控制还有卫星通信与信息维护和管理信息。有关设备部门在对信息维护和管理设施调查检测信息和结果反馈到国家有关机构, 按照传统的方式, 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和漫长的过程, 而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制作过程简单, 可以有效的来帮助信息维护和管理部门做下一个步骤的战略决策。信息维护和管理信息和信息维护和管理结合需要, 大量的信息被记录。发展和建立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 你可以使用更少的时间, 提高效率。

3 计算机软件在软件信息维护和管理中的应用

在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信息维护和管理整治, 依靠最先进的虚拟检测和智能防护软件以及网络信息软件, 使用一台电脑查询分布的数据库, 建立起来动态跟踪的信息维护和管理管理和控制的人机交互环境, 使其成为先进并且实用的操作, 以此来全面了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 计算机软件在软件信息维护和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支持的平台, 计算机软件可以有效处理各类信息并提供有关辅助决策信息, 计算机软件应运而生, 在互联网上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有机协作, 使人们能够方便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 包括高性能计算机, 存储资源, 数据资源, 信息资源, 知识资源, 专家资源, 大型数据库, 计算机软件, 传感器。基于计算机软件的软件信息维护和管理中的应用, 以信息数据为依托、把最先进的虚拟检测、智能防护软件和网络信息软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1 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的具体实现过程

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的概念是建立信息维护和管理模型以此来统计信息流为基本点, 在平台的建设中需要存在一个合理分工与计算机信息软件的配合, 建立起软件平台的概念。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模型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数据管理, 数据查询, 软件危险性的预测, 和其他行业的预防。这些程序必须有效的与软件平台进行整合, 以得到较好的应用与发展。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是一个软件, 用于定义工作流的部署, 它可能是适当的查询, 预测, 软件和其他软件监控过程控制平台。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的核心是利用微软的.NET和COM+。这主要是因为.NET平台专注于XML和SOAP协议使用XML作为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协议, 以确保和谐运行和可靠性的平台, 解决这一问题的数据和统计信息自动分类。

3.2 软件信息维护和管理应用平台建设

软件信息维护和管理应用平台建设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平台作为依托进行的建设。平台建设的需要建立普遍适用性, 统计, 管理的特性, 通过智能查询, 完成预测的活动, 以此方便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分析, 更容易理解的标准统一的信息进行反馈输出。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的开发需要有效, 准确, 快速的索引信息进行统计并进行, 合理地制定方案, 预防和控制软件点, 预警信息, 提供全方位跟踪和监视软件的调控和决策依据, 在整个过程中, 实施全面全程监督的动态管理和完善的资源信息整合。

4 结束语

计算机软件平台的信息维护和管理信息建设需要根据信息维护和管理信息进行整合布局, 信息维护和管理平台需要进行软件的预防网络化管理, 而计算机软件在建设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软件统计中计算机软件信息维护和管理工作的一个基本点就是统计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分析, 预测防护信息维护和管理数据进而汇总出一个完整的气象, 软件运行和其他指标正确的整合数据, 利用计算机软件优化平台模式的建设以此更加有效的预测, 控制和消除软件事故, 更好的服务数字化和标准化的统计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赢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谢劲.浅论信息维护和网络数据存储的几种解决方案[J].科技创新导报, 2007 (7) .

[2]李明育.浅谈信息维护和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 2012, 9.

浅谈计算机硬软件的维护和维修 篇11

关键词:硬件;计算机;要求

中图分类号:TP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2-0000-01

The Computer Hardware&Softwar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Chen Yuhang

(Computer Colleg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637000,China)

Abstract: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makes the computer is more widely used in many disciplines,many fields,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structure,each work,do not constitute a lack of a computer,so the computer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not only familiar with computer hardware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but also to the knowledge of computer software to understand,fully familiar with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 order to improve computer maintenance and repair work.

Keywords:Hardware;Computer;Requirement

计算机在各领域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和普及,台式机,笔记本,大型,中型等各种机型琳琅满目,熟练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知识是保障机器正常使用的基础。在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的维护和维修有着不同的需求,等级分类依次按照计算机的复杂程度而定,而公用计算机相对于家用对于技术的要求则更加严格,而什么是计算机维护和维修的需求的基本要求呢?

下面就家用台式计算机进行论述。

现在,家用的计算机多以自主装机或者是品牌机为主,硬件以单CPU台式机为主,配以微软操作系统,有需要可以自行安装office软件和防病毒软件等,实际上青少年多半把计算机用于玩游戏,所以,在硬件方面配置更高端,要求更高,对软件的要求则相对较低,浅谈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维护,提高大家对计算机的维护意识,更有效的利用电脑。

一、硬件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好的环境就需要好的维护措施,这样能保障计算机运行正常,所以对于环境也有所要求,具体有以下几种。

(一)为了防止因为电源风扇转动慢或停止转动而影响到计算机电源的散热,定期的检查电源的散热风扇运转正常情况,定期的清理灰尘,做清洁是非常必要的。风扇停止转动将影响CUP和显卡等主机主要部件的散热需求,定期检查各部件的散热风扇的运行情况十分重要。(二)为防止磁头或光头因为脏东西而无法读盘或读盘出错,需要定期清洁软盘和光盘驱动喊叫的磁头和光头,时间可以自行设定。(三)为了防止计算机的各元件电容失效或者部件间接触不良而使计算机无法进行工作,要常使用计算机,保证开机时长,避免长期放置。(四)为了防止电源电压对计算机元件的意外冲击而损伤,开机时应先开显示器等外部设备,给主机加电,而关机时应该先关闭主机,再关其它部件,开机和关机后都不要立马的进行关开机,这样对电脑的损耗十分的大,应有一定时间的间隔。

二、软件的维护要求和目的

(一)为了避免软件功能遭到损害,同时造成硬件上的伤害,计算机开机以后不能立即关机,因为各系统软件没有完全开启进入正常使用阶段,各硬件也没有完全供热。(二)为了可以快速修复系统的各受损软件,应作好预备工作,也就是备份,各软件安装好可以正常使用后,马上进行备份,可直接备份到除系统盘外的硬盘,也可以放到U盘或者是刻录到光盘上。(三)为了防止病毒侵入,或避免计算机受到其它病毒软件的威害,而损害到计算机硬软件,安装防病毒软件十分重要,这样可以使你不用担心外部文件或都是在上网冲浪时遭遇病毒,防病毒软件的提醒也要引起重视,严格将病毒排除在外,防病毒软件要做好定期的升级,而且设置自动更新,防病毒软件的病毒库信息会自动定期做出更新。(四)为了防止在计算机不能正常使用时而使自己的重要文件丢失,主系统盘内最好不要存储重要的文件,且为了便于查找,应将盘内文件编档分类存储,并做好备份工作。(五)为了防止系统软件的支持文件被意外损害而使得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开启或正常工作,不要随意删除系统盘内的各类文件。

三、家用计算机的维修要求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是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要素,就计算机而言,实则软件是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很多的软件故障,却在表现形式上显示出硬件故障,如死机,蓝屏等,分辩硬软件故障,有的十分简单,有些却需要有一定技能知识才能识别清楚,这更进一步的需要提高计算机硬软件知识,对于专业人员来说,提出以下要求:

(一)会组装计算机,熟悉硬件各部件功能,熟练使用系统硬件驱动软件。(二)掌握常用软件的安装和简单使用知识,必须会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并熟悉整个过程。(三)会使用测试卡、万用表等工具检查硬件基本数据状态。(四)能分辨计算机硬件使用正常否,并能换硬件各部件。(五)在系统下能使用一些参数测试计算机硬件情况。(六)会使用工具软件调整或修复可以进行修复的硬件,如BIOS数据,硬盘物理部分损坏等。(七)會连接主机外设,分析和检测外部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如扫描议。(八)能直观计算机故障是由硬件引起的还是由软件操作不当而引起,并能做出相关处理。(九)需要熟悉局域网有关硬件和软件的安装和应用,会辨别网络的故障是由硬件还是软件引起的。(十)对每次出现的故障和维修结果,要进行记录和总结,积累维修资料。

四、非家用计算机的维护和维修要求

非家用计算机的维护和维修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更高的技能与知识,除熟悉家用计算维修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要求:

(一)具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维护和维修技术水平。(二)熟悉单位或行业基本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做好相关备份工作。(三)对24小时运行的机器,要定期在机器闲时阶段进行停机或不停机检查和维护。(四)对配有的UPS电源,进行定期的放电和功率测试,防止UPS电源失效而无法起到备用电源的功用。(五)设计维护记录表格,用于维护后记录备档,定期检查。

五、结语

计算机的发展水平代表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水平,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趋势,作为新时代的人们,应该不断完善和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才能跟得上未来科技的步伐,享受时代进步的成果,而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维护和每个使用计算机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希望在全民不断的总结和完善后,计算机知识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王佩珠.电工电子学[M].合肥:中国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5

上一篇:人力资源的整合营销下一篇: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