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历史性

2024-08-21

具体历史性(共6篇)

具体历史性 篇1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高中历史学科有了一些改变, 出现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 面对这种现状, 历史教师必须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教授更多的知识, 并且让学生有效地消化吸收, 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该怎么做才能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呢?

一、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导入就是指在课堂开始导入新课的手段。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眼球, 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 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从而能够产生一堂高质量的历史课。由此可见,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 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应精心准备, 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法, 或是采用提问式, 或是采用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法, 但是不管用哪种导入方法, 都要抓住学生的心理, 循循善诱, 拉开课堂教学的大幕。同时, 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 课堂导入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课堂导入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进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集中精力学习。因此, 课堂导入要与本课内容有着密切关系, 所引用的文字材料、图片、声音、影视片段都要符合历史教学目标, 不能牵强附会, 也不能过于追求故事性、趣味性, 而顾此失彼、舍本逐末、离题万里, 那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 课堂导入要有趣味性和启迪性。也就是说, 课堂导入要力求新颖、精彩, 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 使学生能够集中精神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 课堂导入要有启迪性, 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或者问题的提出而诱发出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主动去探索,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这样, 学生带着兴趣学习、思考必能取得好的成绩, 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三, 课堂导入要把握好时间。课堂导入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引子”, 正题在后边, 所以, 教师要把握好课堂导入的时间, 不要喧宾夺主, 时间过长, 一般应控制在3至5分钟内。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建立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如果师生关系紧张, 课堂氛围刻板, 那么就算是再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也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居于主体地位。所以,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 一切从学生出发, 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去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 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从而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教师不要越俎代庖、指手画脚, 以权威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 这对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不利的。

第二, 教师要平等待人, 言行举止要具有亲和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一个眼神、一个姿态, 都会对学生造成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而,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 一碗水端平, 不搞差别对待, 不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面对学生的错误时, 教师要诚恳地帮助学生改正, 但是不能呵斥、贬低, 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而影响教学效率。

第三, 师生之间要加强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堂课中师生之间没有任何的情感交流, 学生的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到教师那里, 教师的意图不能被学生很好地理解, 那么这堂课就是不成功的。因此, 教师必须要重视情感交流, 对学生要充满关心和期待, 时刻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在情感上鼓励学生, 使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说话、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 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历史, 认为历史学科比较枯燥,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产生学习兴趣, 一旦他们有了学习兴趣, 也就有了驱动力, 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第一, 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史料,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史料丰富。史料是学习历史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进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 教师要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我们都知道, 史料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而不是让学生去大量阅读史料和大量做材料解析题, 否则不仅达不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甚至可能产生反效果。教材上有许多相关的史料, 这些史料一般是为了说明书本阐述的某个观点, 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是比较贴切的, 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掘、利用这些史料, 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其次, 指导学生分析这些素材, 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同时, 让学生领悟历史学习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这些史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总结, 用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理解历史知识, 进而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形成正确的、高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 在学习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政府的态度时, 教师可以补充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的讲话、“七·七”事变后的庐山讲话与“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的自卫宣言等不同的史料, 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总结, 看看国民党的态度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等等。

第二, 联系热点问题和身边的现实,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多青年学生对国家大事和热点问题非常关注, 在课余时间也喜欢去查阅资料, 或者与同学进行讨论。所以, 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 将时事热点与历史联系起来, 不死抠教材, 不局限于教室, 让学生看到历史的用处, 看到历史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 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台湾问题就是一个热点问题, 也是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史, 让学生论述一下“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也可以结合近年来两岸高层的互访、“三通”的实现等史料来论述一下“改革开放以来, 两岸关系有了重大发展”等等。运用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历史相结合, 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能提高历史学习效率。

具体历史性 篇2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长达8年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实际上,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中日两国就开始了地区冲突,1931年11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的江桥抗战,在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下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国人民正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战役,因此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日本先后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上海市,以及热河、察哈尔两省,至1937年扩大为全面侵华战争。对于最早失陷的东北三省来说,抗日是从1931年到1945年,长达14年之久。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是世界列强之一。中国作为一个百年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独自抗击如狼似虎的日本军队,胜算有多少,显然令人怀疑。日本军阀甚至扬言只要一个星期就可以灭亡全中国。当时的欧美舆论预测,中国海军只能抵挡一周,中国空军只能消耗一个月,中国陆军至多坚持六个月。我国内部的亡国论者,也认为抗战断无胜利的可能。但是,中国的爱国者和有识之士做出了完全相反的判断,他们认为,虽然敌强我弱,但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中国。毛泽东同志就曾打比方说,中国就像一口大缸,日本人想用半桶水就把大缸填满,那是不可能的。这种乐观与自信来自哪里?来自对中国社会深刻变化的敏锐洞察。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华民族开始觉醒,中国政治日益进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那种地广不足以为大、人多不足以为众、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衰弱局面,已经被民族觉醒和有效的政治动员所取代。这种表面不起眼而实际影响深远的变化,使中华民族在面对帝国主义侵略时,能够组织起全民族的抵抗。这就有效地弱化了不利于我的“敌强我弱”的一面,而强化了有利于我的“敌小我大”的一面。因此,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才吃惊地发现,自己所面对的已经不是甲午战争时的中国,不是八国联军入侵时的中国,也不是他们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时的中国了。这种由民族觉醒和政治进步而累积的精神能量,在民族危亡之际迸射出无比耀眼的光芒,并凝聚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坚定力量。这正是中华民族能够结束屡战屡败的屈辱历史,夺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的深刻背景。经过十四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军民最终把日本侵略者逐出了国土,并

使中国初步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但抗战胜利带给中国的不仅于此,还有更加内在的收获,那就是一扫百年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精神积弊和悲观阴霾,鼓舞着我们这个民族走出了屈辱幽暗的历史低谷,重新找回了自尊与自信。这种久违了的自尊与自信,使中华民族获得了足够的信心去重新缔造一个崭新的国家。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觉醒了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古老民族,并不畏惧战斗和牺牲,她有决心有能力在“亡国灭种”的“最危险的时候”救祖国于危亡,并在救亡图存的基础上迈向伟大的复兴。从此以后,任何帝国主义国家都不敢再像近代列强那样把中国视为一个欺压的对象,中华民族开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抗日战争的确堪称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点。

毛泽东曾以气吞山河之势向世人宣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以其应有的作用和地位走向世界,这是中华民族振兴的良好开端。一个民族要走向振兴,就必须挣脱枷锁走向世界,争取国际荣誉,争取国际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声誉。中国人民的浴血抗战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使自身地位空前提高。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实现了自民国以来一直未能实现的统一与团结,这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前提。

抗战前的中国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各种政治势力,除了国共之间的对立和战争外,还有国民党各派系之间,中央政府和各地方实力派之间的斗争,地方实力派相互之间也是你争我夺,混战不已。在山河破碎,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中华民族各种政治力量、各个阶级终于摒弃成见,共同团结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民族敌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自我振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得到锻炼,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政治威望空前提高,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主要领导力量。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卢沟桥的炮声一响,中国共产党立即号召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一致奋起,开展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还制订全面抗战路线,从斗争的实际出发,提出反对教条主义、反对关门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抗日战争造就了我国一代科技人才,他们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宝贵财富。大批科技人员聚集战时大后方,埋头苦干,潜心科研,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巨大的爱国与献身热情,成为推动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要转折,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屈辱史,历史也证明了中国人民能够在“灭种亡国”的最危险时刻开辟救亡图存的新出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是无限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还昭示我们:中国人民既然能以艰苦卓绝的努力,赢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一定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新的振兴。

从8年的抗战历史里我们还能得出一些经验和教训:

落后就要挨打。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人民一直被笼罩在列强侵华战争的硝烟中,陷入战败、求和、割地、赔款的循环噩梦,先后与22个国家签订了745个不平等条约。这些非但没有换来侵略者的尊重,反而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招致侵略者更加疯狂、贪婪的掠夺。这一切的一切还根源于中国的落后!而日本之所以敢发动侵华战争,正是仰仗的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国防工业。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国情,经济实力和国防工业与日本相比,居于绝对劣势。

团结就是力量。30年代的中国,内乱不断,一盘散沙,军阀各自为营,纷争不已。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一个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政党、团体、爱国人士、少数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巨大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使救亡图存成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所产生出来的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但使日本侵略者没能三个月灭亡中国,反而在与中国打了14年后惨遭失败。

自强而后自立。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第一次大觉醒,亿万中华儿女第一次空前的大团结,在强敌入侵面前舍生忘死的第一次大拼杀。在日本侵略者的杀戮面前,成千上万的中华优秀儿女无所畏惧,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慷慨赴难,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抵御日军的新的长城,对抗整整14年,最终赢得民族之战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面对日寇这样的强盗,苟且不能偷生,委曲不能求全,拼杀才有出路,自强而后自立。只有拿起武器浴血奋战,将强盗赶出家园,我们才能安享太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战争统一战线,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正真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风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放养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全民族团结风斗的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条件。

第四,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讲授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篇3

l、讲述法就是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件或现象,使学生形成鲜明的印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已经过去的历史人物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经历和传奇,由他们主演的历史事件也具有无比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起伏跌宕的情节,只有靠讲述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讲到1932年一二八上海抗战时,我讲蔡廷锴将军的一则轶事:蔡廷锴在审问日本俘虏时发现日本人个头比较矮,他灵机一动,让战士们深挖战壕,同时让会木工的士兵连夜做一些小凳子。第二天敌人冲锋的时候我们的战士撤退,撤退时连小凳子一块提走。日本兵一看有现成的战壕非常高兴,扑通扑通都跳下去。这下倒霉了,日本人本来个头就比较矮,跳进去爬不上来了,我们的战士拐回头把炸弹成捆成捆地往战壕里扔。同学们笑的前仰后合,大呼痛快。

再比如还是讲抗日战争。在淞沪会战中,中国74军一个下士班长叫赵新文,被敌人的机枪射中腹部,受了重伤。五个日本兵围上来想抓活的。赵新文悄悄地拉开手榴弹向敌人扔去。敌人吓的连忙趴下,赵新文强忍着疼痛站起来,对伏在地上被震晕的日本兵扑哧扑哧一枪一个,五个日本兵全部报销。学生早巳笑爆了棚。我又讲,赵新文也因失血过多而倒下,双手仍紧握刺刀。同学顿时肃然起敬。这样的讲述。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气氛,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能对他们进行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在讲述要时语言要具体、形象、生动。此所谓把历史讲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如亲临其境。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场面。

2、讲解法主要是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概念等,进行解释和论证。讲解法常常是用于讲解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制度,会议、条约的内容,历史事件的性质及其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讲“五四”运动的意义,教材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的革命的开端?这就要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新民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对照这个概念,再让学生看五四运动的经过,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且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五四运动又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所以我们说它是中国新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什么是开端,因为这时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所以说还只是开端。这样一讲解,就能让学生学习的很明白,还培养了他们论从史出的能力。

在进行讲解时,教师应注意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把概念诠释清楚,而不能拖泥带水。讲解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讲演法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动。多用于即兴的发挥。

例如:讲到南京大屠杀时,我不自觉地进行了演讲:“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三十万人。他们有的被枪杀,有的被刀刺,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活活烧死……屠杀手段极其残忍”。同学们都很愤怒,甚至有的女生在哭泣。我话锋一转:“但是现在日本右翼却不承认对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还污蔑说南京大屠杀是谎言!”同学们很生气,有的男生握起了拳头,已经是群情激愤了。我又接着说:“他们只所以这样无耻,这样明目张胆地撒谎,从根本上说还是我们的经济实力比不上它,日本这个国家是个典型的欺软怕硬的国家,只有你比它强,它才会服气你。它对宋朝以前的中国,现在的美国、俄国都是这样,所以在座的诸位,你们要努力了!”同学们听的热血沸腾,并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具体历史性 篇4

历史情境体验型的合作学习着重强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以学生对历史情境再现、历史角色扮演等合作活动为主。它是从大卫·约翰逊和荣格·约翰逊兄弟设计的“共学式”[1]变化而来。此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较广, 在经济史、文化史和战争史类型等容量比较大的课堂都可适用。

案例1:“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

1.教师宏观导演

教师课前要求学生体验历史情境, 并自愿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代表介绍或即兴表演一个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历史场景。

2.学生编剧并分配角色

学生们在课前要查找资料, 编写发言稿或剧本, 分配角色并排练。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3.学生汇报成果

(1) 填一填

师:课前, 我们把大家分成辽 (契丹) 、北宋、西夏、金与南宋5个学习小组。现在先请每组中的一名代表完成表格中你们组对应的信息 (如表1) 。

(2) 讲一讲、演一演、议一议

第一组:辽国组。本组一位代表讲述契丹兴起的美丽传说和澶渊之盟, 另一位代表用多媒体演示收集的有关图片。

第二组:北宋组。由4位代表表演历史情景剧“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

第三组:西夏组。本组一位代表模拟旅行社导游, 另一位代表配合演示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第四组:金政权组。本组代表介绍女真族的崛起并讲述“靖康之变”。

第五组:南宋组。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朗诵或演唱《满江红》。

4.教师调控评价

这一环节是合作学习的必要环节。历史角色扮演型合作学习课堂的主动权虽然已交给了学生, 但并不意味着让学生放任自流。中学生毕竟还受年龄、心理特点的限制, 不可能经过思考讨论就一定会形成科学的历史意识, 当学生出现偏颇观点时, 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表现一味地赞扬, 而要适时、适度地进行引导。

通过历史角色扮演的合作学习方式, 学生从对历史的感悟中获得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 达成新课程理念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它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 它的合作不是自始至终贯穿, 而是在课堂中的一部分使用, 为整节课的全面完成服务。

二、历史结构重组型

历史结构重组型的合作学习是以生生互动为主, 即学生的自主合作为中心的一种合作学习模式。它是由阿伦逊、斯莱文设计的“切块拼接法” [1]变化而来, 把历史课文的原来结构重新分割、组合, 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重构。在教师的宏观引导下, 强调生生交流互动。比较适合历史故事情节较少、概念陈述性较强的政治史课型中进行。

案例2:“近代化的探索”教学。

1.分割任务, 目标呈现

师:同学们, 第二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我们今天将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探究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每6人为一组, 推选组长, 组长负责分工。我现在将《小组合作探究反馈表》 (见表2) 发给各组, 组内先进行讨论。本单元的主要人物有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 通过列表说一说他们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是怎样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2.提出问题, 求同存异

各小组进行合理分工后, 就表格中部分内容进行讨论。

3.共同探究, 交流讨论

各组承担同一论题的学生组成一组, 共同讨论同一问题, 得出最佳方案, 在完成专家组的讨论之后, 专家组成员返回各自的小组。

4.解决问题, 练习应用

专家组成员返回各自小组后, 把他们讨论的方案教给小组同伴, 教师可以在小组同伴报告之后提问他们的同伴, 以确定他们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在这一环节中, 各小组要说明本组解决疑难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并对其他小组及老师提出的新问题进行答辩, 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情况。每组只需交出认为最佳的一份反馈表, 组员成绩根据这一份反馈表来评定。

从此课例可见, 历史结构重组型合作学习最大特点是从形式上的合作引申为实质上的合作, 从感性的合作上升为理性的合作, 学生必须要进行多重合作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技能, 它适合较高年级的学生, 如初二、初三年级或高中各年级学生, 而且对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有较高要求。

三、历史问题辩论型

历史问题辩论型合作学习由沙伦设计的“小组调查法”[1]变化而来。主要适合在对目前还没有明显定论的历史问题、历史人物的评论课, 以及在一些活动课中进行。它要求课前进行充分准备, 准备过程与研究性学习中搜集资料的过程类似。

案例3:“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教学。

1.目标呈现

师:“洋务运动的作用”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不少同学对课文中“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观点提出质疑, 为加深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我们就开一个历史辩论会。

2.搜集资料

学生们首先分好了正方和反方, 每方选出4个辩手, 其余学生作为智囊团成员。第二步, 大家分工去搜集资料, 有人负责请教历史教师, 有人负责网上查寻, 有人负责去图书馆查寻, 有人负责去访问校外专家。第三步, 将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写出发言提纲。

3.小组辩论

学生们按照正规的辩论赛模式, 选出一个主持人, 聘请几位历史教师作为评论嘉宾。辩论赛开始后, 正、反双方的一、二、三、四位辩手分别发言, 然后进行了自由辩论。

4.评价反思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对双方的历史观点、辩论的技巧以及现场表现做出点评, 更重要的是对这场辩论赛上及背后的合作精神进行鼓励, 使学生明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学会合作, 最终在竞争中取胜。

历史问题辩论型合作学习比起其他合作学习模式来说, 显得不太正规, 结构比较松散。它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 也可以在课外进行。为了实现个人取胜的目标, 就必须在学生之间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 在团体获得成功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形成了真正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具体历史性 篇5

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历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可以将多元智能作为教学内容, 在体现历史教学特色的同时, 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使其通过美术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等, 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树立起学习历史的信心。相反, 历史教学也会培养和改善学生的多元智能, 增强其自我认识智能。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学内容, 也可以作为一种媒体或者手段与教学内容相沟通, 帮助学生运用他们最强势的智能来学习, 并逐渐增强其弱势智能。例如, 有部分学生喜欢美术, 就可通过图表、图画、照片等图形来呈现学习;也有学生热爱音乐, 可在历史教学中融入音乐,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偏爱理科, 喜欢探讨概念、术语的内涵……总之,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与认知方式。

1. 借助视觉空间智能, 以图像为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可以在教学“青铜器”这一历史知识的课堂上, 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美术智能) 来加深学生对青铜器的历史认识, 如人面纹方鼎就需先理解其造型的变化、装饰的主体等, 同时, 还要有一定的美术智能才能了解其珍贵价值。

2. 借助音乐智能。

我国历史悠久, 创造出了很多的优秀音乐作品, 从古至今, 有“广陵散”、“十面埋伏”、“黄河大合唱”、“南泥湾”等, 这些优秀的作品讲述了每个时代的历史。结合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可以把音乐融入到历史教学中, 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 使他们更有兴趣学习历史。

3. 借助自我认识智能。

自我认识智能体现在各个方面, 如学生自我评价、写日记、独立研究、讨论、反思等;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认识自己、反省自己, 才能培养出准确的判断能力与较强的理解能力。在一些历史事件中, 学生可以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认识, 对事件中的人物做法提出看法、观点。如中国近代的甲午战争, 学生们可以针对慈禧太后的做法讲解自己独特的看法, 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 才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发生在历史上的各种事件。

4. 借助数理逻辑。

对历史资料的定量分析可采用自然科学中的数学方法进行, 同时, 也可用于数学实践中;历史是久远且复杂的, 在历史教学中, 历史概念的机构要素, 包括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背景要素、内涵要素、后果要素等, 都需要一个结构图来使其关系清晰化, 以便于学生理解。因此, 可运用函数来表达其中的关系模式, 从而更利于学生的理解。此外, 也可用函数来表示中国古代君主专政的走向与不断发展演变的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对于偏重数理逻辑思维但对历史文学学习兴致不大的学生, 将会激发出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的意义

高中历史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当前,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 我们要以全力推进高中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 有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每个人的智力是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相对独立的组合而成的。每个人因为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 形成了自己智能的发展方向, 因而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 也造就了认知风格的差异。一般而言, 高中历史新课标教学根据这些状况作出相应的安排和独特的考虑, 开发并改善了学生的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要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重点培养,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因此, 在高中历史新课标教学中, 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历史教学方法, 是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的共同精神体现;学生通过掌握多元智能理论, 运用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将会帮助他们实现单一式的学习方式多元化, 加深并丰富思维过程, 使学习变得更自觉, 更有意义。

2. 丰富和改变了历史教学方法。

近些年,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在不断改进中取到了很多成就。把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中, 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智能强项, 教师们应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智能中体现的特点, 并用智能强项带动智能弱项, 发挥教学中不同智能的不同作用, 帮助学生发展不同智能。把多元智能理论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 不仅丰富和改善了历史教学方法, 同时也促进了高中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 并对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与高中历史教学目的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 多元智能理论对整个教育领域都有着很重要的借鉴和引导价值, 为中国历史教学的改革拓展了新的领域。在新形势下, 我们应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种新的个性化教育方式, 分析和掌握学生的个性潜能和智能现况, 为他们打造出最佳的学习环境。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完全发挥, 才会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为我国历史教学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

摘要:随着历史课程改革, 教学方式也应有相应的改进,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来改进, 对实践与理论都有一定的意义, 文章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应用

参考文献

[1]杜奎英.历史探究教学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7.

[2]刘玲卿.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8.

[3]谭本远.多元智能理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 , 2008, (1) .

具体历史性 篇6

一、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高考命题的特点

第一, 从指导思想看, 继续坚持以问题为中心, 以能力立意为主, 以人类所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 巧妙地将理论观点、史学方法、思想素质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 全面考查学生的人文知识及基本素养。

第二, 从考查内容看, 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 用新的“课程观”取代旧的“教材观”, 由俗称的“依纲扣本”到调动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 呈现出试题在课外而道理在课内的特色。

第三, 从价值趋向看, 体现了利用“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近代化史观”来整合基础知识的特点。试题设计运用的史学范式呈现以文明史范式为主的综合范式的趋向, 在此范式中, 文明史范式占据突出地位, 近代化范式、全球史 (整体史) 范式和社会史范式与文明史范式互为补充, 而传统的阶级斗争史 (革命史) 范式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第四, 从考查目标看, 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的有机统一。题型呈现情境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趋向, 出现了新材料和新情境式 (图片、表格和地图类) 、小切口和深分析式、大跨度和高概括式、多层次多视角式、中外联系比较题、评价类和论证类主观题、选做题和开放性题目等典型的题目。

第五, 从考查形式看, 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境”, 贯通古今, 关联中外, 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 鼓励考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新高考试题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凸显地方特色。

总之, 新高考试题通过新观念的引入、新材料的使用、新情景的设置和新问题的提出来考主干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 充分体现了“以历史课程为中心”的思想, 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确定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注重考查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历史新课程有效学习的具体策略

1. 全面关注史实

史实, 就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历史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它包括史实性知识和结论性知识两大类型, 前者是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现象的具体、生动、直观的描述, 后者是对客观历史的内在联系与原因、特点、作用、影响的概括等。无论考试如何改革, 不管考试选用什么题型, 对史实的考查都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因为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能力是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历史主干知识最能体现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 能够起到提挈宏观整体、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要有效掌握历史主干知识, 必须构建知识网络, 尤其关键的是要以时序先后排列, 视野以通史和专题史兼合, 理解重于记忆。总之, 在新课程学习时要了解课程标准的思路, 把握每一模块的立意, 研究每一专题的核心, 找准每一节课的角度, 重新组织教材的结构, 尤其要改变以往通史教学中单一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探索以专题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 加强整体教学, 关注专题纵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横向知识结构的联系性, 培养学生拥有专题知识结构的建构能力、历史阶段特点的概括能力以及不同专题之间的联系能力。

2. 正确运用史观

史观, 即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对任何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 都必须正确运用史学观点。注重历史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考查, 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走向。如果缺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 历史学科诸项能力的提高就无从着手。高考试卷呈现出以“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为核心内容的价值取向, 对人类文明演进进程的把握和重要文明成果的认识就成为历史学科考查的重点。为此, 新课程教学中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之上, 要注重史观的变化, 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学习,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终极价值, 学会在不同的史观语境下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多元思维, 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形成整体的历史观。如:我们可从文明史角度学习中国古代史 (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 ;从现代化角度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从政治民主化, 经济市场化、全球化角度学习世界史。另外,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一个特点, 也是学习历史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随着高考试题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论证和探讨历史观点的主观题题型的增加, 需要我们切实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落到实处, 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3. 灵活掌握史法

史法, 即学习和掌握历史的具体方法。它包括如何正确地掌握历史概念及判断、推理知识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历史知识的思考方式。如果说史实知识是历史知识体系的血肉, 史学理论知识是历史知识体系的灵魂, 那么史法知识就是历史知识体系的心脏和血脉。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说的就是作为历史学习工具的史法知识的重要性。在历史新课程学习中除了要掌握和灵活运用单元导言法、概念学习法、信息图表概括法、知识结构法、历史比较法、因果联系分析法、历史评价和表达法等方法外, 更重要的是要养成三种良好习惯。一要养成“知其然, 问其所以然, 究其所以不然”的思维习惯。“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 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语) 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历史教材”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 注重领悟运用, 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思维品质。二要养成“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习惯。“把教材变厚”是指要搞清基本史实、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夯实基础和构建知识网络;“把教材变薄”是指要梳理知识、演绎原理、归纳规律和融会贯通。三要养成“答题要点化, 要点序列化和序列文章化”的做题习惯。所谓“答题要点化”就是要求答案精炼, 做到文字、史实、观点正确无误;“要点序列化”就是做到层次清楚, 分点叙述, 有条不紊;“序列文章化”是要求文句通顺, 不出现错别字, 尽量使用历史学科术语。

上一篇: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下一篇:渐开线齿轮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