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实践教学

2024-06-11

“3+1”实践教学(精选12篇)

“3+1”实践教学 篇1

第一环节:“1·3·3·4”课堂教学模式开篇训练(略)

第二环节:课堂师生交流对话预设方案

1. 精选知识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

2. 情境创设点

第一步:长方形内角和是多少?

第二步:正方形内角和是多少?

第三步:一般四边形内角和是多少?

3. 新知切入点

师:大家知道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学生回答不知道.

师:你们随便说一个多边形,老师就可以说出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学生质疑.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也可以做到.

4. 合作探究点

师:这节课我们共分成四大组进行合作交流.

我们先来玩个意念飞镖的游戏,请每组派一名代表.(通过每组选派的选手)得出点与四边形的位置关系:顶点、边上、内部、外部.

5. 对话精彩点

请每组学生利用自己组飞镖的位置探究四边形内角和的规律.

6. 点拨设计点

方法一:教材探究法

连接任意一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方法二:对角线法

连接两条对角线,将四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

方法三:一边取点法

在四边形的任意一边上取一点,连接各顶点,分割成三角形.

方法四:内部取点法

在四边形内部任意取一点,连接各顶点,组成三角形.

方法五:外部取点法

在四边形的外部任意取一点,连接各顶点,组成三角形.

7. 信息优化点

运用几何画板展示取点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

8. 知识整合点

第三环节:新知检测

“1·3·3·4”课堂教学模式课后训练题(略).

教学反思:

结合《多边形内角和》这一课和本班的学情,我以我校多年来开展的“1·3·3·4教学模式”为载体进行了本节课的设计.所谓“1·3·3·4教学模式”中的“1”,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完全吻合.第一个“3”是教学流程的3个步骤,即开篇训练———师生对话———新知检测.第二个“3”是指教学对象的三个层面,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知识可接受的学生、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教学内容的三个层次,即基础性、中等性、综合性;习题配备的三个覆盖,即覆盖上节知识,上节所在单元的知识,本单元之外的知识;知识验收的三个步骤,即检测、反馈、矫正.从而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4”为四个保证,即知识无盲点,题型无盲区,步骤无盲分,课堂无盲生.

在本节课的开篇训练中,我设计了8道题,其中3道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4道针对对知识可接受的学生,还有一道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仅覆盖本节课的知识,还覆盖了之前学习的平行线、三角形内角和等12个知识点,注重了知识的滚动式练习.对于扎实基础,提升能力有一定的作用.授课后发现不足:题量有些大,应缩减.

在师生对话环节的新知切入点中,我设计了学生任意说多边形的边数,我回答多边形内角和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听课,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合作探究点中,我设计了飞镖游戏.学生思想从感官认知转变为分类讨论,实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角色.学生的讨论是有的放矢的,因此能实现放得开并收得拢的目地.学生既进行了深度思考,又能通过思考总结出相应公式,思路清晰,有效率.

在探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要避免某些小组成员游离于合作之外,教师还应精心策划讨论如何有效地开展,时间多长,采取何种讨论方法,在讨论过程中该担当何种角色等;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发言过分注重探索的结果,而忽视了探索过程的展示,有些总结性的语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等;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较为单一,肯定不够及时,表扬不够热情等.

在知识整合点中,我设计了知识结构图.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本节的知识点,还应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链,结成知识网,并体会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如分类思想,转化思想,类比思想,从一般到特殊思想,整合思想等的应用.知识结构图可以有效地辅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整合.

在新知检测点中,我同样设计了8道题,并将题目分成基础题,中等题和综合题三个层次,以便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全方位考查,做到知识无盲点,题型无盲区.由于探究的时间较多,因此课上只完成了6道检测题,因此也需要将题量缩减一些.

“3+1”实践教学 篇2

声音1-3节教学案(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 知道回音测距的原理。4 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声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立志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品质。

教学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我们把发声的物体叫,有声音必定有声源,但有声源不一定能听到声音。2 声音传播的条件:(1)声音的传播需要 ;(2)声音可以在,液体,气体 中传播;(3)真空 传声。3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1.照教材图片说出人耳的构造.2.声音通过 传入人耳,引起 的振动,经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

3.双耳效应是指人们依靠听觉能够确定发声体的方位.声源定位的主要因素是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差异.三、声音的特征

声音的三大特性包括:,响度。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 有关,越大音调越高。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物体振动越快 越高,频率单位是 赫兹,符号为。

3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

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波是。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为。展示学习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

1、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2、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一般来说,声音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中次之,中最慢。

3、声音也可以经 和 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

4.你知道吗?蛇是没有耳朵的.不过,如果蛇将头贴在地面上,头中的一块骨头就会接收到正在接近它的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由此可见.蛇是利用__________去“倾听”敌人和猎物的.5.从生物课上我们知道,耳聋分为____耳聋和____耳聋两种;前者____治愈,后者____治愈.6.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 小组专题展示

课后巩固提升

1.请独立完成教材P24.1-4 2.欲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以下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改变弦的粗细

B.改变弦的长短 C.改变弦的松紧

D.改变弦的振动幅度 3.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里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声音的音色保持不变 C.声音的传播速度保持不变 D.在不同地方声音的大小相同

4.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5.我们能看到宇航员翟志刚太空行走的电视直播画面,这些信息是通过______由太空传到地球的;太空中的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交谈,说明真空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6.蝙蝠飞行时,不断从喉部发出一种高频率的声波,当声波遇到前方的昆虫或障碍物时,则产生不同的回声反射回来,它的双耳听到回声,再经大脑的分析,就能辨别出前方的目标是食物还是障碍物,从而采取行动,或捕食或躲避,反应灵敏而准确.人们为了利用这种特性,对蝙蝠进行了研究,发现蝙蝠喉部的发声体在4 s的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在400000次~560000次之间,请你计算出蝙蝠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这样频率范围的声波人们能听到吗?

“3+1”实践教学 篇3

关键词:德育教学 翻转课堂 非常3+1

当今,技工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文化理论课更是如此。技工院校的文化理论课,特别是德育课,虽有一些改革探索,却依然是重课堂讲授,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操作性教学严重不足。这无疑极大影响了德育课教学的实效。笔者认为技工院校的德育课既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追求德育行为的改善,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学起来,动起来。

因此,笔者在任务驱动教学的基础上,引入“非常3+1”的教学评价方式,对翻转德育课堂教学有更深远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引入“非常3+1”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有效地翻转传统的教学课堂,能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得整个教学课堂变得非常活跃,更适合高技和技师班的学生。实行一学年下来,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行动导向教学与“非常3+1”结合的教学模式

所谓“非常3+1”,“3+1”指的是3个优点1个缺点。通过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驱动小组讨论。学生带着任务完成自己小组的作品,最后每小组派代表对自己组的作品进行总结发言,其他小组在听完发言后,要对其作品和发言进行3个优点1个缺点的点评。

教学过程还是围绕着任务驱动、小组讨论来进行,所以笔者认为,教学任务设计是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真实性、可操作性,学生才会把握机会,极力表现他们的能力,当学生接到感兴趣的任务时,只要有一个组同学动起来,其他组就会跟着动起来并努力完成。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需要不停地用激情、幽默、兴奋的语言调动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动力,使之亢奋,提高学生的紧迫感和参与的积极性。完成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3+1”点评了。

为什么要选用“3+1”,而不是其他数字组合?笔者认为“3”恰到好处,只要学生在认真听和观察发言方的发言,很快就能发现他们的3个优点。同时,由于再优秀的人都会有自身的不足之处,故笔者认为让学生在找别人优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别人的不足之处,也不能过分放大不足之处,所以只要有1个就够了。其目的就是要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放大别人的优点,缩小别人的不足之处,要学会换位思考。这也是德育课教学中经常强调要培养情感目标的内容之一。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其他小组将会集中精神观察每个小组的表现是否像点评小组所说,从而带动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课堂的策划者,教学活动由教学的主体——学生参与完成,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能够更牢固掌握地德育原理,并运用德育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德育课的教学目的。

二、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笔者以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课程中的“投资理财,提高生活品质”课堂教学设计为例,介绍如何操作行动导向教学与“非常3+1”结合的教学模式。

1.检查作业及复习上节课的主要知识

学生以组为单位,用思维导图完成上次所学内容,在本次课程上进行台上展示并选出最佳作品。观察员团进行“3+1”点评,教师进行知识点提炼,实现温故而知新。

2.引入新课并布置任务

(1)阅读工作任务背景(略)。

(2)请以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任务(略)。

3.任务驱动过程

(1)看一看。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并要求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投资理财的方式。每小组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讨论,并将结果写在纸上,每个小组以接龙的形式说出来,但不能与其他组相同。

(2)议一议。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投资,投资是否等同于花钱,投资的渠道有哪些,喜欢哪种渠道,其优、缺点如何。

请学生根据投资渠道和投资理财原则,为陈大伯和陈太太做一份投资理财方案,并说明原因。要求:绘制大字报,图文并茂;展示并团队发言。

温馨提示,注意弄清两个知识点:投资理财的原则,投资理财方案。

(3)玩一玩。游戏时间(略)。

(4)做一做。根据工作背景,结合教材和相应网站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完成:每组抽签一个角色并代入角色,为陈大伯和陈太太设置一份理财计划;根据所在组的角色,以最大的努力说服陈大伯和陈太太为自己的客户。

根据上述任务,与团队成员一起商量,根据上述流程图的提示,为自己团队制订好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可以用表格、流程图、思维导图等任何形式呈现。注意:计划里要注明每个成员承担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求(包括完成时间、完成效果等)。

(5)查一查。每组抽签一个角色并代入角色为陈大伯和陈太太设计一份理财方案,以最大的努力游说陈大伯和陈太太为自己的客户。根据制订计划,各组成员各司其职,做好上场的准备。可以将理财方案用文字或图写或画在大白纸上,小组派组员(观察员除外)可带稿上阵进行角色对抗。每组可准备一名后备上场者,以备支援之用,但只能换一次。15分钟后,陈大伯和陈太太做出最后选择,选择哪组的产品,哪组就为胜方。

4.评一评

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对他组进行“非常3+1”点评,但不能重复。每组指定的观察员将本组全体成员在参与过程的表现情况,将所见所闻进行归纳,并作“非常3+1”点评。根据上述环节各组的表现,利用手中的小红花选择最佳小组,最佳表现奖,给予奖励。

在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驱动下,当学生们完成任务时,每个小组都要选派成员进行成果汇报。教师一定要定好原则:每次进行“非常3+1”点评的同学都不能一样,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为本组发言,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因为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要面对的是就业也就是职场,别人没法帮他们说话。在点评的过程中,笔者是允许他们的“3+1”是善意的“恶搞”,调剂一下课堂的气氛未尝不可。长期的锻炼,不但可以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还能使班级有更好的融合度,更为和谐。

现在,学生接到任务之后,他们便会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讨论,图文并茂。笔者不断用语言进行激励,从而加大他们的紧张感,激发他们的热情。当有些组已差不多完成的时候,笔者还会故意大肆张扬地说:“xx组马上可以提交作品,他们马上可以加分了。”其实,技工院校的学生,过去是被一些所谓学习好的同学盖过了他们风头,让他们在“好”的方面无法施展,但在他们内心中也很想在课堂上有所表现,让同学认同,受老师肯定。

不过,实施“非常3+1”之初,同学们都觉得挺难,都在问:“老师,能不能先说缺点?”他们找缺点特别快,优点好像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了。但,笔者知道,不能只重视缺点。技工院校的学生并不是笨或者智商不如高中生或大学生,他们所谓的缺点只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并不像那些高中生或大学生强而己,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优点。在过去的小学、中学阶段,老师们总把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简单归类成差生。他们总是活在不自信、没有优势的心理阴影中,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心理暗示了。

所以,在刚实施“3+1”点评时,学生们总是很难找到他人的优点,都很简单地回答,优点是讲得好、普通话准、内容很充分,缺点是字写得差,至于具体好在哪里、内容如何充分,学生都不会怎样去表达,站起来说话的站姿不大方,还有些别扭。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组织教学的过程通过观察和分析,寻找一些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带头发言刺激其他学生,促使学生效仿前进。

果不其然,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学生们的表达能力确有提高。2015机械1(预备技师班)有一位学生让笔者印象最深。他反应有些慢,说话又有些口吃,经常被同学生笑话。针对这个案,笔者决定要帮助他改变,用他作为一个突破口。于是,笔者有意要求这位学生先做发言,然后要求学生们对其进行“3+1”点评。开始时,学生们都在哈哈大笑。笔者没有在乎,只是淡淡地找了一位平时比较爱说话,相对比较友善的学生来点评。当学生点评后,笔者马上竖起大拇指表扬这位点评的学生:“是的,你太棒了!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当我们在发现别人的优点时,这个优点就是我们自己的优点;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缺点的时候,这个也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缺点。”这时,学生们有点羞答答的,随即笔者委婉温情地说:“其实,我们在笑话别人的时候,不也就是在笑话自己吗?与其这样,我们不如投去鼓励的掌声,帮助他人成长!”顿时,大家都真诚地鼓起掌来,那掌声真是绕梁三圈。笔者还建议,日后设一个主持人主持“3+1”点评环节,就由xxx来担任,并要求其他同学在该学生准备或执行遇到问题时,大家一起帮助他。

从此以后,这位学生进步非常大,愿意开口说话,愿意和别人交流,每次见笔者都主动热情地打招呼。在这位学生进步的影响之下,该班学生也变得勇敢起来,非常活跃,争着第一个完成任务,第一个上台,第一个发言,第一点评。就这样,笔者的德育教学课堂被翻转过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效果,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三、小结

“3+1”模式下生物课教学感悟 篇4

关键词:“3+1”模式,精心备课,确立目标,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和谐互动,当堂批改,当堂反馈

“3+1”课堂模式是我校根据新课改精神, 立足校情, 结合学情, 联系生情, 推出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即30分钟精讲, 10分钟精练, 简称“3+1”。“3+1”课堂模式克服传统教学“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分离”的诸多弊端, 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 是新课改精神的具体呈现。下面浅谈一下“3+1”模式下生物课教学的四点体会。

一、精心备课

“30分钟精讲”给生物教师授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要实现课堂高效, 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工夫, 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 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 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 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学生生活经验, 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等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让他们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理解生物学、应用生物学, 从而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

二、确立目标, 合作探究

40分钟上课时间, 既要完成教学任务, 又要加强同步训练, 如何才能二者兼顾呢?确立教学目标、合作探究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教、学, 这样, 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内容, 否则教学就会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因此, 教师要吃透教材和学生,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教师要善于搭建“台阶”, 设置“脚手架”, 善于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带有启发性的思考问题, 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 在讨论合作中探究学习, 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学习, 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学习, 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 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做到难易适中,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分析领会教材, 要有梯度, 即要具有层次性、梯度性、启发性和探索性,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由具体到抽象, 由已知到未知, 步步推进, 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讨论, 通过讨论,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 构建和谐互动的生物课堂

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还要注意课堂气氛的和谐与师生感情的融洽, 教师要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教育, 融入课堂。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心灵、智慧和知识的交流。教师要重视捕捉来自学生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教师的情感表现在对各个教学环节的精心组织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要求就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教师要在“全体学生”身上做文章, 每一个环节都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合作互动, 要人人参与, 人人发言, 而不是只让少数几个学生发言。根据教材内容的性质特点, 通过有趣的实验、故事或前景呈现, 或设置悬念、引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情趣导入新课, 或承上启下复习旧知识、导出新知识。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 以学生为本, 围绕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未来发展而设计和展开教学,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努力创造富有吸引力的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触景生情, 使他们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

四、当堂批改, 当堂反馈

“当堂批改, 当堂反馈”是指运用所学知识, 当堂完成作业, 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 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即精练10分钟, 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 都是极为有利的。“精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作业, 创新作业批改方式, 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作业, 要典型、适度和适量, 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 根据学情, 把作业分为“必做题、选作题和思考题”, 重点出好“必做题”,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注意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培养学习兴趣;创新作业批改形式, 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和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 作业及时评价, 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3+1”实践教学 篇5

一、课标解读:

课标:3-1-5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知道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了解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明确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史料研读、分析概括、论从史出等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现实,正视历史,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国共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难点: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与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导入——感悟历史歌曲《大刀向鬼子们在头上砍去》 新授:

环节一:寻求历史证据

出示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和蒋介石谈话,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道理? 过渡: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共同作战。环节二:讲讲历史故事

讲述与本课主题相关真实的历史小故事:了解国共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全体中华儿女的坚持和支援,有利地配合了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军事行动。

环节三:探讨历史结论

讨论: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请用史实证明。环节四: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3+1”实践教学 篇6

[关键词]地方土木工程专业 “3+1”模式 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009-03

地方院校是培养工程师的主力军,承担着培养工程师的重要责任,是未来工程师的摇篮。[1]土木工程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2]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3+1”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地方院校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构建适应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亟待深入探索的问题。

一、土木工程专业“3+1”实践教学探索的必要性

(一)现行实践教学的不足

1.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长期以来,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育观念,以及以课堂教学效果为主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下,大部分专业教师多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学生多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课程的学习及考试上,对实践教学多为应付。对此,学生很难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社会的蜕变,学校也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3]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缺少产业界的深度参与,没有吸收产业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导致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相脱节。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依托,实践内容比较分散,实践形式比较单一,时间安排比较零散,没有很好地体现其课程的连续性,不符合工程的实际特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从实践教学环节来看,实验课、课程设计、各类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缺乏整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环节没有形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科学教学体系,不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不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实践教学保障组织不够。部分地方高校因场地和建设经费限制,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的需求,仪器设备台套数少,使得一些实践教学被迫改为演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致使学生所学技能落后与于工程实际应用;教学方法不能因材施教,实践教学效果较差。校外实践教学一方面生产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导致实习基地相对匮乏;另一方面,学生在有限实习期内只能参与其中部分甚至某一道工序,无法全面了解施工工艺,实习效果不理想。实践教学时间安排零散,场地变动随意,使得实践教学多以参观走访替代动手实践,未能实现学生融于工程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提升的目标。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合理,基本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很好地评价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3];实践教学过程指导监控不到位,学生到工程实践近似“放羊”,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二)“3+1”模式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践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作用和功能是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3+1”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3+1”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前3学年主要在校进行系统课程学习,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第4学年主要在校外结合工程生产、科学研究进行专业实践和毕业设计。“3+1”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拿出1学年进行集中实践教学,旨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有必要建立与“3+1”人才培养新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二、土木工程专业“3+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从2013级开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面向地方本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应以企事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项目为背景,以工程应用为主线,高校和企事业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土木工程专业“3+1”实践教学体系必须遵循有机性、有序性和有效性原则。有机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相互渗透、协调配合、相互补充。有序性原则是将课程内实践与课外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连续层次分明的体系。有效性原则指避免实践教学内容重复或缺失,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3+1”实践教学体系应做到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步,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应具有前瞻性与系统性;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案要确保与社会、企业紧密联系,教学环节安排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实践教学内容应体现应用特色。[4]依据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3+1”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我们构建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实践教学活动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每个模块实践环节都有明确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考核办法,保证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渐进性、连贯性与完整性,较好解决了实践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学分要求

在培养方案中,建筑工程与交通土建两方向实践教学(含课程实训和课程实验)学分分别占总学分的35%和36%,具体实践教学学分详见表1。毕业生毕业要求最低学分为189学分,其中必须要有9个课外创新学分。

三、土木工程专业“3+1”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一)实践教学体系协同育人平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依据地方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国外土木工程专业“回归工程实践”的教育理念,围绕“3+1”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与设计院、施工企业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深入合作,搭建协同创新基地、实践教育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创新试验与科技活动等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平台。自2013年以来,各类协同育人平台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保障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为了保证“3+1”实践教学达到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保障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1.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优先考虑应用型师资的引进,鼓励和选派教师到社会各部门和大中型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聘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和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2.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聘请企业、行业和高校土木工程专家,组成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估委员会,定期召开评估委员会对“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审;成立由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主讲教师为成员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小组,建立专任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制度,实施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导师制;教师考核采用“学生评教+教学指标量化”制,过程监督与检查多采用教学督导制、学生信息反馈制等。

四、结语

培养工科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当今高等教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为了更好地推进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新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注重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性、实践教学的有序性及实施效果的有效性,同时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并在实践中总结出实施措施。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 参 考 文 献 ]

[1] 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51-60.

[2] 董倩,刘东燕,黄林青.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2(1):77-80.

[3] 彭国军.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6):15-17.

[4] 金生吉,白泉,等.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2):109-113.

“3+1”实践教学 篇7

关键词:3+1,小组讨论,分组展示,师生点评,教学策略

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 而且还是学生接受学习策略培训、学习行为得到评估的最重要的场所。[1]

秉承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我们英语教师一直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探索最适宜学生发展的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 昌乐二中, 江苏洋思中学, 河北衡水中学……都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为我校开创“3+1”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3+1”课堂模式诠释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 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为了实践新课程标准中学习方式,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推行了“3+1”课堂模式。该课堂模式的涵义是:课堂中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小组讨论、分组展示、师生点评;其中“1”指学习小组。

二、学习小组

由英语老师根据总成绩、英语成绩、平时表现等统一安排, 科学划分, 合理搭配, 让不同英语水平、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6-8名学生为一组, 达到能力互补, 性别互补, 性格互补, 成员之间分为三、四个层次, 便于开展讨论。组与组之间学习成绩均衡, 便于各小组间公平竞争。

三、小组讨论

1.能够建立轻松的课堂气氛。赞可夫认为:“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 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环境, 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实, 学生在课堂上最爱小声说话, 那么小组合作学习无疑给他们提供了说话的机会, 让他们把自己在自学中获得的多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 和小组其它成员进行无拘无束地讨论交流, 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很自由、很轻松。也就解除了往日课堂上常有的那种压抑感, 使他们敢于问、乐于答, 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课堂是自己活动的天地, 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同时, 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中, 教师要巡视参与, 成为小组中的一员, 或倾听学生的见解, 或循循善诱, 耐心引导。师生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在不断的讨论交流中, 学生渐渐消除了对老师的戒备心理, 渐渐“亲其师, 信其道”。课堂气氛自然变得十分轻松、活跃。

2.能够提高课堂质量。在小组讨论学习中, 学生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而且要为本小组的其它同伴的学习负责。因此每个同学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学习、互助, 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一来, 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 还促进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在会学、乐学的愉快气氛中, 提高了学习效率。

3.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 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小组合作中的学习活动的任务分担与成果共享, 相互交流与相互评价, 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 这就为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四、小组展示

展示就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 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 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后, 在课堂上把所学知识通过书面形式和言语呈现出来。不仅要展示学生对问题、知识独到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还要展示学生规范的解题过程, 展示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和疑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里, 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靠老师的讲授来传播的, 事实证明老师讲学生听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没有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究和讨论中, 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难以达到课堂的高效。而“3+1”课堂模式就是搭建一个能展示学生探究成果的平台, 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 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 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五、师生点评

点评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有效的点评能激励学生更认真地探究、学习。究竟谁是评价的主体?时下课堂上的点评多半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而学生之间的评价很少,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是最关键的一步, 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是学生认知层次的提高、自我意识的提高。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提供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如果学生只会使用“好、对、错了”等简单的词汇进行评价, 就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 更不利于引导评价的深入。所以教师要把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语式“看法+原因”渗透给学生, 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把衡量的尺子, 讲清自己的看法, 呈现清晰的思维过程。在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时,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评价的方法和要领。通过这种客观的评议, 学生体会到什么是真诚, 懂得了赞美与欣赏别人, 学会了宽容。

总而言之, 在进行课题评价工作时, 应纳入新的评价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遵循评价的整体性、多元性、主体性原则, 力求客观现实地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真实表现, 充分发挥评价的学生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和自信心的逐步树立与增强, 使课程改革成为学生所喜爱的一种无负担、无压力、于无形中得到发展的教育。

六、教学策略

1.编好、用好“导学案”是关键。“导学案”是实现“3+1”教学模式的载体, 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工具, 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 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作用。有了它, 上课的目的性更强, 学生也更明确地知道自己的任务。在课堂中应用得当对一堂课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在英语课堂中, 教师的中介作用是借助语言环境。通过创设语言环境, 寻找贴近学生生活或者熟悉的例子,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使他们不断构建新的知识, 从而达到知识的积累和语言的习得。例如, 在讲解语言点时, 可以先通过已经学习过的课文中的句子, 让学生根据这些熟悉的例句来猜测生词或词组的意思, 教师再加以适当的提示和补充。

3.教师进行适时适当的启发、点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启发和点拨是做到互动教学的合理运用的前提。教师要启发指导学生进行各项活动,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来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监控者, 可以起到反馈性指导的作用, 教师应随时查看学生的进度和方向, 使之朝着共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 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变化。例如, 是否在记笔记, 有没有思考问题, 还可以停顿一下, 问学生有没有听懂了, 能不能接受等等。

4.引导学生自学。“3+1”课堂模式的英语教学是以学生自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 阅读材料, 然后去思考问题、探求知识。在高中英语课堂中, 大多数的高中生对教师仍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心理, 不懂得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设问一步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再解决问题, 最后总结经验。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 也会发现学英语的乐趣, 使他们积极愉快地去从事获取知识信息的这些活动。这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互动过程, 是英语教学互动模式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从生活常识、生活中的例子, 或者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基础上, 加以引导。

5.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3+1”课堂模式强调的是互动性。因此, 要坚持激励原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做到少批评多表扬, 少下结论多帮助, 少抱怨多鼓励。鼓励学生发言, 并给予表扬, 增强其自信心, 使他们都能畅所欲言。课后还可以问学生意见, 问他们“上课内容会不会太多, 能不能听懂, 语速会不会太快”等等问题。通过沟通来了解学生的需要, 进而改进课堂教学。生生互动式的交流, 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而师生互动式的交流更能让学生获得快乐学英语的享受。

总之,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我们必须一切从教材实际出发, 从学生实际出发, 顺乎学情, 讲究实效, 灵活运用。努力践行“3+1”英语课堂模式。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 2006 (4)

[2]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外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2001

“3+1”实践教学 篇8

一、“3+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内容体系必须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有机结合,将培养现代制造技术工程应用能力作为贯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主线,优化教学环节安排,精选理论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着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机械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不低于51周,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40%以上。重视各类实验、训练、实习、课程设计、职业资格认证、工程综合性技术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不同作用与衔接,构建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由集中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育和个性发展教育3部分组成。集中实践教学是按照工程能力培养规律,将培养目标分解为认知、基础、综合和专业4阶段,将实验、训练、实习、课程设计、职业资格认证、工程综合性技术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统筹安排,构成4层次的树状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第1层次是机械认知实践,为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理论学习阶段,此阶段注重学生实践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参观、动手拆装、零件测绘、材料及热处理实验、计算机绘图,加深对机械结构及材料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机械学科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

第2层次是机械基础实践,学生通过金工实习、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与零件课程、机械原理与零件课程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电工电子实习、单片机与P L C实验等环节,了解机械工程的设计、制造、分析和检验等生产过程及工艺设备,并通过适度的操作实践,增强工程意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第3层次是机械综合实践,学生结合各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通过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和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制造技术综合实习,围绕“数控机床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包括数控编程与加工实习、电火花与线切割实习、数控精雕技术实习等内容,要求学生取得数控机床操作高级工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数控铣床、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一种操作技能证书),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第4层次是机械专业实践,其中包含工程综合性技术见习、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环节。学生前3年校内的学习,基本完成理论知识、课程设计和相关课程实验和现代制造技术综合实习,第4年进行专业实践,安排企业工程师和专业教师,双师导学,指导学生参与企业真实工程环境的工作任务;产学结合,开设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的实践课程。在企业的工程环境中,将实习与企业项目(任务)结合,把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即时就业竞争力。

4个层次的知识结构分别覆盖了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学科门类教育和自主教育”的基本内容,促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互相作用、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一层次的知识与能力培养遵循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

二、“3+1”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建设

在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3+1”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建设上,学校以现代制造技术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注重课内培养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共建相结合,科学设计“1”阶段的实践内容,有效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1. 以现代制造技术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造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学院整合实践场室和设备资源,建立“机械工程实验中心”,按照应用型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打破实验室以课程设置实验的传统方式和以辅助理论的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以现代制造技术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覆盖现代制造技术的工艺准备、编制程序、零件加工、机床维护、精度检验等生产流程,规划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组建了机械加工训练中心、钳工训练中心、焊接训练中心、机械基础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工程材料实验室、液压传动实验室、CAD/CAM实验室、数控系统实验室、模具制造训练中心、数控加工训练中心和特种加工训练中心等实验室(中心)。按照工程训练的认知规律,学生通过实验、训练和金工实习,在了解机械制造的工艺过程,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后,再通数控编程与加工实习、电火花与线切割实习、数控精雕技术实习全方位、全过程、多岗位的综合性工程训练任务,取得数控机床操作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2. 注重课内培养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空间

课外实践教育主要包括政治思想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文化艺术、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与就业实习。独立设置5学分的创新教育和训练、科研实践、工程训练强化、就业培训和实践以及基础知识强化等个性教育系列环节,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来缩短学与用的差距,注重课内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延伸实践教学内涵,从而把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目标和就业去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突出体现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例如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和科技社团活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举办“科技艺术节”、参加“挑战杯”、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进行机械创新设计等。

3. 注重校内与校外共建相结合,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围绕认知、基础、综合3个层面实践教学,结合机械专业社会需求、专业结构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创新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学院目前与台湾全量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海天塑机集团、广州鑫泰科技有限公司、台湾华晟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和机构紧密合作,引入企业仪器设备129台套,价值1380万元,共建校内实验和训练中心,有力支持机械专业学生实验教学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与珠三角洲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如深圳捷甬达、东莞帕马斯、广州鑫泰等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保障了“1”阶段的专业实践与教学。

4. 科学设计“1”阶段的实践内容

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由于工程训练的场景与生产实际还是存在着差异,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还没有得到适当强度的训练。因此还应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完成“1”阶段的教学任务。“1”阶段由工程综合性技术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组成。第7学期的工程综合性技术见习共18学分,设置工程图学强化实践、机械分析与设计实践、数控编程与加工实践、工艺设计与管理、产品质量检验与管理、机械设备运行与维护、企业生产及车间管理等模块,每个模块置3个学分,学生必须取得其中3个模块的9学分(表1第一项);另外,学生可选择表1的实践项目活动取得其余9学分。

在“1”的教学中,由学校的专业教师同聘请的企业工程师一起,双师导学,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工作项目(任务)工程,如:机械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与管理、数控加工与编程、设备运行与维护(装配、调试、编程、操作、维护)和质量控制等环节。

三、结束语

本文研究和探索了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3+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从总体上提高机械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摘要:本文构建了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3+1”实践教学体系,在不同的实践环节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从总体上提高机械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应用型,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婷婷.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6:96

[2]桑玉军.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大工程”理念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

[3]王永生,刘拓.建设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6,22

[4]刘建春.应用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9

“3+1”实践教学 篇9

一、“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的研究内容

1. 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突出定向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从多方面考虑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并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进行调整, 将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增大。

为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效果, 我们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的安排上听取各定向单位的意见, 并围绕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从实践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安排等方面入手, 制定了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从2003年开始, 在制定定向生人才培养方案时, 对理论课时进行压缩, 并将专业课集中在第四、六学期, 第五学期和第七学期集中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3+1”教学改革模式, 即3年在学校完成理论课学习, 1年在现场完成工程实践训练。在实习实践过程中, 学生选择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为指导老师, 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 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同时, 围绕实践教学活动的各要素 (目标、计划、课程、教师、学生、评价等) 形成立体的、系统的教学结构整体,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2. 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根据定向生“3+1”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要求, 建设了工程实践基地。分为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和专业工程实践训练三部分。其中, 基础实验教学由学校基础实训中心组织完成, 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由本专业基础实验室组织完成, 这两个实践环节是以学校为中心实现全校资源共享, 完成工程实践的基本实训任务。专业工程实践训练由学校与校外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完成。目前, 矿物加工专业建立了1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任务,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3. 改革毕业设计。

实施矿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环节的改革, 就是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在实践中改革毕业设计。为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多次重新修订实践教学大纲, 将定向生的现场实践训练时间增加至1年, 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利用1年的工程实践训练时间, 由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的指导教师联合指导, 确定实习内容和常规的毕业设计题目, 将毕业设计与实习有机结合, 让学生从现场获得更多的与设计直接相关的感性知识。此外, 还要针对实习现场的实际问题, 撰写一篇专题论文。改革后的毕业设计选题尽量做到了完整、综合、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鼓励学生创新, 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

1.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环节的改革,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也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改革, 毕业设计由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把关, 设计选题丰富, 内容充实, 能够联系生产实际, 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具有实际工程背景, 学生的毕业设计做到了真刀真枪, 工程设计能力得到了加强, 毕业设计质量大幅度提升, 连续四年矿物加工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均获得了优秀的好成绩。同时, 学生针对实践训练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果, 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5篇。另外, 矿物加工专业通过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针对现有五届毕业生, 通过学校回访和用人单位信息反馈, 学生在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及适应能力较以往毕业学生有较大提高, 毕业生能在短时间内进入工作角色, 解决实际问题, 做到了学以致用。他们在企业具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2. 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如何, 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 针对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能力, 采取了多种灵活措施,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努力建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师队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鼓励年轻教师深入实验室学习, 发扬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在各实践教学过程中由老教师带队年青教师参与, 要求青年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各种实习和毕业设计任务。通过几年来的实践, 年青教师的实践能力、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加强, 增加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从整体上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3. 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适应能力。

在为期1年的实践训练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这样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也激发了学生的顽强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实习期间能学到工人阶级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也突出了对学生德育实践的培养。另外, 也学到了在学校中学不到的社会知识及工作方法, 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打下了基础。

4. 深化了专业改革, 促进了学科发展。

以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平台建设为背景, 在我校“三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 深化了矿加专业的改革, 增强了专业培养的实用性, 加快了矿物加工专业的课程建设 (如选矿学和煤化学) , 促进了矿加专业的教学改革, 如开出了多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该项改革支持和促进了专业和学科的建设。

三、结束语

1.“3+1”教学模式实践环节的研究内容, 符合新形势下高校突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 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 更新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 探索并实践了矿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3+1”教学模式实践环节的改革, 充分利用煤电化产业基地的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同时签约的实习单位既是学生的培养者, 又是学生的接纳者, 可充分调动现场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参与该模式的改革与实施, 保证了该项改革的实施效果。

3.“3+1”教学模式实践环节的改革在矿物加工专业定向生的培养中全面实施, 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也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提供人才保证。该项改革对其它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HGJXHC110917) ;黑龙江科技学院教研项目]

摘要:为满足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对矿物加工专业定向生“3+1”教学模式的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 构建了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了实践教学基地;改革了毕业设计等。该项目的实施表明,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促进了学科发展。该项改革对其它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教学模式,实践,改革,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参考文献

[1].陈虬, 沈火明, 葛玉梅, 贺百玲.“4+2”专业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6)

[2].郑锋.主动适应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我校创办“3+1”办学模式的实践和体会[J].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4)

[3].古德生, 吴超.采矿与岩土工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模式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3)

[4].张晋霞, 牛福生, 张锦瑞, 刘淑贤.河北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5].赵跃民, 沈丽娟, 何亚群.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及其人才培养[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06 (5)

“3+1”实践教学 篇10

我校长期重视材料学科的发展, 自2006级本科生开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以来, 我院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做了一些实践探索。该模式在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提高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增强就业筹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制约其深入发展的问题, 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 以使该模式不断完善。

1 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的地方, 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般情况下, 教学计划是按四年制订的。要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 就要让学生在前三年学习一定的操作性强、实验性强的课程 (如化纤工艺实验、材料专业大型综合实验等) , 以便最后一年能够顺利的进入生产实践教学环节。但目前的教学计划中, 这些课程被安排在第七学期, 这与学生进厂定岗实习有冲突。另外, 一些理论性强的专业任选课程 (如化纤厂设计、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等) 也被安排在第七学期, 也与进厂定岗实习有冲突。

1.2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细则, 具体工作缺乏管理

“3+1”人才培养模式下, 学生的定岗实习, 对学校来说, 不能简单地认为在校外为学生找个实习接收单位, 把学生推出学校就叫创新、就是改革, 就算完成任务, 对学生的后续管理非常重要。同样, 对提前进实验室和导师一起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 其日常管理以及成绩考核也极为重要。

(1) 对定岗实习同学的心理和知识层面缺乏一对一的指导。学生上岗后, 面对一个全新的不同于学校的环境, 部分适应性差的学生往往会面临各种问题, 如吃住条件差、工作环境苦、管理制度严等。另外, 学生易受小道消息的误导, 要么对新环境盲目乐观, 要么产生抵触情绪拒绝出校锻炼, 这些均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2) 对外出实践学生的单位联系、吃住行、出勤率、实习报告以及实践学分的记载、评估等缺乏详细的规定, 督查和考核的力度不够。

(3) 对提前进实验室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成绩考核尚缺乏统一、完善的管理制度。目前, 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片面地仅仅依靠指导老师, 成绩仅由指导老师评定, 缺乏统一性。

鉴于此, 加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2 完善“3+1”人才培养模式

2.1 修订和完善课程体系

利用“十二五”期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将修订新的教学计划之机, 按课程模块化设置, 将那些操作性强、实验性强的实验课程和部分专业任选课前移, 为第七学期提前进实验室和定岗实习奠定基础和扫除障碍。在实习期间, 也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岗位性质和实习进程, 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为学生讲授相关的理论课,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扩大课堂信息量。根据实习内容与设备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讲授方法, 示范讲解、演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2 按毕业去向分流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在第四学年, 根据学生预期毕业去向的不同需求, 我们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参加实践教学环节, 即一部分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另一部分到企业中进行生产实习。要考研的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在现有“本科生导师制”基础上, 结合导师承担的国家973、863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课外学术论文和科技作品竞赛等科研实践活动, 进一步完善研究型人才实验培养制度, 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培养输送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 学院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建立若干实践教学基地, 安排学生进入生产第一线。

2.3 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管理细则, 严格过程管理[3], 加强督查力度

一旦参加定岗实习, 学生就会从单一学生角色向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的转变, 会成为一名企业的“准员工”。为了尽快缩短在实习期间学生角色转化的不适应期, 结合具体工作岗位的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的岗前教育和培训学习, 提高学生对在企业一线实习这种教学模式的认识。在定岗实习的同学中实行班级化管理, 任命班主任和班长。班长在实习一线负责对实习同学的各方面监督与管理, 班主任由学校和企业老师担任, 学校班主任定期深入企业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理论指导, 企业班主任负责日常生产的现场管理与指导。

2.4 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对学生参加实验、实习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提出严格要求, 加强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评, 制定综合实验能力考评方案, 确定考评内容与方法, 提高考评成绩的学分比重。通过以笔试、口试、操作考试及实验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考试方法来考评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使学生除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厚的理论基础外, 还应具备超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 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对于实习考核可通过实习报告、现场操作、理论考试、设计和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检查, 可以由学校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 不仅考核学生的素质、能力和水平, 而且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

对提前进实验室和导师一起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 突出导师制的科研考核。将学生申报科技创新实验、申报科技竞赛项目、发表科研论文、申请各类专利等纳入研究型人才培养考核体系。为进一步提高研究型人才的专业视野, 将本科生科研调研、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做学术报告等纳入研究型人才实践学分考核行列。

2.5 优选合作企业, 加强工程实践基地建设

解决学生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首先是建设校内外实验和工程实训基地, 另外与外部企业和社会广泛合作又将为高等工科实践教学提供更加充分的条件。我院在现有杭州益邦氨纶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践基地的基础上, 增加校外实践基地的数量, 拓展实习的方向, 提高实践基地的水平, 使实践教学既能起到对理论课教学的服务作用, 又独立于理论教学, 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2.6 开展国际化教育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 树立国际意识, 营造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化教育环境,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我们将聘请国外工程教育界的知名教授、专家学者, 邀请境外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家, 担任专业课程的讲座教授。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工程教育原版教材和教学软件, 汲取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方法、手段和成果。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教育资源, 积极与国际著名高校或企业开展交流。选拔学生出国留学, 安排学生到国外企业实习, 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努力在校园中构建更加浓厚的国际化氛围。

摘要:如何完善和改革现有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论文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经实施的“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进一步探索以人为本, 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体系等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尧, 余五新, 左治江.应用型高校“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0, 26 (9) :24-25.

[2]王晓煜, 吴迪, 宋萍等.“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0 (4) :15-19.

“3+1”实践教学 篇11

关键词: 教学模式;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8-0063-02

一、引言

信息素养已成为一个社会公民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受到地域性、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易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地区,由于家庭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尤其是学生个体差异,教育程度也会有很大差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中招生规模显著扩大,对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教学条件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探索,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通常对所有学生实行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估方法,只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忽略信息技术教学的独特方式及获取信息处理方面的特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形成恶性循环。

在此背景下 ,我们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立足于学生学会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构建起了具有学科特色的“新闻3+1模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能力,形成智慧。“新闻3+1”教学模式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中,基于课题研究的内容,将信息技术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师生关系制作成教学脚本,形成了“新闻3+1”教学节目单。

“新闻3+1”教学模式,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1+1栏目启发,“3”指三个学生,相当于三个嘉宾,“1”指一个学生,相当于主持人,同组4人同台亮相,一个主持人对其他3人,采用栏目形式,将学习内容通过节目播放。“新闻3+1”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由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演”组成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所学知识意义的一种程序性的策略体系。

二、高中信息技术技能型课程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1.教师忽视实践操作内容的设计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练习的内容几乎没有,计算机操作技能没有反映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意识培养把学生的兴趣放在一边,成为纯操作性的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把重点放在操作步骤上。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课堂纪律难以控制,学生不感兴趣,教师的讲课没有效果。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重视实际内容的设计。

2.任务的设计缺乏开放性

在信息技术技能教学中,有的教师在新技能教学中采用嵌入式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但并未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技能特点。这种标准单一的样本任务设计类型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不了解设计思路,没有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体现自己独特的创意。因此,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创新能力,因材施教进行培养,采用基本任务与复杂任务相结合的层次性任务设计。

3.技能课的教学实施单调

传统信息技术技能课基本上都是以讲解操作步骤和做习题来完成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依据也主要集中在学习结果上,忽视对学习过程的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也重在掌握技能。可见,技能课的传统教学实施形式并没有为新课改的开展提供条件和空间,很难在这样单调的教学实施状况下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三、“新闻3+1”教学模式

1.“新闻3+1”教学模式介绍

(1)“新闻3+1”教学模式的阐述

“3+1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注重品质的教育发展观,构建了学习评价标准,构建先学后导、自主合作、展示评价和达标训练的完整的教学模式。 “3+1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加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探究式学习,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作为合作伙伴和推动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师生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学习,让课堂充满互动与合作,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教师体验到教学成功的快乐,共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教学程序

将信息技术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师生关系制作成教学脚本,其流程包括“收集话题、教师编导、主持人培训、节目播放、观众问答”等环节,形成“新闻3+1”教学节目单。教师在本环节中所承担的工作为:将本节课内容变成学生讨论的主题,小组分工明确,合作良好,能运用共同智慧和个人特点完成任务,对内容适当旁白补充。主持人引导课程的教学,自我介绍并介绍本组组员,阐述本组的主题,为什么采用这个主题,如何做出本期作品的。要求课题的主题健康,内涵丰富,编辑工具使用合适,作品能呈现课题,要点非常突出。

2.“新闻3+1”教学模式的实践

(1)教学实践概况

“新闻3+1”教学模式实践还处于初期阶段,本课题计划选择高一年级进行课堂实验研究活动。实验班级有高一(1)班、(2)班、(5)班、(11)班,共203人。

收集、整理 “新闻3+1”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案例,既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材料,又可丰富课程资源。本课题计划用两年时间,在我校进行“新闻3+1”教学模式课堂研究活动;辅以课堂观察、课例分析,循环往复推进课题研究,逐渐形成成熟的“新闻3+1”教学模式。该课题强调的是“新闻3+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研究,这对当今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有现实意义,该研究有利于改善教师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2)教学实践检验

“新闻3+1”教学模式实践中,学生一开始会不适应,经过一段适应期后,大多数学生都能投入其中,从一开始上台什么话都说不清楚,到现在都能侃侃而谈,学生组成一个个“3+1”的团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利用团队的力量互相协助,共同进步,真正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问卷调查显示,90%的学生都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单调的问题。

“新闻3+1”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前预设节目单,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然后通过“主持人”完成。每节课编排特别是主题的确立,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力、思维力、合作力、实践力的问题。在实例教学中,比如在“我的家乡”这一课中,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对于没有很好切入点的小组,设计一些参考选题,如家乡的风景、风味小吃、风土人情等。同时又不限制学生的自主选题,这样学生比较容易进入学习的角色,课堂上小组成员发言进行互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单调照搬教科书上的实例、忽视了实践内容的操作设计等弊病,二来也可以让课堂具有更多的开放性。

基于“新闻3+1”教学模式的课题开展 “新闻3+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研究,该研究有利于改善教师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旨在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探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创设更贴近学生实际情景的新闻形式的节目单,有较强的可行性与实践意义。课题明确了“新闻3+1”教学节目单为研究内容,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面向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徐福荫.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2-37.

[2]解月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0-43.

[3]赵华一.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28):34.

[4]倪红惠.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初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4):223.

[5]周维霞,罗刚.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2):25-27.

[6]毛景焕.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0(9):40-45.

[7]胡兴宏.略谈分层递进教学法的指导思想[J].上海教育科研,1997(4):24-25

[8]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30.

[9]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4):25-27.

[10]赵慈爱.国外分层教学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9(20):104-106.

[11]丁得果.基于分层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9):22-24.

[12]刘晓芳,骆毅.我国分层教学的历史演变[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26(2):41-42.

“3+1”实践教学 篇12

一、“3+1”教学模式出现的新问题

1 、“3 ”和“1 ”不 能无缝对接

学校专业课的设置与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无法顺利对接。由于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发展迅速, 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 学校专业课的设置与更新跟不上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节奏, 不能适应社会上项目开发的技术需求。学校的专业课或者开设的课程不够, 或者深度、新度不够, 学生到了实训基地不能直接上手开发项目, 还需要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学习, 这几个月相当于把课堂从学校搬到了实训基地, 导致学生真正参与开发项目时间不够, 得不到充分的实践训练, 从而即使有实训基地的推荐, 大部分学生就业质量虽然比没有参加实训要高但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 、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应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

信息网络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2]。目前, 大部分学校的信息网络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仍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没有专门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 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大, 应用型、综合性实验所占比例很小。验证性实验学生只是在模仿、记忆代码、熟练操作的过程。这样的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但同时也压制了学生的科学实验兴趣, 束缚了学生想象力的自由发挥, 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双师型 ”教师短缺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与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大学教师。信息网络类技术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 呈现几何级增长态势, 而学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 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在完成科研和教学任务的同时再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工程项目开发。学校严重缺乏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政策支持。“双师型”[3,4]教师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这需要参与“双师型”培训的教师深入到一线信息网络公司学习, 了解最新的信息网络技术和知识, 需要不断充实丰富的高难度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 由“新手”成长为“双师型”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目前学校缺乏对教师到公司参与项目开发实践培训的政策支持, 教师到公司参与项目开发, 不仅科研和教学工作受到影响, 而且经济方面也受到损失, 致使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积极性不高。

4 、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教材

目前高校的教学体系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 教材也是主要为理论教材, 实验指导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缺少项目支撑。适合学校教学使用的综合实训教材很少。信息网络类专业主要培养信息网络类高级应用型工程人才, 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业教材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应从低年级开始就接触专业实践环境, 教材体系要支撑四年实践不断线, 逐步使学生将专业知识融入到实践能力中。

5 、学生能力问题

由于长期受到大学教育“知识本位型”课程体系的影响, 专业课程设置以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为中心, 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 专业实验课附属于专业理论课。实验指导老师是传授知识和能力的主体,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存在“知”与“行”的分离, 面对实际问题, 缺乏主动、积极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二、解决的策略

“3+1”教学模式虽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问题, 但在学校的3年所做的实训仍然不够, 学生的专业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 发展空间较大, 。我们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发现自身能力、挖掘自身能力、弥补自己缺乏的能力, 寻找适应自己能力培养的方式, 完成能力的综合和提升。

1 、实现“3+1 ”模式的课程对接

依据项目驱动的原则改进实验 实训课程 的内容 , 从合作的实 习基地引 进一系列 研发项目 作为实验 实训课内容[5], 从而解决 前三年校 内实践教 学与最后 一年企业实习实训的课程对接问题。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对接产业发展, 对接岗位需求, 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训项目, 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调整教学方式,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增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建立网络化实验教学体系

改变当前实验课设置依附于理论课体系的单一横向模式, 在原有实验课的基础上, 修改或新设一部分独立于理论课的实验实训课, 实现实验课程之间的纵向联系和贯通, 从而形成纵横交叉的网络化实践教学体系。改变按课程分配和管理实验室的旧模式, 统筹实验资源, 实现实验教学以及学生创新科研活动中的平台式共享, 增加学生创新能力锻炼的机会。改变实验教学由单一课程组织和学生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 形成交叉型的教学组织模式。

3 、加强实验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培养、引进、聘请”等途径, 按照“专业教师进实验室、研发工程师进课堂”的师资队伍建设原则, 建成一支“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的实验实训师资队伍。可以派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培训, 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通过专业实践培训, 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 解决专业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专业问题;通过专业实践培训, 专业教师可以参与到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生产等, 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等。同时还可以引进或聘请一些研发工程师走进课堂。

4 、开展实验实训教材建设

将实习教材从原来附属于理论课教材中分开, 依据教学大纲, 对实验 (实习、实训) 指导书、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和考核标准等实践教学资料进行研究, 编写一批既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又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统编实训教材。同时, 经常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行业发展情况及专业发展有关知识, 拓宽其知识面, 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将实训教材中学到技能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需求。

5 、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首先, 我们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其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6]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应从学生刚入校开始, 可以建立一些兴趣小组, 我们在兴趣小组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活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探究的品质。第三, 通过开展多层面、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受到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最后, 经常带领学生去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习, 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信息网络类专业近十年来对“3+1”教学模式的探索从未停止过, 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探索一条以紧密联系社会、满足专业发展需求,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学习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3+1”教学模式的路子。

参考文献

[1]卞少辉.“3+1”教学模式给高校带来的思考与启迪[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0、27 (4) 93~95.

[2]刘斌, 黄勇.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J].洛阳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 (8) 76~79.

[3]李泽平.软件工程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2、30 (3) 150~153.

[4]姚汝贤.软件工程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3、 (21) 19~22

[5]沈建华.校企合作共建高校专业实验室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 (5) 136~138.

上一篇:教学改革及方法下一篇:定风量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