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触电的措施

2024-05-14

防范触电的措施(共8篇)

防范触电的措施 篇1

1 事故经过

不久前某厂检修工王某检修380 V直流电焊机,检修完毕后通电运行良好,随即王某将电焊机开关断开,拆除电源线中间接头,拆完一相后,在拆除第二相的过程中意外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2 事故分析

王某多年一直从事电气作业并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但在本次作业中安全意识淡薄,工作前未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在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时,未检查确认电焊机电源是否已断开,在电源线带电又无绝缘防护的情况下作业,导致触电。违章作业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该厂安全监督人员在工作中未有效进行安全监督、提醒,未及时制止王某的违章行为,是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该厂领导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识不足,存在“轻安全、重经营”的思想,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3 防范措施

(1)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落实,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工作班成员要互相监督,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2)所有工作必须执行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并填写安全分析卡,安全分析卡保存3个月。

(3)完善设备停送电制度,制定停送电检查卡。

(4)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让职工切实从思想上认识到作业性违章的危害性。

(5)完善车间、班组“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建立个人安全生产档案,对不具备所在岗位所需安全素质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转岗;安排工作时,要及时了解职工的安全思想状态,以便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周密、妥善地安排。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可控与在控。

浅谈安全用电常识及防触电措施 篇2

【摘 要】通过对“人体电阻”“安全电流”和“安全电压”等概念的讲解,使读者最终对“安全电压”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解决安全用电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人体电阻;安全电流;安全电压;防触电

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生产和生活中电器设备和用电器材越来越多。由于电本身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性,当人们一旦接触或接近带有一定电压的设备和导体时,即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多高的电压为安全电压呢?“36伏”,多少有点常识的人会这样说。好像这是个不容置疑的值。全国技工学校电工类教材《安全用电》对“安全电压值”定义为“人体持续接触不会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值的规定是以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安全电流)与人体电阻的乘积为依据的。即:

Us=IsRb

式中Us——安全电压(伏)

Is—安全电流(安)

Rb——人体电阻(欧)

教材中还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值Is=30毫安,Rb=1700欧。故算得Us约为50伏。其实真正回答此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前几年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过,有人能一面接触着220伏工频交流电,一面神色自如地表演节目。但同时也有报道,日本曾发生过多起人在35伏电源上触电身亡的事例。所以对“安全电压”这一概念不能简单地回答。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感到要想把这个问题讲透讲清,应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真正了解“人体电阻”“安全电流”和“安全电压”这三个概念。现将问题分述于后。

1.人体电阻

一般人体的电阻分为皮肤电阻和内部组织电阻两部分。由于皮肤的角质层有一定的绝缘性能,所以人体电阻主要是以皮肤外角质层为主的。人的个体差异很大,不同的人其角质层不同,就是同一个人,不同的部位角质层之厚薄也不同。加之外界环境的不同(如温度、湿度),人不同时期的体质、情绪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这个值会在较大范围内变化。还要对学生着重讲到,此角质层的绝缘强度很有限,它随接触电压升高(一般50伏以上)、接触时间的延长会出现破坏。一旦破坏其电阻值会降低甚至击穿。

当这层皮肤绝缘层被击穿后,人体组织内部电阻就成为通过电流的主要因素了。人体内部组织电阻一般是不稳定的,约为500~600欧,与外加电压关系不大,对电流的阻碍能力极小。

2.安全电流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流的强弱、频率等诸多因素也有很大关系。首先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流的强弱程度有很大关系。因为对象是人,试验数据不可能很多。又因实验条件和对象不完全相同,统计数据也不完全一样。但总体来说,当电流通过人体时,由于每个人的生理条件不同,对电流的反应也不同。有人敏感些,身体通过几毫安的工频交流电也忍受不了;有的人身体甚至通过十几毫安也不在乎。因此很难找到一个对所有人都合适的安全极限电流值。

男性对电流的抵抗力普遍较女性高一些。对摆脱电流的能力,工频电流男性约为16毫安,女性约为10.5毫安(平均值);直流电流男性约为76毫安,女性约为51毫安(平均值)。可见工频交流电流对人体危害最大,直流电流、频率较高的电流对人体危害稍次。我们经常接触的多为220伏的工频交流电,故这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安全电压

通过前面的讲解可以看出“人体电阻”“安全电流”的值在具体问题中是个相对的概念,是个大致范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起这样的概念之后,安全电压的问题就比较好讲了。正如前文所给的公式Us=IsRb,我们认为具体条件下,允许短时间流过人体的电流值乘以人体电阻值,就是最高的安全电压值。前文得出的50伏就是这样得出的,为安全起见我国将其限制在36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这个值是我国《低压电路接地保护导则》中规定的,是“人体在状态正常、手脚皮肤干燥的情况下,在接触电压后有较大危险性的场所”得出的。该导则还给出了其他状态下的安全电压值。

讲解安全电压问题时,需要给学生强调,高电压对人的生命很危险,但一般人对其有一种本能的提防,触电死亡率反而不是太高。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低电压警惕性不高,却经常致人死亡。有统计表明触电死亡发生在低电压的约占85%以上,所以千万不要因为电压低,思想就麻痹大意,这一点我们要经常给学生强调。

经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安全电压”其实是个笼统的说法,它受制于多个差异性很大的因素。因此目前各国对安全电压的规定不尽相同。安全电压的制订和选用必须考虑用电场所和用电器具对安全的影响。我国目前常用的36伏和12伏安全电压是这样规定的:

(1)凡高度不足2.5米的照明装置、机床局部照明灯具、移动行灯、手持电动工具(如手电钻)以及潮湿场所的电器设备其安全电压可采用36伏。

(2)凡工作地点狭窄、工作人员活动困难,周围有较大面积接地导体或金属结构(如在金属容器内),因而存在高度触电危险的环境以及特别潮湿的场所,则应采用12伏为安全电压。

以上仅仅是我们常有可能接触的两种用电环境下的安全电压值,还有一些特殊用电环境下的安全电压值这里就不再谈了。这些安全电压值通常是和它们生产的触电保安器的工作电压和动作时间相配合的。因此,安全电压按理应该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允许通过电流的时间。

最后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安全电压值的取得对其电源也有要求。这些问题比较专业,我们一般用电者接触较少,不再赘述。美好而幸福的生活是建筑在安全的基础之上的,愿我们大家一定要规范用电、安全用电。

4.介绍一下防触电预防措施

防触电措施:

(1)配电室应通风良好,并应采取防止雨雪和动物出入措施。

(2)配电盘侧面的维护通道不小于1米。

(3)配电盘应装设短路、过负荷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器。

(4)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杂草等物。

(5)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

(6)施工现场所有民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电源线不得使用裸导线和塑料线,不得沿地面敷设。

(7)配电箱必须防雨、防水,电器布置符合规定,电器元件不应破损,严禁带电明露。

(8)开关箱应防雨、防尘、加锁;离地为1.5M,与其控制的固定电气设备的距离不超过3M。

(9)开关箱内不准存放任何物品,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

(10)开关箱内的电器安装与接线,必须由电工操作,非电工严禁操作。

(11)漏电保护器发生掉闸时,不能强行合闸,应由电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继续使用。

(12)工地临时照明灯、标志灯,其电压不超过36v,特别潮湿场所、金属管道和容器内的照明灯,电压不超过12v,电气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13)高压线的下方不得搭设临建,不准堆放材料和进行施工作业。

(14)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6M以上的水平距离。达不到上述距离时,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防止作业人员作业时金属料具碰触高压线路,造成触电事故。

(15)施工现场的每台用电设备都应该有自已专用的开关箱,箱内刀闸(开关)有漏电保护器只能控制一台设备,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参考文献】

[1]安全用电.全国技工学校电工类通用教材(第二版)(第三版).

防范触电的措施 篇3

一、农村低压触电事故发生的特征

1. 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

高压电网人们大多不容易接触, 而低压电网覆盖面大, 点多面广, 分布于乡村的各个角落, 用电设备多, 因此人们触及的机会也多;加之设备简陋, 线路架设不够规范, 管理不严或缺乏管理, 低压配电设备的设施与规程要求相差甚远。更何况人们对低压设备和线路容易产生麻痹思想, 缺乏用电安全知识的人员接触低压电力的机会就更多, 因而造成低压触电事故的机率就高。

2. 夏秋季节触电事故多于春冬季节触电事故

每年的6~9月是触电事故的高发季节, 主要原因是:夏、秋两季雷电暴雨频繁, 多雨潮湿, 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天气炎热, 人们多不爱穿戴工作服和使用绝缘护具, 且夏、秋季空气湿度大, 人体多汗, 皮肤电阻下降。此外, 正值农忙季节, 农村用电量增加, 人们接触和操作电气设备的机会明显增多, 同时夏季人们常常赤脚露臂, 失去了人身衣物的绝缘屏护作用, 触电危险程度增加……。各种条件的不利, 加上主观上的麻痹大意, 便成了触电事故高度集中的季节。

3. 单相触电事故多于两相触电事故

单相设备流动性大, 大多数安装不尽规范, 加之设备本身存在缺陷而又没消除, 形成保护不完善, 而农村用电接触单相用电设备 (如家用电器、照明等) 的机率又比较高, 因而单相触电事故多于两相 (指相对相) 触电事故。据统计, 单相触电事故占总触电事故的75%。

4. 架空线、进户线、临时用电线路触电事故多于地埋线、室内线和长久性线路触电事故。

据统计资料分析, 在农村架空线、接户线、临时用电线路上发生的触电事故竟高达70%以上, 而且在构成触电事故的诸多因素中, 仅有一个因素引起的触电事故不足10%, 有90%以上的触电事故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引起的。

5. 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电线接头、插座、开关、灯头、熔断器等连接部位机械牢固较差, 尤其是私拉乱接, 更容易发生短路、断路、接地、漏电等故障。

6. 误操作触电事故多

带负荷拉刀闸;未拆接地线合刀闸;一人进行带电作业;由于监护制度不完备和作业人员思想麻痹等。

二、农村触电事故的原由

农村触电事故一般是出于安全用电意识淡薄、电气技术知识贫乏、依法用电观念欠缺及用电设备安装维修缺陷等原因造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安全用电知识

安全用电知识普及不到位, 缺乏用电常识使得农村居民安全用电意识和用电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因此, 安全用电自我保护意识的严重不足, 是造成当前农村触电伤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农村尤其是经济比较贫穷的地区, 由于相当一部分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 在安全用电上仍处在一种盲区, 不知道那些能动, 那些不能动。由于缺乏应有的安全用电常识, 所以随时都有发生触电的可能。

2. 依法用电观念欠缺

私拉乱接和不良的用电习惯在农村没有完全消除。由于农民的安全意识较差, 私拉乱接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比如, 在农忙季节, 农民采用挂钩线、拦腰线等方式, 用于打谷子、打麦子、抽水等;还有的农民私自装设电网用于捕鱼、捕鼠、防盗等。农民用电也存在一些不良习惯, 比如, 在电力线路下建房、堆柴草, 带电移动水泵、打谷机、电风扇等电器设备。从以往的经验来看, 私拉乱接和不良的用电习惯是造成触电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农村低压线路老化严重, 并且维护不到位

近几年, 国家和电力企业加大了对农村低压电网的投入, 使农村低压电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由于投入资金有限, 仍然有部分农村低压线路没有得到改造, 线路老化比较严重, 加之, 部分农村电工责任心不强, 使农村低压线路维护不到位, 隐患不能及时消除, 极易产生触电事故。

4. 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的检修维护不及时

接户线、引出线绝缘老化或破损;电杆拉线锈蚀, 导线断股及接头老化, 引发断线倒杆;电器受潮、绝缘老化;设备外壳的保护接地或接零线断开;橡胶绝缘线护套、软电缆护套和绝缘层破裂;护套线、软电缆线的接头绝缘包扎物选用不当或松散脱落;开启式负荷开关 (胶盖闸刀开关) 、灯头及插座的绝缘护罩、护盖失落或破碎等。

5. 不装漏电保护器或选型不当或选用劣质的漏电保安器

随着农网改造工程的不断深入, 农村低压配电网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电网自投入漏电保护器之后, 农村用电触电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农改后虽家用漏电保护器安装率提高, 可仍有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农网, 或者人为退出运行, 或者在选型时不考虑漏电保护器的功能、大小、使用环境等, 因而农村触电伤亡事故因缺乏后备保护仍不断发生。

6. 不遵守安全工作制度, 违规作业、违章用电

在农村用电中, 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用电图省事, 不找电工安装接线, 自己随意乱拉乱扯, 违反供电部门用电先申请, 安装修理找电工的规定是造成农村触电多的直接原因。如没有采取安全措施, 即进行带电作业;约时停、送电等;又如私拉乱接电力线路用破旧导线拖拉地爬线、拦腰线;私设电网电鱼、电鼠等

7. 使用不合格的电气设备或电气设备维修不及时

有一些农民图便宜, 从市场上买了一些不合格的电器产品, 使用过程中, 不是出现漏电, 就是因设备绝缘达不到要求而造成触电。

电气设备, 包括电力线路、灯头、开关、插座、电动机等, 使用时间一长, 便会产生缺陷, 如果不能及时维护、检修, 极易发生触电事故。

8. 缺乏触电急救常识

如发现有人触电, 不懂得立即切断电源, 而是情急之中, 伸手去拉触电者, 造成再次触电。有人发现触电, 因不懂得现场急救措施, 贻误了抢救时机, 造成触电者死亡。

三、农村触电事故的防范对策及措施

通过对农村触电事故多发、面广、难防等规律性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 可以得出结论:广泛宣传、普及用电安全知识, 全面指导提高用电技术知识, 加强用电安全管理, 强化依法用电、科学用电、安全用电意识和观念是非常必要的。

1. 加强用电安全知识和用电常识的宣传

加强安全用电宣传, 普及家用电器知识, 增强农民的安全用电、自我保护意识。供电部门应该加强同其他部门的协调,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来加大在农村的安全用电宣传力度。一是要积极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来加强安全用电常识的普及教育。针对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安全用电知识缺乏的特点, 运用电视、广播、标语等多种形式将一些家用电器的小知识、《农村安全用电规程》等有关章程, 不断向农民输送安全用电常识, 做到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让人们杜绝违章用电行为,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二是通过在在危险地带设立警示牌和警示标语用来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比如, 在鱼塘附近有高压线, 就要在鱼塘边写上“附近有高压电, 垂钓注意安全”等警示牌;在变压器上应挂:“禁止攀登, 高压危险”。等标示牌。三是要广泛宣传《电力法》中按产权管理电力设施的规定, 以增强电力设施产权所有者对用电设施的管理责任。农民安全用电知识增加了, 安全用电意识增强了, 发生触电事故的机会也就减少了。

2. 正确选用装设漏电保护器

装设漏电保护器, 把它作为低压电网及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保护装置, 无疑是弥补直接保护不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间接保护, 是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漏电, 避免或减少触电伤亡事故的一项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因此, 要提高农村家用漏电保护器的安装率和投运率。

3. 加强农村电工的技术培训

绝大部分的农村电工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的培训, 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加强农村电工的技术培训十分必要, 只有提高了农村电工的整体技术水平, 农电安全工作才可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4. 加强农电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规程、制度

供电企业应加强农电安全管理, 农电安全管理工作应尽快与主业同步, 在电工作业中应严格执行规程、制度, 及时纠正农村电工在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 杜绝违章作业, 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只有严格执行了各种安全工作规定, 才可能保证不发生触电事故。

5. 加强居民客户端的线路安装, 规范室内配线, 提高安全用电的可靠性

一是规范客户受电端建筑物内的配电线路设计、施工工艺标准和要求, 通过对新建或改造的客户建筑物的室内配电部分, 实施以局部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 取代TT或TN-C系统中的三相四线制或单相二线制配电模式, 可以有效实现客户端的保护接地。

6. 创造良好依法用电环境

积极创造良好的供用电环境, 要建立规范的供用电市场秩序, 规范电力安装市场准入制度, 强化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办法, 严厉打击违章违规用电、私拉乱接、在电力线路下违章建房、盗窃电能、盗窃或破坏电力设施设备的违法犯罪行为。

7. 抓好线路设备巡视维护。

建立线路、设备巡视维护制度, 架空线和进户线要有电工负责经常维护, 定期进行全面巡视。线路下的树木有危及运行的, 一定要加紧砍伐。变压器及用电设备要注意维护、保养, 使用前后要检查, 发生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变压器台高度不够, 要增加高度, 设围栏, 悬挂警示牌。

8. 健全安全事故分析制度。

健全事故分析制度, 总结事故教训。事故本身是最好的反事故教材, 凡发生了用电事故, 都要认真分析其原因, 采取对应措施, 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同时也让农民从血的教训中清楚地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防范触电的措施 篇4

关键词:电力检修,人身触电,防范,安全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电力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涉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不管是交通运输、生产部门、家用电器,还是科学技术方面,都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支撑作用。当然,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电力的影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是在提供电力能源的同时,安全问题决不容忽视,稍不留神,就会出现触电事故。众所周知,电力事故的发生,只有少数属于无法预料和不可抗拒的,大量电力事故完全可以预防,而这一切需要从电力检修工作做起。鉴于此,在电力检修工作中,一定要将防范触电事故放在首位,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理念 , 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因此,本文重点探析了电力检修工作中防范人身触电的技巧,以便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1 当前电力检修工作的存在问题

1.1 电力设备设计不合理

在当前电力检修工作中,大部分电力设备的设计不够合理。比如 :对于变电站的设备而言,在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由于个别变电站的设备设计方案不科学,直接导致了电力设备安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电力检修人员进行操作时,极易造成人身触电的危险,发生这种电力事故的几率很高。

1.2 带电设备的警告不足

通常情况下,在带电设备附近施工或有停电 , 但是许多带电设备的警告不足 ,加大了人身触电的危险性。比如 :对于变电站的部分带电设备来说 , 一旦警示不到位 , 就很容易使电力检修人员误入带电间隔,更甚者会直接走上带电设备。毫无疑问,误上带电设备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基本上都会酿成人员触电身亡的悲剧。

1.3 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

由于电力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电力检修工作满足不了现代电力发展的基本需求,难以实现完全的无人坚守目标,以至于常常出现通信中断、监控人员无法遥控现场设备、检修人员疲于奔命等不良现象,再加上监控设备误发的干扰信号,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监控人员的判断力 ,如果这些信号逐渐演变成重大事故信息,则会加剧电力事故的扩大。除此以外,在电气检修的操作过程中 , 许多检修人员根本不清楚电力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原理,没有能力应对复杂的电器操作,难免进行错误操作,有些检修人员贪图省事 , 缺乏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即使发现了设备缺陷,却无动于衷,不及时上报整修 , 以至于漏项跳项 , 这种情况容易发生人为造成的电力事故。

2 造成触电的几种主要因素

2.1 未履行正确的操作流程

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未履行正确的操作流程,甚至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这是造成人身触电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操作倒闸时,操作人员也没有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几乎没有依照相关的管理要求进行操作,这说明了电子检修人员缺乏高压设备防护安装的保护意识,造成触电也不足为怪。

2.2 工作过程中监管不到位

不同于其他行业,电力行业需要极强的监管工作,但是目前电力工作过程中的监管不到位,这是造成触电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相关负责人和监护人员没有尽职尽责,丧失了电力监管的作用,再加上班组成员也不认真履行职责管理安全行为规范,大部分电力操作人员违反流程,最终导致了触电事故的频繁发生。

2.3 使用的操作工具不合适

一般情况下,在工作期间,由于使用的操作工具不合适,也容易造成触电。比如 :操作工具不当,有的工具会直接碰触到高压电的位置,有的工具没有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操作,不经意间就产生了触电现象。

2.4 未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电力操作人员与电源设备未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也是造成人身触电的一个常见因素。正式作业时,许多电力人员不但未保持安全距离,而且擅自扩大操作范围,直接在带电设备上工作,一旦带电设备不在安全范围之内,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3 电力检修工作中防范人身触电的技巧

3.1 规范电力安全作业的良好行为

规范电力安全作业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是防范人身触电的必备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养成个人良好的操作习惯,一切要从自身安全出发,电力检修之前,操作人员需要认真考虑个人的工作任务,针对操作中的危险事项,要提前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检修人员要理清工作前的全部操作流程,以便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还要考虑现场安全措施能否满足检修作业要求,努力将安全防护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在日常的电力检修过程中,确保个人安全的同时,还要兼顾他人的安全,同事之间要相互监督,察看操作人员有没有带齐电力安全工具,比如 :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高空安全带等等(如图1所示),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确保作业的安全性,一旦发现违章作业行为,应立即纠正和制止。

3.2 提升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技能

为了提升现场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加强技术培训是根本,这样才有利于防止人身触电和误操作。作为电力管理人员,必须为全体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 对检修人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技术培训,同时还要强化岗位培训 , 要求操作人员持下上岗,积极地组织人员开展反事故演习活动 , 不断提升每一位电力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以防人身触电。除此以外,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 , 严格管理制度,使值班人员做到有章可循 , 强化操作的严格性。作为一名优秀的值班人员,受理工作票时,一定要进行多方面的审查 , 确保安全 ;检查安全措施和设备时 ,必须由运行人员负责完成,且由值班人员进行检修后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合闸工作。

3.3 有针对性地防范人身触电事故

结合电力检修作业类型,加强安全防控分析,有针对性地防范人身触电事故。由于人身触电事故大多发生在开关柜内的检修环节,且在电压等级以下,而开关柜内接线又十分复杂,属于触电事故的高发区,系统涉及开关柜后间隔或下间隔,这时就要采取与线路的隔断措施 ;在分段间隔的作业时,一定要有专人监护 ;对于柜内的检修工作,必须重视联络线反送电的危险性,作业负责人员要重点交代清楚安全注意事项和作业任务。

3.4 电力企业要安装防误系统软件

在电力设备上 , 电力企业要安装防误系统软件,在设备误操作时,可以实施强制闭锁。比如 :值班人员误操作时 , 房屋系统就能自动防止误拉合断路器、误入带电间隔、带电挂地线等不良操作 , 从而实现了线路侧验电等复杂闭锁情况 , 有效防止了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当然,做好防误操作系统软件的操作也尤为关键,值班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系统软件的电脑钥匙显示的设备号进行操作,全过程都有语音提示,只有操作正常 , 才能继续进行操作,这样有利于安全作业。可见,安装防误系统软件是电力检修工作中防范人身触电的一个最佳技巧。4. 结束语

浅谈预防触电的措施与现场急救 篇5

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其影响因素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 电流通过人体, 使部分或整个身体遭到电的刺激和伤害, 引起电伤和电击。电伤是指人体的外部受到电的损伤, 如电弧灼伤、电烙印等。电击则指电流流过人体时反应在人体的内部造成器官的损伤, 如电流作用于人体的神经中枢, 使心脏和呼吸系统机能的正常工作受到破坏, 发生抽搐和痉挛, 失去知觉等现象, 也可能使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的活动停止或大大减弱, 而形成所谓假死。此时, 若不及时采用人工呼吸和其他医疗方法救护, 人将不能复生。

人触电时的受害程度与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人体的电阻、通过人体的电流值、电流的频率、电流通过的时间、电流在人体中流通的途径以及人的体质情况等因素有关, 而电流值则是危害人体的直接因素。

人体触电的基本方式有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接触电压触电。此外, 还有人体接近高压电和雷击触电等。

2 安全电流与安全电压

2.1 安全电流

为了确保人身安全, 一般以人触电后人体未产生有害的生理效应作为安全的基准。因此, 通过人体一般无有害生理效应的电流值, 即称为安全电流。安全电流又可发为容许安全电流和持续安全电流。当人体触电, 通过人体的电流值不大于摆脱电流的电流值称为容许安全电流, 50~60Hz交流规定10m A (矿业等类的作业则规定6m A) , 直流规定50m A为容许安全电流;当人发生触电, 通过人体的电流大于摆脱电流且与相应的持续通电时间对应的电流值称为持续安全电流。交流持续安全电流值与持续通电时间的关系为:

Iac=10+10/t (0.03秒≤t≤10秒)

T—持续通电时间秒

2.2 安全电压

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 人体接触到一定电压的带电体后, 其各部分不发生任何损害, 该电压秒称为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以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与人体电阻的乘积来表示的。通常, 低于40V的对地电压可视为安全电压。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接触电压的限定值为50V, 并规定在25V以下时, 不需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有:42V、36V、24V、12V、6V、额定值五个等级, 目前采用安全电压以36V和12V较多。发电厂生产场所及变电站等处使用的行灯一般为36V, 在比较危险的地方或工作地点狭窄、周围有大面积接地体、环境湿热场场所, 如电缆沟、煤斗油箱等地, 所用行灯的电压不准超过12V。

需要指出的是, 不能认为这些电压就是绝对安全的, 如果人体在汗湿、皮肤破裂等情况不长时间触及电源, 也可能发生电击伤害。

3 预防触电的基本常识

3.1 一般触电

为了更好地使用电能, 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必须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1) 在工作线路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工作接地。

(2) 各种电气设备, 尤其是移动式电气设备应建立经常与定期的检查制度, 如发现故障或与有关的规定不符合时, 应及时加以处理。

(3) 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时, 应严格遵守操作制度, 不得将三脚插头擅自改为二脚插头;也不得直接将线头插入插座内用电。

(4) 尽量不要带电工作, 特别是在危险场所 (如工作地很狭窄工作地周围有对电压在250V以上的导体等) 禁止带电工作, 如果必须带电工作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如站在橡胶毡上或穿绝缘橡胶靴附近的其它导电体或接地处都应用橡胶布遮盖并需要有专人监护等等) 。

(5) 带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的外接电源插头一般都用三脚插头, 其中有一根为接地线。

(6) 静电可能引起危害:重则可引起爆炸与火灾, 轻则可使人受到电击, 引起严衙后果。消除静电首先应尽量限制静电电荷的产生或积聚。可通过良好的接地;以消除静电电荷的积累;提高设备周围的空气湿度至相对湿度70%以上使静电荷逸散。

(7) 采用性能可靠的漏电保护器。它的作用就是防止电气设备和线路等漏电引起人身触电事故, 也可用来防止由于设备漏电引起的火灾事故以及用来监视或切除一相接地故障, 并且在设备漏电、外壳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时自动切断电源。

(8) 严禁利用大地作中性线即严禁采用三线一地、二线一地或一线一地制。

3.2 雷电的预防措施

雷击分为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种。雷云对地面物体或人畜直接放电的现象叫直接雷击;架空电缆或室外天线被空中带电云放电形成的强电场的感生电动势冲击家用电器或电子设备的现象叫感应雷击。

3.2.1 建筑物防雷措施

一般民宅和小型建筑物可安装避雷针。一方面将地面感生电荷通过尖端放人空中, 另一方面将接收的电流迅速流散人地, 可避免雷击。

3.2.2 家用电器防雷措施

从供电系统看, 民用建筑的用电电压为:380/220v低压系统, 所采用的输电线路为架空线路引入配电变压器, 再从变压器低压侧, 经低压线路进入各民用建筑内。当变压器高压侧的架空线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时, 雷电波通过变压器高压侧侵入到低压侧以至到用户、家用电器因此遭受雷击而损坏。

3.2.3 人体防雷措施

雷雨时, 非工作人员必须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逗留, 在野外突然遇到雷雨, 必须牢记两条:一是人体位置要尽量降低, 避免突出;二是两脚要尽量靠拢, 最好选择干燥处下蹲, 以减少暴露面积和触地电位差, 因为人体与地面接触面积愈大, 危险愈大, 这样, 便可安然无恙。在野外突然遇到雷电, 需切实做好“十不要”:

(1) 不要站在山顶, 山脊等高处和躺在地上;

(2) 不要站在大树下, 树林边或草垛旁躲雨;

(3) 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行走;

(4) 不要穿湿衣服赶路;

(5) 不要在开阔的水面游泳、划船、应尽快离开水面或稻田;

(6) 不要靠近金属物体;

(7) 不要把锄头, 铁铲等工具扛得高高的;

(8) 不要骑牛、马。不要在空野里骑车;

(9) 不要使用移动电话;

(10) 不要站在避雷针附近。

4 触电现场急救

4.1 基本原则

现场急救触电者的原则是八字方针:“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迅速—迅速脱离电源。争分夺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就地—就地急救处理。必须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 千万不要长途送往供电部门、医院抢救, 以免耽误抢救时间。从触电时算起, 5min以内及时抢救, 救生率90%左右。10min以内抢救, 救生率60%。超过15min, 希望甚微。

准确—准确地使用人工呼吸。如果触电者神志清醒, 仅心慌, 四肢麻木或者一度昏迷还没有失去知觉, 应让他安静休息。

坚持—坚持抢救。坚持就是触电者复生的希望, 只要有百分之一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努力去抢救。

触电者死亡的几个象征: (1) 心跳、呼吸停止; (2) 瞳孔放大; (3) 尸斑; (4) 尸僵; (5) 血管硬化。这五个特征只要1~2个未出现, 应作假死去抢救。

4.2 具体步骤

第一步:迅速解脱电源。

发生触电事故时, 切不可惊慌失措, 束手无策, 首先要马上切断电源: (1) 关闭电闸, 或用干木棍、竹竿等不导电物体将电线挑开。电源不明时, 切忌直接用手接触触电者, 以免自己也成为带电体而遭受电击。 (2) 在浴室或潮湿地方, 救护人员要穿绝缘胶鞋戴胶皮手套或站在干燥木板上以保护自身安全。使病人脱离电流损害的状态, 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

第二步:简单诊断。

解脱电源后, 病人往往处于昏迷状态, 情况不明, 故应尽快对心跳和呼吸的情况作一判断, 看看是否处于“假死”状态。其具体方法如下:将脱离电源后的病人迅速移至比较通风、干燥的地方, 使其仰卧, 将上衣与裤带放松。

第三步:正确处理。

经过简单诊断后的病人, 一般可按下述情况分别处理:

情况一:病人神志清醒, 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汗, 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就地安静休息, 减轻心脏负担, 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 小心送往医疗部门, 请医护人员检查治疗。

情况二:病人呼吸、心跳尚在, 但神志昏迷。此时应将病人仰卧, 周围的空气要流通, 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地观察外, 还要作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 并立即通知医疗部门或用担架将病人送往医院。

情况三:如经检查后, 病人处于假死状态, 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心跳停止的, 则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

体外心脏挤压法:体外心脏挤压是指有节律地以手对心脏挤压, 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 从而达到维持血液循环的目的, 此法简单易学, 效果好, 不需设备, 易于普及推广。操作方法:

(1) 使病人仰卧于硬板上或地上, 以保证挤压效果。

(2) 抢救者跪跨在病人的腰部。

(3) 抢救者以一手掌根部按于病人胸下二分之一处, 即中指指尖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缘, 当胸一手掌, 另一手压在该手的手背上, 肘关节伸直。依靠体重和臂, 肩部肌肉的力量, 垂直用力, 向脊柱方向压迫胸骨下段, 使胸骨下段与其相连的肋骨下陷3~4公分, 间接压迫心脏, 使心脏内血液搏出。

(4) 挤压后突然放松 (要注意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 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复位, 此时心脏舒张, 大静脉的血液回流到心脏。

(5) 按照上述步骤, 连续操作每分钟需进行60次, 即每秒一次。

参考文献

[1]余宁等.建筑设备[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

一起触电事故分析与控制措施 篇6

3 月27 日11:30, 某钻探公司钻井分公司D17551 钻井队, 在TLM油田SJ作业区LN44 井井场, 发生一起电击触电事故, 造成1 人伤亡。

2 事故经过

D17551 钻井队使用的是一部车载钻机, 在LN44 井进行大修井作业施工, LN44 井完井后进行搬迁作业。井架放下后, 机械师王某驾驶井架载车, 开下井架载车平台跑道, 然后又向前开了6.7m。因井架载车中部上方约1-1.5m有35KV高压电线, 井架载车后部有一滚筒相对较高, 为防止碰到高压线, 井架载车就停了下来。平台副经理王某和机械师王某、一班司钻李某三人商定, 井架载车先停在这里, 将井架载车平台跑道吊开后再倒车绕开高压线。此时二班职工正在使用井场唯一的吊车拆钻井液气体分离器, 一班没有吊车吊井架载车跑道。于是一班人员就到钻台下做放钻台的准备工作, 机械师王某离开了一班人员。大约11:30 左右, 井架载车处发生火花, 伴随着“砰”的一声闷响, 发现机械师王某在井架载车上方被电击击倒伤亡。通过现场调查和勘察发现, 这起事故是由于机械师王某擅自攀爬到井架载车顶部处理井架附件造成的触电事故。

3 原因分析

3.1 直接原因

(1) 王某本人安全意识不强, 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王某作为机械师本应是进行工作安排、风险识别、制定措施的主要参与者和指挥者, 并且对井场存在高压线的风险识别也参与其中, 但是王某本人, 没有执行相关公司许可证管理制度, 开具“作业许可证”, 也没有与队干部进行沟通, 自己爬上了载车, 进入危险区域, 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 标准执行不严格, 未严格《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SY 5974 —2014) 》行业标准。井场布局不合理, 35k V高压线从井场的后方经过, 距井口约33m, 高度约5.5-6m。载车井架立起时高38m。井架放下后在载车上长度20.5m, 高度4.5m, 载车跑道长16.7m。要将载车开上或开下跑道, 井架天车离井口的距离最少是37.2m (20.5m + 16.7m) 。所以载车必须有一部分进入到高压线下才能就位或离开, 而高度只比井架放倒时高出1-1.5m左右, 井场布局的不合理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2 间接原因

作业中的风险识别不够、对风险的监控不利。拆卸设备前, 班前会上提到了“拆卸移动设备时注意电缆及各处电线, 防止人员触电”, 但是没有落实防止触电的具体措施。在作业过程中也认识到了触碰高压线的危险, 停止动载车后, 没有采取防触电措施, 没有设置警示标志, 没有设置警戒线, 没有告知全队职工不要上载车, 没有人对这一风险进行监控, 导致王某爬上载车被电击烧伤。

3.3 管理原因

(1) 现场管理缺位。在LN44 井拆卸移动设备时, 在井场负责的平台副经理王某某作为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主要精力集中在班组人员身上, 对王某失去了监控。

(2) 监督管理不到位。按照相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钻井队搬迁拆卸安装包括安全承部门以及HSE监督人员进行现场监控。虽然部门承包人员和HSE监督在现场, 但是, 部门安全承包人员和HSE监督人员没有落实好监管职责, 监管不到位, 失职失察。

(3) 协商沟通不利。对于甲方井场高压电线存在的风险, 甲方采油厂相关单位没有告知钻井队, 钻井队搬迁移动设备时对高压线所产生的风险也没有告知采油厂相关单位, 所以甲方对高压线没有采取断电或其他防触电措施, 乙方也没有要求甲方采取断电或临时停电措施。

(4) 作业许可证的管理不到位。钻井队没有按照公司《钻井作业许可管理规定》对危险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制度, 在这次事故中对高压线下的载车没有按照危险区域进行管理, 载车没有与高压线保持安全距离。

4 控制措施

(1) 落实相关作业标准与措施。严格落实《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SY 5974—2014) 》标准中3.2.12 安全间距, 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应不小于75m的规定, 《工业与民用35 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J 61 一83) 》中安全间距的规定要求。

(2) 加强风险辨识管理。作业前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 - 1992) 》对作业环境、工艺、设备进行认真的风险排查与识别。找出各种风险因素, 并制定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措施要责任到人, 有落实有监督。危险区域要放置警示标志, 设置警戒线, 安排专人监控, 进入危险区域要按照规定开具“钻井作业许可证”。

(3) 提高安全意识。依据《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4 号) 》规定,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灌输“安全大于天”的理念, 消除“什么都不在乎, 什么都觉得没事”等“侥幸心理”心理。禁止未经批准私自处理非正常作业。

(4) 加强协商与沟通机制。对现场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 作业前要与甲方、协作方共同进行风险识别、采取建立告知制度, 相互沟通, 采取联动预防措施。在作业前甲方应履行合同中有关HSE条款, 应告知乙方作业现场存在的HSE风险, 乙方应在作业前期勘察作业现场时, 主动与甲方协商处理作业现场存在的HSE风险。

5 结语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每一位施工的组织者与参与者, 只有每一位组织者参与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消减物的不安全状态, 改善施工作业环境, 强化安全组织管理, 才能杜绝和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安全使用家用电器防触电技术措施 篇7

1. 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要可靠

家用电器中的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微机、空调等都属于Ⅰ类电器, 它们的特点是电源引线采用三脚插头, 其中三脚插头中的顶脚与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按照Ⅰ类电器的安全使用要求, 使用时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公用零线, 即所谓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据有关部门2006年调查统计, 我国大城市仅有57%的家庭能做到对Ⅰ类家用电器进行接零保护, 农村几乎100%没有对Ⅰ类家用电器进行接地保护。农村目前住宅里的插座都是没有接地线的两孔插座, 使用三孔插座的接地线也未可靠接地, 根本没有保护接地措施。因此, Ⅰ类电器的金属外壳漏电保护问题应引起电力部门和广大电能用户特别是农村用户的高度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 解决家用Ⅰ类电器的接地或接零问题, 以确保安全。

2. 安装漏电保护器并定期试验其动作的可靠性

漏电保护器是为了防止漏电或触电的保护电器。当电器泄漏电流超过额定值 (家用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小于30mA, 动作时间小于0.1s) 时, 该装置跳闸, 断电。它经常与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合用, 形成防触电的双重保护。为了人身与家用电器的安全, 漏电保护器作为一项有效的电气安全技术装置已经被广泛使用, 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老百姓通俗地称它为“保命器”。

漏电保护器在运行过程中要定期试验, 通常每月至少试验一次其动作的可靠性, 方法是:接通电源时, 按以下它的试验按钮, 能立即跳闸, 说明它本身是动作的。

3. 让“超龄”旧家电按时“退休”

近年农家因使用“超龄”家电导致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从家用电器产品本身来说, 一般在设计和制造上对安全都做了充分的考虑, 以确保人身安全。如限制产品对地的泄漏电流, 将外壳接地, 保证足够的漏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结构, 使用安全电压, 保证电源连接线的耐弯折能力, 以防止被扭折或脱接, 防止因电容器放电而发生触电危险等等。所以新购买的电器只要正确使用, 一般不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存在问题的是旧家电。

4. 借助绝缘物增强人体与大地绝缘能力

使用电熨斗、手持式电动工具等电器或接触电器的金属外壳时, 应尽可能站在干燥的木制支架或木板上。这样即使接触的电器带电, 由于人体与大地之间有良好的绝缘, 形不成电流通路, 对人体也是安全的。

5. 漏电保护器动作或保险丝熔断后查明原因再送电

保护装置动作后不要忙目送电, 应查明原因再恢复通电。因为保护装置动作一般是电路发生故障或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漏电造成的, 若不查明原因强行送电往往会造成供电线路损坏或人体触电事故, 所以, 保护装置动作后不要盲目送电, 应查明原因再恢复通电。特别注意的是保险丝烧断后绝对不允许用铜丝、铁丝、铝丝等代替保险丝强行送电, 也不能用额定电流大的保险丝代替。

6. 定期测量电动类家用电器的绝缘电阻

一般每隔三年请专业人员, 用500V摇表测量电动类家用电器电动机的绕组与外壳的绝缘电阻, 一般采用基本绝缘的电器, 若阻值在2兆欧以上可以放心使用;采用加强绝缘的电器, 若阻值在7兆欧以上可以放心使用。若绝缘电阻达不到上述要求, 应查明原因, 排除故障, 待绝缘电阻达到要求时才能使用。测量时间应选择在空气比较潮湿的夏天。另外对长期不用 (一般指超过3个月) 或受潮的电动类家用电器使用前也要测量绝缘电阻, 看是否达到要求。

7. 电器出现异常现象立即断电

在使用家用电器时若发现异常, 例如发现电压异常升高或降低, 家用电器有异常的响声、气味、温度、冒烟、火光等, 要立即断开电源, 请专业人员修理。

8. 电器发生火灾正确扑救

防范触电的措施 篇8

目前供电系统在110-500k V高压设备试验中采用不拆头试验方法, 大大减轻了检修工作量, 但高压试验需进行试验接线, 由于工作现场设备高绑梯困难, 有时斗车无法开进现场, 绝缘杆由于伸缩自如、重量适中、维护方便在试验现场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2012年2月26日江苏省送变电公司在无锡220KV香楠变试验工作中, 由于试验人员在拆除试验绝缘杆时站立不稳, 绝缘杆失衡倒向临近带电设备, 造成试验人员被试验线引出的电弧灼伤。因此有必要对绝缘杆的使用进行规范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1 高压试验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1) 经医师鉴定, 无妨碍工作的病症。

2) 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 掌握安全措施并履行确认手续。

3) 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 互相关心工作安全并监督安全规程的执行和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

4) 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学会紧急救护法, 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2 试验前应采取的组织措施和安全措施

1) 工作票正确并已许可, 现场安全措施正确完备。

2) 电气试验工作应二人进行, 工作班成员应认清工作间隔, 互相监护在安全围网范围内工作。

3) 工作前应围好试验安全围网, 防止外来人员闯入。

3 绝缘杆的要求

绝缘杆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满足现场的绝缘要求水平和试验设备高度要求。

4 不同类型设备挂绝缘杆方法和注意事项

4.1 线路设备试验

在进行线路设备 (线路压变、避雷器、耦合电容器) 试验时, 由于110k V设备间隔距离近, 工作人员应站在设备内侧挂绝缘杆, 防止绝缘杆倒杆碰到相邻带电设备, 严禁工作人员站在A、C两边相挂绝缘杆。

4.2 断路器间隔设备

在进行断路器间隔设备 (开关、流变) 试验时, 由于是不拆头试验方式, 要求运行人员拉开流变侧接地刀闸, 故应保持与带电线路设备的安全距离, 绝缘杆应挂在开关、流变设备内侧, 严禁挂在线路刀闸处。

4.3 母线设备

在进行母线设备 (母线压变、避雷器) 试验时, 应注意被试设备与母线的安全距离, 挂绝缘杆时要防止绝缘杆过高而碰到母线带电部位造成工作人员触电。

4.4 母联设备

在进行母联设备 (流变) 试验时, 由于是不拆头试验方式, 要求运行人员拉开流变侧接地刀闸, 故应保持与母线设备的安全距离, 绝缘杆应挂在开关、流变设备内侧, 严禁挂在母线刀闸处。

5 试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1) 挂绝缘杆前应做好防感应电的措施, 防止感应电造成绝缘杆脱手。

2) 挂绝缘杆时应选在牢固可靠部位, 应挂在被试设备不带电侧部位, 高压试验线应尽量短。

3) 高压试验时, 工作班成员应远离绝缘杆与高压试验线, 防止绝缘杆倒下高压试验线碰到工作人员。

4) 工作班人员更换试验接线时, 应取下绝缘杆并缩短绝缘杆。

5) 工作班人员转移绝缘杆时应有专人监护, 保持与带电部位的安全距离, 注意脚下有无障碍物防止摔倒及滑倒。

6 绝缘杆的管理要求

1) 绝缘杆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使用前后必须认真检查, 不用时应放置在专用地方保管并保持干燥。

2) 绝缘杆应严格按照绝缘工器具的试验周期进行试验检查

3) 班组应严格考核绝缘杆的使用状况并督促班组成员认真执行规章制度。

7 结论

1) 在试验工作中使用绝缘杆可以大大提高试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正确使用绝缘杆可以杜绝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SEO下一篇:资产评估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