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管理

2024-07-09

生猪养殖管理(精选12篇)

生猪养殖管理 篇1

猪场选址科学, 布局合理, 各功能区要有隔离措施, 净道污道分开;卫生防疫制度完善, 建立良好的防疫制度和日常消毒计划, 执行车辆、人员、物品进出登记消毒制度;加强饲养管理和营养, 科学的管理、合理的饲喂, 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完全的营养, 是猪群的首要前提, 猪只的体质健壮, 抵抗力强就可以减少发病机会;改善环境质量, 做好计划免疫, 消除健康猪群对某些传染病的易感性, 制定猪群保健方案, 合理用药,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建立防疫技术体系, 科学饲喂, 加强冬季仔猪的护理管养, 提高仔猪成活率, 规避养猪风险, 提高养殖效益。

1建立防疫技术体系

1.1猪场环境

1.1.1猪场场址的选择猪场应选择平整, 地势较高, 背风向阳, 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便于卫生防护并易净化和消毒, 土壤易渗水, 热容量大, 透气性好, 特别注意生物特性。社会条件应电力充足, 远离居民区500m, 远离畜牧场500~1000 m, 远离公路300~500 m。

1.1.2场内布局场内布局要合理, 将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等根据地势顺序安排, 不同区间要有隔离措施, 如绿化带隔离或墙体隔离或水池隔离等, 另外在布局中规划出行走路线, 区分出净道、污道。

1.2完善的管理制度

1.2.1防疫防疫是每个猪场的首要制度, 是猪场的生命线, 良好的防疫制度是养猪场进行正常生产经营的保证。防疫是一种无形的效益, 不同的猪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宜的防疫制度。一个典型的卫生防疫制度由以下主要内容构成: (1) 划分3级防疫区, 具体划分应根据各场实际情况确定;1级防疫区:重点对进出场区的人员 (分场内人员、场外人员) 、车辆、物品定期消毒等进行规定;2级防疫区:重点对进入2级防疫区的人员、车辆、物品等定期消毒进行规定;3级防疫区:一般为猪舍的封闭区域的防疫办法, 一般以洗澡间为分界点, 内为干净区, 外为脏区。 (2) 3级防疫区的重点有:入舍后洗手消毒后进入洗澡室 (注意自身衣物置放在脏区) 洗完澡后更换舍内衣物工作物, 执行各车间日常消毒计划, 执行灭鼠、灭蚊计划, 严禁在猪舍内解剖。

1.2.2门卫守则门卫是防疫的第一道关口, 其主要重点在于, 严格执行防疫制度, 每天更换消毒盒, 消毒液要求清洁、浓度准确。进场人员要更衣、换靯、洗手、消毒, 进入车辆要严格消毒, 执行进出 (包括人员、物品等) 登记制度, 登记要准确、清楚、整齐。非单位人员禁止入内并谢绝参观, 若有特殊情况通报负责人批准。

1.3猪群健康方案

1.3.1加强饲养管理和营养对猪群进行科学的管理、合理的饲喂, 并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完全的营养, 这是猪群的首要前提, 猪只的体质健壮, 抵抗力强就可以减少发病机会。

1.3.2改善环境质量在生产中做到“以猪为本”, 从猪只的角度考虑或改善它们的生活环境, 应尽可能的消除不良的环境条件对猪只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改善的内容:温度、换气、清洁、湿度。

1.3.3做好计划免疫根据本场及当地和猪场情况制定适宜的免疫计划, 并认真贯彻执行。通过实施免疫消除健康猪群对某些传染病的易感性, 在使用疫苗时, 首先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并与瓶签进行核对, 观察玻璃瓶是否有裂纹, 瓶塞是否松动, 确保使用合格的疫苗, 严禁打飞针。所用器械必须经过严格消毒, 实行“一猪一针头”, 以防止交叉感染, 注射部位应用3%碘酊或75%酒精棉球消毒。

1.3.4制定猪群保健方案 (1) 执行黄金原则:每天都要将每个圈舍内的所有猪只都轰起来, 仔细观察每1头猪。 (2) 建立治疗手册:严格按照疗程制, 对每头猪只的治疗进行记录。 (3) 消毒计划:消毒是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手段。猪场应定期对舍内舍外进行消毒, 合理选择, 正确使用消毒剂。针对自身场情况制定出舍内舍外的消毒计划, 用以切断传播途径, 保持环境卫生, 保证猪群健康。 (4) 消毒计划的主要内容:消毒程序、消毒药液、消毒方法、消毒周期。在选择消毒剂时, 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广谱杀菌有效作用快, 毒性低、残留少, 刺激性小, 无危险性, 便于运输、保存与使用。 (5) 驱虫计划:寄生虫分为体内和体外两种, 能感染猪的约有65种, 但是在工厂化猪场中大量感染并造成危害并不多。可是寄生虫对猪群造成的影响不但有经济上的损失, 而且继发细菌感染, 降低猪只抵抗力, 增加猪只死亡率, 所以一定要制定并实施驱虫计划。

1.3.5合理用药合理选择使用有效药物, 是确保猪群健康、减少损失的重要措施,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

2避免误区, 科学饲喂

2.1颗粒饲料掺水喂

饲养实践中有的养猪户喜欢将颗粒料加水拌成粥料喂猪, 这是不科学的。因为颗料饲料掺水后, 其营养成分会受到严重破坏, 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正确的方法是, 先喂干料之后再饮水。

2.2猪吃了就睡说明料好

猪的生活习性就是吃料、活动、休息。特别是40kg以下的小猪, 每天中午前后都要有一定的玩耍。吃了就睡可能是在饲料中添加了镇定剂 (如氯丙嗪) , 猪吃这些饲料后, 破坏了其正常生理功能, 猪因麻醉而睡觉。同时, 镇静剂对猪机体会起到降低血压、降低体温和减少降心跳次数的作用, 影响猪的正常代谢作用, 并且镇定剂类药物在猪体内有残留, 对消费者健康极为不利。

2.3饲料味浓质量好

有些养猪户往往以饲料气味大小来评定饲料质量好坏, 这样的作法是不对的。如当前市场有的添加剂, 加到饲料中就显得鱼腥味很浓, 提醒养猪户要注意到这一点, 严防上当受骗。

2.4猪粪便发黑说明饲料质量好

评定饲料质量好坏, 要看饲料转化率的高低, 粪便颜色正常情况下是由采食饲料所组成的成分和猪的消化吸收能力所决定的。有些养猪户认为猪排黑粪的饲料就好, 排黄粪的饲料不好, 这是不对的。正因为人们存在这种错误认识, 所以有些饲料厂家为了迎合养猪户的错误心理, 在饲料中添加了对猪生长发育没有作用的物质, 如硫酸铜, 使粪便发黑, 从而增加了饲料成本, 使饲料价格大大提高, 也增加了养猪户的经济负担, 但对猪的生长发育却没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2.5猪皮毛红亮说明饲料好

有的养猪户认为, 猪的皮肤发红, 饲料就好。猪的皮肤颜色和毛皮的亮度, 是由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多少来决定的, 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有些饲料厂家在饲料中增加硒、铜的含量, 使猪的皮肤发红, 但猪肉中却残留了大量的硒和铜, 食用这样的猪肉, 就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2.6猪咬尾饲料营养不全

一般情况下, 猪如果长期得不到必需的营养物质会出现异食癖, 如食盐、蛋白质, 或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但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饲料, 这些物质都不会严重不足, 不会出现异食的现象。猪咬尾的原因还有:猪群的密度过大、猪舍环境恶劣、光照强度大和缺乏某些营养物质等。咬尾猪多在10~40kg体重之间, 体重在20kg左右的猪咬尾尤为严重, 哺乳仔猪或超过40kg体重的猪极少发生。体重在10~40kg阶段的猪, 正是好玩喜斗的时期猪的唯一攻击武器是嘴, 开始时咬尾是为了玩, 当咬破见血时, 就成了同栏猪的嗜好, 多数猪对尾部出血的猪, 出于好奇的心理, 舔吮或拱咬, 这是造成咬尾的重要原因之一。出现这种情况应对受伤的猪隔离, 同时出生仔猪应进行断尾。

3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

冬季气温低, 且常出现低温霜冻, 对仔猪成活不利。因此, 要加强仔猪的护理管养, 才能提高成活率。

3.1杂交猪不能作种猪

这是因为杂交猪虽然体大, 体质好, 生长快, 但因为它的遗传性能极不稳定, 作种猪用, 其后代会出现严重的性状分离, 如饲料报酬降低, 生长速度变慢, 抗病能力减弱等。所以杂交猪不能用来作种猪。

3.2改善猪舍环境

一般仔猪产后3d内应保持温度在28~30℃左右, 一星期内应保持25~26℃左右。因此, 在母猪产仔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在猪栏水泥地面上铺上一层均匀的干稻草或软绵的干山草, 然后再在上面铺上麻袋。猪舍保温条件不好的, 冬天产仔时最好用保温箱, 即用木头箱或厚底皮箱铺上保温材料供仔猪休息。天气寒冷或阴雨天气, 要在箱内挂个40W的电灯泡, 提高温度和光照。

3.3防止难产或流产

在母猪产前一段时间, 应每天让母猪多晒太阳和适当运动, 以增强体质, 还要增喂精料。怀孕母猪不要喂发酸变质的饲料。在清洁猪舍卫生时, 不要碰撞母猪, 更不能用扫、棍棒赶打母猪。母猪产仔时, 不能离人, 要日夜兼守, 以便随时预防应付难产和防止母猪压伤死仔猪。

3.4精心照顾弱小仔猪

仔猪出生后一般10min多可自由采乳, 但弱小仔猪因四肢无力, 行动不便, 往往不能及时寻到乳头, 因此应给予人工辅助, 争取在产后一h内让弱小仔猪吃到初乳。在母猪分娩结束后, 应立即把弱小仔猪安排到前边乳汁多的乳头上, 使其养成习惯, 吃饱喝足, 增强体质。在仔猪出生后一周应开食补料, 以防母乳不足。

3.5及时预防仔猪疾病

了解和掌握好仔猪的毛色光泽、采食量多少、尾巴的摆动、尿便的颜色和形状、肛门的卫生等, 仔猪出生一个月左右, 要注射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三大疫苗, 以防仔猪传染病的发生蔓延。

4总结

以上所述只是生猪养殖主要方面中的部分内容, 在养猪实践中许多小的环节也不能放过, 要保证猪群健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要有完善的体系, 严格执行, 真正落实方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生猪养殖管理 篇2

(穗府[2010]15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生猪养殖管理办法》业经第13届11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施行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六月十三日

广州市生猪养殖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生猪养殖行为,预防控制生猪疫病,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生猪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促进生猪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饲养、产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生猪禁养区域划定、养殖场建设、养殖管理和规范养殖业发展,适用本办法。

法律、法规对作为观赏、实验和宠物饲养等生猪饲养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市和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猪养殖过程的监督管理,会同相关部门编制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发展改革、公安、财政、国土、环保、水务、农业、卫生、规划、城管、工商、林业、质监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生猪养殖的相关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生猪养殖是指常年存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殖场,生猪养殖户是指从事生猪养殖但规模小于上述标准的单位和个人。生猪养殖场、养殖户统称生猪养殖场户,其划分标准的调整,依照省人民政府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禁养区域

第五条 以下区域为生猪禁养区域:

(一)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黄埔区和西二环、北二环、东二环高速公路及金山大道、105国道至钟林收费站所形成的环内其他区域;

(二)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区;

(三)城市和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医疗区、游览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四)在前三款规定区域以外,有关区、县级市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

第六条 有关区、县级市生猪禁养区域具体范围的划定和调整,由所在区、县级市人民政府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区、县级市划定和调整生猪禁养区域时,应当听取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专业团体和公众的意见。

第三章 建场要求

第七条 生猪养殖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当地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要求;

(二)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

(三)有相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四)场区布局合理,场容场貌整洁;

(五)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

(六)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环境保护条件,达到国家、地方规定的强制性污水排放标准;位于已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纳污范围的,应当具备污水接入市排污管网的条件;

(七)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生猪养殖场兴建(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前,应当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有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申请办理有关报批手续。

需要办理投资项目备案的,应当在此之前向发展改革部门申请投资项目备案,需申请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应当按照规定向区、县级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材料和申请;需占用林地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林业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完成上述手续后,应当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用地手续。

第九条 生猪养殖场应当按照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排污许可证》,向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在公共污水管网覆盖地区的生猪养殖场户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排水许可证》。

本市鼓励生猪养殖实行企业化管理,办理工商登记注册。

第四章 养殖管理

第十条 生猪养殖场应当按照规定,将养殖场的名称、地址和饲养品种、规模等材料报所在区、县级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领取畜禽标识代码。

第十一条 生猪养殖场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全过程的养殖档案。养殖档案应当真实、完整、及时,至少保留2年。

第十二条 生猪养殖场户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的要求,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禁止使用违禁药物、原料药、人用药、假冒伪劣兽药和其他非法添加物,禁止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饮、食堂的泔水饲喂生猪,禁止在垃圾场或使用垃圾场中的物质饲养生猪。

第十三条 生猪养殖场户是生猪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生猪养殖场户出售的生猪必须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禁止出售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生猪,禁止出售有违禁药物、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或兽药残留超标的生猪。

本市实施生猪产地违禁药物的自检制度。生猪出售前,生猪养殖场户必须做好生猪违禁药物的自检和记录,并提前2日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及时对生猪检疫,检查自检记录,必要时抽样检测。

生猪产地违禁药物自检制度由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生猪养殖场户应当做好消毒、免疫等动物疫病预防工作,建立免疫档案,对免疫生猪加施生猪免疫标识。

第十五条 发生生猪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生猪养殖场户应当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疫情,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漏报或阻碍他人报告,不得自行发布疫情。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经初步调查认为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通报疫情。生猪养殖场户要服从、配合相关部门实施防治措施和卫生部门对有关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第十六条 发生生猪疫病时,疫区或受威胁区域内的生猪养殖场户应当及时做好隔离、消毒等工作,防止疫情扩散,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依法采取强制性控制、扑来措施。生猪养殖场户应当对染疫生猪及其排泄物、垫料等污染物,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生猪尸体,按照规定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处置。

第十七条 生猪养殖场户应当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排放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地方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的要求。

第十八条 从事种猪生产经营或生产商品代仔猪的生猪养殖场户,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五章 规范发展

第十九条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对本办法实施前禁养区域内已经建成的生猪养殖场户实施限期关闭或搬迁;对非禁养区域内不符合规划、用地、环保、防疫要求或有关手续不完备的生猪养殖场户,责令其限期整改。

第二十条 本市鼓励发展大型现代化生猪养殖场,逐步减少生猪养殖场户总量。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大型生猪养殖场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障、落实年出栏万头以上大型生猪养殖场用地(包括生猪栏舍用地和附属配套设施用地)。

第二十一条 各级财政应当加大对大型生猪养殖场的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年出栏万头以上大型生猪养殖场的养殖设施、环保设施建设和标准化改造。本市鼓励本地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在外地建立供应本市的生猪养殖基地,扶持生猪粪尿生态还田还林、沼气生产和有机肥料资源化利用,突出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种猪产业。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在生猪禁养区内养殖生猪的,依据《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件》等有关规定,由区、县级市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其限期关闭或搬迁,并拆除相关设施;逾期不拆除的,依法组织强制拆除。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一)未按规定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而生产经营种猪或商品代仔猪的;

(二)未按规定建立、保存养殖档案或伪造养殖档案的;

(三)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的要求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医的。

第二十四条 生猪养殖场户使用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等在饲料和生猪饮用水中禁用的药品或者使用含有该类药品的饲料养殖生猪的,由公安机关联合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查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予以处罚:

(一)未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

(二)不按规定实施强制免疫或免疫后未加施免疫标识的;

(三)不按规定处置染疫生猪及其排泄物、垫料等污染物,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生猪尸体以及其他经检疫不合格生猪的。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一)未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办理有关审批手续,擅自兴建生猪养殖场的;

(二)未按规定领取《排污许可证》的;

(三)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地方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

第二十七条 未按规定领取《排水许可证》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八条 生猪养殖场未依法办理用地手续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未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手续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九条 擅自在市区饲养生猪,以及乱抛弃病、死猪,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已有规定,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章 附则

雨润布局生猪养殖 篇3

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爱彬表示,上海工厂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雨润在全国的网络布局,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另外,李爱彬向记者透露,为确保原材料的安全,强化对上游产业链的控制,未来几年内,雨润将把发展重心从屠宰业转向养殖业,预计到2020年,集团生猪养殖有望实现100%自养或可控。

上海工厂试投产

上海福润于2008年8月开工建设,项目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占地面积450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总投资8.6亿元人民币。项目按国际标准设计建设,建成投产后,年生猪屠宰能力将达到200万头,主要产品规模为胴体肉66600吨/年、分割肉39960吨/年,肉制品10000吨/年、豆制品5000吨/年、休闲食品5000吨/年、猪副产品49950吨/年、禽类制品5000吨/年。

一期屠宰项目采取二氧化碳窒息法、真空抽血法、立体蒸汽烫毛脱毛、天然气燎毛等国际先进屠宰工艺,是目前上海乃至全国最现代化的肉制品生产企业之一。二期工程计划2012年底前完成。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30亿元,实现年利税约1亿元,可提供白鹤镇和周围地区1500个就业岗位。

“上海是雨润的大本营,该工厂投产后,上海市民将吃到本地生产的雨润产品,而对于企业,不仅能节省一定的物流成本,同时又能为上海市民提供更加新鲜安全的肉制品,意义非凡。”李爱彬说。

公司认为,该项目可直接和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包装业、物流业、饲料业等,并为提升白鹤镇农业产业化结构水平发挥积极作用,为上海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及食品安全方面作出积极贡献。据介绍,雨润现有生猪、牛羊、禽业等200多家屠宰工厂,其中100多家已投产,该集团2011年全年实际生猪屠宰量达2000万头左右,低温肉制品市场占有率已连续14年位列全国第一。

全年药残检测费5亿元

为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雨润率先在行业内建立了“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食品可追溯体系,在生产过程中严把21道检验关,做到瘦肉精检验“头头检”,全年药残检测费用达5亿元左右。“这么大规模的检测费用,虽然与企业的短期效益成反比,但从长期来看则是统一的。”李爱彬认为。

然而,即便是“头头检”,仍无法保证彻底消除由人为因素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当被问及如何保证员工的职业化程度和对产品检验的重视程度,以确保企业设定的制度与机制得到贯彻执行时,李爱彬告诉记者,集团在设定内部组织架构时,对品管部和财务总监实行垂直管理,即各分公司的质监人员和财务总监由集团总部统一委派,人事关系、薪水发放等全部隶属于集团总部,并每隔三年轮岗一次。此外,雨润实施“食品安全一票否决”的管理制度,即凡是违反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的总经理,不论经营业绩大小,一律立即撤职下岗。再者,生产企业还会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

日前,作为江苏省打造“放心肉”服务体系一个关键部分的生猪屠宰监管系统正式启动,包括雨润在内的166家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的规范化生产被列入视频监控,监管部门可24小时在线全程监控各大肉企的生产状况,包括原材料采购、静养、屠宰、分割、预包装、肉品出厂以及无害化处理等各个关键岗位和工序的实时动态。

2020年前实现生猪完全自给

在生猪屠宰行业,最大的风险莫过于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如何确保原料生猪的安全是摆在肉食品企业面前的难题。对此,李爱彬表示,雨润集团正在按照自身的规划新建若干大型现代化养殖场,不断提高原料生猪的自给比例,将原料风险控制在自己可把控的安全范围之内。未来几年内,雨润将把发展重心从屠宰业转向养殖业,预计到2020年,集团生猪养殖有望实现100%自养或可控。据了解,目前雨润的原料生猪自给率仅为5%左右。

面对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雨润提出了“全产业链发展确保食品安全”的理念,即纵向覆盖种植、饲料、育种、养殖、屠宰、精深加工、生鲜连锁、熟食专卖和电子商务等;横向延伸到生物制药、冷链物流、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等;产业遍及猪、牛、羊、鸡、鸭、鹅、兔等,发展成为从田头到餐桌的全链经营企业。

目前,雨润正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即前端发展现代养殖业,中端提升加工产业附加值,后端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和生物制药行业,形成一、二、三产业的科学组合,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农业科技型企业转变,通过完善发展模式来保障食品安全。

淘汰50%以上落后产能

根据中国肉类协会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年出栏生猪近7亿头,全国拥有2万家以上屠宰工厂,但真正形成品牌化和规模化经营的企业不足千家,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位的企业不足全国市场总额的10%。中国屠宰行业的集约化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大部分屠宰工厂尚不具备最基本的检验检疫设备,约75%的定点屠宰企业实行代宰制,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生猪规模养殖场应注意的管理要点 篇4

1 提高饲养员文化素质

一些规模养殖户为了省钱, 聘用没文化的甚至老弱病残的人做饲养员是不当的, 规模化养猪场应招聘一定比例的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 特别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

2 养殖场应科学选址

养猪业是长期产业, 必须进行长远规划, 要选在远离村庄、公路、坡地、洼地等地建场, 而且还要具备以下优势: (1) 地势:要高、平坦、向阳、背风、座北朝南、防止积水、返潮等。 (2) 土壤:以沙土壤为好, 黏土则排水不良, 容易积水。 (3) 水源:应选择水质良好, 水量充足的水源, 最好用地下水或自来水。 (4) 交通运输:选方便, 离主要公路2km以上并有围墙。 (5) 排污处理:使粪尿水及时排除养殖场, 养殖场下风处应设有化粪池, 如沼气池或发酵池。

3 养殖场消毒应到位

有些规模养殖场重视前门的消毒, 忽视后门的消毒;重视脚的消毒, 忽视手的消毒;重视人员进出的消毒, 忽视物品进出的消毒;重视外来人员进出的消毒, 忽视自场人员特别是领导的消毒;重视全进全出的大消毒, 忽视局部环境的小消毒;重视地面的消毒, 忽视空气消毒。消毒应按程序进行。合理的消毒程序为:舍内从屋顶、墙壁、门窗至地面。消毒顺序:搬出和拆卸用具和设备→清扫→清除粪尿等污物→高压水枪冲洗→干燥→从上到下用消毒药液喷雾 (雾粒应细) →干燥→换另一种类型消毒药物喷雾 (必要时用20%石灰浆涂墙) →将已消毒好的设备及用具搬进舍内安装调试→密闭门窗后用甲醛熏蒸 (必要时3d后再用过氧乙酸熏蒸1次) →封闭空舍7~15d。若生产急用, 可熏蒸24h, 打开门窗通风24h后使用。

4 坚持全进全出

坚持科学养殖、自繁自养、预防为主及加强综合饲养管理, 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等综合措施。不从外地外场引进, 并实行全出全进制, 防止疫病传入。基础母猪超过300头的猪场必须设计产房、保育舍。不能全进全出的旧场必须改造。

5 坚持科学免疫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按程序给猪接种疫苗, 可以诱导不同年龄阶段的猪产生主动免疫, 如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毒性疾病必须通过免疫接种来预防。有些疾病没有疫苗可以使用, 不可能依靠疫苗接种预防所有疾病, 这就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 以防止动物疫病传入。

6 作好药物预防

规模化养殖场尤以传染性疾病为常见, 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 应做好科学的预防和正确的治疗, 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目前疫病十分复杂的情况下, 保健预防用药必不可少。有病用药, 无病也要用药。有病用药, 是治疗;无病用药是预防。“预防为主, 治疗为辅”。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在饲料中选择适当的预防用抗菌类药物, 预防猪群的细菌性感染, 提高健康水平。

7 加强饲养管理

生猪养殖场管理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5

今天召开生猪养殖场业主会议,是在我市养猪业取得进一步突破、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新经验、分析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安排新任务,实现规模养殖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快我市生猪养殖产业化发展。温家宝总理指出“猪粮安天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猪肉对丰富群众“菜蓝子”、稳定物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2008年以来,在各级领导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热情帮忙、畜牧兽医系统全体同仁和广大养殖业主共同努力下,我市生猪养殖各种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生猪年出栏量在100万头以上,并且每年保持6%以上的增长速度。我们感到更加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激励生猪生产。一是普惠性的政策,包括能繁母猪补助、能繁母猪保险、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等政策;二是针对特定对象的政策,包括生猪良种补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三是不直接落实到养殖户,但养殖户会间接收益的政策,包括生猪生产消费监测预警系统、中央地方储备肉、屠宰环节的病害猪无害化处置补助等政策,围绕这些政策,我局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而且能繁母猪补助、生猪良种补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养殖场标准化建设等一些政策已经得到落实,为我市生猪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1

今年全市生猪饲养量到达170万头,其中年出栏115万头;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达700多户,年出栏50多万头,占全市年出栏量近50%;其中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有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大洋猪场,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有中联畜牧有限公司新龙养殖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南木凤岭养殖场等。当前,我市生猪产业已经从基地培养强大阶段,向基地、龙头共同发展的产业化阶段迈进,全市生猪产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在生猪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价格波动。生猪价格往往有周期性波动,甚至跌落到亏本的地步,一些中小型养殖场受眼前利益影响,价高时盲目扩大规模,价格下落时又大量淘汰母猪,造成更加严重的价格波动。

2、疫病复杂。近年来生猪疫病出现多种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出现高致病性菌毒株等,造成生猪大量发病死亡,给疫病防控带来重重困难,给养殖户造成重大损失。

除上述一些客观因素外,也存在养殖场本身的一些主观因素:

1、无证养殖,动物防疫条件不符合要求。目前我市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养猪场只有一百多个,大部分中小型养殖场没有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部分养殖场选址、布局、设施设备不符合防疫要求,甚至污染环境。

场址离人口密集区、主要公路过近,生活区与生产区没有明显分开,消毒设施设备不全,排污设施不全或与生产规模不符,管理制度不全或不按管理制度执行等,这些问题均给疫病发生留下隐患。

2、不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没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一些猪场没有按照政府及管理部门的要求做好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强制免疫工作,特别是不进行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或不进行二次免疫,抗体合格率不符合要求,起不到有效保护作用。

3、不备案,没有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备案登记是管理部门掌握真实养殖动态的基本要求,我市还有部分养殖场没有到主管部门备案登记。部分养殖场不建立养殖档案或档案记录不完整,不能真实反映养殖情况。

4、生猪出栏不报检,引进种猪不申请审批。生猪出栏前检疫是防止染疫生猪进入流通环节、引起疫病传播的必要措施,跨省引起种猪经申请审批是防止引入疫病的重要手段,我市大部分养殖场都存在生猪出栏不报检,引进种猪不申请审批的问题。

5、不按规定处置病死动物。一些养殖场不执行病死动物“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买卖,不准转运,及时无害化处理”的“四不准一处理”规定,将病死动物销售给不法屠商,或乱丢乱扔病死动物,污染环境,污染水源,危害公

共卫生安全,传播动物疫病,是对自己、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是故意传播疫病的违法行为。

6、滥用药物。一些养殖场兽药采购没有记录,用药没有记录,违规使用地标兽药和人用药品,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保健,出现疫病时超量使用抗生素,引起猪群产生耐药性和猪产品兽药残留超标等。

养殖场存在的上述问题违法了《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存在安全隐患,制约了养猪业发展,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后果。一是引发疫病流行。几年来出现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病多发生在中小型规模养殖场,特别是2007年发生的生猪“高热病”和今年6月份发生的大量丢弃病死猪事件,至今历历在目,谈猪色变,不堪回首,对养猪业造成了灾难性打击。二是危害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敏感问题,疫病流行、染疫或病死畜禽肉及肉制品、肉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等均严重威协人民群众肉食安全,可能引起食品安全事故。

针对我市养猪业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几方面工作:

1、按照新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和新的审核标准,对养殖场进行重新审核发证。新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已于2010年5月1日施行,原来已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养殖场合格证有效期至2011年4月30日止,明

年起依申请对养殖场按新审核标准进行审核,选址、布局、设施设备等符合条件的核发新证,不符合条件的提出整改意见。对动物防疫条件不符合要求又拒不进行整改、未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养殖场坚决予以取缔。

2、加强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与养殖场签订防疫安全责任状,督促指导养殖场按签订条款执行,实行责任追究。依法对养殖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防疫制度执行情况、免疫开展情况、养殖档案建立情况、检疫申报情况、用药情况、无害化处理情况等等,检查中发现违法行为的,坚决依法查处。

3、认真落实各种扶持政策。已经实施但未按进度完成的项目实施单位务必按照项目要求按质按量完成,确保通过项目验收。从明年起,扶持、奖励对象的认定实行打分制,制定评分标准,公开打分,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享受扶持、奖励的养殖场,并将评分标准、评分内容、评分结果向社会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没有取得《动物防疫合格条件证》的、不按规定实施强制免疫且抗体合格率不达到70%以上的、不建立养殖档案的均实行一票否决,不列入扶持、奖励范围。

4、整合养猪资源,成立养猪协会,做大做强养猪产业。为了在养殖技术上、在管理上、在产供销上发挥优势,增强竞争力,需要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互助互惠组织。明年起,按照分区分片、志愿加入原则,成立多个养猪协会,加强养猪协会管理,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做大做强养猪产业。

各位老板,希望大家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吸取教训,发挥优势,再接再厉,走规范化、标准化道路,将我市养猪业推向新的辉煌。最后祝愿各位老板事业兴旺,万事如意,大展宏图!

生猪无公害养殖技术 篇6

关键词 生猪;无公害养殖;前景;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828.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0153-02

当前,国内各地方猪种具有肉质精美、繁殖力强等优势,能够满足青粗饲料的养殖要求,但是也具有成长慢、屠宰率不高和肉质偏肥等缺点。目前,制约生猪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未能严格按照无公害商品猪的标准进行养殖,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导致生猪养殖业陷于低效益困境。开展生猪无公害养殖是突破这一困境,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的必由之路。

1 前景分析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各种负面影响事件频频发生的背景下,猪肉安全也成为了重要的话题,激素过多、采用违禁药品以及垃圾猪等负面事件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推广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能够在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有助于扭转生猪养殖行业的负面影响,提高生猪质量与安全系数,满足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养殖行业的效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对于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技术要点

2.1 建设标准化合格猪舍

养殖企业或养殖户要保证猪舍的建设规范标准,严格按照无公害养殖的设施与面积要求。首先,要保证猪舍具有排污设备,配备饮水器具和一定面积的运动场所。养殖户要建造化粪池与排水沟,原则上化粪池应当超过3 m3的标准,排水沟易于卫生清扫,安装的饮水器具要配备自动饮水嘴,便于生猪饮用卫生的自来水,运动场地原则上不少于8 m2。

2.2 科学采购优质仔猪

在仔猪的选择与采购方面要下功夫,原则上以采购杂交猪为宜,因为杂交猪在整个养殖环节中生长周期较短,抗病能力也较强,对养殖饲料要求一般,选用杂交猪能够增加经济产出效益。在仔猪采购中要对仔猪进行全身查看,不得出现疾病症状,要挑选体格较好、食欲较强、状态正常的仔猪。在仔猪的来源上一定要摸排清楚,原则上在正规的猪场采购,也可以在熟悉的农户家中采购,避免不熟悉情况而购进带病仔猪。在仔猪的确定上应当选取同一窝中最重的,研究资料显示,仔猪初生体质量、断奶窝重与其最终出栏体质量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因此应当尽可能在同窝中选择最重的仔猪。

2.3 按照无公害标准饲养

在饲养环节应当选用直线育肥为宜,运用饲料生喂技术,仔猪到圈后第1天喂食少量青料以及干净的自来水,休息2 d确定仔猪没有其他特殊情况之后,添加营养全面的稀料,同时,添加细作的青饲料。7 d以内,原则上运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帮助仔猪逐步适应新的喂食方式,逐步进入正常的饲养渠道。对生猪养殖的饲料应当进行阶段性配比,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配比应当体现差异性,以满足生猪生长为目标,饲料配比中要保持精青饲料的科学搭配,保证生猪生长需要的同时控制养殖成本。生猪养殖中的水源供给也非常重要,因为水对生猪体温调节以及营养消化吸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新陈代谢,所以,在养殖中一定要保证饮用水的充足与清洁卫生。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部门对生猪饲料、添加剂的相关规定,严格禁止使用违禁药品,高残留和违禁添加剂一律不得使用。在生猪饲喂方式的选择上则要根据养殖的具体目标方向确定,限量喂养能够保持生猪较高的瘦肉率,但是其生长速度不快,对于追求瘦肉率的养殖方向可以选用这样的养殖方式。自由采食喂养能够较快地提高生猪体质量,生长速度较快,但是其瘦肉率相对偏低,对于追求生长速度的养殖方向可以选用这样的养殖方式。

2.4 科学开展日常的管理

科学的管理对于生猪养殖效益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做好卫生工作,在仔猪进圈之前要对猪舍以及相关的器具实施全面的消毒与清理,猪舍必须用生石灰水全面消毒,其他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猪场要保持一定的绿化规模,对于生猪日常产生的粪便要及时处理,保持猪舍的通风与气味清爽,及时消毒和清扫,为生猪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控制好温度与光照,尤其在冬季气温较低时,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同时,兼顾空气流通的需要,温度过低则要采取加温措施。温度过高情况下可以采用淋水、搭凉棚以及增加青绿饲料、饮用水等措施,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日常管理中要保持空气流通、光照充足,不同季节安排相应的光照时间与强度。第三要强化调教,饲养过程中训练猪群分别在固定区域进食、休息与排泄。另外还要对猪群根据来源、体质量等因素实施分群管理,同一批、同一舍的猪应在同一时间出栏,便于下一批仔猪进场。整个饲养流程中必须保证无违禁药品与生物制剂使用,为生猪肉质的安全、优质奠定基础。

2.5 及时进行防疫和驱虫

在生猪养殖中,防疫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猪瘟等疾病只能通过预防的方式进行控制,所以在防疫工作中来不得半点马虎。仔猪进场时必须予以猪肺疫、猪丹毒、猪瘟等方面的免疫,以及开展猪链球菌病和口蹄疫预防。养殖户应当按照免疫程序开展防疫接种,还要定期开展驱虫,在进场15 d和90 d应当各进行1次寄生虫驱虫,运用体表驱虫与口服驱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体表驱虫以1.0%敌百虫液,口服驱虫以丙硫咪(5~40 mg/kg剂量)、盐酸左旋咪唑(8 mg/kg剂量)。

2.6 确定合适的出栏时间

生猪在养殖到一定生长阶段时,其营养中的部分就会用于生命维持方面的消耗。所以,在此时安排出栏最具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生猪以体质量90~120 kg出栏较为经济。

综上所述,在生猪无公害养殖中,广大养殖户一定要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兼顾生长速度与产品质量,为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生猪养殖场的经营管理数学模型 篇7

某养猪场养猪规模是10000头猪,该养猪场利用自己的种猪进行繁育.养猪的一般过程是:母猪配种后怀孕约114天产下乳猪,经过哺乳期后乳猪成为小猪.小猪的一部分将被选为种猪(其中公猪母猪的比例因配种方式而异),长大以后承担养猪场的繁殖任务;有时也会将一部分小猪作为猪苗出售以控制养殖规模;而大部分小猪经阉割后养成肉猪出栏.母猪的生育期一般为3~5年,失去生育能力的公猪和母猪将被无害化处理掉.种猪和肉猪每天都要消耗饲料,但种猪的饲料成本更高一些.养殖场根据市场情况决定选种比例、存栏规模等经营管理策略.

一、母猪的年产仔量

生猪养殖场经营中要考虑盈亏情况,现在简单合理的假设下,生猪的养殖成本和生猪价格保持不变,且不出售猪苗,一个周期内养殖场的消耗为生猪的养殖成本,养殖场的收入为卖肉猪所获得的.养殖场要达到盈亏平衡点,研究一年内一头母猪要产乳猪达到多少.

模型一

在循环周期中的初始值为肉猪有n10头,可生殖的公猪与母猪的数量为n20、n30头,由公猪母猪的比例因配种方式而异,现公猪母猪的比例系数为k1,由此可得n30=k1n20.母猪所产的小猪为x全部养成肉猪,即有n10=n30x.查阅资料可得,从乳猪长到肉猪只需5个月,母猪怀孕4个月,一年可以生2胎.由于养殖成本及生猪价格保持不变,养殖成本为公猪的养殖成本c2n30、公母猪的养殖成本c2n20和肉猪的养殖成本c1n10,因此一年的总成本C=2c1n10+c2(n20+n30).设一头猪的价格为p,所获得的收益是卖肉猪的总收入,即Q=n10p.要达到盈亏平衡,养殖场主养猪的养殖成本与卖肉猪所获得的收入正好保持平衡,即Q=C.

综上分析,建立模型一:

由(Ⅰ)式知,一头母猪平均年产仔量x与一头肉猪的价格p、公猪与母猪的比例系数k1、从小猪长到肉猪的养殖成本c1、种猪一年的养殖成本c2有关.

经查阅资料得知,公猪与母猪配种时的比例系数大约为20~30,我们选择k1=25,即25头母猪需要1头母猪来配种;从小猪长到肉猪的养殖成本大约为c1=1000元;成年种猪养殖一年的成本大约为3000~4000元,假设成年种猪养殖一年的成本为c2=3500元;一头肉猪大约长到100公斤时开始卖掉,平均14元/公斤,一头肉猪的价格p=1400元.将k1=25,c1=1000,c2=3500,p=1400这些数值代入(Ⅰ)式,解得一头母猪的年产仔量为x=9头.

在生猪的养殖成本和生猪价格保持不变,且不出售猪苗,一头母猪平均每年的产仔量为9头,一头母猪一年可以生2胎,则一头母猪每胎生约4.5头,这时养殖场可达到盈亏平衡点.然而,生猪养殖场的养殖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母猪有生殖期有限,母猪生下的小猪全部养成肉猪的假设太理想.我们对模型一进行优化,将母猪生下的小猪一部分养成肉猪,一部分转成种猪,由此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建立模型二.

模型二

综上分析,建立模型二:

解得:

由(Ⅱ)式可知,要想求出母猪的平均年产仔量需要知道n31,n30,y1,y2,c1,c2,p,k1各个符号的具体数值.

经查阅资料得知,公猪与母猪配种时的比例系数大约为20~30,我们选择k1=25,即25头母猪需要1头母猪来配种;从小猪长到肉猪的养殖成本大约为c1=1000元;成年种猪养殖一年的成本大约为3000~4000元,假设成年种猪养殖一年的成本为c2=3500元;一头肉猪大约长到100公斤时开始卖掉,平均14元/公斤,一头肉猪的价格p=1400元.

将y1=10,y2=5,k1=25,c1=1000,c2=3500,p=1400,小猪选为种猪的比例,我们分别选取为1∶20,代入(Ⅱ)式中分别得到母猪的年产仔量为x=12头.

假设生猪养殖成本及生猪价格保持不变,且不出售猪苗,小猪全部转为种猪与肉猪,一头母猪每年平均产仔量要达到12头左右,即一头母猪每胎生约6头左右,这时养殖场可达到盈亏平衡点.

二、小猪选为种猪的比例

考虑养殖场的养殖过程是一个循环,在经营的过程中,有小猪不断地产出、猪苗和肉猪被卖以及种猪被处理的过程.假设一头母猪的生育期为3~5年,生育期的母猪每头年产2胎左右,每胎成活9头左右,3~5年后母猪将失去生育能力,和公猪一起被无害化处理掉.当养殖场养殖规模达到饱和时,分析小猪选为种猪的比例,需考虑种猪的数量变化.

模型三

在养殖场一直进行经营管理的情况下,该养殖场达到了生态平衡.在公猪和母猪生出乳猪后,一部分小猪转为种猪,失去生育能力的公猪与母猪被处理掉.我们可以认为一年内因失去生育能力而被处理掉的种猪数和两胎新增的种猪数和应该相同,这样才能保持平衡.

母猪的生育期为A,在生育期的公猪为n20,母猪为n30(每年年产两胎),现公猪母猪的比例系数为k1,由此可得n30=k1n20.一头母猪一胎的产仔量为x,则现有的母猪的一年所有产仔量为n30x,一年中失去生育能力的种猪为n2A20+n30.假设小猪选为种猪的比例为k2,则现有的小猪选为种猪的数量为k2n30x,研究半年内因失去生育能力而被处理掉的种猪数等于新增的种猪数.

综上分析,建立模型三:

即当母猪的生育期A为3年,生育期母猪的每胎成活为9头,k1=25,在养殖场的规模达到了平衡时,小猪选为种猪的比例为k2=1.9%.

模型三中在养殖场的规模保持动态平衡时,一年内新增的种猪数和一年内因失去生育能力而被处理掉的种猪数相同.我们可以分析得到,当母猪的生育期增加时,选种比例将减少.

三、母猪的存栏数

生猪场在经营的过程中,有小猪不断地产出、猪苗和肉猪被卖以及种猪被处理的过程,因为这个养殖场最多能养10000头猪,所以在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中,养殖场的规模应控制在10000头之内.生育期的母猪每头年产2胎左右,每胎成活9头左右.当养殖场养殖规模达到饱和时,分析母猪的存栏数,需考虑生猪的数量变化.

模型四

(1)当养殖场的养殖规模达到饱和时,在周期内不考虑母猪被处理,先考虑某一时间肉猪与猪苗已被卖出,这一时间的公猪为n20,母猪为n30,k1=25,在5个月之后,产生了第一批小猪n30x,此时养殖场存栏总数为公猪、母猪和小猪数,即n20+n30+n30·x.具体的模型如下:

解得n30≤996,也就是说,不考虑母猪被处理时,母猪的存栏数最大为996.

解得n30≤1014,也就是说,考虑种猪被处理的情况时,母猪的存栏数最大为1014.

摘要:本文探讨生猪养殖场决定选种比例、存栏规模等经营管理策略.在养殖成本保持不变和生猪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要考虑盈亏平衡,若将小猪全部养成肉猪的情况下,建立模型一,求得一头母猪平均年产仔量.接着,在小猪一部分养成肉猪,一部分转成种猪的情况下,建立模型二,求得一头母猪平均年产仔量.为使得该养殖场养殖保持生态平衡,分析一年新增的种猪数和一年内被处理掉的种猪数相同,建立模型三,估算小猪选为种猪的比例.接着,考虑在一个周期内生猪的总栏数,建立模型四,求得母猪的最大存栏数.

生猪养殖管理 篇8

1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的建设

1.1小区地址的选择

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地址的选择除了具备普通养猪场的条件外,还要保证所选区域未被污染而且未发生过污染,饮用水的水质要符合国家关于无公害生猪养殖的标准,并且要保证水源充足。同时小区位置与屠宰场、铁路、居民区、学校等公共场所的距离不得小于2km,与其它养殖小区的距离不得小于1km。确保小区的水、电、交通等设施充足、安全、通畅。

1.2对小区建筑的要求

首先,建筑的材料必须环保,不得含有放射性、甲醛等有害物质,对生猪的生存和生长不构成危害,对环境不能造成污染。

其次,为了能够有效防疫,在小区周围需要建设围墙、防疫沟或者隔离带等设施,与外界进行隔离处理。

最后,小区的设施必须要完善,布局必须要合理。为了做到安全生产管理和有效的防疫灭病,在小区中需要设置三个区域:生活管理区、生产区以及废弃物无公害处理区,而且这三个区域的布局要合理化,根据所处区域常年的风向(由上到下)、地理的坡度(由高到低)等要素顺次安排。此外,三个区域需要设置围墙或者绿化隔离带来进行分隔,在布局过程中要既保证三个区域的独立性又要方便三个区域的联系。生产区域需要根据生产工艺和流程要求设置猪舍、饲料库房、饲料调配间以及饲养员休息室等设施。猪舍的设计要符合光照、通风、防火、防疫等要求。生活管理区域根据实际工作要求设置办公室、宿舍、值班室、兽医室等设施。小区的生活管理区域需要设置在小区的大门处,大门口要设置车辆行人出入的消毒设施。废弃物无公害处理区域需要设置病猪隔离室、病死猪处理间以及存粪场和化粪池,注意做到防渗漏、外溢和污染[1]。同时,在小区的道路建设中需要设置专门的污道。

2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的管理

第一,多个养殖户联合建立的养殖小区,要以合作社或者养殖协会的组织形式进行统一管理,对于同一个品种的生猪要统一用料、用药、防疫、管理和销售。

第二,对于生猪饲料需要严格按照《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调配和喂养,为生猪提供全面的营养,严禁擅自调配无营养的饲料,禁止使用含有盐酸克伦特罗以及三聚氰胺等含有毒物质的饲料[2]。

第三,对生猪的防疫和消毒,要遵循国家相关的防疫消毒规定,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规则来进行生猪免疫和环境消毒,有效控制疫病发生。

第四,发现病猪后要及时隔离和治疗,治疗的药物必须要符合国家关于无公害畜禽饲养兽药的相关规定。对于治疗无效病死的猪要按照无公害处理规则,及时进行无公害处理。

第五,小区内环境卫生的管理要符合国家关于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粪便无公害化处理以及污染物排放的相关处理规定进行操作。对小区内的废弃物、猪舍内的粪便及时处理,保持小区环境的清洁、卫生。

第六,小区内的人员、动物、物资的运输采用单一流向方式,生猪养殖中不得与其它动物混养,减少不良环境对生猪产生的应激效应。

第七,尽量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生猪繁殖,如果无法避免从外地引进生猪,需要从非特定的病原区进行引进,并进行严格的检疫和隔离观察。

第八,完善小区各项管理的制度,做好人员的岗位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素质。

3结语

综上所述,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的建设是社会养殖业进步的标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养猪技术的成熟,加强了养殖业的标准化管理,为养殖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福森,孙洪海.标准化猪养殖小区的建设与管理[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5(6):21.

生猪养殖管理 篇9

一、问题分析

问题一要求养殖场在养殖数量不超过最大的养殖数量时, 在生猪养殖成本和猪肉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不出售猪苗, 小猪全部转为肉猪和种猪。猪场的收入主要集中为肉猪的收入, 养殖成本包括饲料费、人工费、防疫和医药费、机械和设备折旧费、零星死亡费用等。要使养殖场盈亏达到或超过平衡点, 必须使收入高于或等于成本。

在此须弄清楚养猪场的年收入和养猪成本, 再通过收入与成本比值的方法建立模型。

(一) 养殖场年收入

每头猪的收入=市场肉价×每头猪的重量

养殖场总收入=每头猪的收入×出售肉猪数量-养殖成本

(二) 养殖成本

养殖场的成本包括养殖场建设费用、机械和设备折旧费、饲料费、人工费、防疫和医药费、零星死亡损失费用等, 在计算成本时要把每项费用支出均摊到每头猪的成本中。

二、模型建立

所以可建立模型:

三、模型求解

在此经过查阅相关数据可得到养10000头猪规模养殖场的年收入和所需养殖成本, 即可求得目标数量。

1.饲养一头母猪所需成本

⑴乳猪从开食到改用小猪饲料的7~50日龄期间:共消耗教槽料5.8千克, 乳猪饲料15.28千克。

⑵小猪从50日龄到87日龄 (15~35 kg重阶段) 共消耗小猪饲料:35.65 kg。

⑶中猪从87日龄到125日龄 (35~65 kg体重阶段) 共消耗中猪饲料:80.8 kg。

⑷大猪从125日龄到168日龄 (65~108 kg体重阶段) 共消耗大猪饲料:118.8 kg。

⑸以一头母猪年产20头仔猪的保守估计来计算成本, 一头母猪年消耗饲料1100 kg, 母猪饲料成本主要为妊娠母猪饲料和哺乳母猪饲料, 平均一下价格为:2.56元/kg, 所以, 一头母猪年饲料成本:1100×2.56=2816元, 加上药物免疫和人工成本484元, 则一共为3300元。

进入生产期后, 成本计算为:生产期大约为5年 (中小型猪场护理得好, 可以达到五年使用期限) , 则每年摊入后备母猪饲养成本840÷5=168元。

所以, 母猪一年的成本m3为3300+168=3468元。

由此可以计算出每头初生仔猪 (含喂养它的奶水) 的成本为3468÷20=173元。

2.每头肉猪到出栏时的总成本计算

一头肉猪总生产成本为:80+890=970元/头

3.出售一头肉猪的价格

出售一头肉猪 (100 kg左右) , 每头肉猪平均所需猪仔培育成本为200~250元, 医药成本费为30~50元, 人工费用需20~30元, 机械和设备折旧费用为25~40元, 其他费用35~40元。根据调查, 本地区饲料平均单价3.4元/kg, 则饲养一头肉猪所需饲料成本为952元。合计出售一头肉猪 (100 kg左右) , 成本费用n为1200元左右。

4.培育一头后备母猪所需成本个月的喂养, 再需要继续饲养3个月才能配种。四个月的喂养方法与肉猪的喂养方式相同4, 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乳猪从开食到改用小猪饲料的7~50日龄期间, 共消耗教槽料5.8 kg, 乳猪饲料15.28 kg; (2) 小猪从50日龄到87日龄 (15~35 kg重阶段) 共消耗小猪饲料35.65 kg; (3) 中猪从87日龄到125日龄 (35~65体重阶段) 共消耗中猪饲料:80.8 kg。这期间饲料需花费619.55元。之后继续饲养3个月, 这中间消耗后备母猪饲料240 kg, 成本为:240×2.49=598元, 加上期间的药费42元。

总计饲养一头后备母猪需花费成本为1259.55元。

参考文献

[1]霍永久.猪健康高效养殖.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0.

生猪养殖业中生猪疾病的防治 篇10

1 生猪发病时期不良表现

1.1 仔猪阶段

仔猪阶段(出生至断奶后1~2周),猪的死亡率占猪一生死亡率的70%以上,而出生后1~2周的仔猪的死亡率占整个仔猪阶段死亡率的65%以上。这一数据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仔猪阶段的饲养管理和疾病的防治。此阶段,常见的仔猪疾病主要有仔猪白痢、红痢、黄痢、水肿病、仔猪副伤寒等。这些疾病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母猪不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2)猪舍卫生不达标;(3)饲养管理方法不妥,如果不能对初生猪仔做好保暖措施,仔猪就容易感冒、拉稀,甚至死亡;另外,如果不及时补铁、补钙,仔猪容易出现贫血或消化不良的症状;(4)没有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滴度低;(5)仔猪未按疫病免疫程序接种预防或未进行相关药物预防[1]。

1.2 育肥阶段

在育肥阶段,猪的生长速度快,但同时各种疾病也趁虚而入。这一阶段是猪生长的关键环节,尽管这一阶段的育肥猪抵抗力相对保育猪来说,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但一些常见的多发传染病、寄生虫病、代谢病、中毒病等,一旦在育肥阶段感染或发病,就会对养猪业造成极大威胁。虽然这些疾病为慢性疾病,但它会影响猪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转化率,最终增加生产成本。因此,此阶段,各种防治措施必须落到实处[2],同时重视各种规模的猪舍的疾病防治措施[3]。

2 生猪养殖中的生猪疾病的变化

目前,传染病对生猪养殖业的危害最大,并且传染病的种类每年都在增多。如近几年出现的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增生性肠炎及猪副红细胞体病、猪圆环病毒型感染等。

2.1 传统疫病的非典型化流行

随着科技进步,免疫预防生物制品大范围应用于原来猪场上出现的一些常见疾病如猪肺疫、猪丹毒、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及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猪瘟等,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病。但由于我国养猪的单位数量不断扩大,规模化程度提高,畜禽及产品流通速度也在加快,与这种规模群体不相适宜的盲目免疫、抗体监测手段和方法日益凸显,同时大量动物保健复方制剂普及适用,使得猪群的临床症状呈现出非典型性,给诊断带来了困难。

2.2 多病原感染

多病原感染指,含有1或2种以上的细菌性病原存在,或者几种病原共同存在,导致猪的病理现象。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这种感染并不罕见。

2.3 细菌性疾病

养猪生产者在饲养猪的过程中,都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意图降低生猪流行病的发生率,减少经济损失。但应当注意的是,在生猪食用抗生素类药物的过程中,生猪体内的许多细菌产生抗体,这样抗生素就适得其反。如果在生产中有一类或多类细菌产生抗药性,那么选择药物治疗的成本就会相应提高,这就会对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有实验表明,如果细菌性疾病发生后,任何药物都是无能为力的。

2.4 系统性病变综合症

所谓系统性病变综合症,是指在猪的生长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病变,包括乳仔猪阶段出现的消化系统的腹泻性疾病综合症,生长猪阶段出现的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生长育肥阶段的高热性疾病综合症、母猪繁殖时期的障碍性疾病综合症等。这些综合病变的产生,归根结底,与生猪的圈舍卫生、养殖场地的气候、生猪的免疫力、生猪生长阶段的营养等密不可分[4]。

3 生猪养殖中生猪疾病的防控

3.1 仔猪阶段的预防

仔猪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是衡量猪舍养殖效果的重要指标。断奶时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直接影响仔猪以后的发育。在这一阶段,如果能够保证仔猪每天6 h以上能吃上充足的初乳,仔猪就能获得大量的母源抗体,从而减少腹泻、猪瘟等疾病的发生。

3.2 猪生长发育阶段的传染病预防

首先,要保证散养圈的卫生,做到勤打扫,勤垫新土,经常用消毒药喷洒圈舍,同时对圈舍顶棚、通道、内外墙等进行彻底消毒。其次,要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病霉素,如在发病前1周,添加支原净100 mg/kg,金霉素400 mg/kg或强力霉素150~200 mg/kg,连用7 d,就可以有效降低呼吸类疾病综合症、胸膜肺炎、猪痢疾、结肠炎和回肠炎的发病率。

3.3 生猪疾病的定期监测

生猪疾病的定期监测可以有效降低生猪的发病率,提高生猪免疫力。主要在养殖场、户、交易市场、屠宰厂设定监测,并注意跨县调运的生猪监测。重点监测的对象是近期发生疫情的生猪、种猪场,可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原学监测等方法。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法注射将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由于母源抗体逐渐减少,乳猪长到35日龄时,母源抗体的水平不能达到保护乳猪的程度,这时就在35日龄进行第1次注射猪瘟脾淋苗,65日龄进行第2次注射。

参考文献

[1]王玲.浅析生猪疾病防治的几点措施[J].健康必读, 2010 (7) :66~67.

[2]郭佳, 张杰.安徽省固镇县养猪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2) :25~26.

[3]朱士江.目前猪病流行特点与防治对策:猪病模糊模型诊断治疗方法[J].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 2009 (1) :21~24.

生猪规模养殖的节能减排对策探讨 篇11

关键词 生猪;规模养殖;节能减排;生态污染;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2;F32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2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相继引进了先进养殖技术及管理经验,逐渐朝着规模化和工厂化方向发展,但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例如,生猪排出的粪便量大大增加,使生猪粪从有机肥料逐渐转变为生态污染的首要源头,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部分生猪养殖场由于管理人员经验的缺失和环保理念的不足,对于此类污染问题未能及时采取有效解决对策,致使污染状况持续严重,对环境承载力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生猪产业既是关乎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也是污染的主要产业之一,在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实践过程中,生猪养殖业同样承担着节能减排责任,养殖者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应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承担环保义务,谋求长远发展。

1 生猪规模化养殖概述

生猪养殖业关乎民生,既是人们日常生活肉类食品的主要来源,也是维护人们食品安全的基础环节,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随之增加,农村个体户养猪数量逐渐减少,生猪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主流,对于人们日常肉类食品供应量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1]。2011年,由于猪肉产品短缺,造成短时间内猪肉产品价格持续攀升。据权威数据资料调查显示,2011年6月全国猪肉价格同期上涨57.1%,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影响市场稳定。由此看来,保证猪肉产品价格稳定,确保市场供应是必然选择,从而能够防止生猪产业发展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就生猪养殖业来看,不仅承担着人们肉类食品需求,还为种植业提供了更多的有机肥料,这种肥料经过加工能够成为种植业所需的肥料,对于农作物产量增加有着突出的作用。相较于传统工业肥料而言,生猪粪便更为环保,为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够降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污染,实现产业和环境和谐共处。此外,生猪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尤其是在国务院最新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后,生猪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广大人民群众需要抓住时机,采取合理有效对策,推动产业发展[2]。

2 生猪养殖污染环境的原因

2.1 农牧脱节

生猪产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始终以家庭式经营为主,生猪排放的粪便经过处理可以用作田地肥料,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少。但近年来,生猪养殖业逐渐朝着规模化和工厂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生猪粪便排放量急剧增加,不仅难以集中处理,更无法被田地所消纳,以往的有机肥料转变成环境污染的源头;生猪产业逐渐从以往的农村地区迁移至城镇郊区,造成农牧脱节,粪便由于无法有效使用,造成粪便的堆积,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我国多数生猪养殖场分布在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的城市周围,能够被农田所使用的生猪粪便量随之下降;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随之增加,化肥的出现,较之生猪粪便更为便捷,降低生产成本,以至于农业生产中更多是采用化肥,而不是生猪粪便此类有机肥料,大量粪便堆积,污染环境[3]。

2.2 饲料添加剂的违规使用

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部分生产者为了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追求猪肉产量,使用大量抗生素、激素等违规药物,并以此作为生猪疾病防治主要措施,通过激素来加快生猪生长,违背生态规律,致使猪肉产品中有害成分残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严重危及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2.3 粪便处理设施设计不科学

以往生猪养殖场粪便清理主要采用水泡粪、水冲粪以及干清粪几种方式,前两种方式主要是将产业经营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同粪便混合在一起,给后续处理环节带来了严重阻碍,粪便同液体混合,其中所含有的有机肥料养分流失,干肥料中所含有的养分降低。而干清粪主要是将产生的粪便分流处理,是较为理想的粪便清理方式;多数生猪养殖场粪便处理设施容量较小,资金投入不足,很难有效满足生猪养殖业粪便处理需求,造成粪便处理效果偏低,加之粪便处理技术水平不高,很难在设计之初充分结合生猪养殖业的经营需求设计粪便处理设施,以至于设施简陋,处理能力偏低[4]。此外,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粪便处理管理力度不足,很多养殖场对于粪便处理设施使用不熟悉,缺乏对粪便处理工艺和能力的掌握,难以充分发挥粪便处理设施的作用。

3 生猪规模养殖节能减排对策

3.1 推行种养结合,做好产业规划

为了促使生猪养殖业能够同生态环境和谐共处,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推行种养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种养殖模式主要是构建循环生物食物链,有机整合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者之间关系,是当前较为科学合理的污染整治方式。在对生猪养殖业进行产业规划时,需要结合产业自身发展需求及环境承载能力,将生猪产品生产和粮食产区做好良性对接,大力推广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禁止在一些生态保护区及水源处建立生猪养殖场;遵循种养结合要求,结合田地消纳水平,最大程度处理粪便。制定节能减排计划,充分发挥粪便原有的有机肥料优势,大力推行中小规模养猪场,这种养殖方式能够大大节约建筑材料;同时,有效防止疾病在生猪中传播,降低生猪死亡率[5]。

3.2 科学构建猪舍,做好养殖环境建设

科学构建猪舍,对于节约建筑材料,降低粪便处理成本有着较为直观的作用,且在不同季节有着不同节能降耗的优势,经过长时间的完善和创新,在实践工作开展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实行“六分离六配套”养殖模式,取得的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但就当前我国制度规范方面建设情况来看,尚未出台严格的猪舍建筑标准,很多养猪场建筑时采用民房建设标准为参考,建筑费用较高,大大浪费建筑材料[6]。据科学实验测算,猪舍建筑过程中如果能够少用1 t水泥,就能够减少0.79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尽快健全和完善猪舍建筑标准,对于生猪养殖业节能减排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3 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有效利用粪便资源

大力推广生猪养殖场建立沼气池,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够通过粪便中微生物的发酵产生沼气,并且在消灭原有病菌同时,将剩余的沼气残渣用作有机肥料,应用在农业生产方面;转变粪便处理方式,摒弃原有的水泡粪等处理方式,推广干清粪及固液分离等技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推行粪便资源转化技术,将生猪肥料加工后形成有机肥料,不仅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求,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推广发酵床养殖技术,这种技术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不仅能够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还能够有效改善猪舍保温问题,使各项环境因素适合生猪生活习性,提高抗病能力,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此外,应在养猪场周围种植树木、花草,以此来净化周围空气,吸附有害气体和粉尘,同时起到保证猪舍内部温度的作用,对于生猪养殖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逐渐从以往的家庭式转变为规模化生产,但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生猪粪便处理问题日益严峻。为了能够推动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做好产业规划,科学建设猪舍,充分利用生猪粪便资源,转化为有机肥料,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实现产业和生态环节的和谐共处,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闫振宇,陶建平,徐家鹏.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和省际差异及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13-18.

[2]李志刚,冷碧滨,涂国平.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82-9385,9471.

[3]王应和,杨成勇,李锐.发展生猪低碳健康养殖的对策研究[J].中国猪业,2015(8):36-40.

[4]王德鑫,郑炎成,李谷成,黄珂. 环境规制条件下我国规模化生猪生产效率的测度与分析——兼论生猪养殖的适度规模经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22(5):818-825.

[5]涂国平,冷碧滨.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沼气资源合作开发模式探索[J].农村经济,2013,12(7):101-104.

[6]许荣,李立清.生猪规模化养殖与生态保护适度性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3(7):6-9.

生猪优质健康养殖攻略 篇12

腹泻可能会成为猪场长期难以解决的难题陈焕春

规范化和畜产品安全是影响我国生猪健康养殖的两大问题黄瑞华我国生猪养殖中种猪营养问题多洪平

禁用抗生素后仔猪饲养对策蒋宗勇

上一篇:工业企业成本控制下一篇:创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