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饲养管理(共12篇)
种猪饲养管理 篇1
种猪的精细饲养与管理是提高种猪生产力的保障, 通过精细的饲养、管理可提高种猪的免疫力, 可及时对母猪进行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 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1后备母猪管理
1.1后备母猪生长阶段培育期、诱情期、适配期四个阶段。
1.1.1生长期 (0~70 kg) 目的是使小母猪的身体得到充分的发育。此期的饲养方式为让猪自由采食。
1.1.2培育期 (70~100 kg) 目的是使后备母猪具有良好的体况, 背膘厚达12~14 mm。此期饲喂方式为限饲, 切勿把后备母猪做育肥猪饲养。
1.1.3诱情期 (100 kg~第一次发情) 目的是诱导初情, 减少后备母猪因不发情而被淘汰。此期喂养方式为限饲。诱情一般为15 min, 每天2次。
1.1.4适配期 (配种前2周) 实行催情优饲, 增加饲料的喂量, 此期母猪体重一般为120~130 kg, 达7月龄以上。
1.2后备母猪管理要点
1.2.1隔离检疫引种要进行隔离检疫, 隔离时间为20d, 隔离期满, 无异常的转为适应期。
适应期为25~30 d, 适应期第一周将原场健康猪的粪便撒到引进种猪圈内, 2~3 d撒一次, 并观察4周, 无异常的可与原场种猪混群饲养。
1.2.2免疫接种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和引种猪场的免疫情况, 结合猪只的抗体水平制订合理的免疫计划。
1.2.3净化引进的后备母猪配种前要进行保健, 可选用广谱、高效、安全、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保健药物对后备母猪进行保健。保健的同时应对后备母猪进行驱虫, 常用驱虫药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
1.2.4猪群同化后备母猪接种疫苗2周后与淘汰的健康母猪混养1周, 使后备猪适应环境, 并获得抗体。
1.2.5抗体监测后备母猪经隔离、净化、免疫后应抽血检测抗体, 合格者方可配种。
1.2.6禁喂发霉饲料禁喂后备母猪发霉饲料, 特别是赤霉烯酮含量较高的原料, 如发霉的玉米、豆粕等。
1.2.7加强运动加强后备母猪的运动, 防止蹄病发生, 并促进发情、提高利用率。
1.2.8适时配种日龄达210 d、体重达120~130 kg、背膘厚达16~18 mm的猪最好是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发情时配种。母猪一般用药物加公猪诱情。
2妊娠母猪管理
2.1母猪妊娠期的三个阶段
2.1.1妊娠前期 (0~30 d) 主要目的是保胎, 饲喂方式为限饲, 特别是配种后7 d。此期母猪怕高温、高湿、高能量, 最需要维生素。
2.1.2妊娠中期 (30~85 d) 主要目的是调整母猪膘情, 妊娠中期不能过量饲喂, 过肥母猪的产乳量下降。
2.1.3妊娠后期 (85~110 d) 目的是使胎儿达到标准的初生体重和使母猪有良好的泌乳性能。饲喂以攻胎为主, 在饲喂过程中应避免限饲减食太过而导致母猪发生胃溃疡和便秘。
2.2妊娠母猪管理要点
2.2.1查情母猪配种后18~24 d进行第一次查情, 配种后38~44 d进行二次查情。
2.2.2防应激母猪妊娠早期胚胎尚未附植, 此期母猪最怕应激, 打、踢、发霉料、高温等均可导致其妊娠终止, 为防应激发生可在料中适量添加VC、VE。
2.2.3免疫接种免疫可使母猪初乳中含有较高水平的抗体, 仔猪可通过含抗体水平较高的初乳而获得免疫力。
2.2.4预防裂蹄栏面光滑和粗糙, 营养不平衡, 锌元素和维生素不足, 运动场暗藏硬物等均可导致裂蹄, 对此应加以预防。
2.2.5驱虫及杀虫可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对母猪进行驱虫, 全场常年灭鼠。
3空怀母猪管理
目的是恢复断奶母猪体况, 缩短空怀天数, 提高母猪繁殖力, 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3.1短期优饲断乳前2 d减料, 断奶当餐不喂或少喂, 第2 d增加喂料量, 尽快恢复母猪体况, 一旦配种立即减料。
3.2淘汰淘汰不合格的母猪, 保持母猪群结构合理, 正常淘汰率为30%。母猪存栏比例为:0~2胎为30%, 3~6胎为60%, 7胎以上为10%。
4哺乳母猪管理
目的是增加产奶量, 提高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 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 减少仔猪死亡率。
此期应提高母猪产前产后一周的采食量, 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的保健工作。
5种公猪管理
5.1营养保证种公猪获得充足的粗蛋白、消化能、维生素等。
5.2环境种公猪最适生长温度为19~21℃, 温度高于30℃会对种公猪造成危害, 气温过高时, 有条件的猪场可使用空调或水帘降温, 无条件的可采用喷水加吊扇来降温。另外可修一个小水池, 天热的时候让猪卧在池中, 使其睾丸浸泡在水中。
5.3光照保持每天10h光照, 光照强度50LUX。
5.4使用频率种公猪的使用频率应适当。人工授精:8~10月龄, 1次/周;10~12月龄, 1.5次/周;12月龄以上, 2次/周。
自然交配:8~10月龄, 2~3次/周;10~12月龄, 3~4次/周;12月龄以上, 5次/周。
5.5公猪训练公猪180日龄后开始训练, 让其与假猪台接触或观望其他公猪采精, 训练应在喂料后1 h进行, 每天定时训练25~30 min。一旦公猪爬跨稳定, 训练人员应用手帮助, 无论何时, 操作应轻柔、安静、耐心。公猪对熟悉而固定的模式反应较好, 对成功配种的公猪应进行奖赏。
种猪饲养管理 篇2
核心提示:
后备种猪是指育仔阶段结束初步留作种用到初次配种前的青年公母猪。后备种猪的数量和质量是关系到种猪场扩大再生产的关键,选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其目的是获得发育良好、体格健壮、具有品种典型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后备种猪一般占保种猪场或商品猪场猪群的25%~30%,是保持种猪群以青壮年种猪为主体结构比例的新生力量。
1后备种猪的选择
选择后备种猪应根据品种类型特征、生长发育状况、体型外貌及仔猪的健康状况等进行。后备种猪的选留对后备种猪群质量的优劣有直接关系。因此,要严格把关,选择符合标准的优良个体作为后备种猪。
1.1体型外貌选择后备种猪应具备品种的典型特征,如毛色,耳型,头型,背腰长短,体躯宽窄,四肢粗细、高矮等均要符合品种的特征要求。后备种猪毛色要有光泽,无卷毛、散毛、皮垢,四肢健壮,后臀丰满,体躯长而平直。
1.2健康状况选择应选择体格健康、无遗传疾病的个体作为后备种猪。健康的仔猪往往表现为食欲旺盛,动作灵活,贪食、好强。后备种猪应来源于高繁殖力的家系,外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无疝气、隐睾、单睾、乳头内陷等遗传疾病,以免影响其繁殖性能的充分发挥。
1.3生长表现选择后备种猪的生长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对其繁殖性能有不良影响;由于生长过快,猪的骨骼发育跟不上肌肉、脂肪等组织的生长,导致四肢发生变形。一般到初次配种前,平均日增重应控制在550~650 g,后备种公猪的平均日增重宜控制在650~750 g。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后备种猪的选择主要是选择那些骨骼发育良好、肌肉发达,特别是四肢健壮的个体。
后备种猪选择的时期,可在仔猪断乳后到初次配种前这一阶段进行。开始选留时可以多留些,随着月龄增长和生长发育,某些生长发育不良或有生理缺陷的个体开始暴露出来,这时就可以适时淘汰这些个体。后备种猪在初次配种前还要作最后一次选择,主要是淘汰那些性器官发育不理想、性欲低下、精液品质不良的后备种公猪,发情周期没有规律性、不发情或发情症状不明显的后备种母猪。
2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
2.1后备种猪的饲养后备种猪的饲养水平要与后备猪的培育结合起来,把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区别开来。后备种猪培育是选育具备蛋白质生长和沉积能力强、肉质优良且遗传性能稳定的种猪,这种遗传素质允许供给较高的饲养水平,因为随着蛋白质的大量沉积,同时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除控制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外,还应供给后备种猪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从而获得种用性能良好的后备种猪。
推荐饲养方案(供参考)。21~23周龄:日粮饲喂量每天每头1.8~2.5 kg,体重控制在70~80 kg;25~26周龄:日粮饲喂量每天每头2.2~2.5 kg,体重控制在90~100 kg;28~30周龄:日粮饲喂量每天每头2.5 kg,体重控制在110~120 kg;配种前l0~14 d,其饲喂量应增加到每天每头3~3.5 kg(促进后备种母猪发情排卵)。
2.2后备种猪的管理
2.2.1分群后备种猪在体重60kg以前,可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分成小群(4~6头/群)进行饲养。60 kg以后,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再分成2~3头为一小群饲养。群养密度适中,后各种猪生长发育均匀;密度过高,则影响后备种猪生长发育速度,还会出现咬尾现象。后备种猪达到性成熟时,常出现爬跨行为,可能造成阴茎损伤,对生长发育不利,最好单栏饲养。
2.2.2调教后备种猪从一开始就应加强调教管理,使猪容易与人接近,为以后的采精、配种和接产等工作打下基础。饲养人员要经常触摸猪只,可对猪耳根、腹侧和乳房等敏感部位进行抚摸,既可使人、畜亲和,又可促进乳房充分发育。
2.2.3定期测量体长和体重后备种猪应逐月测量体长和体重,不同品种类型在不同月龄有一个相应的体长和体重范围。通过后备种猪各月龄体重变化,可间接判断其生长发育的优劣状况,并及时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使后备种猪生长符合其品种类型要求。
2.2.4日常管理后备种猪在冬季同样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季要防暑降温,舍内通风换气良好,保持猪舍空气清新:猪舍地面及饲养设备和工具要定期消毒;经常刷拭猪体并定期驱虫;后备种公猪每天要有适当的运动,这样既可以使猪体格健壮,四肢灵活,并能接受日光浴和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防止自淫恶癖。后备种猪达到适配月龄和适配体重时,即可准备配种。
2.2.5环境适应后备种母猪要在猪场内适应不同的猪舍环境,与老母猪一起饲养,与公猪隔栏相望或者直接接触,这样有利于促进母猪发情。后备种猪饲养到一定月龄后,就会达到性成熟,公猪出现了性行为,母猪有周期性的发情表现。公猪有爬跨行为并有精液射出,称为性成熟。但这时身体发育尚未达到成熟时期,生殖器官和其他组织器官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
种猪饲养管理 篇3
种公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
种公猪的精细饲养
日粮组成,以精料为主,应含消化能12.55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3%~14%、钙0.8~1.2%、总磷0.6%、食盐0.3%~0.6%、赖氨酸0.75%。维生素对睾丸的发育和提高精液品质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维生素A、D、E更是公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当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时,公猪睾丸容易发生肿胀或萎缩,不能产生精子。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E时精液品质便会下降。配合日粮时,必须使其能量供给合理,每日每头饲喂2.5千克~3.0千克,常年保持体质健壮结实,性欲旺盛的配种体况。公猪过肥,性欲会减弱甚至无性欲,造成配种能力下降,这种情况多数由饲料单一,能量饲料过多,而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不足引起的。公猪过瘦,精液品质差,造成母猪受胎率低,这种情况大多数因精量减少,营养不良或配种过度所致。
种公猪的精细护理
一要单圈饲养,每间猪舍面积为6平方米~7.5平方米,安置在场内安静、向阳和远离母猪舍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因母猪的声、味的刺激而造成精神不安和影响食欲减退等后果。二要经常清扫猪舍和刷拭猪体,保持圈舍和猪体卫生。三要坚持合理运动,提高种公猪的新陈代谢,促进食欲,增强体质健壮。四要坚持定期检查精液品质,以便随时调整营养、运动和配种频率。五要合理使用种公猪,有利于延长其种用年限和充分发挥繁殖能力。
种母猪的精细饲养与护理
母猪的精细饲养
空怀母猪的饲养
母猪经过产子和泌乳,体重一般要减轻20%~30%,母猪在配种前的精细饲养就是要恢复膘情和增强体力,以期达到种用体况。如果母猪在断奶时能保持八成膘情,只要日粮组成合理,应含消化能每千克11兆焦~11.5兆焦、粗蛋白质12%~13%、钙0.8%~1.2%、总磷0.6%、食盐0.3%~0.6%、赖氨酸0.55%,并供足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每天每头喂饲混合料2千克~2.3千克,在6天~10天内,一般均可正常发情配种。
从实际出发,根据猪的品种和不同生产时期,可适当调整日粮组成,灵活掌握精细喂饲,以满足母猪对营养的需要。
妊娠母猪的精细饲养
在妊娠115天中,一般采取妊娠前期低水平,日喂饲混合料每头1.8千克,后期比前期要增加喂料量,妊娠后期提高水平,日喂饲量每头2.8千克~3.0千克。初产母猪除了保证胎儿生长发育外,自身还要生长,所以比成年母猪需要增加适量的饲料。冬季在此基础上可增加饲料10%~15%,夏季可降10%,以保持中上等体况为准。为了提高夏天母猪的采食量,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C和碳酸钠,每吨饲料中添加1千克~2千克。总的原则是保持母猪膘情不过肥或过瘦,有利于保持产子为标准。
临产母猪的精细饲养
妊娠母猪110天到产子当天,要喂饲哺乳期的母猪料,并在日粮中适当增加麦麸比例,有利于通便,日喂饲量每头1.5千克~2.0千克。在此期间,喂料过多可导致死胎率上升,喂料过少时,可导致产弱子多,致使出生后几天内的子猪死亡率升高,一般产子前2天~3天,尤其是产子当天的母猪要减少喂料量,这样可控制发生乳房炎和粪尿污染产床。
哺乳期母猪的精细饲养
母猪从产子开始喂饲哺乳期的母猪饲料,在产子当天10小时内不要喂饲,只给充足饮水,冬季可饮温水。子猪出生后在2小时内尽早哺足初乳,并保持乳房清洁卫生。母猪产后第2天~5天,日喂饲量每头1.5千克~2.5千克,6天后根据母猪带子猪数用哺乳期饲养标准,从第10天起逐渐增加喂饲量,直至泌乳高峰(产后25天~30天)停止加料。此期可训练子猪早开食补料,促进快速生长发育,同时,由于母猪大量泌乳的消耗,产后1个月内体重减重最多。为了满足母猪的采食量,每日应喂3次~4次,对泌乳不足或缺乳的母猪,应进行人工催乳。在改进精细饲养的基础上,要适当增喂含蛋白质丰富而又易于消化的饲料、优质青绿饲料和发酵饲料。
母猪的精细护理
妊娠母猪的精细护理
一要在配种头1周,控制好喂料量,防止胚胎的着床失败和死亡,影响产子数。二要在妊娠全程中,保持环境相对安静,减少胚胎早期死亡,应对母猪加强护理。三要以适当合理的运动增强母猪体质,临产前停止运动。四要防止机械流产,并严防拥挤咬架跌倒和突然惊扰。
临产母猪的精细护理
一要在母猪进分娩舍前彻底清洁消毒,对母猪产床、子猪保温箱或地板(活动)、母猪固定架和饮水管等都要彻底清洁消毒。二要在母猪进产房前一周,对冲洗栏进行体表清洗和消毒,然后转入分娩舍准备生产。三要准备好接产用具并做好抢救假死子猪和难产母猪的准备。四要在母猪分娩完毕后,肌注缩宫素20单位~40单位,可促进胎衣和子宫内容物的排出,加快子宫复原,促进泌乳。
泌乳母猪的精细护理
一要保持猪舍环境安静、清洁干燥、舒适温暖,夏防暑,冬防寒,让母猪得到充分休息。二要保持猪舍光线充足,尽量让母猪和子猪多接触阳光,呼吸新鲜空气,以增强体质。三要固定乳头,常检查乳房,如有损伤及时治疗。四要训练母猪养成两侧交替躺卧的习惯,便于乳房发育均匀和子猪吮乳。五要采取子猪早期(21天~28天)断奶,子猪断奶后可在原圈饲养,一周后转群全窝饲养。
建立完善的种猪疫病防控体系
种猪疫病的防控体系,是养好种猪和提高种猪产品的保障,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才能保证种猪的健康安全发展。一要制定出完整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免疫和消毒,实行规范化作业,控制种猪疫病的发生。二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是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都必须有批文。三要按说明书要求保存和运输疫苗,有的疫苗在4℃~8℃保存,但有的猪场不注意采用结冰(0℃以下)保存,结果造成疫苗失效。四要确保注射疫苗一个针头一头猪,并每头猪注足剂量,注射过程中如果有疫苗外流,应及时补注。五要有疫苗注射记录,确保每头猪合理免疫和完善记录。六要加强种猪预报预测和检疫检验工作。
种猪的饲养管理 篇4
种公猪舍应具备充足的光线、通风、清洁、干燥的条件, 并且有运动场所。
公猪年满八个月可开始配种, 配种次数, 青年公猪每天2次, 每周8次, 每月25次为宜;成年公猪配种每天3次, 每周12次, 每月40次为宜, 连续配种4~5天后, 要休息1~2天, 以恢复公猪体力。
公猪日常饲料要添加足够的维生素, 特别要有足够的维生素E。 配种繁忙时, 要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 可在饲料中拌入鸡蛋等营养物质。
2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种母猪舍产房需保持清洁、干燥, 母猪分娩后更要求保持干燥清洁, 有条件的产房应设置高床, 没有条件设置高床的产房, 要勤清扫, 切忌用水冲洗, 地面潮湿时要拖干, 并垫上垫料。
饲料的品种:配种后至怀孕107天, 喂妊娠料; 怀孕108天至配种前喂哺乳料。
喂料量: 母猪受孕至怀孕80天饲喂适量的饲料;怀孕80~107天增加喂料量;怀孕108天至分娩逐步减少喂料量, 至分娩当天减少到1天喂0.5千克, 分娩当日最好先喂0.25千克左右的麸皮, 再喂0.5千克的混合饲料) ;分娩后第4天, 逐步增加喂料量, 以产10头小猪的母猪为例, 到产后第8天, 1天的喂料量应增加到6千克 (母猪2千克、每头小猪0.4千克计算) , 以后保持此喂料量到小猪断奶。 喂料量的掌握, 以仔猪断奶时母猪的体重不少于母猪入产房时的70%体重为宜。
浅谈种猪场的育种管理 篇5
时间:2013-05-06 来源:中国畜牧报 作者:佚名
我国养猪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问题,即通过花高价从国外引种而获得的一点优良基因,因只引种而不育种,很快便消失殆尽,不得不再次引种,这种“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现象非常严重。作为一个原种猪场,想在种猪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仅靠从国外引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切实搞好种猪的育种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认为,开展联合育种的前提要先做好猪场的育种工作。
育种方案的制定
建立育种核心群1.规模化原种猪场一般种猪群年更新比率为30%左右,通常是在2胎~5胎的原种群中挑选同窝子数多,且无遗传疾患、体型外貌符合要求并生长速度快的留做后备种猪进行补充。2.组建育种核心群。首先对现存种猪群的血缘进行分析,将生产性能相对较低或头数较少的血缘转入扩繁群;其次对已有繁殖及生长性能等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生产性能的高低或选择指数进行排队,在保证血缘的情况下,将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体型外貌符合品种要求的种猪选入联合育种核心群。3.育种核心群的数量要根据本场原种猪的规模选择1/3~1/4的猪群(一般不少于50头)组成核心群。核心群内公母猪比例维持在1∶5,以保证公猪数量和质量。4.对测定数据不全的群体,拟先根据血缘、体型外貌及繁殖记录等进行组建基础群,然后按核心群管理方法进行配种、繁殖记录及后代生长性能测定,最后依据测定成绩评估排序,在保证血缘的情况下按要求组建新一代核心群。
核心群与扩繁群的管理核心群选育采取一年一世代,新的核心群组建后,上一世代的核心群种猪除去淘汰部分性能较差的外,其余的将转入扩繁群,补充扩繁群的淘汰更新。目前核心群选育均采用“闭锁-开放”相结合的管理方法,一是允许世代交替,即对核心群中性能表现特别好的种猪,允许再留至下一世代,与后代一起共同组成新的核心群,更叠比例不超过25%。二是允许导入外血,在核心群近交增量过大或有优秀外血情况下,适当引入外来种猪,丰富核心群遗传资源。
育种规程的制定1.制定配种计划。2.实施重复配种。3.准确记录母猪繁殖哺乳成绩。
断乳初选断乳初选在子猪断乳时进行。最好能对核心群后代实施全群测定,但限于测定设备、工作强度及后期公猪处置等多方面因素,一般每窝挑选2只公猪和3只母猪。挑选的标准为符合本品种的外形标准,生长发育好、体重较大、皮毛光亮、背部宽长、四肢结实有力、乳头数在6对以上。
保育结束阶段二选保育结束时子猪达70日龄。保育猪要经过断乳、换环境、换料等几关的考验,断乳初选的子猪经过保育阶段后,有的适用力不强,生长发育受阻,有的生理缺陷逐步显现,因此,在保育结束拟对断乳初选的子猪进行第二次选择,将体格健壮、体重较大、没有副乳头、公猪睾丸良好的初选子猪转入下阶段测定,必须每窝保留至少1只公猪和2只母猪。
测定结束阶段三选性能测定在5月龄~6月龄、体重达85千克~105千克结束,这时个体的重要生长性状都已基本表现出来。因此,这一阶段应作为主选阶段。
日常数据的收集
配怀舍数据收集1.发情配种记录。建立发情配种档案,尤其是对首次发情日龄和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的记录。2.配种明细记录。要求准确无遗漏及时输入GBS软件中,以保证后代血统无误。
产子舍数据收集1.母猪产子记录。记录好总产子数、活子数、健子数、弱子、畸形、死胎、木乃伊和预产期与实际产子时间的间隔。2.子猪个体出生及生长情况。子猪出生重、21日龄重、断奶个体重,并计算出生窝重、21天窝重、断奶窝重、母猪的哺乳率。
保育舍数据收集70天左右下床的个体重,并计算在保育期间的个体生长速度和批次料肉比。
测定舍数据收集被测定猪的生长速度、达100千克体重的背膘厚、体尺测量、批次料肉比,有条件的猪场可用生长自动测定器进行测定,在此阶段还要收集一些遗传缺陷,并追踪其血统及时进行选配计划的调整,有遗传缺陷个体的全同胞不做留种对象考虑。
开展生长测定
组建测定选育小组挑选3个育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一个稳定的测定选育小组,要求分工明确,组长负责测定选育的总体规划与安排,测背膘与测体尺要求专人操作,数据记录与输入要求专人,防止数据的混乱而致使测定工作的完全失败甚至产生误导。
测定性状根据《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要求,进行性能测定的性状指标共有15项。作为原种猪场,目前选育的主要性能指标一般为总产子数、达到100千克体重日龄、100千克体重的活体背膘厚3大项。总产子数在选育过程中依据亲代性能选择,达到100千克体重日龄、100千克体重的活体背膘厚则为生长发育阶段个体性能测定的主要指标。其他性状可测定后做参考,并可做统计分析,研究新的相关性。
测定时间与方法1.生长速度的测定。测定30千克~100千克体重之间的生长速度,要求早上喂料前称空腹体重,连续称重3天,重量取平均值,时间为第二天称重时间。2.背膘厚度的测定。用B超或A超在猪体左边倒数第3肋与第4肋间距背中线5厘米处测量,要求重复测量3次,计算平均数。
体尺测定方法体长:从两耳根连线的中点,沿背线至尾根的长度。单位厘米,用皮尺量取。体高:从鬐甲最高点至地面垂直距离。单位厘米,用测杖量取。胸围:沿肩胛后角绕胸一周的周径。单位厘米,用皮尺量取。腿臀围:从左侧膝关节前缘,经肛门绕至右侧膝关节前缘的距离。单位厘米,用皮尺量取。胸宽:在肩胛后角处左右皮表最外侧的垂直距离。单位厘米,用卡尺量取。胸深:在肩胛后角处背部与腹部上下皮表最外侧的垂直距离。单位厘米,用卡尺量取。测定时间:要求体重尽量接近100千克的时候,这样可以避免因校正带来的误差。
统计数据的分析
日常数据分析1.产子性能。淘汰连续2胎总产子6头以下的母猪,且同窝子猪数在6头以下的子猪一般不做后备猪选留。2.断奶信息。断奶重太小的母猪若在8胎以上予以淘汰。3.返情流产信息。对返情流产的母猪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若属遗传疾病要考虑淘汰。4.遗传缺陷信息。对有遗传缺陷性状的猪要查询其父母血统,联系所有其他缺陷猪,综合分析,若确定属一方问题将其淘汰。
测定数据分析将测定数据收集输入到GBS软件中进行育种分析,计算综合指数,结合体尺外貌,分析各血统的特点。
后备种猪的选育
选留对象所有选留对象都必须经过测定,并运用GBS软件计算综合指数,指数越高说明进展越快,指数在100以上才可作为选留对象,且同窝数不能太少,全同胞中没有遗传缺陷性状。
选择步骤1.按照综合指数的高低进行个体选择。该阶段的选留数量应比最终留种数量多20%~25%。2.指数选留后再到现场观察,要求具有该品种特征,外形结构良好、体躯长、后躯丰满、四肢强壮、无遗传缺陷、公猪睾丸发育良好、母猪阴户正常、有效乳头7对以上且排列良好。对个别选择指数差的若有突出特点也予以选留。3.母猪配种和繁殖阶段终选,该时期主要依据个体本身的繁殖性能。
母猪再次淘汰对8月龄后毫无发情征兆的,在第一胎次中连续返情3次的,断乳后2月龄~3月龄无发情征兆的,母性太差的,产子数过少的母猪要再次淘汰。
公猪再次淘汰公猪性欲低、精液品质差、所配母猪产子均较少的公猪要再次淘汰。
选配计划的制定
避免近亲交配,选配计划主要依据后代的性状表现来进行调整,要求每年初重新制定选配计划,方法为按照父亲的血源来划分血统,以血统为单位来进行选配,但要具体到猪的耳号,以便核对。血统超过3代以上发生性状差异可以另立血统,新血统出现时随机交配,跟踪后代表现情况选择最佳选配血统。
新引进种猪的过渡程序等 篇6
对新引进的种猪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能顺利适应新的环境,特别是适应新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这是日后种猪能否表现良好的基本保证。猪场具体实施要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
(1)新引进的种猪必须先引到隔离区。隔离区最好是单独的猪舍,或猪场内比较僻静的猪圈,而且与工作人员和已有的猪群是隔离的。
(2)专门负责这一工作的人员,在对这群猪进行每项工作(如喂料、注射等)时,一定要在接触其他的动物之前进行,否则必须更换衣服。
(3)新引进的种猪应立即注射抗生素,48小时后重复1次。
(4)所用饲料中要添加复合抗生素(按治疗水平量),持续14天,所添加的抗生素的配方应由兽医根据本场情况具体制订。15天后,再以预防量持续14天。
(5)进场3~4天对种猪进行必要的防疫注射,注射什么必须由专门兽医制订,21~28天后重复注射。
(6)第2次免疫注射以后,可以把猪场中要淘汰的健康猪引到新引的猪群中,同时对新引进的猪群每天重复2次观察健康状况,对出现病症的个别猪要进行抗生素注射,同时在饮水或饲料中对猪群进行治疗水平的用药处理,用药方法要正确,持续5天,再坚持观察,对从本场中转来的猪不要治疗,其功能是向种群提供病原。
(7)14天后再引第2批猪场的猪到新种群中。
(8)14天后若未发现新种猪异常,就可以将它们转入猪场的大群。其后14天要对猪群进行认真观察,并采取必要的治疗。(山东青岛中国国际种猪公司技术部 孙玉贤 邮编:266000)
制作秸秆氨化饲料的技术要点
秸秆氨化是我国发展节粮型畜牧养殖的有效途径。秸秆经氨化处理后,不仅适口性、消化率和营养价值明显提高,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在日常应用中,要制作出优质的氨化饲料,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1.原料水分控制 各种未霉烂变质的农作物秸秆,如稻草、玉米秆、麦秆等,均可做氨化饲料原料,其水分应控制在13%以下。
2.选址与建窖(池) 氨化窖(池)应建在取用方便的栏舍附近(室内更好),避开人畜活动区,尽可能建在地势较高、土质坚硬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选好地址后,按照饲养量的多少,以每头牛1立方米的标准确定氨化池容积。根据容积大小建一个高出地面约50厘米的半地下式长方形分成两格的水泥池,做到两格循环使用,用一格储一格。
3.配液、装窖与密封 秸秆氨化最常用的是尿素氨化法,先把稻草等氨化原料切成5~10厘米长,按照每100公斤秸秆加4~5公斤尿素的比例确定尿素用量,然后把尿素配成10%的溶液喷洒在秸秆中。装一层,喷一层,不断翻动喷匀,边装边踩紧,直至装出窖口30~50厘米,顶部呈圆锥形。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后全部用土封住,并用湿泥密封薄膜与窖的接口处。
种猪的饲养管理 篇7
1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1目的保证胚胎在母体内正常发育 (出生个头大小均匀, 个体重lkg以上) ;防止母猪流产;使每窝都能产出数量多而健壮, 出生个大而重的仔猪;保证母猪有中等体况, 有利于在哺乳期有足够的泌乳力。
1.2营养需要胎儿在妊娠50d时, 每个胎儿平均约重100g, 到90天达到500g以上, 约到1l0d时达到1kg以上。由此可见, 出生仔猪60%的体重是妊娠末期20~30d内增长的即胎儿前期生长慢, 后期快, 因此妊娠母猪的营养前期少, 后期多。妊娠母猪在营养分配上优先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的特点, 这段时间母猪对饲料中营养的利用率高, 此时若母猪的营养不足, 母猪过瘦, 影响健康, 导致胎儿流产;但母猪过肥, 会使子宫内脂肪大量沉积影响胎儿发育, 易造成死在胎及同窝仔猪产出时大小不一致。具体日喂量:前期1.8kg, 中期1.8~2.5kg, 后期2.5~3kg。
1.3妊娠母猪的饲养的方法大致有抓两头, 带中间 (适合体况较差经产母猪) , 前低后高 (适合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猪) 和步步高 (适合初步母猪和哺乳期配种母猪) 三种方法。
1.4妊娠母猪的管理目的在于做好保胎工作, 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 减少环境对妊娠母猪的影响, 防治流产。夏季要防暑降温, 减少热应激对母猪采食量的影响;冬季要防寒保暖, 避免冻伤, 减少噪音;提供安静环境, 便于母猪休息。清洁干燥的环境下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 妊娠后期应减少运动量, 临产前几天应停止运动。
2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2.1目的保证有充足的乳汁供应仔猪生长需要, 同时使母猪保持正常的种用体况, 以备断奶后能及时发情配种。
2.2饲养与管理:母猪产后2~3d消化机能有所下降, 饲喂的次数应适当增加, 可少喂勤添, 时间均匀, 饲料不易突然改变, 防止消化不良, 影响乳汁品质和数量, 产前1~2d减料, 分娩当天不喂料, 分娩后第一天喂0.5kg, 第2天喂2kg, 第3天喂3kg, 产后1周饲料喂量逐渐增加至每日5kg以上。仔猪断奶前1周应逐步减少母猪精料和多汁料的喂量, 断奶当天不喂料, 防止乳房炎的发生。哺乳母猪的合理饲喂量=1.5kg+0.5kg/头×带仔头数。
2.3饲养方式 (1) 前精后粗式:适用体况较瘦的母猪, 因泌乳量前一个月占总量的60%~65%, 而母猪失重要占85%, 故前期精料要多, 后期要少。 (2) 一般加强式:对初产母猪或哺乳期间怀孕母猪适用, 可保证胎儿充分发育、仔猪营养得到充分供应, 初产母猪可持续生长, 体况差的经产母猪也可以使用此方式, 不至于体况更差。
3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3.1目的保证公猪增重和维持公猪体况, 以便保证配种。当体重达到110kg后, 性成熟公猪要限量饲喂, 饲喂过多性欲易降低或太重不便于配小母猪, 配种强度不宜过大, 2岁以上的种公猪最好每天配种1次, 但不能天天如此, 如配一次宜在早饲后12h进行, 日配2次应在早晚各1次。如连续配种, 每周应休息1d, 使用幼龄公猪应2~3d配1次。
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篇8
1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管理目标:体质健康, 性欲旺盛, 全价喂饲, 利用合理。
集约化、工厂化生产采用常年均衡生产的工艺流程, 没有配种期和非配种期的区别, 所以种公猪全年利用强度基本上呈同一水平。新转群的青年公猪, 不但要参加配种, 而且自身还得生长发育, 耗料要多一些, 配种次数要少一些, 日喂量2.5~3千克, 成年公猪日喂量3千克。对种公猪要采用个体饲养法, 根据种公猪的年龄、体况 (膘情) 、使用强度, 确定适合的料量, 基本原则是种公猪不可过肥 (出现垂腹) 。在管理上, 防止公猪打架, 造成外伤, 日喂两次, 注意皮肤的清洁、蹄甲的修剪, 防止配种时刮伤母猪。
成年公猪日配种两次, 间隔6~8小时, 连配5~6天可休息1天。青年公猪日配一次, 连配3天休息1天。配种应安排在早饲前、晚饲前进行, 不能配后立即喂饲, 要休息20~30分钟。定期检查精液的品质 (活力、密度、射精量) , 根据情况调整饲养及使用方法。
2 母猪的饲养管理
2.1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总体管理目标:配前加料促排卵, 配后减料防过肥;情期重配产仔多, 防止打架利保胎;配种计划先做好, 系谱清楚好选留。
青年母猪8~10月龄、体重90~100千克, 开始参加配种。
从断奶到配种阶段膘情正常的经产母猪, 每天饲喂量为1.6~2千克, 在舍温适宜的情况下 (不低于16℃) 不需要额外增加饲料。给体况较差的母猪增加饲料量, 能提高受胎率和产仔率, 但配种后, 立即减少饲料饲喂量, 使体况恢复。
适时配种是产仔多少的关键。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 适宜的配种时间为发情后20~30小时。每头母猪配两次, 间隔6~8小时, 如果母猪还接受爬跨, 可再配一次。配种后观察19~24天, 若有返情转群再配, 做好配种记录。
2.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管理目标:对体况较差母猪要恢复到繁殖体况, 对正常体况的要限制饲喂, 防止因争食打架造成流产。
怀孕的母猪平均妊娠期为114天, 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 妊娠母猪采食量会大增, 对体重的变化影响最大。对低于繁殖体况过瘦的母猪要迅速恢复膘情, 利于受精卵着床和胚胎的存活;对繁殖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猪要限制喂饲, 防止过肥。
2.3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管理目标:个体饲养, 提高泌乳量, 控制母猪减重;注意产后的健康, 防止发生疾病;断乳时控制喂饲, 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母猪临产前5天进入已经消毒好的分娩栏, 根据猪的预产期记录, 按顺序确定产床位置, 便于管理, 在母猪有临产征候时, 将母猪体表用消毒液擦洗一遍, 特别是乳房区域、外阴部。用喷雾器消毒分娩栏。猪舍要夏季防暑降温、冬季干燥保温。接产人员要备好稻草、碘酊、脱脂棉等接产用物品。母猪临产前征兆:乳房外张, 用手挤有乳汁排出, 阴部松弛, 尾根两侧稍凹陷, 立卧不安。母猪产前只给水, 不给料, 整个产程饲养员必须在现场。
在仔猪娩出后, 要立即擦去鼻及口腔中黏液, 再擦体表黏液, 越干净越好, 以减少体温散失。脐带距腹部6厘米处, 向腹部挤压, 再用手掐断脐带, 用手捏住, 止血后再松开。断脐后的仔猪应立即送到母猪身旁吸足初乳, 待母猪胎盘排出后, 将仔猪由前向后、由小到大安排哺乳, 对产程不安的母猪, 防止仔猪被踩死, 可将接产处理后的仔猪, 隔开放在一起, 待母猪产完, 再统一哺乳。产后3天必须固定奶头, 利于仔猪的哺乳, 对产后假死的仔猪, 实施人工呼吸。对难产的母猪, 可实施人工助产或注射催产素。实施人工助产要带长臂胶皮手套, 经消毒后, 方可实施。术后给母猪使用抗生素, 防止产后感染。
母猪产后要控制饲养, 产后8~10小时喂1次0.5千克全价配成的稀料, 产后2~3天, 每天喂1~1.5千克全价料, 保证全天清洁饮水, 产后5~7天逐渐加到饲喂量2~2.5千克, 产后10~20天喂饲料4.5~5.0千克, 产后20天自由采食, 产后30天注意减料, 35天断奶。
对分娩栏2~3天必须喷雾消毒1次, 保证清洁卫生, 达到见粪就清。若母猪产仔少, 吃过初乳的仔猪可以并窝, 剩余母猪转入母猪舍参加配种。
3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总体管理目标:注意保暖, 固定奶头, 早期补料, 防止下痢, 高成活, 高增重。
仔猪娩出后, 经断脐、断犬齿处理, 先口服庆大霉素2毫升, 再吃初乳。吃初乳前先将母猪乳头挤出几滴初乳弃掉, 再给新生仔猪哺乳, 对预防仔猪下痢有好处。要吃初乳, 注意保温, 环境要干燥, 并经常消毒。
集约化养猪场一般采取仔猪28~35日龄断奶, 仔猪成活率高, 发育整齐。另外, 一定要早驯料、早开食。生后5~7天开始训练吃料, 仔猪全价颗粒料要少喂勤添不断料。注意补料槽的卫生, 经常刷洗, 保持清洁, 发现下痢仔猪及时给药。为了防治仔猪缺铁, 生后2~3天, 注射铁制剂。仔猪补硒可以预防下痢及白肌病, 在仔猪生后3~5天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合剂1毫升, 断乳前再注射1毫升。
寄养、并窝应在前3天进行, 不然会出现大欺小现象。必须先打耳号, 防止系谱不清。在仔猪寄养、并窝前, 原则上必须吃足初乳, 获得免疫, 增强抗病力, 并且用碘酒或0.1%来苏水稀释液涂在仔猪身上, 用以干扰母猪的嗅觉, 防止母猪咬仔猪。
预防仔猪下痢应把好三关:在母猪产前注射抗腹泻菌苗;产房彻底消毒, 做到见粪就清;保持产房干燥、温暖、空气清新, 可以降低发病率。
4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管理目标:圈卫生, 不霉料, 少生病, 常清扫, 高成活, 快增重。
对转入保育舍的断奶仔猪继续饲喂两周哺乳仔猪料后再转为断奶仔猪料, 饲料要逐渐转换, 一周换完。保持栏内卫生, 冬季注意干燥保温, 夏季注意防暑降温。要求高增重、高成活, 死亡率低于1%, 断奶后的仔猪为了减少应激, 采取原窝一栏的饲养方法, 由于使用的是自动料槽, 防止槽底饲料发霉变质, 2~3天必须清一次槽底。断奶仔猪的圈栏, 也要做到见粪就清, 保持清洁。保育舍要2~3天消毒1次, 对有下痢的病猪栏要1天消毒1次, 下痢病猪及时用药, 治好为止。在保育舍对有疝病的猪要及时手术治疗, 增加健活仔猪数, 增加合格商品量。
5 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总体管理目标:按品种特征、体形外貌的表现型、生产性能选留后备猪。在体重90千克前根据生长发育阶段, 分别在4, 6, 8月龄进行选择, 分阶段淘汰不合格者。
(1) 后备母猪的选择。后备母猪除了必须具备本品种特征外, 从系谱上看, 亲代应当有易受精怀胎、泌乳力好、能哺乳10头以上仔猪的生产性能。本身体质健壮, 肢蹄结构正常, 乳房发育良好, 有7对排列整齐的乳头和生长速度良好。
母猪的初产表现与终生繁殖表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所以初产母猪的的淘汰率较高, 达10%~30%, 精心选择后备猪可以不断提高生产性能。
(2) 后备种公猪的选择。俗话说:“母猪好, 好一窝。公猪好, 好一坡”。明确了公猪的选种在生猪生产中的重要性。背膘的厚度、生产速度、饲料转化率的遗传力较强。种公猪应当参加测定, 根据测定结果选留后备公猪。种公猪用于配种, 必须有强壮的、端正的肢蹄和强健的体质。
(3) 后备猪的饲养管理。后备猪体重在90千克前可采取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 体重达到90千克, 采用定时定量的饲喂方式, 日喂两次。在管理上要注意食槽的清洁卫生, 板床的平整, 防止蹄部外伤。
母猪可6~8头一栏饲养, 公猪要断犬齿, 防止打架造成外伤, 5~6头一栏, 后备公猪选定后, 要单栏饲养。8~10月龄、体重100千克时开始参加配种。对精液质量不好, 经过改善饲养管理仍不见效者及有遗传病者淘汰。
6 肥猪的饲养管理
管理目标:高成活, 快增重。
育肥猪的饲养目的是在育肥期内获得最快的增重速度、最高的饲料利用率、最优的胴体品质。
根据育肥猪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蛋白质需要量随猪体重增加而变小的特点, 育肥猪采用三阶段饲养方式:20~35千克、36~60千克、61~90千克。三个阶段的饲养应有三个饲料配方, 根据体重转换饲料配方, 在换料时要有3~5天过渡时间, 不可突然转变饲料。
育肥猪去势可以改善胴体品质。在仔猪20~30日龄、体重5~7千克时实施去势。此时体重小, 易保定, 创口小, 愈合快, 但要注意圈舍卫生, 防止创口感染。
育肥猪合理分群是很重要的, 主要是注意按体重大小、强弱组群。体重差异:小猪阶段不宜超过4~5千克, 中猪阶段不超过7~10千克。为了减少个体的争斗, 组群的原则是:留弱不留强, 拆多不拆少, 夜并昼不并。育肥猪适宜的环境条件见表1。
育肥舍的光照强度, 以利于饲养员操作和猪只采食即可, 因为猪对光不敏感, 强光反而影响猪的休息和睡眠。
7 猪的免疫程序
具体免疫程序见表2。
8 规模猪场生产参数
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篇9
1 育成的地方新品种
横山县有地方优良品种—八眉猪,最早引进大约克夏、四川内江,上世纪80年代陆续引进长白、杜洛克进行纯繁或杂交繁育。横山县种猪场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培育成不同血系的优良新品种,适应本地养猪和市场需求:
Ⅰ系猪:父系父本:瘦肉率高、不含应激基因、生长速度较快、饲料转化率高。
Ⅱ系猪:父系母本:背膘薄,瘦肉率高,生长快,无应激综合症,繁殖性能同样优良。
Ⅲ系猪:母系中的祖代父本: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无应激综合症。
Ⅳ系猪:母系父本:瘦肉率较高,繁殖性能优异,无应激综合症。
Ⅴ系猪:母系母本:瘦肉率较高,繁殖性能特别优异,无应激综合症。
育成地方性的新品种猪具有适应性、耐寒性、抗病性、耐粗饲等的优势,已在全县推广养殖,并延伸到内蒙、甘肃、山西、宁夏等周边地区饲养,均有很好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
种猪饲养的管理包括:种公猪和种用母猪两部分。
2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要根据配种季节保持不同的体态、性欲、精神状态以适应配种。养好种公猪的目标是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种公猪体质结实、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质良好。合理使用,严格控制种公猪的初配年龄、体重及配种次数,避免未老先衰,保证配种受胎率100%。
2.1 种公猪的饲养
种公猪的日粮的搭配要蛋白质高、能量饲料偏低,保证种公猪体质好不肥胖,使用专用的公猪料更好。根据体重及环境条件确定日粮供给:一岁龄种公猪一般2.3~2.6kg就可以了,体重在120kg左右以2.5kg供给,体重在300kg左右以2.8kg供给。配种高峰期日均增料0.1~0.2kg,每日或隔日加喂1~2枚鸡蛋,保证精液质量,提高配种力。冬季气温在15℃以下时可适当增加2~3%的能量饲料,夏季每头每日喂青饲料2~3kg。多采用调制均匀的潮拌料,日喂3次,保证充足的饮水,保持食槽、饮水槽清洁卫生。
2.2 种公猪的利用
后备公猪年龄8月以上,体重100~110kg时即可参加配种。种公猪7月龄后就可接触到母猪,促进性欲发达,配种前要有1~2周的试情演练,检查精液活力在0.8以上,密度中等以上投入使用。本交的比例应控制1:25~1:30之间,每周配种不超过5次,每头公猪最多一天只配种一次,一岁以下的公猪一周最多配种2~3次。一般种公猪的初配年龄为8~9月龄,体重为100千克左右。
2.3 种公猪的运动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种公猪食后一小时适当地运动30~50分钟,两天不参加配种的公猪,要在活动场内赶走800~1000米,保持种公猪有足够的活力和性欲。
3 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则根据妊娠前、中、后期不同的饲养管理标准进行合理的饲养,保证产仔多、仔猪体重高、泌乳力强、母性好。母猪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很重要,养好母猪首先要调整好母猪膘情,注意饲料的全价性,特别要在母猪怀孕前饲料中搭配充足的优质青饲料,增加母猪排卵数,提高卵子质量,保证母猪准时发情、排卵多、受胎率高、生产又多又好的仔猪。
3.1 适时配种
特别要掌握好后备母猪的初配期,根据母猪发育体况决定初配年龄,一般8月龄左右,体重在75~100千克左右即可配种。品种而言:本土猪发情后宜晚配,因发情持续期长;引进品种发情后宜早配,因发情持续期短;杂种猪居中间。按年龄俗话说:“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
3.2 掌握好配种时机
一般母猪发情后24~36小时开始排卵,排卵持续时间为10~15小时,卵排出后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为8~12小时,精子在母猪生殖器官内保持有受精能力的时间为10~20小时,配种后精子到达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的时间为2~3小时,说明适宜的交配或输精时间应在母猪发情后20~30小时。但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母猪发情2~3天即可配第一次,间隔10~18小时复配一次,一个发情期内配种两次较适宜。
3.3 母猪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受胎是母猪妊娠的基础,但忽视保胎,会导致母猪妊娠期流产、死胎、畸形等影响母猪产仔数量与质量。
妊娠初期:配种—妊娠30天期是促进受精、胎儿着床最佳时期,应减少饲料喂量,饲喂低能量饲料或初期妊娠母猪料,日粮供给2千克左右,单圈饲养、保持安静、圈舍清洁卫生。
妊娠前期:妊娠30~70天是促进胎儿发育阶段, 这时应确保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可消化纤维供应或使用前期妊娠母猪料。日粮供给要根据怀孕母猪的体况肥瘦适当减少或增加喂料, 日粮供给一般在2~2.8千克左右即可。
妊娠中期:70天到妊娠90天期, 日饲粮应适当减少, 日粮供给以1.8~2.6千克适宜, 调节母猪代谢, 促进乳腺发育。
妊娠后期:妊娠90天到妊娠112天期, 增加饲料量以利于母猪体能贮备或饲喂高营养水平哺乳母猪料, 日粮供给3.0~35千克, 提高母猪营养水平, 促进胎儿快速发育, 保证母猪产后有充足的奶水哺乳。
种猪场的饲养管理 篇10
1 营养需要
空怀、妊娠母猪日粮营养要求:粗蛋白15%、消化能2900卡, 赖氨酸0.8%。维生素A、D、E对母楮繁殖性能影响很大, 应合理搭配。
2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规模化猪场均采用20日龄或28日龄仔猪早期断奶技术断奶母猪转入配种舍, 要认真观察母猪发情、做好母猪配种和记录, 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实行短期优饲:母猪于断奶后饲喂全价优质哺乳母猪饲料, 饮充足清洁水, 要注意钙、磷和维生素A、D、E足量供应。仔猪断奶后3d就开始检查母猪发情与否或将公猪驱赶到母猪附近, 刺激母猪, 使其尽快发情。母猪发情时要适时配种, 对个别体瘦的母猪, 要增加饲料量, 要求在第2次发情时配种, 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对个别肥胖的母猪, 采取限饲和增加运动, 使其减膘, 必要时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孕马血清80~1000 U, 促进发情、配种。
3 妊娠母猪的饲养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猪场设备利用率, 应在确定母猪怀孕后30d, 就转入限位栏饲养, 并立即减料。每头母猪日喂怀孕母猪料量1.8~2 kg。供给充足饮用水。如果给料过多, 母猪采食能量过剩, 容易引起胚胎死亡或者胚胎发育不良。怀孕84d后至分娩为妊娠后期, 是胎儿快速生长发育时期, 需要增加喂料量。日粮营养要求达到:粗蛋白l5%, 日喂量2.5~3kg左右。初产母猪略晚一点, 以防胎儿过大而致难产。补喂青饲料, 能有效防止母猪便秘, 有明显降低死胎和木乃伊胎, 减少仔猪发生腹泻病。母猪入产房前, 要做好猪栏和母猪猪体消毒, 特别注意母猪乳房、乳头的清洁卫生, 谨防乳房、乳头不洁, 避免仔猪吮乳后发生腹泻等疾病。
4 保胎并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4.1 保胎
母猪怀孕21d内胚胎尚未着床, 要减少热应激和其它刺激因素, 避免造成胚胎死亡, 驱赶母猪运动时, 不能过快和惊吓, 尤其重胎母猪运动要适量, 避免滑倒导致机械性流产。在高温季节, 确定母猪怀孕后30d和80d, 每头母猪各肌注黄体酮5mL。
4.2 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在确定母猪怀孕后30d、40d、90d, 分别肌注1%亚硒酸钠维生素E 5mL, 促进胚胎早期发育和后期胎儿迅速生长。
4.3 运动与光照
在规模化猪场, 母猪长期饲养在限位栏/高床、缺乏运动。因此, 猪场必须配备运动场, 母猪要有计划进行限位栏、高床、母猪舍、运动场轮换运动, 接触阳光。晚上用太阳灯明射2h以上, 促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 促进钙磷代谢与吸收, 减少肢蹄疾病和难产, 促进母猪分泌雌激素, 提早发情与配种, 提高繁殖率。
4.4 卫生消毒
验方治六种猪泌尿系统疾病 篇11
1. 猪血尿病
猪血尿病是泌尿器官出血性疾病的一种共有症状,是一种继发症或综合征。以尿中混有血液为特征。多由膀胱炎、尿道炎或生殖器外伤引起。主要因泌尿器官本身的疾患所致,或因天气炎热、饱食急赶奔跑,或因长途运输、过度拥挤,或因腰部受到硬物碰撞、棍棒打击等损伤所致。治宜止血,消炎。
验方:方一,鲜车前草适量,捣碎拧汁50~60毫升;方二,鲜芹菜500克,切碎捣烂;方三,猪胆汁25毫升,竹叶15克,灯心草5克,共煎汁适量;方四,旱莲草40克,车前子40克,白糖适量,水煎取汁;方五,绿豆60克,黑豆60克,白茅根60克,加适量水,煮至豆烂;方六,鲜葡萄2000克,藕汁1000克;方七,梨汁200克,生藕汁100克,鲜茅根汁100克,麦冬汁30克,生萝卜汁30克,生姜汁10克;方八,活蚯蚓10条,小蓟50克,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汤。以上方剂大猪(中猪剂量减半,小猪再减半)每天拌料或灌服1~2次,连服3~4天。
2. 母猪尿潴留
母猪尿潴留又称猪尿闭,是母猪产后的一种常见病。发病主要原因为:母猪炎热季节分娩时间较长,由于较长时间的尿液过度充盈,膀胱平滑肌收缩力减弱,引起膀胱肌无力甚至麻痹。患猪不断做排尿姿势,但不见有尿液排出或排尿呈点状、线状外溢。
验方:方一,新鲜柳枝50克,水煎取汁约300毫升,灌服,1次/天,连服2~3天;方二,紫皮大蒜3~4瓣,捣成蒜泥,以纱布包扎,放阴道后端5~7厘米处,10~15分钟取出,若不见效,隔1个小时再放置15分钟;方三,红辣椒1个,放入母猪阴道口部,10~15分钟取出,若不见效,间隔6小时再用1次。
3. 猪肾炎
猪肾炎通常是指肾小球、肾小管或肾间质组织发生炎症性病理变化的统称。主要特征是肾区敏感和疼痛,发热,食少,尿量少,尿色浓,水肿,尿毒症。主要因受寒冷刺激、感冒、饲料中毒、化学药品的刺激和腰部损伤引起。
验方:方一,蒲公英65克,忍冬藤60克,车前草70克,煎汤适量,治尿涩量少,混浊带血;方二,海带20克,梓实10克,玉米须20克,切碎煎汁;方三,茶叶10克,黄花菜30克,豆腐100克,共煮烂熟;方四,冬瓜1000克,赤小豆60克,粳米100克,加适量水煮成稀粥;方五,鲜茅根400克,赤小豆400克,粳米200克,入锅加适量水熬煮成粥;方六,小白菜1000克,薏苡仁120克,熬煮成稀粥;方七,益母草60~120克,煎汤饮用;方八,荔枝草100克,车前草100克,蜂蜜20克,加水煮汤取汁。以上方剂大猪(中猪剂量减半,小猪再减半)每天1~2剂,连服5~10天。
4. 猪膀胱炎
猪膀胱炎是指猪膀胱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炎症,是一种常见的猪尿路感染性疾病。多因某些疾病或有刺激性药物引起。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痛、尿少、尿色混浊带臭味,有时尿液呈红色,静置后有沉渣等为特征。患猪常现排尿姿势,疼痛不安,不断呻吟,种公猪阴茎频频勃起;排尿很少或不排尿,尿混浊臊臭或在排尿的最后见有血液,按压腹部有痛感;严重时体温稍升高,食欲废绝。治宜渗湿利水、温肾固脬、清热通淋。
验方:方一,柳树皮、车前草各适量,煎服,2次/天,连服5~7天;方二,鲜车前草120~180克(干品40~60克),猪小肚400克,食盐少许,2次/天,连服6~8天;方三,金银花30克,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灌服,1次/天,连服4~5天。
5. 母猪“产后癃闭”
母猪“产后癃闭”又称“产后小便不通”,主要表现为产后排尿困难,小便点滴而下,甚则闭塞不通。
验方:方一,党参、茯苓、猪苓、泽泻各24克,白术20克,桂枝10克;方二,木通12克,瞿麦、车前子、萹蓄、大黄各20克,滑石、炒栀子各24克,甘草10克;方三,黄芪24克,麦冬20克,通草10克;方四,车前子60~120克;方五,荆芥、紫苏、艾叶各30克,香葱10根;方六,黄芪60克,党参24克,泽泻、车前子各18克,麦冬24克;方七,肉桂末24克,车前子30克,生黄芪24克,冬葵子18克;方八,黄芪60克,桂枝24克,白术、猪苓各20克,茯苓30克。以上方剂加水煎服,每天2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用3~5天,可达到补气扶正、清热利尿的效果。
6.母猪产后小便频数、失禁
母猪产后小便频数、失禁是指产后小便次数增多,小便淋漓,不能自止,或小便自遗。主要因产后耗损气血,湿热侵入机体,致使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验方:方一,黄芪、当归、党参、白术、白芍各18克,炙甘草6克,生姜6片,红枣6枚,猪膀胱2只,水煎服;方二,黄芪30克,金樱子、益智仁各18克,煎煮取汁加鸡蛋4只;方三,益智仁适量,研末,用米汤调服,每次12克;方四,鲤鱼鳞100克,植物油适量,生姜、精盐、醋各适量,蒸熟食用。以上方剂具有益气止遗、固涩缩尿的功效,每天1剂,连用5~7天。
种猪引入前后的饲养管理技术 篇12
1 消毒
圈舍消毒引种前应将隔离舍提前1周彻底清洗3遍, 并用0.5%的强力消毒灵溶液封闭喷雾或洗刷消毒两遍, 隔离舍要远离现有猪群。在种猪到来的前一天对卸猪台及周围3米左右的地方用2%的火碱溶液彻底消毒。运输车辆在出发前和到达运猪地点时都应充分清洗, 用2%的火碱溶液彻底消毒, 再用清水冲净。种猪到场后的饲养管理卸车与分栏猪到场后用0.015%百毒杀溶液对猪体表及运输用具进行喷雾消毒。
2 管理
卸车时要慢抓轻放避免肢体损伤, 卸完后不要急于轰入圈舍, 应在原地休息10分钟, 用围布按大小、品种、公母缓慢轰入猪舍, 一般每栏饲养4~5头, 公猪体重在70千克左右也可以每栏饲养3~4头, 但体重过大或有爬跨行为的公猪应单栏饲养。防止打斗分栏完成后, 应对猪只体表喷一些有气味 (如来苏儿、空气清洁剂) 的药物, 并有专人看护12小时以上, 防止猪打斗。
3 防控
防病种猪接回后, 个别种猪用青链霉素、安痛定等药物预防注射三天, 每头每次注射2支, 每天用药2次, 三天后若没有感冒、咳嗽症状, 可停止用药。饮水与投药种猪到场8小时内不饲喂饲料, 1小时内不能饮水。先让猪休息1小时再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饮水, 即每次少量供给, 待饮完30分钟再饮, 防止猪暴饮, 同时在水中加一些电解多维或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并且在饲料中加一些抗菌素 (如土霉素、支原净、阿莫西林) , 要连续投药10天左右, 预防腹泻或呼吸道疾病。适时免疫注射种猪到场后15天, 应先对种猪进行驱虫, 在生产中, 可选择伊维菌素按0.3毫升/千克体重对种猪进行皮下注射, 间隔1周后重复1次。然后根据当地流行传染病按免疫程序先进行猪丹毒、猪肺疫、气喘病、萎鼻免疫接种 (必要时作抗体水平监测) 。体重70千克以上的要进行猪瘟和口蹄疫的加强免疫。
4 饲喂
一般65千克以下的先喂给仔猪料或哺乳母猪料, 分3~4次喂给, 做到少喂勤添, 并另外喂给青饲料。三天后按正常喂料量每头每日2千克饲喂。饲料标准应依据体重、品种饲喂各阶段种猪料, 不能喂肥猪料或妊娠母猪料。公猪喂公猪料, 母猪喂哺乳料或后备母猪料, 日喂料3次, 体重达90千克以上要限制饲喂, 并且换用后备公母猪料, 如无后备母猪料可用泌乳料来代替, 在饲料中加入一些青绿饲料 (如胡萝卜、苜蓿草粉) 。
5 调教
【种猪饲养管理】推荐阅读:
种猪隔离检疫过渡期的饲养管理09-07
种猪场健康养殖网络管理系统的研制07-09
引进种猪07-23
后备种猪的防疫06-13
规模化种猪场07-07
引进种猪应注意的问题10-30
饲养管理10-21
饲养和管理09-18
肉鸡饲养管理06-04
奶牛饲养管理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