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利用(通用9篇)
古籍利用 篇1
一、藏书印与藏书
藏书印, 又称藏书章, 指藏书者钤于书中籍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趣向的一种印迹, 为印章的一类。藏书印与藏书是紧密相连的, 它首先表明的是一种归属性。用印章证明某物归属性或作为凭证很早就出现了, 殷商时期有铜玺, 春秋时期则有了官玺, 并出现了代表个人凭证的私玺。印章在秦代之前统称为“玺”,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 规定皇帝的印章称“玺”, 官私的印章只能称“印”。汉代时官印才称“章”或“印章”, 唐代以后皇帝的印章又专称“宝”, 官私印章又称“记”、“朱记”、“花押”、“条戳”等。
印章用于书画收藏一般认为始于唐代。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载:“太宗皇帝自书贞观二小字作二小印。貞觀玄宗皇帝自书开元二小字成一印。開元又有集贤印秘阁印翰林印各以判司所收掌图书定印。翰林之印又有弘文之印, 恐是东观旧印印书者, 其印至小。弘文之印更有元和之印恐是官印, 多印搨本书画。元和之印……故相国邺侯李泌印鄴侯圖書刻章”。唐太宗之“贞观”二字连珠印、玄宗之“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 均属收藏印之列, “集贤印”、“秘阁印”、“翰林印”则是唐内府收藏印。随着唐代科学文化的繁荣, 唐代不仅官府藏书兴盛, 私人藏书也颇具规模。唐京兆人李泌藏书颇多, 插架三万余轴, 此处所载“邺侯图书刻章”为其藏书印。相传李泌还刻有“端居室”斋馆印, 为斋馆印之滥觞, 之后斋馆别号印蔚然成风。
宋代以降, 雕版印刷的书籍盛行, 公私藏书十分兴旺。
藏书印形制丰富, 种类繁杂, 其篆刻风格往往因时因地而不同, 其印文内容更是多姿多彩。如将其分类大体可分为:名号印、堂号印、鉴别印、校读印、观赏印、仕履印、箴言印、吉语印、诗文印、典故印、肖形印、宫廷印、藩府印、官书印等。可知, 印章与藏书者、藏书处密切相关, 这对研究书的版本、流传、价值等大有裨益。
二、依据藏书印鉴定版本
古籍版本鉴定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需要根据书之版式、行款、字体、墨色、纸张、刻工、牌记、序跋、讳字、内容等各方面条件做综合判断。这些条件是在成书过程中产生的, 是鉴定版本的主要依据。藏书印是后来在图书的流传过程中钤盖上去的, 对版本鉴定只能起辅助作用, 但有时却因它的特殊性而成为后人鉴别古籍的重要依据。
1、依据收藏者推断大体版刻年代
一般, 通过藏书印就能确定收藏者。收藏者可能是宫廷、可能是书院、可能是个人, 但不论是谁, 只有成书后才能在上面钤印, 故依据收藏者的印章可推断一下大体版刻年代。比如, 一书若钤“赵郡苏轼图藉”、“眉阳苏氏”, 那此书不会晚于北宋苏轼生活的时代;若钤“缉熙殿书籍印”、“缉熙殿宝”等印, 此书至晚也是南宋初期刻本, 因为这是南宋缉熙殿藏书印。如果一书有多人藏印, 要找出最早的收藏印来确定大体时间。如书中钤有“晋府书画之印”、“乾隆御览之宝”、“吴郡赵颐光家经籍”等印, 可推断此书不晚于明初。“晋府书画之印”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三个儿子晋王朱棡的藏书印, 朱棡死于洪武三十一年 (1398) 。赵颐光虽也是明朝人, 但时间晚于朱棡。以藏书印推断版刻年代的前提必须印记是真的, 如果是伪印, 那就不足为凭了。
2、以藏书家的鉴定为依据
藏书家很多是知名学者。他们学有专长, 善于鉴别。因此, 他们的藏书印常被后人认为是认定、鉴别版本的重要根据之一, 编制藏书目录时, 也将藏书印作详细著录。
三、依据藏书印考查书的递藏源流
考查书的递藏源流与古籍版本鉴定密切相连, 因为一书如果流传有绪, 尤其是经过一个又一个名家之手, 其版本鉴定就会可信。考查书的递藏源流, 可以参考前人书目、题跋以及相关记载, 但是都不如藏书印更能显示出其递藏关系。如一书钤有“士礼居”、“荛翁”、“汪印士锺”、“阆源父”“铁琴铜剑楼”、“恬裕斋镜之氏珍藏”、“祁阳陈澄中藏书记”、“郇斋”等印, 此书的收藏情况就一目了然:黄丕烈→汪士锺→铁琴铜剑楼主人瞿氏→陈澄中。一书的递藏源流弄清楚了, 其版本时限范围也就相对确定了。这就为鉴定版本提供了重要线索。
四、辨别藏书印
通过藏书印鉴别古籍版本需要有个前提, 那就是藏书印的真实性。如果藏书印是不真实的, 那就不能凭此判断了。其不真实性有二种情况:其一, 印章是真的, 但是后人所钤。有些藏书章传到了后人手中, 然后又被钤印于书中, 这就可能出现书晚于藏书印的现象。其二, 印章是伪造的。有些射利者为提高书的身价, 伪造名人印章钤盖于书中。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判断刻书的年代, 所以利用藏书印推断版刻年代时应首先对其真伪做一辨认。但是辨认藏书印之真伪没有什么科学的办法, 只能靠经验的积累, 通过多看多查多对比, 熟悉名家的藏书印和相关的著录信息, 关键是还要结合古籍本身的其他条件, 做一综合判断再下结论。我馆藏一部《周易传义音训》, 书上钤有“无不悔翁”、“士铎”、“汪士铎印”、“悔翁”、“桂馥之印”。汪士铎, 字梅村, 号悔翁, 生活于嘉庆十九年到光绪十五年 (1814-1889) 间, 是清末的历史地理学家。汪士铎四方印没有什么疑问, 但是“桂馥之印”便让人产生了怀疑, 因为此书后面刻有咸丰六年 (1856) 祝凤喈的跋。桂馥生活于乾隆元年 (1736) 到嘉庆十年 (1805) , 他的藏书印如果出现在之后的刻本上那就值得怀疑了, 恐是后钤印或是伪章。
藏书印与书形影相随, 藏书印因书而存在, 书又因藏书印而增色。随着藏书事业和篆刻艺术的发展, 藏书印本身的艺术性和鉴赏性形成了极具文化内涵的一道风景线, 加之它身上浓厚的时代烙印, 为鉴别古籍版本提供了重要依据, 故它在版本学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丛书集成初编》, 中华书局, 1985年。
[2]柯劭齐:《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稿本) 》, 齐鲁书社, 1996.4-566。
古籍利用 篇2
试论网络环境下古籍图书的保护与利用
古籍图书保护与利用是当前摆在图书馆古籍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使命.网络环境下的古籍图书保护是对以往古籍保护方式的一个新的`尝试.必须大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古籍图书如何进行更好地保护与利用的途径,同时认真研究数字化古籍文献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应对策略.
作 者:石岩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图书馆,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刊 名:理论观察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ATION年,卷(期):2009“”(5)分类号:G250关键词:古籍图书 古籍保护 网络
古籍利用 篇3
关键词:古籍保护;古籍托管;古籍利用
古籍是古代文献典籍的简称,具体是指产生于19l1年之前,反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并具有古典装帧形式的文献资料和典籍。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古籍官方的收藏的总 量超过3000万册,其中县级公共馆占有古籍40% ,还有大量无以计算的流散在民间和海外的古籍達4500万册。这些古籍厚载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加强图书馆古籍保护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中华古籍的不可再生性
中华古籍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受保护的重要性。正如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样 ,古籍也是一种不可再生又不可多得的稀有的文化资源,它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人类文明的瑰宝.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专门设立了“世界记忆工程 ”项目 ,将古籍的物化和非诉物化因素相统一,毁一本就少一本。
(二)中华古籍是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承者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古籍官方的收藏的总 量超过3000万册,其中县级公共馆占有古籍40% ,还有大量无以计算的流散在民间和海外的古籍达4500万册。这些古籍厚载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
二、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现状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出要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加强古籍保护和抢救工作。200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古籍保护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同年5月,“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国家图书馆正式挂牌成立。
(一)前人对古籍保护所存在的问题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许多公共图书馆分别建立了古籍书目数据库,并上网供社会读者利用,使读者更便捷地利用古籍文献,也给古籍文献保护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学术界利用古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前人的保护与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古籍正在不断老化与损毁,我国现阶段古籍保护与利用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二)我国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
古籍对国家由于诸多原因,古籍保护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现存古籍底数不清,古籍老化、破损严重,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等,全国几千万册古籍,而基层图书馆馆藏就已经超过了40%,并且生存状况实在堪忧。
三、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的思考和建议
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对全国古籍收藏和保护状况进行全面普查,准备建立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和古籍数字资源库;对古籍分级保护,并公布了一、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6868部;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制定《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命名了112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专业人员;启动“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推进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一系列举措,为古籍保护工作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前人在古籍保护中所取得的贡献和成就
为修复工作的瓶颈,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便组织人力、物力和资金,广泛征集 散落在民间的古籍善本,初步建立起古籍保存体系。修复了《敦煌遗书》《西夏文献》《赵城金藏》等一批重要古籍文献,使一大批珍善本古籍得到保护。各图书馆相继内部编纂和公开出版了各图书馆相继内部编纂和公开出版了大批古籍馆藏目录及善本书目,同时并对一些古籍善本、旧平装书、普通古籍及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文献典籍进行了缩微拍摄 参与或辅助修复,还通过理化和生物实验室进行纤维监测和抢救,整理出版古籍图书过万种。
(二)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的建议
古籍保护是和时间赛跑的事业,笔者认为,市级以下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不能“等”和“靠”,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古籍保护办法,多渠道改善条件,改变现状。现就基层图书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一下建议:
1.完善基层图书馆管理制度
严格规范古籍书库的管理制度。古籍书库管理岗位规范是书库管理人员的工作程序,也是提高书库管理水平的基础。古籍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古籍载体的物质特征及温、光、尘环境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更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古籍图书出入库应有详尽的记录与签收制度。书库的温湿度应按时按规格记录“统计与分析”。
2.提倡古籍托管制度及自我收藏相结合
1910年清学部在其拟定的《京师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中,以法规的形式要求各图书馆开展图书寄存,并鼓励民间藏书家将自家藏书交给图书馆托管。一些图书馆还为此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寄存规则,如国立北平图书馆的《收受寄存图书暂行规则》和湖南省图书馆的《寄存图书规则》等。早期公共图书馆开展“图书寄存”的出发点,是将这些寄存图书用来为读者服务,以弥补馆藏图书的不足。
3.加大对基层图书馆馆藏建设的资金投入
不仅要发挥政府的职能,还要发掘多种渠道来解决资金难题。根据文化部2006年颁布实施的《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古籍书库应单独设置,并自成一区;有独立的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以保证书库温度控制在16至22度,湿度控制在45%至60%范围内;设置防火、防水、防盗自动报警和气体灭火装置、电视监控装置等。显然,这些条件和标准在一些市以下基层图书馆很难达到。
4.培养古籍管理和修复的专业人才
古籍的整理、编目和修复都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古籍保护人才不仅需要专业的文献学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老同志的传、帮、带。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定期在各地举办全国范围的修补培训班,有意识地培养古籍修补专业人才[4]。结合社会广大公众的最大需求去开发古籍,使古籍的学术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等融入社会公众生活中,实现古籍信息的增值性开发。这才是保证古籍维护资金持续注入的最佳途径[5]
5.利用数字化开辟古籍保护的新途径
古籍利用 篇4
1 古籍收藏概况
对于古籍年代划分范围有几种时间段,业内比较认可的是抄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并具有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称之为古籍。据调研统计,我国现存于世的中医药古籍约万余种,其中近四成左右已为孤本[1]。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资源丰富,目前典藏的古籍有3380种,中医药古籍3180种。其中中医药善本(时代早、价值高、品相好)1100种,6198册,明代善本为278种,清代善本为646种,日本、朝鲜善本分别为170种和5种,另有一民国抄本为章太炎先生手写古医方。明代至民国期间的中医药稿本、抄本近千种。馆藏最早版本为1249年平阳张存惠晦明轩刻本《证类本草》(存两卷),明刻本施沛著《祖剂》,《内经·素问》明初九卷本,《仲景全书》赵开美校刻本,《本草纲目》湖北杨道全刻本等。这些古版医籍,不少为国内孤本、珍本,均极具文献价值。这些古籍主要来源于:(1)各兄弟院校或其他收藏单位调拨;(2)社会及中医世家的无私捐赠;(3)本馆几十年来几代图书馆人全国各地精心求购。在数量和质量上,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古籍都位居全国中医药大学之首。
2 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实施
2.1 改善收藏环境
上海中医药图书馆在七、八十年代就初步挑选出特藏善本古籍及较有价值的线装书,购置专门的防霉、防蛀效果较佳的樟木书橱存放,并设置了阅览中医古籍的中医资料室。200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整体搬迁至浦东张江,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通过建立新馆,增添空调、加湿、监控等设施,保证了特藏书库恒温、恒湿及安全防护的特定需求,较大改善古籍藏书环境。
2.2 持续进行古籍修复工作
由于环境空气的污染,古籍霉蛀现象不可避免。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从九十年代开始,系统地对所藏破损古籍进行修复,在本馆缺乏专业人员的情况下,委托有资源的单位和人员实施轻重缓急的修复工作,已修复善本及线装书古籍近460多种,挽救了一批濒临残缺的古籍特藏。
2.3 建立古籍目录及数据库
2000年,在进行学校整体搬迁的前期工作时,馆领导决定对特藏善本及线装古籍进行全面清点,并集中本馆高资质相关人员对古籍进行规范著录、编目,历时一年多完成这项艰巨任务,并建立了"中医善本书目"、"中医线装书目"数据库。
2.4 中医药古籍科研项目的实施
近年来,该馆致力于古籍保护与利用科学研究工作,在中医药古籍的校勘、整理、挖掘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多次申报各级各类中医药古籍研究项目。如2007-2010年上海市科委"上海地区清末前馆藏未刻中医药抄本研究"项目;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及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药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等联合研制完成的"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等。
2.5 积极申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2007年1月,随着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全国开展了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及珍贵古籍名录的评选,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校领导的指示及馆领导积极申报下,入围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同时入围的113家单位中上海地区为6家,全国医学院校为3家,即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同时,我校有六本中医古籍进入第一、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具体目录为《重刊巢氏诸病源候》(隋)巢元方撰,明嘉靖汪济川刻本;《丹溪心法类集》(明)杨王旬(恒斋)类集,明正德三年(1508)刻本;《素问钞补正》(唐)王冰(启玄子)注,(元)滑寿钞,明嘉靖八年(1529)刻本;《新刻医方约说》(明)鲍叔鼎(汝和)撰,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刻本;《仲景全书》(汉)张机(仲景)撰,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赵开美校刊本;《(新刊全补)医方便儒》李杲(明之、东恒)撰,明乔山堂刻本。据《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入选标准,以上六种古籍为国家一、二级古籍。申报工作将对该馆的古籍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3 建议和措施
3.1 规范、完善各项制度
目前我国古籍相关的标准规范,包括《古籍普查规范》、《古籍定级标准》、《古籍特藏破损程度定级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任职资格》。为确保古籍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实施,在国家现有的法律、法则基础上,应制定、规范、完善本单位的各项标准、制度。从特藏书库管理着手,制定古籍特藏库藏书环境标准,包括恒温、恒湿、防水、防潮、防尘、防虫、防霉、防光、定期除尘等,使之制度化并专人管理;从阅览环节着手,制定出入库细则,包括珍贵古籍审批制度,禁带物品、当日归库并验收制度,借阅清单填写并永久保存制度;从古籍修复着手,制定古籍修复具体操作规程,包括破损程度日常检查,修复计划及时间表,修复过程技术要求,保留原书各种信息,及修旧如旧原则,修复古籍出入库详细信息(书名、作者、版本年代、书号、总计页数等)登记,并永久保存制度。再如复制、复印环节,制定可复制、复印的古籍范围细则,复制、复印具体可操作性规定,为避免古籍损坏、遗失、脱页等情况,应规定古籍不能带出馆外,由本馆专职人员完成复制、复印工作。这些规章制度在具体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使之规范化并持久推行。
3.2 加强古籍专业人才技能素养
在政府大力推进古籍保护工作的形势下,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也紧密响应,专门调拨了相关人员参加"古籍保护与修复"等有关培训,提升了馆内人员的古籍保护技能素养,并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如已在馆内新增古籍修复工作。但相对于待修复的大量古籍,修复人员人手偏少,就目前平均每天4~8页的修复速度,满足不了古籍修复的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古籍专业人员除提升职业技能外,还应拓宽专业知识领域。中医药古籍以古汉语形式记录,文字晦涩难懂,而且有许多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等难以辨认,还由于经过历代的辗转刻印和传抄,出现讹字、脱字、衍字、倒字的现象严重[2],需要通过查找《康熙字典》、《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遇到历代人名、地名、别号、职官、藏书印等,还需查找《中医古籍词典》、《中医人物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简明古籍词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藏书家印鉴》等。充分了解本馆馆藏古籍,对主要古籍能如数家珍,做到每种古籍收藏的位置、特征、缺损情况等一清二楚。通过查找全国联合目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了解全国中医古籍的收藏情况,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古籍参考咨询。
3.3 重视古籍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协调
古籍善本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分挖掘其价值,并有效利用。因此,古籍保护的宗旨应当是"重藏但不轻用"。古籍数字化能有效进行古籍再生性保护,降低纸质古籍的流通量,减少人为的使用性损伤机率,通过缩微、影印、复制等手段,还可以相对真实、永久地保存古籍原貌[3]。加大古籍的数字化进程,是保障古籍利用与流传的一项有效措施。
目前,读者对各收藏单位在查阅古籍的问题上有相当的诟病,这些"藏"与"用"的矛盾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平衡协调。除用现代数字化手段还原古籍,解决珍贵古籍原件易损坏等问题,还应在设立人性化服务上下功夫。可建立尽可能详细的查阅古籍细则,保障每一位读者在细则规定范围内的阅览权利。同时,在不能满足原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向读者提供合适的复制品或者其他收藏馆收藏该古籍的详细信息等。在读者提出各种疑问时,工作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提供有质量的参考咨询服务,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4 结语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医药学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和传承性,大量存世的古籍为我们研究和深化中医药学理论,借鉴和提供临床治疗经验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使中医药学的悠久历史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1]。
鉴于古籍的不可再生特殊性,国家应加大古籍保护资金的投入,图书馆应把古籍保护与利用作为刻不容缓的工作,建立长效机制,认真推进落实各项工作。总之,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情况、保护和利用古籍的现状以及获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给该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古籍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和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古籍收藏,古籍保护,古籍利用,中医古籍
参考文献
[1]裘俭.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中医古籍保护工作述要[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47(5):61~63,71.
[2]李政.中医药古籍管理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华医学情报杂志.2009,18(3):16~17.
古籍利用 篇5
古籍是我国历史的见证,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等都是很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的文化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古籍的认知也在不断加强,这就使得社会对于古籍价值的利用和需求在逐渐增加,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处于对古籍的保护,将古籍资料等收藏在常人无法触碰的地方,平常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轻易的接触,使得古籍的价值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甚至由此引起各种纠纷。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正确的处理好古籍保护和古籍价值利用之间的关系,使其保持和谐统一,使古籍的文化价值得到最大的利用。
一、古籍文献价值的认识和实现
古籍保护工作之所以重要,缘于古籍自身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总括起来,古籍的文物价值可以从文化价值和版本价值两方面来认识。文化价值是古籍文物价值的核心价值。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靠的就是绵延不绝的文献典籍,它为我们了解古代的政治制度、文化风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从资料性人手,古籍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至今许多文献资料还发挥着令人惊叹的作用。
古籍价值的实现是以交换为前提的,并存在两种交换的形式:一种是古籍与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换,它影响到对古籍文化内涵的挖掘;一种是古籍与普通大众之间的交换,它关系到古籍文化价值的实现。交换的.面越广,交换程度越深,古籍的文化价值实现得越彻底。因此,古籍文献开发利用的过程,不仅是古籍文化价值发现的过程,也是开发古籍市场需求的过程。通过对古籍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其文化价值的弥散和扩张,将推动古籍文献由文物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变。
二、古籍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据相关统计,我国图书馆现存的古籍数量很庞大,大约超过了三千万册,还没有包括散落在民间和国外的古籍资料 。在这之前,很多古籍保护工作者为了古籍保护工作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古籍保护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
1.我国现存古籍还没有统计出具体数量
目前,我国古籍大多数已被收纳在全国各级图书馆中和博物馆之中,但仍有大量的珍贵古籍散落在国外,难以进行回收。国家队流落在外的古籍无法进行具体的统计,对已经收藏的图书馆也没有制定详细的保护计划,整理还不够规范等,这就导致我国现存的古籍还没有被具体的统计出来,使得很大一部分散落在各地难以收回。
2.古籍的破损和老化较为严重
在很多古籍中,内容大多已经破损,例如珍贵的敦煌遗书。部分明清古籍破损也较为严重,许多使用竹子作为原料的书本严重的酸化,等待工作人员的抢修。保存相对较好的也有很多,比如宋元善本等,但总的来说,也存在很严重的老化问题,只是损坏相对较轻而已。我国近年来对古籍的检测结果可以证明,古籍PH值普遍较低,平均值仅在6.1左右,很多纸张都需要进行脱酸等工作,当PH值下降到更低时,将面临着更为严重的酸化。
3.古籍修复人才的缺乏
古籍的修复是一项比较古老的工艺,到现代能够熟练使用的人并不多,目前我国对于修复人才的培养力度好不够,古籍修复的专业人才很少,且部分修复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年龄也较大,这就不能满足古籍修复工作的需求。因此,修复人员的缺乏成为制约古籍保护工作开展的最大因素。
三、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和实现古籍价值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古籍阅读制度
古籍的阅览室古籍服务的一线窗口,是图书馆服务质量和古籍收藏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公共图书馆应该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古籍服务的特点来制定相关的阅览制度,对古籍服务时间的开放、阅览者身份的认证、业务的咨询以及资源的保障等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古籍的去向安全。
2.扩展古籍服务的范围
要扩展古籍的服务范围,首先要摸清古籍当前的具体数量,编制图书馆古籍的藏书目录,提供较为准确的古籍资源信息等,以便提供服务。此外,还要加大替代品的采购,合理的开发和使用,使图书的库存量加大,并对图书馆古籍进行数字化的加工。一般来说,古籍数据库的价格是极为昂贵的,在使用上面也有很多的限制,因此人们更加喜爱原生态的扫描文档。对于已经扫描的古籍,可以根据数字化的建设标准、经费的投入等情况来开展第二次的资源加工。
3.提高古籍参考的资源服务水平
古籍服务对象一般集中在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性质相对较为单一,而阅读人群由于具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程度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等,所喜爱的古籍类型和对古籍的要求也会不同,这就需要工作者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类。一般古籍阅读者分为以下几类:专门从事古籍研究的学者、部分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普通的对古籍感兴趣的读者。对于从事古籍研究的学者,工作人员要根据古籍储存的书目等快速的为其提供所需的文献和资料,供其研究和整理。对于专业学生,可以根据学生所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为其找到广泛的书目。而对于普通爱好者,工作人员要为其提供专一的文献,并做好相关的 保留和服务。
4.加大古籍整理和学术研究的力度
重新印制古籍文献,使很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上,使它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在古代,人们已经对这个方法的重要性有所意识。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视在不断加大,对古籍的研究力度和研究标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关部门要掌握图书馆古籍的相关特点,与出版社和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充分地显示馆藏,为社会的进步和古籍价值的研究做出贡献,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结语
古籍利用 篇6
关键词:古籍资源,古籍文献,保护整理,开发利用
一、古籍资源的价值和存放使用现状
1. 重要价值。
我国的古籍从狭义上讲,就是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民国元年以前,即公元1912年前产生和流传的具有独特古典图书装帧形式的书籍,包含刻本、稿本、写本、拓本等文献形式。古籍文献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一直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上各种天灾人祸的因素造成古籍文献湮没流失十分严重,“我国的古籍保留至今真可谓凤毛麟角……能够保存下来的古籍已是弥足珍贵”[1]55。因此古籍文献首先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古籍除了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其所蕴藏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包括有政治、经济、史地、文教、科技、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中华文明悠悠数千年发展的见证,承载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内核,蕴含着先辈对世事万物的思索和辨析,展示着我们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现存古籍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相当重大,首先是在史料价值方面。从时间上来讲,因其产生于过去的历史之中,故一切古籍都可以被视为历史文献,这些文献是一个时代的重要见证,真实地记载了一个时代、一个学问方向或一个区域范围的相关资料,借助这些文献可以使后人明白某一历史时期的学术风貌,获得更多的学术信息,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宣传,可以“展示本地区独特的人文魅力和地域风情,将对提高本地区的知名度和开拓文化产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效应”[2]120。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保护好现存古籍资源,给世人呈现古籍的真实风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方法新模式,融合现代多元化的技术手段加以认真保护。而对这些古籍文献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必将“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承、增进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3]40,这些正是古籍资源社会价值方面的最终体现。
2. 藏用现状。
古籍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物质文化遗产,绝大部分存放在各个公私图书馆,以及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中,主要服务于中高层人员的学术研究。专业的科研人员因具有一定的学术底蕴,求实的治学作风,所以更关注于古籍的真实性、完整性,他们需要的正是大量的原汁原味的文献资料。古籍文献“对历史学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对研究结果则有可能产生巨大影响”[4]51。但是由于文献载体的特殊性,如何有效地保存好古籍资源以满足科研学术需求是必须面临的一道难题。由于存放环境的局限,很多古籍的保存状况堪忧。众所周知,古籍文献的收藏存放对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和紫外线含量均十分敏感,而且经过长期的流传易手过程,加之存放环境、方式的制约和变化,很多古籍酸化和脆化程度加重,出现诸如水浸、虫蛀、发霉、焦脆、粘连等问题,甚至有部分已经出现严重的残破损毁情况,而保存条件若再不理想,就会加速其残损程度从而破坏古籍原貌。上述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便于也不利于对古籍进行读取查阅,直接影响到古籍文献的研究利用。针对古籍资源存放的环境,国家有相应的法规要求,古籍书库从设计选择到温度、湿度、耐火等级等等,都有严格的数据标准,各存放机构应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然后根据自身古籍资源的实际情况,施以不同程度的保管措施。
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现存线装书、平装书原本及影印本共34000余册,对照《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查得属于1912年前的古籍文献达730多种,总计近9000册,其中绝大部分是清朝时期的版本,个别最早的版本为明撰。近年来,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有三部,分别为:《欧阳文忠公五代史抄》二十卷、《汉魏诗集》十四卷、《洪武正韵》十六卷;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有一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二十五卷。另有教育部赠送的《中华再造善本》影印本一套共计1300余种,逾万册,可供校内有专业需求的师生读者查阅,但因馆舍条件所限,迄今尚未全部勘验上架。此外,由于长期以来专职保管人员缺少,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古籍文献以典藏为主基本不开放。
不仅仅是青海师大图书馆,国内几乎所有的古籍存放机构,对古籍资源的使用都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古籍文献作为“镇馆之宝”实际上已退出流通环节。可见对古籍资源的“吝啬”是当下众多存放机构的通病,有的直接就是为藏书而藏书,使得一般读者对古籍难觅其踪,几无见面可能。如此不仅抹杀了古籍文献传承文化的重要意义,也给学术研究带来诸多不便。当然,对古籍资源的重视本就无可厚非,不过随着现代科技条件的发展,如修复、拍照、影印技术的提高,特别是古籍电子文档形式的出现,大大缓解了藏用矛盾,现在对古籍资源管理逐渐转变了“重藏轻用”的观念,很多存放机构已对其不再秘不示人,甚至主动宣传各自所藏资源,吸引更多的关注,采取如“古籍开放日”、“开放周”展览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得以让古籍文献走出“深闺”、走近读者,使更多的读者直观认知古籍。此外诸如专题信息咨询、专题网站查询、专题数据库阅览等形式也正逐渐成为主流。
二、古籍资源的分类和整理保护
近现代以来对古籍资源有很多分类,比如历史文献、文学文献、地方文献、民族文献等。而最早的古籍分类方法始于西汉末年刘歆的《七略》一书,这是图书目录学的肇始发端。这本书后来亡佚,主要的根据见于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这是在《七略》的基础上编订的介绍古代各类文籍的重要记录。“七略”以后,主要是“四部分类法”,其表现于《隋书·经籍志》的编撰,后来成了我国对古籍文献分类的权威,这一分类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的修纂,这是以“经史子集”的类别来划分古代典籍的集大成者。近现代以来编撰的大型类书丛书,其分类方式大同小异,但基本都是按照这一分类法进行,这种方式也被当代各大古籍存放机构采纳,对所藏古籍文献的存放基本都使用四部分类的方式。
对于古籍资源的保护来说整理编目是最基础的工作。各个存放机构一般都会对自身所藏资源进行清查整理,把古籍的编号、书名、著者、版本等信息用卡片目录的形式准确反映出来,以便于专业的研究人员查阅和利用。在对古籍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的同时,就是建立古籍目录检索系统。对现有古籍资源进行全面清查登记,编制一套能反映所藏全貌的检索目录是提高古籍利用率的最基本条件。由于古籍文献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物和学术价值,很多存放机构对其保管非常重视,不轻易向一般用户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用。因此,在对所藏文献进行妥善保存维持原貌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文献信息,这也是古籍保护利用的基本要求。目前国内各大存放机构都有专门的古籍资源检索系统,但也并非都很完善,有的存在对文献遗漏缺录情况,基于此,就需要专职人员本着高度责任心,根据所藏实际进行准确录入和及时修订更新。如果条件具备的话,能够进一步做好古籍书志的撰写,以便于读者了解文献概要,如此就比较完善了。
由于古籍本身的产生和流传渠道的不同,存在多种类型的版本,如各个时期的铅刻本、石刻本、手抄本等等,而在流传的过程中总难免产生讹误衍脱,比如字迹模糊不清、页面缺失、纸张污渍等现象,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校勘和修复,同时要遵循古籍保护的基本原则,做到求是求真、整旧如旧,在保存原书风貌的前提下进行这些处理措施,防止古籍进一步遭到破坏。
三、古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古籍进行妥善整理和修正措施之后,最重要也是最现实的目标就是更好地实现对古籍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就是一项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光荣使命,只有开发利用古籍文献,才能提高古籍文献的真正价值”[5]239。如何使那些散发着淡淡墨香、记述着悠悠历史的古籍得到充分利用,是当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现有的情况看,要实现对古籍资源的开发,应将古籍文献的现实整理和网络虚拟化相结合,各个存放机构着手古籍文献的修复影印以及电子化开发已成刻不容缓之势。
1.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放古籍查阅权限。
古籍存放机构应树立“藏用并举”理念,做到“藏用结合”,其目的在于真实完整地重现这些文献资源的价值和内涵,最大化地发挥其学术功用。有科研需求的部分中高层读者,出于其所从事专业领域研究的需要,希望查阅到古籍原本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各存放机构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摸清家底确定所藏资源特色,向这部分特定用户开放古籍查阅权限,提供有效服务,配合完成科研工作。但前提是确保文献资源不受损坏甚至遗失,“因为读者对古籍的利用要通过翻阅达到研读的目的,也不能为了利用古籍而无限使用。这就需要在合理地有限利用中加强保护措施,尽量减少利用过程中对古籍的损坏”[6]74。
2. 推进古籍电子化工程,建立古籍数据库。
古籍资源的电子化工程包括推进文献电子化工作,建立古籍虚拟书库等。与古籍原生延缓性保护相比,这种再生保护更有意义,这样才能既保存古籍文献的原貌,又有利于古籍的传承和充分利用。所谓电子化处理,就是将纸质的文献,一是制成易于保存和分享的电子文档,二是利用高像素数码相机对其进行拍照,加工成数字图片,刻入磁盘光盘,或转为缩微胶片、缩微文献。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加快古籍电子化建设,开辟专题网站网页和专题数据库,从而对古籍资源实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实现馆藏古籍资源的电子化,能使用户方便地看到所藏的数字古籍资源,还可通过馆际互借打破时空限制,进行远程文献传递,达到古籍资源的共享共知,而且在这些过程中,古籍“原件可以妥善入库保存,除特殊需要外,基本不再提供阅览和展示,这就与外界产生了相对的隔绝,有效保护了古籍原件”[7]64。
3. 严格保管制度,培养专业古籍人才。
为充分保护和更好发挥古籍资源在学术科研中的作用,必须推进对古籍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使古籍保管工作有明确性与针对性。应及时建立健全符合本机构实际的安全细则,包括制订文献入藏登记、库管、查阅等系列规章制度,并切实执行。此外还要安装监控装置、更新防盗门窗、配备专门的消防器材,多措并举强化管理。
针对古籍保护开发的一系列工作离不开人的因素,专业化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鉴于古籍工作的重要性、技术性,各存放机构应当配齐专职人员,并对相关从业者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发现并培养一批热衷于传统文化、具备一定文史知识基础,致力于古籍保护与开发事业的年轻人,对其多渠道深层次地进行专门的理论和技术培训,使之进一步提升学术能力,系统地掌握印刷史、古典文献学、计算机操作等专业知识;造就出既有深厚理论素养又兼具较强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的古籍管理人才,从而更好地开展古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综上所述,古籍资源是民族和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任何一所存放机构的灵魂、根脉,完全有必要给予充分足够的重视。对于古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仅仅保持原貌不是全面保护古籍的终极目标,更重要的是充分挖掘其内涵,最大程度开发利用之;在保护好现有古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的引入,唤醒古籍生机活力,充分展现古籍魅力,在新时代为学术发展和文化繁荣贡献其应有的、特殊的作用才是古籍工作的意义所在。
事实上,古籍文献资源的整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存放机构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古籍工作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古籍事业必将拥有灿烂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宝珠.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保护与利用[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1).
[2]李更成.浅论馆藏古籍文献的保护与研究开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
[3]孙丽媛.也谈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利用[J].图书馆学刊,2014(12).
[4]张宏.古籍文献对历史学术研究的重要作用和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0).
[5]李霞.古籍文献合作存储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11(23).
[6]赵晶.浅谈图书馆对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36).
古籍利用 篇7
关键词:民族古籍,开发,利用
古籍是历史的产物, 是文明的标志。我国的古籍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学科内容丰富、制作技艺高超, 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份宝藏。我国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积累了丰富的古籍文献, 这些民族古籍文献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更是各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各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是各民族成长和发展的历史记载, 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习俗的综合反映。本文以巍山县图书馆为例, 谈谈县级图书馆开发利用民族古籍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作为参考。
1. 民族古籍的定义及民族古籍的现状
1.1 民族古籍的定义
民族古籍是指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书册、典籍和文献资源的总汇, 是反映某一地区的政治的政治沿革、经济发展、文化源流、风俗民情等内容的图书资料。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针对性强, 对了解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性有重要作用。主要内容有文学、历史、地理、政治、军事、哲学、法律、宗教、语言、艺术、生产技术、医药、民俗及乡规民约和口碑古籍。口碑古籍内容包括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 (1) 我国的民族古籍卷帙浩繁, “截止2000年, 我国已搜集整理民族古籍12万种 (部、件、册) , 其中整理出版5000种。”这是民族古籍研究和整理机构几十年来辛勤工作的成果, 是民族古籍工作者辛勤保护和管理的结果。
1.2 当前的现状
我县是南诏国的发祥地, 又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早在清代就被御封为“文献名帮”。我县民族众多, 有23个民族, (2) 据2007年统计, 少数民族人口为13.37万人, 占全县人口的43.37%。各民族都创造了各民族的古籍, 如碑刻、拓片、方志、谱牒等。但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以下问题。
1.2.1 古籍没有达到充分利用
本人对近年读者利用我县馆藏民族古籍的情况作了一个调查, 结果发现读者对民族古籍的利用程度非常低, 阅览人次很少。据统计, 从1999—2008年的10年间, 只有400多人次利用过民族古籍, 年均40多人次, 而且人数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多, 若按月统计, 月均只有个位数。有时在某一个月, 读者人次会曾多这种情况也是同一读者对某一藏书的多次利用。如1999年6月的6人次中, 有3人次是为了写《爱我中华—爱我巍山》而来查阅有关民族古籍。2001年5月, 弥渡县寅街文化站有3人3天18人次来查阅同类民族古籍。由此可见, 这些年来, 我县图书馆开发利用民族古籍的读者真是微乎其微了。这些现象暴露出的问题是:一、民族古籍流通量少。在统计的10年间, 被读者利用过的民族古籍不超过550册, 年均55册, 与馆藏古籍6060册相比流通量只有0.007%;二、读者结构不合理。据调查, 在利用民族古籍的读者中, 90%以上的读者是为特定课题或某种需要来利用民族古籍。一般的读者为生活或工作的需要而来利用民族古籍的情况几乎没有;三、民族古籍的利用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单一读者的结构必然导致民族古籍被利用面非常窄。从我县被读者利用的民族古籍种类上看, 较多的是滇史录文史资料类、碑帖类、云南丛书类等等, 这只占馆藏民族古籍种类的21%。
1.2.2 社会对民族古籍的需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国家花不少的人力物力所收藏的民族古籍中, 绝大部分从入库之日起, 就从未被人问津过, 这种浪费是无法估量的。那么, 是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研究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需要民族古籍资源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 我们非常需要研究、利用民族古籍。做好民族古籍的开发利用工作, 有利于提高本民族的科研水平, 能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 有助于图书馆自身的发展, 能宣传古代优秀文化。民族古籍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 我们可以开发利用的有科技、艺术、旅游经济。一、关于科技。民族古籍中涉及许多古科技领域, 对其深入研究, 对现代科技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如计算机最基本的二进位制度原理, 在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中就已经有了。二、关于文学艺术。民族古籍中丰富的文学内涵, 具有很高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对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学艺术有积极地意义。如由郑回提笔的《南诏德化碑》记载了南诏王阁罗凤建立蒙国大诏的原因。三、关于旅游经济。古籍对我国的名山大川, 历代名人轶事都有记载。这对促进我国正兴起的旅游业发展, 开拓市场, 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以梁友檍编纂的《蒙化志稿》为例, 描写了巍山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历史沿革等, 对巍山彝族及其活动记述得较为详尽, 无疑, 此书对南诏国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此外, 在农业、水利、经济等方面, 民族古籍都有可利用的价值。总之, 民族古籍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取之不尽的宝库。
1.3 存在问题的原因
既然社会对古籍的需要如此之大, 我们的藏书也基本能满足这些需求。那么, 为什么这种需要只是一种潜在的需要呢, 而没有变成现实的需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3.1 读者对民族古籍的认识不够。
可以说, 许多读者都不知道民族古籍的种类及其价值何在, 功用何在。对古籍有真正了解的人, 在读者群体中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1.3.2 对民族古籍过分保护。
“秘不示人”是我国古代收藏典籍的一种传统, 再加上民族古籍自身的特点, 于是民族古籍更多的只是注意保存, 不注重流通、利用。
1.3.3 对民族古籍的宣传不够。
可以这么说, 我们从未对民族古籍进行过宣传。这是导致大多数读者对民族古籍没有认识的原因, 长期以来“重藏轻用”的思想使我们产生了一种宁愿不被利用也要保护好藏品的观念, 自然就不会大张旗鼓地向社会进行宣传, 鼓励读者利用民族古籍。
2. 民族古籍的开发利用
一边是巨大的社会需要, 一边是大量闲置的民族古籍资源, 而作为它们桥梁的图书馆要使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也为了使我们已有的民族古籍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要建立一批高素质的图书资料工作队伍外, 还应该掌握该民族的历史概况, 社会发展与古籍形成的关系, 再根据民族古籍的特点, 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挖掘。自1982年中央提出要恢复和重视古籍整理工作以来, 各级各类地区图书馆都先后搜集到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民族古籍, 并且已经成为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2008年2月28日, 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 古籍的开发利用工作又进了一个新台阶。
2.1 对民间流传的古籍进行收集、整理、抢救
由于受社会、历史、风俗、文化等诸种原因的影响, 有些民族古籍还流传于民间, 掌握在民间艺人的手中。我们要对这些民族古籍进行收集整理, 去粗取精, 注意适用性、准确性、典型性, 分清古籍的精华与糟粕是要注意的, 列宁曾说过: (4) “值得公共图书馆骄傲和引以为荣的, 并不在于它拥有多少真本书, 有多少16世纪的版本或十世纪的手稿, 而在于如何使图书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吸引多少新读者, 如何迅速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一切要求, 有多少图书被读者带回家去, 有多少儿童阅览和利用图书馆”。因此, 发掘民族古籍也要有侧重, 要看这些古籍是否符合社会的实践, 科研的需要, 有无保留价值, 反映的情况是否可靠、实在, 有无参考价值。
2.2 对现有民族古籍进行翻译和编目
大部分民族古籍是辛亥革命以前的版本, 它一般没有断句, 多用繁体, 还有篆、隶、行、草等多种字体。可以说, 利用古籍的读者, 要有较好的古代汉语素养, 具备些文字学知识, 还要对工具书知识有了解, 而这样的读者却很少, 所以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民族古籍进行翻译。另外, 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 正确认识“藏”与“用”的关系。藏用关系是一个一直困扰图书馆界的问题, 也是一个决定古籍利用范围和程度的重要因素。受古代典籍收藏传统的影响, 我国古籍收藏机构一直重藏轻用, 或者是只藏不用。现在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 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搞好古籍的整理工作, 充分发挥古文化典籍价值, 做到古为今用。我们要健全古籍分类法和目录法, 编制古籍目录时充分揭示文献和馆藏, 编撰专题书目, 拓展咨询的深度, 实现“藏阅一体化”, 充分满足读者的要求。
2.3 开展灵活多样的服务
要想更好的利用好民族古籍, 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 大力开展书目情报服务, 参考咨询服务, 情报检索服务, 用户教育服务等高层次的服务, 由原来的借借还还的服务方法, 改变为专题服务, 跟踪服务等, 送书上门, 让用户满意。另外, 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社会活动, 搞古籍知识讲座
探索当代博物馆的文化出路
陈建强 (江苏无锡博物院214000)
摘要:长期以来, 在大众对博物馆的理解中, 博物馆常常仅仅被当作一个收藏机构和陈列室, 其文化性质是被忽略的。本文认为, 当代博物馆要寻找其出路, 必须大力加强博物馆的文化性。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必将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诸多可能性, 一旦明确了博物馆的文化性质, 必然会使我国博物馆的运作思路大开。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征集;文化保存;文化展示;文化经营
博物馆的文化性必须加强
博物馆是一个文化教育机构, 这一点毋庸质疑。1979年, 国家文物局规定,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1博物馆具有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三重性质是我国博物馆界长期形成的共识。收藏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遗产, 而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因此, 博物馆当然是一个文化机构。但在实际操作中, 博物馆的收藏功能被更多地强调, 而其它的功能显现得不够, 举办一些展品陈列就算是宣传, 教育和科研功能则被淡化了。事实上, 所谓的“文化教育事业机构”名不副实。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三重性质”的提法并没有很好地概括出博物馆的性质, 从而使得博物馆的运作取向出现了偏差。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一些学者就已经对这种“三重性质”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比如有的学者提出, “三重性质”没有提到博物馆的传播职能。2“传播”文物与标本, 就是将人类社会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 (文化遗产) , 通过传播对社会产生作用和影响。忽视了传播, 展览陈列就成为简单的数量陈列, 当然也就失去了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遗憾的是, 这些观点始终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1974年6月14日, 在哥本哈根第11届国际博协大会上, 国际博协规定了博物馆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而存在的机构。在博物馆发展比较成熟的欧美地区, 盛行博物馆的三E原则:EDUCATE教育, ENTERTAIN娱乐、ENRICH丰富生活3。这三原则归根到底阐明了一点, 就是博物馆应该为社会服务, 而这服务是建立在对博物馆文化性质的认同的基础上的。近期国际博协大学博物馆及藏品委员会主席、澳大利亚麦克夸利大学彼得·斯坦布雷博士又建议, 应强调博物馆服务于社会、提升学问、促进欣赏和保护自然世界和人类科学文化遗产的性能。
显然, 我国既有的对博物馆的定义和性质的描述显然已经不能反映全球化的趋势、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笼统的宣传、教育和研究根本不能满足观众对博物馆的多种需求, 也不能反映当代博物馆的服务特色, 更不能展现博物馆的社会性质和文化性质。2003年底, 在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工作报告中, 单霁翔局长提出了2004年文物工作思路要点, 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求加强博物馆的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工作。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展开, 必须要有文化做底子。宣传文化、展示文化, 从而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应当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精神所在。2004年2月, 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通知》, 在这个通知中, 明确指出, 作为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文化教育机构,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
文化性在博物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一、文化征集
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和标本, 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物, 是漫长的历史阶段中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但这个珍贵, 并不仅仅体现在商业价值上, 而且也体现在文化价值上。这就是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家之间的根本性区别。然而由于缺乏对文化价值的认识, 有些博物馆片面追求所等, 让尽可能多的读者了解古籍, 激发古籍的兴趣, 提高古籍的社会利用率, 真正做到“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原则。
图书馆对民族古籍的开发与利用, 是民族古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 民族古籍通过图书馆开发利用, 是图书馆体现其社会职能的一条重要途径。开发利用民族古籍, 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 我们应该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积极主动地做好这项工作。
谓的镇馆之宝, 并感慨文物之有限, 征集之不易, 这实际上陷入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镇馆之宝固然珍贵, 但远远不能代替历史文化的全部。据说在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库房内, 电话交换机、冰箱、收音机、易拉罐、火柴盒、笔记本应有尽有4, 虽然都是些不起眼、不贵重的东西, 但无不反映了人类历史某一发展时期的时代特征, 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人类的社会生活细节, 是时代变迁的物证, 因此, 它们同样是珍贵的文物。
1935年《博物馆协会会报》第一期曾说道:“所谓博物馆者, 不仅限于保存古物已也。举凡动植矿产、民俗、人种、教育、卫生、科学、工程、建筑、美术之类, 均宜兼收兼蓄……则学子之所诵习者, 可以目验, 一国富源, 民情风俗, 以及现代科学之沿革及其应用, 俱能一目了然, 供其参览。”5当人类社会正处于巨变的关口, 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的博物馆也不妨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现实, 让现代文明所留下的一切, 都“可以目验”。
二、文化保存
文化是代代相传的, 因此对于文化遗产而言, 保护是一种手段而并非目的, 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文化遗产为现实服务才是博物馆的终极目标。文物和标本这些物质性的藏品, 面对不适的温湿度、紫外线、微生物, 终究会产生损伤, 甚或解体。在文物现状尚好的情况下, 对文物进行尽可能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其最现实的好处是可以反过来指导对文物的科学保存与修复。
三、文化展示
文化展示意味着博物馆的各种展览并非简单的、浅层次的物品陈列, 而是有着特定文化内涵的展示, 从而真正体现了对大众的宣传、教育和服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欧美学校的历史、自然和美术课程是在博物馆中进行的, 学生们一边听老师讲解自然或历史的发展, 一边直观形象地目睹社会发展留下的痕迹, 而美术老师甚至可以当场向学生分析大师作品的艺术技巧。这样的场景在中国的博物馆中却很少得见, 究其原因, 恐怕还得归结于展览深度上的欠缺。
四、文化经营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先生曾就发展博物馆的文化产业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当然, 其他还有不少研究者也曾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实际上, 博物馆的文化经营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就博物馆内部而言, 我们可以做好纪念品经营工作, 也可以做好文化知识培训班的工作, 让更多有需要的人了解文物收藏以及文物所蕴涵的文化、历史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我们还可以凭借特定的机缘举办一些临时的展览。这样的工作还有很多。企业利用博物馆的文化氛围举办活动, 提高企业自身的文化品味, 博物馆则通过活动获得经济收益和知名度, 从而实现了与企业的双赢。
结语
明确博物馆的文化性质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是应着解决我国博物馆行业现有弊端的强烈需求, 同时也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运作的理念不谋而合, 这很体现“全球化”的精神。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必将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诸多可能性, 这是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令人振奋的课题。
注释
1.《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 国家文物局1979年制定
参考文献
①李晋有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古籍论》成都:巴蜀书社, 2001年, p15—p17;
②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地方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巍山年鉴》, 昆明朗月印务设计有限公司, 2001年, p41;
③苏品红.解读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选标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8年5期, p57;
古籍利用 篇8
关键词:赵贞吉,蓬瀛山,蓬瀛寨,蓬瀛寺,雷音寺,奴瀛氏,芦音寺,土主寺,合掌峰,合掌石,掌石赋,骈体与骚体
七、整理与利用中的讹误脱漏举例
1、《内江风物咏丛》“通井络于天文”句
洪若注井络天文:“井络《河图括地象》‘万方之粤区’。天文,天气气象,日月星辰的运行。”注释不准确。
井络:(1)井宿区域。(2)井宿的分野,专指岷山。(3)泛指蜀地。内江县志载:内邑土宇广轮,于蜀仅当中,邑惟江山奇丽,以故磊落英多伟人……唐范崇凯,字金卿善属文,开元中状元。
2、洪若注“鳌戴:鳌、大龟,鳌戴(徐陵文)"鳌戴三山,孰知其重。”注释不明白。
鳌戴:天帝恐五山流于西极,失群仙之居,乃使十五巨鳌轮番举首戴之,五山才峙立不动。后以比喻负荷重任。
3、巨灵与元气:我国古代一般把物质世界的初始状态称为“浑沌”(混沌,“浑敦”),或者把化生物的原始物质称为“元气”。而且未注释“巨灵”。
4、熊永志文《蓬赢山揽胜》,“《合掌石赋》”:引用错误,其题目多了“合”字。应该是《掌石赋》。
5、甘光地《合掌石及赵贞吉的掌石赋》引用第一句:“奥昔鸿蒙之未判兮,”第一个字引用或排印错误,不应该是“奥”,而是“粤”yuè,系发语助词,与“曰”通用,用于句首或句中。《说文》“粤:曰也,于也”。
6、洪若注与甘文引用“未有若之歧歧嶷嶷,而峥且嵘”都脱漏掉了“掌石”二字。应该是“未有若掌石之歧歧嶷嶷,而峥且嵘”。
7、甘文解释“恍巨灵之朝北极”为“祝愿卓尔不群的掌石,能像泰山上朝拜北斗的巨灵拱石一样”不准确。不是“像泰山上的巨灵拱石”,而是用巨灵神辟开华山的高掌来比喻合掌石。巨灵: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质,高掌远嗻,以流河曲。”
8、洪若注“指节:手指之手骨指节,可作测命掐算。掌文:手掌心之皱纹”。值得商榷。应该今译为“通过神掌的指节,能够观测天文,从神掌的纹理,可以考察地理的形成。”
八、《掌石赋》解析
《掌石赋》分为四部分:(一)掌石的形成;(二)掌石的风采;(三)掌石的象征:仿佛胸怀大观的哲人;(四)哲人巨掌独握天机,一运神掌,屈指一算,观察天地,可知国运治平的天机。而合十之手印、心印,关联道脉之中兴。
《掌石赋》没有着重突出双手合掌的佛教象征意义。所以它不是《合掌石赋》,而是突出象高掌远嗻的巨灵神卓然独立,独握天机,一运治平的哲人的《掌石赋》。
赵阁老主要是根据道家的宇宙起源的哲学观点来铺叙掌石的天成,描绘掌石独上霄汉的气势,抒发自己“哲人之达观”和“沾造化之长春,夜浴潺潺银河,摘星斗于元冥;朝探碧落之霭霭,弄云烟于太清。听元鹤之飞鸣”的超脱和自在。
赵阁老没有突出描写眼前形如佛祖趺坐之双手合掌奇石之“合掌”情状,揭示佛教“合掌礼”合者,和也,代表和平、友好、团结合作等象征意义。
因为“合掌礼”双手合十则是表现十界一如的最高境界。宇宙一大天地,人体一小天地,人是宇宙的缩影,一切佛菩萨皆从人身修成。所以,合掌也含藏宇宙万法。
所以他不著“佛字”,尽得禅意心印,而着重赞叹“卓哉掌石,离离出群”。想象“恍巨灵之朝北极,历万古而不骞不崩”。抒发自己“高掌远跖”的宏伟气魄,独握天机,一运治平。观天察地“契心印于百载,续道脉之中兴”的豪情壮志。和对理想,表达对大明“巨灵之朝北极”般“历万古而不骞不崩”的耿耿忠诚。
在赵贞吉留下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的深刻剖析和革故鼎新的主张;他是一位哲学家,“左派王学”的代表人物,对人生、物我、性命之学没每有沉思妙悟;与杨升庵、任少海、熊南沙,并称“蜀中四大诗文家”之一。
赵贞吉是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者、锐意改革的政治家,教育家;王阳明、王艮学派传人。赵贞吉最能代表内江文化人的精神与气骨。
通过对赵贞吉诗文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对发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批判地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增强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发扬其积极入世的爱国爱民精神,宣扬其对敌对权奸斗争非凡的胆识,配合历史知识及爱国主义教育,对当前的社会的改革开放,促进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赵贞吉诗文博大精深,而且不少是文言文,一般的读者读起来还有障碍,要使其通俗易懂,还需要做大量的笺注。《掌石赋》是赵贞吉诗文中仅存的两篇赋之一,准确地解读它具有典型的意义和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九、《掌石赋》补注
掌石赋石在治北蓬瀛山下
粤昔鸿蒙①之未判兮,汇元气之氤氲。迨刚柔之阖辟兮,泄太乙以弥漫。
霭轻清②之上浮兮,日月星与辰。藐③重浊之下凝兮,山川土石之惟均④。
缅惟彼石之磅礴,适得土之冲气⑤。融结而成形,跨坤舆之地轴⑥,通井络于天文。
参考文献
[1]洪若.内江风物咏丛[M].内新出内(2006)008号.
[2]熊永志.蓬赢山揽胜《合掌石赋》[N].内江日报,2010-08-01.
数字化古籍是古籍吗? 篇9
一、古籍的概念与特征
古籍即中国古籍, 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 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这个简明定义对于从事古籍保护及整理研究工作的人员来说, 应该耳熟能详, 但省、市古籍保护中心在统计古籍藏量时, 经常有收藏单位将民国时期甚至1949年以来影印出版的古籍线装书作为古籍上报, 这就反映出一般人们印象中的古籍就是装订成册的线装书, 古籍概念不清。许逸民总结了图书馆学及文史学界的种种古籍概念, 将中国古籍的定义概括为四个方面: (1) 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编撰出版的图书; (2) 1911以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编撰出版, 凡内容涉及古代学术文化, 采用传统著述方式, 一般具有古典装帧形式的图书; (3) 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古籍图书; (4) 外国人在古代中国撰写的著译, 或与中国思想学术有密切关系的外国著译图书[4]237。上述定义所涵盖之古籍, 从形制上看, 应指以纸张为载体形式, 采用简册装、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古典装帧形式的正规古代书籍, 属于狭义或者说是传统意义的古籍。广义的古籍还包括甲骨文、金文、简帛、碑刻、舆图、档案、契约、尺牍、手札等初期书籍或特种文献。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及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古籍范围就是广义的古籍, 它等同于古典文献或历史文献。
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 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 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和特殊价值。古籍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动摇的地位, 其最大特征是原创性, 也称为不可再生性。“古籍”是古人编撰出版的, 1919年“五四”以来的人通称为“今人”, “今人”是不可能再创作“古籍”的。“今人”围绕现有“古籍”所做的种种工作, 只能称之为“古籍整理”[4]8。
二、古籍数字化的实质
何谓古籍数字化?一般认为古籍数字化就是从利用和保护古籍的目的出发, 采用计算机技术, 将常见的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 从而制成电子索引、古籍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 用以解释古籍文献信息资源的一项系统工作[5]。从表面上看, 古籍数字化是将古籍或古籍文献的内容由传统的纸质载体转化或再现为以光盘、磁盘和网络为介质的数字载体, 古籍数字化也因此常常被认为仅是存储介质的转换,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储存古籍。
许逸民《古籍与古籍整理 (代自序) 》谈及古籍整理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时, 将古籍数字化与影印、点校、注释、辑佚、索引、编纂等古籍整理传统方法并列[4]12。古籍数字化是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古籍整理方法吗?让我们从古籍数字化成果抑或古籍数字化产品的类型进行分析。古籍数字化从内容表达上包括古籍书目数字化和古籍内容数字化。古籍书目的数字化需要运用古籍目录学、版本考证与辨伪等古籍整理专业知识, 也牵涉到编纂、索引等古籍整理方法。古籍内容数字化分为古籍原文图像数字化和古籍原文文字数字化。古籍原文图像数字化需要选择底本, 可以认为是印刷版阶段“影印本”的数字化, 与古籍善本缩微胶片以及影印版古籍有相似之处。古籍原文文字数字化还涉及校勘、注释、今译、断句与标点等古籍整理传统方法。由此可见, 无论何种形式与内容的古籍数字化均必须运用古籍整理的传统方法。古籍数字化并不是单一的、全新的古籍整理方法, 不能与影印、校勘、辑佚、标点、注释、今译、索引和编纂等古籍整理传统方法相提并论, 而是计算机信息技术时代古籍整理种种传统方法在实现形式上的数字化革新。
对古籍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建设数据库是古籍数字化的表现形式, 其实质在于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完成古籍的影印、点校、注释、辑佚、索引、编纂等一系列传统古籍整理工作。这里有两层含义, 一是人工整理成果的数字化;二是智能化整理, 并将整理成果数字化。古籍数字化的实现过程中须臾少不了古籍整理传统方法的身影, 故古籍数字化在本质上是古籍整理传统方法的创新, 也就是已有古籍整理方法的延续与创新, 其性质可以说是古籍整理数字化或自动化, 它带来的并不是古籍载体的变化, 而是古籍整理成果载体的转变, 即古籍整理成果数字化。
三、数字化古籍是古籍整理数字化的成果
所谓数字化古籍即古籍整理数字化的成果和存在形式, 毛建军把它定义为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可以再现或可供检索、阅读、分析的古籍数据库[6]82。古籍数据库包括古籍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 古籍全文数据库又有完全图像、目录文本和正文图像、全文本和全文图文对照四种方式[7]11。数字化古籍从文件格式上看, 除了常见
高校年鉴编撰工作中的问题探析
□长江师范学院档案馆刘桂芳
摘要
关键词高校年鉴编撰问题分析
年鉴是系统汇集上一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 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年度性的资料性工具书。高校年鉴属综合性年鉴, 它汇集学校各方面重要信息, 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高校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 如实记载学校年度教学、科研、管理的重大事件、重大成果、重要统计资料[1]27。它系统地总结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学科研成果、学校管理的发展变化、办学条件的变化、师生成长的变化等。通过年鉴, 可以了解学校的概况、办学目标、发展方向, 查找学校发生的大事、要事、特事, 掌握各部门各学科各专业的动态进展以及学校发布的制度性文件和逐年可比的统计数据资料。年鉴可为后人提供学校历史沿革的真实记录, 为学校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为学校的发展定位、战略规划、管理改革、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供可靠的历史依据。
一、《长江师范学院年鉴》编撰概况
长江师范学院2001年升为本科院校并开始年鉴的编撰工作, 目前已连续编撰年鉴10部。《长江师范学院年鉴》采用部门撰稿、分类编辑的方法, 由类目、分目、条目组成, 即类目下设分目, 分目下设条目, 以条目为基本单元, 设有特辑、重要讲话和文件、学校概况、学校机构设置及负责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教职工队伍、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学条件与保障、大事记、附录等类目。该年鉴框架相对稳定, 内容基本能反映学校升本10年的办学定位、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特色等发展情况和当年的工作重点, 但总体缺乏亮点和新意, 对于当年发生的新事、大事记述不够突出和全面, 文体格式不够规范。
二、存在问题解析
《长江师范学院年鉴》编撰工作是由各教学、行政部门撰稿汇集成书的一项系统工程, 参与的部门和人员较多, 资料来源广泛。回顾 (2002—2011) 10年的年鉴编撰情况, 发现在编辑和撰稿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如, 撰稿人员流动性较大、缺乏稳定性, 有些撰稿人对年
的txt、doc、html格式外, 还有exe、pdf、wdl、ebk、edb、oeb、sep、ifr、xeb、pdg、nlc格式, 以及基于unicode (通用多于8位编码字符集) 、仓颉码、Big5码或其他字符集, 以html、xml、sgml等为核心的全方位电子文献全文检索格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 数字化古籍的内容表达形式日趋网络化与多媒体化。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 直至今天, 对原有古籍进行种种加工整理的图书, 称为古籍整理图书。“古籍整理”图书, 现在俗称“新版古籍”, 它和我们前面所说的“古籍”, 是两个有着明显不同的概念和范畴[4]11。古籍数字化、网络化与多媒体化是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原有古籍进行种种加工整理, 是传统古籍收藏、保存和整理工作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的延续与创新, 代表着古籍整理的发展方向,
本文以《长江师范学院年鉴》为例, 系统分析高校年鉴编撰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 对提高高校年鉴编撰水平, 提升年鉴的工具书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鉴的定位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撰写规范掌握不够, 致使有些撰稿不够严谨, 或将上年度年鉴的文字和数据加以改动, 不能做到规范中的“常写常新”;有些部门甚至把年终总结照搬上来。作者在对《长江师范学院年鉴》 (2002—2011) 分析后, 总结出在年鉴编撰工作较突出的一些共性问题, 供编辑年鉴的各位同仁借鉴。
1. 对当年发生的大事、要事记述不突出, 缺乏连续性。
年鉴的编撰, 要突出本年度的特色, 针对年度的一些重大事项、特色事项应单独提出来处理[2]39。例如, 学校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 从2003年选址、规划设计, 2004年开工建设到2007年全部完工投入使用, 历时5年, 总建筑面积1334917平方米。查考2004—2008学校年鉴, 发现2004年鉴只在大事记中提到“12月20—22日, 由华东设计院设计制作的四套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分别在学院A、B、C三个校区展出, 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2005年鉴只是用图片介绍了新校区的开工建设情况, 内容上没有详细记述;2008年鉴虽在特辑中设“新校区建设工作综述”, 但文中主要记述的是新区建设的工作目标、思路和工作措施以及2007年开工和竣工项目的统计表, 没有对“新校区建设”工程的整体进行综合记述。
“新校区建设”作为对学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一项建设工程, 从开始立项建设到竣工交付使用, 在每一年的年鉴中都应单独列条记载, 详述每一项工程进展情况, 特别是在全部工程竣工当年的特辑综述中要全面记述该项工程从决策、立项、规划、开工建设到全部竣工投入使用的全貌及各项工程的信息, 或列表说明新校区一期建设各项工程的全部信息。通常, 建设工程的条目要素应包含背景、位置、工期、投资、规模、结构、技术参数、特点、功用等内容。
2. 撰稿人对年鉴的文体、规范了解不够, 稿件质量参差不齐。
年鉴条目是构成年鉴整体的基础材料, 分为综合性条目和专题性条目, 是年鉴内容的基本表现形式, 其重要性和规范性不可忽视, 条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年鉴的质量。查阅2002—2011年《长江
是未来古籍整理的主流。古籍的最大属性是不可再生性, 数字化古籍虽以燎原之势迅速扩展, 但它只能是古籍整理的数字化成果与产品,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古籍, 不过数字化古籍这一名称已成为人们对古籍整理数字化成果的习惯性描述。
参考文献
[1]王立清, 魏瑞敏.我国古籍数字化建设国家控制与管理政策探讨[EB/OL].[2012-10-10].http://www.guoxue.com/wk/000653.htm.
[2]郑淑玉.数字化古籍与传统古籍的比较[J].科技信息, 2006 (10) .
[3]吴夏平.古籍数字化与现代学术进程[EB/OL].[2012-10-10]http://www.guoxue.com/wk/000662.htm.
[4]许逸民.古籍整理释例[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5]毛建军.古籍数字化的理论与实践[M].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9.
[6]毛建军.古籍数字化的概念与内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 (4) .
【古籍利用】推荐阅读:
传统古籍06-17
古籍保护08-06
古籍调查08-15
古籍版本学07-16
古籍害虫的治理05-09
常用古籍版本术语10-09
古籍版本鉴定初探10-15
古籍普查与保护论文08-15
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之路07-23
古籍《论语》的读后感800字07-03